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与区域发展

2024-04-28

特色产业与区域发展(共6篇)

篇1:特色产业与区域发展

解析区域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摘要:区域产业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区域经济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从我国区域产业化的形成机理、存在的问题和区域产业化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等角度,对我国的区域产业化现象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区域产业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区域产业化 形成机理 核心竞争力

区域产业化指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某个区域,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围绕着某个特定的产业而形成的企业等经济实体集聚,从而使产业的区域性特征日趋明显的现象,比如:在某地区,围绕制纱、绢织物、毛织物和棉织物的生产,而形成的纺织机械的设计开发、生产、修理和纺织机械配件生产的企业,专门为纺织业提供原材料和产品销售的贸易公司、专门为纺织业提供经营方便的纺织市场以及专门为纺织业提供原材料的棉花种植、桑蚕养殖甚至绵羊养殖户集聚,从而使纺织产业的区域化特征在该地区越来越明显的现象。

区域产业化的形成机理

从区域产业化的形成机理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产业的区域集聚现象。

落下伞型企业集聚:该种类型的企业集聚主要是围绕着某个核心企业而形成的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下游配套企业的集聚现象,比如:湖北的汽车产业、东北的汽车产业和重庆的汽车、摩托车、模具产业。

域内转移型企业集聚: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进行了工厂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集聚现象,比如: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的IT外围设备生产产业、上海的芯片产业。

特色产业型企业集聚:该地区本身就有历史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做大做强,而形成的企业集聚现象,比如:浙江永康的五金产业、温州的服装和皮鞋产业、湖南的有色金属产业。

产学研联带型企业集聚:在该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强大科研实力的带动下,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而形成的企业集聚现象,比如:武汉的光谷、北京的中关村、美国的硅谷。

产业培育型企业集聚:当地政府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出台一系列政策上的优惠措施,刻意扶持、培育某个产业的发展,围绕该产业链而形成的企业集聚现象,比如:浙江台州的精细化工产业、塑料模具产业和汽车产业、广东的模具产业。

当前区域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担当的角色错位。区域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应该是主体,企业集聚的形成,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的责任是为企业培育一个公平、合理的适宜于该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政府对企业过多的影响,可能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灵活性减弱甚至丧失,例如:日本著名的筑波科学城,其形成和发展完全靠日本政府的指令,从规划、审批、选址到科研等全部过程都由政府进行决策,最终它变成了“科技乌托邦”,因发展迟缓而日显僵化。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一味的求大求全,片面追求热点行业的发展,如: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汽车产业,动则规划上千亩的工业园,工业园遍地开花,既毁坏了大量的良田,又贻误了经济发展的良机。

外资带动形成的产业集聚,像漂在水面的浮萍,虽然在投资区聚集,并初步形成网络,但并未真正嵌入或根植当地,这种“复制群居链”方式,减少了与当地企业的交流,可以不依赖当地供应网络,非常容易举家搬迁。复制群居链是指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企业“一窝蜂”地相继前来投资办厂,以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

在本土企业集聚发展起来的产业集聚中,产业集聚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提供低价格商品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上,而通过提供客户独特而优异的价值,经由产品的质量、专业功能或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型竞争优势”,则明显缺乏。另一方面,专业分工和协作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产业链的前后联系不明显,纵向分工程度不高,企业陷入“小而全”的困境,而配套企业却吃不饱。虽然企业成立了行会、协会与商会,但这些组织在提供行业技术标准、自律性管理、价格协调、人员培训、与政府沟通及和外商谈判方面的职能非常欠缺。

区域产业化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当今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各区域、各企业间都充满着剧烈的竞争,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区域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如何使该区域产业的各企业在共赢的前提下,深深嵌入于整个区域的产业链中,发挥整个企业集聚群的优势,形成一个强大的联合舰队,已经越来越迫切的摆在我们的面前。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层次,构建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低层次:区域产业中的单个企业。区域产业中的个体企业,一定要在产业链中,找好自己所在的位置,做到高度的技术专业化。如果原先的技术是从外面转移、吸收过来的,那么一定要强化该种技术,引进专门人才,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做到技术的专有化、固有化,一定要做专、做强、做出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要努力追求自己产品的换代升级,积极争取往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转移。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居安思危,不断地进行经营革新。

中间层次:整个区域产业。整个区域产业的生产要往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转变。各企业特别是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必须带头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引进高、中、低端的专门人才,形成整个区域产业的难以转移的核心技术,努力使整个区域产业从单一技术突破型向多种技术融合型转变。积极强化整个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关系,做强做大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一种整体优势,使个体企业深深陷入于整个产业链之中,若个体企业离开整个产业链,将很难再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高层次:整个区域系统。政府应该积极为整个区域产业创造一种公平、合理的适宜该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积极构筑该产业发展所需专门人才的教育、培训等供给体制,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共同研究开发,积极为学校和企业组建共同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政府要转变观念,减少对企业太多的行政干扰,树立人才才是产业发展的最基本的核心力量,降低人才的生活成本,形成一种适宜于人才在当地成长、发展的风土、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个产业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区域产业化的展望

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在工业发达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采取集聚的方式,某类产品往往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在美国,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硅谷的电子产品等等。欧洲、日本也大体如此。美国哈佛大学以研究竞争战略而著名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战略》一书中,通过对十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为在这个国家内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成功的产业集聚区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展出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

区域产业化在我国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比如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交易量达60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交易量达到2.5亿条。在浙江,这类产业集聚被称为“块状经济”。据统计,浙江有52个“块状经济”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在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浙江有56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在珠江三角洲,彩电、计算机外围设备、通信设备等产品的产量也占到全国的较大份额。区域产业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于我国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发展和改造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于增强我国的县域经济竞争力,加快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都必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www.tt91.com

2.伊藤正昭.实现产业的区域化.月刊中小企业(日文原版),.5

篇2:特色产业与区域发展

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

顾益康

1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迈向现代化必然要经历的变革。在国民经济中农业份额大和人口中农民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非农经济发展和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是密切相关的。在现实发展中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表现为同步与非同步,稳定与非稳定发展的多种状态。经济非农化和农民融入经济非农化的路径以及农民在非农经济中地位、作用的不同,决定着经济非农化发展进程和质量。在经济非农化进程中农民非农化的滞后与不稳定是出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贫富差距过度扩大,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井”的主要危险。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的路径与绩效的分析,提出加快经济非农化以及实现与农民非农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关系的一般性分析

所谓经济非农化就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产业比重不断缩小和非农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这一进程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因素。所谓农民非农化就是在经济非农化进程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大量转化为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者和在城镇安居乐业市民的过程,这一进程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在现实发展中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基本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性以及采取推动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的政策、路径、动力机制等不同,使得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的速度以及两者的协调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并且,目前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非农化的不同步和不稳定。“不同步”就是指农民非农化进程明显滞后于经济非农化进程,在政府的政策选择上,对非农经济发展重GDP增长,轻劳动就业岗位增长,把多数农民排除在工业化、城市化之外。“不稳定”就是指农民非农就业表现出兼业性、临时性和流动性大的特点,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及其家庭未能在城市安居乐业,成为季节性临时工或成为无固定职业和住所的城乡边缘人口。从而使得社会结构变革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革,导致经济社会的不协调、城乡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实现农民非农化与经济非农化的同步协调,最重要的是既要有足够的推动农民转向二三产1 顾益康,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浙大“卡特”兼职教授。

--

业就业和向城镇迁居的拉力与推力,又要形成有利于农民彻底的分工分业分化的机制。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来看,要顺利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转型,关键是要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非农化进程中,让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居住在农村的低收入农民转变成为从事二三产业、在城镇安居乐业、具有中等收入的市民。

二、浙江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的实证分析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中国从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中、东、西部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差异性极大,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非农化的进程大大快于中西部地区。浙江作为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的东部沿海省份,在这一时期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不仅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超过原来工业基础比较好的东部省份,名列全国前茅。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在1978年,全国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8.1:48.2:23.7,人口城镇化率为17.9%,全社会从业人中在农业比重占了70.5%,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4元,基本上来自农业收入。到2003年,全国一二三产业结构演变为14.6:52.2:33.2,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到40.5%,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农业比重下降到49.1%。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2622元,其中来自非农产业收入超过了农业收入,占纯收入的54.4%。并且,从这些数据来分析,全国目前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的协调性是不够好的,农民非农化明显滞后于经济非农化,也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突出表现在流动性、季节性、临时性的农民工占了务工经商农民的相当大比例。

从浙江省的情况来看,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要比全国更快更协调。1978年,浙江省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8.1:43.3:18.6,城镇化水平只有14.5%,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农业占72.4%,农民收入只有165元。显然,当时浙江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的收入与全国水平相差不多。到2003年,浙江省一二三产业结构变为7.7:53.7:39,城镇化率上升到53%,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农业的比重下降到了28.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1元,其中81.1%来自二三产业收入。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1倍多,跃居全国省、区第一位。并且,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稳定性要比全国一般地区好得多,全省由农民举办的非农企业多达110万家,个体工商户有150万家左右。我们从中可以分析出,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水平同步快速提升和协调度相对较好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综合分析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非农化的农民非农化的实践,浙江

非农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以及经济非农化的农民非农化协调度比较好,主要得益于浙江选择了符合浙江实际的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的道路和机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7个互动效应:

一是农民生存压力与传统文化的互动效应。浙江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稀少、人均耕地只有0.05公顷,不到全国水平的一半,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浙江又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有悠久的小商品生产的传统和农商兼营、义利并重的传统文化。这使浙江农民在改革开放初期,凭借着农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获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和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利,率先迈出了务工经商闯市场的步子。从比较分析来看,越是人地关系紧张、农业生存压力大的,越是小商品生产传统文化浓厚的地方,农民闯市场、务工经商就越早。这就是浙江农民早于全国一般地区,温州、台州等地又早于杭嘉湖地区的原因所在。

二是劳动积累与资本积累的互动效应。浙江农民务工经商闯市场最初的原始积累完全靠劳动积累,尤其是浙江农民中的能工巧匠、小商小贩凭借着灵巧手艺、辛苦劳动积累了“第一桶金”,同时浙江农民又特别注重节俭和聚财,有积小钱为大钱、再以钱生钱的欲望和能力。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浙江农民就积聚了较多的资本。这种从劳动积累到资本积累的领先一步使浙江农民成为发展市场经济和非农产业的领跑者。

三是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效应。浙江非农经济发展又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性特别强。浙江工业化是靠以农民创办的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化推动的,而乡镇企业的崛起和集聚,又促成了小城镇建设热潮。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效应十分明显,这也是浙江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协调比较好的重要原因。农村工业农民办、农民城镇农民建的独特路子,使浙江率先冲破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束缚,国有企业对农民工排斥的影响也要小得多。相当多的当地农民在进城务工经商和率先进行的小城镇户藉制度改革中成为安居乐业的市民。

四是制造业与商业服务业的互动效应。浙江农村非农经济发展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加工制造业的集聚发展与专业市场共生的格局。众多的由农民兴办的生产同一类小商品或工业制成品的企业扎堆集聚,众多的商贩集聚在专业市场推销同一类的商品,发达的制造业与兴旺的商贸服务业交相辉映,民营企业中的工商企业互补共生,并进行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使得生产成本大大下降、资金周转大大加快,创造出了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当年温州十大专业市场和目前义乌、柯桥等大专业市场,小商品与轻纺制造业中心就是在这种格局中脱颖而出的。

五是百万能人创业与千万农民就业的互动效应。浙江工业化起步模式不是靠城市国

有企业对农民的吸纳,而是靠农民中能人自己创办工业企业,并通过不断演进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从产权模糊的乡村集体企业到产权清晰的民营企业的飞跃。浙江农民中百万能人兴办了百万民营企业,再加上这种带有浓厚的地域性和家庭制企业特征的民营企业在带领亲友和乡亲们就业上就有天然的优越性。因此,形成了百万能人创业带动千万农民就业的机制,这也是浙江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进程都比较快的重要原因。

六是农业发展与非农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浙江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转移了农业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同时,农户家庭收入中非农收入增加,又为农业投入粮食和农业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浙江农地流转和集中已接近了25%。同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和生产总量的增加,为非农产业发展和城镇人口增加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七是政府与农民的互动效应。浙江农民商品意识、市场观念强、闯市场致富的内在冲动强,与浙江各级政府领导、改革意识强、让农民致富意识强形成了非常默契的互动效应。各级政府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政府放手让农民闯市场,制定鼓励农民创造、鼓励农民务工经商的政策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各级领导干部这种尊重民意的大胆创新之举,农民的创造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里。正是这7个方面的互动效应,使浙江在经济非农化、农民非农化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走在了前列。

三、进一步提升经济非农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对策思路

从总体上看,改变经济非农化水平特别是农民非农化水平偏低的状况对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是目前这方面水平相对较高的浙江省,经济非农化的水平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农民非农化方面也还存在诸多分工分业化不彻底的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全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浙江省已接近3000美元,作为发展中国家这既是一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矛盾凸现期,实现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结构转型相适应,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避免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井”的必然选择。从实际来看,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

一是要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城乡关系是发展中最需要处理好,也最难处理好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实际出发,及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导向,主动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要处理好劳资关系,分配要向人力资本倾斜,提高劳动所得水平。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要处理好城乡关系,要向农村倾斜。在不断提高经济非农化水平同时,改变农业生产力落后状况,在加快农业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二是推进城乡配套改革,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让更多农民转化为稳定从事非农产业,在城镇安居乐业的中等收入者。必须从体制和政策层面上避免让在工业化、城市化中失去土地和农业就业岗位的农民成为失地失业的贫民和流民。最重要的政策条件是要给农民公平的国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平等的发展机会。让农民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动参与者和成果享受者,让农民的人力资本和土地资本都能成为农民非农化的资本。从目前来看,必须整体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劳动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消除一切影响农民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体制障碍。

三是要选择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经济非农化的路径。尽快改变经济粗放增长的状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要努力改变城市化滞后的状况,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要开放城门,让城市成为农民发展的新空间,给有条件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创造在城镇安居乐业的条件,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根本性转变。

篇3:地方特色与区域发展

例如温州, 自改革开放以来, 其会展业发展渐成规模。虽然仍不免面临专门机构缺乏、会议“小、弱、散”等问题, 但是温州若能及时转变传统的经营思路, 整合资源, 将会展业的广义内涵与温州本土优势资源, 如产业集群、旅游业、瓯越文化相结合, 温州会展业也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并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

再如河北沿海经济区域, 虽然京津地区长久以来的“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极化”效应仍未消失, 但其毗邻京津、东临渤海、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基础雄厚并且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也不容小觑。因而, 河北沿海区域应结合自身区位优势以整体的姿态进行资源的战略整合, 突出优势, 提高竞争力, 形成发展的合力, 缓解资源与人才外流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

而北京坐拥独特的政治经济优势, 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则更要结合其地方特色, 明确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明显的城市圈层, 针对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围圈层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经济发展走向。

篇4: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 区域发展中部地区

产业转移是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从我国产业发展历程看,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产业转移,二是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在区域间产业转移中,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次转移是主要形式。

产业转移的内涵与理论概述

(一)产业转移的内涵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是一种企业的自发行为。产业转移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的产业在一国内部或国家间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其构成要素包括转移国(或地区)、承接国(或地区)、转移产业、转移企业、转移资本、转移技术等。产业转移,可分为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概述

国际上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早期的学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他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发展周期,决定了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与进口国角色的变换。他认为每一项改革或每一种产品都要经过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反映了发达国家如何从创新开始,经过发展、成熟、衰落的过程,主要是从转出国的角度分析了产业从发达国家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同时也提出了转入国所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和条件。

阿瑟·刘易斯和弗农的产业转移理论是从发达国家高度产业化过程来阐述的,而日本的赤松针对本国产业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发展模式”,则是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阐述产业空间转移的。赤松要以日本的纺织工业为例,论证了日本的纺织工业从进口、国内生产到出口的过程,在不同年代的坐标图上,这三支曲线颇似雁翅,故名“雁行模式”。不仅日本棉纺织业如此,其他产业如造船业、钢铁业、汽车业、电子工业发展中都可见到这种现象。这个实证研究的理论,在亚洲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得到证明。

日本的小岛清在二战后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在本国的那些已经失去或者将要失去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将会转移到具有或者潜在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时经营资源也将从本国那些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撤出,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中。他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内容,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揭示了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动因。

我国学者也对地区发展与产业转移进行了深入探讨。国内理论界曾对“梯度理论”进行了较长期的争论。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前面概述的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雁行形态论对生产按比较优势在国际间转移这一问题上,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有相似之处。

我国东部产业转移的特点

第一,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

第二,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产业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

第三,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被称之为“双三角”的地区,作为全国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区,其产业转移的力度不断增大。

第四,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向西转移趋势更为明显。东部地区对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直接转移至离原材料产地较近和能源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是最明智的选择。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备的条件

(一)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丰富

中部地区拥有三峡、小浪底、葛洲坝、三门峡四大水电站,大同、宁武、西山、霍西、沁水、河东、淮北、淮南八大煤田。在能源紧缺、能源价格又已经大多放开的情况下,这一优势将越来越重要。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和输出基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而这些资源正好是中部地区的优势,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这为未来中部地区各类产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基础条件。

中部地区廉价劳动力优势明显,中部地区职工的年平均货币工资低于东部。东部地区向中部进行产业转移,以利用中部的廉价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所以,中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为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

(二)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中部地区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可提供产业支撑。中部各省都是计划时代的产业基地,特别是湖北、河南、安徽都是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础好,传统产业优势明显。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能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优势产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三)综合成本优势

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相对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具有综合成本低廉的优势。不仅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源丰富,而且工业用地、工业用水、用电等价格远低于沿海地,这对中部地区承接和发展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塑料制品、机械电子等产业十分有吸引力。

(四)有利的交通区位条件

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中部六省地处中国腹地,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交通便利,铁路、公路、航运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全国物资流通的必经之地,对发展内向型经济的市场扩张非常有利。

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把握“中部崛起”战略的契机,积极推进产业转移步伐

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因此,中部各省应依托“中部崛起”战略,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营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以推进外部产业向中部地区的转移进程。

(二)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增强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

产业发展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具有较强的物质性,如基础设施环境、地理环境等。而软环境则是指易被人们用心理感觉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精神性,如诚信、服务、文化环境等。近几年,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优化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软环境方面。行政制度和政府服务软环境的建设和完善是优化投资环境的关键。因此,要特别注重引资软环境的建设,通过营造统一、完善、透明的制度环境和提供高效、规范、廉价的政府服务,来增强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

(三)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利用产业链承接转移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很多,如粮食加工业、畜禽加工业、服装制造业,钢材制造业、光电子产业等。把这些产业作为优势主导产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产业基础。同时,承接产业转移从配套入手,围绕优势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来承接产业转移,扩展产业链,延长产业链,完善产业链。

(四)承接产业转移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篇5:特色产业与区域发展

李洁娟 孙延杨

2012-8-15 15:13:49来源:《光明日报》2012年8月11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处于加速转型阶段,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保障和促进就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促使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均衡发展同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正确认识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均衡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为就业均衡发展提供重要机会。区域性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区域内就业结构的状况,其变动和调整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当前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性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例不协调;城乡之间的产业发展失调;区域内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不平衡;各城市的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区域性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进而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要做好区域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必须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合理分配发展资源,切实淘汰落后产业和生产能力,加快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及时调整产业布局,促进不同产业的均衡分布和协调发展,努力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从而增强内部的经济发展动力,在减少就业岗位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我国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供巨大机会,促进就业的均衡发展。

(二)就业均衡发展为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尽管就业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但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影响。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仅涉及到产业结构本身的问题,也不可能仅仅靠相关产业企业自身即可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任何一个区域性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制定和执行、调整后新兴产业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配套支持等方面的人才支持。没有这些人才的保障,任何一个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历史发展情况看,我国的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区域性产业结构变动。据统计,2008年我国三大产业比重为:11.3∶48.6∶40.1,而同年我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39.6∶27.2∶33.2。这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仍然过多,我国就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都依靠大项目、大企业的投资来实现,而这些大项目、大企业的投资条件之一就是当地有着相应的高等教育条件和人才资源配套,主要从当地获得企业和项目经营管理所需的大部分人才。因此,就业结构要实现合理调整,实现就业的均衡性发展,就必须跟上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方向,深入分析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要,及时为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调配符合要求的人才,从而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多措并举,促进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均衡发展的相互协调

(一)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人才发展与第一产业发展同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几个快速增长期和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后,产业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但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种植业比重过大,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比重偏低,亟待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安全必须依

靠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因此,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必须抓好农业的转型升级。要结合当地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装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大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升级改造,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含量,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构建一个高技术、多种类、低成本、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调整优化第二产业,促进就业发展与第二产业发展相协调。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第二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轻重工业之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之间不协调的矛盾。在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时,应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培育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正确处理好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注意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以第二产业结构的内部调整来吸引优秀人才,保障和促进就业。对于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和家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大力进行科技改造,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优势,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就业;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冶金和金属制品业及医药制药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要积极引入资本和技术,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大力进行科技创新,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好新兴产业的人才配套工作。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就业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进一步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放宽第三产业发展的准入限制,采取鼓励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点,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均衡发展相互协调的发展之路。要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新的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服务业体系。要从教育、培训等方面着手,通过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校企联合等方式,鼓励第三产业的企业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培养适合第三产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不断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为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就业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篇6:特色产业与区域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以江苏扬州水休闲产业与宁镇扬经济板块为例,从扬州城内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策、宁(南京)镇(江)扬(州)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三方面进行思考,旨在探讨城市水休闲产业与区域经济板块联动发展的对策。

旅游产业是从事旅游活动的经济产业,是企业性质的经营行业。旅游业对游客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在满足游客这些要求的同时,从事诸如饭店、宾馆、商店、车船的旅游行业也获得了盈利。可以认为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和收入的增量都是由旅游者的直接消费引起的,为了满足游客的直接消费,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又带动了相当一批其他行业的发展。然而,从旅游产业结构看,旅游直接关联的行业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发展不平衡。从对GDP的贡献度而言,游、购、娱三个方面的贡献度最大,然而这些方面仍然是扬州“水文化”旅游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城区河道沿岸的生态绿化配置、商业旅游型建筑、广场娱乐设备和休闲疗养设施项目极其匮乏,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些都影响了整个滨水地带旅游活动的综合产出效应。

扬州城内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构建“水文化”休闲格局

积极做好水文化休闲设施及经营场合的系统整合工作,让水休闲营业场所和旅游景点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在扬州城区水域沿岸的商业设施建设上突出旅游休闲功能,招商模式充分考虑游客的其他旅游消费需求,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消费模式。城区游览水域的休闲设施布局除突出质量意识外,还要注重扬州当地的水文化特色。因而,水休闲

产业与“水文化”旅游的充分融合既要按照常规的发展模式,搞好城市休闲广场、水文化特色商贸中心、体育健身场馆等文化、保健、娱乐设施的建设和休闲社区的建设规划,更要发挥滨水居民生活设施在旅游产业中的效应。此外,要更好地促进城市“水文化”旅游与水休闲产业间的有机协调,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放开水文化休闲市场的准入条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水文化休闲产业,开发水休闲资源,兴办水文化休闲企业,充分利用扬州人居大环境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大力吸引民资进入水休闲领域,扩大休闲产业的对外开放,同时通过引进投资和发挥知名品牌的示范效应,提升扬州休闲产业的档次。

(二)完善水休闲产业体系,延长休闲产业链

集合城区水域的要素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以拓展旅游领域,增强旅游吸引力,这样也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优势的发挥。除旅游和餐饮消费外,文化、商务、娱乐休闲等相关旅游享受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这也要求旅游接待地适时建设相关场所、完善旅游服务形式。因此,集中力量保护性开发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发一批具有扬州地方特色和水文化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完善一批有地方特色、适应当代人消费观念与潮流的娱乐休闲设施和产品;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旅游从业人员,是今后水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此外,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应该保持一定比例才能协调发展,扬州城区水域的关联产业间要实现良性互动,除了在数量结构上要协调,更要在层次结构上协调,还要加强旅游景点同旅行社、饭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衔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

完善交通站点与水域景点的互通联系工程,规划开设区域旅游专线;在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景点协调好停车场所,根据淡旺季变换更替停车场地的规模及费用;设定区域级旅游集散网络自驾旅游租赁服务网络,提倡快捷型联网售票模式;建议加强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停车场、道路标识系统、通讯、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并不断完善水域景区景点的服务设施,比如建立双语指示标志体系等。树立大旅游的产业集群意识,摈弃旅游收入等同于景点门票收入的错误观念;着眼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加强城区滨水地带各种休闲设施的建设,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提高居民居住、游客旅游的满意度,增强城区水域在周边乃至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扬州体验水上休闲旅游。

宁镇扬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

(一)联动发展优势分析

宁镇扬三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融合南京“博爱之都”的沧桑、镇江“城市山林”的雄奇、扬州“淮左名郡”的秀雅,宁镇扬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优越条件。可在借鉴长江三峡、环太湖、环渤海等地区旅游合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以长江、运河、大桥为纽带,推动建立三地旅游协调机构,成立宁镇扬旅游行业协会,联合编制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联手强化合作营销、联手推出主题线路、联手打造旅游交易会、联

手共建信息平台、联手推出服务承诺、联手统一旅游交通标识,建立要素配置、旅游信息、旅游交通、市场营销、行业管理一体化,实现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共同放大宁镇扬名城效应。同时,主动开放扬州对宁镇两地居民的旅游年票,促进宁镇扬三地早日实现旅游年票同城待遇。

(二)联动发展缺失性分析

政府间的合作相对较少;区域内尚未考虑到中长期规划,而且缺少产业的融合性;区域旅游合作缺乏鲜明的整体形象设计,尚未形成板块内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资源特色各异,但规划缺乏整体性,开发缺乏合理,不仅产品不够丰富,而且资源旅游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品牌形象不够鲜明,旅游产品开发不到位。因此,在未来的宁镇扬经济板块水休闲旅游产业整合中,宁镇扬区域要充分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尽快利用现有的水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出更全面的水休闲旅游产品,创新水休闲旅游产品组合,规划精品旅游路线,营造鲜明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

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

(一)优化宁镇扬区域水环境整治工程

编制与实施区域供水水源保护规划,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严格控制水源地有机毒物等污染物排放,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共同提升区域河流环境质量,加强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快区域规模化、集约型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创新环境保护政策与制度。推进环保协同执法,建立健全保障宁镇扬经济板块生态安全的监管体系;按照建设沿江生态风光带的要求,积极推进宁镇扬三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通过在区域共同政策实施中采取税收、统计转移、项目投资等形式对可能带来的地方利益损失进行补偿。

(二)合理化开发国内外水文化休闲旅游客源市场

1.针对性的对国内外客源市场进行调研,同时根据国内外客源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细分客

源市场。宁镇扬沿江地区的旅游城市可进行联动开发,对国内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三个层次的入境旅游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地调研,同时明确并选择合理的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和推广相应的旅游产品,在稳定一级客源目标市场的同时,努力开发二级和三级市场,做到“主次性开发”、“前后性到位”和“同步性完善”。

2.丰富旅游产品,最大程度的满足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多元化心理需求。首先,从整个宁镇扬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来看,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在宁镇扬入境旅游目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中观光型休闲旅游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由此应着重开发其多元化参与性休闲旅游活动。此外,要不断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来满足不同客源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如滩涂观光、宗教文化游、美食旅游、考古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工业旅游等。要根据不同级别市场中客源的心理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开发能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源需求的特色水域休闲旅游产品。

3.友好联络国外客源地的旅行商和媒介人士,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以拓宽销售渠道。宁镇扬地区的旅游部门应同国外旅行商及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邀请其做考察旅游并认真做好海外记者和旅行商的接待服务工作,借助媒体和旅行商的力量来开发市场,从而不断拓展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此外,开创区域联合促销,并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旅游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宁镇扬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进行旅游宣传教育,做好“内部营销”和旅游企业内推销工作,使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能树立起宣传促销的意识和观念,掌握相应知识和技巧,并形成随时随地进行品牌宣传促销的行为习惯。

4.重视宁镇扬地区对国内外客源的接待工作,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要在国内外客源市场中树立形象与品牌,除了积极主动地向外拓展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完善自己的旅游软硬件建设——做好一条线的“流程服务”,要求直接提供旅游服务的单位、设施与以间接方式参与旅游服务过程的单位、设施总体平衡;建立健全宁镇扬地区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标准,提高区域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力求为国外游客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保证是配套齐全的旅游设施,这要求我们在注重软环境的同时,完善设施以更好地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三)创新开发水文化休闲旅游的战略模式

1.创新“网络”战略模式。完善“交通网络”建设——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汽渡沟通着宁镇扬地区,润扬大桥的通车更使两地区间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312国道、宁启铁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等不仅沟通了宁镇和宁扬,而且使宁镇扬三地区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化的交通网络。此外,南京禄口机场是宁镇扬共同的航空港、常州机场成为镇江与扬州的后备机场、沪宁高速铁路的筹建等更将宁镇扬三市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发展区域旅游创造了极为优越的交通条件。优化“互联网络”建设——首先,完善旅游网站关于“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专栏,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开辟区域论坛及俱乐部专栏,用“多语言模式”组织国内外旅游爱好者参与讨论,同时也应设立反馈栏目以让旅游部门直观地了解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补及改进措施;其次,应邀国内外知名旅游网站的合作,制定适当的旅游网站合作推广计划,统筹安排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信息的传播,“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旅游形象的塑造、网上口碑、网上舆论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全方位提高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享誉度。最后,要吸纳国内外著名区域规划理念,使宁镇扬区域的水休闲旅游规划与整个区域中的城市空间发展、项目建设、行业发展、产业动向等紧密结合,同时规划要有前瞻性与

可操作性,要符合市场动态深度分析宁镇扬沿江区域旅游的走向和增长空间。

2.创新“多元化融资”战略模式。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投资体系应实行多元化进程。首先,树立运营区域的宏观理念,结合市场机制及财政手段盘活存量土地,深化水休闲旅游资源的建设工作;其次,依靠民主决策,引导区域居民通过专题事项讨论来增加投入;再次,通过有效开发区域水休闲旅游资源筹集建设资金,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旅游事业建设,包括水域空间资源的有偿开发、堤岸绿化经营权的拍卖、广告经营权的出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另外,利用诸如南京国际梅花节、镇江金山文化旅游节、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推广,发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品牌效应,同时改革区域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体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投入到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中来;最后,鼓励个人和组织通过海内外良好的商业联系,积极介绍和宣传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投资的市场机会和前景,区域政府或协会组织对于积极招商引资的人士和组织根据资金到位的比例予以重奖。

3.创新“营销管理”战略模式。区域营销管理中政府始终处于指导地位。现阶段,政府合作仍停留在表面阶段,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工作。比如,涉及不同行政区域的宁镇扬水休闲旅游联合营销,其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模式、组织结构、实现机制等的构建。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政策的制定、联合营销策略的组织与协调等方面都与宁镇扬相关政府推动分不开。政府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势在必行,它也是整个宁镇扬旅游圈发展的前提所在。此外,作为权威的政府机构,宏观的战略眼光必不可少:首先,应从战略的角度认清联合营销的重要性,并能逐步建立宁镇扬地区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机制;其次,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为契机,促进旅游联合营销与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发展并建立相互信任机制,以便今后更广义、更深入的合作;再次,抓住机遇,利用2008奥运、2010世博会加强国际营销,在重要的国外客源市场上树立区域国际形象;最后,应注重宁镇扬地区联合营销人才的培养,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4.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战略模式。通过近年来召开的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年会,宁镇扬地区开始筹谋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一个专门的区域旅游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资源开发整合、景区规划设计、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区域管理机构的组建将会推动宁镇扬城际旅游直通车的开通,同时保证宁镇扬地区旅游景点的年票互惠。此外,宁镇扬区域城市联手进行境内外旅游宣传促销,其中境内主攻武汉、重庆、成都、安徽市场,境外主攻日韩、东盟五国市场,依托省旅游局完善欧美市场等等。宁镇扬区域城市达成共识,将共同强势推进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资源开发一体化、旅游配套服务一体化和组织架构一体化,实现无障碍旅游和无间隙服务,以此来推动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业的系统规划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显红,王苏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框架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市级示范园评估标准下一篇:低温液体储罐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