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吾民感想

2024-04-13

吾国吾民感想(共6篇)

篇1:吾国吾民感想

浅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读《吾国吾民》有感

在看林语堂的《吾国吾民》之前,我一直怀疑,谁能够把“中国人”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名词解释得如此清楚呢?一个本土的中国人来说中国难免会面临这样那样的质疑:把中国人写的很好的话,会被认为是在自夸,而写得不好的话,又会有卖国的帽子扣上(其实,我们的这种心态,林语堂先生在书中也有提过)。但是,林语堂先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写的这本《吾国吾民》却有不同。首先,我们来看下林语堂先生的求学经历。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林语堂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可以说,林语堂,从小接受的是基督教文化(他父亲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却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耳濡目染,更有去西方求学的经历,可谓是兼得中西方文化之精华。

在我打开百度百科翻看林先生那厚厚的简历时候,想到现如今的那些“海归”,他们很多知识去镀层金,天与地的差别令人惊叹;当我们领略林先生文字里处处体现的国人现状的深思与担忧,再环顾一下四周对外来事物欣喜若狂、崇洋媚外的国人们,令人惋惜。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部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孔子》票房在我们这个自认为儒学正统的国度勉强过亿,而同时期上映的美国大片《阿凡达》在上半年获得了13.8亿元的票房。说实话,我实在想不出《阿凡达》带给我们的除了视觉上的刺激,还有什么?翻开《吾国吾民》,在品味国学大师的文采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

在我所看来,《吾国吾民》站在一个学者的角度,以一种科学研究的态度编写,对中国人有褒有贬,有赞扬,有批判。却没有偏见,层层剥开中国人生活,精神的各方面。虽然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是,在我们看来,仍有其现实意义。

在林先生的这本书分为了十章,分别是中国人、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心灵、人生理想、妇女生活、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文学生活、艺术生活、人生的艺术、中日战争之我见。中国人的点滴都被包括在内,大到政治,小到普通市井,虽然都只是一些典型,但是似乎这之外没有任何被遗漏的东西。而每一个部分的语言简练到无法简练,却又似乎将所有都说尽了。让人觉得自己在看一部自己的生活。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中国人的性格部分。

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猾、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这些是林先生对中国人性格特征的概括。乍看一下,我们不知道林语堂是在夸还是在贬,只是觉得非常的全面到位,到位的让人不能挑剔出有什么不妥。

在林先生这儿,中国人的圆滑是圆熟,无能变成了忍耐,墙头草变成了无可无不可,老奸巨猾是老滑俏皮,求安宁变成了和平,无奈变成了知足,“孺子不可教也”般的守旧变成了保守。回头看看现代社会中的中国人,虽然与70年前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但是,这些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却没有改变多少。

说起中国人的性格品性,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奉行的中庸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代名词。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对中国人来说,一个论点从逻辑上推断是正确的,那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论点应该“符合人的天性”。林先生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西方,一位科学家会沉浸于遗传学理论,另一位却着迷于环境意识。双方都固执地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与伟大的愚蠢去证明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而东方人却不用经过太多的思考就肯定双方都有正确的方面。一个典型的中国式论断是:“甲是正确的,而乙呢,也不错”。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与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希望不得罪任何一方,有时候我们不知道这是老成温厚还是超脱老滑。至少有一点,我觉得我们更倾向于感性,林语堂在书中也说过,根据中国人的观点,逻辑建立在对真理的认识上,而真理永远不能被证实,只能被感知。对逻辑的忽视和对直觉和想象的依赖,结果就是中国人缺乏一种科学的态度。所以说,对中国人来讲,一个观点在逻辑上正确还远远不够,它同时必须合乎人情。实际上,合乎人情,即“近情”比合乎逻辑更重要。因为一种理论会太符合逻辑以至于完全缺乏庸见。中国人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反对符合道理的事情。这种情理精神,这种对庸见的崇拜,与中国人的生活理想有很大关系,结果形成了中庸之道。就像颜回输冠的故事一样,我不是说这是错误的,只是说,这确实是我们中国人性格的一部分。

中国人典型的特征中,绝对不可以没有“知足”。它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国人怯懦的性格。知足者常乐,这是我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中国人的知足和忍耐是并存的,这是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两种相辅相成的特征,那个时候初到中国的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国人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依然能够满足。下定决心从生活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东西,并且渴望享受已有的一切,万一得不到也不感到遗憾:这就是中国人知足常乐这种天才的奥秘。马克思认为宗教是社会组织的一种,这种社会组织教会人们安于被压迫。

幽默滑稽也是我们性格特点的一种。林语堂说幽默是一种心理状态,进而言之是一种观点,一种对人生的看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只要才能与理智横溢到足以痛斥自己的理想,幽默之花就会盛开,因为所谓幽默只是才能对自我进行的鞭挞而已。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人类一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与渺小、愚蠢与矛盾,就会有幽默者产生。这不由让我想起周国平的一句话:幽默是一种轻松的深刻,面对严肃的肤浅,深刻露出了玩世不恭的微笑。中国人的这种幽默与西方有所不同,就拿葬礼说吧,西方会办的非常严肃庄重,而中国却是喧哗铺张,以至于林语堂先生说他至今分辨不出葬礼与婚礼仪仗之不同,直到看到一口棺材或一顶花轿。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幽默滑稽也加入我们性格特点的原因。

如果把保守性加入我们性格特点中,很多人会不喜欢,因为在现今发展如此快的社会之中。保守就等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现代人对于“保守”的诠释。但是在林先生看来,保守性一词本不该含有贬意,它是一种自豪,建立在对生活感到满足的基础之上。在他看来,正是孔老夫子给我们的保守性,保住了我们的文化的独特性,因为孔学不仅对生活的意义提出疑问作出回答而且回答有根有据、清楚明智,使人不再去思索未来,也不再想改变现状。这种保守发展到现在,我觉得表现的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上。举例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些内容历久弥新,虽然古老,仍然可用于现代社会,或者经过改造可以用于现代,并能产生良好效果,这就是所谓的“精华”。而有些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容,如果照搬硬套反而会适得其反,这就是所谓的“糟粕”。所以,我认为,我们在面对精华的时候需要一种保守的坚定。而面对糟粕,我们需要革新的勇气。也就是老师说的我们在倒脏水的时候不能把里面的娃娃给倒掉。

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无所不包,而我所写的只是其中中国人性格的一部分。反观林语堂先生对于中国人性的认识,把这一条一条加之于我自己身上,条条符合,条条在理,让人诚服。最终只能留下感叹,“我就是个典型的中国人!”但是,我为我是中国人自豪,虽然它有缺点,但是正是因为这缺点它才是完美的。

篇2:吾国吾民感想

然论及中国近代之西方侵略者,这性质则大为不同。彼时正当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世界孤立状态被打破、航运发达,西方资产主义者艳羡中国之地大物博而催发“黄金热”,乃为利益所趋到达中国,及后更上升为整个资本主义国家之政事,便谋划发动殖民地侵略。古言“利益熏心”,西方资本主义者本为利而来,而又与中国隔千万里重洋,对于中华文化无甚了解,仅有的便也只是好奇甚或反感不理解,这利益的.巨大吸引以及心理上的不甚苟同便让西人有了吞并蚕食四万万人民之中国的可恶念头。

然为何中国能在这悠久并历经周而复始分分合合的历史中生养至期颐之龄?而又在西人大举入侵时顿陷崩溃与毁灭?这似是类于“成也萧何败萧何”之事。中华民族之“德性”是其“优越的生存本能,一种新奇的、超自然的、非凡的活力”,“他们是中华民族之弱点,同时亦为生存之力量”。这一“德性”,正如书中“猪”“狗”之说,“狗往往喜欢咬弄猪,而猪只能报之为‘唔嗯’”“他甚至竟或愿意变成一只真正的猪,因为它的生活实在够舒服。所以也不致羡慕狗……他唯一所巴望的是:狗不要来纠缠他,好让他独个儿自在着”。中国倒希望独个儿自在着,倘若说西人能予中国以缓步使之自在发展,中国必是遵于自然继续温和而极缓地平静呼吸着。但历史车轮驶过一地,碾过一方,怎会忽略了庞然中国。非洲原始部落尚不得置身其外,当哥伦布的历史之船驶向非洲土地,这既是原始部落人民深重灾难的开始,也是历史所赐予的考验。而中国如此耀眼于东方,又如何能逃脱历史的磨难呢?幸而吾国因民族庞大、幅员辽阔,方勉勉强强躲过覆灭之灾。

而民族“德性”,如书中所说,中国人则有“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拣其一似皆非积极优秀,甚乃为消极恶性,然失其一者,似又非为真正之中国人。大多生长于欧美各国的华裔人士,虽有黄种样貌、中国血统,但其价值观念、内里品性表现于其行事作风当中却是完全西式的。细究此等德性,其中可寻偏于自然之影子,模糊而矛盾多样,却又是无可言说的和谐。正如中国人烹饪时常说的盐适量、水少许、火候一定,并无西人几克、几分、几度之精确考究,但偏偏中国人更善于烹调且美食如许。中国人因之德性模糊而矛盾多样,他便欲求心的地位,而不复虚劳以争取不可达到之目的,由此便显“圆熟”,他会循规蹈矩地行走、脚踏实地地劳务,前方有旗帜鲜明,他便知那正是他该走的路,而冒险进取则少有出现在其头脑中。于是,他还会了“忍耐”,因其要如虔诚教徒般行走、劳务,故此他又“保守”,同时这也使其能包容任何的边境异族,甚至神奇地吸收融汇,正如大海所能兼容并蓄纷繁杂乱之水生动植物。如此种种,似乎冥冥之中受着某种力量的牵引,中国人生就了古怪而和谐的诸多“德性”。

篇3:读吾国与吾民有感

以上这些人的作品一直不被中国文坛所承认,不被中国民众所认识。除了他们在政治立场方面的原因以外,主要是他们的作品与当时的时代不相符合,具体到作品就是缺乏批判性。而当时文坛所看重的是鲁迅式的批判,文章要起到匕首与投枪的作用,或者是延安式的歌颂类型。而林语堂等人的作品恰恰不是上面提到的两种类型,所以不被重视也就在所难免了。

最近读了他的吾国与吾民后,对他又有进一步了解,从书的题目来看就知道这是写关于中国人的事情,再看书的目录:中国人民、中国人之德行、中国人的心灵等,到后面的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生活的艺术等,可以知道这本书是他对中国人及中国文化的认识,正如书中赛珍珠在序言中所说:对于古往今来都有透彻的了解与体会,我想这一本书是历来有关中国著作中最真实、最完备、最重要的成绩,因为中国人常重视精细和恰当的美,只有中国人才能写这么一本书。从作者本人的闲话开场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中国现状之不满,认为地球上最糟乱、最失败的国家最无告的国家,也发自内心的问:中国的命运将怎样、她是否能生存下去、看出作者对中国的热爱,真心希望中国和平、富强、政通而人和,在南方与北方中以幽默的口吻说出了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发音习惯例如检阅苏籍军队,也阐述了三种恶劣的德性如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也描绘和检讨了民族德性:为稳健、为淳朴、为爱好自然、为保守、为好色……在保守中又说到:保守性是以实在为一种内在的丰富之表征,是一种值得羡妒的恩赐物,在智慧中写道中华民族受了过分聪明的累,像表现于他们的老猾俏皮,表现于他们的冷淡无是非心,表现于他们的和平性格者,此等性格已跟怯弱相差无几。从以上这些可以看出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入目三分的揭示出中国人的弱点与劣根性并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并将缺点与不足血淋淋的展示出来藉以警醒国人。这些文字和想法事隔多年以后现在看来还是有它的现实意义和作用的。

相比较而言,作者在道教、佛教和宗教中的论述与观点较为片面且有失偏颇,毕竟每个人都有他的强项和不足也总有个人不了解和不熟悉的领域,在个人不了解的领域片面的发泄式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免要贻笑大方。如他所言:在一个混乱的国家,一个宗教以世界为空虚可能提供逃避尘世悲痛多变之生活的去处。而作者不知道的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是受上帝祝福的,如美国、欧洲、以色列等,而亚洲、非洲等国家多少年来战乱不断、经济萧条,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个人更喜欢他的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和生活的艺术,而这几方面也是中国文人学者所喜欢和擅长的,他对政治、政策、权力、妇女生活等可以发出个人的声音,但毕竟是一介文人只是较为理想化,不会很喜欢政治,而不喜欢的话对政治、权力等又能真正懂得多少呢?在这方面胡适当年竞选台湾总统不仅失败而成笑话就是最好的例子。

林语堂在这本书中所写的最好的还是生活的艺术,写的详实、全面、亲切、有趣味而又充满了对生活细腻的感受与真切的热爱。但多看几遍后在字里行间总能感觉到一种酸腐文人的冷嘲热讽,基本态度总是那么消极,如文中说:有了极度的闲暇,中国人还有什么事情未曾干过你?他们会嚼蟹、啜茗、尝醇泉、喂鸽子、焚香、服春药、磕头作揖、生儿子、睡觉……字面表达的直观意思是中国人不务正业,就是玩、拜佛、服春药、生儿子,不读书、迷信、迷恋雕虫小技等等,但他不知道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生活的本真。文人总以为他们能读书、有文化、有品位、会生活、善于思考,其它人也就是行尸走肉和动物差不多,这是典型的文人思想,过于清高和孤傲,而这也是文人们被其它阶层所轻看和鄙视的原因之一。

鲁迅在文章中有讽刺也有批判,但读起来一针见血,而且还能鼓舞人的士气与斗志,使人从文中感到对人对事的哀其不幸和怒其不争。而在林语堂的文中也有讽刺也有批判,但是总夹杂着怪言怪语,甚至有种幸灾乐祸,很明显的感觉到自我满足与自我欣赏,还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尽管文章流畅、亲切,也娓娓道来,但所站的角度和立场不一样,读来总感觉隔着一层什么。再看文章写作的年代和针对的人群,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着风气云涌、波澜壮阔的斗争和革命,正在进行着战争、夺权、土改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大事,在这个时候津津乐道的谈论饮食、建筑、绘画、娱乐等等,肯定是不合时宜的,也是进入不了文坛主流和社会主流的,所以遭到批判也就不足为奇了。

摘要:悲天悯人的情怀,入目三分的揭示出中国人的弱点与劣根性并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缺点与不足展示出来警醒国人。现在看来还是有它的现实意义和作用的。但过于清高和孤傲,很明显的感觉到自我满足与自我欣赏

关键词:林语堂,鲁迅,批判,讽刺

参考文献

[1]王亚蓉.《沈从文晚年口述》.西安:[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秀枫.《鲁迅杂文精编》.北京:[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篇4:吾国与吾民

下文是节选自中国作家林语堂《吾国与吾民》的片段。本作当中,林语堂亲自捉刀,向全世界阐释了中国及其民众、文化的错综复杂。他对中国人性格中的若干方面进行了探究,常常就此与他国进行比较。而本篇片段取自第九章“生活的艺术”中的第三节“餐饮”。林语堂对中国人的食性进行了论述,并把它与西方世界的食性进行了对比。

If there's anything we are serious about, it is neither religion nor learning, but food. We openly acclaim eating as one of the few joys of this human life. This question of attitude is very important, for unless we are honest about it we will never be able to lift eating and cooking into an art. The difference of attitude regarding the problem of food is represented in Europe by the French and the English. The French eat enthusiastically, while the English eat apologetically. The Chinese national genius decidedly leans toward the French in the matter of feeding ourselves.

The danger of not taking food seriously and allowing it to degenerate into a slipshod business may be studied in the English national life. If they had known any taste for food their language would reveal it. The English language does not provide a word for cuisine: they call it just "cooking". They have no proper word for chef: they just call him a "cook". They do not speak about their menu, but know only "dishes". And they have no word for gourmet: they just call him "Greedy Gut" in their nursery rhymes. The truth is that the English do not admit that they have a stomach. No stomach is fit for conversation unless it happens to be "sick" or "aching". The result is that while the Frenchman will talk about the cuisine of his chef with - what seems to the English mind - immodest gestures, the Englishman can hardly venture to talk about the "food" of his "cook" without impairing the beauty of his language. When hard pressed by his French host he might be willing to mutter between his teeth that "that pudding is awfully good" and there let the matter rest. Now if a pudding is good it is good for some definite reasons, and about these problems the Englishman does not bother himself. All the English are interested in is how to strengthen themselves against influenza, as with Bovril, and save doctor's bills.

Now you cannot develop a national culinary art unless you are willing to discuss it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on it. The first condition of learning how to eat is to talk about it. Only in a society wherein people of culture and refinement inquire after their cooks' health, instead of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can the art of cuisine be developed. No food is really enjoyed unless it is keenly anticipated, discussed, eaten and then commented upon. Preachers should not be afraid to condemn a bad steak from the pulpit and scholars should write essays on the culinary art as the Chinese scholars do. Long before we have any special food, we think about it, rotate it in our minds, anticipate it as a secret pleasure to be shared with some of our closest friends, and write notes about it in our invitation letters, like the following: "My nephew just brought some special vinegar from Chinkiang and a real Nanking salted duck from Laoyuchai", or this, "This is the end of June, and if you don't come, you won't taste another shad till next May". Long before the autumn moon rises, a real scholar, like Li Liweng as he himself confesses, would plan and save money for the crabs, decide upon an historical place where he could have the crab dinner with his friends under the mid-autumn moon or in a wilderness of chrysanthemums, negotiate with some of his friends to bring wine from Governor Tuan Fang's cellar, and meditate upon it as the English meditate upon their champion sweepstakes number. Only in this spirit can the matter of feeding ourselves be elevated into the level of an art.

We are unashamed of our eating. We have "Su Tungp'o pork" and "Kiang bean-curd". In England, a Wordsworth steak or Galsworthy cutlet would be unimaginable. Wordsworth sang about "simple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 but he failed to note that good food, especially fresh-cut bamboo-shoots and mushrooms, counts among the real joys of a simple rural life. The Chinese poets, with a more utilitarian philosophy, have frankly sung about the "minced perch and shun-vegetable soup" of their native home. This thought is regarded as so poetic that officials in their petition for resignation will say they are "thinking of shun-vegetable" as a most elegant expression. Actually our love of fatherland is largely a matter of recollection of the keen sensual pleasures of our childhood. The loyalty to Uncle Sam is the loyalty to American doughnuts, and the loyalty to the Vaterland is the loyalty to Pfannkuchen and Stollen, but the Americans and the Germans will not admit it. Many Americans while abroad sigh for their ham and sweet potatoes at home, but they will not admit that this makes them think of home, nor will they put it in their poetry.

倘若有何事物会令吾辈慎之以对,那么其既非宗教,亦非学识,而归于饮食。吾辈公开宣扬,“吃”乃人生少有之乐事。此态度颇关重要,因吾辈若非以诚相对,便永不能将饮食与烹饪升格为艺术。就饮食而言,态度相异者在欧洲以法国人和英国人为代表。法国人乃热情而食,英国人则歉疚而食。就吃饭而论,中华民族在天性上肯定是近于法国人的。

对饮食不慎且退而草率视之的危险,于英国民众生活之中可见一斑。倘若他们曾获晓某种食物的口感,其语言之中定当加以反映。英国人的语言当中无词与“烹饪”相对:他们仅称之为“烧煮”。他们无词与“厨师”相对:他们仅称之为“火夫”。他们不会谈及他们的“菜谱”,只知道“饭菜”。另外,他们无词与“美食家”相对:他们仅以其童谣形式称之为“谗鬼”。其实则是,英国人不承认他们有胃。若非胃感“不适”或是胃生“病痛”,言及胃腹乃为不妥。其结果就是,当法国人以一种(在英国人看来似乎)并不谦恭的手势来谈论其“厨师”的“烹饪”之时,英国人难免会在冒昧论及其“火夫”的“食物”之际使其言语有失大雅。如若因应法国主人的一再要求,英国人可能会从其牙缝间挤出一句“那个布丁太棒了”,自此别无旁话可言。如果布丁不错,那么就一定有其不错的理由,而英国人则不会为此类问题而自伤脑筋。英国人的兴趣所在,是如何能增强体质,避患流感,喝牛肉汁即是出于此意,从而节省医药费。

现今,除非你们愿就此进行讨论并交换意见,否则开创一种举国之烹饪艺术便无可能。学习如何去吃的首要前提就是去谈论它。一个社会,只有文人雅士相互关念彼此厨师的健康,而非寒暄天气,方能开创出烹饪艺术。若要真正享受食物的乐趣,就要对其有殷望、有论、有品,随后还要有评。传教士应在讲坛上无畏地对劣质肉排予以斥责,而学者们则应仿效中国学者,就烹饪艺术提笔撰文。在吾辈得到任何一道特色菜之前,吾辈很早就在念想着,在心中反复琢磨着,预想着它就是一个与某些至交私下分享的乐事,并且会在吾辈的邀请函中加以提及,如后所述:“适吾侄捎镇江特制醋及老尤家地道南京盐水鸭而至”,或是,“六月将尽,汝若不至,惟盼明年五月而复食鲱鱼”。在秋月升空之前,真正的学者,如李笠翁,照其所述,就会为螃蟹而盘算和攒钱,择古迹之地与其友在中秋月下或菊丛之中共享蟹宴,并与其三两友朋商讨自巡抚端方酒窖之中取酒来饮,冥思苦想之势与英国人苦虑中奖号码之举一般无二。惟有具备这一精神,方将吃饭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吾辈不以吃为耻。吾辈有“苏东坡肉”和“江公豆腐”。而在英格兰,“沃兹沃斯肉排”或“高尔斯华绥炸肉饼”实乃不可思议。沃兹沃斯曾吟咏道“活而俭,思而崇”,但其却未能明了,美食,尤其是新鲜采摘的竹笋和蘑菇,可算是俭朴乡野生活的真正乐事。而中国诗人,功利观较浓,则坦率吟咏其乡土的“莼羹鲈脍”。这一思想颇赋诗意,以至于请辞还乡的官员会称其有“莼鲈之思”,以此作为最幽雅的辞令。其实,吾辈对故土之热爱,概为对幼年极尽感官愉悦之事的回忆。对山姆大叔的忠诚即是对美国油炸面圈的忠诚,对Vaterland(德语中的祖国)的忠诚就是对油煎饼和果子甜面包的忠诚,但美国人和德国人不会承认此点。许多美国人于在外漂泊之际,会念及家乡的火腿和甘薯,但他们并不承认这使其顿生思乡之情,而且他们也不会将其写入诗中。

degenerate /di`_en9reit/ v.退化

slipshod /`slipH4d/ adj.漫不经心的

chef /Hef/ n.厨师

gourmet /`Gu9mei/ n.美食家;能品尝食物和美酒的行家

nursery rhyme /`n8s9ri raim/ n.童谣

immodest /i`m4dist/ adj.不谦虚的;不庄重的

venture /`ventH9/ v.冒昧地说;大胆地说

impaire /im`pe9(r)/ vt.损害;使弱

mutter /`m7t9(r)/ vt.低声说出

influenza /`influ`enz9/ n.流行性感冒

culinary /`k7lin9ri/ adj.烹饪的;烹饪用的

preacher /`pr1tH9(r)/ n.传教士

pulpit /`pulpit/ n.(教堂的)讲道坛

shad /H2d/ n.(鱼)西鲱;美洲西鲱

chrysanthemum /kri`s2nF,9m9m/ n.菊花

meditate /`mediteit/ v.沉思;冥想

sweepstake /`sw1psteik/ n.彩票

mushroom /`m7Hrum/ n.蘑菇

petition /pi`tiH9n/ n.请愿书;陈请书

doughnut /`d.n7t/ n.油炸面圈

sigh /sai/ vi.渴望;思念

Comments

Some readers might find it strange that the author chosen for this month's Reader's Lounge is a Chinese writer. For those who are not familiar with Lin Yutang it needs to be explained that he wrote in English. In fact, not only did he write in English, he wrote brilliantly in English. Lin was born in Fujian province and as a child was sent to Shanghai to be educated by foreign missionaries. He later went on to earn a degree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and a doctorat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eipzig. His field was linguistics and he held the position of professor of language studies at several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His international fame, however, was attributed to his contributions to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for which he was nominated for a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brought him worldwide attention when it was published in 1935.

Lin, like many Chinese intellectuals at that time, was given a Western education but soon rejected his Western lifestyle to return to his roots. Being Chinese, but being slightly detached from his homeland, he became a great observer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and very adept at explaining China to foreigners. The story has it that his friend, American writer, Pearl S. Buck convinced him to write a book that would help Westerners understand China better. The result was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is an honest, humorous and insightful book about a very complex and diverse country. This extract is an example of the style of the entire book. Lin writes about the West with as much ease as he does about China. His observations are razor-sharp while his wit makes his topics palatable to his readers. Accordingly, his works have stood the test of time and still prove popular today.

有些读者可能会感到奇怪——本月的《阅读与欣赏》挑选的作家是一位中国作家。对于那些不熟悉林语堂的人,需要说明一下,他是以英文来创作的。事实上,他不仅以英文来创作,而且他在英文创作上才华横溢。林语堂出生在福建省,幼年时被送往上海,接受外国传教士的教育。他随后又先后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学位和莱比锡大学的博士学位。他的专业是语言学,并在全球多家大学担任语言研究领域的教授职务。不过,他在国际上的声望却要归结于他在文学和哲学方面的贡献,并因此而被提名角逐诺贝尔文学奖。《吾国与吾民》在1935年出版时,使他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与那一时期的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林语堂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但不久之后就摈弃了西方的生活方式,认祖归宗。他本身是中国人,但与自己的故土之间又存在着些许隔绝感,因而成为了中国特点的绝佳观察者,并且非常善于向外国人阐释中国。有传言称,他的朋友,美国作家赛珍珠说服了他,让他出一本可以帮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书。《吾国与吾民》由此问世。

篇5:吾国吾民读后感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一生最关心两件事:文化,文章。文化是要去研究出来,思考出来,从社会里悟出来,从典籍里读出来;文章要写出来,表达出来,不仅用母语表达,还能用英语表达。有学人总结自己的生活,用很简洁的话:读书,思考,写作。语堂先生也是过的这种生活。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先生的杰出之作,他将中国社会一点点的解剖,把这个社会的弊病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前进着,与此同时一些封建糟粕也跟着沉淀下来,深深驻扎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精神层面的东西却是越来越匮乏,我们不停的呼吁,却怎也抵不过人性的退化。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郭美美,卢美美?为什么不断的有人把金钱往自己的口袋中囊括?《公共精神的缺乏》一文中,开头便指出“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

的确,在中国人的本性中,习惯性的组成家庭的势力。五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家天下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虽然,我们早在辛亥革命的时候便在制度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但这种个人主义,以另外一种崭新的方式,存活在社会中。它就像是病毒般,可以自己不断的变异,从而产生新的个体并且在人群中广泛传播。

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曝光之前,红十字会每个月从社会各界收到的捐款都有几个亿,然而因为社会信誉度的降低,人们不再相信自己的爱心是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而是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欺骗,自己的善良反而是给罪恶的红十字会网络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这让人情何以堪?有的省的捐款甚至是零。那么那些真正处于水生火热中的贫苦人呢?他们该怎么办?就因为自己的个人主义,家族心理。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难道不觉得感到羞愧吗?当住着赃款买来的房子的时候,不会感到恐惧吗?

如今,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大多数人选择了漠视,只有极少数人勇敢的上去搀扶。我为什么说勇敢?有多少人上去帮忙了反而被人反咬一口?在一起案件中,有位老奶奶受人帮助后千恩万谢,当得知自己需要支付一大笔治疗费用时,马上翻脸不认人,最后闹上了法庭。法官判定被告人罪名成立的理由是“你没有撞到她,你怎么会去扶她?你有犯罪的倾向,所以罪名成立。”被告人只能吃哑巴亏,不是不愿相信,而是不敢相信。这个社会太美丽,美丽的让人不知所措,无法辨别是真是假,所以只能选择沉默。我们的心灵太脆弱,经不起猛烈地折腾,与其面临伤害,倒不如勇敢的放弃……公共精神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丧失的。个人主义体就现在老太太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怪罪于别人承担医药费。而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遭受到侵害,选择漠视……人性的冷漠啊,多么可悲。

篇6:《吾国与吾民》读后感

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庸》里孔子的一句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翻译过来大概是:中庸之道本来是离人不远的,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就不可以称为道了。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林语堂会把孔子的这句话放在书的首页。看完这本书,我可能明白了。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先查了下这本书的创作背景,那是在20世纪的中国,一个处于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时代的中国,一方面传统的思想、生活方式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一连串外来势力的侵略和欺辱,人们对外来文化有所接触和接受,在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动荡、转变的时代,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待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国家传统的文化、理念等都感到茫然若失。在这种情况下,林语堂先生,写下了这篇《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旨在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正如赛珍珠在这本书的序所写“它满足了所有以上这些要求。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由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摘录于p8)对于这一点,我十分赞同。

看着这本书,毫不夸张,有时每看一页,我都有很多的话想要表达出来,但是那一时的想法又有点缥缈。原因应该在于,尽管隔这本书最开始创作时间已经过去了80多年,中国的改变担得起“翻天覆地”这个词。可是,我还是能从那些字里行间看到我自己的身影,看得到很多当今中国人民的形象。我不知道这一点是好还是坏,而凭我现在的个人素养,我也觉得要我从整体去全面的把握这本书,可能有点难度,于是乎,我就聊聊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人

在《吾国与吾民》这本书的第一章里,谈了很多关于我国南北方的差异(而很显然,现在,这种南北方的差异还是存在并且比较鲜明)、退化、新血统的混入、文化的稳定性等方面。我想谈谈我对文化稳定性的一些看法。

文章中说道“中国为什么历经周期性的劫难之后,仍能生存下来,这种.种族耐力与吸收外族血统的能力究竟来自何方?”(摘录于p47)接着作者又说道“这种耐力与活力,部分是体质上的,部分是文化上的。而使种族稳定的文化因素之一首先是中国的家族制度。另一个使社会安定的文化因素是中国完全没有固定的

阶级。”(摘录于p47、48)

关于中国的家族制度,我一直深有感触。在初中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自己家的一本家谱。上面记录了我的曾爷爷以及我曾爷爷等等他们的姓名以及配偶的名字等。拿到那本比较破旧的本子,我饶有兴趣的研究了很久,一种莫名的兴奋 持续了好久。我想这种兴奋感是绝大部分中国人面对家族宗谱会产生的一种敬畏、感激、好奇、自豪的情感。没有人刻意的教导过我们关于祖宗、家族该有的态度和情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它却已经根深蒂固于我们的血液之中。

所以,直到现在,尽管人们的家庭观念有所淡薄,但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仍是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而人们思想中那种努力奋斗、光宗耀祖的思想也没有消失。尽管有部分原因是政府对传统文化上的一种倡导,但是仍旧离不开传统家族制度的影响,这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

在古代,这种家族制度是维系社会稳定、团结、统一的一有利因素,在当代仍是。

而近来我在研究明朝的宦官制度时,研究宦官这个人群的来源时,却也感受到中国深远流长的家族制度是宦官这个完全悲剧化的群体的刽子手。为了保持家族血统的纯正,所以在一夫多妻的帝王贵族家族里,便用“刑余”过的男子来伺候其妻子。在我看来,这是我们古代社会中最黑暗的制度之一。然而关于家庭制度有千千万万的观点也有千千万万的方面,在此,我只是简单描述自己的观点。

另外一个促使社会安定的因素是中国完全没有固定的阶级。这一点,在我最近研究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时深有感触。在最近看的《晚清绅士与公共危机治理》里有一句话对此解释的相当清楚:科举提供了一条最大可能的选拔才能的途径,也为社会下层分子提供了一条上进的途径,使社会不断进行阶级的对流,也对政治和社会产生稳定的作用。

二、中国人的性格和心灵

在《吾国与吾民》的第二章中,林语堂先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的性格,他在原文中是这样的写道“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中华民族,并试着描绘其民族性,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如下特点:①稳健②单纯③酷爱自然④忍耐⑤消极避世⑥超脱圆滑⑦多生多育⑧勤劳⑨节俭⑩热爱家庭生活等等。(摘录于p56)虽然作者是在上个世纪编写的这本书,是在当时的背景对我国人民性格进行的描述,但是看着

那些词,我恍惚也能看到许多当代中国人民的形象。下面我将谈谈我对书中说道的几个中国人的性格的看法。

1、遇事忍耐。

林语堂先生在书中写道“忍耐的品质是整个民族设法适应周围条件的结果,即过分稠密的人口和经济上的压力等等,使人们只有狭小的生存空间;这种品质又特别是家族制度的产物,家庭制度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人们试图消极避世,多半是由于个人自由没有法律的保障和想法的保护。”(摘录于p63)

对于这段话,我感触特别深刻,看了一遍又一遍。其实就是几句浅显易懂的话句,却不仅震撼了那个年代,也震撼这21世纪的我。在当代中国,这种忍耐性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拥挤狭小的生存空间、昂贵的房价、超级大堵车、永远的加班加点的工作、昂贵的医疗费用等等。可是人们仍能忍耐下去,并且总能找到活下去并活的相对自在的勇气和动力。不能不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的民族。

可是表现在另一方面,遇事忍耐也表现在面对不公平、不平等时的忍气吞声,表现在看到不公正的事情的的旁观。面对车上的偷窃行为,人们总是在忍耐,很少会出来指责他;面对饭店的逃税行为,人们总是在忍耐,并且对自己助长他逃税而获得的小惠小利而乐在其中;面对马路上的撞人逃走事件,人们经常在忍耐,因为这不关自己的事等等。

其实书中写得很好,人们力图消极避世,多半是由于个人自由没有法律的保障和想法的保护。这在20世纪混乱的中国是如此,现在社会也仍需以此为鉴。我国现在的法律政策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公共服务质量不高不到位,人们要想真正高水平的享受生活而不是经常性的忍耐,还需政府、社会很长远的努力。

2、超脱圆滑

在我刚刚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总觉得“圆滑”是个贬义词看完这部分的文章,我想它或许就是个贬义词吧。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书中是这样解释中国人的性格——超脱圆滑的。“也许中国最突出的品质可以说是超脱圆滑的,这一品质最难使西方人明白,然而却是最具有深刻的含义,因为它直接指向一种与西方人不同的人生哲学。”(摘录于p64)其后作者又说道“一位超脱老滑者是有许多生活阅历的人,他是实利主义者,麻木不仁,对进步

持怀疑态度。超脱圆滑的最大优点是能使人老成持重,性格温和......”

其实一想起超脱这个词,我立马想到老庄、想到中国古代那些田园诗人,他们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淡薄的生活,这一点与后文中写道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热爱大自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后一提起圆滑这一点,我却也不能不否认。站在今天我的角度来看待当今的许多中国人,的确是有着这个性格。

在书本中,作者描述中国人圆滑,是这样写道的“我们可以伟大到不信任律师,不信任法庭......我们可以伟大到可以制定相当繁文的缛节,然而我们也伟大到可以把这些缛节看作是生活这个大玩笑的组成部分......我们伟大到可以声讨罪恶,但同时可以对罪恶无动于衷......”

看着这些字句,我突然一阵迷茫。作者虽然是以着一种诙谐的口吻来描述这些,但我想他的内心一定是沉重的。中国人有着圆滑的性格,既是一种好的方面,说明了其不过于拘泥,但是描述的这些,却无法让我轻松起来。时至今日,我们国家的人们,都能用“圆滑’描述,但是不能排除,相当部分的我们的国民是可以用诚恳忠厚来描写的。

当代,我们国民,仍旧不是很信任法律,信任法庭,但这部分恰恰说明了政府职责在这方面的缺失。没有指定完备的法律,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这些还需努力。人们在网络上对一个个罪恶的事件争相谩骂,口诛笔伐,但“小月月”事件还是层出不穷。

我国公民在方面的素质还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妇女生活

最后谈谈我对林语堂先生写的这章——妇女生活的看法。

想象中,我总是觉得在古代,中国的妇女们都是受到束缚的,倡导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等等。然后看到这本书,又联想起一些诗经,我才明白,自己想错了。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妇女在被文明驯化之前没有遭到束缚,她是随着儒学的发展而一步步被束缚的。”在后来,儒学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思想,进而影响我国古代的文化、生活领域时,婚姻制度也逐渐对古代女子形成严格的束缚。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儒家学说强调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承认社会统治的

权力,主张社会分工,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等等。后来,儒家礼节对封建女子的束缚愈加严格。从“贞节牌坊”、“裹脚制度”、“姬妾制度”等等可以看出。其实,这些不用多说,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在封建礼教的制压下,妇女的地位和一种生活状态。尽管文中有写到,事实上也如此,在封建大家族中,最高掌权人很多是女人,例如《红楼梦》中的贾母,杨家将中的佘太君,但是这些女性的崇高地位是在我国另一个流传千年的家族制度下影响的,同时也是封建礼教制度对她们辛勤养育儿女、维系大家族的一种“奖励”。

而在现在,尽管妇女的解放运动开展的相当顺利,但现实生活中一些“重男轻女”、女性歧视现象仍然存在。不过我觉得对于这一点,真正是需要我们女性同胞自己的权力意识的觉醒,然后努力去争取,去获得他人的尊重。

最后,对于这本书,我只能觉得自己看的太晚,生在、成长在这个国家,这个可以在前面冠以无数个各种各样的形容词的民族里,我感到骄傲。当然,尽管这种骄傲一开始是学校教育的灌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骄傲逐渐深入骨髓。可能她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尽人意,但是想着那几千年的历史沉淀,那历经沧桑的文化底蕴,都无法不让我们爱上这个古老、悠远的古国。是以我特别喜爱这个名字《吾国与吾民》,我努力去感受作者写这本书时的复杂的心情。

上一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高中版下一篇:张茅中心校构建高效课堂第二周期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