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教育怎么办

2024-05-17

振兴教育怎么办(共8篇)

篇1:振兴教育怎么办

振兴渠县教育,我该怎么办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七年级3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振兴渠县教育,我该怎么办?》。

同学们,在秋高气爽桃李金黄的九月,渠县县委书记王善平在第28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总结回顾了渠县教育一年来的发展,从全局、县情、现实三方面分析了当前全县教育现状,号召振兴渠县教育,为建设幸福渠县努力奋斗。他要求全县干群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全面振兴教育的信心,大力实施科教人才兴县战略,着实建强三支队伍,科学布局城乡校点,创新综合评价机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以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力争完成“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振兴目标,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四大目标、建设幸福渠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到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振兴渠县教育,我该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中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为渠县教育之崛起而努力奋斗。首先,我们要解放思想。

当前,竞争愈演愈烈,面对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由于我们未能及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些同学跟不上新的形势,思想上出现了困惑,迷失了自己,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掀起思想解放高潮,用解放思想的利剑,扭转乾坤。

王书记在讲话中作了精辟的分析,肯定了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但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和有关要求。渠县教育与相邻县相比,差距较大,如今年本科上线人数和上名牌大学人数比往年直线下滑,中小学教学质量测评不够理想,教育的整体质量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县教育的健康发展,毁坏了我县教育的良好形象。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解放思想,要头脑清醒,居安思危,为渠县教育的振兴尽一份力。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生深刻的影响。在学习早期阶段,如果学习习惯在一定途径下得到顺利发展,并形成个体的一种需要,将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发挥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导致学生在社会结构中位置分化的重要条件。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我们今后学习能力的提高。

拿破仑曾说过这样的话: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的确是这样,好习惯不仅会使 1

你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更会为你日后在社会上生存奠定基石,因为社会、国家、世界越来越需要人才,而一个拥有良好习惯的人则更容易成才。

良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那么,在中学时代应如何去培养良好的习惯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0条说得清清楚楚,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为人处事,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从遵规守纪开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科书,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要培养自己良好学习习惯

当前部分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生活很无序、做事拖拉,有头无尾,缺乏计划、抄袭作业成为习惯、学习畏难情绪严重,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要振兴渠县教育,我们必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培养自觉性,形成坚强的意志力 ;其次,严格要求,反复强化 ;第三,消除恶习,破旧立新; 四要认真研读教材、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点、难点、重点、能力点。课前要预习,课堂要认真,课后要练习巩固,并开展反思,找出每节课的得失,用研究的眼光去审视、分析并解决学习实践中出现的疑难困惑,努力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磨炼学生坚强意志与良好品格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增强责任心,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要加强自身创新素质的培养。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就个人的发展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这样的人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逐步地完善自己。

首先,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其次,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再次,创新技能的培养,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能力训练过程。最后,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情感包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创新人格则包括勇敢、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等。以上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意识是前提,思维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情感是动力,人格是保证。他们相互作用,才能培养出创新素质的人才。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同学们,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民族的振兴要靠教育,教育的振兴要靠我们千千万万学生,让我们担负起时代使命,用我们勤劳的汗水和智慧,用我们风雨兼程的跋涉为渠县教育的振兴谱写一曲最美的歌!

谢谢大家!

篇2:振兴教育怎么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振兴渠县教育,从我做起》。众所皆知,教育事业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必然要求,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我们渠县是一个拥有148万人口的大县,也是一个教育大县,要实施“科技人才兴县”战略,必须要振兴渠县的教育。渠县教育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渠县的教育质量近年来呈下滑趋势,这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于是县委、县政府做出了振兴渠县教育的重要决定。

当振兴渠县教育的号角吹响后,我们贵福一小的领导和全体老师积极行动起来了。老师们比以前更加敬业了,他们更加认真地钻研教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努力提高课堂实效,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同学们,其实老师们的辛勤努力都是外因,我们的学习成绩能不能提高最主要的要取决于我们每一位学生是否刻苦努力学习,只要我们每一位同学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我们的成绩才能提高,渠县的教育才能振兴。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课前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涌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课外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极投身到我校开展的“比、学、赶、帮、超”活动中去,在学习上相互帮助,你追我赶,敢于超越自己和别人,努力争当学习小标兵。

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的成绩一定会提高,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提升,我校就会为振兴渠县的教育做出突出的贡献。

谢谢大家!

我为渠县教育做贡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为渠县教育做贡献》。开学啦,我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六角形的红军亭,若人眼球的小桥流水,漂亮的盆景„„„„尤其是舞台墙壁上横挂着的标语“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努力振兴渠县教育”引起了我的注意。入学以来,全县上上下下掀起了振兴渠县教育的活动,我们学校也加入到了这次活动中来,学校给老师们提出了活动的方针,老师们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老师们都在为振兴渠县努力地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作为一名小学生,为振兴渠县教育,我做出如下打算。

在学习上,刻苦学习,上课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比我成绩好的同学我虚心向他学习,处处以他们为榜样,时时要有一种超越他们的思想,对比我成绩差的同学,我不歧视,还要主动帮助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增强自信心,为提高全班的平均成绩做出我的一份贡献。

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锻炼身体,不吃零食,不挑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既讲究个人卫生,又讲究集体卫生。

在文明礼仪方面,认真按照“文明礼仪1234”的规定去做,按照《小学生守则》办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在劳动卫生方面,我积极主动地参加家庭和学校的力所能及的劳动,把自己变成在家里是父母的好助手、好孩子,在学校是老师的好帮手、好学生。在学生中起带头作用,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其他同学,让其他同学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劳动。

这就是我为振兴渠县教育的一点想法,我也将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在这里,我也希望同学们也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改掉以前的陋习,发扬自己的优点,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为振兴渠县教育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篇3:振兴农村教育浅析

关键词:必要性,建议

随着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我国农村教育也取得了重大发展机遇。政府对农村教育实行了多项倾斜政策, 对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大幅度增长;我国广大农村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近两亿农村学生被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 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完善, 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但目前农村教育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学校数量多而规模小且分散;师资力量和软硬件仍较薄弱, 教育质量明显落后于城市;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教师生活艰苦、收入低、很难一心从事教学工作等。

一、振兴农村教育的必要性

(一) 进一步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需要。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将阻碍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还深刻影响中华民族振兴教育的百年大计, 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 振兴农村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主要部分, 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至少60%以上, 人口素质低, 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众多, 据统计农村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人, 就笔者所在的乡村大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这种状况不仅阻碍了教育公平的目标, 也影响了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需要。如果从教育的民主化要求来看, 没有农村教育, 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目标, 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了。

(三) 振兴农村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 农村教育与城市相比较, 不论是在投入资金, 还是其他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 城乡教育依然不公平。一方面, 大量的农村新增劳动力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必然阻碍新农村建设, 阻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和谐。另一方面, 城乡社会教育不公平, 是对农村居民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一种伤害, 它不仅仅必将反映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 也必然反映为社会心理的失衡, 必然带来众多不和谐的因素, 带来人们对社会体制、社会制度的不信任甚至仇视。因此要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振兴农村教育。

二、振兴农村教育的建议

(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一是继续推进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 完善农村教育的各种基础设施。二是加大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 让更多的老师能够一心一意的全身心投入教学研究工作, 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完善各种奖励津贴制度。三是加大对农村学生的补助及对优秀学生的奖学金投入。

(二) 加快农村学校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弘扬素质教育理念, 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二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三是加强城乡师资交流。

(三) 继续扩大免费师范生教育, 积极鼓

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为农村教育输入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从2007年开始, 国家开始在教育部主管的六所师范大学实行免费生教育, 但是要求每个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任教, 这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但由于所实行的范围很小, 很多农村地区依然没有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所以还需要其他院校的大学毕业生的积极参与到农村去, 这就要求国家需要积极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 并给予优厚的待遇。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 还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就业, 同时促进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

(四) 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创新。

篇4:振兴教育怎么办

02全面推行中小学教职工聘用制度和校长公开竞争选拔聘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

03指导县(市、区)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一校制”“联校制”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04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及“黄冈教师精神”大讨论;

05推进课堂改革,打造具有黄冈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学模式;

06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07探索课程改革,逐步推行“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培育一批课改先进典型;

08加强新高考制度改革研究,抓好中、高考制度改革衔接;

09研究制定支持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措施;

10实施教育名家、名校长、名师“十、百、千”工程;

11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探索试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和“均衡编班阳光招生”;

12深入推进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大力实施“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工程;

13积极推进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加强夏令营、冬令营研学社会实践管理;

14加快推进“黄冈教育谷”和“大光华国际学校”项目建设;

15继续深入推进市区学校布局调整;

16全面推进市直学校装备电教设施设备建设;

17加快市区中职资源整合进程;

18实施“改薄工程”,全年投入5亿元,改造薄弱学校360所;

19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继续深入推进市区学校布局调整;

21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

22全面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全力保障教师政策性工作待遇落实;

23实施“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建设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所;

24深入推进“3+2”“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试点;

25开展“平安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防灾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活动和“护校安园”行动;

26落实安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农村校园(教学点)安防达标建设工作;

27开展“四个创建”和“十有八配套”建设,统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和学生饮用奶计划;

28完成省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教师招录780人;

29深入实施“黄冈名师工程”;

篇5:乡村振兴:共享乡村模式怎么做?

【离尘不离城,重庆后花园】

永城镇位于重庆市綦江区东北部,綦万、渝黔复线两大高速在此交会,未来将是重庆城南部重要的交通新枢纽。镇域内,“两山夹一谷(凤冠山、老瀛山、永丰河河谷)”的整体地形格局造就了永城“鱼米之乡”的美誉,也孕育了重庆近郊极为优质的山水田园风光;此外,永城还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城吹打、凤冠石刻、王良故居、芙蓉书院等众多人文民俗,这些元素共同塑造了永城丰富多彩、相生共融的地域个性。

【定位:中国首个共享式田园生活小镇】

针对重庆周边乡村旅游遍地开花、同质化严重的现状,浩丰规划设计集团受甲方委托结合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共享经济等理念,为永城镇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需突破的难点:

1、如何把永城区位、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放大?

2、如何打造区别于周边同等区位、资源条件的乡村旅游?

永城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新思路、新突破、新模式”。我们跳出传统乡村观光模式,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以“共享理念”为核心,紧紧围绕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休闲等田园主题,整合全镇文化、生态、产业等要素,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融互动,打造集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副产品加工、农耕活动于一体的,开放式、共享式、多元化的田园生活小镇,让外来游客和当地居民共同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共享乡村模式创新】 针对共享主题,我们对永城镇乡村闲置资产进行旅游功能化复活。

1、“共享乡村”模式

2、六大共享产品

3、共享平台搭建

4、房屋共享

5、果园/田园共享

6、交通共享

以合作共享模式引进知名共享单车品牌

【布局:两区八园,一镇五村】

永城镇将重点建设两区,即一个共享田园生活区、一个田园温泉度假区;八园即在现状产业的基础上,植入旅游功能,补充旅游景观、旅游设施等。

▲旅游体系:“两区、八园”

▲村镇体系:“一镇、五村”。共享生活理念,盘活小镇配套,丰富小镇内涵。

▲“十里青溪”田园综合体:游客可在田间玩耍、在水边骑行、在乡间劳作、农舍度假,打造国家首个共享化田园综合体、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

▲田园乐汤温泉度假区:延续田园主题,建设重庆首个田园温泉,开创家庭定制式温泉小泡池和温泉小院等。

▲门随便进、活儿随便干、菜随便摘、钱随便给,打造真正的共享农庄。【构建田园共享产业经济】

方案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构建永城镇农业产业链、农业发展示范,进行特色农业的农旅融合。

【营销口号:凤冠永城,你我共享】

篇6:振兴教育怎么办

一、到声誉卓著、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学习,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

xx大学是中国著名顶级学府之一,毗邻著名而又古老的西溪风景区的大学校园建筑别致、环境优雅、学风浓郁。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了xx大学的“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学校精心安排的课程既有宏观理论,也有实践案例;既有课堂教学,也有现场教学,通过教授的讲课和参观中的交流讨论,使我们在学习境界上受到进一步的触动。

二、聆听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让我的境界得到了一次提升

为期一周的学习当中,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聆听了各领域知名专家教授的授课,领略了名师的智慧与风采,老师们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念精深,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精彩的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境界得到一次大的提升,正所谓:聆听的是智者的声音,感悟的是知识的力量,学到的是管理的精华。

三、现场感受特色鲜明的美丽村镇建设,让我的视觉实现了一次冲击

此次现场教学的所到之处,无论是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还是特色小镇,都让我们实现了视觉上的冲击、思想上的碰撞。深入分析不难发现,xx的特色村镇建设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乡村管理民主、严谨。不管是村干部选拔还是村级组织负责人的任命都是“以德为先”,德是指在选拔村级负责人时把德摆在首要位置,一个人的人品好坏决定地方发展的好坏,当我们的乡镇还在强调通过成立村民议事会、乡贤会来治理乡村时,xx关于民主治理方面已经颇有成效。另外,在乡村治理上枫桥经验很典型,全镇设有近千个摄像头,所有信息每天通过网络平台逐级汇总上报,通过对上报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处理各种问题。比如出现乱扔垃圾乱排废水等情况,平台立即反馈给执法队,执法队可以快速出勤进行管制。二是业务办理公开、透明、快速。在xx的枫桥,有规模较大的综合办事大厅,综合了各个部门的业务工作,真正实现了“一站式办结”服务,公平透明,快速便捷,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态度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经济发展开放、包容、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在xx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各村的村党总支书记都是集中精力谋经济发展,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采用股份制的形式与企业共同经营,这种形式互惠互利,得到企业与群众的一致认可,许多群众纷纷选择返乡务工创业,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四是发展环境非常好。村级各项重大决策都是一起商讨决定,群众支持干部,干部支持领导,干群关系和谐,最重要的是,引导者确定方向,众多追随者一张蓝图干到底;内部、外部发展环境一片和谐稳定。

四、学思结合,学以致用,让我的思想受到了一次启发

通过这次xx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也引发了我深入的思考,作为永和乡的党委书记,怎样推动永和乡村振兴工作,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要抓好规划编制这个先导。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长远规划,稳步推进。要对照国家要求,结合实际,高标准编制永和乡村振兴具体行动规划,同时按照全县乡镇功能布局科学规划,形成我乡本土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年接着一年做,一届接着一届干,确保干出成效。

2、要抓好人文环境这个基础。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而优美宜居的农村环境是吸引人的关键。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以“厕所革命”为契机,加快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美化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以景区的理念规划永和,以旅游景点的标准建设永和,在全乡开展村庄景观美化、亮化活动,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站点建设,因地制宜兴建特色餐饮、特色民宿、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打造生态宜居、生活便利的新农村。

3、要抓好产业发展这个核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要坚定不移做强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以打造“小水果”之乡为契机,大力发展永和生态休闲旅游农业。重点以冬枣、沃柑、猕猴桃、香瓜、西瓜、小水梨、湘莲、油茶等为主打产品,推动我乡传统农业向现代代农业发展。利用自然资源,以松柏、龙凤为中心,推动永和康养、休闲旅游业发展。以三和瓷业为龙头,利用现在工业资源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重点引进、扶持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按照“工旅结合”“农旅结合”“养旅结合”等思路,把永和的养生养老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打造休闲观光、健体康养等特色产业。

4、要抓好组织建设这个保障。没有党的领导,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要建强基层干部队伍,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吸引大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党员干部到村任职。栽好梧桐树,方可凤凰来。必须研究和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创新用人机制,把农村能人、贤人请回去、引进来、留下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要解决好基层干部问题,就要保障好村干部工资、医保、社保等经济待遇,着力提高政治待遇,激发他们立足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真正把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乡村振兴战略培训心得体会二

——“回归”让乡村振兴

2018年4月11日至4月22日,我很荣幸参加我县今年的在职干部全员培训,这是我入编以来第一次参加培训,感到非常激动。通过党校领导、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本人受益匪浅,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13亿多中国人中,有着近10亿农民,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幸福百姓”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关乎“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转型,三农问题成为了我们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乡村振兴已刻不容缓,而只有让人们愿意回、回得去、留得下,乡村振兴方有希望。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民必须富,让人们愿意回。乡村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的振兴发展的对“城归”的引力第一要义就植根于农民生活的富足,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治安、养老方面成为农民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问题,只有为农民生活奠定坚实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返乡,又能够不断促进广袤乡镇百业兴旺,以创业促就业、增收入,从而打开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乃至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从而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村必须美,让人们回得去。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农村以“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的随意而居是游子们的虔诚向往。而当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块块土地;当生活垃圾玷污了弯弯清泉;当秸秆焚烧污浊了朗朗晴空,乡村的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直接影响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谈夯实返乡回归之基?失去了乡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质、安全的食品,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游子们的青睐,就失去了永续利用的战略资源,何谈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乡村振兴的依托。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业必须强,让人们留得下。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乡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持续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让“城归”留下创业守业的必由之路。当农业搭上“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便为乡村提供了“重塑”与“再生”的机会。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宁静致远,田园丹青的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人们新的选择,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方能不断填充着乡村振兴的底色。

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不可行。全民期待“美丽乡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乡村振兴战略培训心得体会三

一、学习弘扬“红船精神”

此次培训让我们踏入南湖革命纪念馆,通过影像照片和实物资料,睹物、思人、品史。在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华民族最紧迫、最危险的时刻,为国家的自由民主、民族进步和繁荣富强,做出重大努力、牺牲和贡献的历史物证。我们更要以此次参观为契机,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锤炼自我党性,严格按照党的要求开展工作实践。

二、学习先进滕头村

滕头村嵌在奉化与溪口之间的滕头生态旅游区,它以“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碧水、蓝天”绿化工程,形成别具一格的生态旅游区,在国内外颇享盛名。滕头村根据“扩大规模、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高品位”这一总体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确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观,结合旅游业景点开发,把生态环境和村庄建设紧密相结合,实现村庄环境的持续优化。

三、学习先进余村

实地参观学习余村,感受“绿水青山”发展之路。2019年8月15日,时任xx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十多年来,余村作为“中国美丽乡村”的首批建设村,通过修编“村庄建设、村庄环境、产业提升”三项规划,坚持把“经营村庄”理念贯穿始终,突出规划引领、基础夯实、特色彰显,积极打造休闲产业的核心区。通过对中心村沿线立面改造,完善污水处理系统等举措,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深切感受到余村的发展变化——如何从一个尘沙漫天的靠采矿为生的自然村发展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的新兴旅游村庄。

四、结合先进促发展

通过学习,感受到我们村和他们的差距很大,结合本村实际,我们那些资源,条件,但是我们要发展村域经济,就要做好几点。一是,发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个村能否较好、较快的发展要看是否有一个团结、办事效率高、愿意帮助群众集体致富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团结就是力量,即使个人的力量是那么的微小,但一个团队的力量凝聚起来那是惊人的。一村的干部只要齐心向上、积极为群众谋实事、办好事,没有干不成的难事。二是,一个农村能否较好、较快的发展看是否有一个好的领头人。我是一个村的带头人,要带领村域坚持绿色发展,将我村现有60余个林盘进行保护,林盘资源进行摸底核实,做好招商引资,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产业。

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党总支书记,积极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倾情奉献自己的力量,热情的为党和人民服务,做一名称职的书记。

乡村振兴战略培训心得体会四

2019年3月13日至3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镇组织部组织的青阳镇村(社区)干部乡村振兴能力提升第一期专题培训班。在此期间,我们仔细聆听了“基层干部素质提升与科持续发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分析)”、“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现场教学”、“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行政诉讼法修订对基层组织管理的影响与应对”等课程学习;实地参观了华西村、新桥镇绿园社区、青阳镇毓秀园党建展厅。为期3天的专题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有理有据、内容丰富紧凑,让我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如沐浴春风般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培训结束后,仍回味悠长,也引发了一些思考,感触颇深,体会深刻。

一、更新了理念,优化了思维,完善了知识结构。学习和培训,我更加深刻地领会到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日趋快速。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新的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自觉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学习,进一步勇于实践和探索;在工作开展中,我们应当强化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珍惜在基层一线的工作机会,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创新,开拓进取,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新时代,是我们的机遇;新担当,是我们的使命;新作为,是我们对党和人民的“交代”。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应激发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岗位视为责任,将责任视为担当,我们必须不断地通过学习或培训等各种方法来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新提高。通过此次学习培训,对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同时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能否做好工作,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也是对人民负责的问题,只有努力地工作,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把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只有精通业务,才能认真履行好职责。当前世界的瞬息万变,科技的突飞猛进,要求我们更好地掌握各类知识,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努力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能手。

以上只是我此次培训学习的一点粗浅的体会和认识。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立足本职,脚踏实地,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把工作做得更好。

基于本次培训班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会工作的重点努力方向:

(一)提高认识,理清工作思路。

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理清工作思路,贯穿以人为本,协调好与教职工的关系,维稳职工队伍,促进xx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保持良好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良好的工作心态与工作业绩成正比关系,拥有了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自然就会上升。每个人都要学会调整心态,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中有什么困难,要敢于面对,勇于克服,这样工作,才会轻松和投入。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如何,决定了工作效率。平时,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让知识武装大脑,充实生活,这样我们才不被时代和社会所淘汰。

(四)相互沟通、团结协作。

要有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互相意识。我们应该学会克服不足,学会大胆工作,学会在工作中坚持学习,学会用学习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加强锻炼,保持充沛的精力。

一个好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身心,十足的活力和充沛的精力总是给人阳光、朝气的感受。一次登山活动给了我必须坚持锻炼身体的决心,也让我明白好的身体才能干出好的工作。

总之,这次培训受益匪浅,对指导我今后的工作意义很大,我会将这次培训所学、所感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让工作变得轻松,使自己更加自信。

乡村振兴战略培训心得体会五

近期,我参加了县委组织部主办的浙江大学——金湖县领导全域旅游与特色小镇建设专题研修班,既开阔了思路,又拓宽了视野,还增加了见识,感受良多,受益匪浅

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洗

浙江大学是中国著名顶级学府之一,毗邻著名而又古老的西溪风景区的紫金港校区建筑别致、环境优雅、学风浓郁。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了浙江大学的“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精心安排的课程既有宏观理论,也有实践案例;既有课堂教学,也有现场教学,通过教授的讲课和参观中的交流,使我们在学习境界上受到进一步的触动。

把握脉搏、实战丰富的专家授课,让我们得到了一次充电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安华,系统的讲解让我们领悟到特色小镇的创建不仅是对小镇本身具有重要意义,更应该将其放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为小城市培育、乡镇转型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浙江大学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所长严力蛟教授,从城乡生态旅游与休闲农家乐产生的背景、理念、案例介绍,增强了我们发展全域旅游的信心。中国城市政府招商网会长周开疆教授,让我们对全域旅游有了全面、整体的认识,也学到了旅游招商的新模式、新方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副教授黄浏英,通过千岛湖、安吉等鲜活案例,慷慨激昂、如数家珍的演讲,大家听的带劲。

产业鲜明、活力迸发的特色镇村,让我们实现了一次冲击

此次现场教学的所到之处,无论是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还是特色小镇,都让我们实现了视觉上的冲击、思想上的碰撞。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产业“特而强”。“特”是指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新产业以及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细分领域、错位发展。“强”是指三年投入30~50亿,培育“单打冠军”。二是形态“小而美”。“小”就是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核心区1平方公里。“美”就是所有的特色小镇按3A级景区以上标准建设,旅游类特色小镇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三是功能“聚而合”。“聚”就是特色小镇都有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的聚集。“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四是机制“新而活”。“新”就是小镇采取“宽进严定”的“创建制”,不搞“审批制”。“活”就是小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创建模式。

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互动交流,让我们获得了一次启发

篇7:振兴教育怎么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我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振兴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落后面貌不改变,乡村振兴战略就无法全面落实。”民进海南省委副主委、海南省政府教育总督学潘惠丽委员说。

潘惠丽委员表示,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正在逐步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但是,乡村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最大的短板,教育发展中最大的不平衡仍然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仍然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不充分。

“现在农村教育体系不健全,幼儿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都有待完善,还没有形成全链条推进的有效机制。同时,农村各层级段教育呈现出来的突出矛盾也十分复杂,农村劳动力培训、职业农民培养的主体、职责、机制不完善。”潘惠丽委员摆出了自己在调研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对此,潘惠丽委员建议制定乡村教育振兴发展规划,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中统筹部署、统筹推进。她说:“以构建学习型社会、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科学、系统地做好农村学校(含幼儿园,成人学校或站点)布局规划,使乡村各类教育有场所、有阵地,尤其要及早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指导标准,优化和稳定农村义务教育布局。”

除了做好顶层设计,潘惠丽委员还建议研究制定支持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流动的制度措施。比如:进一步细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切实解决城乡教师交流和流动的制度障碍;依托特色小镇、风情小镇建设,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城市公办优质名校在小镇办学建校,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下沉等。(记者 王晓樱)

上一篇:培养一流大学师资

篇8:发展高职教育振兴龙江经济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共生关系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形式, 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依存共生, 互相影响, 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 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在整个社会系统中, 经济是基础, 对于社会系统中的各要素、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国高职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与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经济的逐步兴起和快速发展, 使得人才短缺成了突出的矛盾。这为高等教育尤其是以“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 区域经济影响并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一方面,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对人才的吸纳水平和能力, 由此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实践证明:经济发达地区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远远大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另一方面, 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因此, 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构成;此外, 区域技术结构也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 区域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所以, 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特点相适应。

(三) 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了“稀缺型”的人才支持

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高职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类型, 它完全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就在于其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型人才, 而这种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恰恰是目前经济发展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因此, 高职教育要在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方面有所作为。

(四) 高职教育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教育在国家建设中起关键性作用。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 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是生产分工中的重要阶层, 在生产过程中起着纽带和环节的作用。他们都是技术骨干, 并且是生产现场的“灵魂”。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依存共生的关系表明: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必须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形成良性发展。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地, 它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高职教育是地方经济的内生需求, 必须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演进、生产技术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速度等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发展。

二、黑龙江经济发展现状为高职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 金融危机对高职教育的严峻挑战

在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发展周期重合的特定背景下, 我国改革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作为与经济发展尤其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高职教育, 也将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

就目前情况看, 无论是国内经济还是国际经济状况仍不乐观。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源头, 还在不断出现银行倒闭、企业大量裁员现象, 尽管新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得到批准, 但其实施后的成效如何受到广泛质疑。可以认为, 这种危机由美国向欧洲、亚洲新兴工业国的蔓延还没有终结。

我国出口企业比重最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受欧美市场萎缩影响最重, 继续面临着两大压力, 即企业生存压力和社会就业压力。专家认为, 我国经济将呈现出V型或U型态势, 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将呈现L型。由此, 我国外向型经济将受到严重冲击, 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这对于刚刚起步、以就业为生命之源的我国高职教育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 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带来良好机遇

黑龙江省作为一个边疆省份,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历史发展轨迹, 其经济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 一直以来落后于南方经济发达省份, 但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为加快经济发展, 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规划构想, 即着力建设“八大经济区”, 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八大经济区”, 即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十大工程”, 即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老工业基地改造工程、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工程、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 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是推动黑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基本抓手和重大举措, 也是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有效之策。

“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必将有力地推动黑龙江区域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而这种难得的经济发展形势也为黑龙江省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客观上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加快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的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不是“短平快”的行业, 其对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必须根据目前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适时调整专业, 加快培养适应“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发展建设的短缺人才, 充分发挥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 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抢占先机。

三、黑龙江省高职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地, 它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 必须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演进、生产技术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速度等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发展。作为黑龙江省的高职教育必须时刻与黑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努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从而形成“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推动教育”的良性循环模式。

(一)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加强高职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基点, 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 也充分反映了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目标必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依据市场需求并结合高职院校自身教育资源特点设置专业, 从而才能既发挥高职院校的自身优势, 又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合格人才。作为黑龙江省的高职院校, 在办好目前的“主打”专业的同时, 要根据对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预测, 新建一批今后三到五年急需的专业, 如船舶电气工程技术、都市园艺、公路工程检测技术、社区矫正、拍卖与典当管理等。这样, 三、五年以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既能保证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 也能够为今后高职专业的发展建设积累经验。在专业建设上, 要体现市场经济规律,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并要有长远眼光, 从而使专业建设立于不败之地。

(二) 适应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之本, 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立和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求在实践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具备“双师素质”和深厚的企业文化理念。所谓“双师素质”, 是指教师既有高等院校教学经验, 又有相关企业工作经历, 而不仅仅是具有两个证书、两个职称。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办法包括:从企业中选聘一批实训教师, 同时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学校及校外组织的继续教育, 在专业理论及计算机操作等方面迅速得到提高;建立一支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 规定未经过企业实践锻炼的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锻炼一定时间或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让他们了解、熟悉企业, 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对实训教师的素质应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 所有专业教师都需要定期到现代先进企业去学习实践, 在理论上、实践上互相沟通, 取长补短, 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 真正树立现代企业文化理念。

(三) 适应生产实践需要,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职教育中为学生提供的职业能力培训环境。实训基地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方面, 要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重点专业的实训基地。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投入资金建设一批重点实训基地, 保证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需要。在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保证高技术含量的同时, 要注重通用性,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 尽可能使所建设的实训基地适用性强, 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 相关专业尽可能通用。另一方面, 要引入科学的管理机制, 实行校企合作, 以训养训。可以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思路, 把高职院校自己的实训中心与企业的研发中心、产品开发工作室、教授工作室及教师工作室共建, 以及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 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 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要进一步挖掘潜力, 积极寻求与社会的合作, 小批量为企业加工初级产品,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探索“以训养训”的路子。

(四) 适应“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校企深层次合作建设

“订单式”教育, 是指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 由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按照协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 既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求, 也解决了学生的初次就业问题。因此, 这种模式备受社会认可。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合作伙伴关系的自主联合, 为企业培养掌握特定行业新技术的高职人才。企业可以无偿为学生提供培训环境, 接受毕业生就职和依托学校进行本企业员工的再培训。学校根据企业需要, 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 并负责担当教育培训任务。高职院校负责招生、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 学生承担部分生产任务和产品推广、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项目, 建立教育生产一体化的互相补充与依托的教育组织。通过订单关系的联合, 由企业投资建立培训基地。企业按需求确定生源计划、专业及教学计划, 具有“双元制”基本特征, 形成“学校—企业培训基地—企业”构架, 高职院校只负责招生与理论教学, 实训教学在企业培训基地和企业实习中实施。

(五) 适应产业、行业和企业的人才要求, 加强高职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应当服从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以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为前提, 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为基础, 打造出能反映高职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必须服务于这个总体目标。要研究专业和课程设计, 专业和课程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教学载体, 也是自身实力最集中展现的平台。学校设置专业和课程不能单纯地考虑自身教学的需要, 还应该考虑产业、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角度考虑专业和课程设置, 与企业及行业共同开发为产业、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和课程, 增强专业和课程的吸引力。否则, 高职课程建设就失去了适应性和生命力。

上一篇:数学高中小论文下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