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集聚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为例

2023-02-04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积极发挥“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优势,进行物联网产业整体布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逐步走出一条符合高新区特色的人才集聚发展路径,但也面临人才理念陈旧、人才与产业发展不匹配、配套服务平台欠缺等问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需要探索物联网产业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及其协同发展的规律,推进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情况

自2009年8月国家提出在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心以来,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从感知层起步,逐渐向应用层拓展,并在发展中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步入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经过10多年发展,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形成了以太科园、集成电路产业园、出口加工区、星洲工业园和各街道为发展重点与支撑的空间布局,物联网产业体系覆盖了传感设备设计和制造、数据收集和传输、智能应用和服务等领域。

(一)产业布局基本完善,产值规模逐年增长

“十三五”期间,无锡高新区积极打造物联网“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引进了华虹集团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中电海康物联网基地等多个重大物联网产业项目,成功建设了智慧健康产业园、智慧体育产业园、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和中船产业园等物联网相关产业园区项目。根据《无锡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019)》显示,到2018年,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企业已从十年前的240多家增长到1200多家,物联网产业产值达到1600亿元,占无锡市60%以上,物联网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示范应用成效显著

近年来,一大批物联网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等纷纷进驻无锡高新区,它们包括华勤通讯无锡研发中心、英飞凌无锡创新中心、华为开放实验室、中国电科微系统技术中心海康无锡研究院、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微系统技术协同创新平台、SAS(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无锡医疗物联网产品测评中心等,不断提高区域内物联网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和研发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示范应用效应。目前,无锡高新区物联网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已达58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3100余件,专利授权3400多件;牵头和参与制定物联网相关标准达80项,其中14项国际标准、41项国家标准、25项行业标准;分别取得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WG7中系统架构项目组和国际标准组等两个组的联合主编辑席位,帮助我国获得了国际物联网顶层架构设计和标准的主导权。另外,还有11个应用示范项目入选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应用案例,包括感知科技物联网动产监管平台、智慧养老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双良智慧能效云平台等。

(三)产业集聚效应显现,人才队伍吸附力逐步增强

为吸引更多的物联网企业和人才入驻高新区,形成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无锡高新区出台了《加快发展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物联网产业产值2000亿,新增物联网相关专利2000件;新增物联网小巨人企业50家,新增物联网上市企业50家;物联网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另外,无锡高新区着力打造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建立物联网与区块链产业人才培养实训基地、芯动力人才计划集成电路创新创业无锡基地———新吴分基地、全国电子信息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基地等部级人才实训基地,以强产业吸引高层次人才,提高高新区物联网专业人才集聚程度,推进“产业集聚人才”与“人才引领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分析

产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产业而动。人才集聚不仅是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保证,而且有利于推动高新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理清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能够更好地为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提供对策与思路。

(一)产业集群促进人才集聚低成本、高效应

产业聚集会产生由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所引发的外部经济效应,与非聚集区域相比较,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人才集聚的低成本、高效应。一是产业集群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比如,2016年以来,无锡高新区作为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中心,通过世界物联网博览会连续三年在无锡举办的机遇,吸引了一大批物联网重大项目、高精尖项目落地高新区,逐步形成了物联网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内有利于生产资料和行业信息的流通,推动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随着物联网产业发展和企业效益提高,能够增加物联网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向高新区物联网产业聚集。同时,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会推动高新区政府进一步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平,为集群内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为吸引人才持续流入打好基础。二是产业集群为人才流动带来便利。无锡高新区现有1000多家物联网相关企业,同类岗位比较多,让人才更容易找到新工作;同时,在形成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区域内,人才流动过程中不需要改变工作地点,这降低了员工寻找新工作的成本。三是产业集群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与发展。马歇尔指出,在产业聚集的区域,从事同样职业的人可以从邻近的地方相互获益。比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专业性人才快速集聚,因分工细致而形成的知识互补性,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累积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个人和企业成长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同时,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物联网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信息、知识、技术的扩散和传播,并增加创新的机会,使得人员资本进入集群较容易,而退出集群较难,这种单向的流动有利于劳动者对集群的忠诚度,也激励了劳动者的不断创新。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产业集群内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才迅速成长。

(二)人才聚集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推进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和升级的重要因素,产业集群下的人才集聚能够起到服务、引领、支撑产业发展等作用。具体而言,一是人才聚集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能力。对高新区物联网产业来说,人才集聚不但为区域内企业集聚大量人力资本和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而且可以促进物质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步伐,引进更多的优质企业和投资项目,集聚区企业将不断扩大和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二是人才聚集加强产业集群内的社会化协作水平。产业集群能够更好的顺应社会化分工的要求,推动集群内诸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相关行业企业提高专业化水平,产业集群内相关行业人才的聚集,有利于加强这些行业的社会化协作水平。三是人才聚集促进企业创新。一方面,人才聚集有利于人才之间的相互学习,形成知识储备库和提升知识更新速度,这些人力资本和知识溢出的竞争优势将使产业集群形成可持续的创新优势。另一方面,高端人才更有能力和意愿在工作中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不仅实现人生价值,而且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比如,随着高新区发展物联网产业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吸引了物联网方面不少总部基地的青睐,也汇集了不少物联网研发资源,有效激发了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活力。目前,全区物联网从业人员已超过7万人,高新区与中科院、清华、北邮等知名院校联合建立了50多个物联网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并开展国家物联网创新中心的筹备工作,有效推进了高新区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三)产业链和人才链的耦合效应

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既是产业链的延伸拓展过程,也是人才链的集聚升级过程。第一,产业集群扩大了人才链的需求。在产业集群内,产业链沿着主导产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拓展,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产业链的拓展扩大了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向产业集聚会推动形成人才链。所以,产业链与人才链紧密相关,互相作用。第二,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的升级。产业聚集导致人才链在空间上形成集聚,加强人才之间的知识、管理和技术交流,可以更好的提高人才的各种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同时,人才链的优化可以推进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产业实力。第三,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内在关联性。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结构支撑,以满足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人才链的发展为产业链的升级提供了技术、知识等支持。所以,产业链与人才链具有内在关联性,产业链和人才链的动态平衡贯穿在产业发展的全过程,能够推动人才在产业集群中的流动和集聚。

三、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与人才集聚协同发展的对策

无锡高新区是物联网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结合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协同机理分析,提出解决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与人才集聚协同发展瓶颈问题的对策。

(一)确立产业人才协调发展的理念,促进产业与人才精准匹配

人才对产业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同时产业发展也吸引人才的聚集和成长。目前,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的总量和规模在无锡市处于领先地位,但影响物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日趋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物联网专业人才供给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高新区物联网产业与人才供给缺乏协调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在数量上物联网专业人才供给不能满足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需求规模。数据表明,目前无锡高新区每年对新增物联网人才的需求规模在14000人以上,但是通过市场配置只能提供4500人左右,每年人才短缺规模近万人,市场人才供给总量不足现象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在人才层次上物联网人才与产业供需匹配不够精准,中高级人才供给比例低不能满足高新区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比如,在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需要的近万人规模的人员增量需求中,45%比例要求是中高级人才,而无锡市场能够提供的物联网人才总量不足6000人,且其中有90%比例的都是基础性人才,中高级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所以,在新形势下,高新区要树立产业人才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深刻认识将人才工作纳入产业发展总体布局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具体做法可以包括,一是要加强人才需求调研,统计物联网相关产业和项目的人才缺口,进行不同层次因素对人才吸引力影响的分析,建立人才需求和供给的预测机制;二是结合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与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结构和梯队;三是激发物联网产业链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积极发挥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使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价值得到同步发展,真正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四是搭建政府、企业、人才信息沟通桥梁,促进人才与产业发展需求、人才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精准匹配。

(二)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恰当的激励模式可以挖掘和发挥人才的潜力,这样才能凸显人才的价值。一是进行分配机制改革,建立重业绩、重贡献的收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为物联网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活、竞争、职业发展环境,让物联网人才职业成长的路径更加通畅,比如在工资津贴、评优与晋升、生活安排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二是制定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鼓励物联网人才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和成果推广,切实保障物联网人才的劳动成果,为物联网人才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实现人才集聚。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要体现高新区人才引入的独特优势,着重在项目资助、资金支持、工作环境、住房等方面给予保障。通过授予“优秀人才”、“科技人才”等荣誉称号,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社会知名度和职业美誉度,激发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必须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平衡的原则,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激励的主要和辅助方式,促进人才集聚发展。

(三)建立健全产业人才引育机制,优化和完善相关配套服务

一方面,建立健全的产业人才引育机制,培育充足的物联网产业人才。需要依据无锡高新区引人优势引入国家资源,培养物联网产业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开展政府、行业、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加强对物联网人才的柔性化培养和使用;提高地方高校设置物联网相关专业的积极性,加强校企合作建设物联网实训基地,创新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社会多方合作参与物联网人才的技能和业务培训;成立物联网中高端人才培育专项基金;建立合理的物联网人才梯队,推进产业集群内人才合作与交流,发挥人才共生效应作用。另一方面,构建开放、平等的人才服务平台,优化和完善相关配套服务。出台人才相关政策与制度,以高新区物联网相关产业园为基础强化对人才的管理,体现物联网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协调发展的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对物联网人才的培训、就业、生活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高新区物联网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培养与组建专业化创业辅导导师团队,为物联网相关创业人员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企业、研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开展科研创新合作,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积极为优秀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服务。

(四)打造良好的产业集群环境,吸引物联网人才集聚

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具有强大的吸附效应,能够不断吸引相关企业加入到这个良好的产业链中,所以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常常利用产业链招商打造产业集群,寻求最大的商业利益。目前,无锡高新区的计算机、半导体、光伏等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由此形成的物联网产业集群符合产业链招商的各种要求。高新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在物联网产业上的先发优势,以产业链招商推动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以物联网产业集群带动高新区的招商工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更好的提升高新区物联网乃至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水平,以完整的产业链吸引各层次的物联网人才。当然,物联网产业的人才集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了切实做好该项工作,高新区应该从政策支撑、资金扶持、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等多方面不断完善和进步,打造良好的物联网产业集群环境,才有可能让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来高新区发展、创业。

摘要:本文以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为例,分析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探索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及其协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与人才集聚协同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集群,人才集聚,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娟惠.产业集聚中的人才集聚问题研究[J].经济视角,2020(02).

[2] 马丽颖.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影视产业集群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10).

[3] 籍家飘等.产业聚集的人才聚集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6).

[4] 王学用.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人才集聚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09).

[5] 樊振东.产业聚集与人才集聚相互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

上一篇:试论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下一篇:制约壳牌气化炉长周期稳定运行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