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

2024-05-14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精选8篇)

篇1: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的基础性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通过学业辅导、职业指导教育、职业生涯咨询、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等,培养学生规划管理学业、职业生涯的意识和能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质量意识,为适应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第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机制、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动员学校全员参与、全程服务,持续提升职业指导工作水平。

第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原则。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激发职业兴趣,增强职业认同,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生涯决策和规划能力。

(二)循序渐进原则。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办学水平以及学生自身实际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三)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会职业选择。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服务,为学生就业、择业、创业提供帮助,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和可持续发展。

(四)协同推进原则。职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融入课程教学、实训实习、校企合作、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日常管理中,全员全程协同推进。

第二章 主要任务

第五条 开展学业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及专业,进行学业规划与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第六条 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专业和职业,增强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养的自觉性,培育职业精神;引导学生选择职业、规划职业,提高求职择业过程中的抗挫折能力和职业转换的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第七条 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就业信息、就业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求职技巧,疏导求职心理,促进顺利就业。鼓励开展就业后的跟踪指导。

第八条 开展职业生涯咨询。通过面谈或小组辅导,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咨询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生涯咨询服务和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

第九条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了解创新创业的途径和方法,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章 主要途径

第十条 课程教学是职业指导的主渠道。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在开设应有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础上,采取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开设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持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行动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第十一条 实践活动是职业指导的重要载体。中等职业学校可通过开展实训实习以及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拓展活动、企业现场参观培训、观摩人才招聘会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体验,提升职业素养。

第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可通过职业心理倾向测评、创新创业能力测评、自我分析、角色扮演等个性化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解决在择业和成长中的问题。

第十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提供有效就业信息。组织供需见面会等,帮助学生推荐实习和就业单位。

第十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优质网络资源,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职业指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适合本地区需要的人才就业网络平台,发布毕业生信息和社会人才需求信息,为学生就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第四章 师资队伍

第十五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在核定的编制内至少配备1名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专兼职教师从事职业指导。鼓励选聘行业、企业优秀人员担任兼职职业指导教师。

第十六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负责课程教学、活动组织、咨询服务等,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了解学生的职业心理和职业认知情况,建立学生职业生涯档案,跟踪指导学生成长。

(二)根据学生职业认知水平,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教学。

(三)策划和组织开展就业讲座、供需见面会、职业访谈等活动。

(四)结合学生个性化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或小组辅导。

(五)积极参加职业指导相关业务培训、教研活动、企业实践等,及时更新职业指导信息,提高职业指导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六)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做好总结分析反馈,为专业设置、招生、课程改革等提供合理化建议。

(七)配合做好其他职业指导相关工作。

第十七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职业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对职业指导教师的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

第五章 工作机制

第十八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应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形成以专兼职职业指导教师为主体,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为辅助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第十九条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涉及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领域,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应主动对接行业组织、企业、家长委员会等,协同推进职业指导工作。

第二十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职业指导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评价,对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相应激励。

第二十一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毕业生就业统计公告制度,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毕业生就业情况。

第二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结合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等活动,积极展示优秀毕业生风采,广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第六章 实施保障

第二十三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应为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确保职业指导工作有序开展。

第二十四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职业指导教师、其他管理人员的职业指导业务培训,将职业指导纳入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

第二十五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协调人社、税务、金融等部门,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十六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拓展和用足用好校内外职业指导场所、机构等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第二十七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将职业指导信息化建设统筹纳入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中,建立健全职业指导信息服务平台。

第二十八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职业指导的教学科研工作,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开展职业指导研究和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职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水平。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据本规定制订实施细则。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教育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

启迪职业生涯智慧 照亮人生出彩航程 渤海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李德龙

教育部日前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在职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定位、育人导向、时代内涵等方面规定,紧紧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核心,牢牢把握职教育人方向,使职业指导成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奋飞的两翼,成为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习得与养成的动力、职业精神涵养的源泉。这标志着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指导工作大幕开启。

首先,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指导工作的总体要求。“育人为本”的理念为职业指导工作指明了政策方向。

中职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年龄较小,没有工作经历,对于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晰理解,加大了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难度。职业教育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统筹乏力、资源分散等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全员参与、全程服务,构建全方位职业指导工作体系,重塑“育人为本”基础上的“职业”与“育人”并重的职业指导工作价值理念,是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新常态。

其次,明确了职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定位,廓清了任务范围。

《规定》指出,“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的基础性工作”;规定了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学业辅导、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等”。这一变化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涵,为中职学生的出彩人生奠定坚实基础。《规定》关注学生如何通过学业规划、顺利就业而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强调全程性的人生规划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人生意义的不断追寻。

《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顶层设计,从而使学校洞悉人才市场变化,使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社会上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研究机构等与学校有机连接起来,通过与社会各界有效沟通和协调,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用。再其次,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是又一突出亮点。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什么才是适合的教育?就是向学生提供有选择的教育。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规划人生。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指导方式,被迅猛的数字经济和量子科技浪潮推向了崭新时代,需要社会各个领域作出积极反应,职业指导也不例外。有效促进学生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路径,顺利踏上现代职教“立交桥”,帮助学生打造人生出彩的机会,都离不开有效的生涯指导与规划,使中职学生在掌握一定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引领提升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水平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田道勇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提出的新思路、新标准与新要求,充分反映了中职职业指导工作的时代要求,明晰了中职职业指导的工作任务,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规定》充分体现了科学性、适用性与引领性。一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中职教育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其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着眼点就是学生。《规定》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性,坚持立德树人,遵循职业教育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清晰地展现了《规定》职业指导工作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是全人发展教育理念。《规定》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具体表现在:从中职教育整体上理解,通过明确“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的基础性工作”,重新定位了职业指导工作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从具体的职业指导活动上看,《规定》提出职业指导活动的教育目标包括知识、能力、价值观,以及自主规划学涯生涯、适性择业就业的技能表现等4个部分,体现了中职职业指导工作目标的完整性。

三是教育服务理念。《规定》多次提到“教育服务”,关于中职职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供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和“全程服务”的表述,准确地诠释了教育服务的内涵,推进中职职业指导工作快速发展。

四是教师专业化理念。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是落实《规定》各项要求,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实现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抓住了职业指导的关键因素,也是找准了当下职业指导的薄弱环节。应尽快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标准。

五是终身学习理念。落实《规定》“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要求,要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进行学业规划和管理,改变学习习惯和行为。要把教育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中职学校要主动联结企业与学生家长,形成教育合力。

六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规定》确定的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与国际性的教育设计,能够保证中职教育特别是中职职业指导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加强改进职业指导提供基本规范 青岛电子学校校长 崔西展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基本规范。

一是校长负责,全员育人。《规定》明确提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要“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形成以专兼职教师为主体”的全员参与、全程服务的工作体系。中职学校要开展“学业辅导、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等多种形式”职业指导,培养学生对学业和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培育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工匠精神,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创业、融入社会并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始终把职业指导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校长统领负全责、部门分工讲协作、教师教学有内容、家企合作有奉献,基本形成了领导负责、全员育人、全程服务的良好局面。

二是途径多样,全程育人。《规定》指出,课程教学是职业指导工作的主渠道,在开齐开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上,采取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开设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青岛电子学校的职业指导是从学生入校第一天就开始全面实施的,通过企业家进校园、专家讲座、就业创业政策解读、优秀毕业生演讲等活动,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职业信念;通过创新教育、创客教育、创业孵化、就业能力测评等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能力。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赞誉。

三是教师为本,教学育人。《规定》要求学校职业指导与家庭、社会实现有机融合,借助行业、企业与家庭等多种资源开展指导工作。

教师是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主体,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决定了职业指导的成效。要实现《规定》所确立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各项教育目标,就必须建立一支思想坚定、知识完备、技术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青岛电子学校将专业教学与创新创客相结合,为学生专业社团配备高质量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四是措施得力,服务育人。《决定》提出,应为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青岛电子学校建立了职业指导信息栏,为学生与企业提供沟通渠道;建立学校课题制度,要求每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至少承担一项课题,提高研究能力;建立职业指导研究室,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派教师到发达地区考察,借鉴职业指导经验,并成功地实现了校本化。

扎实做好职业指导推进和督促工作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研究员 周俊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诸多环节和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共同谋划,精准发力。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必须统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从落实十九大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优质职业教育供给角度,高度认识落实好《规定》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做好职业指导的推进和督促工作。

二是依据《规定》明确的工作原则和要求,结合区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实际、职业指导工作实际和学校职业指导资源实际,制定好实施细则。

三是将督促和指导中等职业学校贯彻实施《规定》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切实举措,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学习好《规定》,准确理解工作要求。

四是依据《规定》要求,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重视和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培训工作,确保职业指导工作有序开展。

五是加强与人社、税务、金融等部门协调、沟通,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参与职业指导工作,为学生就业和创业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必要保障。

要把《规定》要求落实到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认真做好六项工作。一要依据《规定》要求和本地实施细则,从思想理念到行动举措,从顶层设计到落实路径,从师资队伍到实施保障,多层面夯实职业指导工作基础和条件。

二要积极创新,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好学业辅导、职业指导教育、就业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等任务。

三要围绕职业指导工作的相关环节,创新工作途径。强化职业指导课程建设,重视职业指导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个性化指导,密切与行业企业联系,搭建信息化平台,为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四要强化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根本在师资。要配置好专职师资,选聘行业企业优秀人员充实师资队伍;要引导、支持和帮助职业指导教师履行好职业指导职责;要认真做好职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五要花大气力建设好职业指导工作机制。要从制度、组织和工作流程等维度出发,建构好主体明确、多方协力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建立职业指导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工作评价,落实好相关激励措施。

六要认真做好职业指导的校内保障工作。拓展工作场所,用足用好指导资源;尝试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健全职业指导信息服务平台;做好职业指导教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职业指导专业化水平。架通学生职业意向和社会需求的桥梁 青岛旅游学校教师 王吉霞

解决中职学生职业意向与行业企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矛盾,是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所在。中职学校要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过程中全面提升职业指导工作水平。

以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与终身发展。一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中职学校要与产业、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工匠精神,为就业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培养学生职业兴趣与职业理想。三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全面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教学和实践为载体,全方位提供职业指导服务。一是在开齐开足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的基础上分专业开设选修课程,鼓励教师在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财商素养、智慧旅游等方面开发建设选修课程,开发校本教材。二是利用好实践教学,高度融合专业学习与职业实践,注重校企实践课程资源开发和使用,对顶岗实习等各类实践活动进行专业学习与职业实践的统一规划与设计,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践行职业理想,养成正确职业态度。三是制定详细的实践任务清单,增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开展专业调研、生涯规划、辩论演讲、竞赛展演、职教义工等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表达、合作、沟通、创新等职业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四是发挥现代学徒制特点,实施职业指导的递进式发展策略。学生通过以学徒身份进入企业进行多方位、多层次体验式实训,重新认识工作岗位,形成专业综合能力,完成身份上从学生、学徒到准员工的转化。

多方合作育人,构建一体化职业指导体系。以学生生涯发展为主线,融合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教育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的立体教育网络。一是学校成立学生职业指导中心,聘请专兼职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建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生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和指导。二是借助劳动模范、技能大师、专家学者等各方力量,建立“一班一顾问”制度,全面做好职业指导辅助工作。三是为每名学生配备专门的辅导教师,建立双导师队伍,行业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业教师与学生结对,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效结合。

职前职后校内校外教育联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定期在学校网站和微信等媒体平台发布实习就业信息,邀请企业专家开展实习就业讲座,组织供需双方见面会,指导学生实习就业。二是开展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三是面向社会开放职业教育培训资源。职业指导有了原则、途径和保障机制 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校长 石兆胜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的出台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基本规范。

原则明晰,职业指导有依据。一是明确提出了“学生为本”原则,职业指导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职业发展。二是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站在宏观的角度审视微观,看清职业、行业的现状和方向。三是明确了教育和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教师是学生学业和职业上的导师。四是明确了协同推进的原则,阐明了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在校期和实训期的关系、校企合作等教育在职业落地中的作用,为中职教育职业化指明了方向。途径清晰,职业指导有思路。教学上,不能仅仅是课堂讲授,实训课、实习课、合作企业短训课等要多措并举,让学生提早介入,提前感受。教师要学习最新实用技术,带领学生和合作企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实现学生从学场到职场的顺利过渡。职业认知方面,包括职业素养、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等,结合实训基地、合作企业进行“实战化”情景模拟,通过实地的听、看,结合虚拟现实的训练,让学生提前具备相应的职场能力。

在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建立上,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选取优质资源实现校企合作;二是学习法规政策保障和改善就业环境;三是提供专业化支持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要通过有效的合作机制,实现家长、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五方共赢。中职教育的职业生涯辅导和咨询要做好三个群体的咨询,一是对学生的辅导和咨询;二是对企业的辅导;三是对学生家长的辅导,面对社会上各类短期效应和诱惑,让家长“守得岁月待花开”。机制完备,职业指导有保障。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业专业学科等多个层面和多个维度,要建立一种机制、搭建一个平台、形成一支队伍来实现这一工作目标。

职业指导从时间的维度,涉及学生入学到就业,甚至是就业后一定时间的管理;从范围的角度涉及家庭、学校、企业、社会;从范畴的角度涉及学业、职业等,需要多部门、多职能协同配合,只有打破部门墙、职能墙,才能在协同的基础上形成职业化。评价体系是职业指导的保障,要建立不同维度、不同层级评价体系,形成立体化网格式、基于数据分析的评价,并将评价结论层层运用到相关层级,形成压力引导,以保障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篇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浅析

一、牢固树立全员育人观念, 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1. 加强师德教育, 重铸师魂

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 因此师魂是学校中最鲜艳的旗帜, 是育人的基础。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这样才能为人师表。广大教师应树立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观念, 这是教书育人的前提, 也是师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我们要求并引导全校教职工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观, 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只有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才会对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 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2. 构建德育工作网络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不是学生科、团委的个别行为, 而是全校性的, 它涉及教学、安全、后勤服务等方方面面, 因此, 必须建立以党委为中心, 包括党委办公室、学生科、团委、德育处、教务处、保卫科、总务处等科室及班主任在内的德育工作网络。任课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 保卫科对学生进行法律、消防安全、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教育, 后勤对学生进行国防知识、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教育, 学生科、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每一个行业都有本行业职业行为准则

工作的要求。爱岗敬业是做好一切工作

和规范, 这就是行业的职业道德。会计行业的出发点。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有2.诚实守信着显著的特征, 这个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

即会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讲求信用, 保守秘密, 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 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而不断变化, 近年来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引人深思。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3.廉洁自律分, 由于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作用

即会计人员要严格自律, 防微杜渐, 构筑思想道德防线, 这也是防止腐败和非职业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与地位, 形成了其自身的行为道德规范。为了确保会计人员能客观公正地核算和监督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它要求会计人员能遵守如下职业道德。

1.爱岗敬业4.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 努力钻

对于会计工作而言就是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真实记录和反映实际经济

研业务, 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

常行为规范教育等。各科室通力合作,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育。

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

要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 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要彻底改变“空洞说教”的做法, 彻底改变从书本到书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讲授方法, 要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职业学校的广泛应用, 是贯彻落实新德育课课程设置方案的重要条件。要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抽象枯燥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要理论联系实际, 运用所学知识, 对学生周围的社会现象进行讲解, 使学生感到有说服力、有吸引力。

二、重视和提高德育工作和德育课的地位, 真正做到以德育人

1.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工作

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 要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从养成教育开始, 从一点一滴抓起, 所以,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我们发动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管, 从高一开始, 我们就着手抓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 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 把好课堂教学纪律, 严格出勤管理, 抓好仪表仪容和统一着装工作, 在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文明市民的活动, 要求从自我做起, 从坐、立、行、笑、谈、唱的“小事”做起, 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的成功, 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探索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 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开发和教法研究, 积极创设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选修课;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建立学生心理辅导档案, 积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案例。

3. 法制教育工作

校园安全和学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学生来自千家万户, 从来就是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焦点。广大青少年学生富有正义感, 但思想、情绪还不太稳定, 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因此研究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方法, 不断增强职业学校学生的法制意识, 提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要结合社会、职业和岗位对法律知识的有关要求, 有针对性地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完善法制副校长制度;推广法制教育先进经验, 逐步实现法制教育业务, 同时要依法办事, 做到铁面无私, 不偏不倚。

5. 坚持准则

即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 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 不为自己的主观或他人意志所左右。

6. 强化服务

即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 尽量去满足用户或服务主体的需要。

会计作为诚信行业, 如果会计失之诚信, 弄虚作假, 欺诈舞弊, 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崩塌, 会计业的生命力也就随之完结。近年来暴露的美国“安然”“世通”事件, 我国的“琼民源”“红光实业”“银广厦”等一系列会计舞弊欺诈案件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审计失

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学生建立教育档案, 制订教育措施, 有效预防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 实施渗透教育, 大力弘扬主旋律

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 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特点, 重视丰富和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 并以此为载体, 实施渗透德育。

1. 优化育人环境, 营造育人氛围

为优化育人环境, 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 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 制定了校训、校风、校标等, 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同时, 我们还加大了对德育软件硬设施的投入, 我校花了大笔经费安装了校园有线电视网, 各教室配备了电视机, 加大了德育宣传的途径。还设置德育专栏、名人名画和名人塑像等, 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2.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德育工作不但要有针对性、经常性, 还应该有主动意识和超前意识, 为使学生的课余不成为德育的空间地带, 就要靠我们去占领、去捕捉。我校根据专业的特点, 积极组织各专业学科的第二课堂活动, 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了舞蹈、合唱、书法等兴趣小组。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 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篇4: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

一、将职业指导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构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科学体系

第一,学校将职业指导工作纳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学校实训处为主要负责部门,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建立一个职业指导工作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从组织机构上保证职业指导工作的组织的实施,其中有专业的队伍负责职业指导工作开展。

第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要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打破现行较死板的按专业、学科设置课程的框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同时师资力量的调配要紧紧结合订单的需求,多去企业顶岗学习,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真正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设置模式。

第三,成立职业发展教研室,打造职业指导精品课程。教育部负责人在近年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加快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和认证工作,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积极开发教材,完善课程体系”。因此就业指导课程要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于整个中职教育中,同时,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加强职业指导方面的研究和实验,丰富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创新教学方法打造职业指导精品课程。

第四,组建中职学生创业协会和中职学生创业基地。创业协会由学生自发成立,通过联系社会各界人士,邀请企业来校为学生做创业指导,举办创业设计大赛,调动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学校可为这些可行性强的创业设想开设一个实现的平台——中职学生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有效实现了创业与就业一体化融合。

第五,主动走进企业,加强校企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人才市场、劳务市场,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身临其境提前感受应聘的场面;组织学生走进企业,了解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个性,心理品质,激发职业兴趣;组织教师下企业,学习企业的管理模式及生产实际,从而更好地将实际运用到教学,同时邀请企业来校宣讲,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文化及要求,寻找自身的差距,从而改进其学习方向。

二、职业指导工作应循序渐进。从学生一入学抓起并且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阶段,引导学生尽快完成从接受义务教育到接受职业教育的角色转换,为自己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做好具体而实在的准备。我们应提前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启蒙与生涯规划,包括职业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涵义和内容、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写作等,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珍惜在校生活。同时挖掘潜能、完善自我、设计未来,主动适应未来从事的职业。

第二阶段是职业指导的关键阶段,学生就业和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取决于这个阶段。一是通过励志教育,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指导。二是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自身的不足,了解就业行情,明确社会需求,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观,熟悉并热爱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三是开展创业指导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成立创业协会,举办创业设计大赛,邀请创业成功典范来校讲座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创业热情,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目前国家给予的多项中职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鼓励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元化。

第三阶段是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完成阶段。针对学生即将离开校园迈人社会这个人生大舞台的实际及其特殊心理需求,拾遗补缺地进行以就业为重点的教育,向学生宣传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学生大胆进入新的行业,由就业到创业。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活,让学生既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又能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此外,通过邀请企业专家进行简历、面试、礼仪等方面的求职指导,观摩人才招聘会,开展模拟招聘会,丰富学生的应聘技巧,并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出谋划策,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及时、顺利就业。

三、规范职业指导工作,着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建立一支学习型的队伍

第一,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充分创造培养条件,促进职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对于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培养,学校应高度重视,认真规划,妥善安排,通过外出调研,到企业顶岗学习,参加专业培训,对外交流等形式为职业指导人员的学习深造提供条件,并认真做好职业指导工作者的考核和职称评定工作。

第二,及时总结工作,加强自身的完善和提高。职业指导工作者要在大量的日常工作实践中,总结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讲授就业指导课、开展各种就业指导教育活动,不断扩大知识视野,丰富头脑,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通过编写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讲义,积极钻研职业教育理论和业务,逐步成为一名有较扎实学问,有较高的职业指导水平的职业指导工作者。

篇5: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规定

总 则

一:在学校规定的总章程下为使班级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而制定本条例。二:本条例对本班有效,所有班级成员都必须遵守。第一章 班级基本目标

一个前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学会: 一个前提是:服从学校总章程; 一个中心是:以学习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是:纪律和卫生;

三个学会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学会做人:道德上做个好人,学习上做个能人。

学会学习:学习上要不断进取,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要持之以恒。学会处事:学会处理与老师的关系:服从领导,服从分配,一定不能做出出格的事。学会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班级在一个良好的、正气的环境中发展。

学会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孝敬父母,珍惜金钱,勤俭节约,为父母争光。第二章 班级精神

自信、合作、务实、奋进是本班的精神。

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所有的同学都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心。

合作:班级是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对班级的事要积极参予,加强合作,要熟悉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务实:脚踏实地,一步一层;积极肯干,苦干加巧干;不轻浮,不自满,不自欺,不欺人。

奋进:胸怀大志,理想永存;锐意进取,刻苦勤奋;鞭策自身,激励他人。第三章 班规

1.每位学生应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不顶撞老师、不与同学发生冲突、不用不雅语言。

2.所有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准抄袭,考试不准舞弊。3.自觉维护学习秩序,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4.不沾烟酒,不打架斗殴,不得有早恋迹象。5.课间不得有追逐、起哄、大声喧哗、串班现象。6.有事请假报告,不得隐瞒欺骗。

7.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按要求完成劳动,卫生任务。8.遵守寝室纪律,服从治理,积极营造良好的卫生和休息环境。

9.爱护公物,对班级工具使用要经心,不要丢失,不要损坏。如有损坏,按学校规定处理。10.学生在校期间严禁佩带金戒指、金项链等首饰,违者一律没收。11.上课不得玩手机,不得带小说(武打、言情)进入教室。

12.学生文明行为“十必须”、“十不准”

①必须衣着校服,不准奇装异服 ②必须举止文明,不准打架骂人。③必须遵纪守时,不准迟到早退 ④必须刻苦学习,不准考试作弊。⑤必须生活俭朴,不准吸烟喝酒 ⑥必须尊敬师长,不准傲慢无理。⑦必须孝敬父母,不准顶撞骄横 ⑧必须团结同学,不准歧视欺侮。⑨必须热爱劳动,不准好逸恶劳 ⑩必须关心集体,不准损坏公物。第四章 卫生管理 教室:

1、服从劳动委员安排

2、桌箱不得有纸屑等垃圾

3、做到“窗”明“栏”净。清洁区:

1、不得有纸屑,每天按时排班检查。

2、卫生打扫完需等到检查完毕才能离开。寝室:

1、被褥折放整齐,重要物品自行管理。

2、洗漱用品摆放整齐,盆、桶按规定摆放。若两间发生堵塞,自行处理解决。第五章

奖励处理和违规处理

1、迟到:罚抄本节课内容,或当场做深蹲(总体第一次迟到10个,总体第二次20个,第三次加10个,以此类推)。次数每达到5次罚打扫卫生一星期。迟到一次扣除1分。

2、无故早退或缺勤:扛矿泉水一周并写出500字检讨。每次扣除3分。

3、打架翻围墙:由父母领回家反省,回来后在全班同学前做800字说明并独自打扫教室一天。共计两次退学。

4、抄袭作业:将所抄作业再抄5遍并写出800字检讨。每次扣除3分。

5、上课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或说话:抄班规5遍且整理当天所学内容2遍。

6、上课睡觉:倒垃圾一周或擦黑板一周且背会一篇课文每次扣除3分。

7、卫生:卫生不洁,罚全组三天值日,如第二天还不洁,罚扫一周。每次扣除2分,累计扣除。

8、请假:每节课扣除0.5分。每人每学期共三次机会。奖励:设置学期全勤奖,计入综合成绩。成绩单科年级前五名加4分;年级前十五名加3分;年级前25名加2分。获得 校级表彰综合成绩加6分,三等奖加4分,二等奖加6分,一等奖加8分;

县级表彰三等奖加7分,二等奖加9分,一等奖加11分; 市级表彰三等奖加10分,二等奖加12分,一等奖加14分; 省级表彰三等奖加13分,二等奖加15分,一等奖加17分。半学期全勤奖加5分,学期全勤奖加9分。班干部加分政策:年终综合测评加分2分。上课自主回答加分0.5分,答对再加0.5分。

每人原始分为75分,每学期每月低于60分者作回家反省处理。第六章

班级管理机构 1.班长:

班级实行班长负责制,在班主任不在时代表班主任。负责宏观调控班级所有事务,及时收集、反映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班主任保持工作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维护班风、学风建设,重点负责教室课堂自习的纪律。

2.团支部书记:

负责团委的工作和团费的收缴,负责黑板报的出版与评选及组织学校团委组织的文艺活动等。

3.学习委员:

学习委员应协助班长主动做好围绕学习开展的各项工作,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开展,带领各科科代表做好工作,建立一个富有浓厚学习风气的班级。各科代表负责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做到腿勤、手勤。4.体育委员:

负责两操一课组织领队工作,负责协调组织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如运动会、篮球赛、越野赛、跳绳比赛、乒乓球赛等。

5.劳动委员:(分教室、清洁区两名)

负责平日及大扫除的卫生工作,主要是检查、督促、把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同学清扫。(注:劳动委员不用参加打扫卫生)6.生活委员:

负责班级饮水、班费记账批准等工作。

7.宣传委员兼任文艺委员:

负责黑板报人员安排,协助团支部书记组织好学校文艺活动。8.纪律委员

负责班级的考勤制度,教室学习纪律的管理。9.寝室长

篇6: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

发布时间:2010-8-19 9:59:36 来源: 市教育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各类中等职业教育秩序,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和中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保证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维护中等职业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据《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条例》及《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的原则意见的通知》(教育部教职成[2001]9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单独设置招收初中及以上文凭的应、往届毕业生进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学校(学校)也要按照本规定执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籍前三年按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后两年参照普通高等教育管理。

第二章 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均可招收初中及以上文凭的应、往届毕业生,年龄不限。考生应在开学一个月之内持国家认可的学历证明或同等学历证明到学校办理入学登记手续。

第四条:新生入学登记后,学校应在两个月内将学生名册报到学校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备案或经省招生办录取取得学籍(五年制高职必须经省招生部门同意录取)。每年办理新生入学注册或录取时间可分为春、秋两次。

第五条:凡试行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学校,新生入学时可不按专业方向注册;入学一年之内再定专业。

第六条:新生入学后须由学校组织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者,方可取得学籍。患有传染性疾病或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的其它疾病,应去医院治疗,学校保留其学籍一年。治疗期间不享受在校生待遇。经县级以上医院和学校健康复查确已病愈者,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参加下年级学习。

第七条: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意外伤亡事故案教育部2002第12号令《学生伤亡事故处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失踪、死亡情况学校必须在一周之内报所属本级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中等职业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学生应分学年按有关规定向学校缴纳学费及相关费用,否则取消学籍。学生自动退学者,学校应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退还本学年剩余学费。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者不退学费。

第九条:省、市(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必须加强对学历证书的管理,对失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责任者和单位,除责令其收回学历证书外,还要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第三章 成绩考核

第十条:成绩考核包括学业和操行两个方面。学业成绩分为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按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规定理论考核一般采用百分制、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和学分制等记分评定方式,技能考核按初级、中级和高级等级评定成绩;操行成绩指对学生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定,考核成绩采用四级分制(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学生学业考核成绩一般按学期记载。

考核结果是确定学生科目是否重修的依据。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学校学生成绩考核办法按教育部教职成[2001]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及省教育厅黑教职成[2001]245号《关于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原则意见》文件执行,学生按教学大纲规定学完某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后,即获得该课程学分。实行百分制的学校以期末考核为主,并适当参考平时成绩;学期考核不及格的课程(包括时间课程)均在学校规定的日期内补考,其成绩按及格、不及格评定,并注明补考字样。

第十一条:思想品德课和公共体育课为必修课,不合格者应重修或补考。对不同体质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因患有某些疾病或有生理缺陷上体育课有困难者,经医生证明和教育部门批准,可减少考核项目和免考。

第十二条:凡取得学籍的学生均可在每学年初申请选修第二专业课程或提前选修后续课程。第二专业学分或课程学习达到规定要求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发放第二专业学历证书,或由学校发放单科结业证书。

第十三条:实行百分制的学校,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考试时,须经教务部门批准。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生是否参加某一学科的考试,由本人决定,到教务部门备案;但每学期修习课程的分数不得低于该学期学分设置分数的80%。

第十四条:同教育层次学校校际间成绩和学分的互认,须由学校教育部门出具的正式成绩通知单为凭证。

第四章 学制

第十五条:招收初中毕业生起点的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为三年至四年,以三年为主;招收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起点的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为一年半至三年。

第十六条:学生科提前或推迟毕业,提前毕业一般不超过一年,推迟毕业一般不超过三年。

第十七条:学生科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入学一年后经申请与学校审批可参加社会创业,工学交替,边工边学,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参加社会创业或就业实践活动结束后,原则上参加同专业或相近专业下一年级学习。在离校期间通过自学或其它形式已达到同年级相同学习进度的,并经学校认定其成绩,可跟随原年级继续学习。工学交替从业时间累计不应超过三年。

第十八条:年满十八周岁学生申请工学交替离校参加社会创业或就业实践活动者,由学生本人及家长共同申请须经学校批准。工学交替离校期间学生由家长(或其指定监护人)负责管理,学校对其在校外的活动不承担管理责任。

第五章 转学、转专业

第十九条:学生科根据人才需求和本人实际情况转校转专业学习,时间限定在入学一年半之内。转校或转专业可在每学年开学前办理。学生转校原则上在同类学校的相同专业进行。毕业年级的学生不得转校或转专业。

第二十条:学生转校、转专业均先由本人及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然后按下列规定办理:

1、学生在本校范围内转专业,由学校审批即可;

2、学生转入本省内其它学校,须经双方学校同意,报市(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备案;独立设置高职院(校)招收的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及普通中专学校转业在未实行注册招生期间仍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备案;

3、学生跨省转校须经转出和转入学校同意后,并报转出学校和专业学校本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备案。

第二十一条: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接受从普通高中或其它同层次学校转入的学生,并根据转出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正式成绩通知单承认其相应的学习成绩或学分。

第六章 升学与留级

第二十二条:学生在每学年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后,经考核(含补考)成绩合格者准予升级。

第二十三条:同一学年所学课程(含实践教学)考核经补考后仍有二分之一门数不及格者,应予以留、降级。但只要未超过在校学习的最长期限,留、降级的次数不予限制。

第二十四条: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不实行留、降级制度。

第二十五条:学生某些课程(含实践教学)经考核(含补考)不及格,但未达到留(降)级规定的应重修;须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重修的学生应向学校交付一定数额培养补偿费。

第二十六条:学生在规定学制年限内通过自学或其它学习途径提前达到学校教学计划中相同或相近课程要求的,经教务部门考核合格并出具有效学习或资格证明的均予以承认,可申请免修。下列证明可作为学校认定学生是否具备免修课程资格的参考:

1、省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单科结业证书;

2、与本校同层次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正式学业成绩单或学分认证;

3、教育、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

4、省普通高中会考办公室颁发的会考成绩卡。

第七章 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七条:学生就学期间可根据家庭经济和本人健康情况提出休学和复学。

第二十八条:学生休学,每次以一年为期,两年学制以一次为限,三年学制休学以二次为限,四年学制休学以三次为限。

第二十九条:休学期满后,应于学年或学期前一个月向学校申请复学,经批准后,原则上随原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下一个学年学习。

因病休学的学生,在复学时,必须持县级以上医院的健康证明,并经学校复查能坚持正常学习者,方可复学。病休期间医疗费用自理。

第三十条:学校批准学生休学和复学后,报学校所属本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章 退学

第三十一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学校批准,可令其退学或准其退学。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报学校所属本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1、休学次数超过规定(含每次休学不超过一年)者;留级及推迟毕业时间超过允许修业年限者;

2、在同一学年内考核(经补考)成绩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门数)不及格者;

3、经指定医院确诊,患有精神病、癔病、癫痫、麻风等严重疾病及意外伤残不能坚持学习者;

4、自愿要求退学者。

按本规定所作的处理,不属于对学生的处分。

第三十二条:在办理退学手续时,学校应给退学学生核发退学证明,并根据学习年限(至少年满一学年并取得相应成绩)发给肄业证书。

第三十三条:退学学生的户口应退回原户口所在地。

第九章 纪律和考勤

第三十四条:学生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

第三十五条:学生不准有抽烟、酗酒、赌博、打架斗殴、在校期间夜不归寝、吸毒等违反道德规范或学生守则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和适当处分。故意损坏公物等其它违纪行为,除给相应的纪律处分外,对造成集体或个人经济损失的应给予适当的经济赔偿。

第三十六条:学校应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上课、自习、实验、实习、设计、劳动和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等,均进行考勤,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请假,凡未请假或超假者,均按旷课论处。

第十章: 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七条: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或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社会工作、锻炼身体、课外活动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分别授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其它单项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奖励,(含折合成奖励学分),有关材料应存入学生的档案。学校也可实行奖学金制度。

第三十八条:对犯有错误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纪律处分。处分分为下列六种:

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勒令退学,6、开除学籍。

第三十九条:留校察看以一年为期。一年内有显著进步表现,可解除其留校察看处分。经教育不改者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科予开除学籍处分:

1、反对党的基本路线,组织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参加邪教组织,破坏安定团结,造成严重后果者;

2、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者;

3、破坏公共财产,偷窃国家、集体和个人财物,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危害者;

4、打架斗殴、打骂教师、破坏正常教学秩序者,扰乱阻碍执行公务、行凶、赌博、偷窃、吸毒等屡教不改者或品行恶劣、道德败坏,造成严重后果者;

5、违反校规校纪,情节严重者;

6、对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的,再次违反者;

7、在一学期内旷课累计超过60学时,或在一学年累计旷课超过90学时者(一天按六学时计)。

第四十一条:凡考试舞弊(包括协同舞弊者),该课程以零分计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四十二条: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加强教育,使其认错悔改,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慎重而适当,处理结论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申诉、申辩和保留本人意见,对本人申诉、申辩的,学校及本级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进行复查。

第四十三条:对受处分的学生(开除学籍的除外),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可以撤销其处分,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应存入学生档案。撤销处分后,原则上要将有关材料从学生的档案中取出,存入学校的文书档案。

第四十四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须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到本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对于争议较大的决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利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十五条:开除学籍的学生,不发给学历证明,凡是被开除学籍的学生,其户口均应退回原户口所在地。

第十一章 毕业

第四十六条:具有学籍,思想品德合格,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包括实习和毕业设计)或达到学分标准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准许毕业。未经省或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一律无效。毕业生办理验印时间为每年一至二次。

第四十七条:毕业时,经补考后仍有部分课程(包括实习和毕业设计)不及格或学分未达标,但未达到留级规定,或操行评语不合格(包括毕业时受处分未解除者),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可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参加补考或操行评定,两年内补考成绩及格者,换发毕业证书,毕业时间自换发毕业证时算起。

第四十八条: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优秀学生提前达到毕业学分标准者可以提前毕业或提前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和对口升学考试等,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提前办理相关毕业手续;毕业生因休学、勤工俭学或成绩不及格等原因推迟毕业者,待完成规定学分标准后,予以办理毕业手续。毕业时间自颁发毕业证书时算起。

第四十九条:学校应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加入社会信息网络,向毕业生提供用人信息及优质服务。同时,鼓励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及报考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

第五十条:独立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的五年一贯制和“3+2”分段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完前三年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因家庭困难等其它原因,在学生自愿的条件下,可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办理毕业手续。

第十二章 附则

篇7: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

根据教育部教职成[2001]9

号文《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籍规定的原则意见》的精神,结合我省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一章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 中等职业学习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学生;高中毕业生或相当于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学生。

第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广东省教育考试部门(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录取的新生,须持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按规定日期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须凭有关证明,向学校申请延期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者,学校可取消其入学资格。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按学校规定的时间报到注册。

第三条 新生入学登记注册后,学校应在二个月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复查,复查包括入学资格和身体条件,复查合格者,即取得学籍。复查不及格者由学校按有关规定自行处理。学校应在三个月内将取得学籍的学生名册报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条 凡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学生,新生入学可不按专业方向注册。

第五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按规定日期到学校办理注册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未经请假且逾期两周不注册者,由学校进行处理。

第二章 成绩考核 第六条 成绩考核包括学业和操行两个方面。操行方面,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等方面进行考察评定;学业方面,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成绩应按学期记入学生本人档案。

第七条 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每学期考试和考查的科目由各校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执行,考核方式、考试题目由各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考核成绩的评定,可采用百分制、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两级分制(及格、不及格)和学分制记评定方式。百分制、五级分制的换算关系;90-100为优秀,80-89为良好,70-79为中等,60-69为及格,60分(不含60分)以下为不及格;五级分制需要换算成百分制进,取中值分即优秀为95分,良好为85分,中等为75分,及格为65分,不及格为30分。实行学分制的成绩60分(及格)以上才能取得学分。

第八条 操行评定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操行评定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毕业时进行全面鉴定。操行评定不及格者,学校可视其情况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九条 学生缺课累计某门课程教学时数超过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考核;缺+交作业(包括实验报告)次数超过总次数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正常考核。

第十条 凡考核成绩不及格或因请假缺考的学生,均应在学校规定的日期补考或缓考。补考通过者,成绩以合格计;因请假而补考的,其成绩以实际分数计,但要注明“缓考”字样。考核舞弊者,取消该课成绩,以零分计,不得参加正常补考。第十一条 体育与健康课为必修课,不合格应重修或补考。对不同体质的同学应有不同的要求,因患有某些疾病或有生理缺陷上体育课确有困难者,经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和教务部门批准,可减少考查项目或免考。

第十二条 学生自考某门课程,经本人申请,并按教学计划要求进行考核,成绩达到75分(中等)以上,经学校批准,可以免修。

第十三条 实操训练、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实习等和结合专业的生产劳动均应进行考核。

第三章 升级与留级

第十四条 学生在每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经考核(含补考)成绩合格者或不及格门数未达到所学课程(含实践教学课程)二分之一者,应予升级。

第十五条 学生在每学年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经考核(含补考)成绩不及格门数仍有二分之一(及以上)不及格,应予留级。不及格课程门数按下列规定计:

1、凡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单独进行考核时,按一门课程计;

2、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按一门课程计;

3、凡一门课分几个学期讲授,学期、学年都进行考核时,每学年可取其平均值,按一门课程计。

第十六条 留级生留级前考核成绩达到75分(中等)以上的课程,本人提出申请免修时,教务部门可根据该课程的具体情况予以批准。未经批准的,仍须重修。

第十七条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不实行留级制,按学分制有关规定进行学籍管理。原则上,经补考后考核不及格的课程(含实践教学课程),应重修。

第十八条 学生在规定学制年限内通过自学或其它学习途径(经历)提前达到学校计划中相同或相近课程要求的,可申请免修。原则上,高于或等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同类课程或职业能力要求,并能出示有效学习或资格的均予以承认。

第四章 转学与转专业

第十九条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予转学或转专业:

1、经学校认可,学生在某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专长,转学或转专业更有利于其能力发挥者;

2、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验证明,确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可在其它专业学习者;

3、经学校认可,学生确实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学或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4、留级或复学时,本专业无后继班级者。

第二十条 学生转学、转专业均应由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其后按下列规定办理:

1、转专业,由学校审核批准。

2、转入其它学校者,须经原学校及转入学校同意,同一地区的,报学校所属教育部门批准;省内跨市的,报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跨省的,须报两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接受普通高中或其它同层次学校转入的学生。

第五章 休学、复学与退学

第二十二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可准予休学,并发给休学证明:

1、因病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学习者;

2、请假超过该学期三分之一(包括理论教学、实习和生产劳动时间)者;

3、学参加社会创业、就业实践活动者。

第二十三条 学生休学,每次以一学期为期,休学学生的学籍保留。

第二十四条 学生休学期满后,应予学年或学期学前一个月向学校申请复学,经学校审查批准后,原则上随原专业的下一个年级学习。因病休学的学生,在复学时,必须持县级以上医院的健康证明,并经学校复查能坚持正常学习者,方可复学。

第二十五条 自愿要求退学者,学校可准其退学。

第二十六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学校批准,可令其退学,并通知家长,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1、因留学、休学超过规定者;

2、休学期满后不办理复学手续者;

3、经学校动员,因病应休学而不休学,且在一学年内缺课超过学年总学时三分之一者;

4、经指定医院确诊,患有精神病、癔病啊、癫痫、麻风等严重疾病及意外伤残不能坚持学习者;

5、一学期旷课超过七十二学时或在学期间旷课累计超过一百零八个学时(旷课一天,按六学时或当天 实有课时计)者。

第二十七条 退学不属于对学生的处分,在处理退学手续时,学校应给退学学生核发退学证明,并根据学习的年限(至少学满一年并取得相应成绩)发给肄业证书。未经学校批准擅自离校者,不发给退学证明和肄业证书。

第六章 纪律与考勤、奖励与处分

第二十八条 学生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

第二十九条 学生不得抽烟酗酒、赌博、打架斗殴,凡有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和适当处分。

第三十条 学校应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上课、实验、实习、设计、劳动和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等,均应进行考勤。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请假。凡未请假或超假者,均以旷课论处。对矿课学生应令其检查,并根据旷课的节数、情节和认错态度进行批评教育及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三十一条 对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社会工作、锻炼身体、课外活动等某一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可分别授予“三好学生”称号或其他单项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奖励,有关材料应存入学生挡案。

第三十二条 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处分分为下列五种:

(1)警告;

(2)严重警告;

(3)记过;

(4)留校察看;

(5)开除学籍。

第三十三条 留校察看以一年为期。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一年内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可解除其留校察看处分;;经教育不改者,可开除学籍。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可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

1、反对党的基本路线、组织煽动闹事,扰乱秩序,破坏安定团结,造成严重后果者;

3、破坏公共财产,偷窃国家、集体和个人财物,造成严重损失和严重后果者;

4、打架斗殴、行凶、赌博、偷盗等经教育不改者,品行恶劣、道德败坏,造成严重后果者;

5、违反校纪校规,情节严重者。

第三十五条 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加强教育,促其认错悔改;必须处理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慎重而适当。处理结论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申诉、申辩和保留意见。对本人的申诉,学校有责任进行复查。

第三十六条 对受处分的学生(开除学籍的除外),有显著进步的,可以撤消其处分。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应存入学生档案,撤消处分后,原则上可将有关材料从学生的挡案中取出,存入学校的文书档案。

第三十七条 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须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业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 开除学籍的学生,不发给学历证明。

第七章 毕业与结业

第三十九条 具有学籍、思想品德合格,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包括实习和毕业设计),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并由学校发给经所在地教育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未经验印的证书一律无效。

第四十条 毕业时,经补考后不及格课程(含实践教学)未达留级规定者,按结业处理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可在二年内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参加补考一次,补考成绩及格者,换发毕业证书;毕业前因操行总评不及格或受处分未撤消者,作结业处理,一年后经由用人单位或所在地区作出鉴定,达到合格者或可撤消处分者,毕业时间自换发毕业证书时算起。

第四十一条 对具备学籍、未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的学生,学校可发给学生写实性学习证明。

第四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基本学制为三年或四年,以三年为主。学生可提前或推迟毕业,提前毕业一般不超过一年,推迟毕业一般不超过三年。招收高中毕业生的学制为一年或一年半,可推迟一年毕业。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的由各学校上报所属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第四十三条 学生在学期间参加辅修专业学习,在取得第一专业毕业资格的同时也取得第二专业应修读的必修课学分者,可颁发辅修专业的学习证明或辅修毕业证书。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2002年入学的学生开始执行,以前入学的学生参照执行;以前下发的有关学籍管理规定与本规定有冲突的以此为准。

第四十五条 各学校可制定本校学籍管理的实施细则。

篇8: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生,特点,思想政治工作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目前, 我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到2000多万人,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 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随着国家对中职学校教育的不断重视, 中职学校的不断发展、办学规模不断的扩大, 在校学生数量显现逐年增加。学生出现学习不刻苦, 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 违纪现象也日益突出。现就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探讨如下。

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1.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组成特点, 学校招收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为

独生子女, 生活上完全依赖长辈, 缺乏个人独立生活能力, 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中大部分学生没有住过校, 从未离开过父母, 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差, 表现出有很强的优越感, 缺乏同学间的人际交往的训练和在艰苦环境的磨练经历。学生中普遍存在以自我成才为中心, 面对挫折和新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不强。

1.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 基本上是没有被高中录取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学习基础差, 学习态度不端正。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求知欲不强进入中职学校, 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学习动机层次不高, 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 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 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不少学生是读不进书但又不得不读书, 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只好采取在家中瞒着父母, 在学校应付老师;久而久之, 学习上没有劲头, 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沉迷网络, 思想消极, 生活堕落, 乃至学生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

1.3 中等职校学生身心形为习惯差, 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

僻、抑郁、却弱、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现今相当一部分技校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些技校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敲诈或偷盗, “边缘性人格”、“双重人格”、“物化人格”等并不少见, 人格障碍倾向在一些技校生言行举止中也有明显表现。有的学生集体观念, 组织纪律性差, 以自我为中心;空虚、无聊且自私娇生惯养, 喜欢打耳孔、带戒指配件、打扮、化妆、穿名牌等;向往虚拟人生, 容易幻想, 沉迷于网络游戏、QQ、谈恋爱等;学习不认真, 无动力, 学习成绩无所谓, 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1.4 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现状。

学生中爱国意识淡薄, 缺乏应有的使命感、责任感。人生志向为祖国昌盛、民族振兴的学生占少数, 大部分学生认为国家太抽象, 认为国家的事离自己太远, 没有必要去考虑;盲目认为国外所有条件都优越, 国内条件较差。这在思想上表现为缺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缺少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激情;他们很少想自己到学校里来学习的目标或是应该如何珍惜学习的机会, 也很少考虑自己的学习给社会带来的发展后果等内容。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偏差, 艰苦朴素的作风淡化, 生活上追求奢华, 享乐主义人生观至上, 同学之间也存在吃穿玩乐上的攀比现象。

2 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2.1 领导重视, 机构健全, 全员参与, 齐抓共管

我校领导历来重视对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首先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细则》, 建立从校长、党委书记、政治处、学生科、各系部主任、书记、校团委、班主任、德育课科任教师为主体的德育工作队伍, 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形成一种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与时惧进, 构建新形势下德育目标体系加强思想教育, 以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

以当代社

会主流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和民主与法制教育;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缺乏的懈怠心理, 对学习生活目标感到茫然。应通过宣传讲解、集中讲座、实际感受等多种方式,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专业知识介绍、就业前景分析。通过举办重大节日纪念活动, 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 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学习革命先烈的优秀革命传统、艰苦朴素的作风。中职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目的,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掌握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请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到校讲座。以“干就干一流, 争就争第一”的精神, 立足本职, 务实创新, 干一行, 爱一行, 精一行。激发学生爱自己将来的职业, 明确自身工作的意义和职责。

2.3 深入学生的沟通, 加强管理

校领导定期到班听课与任课教师沟通的同时, 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存在问题, 更有助于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 而且有利于改善课堂秩序, 起到督察作用。建立寝室管理体系, 学生寝室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及休息的地方, 其环境及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 要求班主任经常走访学生寝室、查寝是非常必要的, 成为班主任的一项常规工作。全面加强学生寝室卫生及寝室文化建设。采取每天进行卫生检查、系部、这校不定期的抽查、每个月的卫生大评比结果与班级集体荣誉挂钩等方法来改变寝室风貌, 同时还开展文明小屋评比, 温馨小屋评比活动, 提升寝室文化氛围。并采取制度制约与正面教育、减少以至杜绝学生夜不归寝、通宵上网等不良现象, 从而提高寝室业余文化生活质量, 形成学生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及管理能力。

2.4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我校根据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的特点, 通过组织校级、系级、班级文体活动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并有针对性提供锻炼机会, 增强集体凝聚力。如每年举办学校校园文化月、学校校园体育活动月, 读书月活动, 学生书法比赛, 学生烹饪比赛活动, 与此同时也可以发现一批有较好组织、协调能力, 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 从而吸收到学生会中来。往往通过一些文体活动,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比单一的说教效果好。

2.5 开展心理疏导咨询教育

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 不仅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发展, 而且要造就较强的自制能力和心理的协调能力。使学生正确看待事业与人生、成功与挫折、得与失, 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发展健全的人格, 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学生的发展是很必要的。把学生与教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老师以专家的身份出现, 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体现平等;现在的我校都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及心理咨询室“心灵港湾”, 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 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

2.6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上一篇:迁户证明范文下一篇:十月份中班卫生保健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