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2024-04-09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共12篇)

篇1:(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2016-2017学年最新版

扇形的认识

教材: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单元:一 圆和扇形 课题:扇形的认识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2.能力目标: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3.情感目标: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教学重点:

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教学难点:

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扇子。

教师打开圆形扇。

师: 观察这把打开的扇子,你能想到什么图形? 生:圆形。

师:谁能说一说,这把打开的扇子哪些和圆的知识能联系在一起? 学生可能会说:

(1)固定扇子的轴相当于圆心。(2)扇子的折痕相当于圆的半径。

(3)打开的扇面的大小相当于圆的面积。

学生能够说出更多,给予表扬,说不出,不做启发引导。师:再看这把扇子(打开普通的折扇),你发现这把打开的扇子与前面那把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

(1)这把扇子打开后不是圆形。(2)这把扇子打开后像个半圆。„„

师:很好。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实物都能和学过的图形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教材中四幅图。师: 请同学们观察四个圆中的涂色部分,说一说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样子像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涂色部分的图形,一个比一个大,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2017.3.1 2016-2017学年最新版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图中涂色的部分像一把把打开的扇子,这样的图形有一个名字叫扇形。

教师板书课题:扇形。

二、新知探索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些扇形,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扇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可能会说:

(1)扇形都是圆的一部分。

(2)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图形。(3)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师:观察得真仔细,确实扇形都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每个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这个角就叫做圆心角。

教师在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圆心角。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P10,动手测量一下上面那四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在图上标出圆心和圆心角的度数。

学生测量完后,全班交流每个圆心角的度数。

三、练一练

师:同学们这节课认识了扇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 P9“练一练”第 1 题,判断一下哪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为什么?

四、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017.3.1

篇2:(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概念知道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大小。

我对本节课作如下反思

1、本课内容简单比较好理解,属于概念教学, 我设置的自探提示是让学生直接看书,并总结出什么是弧,什么是圆心角以及什么是扇形。但是在课堂上的效果以及学生的感兴趣程度中看出我这么设置自探提示其实并不适合,应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独自探索并总结出什么是弧、圆心角、扇形。这样让学生独自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印象会更加深刻。

2、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应该采用画一画、剪一剪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在一些课堂中,尤其是数学课堂,必要的数学活动是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3、在讲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大小的关系时,我只是让学生在黑板的圆形里画一个不同的.扇形,只对这两个扇形进行比较,不能将这一部分知识演绎的特别充分。我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教具,或者拿一把折扇,边演示边讲解在同一圆内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圆心角越小扇形越小。我想效果会更好。

4、在讲解弧的定义时,我应该强调在圆上两点间的曲线叫做弧,而不是圆上两点间的距离,如果是距离就成了两点之间的线段了,就不是弧了。

篇3:(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1. 比较反思, 形成技能

教材上从例题到习题, 方程的形式改变了, 但是解方程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都是利用等式的性质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这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解方程并不是简单的计算, 其过程要比计算复杂, 往往需要将方程进行转化、变形, 最后才是进行计算。因此, 解方程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在进行系统学习时, 通过自主反思感悟转化的思想, 在比较中体会转化的方法, 并形成思想方法的积累。

【教学实践】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后, 教学解方程。

(1) 进行比较, 启发转化

师:2x-22=64与2x=64有何不同?它复杂在什么地方?

生:多出了减22。

(学生一般观察到的是多了22, 而不是多了-22, 教师可在板书中用色笔突出这一点)

师:能把左边的-22直接去掉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2) 引导转化, 强化方法。

(1) 说出跟形如ax=b的方程相比, 下面的方程有何不同, 然后完成填空。

(2) 你能不能把下面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并说一说是怎么转化的。

(3) 总结反思, 形成技能。

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很快地转化, 引导学生总结出先比较再转化。

对数学内容的理解, 有人将其分为“工具性理解”与“关系性理解”。前者指“只管公式, 不管理由”, 后者指“不仅知道要做什么, 而且知道理由”。在方程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分析等量关系上, 这样就会大大缩短解方程的教学时间, 把解方程当作“非重点”来处理, 弱化为解决问题教学时的“衍生品”。对此, 我们可以在初次教学解稍复杂的方程时, 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工具性理解”。因为这时学生还没有积累相当的感性经验, 不可能充分体会其中的转化思想并将付诸实践。而在单元复习时, 学生有了相当的经验, 有足够的能进行比较归纳的素材, 这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就容易帮助学生将一般的解题方法提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 并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 从而实现“关系性理解”。此时, 可以出示适当的变式, 以促进学生异中求同, 突显转化的思想,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教学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生在题目的引导下逐渐习惯解方程的书写形式, 容易获得成功感。部分数学教师有一种误解, 认为“工具性理解”应该避免。实际上, 英国数学教育家斯根普调查发现, “工具性理解”与“关系性理解”在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中都非常普遍, 而且各有各的用场。但是斯根普也强调, “工具性理解”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 还是应该尽可能地获得“关系性理解”。

2. 提炼思想, 积累经验

学生在获得“工具性理解”的同时, 已经积累了“关系性理解”所需的感性经验, 这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反思, 将技能提炼上升为思想方法。例如, 在《整理与复习》的单元教学中这样的比较就显得必不可少。

【教学实践】

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在比较其相同点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转化的基本思想。

学生解方程:

师:这两题解方程的倒数第二步, 即3.4x=6.8和4x=24有什么相同点?

生:最后都转化为简单的方程。

师:能具体说说这两题各是怎么转化的吗?

生:第1题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减相同的一个数。

生:有时也可同加、同乘或同除以相同的一个数。

生:第2题是先计算5x-x。

师:是的, 能先算的可以先算, 也就是先把未知数进行整理、合并。

篇4:(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认识比”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六年级上册内容,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

本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的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分数的意义及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直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发展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比例及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打好基础。

一、联系旧知经验,自主建构知识

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共安排4道例题教学比的知识,例1先认识两个同类量的比,初步理解比号、比的前项和后项;例2再认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逐渐建立比的概念、理解比值及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3和例4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从化简整数比到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

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完善认知结构。教材用比表示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表示白色方格与红色方格的个数关系;让学生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来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借助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联系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灵活、有序思考,合情推理比的基本性质,等等,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知,不断完善认知结构。这样的编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合适的联系,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准确地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

二、鼓励多样策略,培养探索意识

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教材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发现和探索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首先让学生填写质量和体积的比,并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等式,联系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已有认知进行合理推理,探索出比的基本性质。

教材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安排了按比例分配的例5,它是“平均分”方法的发展。本教材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没有做统一要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进行探索,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可以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通过先求出1份的数,再求出几份的数;也可以把比转化成分数,再用分数乘法来解答。教材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又进一步沟通了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完整、更合理。

三、激活生活经验。培养实践能力

本单元后安排的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内容是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比较高,很难用尺直接度量出它们的高度,要通过某种规律间接测量获得其高度。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发现“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竿高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另一方面让学生应用所发现的规律或方法和经验,自主测量出大树或其他建筑物的高度。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乐趣,感受合作交流乐趣,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和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典型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P68-P70“认识比”例1、例2及相应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1电脑出示:老师带来3幅黄山的风景图片,想看吗?

提问:哪幅图的形状看起来最舒服、最美观?(学生认为第二幅)

讨论:3幅图是同处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第二幅最美观呢?(太长或太窄,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

小结:这3幅图长和宽的长度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看来长和宽长度之间还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2电脑呈现例1主题图(2杯果汁和3杯牛奶)。

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根据回答板书)

小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比(板书)。

评析以欣赏感受3幅图片的舒适、美观度切入,引发学生思考,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制造一种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惊奇之中有一种期待,这些图片与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与此同时。及时呈现例l主题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认识到用减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用分数或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此时揭示课题,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探究发现,认识比

(一)初步理解“比”

1启发谈话:其实,“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出示)”。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2看书自学,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1)交流:读法、写法、各部分名称。

(2)介绍:2比3记作2:3(板书、讨论说明注意点及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3明确比是有序的。

提问:2比3是哪个量与哪个量的比?3比2呢?

追问:为什么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中2是比的前项,而在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中2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总结:两个数的比是有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在比,不能颠倒位置顺序。

评析继引入环节中的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也可以……时”,进而根据果汁是牛奶的2/3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从二者内在的联系中揭示比的关系。在这样一个清晰的前提条件下引导学生认识比,使学生体会到比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另一种数学方法。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后,结合两个比的前后项的“不同”,巧妙帮助学生明确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这样

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显得层次清晰、条理有序。

4完成“试一试”。

(1)讨论:

①指图中的1:8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1:4表示什么吗?

②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③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2)交流。

(3)再认识:你知道第几瓶溶液最浓吗?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既利于后面教学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二)深入认识比

1认识不同量之间的比。

(1)电脑出示例2讨论完成表格,问:你是怎么求出他们的速度的?

(2)交流板书: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15、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20。

(3)提问:900:15表示什么?900:20呢?(速度)

2揭示比的意义。

(1)观察:观察黑板上的几个比,讨论比与什么有关系?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

(2)小结:比与除法有关系,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

评析通过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进而抽象概括出“比的意义”。通过题中的填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再通过用比表示这一关系重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在描述比的意义时重点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共同领悟中使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一个本质的理解。

3自学比值,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1)自学后小组讨论:

①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比和比值是一回事吗?

②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

③比还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

(2)交流完成表格。

(3)说说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

评析自学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适当安排学生看书自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与交流的学习活动的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与掌握关于“比”的其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4内化比。

电脑出示:“在刚刚结束的我校乒乓球比决赛中,王勇同学以4:0大胜上届冠军李明获得冠军。”根据这则消息,小红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0。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讨论:今天我们所学的比,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这个比分只表示双方的成绩,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比无论是从意义上还是形式上都是不同的。

评析学生联系自己课外积累的问题,与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相比,产生了疑惑,而教师则启发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问题,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为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困惑。

三、自主练习,应用比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

3 了解黄金比——电脑呈现小提琴、五星红旗、东方明珠塔等图片。

谈话:欣赏完这些有何感受?(充满美感),原来这些图片都运用了一种很特殊的比——“黄金比”,当比值为0.618时,这个比就称为“黄金比”。

4回忆。现在知道为什么课前第二幅照片最美观了吗?它的宽与长的比的比值就接近0.618。

四、全课总结(略)

习题开发设计

一、渗透新旧联系

根据课本提供的相关习题乃至例题。分析其内容与学生已学的哪些知识是密切相关或相联的。从而把新旧知识或思维方法进行合理整合和渗透。既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又唤起旧知构建新旧知识链,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案例1由课本P68“试一试”的内容设计为:“一种洗洁液,加进不同数量的水后,可以清洗不同的物品。下图表示在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时洗洁液与水的比的4种情况。(灰色部分表示洗洁液,白色部分表示加进的水)如果将其中的(1)和(2)两种溶液混合倒进一个比较大的容器内,此时这个比较大的容器里洗洁液与水的比是多少?如果将(1)、(2)、(3)和(4)混合呢?”。

设计意图一是加深对比的意义理解和把握,同时把比与已学的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计算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习题的综合功能;二是学生通过求每种溶液中洗洁液与水各占每种溶液的多少时,可以用分数求出,也可以用按比例分配方法求出,既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又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拓展知识内涵

根据课本内容的特点,着手考虑对课本资源作必要的充实和丰富,注入诸如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探究新发现的元素。通过让学生练习,巩固新知,丰富知识内涵。进而在培养学生探究发现能力的同时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

案例2由课本P72第3题设计为:“量出下列每一个三角尺上30。角所对的边和斜边的长,完成下表,仔细观察各个比及对应的比值,你有何发现?”

设计意图一是增加动手操作(测量长度)的机会,二是提升自主探究合作发现水平。学生发现“三角尺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规律,这是练习中的额外收获,在加深对三角尺边的认识过程中拓展知识的内涵,同时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的能力。

三、助推知识延伸

根据课本内容资源,着重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将现有的知识进一步延伸。设计的内容不仅利用双基能力的形成。而且要着眼未来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方法,达到以旧引新、以旧促新的功能。

案例3由课本P74思考题设计为:“如图整个图形的总面积为90平方厘米。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小长方形面积的1/4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1/6。

(1)求小长方形和大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多少?(2)求大、小长方形面积各是多少?”

篇5:(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0、101页。教学目标:

1.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讨论图的特征等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

2.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解释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能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3.体会扇形统计图在描述和交流数据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教学方案: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交流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并计算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我们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师:我们班男、女生的人数大家是非常熟悉。那么,咱们班男、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呢?请同学们算一算。

学生自主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你计算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出:

男生占全班的,女生占全班的。

2.根据本班男、生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画出统计图,并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叫扇形统计图。

师:我们已经知道用百分数可以表示男、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关系。其实,这种关系也可以用图表示出来。如,我们把全班人数用一个圆来表示。

教师边说边画出一个圆。

师:根据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的大小,把这个圆分成两个扇形,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

教师边说边画出扇形并标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师:这样的图就叫做扇形统计图。观察画出的扇形统计图,你感觉用圆表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情况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

●很明显。一看图就知道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很直观。不用比较百分数,看哪个扇形大,就知道哪个占的百分比大。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就给予肯定,不必要求表述准确。

师: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事物,既直观,又简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师板书:扇形统计图

二、认识扇形图

1.让学生看课本第100页的扇形统计图。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0页,书上有其他学校六⑴班40名同学四个方面调查结果的统计表。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己读统计图。

2.交流从图㈠中了解到的信息。

师:请来说一说,从图㈠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1:六⑴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5%,男生占全班人数的55%。生2:六⑴班男生多,女生少。……

3.读教材上的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统计图。

(1)让学生读图,并说一说这是一幅关于什么的统计图,然后解释图中百分数表示什么。师:我们再来看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统计图,谁能解释一下,图中这些百分数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30%表示喜欢吃苹果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25%表示喜欢吃橘子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另一个25%表示喜欢吃香蕉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20%表示喜欢吃其他水果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0%。

(2)分别提出“圆表示什么?其中的每个扇形表示什么?”让学生明白:圆表示六⑴班的全体同学,每个小扇形就表示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师:在这幅统计图中,整个圆表示什么? 生:整个圆表示六⑴班的全体同学。师:其中的每个扇形表示什么?

生:其中每个扇形表示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如果学生概括有困难,教师可以参与交流或指导。

4.让学生观察图图㈢,师生分别提出:是一幅什么统计图?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整个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回答。形成共识:圆表示一个整体,每个扇形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师:同学们看上学方式统计图,从这幅统计图中,你分别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从图中了解到步行上学的占全班人数的60%,坐公交车上学的占全班人数的25%,骑自行车上学的占全班人数的15%。

师:谁能说说在图中,整个圆表示什么?每个小扇形表示什么?

生:整个圆还是表示六⑴班的全体同学,每个小扇形表示不同上学方式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5.让学生观察图㈣,说一说了解到哪些信息,怎么一下就能发现这么多信息。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师:也就是说圆表示的是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个扇形就表示某一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师:请同学们再来看第四幅图,从这幅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然后请学习一般的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从图㈣中了解到喜欢打篮球的占全班人数的40%,喜欢打羽毛球的占全班人数的5%,喜欢踢足球的占全班人数的30%,喜欢打乒乓球的占全班人数的10%,喜欢其他球类项目的占全班人数的15%。

师:真不错。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一下就能从图中了解到这么多的信息的呢? 生:图上表示的很清楚,一看就知道了。

师:就是说,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三、尝试应用

1.提出“根据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统计图填空”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填写。师:通过上面的四幅图,大家对扇形统计图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01页,看“试一试”。根据扇形统计图㈡自己填空。

学生自主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特别关注第⑷题,看学生是否能填出100%。师:谁来说一说第⑴个小题的答案? 学生可能会说:

生:喜欢吃苹果的人最多,占全班总人数的30%。师:第⑵个小题呢?

生:喜欢吃橘子和香蕉的人同样多,各占全班总人数的25%。师:第⑶小题,这个题比较难,谁来回答?

生:喜欢吃橘子和苹果的人数之和超过全班总人数的一半。生:喜欢吃香蕉和苹果的人数也超过全班总人数的一半。师:那喜欢吃哪两种水果的人数之和正好是全班人数的一半呢? 生:喜欢吃香蕉和橘子的人数之和正好是全班人数的一半。师:谁来回答第⑷题,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

●喜欢吃各种水果人数的百分数之和是100%。因为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加起来就是全班的总人数,也就是100%。

●喜欢吃各种水果人数的百分数之和是100%。因为四个百分数加起来是100%。3.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其它问题,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问题的机会。师: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有多少人喜欢吃苹果?

●喜欢吃苹果的比喜欢吃香蕉的多百分之几? ……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独立思考、计算,再全班交流。师: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的第1题。自己独立思考,并计算⑴、⑵题。学生算完后,教师提问:

师:六⑴班步行上学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有多少人? 生:六⑴班步行上学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60%,是24人。

师:六⑴班喜欢的球类项目中,超过全班人数的球类项目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说:

●六⑴班喜欢的球类项目中,超过全班人数的球类项目是篮球。因为40%大于。●六⑴班喜欢的球类项目中,超过全班人数的球类项目是篮球。因为在整个圆中,篮球所占的扇形面积最大,超过了整个圆的。

师:如果你是六⑴班的体育委员,班里要组织球类比赛,你打算组织什么比赛? 学生可能会说:

●组织篮球比赛,因为喜欢打篮球的人最多。

●组织篮球和足球比赛,因为喜欢打篮球和踢足球的人多。●组织乒乓球比赛,因为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

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2.练一练第2题,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时,重点关注第⑶个问题,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回答的结果。

五、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请同学们继续搜集、调查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扇形经统计图。

六、自我评价

篇6:(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折扣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信息、选择信息提问题并解答“折扣”的问题。

2.理解“折扣”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折扣”的问题。3.体验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重点:理解“折扣”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折扣”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商场,商场在开业或节假日经常会搞一些优惠酬宾活动。你知道哪些优惠方式?

学生交流

生1:返卷。

生2:打折。

生3:给赠品。

生4:买一送一。

师:看来同学们有不少这方面的经验。现在我们就到一个新开业的商场去看一看。

二、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商场开业情境图。师: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所有电器一律八五折。

2、读图,你们是怎样理解“八五折”的?学生讨论后汇报。生1:“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

生2:“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100出售。(师板书)

师: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五五折呢?

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理解折扣的含义来掌握解决有关折扣问题的方法。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如果老师打算买一台电视机,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可以便宜多少元钱吗?小组讨论解题思路,并尝试解答。

方法一:1580×85%=1343(元)1580-1343=237(元)(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解答过程)方法二:1580×(1-85%)=237(元)

4、学生根据情境图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生:打八五折后一个电饭锅现价是多少钱?

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全班交流。

师:谁能给大家提个稍复杂点的问题?

生:打八五折后一个电饭锅能便宜多少钱?

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写完后同桌交流想法。

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指名讲解。方法一:160-160×85%=24(元)

方法二:160×85%=136(元)

160-136=24(元)

方法三:160×(1-85%)=24(元)4.师:其它商品按商场的规定打折后,各便宜了多少钱?请大家赶快算一算吧!写完的同桌选一个算式,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解折扣的含义,找出解题的思路。

5、小结:商品打几折,其实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题:(1)打折后,每种体育用品的单价是多少元?

(2)小明买1副羽毛球拍和2个羽毛球,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不同算法。

2题:出示题目,让学生不计算,先猜测一下,打折后哪个更便宜,并说明理由。

生1:A牌的便宜,因为它的原价低。生1:B牌的便宜,因为它打的折扣大。

师:谁猜的对呢?让我们算一算吧。

学生计算之后全班交流。四.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篇7:(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体会用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

3.在测量、交流的活动中,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

直尺、同样长的小棒一包、整根铅笔、每人三张纸条、新橡皮等。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提问:谁能说一说你的课桌面有多长?

同学们可能不知所措,无从回答,教师提示,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学生可能用铅笔、小棒、手指,也有的同学会用尺子去比,交流比的结果时,有的同学可能说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有的同学用尺子量,也不知怎么说明长度。

叙述:你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数都不一样啊?

(使学生体会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表达的就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

这样说起来就很不方便。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板书课题)二 学习新课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叙述: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是1厘米,请同学们用尺子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教师将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请学生用尺子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看看你的尺子,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到哪儿是3厘米长?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观察尺子,让学生亲历“厘米”这一长度单位。)2.学习用厘米量。测量橡皮的长度。

叙述:量橡皮时,把尺子“0”刻度对准橡皮的左端,再看橡皮的右端对着几,橡皮就长几厘米,正好对着“5”,说明橡皮长5厘米。

学生动手操作

(1)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三张纸条拿出来,量一量,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2)拿出一支新铅笔,先估计一下它的长度,再用尺子量。

如果让我们量削尖的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取整厘米数)

实际量一量,从而得出可以借助三角板量。三 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1)每人拿出一根绳子,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2)完成练习题1。(3)完成练习题2。2.发展性练习

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1角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可以互相想办法,全班交流。课堂总结:

篇8:(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生物,说课稿,课堂交流,有效性

新课程倡导“交往———互助、沟通———对话”的教学理念,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现以冀教版八年级生物学 (上册) 《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课教学设计为例, 说明提高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做法。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从接受知识的途径看, 初中学生更喜欢自主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但单纯通过探究学生得到知识的系统性较差, 对教材内容理解也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仍需教师帮助突破重点和难点。初中生的抽象思维是建立在具体、直观、形象、感性经验基础之上的, 本课教学应充分让学生观察到真实、可信的实验现象,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植物根细胞吸收水分的原理, 实现认识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升华。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第二章《根的吸收作用与水肥管理》的第二节, 阐明了根对水分的吸收, 符合课程标准的第四个主题中的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属于理解层次。“根对水分的吸收”是根的主要功能之一, 与本章第一节、第三节的内容联系紧密,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 也是后续学习理解吸收作用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及高中阶段学习水分代谢与渗透作用的基础。

2.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是在分析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基础上, 理解根吸水的原理和过程, 并能合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农业生产中的灌溉问题。

3.对教材顺序的调整:把观察根的结构放到后面是基于知识整体性的考虑, 这样更加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探究的认知规律, 使本节课结构更加紧凑, 重点更加突出。

4.对实验的改动:由单一实验变为课前探究实验, 增强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扩大学生探究活动的空间。实验用品全部来源于生活,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课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性目标:

1.说出根是吸水的主要器官和吸水的部位。

2.得出细胞吸水、失水的原因, 说出根毛吸水的道理。

3.了解烧苗的原因。

技能性目标:

1.尝试探究根是吸水的主要器官。

2.运用简单的材料和用具, 分析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情感性目标:

1.形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合作意识。

3.培养节水意识。

重点与难点:

只有明白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才能解释根吸水的道理和过程。因此重点是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和原理, 以及根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过程。

针对水分的吸收过程是抽象的生理过程, 而且它需要“溶液”、“浓度”等知识作为理解的基础, 还需要思维推理、分析、判断等支持。所以,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也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法分析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 采取如下教学方法:

1.采用探究式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设计实验并完成探究活动, 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及时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 引导他们分析、思考、归纳、总结。提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 使学生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使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直观的展现,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根吸水的动态过程也使用多媒体课件做形象的展示。

五、学法分析

1.小组合作学习法, 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

2.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下面重点谈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分为5个环节。其中 (二) 、 (三) 、 (四) 是知识主线。

六、教学过程分析

创造性思维基于实验, 始于问题, 提出问题和强烈的好奇心是思维活动良好的开端。因此, 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 创设情境:

(一) 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魔术。”一上课便采用魔术的方式故作神秘地在萝卜片上撒上一些粉末, 演示萝卜失水现象, 使本来很普通的实验增加了一种神秘感,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上, 又为后面分析细胞失水、吸水巧妙地做了铺垫。

(二) 引导学生完成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的探究活动

“同学们上课的状态就应该是现在这样!可不能像它!”展示一棵发蔫的幼苗, 并提问“怎么让它也振作起来呢?”学生应该会做出“洒水”、“喷水”、“让它吸水”这样的答案。就势引出探究问题:“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让同学们进行小组探究。

结合课本中的提示设计实验方案, 指导学生改进和完善, 掌握设计实验的三原则。对有创意的设计给予肯定。

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学习和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通过小组共同探究, 掌握设计实验的原则和方法。

(三) 引导学生归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如何引导学生归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关键。我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细胞吸水、失水是源自于液泡的细胞液, 并且要理解“溶液”、“浓度”等概念。我是这样处理的:

我在此时揭晓魔术现象:萝卜上面出现好多水!“水是从哪变出来的?”通过视频观看显微镜下细胞失水、吸水的现象, 借助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显微镜下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和现象, 尤其要观察到液泡大小、颜色的变化。最后概括出:水来自液泡;吸水时液泡大, 颜色浅, 浓度小;失水时液泡小, 颜色深, 浓度大。

然后, 启发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做定性分析。

新课标提出,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 要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 我对教材中的实验做了调整:除教材上的实验外, 每组同学都要“寻找生活中植物吸水、失水的现象, 想办法带到课堂上来!”要求学生展示并清晰的描述, 增进交流, 共享成果。这必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扩大活动空间, 也让实验更加贴近生活。最后引导学生从众多的现象中找到植物吸水、失水的规律:周围溶液浓度小, 植物吸水;周围溶液浓度大, 植物失水。此时反馈小魔术, 并让学生揭示魔术的本质。

整个过程要充分给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 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 最终得出细胞吸水的原理。

(四) 引导学生归纳根吸水的原理

理解了细胞吸水原理, 根吸水的道理就会迎刃而解。学生能轻松的解决本环节的三个知识点。

1.引导学生完成观察活动———植物的幼根

针对第一个问题, 采用回顾第一条知识主线得出的结论,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说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呢?带领学生去思考。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知识, 借助三个问题:1成熟区形成根毛有什么作用?2根毛细胞的结构特点是什么?3导管的作用?学生自学, 最后总结出根尖适于吸水的特征。让学生领悟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之所以把观察根的结构放到后面是基于知识整体性的考虑, 使本节课结构比较紧凑, 重点比较突出。

2.引导学生归纳根毛细胞吸收水分的条件。

3.引导学生了解根吸收水分的过程。

在理解细胞吸水原理的基础上, 根毛细胞吸水原理和根吸水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较容易理解。因此, 我采用学生自己归纳和多媒体flash动画展示, 并让学生进行根各层细胞的角色扮演, 以帮助同学们加深印象。

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

(五)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掌握基础知识后重要的是引领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生产问题, 同时了解什么是烧苗和合理灌溉的意义,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和节水意识。

最后借助板书让学生谈收获:

第二节根对水分的吸收

一、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

清水吸水

浓盐水失水

二、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

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在教学中, 我深深的感到:教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交流过程。

交流像一条根, 汲取生活的营养,

交流像一段茎, 连接师生的合作,

交流像一朵花, 绽放课堂的魅力,

篇9:(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孩子们神奇的梦境,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丰富的想象。由两个乐段、4小节组成,结构十分规整。其中歌曲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重难点。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

教学目标

1.创设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景,努力营造体验歌曲情绪,表现歌曲的环境。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表现歌曲美丽恬静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学习在歌唱时突出6/8拍节拍特点,运用二声部的合唱形式表达歌曲情绪,丰富学生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学习6/8拍节拍特点。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强弱的韵律把握。

教学准备

1.歌曲《愉快的梦》动画课件。

2.合唱部分谱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礼

师用欢快的,优美的,滑稽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生作出响应的情感呼应进行问好。这样一上课,就将学生带入音乐情感中。

二、看手势唱一唱

1.和谐、自由的DO、MI、SOL:师在琴上给出DO、MI、SOL音后,生看师的柯尔文手势脱离琴唱这三个音,当师的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可以自由选唱其中一个音,同时,注意聆听整体的声音,当师再将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就得换一个音唱,还要注意听整体的声音;当师恢复柯尔文手势时,生就齐唱手势音。这样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使训练也显得有趣。

2.手势唱谱:

A.5 3 5 3|5. ˇ 3 4 5|6 4 6 4|6. 6 0|5 5 5 4 3|4 4 4 3 2 ˇ|5 5 5 6 7|1. 1 0|

B.3 1 3 1|3. ˇ 1 2 3|4 2 4 2|4. 4 0| 3 3 3 2 1|2 2 2 1 7 ˇ|5 5 5 6 7|1. 1 0||

C.出示这两条旋律。

D.将这两条旋律合起来唱一唱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好像是在梦中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看表情,请大家猜猜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是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还是可怕的?并用A旋律表现出来。

三、新授

1.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接下来请你听一听一个日本的孩子他梦到了些什么呢?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听完后请你告诉我。

2.初听音乐。

生:神奇而愉快的梦。

3.师:听了这首曲子,有熟悉的感觉吗?(前面唱过旋律)

4.复听(带合唱)。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跟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请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一下?

5.再听(不带合唱)。

师:我拿掉一个声部,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感受愉快感增强了还是削弱了。请你用手势示意,双手上举表示增强,双手下压表示削弱

6.复听。聆听两声部的和谐、均衡效果。

7.用“LU”哼唱齐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9.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

10.唱歌词,随琴一起,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纸船,一边唱一边晃,体验6/8拍的韵律。

11.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12.有感情地合唱歌曲。

四、表现梦境

要求:1.用声音表现由平静——滑稽——恐怖——欢快的梦境变化过程

2.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

3.可以自由组合、但要有序、时间三分钟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一、注重音乐对话,回归音乐教学的真谛

音乐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充分地表达人们的内在感受。但是,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却往往容易忽略这个因素。教学中猜老师做的梦,不是让学生用语言表现,而是用声音体现出来。

二、注重听觉能力的培养,落实音乐教学的目标

对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听觉能力的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体现在:

A.手势唱谱教学,这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法国诗人舒巴尔特说过“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正如舒曼给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忠告那样:“即使你有一点嗓音也要力图不用乐器的帮助来视唱,这将增进你的听觉的灵敏度。”

B.在歌曲教学中5次不同要求的听,感受对比单声部与二声部张力的变化对情绪的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去感受和理解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提高审美体验,注重音乐实践

A.看手势唱和谐、自由的DO、MI、SOL这一教学环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同时注意聆听,重视了音乐实践。

B.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在这个环节中,把歌曲中出现的演唱技巧有机的渗透到音乐活动之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C.为学生的创造创设情境。想表演的同学可直接到前面来表演。学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对这首歌曲有进一步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体现个性的学习方式(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可以自由组合、分小组练习、小组演唱、集体演唱等)表现歌曲,场面热烈,使教学进入高潮。

篇10:(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实际测量活动,经历认识周长的过程。2.能力目标: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初步学会表达测量的过程和结果。3.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与同伴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看看你们大家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猜出谜底是什么。小小布料功能大,总是随身带着他。小脸儿黑了他帮忙,汗水最怕见到他。鼻涕有时流出来,三下两下解决他。生:老师,是手绢。

师:你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2:同意

师:猜对啦,就是手帕。

瞧,老师这里有几块手帕,他和我们平常用的手帕有点不一样,他们增加了一个美丽的花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种漂亮的手帕是到底是怎样做成的。(放手帕制作的过程)

二、组织活动

师:漂亮的小手帕制作出来了,要想做出这么漂亮得手帕,首先要裁剪下合适的花边来,怎样确定每个小布艺的花边需要见多长呢?让我们一起找一找裁剪合适花边的方法。在动手之前,请先听好老师的要求:

1.前后四人一起合作,找一找这两种小纸片各需要多长的花边。

2.在大家找到花边长度之后,请大家在小花边上作一个记号。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又巧又多又好。好,开始吧。

三、汇报方法

师:好,请大家停一下。咱们看看那一个组坐得最好。瞧他们小组做好了,反应真快,咱们大家要想他们学习啊!

师:来,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法?

生1:我们用尺子先量了一下长方形的每个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知道了花边的长度。生2:我们用花边直接沿着他们的边绕了一圈,就知道了花边的长度。生3:我们量圆形时,是用线沿着边转了一圈,知道的花边的长度。生4:用皮尺.....

师:你们大家的办法都很好,老师也想到了一种方法,瞧,我先把这个圆形对折,然后用线从这绕道了这,因为这是一半的花边长度,所以再把线这样对着,抻开,这个长度大约就是圆形小纸片的花边长度。你看明白了吗?下课之后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下。

四、讲授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来量花边的长度,长方形小纸片的花边长度大约是这么长。圆形小纸片的花边长度大约是这么长。其实我们刚才测量出的花边的长度就是小纸片得周长。(板书:周长)领同学读两遍。

师:瞧,这就是小纸片的周长。它的边有多长,它的周长就有多长,这个边叫做边线。请大家拿出你的数学书,你能指一指数学书的边线有多长吗?文具盒的边线呢?你手里的三角形的卡片边线呢?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们大家真了不起,只要我们知道了这些平面物体的边线有多长,就可以知道它的周长了。物体边线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周长。瞧,这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咱们在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多可以求出它的周长来,你细心找一找看看有哪些物体的面你可以指出它的周长。

(学生找身边的物体的面的周长)

五、练习

师:你们大家真棒,下面我们休息一会,请一个新朋友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小动物出场)

大家好,我叫大嘴,我们一起做一个“智者大考验” 的游戏,看看你们大家谁能闯过我的两关,成为最后的智者。

第一关:请用皮尺量一量你同桌的头围。腰围你会量吗?

谁上前面测量一下?

祝贺你们闯过关啦!

第二关:这是一个街心公园示意图,张奶奶每天早晨都要绕着公园边的小路散步。

算一算:张奶奶走一圈是多少米?

祝贺你们成为最后的智者了!咱们一起祝贺一下吧!

篇11:(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和加法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能根据情境图写出乘法算式。2.使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3.初步学会利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巩固知识。情感与态度

在练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采用多种方式巩固乘法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运算,是什么?(板书出来)你对乘法有了哪些了解呢?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关乘法的知识。

二、基本训练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4+4+4= 6+6+6+6= 2+2+2+2+2= 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改写出来。3+3+3+2= 5+5+5+5+5= 2+2+2+2= 4+4+4-4= 先自己做,同桌间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专项训练 开火车读乘法算式。2×3 7×5 6×4 9×1 8×3 3×4 1.学生读乘法算式,注意不要把乘读作乘以。2.43页2题。

让学生看图,独立做,师巡视。学生看图独立填空,汇报自己的想法。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 5个3相加 2和6相乘 4.填空:

(1)3个8相加,和是()。

(2)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5.综合练习:

P43第3题,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四、总结

篇12:(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的认识

《认识倍数》

(一)课标分析

《倍数》是小学冀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倍数的特点及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教材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式a÷b=c直接给出倍数的概念。这节课是倍数的概念的引入,为本单元最后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须且重要的铺垫。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数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分支,它是研究整数的性质的一门学问,以严格、简洁、抽象著称。本节课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三)学生分析

1、通过三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学过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对于倍数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很容易理解一个数的倍数。

2、学习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

3、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主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倍数的含义,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10以内的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计算、交流、判断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倍数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倍数。

难点: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10以内的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五)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运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主要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知:

1、自主探究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讨论交流,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后,展示不同的答案,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展示,思维火花的碰撞,在争辩中明确算理。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在互助合作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3、遵循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线的理念,利用学生对乘法的运算理解概念。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身边实物。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数,这一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自然数的知识”。

师:“老师这里有两组题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媒体课件出示

1、12÷3=

2、11÷3=

40÷8=

43÷8=

315÷15=

637÷15=

(一位同学上来做,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做。)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位同学做的对吗?

若不对,请其他同学改正。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两组题的计算结果,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一组的计算结果没有余数。

生2第二组的计算结果有余数。

(意思对了即可,若说不出,教师加以引导或补充,若有其他的发现,只要是对的给予肯定)

师:好,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第一组的计算结果没有余数第二组的计算结果都是没有余数的。

师:像12除以3这样没有余数的我们就说12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在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在生活情境中“找”数学,用问题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板书12是3的倍数

(二)、新授

师:像老师说的这样,谁还能找出哪两个数是倍数关系?

生1:40是8的倍数。

生2:315是15的倍数。

师:除了黑板上的,还能不能举出其他的倍数关系

生181是9的倍数。

生2100是5的倍数。

……

(若对了给予赞扬若错了找其他同学说一说为什么错了。)

师:好,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当然不单单只有这些,还有很多。

师请同学翻开书,有哪位同学愿意把题读一下?

90÷18

156÷39

92÷27

315÷27

师:有谁给大家说一说这道题让我们干什么?

生:让我们判断一下那四道题的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吗

师:自己先动手判断一下。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判断结果并怎样判断的

生1:90除以18等于5没有余数。所以90是18的倍数。

生2:156除以39等于4没有余数。所以156是39的倍数

生3:92除以27等于3余11有余数。所以92不是27的倍数。

生4:351除以27等于13没有余数。所以351是27的倍数。

【设计意图】: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一做练习。(多媒体出示练习题,指名读题)

生:在下面的数中,找出有倍数关系的数。

师:谁能说一说,这道题让我们干什么?

生:让我们从下面的数中找出有倍数关系的数。

师:好,同学们自己先动手找一找。

师:谁愿意说一下你找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

生1:用72除以其他数,只有除以4、9、24时没有余数所以72是4、9、24的倍数。

生2:48除以4、24时没有余数所以48是4、24的倍数。

生3:56除以4、7时没有余数所以56是4、7的倍数。

生4:24只有除以4时没有余数所以24是4的倍数。

(意思对即可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

板书:

72是4、9、24的倍数。

48是4、24的倍数。

56是4、7的倍数。

24是4的倍数。

(告诉学生应这样书写)

师:接下来看第二题: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7、8、9、10的倍数。同学们自己找找看。

师:谁愿意说一说

生1:7的倍数有7、14、21、28、35、42、49、56、63、70、77、84、91、98。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生1:70之前的是用乘法口诀70之后是依次加7。

(只要说的有道理就给予表扬)

师谁来说8、9、10的倍数

生2:8的倍数有8、16、32、3、40、48、56、64、72、80、88、96。

生3:9的倍数有:9、18、27、36、45、54、63、72、81、90、99。

生4:

10的倍数有:10、20、30、40、50、60、70、80、90、100。

【设计意图】动脑、动口、动手中“思”数学。在教材的使用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还学生主人的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的时空。

(四)总结本课

师: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谁来说一说?

生:我知道当被除数除以除数,得数没有余数时,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师:说的真好!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收获呢?

【设计意图】本部分为本节课小结,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是学生对整节课的一个回顾反思过程,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主要的是学会知识迁移这种学习方法。

(五)课后作业:

1、练一练的3、42、同桌两人做游戏。找出倍数,游戏结束后,交流,说一说都猜了哪些数?怎样猜的?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倍数的定义和要点,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我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及课上小组间的探究交流,使学生理解倍数的意义,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本节课在新课部分的教学理念上,突出了四大特点:

第一、从算式切入,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

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能求出一个数的倍数,是本节课技能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课中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的列举一个数的倍数,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使学生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的整体的认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了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做到既关注过程,又关注了结果。

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实现有效的探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寻找共性。

第四、重视数学的渗透与拓展,力求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的持续发展。

总之,整节课下来,少讲多练,提问切合学生的实际,真正体现了生本的教学理念,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传授知识做到了浅入浅出,充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上一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求真务实下一篇:随手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