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攻击性行为解析

2024-04-11

幼儿园攻击性行为解析(共12篇)

篇1:幼儿园攻击性行为解析

甲甲今年3岁,在小班中个子较矮,但他力气很大。他经常突然跑过去把别的小朋友推倒在地,有时有意去拧其他小朋友的脸,有时也会因为争夺玩具而大打出手。甲甲的这种行为使的其他的小朋友都不敢和他玩,因此影响了他的正常人际交往,长期这样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他的这种行为。让他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纠正,需要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耐心的帮助,让幼儿慢慢的来改正,家长和幼儿园也要沟通,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让孩子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让孩子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篇2:幼儿园攻击性行为解析

出生的昊昊是一个攻击系性行为非常典型的孩子。平时一贯自私、任性、我行我素,不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样样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如不称他的意,就会大哭大闹,损坏公物或攻击其他的小朋友,有时还会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所以小朋友都很害怕和他交往。

这是发生在大班的一件事。一天早上,奇奇带来了一个新的奥特曼。区域活动时,老师在认真地辅导美工区的孩子。这时康康和昊昊都想玩,康康先拿到了奥特曼,昊昊马上跑过去,一把夺过来。康康追过去抢,就这样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一直抓着奥特曼不放,突然,听见“嘎吱”一声,奥特曼的一只手断了,接着昊昊就给康康一记耳光。康康“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等老师闻声走过去,康康的脸上已留下了红红的手印子。

放学了,康康的奶奶来接孩子时,老师向家长说明这个情况。康康的奶奶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了,非常的生气,要找昊昊和他的家人算帐。在老师的多次解释和道歉下,总算劝住了家长。

篇3:如何防止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培养幼儿交往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幼儿创设与他人交往的条件, 交往的对象可以是成人或与自己同龄的儿童。让他们初步掌握交往的技能。平时可与幼儿玩一些游戏, 让他们知道必要的规则等。在幼儿园游戏时, 要让他们自己探索, 自己拟定规则, 教师只在需要时再参与, 让幼儿在自己创设的游戏中不断地学习, 懂得自己作为集体成员需要相互适应, 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 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技能, 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被周围人接受, 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引导家长配合, 为幼儿创设一个不利于攻击性行为的环境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应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给幼儿正确的行为示范。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不应过分地溺爱孩子, 不能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 要从小培养他们的受挫精神, 并教导幼儿合理地宣泄情绪,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教师在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 不要大声呵斥、隔离, 或不让他们玩游戏等惩罚手段, 这样容易引发他们的不满, 使他们情绪低落, 出现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有的孩子还会因此说谎等。教师应分清是非、正确引导, 以冷静的态度解决幼儿间的纠纷, 并通过商量、说服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让幼儿意识到攻击性行为是错误的行为, 孩子的攻击行为就会逐渐减少和消除。

四、开展多种游戏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在活动中幼儿的情感可以得到合理的宣泄, 可以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一些愿望, 可以使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篇4: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内涵

攻击性行为是指故意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并且没有社会理由的行为。幼儿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更多的是打人、说脏话和以其他行为方式给人带来不快。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中也有一些行为是不明显的,如生闷气、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告诉他人不和某人玩等。在幼儿初期,幼儿的攻击行为趋势不明显,如果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就可以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种攻击便可转化为勇敢、坚强等积极方面的个性品质;但如果忽略此行为或采取的教育方法不适当,就可能造成消极的行为。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不良影响

幼儿处于早期的社会阶段,开始喜爱参与到同伴、团体等游戏活动中,在这同一阶段,幼儿还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表现为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社会交往不足,所以这一时期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其更多的表现有:直接争抢玩具盒物品,或破坏玩具或物品。有的表现为:有敌意、用咬、抓、打的方式抢夺玩具,然而很少用言语攻击的方式攻击对方。同时,有研究表明,幼儿的雄性激素水平会影响其攻击性行为的倾向。因此,一般情况下男孩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要比女孩多。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

相关研究已证明幼儿的雄性激素水平对其攻击性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也是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在性别差异上的解释。一些天生就是困难型的幼儿,他们经常表现出大惊小怪、哭闹,比同龄的其他幼儿要求更多。经一些研究证明,早期困难型的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有研究显示经常表现为攻击行为的幼儿其父母经常有好动、性急、易冲动等性格特征。然而,父母遗传给幼儿的并不是攻击性行为,而是神经活动的特征,如:较易兴奋,容易激动,反应较快等,这些神经特征在合适的环境下就会表现为攻击性行为。

2.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交往。家庭暴力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家长经常被幼儿当做自己模仿的榜样,所以家长的行为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一些研究显示,模仿父母或别人的暴力行为,很有可能导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现在有些父母担心幼儿受欺负,便教育幼儿采用攻击其他幼儿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2)媒体的影响。电视、网络等节目直接交给幼儿一些攻击行为,因此经常观看具有暴力画面的节目的幼儿更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有关调查显示,长时间观看或喜欢看奥特曼、怪兽等动画片会直接影响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

(3)同伴关系。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同伴关系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非常大。郭伯良等经研究分析显示,儿童攻击行为和同伴拒绝之间有正相关的关系,和同伴接受是负相关的关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致使其在同伴中不利地位的产生,其不利的地位更有可能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3.个体因素

(1)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平常生活中,当幼儿提出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很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引起教师的关注——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当不能如愿时,他宁愿通过犯错误或故意做出攻击行为吸引教师的注意。

(3)挫折感——有些时候,挫折感也容易引起幼儿的攻击行为。

(4)打抱不平——在有些情况下,幼儿也会打抱不平。

另外,容易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还有幼儿的游戏材料不足、活动空间过于狭窄等。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教育策略

1.为幼儿创造适宜的环境

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地从幼儿所生活的环境中找到那些易导致幼儿攻击行为的因素并予以消除。比如:有些幼儿会从一些带有暴力行为电视、电影中学来攻击行为,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合理地为幼儿选择观看的影视作品。

其次,教师要合理地为幼儿创造机会,让幼儿观察学习他人的互助、合作行为,从而让其习得固有的亲社会行为。家庭中,家长要避免在幼儿面前出现过激的行为和情绪,努力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2.教幼儿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

家长和教师要正确引导幼儿宣泄自己的侵犯性情感,比如教幼儿好好倾诉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在适当的场合大哭、大叫一通,或通过运动将不愉快释放出来,引导幼儿用力气做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帮忙干家务等。另外,绘画、音乐、舞蹈也有助于平复幼儿的情绪。

3.干预及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1)暂时隔离法。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可剥夺其得到正性强化的机会,从而减少其攻击性行为。

(2)及时阻止及事后教育与沟通。当幼儿出现打骂他人、抢夺他人玩具等攻击性行为时,首先应立即阻止他的行为,并不需过多关注处理。因为如果此时教师给予过多的惩罚、教育,不管是采用什么方法,都会让幼儿产生做出这些攻击性行为就会得到教师的关注的错误观念。所以教师应在事后寻找恰当的机会,和幼儿沟通,告诉幼儿他的行为是错误的,和他讲道理,让他知道自己的过失行为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并教育他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想想受害者的感受。另外教育幼儿真诚地向受害者道歉。

(3)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有些幼儿出现攻击行为并不是有意的,只是因为其情绪过于激动而出现出手打人等行为,而其自身难以控制的。大量研究表明,让幼儿学会自我内在控制其更不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家长和教师教育时说理比惩罚更能让幼儿明白其过失应承担的责任,教师和家长还要培养幼儿的同情心,让其理解攻击性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不安情绪,并将自己处于受害者的角度体会受害者的痛苦,明白攻击行为会带来不好的结果,通过自我反省和控制以起到抑制攻击性行为的作用。幼儿的很多行为准则和社会技能都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习得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训练帮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学会建立和维护秩序,以及游戏中的社会技能。

4.榜样示范

一些研究显示,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在处理冲突时,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法普遍具有攻击倾向性,所以家长和同伴的榜样行为对其影响巨大。

篇5: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

研究对象:熙熙

年 龄:三岁半

班 级:小六班

个案情况简述:

熙熙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现观察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熙熙父母离异,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比较任性。每次人园时还要闹情绪,说出各种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但家长一旦离开后就能很快融人集体生活中。

个案观察记录:

1.饭后看书。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今天琪琪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熙熙走过去抢琪琪的图书.因琪琪抓住图书不放,熙熙就在琪琪的脸上咬了一口,他最终抢到了图书。

2.集体活动。幼儿自由坐在地上.熙熙坐在最后一排。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熙熙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老师发现后,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

3.表演游戏。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和材料。熙熙在第l小组,他拿着一个小熊的头饰跑到第一组:“你们看,我今天要当小熊。”这时,熙熙发现黄黄和春明为了争小熊角.色互不相让,于是他说:“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当小熊}。”黄黄输了,但他不认输,要再剪一次。熙熙一步上前去抢黄黄手巾的头饰,黄黄不给他.他就用力一推,将黄黄推倒在地,并把头饰给了春明.

4.分组活动。老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图片。熙熙站起来,四处走一走,看一看,与一位小朋友开玩笑。老师发现了,瞪他一下.他回去看图片了,等老师不注意他了,他又到另一名小朋友后面,用肘绕住他的脖子,把那位小朋友绊倒在地,他很开心。

一、冢园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把熙熙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

家长:1.丁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熙熙说自己一个人很无聊,经常提出要去小朋友家或邀小朋友到家里玩。2.熙熙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牢,很乐意完成。平时做事动作很慢,对事物难以保持较长的兴趣。3.熙熙会主动关心妈妈,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但没有耐心。4.熙熙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很爱发脾气,比较急躁。

二、家园共同分析原因

1.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熙熙生性活泼好动,喜爱表现自己,往往寻找各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他选择的方式不当,无意中攻击了他人。这表明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不高,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需要成人加以引导。

2.自我控制能力差。熙熙从小受外公外婆溺爱,养成不分场合、时问和对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习惯。再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巾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不对的道理”。

三、幼儿园教育措施

1.疏导多余的精力。多给熙熙提供活动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使他多余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2.加强注意力的训练。把熙熙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到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他的注意力并多表扬肯定。由于他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难度,延长活动时间,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3.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熙熙喜欢游戏,每次游戏他都非常兴奋,但他常常伴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有意让他在游戏中担当“重任”如让他当组长、裁判或老师、警察的角色,从而逐渐让他学会约束自己,习得内隐的游戏规则。

四、家庭教育措施

1.创设适宜环境进行疏导。如在家里设置一个“美劳角”,提供彩笔、剪刀、颜料及各种结构拼插玩具,这既能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又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2.以榜样示范,指导幼儿正确行为。家长在孩子犯错时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家长自身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现出攻击行为。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等。

3.淡化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幼儿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社会中的各种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较为宽松、温馨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给孩子提供刀、枪等含有攻击因素的玩具;应避免让孩子看含有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的影视和图书;当孩子有这些不良行为应马上制止,孩子有悔过之意时应给予表扬。

个案转化效果:

篇6:如何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章文康对班里的小朋友频频发起攻击:打人脸,捶人肚子,踩人脚,嘴里还不停地嘀咕:“把他打个西巴烂,摔死他,……”有一天,他发起了十多次攻击性行为,涉及七八名幼儿。尤其是他认准了同组的男孩吴宇豪,一上午打了他五次,不是捶他的肚子、就是踢他的腿,嘴里还反复念叨:“你是个坏蛋,讨厌鬼,我打死你……”逼得我们只好对他采取暂时的隔离。经了解,我认为造成章文康性行为的原因主要是:

一、祖辈的无原则溺爱。章文康的外婆外公一味溺爱、娇宠、造就孩子,导致他任性、蛮横、不讲道理。

二、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章文康的外婆家是一个大杂院,居民素质不高,常常相互漫骂,甚至相互殴打,孩子耳濡目染学了一口脏话,还学会了打架。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章文康的父母大多采用恐吓、打骂的方式。当孩子犯了错误,他们往往先大声训诉,接着就是一顿痛打,从来不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讲道理。章文康的种种举止可以折射出其父母的教养行为。

四、被攻击者的消极反应。当章文康攻击同伴时,大多数幼儿表现为哭、向老师“告状”等消极行为。根据帕特森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一个儿童猛冲过去,去抢另一个儿童的玩具时,若被攻击者作出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那么这个儿童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的儿童。也就是说,消极的反应强化了章文康的攻击性行为。

通常,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都会因为难以与他人发展良好的关系,缺乏正常交往的经验,而影响其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正常发展。根据章文康的情况,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干预:

一、引导幼儿正确与人交往,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由于章文康太具在攻击性,导致班上的幼儿不愿与他接近,久而久之,大家都对他避让三分,了解他的家长们也纷纷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跟章文康玩,让他们远离“灾难”。针对此种状况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

首先,通过交谈我让家长了解到“受教育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力”,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就剥夺他应有的权力;其次,通过介绍让家长了解到章文康也有好的一面,如他很爱看书,画画很好等等,我们应该学习他好的地方;最后,我要求家长加强对自己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真空而无暇的.世界里,他总要经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关键是看你怎么样战胜不良的影响。经过我的多次努力,家长们终于开始尝试着去接受章文康了。

2、鼓励幼儿到章文康家串门,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从章文康平日的一言一行中不难看出,他极其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在他的意识中,他认为和小朋友拍拍打打,你撩我、我撩你这就是一种交往,针对此种情况,我在班上物色了几名口语表达能力很强、又通情达理的小朋友,鼓励他们主动与章文康交朋友,并两两相邀着到章文康家去做客,以自身的言行帮助他学会正确的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以期改善他与小朋友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目前章文康已交到了两名好朋友,但要想让班上所有的小朋友都接受他仍需长时间的努力。

二、坚持正面教育、慎用惩罚手段

孩子在生活中时常会受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在成人看来不算什么,却会大大影响孩子的情绪。由于幼儿表达情感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发泄心中不快的唯一手段就是攻击与侵犯。记得有一次,章文康老抢别人的玩具,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我把他叫到了身边让他单独玩玩具,结果他象发疯一样大喊大叫,乘我不注意还跑去攻击告状的小朋友。后来,我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对章文康的攻击性行为不再武断地予以制止,而是平静的分析他打人的缘由,看看他是在怎样地情况下攻击别人的,如果没有外来刺激,他会不会有这种攻击行为。这样细心观察一段时间后,就可防患于未然,有效阻止章文康的攻击行为。如果他在一天中打人次数有所减少,或能偶尔用其它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就立即给予肯定、鼓励,逐步引导章文康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情感。与此同时,我设法引起章文康对各种活动的兴趣,并通过游戏和交谈来满足他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需求。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章文康的攻击性行为已略有收敛,有时他还会主动告诉我“老师,我今天没有打人”我感到非常高兴,当即就对他的进步给予肯定。这一切说明章文康正在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他的自我约束能力已有很大的提高。

三、避免家庭教养方式的负面影响

家长的情绪、言行是影响孩子情绪的主要因素。为此,我和章文康家长联系,告诉家长恐吓、打骂不但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丝毫作用,而且会使父(母)之间产生隔阂。你(母)子关系紧张导致孩子故意不听家长的话,借此表示对家长的反抗,而家长则常常以打骂胁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章文康如果长期受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言行必定会有父母的影子,动辄张口骂人、动手打人,最终形成暴戾的性格。我还与家长达成共识:改变章文康的攻击性行为需要耐心和毅力,“不可救药”“无法挽回”等悲观想法是不可取的应有信心。

此外,我还建议家长教会章文康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攻击他人的原因。在摸清孩子情感状况的基础上,多进行一些游戏,多与孩子交谈,以帮助孩子释放自己地不良情绪,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四、培养被攻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采取的方式往往各不相同,有的幼儿不加选择地攻击任何一个小伙伴,有的幼儿则专门向弱小的孩子挑衅,这可能是他们认识到攻击强壮的小伙伴会遭到反击的缘故吧。根据帕特森的“消极反应会强化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点,我有意识地教给被攻击者自我防御的能力。如:当章文康盯着你看,想打你时,你可以提醒他不许打人,或者直接把他的手推开。如果没有察觉章文康的攻击迹象,而冷不防遭受攻击时,可明确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甚至予以适度的反击。我想,这既是引导幼儿自我保护,也是让章文康遭受适度的“挫折”。同时,我故意冷淡章文康,重点关心被攻击者,用行动暗示章文康这些使人不快的行为将使自己受到冷落。

篇7: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

研究对象:汪简 班 级:大四班 个案情况简述:

汪简优点在于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现观察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是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比较任性。每次人园时还要闹情绪,说出各种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但家长一旦离开后就能很快融人集体生活中。

个案观察记录:

1、饭后看书。

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今天丫丫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汪简走过去抢丫丫的图书。因丫丫抓住图书不放,汪简就在丫丫的脸上咬了一口,他最终抢到了图书。

2、集体活动。

幼儿自由坐在地上。汪简坐在最后一排。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汪简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老师发现后,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

3、表演游戏。

幼儿角色游戏时。汪简跑到娃娃家:“我今天要当爸爸。”这时,汪简发现妞妞和小美为了争做妈妈的这个角色互不相让,于是他说:“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当小熊)。”妞妞输了,但她不认输,要再剪一次。汪简一步上前去抢妞妞手巾的头饰,妞妞不给他。他就用力一推,将妞妞推倒在地,并把头饰给了小美。

一、家园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把汪简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家长:

1、由于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汪简说自己一个人很无聊,经常提出要去小朋友家或邀小朋友到家里玩。

2、汪简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牢,很乐意完成。平时做事动作很慢,对事物难以保持较长的兴趣。

3、汪简会主动关心妈妈,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但没有耐心。

4、汪简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很爱发脾气,比较急躁。

二、家园共同分析原因

1、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汪简生性活泼好动,喜爱表现自己,往往寻找各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他选择的方式不当,无意中攻击了他人。这表明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不高,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需要成人加以引导。

2、自我控制能力差。汪简从小受外公外婆溺爱,养成不分场合、时问和对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习惯。再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不对的道理”。

三、幼儿园教育措施

1、疏导多余的精力。多给汪简提供活动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使他多余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2、加强注意力的训练。把汪简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到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他的注意力并多表扬肯定。由于他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难度,延长活动时间,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3、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汪简喜欢游戏,每次游戏他都非常兴奋,但他常常伴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有意让他在游戏中担当“重任”,如让他当组长、裁判或老师、警察的角色,从而逐渐让他学会约束自己,习得内隐的游戏规则。

四、家庭教育措施

1、创设适宜环境进行疏导。

如在家里设置一个“美劳角”,提供彩笔、剪刀、颜料及各种结构拼插玩具,这既能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又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2、以榜样示范,指导幼儿正确行为。

家长在孩子犯错时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家长自身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现出攻击行为。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等。

3、淡化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幼儿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社会中的各种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较为宽松、温馨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给孩子提供刀、枪等含有攻击因素的玩具;应避免让孩子看含有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的影视和图书;当孩子有这些不良行为应马上制止,孩子有悔过之意时应给予表扬。

个案转化效果:

通过两个月的家园共同教育,汪简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懂得与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规则,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同伴对他也很认可,推荐他当组长、小老师等。这不断足使他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取得更大的挂步。

通过家园配合共同教育,现在的明明已能在活动中与同伴较好的协商活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的和老师沟通,而不再是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结论与反思

如何做称职的家长是需要为人父母认真对待的事情,而老师们从事的事业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事业,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事业,而我们为这个事业的成功不断地在探索、在实践,当你们的孩子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时,能够说一句:我尽到了为人之师的职责

1、研究结论

幼儿方面:自从个案研究开展以来,盛盛的攻击性行为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基本消除了无故打人、骂人、破坏他人物品的不良行为习惯。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成人的引导与帮助下,盛盛已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或是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当遇到矛盾时,与小朋友们共同协商或是寻求成人的帮助。

家长方面:在个案研究过程中,我与搭班老师和家长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共商家教计划,家长又看到孩子们的日益进步和变化、幼儿园里形成的和谐融洽的氛围,他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护短、以暴制暴、放任或溺爱的教育方式逐渐减少,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孩子们的攻击性行为,而且促进了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

教师方面:通过对盛盛攻击性行为个体的研究,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在逐渐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与老师对有攻击性幼儿进行监控与矫治的意识;逐步摸索到了对有攻击性幼儿进行调节、控制与矫治的方法,有助于教学业务素养的提升,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

2、研究反思

(1)一般幼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攻击行为问题,只是程度不一而已。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除,因而不能给幼儿乱戴帽子。但是如果确定某幼儿确实存在问题行为,一定要高度重视,因为个体的攻击行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即学前阶段就表现出攻击性的儿童到青春期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较高。因此,为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也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尽教师的职责,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充分重视研究儿童攻击行为及其控制,“及早矫正,因材施教”,防止该行为影响他的正常发展。

(2)在帮助幼儿纠正攻击性行为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及家长的作用特别大。一方面,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较多的接触幼儿,且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发生在

幼儿园中,教师对待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应以耐心说服为主,尊重孩子,关心帮助孩子。另一方面,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教师。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对其他幼儿造成一定伤害时,不可采用同样的攻击性为来教训幼儿,这样反而消极巩固了攻击性行为。幼儿年龄小没有是非观念,我们教师和家长应对幼儿加强是非观的引导,让幼儿明白一些简单的行为准则,知道那些是不应该做的。此外,幼儿也会从成人的行为及评价中学会一些正确的行为态度及行为方式。另外,我们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在教育上达成共识,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篇8: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策略

策略一:取得信任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主动和幼儿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这一点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尤为重要。有攻击性行为幼儿的生活环境往往和其长期接受的极端情绪感染密切相关,致使他们的心理常常会处于非此即彼的不安全状态。因此,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往往也会成为他们获得安全感的反应。通常情况下他们并不懂得妥协,其人际关系经常会处于对立状态,这种对立会影响到他们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情感、认知和态度。他们在生活中既自卑又自尊,常会采取粗暴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压抑、烦躁、不满情绪,甚至为了取得他人尊重,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证明其存在。因此,在最初的行为引导中,教师应经常很友好地同他们一起做游戏,聊天,对他们做得不好的事情不必过早地给予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师幼之间的情感融洽了,幼儿就会逐渐消除对老师的抵触心理,会愿意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向老师诉说。

策略二:启发思考

思考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在取得师幼间的相互信任之后,教师再进一步结合他们的行为,对幼儿每次发生的攻击行为进行启发式教育,向他们提出:“今天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对不对?这样做你会高兴吗?同伴会高兴吗?”等等。积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学会检查自身的不对,让他们产生主动改正错误的想法与行为。渐渐地他们会越来越重视别人对自己积极的评价,特别是在自知有缺点后,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想改正和请求原谅的想法,从中也就学会了说“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

策略三: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比语言更高一个层次的过程。当思考打开幼儿的智慧之门后,心理暗示能够让幼儿通过心理阅读起到强化心理控制的目的。在幼儿已经信任老师的前提下,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对其攻击性行为进行一些心理暗示。例如,做错了事情立刻对他拉下脸来,或有意不理睬他,或者皱起眉头,或者摇头、叹气等,通过暗示让幼儿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

另外,也可以利用攻击性行为角色扮演游戏的心理暗示方法。让幼儿通过扮演攻击者与被攻击者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绪状态。特别是体验被攻击者的悲伤、委屈、逃避、愤恨等情绪。也可特意让幼儿与平时总爱受欺负的幼儿一起表演故事,让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充当受辱者,游戏结束时请他们回忆游戏中的感受。通过游戏他们会逐渐学会换位思考,体验到打人、骂人的错误与造成的不好后果,同时也会使他们自主抑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减少攻击他人的次数。

策略四:宣泄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破坏欲或者攻击行为是精力旺盛所致,而体育锻炼恰恰又是最好的消耗旺盛精力的途径之一。当预感到幼儿的脾气将要爆发的时候,教师最好能带他们到户外走廊或操场的树下进行一些大量的跑跳活动,也可以让他们大声喊叫,随后他们的不良情绪也就随着跑跳而忘记了。这样不仅能够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还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体育技能,何乐而不为呢!

策略五:情景规避

尽量减少家长以及周围环境对具有攻击性行为幼儿的强化因素。教师应与此类幼儿的家长共同商订辅导计划,促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多表扬、多鼓励幼儿,少训斥、少惩罚幼儿,使幼儿建立自尊和自信。鼓励并引导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制作一个“成功卡”,把发现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事情及时地记录下来,让孩子知道自己其实很能干,等等。

以上干预策略应经常反复实施,并且各种策略在一天之内或者一个攻击行为发生之后应同时起作用。当然,前提是要取得幼儿的信任,没有这样的基础,任何干预措施都无济于事。总而言之,教师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定要科学对待、理性引导,要为他们制定专门的教育方案,用持久的爱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9: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幼儿;影响;措施

据社会调查显示,幼儿存在一定的攻击性行为,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针对这种行为,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幼儿进行教育,进行改正。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表现

在心理学上,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指导致他人出现身体上或心理上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顾名思义,它是具有攻击性的。攻击性具有多方面的表现,可以分为言语和行为上的攻击。在言语上,其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对他人进行辱骂,另一种是在背后说人坏话,离间他人。

在行为上,其主要表现是对人实施身体上的伤害。沉迷于暴力游戏,并且将其套用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进行攻击。

二、攻击性行为在短期和长期分别产生的影响

攻击性行为既然具有攻击性,就存在其无法避免的伤害性。

1.短期而言,攻击性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当短期攻击性行为发生时,被伤害者在某种程度上会远离攻击者并且对其存在戒备心理,此时,其对攻击者没有伤害,其心理反而是兴奋激动的。

2.长期而言,攻击性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当攻击者的攻击性行为没有被及时矫正的话,其长大后,其对攻击者本身的伤害是最大的。一方面会导致其心理产生扭曲,失去朋友,另一方面,会不经意间造成犯罪,对社会产生危害。

三、针对攻击性行为的应对措施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果要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的话,需要对症下药,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合作。

1.教师及时制止攻击性行为并且对其进行教育

在学校,能有效地帮助孩子的只有教师,所以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作用。当孩子实施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制止,并且采取相关措施。根据现实情况,采取奖赏和惩罚。

2.家长要关注自身的行为言语和对孩子的教育

当孩子在上学前,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要改善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并且密切关注孩子进行教育,不宠溺。

3.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孩子是最终的主导者,教师和父母要协力合作,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和习惯。

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很多因素,对孩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父母、教师、孩子应该协力合作,及时纠正这种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篇10:幼儿园攻击性行为解析

(胶州市机关幼儿园 王坤霞)

幼儿进入中班后,随着其生理和认知水平的发展及社会、家庭和媒体,特别是电视的负面影响的日益增强,使其攻击性行为显著增多。我园中五班的张强小朋友就是一个具有较强攻击性的幼儿。自本学期开始,我就和中五班的两位教师一起运用代币制的方法对张强小朋友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研究。

所谓代币制,就是一种用代币做强化物来进行的行为矫正程序。我们矫正张强攻击性行为所使用的代币制以葫芦娃印章为代币,当幼儿达到预定的行为目标后就得到一个印章,得到3个印章后就会获得一朵小红花,积累到一定数量的小红花后,就得到后援强化物---让妈妈到他到淘气堡游乐场玩一次,通过代币、强化物及后援强化物的激励来实现矫正张强的攻击性为的目的。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总结如下:

一、研究对象情况分析

1、研究对象情况简介

张强小朋友是一个健康、开朗、外向、聪明、好动的小男孩。在班中他的年龄偏大。身体偏高,语言、智力、能力、情感等各方面发展较好,比较引人注意。由于年龄、身高、能力等方面较有优势,使他有些骄傲情绪,经常推搡、击打同伴。几乎每天都有小朋友或家长反映张强打人。

2、研究对象行为表现

对张强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的第一步,我们先对其攻击性行为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做了前测,发现其攻击性行为的主要表现为1)推搡同伴。2)拍打同伴头部、背部。3)拉扯同伴的胳膊、衣服。4)与同伴争抢玩具。5)经常有言语攻击。6)攻击行为每天都会发生,平均每天达两次以上。

3、分析其攻击性行为的动机、目的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张强的攻击性行为的目的与动机主要是:(1)受到他人攻击时还手。(2)维持班级纪律与常规,如洗手时拉扯争抢水龙头的小朋友等。(3)与同伴争抢玩具。(4)打抱不平,如男孩王小亚抢女孩姜珊的图书,他发现后就用力把王小亚推到一边,还拍打他的手。

4、其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家庭方面:在同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张强顽皮好动,让家长很伤脑筋,而他的爸爸、妈妈平常都很忙,一忙起来,最简单直接也最常用的教育方法就是妈妈训,爸爸打屁股。同时,其家长在交谈中也流露出了怕孩子在幼儿园挨打吃亏的想法,有怂恿孩子“打要还手”的倾向。

(2)幼儿自身方面,由于张强身高在班中最高的几个之一,能力也偏高,使他有某种优越感。

(3)其它方面,张强很喜欢奥特曼一类的武打、暴力动画片,自由活动时,经常模仿其中的一些武打动作。由此看来,电视等媒体对张强开击性行为产生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研究前教师的行为现状

在进行此研究之前,中五班教师就已经注意到了张强的攻击性行为,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矫正。曾采用正面引导、严厉批评、红花奖励、每天警告等多种方式予以干预,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些方法的效果只是暂时的,持续时间不长,致使张强的攻击性行为反复发生,而教师的干预措施的作用却越来越小。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幼儿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而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却只能短时起效,没有连续性,从而不能成功矫正幼儿的行为。

三、具体研究过程

1、制定阶段目标

根据前一周的观察情况,分析张强一周共发生攻击性为13次,每天都有该行为发生。根据这一数据,我们制定的矫正目标是:运用代币制的方法采取多种干预措施,使其攻击性行为在3周以后发生的频率降

低为每周不超过一次。

2、制定计划,实施干预措施

(1)首先,我们与张强的家长进行了联系,向她们介绍具体矫正措施的主体情况,请他们配合我们的研究工作。联系的内容主要是:

①向家长介绍张强在园中的表现,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其有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并向家长介绍这种行为

对其健康成长及未来发展的危害。

②向家长详细介绍了我们进行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实施的步骤方法。

③争取家长的支持,指导家长改进教育措施,主要是请家长多与张强沟通,少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控制看电视特别是武打、暴力内容的电视节目的时间,多对张强进行正面引导;改变怕孩子吃亏的想法,引

导张强要爱护同伴,和同伴友好相处。

(2)同张强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是:

①让他知道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不打人、不骂人的孩子,如果他想让老师、小朋

友喜欢他,就不应该打人、骂人。

②了解他的喜好。通过谈话我们了解到,张强很想得到班里的小红花,最想让妈妈带他到利群商厦的“淘

气堡”游乐场玩。

③与张强约定代币、后援强化物的形式及取得代币制后援强化物的方式:只要哪天不打小朋友,不和小朋友争抢玩具,就得到一个“葫芦娃”印章;如果第一周能得到3个印章,就得第一朵红花;第二周能得到4个印章,就得一朵红花。第三周再得4个或5个印章,就再奖一朵红花;得到三个红花后。妈妈就带他到利群“淘气堡”游乐场玩一次。在得到9朵红花后,妈妈答应给他买一辆轨道电动火车。

3、后测

实施矫正措施后,我们每天都对张强的行为进行观察,并做了详细记录。每天都和张强一起观看他的印章,向他介绍他的进步情况;如果哪天他没有印章,就和他一起寻找原因。

四、初步结果

采用代币制方法矫正张强的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进行了4周后,张强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第一周需要教师每天提示一下,让他注意自己的印章数,自第二周起他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到记录表格前数自己的印章数,每天下午起床后都提醒老师给他印章。这段时间中张强仍有攻击发生,但主要原

因是其他幼儿的主动攻击。

五、采用代币制矫正幼儿行为研究的启示

1、代币制简便易行,并把幼儿的进步以代币、强化物、后援强化物的形式让幼儿具体地感知到,能让

幼儿直接地体验到进步的乐趣。

2、代币制的实施有一个渐次增强,逐步提高的较长时间的过程,与幼儿不良行为矫正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一特点吻合。

篇11:解析网络过载攻击

解析网络过载攻击

篇12:拒绝服务攻击全面解析

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 DoS)是一种最悠久也是最常见的攻击形式,严格来说,拒绝服务攻击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攻击方式,而是攻击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最终使得目标系统因遭受某种程度的破坏而不能继续提供正常的服务,甚至导致物理上的瘫痪或崩溃。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单一的手段,也可以是多种方式的组合利用,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即合法的用户无法访问所需信息。

通常拒绝服务攻击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使一个系统或网络瘫痪。如果攻击者发送一些非法的数据或数据包,就可以使得系统死机或重新启动。本质上是攻击者进行了一次拒绝服务攻击,因为没有人能够使用资源。以攻击者的角度来看,攻击的刺激之处在于可以只发送少量的数据包就使一个系统无法访问。在大多数情况下,系统重新上线需要管理员的干预,重新启动或关闭系统。所以这种攻击是最具破坏力的,因为做一点点就可以破坏,而修复却需要人的干预。

第二种攻击是向系统或网络发送大量信息,使系统或网络不能响应。例如,如果一个系统无法在一分钟之内处理100个数据包,攻击者却每分钟向他发送1000个数据包,这时,当合法用户要连接系统时,用户将得不到访问权,因为系统资源已经不足。进行这种攻击时,攻击者必须连续地向系统发送数据包。当攻击者不向系统发送数据包时,攻击停止,系统也就恢复正常了。此攻击方法攻击者要耗费很多精力,因为他必须不断地发送数据。有时,这种攻击会使系统瘫痪,然而大多多数情况下,恢复系统只需要少量人为干预。

这两种攻击既可以在本地机上进行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 拒绝服务攻击类型

1 Ping of Death

根据TCP/IP的规范,一个包的长度最大为65536字节。尽管一个包的长度不能超过65536字节,但是一个包分成的多个片段的叠加却能做到。当一个主机收到了长度大于65536字节的包时,就是受到了Ping of Death攻击,该攻击会造成主机的宕机。

2 Teardrop

IP数据包在网络传递时,数据包可以分成更小的片段。攻击者可以通过发送两段(或者更多)数据包来实现TearDrop攻击。第一个包的偏移量为0,长度为N,第二个包的偏移量小于N。为了合并这些数据段,TCP/IP堆栈会分配超乎寻常的巨大资源,从而造成系统资源的缺乏甚至机器的重新启动。

3 Land

攻击者将一个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设置为目标主机的地址,然后将该包通过IP欺骗的方式发送给被攻击主机,这种包可以造成被攻击主机因试图与自己建立连接而陷入死循环,从而很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性能。

4 Smurf

该攻击向一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发一个带有特定请求(如ICMP回应请求)的包,并且将源地址伪装成想要攻击的主机地址。子网上所有主机都回应广播包请求而向被攻击主机发包,使该主机受到攻击。

5 SYN flood

该攻击以多个随机的源主机地址向目的主机发送SYN包,而在收到目的主机的SYN ACK后并不回应,这样,目的主机就为这些源主机建立了大量的连接队列,而且由于没有收到ACK一直维护着这些队列,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而不能向正常请求提供服务。

6 CPU Hog

一种通过耗尽系统资源使运行NT的计算机瘫痪的拒绝服务攻击,利用Windows NT排定当前运行程序的方式所进行的攻击。

7 Win Nuke

是以拒绝目的主机服务为目标的网络层次的攻击。攻击者向受害主机的端口139,即netbios发送大量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并不是目的主机所需要的,所以会导致目的主机的死机。

8 RPC Locator

攻击者通过telnet连接到受害者机器的端口135上,发送数据,导致CPU资源完全耗尽,

依照程序设置和是否有其他程序运行,这种攻击可以使受害计算机运行缓慢或者停止响应。无论哪种情况,要使计算机恢复正常运行速度必须重新启动。

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 DoS)是一种最悠久也是最常见的攻击形式。严格来说,拒绝服务攻击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攻击方式,而是攻击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最终使得目标系统因遭受某种程度的破坏而不能继续提供正常的服务,甚至导致物理上的瘫痪或崩溃。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单一的手段,也可以是多种方式的组合利用,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即合法的用户无法访问所需信息。

通常拒绝服务攻击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使一个系统或网络瘫痪。如果攻击者发送一些非法的数据或数据包,就可以使得系统死机或重新启动。本质上是攻击者进行了一次拒绝服务攻击,因为没有人能够使用资源。以攻击者的角度来看,攻击的刺激之处在于可以只发送少量的数据包就使一个系统无法访问。在大多数情况下,系统重新上线需要管理员的干预,重新启动或关闭系统。所以这种攻击是最具破坏力的,因为做一点点就可以破坏,而修复却需要人的干预。

第二种攻击是向系统或网络发送大量信息,使系统或网络不能响应。例如,如果一个系统无法在一分钟之内处理100个数据包,攻击者却每分钟向他发送1000个数据包,这时,当合法用户要连接系统时,用户将得不到访问权,因为系统资源已经不足。进行这种攻击时,攻击者必须连续地向系统发送数据包。当攻击者不向系统发送数据包时,攻击停止,系统也就恢复正常了。此攻击方法攻击者要耗费很多精力,因为他必须不断地发送数据。有时,这种攻击会使系统瘫痪,然而大多多数情况下,恢复系统只需要少量人为干预。

这两种攻击既可以在本地机上进行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 拒绝服务攻击类型

1 Ping of Death

根据TCP/IP的规范,一个包的长度最大为65536字节。尽管一个包的长度不能超过65536字节,但是一个包分成的多个片段的叠加却能做到。当一个主机收到了长度大于65536字节的包时,就是受到了Ping of Death攻击,该攻击会造成主机的宕机。

2 Teardrop

IP数据包在网络传递时,数据包可以分成更小的片段。攻击者可以通过发送两段(或者更多)数据包来实现TearDrop攻击。第一个包的偏移量为0,长度为N,第二个包的偏移量小于N。为了合并这些数据段,TCP/IP堆栈会分配超乎寻常的巨大资源,从而造成系统资源的缺乏甚至机器的重新启动。

3 Land

攻击者将一个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设置为目标主机的地址,然后将该包通过IP欺骗的方式发送给被攻击主机,这种包可以造成被攻击主机因试图与自己建立连接而陷入死循环,从而很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性能。

4 Smurf

该攻击向一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发一个带有特定请求(如ICMP回应请求)的包,并且将源地址伪装成想要攻击的主机地址。子网上所有主机都回应广播包请求而向被攻击主机发包,使该主机受到攻击。

5 SYN flood

该攻击以多个随机的源主机地址向目的主机发送SYN包,而在收到目的主机的SYN ACK后并不回应,这样,目的主机就为这些源主机建立了大量的连接队列,而且由于没有收到ACK一直维护着这些队列,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而不能向正常请求提供服务。

6 CPU Hog

一种通过耗尽系统资源使运行NT的计算机瘫痪的拒绝服务攻击,利用Windows NT排定当前运行程序的方式所进行的攻击。

7 Win Nuke

是以拒绝目的主机服务为目标的网络层次的攻击。攻击者向受害主机的端口139,即netbios发送大量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并不是目的主机所需要的,所以会导致目的主机的死机。

8 RPC Locator

上一篇:送毕业生晚会主持人台词下一篇:公益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