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校长:亟需提高创新意识

2024-05-05

农村校长:亟需提高创新意识(精选4篇)

篇1:农村校长:亟需提高创新意识

农村校长:亟需提高创新意识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教育创新的时代。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对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作为一校之魂的广大中小学校长更是责任重大。然而,尽管素质教育实施了这么多年,创新教育也喊了这么多年,我们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长,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校长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头脑中的创新意识也是十分淡薄的。据某进修学校的一份以“新的历史时期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为题的问卷表明,绝大多数校长的回答仍然是“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注意关心群众疾苦,团结教师,作风民主;要勤奋努力,乐于奉献。”只有很少一部分校长的回答是“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富有开拓精神,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因而,提高广大中小学校长的创新素质,特别是首先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创新的自觉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认识、重视创新意识

当前,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长创新意识不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对创新的重要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我们每一位中小学校长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所担负的重要使命和所起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引导教师和学生在提高创造能力上下功夫,把学生从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无休止不间断的考试的负担下解放出来,让他们的创造性得到发展。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也是一所学校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校长事业成功的根本。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缺乏创新积极性的校长是注定不会有太大的出息的,也迟早会从激烈的时代竞争中败下阵来。我们每一位中小学校长,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校长,一定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做一名敢于实践、敢于探索的创新型校长,为学校在新世纪里获得跨越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树立自信,增强创新意识

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长之所以缺乏创新意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自己的实力估计不足,对创新缺乏自信。笔者在与一些农村中小学校长谈及学校的发展创新问题时,许多同志都直言不讳的说:“创新?谈何容易!就我们学校的实际和我们自身的实力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能不出乱子也就不容易了。”言语中有无奈,更有对自己创新实力的怀疑。客观地讲,每一所学校的情况各不相同,在办学条件、人员素质、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校长自身而言,能力也有高有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好的学校有实力的校长才能创新。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创新优势。只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虚心向他人学习,主动借鉴一些成功的创新经验,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每一位校长都会在创新实践的活动中有一番作为的。只要我们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多一些自信,少一些自卑;多一些实践,少一些空谈;多一些拼搏进取,少一些懒怠;我们每一位校长都会充分挖掘出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创出一片崭新的事业天地。

三、学习楷模,激励创新意识

古今中外大凡在事业上有一定成就,能够书写大写人生的人,莫不都是具有较强创新意识,敢于走创新之路的人。例如,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打破了苏联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模式,另辟新径,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针对旧中国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只为少数人服务的实际情况,冲破重重阻力和旧有观念的束缚,创造性的提出了“平民教育”思想和全新“生活教育”理论,从而开辟了中国教育发展新的里程碑。在我国近现代的教育园地里,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者不乏其人,从老一辈的教育家叶对陶、吕叔湘、蔡元陪、黄炎培,到新一代的教育家于漪、马芯兰、魏书生、李吉林,哪一个不是在边实践、边探索、边创新的不懈追求中走向成功之路,并最终闻名全国甚至享誉海内外的呢?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长应自觉向这些勇于开拓进取,敢于破旧立新的伟人、专家学习,努力克服资金短缺、交通闭塞、条件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购习一些创新方面的书籍读一读,多到一些有特色鲜明、实绩突出、有创新精神的学校去走一走,看一看,让有一定名气和创新头脑的校长、教师到自己的学校去座谈、研讨,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创新气息,也会于一种潜移默化中使我们自己的创新意识变得更强烈、更主动。

四、勇于实践,锤炼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形成离不开教育与培养,更离不开实践的锤炼。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使我们对创新有更准确的理解,更深刻的体验,才能使我们在一次次的锤炼中形成更为自觉、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长应充分掌握教育创新的主动权,克服怕苦畏难情绪,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慎密思考,科学规划,大胆实践不断探索,积极把创新渗透在自己的各项工作中去,或在管理中创新,或在办学中创新,或在观念、体制上创新,或是在育人、服务上创新,从而使创新意识在我们的实践在得以不断地强化和巩固。当然,创新是一个项长期、艰苦、复杂的过程,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心血的开创性的劳动,要使创新实践得以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就需要我们的中小学校长要准确把握机遇,审时而行,创新的过程中有困难、挫折与失败,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能耐得住寂寞与枯燥,始终抱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念,只有如此,创新才有可能深入下去并取得成效。

篇2:农村校长:亟需提高创新意识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是是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农村组织管理体制、引导教育和服务农民、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主要对策:转变观念。,简政放权,制度创新。

近年来,随着中央解决“三农”问题力度的加大,农村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亟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让农民依法、有序、自主地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更好地实现、保护和促进自身的利益。

一、重要意义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如在国际贸易争端中,代表农民进行谈判的通常不是政府,而是农民自己的组织。世贸组织规则规定,反倾销诉讼的实施必须得到占国内同类产品总产量25%以上的生产者的支持。建立农民组织,可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随着生产和市场的发展,“小规模、分散化”的家庭经营通过有效途径组织起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有效地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益,从根本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是构建新型农村组织管理体制的需要。当前,现有的农村基层组织在协调政府管理职能和维护农民利益方面存在困难,是产生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能够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优化农村组织结构和功能,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效率。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是引导、教育和服务农民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发展经济、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提高。对此,应因势利导,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民自发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和管理,使之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的桥梁与纽带。

二、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迄今,我国农村组织体系的实质性进展并不十分理想。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和自上而下延伸至农村的群团组织,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总体上发展滞后,其主要原因是:

思想偏见的制约。有人认为,农民缺乏合作传统,因而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持不屑一顾或消极无为的态度。也有人担心,我国农民那么多,农村又面临着紧迫的发展压力,农民一旦组织起来可能会削弱基层政府的职能和权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持防范戒备心理。

体制惯性的挤压。我国“三农”管理体制是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现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挂靠在农业、畜牧、水产、农机、水利、林业、粮食等10多个系统,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所有制发展。法律支持的滞后。除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目前我国对其他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无法律规定。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政府干预的不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绝大多数是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推动下组建的,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政力量的过多介入,扭曲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一些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有些专业协会的农民只是名义上的会员,实际上却与协会无关。许多用行政手段“捏合”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转十分困难。

三、主要对策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过去管得太宽、统得太死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组织控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

转变观念。应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尊重农民群众的探索和选择,切实转变“全能政府”、“大包大揽”的观念,该管的一定管好,不该管的坚决放开;坚持用市场的、民主的、法制的办法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活动;摒弃放任自流的消极思想,在因势利导中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简政放权。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那些不属于政府的职能应逐步交给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间服务组织,政府将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引导、法规监督、提供服务、营造环境上。深化供销社、信用社等合作组织的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农民自愿参加、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村群团组织职能转型,使其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同时积极发展各类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实行合作经济组织管理部门登记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简化登记管理程序,鼓励发展各类合作经济、合作金融、社会公益、社区服务等民间组织。推进村民自治,纠正村委会“行政化”倾向,充分发挥它们在农村社会事务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作用。

制度创新。一方面,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规政策,加快相关立法步伐。同时,对束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有关限制性政策规定进行清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的自发性组织活动,并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其在配置资源、缓解社会矛盾和压力、规范调适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对尚处于萌芽阶段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坚持边培育、边规范,先实行备案管理,待运作规范、具备登记条件后,再逐步将它们纳入统一管理。

篇3:农村校长:亟需提高创新意识

一、宏观意识

宏观意识, 是指整体性的、全局性的战略意识。比如, 对于语文教学的把握, 语文教师更多的是侧重于一节课的设计, 或者一篇课文的设计, 而很少从较大的范围内去把握, 比如一个主题教学单元内, 抑或一册教材内, 甚至一个年级内、年段内。这就造成课堂教学的相对孤立, 显得“小家子气”, 课堂教学成为零碎的、没有重点、没有文字感悟的杂烩, 教师教得很累, 但到头来学生什么都没得到。其实, 有了宏观意识, 就可以一节课安排一到两个语文训练的重点, 好好打磨, 真正落实。那么几十节课下来、一学年、几个学段下来, 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就聚沙成塔了?

苏教版五下《水》这篇课文, 独立看, 是一篇描写“故乡缺水”的散文, 所以, 感悟“缺水之苦、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往往成为教者的直觉。把视角放大些就会不同:放到本单元, 就会发现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 单元前两首古诗是“自然和古代人”;接着三篇是“自然和现代人”。所以, 教学这篇文章时, 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揭示矛盾根源, 来感悟文章中的情:从文章的“感情”入手, 采用“矛盾冲突”的方法, 激发学生探究这篇文章的价值 (反衬的写法) 的欲望。可以抓这三个词:生活、生存、生命。生活——水珍贵、生活苦;生存——水为中心:挑水、储水、管水的生存方式;生命——除了水, 还有打开的水窖使我们能够从一瓢凉水中滋润到身体每一个毛孔的快乐享受,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值得思考:水窖、钥匙、母亲之间的关系因为什么而存在?因为爱。因为有了母爱, 所以我们快乐的享受;因为有了家庭, 所以有了水窖;因为有了水窖, 所以我们即使缺水, 但是生存起来比较放心;因为有了母爱、家庭, 所以, 我们的家乡生活环境再苦, 我还是爱他;所以, 生命之水, 最后归结到一个字:爱——母爱、家庭之爱、家乡之爱。

苏教版十二册古诗《所见》通常用一课时教学, 学生达到课文后面的四道练习题的要求就可以了, 但这首诗对于小学生来讲相对好懂, 一堂课教学这一首诗显得“空”, 我们不妨把视角放大些。这首诗描写了牧童的休闲生活, 表现儿童的天真无邪。我们翻阅小学阶段的所有古诗后可以发现, 类似的篇目还有苏教版第七册的《小儿垂钓》, 这两首诗的主题比较接近, 可以设置教学主题词:“古代孩子生活”。同样的《理想的翅膀》、《师恩难忘》可以跨年级教学, 而后者也可以和《月光启蒙》组合成为文学启蒙的之篇。《生命桥》可以和李叔同的短文《已死的母熊》牵手成为两个遥远年代的不同语体、不同文体、不同价值的同类对比阅读, 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语言建构。有了宏观意识, 语文教学才能纲举目张。

二、阅读意识

从听到的这些课看, 农村学生的阅读意识不能令人满意, 主要表现在: (1) 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较弱——上课总是“被动接受”老师提出的阅读安排和阅读要求; (2) 教师要求偏向——从老师提出的要求看则重视有声读书忽视“默读”、重视常速朗读忽视变速朗读、追求读书答问的直接目的忽视读书中思考的过程;阅读方式多为齐读、赛读、分角色读, 鲜有个性化的阅读活动; (3) 学生接触语言文字不够——200余节课中, 能在课堂上完整读所涉及的课文内容两遍的仅有二十七节; (4) 学生理解 (领悟) 语言的能力较差——200余节课中, 有七十八节课有“把书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之类的语言变式训练, 只有十二节课的学生能一次性成功; (5) 学生读书水平较差——达到正确、流利的有四十一节, 达到优秀状况 (有感情) 只有十九节。 (6) 老师对于课外阅读缺乏引导——按照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一两句话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五十九处, 但是, 教师只利用了二十三处。这些现象警醒我们:农村学生的阅读意识亟待增强, 必须抓好教材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1. 抓好预习读书, 培养自觉读书意识。

首先, 抓好开学初的预读:每学期初开展“发现新书秘密”的活动, 布置学生自己通读新书, 找到“秘密”。这个过程产生的许多“疑惑”将激发他们广泛持久的阅读冲动。其次, 抓好日常教学中的预习, 预习课文首先做到“朗读五遍, 达到正确、流利”。对此, 要花时间检查, 做到“点面结合、赏罚分明”。所谓“点面结合”就是指“突出重点” (瞄准读书能力差的学生) 、“保证全面” (每篇课文的每一小节都要检查到、一段时间下来全班所有学生都被检查到) , “赏罚分明”就是指凡是检查不合格的需接受处罚, 而对于一周内检查合格的学生给予奖赏:参加有趣的语文游艺活动。活动时, 邀请那些不合格的学生做观众。那些学生有此一次就后悔了, 下次基本不再犯。“磨刀不误砍柴工”, 学生真的把书读好了, 语文教学就成功大半了。

2. 抓好课堂读书, 培养阅读思考意识。

预习读书做好了, 课堂上的读书就可以培养阅读的思考意识。以《在大海中永生》为例:经过读书检查, 对学生读书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 新课教学时就能有的放矢, 重点培养阅读思考意识, 即引导学生用“脑”阅读:前后文字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就感觉好?在精读阶段, 要求学生通过语言分析来回答问题, 如“鲜花伴着骨灰”改成“鲜花拌着骨灰”行吗?答案很明显, 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培养阅读思考意识:从文中找到具体的语言做证据。于是, 学生进入思辨性阅读, 不久, 学生用文章的语言回答:“与大海同在, 与祖国同在, 与人民同在”就是说“人民用鲜花寄托哀思, 鲜花和骨灰一起撒向大海”, “与人民同在”不就是“伴骨灰”吗?至此, 阅读的深度大大超越了。

3. 促进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首先是“急不得”。开始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材料, 逐步过渡到“阶段性专题读书”, 集中阅读指定范围的小书、薄书, 如动物系列的图画书、绘图本格林童话之类, 然后再过渡到文字较多一点的书籍, 最后放手, 由学生自由阅读。其次是“重检查”。对自由阅读情况的检查十分重要, 因为一旦学生发现“可读可不读”就会松懈乃至放弃。笔者往往采用“自选、自评、互考”方法进行检查。指定本学期全班的阅读书目为40本 (一人一本) , 然后, 由学生先自由选择一本阅读后再进行流转 (自选) 。每一本图书后面都粘贴着一张《流转表格》如下:

每个阅读者都要在交书时填写这张表, “阅读感悟”、“推荐语”、“读后存疑”至多三句话, 但是不得和前面的一样。 (此为自评) 。一段时间后, 将《流转表格》的内容汇总, 按照“读者群”分类, 开展“读书交流会”, 由学生互相评价“阅读感悟”和“推荐语”恰当与否, 组织学生重点解释“读后存疑” (此为互考) 。因为讨论的对象相同, 所以交流状态尤佳。互考后, 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做一对一的工作, “扬正气, 促和谐”, 形成乐于阅读的氛围。

第三是“施计谋”。针对孩子们喜欢读漫画书、缩写本这类“快餐书”而不喜欢原作的现象, 笔者设计了“1=5”的活动。一节阅读课, 带去39本书, 其中有一本是刚刚买来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一页未读, 其余10套38本是精心挑选的《骑鹅旅行记》、《格列佛游记》之类原著。然后说:“今天开始, 我们用两周时间开展一个读书竞赛活动, 名字叫‘1=5’。就是这39本书分为两类, 一类是老师刚刚买来的一本书 (故意不说书名) , 一类是这些书 (指指堆满教桌的另一类) , 共计十套29本, 你愿意读哪一类, 就自己选。选择前者的和老师一起读, 选择后者的每个人至少必须读完整的5书。这样全班就分为两个小组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不过有个要求, 无论选择哪一种, 都必须10天读完, 每天还要进行一次阅读感受交流活动, 说不出来的就要抄写书中某个章节。特别提醒:老师这一组只招5个组员。”孩子们不知是计, 全班迅速分为两类, 那些怕读大部头的孩子都“志愿”和笔者一条“战线”, 经过再三“斟酌”, 根据“志愿者”的“铮铮誓言”, 笔者选择了最“懒惰”的几个学生。看着对方小组领走一套又一套书, 他们兴高采烈。

接下来的事情, 可想而之。在每天的阅读感受交流中, 对方组表现超好, 而我们组的几位孩子因为选择的书虽薄但深奥且无聊, 根本无法读懂, 被按规则“处罚”了两次以后, 他们陆续找到笔者希望改读对方组里的书, 因为听到交流知道“那些书有趣, 容易懂, 也有东西交流”。最后一举两得:笔者坚持十天读完这本教育理论书, 孩子们都读完了那些原著。活动总结会上, 笔者邀请孩子们谈谈读原著的感觉, 他们都纷纷表示“感受就是不一样”。从此, 孩子们都愿意读原著了。

三、形式意识

农村小学作文堪忧:作文指导还是涛声依旧, 学生很难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完整习作。究其原因是阅读教学出了问题。阅读是吸收, 作文是表达。学生有了生活, 作文就有了内容;阅读教学中学会了字词句段, 内容就可以转变为文字。但是, 问题就是学生表达的这条管道不畅通——不知道怎样表达、用什么方式表达。这个问题就出在阅读教学中:百分之九十的语文课都是带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意思, 即“以学习内容为最终目的”, 但却少掉了最重要的环节:用所学的语言材料来表达。

阅读教学如何使学生达到“会用”?在教学中要有“形式意识”, 即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 也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 更要让学生试一试这样写。也就是“读写结合”。

教完《池上》, 笔者问学生:“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改改这首诗, 变成你的事情吧。”学生会心而笑, 一生吟道:“小儿举高杆, 踮脚够加拨, 呼噜砸下来, 染红树下泥, 捡起就哧溜, 忘掉杆在哪。”于是纷纷尝试用《池上》的样式描写“心中秘密”让人猜。课堂非常活跃。短短的十分钟, 成型的小诗就达20多首。第二天学完《小儿垂钓》后, 就有学生自告奋勇展示自己的诗《小猫捕食》:“白白小猫学捕雀, 伸爪伏地绕尾巴, 忽然狗叫鸟惊飞, 急得追鸡又咬花。”一石激浪, 全班每个学生都纷纷展示。在笔者的引导下, 孩子们的小诗越做越精彩, 用词越来越传神, 描摹越来越准确。学习这首诗的目的也许不在教做诗, 但是, 这样的语言形式学生会了, 写作时总会派上用场。

教学《景阳冈》关注武松的“三闪”, 体会“动词的准确”, 引导学生仿写“猫狗争食”之类;教学《广玉兰》引导学生探讨“怎样表现广玉兰的特点、有哪些特殊的写法值得学习”;教学《莫高窟》可以让学生领悟“大场面如何写”:“总—分—总”的谋篇布局方法、选择典型代表重点写、重点描述时采用列举描述, 更可进入两种语言图式的的比较。同样的是列举描述, 两节写法不一样, 第二节这样写:“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有威风凛凛的天王, 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第三节这样写:“有记录佛教故事的, 有描绘神佛形象的, 有反应民间生活的, 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而对于描摹“卧佛”和“飞天”的方法更必须带领学生细细揣摩、用心品味, 学到表达的方法。

语文教材中的篇篇课文都是语言内容和表达形式俱佳的范作, 阅读教学中要有形式意识, 善于运用, 培养学生对于语言形式的直觉, 最终形成自觉。当学生学会表达了, 作文必然得心应手, 这时候, 阅读教学的功劳就大了。

当这三种意识得到增强时, 农村语文教学将迈上新的台阶。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缺乏三种意识:宏观意识、阅读意识、形式意识。如何具备和增强这三种意识?文章通过例释的方法说明培养方式。

篇4:农村校长:亟需提高创新意识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该报告提出了一条出路——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那么,“到底多高的工资,才能吸引师范毕业生去农村”?调查显示,初期月工资达到3 001元到4 000元时,就有79.4%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愿意去农村任教;如果月工资达到4 001元到5 000元,88.07%的大学生都愿意下到农村。也就是说,如果工资水平达到4 000元以上,我国农村教师这一教育“短板”问题即可得到解决,而这需要国家投入的资金为260亿元到750亿元。

对此,舆论有两方面意见,一是光靠工资待遇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太“物质化”,这和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不合拍;二是国家哪有那么多钱来支付这笔费用。话虽这么说,但要切实解决农村教师缺乏吸引力的问题,还只有提高待遇这条路,哪怕是职称评审,也是和待遇挂钩的。从全世界范围看,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有效的办法,就是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师标准一致。而且,为吸引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有必要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甚至高于城市。笔者前不久到加拿大考察,该国各学区负责人告诉我,当地学区内小学、初中、高中的生均成本是一样的,任职年限相同的教师待遇也是一样的。在美国,农村教师的待遇也要高于城市地区,由于待遇高、农村生活成本低,教师才愿意到农村任教,这也为教师轮换制提供了前提。

多年来,国家也多次提出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尤其是在实行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时,明确规定要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可具体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总体来看,农村教师的待遇还是远低于城市。而在没有解决农村教师待遇的情况下,单方面要求农村教师发扬奉献精神,试图以此吸引并留住教师,往往收效甚微,因为这是背离职业精神的做法。发展教师队伍,必须从职业角度出发,保障教师待遇。如果待遇都无法保障,如何让教师有职业荣誉感?

我国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和农村特岗教师计划,或多或少忽视了这一点。由于农村教师职业本身不具吸引力,因此,免费师范生并不愿意到农村任教,而许多特岗教师在完成三年服务期之后也考虑离开农村。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教师的年龄构成呈倒U形结构,长此以往,今后农村教师可能只有刚毕业的年轻学生,并且工作几年之后就离开,有经验者难以留在农村。也就是说,政府的免费师范生政策、特岗教师计划,只给农村学校提供了一批“过客”,而非办学的“中坚”。

近年来,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帮助贫困学生,每年的投入达上千亿元,这当然是应该的。而从深层次的教育公平出发,我们要认识到发展农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要让农村孩子享有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都必须提高农村教师质量。因此,要重视把促进教育公平的资金用到农村教师身上,而700亿元的投入在每年新增的教育经费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这应该说不是缺乏资金的问题,而是政府在推进教育公平时,是否有新的公平理念的问题。客观而言,资金投入到农村,相对于投入到其他领域,并不能立即产生教育政績,但这是教育基础性工作,对教育公平有着深远的影响。

(责编 欧金昌)

上一篇: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报告下一篇:特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