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区域活动特色

2024-04-27

创区域活动特色(共8篇)

篇1:创区域活动特色

创区域活动特色促幼儿身心发展

明月幼儿园创办于1913年,具有近百年的办园历史,是江苏省首批省示范园之一。一九九年我们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研究开始,逐渐形成了以“区域活动”为标志的特色教育。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进行区域化园本课程的开发。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动、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条件获得自身发展,思维积极、大胆创新,喜欢探究,保持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我园的区域活动特色受到了省、市幼教同行的赞誉。省教育厅、省教科所领导先后到我园视察。2003年、2006年我园的区域活动先后在市、省幼教学术年会中对全市、全省开放,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吸引大批省、市幼教同行参观学习。

一、明确培养目标,确立“幼儿园区域活动”教育特色。

社会需要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并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人发展的早期,重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提供或创造一种丰富、适宜的环境,促使幼儿整体以全面的方式成熟起来。内容和形式都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特点和需要选择活动,实现活动学习的多种价值。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的活动。科学合理而有效的区域活动,给教师提供了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和极具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幼儿的机会,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增加了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的可能性,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的得到最大的成功。因此,我们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引导下,着眼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激发幼儿个性化发展,确立以“健康快乐、好奇探究、自主创新、明理向上、勇敢自信,”为培养目标。我们以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为载体,通过对游戏的研究与探索,确立以“幼儿园区域活动”为教育特色。积极创设开放、宽松、自主的区域环境,努力研究合作、探索、创新的区域化课程模式。

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将情感、认知、品德等教育融于区域活动中。

1、以“爱”为核心,德育寓于有趣的区域活动中。

我园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大走廊,孩子们每天进出教室、散步都要经过这个走廊,我们就以“爱”为核心,结合各年级的特点,创设幼儿道德教育的区域环境。小班幼儿关注的是自己周围的人、事、物,我们便创设“爱我的家、爱动物、爱同伴、爱自然”四个区域。中班幼儿视野较为开阔,我们创设“扬城小天使”区域,让幼儿区域活动中了解扬州的风景名胜和特产,树立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大班幼儿对家乡感情已经从物到人,有了对文化了解的渴望。我们创设了“知扬州、看扬州、说扬州”区域,在区域中孩子们了解有关扬州的文化,知道扬州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此外,我们还将文明礼貌教育穿插

其中,中班大走廊的天花板上是蓝蓝的星空,我们将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礼貌用语和说明图片布置上去,让孩子们再散布时也能接受教育。

2、与教育教学结合,创设学习型区域。

我园的区域活动分为以培养幼儿情感为主的“情节性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认知能力为主的“操作性区域活动”和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实地性区域活动”。小班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一些行为,而在科学探索方面,由于受能力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小班的区域活动以培养幼儿情感为主,多设立一些情节性的区域活动。我们在小班开设“娃娃家”、“医院”、“托儿所”等区域,穿插少量的认知区域活动,如“图形宝宝”、“好玩的玩具”等。中班的幼儿对于情节性游戏仍然保持较高的兴趣,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兴趣。因此中班保留一些情节性区域活动,增加一些操作性区域活动,如在“社区服务站”、“星星小邮局”等情节性活动基础上,增加了“音乐王国”、五彩的泡泡“等区域。大班的幼儿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对于情节性游戏仍十分感兴趣,大班以操作性区域活动和实地性区域活动为主,如“陀螺”、“我和影子做游戏”、“各种各样的纸”为主题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由于找对了幼儿兴趣点,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

3、开发区域化园本课程,开创教学新模式。

在我园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园于2003年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十·五规划课题“幼儿园区域化课程模式的实践研究”,开始了我园园本课程的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课题已通过中期鉴定。可以用两个突破和两个创新来概括研究成果。

两个突破:一是突破常规的教学方式、二是突破传统的一日活动模式。幼儿根据实际需要与兴趣自主选择区域学习,教师给幼儿提供适时地帮助与指导,突破传统的集体教学的模式,将区域活动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采用区域学习与集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的教育行为,幼儿学习的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幼儿自主学习的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我们还允许教师根据幼儿实际活动情况,自行调整作息时间,实行班级弹性管理。

两个创新:一是备课模式创新、二是评价模式创新。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在充分观察幼儿的前提下确定教学层级目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预设幼儿活动情况;预备多种应对策略以增强活动中教师指导针对性。在教学中教师改变传统的鉴定式评价,采取分时段评价,多角色参与评价的评价方法,以更好地适应用区域化教学的需要教师。今年4月在江苏省幼教年会开放的区域活动“各种各样的纸”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吸引大批幼教同行到我园参观学习。

四、依托社区资源,拓展区域活动渠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园将特色教育向社会延伸,各年级教师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设计丰富的主题活动,和家长、社会一起利用身边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多途径开展幼儿品德教育。向日葵年级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开展主题活动“学革命先烈,炼坚强意志”主题活动,通过远足活动初步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萌发幼儿爱国主义思想。星星年级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开展“和爷爷奶奶共度重阳”主题活动,教育幼儿尊敬老人,从小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道德品质。宝贝年级和明月分园的幼儿在扬州喜获联合国人居奖之时,开展“扬州人居美”主题活动,树立幼儿“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安娜女士在分园幼儿进行社区宣传活动时热烈拥抱我园幼儿。我园的社区主题活动还有“明月跳蚤市场”、“走近古运河”、“我和小树共成长”、“大桥情系你、我、他”等。这些社区大型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及时把握社会动态,抓住教育契机,调动社区、家庭的力量,开创社会、家、园合力教育的新局面。

五、创新教学模式,促教师专业成长。

在区域教学中,教师们发现以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根本不能适用于区域教学,从《指导纲要》到各种业务类书籍老师们仅找到一些理论参考,而真正的实际操作模式和经验只能靠老师们自己摸索。我们从教师在区域化课程模式的定位开始,确立了教师是活动的观察者、参与者、指导者。研究中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模式。首先,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诊别出有价值的兴趣点。然后围绕兴趣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设计方案。接着为幼儿创设区域,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发展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指导方案。最后教师必须对活动进行反思,找出其中的优缺点。其过程是观察→制定方案→创设区域→观察→调整方案→反思。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主动开展工作、主动进行反思、主动寻求发展;创新环境创设、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主题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九五以来我园有4名教师评为市、区级名师,两名教师分获省第一、第三届教学活动评比一等奖,在市区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我园的教师都以优异的成绩排在榜首。

六、今后区域活动特色发展新思路。

1、将区域活动向0—3岁延伸,形成一套完整的活动模式。

人们常说3岁定80,也就是说3岁前幼儿的情感、性格、思维方式等就已经基本成型。我们应提早进行干预,为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形成一套完整的儿童区域活动模式。

2、将区域活动向家庭、社区延伸。

意大利瑞吉欧教学模式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家庭社区的支持,因此,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优化发展必须取得社区与家庭的支持。我们可以将区域向家庭延伸,让小朋友在家中创设小小游戏环境,作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补充;让社区支持区域活动,成为区域活动的实践场地。

3、继续进行区域化园本课程模式的研究,完善课程评价模式。

在区域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初步建立幼儿分层评价的方式,但这只能作为评价体系的一个方面,对教师教学的评估尚未形成体系。为确保区域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方向,应逐步完善体系,建立从不同出发的评估标准。

篇2:创区域活动特色

——王西小学创建学校特色工作情况

回族镇王西小学位于洛宁县城洛浦西路,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学校在“以德为本,以爱为源,因材施教,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育人有特长”的办学目标指导下,汇集了一支充满爱心、素质高超的教师队伍; 探索出了一条以社团活动为切入点的特色办学之路;学校领导班子求真务实、乐于开拓。教师教风严谨、踏实;学生学习生动活泼,具有创造性。现有18个教学班,900多名学生,教职工40多人。教师中达到本科学历的有16人,占教师总数的48%,所有教师均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水平。有小学高级教师18人,小学一级教师26人,学校占地6660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良好,远程教育接收室、微机室、自然仪器室、实验室、英语活动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齐全。

自2008年被评为洛阳市规范化学校以来,学校班子就着力于”规范+特色”思考:如何巩固并提升社团活动为特色的建设成果,使学校社团活动工作更有特色再上台阶,成为特色建设项目实验学校。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突出一个重点,加强两个基础,狠抓两个结合”的特色教育工作的新机制,即:突出社团活动主阵地这个重点;狠抓社团辅导教师的培训,加强艺术教育的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社团教育的硬件基础;抓学校社团活动与学生课余生活的结合、抓学校社团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使我校社团活动工作更具活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我们的规划

办学特色,是提高学校办学内涵,打造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重要途径。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我校以“发展好每一位学生”为总体目标,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办学品味,树立了“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特色育人”特色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办学特色建设。经多方征求意见,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依托乡土特色文化,确立了以社团活动为突破口的特色建设规划。

规划坚持发展性、整体性、全面性、社会性四项基本原则,即既关注办学特色的现实成果,更关注办学特色的未来发展;既关注办学特色的建设成效,更关注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既关注学生特殊项目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关注办学特色目标的达成度,更关注家长、社会对办学特色的认可度。

为了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规划中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其他相关行政领导为成员的办学特色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了各社团活动小组的负责人,积极开展办学特色建设活动,认真研究办学特色建设的过程以及目标。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规划还明确了教师队伍培训、社团活动的实施过程、扩大艺术教育特色的影响范围、特色建设成果展示、构建有利于艺术教育办学特色建设的评价机制等内容。

规划还指出了办学特色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得以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注重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以各项活动为载体的社团活动,努力提高办学内涵,积极创建市特色建设项目实验学校。

二、我们的工作

1、突出社团活动作用。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的一半以上,学校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利用周二下午和节假日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进一步挖掘、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打造农村学生课外乐园。

学校利用现有师资,做到师资保证、时间保证、专用教室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保证。在社团活动管理中,学校严格执行“六认真”管理,教师开学有学期社团活动计划,期末有活动总结,要求教师每次活动有教案,有记录,活动中既有学生的发挥,也有教师的示范和精品欣赏,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爱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素养。

学校每月社团活动专题会议,每个社团汇报本月的活动情况,收获及感悟,不足及改进措施。

2、社团活动的基本情况

随着社团活动的逐步成熟,本学期进一步细化社团活动。首先,本学期一开始就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让活动有章可寻。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学校师资力量,确定适宜的社团。本学期我校要求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有特长”,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书法,美术,武术操,跳绳 ,手工制作,舞蹈,英语口语,乒乓球,花样跳绳,呼拉圈,健美操,棋类等共29个社团.辅导教师共计44人,参加人数达908人。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离不开老师的精心组织和耐心指导,因此,我们选拔一些有特长,认真负责的老师来指导社团活动,并在开学之际召集指导老师开好社团活动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以便有效的开展活动。

3、做好社团活动的常规管理工作。细化社团活动纪律,强化社团活动责任。在社团活动之初集中学生宣讲社团活动纪律,并将活动纪律打印出来,在教室张贴。明确社团活动指导老师的责任,打印出来,分发给各个指导老师。每周二开展活动时,各指导老师必须上、下课时都清点学生人数,并由专人作好载。‚每周二开展社团活动都有专人督察,监督社团纪律,维护活动安全,并及时处理各种偶发事件。

4、再次,为有效的开展社团活动,本学期我校采用汇报演出的形式对社团活动进行验收,真正做到了有活动就有收获。根据各社团和特点,对不同的活动采取不同的方式验收:手语操、舞蹈、朗诵、讲故事、英语剧社社团以汇报演出的形式进行验收;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花样跳绳社团组织表演赛;手工制作、书法、绘画、社团以作品展示的形式进行验收;乒乓球和棋类社团以比赛的形式进行验收。

三、我们的成果

在长期的社团活动中我们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在社团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培训提高了社团活动辅导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社团活动也在不断的资金投入中,水平得到了提高,各项硬件设施得到了完善;在学校构建了浓郁的活动氛围,校园文化由显性的表现,逐渐转向内涵发展,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被赋予了生命力和新的生机。通过社团活动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乐观情绪,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发展了特长与个性,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每年定期的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展示师生艺术才能,体育特长。艺术节不仅是文艺会演,还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书法、绘画、剪纸、演讲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的师生参与,为期一周的师生作品展,将每届艺术节中评选出的优秀的学生作品和教师作品进行陈列展览。在艺术节中,全校师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尽情享受着艺术带来的快乐;我校还长期坚持把系列德育活动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活动育人,塑造心灵的独特效果。

篇3:创区域活动特色

关键词:区域资源,课程开发,综合实践

任何课程的设计、实施与发展都必须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支撑, 综合实践更是一门地域性很强的课程, 其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课程教学, 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发挥主动参与课程建设的意识, 去开发、整合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 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包括校内资源、区域资源和学生家中的教育资源。其中学校所在区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 它不仅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 也是一个接纳学校教育, 更是开展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

农村区域资源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如何利用整合这些课程资源, 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城市相比, 农村小学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要从这些资源中找出适应于学校需要的积极因素, 通过教研组、教科室组织教师对区域资源精心梳理, 确定符合学校历史文化积淀和特色的课程, 精心设计编写, 形成特色课程资源。利用这些区域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敏锐的触觉、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从而切实收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际效果。

浙江省东阳市城东街道李宅小学通过充分挖掘区域资源, 结合精品校本课程, 利用德育基地, 巧用地方产业, 结合民风民俗, 开辟劳动基地等多种途径, 创设农村小学特色综合实践活动,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建设精品课程, 开展特色综合实践活动

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的课程中体现, 并融入学校的课程中?我校从自编的校本课程出发, 经过几年的研究, 编写了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少年工艺美术大师”系列课程, 本课程在2015 年被评为浙江省精品校本课程, 包含有“粮食拼贴”“草编”“少儿木雕”“荷花灯”, 这些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同时又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例如, 在低、中、高年级的课程中, 都根据相应的学科特点编写了符合各自年龄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如“少儿木雕”中的《社区的李宅古建筑与木雕》与《东阳木雕的现状与危机》等调查实践活动课, 既符合校本教材的整体编排, 又突出了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特点, 同时充分利用了学校与李宅古建筑一墙之隔的优势。通过活动的开展, 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东阳木雕的历史与现状, 而且还了解了古建筑的由来进而了解了李宅的历史, 激发了孩子们对东阳市木雕与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利用德育基地, 开展德育综合实践活动

德育为育人之本, 德之不存国之将覆。我校有三个德育基地, 分别是“李宅宗祠”“雷锋连长纪念馆”“驻军某部”。“李宅宗祠”是学校私塾的旧址, 也是李宅小学创办之初的老校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之初, 就充分考虑到对德育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学校利用毗邻李宅宗祠古建群落的有利条件, 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家的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在古建群落的一砖一瓦中去了解李宅的历史、学校的办学历史以及李宅子弟耕读传家的人文精神。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都组织学生去参观“雷锋连长纪念馆”, 并组织开展学雷锋系列实践活动, 让孩子们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同时学校与社区一起联系位于社区境内的驻军某部, 让学生到部队去体验生活, 通过与部队官兵的互动、简单的军训、国防知识大闯关等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军爱国的情怀, 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有家国情怀的红心。

三、巧用地方产业, 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 任何一个学科都可以找到适合开展的内容或素材。如科学学科中的《磁铁的认识》这一课, 我校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就开展得很好, 也称为我校的特色活动。我校开展“磁铁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东阳市是世界的“磁都”, 磁场的“南北两极”就在“横店”与“李宅”之间, 李宅也是磁性行业的发源地, 李宅的大多数工厂是磁钢厂, 学校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磁钢厂工作, 所以学校就把《磁铁的认识》这一课的课堂放到磁钢厂, 让家长、工厂员工、孩子成为老师, 让孩子认识磁铁的同时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 激发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与认真学习的积极心态。通过“参观磁钢厂”“我来当老师”等活动充分地让孩子、家长、企业参与到活动中来。再如, 校本课程“少儿木雕”教学设计中让孩子走入学校周边的木雕厂进行参观等活动等, 都充分利用了周边的相关木雕及家具产业的优势。通过实践活动让学校、家庭、企业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进一步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带来助力。

四、结合民风民俗, 开展乡土综合实践活动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民风民俗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寻找适合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 既有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 又有利于通过实践活动让教师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 让学生感受活动的真实。如在轰动东阳、名扬市外的“金华市非物质遗产——李宅荷花灯”活动中, 我校就组织学生进行了“花灯卫士”“灯展小导游”“环保小卫士”“花灯小能手”“我是非遗传承人”等系列活动, 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得到了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在活动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综合素养有了质的提升。

五、开辟劳动基地, 开展劳动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农村贴近自然, 让孩子走进自然、走入生活中去锻炼和学习, 就得让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贴近生活, 让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我校在编写《粮食拼贴》校本教材时, 刻意把“粮食去哪儿了”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安排在粮食收获的季节, 让孩子在活动中了解粮食的种植、管理、收获、保存等各方面的知识,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运用组队、寻求帮助、上网搜索等方式, 采用观察、记录、问卷等方法来了解“粮食去哪儿了”。通过活动, 既增加了学生对于拼贴画中粮食的认识, 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篇4:陶瓷教育贯主线 区域活动创特色

一、陶瓷环境精布置

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来规划,它要便于孩子活动,利于孩子发展,符合孩子的需要。环境的创设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心地投入活动,充满信心地探索问题。在区域环境布置中,我们以陶瓷为主线,精心布置陶瓷环境。我们将区域分为多个陶瓷区:塑造区、装饰区、拉坯区、欣赏区等。在欣赏区中,有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陶瓷。我们又把这些陶瓷进行分类:有日用陶瓷,如碗、杯、汤匙、盘子等。有艺术陶瓷,如鸟、兽、虫、鱼。有古代陶瓷,有现代陶瓷。有名家陶瓷,有孩子们自己创作的陶瓷。在拉坯区,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拉坯试验,感受拉坯过程,体验拉坯快乐。在塑造区,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玩动瓷土,随心所欲,将瓷土捏出各种各样自己喜爱的造型。装饰区则是用陶瓷来装饰自己的教室,比如,在教室的角落,摆放一个古代青花陶瓷,又在旁边种上一些美丽的花草来点缀,显得古香古色,韵味十足。另外,我们在教室的走廊、楼道转角、阳台、墙壁等地方,都经过精心布置,凸显以陶瓷为特色的育人环境。如,在楼梯过道,我们分层次设立了“青花瓷区” “德化白瓷区” “陶瓷玩具区” “西洋陶瓷区” “古代人物区”等,这些陶瓷作品,造型别致,匠心独运,栩栩如生,走进幼儿园,好像走进了变幻莫测、多姿多彩的陶瓷世界,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感受陶瓷的魅力,在心中种下热爱陶瓷的种子。

二、陶瓷文化常熏陶

陶瓷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同时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瓷都德化,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步。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让家乡的千年陶瓷薪火,生生不息。培养幼儿从小热爱陶瓷,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比如,我们在校门口的围墙内,设计了大型的“陶瓷工艺大师走廊”。如《瓷坛泰斗——何朝宗》《中国美术大师——苏清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许兴泰》《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柯宏荣》等,这些陶瓷工艺大师,有古代的,有近代的,有现代的。“陶瓷工艺大师走廊”,图文并茂,浅显易懂,让孩子们了解家乡这些陶瓷大师的感人事迹,欣赏他们不朽的陶瓷作品,产生家乡以及民族自豪感。再者,我们在幼儿园一楼的长廊设计了“陶瓷发展变化史走廊”,如陶瓷的进化、陶瓷的生产、陶瓷材料的变化、陶瓷的发展、家乡的陶瓷技术等。幼儿在与教师、家长、同伴一起观察、讨论、交流这些引以为豪的科学发明创造史的过程中,生成了许多科技教育主题探究活动,如“我们是小小陶艺家” “陶瓷是我们的好朋友” “ 陶瓷就在我们身边” “了不起的德化陶瓷技术”等。另外,我们还积极开展“走出去”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德化陶瓷博物馆” “顺美陶瓷生活体验馆” “佳美瓷厂” “顺美瓷厂” “龙鹏陶瓷研究所等”,带领幼儿参观德化陶瓷,聆听陶瓷专业讲解,了解家乡陶瓷历史文化,与陶瓷艺人近距离接触,这些活动不仅把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等人文精神植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田,而且萌发了幼儿的创造意识。

三、陶瓷材料巧投放

我们创设具有本土特色的陶瓷特色活动区域,引发幼儿自主的陶瓷创作活动,尊重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与创作,让幼儿感受家乡陶瓷的艺术美。在区域陶瓷材料的投放上,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陶瓷材料要具有探究性。陶瓷材料的探究性是指材料必须能够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我们之所以提出材料必须有探究性,是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的材料,才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更重要的是儿童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是儿童是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不能看作是探究活动。例如,我们在开展《船》的主题活动时,老师交给幼儿几艘船的模型,让幼儿找找船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或是船有几层等。然后交给孩子瓷土、小刀、竹笔、彩色等材料。让孩子们对照船的模型,用瓷土捏出和模型一样的船,再进行修改、再上色等。二是陶瓷材料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材料的多层次性是指材料的投放必须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不同发展水平,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层次的提高。如在开展主题活动为《美丽的花》中,在塑造区,我有意提供两种不同的范例让幼儿选择,一种是捏好的花的轮廓让幼儿图色,一种是捏不同的花让幼儿自己捏出花的茎和叶子。不同层次的幼儿就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材料的多样性是指材料围绕教育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所以,这就要求材料的提供应注意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篇5:托班特色区域活动计划

美工区: 二月份:

投放材料:橡皮泥、垫板、小木棍。活动目标:

1.建立良好的美术区域常规,知道用完的东西要摆放回原位。2.会用“团、压、搓”等制作一些简单的东西,如汤团、糖葫芦、大饼、小蛇等。三月份:

投放材料:剪刀、橘子皮、不同厚度的纸张等。活动目标:

1.引导宝宝学习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2.鼓励宝宝两只小手配合剪“花瓣”。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增加动手操作能力。四月份:

投放材料:皱纸、彩色纸、浆糊。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引导宝宝给衣服裤子打扮。2.继续进行活动的常规培养。五月份:

投放材料:颜料若干、抹布、盘子等。活动目标:

1.愿意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拓印活动。

2.在巩固三原色的基础上,尝试进行颜色一一对应的活动。六月份:

投放材料:蜡笔、各类教师制作的半成品图画。活动目标:

篇6:创区域活动特色

亭旁镇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有成效

今年来,亭旁镇以实现“村强民富、村美人和”为目标,强班子、建阵地、树旗臶、绘蓝图、创机制,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取得积极成效,为亭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建好一套班子,镇村联动,驻村“组团”抓服务 从镇、村干部两个层面入手,开展镇村联动,驻村“组团”服务活动,推动了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抓联动,强“组团”,增服务功能。整合管片领导、驻村干部、调解员及责任医生、社区民警等部门人员力量,组建服务团队,设臵“连心窗”,把人员的照片、职责及联系方式等在村宣传栏上公示。二是抓督查,强考核,促工作落实。成立工作督查组,由书记、镇长分别任组长,深入到22个村支部进行督查。针对存在的台账资料不全、室内布臵不规范、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专门召开通报会,要求各驻村干部和支部书记认真对照,查漏补缺,以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三是抓典型,富内涵,强支部建设。出台了《关于评选优秀驻村干部的实施意见》,开展优秀支部、十佳支部书记、十佳村委会主任评选活动,挖掘了杨加华先进典型事

迹,在全镇学习推广。大力开展“强弱支部结对子”活动,全镇有4个村得到转化晋级,跨入先进支部行列,35个支部实现晋位升级。同时,继续抓好“后进治”工作。“后进治”即选好配强支部班子,对战斗力差、经济发展缓慢的村支部班子进行大力整治,把那些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带头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人才及时充实进村班子。四是抓纪律,明制度,促工作规范。实施“龙头”工程,制订定点帮促制度,实现“专人专责”,做到支部班子不强不撒手,群众不富不脱钩。建立村干部考评承诺机制,推行村级目标绩效管理,强化村干部履职践诺、履职问责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对在11号台风中1名村支委和2名村委的失职行为进行追究,免去或暂停相应职务。

二、落实一块阵地,建修租借,“四措”并举夯基础 按照年久失修的村启动新建一批、有阵地但设施简陋的村改建提高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规范完善一批的“三个一批”工作思路,采取建、修、租、借方式,加快村级办公场所建设。目前,镇里已拿出30多万元专项补助款,并制订了解决村级组织办公场所的总体规划和分村实施计划。一是做好“建”字文章。采取部门结对、镇慈善补助等方式,完成汪家等9个村办公楼的新建;二是做好“修”字文章。通过对学校布局调整后的闲臵校舍和弃用公房进行维修,作为小林山等6个村组织活动场所;三是做好“租”字文章。

针对高山地区常住村民不多的情况,通过租用民房的方式解决上高等7个村组织活动场所;四是做好“借”字文章。借助联合支部合署办公,解决半岭等8个村组织活动场所。

三、树立一面旗帜,统筹发展,勇立潮头当先锋 一个党员一面旗臶,坚持以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为目标,注重发挥党员作用。一是差别化管理,激发农村党员队伍新活力。针对农村党员的思想、能力、岗位等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进行“五式”差别化管理:即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筛网式”源头管理。一方面做好入党对象的资格审查,做到提前介入,另一方面尝试借势发展,每年安排3到4名因村支部派性严重而无法入党的村委会干部,进入镇机关支部或合作社、非公企业党组织,按法定程序培养发展入党。今年上半年,该镇共发展农村党员37名,解决了2个长期未发展党员和预警村问题,取消了2名户籍不在本村的预备党员资格,1名延长预备期,3名暂缓审批;对致富能手党员实行“示范式”培养管理。要求做到“五带头”(做勤劳致富、守法奉公、社会稳定、弘扬文明、关心群众的带头人)。今年该镇举办百名创业党员之星评选活动,通过创业之星帮扶带动困难党员、困难群众,成效明显;对流动党员实行“服务式”跟踪管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工作台帐、定期沟通联系等工作机制,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目前该镇872名农村外出流动党员已得到有效管理;

对一般党员实行“志愿式”引导管理。开展党员承诺履职活动,让广大党员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开展“微博建阵地,党情联万家”行动,实现党员“网上线下”良性互动,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搭建起一个网上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对困难党员实行“帮扶式”结对管理。按照“五不”目标(思想上不退党、工作上不松劲、学习上不落伍、优良传统不丢弃、发挥余热不保留),搞好结对帮扶,帮助其提高发展生产和脱贫致富的能力。二是区域化共建,不断壮大党员队伍。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量薄弱的实际,积极推进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党员的组织基础。今年通过重新整合,现有非公企业单建支部15个,联合支部4个,涵盖了该镇全部企业。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加强外来人才的党员发展工作。通过教育引导,把其他社会阶层人员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并把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在社会各个领域发展党的力量、扩大党的影响。上半年非公党组织共推荐产生入党积极分子12名,发展新党员8名。

四、绘就一幅蓝图,主抓特色,以点带面求突破

以富民强村为根本,在工作开展中,该镇引导广大领导干部,特别是村干部沉下心来,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集体增收的新途径、新办法,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红色旅游发展、“进村入企”大走访等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一是集镇区域做商贸。以集镇所在地包、杨两村为龙头,拓宽集镇区域,辐射周边叶家庄等6个村,主做商贸业发展。比如,杨家村办公大楼通过出租,年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二是场站周边抓开发。结合火车站场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引导下路朱、前楼等周边村庄调整发展思路,及时与站场经济相衔接,因地制宜地发展商业项目。比如坑下村建成农家乐特色村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里增收10多万元;三是做好高山地带生态建设大发展。大力发展杨梅、梨、茶叶等种植业,范围涵盖湫水下叶片等11村;在中门板沸至枧头区块,推行土地流转,开发云梯式田园,种植成片玫瑰,嵌种优质果树,打造千亩花果山;在芦田山区块,投资开发百果园、百竹园、百花园等,规划打造生态度假区;依托佃石水库,在彭赖至坝头区块建设休闲农庄;四是做好偏远村劳务输出创业大发展。彭赖片、葫芦田、枧头以及百两岗、便岭坑等村,通过建立各种媒介和平台,引导村民外出经商务工,拓宽就业门路,帮助他们及早实现自主创业。

五、健全一套机制,修订完善,经久耐用讲实效

篇7:创区域活动特色

xx小学位于xx市xx大街xx号,是一所秉承古赵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品牌学校。学校始建于1974年,原名xx路小学,XX年6月开始改造扩建,XX年4月28日新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并于XX年7月改名为xx小学。

新教学楼共分五层,总建筑面积为4681平方米,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教学楼。学校环境优美、设备完善、布局合理,各种配备设施均达xx省办学水平一类标准。现在学校规模较大,是xx区屈指可数的几所大学校之一。目前在校学生2061名学生,29个教学班,现有在职教师77人,其中高级教师50人,一级教师15人,本科以上学历30人,其它全部为大专学历,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老师师德高尚、业务娴熟。近年来,教师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新长征突击手”、“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优秀人才。近几年来,xx小学多次在区、市调研评比中,成绩位居前列。学校先后荣获“xx省一级图书馆”、“xx省依法治校示范校”、“xx省防震减灾示范校”、“xx省xx普法先进单位”、“xx省家长学校先进单位”、“xx市依法治校示范校”、“xx市家长学校示范校”、“xx市防震减灾示范校”、“xx市文明校园”、“xx市安全文明学校”、“xx市优秀少年军校”、、“xx市优秀图书馆”、“xx市优秀反邪教学校”等荣誉称号。在数学奥林匹克、英语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均有多人获市级奖、省级奖、全国奖,荣誉的获得使xx小学的品牌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打造和升华。长期的教育实践,使大家深深

体会到,要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是核心,依法治校是保障,组织管理是关键,制度完备是保证。一直以来,学校各项工作始终遵循“以读书为特色

以育人为目的”的办学理念;恪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校训;倡导“敬业修德、无私奉献”的教风;营造“善教善导、主动发展”的氛围,不断强化科学法制管理,规范人文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浓厚读书氛围,提升教育品位。

保证一流的教学水平,力争一流的教学质量,以回报家长、社会以及每一个在xx小学上学的孩子。基于我校“以读书为特色

以育人为目的”的办学理念,我们把营造书香校园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其目标就是使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读书中陶冶情操、积淀文化,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现就我校创建特色学校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力推进新课堂

为学校的再发展注入活力

教育教学上勇于创新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内容。“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是xx市教育局在新形势下为实现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而提出的崭新理念,是提升课堂效果的必由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我校“聚力师资、聚焦课堂”,以科学的方法和措施,以兼容并包的胸怀,以去伪存真的务实态度,博采众长,找途径,抓核心,取得了一定成效,创建了“四学五环”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四学,即自学、互学、群学、导学。五环即为课堂流程的五个环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提问展示---精讲点评---当堂训练。

围绕新课堂的创建,我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师徒结对、成立新课堂学科小组等,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为学校的再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也提升了教师驾驭新课堂的能力。在xx市新课堂优质课评比中,我校的杨艳艳老师、赵永芝老师、曹泽敏老师,分别代表了xx区的语文、英语、美术学科进行比赛,并均获得了一等奖。赵永芝老师还作为xx市小学英语学科唯一的代表,与上海冯恩洪教授率领的教学团队同台作课。

二、铸造校园精神

树立校园核心文化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良好的校园精神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作用。学校将树立鲜明的校园精神作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努力塑造书香校园的文化个性,形成以读书为特色的人文xx,来彰显“以读书为特色

以育人为目的”的办学理念。为此,我们完善了校徽、校歌、校旗、校训、校报,各班也制定了班规、班训,并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校园精神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环境,激励鞭策师生健康成长。为了使校园精神深深地烙在师生们的心中,学校经常性地利用教师会议、升旗仪式、校会等进行宣传,并将它们永久性的张贴在学校最显眼的位置,时刻警醒和激励师生。

正是因为明确校园精神的激励、鞭策作用,才使校园真正搭建了催人上进、促人成才的良好平台。

三、营造书香校园

打造人文xx1、建设一流的图书馆

图书馆是读书的场所,是创建书香校园、提升师生品位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建设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学校的整体文化水平。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一次性投资六十多万元,购置图书五万册,电子图书十万册,配备了专业的图书刷卡系统,完善图书馆的建设,顺利达到省一级图书馆的标准,XX年荣获xx省一级图书馆称号。图书馆配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图书室、阅览室定期向广大师生开放,师生用自己手中的借阅卡可随时到学校图书馆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

2、开设阅读指导课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课外阅读落实到实处,让学生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老师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们。课堂上,老师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学生正确运用选读法、精读法、摘读法、浏览法等方法,使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同时,倡导亲子共读、师生同读、学生自读。要求教师与学生同读一本、共背一首诗;同读书本、共诵经典、一同作摘记、一起写心得;建议家长与孩子同逛书店、同读好书,并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3、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xx小学的校园是飘溢书香的校园、课程改革的校园;是倡导活动的校园、家校和谐发展的校园。他们在变革中实践,在实践中变革,努力向社会提供独树一帜的特色教育。近几年,为了营造书香校园,提升教育品位,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读书中陶冶情操、积淀文化,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学校定于每年的11月份为全校的读书节。让学生走进书本、亲近书本,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喜欢读书的好习惯。读书节场面宏大、形式多样、影响广泛,全区20多所学校的领导汇集在这里进行参观观摩,自制图书、读书漂流卡让读书节大放异彩,演讲、书法、图画、讲故事、随笔展更是把读书节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读书节给师生营造了一个读书的良好环境,给师生提供一个长期充电的机会,同时也给广大师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大家可把闲置在家的各类书籍拿到书市上进行交换、拍卖,师生在交流书籍的过程中增强了法律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积淀了文化素养。操场上、楼道旁、教室里三五成群的孩子捧起书本津津有味地吸收着营养,充实着自己,各种书籍成了大家案头的常客。一个个故事,一宗宗案例,也成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话题,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读书学习、文明礼貌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他们的读书热情,学校把

“读书伴我成长”校本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营造清风屡屡满校园的书香氛围,在全校掀起人人爱读书、人人乐读书的高潮。

为了把读书活动进一步推向高潮,学校除了开展读书节外,还定期举办

“红领巾图书超市”,为了使孩子们已读过的闲置在家的书得到更有效地利用,我们每学期会举办一次“红领巾图书超市”。活动时,每班布置一个书籍“门市”,学生自己起“书店”的名字、写对联、编广告词、撰“新书介绍”、贴统一标签。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定价、谈价、交流、交换、交易。要求学生用卖书所得的钱,用于再次买书,不得他用,并做好相关的跟踪记录。

四、浓郁的校园文化

彰显学校特色

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环境对孩子的无声教育作用,无论从刚进门的雕塑上,还是从楼道里张贴的师生的作品上,都突显了浓浓的书香气息。学校通过墙壁、走廊、楼梯、班级等软环境的建设,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读书氛围的熏陶。在红领巾广播站的大力宣传下,做到让每个角落益智、让每块黑板说话、让每面墙壁出彩。此外,每班教室前面的墙报更是我校最靓丽的风景线,这里是学生自己的芳草地,每班一块,每周一换,学生可自由操作。孩子们的读书感悟、手工作品在此得以充分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浓郁的校园文化营造了书香的氛围,丰富的育人手段,使淡雅的书香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中散发,使学生们的心灵在愉快中荡涤。

五、丰富的社团活动

为学生个性成长搭建平台

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学校将“开发可供选择的课程,营造适合学生的课堂”作为推进学校社团有力落脚点,努力为学生创造“拥有一种爱好

精彩幸福人生”的平台。为此,我校在以阅读为主的特色上,又增设了文体活动类等社团。少儿瑜珈、太极拳、乐器合奏、诗社、盘绕画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争相吐艳,精彩纷呈。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增强了能力、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XX年我校被评为“xx市双爱好先进校”,学生双爱好达标率达60%。

六、特色学校的创建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书海中的辛勤耕耘迎来了累累硕果,特色学校的创建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在xx区组织的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中,王丽娟老师获一等奖;在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我校学生薛雅琦荣获全国二等奖、xx省一等奖、xx市第一名,填补了多年来我市在此项比赛上得空白,为我市、我区、我校争得了荣誉;

我校在xx市童谣杯诗歌大赛中有多名学生获得奖项,在全国小学生“迎奥运”作文大赛中,有60多名学生获一等奖……

近几年,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捷报频传,各种荣誉的获得使学校的品牌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打造和升华,为学校的特色学校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做过的工作,我们深深地感到书香校园的建设全面推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提高了广大师生的综合素质,积淀了师生的文化底蕴,进而提升了学校的教育品位。我们也深知,特色学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历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超越自我。我们坚信,在“以读书为特色

篇8:节能工作贵在创特色

1 我院节能工作的回顾与经验

近年来,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节能工作需要探究的课题将随之增多,所涉及的面趋广。经过多年的节能实践,我们认为:节约是一种手段和方法,要真正构建节约型医院,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注重总结,使节能工作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特色性。以下回顾总结一下我院节能工作的特色与经验。

1.1 从医院发展和工作的实际出发,不失时机地展开规模较大且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形成系列化活动成果

我院近几届职代会,把节能降耗工作高度定位,在党员、干部、职工中引起较大的反响,通过座谈、征询等形式广泛征集节能降耗的建议。每一届讨论的节能主题都有一个新的推进,且有一个实质性的决议推行。比如:2007年职代会主题之一是:提高资源使用率,建设节约型医院。为贯彻职代会精神,重点开展了全院水、电、汽等能耗方面的数据论证,并进行了全院各科室业务用房使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包括人力成本方面的合理性探讨等等一系列的调研工作,为下一步成本核算实质性运行打下了基础。2008年职代会在把成本核算的理念在全院干部职工中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推出了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后勤保障部门在能源消耗、住房使用、物资领用等方面积极响应,医院中央空调节能改造、生活热水节能改造、锅炉凝结水回收节能改造、水循环真空泵节能改造等整体节能改造等方案已投入施工。物资库房领用消耗品实行了定额刷卡管理;科室成本核算实行了能耗与业务用房使用面积挂钩,分滩到位的方法,一系列实质性的运作,不仅扩大了节能宣传的影响力,同时为有效开展节能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2 紧紧围绕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探寻具有行业特点的节能工作规律

近年来,我院先后完成了多项市重大工程项目,在繁重而又艰巨的任务面前,除了按时按质完成之外,同时努力使节能降耗渗透进重点工程项目。

我院敏锐地抓住了重点工程中项目投资使用渠道,并根据工程进度,摸索出节能降耗的途径,并结合“双优”推动节能工作取得成果。例如,我院在传染病肺科大楼建造过程中曾对节能降耗作过有益的探索。该工程在开始之初,就成立了项目节能小组,每周一次碰头会,以“如何有效、合理地发挥人、财、物的作用”贯穿始终为主题,有效配合了“双优”工程,促进了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不断优化。

通过对我院节能工作的回顾,尤其是对几年来两大特色的总结与探讨,从中得出这样一个深刻启示:节能工作贵在创特色。要努力去开创新特色,创医院特色,创个性特色,这样,节能工作才能根深叶茂,常搞常新,永存活力。

2 节能工作的启示

2.1 特定的环境,决定特定的节能方式

单位节能工作不能脱离医院大环境而独立存在。医院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而节能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脱离实际地开展节能工作是谈不上开创特色的。

特定的工作环境,决定了特定的节能内容。节能工作与医院中方方面面的环节相连,随着工作环境变化,各类需求的提出,人、财、物的适时跟进,如何在现实中寻找切入口,体现其合理性,发现增长点,那么,节能才能创特色,而不流于形式,穷于应付。

2.2 特定的工作条件,决定了特定的执行方法

节能方法多种多样,有时需要自上而下围绕一个主题,发挥“团队优势”调研解决;而有时却需分门别类进行专题研究。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召开专题会议,收集有价值的建议,经过实践,予以修正,以达到预期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循环过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2.3 调研是节能工作的基本功

创特色的基础是调研。不调研,情况不明,难以确定针对性的研究课题,不深入开展调研,情况或明或暗,也难以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比如:全院用水情况。我院是用水超标大户,每年的用水量报表显示,实际用水量要超过计划用水量15%左右,除了正常业务量增加而增加使用量外,究其原因:管道老化,二次供水设施陈旧,供水漏损率偏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低;表具计量有误差;未定期进行水平衡测试;不明损耗。通过调研,我们作出了解决方案:(1)建立健全三级计量网络,客观反映用户用水情况;(2)摸清用水家底,掌握用水来龙去脉,对用水结构不清,部门用水量不明的情况,按不同的季节定期进行水平衡测试,根据平衡关系,分析用水合理程度,弄清用水结构,找出问题症结,及时应对解决。(3)通过改造用水工艺,更换用水设备以及器具来达到合理用水。(4)建立余热水循环利用系统,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减少新水取用量。

通过调研,很快找出问题症结,一套整改方案出台了。经过实践,有些已取得了很好效果。实践证明,要想节能工作富有成效,要想创出工作特色,只有苦练“调研”基本功,才能打好节能工作的基础,才能使节能降耗工作得到具体的落实。

2.4 创特色要抓住行业特点不放,深入研究,逐步积累,找出规律,勇于实践

我院是全国闻名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对于后勤保障部门来说,确保医、教、研工作正常运行是我们的职责。由节水想到医院后勤保障综合管网的改造、改建。医院地下综合管网是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加强与完善地下综合管网的资料管理,对医院安全和发展及其实质意义上的节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发现,由于医院建设项目连年不断,由此形成规模较大的错综复杂的地下综合管网,如:燃气,供热供水、雨水、污水、电力、通讯、信息网络电缆等,其中有的是新铺设,有的是几十年甚至有百年历史。而对于它的管网长度、走向、埋深、类型、完好程度、使用年限等资料的正确收集,将有利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定位,消除隐患;有利于后勤保障系统设施日常维护更新,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预防管理,使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有利于基本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地下管线的走向、埋深及联通的可行性进行较顺利的前期论证。根据行业特点,深入调研,关于“建立医院地下综合管网信息平台的建议”出台了。

上一篇:方案中心工作汇报下一篇:春后勤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