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24-04-15

202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精选6篇)

篇1:202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定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http://.cn 稿源: 定西日报2011-11-14 16:5

5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综合实力在加快发展中显著提升。预计2011年底,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86亿元,比2006年翻一番多,年均增长10.61%。大口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财政支出分别完成17亿元、9亿元、110亿元,比2006年净增12.07亿元、6.3亿元、81.9亿元。

——经济结构在调整转型中不断优化。围绕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全力推进省级马铃薯、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全面落实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实施工业项目347个,完成投资108亿元,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6年的11.6%提高到18.2%、对财政贡献率由14.4%提高到21%。

——城乡面貌在夯实基础中明显变化。实施交通项目1825个,完成投资81.81亿元,公路网密度由每百平方公里17.23公里提高到49.6公里。引洮供水一期及配套工程加快推进、二期可研已经省上初审。

——社会事业在统筹发展中全面进步。积极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市医院迁建项目顺利实施,搬迁新建县级医院7个,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00个,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428个,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

——人民生活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预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2085元、3050元,年均增长10.6%、11.6%。——发展活力在改革创新中逐步增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银政银企合作,引进设立兰州银行定西分行,引导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114亿元。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营敬东机器厂政策性破产全面完成。

“十二五”开局良好

一是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第一产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坚持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养殖、精深化加工、市场化经营,着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马铃薯产业实现脱毒种薯应用全覆盖,精深加工开始向高端迈进,“中国薯都”建设目标更加明确。道地中药材开发水平明显提升,种植加工衔接更加紧密,GAP标准化种植占到40%以上,“中国药都”建设加快推进。

二是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争取国家和省上预算内资金53亿元,增长20%,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874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3个。

三是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全市种植马铃薯324万亩,生产脱毒原原种3.8亿粒,建立加工企业原料供应标准化生产基地29万亩、优质商品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29万亩。

四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3个,完成投资48.2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3.9亿元,增长21.6%,增速同比加快7.6个百分点。

五是第三产业不断壮大。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层次,实现旅游收入10.32亿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引进总投资15亿元的康美药业公司50万吨中药材仓储现代物流园及加工等项目。

六是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实施城建项目260个,完成投资70亿元,其中市区实施项目96个、完成投资37亿元。

七是民计民生有效保障。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69个,建成特殊教育学校5所。新建乡镇卫生院5所、村卫生室255所。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3亿元,支持创业1万人,带动就业2万人。

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兴农强工、做大城镇、扩充总量、提升水平,精心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大力弘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加快建设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有色冶金、矿产建材、现代物流“四大基地”,全面建设宜居、特色、文化、活力、和谐新定西,努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和市场化进程。

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6年达到340亿元,人均突破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突破1000亿元,力争达到1500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突破40亿元,力争达到45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突破80亿元,力争达到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5%以上,突破1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达到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达到56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上下达的指标之内。

(一)着力统筹城乡发展,以改善基础条件支撑宜居定西建设。市区以打造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和地域文化特色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步伐,力争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着力推进集中连片开发扶贫,争取沿洮扶贫开发示范带规划批复实施,易地搬迁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减少贫困人口20万人,把定西建成国家扶贫开发攻坚试验示范区。

(二)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特色定西建设。到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37:42。实施“十园百市千店”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力争到2016年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三)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大市,以提升文明水平引领文化定西建设。加快发展自然风光游、革命胜迹游、人文古迹游、陇中民俗风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游,力争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努力把定西打造成“兰白都市经济圈”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四)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以创新体制机制助推活力定西建设。加大财税金融、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消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增强跨越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继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整合地方财力,优化支出结构,集中力量办大事。

(五)着力增进群众福祉,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和谐定西建设。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96万套、127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旧房9.6万户。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救

灾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实施妇女阳光家园工程,建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努力发展残疾人和老年人事业。

2012年政府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0%,工业增加值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上下达的目标之内。一是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着力加强项目衔接争取,力争514个重点项目列入省投资计划,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60亿元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8亿元,力争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000个。配合抓好省部属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引洮供水一期及配套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年底前建成通水,编制完成引洮工程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启动实施市区东河、西河防洪工程建设。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提高标准化种植比例,依托园区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狠抓草畜转化工作,加快发展规模养殖业,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85个、规模养殖企业65个、规模养殖户8000户,完成玉米秸秆青贮氨化150万吨,努力提高畜牧业在农业内部的比重。结合引洮工程通水后水资源的科学利用,编制完成高效节水农业规划,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和设施农业,完成全膜双垄沟播322万亩,新建日光温室1000座、塑料大棚2000亩。

三是加快发展地方工业。坚持技改、续建、新上并举,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5个,完成投资53亿元,确保华能华家岭风电一期等28个项目建成投产,祁连山集团二期18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等47个项目完成年度计划,康美药业公司50万吨中药材仓储现代物流园及加工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

四是努力提升第三产业。实施好狼渡滩湿地草原、李家龙宫等50万人次景区创建工程,进一步开发洮河漂流、温泉洗浴、中医药养生、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提升节会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档次,力争接待游客3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

五是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市区争取实施各类建设项目85个,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抓好定西公园、文化艺术中心、博览中心、游泳馆和14个机关事业单位搬迁工程建设。加快气象新村等“城中村”改造,配套完善旧城区供热、供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加大绿化美化亮化力度,建立河道治理、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六是注重强化财金保障。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支持各类担保公司做大做强,争取发展各类小额贷款公司10家以上,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提高融资水平。积极开展“引行入定”工作,争取兰州银行在陇西、岷县设立支行,浙江民泰银行在我市挂牌运营。加大扶持、引导和监管力度,促进商业保险健康发展。

七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建成市医院迁建项目,改扩建2所妇幼保健院综合楼。

八是切实加强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公共和社会安全事件预防预警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012年十件实事

(1)实施校安工程16.5万平方米。

(2)在市区新城区建设1所高级中学和1所幼儿园。

(3)建成5所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新型医疗设备,培训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100名,免费为全市20万育龄妇女开展生殖健康服务。

(4)新建农家书屋313个。

(5)建成通村水泥路500公里,全市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率达到45%。

(6)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7)发放租赁补贴14943户,建设保障性住房4600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8万户。

(8)在全市40个乡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50件。

(9)新增小额担保贷款2亿元,支持创业4000人,带动就业8000人以上;重点扶持100名择业期满未就业的城乡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10)在市区15个小区设立30个车载蔬菜进社区直销店。

篇2:202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今后五到十年,要努力实现“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奋斗目标:

“翻两番”,就是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在2011年超万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实现翻番;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全区生产总值比2016年再翻一番,达到4万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实现再翻番。

“跨两步”,就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差距逐步缩小,前五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以上,2016年比2011年跨一大步;后五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继续保持10%以上,2021年比2016年再跨一大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提高”,就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2016年达93%以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森林覆盖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效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2016年达5%以上,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在全区“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和敢闯敢干、奋勇争先的意识,进一步树立“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思维,进一步形成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不敢开放、不愿开放、不会开放”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我区的区位优势,才能充分释放我区开放创新的潜能;只有这样,广西的发展才能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三避”技术(避雨、避晒、避寒)、“三免”栽培(水稻免耕抛秧、玉米免耕栽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基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

加强梧州岭南骑楼、绿城水都,贵港“南国荷城”,来宾“桂中水城”,贺州生态园林城等城市特色塑造

加快构建“两区一带”发展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加快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资源富集区发展

大力弘扬“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

篇3:202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提高认识, 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责任感

教育督导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 是保障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机制, 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措施, 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是搞好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 开展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

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的实施意见》中, 对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要实现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目标, 力争在2020年, 我省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为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首要的, 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对市县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检查督促各市县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 才能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 开展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是提高政府依法治教水平, 转变政府管理教育方式的重要手段。

落实各级政府法定的办学责任和管理职能, 是提高政府依法治教水平的重点所在, 也是保障教育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本届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第一轮督导评估以及其后的各项专项督查中, 都反映出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对市县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督导检查, 防范和制约实践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政行为。同时, 建立健全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和问责机制, 把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评价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的教育工作政绩, 以及学校领导班子教育教学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 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不断加强教育科学管理。

(三) 开展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是推动教育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当前, 我省教育工作重心已从注重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注重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上来, 教育公平和提高质量是今后教育工作两大核心任务。教育的内涵发展, 要求各方面的管理制度、资源配置方式和工作机制以提高质量为目标。通过教育督导评估, 才能督促和引导各级政府遵循教育规律抓好教育工作,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热切期盼。

二、明确责任, 精心组织第二轮督导评估工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工作, 将成立第二轮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团, 全面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督导评估工作。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明确职责, 密切配合, 在省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团的领导下, 完成第二轮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任务。

(一) 制定完善督导评估工作方案。

省教育厅和省政

府教育督导室要牵头做好督导评估的组织工作。要在认真总结第一轮督导评估经验, 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 根据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情况, 提出评估内容、评估程序、评估方法及评估结果的运用的方案, 并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分细则进行修订。要加强对督导评估队伍的培训, 特别是进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的培训。要通过过程性督导检查, 指导督促市县做好迎评促建工作。

(二) 进一步健全完善督导评估工作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督导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由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审计等部门组成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有关教育督导评估责任部门要密切配合, 形成对教育工作督导的合力。要建立健全市县政府在研究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时, 充分听取督导机构和督学的意见和建议的制度。

(三) 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

各市县要端正思想, 把督导评估作为促进本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 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 立即组织队伍按照《海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和评分细则》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 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及时整改。

三、强化措施, 确保第二轮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工作取得实效

(一) 进一步加强督导机构建设。

针对我省机构不健全, 人员配备不到位的问题, 各市县必须高度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 尽快健全机构, 配备人员, 并且不断提升教育督导队伍地位, 真正发挥其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的作用。

(二) 着力解决目前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们不能为了评估而评估, 要通过评估发现问题, 着力解决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一是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解决“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水平不高的问题。三是解决教育发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四是解决校长队伍、教师队伍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不高的问题。五是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的问题。

(三) 落实责任追究, 维护督导评估的严肃性。

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运用, 把教育督导评估列入对市县政府政绩考核的内容, 严肃奖惩制度, 对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市、县 (区) 予以通报表扬, 对被评为“不合格”等次的市、县 (区) , 责令其限期整改, 并在全省通报批评。

(四) 加强整改工作, 巩固评估成果。

各市县政府要高度重视督导评估后的整改工作, 组织力量认真研究督导评估意见,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

篇4:202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那些生动凝练、掷地有声的经典话语,让很多走出会场的代表还在细细回味: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

——中国是负责任、敢担当的国家,我们愿做互利共赢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全球经济体系的建设者、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无论财政多困难,惠农政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支农资金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

——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妥善处理海上纠纷,积极拓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向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

——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向社会全面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把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够迎来万众创新的浪潮。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

——人的生命最为宝贵,要采取更坚决措施,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我们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生态环保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必须紧抓不松劲,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

——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幸福安康。

相关链接:

“务实”和“平衡”——美国学者

看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教授鲍泰利告诉记者,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务实”和“平衡”,给他留下三点最深刻的印象:一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近期挑战的务实分析,二是对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高度重视,三是强调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的重要性。这说明中国领导层非常清楚如何应对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鲍泰利表示,中国经济转型已取得一些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制造业,由于服务业比制造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更强,而且有相当部分属于技能密集型行业,支付的工资比制造业更高,这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和创新;二是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正缓慢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实际工资上涨和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三是信贷扩张的速度已经放缓,这有助于降低中国的债务风险。

篇5: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

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

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

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

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我们要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

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

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我们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提高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要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必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维护群众利益的法规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坚决惩治

和预防腐败;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总之,经过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会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会有更大的改善,国家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三、2011年的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过去一年,我们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这为做好今年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合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我们要准确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总的考虑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实现上述目标,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

右。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实施全口径监管,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加强储备资产的投资和风险管理,提高投资收益。

今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我国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等有利条件,努力消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

(二)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文化体育、旅游、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治理行动。大力优化投资

结构。

(三)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加强人才工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人才开发投入,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四)大力发展文化建设

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加快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基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篇6:长子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农业三大基地不断扩大,新增连翘11万亩、蔬菜2万亩,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500万只(头),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项目正式落地;

煤电产业平稳发展,煤炭产量达到2528万吨,高河电厂退出缓建目录;

新能源产业进展顺利,煤层气探采秩序逐步规范。在项目建设的强力拉动下,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均衡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145.2亿元、100.6亿元、28262元,同比增长10.5%、16.7%、7.9%,增幅均排名全市第一;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3亿元,同比增长67%,增幅排名全市第二;

其他指标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二)重点改革实现新突破文章。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制定“一区三园”发展模式,完成“三化三制”等18项改革任务,引进入园项目6个。推进投融资改革,采用政策性融资、租赁融资等方式,融回各类资金13.69亿元;

搭建“新农贷”“政融保”融资平台,授信额度达到1.5亿元。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挂牌成立长子县医疗集团;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全市率先完成医疗服务价格二次调整,五项医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农村闲置凋敝宅基地整治盘活利用成为省级试点,成效显现两会专题。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理顺了教师管理机制。

(三)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加快推进城建重点工程,丹朱街和慈林街道路改造、南北大街道路及地下管廊、同新广场改造、环会堂道路及周边环境整治等工程建成投用,新东方红小学、鹿谷小学如期开学,北大街棚户区改造12栋还迁楼全部封顶,东大街、南大街、慈林街还迁小区和新二中、县医院门诊楼、长子至长治快速通道等工程进展顺利。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五道五治”,拆除违建4623处105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公路43.3公里,完成农网改造1495户,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17个,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3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赢得全省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再获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侯卫东官场笔记

(四)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成“以气代煤”2个乡镇9个村4768户,整治“散乱污”企业290家,淘汰取缔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39台,重点涉污企业工业废气、废水排放在线检测实现“双覆盖”。开展县城建成区“三禁”工作,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落实停产、错峰生产、错峰运输等措施,严查焚烧秸秆行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河道治理,疏浚河道25公里。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完成营造林5.35万亩,新增县城绿化面积4.24万平方米。

(五)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认真落实各级惠民政策和保障措施,民生领域投入12.16亿元,占县财政支出的67%文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高标准通过国家级验收,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1098人,达线率比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县医院住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改造乡镇卫生院7所,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网络覆盖全县。大力开展文明创建,蝉联全省文明县城,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榜单。完成120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提档升级工程,长子鼓书《起乳名》《山西面食》分别荣获“杏花奖”表演奖和“第十八届群星奖”,《小米县长》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成功举办中国传统雕塑传承与复兴学术论坛、全国炎黄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部六省炎黄文化论坛“五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提高两会专题。建成保障性住房1808套、改造农村危房137户。新增就业6225人,招聘各类人员124人。实现1970户4491人稳定脱贫,完成121户农村易地扶贫搬迁主体工程。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创新推进社会管理,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上一篇:(年整理)公司二十周年庆典嘉宾代表致辞下一篇:双重组织生活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