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路小学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综述

2024-04-08

学府路小学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综述(通用7篇)

篇1:学府路小学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综述

学府路小学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综述

2011年11月07日16:06腾讯·大渝网[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题 记

穿越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教育这片圣土上,以其神奇幻化般的魔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从2008年到2011年短短三年时间里,学府路人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和虔诚,从办学理念入手,从发展举措创新,将墨韵学府、文雅路桥的学校特色演绎成为拥有“和合教育”这一教育生态的特色学校,把路桥文化,“挥翰墨、修国画、习太极、品美文、赏民乐”三字箴言永远镌刻在学校特色发展的画卷中,用自然与历史、科学与人文所赐予的恩泽赋予学校厚重的人文底蕴;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创新提质生命、润泽生命,守望幸福,铺路幸福;力求古典与现代、科学与人文、成长与成才、人生与幸福的完美和合„„

·重 庆美女潮男集中营 ·好 好学习天天淘课 ·大 渝社区 有你更精彩 ·求 医问药大渝医导帮忙 高清电影播放卡? 傻瓜手机格式转码 · ·

追根溯源,更新顶层设计奠基办学特色 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的基础,好的办学理念是迈向特色学校成功的深厚根基之所在。好的办学理念需要在学校发展历史中去追寻和挖掘。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更是一份积淀。综观我校的办学历程,不难看出几代人为之奋斗的艰辛。但这种艰辛需要在素质教育新理念和南岸教育新视野中获得新生,突破“千校一面”的常规发展态势,找到既能传承学校办学历史又符合学校当前及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于是,学校从2007年开始,用一年的时间对60余年来的办学历程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并努力在南岸教育这片蔚蓝色的海洋里,找到和谐发展的新动力、协调发展的新引擎、特色发展的新翅膀。这种对深度教育的追寻,让学校的顶层设计更加清楚和明晰:

办学理念:高瞻远瞩,厚德施仁。选自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厚德施仁选自《孔子与六经》:“厚德以载物,何处不施仁”。这一办学理念喻意着学校要用一种目光远大的教育追求,把学生培养成拥有“诚信、远见和仁爱”三种美德的人。

校训:求实求是,和谐和美。“求是”选自(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文为:“修古好学,实事求是”,意思是指科学地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实实在在地办事。“求是”不同于“求实”,求实使我们脚踏实地,求是使我们不断超越,“求实求是”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求实,更要求是。“人文”之意是文化、学术、精神风貌的整体概括。和谐和美是一种校园氛围境界,要求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和美”诠释着办学宗旨,滋养着师生睿智,传承着不灭薪火,彰显出学校的个性特色。

教育理想:为幸福铺路搭桥。为今天的幸福铺路,为明天的幸福搭桥,合为育人铺路搭桥。“精益求精,创新创业”的教风和“ 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学风,则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要求,合为体现进步与发展的态度和精神。

作为现代学府路小学的特色文化坐标,所选定词汇始终不忘以“人文”作为主旋律,体现一切以人为本和对人性的发展,这种灵动的、发展的教育追求,让学校这片充满人文气息的土地氤氲了更多文化培育者的文化气息,这为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耐人咀嚼的文化底蕴。

多元选择,三大特色项目形成办学特色雏形

众所周知文化是多元的,我们的理解是“多元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多元”“文化”,而是“和谐共处”的“多元”“文化”。因此学校在特色项目凝炼中,所选择的路径也是多元的,目标是让所有的孩子“学会共同生活”。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在2008年,全校上下经过多方面的反复研究,选择了最能体现办学理念的几组关键词,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实施路径。包括:立足人文情怀:路桥文化;立足多元文化培养:挥翰墨、修国画、习太极、品美文、赏民乐;立足科学与人文的思考:科学与人文相交融的教育。

路径一:路桥文化。为什么要选择路桥文化呢?这基于桥本身的历史文化、重庆本土文化和学校对桥的发展文化。其一,“桥”这一词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经过历史的发展,“桥”已经突破了交通功能,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道光辉彩虹,桥的文化内涵已经覆盖审美、道德、价值的各个方面。正如写诗离不开桥、绘画离不开桥、友情离不开桥一样,桥在人们的心中充满着诗情画意,凝聚着悲欢离合,镌刻着英雄气慨,也说着勇猛智慧。其二,“桥”蕴含和发展了重庆的本土文化。近年来,随着重庆市的跨越式发展,桥梁在重庆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庆不单以“山城”而闻名,现在也以拥有众多的“桥”而闻名,“桥”正体现着重庆的本土文化。其三,我校特殊的区位优势和特别资源。我校与重庆交通大学一墙之隔,该校以“桥梁”建筑设计而闻名。多年来,该校学生与我校在共同培养我校学生成长成才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阳光学生携手前行”活动和“大手拉小手”活动,两校之间已经搭起了一座“友谊之桥”、“爱心之桥”和“成长之桥”。这就是我校的教育思想为什么要充分注重挖掘“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积极将桥所展现出来的文化与我校校园的人文环境打造,以及与校园人文精神凝练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我校独特的以路桥为特色的校园文化,这也充分展现了我校为了学生成长而搭桥铺路的教育思想。

路径二:三字箴言——挥翰墨、修国画、习太极、品美文、悟经典、赏民乐。挥翰墨、修国画就是把书法、国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校本课程;习太极,学校创编太极操,让师生通过太极操锻炼其体魄,领会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品美文、悟经典即开展经典诵读;赏民乐,每天定时在优雅民乐中让学生读书、练书法、国画,传承文韵,丰富孩子的精神发育。

学校2007年底开始启动书香校园建设,在每间教室安装“七彩”书架,引导孩子们人人读书,让有创见的思想家、文学家所呕心沥血写成的充满智慧火花和文采斐然的经典作品贴近学生,让孩子们的童年有淡淡书香;2008年推进“晨诵午读”,每天定时在优雅民乐中让学生读书、练书法、国画,传承文韵;2009年创办“读点经典诗意童年”读书活动,定期向师生赠送经典文化书籍,将书香校园建设继续推向深入。同时,创编校刊《晨露》,通过经典交流、校园漂书、师生共读、亲子阅读、读书沙龙等栏目展现书香童年的乐趣与优雅,交流亲子阅读的风范与美妙,彰显文韵教师守护童年书香的文化自觉与追求,历练学校文化品质和师生有品味的生活,让学校文化的价值体系为全体成员广泛认同,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国画、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技法,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用视觉的手段表现着文化的涵义,它是我们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2009年,我校继续加强国画、书法教学探索,全校开设了国画、书法校本特色课程,配备了专用的国画、书法工具和设备供学生使用,全校普及国画、书法的学习,对国画、书法的渊源、基本技巧、表现手法等进行初步掌握。每一位孩子们用自己的智慧仿效、改造和创造,不仅领悟书画作品表现的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感叹中华祖先的智慧,也明白了四君子所蕴含的民族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熏染和培育孩子的德性。让学生在这一特色校本课程中直观感受和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精髓。

国画、书法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还促进了师生一起走进经典,关注唐诗宋词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也注重了方块字这一民族之根的理解。中国独有的诗词、字画一体,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浓谈相生相融,浸润着人伦教育、修身教育、人格教育,引领孩子解读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气节,修炼诗意情怀,为成长打下精神基础和文化基础。建设书画特色校本课程,培育学校文化“卓越点”,不但可以引导孩子直观地去感知民族文化精髓,思考书画的意味和内涵,而且可以引领师生们感念历史的浩荡或人生的哲理。不求大师,但求熏陶,既传文化,又育文雅,为孩子生命的成长绽放出斑斓的色彩。

路径三:科学与人文相交融的教育。科学教育,主要启迪灵性;而人文教育,主要启迪人性,只有科学与人文相交融,我们的教育才能正确回应时代呼唤。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也需要组织开展科学与人文交融的活动。“科学与人文交融”的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人文管理为手段,以传承民族文化精髓为着眼点,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其内涵:学校为未来培养人,培养未来的人。时代发展中明晰了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因此,我们不能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孩子去适应明天的社会,而是通过科学与人文交融的教育唤醒生命、激活潜质、传承文化、提质生活,点化和润泽生命。基本框架:联手重庆交通大学追寻科学与人文交融的教育,凸显生命的灵动。在推进课程改革中丰厚学校文化内涵,以激发生命的动力,引领孩子的全面发展,张扬孩子生命的个性,也普及科学知识,尽心培育孩子未来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技能、品格。德育工作模式:建设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的校园文化。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突出综合性,兼容学科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育模式的评价模式: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培育科学与人文素养兼备的师资队伍。

这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三大特色项目,初步形成了我校办学特色的雏形。蝶变新生:建立“墨韵学府、文雅路桥”办学特色体系

我校的特色项目是多元的,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托校本课程改革,提炼实践经验,解析教育规律和把握时代需求,加上师生团队的共同愿景,这些具有多元化文化特征的特色项目也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发展体系,我校办学特色即“墨韵学府、文雅路桥”,从意识、精神、物化形态、管理等层面,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个性。中国传统文化兼具人文和科学精神,开设中国画课程,普及书法教学,深化太极文化研究与教学推广,在各学科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使墨韵学府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地,以太极的神韵与国画的意境、书法的韵味和文化经典润泽孩子生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其中:

墨韵学府:是学校普及开展的文学经典诵读,国画特色课程和书法研修活动的总称,尤其指国画和书法这两门特色校本课程。我校有着非常丰富的丹青墨韵的内部基础资源,多名专业教师自幼学习中国画,对少儿国画学习进行大量探索;多名教师的书法传神,对少儿书法学习开展了实践性研究;多名教师是市、区级骨干,对“诗意教学”,开展经典作品诵读活动引领了学生阅读经典的自觉。

文雅路桥:是学校办学定位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学校整合各类资源,为学生的幸福铺路搭桥。学校立足重庆开放之路与发展之桥,提炼办学传统,思考教育传承文化培养未来人的使命,整合在路桥建设研究上卓有成效的重庆交通大学资源,从奠基城市繁荣的路桥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路桥、达成幸福生活的路桥,激发教师为学生的幸福成长甘当路石桥基,既传丹青之魂承文墨之香,沐浴中华教育遗产和民族经典文化的光辉,小心呵护孩子的心灵,成全可能健全的生命,又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传播现代科学,主动担当为孩子的幸福铺路搭桥的责任,培育文明、文静、文雅的学府少年,全新诠释文雅路桥的文化内涵,师生共同演绎人生路桥的精彩。

墨韵学府、文雅路桥,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秉承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拓进取的精神,在现代教育中,是我校生命化教育的践行,温文尔雅,极富活力与清秀气质,为学校更添了古朴、典雅的文化气息。

深度教育:追寻“和合教育”的教育生态本真

盛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推动教育成为民生之首。学校在优质教育发展中积极思考教育的人文本真,为了实现“墨韵学府、文雅路桥”办学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引领深度教育,还原教育生态本真,我校于2011年开始探索并实践“和合教育”办学思想。“和”指和谐、和睦、祥和、中和;“合”是联合、合作、融合。和合教育以“和”为价值导向,以“合”为途径手段,分析、重组、优化教育元素,融突和合,发挥最优效能,达成教育对象与教育者和合发展的最佳状态。和合连用,强调包容并由部分集中为新的整体,各种异质因素的和谐共处与相互融合为一体。和合教育不是简单求和,而是坦然面对教育功能与生命的距离、理念与教育实践的脱节、生生个体差异的不统一性、预设目标与学生需求的矛盾,运用和合观的思维方式与基本原理,协调学校与家庭、个性与共性、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途径与方法、载体与时空等因素促成各种教育现象冲突的融合,聚合教育力量,和合发展。

“和合教育”是中华文化的古典余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情怀,有利于学生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的形成与发展。完善了师生生命历程、促进了课堂课堂教学相长,让学校教育复归于人性的滋养,从而充满了人文的阳光、教育的朝气和文化的张力。和合教育是学校迈向特色学校的教育追求。

1.以和合观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和合观的哲学意义在于主张各种异质因素的和谐共处与相互融合,教育的哲学意义在于对个人欲望化生活的引导,以天人和一思想引导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调节人与内心的统一;按照中庸之道的真谛坚守中正、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把握教育的度,“持中”和谐;尊重师生个性,和睦相处,和而不同。墨韵学府扬起“和合教育”理想,不是复古与怀旧,而是安静地站在实用和功利的现实社会里,给贫瘠的教育寻找一脉精神的血气,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丰厚教育底蕴。

自古以来,中国画与书法最重要的审美内涵体现为“墨韵”。“墨韵”透着中国文化独有的美感与哲学境界。学校将这种意境与和合思想融入现代教育之中,运用和合观的思维方式与基本原理,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学校与家庭、个性与共性、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途径与方法、载体与时空等因素,促成了各种教育现象冲突的融合,实现了学生、教师、教育事业的和合与科学发展,从而达到了教育力量的聚合。学校以和合观不断丰富着学校文化内涵,从中寻找着精神家园,培育着从容面对世俗生活的积极、独立、健全的自由个体,给贫瘠的教育寻找一脉精神的血气,在物华泛滥的现代社会与生活中,守护着教育的形上芬芳。

2.“道法自然”的研究与实践和合教育

合作交融的师生。以感恩的心善待孩子,将孩子视作教师职业的提供者与事业成就的合作者。听取学生对教育教学的与校园建设与发展的建议,建立学生约见校长机制、学生午餐评议组„„学生成为校园主人,师生、生生、师师之间建立起尊重与理解、沟通与交流、互信与互爱的合作伙伴关系。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两代人共同完善生命历程,平等共生,合作交融,共赢人生价值与幸福。

和谐民主的课堂。学校文化集中体现在课堂。和合教育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有学习的安全感,没有答错被批评的风险,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民主和谐的课堂既有教之序也有学的宽松、自由,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争论中释放、吸纳认知冲突,“知”“情”“意”“趣”“韵”,融合为新的认识和体验,师生都参与课堂知识与智慧的分享、思想与价值观的沟通、经验与情感的共融,求同存异,发展多元智能,充满精气神,教与学融合在一起,实现教学相长。

融合校本的课程。以和合教育理念为指导,开设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书丹青、挥翰墨、习太极、悟经典、赏民乐、品美文„„《墨之韵》传承中国独有的笔墨纸砚的和合情趣与书画印联的人文审美价值。《龙之脉》传递中华经典的诗性智慧、人间温情与民族精神。《和之魂》崇尚和美自然与自由追求,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哲学之根。逐步开发系列校本课程普及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与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民族精神、智慧和知识精华,五育和合,知、情、意和谐发展,提升德行和操修,培养文化教养与心性德行。合心多彩的活动。将节日文化、活动与典礼开发成隐性课程,契合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习俗组织读书节、运动会、书画赛等文化活动,将商业化的节日从平庸中还原应有的风雅意味;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以文化人,涵养心性;毕业典礼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孩子的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的境界。让传统文化更多地走进生活,走进心灵,寻找教育应有的妥贴的人性期待。

宜学和美的校园。以和合偕习优化校园环境,以和合思维的整体性、辩证性、和谐性,注重物质美的空间形态与荷载的文化内涵契合,浓郁中华文化气息,环境物语凸现传统风格,雅园翠径,本来兰馨菊芳;学府墨韵,自有梅骨竹节。清新、淡雅、精致,书香满园,墨韵怡心,宜学宜教,增强学校的亲和力与师生的文化归属感。

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氛围。依托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文化精髓,古今和合,中西和合,心平气和办学,和谐和美育人,“道法自然”的研究与实践和合教育,从一件件可行可为的小事开始具体的行动,追寻深度教育的和合境界。我们会加快步伐,凝聚师生集体智慧,让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科学教育相得益彰,培育中国灵魂、世界视野的文雅少年,把学校打造成学府之地乃至书香南岸的品牌、窗口,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人民满意、有特色的优质学校。

墨韵学府 和合教育——为幸福铺路搭桥

2011年11月08日10:39腾讯·大渝网[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学府路小学,是一所拥有63年办学历史、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精致的学校。学校位于南岸区学府大道七公里,依幽幽南山,伴浩浩长江,邻大学资源,校园占地面积11339平方米。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47人。学校用自然与历史、科学与人文所赐予的恩泽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创新提质生命、润泽生命,守望幸福,铺路幸福;力求古典与现代、科学与人文、成长与成才、人生与幸福的完美和合„„

重庆美女潮男集中营 · 好好学习天天淘课 ·

大渝社区 有你更精彩 ·求·

医问药大渝医导帮忙 高清电影播放卡? 傻瓜手机格式转码 · ·

学校校训:求实求是,和谐和美; 办学理念:高瞻远瞩,厚德施仁。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师39人,其中全国德育科研名师1人,重庆市级骨干教师1人,南岸区级骨干教师4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教师有11人。教师学历多为大学本科毕业,有硕士研究生2名。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以“墨韵学府 和合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国画、书法为特色课程,从幼儿园到六年级均开设有“挥翰墨、书丹青、习太极、品美文、悟经典、赏民乐”校本课程,培养“文静、文明、文雅”的学府少年。学校成立有“墨韵少年书画俱乐部”、“清蓝轩文学社”、“小乐府”等多个学生社团,每个社团配有专门指导老师,为孩子的幸福成长铺路搭桥。

学校教育科研成绩突出。近两年来,已完成国家级独立课题1项,南岸区科委软科学项目课题1项。目前正致力于重庆市规划课题《开发中华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建设人文校园的实践研究》、南岸区科委软科学项目《建设科学与人文交融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为创新学校教育、谋求学校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近学府,可以感知文化生态——东赏葱郁南山,西听浩浩长江,亲近绿树成荫的校园生态;走进学府,可以学会文化享受——享受江南空气的清新,享受人文阳光的明媚,享受文化历练的深邃;走在学府,可以体验文化幸福——在甘当路石的无限师爱中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传承中华文化神韵,吸收世界现代文明;走过学府,可以释放一种情怀——激发心灵的快意,在充溢爱的情怀里攀登文化的脊梁,丰厚人文底蕴,焕发个体的靓丽色彩,铺搭人生幸福的路桥„„

9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付宜红处长、陈旭芬副处长与龚亚夫、李鹰、贺斌、赵小雅等专家,在南岸区教委朱静萍副主任的陪同下莅临南岸区学府路小学调研、指导工作。重庆美女潮男集中营 · 好好学习天天淘课 ·

大渝社区 有你更精彩 ·求·

医问药大渝医导帮忙 高清电影播放卡? 傻瓜手机格式转码 · ·

专家组首先深入学府路小学课堂,调研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国画学科的课堂教学,就落实新课程改革与师生发展进行了近距离考察。随后在学生带领下,专家组一行视察了“墨之韵、龙之脉、和之魅、和合台、低态园”等学府路小学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建设,充分肯定了学校富有传统文化品味的校园特色,并对学府路小学学子全面的综合素养予以了高度赞赏。

活动中,专家组听取了学府路小学王永强校长题为“墨韵学府追寻幸福教育的和合境界”的工作汇报,从中了解了学府路小学的办学理念、发展路径与推进幸福教育的举措,随后还与学府师生举行了亲切的座谈交流,并通过向教师、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了大家对南岸教育发展的建议。

学府路小学一行,让各位专家更深入、直接的了解到了南岸这所优质学校的特色文化,更看到了在幸福教育理念熏陶下健康成长、个性发展的孩子们。专家组的调研指导,也将进一步推进学府路小学的优质内涵发展,全校师生将继续再接再厉,用满腔热情书写新的教育篇章。

篇2:中国武术套路的形成与发展综述

关键词:武术,套路,形成,发展

前言

武术是一种以技击为核心, 以搏斗和套路为运动形式, 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 武术集技击之大成, 摄养生之精华, 根深于中国千百年的传统文化之中, 蕴含了中国传统哲理的深奥, 而套路运动又是中华武术大系的一个强硬支柱, 其“以技击为素材, 以攻守进退, 动静疾徐, 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包含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类型, 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值得保护和发扬的一笔巨大的民族财富。中国武术在理论、运动形式、内容、技术以及结构上都有别于西方的格斗技术, 它的主要一大特点便是融技击、表演、健康为一体, 并主要以套路演练为传统相承, 因此, 武术套路中的动静结合, 神形兼备, 刚柔相济的运动形式, 集中体现了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及人格修养, 就其作为中华武术的标志, 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

一、武术套路的形成历程

因此, 从武术套路形成的渊源来探讨中华武术的机制和把握它的实质, 才是我们比较清晰, 全面认识的必经之路。武术套路的发展经历了远古、商周、齐秋战国、秦汉、隋唐、明清、民国等时期, 并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越具规模。原始人类同自然界作斗争时, 武术就开始萌芽了。有人类就有生产劳动, 原始社会人类智力低下, 生产力不发达, 生产上具简陋, 狩猎成了当时的生活内容。为了防御和捕捉天敌野兽, 人类常以群集的方式过着四处漂流的生活, 从事采集和狩猎活动, 在同天敌野兽斗争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一举一脚一击成了武术拳术的萌芽。他们手持石头、木棒等简单的劈、砍、刺、扎就是使用各种器械的雏形, 生产劳动的工具也是同天敌斗争的工具, 生产劳动成了武术生产的根本源泉。当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时期作为独立形式的武术出现, 并在频繁的奴隶与贵族战争中迅速得以发展。一些动作组合更加合理, 而且训练内容也随之设立。《诗经·小雅·巧言》中“无拳无勇, 职为乱阶”, 是历史上典籍中最早出现“拳”字的记载。有武舞鼓励士气等形式, 使其内核中的规则性、仪式性和象征性及“早熟”的文化内涵, 具备了武术套路运动产生的最初的背景。民族文化特质的介入, 奠定了武术套路产生的基石。此时期“套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 也逐渐趋向规范化。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铁器登上了历史舞台, 冶炼工艺解决了兵器由短变长的问题, 此时期以剑术作为代表的技击术与后来武术套路的演练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每个时代对待传统历史都能发现新的意义和做出新的见解。奴隶制的解体, 奴隶主贵族垄断体育的局面被打破, 民间武术在其封建制度逐渐形成的基础上开始兴起, 到处都是练武 (套路) 的欣欣景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期也出现了一些以套路或动作组合形式的养生术, 如行气法、医疗保健体操等等。秦汉时期中国武术育了显著发展, 原因有三: (1) 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推动了武术的发展; (2) 春秋战国时期武术的发展为此时期奠定了基础; (3) 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和不断加强, 使门派林立的武术套路逐步走向统一。此时的一些项目随着作战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也必然地带动套路运动慢慢地走向规范化。在郑州市新通桥汉代画像空心墓砖上的一幅二人“对刺图”, 我们可以略见一斑。

套路的存在, 使武术运动永远闪烁着中华文化的风采。在唐代剑术逐渐地脱离军事实用性面向套路技术迅速发展, 尤其是在民间更为广泛。而刀术却成了阵地作战的重要武器, 枪术也有舞练的形式。所以说:运动是有着中华之独特的文化背景, 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产物, 是中华民族人人之共有的技击格斗术的再现。它使技击动作得到艺术的升华, 成为“虚攻花击, 形神兼备”的套路动作。在这个创造过程中, 武术家按自己的文化观念和社会要求将素材进行选择、提炼、修饰、抽象, 再按照攻守进退, 动静疾缓等规则进行排列组合, 串联成套。这便是黑格尔所说的“心灵化了的东西”。1949年1 0月1日起, 中国武术 (以套路为主) 成了中国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和关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以上是武术套路运动形成的历史过程, 但必须强调一点, 那就是套路动作要以技击为核心, 而不能完全脱离素材的原形, 否则会变得虚无缥缈或面目全非, 更不能凭空想象和主观臆造, 使套路动作成为无源之水。

二、武术套路的发展

1、武术套路发展的动因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武术作为东方文化的一颗明珠, 日渐为世人瞩目, 国内外武术界以极大的紧迫感提出发展武术问题, 但我们必须明白, 武术套路的发展是一个进程, 是一个持续进行和水不停息的进程。

套路要发展, 我们必须了解其发展的动因:

第一, 人体生理的需要。武术套路的练习形式, 主要是以人体的生理, 生化特点为基础的。故此, 它在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和吸取大自然精华的共同基础之上, 使练习武术的人们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第二, 人的心理需要。人们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后, 接着而来的便是心理需要, 此方面也是人们各种情趣的满足。武术套路运动作为一种艺术要想得到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 也势必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第三, 套路自身就是发展的根本动因。套路不等于攻防实战, 它是技击动作经人们改造, 组织和提炼后再加上艺术内容串联而成的, 使观者在视觉和本体感觉上受到感染, 从而直接从其演练中感受动作的寓意。

武术套路如何与世界体育接轨, 如何填补世界体育的空白, 需要我们不断地追求和创新。在历史上, 她的发展关系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兴衰, 并已为我们民族的发展和兴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所以我们应该甩掉民族的包袱, 丢弃早已消失的我们自己假想中文明力量的优越性情结, 集中精力完成武术套路遗产中最好的价值与世界其它优秀体育文化价值的融合。

2、武术套路发展的方针

发展武术套路运动, 对发扬祖国文化遗产, 增强人民体质, 振奋民族精神, 建设社会精神文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发展武术套路运动的基础方针有如下几点。

第一,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要发展必须狠抓普及, 不抓普及就不能形成一个非常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 就不能很好地发扬其社会化的作用。为此, 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城乡武术运动, 积极吸收各门各派的套路风格, 使之形成更为完整的体系。其次, 要使武术运动进入课堂, 加强武术优秀运动队和学校的建设, 办好体育院校的武术专业, 继续提高技术和理论水平, 使之以更加完美的形象和精湛的技艺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第二, 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在其发展过程中, 不能强求一律, 照搬一个模式发展, 凡是有益身心, 有益文化生活的项目, 部应积极发展, 武术文化博大精深, 他们的发展以最大包容为出发点, 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他的发展, 而是步入社会。第三, 在继承中继续创新。创新是武术套路运动发展的灵魂, 所以我们要打破固守了几千年的武术套路发展模式, 使原来的“市井文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的“精英文化”。第四, 积极稳步向国外推广。把武术推向世界, 扩大中华武术在海外的影响, 这对显示中华民族体育的智慧和力量, 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结论

把武术推向世界, 已成为各国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也是中华民族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但对体系庞大, 内容繁多的武术, 如在精选中使其具有特色的项目进入奥运会, 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 使武术套路运动从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 迈向奥运之门, 让全世界爱好中国武术的人们都能分享中华民族的这一宝贵文化遗产, 使之成为全人类共有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王岗.武术发展的文化选择.体育文史.2001.3

[2]陈国苗.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与发展.体育文化导刊.2002.4

篇3:学府路小学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综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学;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1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体现,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探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法治思想的本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国,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由列宁等继承和发展的科学理论。在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源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马克思针对黑格尔的观点提出不是国家与法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在人和法的关系上,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在民主问题上,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这就科学地回答了法学的根本问题——法决定于物质生活条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正确阐述了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其主要表现为:(1)统治阶级的意识,“不受他们之中任何一个单个人的任性所左右”;(2)国家意志即法律,就是说只有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才是法律;(3)统治阶级归根到底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他们还明确指出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共产党宣言》中,在揭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法的本质,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2]这指出了法的阶级属性和物质属性,即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自《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实践斗争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升华。马克思又在《资本论》(第1卷)、《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使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成为严谨的科学体系。

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法制建设思想,包括“法制统一”思想,加强法律监督,彻底废除旧法,以及党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等等。这些思想传播到中国,给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带来有益的借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逐步传播,尤其是中国产业工人力量的壮大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到了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思潮的激烈交锋与理论展示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步展示了对改造世界的理论魅力,展示了其理论自身的先进性并确立了它在中国社会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不仅继承了他们的基本思想和观点,还对其法治思想做出了创新和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支配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前进。在法律思想上,毛泽东重点对法的本质做了通俗而明确的阐释,他指出: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他发表了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3]这就是新中国的国体,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共和国的性质,并有中国特色,为新中国的政权与法制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看待民主法制问题,密切地结合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实际,坚持民主法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服务。这不仅丰富了内容,而且体现了时代特征,如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改革、发展与稳定必须结合起来等等都对我国的治国方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5]。他指出并阐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依法治国是个巨大的推动,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

胡锦涛同志继承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在其统领下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法治思想。他总结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和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号召全国人民贯彻执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高度重视公平正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党的十八大上,中国共产党提出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地将“法治”纳入到当前和未来全国人民长期坚持的价值观思想体系中。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等等,这一系列理论和举措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完善。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建议

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应该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在这里,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阐释等等。在国家与法的问题上,论述了法的来源与本质,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国家依旧是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改造中,在伟大的革命实践的过程中,总结革命的经验及教训时阐发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和阐释这些原理。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意愿的理论及学说。我们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馬克思主义法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首先,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不同的民族与时期,有不同的形态。我们必须从中国实践出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其次,要合理借鉴中国古代和西方法学某些合理的东西,要继承与发扬世界法治文明的精华,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最后,要与时俱进,使其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三)加强我国法治宣传教育

法治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普通民众才是法治的直接受众。但我国普通民众的法治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这与法治宣传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例如现如今我国的学校教育以德育和政治教育为主,法治教育普遍不受重视,中学教育仅仅涉及一些肤浅的法律知识,高等教育原来开设的法律基础公共课也被并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导致整个社会因法治“缺课”而难以形成法治文化。所以我国的普法宣传教育应当面向社会,要加强学校教育,通过专门的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并应由“法制宣传”转向“法制宣传”,能够更好地发挥“围绕法治和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应有作用。不仅向民众宣传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宣传法治观念,正如萨维尼所说的“法律乃是‘内在地、默默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它植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之中,源自普遍信念、习惯和‘民族共同意识。”[6]重点培育民众的法治意识并使其内化到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王会军,李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溯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治思想的认识与思考[J].思想理论研究,2013(11):39-4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0.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9.

篇4:学府路小学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综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结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实践源泉和永恒动力。

一、邓小平理论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过程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是与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的。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成果就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理论,是在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同志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统一了认识,团结了全党,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局面。邓小平同志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邓小平同志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并且对它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基本思想作了科学的阐述,特别是提出并阐明了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些思想,反映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

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它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1992年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继承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结合新的实践和解答新的历史课题中,继续丰富和发展了这个理论。在理论上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面对世纪之交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考验紧紧抓住“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作为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深刻阐述,对我国现阶段诸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以及经济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问题,都作了科学的分析和阐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科学发展观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于新问题、新矛盾的解决,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的提出,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视野,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主线,贯穿着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源泉,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社会实践日新月异,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会与时俱进,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改革开放,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结果。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永恒动力。

篇5:学府路小学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综述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境英语;课程基地;建设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63-02

【作者简介】王继兵,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苏如东,226400)校长。

我校于2012年7月成功申报“江苏省情境英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迅速开展了规划实施,努力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初步形成了具有如东高中特色的课程基地文化。

一、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情境英语教学环境

1.推进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硬件环境建设。

课程基地项目建设是一次带有技术化倾向的教改探索,是试图借助具体的综合性的实践平台,创设新型学习环境,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我校已经建成了一系列用于情境英语教学的实验室、体验厅以及课程资源网站等硬件环境,并且课程基地各厅、室都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互动设备,硬件环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加强情境英语教学软件环境建设。

努力打造“一体两翼”的建设发展格局,积极建设情境英语教学实验研究中心和情境英语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两大板块。

情境英语教学实验研究中心下设的情境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小组、校本课程研发小组、评价研究小组和课程资源建设小组,认真研究情境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贴近学生生活实践、体现如东地域特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英美异域风情的校本课程,积极开展情境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研究。

3.创设情境英语课程基地的环境文化。

在着力建设室内情境化语言体验实践场所的同时,着力营造校园整体英语学习氛围,使校园环境成为无声的英语学习课堂。诸子百家双语语录长廊、英美文化长廊、双语励志大道等的建成,营造了英语学习的情境氛围。

二、建构核心教学模型,丰富课程资源

1.梳理教学重难点,推进学习模型建构。

参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和省《英语学科教学要求》,认真梳理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应用形象描述、图文展示、多媒体呈现等直观手段,呈现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目前,已编写了《高中英语核心教学内容》等一系列教学资料,帮助学生建构英语语言学习的基本模型。

2.编写单元学案,汇集拓展性课程资源。

在梳理教学重难点内容的基础上,编写了单元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建构与以往不同的语言输入模型,促进英语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悄然变化。学案围绕教材各单元设置的话题,收集听说读写学习资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需要选择使用,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多种学习活动,体验知识,增长能力。

3.建设专题网站,整合英语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网站提供多种感官参与信息输入输出的学习资源,汇集教材教学资源、教材拓展资源、模式研究资源、评价研究资源、二语教学研究资源,链接国外主要英文媒体和全国著名外语院校资源网,拓宽学习体验和教学研究的渠道,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

4.开设校本课程,开发情境英语活动。

选择已有的双语文献进行校本化改写,编写了《英美文化读本》《诸子百家双语语录》《西方影视欣赏》《走进如东》《港口与港市文化》等校本教材。

利用课程基地的硬件条件,积极推进英语活动性选修课程建设。目前已开设了英语口译、英语演讲、英语影视欣赏等活动类英语选修课程,为学生在各种情境下学习运用语言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实践平台。

三、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1.构建自主学习互动平台,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坚持人机互动,强化语言体验与实践,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新建的阅读中心、多媒体视听说语言实验室通过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自主开展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的学习资源;基地的每个语言活动体验厅均安装了自动录播设备,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调用自己的活动录像,在共享交流和分析反思中提高运用英语表达交流的能力。自主学习互动平台多层面创设了英语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各类语言实践活动与体验中自主学习、个性学习。

2.开展英语社团活动,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

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要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情境化、生活化、多样化的语言感知、探究、体验活动,内化语言习得内容,提高听说读写技能,增强用英语进行思维、表达和交流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英语辩论社、口译社、诵读社、表演社、演讲社、读写社、影视欣赏社、欧美音乐社等学生社团相继建立并在课程基地开展活动。

四、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1.以丰富情境体验为抓手,推进情境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利用课程基地的数字化教学平台,着力通过情境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努力改变英语教学过度强调语言知识教学的倾向,转变教学方式,构建、完善了基于情境的“激活—呈现—实践—拓展”四步情境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对教学模式的内涵、原则、操作等作了全面的研究和梳理,探讨如何优化情境英语教学模式的课堂操作。

2.努力构建数字化教学研究互动平台,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程基地的教师发展中心,微格教室、录播教室均配备了自动录播系统,教室内均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观摩室可容纳50人同时观摩课堂教学,为教师研究自己和同行的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研究课堂生态,开展共学共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努力构建拓展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篇6:学府路小学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综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洋溢着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在整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得到了重大发展, 十六大以后又得到了新的发展。这前后30年的时间, 是整个世界发生大变动大调整的时期, 这种变动调整的剧烈和深刻程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最显著的变化, 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西方资本主义出现各种新情况, 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挫折,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加速发展, 各种文化相互激荡,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邓小平同志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 以科学思维审视时代变化, 以世界历史眼光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发展, 科学揭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成为我们努力营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的根本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再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都是我们党科学把握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 为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 是我们党科学认识和正确应对当今世界发展变化所作出的理论思考,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 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 以战略的思维谋划全局的世界眼光和强烈的时代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及其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理论成果。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实践的进程中, 如何理顺日益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 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党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潮流的前面, 热情支持、鼓励、保护、引导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深刻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从中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不断地推进着理论创新, 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就是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形成和发展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同时又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 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及其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理论成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依据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 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但也发生了严重曲折, 总的来说还需要很好地探索。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挫折, 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也更加引人深思。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多年间, 中国共产党人既在独立自主的实践中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辉煌成就, 积累了丰富经验, 但也经历了失误和挫折。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为了摆脱苏联模式在中国的影响, 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以后, 也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但由于“左”的错误思想影响, 我们在探索中所形成的一些正确思想在实践中并没能坚持下去, 出现了严重的背离, 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发生。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 这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 是积累经验的时期,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经验和教训, 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和宝贵的思想遗产。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立足现实, 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 立足时代, 坚持改革开放不含糊, 立足国情, 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入手, 破除了思想上和体制上的禁锢, 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在全面深化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基础上, 邓小平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结晶,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这里讲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既继承又发展、既坚持又创新的关系, 讲的就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思想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继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理论精髓的坚持、继承。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作为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

二是奋斗目标的坚持、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规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建设社会主义,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以建设社会主义,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从马克思到列宁,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再从江泽民到胡锦涛, 虽然他们在如何走向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上有不同的结论, 但共同目标却是一致的。

三是理论内容的坚持、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 始终做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 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科学理论体系, 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2]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J].求是, 2008-7。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篇7:学府路小学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综述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们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进过程,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形成于不同时期, 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 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 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

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百废待兴的中国到底是继续坚持“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路线, 还是破除“左”的思想束缚, 走出一条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 是摆在我们党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 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好制度, 但问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过去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不是完全清楚的。因此, 从新时期一开始, 我们党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紧紧围绕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索, 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1982年9月,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 指明了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方向。

从1978年到1992年, 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 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问题”;根据中国国情, 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因此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 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实现中国现代化关键在人才, 基础在教育;根据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 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现实国情, 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根据世界军事变革的新要求, 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提出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根据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 强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 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 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 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 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 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 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报告还把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若干理论新观点概括为13条, 这些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992年,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概括。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进行了概括, 把它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 党的十五大又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 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 并作为指导思想载入党章。

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党的十三大以后,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了东欧剧变、90年代初发生了苏联解体。这些震惊世界的事件, 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来遇到的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在国内, 我们的改革发展也遇到了新的困难, 政治上发生了政治风波;经济上发生了经济过热, 进入了治理整顿阶段;体制改革上, 国有企业的改革没有重大突破, 国家的税制改革、金融体制和价格改革的滞后, 形成了双重体制长期共存、摩擦很大、漏洞很多的状况。形势是十分严峻的。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如何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是摆在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严峻的政治形势和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旗帜鲜明地强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 一是要坚定不移, 毫不动摇;二是要全面执行, 一以贯之。江泽民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 邓小平已经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这篇文章做好。在做好这篇文章的过程中, 江泽民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观点, 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并指出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 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根据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 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据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新形势, 提出要紧紧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这两个历史性课题, 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根据冷战结束后世界新形势, 提出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新主张。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等种种严峻考验, 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 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并且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理论体系的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 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 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思想, 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党明确提出,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 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此, 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围绕发展这个中心问题, 我们党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 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 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学府路小学办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综述】相关文章:

学府街小学师德师风方案04-10

学府路营业厅手机卖场开业促销方案04-08

蚝二学府幼儿园第二季度平安宣传工作总结04-23

上一篇:爱其实很简单作文550字下一篇:作文教学方法:作文“捉虫”记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