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高三 励志短语

2024-04-23

步入高三 励志短语(精选9篇)

篇1:步入高三 励志短语

从步入高三那一刻起,同学们就应该学会找一些关于步入高三励志的散文来看看,用以激励自己,那么步入高三励志文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步入高三励志文:在风尖上奔跑

我要自信、坚定、面带微笑的进走进高三,享受高三,最后成功地拿下高考。

准备了一本《高三记录本》在打开封面的空白页上写上:“记录每一滴汗水,斟满杯盏,袭我一身,不褪色的青春。”

又在第一页,写下“复旦,等着我。”

第二页“我的高考目标---650分,省前50”

第三页是预防针“前面是一条笔直的主干道,它窄小、坑洼、一路坎坷,还伴有许多充满诱惑的岔道。但,终点处,复旦在等着我。 我明白,这一路上会有一次次的跌倒,我保证,也会有一次次的爬起。要始终坚信,只要不拐弯、不放弃,纵使是跌跌撞撞,也一定能走到终点。”

现在已经有真切的感受:高考真我走来了。原本以为那么遥远的东西,现在竟不知不觉走到了眼前,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向我袭来。是时候该坚定自己的决心了,走进高三并不是像说的那么简单。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我知道,我必须也只能选择汗水。因为,我背着太多太多的期望,来自家人,来自老师,更来自我自己。八年抗战艰苦卓绝,我这一年算什么;万里长征跋山涉水,我这一年算什么;更准确地说,只是10个月,我只有10个月来打这场战。哥哥的这一战只是半场胜利,所以,我不能放弃,我一放弃就全线溃败。

我要做一个高三生了,一个平凡的,刻苦的,乐观的,永不言弃的高三生。静静地过着一个高三生该有的生活,书山题海也罢,漫天试卷也罢,早起晚睡也罢,既不逃避也不挑拣,只是一天天地过下去,等待一种自然的沉淀。用这沉淀,铺就我未来的路,用这沉淀,弥补续写哥哥未竟的梦想,用这沉淀给我的人生一笔辉煌。

是的,高三,这场在风尖上的奔跑,我不能停下,所有的高三生都不能停下,停下就会被风遗弃,就会被梦想遗弃。奔跑,努力地奔跑,拼尽全力地奔跑。所有的困难,所有的酸楚,所有的委屈,在胜利的那一刻都会烟消云散,留下的只会是会心一笑,只会是充实得令人难以舍弃的回忆。坚持到最后,即使没有赢得这场奔跑,我也能无比满足地说:“我问心无愧,因为我已经竭尽所能了。”

最后一句,送给自己,更送给所有为梦想而奋斗的人

“If you are passionate about something,nothing can hold you back."

步入高三励志文:感动让我不懈奋斗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微微的风,还有我内心那暖暖的感动,坐在写字桌前,脑海中的画面竟是那样的温暖人心,那样的让人难以忘怀,也是我心中的这些感动让我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不懈奋斗。

疯狂的高三,痛苦的高三,难忘的高三。现在想起那是的我,内心总会有一种激动,有时也会情不自禁的傻笑。因为看到那时的自己太幼稚,太任性,太自私,只知道自己处在痛苦中,而看看别人,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高三的考试多得让人窒息,无尽的真题、模拟题、预测题……但是老师的批改却总是如期而至,鲜红的印记认真的印在卷子上,还有一次又一次的找我们谈话,一遍又一遍的唠叨让人厌倦不已。但是过后,内心总是充满温暖、充满感动。

高三这痛苦的岁月,我一路感动着·奋斗着。每天早早起床,喊着嘹亮的誓言开启这一天的奋斗之旅,上课困倦至极就掐着自己的大腿默念;“我要认真听,我要上xx大学。”晚上拖着疲惫的步伐久久不愿离开教室,晚上伴着灯光熬到很晚才睡。想到这些熟悉的画面,内心的感动油然而生,也许那时被自己一路感动着,就一路奋斗者,一直到现在。

现在的我每天也在感动中生活,在感动中成长,在感动中不懈奋斗。每天早晨在舍友的熟睡声中悄悄起床,背起书包来到一个无人的树林,诵读着优美的文段,迎接着今天的第一缕阳光,然后上完一天的课后,我迅速来到图书馆,害怕昨天还没读完的一本书被别人借走了,幸好那本书还安静的躺在书架上,我就高兴的捧着书在书桌前认真的阅读起来,时间过得真快,管理员又来催促我们离开。当我恋恋不舍的离开图书馆,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时,一天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回想这一天,我被自己所感动,因为这一天我没有浪费,我过得很充实。虽然独自一个人,想起遥远异乡的父母、同学、朋友,内心会泛起阵阵凄凉,但是这些却更加烘托出我内心的感动。而明天,我也依然如此,没有人要求,没有人逼迫,只是内心的感动太强大了,它给了我不懈奋斗的力量。

想起我读过的一本叫《我的苦难,我的大学》,里面主人翁赵美萍的人生历程真的让人难以置信,她苦难难以言说,但是是什么让她依然能挺立在孤独·失败屈辱绝望的废墟之上,甚至在她荆棘横生的人生路上不懈奋斗,是苦难?是挫折?还是她坚强的而性格?NO。是感动,是她母亲、亲人、陌生人、还有她自己给她带来的温暖,让她看到了社会的光明、温暖与美丽,而不是沉陷于苦难的泥潭中,永远不见天日。这些感动给了她信心与力量,让她在她的人生旅途中不懈奋斗!

不要总是在痛苦中纠缠不清,而忘记了去我们内心搜寻这些感动。它们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它们一直激荡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一路感动着、奋斗者。

步入高三励志文:忆我高三

黄冈天有高中三(6)班 李儒鹏

光阴荏苒,六月的号角早已成为历史,经过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后,很庆幸我还活着,依然坚强的活着。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我仍然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奔跑,依然在追寻我那最初的梦想。走过高三,经过高考,我不认为我是这场战争的成功者,但我也从来没以为我是一位失败者。高考只有成功者,没有失败者。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只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过,付出过汗水;经过高考后,你会发现结果已不再那么重要了。

如今我已步入大学这个小型社会中,也正在慢慢地去适应大学的新生活。在大学你会发现自己很自由,自由的有点放纵;你会发现上课很沉闷,因为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不停地说;你会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你会发现有太多太多的活动等着你去参与……

告别了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在大学自己的活动范围会大很多,足球场、篮球场、图书馆都是我经常去的地方;告别了那课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书,因为在大学根本就没多少资料书,不用再为不会做题而烦恼;告别了那每天纷飞的试卷,也不用再为试卷上的分数而茶饭不思了。

走过高三,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成熟了许多;你会发现高三将会是你一辈子都会难忘的一段时光,你会发现自己离梦想又进了一大步。

回忆高三,回忆那段被称为“炼狱”的生活。现在心中仍然有太多的感触……

高三,我有过努力。相信每位高三学生都曾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过,去付出过。努力就有结果,付出就有回报,这很公平。你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多少,你就会得到多少。上帝是公平公正的,在高三不要去抱怨上帝的不公,不要去抱怨自己和别人相差太多。你唯一能去做的就是努力去学习,去努力争取自己的公平。高三就好比一场足球赛,而你需要去做的就是努力去射门,努力去获得自己的高分。

高三,我觉得充实。高三是人生中最充实的一段时光,相信每一位过来人都会认同这一说法。高三只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学习;高三只有一个追求,那就是高考。我们攀登书山,我们遨游学海;我们有做不完的题,有背不完的知识点;我们与命运抗争,与时间赛跑。也正因为如此,高三才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高三,我有太多的留恋。在高三紧张的气氛中,也夹杂着一丝别离的气息。因为即将告别自己的母校,告别那些敬爱的老师,告别那些与我们一起努力追求自己梦想的同学。茫茫人海,我们从相遇到相知,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学习,这些深厚的友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去留恋吗?好怀念高三的同学,好怀念高三的老师,真的好怀念高三的一切。如果没有考试压力的话,我想我会很爱高三的生活。

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学习都是最重要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有过悲伤,有过泪水,但依然要坚强地去面对,执着地去追求。思想有多远,我不一定能够走多远,但只要方向是对的,只要我努力的向前走,走多远真的不重要。大家都知道蜗牛和老鹰都能到达金字塔的顶端,我不是老鹰,但我希望我会是一只蜗牛,会是一只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有过悲伤,有过泪水,依然坚强的蜗牛,会是一只即使翅膀折了,心也要飞翔的蜗牛,更会是一只用世上最慢的速度去实现那最遥远目标的蜗牛。

漫步在大学校园,感受着大学那特有的气息,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继续努力前行,因为我始终相信:梦不死,心不灭!

篇2:步入高三 励志短语

到了高三,大家心里都有压力。学生有,老师也有,压力来自于残酷的竞争,更来自我们心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到这样的时候,我常常用这样的一个事情来提醒督促自己。

曾有一个学生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我差一分不够本二,我听了和他一样失落。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是这一分让他要上的大学和别人要上的大学拉开了差距,而这三年的大学又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差距呢?我明白这一份的价值。此时再责备学生没有任何的意义。我回过头来反思自己,教他三年的过程中,就真的没有机会让他再多考一分,一千多天啊,我有多少次机会可以多和他交流,解答他提出的疑难,或者主动解决发现了的问题,可是都晚了。曾经的那么多机会都晚了。

这件事给我触动很大,后来我时常想起它。它告诉我,要尽力把握每个机会,让自己认真再认真一点,而认真,就是把该做到的都做到,把能做到的做到更好,不留遗憾。无论环境是宽松还是紧张,我们自己能做的其实就是在大环境之下的自我抗争,我们就在这样的抗争状态下提升着自己也提升着事业的境界。

看学校贴吧的时候,看到学生的家长对老师的要求几近苛责,那苛责之下的心情我理解,也因此又把压力增加了几重。可是家长们能理解我们和学生在一个战壕里的摸爬滚打么?我们需要做的不只是面对一个孩子,而是几十个,一个孩子就是家长的全部,你可以不管别人的孩子;我们不行,从良心上讲,哪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全部。所以我们拼尽全力,我们分秒必争,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这每一分钟的机会,尽力给孩子少留遗憾不留遗憾。

有时候想,该请所有的家长来学校体验老师们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压力,看看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一种工作在这样的高强度下做这样精神与体力的双重劳作。可又怎么样呢,这是一个只看结果、不讲辩解的时代!要么做,要么走,没有解释,现实就是这样。家长在乎的是孩子的成绩和付出的高价学费,学校在乎的是升学率,谁真正从关心老师的角度在乎老师们的工作状态?我们是在为了把良心活做得对得起良心而拼命着,在心里深埋一个不敢对人提起的教育理想聊以自慰,然后一分钟一分钟地争机会。

坦白讲,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之下,即便是在如今的校园内,也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愿意和学生绑在一起拼命的。这就是现实的教育,或者叫做教育的现实。可是幸运的是,你们遇到了愿意和大家一起拼尽全力的老师,为了把握这每一分钟里的机会,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和大家一起血战到底。无论是不是班主任,无论是身体健康的还是身体不太好的,无论是走了的还是留下的,走进这个集体,我们都曾不遗余力,站在这个讲台上,我们都懂得承担几十个学生的未来的分量,都懂的一个学生后面是一个家庭。曾经我说过,遇到你们这些优秀生中的优秀生,是我们的幸运;我们也会用努力告诉你们,遇到我们也会是你们的幸运,这是值得感恩的一份幸运!

在这样一份幸运的环境里,我们还拥有270多天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为了不让那种差一分的坏运气落在我们头上,我们需要振作疲惫的精神,昂扬来过!仔细想一想吧!

每一分钟里都有可能决定一生。

每一分钟都可以用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来度过。

每一分钟都需要我们拼尽全力来把握。

我们大家如果都能在常规上做的更好,我们就能赢得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用来进步,用来和老师探讨知识,而不是常识。

请大家珍惜我们,请大家珍惜彼此,请大家珍惜我们手里的青春岁月,连同青春岁月里无数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励志文章2:青春似剑,高三砺之

人的青春是美好的,但一生只有一次!让自己的青春积蓄知识的财富、将来的荣耀、未来的幸福的关键阶段,就是我们正在进行的高三生活!

如果把自己比作一块钢,十年寒窗已把自己锻造成一把尚未开刃的剑;如果把青春比做一把剑,高三就是磨刀石,将用一年的磨砺,让你披荆斩棘,实现自己的第一个人生梦想!

今天的生活是优越的,来自家庭的呵护让我们如同温室的幼苗,当有一天你终于长大,稚嫩的枝条戳破了温室的顶棚,你的一切,又能抵挡多少的风风雨雨?要庆幸自己坚持到了高三,高三的学习和生活,将赐予我们在此之前所不能体味的紧张和充实,更会让我们深深的体味到,什么是吃苦,什么是勤奋,什么是耕耘和收获!

无论高一高二我们走过怎样的路,你已经属于一个纯粹的高三学生了!开学以来的每一天,你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自己!你让你的同学 和你的老师,看到了你身上已经具有或正在养成的勤奋、上进、刻苦、惜时、自律……的优秀品质!高三的磨刀石,正逐渐的让你体会到辛勤的快乐!

磨砺青春之剑需要坚持。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做好,只是欠缺了坚持!高三,注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过程是紧张的,也是容易产生懈怠的!要经常给自己提醒,要在自己状态欠佳的时候想想已经取得的进步和将来要达到的美好的愿景!一种力量,触手可及!

磨砺青春之剑需要智慧。青春是一场勤奋的较量,勤奋就是青春磨砺的表现,智慧则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进一步为我们的拼搏运筹帷幄!高三,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要让有限的时间产生更多的可能,要让熟练的知识得到更好的调度,要让自己的力量,始终用到刀刃上。

磨砺青春之剑需要心静。只有当你真正的静下心来,你才能始终想着自己的目标,你才能最大化的集中精力。经验告诉我们,高度集中的精力带来的周密思考和大脑的高速运转,能让你策马扬鞭,战无不胜!心静也是摒弃各种干扰因素的良药,耐得住喧嚣,耐得住寂寞,高三的路上,我们还怕什么呢!

磨砺青春之剑需要榜样,需要坚强,需要危机,需要梦想,需要反省……

佛曰:刀山火海,便是沃野千里!意思就是:一个人,越是被逼到难熬的时间里,越是焦头烂额,越是心力憔悴,就越能锻炼淡然稳健的心智,做到宠辱不惊。高三的砺炼,正一次次的提供这样的机会,然后获得心智的成长,当高考乃至人生的重要关口到来的时候,你的表现,无与伦比!

今天,我们57名同学济济一堂,57颗火热的心正在为梦想澎湃着满腔的热血!57个智慧的大脑正在积极的汲取知识的营养!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那一次次的朝辉夜星辰,那一道道的语数外理化生的题目解答……都在为自己的青春之剑忘我的磨砺!都在让自己的高三生活,更充实更进步,都希望自己的青春之剑,更光芒更锋利!

我们的青春我们拼搏,我们的未来我们把握!

芳华时节青春靓,惜时拼搏有抱负;砺剑高三,不畏难!

埋首前行能吃苦,挥剑披靡无不胜,展望前程,尽璀璨!

青春似剑,高三砺之!共勉!

励志文章3:跑调的高三

刚读高三那年,班里转来一个叫木根的男生。人如其名,笨拙、木讷,一脸跟庄稼活情同手足与大学却毫不相干的农民样。据小道消息说,他已经在高三的前线上与敌拼杀两年了,却依然没有丝毫能将制高点拿下的迹象。

那一年,总感觉同学之间突然变得有几分的微妙和冷漠,明明是一分一秒地都较着劲,脸上,却故意挂上种无所谓的轻松。彼此的分数和名次像是国家机密,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却费尽心机地想打听到别人的。在这样压抑的气氛里学习长了,人便得了一种被老师们称为高考综合症的病:胸闷、头晕、烦躁,莫名地想发火把某个人狠狠地教训一顿。

日子便这样在无声的厮杀中滑过,很快便到了高中时代的最后一个新年晚会。尽管电视广播里处处弥漫着新年的气息,文娱班长也多次鼓动大家为这最后一场的晚会献艺,但是在一切为高考让路的信念面前,却没有几个人肯真心实意地去准备什么节目。最后文娱委员急了,请来班主任,命令大家晚会上必须每人出一个节目,否则便取消半天的假期。

晚会终于勉强搭起了台,简陋得很,既没有往昔花花绿绿的气球和彩灯,节目单上,除了文娱委员演的一个老掉牙的单口相声,也清一色的全是“独唱”.

晚会有些死气沉沉的。直到主持人报出木根的名字时,大家才将好奇又新鲜的视线,“唰”地一下转到他的身上。

木根像是一株秋天里的高粱,脸黑红黑红的,只是身材却是矮矮壮壮的。在别人的窃窃私语里,木根张了好几次嘴,却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来,两分钟后,他终于“啊”地一下高声吼了出来。起初,我们还很吃惊,想这家伙平日里不近影视,倒还会来个让全班都陌生的歌。

只到他快唱完了的时候,忽然有人嚷了一声:他唱的是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耶!这么一惊醒,我们才意识到他是把这首歌完完全全地唱走调了!而且跑调的幅度可以创世界吉尼斯纪录了!打个比方:就是把《好汉歌》唱成了《很爱很爱你》的调子,这样滑稽的唱法真是让全班同学大开了眼界。有人已经开始在下面小声笑开了,大多数同学则是低下头去,装作揉眼或是弯腰捡什么东西。但是每一个人都清楚,笑,马上就要滚滚而出了。

歌,终于结束了。从没有过的掌声,雷鸣般地响起,震得人头皮发麻,借着这掌声的掩护,有人笑得不住地咳嗽,而我们亲爱的文娱委员,则很体贴地搬出了她的单口相声,只说了第一句,台下的人就全都笑爆了,有人竟然笑得“扑通”一声滑到了地上,眼泪,也哗哗地流出来了。

可是,这样的一笑,却是做了晚会的兴奋剂,一下子将气氛推向了高潮。而我们的木根,则坐在喧哗教室的一角,红着脸轻轻地问他的同桌:“我唱得……还行吧?”这一句,却引来了异口同声的一句回答:“木根,你唱得太棒啦!”说完,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笑,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灵丹妙药,有了它,所有的忧愁、嫉妒、不安,便“哗”地一下,消失得一干二净。我们在这样一场因为木根而一下子在记忆里刻骨铭心的晚会过后,才突然地意识到:分手,而不是高考,已经呼啸着来到了。所有的猜疑、不快,也该到了烟消云散的时候了。精美的留言册,像迟到的小学生似的,在我们这最后一同走过的路上,气喘吁吁地传起来。

篇3:步入高三 励志短语

一、让奋斗多份幸福

高三伊始, 我首先引导学生建立“幸福高三”的理念, 营造幸福、感恩的氛围。每届高三, 我都会抄录汪国真的《嫁给幸福》, 正如诗中所写, “确定了就义无返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我希望学生们明白, 有为梦想全力以赴的机会, 能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就是幸福的。然后, 开展了“初心不忘, 感动自己”、“激情点燃梦想”、“我爱我的竞争伙伴”等系列主题班会, 让积极、良性竞争的情感成为班级的主旋律。我相信, 每一个人都是有梦的孩子, 走到高三, 无论处于前列还是后进, 他们都会有不甘心, 有焦虑, 都想有突破。这就要让班会唤醒他们还未麻木的心, 以集体情绪感染的方式, 促使他们内心发生“化学反应”。

在“初心不忘”那期主题班会中, 有一个班级成绩倒数的男生, 走上讲台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把大家震住了。他说:“我家有一墙的奖状, 从一年级到初三, 每年两张, 都是我的。我曾是家里的骄傲, 我曾经很优秀!我想找回自己!”这是大家所不认识的他的另一面。还有许多成绩中游、默默无闻的学生在初中是班长、尖子生, 他们流着眼泪说到中招失利后, 是如何不服输、咬牙切齿踏入高中校门的。这些学生在回忆中找到了曾经的光荣, 也看到了自己现在的黯淡。我看到了他们现在的自卑, 但更多的是要帮助他们重拾自信与自尊。是的, 他们不忘初心, 感动别人的同时也感动了自己。这种感动只是一时冲动, 难以持久, 需要老师在日后勤于督促, 但这是寻求改变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时不时回回头, 找到感动自己的力量, 继续前行。

二、给班级多些温馨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 我努力营造一种温馨、生机、充满希望的氛围。除了誓词外, 我给学生做的标语口号、宣传版面, 更多的是用清新的绿色、温馨的粉色、明亮的黄色, 多用一些灿烂的向日葵、青葱的大树、高远的天空、翱翔的雄鹰等生机勃勃的景物做点缀。在制作励志名言时, 我更希望用人文关怀性的语言激发出他们潜在不服输的冲动, 如“渺挫折, 笑风浪, 剑出鞘, 亮锋芒。”“漂亮女生, 让人生更漂亮!”“豪迈男儿, 让未来更豪迈!”“别人被高考折磨, 我们折磨高考。”有时也用些“俗”语, 如“高考是弹簧, 你强他就弱;高考是条狗, 你跑它就咬。”在会心一笑中收获希望。即便竞争, 也融入“男女对抗, 学习不累”的“理念”, 比如号召让男女生成绩“对抗”, 两个成绩优秀的女生就喊出了“‘杀’周涛, 当黑马”的口号, 周涛是班里成绩第一的男生。

高考百天倒计时开始时, 我亲自给学生设计了一张倒计时桌贴 (和课桌一般大小, 可贴在桌子上) , 我称它为“高考幸福手记”, 在它的上面我写下这样的寄语:“感谢高考, 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会微笑着坚持, 拼到花儿为我绽放, 华丽地登上青春的舞台!”桌贴主体是一百个方格, 可以记下他们每一天的目标、心情。桌贴下方我设计了一个做着胜利手势的笑脸, 用淘宝体写着:“亲, 加油!”每每看到他们在上面写下的一天所得或者自我鼓励的话, 我会想, 高考结束后, 这张记录着心路历程的手记一定会是他难以忘记的青春回忆!

三、给生命多点惊喜

高三生活是紧张而枯燥的, 一些偶尔出现的小惊喜或许能让人暂得欢愉, 给学生们一些前进的力量。我会时不时地给学生制造一些小惊喜, 如毫无征兆地放一场电影, 出其不意地发一些小奖品。元旦时, 在《我们都是好孩子》的歌声里, 在我给孩子们定制的蛋糕的烛光里, 孩子们为梦想宣誓, 相拥而泣;青年节, 我给每个学生一个可爱的笑脸胶囊, 胶囊里写下自己的冲刺目标, 然后庄重地放入一个漂亮的许愿瓶中, 祈愿人生;六一节, 在高考来临前的紧张气氛里, 我给每位学生定制了一个笑脸面包, 传递微笑的正能量;高考前, 每个学生都会收到我精心写下的“高考锦囊”, 给他们一份安心与信心……

篇4:我的高三不励志

劲锐标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初中三年成绩名列前茅,中考却意外失意,于是,升上高中之后,我选择了与初中完全不一样的征程——淡然面对一切。高一高二我过得很随意,不追求超前的名次,只是刻意将名次保持在了中上水平,想着到高三时再按照计划逐步提高分数。但事与愿违,进入高三阶段后,一切都超出了我的意料。

高三开学,老师让班上的每个同学都制定一个大学目标,我给自己定下了南京大学。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水平差了十万八千里,想着再换一个差一点的大学吧,又觉得委屈了自己。就这样纠结迷茫了很久,我的成绩一直“原地踏步”。后来仔细想想,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情上多花心思,因为理想和现实本就是有差距的。最后,我放弃了为自己制定目标,而是更专注于复习,不再因为杂事而分心。

现在想来,一个人在茫然失措的时候,把目标放下,安静地前行,也不失为一种谋略。

为了稳步提高成绩,高三的几次小测验过后,我尝试着整理高一和高二那些凌乱的笔记。不幸的是,因为数量巨大,我失败了。我还尝试过总结书本的知识结构,但因为自身水平不足,也失败了。还有下决心要看完的错题本,直至高考那天我也没能把它们全部看完。之后我还犯了许多人都会犯的错误——大量盲目地做题,效果却不是很好。在这一段时间中,我觉得特别沮丧,因为我想要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失败的。

班主任发现了我的失落,找我谈心,他告诉我:“你应该相信老师的能力,只要跟着老师走就好了。其他额外的事,你只能是尽力而为,不要太过于追求完美。”这些话一下子点醒了我,我发现自己确实应该改变特立独行的作风,坚定不移地跟着我的领路人,与小伙伴们一起并肩作战。

为了真正地做到“跟着老师走”,之后的日子里我不再闭门造车,而是积极采纳老师的意见去学习,以及调整自我的心态。为了冲刺高考能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健康的身体,我开始了每日的晚跑;为了积累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我加大了书籍的阅读量,并且开始了解一些时事新闻;为了能平心静气地迎接高考,我放下了内心的焦虑,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然而,挫折还是接踵而来,第一次会考让我茫然无措,而后面的几次测验更是让我痛上加痛。这一切直接导致了我对自己彻底失望,内心充满了焦虑。而此时,我身边的大部分同学也或多或少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集体情绪日益低落。

为了缓解我们的焦虑感,鼓舞士气,学校请来了各种心理专家为我们开设讲座,解答疑惑。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坐在台下,大脑一片空白,专家们讲的笑话很好笑,但我仍觉得一切都是浮云。

值得庆幸的是,陷入困境的人们往往会因为别人的一些话而看到光明。

讲座的最后,高三年级组长的一句话,再次令我看到了“太阳”。 “年级中上名次的同学都是潜力股,你们是有可能创造奇迹的人。”年级组长如是说。那天晚上睡觉前,我一个人躺在床上安静地想了很久,思绪越发清晰。我最终觉得自己当下是怎样的糟糕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明天会是什么样,未来会是什么样。真正重要的考试也只有高考那一次而已,只要自己努力过了,就没有什么可以失望的了。

之后,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怎样失落,我都毫不在意,不再伤心。我将我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归于平静,一个人默默地做题、跑步、上学、回家。同时,我也为自己制定了一个简单的抢分计划:要把自己擅长的科目,如语数外和生物的分数提到较高层次;要把自己不太擅长的科目,如化学、物理的基础分拿到。这样,我既可以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又不会丢掉讨厌的科目了。而为了能够让自己有更大的动力去拼搏、奋斗,我故意将最后一次会考考得很差,只为了让自己看到那巨大的进步空间。后来,我也用高考成绩证明了这招对自己确实有效。

此外,我觉得自己还克服了一个很大的困难,那就是我家离学校有很长一段路程,通常坐公车都要四十分钟,但我并没有因此选择住校。因为我觉得在这上下学难得的闲暇时间里,可以思考一些尚未明白的题目,可以看着路上的风景想一些文学素材。我曾无数次从学校步行十公里的路程回家。临近黄昏,在路上,我看见无数的小吃摊,摊主吆喝着向路人推销自己的吃食;看见街的另一头闪耀着五彩缤纷的霓虹灯,渐渐地又隐没在夜的尽头;还看见天边悬挂在黑色丝绸上的繁星,忽明又忽暗。

走着走着,渐渐地,我的身边好像什么都没有了,又好像这一切都只是一部在放映的电影,而我也只是无心经过的路人。就在那忽然间,我的心变得好静好静,静得可以听到水滴下的声音,可以感觉到血液在流动,可以感觉到全身的脉搏在有力地跳动。整个世界都异常安静。之后,我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就颇具成效了。

其实,现在想想最后考试那几天也挺心酸的。因为分到的考场离家比较远,所以早晨要很早出发,中午只能在车里吃妈妈带来的饭,晚上回到家也已经天黑了。那两天,我所做的就是面无表情地考试、吃饭、睡觉。所幸,最后结果还不赖。

我最终以606分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虽然说不清楚我对这个成绩是否满意,但我觉得我最终的付出是有收获的。现在的我只希望我能有四年快乐的大学生活,让我在大学中愉快地挥洒青春的激情。

篇5:步入高三励志周记

我打算学医,这也许是继承了妈妈的基因吧,我对医学实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于是就决定学医了。

妈妈说好的医学院都要一本以上,以我现在的成绩顶多也就只能上个二本。高中了,我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了,以前都是父母在帮我规划,我也不一定愿意去做,但是大学的选择关系到我的未来,我必须要认真对待了。既然自己顶下了目标,我就一定要努力实现,一本现在对我来说还很遥远,我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首先必须要进入原道班,语数英是我现在被拉分的科目,语文注重积累,古文的字词是平常一点一滴的积累出来的,平常做过的练习中的字词可以整理下来、作文同样要积累,不管是素材还是技巧,平常没事要多看看作文书。数学很重要,我自认天资不够,于是只能靠刷题来不断提高,伶哥说粗心是一种病,如果能改掉这一毛病成绩一定可以得到提升。英语背是第一关,理解才是重要,我要加强对语言点的磨合。

篇6:刚步入高三励志语句

2. 清华大学的学风是“行胜于言”,它是我的座右铭,我也希望能和中学生朋友共勉。同时我也希望你们能够明白:一个真正的马拉松运动员决不会空等奥林匹克金牌从天上掉下来,现在就行动起来吧,我在清华等你们!

3. 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比如烧开水,在烧到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 很难喝到水。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

4. 与其花时间为自己编造不好好学习的借口,不如坐下来好好想一想学习的方法;与其找一千条理由说自己不是一个白痴,不如实实在在地学一把证明自己是一个聪明人。

5. 这是一个只承认强者的时代,而学习正是赋予了我们做强者的原始资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学好知识。过程一定是苦的,可真正的强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煎熬,抗得住诱惑。

6. 著名的爱尔兰编辑兼诗人乔治〃鲁西尔曾经引用了这么一个谚语;“我们成为我们所期待的人。”他用自己的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演说家、画家和诗人的事实,论证了这一点。这句话伴随我度过了三年的高中生活,后来我来到了北大。

7. 五年以前,曾经有一段美好的中学时光摆在我的面前,可是我却不知道珍惜。到了现在,我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还会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要说:我一定上清华!

8. 什么是不容易?把同学们都认为容易的题目百分之百的做对,就是不容易;什么是不简单?把学习中每一个简单的知识点都掌握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学习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弄懂就是不平凡。

9. 对付“上课走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的神尽情地走,看它能走到哪,等它走的累了或无路可走的时候,你就可以好好地听讲了”;对付“厌烦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你讨厌它之前,开始学习”。

10. 一时的挫败,并不表示从前的努力都是错误;一时的成功,更不代表从今以后都不必再努力。

11. 机会从不会“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别人会得到。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于“机会”。机会只不过是相对于充分准备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要巧妙地抓住机会,而高考就是你走上成功之路的第一个机会。

12. 我在高一的时候就已经自学完了整个高中的课程,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这并不是什么奇迹,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是否坚持。

13. 我很喜欢一句话是: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 学习很辛苦,但并不痛苦;学习没有什么捷径,苦学才是根本;在你没有找到“不用重复就可以学习好”的方法之前,请不放弃“重复”这种最简单、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篇7:步入高三的励志句子

2、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3、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4、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紧跟老师,夯实基础。

5、再露锋芒,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展鸿图,不可沽名学霸王。

6、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7、当你做出复读的决定的时候,就决定你今天的付出,明天的成绩。

8、挂在脸上的笑是最惊人的`自信表现。

9、复读不是走老路,而是认真思考后开辟出来的新人生路。

10、懦夫是经不起复读的考验的,复读生你是真正的勇士。

11、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12、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13、勇者,必以决斗之勇气与五张试卷一决雌雄;懦夫,概以鼠目之寸光量人生此战必输无疑!

14、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它是人生的转折点。

15、复读就不甘命运的安排,复读就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生活的方式。

★ 励志句子社会学生

★ 步入高三励志的演讲稿

★ 社会经典哲理句子

★ 步入初中作文

★ 步入高中作文

★ 步入 (第二章)作文

★ 步入初中自我介绍

★ 步入高二作文

★ 当我步入初中作文

篇8:步入高三 励志短语

近几年来, 随着高考竞争的加剧, 高考“百日誓师”已经成为全国各地高三的“保留节目”。然而不知不觉中“百日誓师”氛围已经从“雄壮”变为“悲壮”了。有人惊呼:“高考誓词怎么像烈士宣言?”笔者仅从高考百日誓师所用的标语、口号来揭示当前高三励志教育偏离正常轨道现象。

从内容上分, 我把它们概括为以下几类并简单加以评析。

1.过分激励学生分秒必争。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这些古训已经过时了, “生时何必久睡, 死后自会长眠”才给力。“破釜沉舟, 博他个日出日落;背水一战, 拼他个无怨无悔”, “把汗水变成珍珠, 把黑夜变成白天”, 这样的话也被一些高三班主任所喜爱。更有甚者, 2010年河南一个学校厕所上赫然出现这样的横幅:“尽快调整生理节律, 彻底杜绝上课如厕”。为什么要杜绝上课如厕?就是要珍惜课堂的一分一秒用于学习呗。

2.夸大高考和命运的关系。

“知识决定命运, 高考决定未来”, “辛苦一年, 幸福一生, 放松一天, 后悔一世”, “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 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这类标语比比皆是。高考真的决定命运?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应该说不。实际情况可能是高考决定一个班主任或一所学校的命运吧。

3.夸大决心和毅力的作用。

“我命由我不由天, 天若灭我我灭天”, “不怕做不到, 就怕想不到”, “你要你就能”, “一切皆有可能”, 这些话不绝于高三学生之耳。“一切皆有可能”, 这句话本身就是诡辩——一切皆有成功的可能一切也皆有失败的可能。更多的老教师会举以前学生高考一鸣惊人的例子向学生证明“奇迹”就在你身边。试想, 奇迹经常发生, 还叫奇迹吗?老师自己身上出现过几次奇迹呢?

4.夸大理想、志向的作用。

高三老师常常让学生定下高考理想大学, 往往提倡学生把目标定得高一些, 以便产生更大的动力。“十年磨剑, 梦想驻清华;六月试锋, 腾飞在北大”, “龙腾虎跃朝气蓬勃, 你追我赶誓夺第一”, 这样的标语并不鲜见。太丰满的理想和太骨感的现实形成的强烈反差会让很多学生堕入失落的深渊, 产生难以排解的考试焦虑。

5.过分引导学生从感恩或光宗耀祖中获取能量。

“家中父母吃苦受累, 校中子女捷报频传”, “感亲恩实干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弃, 报师情火热六月蟾宫折桂志在必得”……很多老师把学生不刻苦和不孝顺父母划等号。可是, 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就不孝敬父母吗?“父母苦死累死就是为了孩子”这样的价值观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至于教育学生用金榜题名去做人上人、光宗耀祖更是不可思议。

6.夸大高考的历练作用。

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 现在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一代人, 整个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什么挫折, 很容易走向脆弱, 而高考是磨练他们的唯一机会, 如果他们不经受高考的考验, 以后走向社会怎么经得起大风大浪。所以有“人生能有几回搏, 此时不搏待何时”、“试看人生峰高处, 唯有磨难多正果”、“面壁百日, 以成正果”等标语横空出世。

从以上的概括可以看出, 很多平常看起来明显荒诞不稽的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话, 因为高考这一特殊的背景, 利用了学生对高考的敬畏心理, 都变成了“皇帝的新装”——大家明知是错的, 但不敢说破或不愿说破。过度励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紧张的气氛, 拔高了学生的期望值, 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 为学生高考成绩出来后的失落、悲观甚至绝望埋下伏笔, 但这种负面效应是隐性的, 所以常常被人们忽略。

从以上标语、口号还可以看出, 所谓高三励志教育, 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苦干”。只注重苦干教育不注重巧干教育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西方国家则正好相反。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篇9:步入高三 励志短语

一、我的家世和教育情况

张晖(以下简称张):吴先生,您好!我受所里委托,来采访您。请您先谈谈您的家庭情况,来所之前的受教育情况。

吴庚舜(以下简称吴):好的。先说两句题外话。从古今人物故事来看,中年发愤遂成大家(如苏轼之父苏老泉)的少,多数还是从小就喜欢学习的人。从我的经历看,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学校和家庭文化的熏陶)是成功之道。

我是四川安县人,祖籍则是江苏常州。明代因仕宦、战乱迁徙到湖南耒阳,清代前期,高祖父的父亲迁到邛崃。高祖吴江(春帆)是嘉道间著名诗人、书法家,有《草亭存草》,他曾撰有一联云:“风月无边,长安北望三千里;江山如画,天府南来第一州。”流传甚广;他对功名没有兴趣,喜欢到处旅游;四川各处的名胜古迹,至今保留了他不少书法作品;那时到海南去不容易,他竟然渡海到了海南,从此自称“过海神仙”。我的曾祖父吴宗兰是个举人,曾任贵州铜仁知县、兴义知府等,在当地有“青天”之誉,著有《白鹤山房诗钞》,用王羲之体抄了整整十本,记载了贵州当地汉族和苗族大量的风土人情,可惜没有刻行,后来毁于“文革”。祖父去世得早,祖母是绵阳人,带着我父亲等五个孩子回了娘家。

我的二姑嫁到了绵阳的孙桐生家。孙桐生是有名的文人,《红楼梦》的脂砚斋批语中有他的一些批语,他还编过《全蜀诗钞》,我二姑成了他家的孙儿媳妇。我因此经常到孙家玩。后来,因为大姑、二姨、么姨等嫁到安县。父亲因军阀战乱也迁居安县,清贫的他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房子都是租的;父亲通文墨,所以担任过安县女中的语文老师、安县救济院、图书馆的职员,也为别人撰写墓志铭以及对联等书法作品。抗战胜利后,县长任翱为了庆祝,要修西山公园作为纪念,遂聘我父亲做县政府的秘书,专门负责西山公园的建设,为公园撰写对联。但时间不长,任县长离开后我父亲就失去了这份工作,继续过着穷困的生活。

我们家是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但没有财富。我读高中时,借钱读了江油中学,一年后就失学了。我父亲解放前去世,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妹妹、弟弟都要送人。我表姐当时是小学教师,因为要去成都,就推荐我去做老师。所以,我十六岁就开始当老师,妹妹也坐在教室里听我上课。四川一解放,我考上了人民教师,当到教导主任、校长,一直到1955年考上大学之前,都在小学做人民教师。

我小学念的安县私立文江小学,它是沙汀的舅父郑慕周出钱、沙汀筹划办的。郑是旅长,很有钱。就在他家旁边建了新式的小学和幼稚园,占有半条街。我先念的幼稚园,后念小学。小学里挂着沙汀题的校训,至今记得其中有“为社会服务”的字样,学校聘请了很多进步老师任教。沙汀夫人黄老师教我们音乐,比如《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进步歌曲。这是一所新式学校,受新文化影响很大。老师讲鲁迅《阿Q正传》。读小学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学校里唱讲胡适作词、赵元任作曲的《上山》:“努力!努力!努力望上跑!”老师还教外国文学,如《鲁滨孙漂流记》、《木偶奇遇记》等有趣的小说和故事。我在课外还阅读了《人猿泰山》、儒勒·凡尔纳的《海底旅行》,可以说是大开眼界。

学校不仅让我们动脑,还让我们动手,比如开美术课、手工课。安县有很多芦苇,我们就用芦苇作手工。我在给王伯祥先生写传记时,曾引起联想。当时还有近郊、远郊旅行等,游戏有荡秋千、滑滑梯、跷跷板、跳绳、推铁环等。安县在成都平原的西北边,到绵阳要走一百多里,是比较偏远的地方。小时虽然贫苦,但生活还是比较愉快的。那时上学讲究读书写字,书法也是一门功课,我父亲也是地方上的书法家。我也经常练字,因为穷,没有那么多纸,所以用草纸练字。后来,母亲发现城外河边有一种黄泥土,颜色特别红,像朱砂一样,可以在草纸上反复写,一张纸可以写四次。我听老师说写字要悬腕,就把一个盛水的碗放到胳膊上练习腕力,母亲还以为我在淘气。

沙汀和我有点远亲。受到他的影响,小学时学校出题问“长大后要做什么?”我就说要当作家。安县除了沙汀是个大作家外,萧崇素也是一个著名的作家,他翻译了很多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我也有影响。清代李调元的出生地也在安县,清代属绵阳罗江。从前安县的经济、交通各方面发展都很缓慢,但文化上有很多著名的大人物,对我都有引导的作用。

张:您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呢?

吴:我只读了一年高中,高中课本都是后来自学的。1955年,我考上四川大学。

川大是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朱德、郭沫若等都在这里读过书。学校规模很大,是当时高教部七所直属高校之一,学校的中文系、历史系、数学系、生物系都很有名,毕业生分配,1959年包了好几个车厢到北京的科研院所工作。

中文系杨明照先生是《文心雕龙》专家,教文学史、文献学,我做课代表。还有一位老师张怡荪先生,年轻时曾写书和梁启超先生商榷,解放后出版过《藏汉大辞典》;张先生教古代汉语很有水平,讲课很风趣,能把古代汉语翻译成大家都听得懂的现代汉语。还有任二北,研究敦煌文学、戏曲文学,我只听过他的讲座,没有听到他系统的讲课。任先生后来不能到文学所工作,十分可惜,他当时就住在鼓楼那边,据说当时行政部门觉得他年纪大。还有一位石璞老师,不知道你是否知道?

张:我知道她是研究外国文学的,出过一本《欧美文学史》。

吴:是啊。她是钱钟书先生的同学,后来她到北京开会,我还去看望过她。杨明照先生来北京,我也去看他。杨先生还曾一口气爬十一楼到天坛我家作客。学校都肯定我,在两地分居困难岁月,川大中文系领导还曾到北京见何其芳同志,想调我回校任教,因其芳同志留我,没有办成。

我1955年进校,当时提倡向科学进军。在这种气氛下,我读了不少书,小时候我已读前四史,当故事书来看,也读了《汉魏丛书》等较大规模的书。当时也没有什么娱乐,就是看书,我学年论文写莫里哀、蒲松龄,毕业论文写沙汀短篇小说。

为了配合“大跃进”,和北大、南开一样,川大也写过文学史,我也参加了,写的是小说方面。后来风气变了,这套文学史就没有出版。现在看来,是大跃进,价值有限。

我以前想当作家,念了川大后,想当学者。但刚开始读书的时候,自己的知识面狭窄,想写文章可不知写什么,就像进了大森林一样,前后左右都有大树挡着,觉得前人什么都写过了,自己找不到出路。慢慢的,知识系统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多了,就好像进了宝山一样,要找个题目写,俯拾皆是,当然小问题没什么意思,要找大家都感兴趣的写。

二、文学所忆旧

张:您是怎么来文学所工作的?在您眼中,那时文学所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吴:对我来说,步入文学所,就是步入实现理想之路。

当时科学院还是全国选拔人才的。我毕业填报分配志愿,第一个就是文学所,第二个是川大,第三个是新疆,最后分配到文学所。当时需要坐火车先到西安,然后从西安到北京,抵达北京的时间是1959年9月15日。因为那天早上毛主席、周总理刚刚参观过北京站,所以我很清楚的记得这个日子。

川大分到文学所一共有五个人,除了我之外,还有民间室的祁连休。其他人因为三年自然灾害,精简机构时到其他单位去了,当时连卞之琳先生的夫人也到下面的单位去工作了。

我们这批人来到文学所之后,一开始没有分配到各个研究室。国庆节所里开庆祝会,我第一次见到余冠英先生、王伯祥先生、钱钟书先生等久仰的学者。我代表新来的大学生、留学生讲话,主要就是表达了很兴奋的心情。当时何其芳同志安排我们在图书室抄写卡片等,先熟悉情况。后来何其芳让大家讲讲各自的兴趣和志愿。我分配到古代组。

文学所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专家多,著名学者多;二是图书多,善本多。图书多主要是因为郑振铎、何其芳都爱书。汪蔚林专职管图书,范宁等先生都兼职过图书室主任。那时人少,白天借书方便,就是晚上也可以借书。

文学所还有一点就是人情味浓。来所里后,邓绍基请大家去他家里玩,我和老先生们关系都很好。“文革”中,我被提了两个缺点,一是爱种花,说是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其实在我家乡四川,农民都种花;第二个问题是和老先生关系好。那时老先生绝大多数都进了牛棚,不是问题也是问题。这些意见在今天看来等于表扬我,而在当时却是严重问题。

张:能否仔细谈谈当时文学所的老先生们?

吴:我从小就养成了尊敬师长的好习惯。无论是小学老师,还是中学、大学的老师。文学所的老前辈,我都出自内心的诚意尊敬他们。

说起老先生们,当时文学所聘任了许多著名的专家。唐弢先生是和我同一年来的,戈宝权先生来所在我后面。当时古代室老专家更多。

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文革”前夕已定稿,人民文学出版社印了征求意见本,但迟迟未出版。记得1965年初中宣部文艺处开会,于光远主持,我发言曾提到此书,希望早日出版。俞先生知道我喜欢书法,我请他写,他就写了一个条幅给我,那是在他获得平反之前。俞先生生活简朴,常穿大褂。

古代组组长是余冠英先生。余先生知识渊博,从先秦到唐代均有学术成果。林庚、冯沅君编《中国历代诗歌选》,曾请余冠英先生审订。余先生在这方面,是权威。不仅如此,余先生在语言上也注意美感,是由博而专的学者。我和他接触时间很长,经常和他谈个人情况。他对我十分爱护。唐山大地震前四川闹地震,余先生让我把家属从四川接来。我1963写《关于唐代传奇繁荣的原因》,也得到余先生的肯定,认为研究有突破。余先生认真又虚心、宽容,能容纳各方面意见;待人宽厚,能团结全组同志。

余先生为人正直,不计个人得失。“文革”后期,余先生关注未完成的科研任务,经常在他家里召开会议讨论《唐诗选》的修订工作。有位老先生担心修订后出版不了,余先生笑说“只要书有价值,不出版,藏之名山好了!”余先生关心培养人才工作,经常和年轻人谈心。我和胡念贻为中华书局撰写了柳宗元《天对译注》,胡念贻送他看后,对胡说:“庚舜同志不仅论文有新见,注释也显见功力。”《唐诗选》的初稿因时间短,尚不完善,而钱先生因撰《管锥编》退出编写组,余先生约我参加,并兼作他的助手,从选目到注释,作了全面修订。

王伯祥先生是年纪最大的老专家,文史兼擅,为人慈祥,待我如子侄。我1959年结婚时,王先生晚上专门过来当主婚人。后来谈学问,他对我说搞唐代文学一定要读《全唐文》。六十年代初他让我担任他编撰《中国古代文论长编》的助手,因为我去山东下乡而未果。王先生早年研究过《四库提要》,所以中华书局后来请他标点。我在《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中曾为他撰写了传记。

孙楷第先生身体不好,住在北大,大家都不认识他。《中国文学史》出版后,我专程去接他到四川饭店赴宴。孙楷第先生搞考证,当时风气不重视考证,其实自己做了研究,才知道考证的重要性。文学所对孙先生礼遇,真正体现了爱惜人才,利用专长,体现了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

吴晓铃先生“文革”前就是研究员了,是元明清戏曲小说的著名专家。他曾在语言所工作,后来才调到文学所。吴先生的知识面很广,将博与专结合得非常好。他对后辈也十分关怀。譬如看了我的传奇论文,他高兴地鼓励我,还对我说如果想看京剧就告诉他,他送我戏票。

范宁先生很活跃,爱整洁。当时穿衣服,俞平伯先生是不拘一格的。钱先生是很整齐的,余冠英先生就开玩笑说钱先生“风度翩翩”。范先生的研究面也很广,从魏晋一直到元明清。他喜欢发表独立的意见,大家都很喜欢和他交流问题。

我的导师虽然是钱锺书先生,他和我合写论文《也论长生殿》,这在他是少见的。但古代组老先生都是我的老师。我信服杜甫的“转益多师”。除了本所的老先生外,我也曾受到茅盾先生的影响。听了茅盾先生的话,我才下决心在后来主编《唐代文学史》时加入骈文部分,全面反映唐文面貌。

张:钱钟书先生是如何指导您的呢?

吴:钱钟书先生是我的指导老师。最近《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有一篇文章,说钱先生是“孤傲”的,我觉得谈得比较片面,其实钱先生对人还是通情达理、平易近人的。他家住东四头条或钓鱼台,我去他家时,多数是他开门,在门口就能听到他急促的脚步声。他对所有人都是这样热情、谈笑风生的。我去送稿费、文件等,有时需要钱先生回信的,他就马上打开墨盒,一挥而就。他曾对我说他有一只心爱的铜炉,保姆很勤快,把它擦得发亮。郑振铎先生到他家看到这个铜炉,不断地叹气说“完了”。钱先生是笑着对我说的,连一句批评的意思也没有,他知道保姆不过是好心办坏事。于此可见钱先生的平易近人。

研究所老师带学生不需要手把手教,主要是谈自己的经历和心得,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钱先生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是以身作则。如要专一,又要博学,他跟我说,治学要先有立足点,然后向其他方向发展。钱先生说这句话的时候,同时在自己的膝盖上划了一个圆圈,然后画出射线,作为比喻,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

除了言传,还有身教。钱先生上班比其他老先生都要早。来了就去书库。

做学问一定要熟悉第一手资料,钱先生谈天时说他反复通读过《全唐诗》五遍。我想和强记的他比,我应超过他才行。于是,向余冠英先生借钱买了套《全唐诗》,为研究需要看了六七遍。我研究唐代小说,也是在通读唐代小说的基础上展开的。另外,钱先生每次看到我的论唐诗的新作时,总是高兴的,说你又读了《全唐诗》。

钱先生生活很有规律,白天专心工作,晚上九点就睡觉。翻译《毛选》时,在沙滩那里。宾馆里伙食好,有黄油,但他不总吃太多,对身体不好。他也散步,注意养生。

张:您还和哪些老先生来往较多?

吴:还有吴世昌先生。吴先生有很突出的爱国思想,他的爱国热忱,很值得人学习。他用英文写《红楼梦探源》,同时对诗词很有研究,创作也很地道。

他喜欢奖掖后进。当时我是夫妇两地分居,一个人住在院部8号楼集体宿舍,吴先生每年寒冬春节都来看我。有一次开组会,我们坐在一起,他笑着对我说:“现在文学所有三吴(即他、吴晓铃先生和我)。”我只好说:“不敢当,不敢当。”

我和他接触多,是因为一起带唐宋文学的研究生,我是他的助手。培养计划、参考书目等,都是我负责写的。我还带研究生去俞平伯、夏承焘等先生家里去听课。学生毕业时请北大、北师大的先生来参加论文答辩,都是我来做。从前很少招研究生,怎么带,有的不熟悉,他常常介绍国外带研究生的情况。他非常爱才,第一次招研究生,一千多人报考,他和我通过荒煤争取了名额,除唐宋文学选拔四人外,还将优秀的考生分配给了王士菁、侯敏泽等先生。

吴先生他为人真率,有不同意见,就会直接说出来。他对以往答辩的不良风气提出要警惕。他说平常要严格要求研究生,对于有的评委为了显示自己常常刁难学生,他不赞成。

上一篇:XX继续教育研修计划下一篇:收拾心情迎接新一天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