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攻击行为特征与防范对策

2022-09-12

攻击是精神病患者危害他人安全的一种最常见的行为。有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在精神疾病中最高[1], 为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医务人员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 对53例攻击行为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在被攻击的对象中, 护理人员所占的比例最高, 猝不及防的攻击行为使医务人员身心均受到伤害。经过我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制定一些防范对策,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本院住院时对医护人员有攻击行为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第3版) 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的患者53例。本研究攻击行为指患者在一瞬间突然袭击医护人员, 造成轻重不等的躯体损伤, 以及言语攻击、轻微的触碰和被及时制止的冲突来加以统计。

2 结果

(1) 攻击者的一般情况:53例中, 男38例, 女15例;年龄1~60岁, 平均 (20.5±10.2) 岁, 中学以下48例, 高中以上5例;工人、农民44例, 干部、学生3例, 其他6例;既往有攻击行为者35例, 无攻击者18例;首次入院者21例, 住院2次以上者32例。 (2) 诊断与治疗:53例中, 偏执型30例, 青春型15例, 未定型8例;35例用精神药物治疗, 18例未用药。 (3) 攻击发生时间:攻击事件发生在白班12例, 中班16例, 晚班25例。 (4) 攻击的方式:患者攻击前有言语威胁29例, 以手殴打者11例, 咬吐5例, 利用各种工具如水杯、碗、扫把、鞋、板凳8例。 (5) 攻击与入院时间:36例发生在入院头7d内, 9例发生在30d内, 8例在30d以外。 (6) 攻击对象:有41例受害者是护士, 12例是医生, 其中男性17例, 女性36例。 (7) 攻击动机:53例实施攻击行为的患者, 无外界惹因者13例, 包括妄想、幻听不明冲动者;有外界惹因者23例, 包括严厉训斥、恐吓及轻易约束患者致忌恨报复, 强制性入院或服药引起反感15例, 其他2例。

3 对策

3.1 善于观察

患者的妄想通常是逐渐形成的, 可有目的的与患者交谈, 了解患者的妄想内容。但是当患者不愿吐露时, 不要坚持询问, 可通过倾听患者的自言自语收集信息。对患者非言语流露的信息也要注意, 如患者侧耳倾听时, 往往说明他有幻听;当他双目圆睁, 表情愤怒, 呼吸急促, 来回走动时, 表明患者此刻情绪激动, 可能有幻听支配下的意外事件发生。

3.2 尊重与理解

与患者交往时, 要尊重理解患者, 言语态度要真挚和蔼, 避免用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患者。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 掌握每个患者的个性特征、生活习惯及爱好, 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当要求无理或难以满足时, 则要心平气和地加以解释, 避免哄骗以免患者产生不信任感。不要对患者流露出恐惧或厌恶表情, 以防激惹患者。对有幻觉妄想的患者不要与之争论, 或企图说服他们, 这样做不但毫无结果, 甚至会被牵入其妄想中。在日常管理中, 不能过于迁就, 处处服从, 以免造成患者恃病无恐, 为所欲为。

3.3 自我保护

与有妄想的患者接触时, 不要随便碰触患者身体, 以免被误认为是有意挑衅。对有关系妄想的患者, 不要在他面前与他人低声耳语, 以免引起其猜疑。与有攻击倾向的患者单独接触时, 应站在他的侧面。对声称实施暴力者, 一定要冷静, 先用温和, 但坚定果断的语调稳定患者的情绪, 同时设法求援。对新入院比较兴奋、冲动、吵闹的患者或对已经实施暴力行为的患者, 可实行保护性约束, 并给予临时治疗, 并作好其他患者安抚工作。

3.4 适当增加中、晚班医护人员数量

对于中、晚班的巡视病房, 要提高警惕两人一起。严格病区管理制度, 加强安全检查, 对不安心住院或病史中有出走行为的患者应多加留意, 以防乘机出逃。对病情相对稳定, 住院时间较长而又不能出院者, 医护人员应定期与之交流, 做好思想安抚工作。

4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常常带有冲动性和突发性, 精神科的医务人员常常是他们的攻击对象。本组资料显示53例中以新入院的青壮年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 职业则以工人、农民为最多, 诊断分型以偏执型为最常见, 攻击事件发生时间以上班人数较少的中、晚班为主, 攻击方式多种多样, 被攻击医护人员则以经常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护士首当其冲。本研究中还发现医护人员工作态度与攻击的发生密切相关, 所以必须重视改善与患者接触的交流技巧,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改善服务态度是减少攻击行为发生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更加严格地制定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判定与处理标准。因此, 我们只有努力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发生或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摘要: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医护人员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与对策。方法 对53例有攻击行为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攻击行为发生以男性、中青年、工人、农民及偏执型最常见, 发生时间以上班人数少的中、晚班为主, 工作人员的态度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小平.攻击行为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J].精神病学分册, 1995, 22:33.

[2] Davis S.住院精神患者的暴力行为.国外医学[J].精神病学分册, 1992, 19:35.

上一篇:玉米栽培技术的现状及对策下一篇:“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公益社团服务社会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