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考试总结

2024-05-05

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考试总结(通用15篇)

篇1: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考试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总结

本次月考两个班的学生都参与考试,期中一班62人中有33人及格,经分析有8人左右可以提成及格;二班59人中有26人及格,经分析有12人左右可以提成及格。这次月考试题题量较大,难度适中,知识面较广,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每一道试题的代表性都比较强,强调知识间的相互渗透,强调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强调方法的渗透与综合能力的应用。这套试题的命制另一作用是“打压”不稳定因素,整治学生的坏习惯,整顿班风、学风,激发潜在能力,明确学习方向,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试卷上来看,最基础的环节知识全班没有问题,但大部分学生习惯不好,眼高手低学习不踏实,计算准确率不高,适应能力差,综合解题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解答。除以上共性问题外还存在着好多个性的问题。个别男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小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学生们出现这样的成绩在我意料之中,所以在看到不理想成绩的同时,我更关注试卷所反应出的本班的各种学情,关注值得我深入分析和反思的教学症结。

从整体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没有耐心,学生不能认真审题。体现在计算抄错数字,点错小数点,约分不能一步约尽。还有漏写填空和选择题。还有在解应用题时不写单位名称、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总结出的解题方法、策略不能准确应用,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位置与方向中的数对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和不能准确依次连接画图。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准确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专项题型的训练不够。

5、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不到位,课堂教学缺乏更系统的知识整合不注重知识的串联和渗透。

6、长期不良学习习惯的负面影响,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

7、同学的两极分化严重,学情参差不齐,优差悬殊,一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

2.加强数学计算训练。例如口算、速算、简便计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

3、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用题的强化练习。归纳题型,总结解题方法,强化解题策略。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日常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6、强化思维训练,做到“一题多变”,收集题例讲清讲透,强化知识间的相互渗透整合知识。

7、培优补差,及时进行针对性辅导,经常进行家访,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篇2: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考试总结

质 量 分 析

邱军林

一、试卷命题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本次命题基本上能立足课本,重视对学生“双基”的理解和掌握。试卷有六大版块,有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实践操作以及解决问题。按照课程标准命题,题型多样,考查内容主要是方程、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注重了学生的计算,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考查,试卷紧紧围绕解方程(主要针对ax±b=c,ax±bx=c,ax÷b=c等类型的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等来展开命题,这也是第一、二单元的重点。

当然,本套试题也有不少的缺陷,如:第一大题填空第(9)小题单位用错,应用题第一题得数不是整数(因为求书的本数不可能用小数或分数来表示),还有题量过大,导致解方程无地方可写,解决问题距离过小,所以部分学生由于计算量过大耽误了答题时间,影响了考试成绩。

二、考试总体情况分析

六年级(1)班90人全部参加了本次考试。平均分64.49,及格的学生有60人,及格率为66.7%,还有30个同学不及格,优良的人数有32人,占全班的35.56%。

三、卷面质量分析

本次考试,学生在基础方面掌握得比较扎实。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计算和应用方面掌握得良好,解方程以 及应用题当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方面,大部分同学掌握得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整体评价

1、学生综合题型的解答能力不够好,比如合并正方体所引起的表面积的变化,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2、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3、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于提高。部分学生做题时书写潦草,不能认真读题、审题、理解题意。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4、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十几二十分的学生就有五六个,悬殊相差较大。

(二)、卷面具体失分情况分析如下:

1、填空题第(1)、(2)、(9)、(10)小题失分较多,第(1)小题第一空是个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叫做棱”有三分之一还多的学生不能准确定义,第(2)小题是“3a表示(),a³的立方表示()。”过半的学生理解错误,显然学生的基础值得思考,而第(10)小题合并正方体体积不变而表面积发生变化学生的理解还需要加强。

2、判断题错误比较多的是第5小题,对于方程的定义掌握不够熟练。

3、解方程最后一题失分较多,2x-8×3=54,有部分学生不会先计算8×3或把8×3看作减数。

4、看图列方程,并求解第2小题小部分学生忘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所以失了3分。

5、解决问题部分完成得比较好的是第2题,其它几题都有不同程度的失 分,其中第1题有部分孩子没有找准故事书与科技书本数的关系,所以设未知数出现错误。第4题由于学生看图和读题不仔细所以列式出现错误。第5题第(2)小题部分孩子不注意鱼缸无盖,所以失分也多。

四、整改措施和办法

1、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通过本次月考发现,审题马虎,急于求成,考虑不周,是部分学生解题出现错误的通病。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冷静,全面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考点背后方法和策略的渗透。

2、加强学生做题技巧的指导。在考前指导学生灵活应对各种题型。比如在判断题时可以采用列举法,在选择题上可以采取排除法,在解方程时可以采取代入法,以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解应用题时对容易出错地方可以做适当标记,引起自己的注意。

3、在平时教学中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利用晨读抓好学生的计算,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利用辅导时间抓好“补差”工作,把学困生的转化当成工作的“重中之重”,决不只抓优秀生!

4、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把握好每个单元,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考点。通过巧妙导多层次练,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短时高效。

篇3: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考试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了沉甸甸的收获吧!请亮出你的风采吧!别忘了仔细审题,认真答卷哦!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25分)

1.把3吨煤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3吨煤的(),每份是()吨。

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相同的自然数,比值不变。()

3.真分数的倒数比1大,假分数的倒数比1小。

()

4.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14倍。()

5.如果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面积最大的是圆。()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填正确答案的序号,5分)

四、看清题目,巧思妙算(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五、实践操作,探索创新(11分)

1.画画,算算。

(1)请你在右面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2分)

(2)如果该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那么请你求出圆的面积。(2分)

2.在生产、生活中,经常把一些同样大小的圆柱管捆扎起来,下面我们来探索捆扎时怎样求绳子的长度。下面每个圆的直径都是10厘米,当圆柱管的放置方式是“单层平方”时,捆扎后的横截面如下图所示。(4分)

请你根据图形,完成下表:

3.下图中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3分)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32分)

2.霜电器厂有540多职工,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5∶4。这个厂男、女职工各有多少名?(3分)

3.工厂加工一批零件共400个,其中合格的是396个,求这批零件的合格率。(3分)

7.王老师去年获得稿费3000元,稿费收入超过800元的部分,按14%的税率缴个人所得税。问张老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5分)

8.客车从甲城到乙城要10小时,货车从乙城到甲城要15小时,两车同从两城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距乙城还有240千米。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6分)

(同学们,题目都做好了吗?是不是再检查一遍呢?相信你一定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4:六年级数学月考总结

陈慧

本次月考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比较全面,难易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卷面看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本技能,通过填空、选择、口算、计算和画图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查了学生对分数的应用、计算以及知识的灵活应用题加以考查。

一、数据分析

参加考试435人,均分76.28分,及格率为90.8%,优秀率为38.6%。与制定的奋斗目标相差甚远,及格率没有达到,优秀率没有达到。

二、未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

1、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没有注重知识点的拓展与延伸,未加强知识点的归纳与综合训练,未加强知识点的纵横对比,本次考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相当不好。

2、在平时的综合训练中,老师没有注重强调,培训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在本次期末考试中,第四大题操作题满分9分,全班只有七八个学生做对,得了3分,其余同学都没有得到这3分。

3、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没有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认真计算的习惯,更没有注重口算、笔视、视算三结合,本次月考计算得满分的同学少之可怜,只有少部分学生做全对。

4、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注重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的能力,所以未得到较好的效果,走进生活,解决问题,50%的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不高,基本上都做错了。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本次考试中,学生对能计算失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老师本人,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强化训练的不够,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导致了这次考试平均分没有达到目标的主要原因。

2、在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抓的不够透彻,不能使学生用已学到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做的不到位,没有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改进的措施(建议)

1、在吃透教材的和知识点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多引导、多启发,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上、书写的习惯,让学生全力参与学习,探究知识面,合作交流。

3、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从而主动学习新知识。

4、在培养学生质疑,激励机械上下功夫,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5、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的过程,努力把课堂教学落在实处,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足够空间。

6、利用空闲时间,多关心、帮助、辅导学困生的学习,从而全面提高本班的教学成绩。

7、教学面向全体。要牢固树立“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意识,始终坚持面向全体,要千方百计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以诚相待接纳后进生,加强对后进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积极改进教法,适当对他们降低教学要求,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使他们逐步掌握数学学习和思维的方法。

8、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9、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

10、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不理想的现象。

有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理想。如,有的在计算题中出错,缺少验算检查的习惯;有的学生基本的操作画图出现错误,画的不准确。

五、改进意见

1、针对一些学生不能认真仔细审题的问题,加强审题训练,注重数学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听课。很多的学生只注重数学题目的结果,而忽视了数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审题与分析。让学生在分析题目时充分运用手中的笔进行圈圈划划,这样有助于理解题意。

2、针对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意义理解不够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3、针对学生试卷失分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大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培养他们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4、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在批阅学生作业时,把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记录,有利于以后的复习和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5、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篇5: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卷面分析

本次考试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覆盖面广,前四单元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渗透了,试题不偏也不难,但从考试结果来看,还是不太理想。因为六年级这学期期中前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找单位“1”,但是一部分学生对应用题不会分析理解,找不到单位“1”,因此也分不清用乘法还是除法。以后要强化这方面的练习,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一.成绩情况

六(1)班36人,优秀的有1人,不及格的有7人。

六(2)班38人,优秀的有16人,不及格的有人。

二.存在问题

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耐心,不能认真审题。单位不统一不先转化,化简比再求比值只化简,列式计算抄错数字。

2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准确的算式,但结果算错了。

3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总结出的解题方法,不会运用。

三.今后改进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2加强应用题的强化练习。

3加强数学计算训练,尽量做到不失分。

4强化思维训练,做到一题多变,举一反三。

篇6: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强,解题,分析思路清晰,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计算准确率较高。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

一、试卷题型和得分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24分)平均得分 15.5 分,错的最多的是第1小题和第4和6小题,分别有23,18,17人填错。从整体上讲,大部分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的基础部分掌握还是较好的。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得糊里糊涂的。比如第一小题有23人出错,“15|16小时的4|5等于()分钟。第9题0.1t:50kg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学的知识死,更是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第4小题,好多学生错误,这一题是对比例基本性质的考查,应用比例基本性质来解决,是相当容易理解的,但题目换了一种呈现方式,学生就无法做对了。还有第6小题,是求5个数的平均数问题,这是五年级学生就应该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有17出错。其他各题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但比较零碎,有的粗心,有的分析理解不够。但大多数还是小范围的。

第二大题:选择题,总分是10分,错的最多的是第2小题和第5小题,分别有23,18,人填错。例如第5小题六(2)班有男生40人,男生和女生的比是10:9,全班有()人。A 70B 74C 76 这道题不应该出错,经常讲学生还是把单位一找错了。

第三题计算平台,总分26分,计算题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这是由于我平时教学中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以口算为基础(课前练习口算),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以笔算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考卷看出,大多数学生不但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而且计算合理、灵活、简便。这充分说明:加强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经。第4小题借助右面的图表示“2/3×3/4”的计算过程,学生在做题时,没有平均分,要不就是只计算没有涂色,还有14个学生不会做,可见在讲计算过程时有部分学生没有学会。但是学困生一旦碰到灵活性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例如:19/13÷7/5-6/13×5/7,不会用简便方法计算。

第四大题:动手操作(8分)主要检测学生对确定位置的掌握.平均得分3分,有11人做错。正确率为90% 关键错在角度画的不准,长度确定不好。

第五大题:应用题(30分)平均得分22 分.正确率是63%, 错的最多的是第3,4,7小题,分别有23,22,45做错。这是整个卷面体现老师教学失败的最明显的地方.解决问题的第1小题6×2=12()单位名称带错,这道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我在讲的时候没有给学生讲清楚,所以失分率比较高。第6小题主要原因学生不能认真读题,分析题意,取舍条件。

这个大题的每个小题正确率都达不到100%,或多或少有错,有极个别学生本大题只得了3—6分,真的可以认为是全错。

二、我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如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忘记乘1/3。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比如说应用题的第7题。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体现我会画和解决问题的第4,6,7题的方法上。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三、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篇7: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考试总结

1.6的倒数是( ),0.3与( )互为倒数。

3.右图表示的数量关系是( )€? =( ) , 根据除法的意义,把它改写成两个除法算式: ( )( )。

4.12的倒数与2.5的倒数的积是( )。

5.在里填上“>”“<”或“=”。

7. kg芝麻可榨油 kg,1kg芝麻榨油( )kg,榨1kg油需芝麻( )kg。

8.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是21,乙数是( );丙数是甲数的 ,丙数是( )。

9.一个数的是45,这个数的是( )。

10.一项工作,甲独做10小时完成,乙独做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1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 ),合做( )小时完成这项工作。

二、准确判一判。(5分)

1.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

2.如果,那么a与b互为倒数。 ( )

4.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

5.a>0。 ( )

三、精心选一选。(5分)

1.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小,那么这个数( )。

A.大于1 B. 小于1 C.等于1

2.根据 €?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的倒数 B. 和互为倒数 C. 和都是倒数

A.> B.= C.<

A.真分数 B.假分数 C.1

5.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四、仔细算一算。( 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9分)

五、认真解一解。(6+6+4+8+4+5=33分)

1.苹果有84kg,_________________,香蕉有多少千克?根据算式补充条件(x为香蕉的千克数):

(1) x=84,应补充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x+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3) 84€祝?+),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4) (1-)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骑车小时行4km,照这样计算, 小时能行多少千米?行 km要用多长时间?

3.植物标本有24件,是动物标本的。你能算出动物标本有多少件吗?

4.

根据图中信息,你来算一算:小明和小军各有邮票多少张?

5.爸爸买来两袋一样重的大米,如果从第一袋中取出,从第二袋中取出5kg,第一袋就比第二袋多2kg。原来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篇8: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一、填空。(2,36)

1.312 吨=()吨()千克。

2.()∶()=40()=80%=()÷40 3.50米比40米多()%。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5.0.8:0.2的比值是(),最简整数比是()。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元。

9.小红15 小时行38 千米,她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要用()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面积是()。

二、判断(2,10)

1.7米的18 与8米的17 一样长。()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3.1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三、选择(3,6分)1、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涨价15%后在降价15%,现价()原价。

A、高于B、低于 C、等于 D、无法比较

2、爷爷把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0.5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一半,则()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C、两段一样长 D、无法判断

3、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米,在花坛一周铺一条宽1米的碎石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平方米。A、28.26B、50.24C、15.7D、21.98

四、计算题(共10分)1.解方程X÷18 =15×2340%X-14 =712

2.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6分)

(1)一个数的20%是100,这个数的35% 是多少?

(2)一个数的20% 加上8和是20,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做)

五、作图(8分)

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并求周长和面积。

六、应用题(共30分)

①王庄煤矿去年产煤250万吨,去年比斤年增产25%,今年产煤多少吨?

②一本故事书原价20元,现在每本按原价打九折出售。现价多少元?

③修补一批图书,已经修补了30本,是未修补本数的25%。这批图书一共多少本?

④学校里有篮球、足球、排球共180个,已知篮球、足球、排球的比是5:4:3三种球各有多少只?

篇9: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考试总结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1、3 吨=()吨()千克 70分=()小时。

2、()∶()=40:()=80%=()÷40

3、()吨是30吨的1/3,50米比40米多()%。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5、0.8:0.2的比值是(),最简整数比是()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5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35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元。

9、小红1/5 小时行3/8 千米,她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要用()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面积是()。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圆、()、()、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7米的1/8 与8米的1/7 一样长。„„„„„„„„„„„„„„„„()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3、1/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若a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A.a × 5/8 B.a÷ 5/8 C.a ÷ 3/2 D.a ×3/2

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7,两段相比()。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3、林场去年种植了1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1000棵,死亡率是2%。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A.20% B.80% C.2% D.98%

4、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3/5,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的列式是()A.12000×3/5 B.1200+1200×3/5 C.1200-1200×3/5

D.1200÷3/5

5、要剪一个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至少需要面积是()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π取3.14)。

A.12.56 B.14 C.16 D.20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6/7 ÷3= 3/5 ×1/5=

2-3/7 = 1+2%= 7/8 ÷7/10 = 5÷2/3 =

4/3 ×75% = 7/8 ×4×8/7 =

1/6 +5/6 ×15 = 1/2 ×99+99×1/2 =

2、解方程9分

X-2/7 X=1/14 X÷1/8 =1/5×2/3 40%X-1/4 =7/12

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分

7/2 ×5/8 -3/2 ÷8/5 1-5/8 ÷25/28 -3/10

(2/3 +4/15 ×5/6)÷20/21 4/5 ÷[(3/5 +1/2)×2]

4、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6分

1、一个数的20%是100,这个数的3/5 是多少?

2、一个数的5/8 比20少4,这个数是多少?

六、应用题(共31分)

1、只列式不计算(8分):

①王庄煤矿去年产煤250万吨,今年比去年增产25万吨。增产百分之几?

②一本故事书原价20元,现在每本按原价打九折出售。现价多少元?

③修补一批图书,已经修补了30本,是未修补本数的25%。这批图书一共多少本?

④小华爸爸在银行里存入5000元,存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70%,到期时可以实际得到利息多少元?

2、完整解答下面的题目(共23分,其中第⑤题3分,其它每题4分):

①红光肥皂厂12月份已经生产肥皂45000箱,还有2/5 没有生产。12月份计划生产肥皂多少箱?

②某修路队计划修一条长1200米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5%,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3。第一周比第二周少修多少米?

③学校里有篮球、足球、排球共180个,已知篮球、足球、排球的比是5:4:3三种球各有多少只?

④鸡兔同笼,有25个头,80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提示:假设全是兔子,有几条腿)

篇10: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考试总结

一、考试情况分析

此次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本次考试,我班应考20人,实考20人。平均分49.05分;80分以上有1人, 60分以上有11人,及格率55%;不及格9人。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题型多样,题量适中,共有五道大题型,填空、判断、选择、计算、解决问题。

三、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一)填空

1题,错误率55%.主要是对圆的面积公式记忆不够深刻。2题,错误率30%。主要是对圆的周长公式记忆不够深刻。3.题,错误率50%。主要在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直径与周长的关系这两方面错误比较集中。学生对周长公式和直径与半径关系记得不深刻。

4题,错误率50%。主要是对单循环比赛方法没有掌握牢固。5题,错误率95%.主要考查平时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6题,错误率70%,主要是学生对求圆环面积公式掌握不够牢固。7题,错误率75%,主要是题没读懂。

8题,错误率60%,主要集中在找总量没有找对。9题,错误率90%,主要是对折扣的公式没有记牢。

10题,错误率95%.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圆的周长公式。11题,错误率90%,主要是没找准谁是单位1.12题,错误率90%,主要是没找准谁是单位1.13题,错误率50%,主要是对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没有理解深刻。14题,错误率75%,主要是没找准谁是单位1.15题, 错误率55%,主要是错在顺逆时针的辨别上出现了问题。

(二)判断

这一部分学生主要集中在第5、7小题出现的错误的比较多。主要出现的问题有对百分数的基础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分不清谁是单位1。在计算成活率时弄不清总数多少等。(三)选择

1题,错误率35%,主要是学生对圆的基本概念没有理解。2题,错误率75%,主要是梯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三角形上叫不准。

3题,错误率40%,主要是对圆的周长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没有记住。

5题,错误率85%,主要是对铁路客运专线是往返的没有在计算单程车票的基础上乘以2.6题,错误率75%,主要是对百分数的总量没有弄准。错把水的重量当做单位一没有把糖的重量加在内。

7题,错误率75%,主要是对折扣是原价的多少和下降了多少弄不清。

8题,错误率60%,主要是对利息的公式没有记牢。

9题,错误率50%,主要错误表现在对百分数的谁是单位一弄不清。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错误率60%,主要是计算错误和对百分数的理解不够透彻。

2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错误率80%,主要出现在计算错误和对结合律的知识理解不透彻。

3解方程,错误率40%,主要错误表现为对解方程的步骤方法不熟。还有的同学计算马虎出现错误。

4计算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与面积。错误率100%。有的同学没看懂图没找到正确的阴影部分的周长在是哪几条边,还有的同学计算错误和对圆形的周长、面积公式没有记得牢固。

(五)解决问题

1题,错误率60%,错误主要表现为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没有理解深刻。还有的同学马虎计算错误。

2题,错误率95%,错误主要表现为对圆的周长公式理解不够深刻和在计算路程做乘除法时计算错误 3题,错误率60%。有个别同学在计算应用题时没有写答和单位,有些同学是在计算时马虎出现错误还有的对求利息的公式没有记住。4题,错误率60%。主要是对百分数的认识不够透彻分不清谁是单位一。

5题,错误率60%,大部分同学只做对了一半,在已知了已知量的个数和这个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求总量。这条知识点上没有理解透彻。

附加题,错误率100%大部分同学没有读懂题。找不出题中所给的已知条件。对百分数的理解方面有问题没有深刻理解。

四、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篇11: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考试总结

“认识比”是苏教版国标本数学六年级上册内容,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

本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的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分数的意义及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直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发展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比例及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打好基础。

一、联系旧知经验,自主建构知识

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共安排4道例题教学比的知识,例1先认识两个同类量的比,初步理解比号、比的前项和后项;例2再认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逐渐建立比的概念、理解比值及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3和例4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从化简整数比到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

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完善认知结构。教材用比表示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表示白色方格与红色方格的个数关系;让学生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来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借助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联系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灵活、有序思考,合情推理比的基本性质,等等,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知,不断完善认知结构。这样的编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合适的联系,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准确地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

二、鼓励多样策略,培养探索意识

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教材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发现和探索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首先让学生填写质量和体积的比,并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等式,联系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已有认知进行合理推理,探索出比的基本性质。

教材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安排了按比例分配的例5,它是“平均分”方法的发展。本教材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没有做统一要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进行探索,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可以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通过先求出1份的数,再求出几份的数;也可以把比转化成分数,再用分数乘法来解答。教材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又进一步沟通了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完整、更合理。

三、激活生活经验。培养实践能力

本单元后安排的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内容是测量树、旗杆、楼房的高度。这些物体比较高,很难用尺直接度量出它们的高度,要通过某种规律间接测量获得其高度。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发现“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竿高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另一方面让学生应用所发现的规律或方法和经验,自主测量出大树或其他建筑物的高度。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乐趣,感受合作交流乐趣,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和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典型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P68-P70“认识比”例1、例2及相应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1电脑出示:老师带来3幅黄山的风景图片,想看吗?

提问:哪幅图的形状看起来最舒服、最美观?(学生认为第二幅)

讨论:3幅图是同处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第二幅最美观呢?(太长或太窄,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

小结:这3幅图长和宽的长度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看来长和宽长度之间还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2电脑呈现例1主题图(2杯果汁和3杯牛奶)。

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根据回答板书)

小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比(板书)。

评析以欣赏感受3幅图片的舒适、美观度切入,引发学生思考,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制造一种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惊奇之中有一种期待,这些图片与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与此同时。及时呈现例l主题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认识到用减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用分数或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此时揭示课题,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探究发现,认识比

(一)初步理解“比”

1启发谈话:其实,“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出示)”。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2看书自学,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1)交流:读法、写法、各部分名称。

(2)介绍:2比3记作2:3(板书、讨论说明注意点及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3明确比是有序的。

提问:2比3是哪个量与哪个量的比?3比2呢?

追问:为什么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中2是比的前项,而在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中2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总结:两个数的比是有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在比,不能颠倒位置顺序。

评析继引入环节中的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也可以……时”,进而根据果汁是牛奶的2/3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从二者内在的联系中揭示比的关系。在这样一个清晰的前提条件下引导学生认识比,使学生体会到比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另一种数学方法。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后,结合两个比的前后项的“不同”,巧妙帮助学生明确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这样

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显得层次清晰、条理有序。

4完成“试一试”。

(1)讨论:

①指图中的1:8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1:4表示什么吗?

②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③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2)交流。

(3)再认识:你知道第几瓶溶液最浓吗?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既利于后面教学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二)深入认识比

1认识不同量之间的比。

(1)电脑出示例2讨论完成表格,问:你是怎么求出他们的速度的?

(2)交流板书: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15、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20。

(3)提问:900:15表示什么?900:20呢?(速度)

2揭示比的意义。

(1)观察:观察黑板上的几个比,讨论比与什么有关系?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

(2)小结:比与除法有关系,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

评析通过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进而抽象概括出“比的意义”。通过题中的填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再通过用比表示这一关系重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在描述比的意义时重点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共同领悟中使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一个本质的理解。

3自学比值,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1)自学后小组讨论:

①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比和比值是一回事吗?

②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

③比还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

(2)交流完成表格。

(3)说说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

评析自学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适当安排学生看书自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与交流的学习活动的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与掌握关于“比”的其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4内化比。

电脑出示:“在刚刚结束的我校乒乓球比决赛中,王勇同学以4:0大胜上届冠军李明获得冠军。”根据这则消息,小红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0。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讨论:今天我们所学的比,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这个比分只表示双方的成绩,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比无论是从意义上还是形式上都是不同的。

评析学生联系自己课外积累的问题,与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相比,产生了疑惑,而教师则启发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问题,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为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困惑。

三、自主练习,应用比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

3 了解黄金比——电脑呈现小提琴、五星红旗、东方明珠塔等图片。

谈话:欣赏完这些有何感受?(充满美感),原来这些图片都运用了一种很特殊的比——“黄金比”,当比值为0.618时,这个比就称为“黄金比”。

4回忆。现在知道为什么课前第二幅照片最美观了吗?它的宽与长的比的比值就接近0.618。

四、全课总结(略)

习题开发设计

一、渗透新旧联系

根据课本提供的相关习题乃至例题。分析其内容与学生已学的哪些知识是密切相关或相联的。从而把新旧知识或思维方法进行合理整合和渗透。既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又唤起旧知构建新旧知识链,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案例1由课本P68“试一试”的内容设计为:“一种洗洁液,加进不同数量的水后,可以清洗不同的物品。下图表示在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时洗洁液与水的比的4种情况。(灰色部分表示洗洁液,白色部分表示加进的水)如果将其中的(1)和(2)两种溶液混合倒进一个比较大的容器内,此时这个比较大的容器里洗洁液与水的比是多少?如果将(1)、(2)、(3)和(4)混合呢?”。

设计意图一是加深对比的意义理解和把握,同时把比与已学的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计算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习题的综合功能;二是学生通过求每种溶液中洗洁液与水各占每种溶液的多少时,可以用分数求出,也可以用按比例分配方法求出,既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又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拓展知识内涵

根据课本内容的特点,着手考虑对课本资源作必要的充实和丰富,注入诸如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探究新发现的元素。通过让学生练习,巩固新知,丰富知识内涵。进而在培养学生探究发现能力的同时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

案例2由课本P72第3题设计为:“量出下列每一个三角尺上30。角所对的边和斜边的长,完成下表,仔细观察各个比及对应的比值,你有何发现?”

设计意图一是增加动手操作(测量长度)的机会,二是提升自主探究合作发现水平。学生发现“三角尺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规律,这是练习中的额外收获,在加深对三角尺边的认识过程中拓展知识的内涵,同时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的能力。

三、助推知识延伸

根据课本内容资源,着重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将现有的知识进一步延伸。设计的内容不仅利用双基能力的形成。而且要着眼未来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方法,达到以旧引新、以旧促新的功能。

案例3由课本P74思考题设计为:“如图整个图形的总面积为90平方厘米。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小长方形面积的1/4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1/6。

(1)求小长方形和大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多少?(2)求大、小长方形面积各是多少?”

篇12: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题

一、计算

1、直接写得数(5分)

23 × 76 = 25 ÷ 310 = 15 + 110 = 49 - 13 = 910 - 25 =

25 + 12 = 27 × 24 = 910 × 57 = 512 ÷ 56 = 34 + 23 =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8分)

35 ×(17 +821 ÷23 ) 79 ×511 +29 ×511 (23 -34 ×13 )÷98

12 -89 ÷56 ×316 (512 +19 -38 )×72 [1-(75%+112 )]×32

3、解方程(6分)

29 X+16 X=79 25 X- 0.75=18 56 X÷15 =310

4、列式计算(6分)

⑴ 67 乘 23 的积比 314 大多少?

⑵ 一个数的 16 加上 25 ,和是 710 ,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二、填空

1、65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4.09立方分米=( )毫升

2、4÷5=( )%=24( ) =( )︰10=( )(小数)

3、比30米多 15 是( )米,30米是( )米的15 。

4、把0.625︰14 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滚轮体厂今年的产值是去年的130%,130%表示把( )看作单位“1”,今年的产值比去年多( )%。

6、抽样检验一批产品,有46件合格,4件不合格,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 )。

7、长方体的长、宽各扩大2倍,高不变,体积将扩大( )倍。

8、在 34 、0.76、69%、79 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9、一台织布机35 小时织布 34 米,这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 )米,照这样的速度织 32 米的布需要( )小时。

10、一个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1、2、3、3、3,数字“1“朝上的次数约占总投掷次数的( )%,如果要使数字”2“出现的次数大约占总投掷次数的`50%,这个小正方体六个面上的数字可以是( )。

11、六年级智力竞赛题共30道,每做对一题得8分,做错一题倒扣4分。王苗苗得了120分,她做对了( )题。

12、两地相距64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是从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3.相遇时甲车行了( )千米,乙车行了( )千米。

三、选择

1、一根2米长的长方体木料,把它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分米,这根长方体木料的横截面积是( )。

A、4平方分米 B、6平方分米 C、8平方分米 D、12平方分米

2、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240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的 35 ,课桌的价格是( )。

A、90元 B、144元 C、150元 D、96元

3、把4︰5的前项加上16,比的后项加( );比值大小不变。

A、16 B、20 C、25 D、30

4、如果甲数是乙数的8倍,那么下面( )说法不对。

A、乙数是甲数的 18 B、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1︰9

C、乙数是甲数的12.5% D、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87.5%。

5、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5的倒数是 51 B、一堆煤 95 吨,用去了13 ,还剩 65 吨

C、小明做黄豆种子发芽试验,结果有95粒发芽,发芽率是95%。

D、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1,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四、解决问题(30分)

1、只列式不计算(6分)

⑴ 城南桥水果店运来450千克苹果,已经售出 49 ,还剩多少千克?

⑵ 8月份用电135千瓦时,9月份比8月份节约用电20%。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⑶ 180米的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25 ,第二次用去剩下的 14 ,第二次用去多少米?

2、学校买来375本文艺书,比科技书本书的4倍还多35本。买科技书多少本?(用方程解)(4分)

3、一堆水泥按7︰2分给甲、乙两个工地,已知甲工地水泥比乙工地多450吨,这两个工地各分得水泥多少吨?(4分)

4、机械厂第一车间的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 38 ,第二车间人数占全厂的 14 ,已知第一车间有96人,第二车间有多少人?(4分)

5、某水果店上周各种等级的苹果销售量如下表。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数量/箱 24 36 20

⑴ 一级苹果的销售量相当于二级苹果的百分之几?(2分)

⑵ 三级苹果的销售量占销售总量的百分之几?(2分)

6、一只长方体油箱,长6分米,宽4分米,高35厘米。做这个油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按每升柴油0.82千克计算,这个油箱最多可以装多少千克柴油?(4分)

7、在4个同样的大盒和6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304个,每个小盒比大盒少装16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球?(4分)

篇13: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5、 4 4:1 6、 20 24 7、 6:5 8、 20

9、 15/8 8/15 10、 4米 12.56平方米 11、 10 12、正方形 等边三角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 × 2、 √ 3、 × 4、 × 5、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B 2、 A 3、 D 4、 A 5、 C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2/7 9 1又4/7 1.02 5/4 15/2 1 4 1/3 99 2、解方程9分

(1) X=1/10 (2) X=5/4 (3) X=25/12 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分

(1) 5/4 (2) 1 ( 3 ) 14/15 (4) 4/11 4、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计算6分 1、 12 2、128/5 五、作图(4分)略 六、应用题(共31分) 1、只列式不计算(8分):

1、 25÷250 2 、 20×90% 3、30÷25%+30 4 、5000×2×2.7%

2、完整解答下面的题目(共23分,其中第⑤题3分,其它每题4分):

1、 75000箱 2、220米 3、篮球75只 足球60只 排球30只

4、 鸡 10只 兔15只 5、 210人

篇14: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考试总结

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共25个填空每空1分,5个判断每题1分,5个选择,每题1分,作图8分;计算题16分;求阴影部分面积16分;解决问题6个共25分。判断题不加思考而判错。计算失误纯属粗心。解决问题不动手画图没掌握好而失分。

此次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为中级,大部分学生没有仔细思考。试题的形式多样化,平时都有做过此类型的而且都讲过,没有特别难的题型。有少量没复习到的地方。

二、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六年级应参加考试110人,实考110人。数学最高分100分,90分以上有7人,80-90分有16人,60-80分有37人,60-70分有20人,本次考试及格人数80人,不及格30人。平均分为65分,及格率为64.29%。

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成绩极其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平时的优等生没有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按理70分以上的同学都应是优秀,不及格的比例应在10%左右。

三、存在问题

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对比例的应用题掌握不够灵活。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 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四、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

篇15: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考试总结

[关键词]数学 试题 错因 良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57

在某镇2014年秋季学期期末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统一水平测试中,笔者发现完小的学生在作答第六大题“解决实际问题”第5小题“用140cm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相架,长、宽、高的比是4∶2∶1。如果在外面包一层彩色包装纸,至少需要包装纸多少平方分米”时,得分率极低,对此我惴惴不安,掩卷长叹,于是阅卷反思,寻找错因,寻觅启示,寻求良策,以期改进。

一、错因分析

我们知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一般由条件、问题和结果三项组成。作答前要仔细阅读题目,一是理解题意,弄清楚题目是说一件什么事,及题目的已知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二是分析数量关系,通过图解或表解等多种形式,使题中的条件简化;三是拟定解答计划,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步骤,列出算式;四是解答;五是检验结果是否合理、正确。

遗憾的是学生并未按前面提及的五点要求进行作答,就匆匆下笔,导致仅列出了第一、二步对的算式:4+2+1=7,140÷7=20;从第三步起计算就错了:20×4=80(cm),20×2=40(cm),20×1=20(cm),80+40+20=140(cm),140分米=0.14平方分米。

学生的作答结果错误,主因一是没有认真细致审题,不善于从相关词语中获取必要的正确的计算信息:没有把“140cm”转化为长方体所有棱长的总和;没有从“长方体”一词想到它有6个面;没有从“外面包一层彩色包装纸”想到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它有6个面,即(长×宽+长×高+宽×高)×2;没有从“多少平方分米”想到计算结果要用平方分米作单位。二是遗忘了长方体的长棱、宽棱和高棱各有4条,即20×4=80(cm)、20×2=40(cm)、20×1=20(cm)中的“80cm”“40cm”“20cm”分别是4条长棱、4条宽棱、4条高棱的总长,还需要分别除以4,进一步求出每一条长棱、宽棱和高棱各是多少厘米。三是把长度单位分米与面积单位平方分米混为一谈。

二、改进良策

1.加大力度建立学生数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为此,我们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数感培养活动。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引导每一个学生反复观察、反复抚摸、准确说出长方体的每一条长棱、每一条宽棱和每一条高棱,具体感受长方体的12条棱与6个面。在此基础上,请学生亲手测量手中的长方体,根据所测数据先分别计算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然后再把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即为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教学过程从眼、手、脑、心四方面培养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的数感,留给学生的印象会是深刻、难忘且牢固的。

2.增强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数学学习离不开数据分析,学会数据分析会使我们获取数据中蕴含的数据计算信息。如上述题中的“140cm”没做成长方体前就是1条线段,做成长方体后截成了12条线段,但是总长是不变的。倘若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强,稍加分析就会从140cm想到长方体有12条棱,从12条棱想到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平时多做这方面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与技巧。

3.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小学阶段数学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概念、公式和运算定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4.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多一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后,发动学生寻找大小不一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动手测量数据,计算它们的棱长及表面积;要给电脑主机做布罩、为新华字典做书套、粉刷教室门,请学生分别计算需要多少布料、牛皮纸和油漆。积极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在数学运用的过程中巩固、创新知识,达成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标。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落实课标要求,刻苦钻研文本,精心设计导学过程,注意学情分析,注重学生的数感、数据分析、运算能力、运用意识的培养,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考场上准确、轻松地解题。

上一篇:精选财务部门口号与标语下一篇:会议纪要公文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