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

2024-05-10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共14篇)

篇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

应届毕业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简历模板

应届毕业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简历模板、大学毕业生写求职简历时要按自己实际情况要求而写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推荐以下这篇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简历模板为写简历时模板。

目前所在: 海珠区 年 龄: 21

户口所在: 广州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58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人事助理:,文秘/文员:

工作年限: 1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两个星期

月薪要求: 1000--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工作经历

在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街道居委会 起止年月:-08 ~ 2010-08

公司性质: 政府机关 所属行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担任职位: 办公室助理 /信息来源于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请注明)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数据、文稿的整理和录入,文件的整理归类;来访来电的接听、转接、记录、反馈;日常办公用品采购、发放、登记管理,办公室设备管理,收发日常报刊杂志等等

离职原因:

志愿者经历

广州亚运亚残组委会 起止年月:2010-12 ~ 2010-12

担任职位: 广州亚残城市志愿者

工作描述: 主要是协助交警部门管理好路面的行人、车辆情况,为路人指路,帮助需要的人等等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商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文学学位、管理学学位 毕业日期: 2012-06

专 业 一: 汉语言文学 专 业 二: 市场营销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已获得英语6级证书,普通话测试获得二甲水平,粤语标准,熟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操作如word、excel、ppt等,本人有意向在人力资源、行政助理、办公室文秘领域长期发展,为人诚恳,礼貌待人,做事认真负责,有较强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注重团队精神,积极进取,积极参加校内各项活动。

详细个人自传

在校曾任职务:

2010.09—.06,学院团委学生会学术部部长:任职期间主要是负责学院学术文化节,讲座活动,英语角活动,挑战杯,奖学金审评等等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主要是锻炼自己的组织策划能力和为人处事的能力。

.09—2009.06,班级学习委员:在职期间主要是起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帮助老师们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向老师们反映同学们的建议,负责考勤、布置收发作业等,还协助做好教学办下发的通知。另外与其他班委们共同处理班里事情,服务帮助同学。

2008.09—2011.06,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曾参加校外小学支教敬老活动,参加学校校运会服务志愿者,参加校内爱心植树活动等等。

2008.09—2009.06,校毽球协会培训部部长:主要是培训同学的毽球技术,通过运动锻炼自己体魄,同时扩大社交面,发展自己兴趣等等。

所获奖项:

2010.12 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学院三好学生称号

2010.11 获得校“我在亚运城”主题朗诵比赛三等奖

2010.05 获得校第一届手语歌大赛优秀奖

2009.11 获得学院英语演讲比赛获最具文采奖

2009.10 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学院三好学生称号

2009.05 获得校第二届“电子班刊设计及演绎大赛”三等奖

2009.04 获得校第四届混双毽球赛第一名

更多相关信息:汉语言文学专业简历模板、汉语言文学大学生简历模板、汉语言文学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

篇2: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户口所在地: 广州 婚姻状况: 未婚 培训认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文教法律类:辅导中心、教育机构小学教师/幼儿教师 教师工业/工厂类 文员 工作年限: 3 求职类型: 全职 月薪要求: 1500--XX

职称: 无职称 可到职-随时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身材: 159 cm 48 kg 年龄: 25 岁 诚信徽章:

XX-XX在金星学校任过三年级和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XX年参加了金星学校举行的常规教研活动公开课,成绩突出 XX年下半年在附小小学任三年级语文老师(实习)

个人工作经历: XX年上半年参加附小小学“小学生阅读辅导工作”

XX年至XX年利用周末、放假时间进行推销工作(转载自本网

http://,请保留此标记。)

XX年帮助患脑瘫的陈伟仪同学补习功课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韶关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所学专业一: 汉语言文学教育

毕业-XX-06-01

所学专业二:

XX毕业于韶关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大专

XX年通过了华南师范大学自学本科段的全部课程

受教育培训经历:

XX年10月荣获第六届冰霜情全国学生书画摄影邀请展优秀奖

计算机一级、普通话二级乙等、教师资格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优秀粤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详细个人自传

个人联系方式

篇3: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在大学本科的第四学年﹙即第七个学期﹚开始不久, 就要进行毕业论文的准备, 面临着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这时候, 学生们普遍存在着一种畏惧的心理, 呈现出一种迷茫的状态。因为在以往学习的过程中, 都是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 学生基本上处于一个被动学习和记忆知识进行考试的过程, 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他们一次真正的实践上的考验, 是一次完全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考试, 老师不再给其命题, 而是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查找图书资料, 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因此, 图书管理人员在这个时刻必须担当起应有的责任, 发挥特有的作用。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第一, 应该主动地提供一些有关毕业论文的指导书籍, 使学生明白毕业论文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不适应。现今, 在图书馆中, 这个方面的图书一般都能找到, 主要有:董华编著的《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和武德春编著的《毕业论文写作教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版) 。这些书籍对毕业论文的性质、作用、特点和类型等基本问题都有较好的阐述。第二, 帮助学生确定写作的选题。这时候, 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 帮助他们查找的需要图书资料。一个专业优秀的毕业生必然要了解该领域在当今学术界的发展态势, 能够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 从而进行研究和写作。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 它是一个比较普遍而又在学术领域日新月异的专业。学生要想获得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选题, 除了平时知识的积累, 还必须知道了解学术研究态势的诀窍。这个时候的权威杂志, 就是很好的指路明灯。例如, 语言学方面的《中国语文》、《古代汉语》, 文学方面的《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杂志上所刊载的论文, 往往反映了一个时期研究态势, 特别是最近几年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文章也能很好地反映研究的热点。当然作为一个本科学生而言, 不可能一味地要求去赶时髦和跟风, 他们对研究现状的把握能力毕竟有限, 只要自己感兴趣和有心得, 任何领域的课题都是可以研究的, 但我们也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要求, 就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毕业生, 避免选用同一个题目。作为图书管理人员, 应该作生活的有心人, 把自己学校以往的毕业论文的题目进行一个统计, 将之公布出来, 一方面, 可以给学生的选题以启示, 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题目的雷同。

学生通过开题报告之后, 就进入了图书资料的查找阶段。这是文献查阅能力的大检验。学生会发现, 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文献知识在理论上偏多, 不一定实用, 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和服务:

第一, 是图书馆库存的报刊杂志。现在, 在一般本科大学, 所拥有的报刊杂志多达数百种, 毕业生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和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适当选择。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 可以鼓励学生查找最近几年的人大复印资料库的目录, 把与自己写作论题相关的论题集中起来, 然后根据目录所交代的杂志名称和出版年代、刊期等, 在报刊阅览室中逐一查找原始资料。对于新订阅的杂志, 也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取舍, 不要过分贪多求全, 免得到时会陷入资料的海洋中而无法综合归纳。对于重点本科大学的学报, 特别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杂志要多加留意, 使自己以后的论文的引文具有权威性, 同时也增加了正确度。

第二, 是库存的书籍。在图书馆查找到所需要的书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它需要图书资料分类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完全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但我们所能作的工作也有很多。一方面, 可以告知论文写作者基本的图书分类知识, 另一方面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 图书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留意相关方面的书籍, 向他们推荐。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 古代文献较多, 现今的学生面对着古代典籍, 往往不知道怎样动手, 因此关于各种查阅方法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讲解和培训。

第三,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必须看到, 古人皓首穷经, 毕其一生所收集的资料有可能赶不上当今利用电脑技术在几天甚至几个小时所搜寻的资料, 因此, 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于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而言, 主要可利用中国期刊网, 通过输入恰当的关键词, 就可以及时地收集到所需要的期刊和文章。特别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 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典籍, 如《四库全书》、《四库丛刊》、《国学宝典》等已经通过电子扫描, 制成了可以进行检索的磁盘, 现在键盘轻轻一点, 就能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给我们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问题是要告知学生如何使用电脑和怎样多方位的输入关键词。

在学生完成论文的基本写作之后, 还面临着写作规范的要求。对于这个方面的要求, 一般而言, 指导老师大多注意文章的内容, 而对于文章的形式等方面的规范不太在意, 图书管理人员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进行有效的服务。可以向答辩的学生提供一些书籍, 例如, 林桂军编著的《论文规范指导与研究方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 该书以学术期刊的统一标准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化的要求, 是该领域一本难得的好书。此外, 学生在即将答辩时, 心中常会忐忑不安, 王嘉陵编著的《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对这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心理分析,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总之, 作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 对于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作出很多贡献。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 熟悉自己的业务, 就会在对学生的服务中发现自己的价值, 找到一份快乐。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的资料服务工作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在选题阶段, 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 提供相关的资料, 帮助确定选题的范围;其次, 在写作阶段, 需要根据论文的题目, 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 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再次, 在答辩阶段, 需要特别注意论文的规范性和了解答辩的相关要求。

篇4: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国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8-0139-02

1 前言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实践性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等院校的扩招,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随之出现滑坡现象,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创新性。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国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此提出若干思考。

2 现状及问题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门课程,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全面衡量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折射出他们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然而从这些年来的培养情况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论文选题针对性差,缺乏独立见解,抄袭拼凑现象十分严重 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很多学生没有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考证,有的甚至都没有阅读所要研究的作品原著,仅仅通过网上查找相关信息,进行复制粘贴。在论文选题方面,也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缺乏新意。

论文写作不规范 很多学生对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没有标明出处,而且字体不一致,词句的表达出现语法错误。有时为了拼凑字数,语句重复,文不对题,整篇杂乱无章,可读性差。

指导教师数量有限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从时间和精力上而言,部分教师由于所带学生过多,再加上科研的压力,没有充裕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深入指导。而且扩招也使学生的生源质量受到影响,以致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论文答辩环节形同虚设,学生和教师走过场,没有真正发挥检验学生论文是否符合要求规范的关卡作用 通常情形是学生对教师在答辩时提出的问题并不能正确深入作答,搪塞应付;对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在答辩后也没有进行认真修改;有的学生进行了些许修改,指导教师在答辩后并未进行严格认真的批阅和审查。

3 影响因素

高校教学经费投入不够,毕业论文经费不足 很多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研经费投入有限,指导教师没有足够的科研补助来从事相关科研活动,也不能参加国内外的重要学术会议,以更好地发挥优长和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的信息检索、文献查阅、书籍购买和论文打印等都需要相关费用,经费的有限使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质量受到影响。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到位 虽然高校都制订了相关的毕业论文规章制度,但在执行细节过程中往往很不完善,流于形式,缺乏对毕业论文全过程的有效监管和评价科学体系,也没有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奖惩措施,约束力不大。

教师重视不够 相较对于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论文指导,有的教师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对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缺乏兴趣和积极性,责任心不够强,抱着应付态度;同时由于承担其他的教学科研任务,指导不力,使得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也相应地打折扣。

学生的态度认识问题 很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存在不劳而获的思想,随意从网上下载拼凑章节内容。由于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再加上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欠缺,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认真思考,往往漏洞百出,得出的结论也很肤浅片面,格式规范不符合要求。

就业压力对毕业论文的冲击和影响日益严重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在有限的岗位供求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在大四阶段将主要精力用在了择业上,而不是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写论文。有的学生急于找工作,有的虽然已经签约了工作单位,但要上岗试用,所以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写论文,这无疑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

4 对策与建议

1)加大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经费投入,保证各项工作的展开。同时加强图书馆资料建设,添置必要的图书和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并使用网上检测论文系统,重复率超过规定要求的需要重新提交撰写。并定期聘请相关专家,举办毕业论文讲座,提升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和规范格式的认识。广引资源,为学生就业提供有益保障。

2)健全毕业论文管理机制,加强质量监管力度。强化管理,督促教师积极认真指导,并与学生定期交流沟通,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按期完成。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将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能力和水平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并与评优晋级、津贴补助挂钩。明确考核指标和标准,建立全面、合理的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将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审教师评分与答辩评分三部分组成,对于毕业论文优秀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对于不合格毕业论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管理、指导和写作质量。

3)强化管理,深化毕业论文的抽查审查及复查工作。除了学校的工作部署,系(院)也要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相应的检查工作,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严把答辩关,重视答辩环节及答辩后的论文复查工作,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落到实处。

4)优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学术修养和责任意识。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在对学生论文的指导过程中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国学知识的教育,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切实有效的有力指导。

5)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端正学生思想。要让学生认识到抄袭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只有从根本上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才能使之改变敷衍应付态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同时建立毕业论文信息交流体系,将优秀的论文编印成集,鼓励发表,并提供一定的版面经费支持,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术氛围。

5 结语

汉语言文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深化认识,并通过强化过程管理和改革探索来改变现状,不断提升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其国学素养,这也是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崇义.加强毕业论文指导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4(6):73-76.

[2]颜敏,等.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的实证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6-18.

篇5: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

您好!

首先真诚地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浏览我的`自荐书!我叫XXX,系XXXX大学文学院XX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值此择业之际,我从网上获悉贵单位的招聘信息,因此特呈请此自荐书,诚挚地向您推荐自己!

大学期间,我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得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两次,三等奖学金两次。此外还曾两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称号。除了主修本专业的课程外,我还辅修了与日常办公、公文等相关的课程。经过努力,我成功通过了英语四级、普通话二甲、三笔字、计算机省一级等教师必备技能考试,能够熟练操作基本的电脑办公软件。

四年多的大学生活,我不仅专注于学习,而且还热衷于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我曾担任班上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认真负责,同时积极团结同学,注重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曾参与校、院各种大型学生活动的筹划组织工作,期间带领班集体都获得过相应荣誉。这些学生工作经历不单只是一种表面的荣誉象征,更是丰富了我的成长经历,培养了我分析【本文首发于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请注明,谢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变得日渐成熟与稳重起来。我知道,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阶段,马上我就要从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了,在未来的工作中更需要踏实、进取、开拓的精神,我将不断努力!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这个缤纷复杂而充满机遇和竞争的世纪之初,我已作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我愿尽我平身所学为贵单位的车轮滚滚前行贡献自己的力量。籍此向贵单位真实自荐!

给我一个机会,还您一份惊喜!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篇6: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

YJBYS求职网给广大求职者分享了这一份非常优秀的个人求职简历表格,如果你觉得好,请继续点击以下的.链接查看: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个人简历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简历表格模板

汉语言文学专业个人简历范文样本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个人简历

汉语言文学专业简历

姓名 YJBYS 性   别 出生年月 1983.02
籍  贯 江苏 民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学历 本科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培养方式 国家统招
求职意向 文秘、行政、销售、编辑记者等
教育背景 年9月—7月    西安石油大学
资质证书 大学英语四级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合格证书(VB)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成绩合格证(三级网络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文学学士学位)

社会实践 2008年8月 高中生家教

 

9月 西安赛格电子商城任市场调查员,对市场环境进行调查分析

207月 在“西安饭庄”社会实践,从事服务员工作

206月 两次参加陕西人民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开坛”

207月 在杭州信雅达有限公司任职,驻西安新华保险公司项目部

个人能力 学习能力强,对广告和管理都有涉猎

 

2008~学生会生活部任职,策划了数次活动,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强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

在校报发表文章

工作勤恳,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际能力,坚持不懈不怕辛劳

爱   好 文字编辑、计算机、音乐、运动、旅游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江苏省##市##县##村
电子邮箱:yjbys@126.com    
电话:0513-##########      手机:##########

 

篇7:汉语言文学应届生简历

姓 名: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88年9月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 6月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学院: 长春师范大学

所修专业: 汉语言文学

居 住 地: 吉林省 长春市 宽城区

籍 贯: 吉林省 长春市 德惠市

求职概况 / 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 兼职

期望月薪: 面议

期望地点: 吉林省 长春市 宽城区,吉林省 长春市 朝阳区, 朝阳区

期望职位: 导购 帐管

意向概述: 短期工作 提升自身执行力与洞察力

教育经历

时间 院校 专业 学历

9月 - 206月 长春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 本科

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时间 工作单位 职务

12月 - 209月 鞍山灯塔冶金设计研究院 文秘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 机:

篇8: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讨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

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提供了创新精神动力。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在《东方文化与创造教育》一文中说:“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如公义、义务、和谐、礼让和恕道,可以为人类社群提供宽广的人文视野。如个人的身体、认知、灵觉和神明的全面发展;个人与社会(家国天下)的健康互动;人类与自然的持久和谐;人心与天道的相辅相成。东方文化可以为创造教育提供精神资源并丰富西方启蒙心态所体现的人文视域。”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否具有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将直接影响未来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形成与否,进而影响中国未来创新人才质量的高低。只有教师培养了学生公义、责任、和谐等东方思想,形成了个人与社会自然健康互动的意识、天道酬勤的观念,有张扬的个性、强悍的意志力、丰盈的精神及健全的意识,个体与群体、科学与人文统一,才能使未来的创新人才有丰富的精神资源和不竭的创新动力。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二、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举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举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的必备素质。人文精神应从两方面加强。第一,基本的人文素质。例如,有丰富的人性、人权、人道意识;有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学会生存;真诚乐观,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有爱好、有追求,有正义感且宽容大度;有气质、有气魄,会展示自我,有张扬的个性优势,等等。第二,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人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地位;认为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重视情感,动机、价值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重视培养大胆质疑、见解独到的民主学习精神,等等。这样,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未来的语文教育中就不会再“一讲到底”、“死记硬背”,他们将激活语文课堂,实施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

从现实意义来看,教师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教师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从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 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1]。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三、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

1. 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不如其他专业的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师不必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

2.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教师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要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去发现、思考、创新。

四、优化创新心理素质,造就创新品格

1. 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

创新的教育意识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1)思想上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2)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不断进取。因此,它是促使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动力之一,会促使其在未来的语文教学和教研中坚持教改,不断创新。

2. 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研究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现其突出表现为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两种思维能力。收敛式思维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受确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和规范约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众多信息中引出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发散式思维则正好相反,它是一种开放的、立体的、多向的思维,表现为思路开阔,思如泉涌。它不拘泥于一种思路,而是从较少的信息得出多种结论,有迅速流畅、灵活变通和独特三种特征。

五、做“学习型”的语文教师

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加强两方面的学习,以适应创新教育。第一是知识的理论学习,形成创新理念。第二是有关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学习。在知识方面,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不断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和社会学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使自己的知识与时代同步。在课上引入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当代语言现象加以探讨和引导,无疑能丰富学习内容,易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语言的兴趣,当然学生需要先学习相关的网络语言知识和相应的评价能力。学习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科技时代对创新型教师提出的要求。网络技术的超时空性、自主性、协调性、交互性、个性化等优势特点,对自学、教学和创新都有很大帮助。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为时空分散的人们提供了“面对面”的学习机会。

摘要:实施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 对创新人才的影响最早、最久、最深、最远。因此,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教育前瞻性, 重视该专业学生创新素质的建构, 为创新教育培养预备队, 为造就中国未来的创新人才奠基。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特点,实用性,创新

参考文献

篇9: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探析

【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优秀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最新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最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最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下接35页)

(上接38页)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他们要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用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在巨大的感召力之下也会感同身受,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思考、创新。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此专业的教师大都不讷于言,然而,他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最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最佳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完美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作者单位:陕西榆林市第八小学)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2]陈艳芳.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

[3]姚玲,周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2010(2).

篇10: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求职信

您好!我叫***,是XXX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值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教育工作的执著追求,真诚地向您推荐自己。

大学三年里,我时刻按照“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标准去锻炼及发展自我。学习上,我刻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学校开设的语言文学、教育学等课程,每科成绩都达到优良以上,可以说对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有了相当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一个多月的教育实习工作中表现出色,相信有能力胜任中学语文的教育工作。

“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我对于师范生 “三字一话” 的基本技能尤为重视。通过努力,我顺利通过了全国普通话等级 考试 ,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二级甲等证书;平时坚持勤练书法,钢笔字、粉笔尤佳。课余,我还通过书刊网络等媒介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扩充知识面。期间,我还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 、且能闲熟操作Word等办公软件及CAI课件的制作,网络检索信息的能力也较强。 此外,我还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工作,曾当过社团部门负责人,有较强的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公共文体社会实践活动,在文艺和体育方面较有特长。因品学兼优,被评为校级“优秀团员”。

我从小就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着崇敬和热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知道教师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和责任性!我相信我能做到为人师表,我一定会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良禽择木而栖,递交这份 自荐 信是经过了慎重考虑和充分准备的,如果贵校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能努力拼搏、继续开拓进取,全力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我会用自己的努力证明您选择是正确的.

我正处于人生中精力充沛的时期,并且热爱教育事业,决心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希望贵校能提供一个让我发挥专长的平台,我定会竭尽全力的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随信附上我的个人概况,以便你能更好的了解我。

最后祝贵校老生同力,共创辉煌

此致

敬礼

篇11:汉语言文学专业个人简历

203月至3月在开平市中国农业银行, 从事储蓄专柜出纳及日常帐务和汇款工作.

1月至1月在广州天河城物业管理公司, 从事话务员及文员工作.

202月至11月在广州市科裕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从事文员和预算造价员工作.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华南师范大学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12-01
所学专业一:汉语言文学所学专业二:财务会计
受教育培训经历:19毕业于广东省贸易学校,所学专业:财务会计.

篇12:汉语言文学专业个人简历

姓 名:XXX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93-10

婚姻状况:未婚

政治面貌:党员

籍 贯:河南

目前所在地:安徽

•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 求职意向

期望职位:行政/人事/培训

职位类型:全职

工作地点:安徽

工资待遇:面议

• 工作经验

2014-7—2014-8:××针织有限公司

行政:主管助理(实习)

利用暑期时间拓宽视野

2013-7—2013-8:暑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语文教育

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

2013-4—2013-12:××中学

教育:校外见习

校外教育见习一学年

2012-4—2012-6:自主创业

服装零售:服装零售

服装批发零售

2012-9—2012-10:校园兼职

校园兼职:电话卡销售

校园开学季兼职中国联通电话卡销售

•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合肥师范学院

最高学历:本科

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

毕业时间:2015-06

英语水平:熟练

计算机能力:普通

所获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

教育培训经历:

2011-9至2015-6 合肥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儒森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与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为语文教育,其培养对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专业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还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教师。

• 自我评价

篇13: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

一、转变课程设置理念

高校课程设置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密不可分的:课程体系从本质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 合格、优秀的人才要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来保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有不同的课程设置理念及相应的课程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课程泛同化。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潘懋元教授将中国高校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学术型大学, 也就是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或所谓的“研究型”大学, 第二种类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 第三种类型是职业技术高校;这三种类型的区别主要是人才培养定位不同, 其课程体系相应地有所不同。[1]作为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高校, 属于第二种类型, 即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师资条件、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各专业无法走在学科的前沿, 基础研究很难开展, 这导致地方高校培养不了学术人才, 虽然极少数地方高校某些学科专业可以培养研究生, 但研究生培养不是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如果地方高校仍然像第一种类型大学一样以培养学术人才为己任, 课程设置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 就会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的脱节, 其毕业生就业困难。据教育部统计, 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依次为“985工程”大学、高职院校、“211工程”大学、独立学院、科研院所、地方高校。高职院校就业率排名靠前, 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注重应用, “所用即所学”有关;而地方高校就业率排名居尾, 与地方高校课程不注重应用型和地方性有关。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于应用性强的学科, 除了中小学语文教师这一岗位外, 人们很难给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一个特定的具体的就业职位, 加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不注重应用型和地方性, 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2014年3月22日,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中国2000年以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高校将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转型, 地方高校今后淡化学科、强化专业, 按照社会的需要和岗位来培养人才, 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这表明,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下移, 从“学科知识型”学术人才转变为“应用能力型”技能人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地方所需要的语言文字应用人才, 转变课程设置理念是大势所趋。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高校已有100多年历史, 专业内涵在“五四”时期基本确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就其学科地位来说, 具有基础性特征, 它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具有就业适应面宽且需求量相对稳定等传统优势。长久以来, 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及其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所以,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被看作是一个应用型专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特别是1999年中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后, 汉语言文学这个长线专业的弱势和不足日趋明显:专业空间的弹性尺度越来越小, 专业价值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和弱化, 其毕业生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除少数在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或继续深造从事语言文学研究外, 大部分毕业生从事行政管理、信息传播、文秘、宣传、策划等语言文字应用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只作为工作背景而存在。近十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70%左右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是小微企业, 这些小微企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共同要求是会说、能写。然而,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过去存在一种理念: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人文教育, 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不要过多地强调应用性, 强调应用性会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规格降低到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只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汉语和文学知识, 人文素质自然就会高,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自然就会强。其实, 这是一个理念上的误区。一个现实的问题是, 现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基础课一直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等课程上, 而专业课又是对这些学科基础课的延伸和深化;其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主要限定在汉语和文学知识的传授,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是传授知识的衍生品。这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即使掌握了丰富的汉语和文学知识, 并不一定具备了相应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不一定会说、能写。小微企业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是具有较强汉语言文学功底, 会说、能写兼具地方文化知识和其他相关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只有构建“应用型+地方性”的课程体系, 才能培养出地方所需要的语言文字应用人才。

二、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应用型课程, 将有助于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 所谓应用型人才应“立足于一定的知识体系, 以实际的操作技能来展示其能力水平”[2]。2013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语言文字应用的不同需求, 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明确分为师范方向、文秘方向和新闻传播方向, 大学新生录取入学时就分为师范方向和非师范方向, 非师范方向学生则在大三时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情况以及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等, 自主选择文秘方向或新闻传播方向。课程体系中前四个学期主要设置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按学校要求统一设置, 主要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的价值观和公共技能的教育, 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计算机、体育等公共课程, 主要指向培养积极参与社会、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基础课旨在为学生从事语言文字应用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做专业储备, 课程体系参照教育部本科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 对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外国文学等核心课程进行内容压缩, 课时精简, 这样既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的规格, 又为应用型课程的设置腾出课时。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主要是指在各行各业从事语言文字应用工作的人才, 这类人才具有较广博的文、史、哲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 其中最核心的能力是言语交际能力和写作 (尤其是应用写作) 能力, 也就是会说、能写。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汉语类、文学类、写作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会说、能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无论是从事语文教学, 还是文秘, 或是行政管理、新闻传播, 抑或是宣传、策划, 都必须具备与从事工作所相匹配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除学科基础课开设了基础写作之外, 应用写作也列为师范方向、文秘方向、新闻传播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此外, 还开设了广告策划与文案写作、学术论文写作、职场实用写作等专业选修课程, 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三个方向各有其特殊性, 师范方向、文秘方向、新闻传播方向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各有侧重, 所以, 三个方向的专业方向课程紧紧围绕学生获取相对应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而设置, 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语言文字应用的不同需求。师范方向开设了语文教学论、教师工作技能、优秀语文教案分析等课程训练师范方向学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文秘方向开设了秘书实务、档案管理学、社交礼仪、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强化文秘方向学生公文写作、文书处理、公务接待等方面的能力;新闻传播方向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网络传播概论等课程训练新闻传播方向学生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传播的方法和技巧。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不足,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设置应用技能训练课程体系, 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应用技能训练课程体系的重点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通过训练, 让学生最终做到“三个一”, 即“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写一手漂亮的汉字, 快速写出一篇好文章”。应用技能训练大学四年不断线, 大一通过三笔字 (师范方向) 、书法临摹与鉴赏 (文秘方向和新闻传播方向) 、基础写作等课程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大二通过教师口语 (师范方向) 、汉语口语 (文秘方向和新闻传播方向) 等课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大三通过学年论文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四通过教育实习 (师范方向) 、毕业实习 (文秘方向和新闻传播方向) 和毕业论文等课程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构建地方性课程体系

1998年至2003年, 全国共新增设本科院校 (均为“专升本”) 114所, 其中分布在省会以外的地级市有83所, 约占新增本科院校的四分之三。高校布局向地级市的延伸, 使分布在地级市的地方高校明显改观, 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最基本的职责和功能,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最主要途径是人才培养, 体现为:地方高校发挥“地缘”、“人缘”优势, 为当地培养和输送“用得着、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劳动者,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虽然地方高校为当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地方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会因地因时而不断调整, 所以, 地方高校课程设置既要符合自身办学条件, 又要突出地方特色, 寻求办学使命与服务地方的最佳结合, 只有这样, 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才能得到当地的认可和欢迎。

地方高校主要面向所属区域招生, 学生大多来源于本区域, 毕业生大多回生源地就业和发展;大学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是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要, 地方高校课程设置既要依据教育部统一规定, 又要因地制宜, 结合学校优势, 立足地方, 构建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课程体系, 满足大学生了解地方、在当地就业和发展的需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作为地方高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生源以广东 (佛山) 为主, 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生181人, 广东籍生源163人, 约占90%;佛山籍生源38人, 约占20%。由于文化、经济等原因, 多年来,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籍生源毕业后不愿意到广东省以外的地方就业和发展, 外省籍生源也大多希望留在佛山或珠三角就业和发展;如2014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170人, 留在佛山就业和发展的毕业生119人, 占70%左右, 在珠三角其他地方 (包括广州、深圳) 就业和发展的毕业生44人, 占26%左右。因此,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都希望在校期间学习佛山文化, 为今后在佛山或珠三角工作打下基础;而传承文化是大学的三大功能之一,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传承佛山文化更是使命所在。但佛山文化的传承情况并不理想, 佛山文化的流失让佛山籍大学生对佛山文化知之不详, 外省籍大学生为了毕业后能顺利融入佛山, 不仅想通过大学课堂学会粤语 (白话) , 而且想通过大学课堂系统地学习佛山文化。根据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诉求,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地方性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专门加入佛山元素, 开设佛山民俗、粤港澳功夫电影、粤语话佛山、佛山文化专题研究、粤语入门、佛山非遗保护等具有佛山特色的地方课程;这些地方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佛山的方言、童谣、地名、老字号、酒文化、饮食文化, 以及佛山民俗、粤曲唱词、岭南诗派诗社等方面;此外, 结合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或保护, 中文系教师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具有佛山特色的学术基金课题研究或创新创业训练。这些具有佛山特色的地方性课程体系, 能够让大学生先感受佛山、先认识佛山、先适应佛山, 比其他毕业生先形成适应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精神气质和身心品质, 从而为毕业生获得在佛山乃至珠三角就业机会奠定基础。

结语:

作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新强校的重点工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 构建了“应用型+地方性”的课程体系,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人才培养效益;但地方高校课程改革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强调“应用”如何与高职高专课程区别开来,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面向“地方”又如何接地气, 这些都没有现存的模式可依, 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摘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和“地方性”的有机结合, 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转变课程设置理念, 课程体系与其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满足不同行业应用语言文字的不同需求, 以应用求生存;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构建地方性课程体系,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以特色求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应用型,地方性

参考文献

[1]潘愗元, 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 2009, (2) .

[2]李夫生.“应用型”、“大文科”——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模式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 2005, (1) .

[3]刘传霞, 潘晓生.关于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2, (4) .

篇14: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上一篇:形容形状的abb的词语下一篇:两癌工作总结及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