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高中版

2024-04-1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高中版(通用10篇)

篇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高中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1

作为同课异构的研讨课,就要求所有授课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同一节课的授课内容进行构思,在规定的时间所有教师参加教师共上一节课,之后大家一起对此进行研讨。既然同课异构,就要求大家在同的基础上,百花齐放,上出不同。而既然作为研讨,就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不是优劣等级的评比。因此,当接到授课任务时,我就在思考如何上出一节深刻而高效的语文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为一首文学史上千古流传的名作,似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更是广为传颂。但如何让一首雪地送别诗上出深刻来,成了上课前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难题。首先,授课内容不能偏离中心。事实上,题目——开始就点明了诗歌的两个方面——雪景和离情。前半部分主要写的是沙塞雪景,后半部分主要是边关离情。其次,构思要突出深刻和巧妙。在描绘雪景的过程中,主要突出一个“奇”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出了边塞风的精神,即遒劲有力,突出了边塞风光的奇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雪的惊艳绮丽,突出了沙塞雪景的奇丽,而接下来四句则主要通过衬托来表现出雪天的奇寒。后半部分则主要写两个场景:即中军饯行和暮雪送别。中军置酒,叙的是昔日旧情,饮的是离愁别绪;琵琶声声,拨动的是万千离情,羌笛悠悠,更平添了几多凄凉。暮雪纷飞,雪满天山,朋友已渐行渐远,而作者依然伫立远眺。此时天寒地冻,白雪皑皑,行处空留,而友人已远去。祝君多珍重,愿君永平安。几多牵挂,几多担心,几多惆怅,几多愁绪,只有旷野之上作者矗立的身影。一个句号戛然而至,看似结束,实则远未结束。迟迟不返,一定为客人担心,以景传情,言虽尽而意未绝。将句号换为省略号,则为我们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深刻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这样构思着,但遗憾的是,因为过分关注课程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备学生不足。所以没有达到原本应该达到的效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一首边塞诗,属于文言文学习内容。而文言文教学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探索与研究,也缺少师生的互动,令许多学生深感“头疼”。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呼声中,怎样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成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亟待解决而又异常棘手的问题。为此,我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的教学,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我以引领者的身份融入课堂,放开学生的“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检查预习、正音正字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下注解及教师所给出的补充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复述课文内容,通过质疑、生生互动的方法先过阅读理解关。然后,小组合作讨论赏析内容,这一环节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而深入地体会作者在塞外冰雪的大背景下来写送别的那种气魄与豪迈。最后将探究的结果展示出来,大家共同评价,并结合作者的情感来诵读,将“读”与“赏”结合起来,通过利用听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美读能力,利用师生互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引领学生再过品读、美读关。这一环节让整个课堂沸腾了起来,学生们纷纷对照文句与课下注释开始了热烈地抢答,争着去展示、板书自己的成果,去诵读。课堂氛围十分浓厚,像一个磁场,点燃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火花,形成燎原之势,将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卷入其中,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大大提高。最后,师与生的共同诵读结束了全课。

回想起来,本堂课后,在字词检测中,过半的学生答得不够准确或不规范,这说明理解文意并不等于掌握字词。在学生答对后,应将那些重点词的用法与含义再强调一下,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

身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步伐不停止,教学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也不会停止,教师们的探索与尝试也同样不会停步!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部分,身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员,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更好地教给学生汲取祖国语言文化这份珍贵遗产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也许,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真应该放放手,让学生自己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3

在师大学习这一个月来,我认真了听了许多名师、专家的的讲座,不论是从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都给了我一定的启示,为自己今后的教学道路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回想自己在运城实验中学所教的观摩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感触良多。

一、要想上好课必须赢得学生的信任。

和学生接触是在学校的安排下,在听学校老师的课时才和学生有了一面之交。在课堂上领略孩子们自信的风采我的内心深处,不由为孩子们的优秀竖起了大拇指。

几天后自己也站在了这个讲台上,再次和学生见面是上课前的十几分钟。我趁下课融入到了孩子们中间与孩子们交流起来,指出上课时孩子们精彩的表现:幽默的语言、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缜密的思考、齐心协作的团队精神……孩子们马上重新审视了一位到教室听课教师的我,也由此和我起来,我趁热打铁给孩子出了谜语,孩子们在猜得过程中不由得和我亲密了起来。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心情激动,翘首企盼着新的老师,新的课程的开始。精彩的导语的涉入、精美图片的出示,我从孩子们的表情中看出了他们热切期待着在课堂上要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有怎样的舞台,学生就会给你怎样的惊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内容涉及“咏雪”、“送别”两个方面,和学生以往学习的唐诗相比,篇幅长了,内容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课文学习落在分析诗歌“奇景”、“奇情”两个点上,使诗歌学习避免了支离破碎的图解,简单的理性分析。而作为诗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诵读这个环节,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听读一遍以后进行朗读。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的朗读很难按要求得到提高。于是我利用视频,诗中的场景加上恰如其分的飞雪配乐及名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诗境中。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的喜好选择示范朗读进行聆听和仿读,同时选择自己喜爱的乐曲为自己的朗读配乐,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小组的竞赛读,不同组的恰当的点评,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作为教师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相信学生。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有法

在读懂意思,了解诗意与品味意境的环节中,我利用小组合作让我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先了解诗意,然后把整首诗分成两大节:咏雪、送别,让学生按“我喜欢-------句,因为---------”的格式来说出。孩子们积极踊跃的说了自己的理解,在老师的点拨下重点诗句进一步加深理解,并以此环节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让学生学以致用用此法进行下一环节:送别的学习。学生学有法,有所得。

积累名句一环节设计比较成功,让学生不仅积累了本诗中的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送别名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可以积累诗中其它自己喜欢的诗句,比如诗中红白映衬的句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表现天气奇寒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等等,还适时引导学生回忆其它咏雪诗和送别诗,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

四、在不足中慢慢改进,成长

对重点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赏析,我播放了一组现代版的边防军营雪景图片,学生理解起来就更直观了。由于时间关系,送别部分的赏析稍微有点仓促。通过

通过教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让我在教学上有了许多的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带领学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一起去探求未知的天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内容涉及“咏雪”、“送别”两个方面,和学生以往学习的唐诗相比,篇幅长了,内容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鉴于此,课文学习落在分析诗歌“奇景”、“奇情”两个点上,使诗歌学习避免了支离破碎的图解,简单的理性分析。而作为诗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诵读这个环节,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听读一遍以后进行朗读。

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的朗读很难按要求得到提高。网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状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个性化的示范朗读,而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的喜好选择示范朗读进行聆听和仿读,同时选择自己喜爱的乐曲为自己的朗读配乐,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因为学生是戴着耳机聆听、模仿朗读,避免了相互间的干扰他们在聆听、模仿朗读时也可以不断重复播放,一个地方多次的反复,可以听得更加仔细与真切,因此模仿朗读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的朗读水平在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得到提高,朗读教学也落在了实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5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占课堂的主导地位。本节课在赏析语言环节,我先给学生示范第一、二句,接下来的十六句正好平均分配给班中八个小组,每组两句。小组内的六个人相互合作探讨,形成文字,最后推举一人全班展示,每一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评价并且记笔记。学生参与的意识很强,每个同学都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接下来就让学生仔细揣摩诗歌创设的意境,发挥联想、想象,用散文化语言描绘诗中一幅幅奇异美丽的画面,体会所传达出的深厚情义。

这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还算良好,但仔细想来,还是留下了诸多遗憾。

最大的遗憾是朗读未能贯穿始终。

赏析完接下来的所有环节中,读得太少了,这是一个缺憾。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进行诵读、背读,相信会加深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6

市教学能手的比赛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可我的心到现在仍然不能平复。我不是想着是否能够过关,而是为着那课,那节本该非常出色的课,那节自己曾抱有很大希望的课,却被我弄得一塌糊涂。多少天来,我脑海中一直在想,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在这节课上,我究竟迷失了什么?

一、迷失了方向。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新课标明确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里面的几个关键词就是:“情感”、“自信”、“习惯”、“方法”。认真反思,课堂上我是否注重了这几点?没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边塞诗中的奇文,也是送别诗中的名篇。里面有着奇美的西北边塞风光,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虽然把重点定为:“朗读诗篇,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但是明显的忽略了对怎样品味诗歌进行方法的指导。即便一开始自己通过举例,试图向学生展示一种方法,但现在看来,却流于了形势,学生并没有从中领悟到方法。

“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实实在在促发展。”是刘老师在市语文研讨会上说的话,也是我一直所追求的语文课堂。可事实上这节课教得并不简单,学生也学得并不轻松。究其原因,是我对这节课的定位太高了,换句话说,是太想让这节课出彩了,以至于过深过细的挖掘教材。小到一个字词的深刻含义,深到作者鲜为人知的复杂的内心世界。殊不知这只是一节语文课,面对的是一班初一的学生。他们能从中学到一、两点知识已经不错。如此的安排课堂,不把学生弄晕那才是真正的怪了呢。

下课后,有位老师这样对我说:“赵老师,你的课讲得太细了,你挖掘的太深了,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这句夸奖的话,我当时听着就感到别扭,现在回味起来,更加不是滋味了。连老师都感觉深刻的内容,我们的那帮可怜的学生又是怎样忍受的.呀?

二、迷失了自己,更迷失了学生。做为一名老师,上课应该有三思:上课前思考我要干什么?上课时思考我在干什么?上课后思考我干了些什么?

对照这三点,我再次反思:上课前,我干了些什么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我熟悉的一篇诗歌,在学校试讲的时候,学生活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可以说是一堂较为理想的课例。再讲此课,只要稍作调整即可。可前一天的晚上,我却对着《唐诗宋词赏析》口念笔记,唯恐有所遗漏,直至凌晨一点。以致课堂上准备用的讲义,被我涂抹的黑黑压压,上课时自觉不自觉的就受到它的牵制;造成自己的精神状态极差,就连上课都迷迷糊糊,平时的机智灵活丧失殆尽。而真正该考虑的:学生的基础怎样?会出现哪些意外的情况?教学过程与预设有出入怎么办?等等,根本没有去考虑。就连最基本的课件,都没有细心查看,以致误删一块都不知道。那天晚上怎么了,我都做了些什么呀?我自己都想不通;上课时,我又在做什么呢?明知道是上午第四节,学生已经疲乏,积极性很难提高,就应该设想一定的办法。当感觉学生的能力与自己的预料有差距时,就应该及时的降低难度,调整策略。而我却仍然按部就班,全然忽视了学生的感受,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课已经上过了,一节精心准备的课没有上出效果来,最先检讨的应该是教师本人。应该思考自己在哪方面出了问题: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遇到意外情况,是否及时发现了新的“生长点”?埋怨学生素质差,责怪学生不配合,都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学生没有领略到沿途风光的优美,没有感受到旅途的快乐,是我这个导游没有很好的尽到自己的责任。

三、迷失了教育机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机智的教师。他能够轻松自如的驾驭课堂,恰当的处理课堂上各种情况;他心里始终装着学生,始终会想着自己该做什么,在做什么。应该说,我的这节课整体设计还是不错的,它环节简练、重点突出,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倡导了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只要课堂上老师能恰当的引导、正确的调动,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就是在引导和调动上,我偏偏缺少了一种机智,学生没有调动起来,“学”只是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文本。老师“教”的内容过多,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现在想想,这种局面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在学习品读诗歌的方法时,应该让学生先进行品读,说出自己所发现的“奇”。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得出方法。我却一股脑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也得出了方法,如“想象”、“品关键词”等,但并没有对学生产生大的触动。另外有一细节处理的也不恰当,在老师示范品读时,只是说:我先来品读第一句,没有读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很多同学把这样的句子当成两句,使后面的品读只说一半,情况变得被动。

在学生品读诗歌时,引导和点拨不到位。如学生说出了一处“奇寒”或“奇美”等的句子,就应该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并顺着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点评。除学生理解错误外,不应做过多或过深的挖掘。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品读的盲目性,节约出宝贵的时间,也会减少课堂上一再冷场的局面。

没有及时捕捉教学时机。每个学生都有他自身的闪光点,对于相关的问题他们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我们不但要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还要善于捕捉时机,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找到教学的触发点。在我问道:“环境如此苦寒,离别如此难舍,全诗是否有哀伤之感?”时,一位同学就大声说道:“他有点哀伤,但是他不悲观。”我很清楚的听到了,我也相信他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我没有让他站起来陈述自己的观点。以致在沉默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我自己进行了“深刻”的解说。不能不说这是一次败笔。

一个聪明的老师,一定会真正懂得学生,表现出朋友的善意,赢得他们珍贵的心;一个明智的老师,一定会制定真正适合学生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能轻松的完成这个目标;一个成功的老师,一定会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对老师心存感激的同时,自觉的修正自己,不断进步。在这方面,我确实有些欠缺。

古人曾说:“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写完了这篇文章,挤压在自己心口的那块闷气也多少有些疏散。虽说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可我怎么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来为自己开脱。“飞瀑之下,必有深潭”,不管怎么样,我毕竟走过了,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它将坚定我前进的步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7

这是重点分析的第二课时,在上一课时中结合标题,对这首长歌体诗歌进行了内容的化解,并引导学生划分层次,在反复朗读中逐渐明白此诗歌重点讲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写景、抒情。

在上一课时中,注重进行的是写景片段分析,在朗读中很多学生能够找出诗中写景诗句,并结合课下注释,基本能够梳理文意。在写景片段的分析中,学生能够逐渐明白了塞外雪景和边地奇寒,并能够找到相应的诗句予以应证。

在本课时中,主要侧重于抒情的片段的分析,尤其是文中围绕送别一事而展开的记叙,更是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在朗读的基础上,发觉了送别地点的变迁,明白了由中军—辕门—轮台东门位置的变动,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明白这便是对朋友的不舍和依依惜别。当然,文中这些位置的变动,学生们还是不能够具体结合时间点来讲述,即送别一事的过程中的时间变迁,学生不能够较明白的弄清楚,即无法知晓饯别、临别、送别的区别。

在诗歌学习中,我深刻明白品读的意义,通过对文本的透彻细致品析和玩味,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探究文本外的涵义和情感,不仅发觉诗歌本身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和信息,更能够品析出诗歌文本的内涵和深层价值,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目的。

篇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高中版

这是重点分析的第二课时,在上一课时中结合标题,对这首长歌体诗歌进行了内容的化解,并引导学生划分层次,在反复朗读中逐渐明白此诗歌重点讲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写景、抒情。

在上一课时中,注重进行的是写景片段分析,在朗读中很多学生能够找出诗中写景诗句,并结合课下注释,基本能够梳理文意。在写景片段的分析中,学生能够逐渐明白了塞外雪景和边地奇寒,并能够找到相应的诗句予以应证。

在本课时中,主要侧重于抒情的片段的分析,尤其是文中围绕送别一事而展开的记叙,更是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在朗读的基础上,发觉了送别地点的变迁,明白了由中军-辕门-轮台东门位置的变动,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明白这便是对朋友的不舍和依依惜别。当然,文中这些位置的变动,学生们还是不能够具体结合时间点来讲述,即送别一事的过程中的时间变迁,学生不能够较明白的弄清楚,即无法知晓饯别、临别、送别的区别。

篇3:细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对比凸显雪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从时间上看, 才农历八月就北风呼啸, 把坚韧的白草也吹断了。接着, 诗人从地域上进行对比, 在南方还是丹桂飘香的季节, “胡天”已经风卷大雪, 漫天飞舞, 突出了塞外的奇寒。“八月飞雪”, 从时间和空间为下文的送别提供的广阔的场景。“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也是对比, 这是从色彩和气味上进行对比, 对比出的是南方人的小资情调, 而“八月飞雪”对比出的则是北方汉子的粗犷豪迈。

二.细节描摹雪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此句是神来之笔, 细腻描摹了雪花轻盈地飘进挂着珠帘的罗幕内, 慢慢融化, 打湿了罗幕的情态, 并将笔触从壮阔冷酷的外景逐步移到了狭小热烈的内景。

雪湿罗幕是实写, 刻画细致入微, 后一句则是虚写, 狐裘锦衾也难以御寒, 更不用说铁衣铠甲令人寒冷难当了———戍边将士的苦寒生活让人如临其境。

三.比喻美化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脍炙人口的咏雪名句,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喻北风使雪花飞舞, 令人回味无穷:一是时空的穿越———雪花是冬天的爱物, 梨花是春天的头饰, 两者在时间上有较大的跨度;同时, 塞外的雪景和江南的春景在空间上也相隔数千里, 时空距离如此巨大, 为读者留下了辽远的想象空间。二是感官的错位, 梨花盛开, 压满枝头, 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 不仅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而且似有清香扑鼻, 令人目不暇接。三是内心的惊喜, 一般的梨花, 是陆续开放的, 有一个过程, 而诗中的梨花, 则是突然的“忽如一夜春风来”, 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一种惊异的发现, 让读者有为之一振之感。四是冬天的温暖———诗句创设的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 以春暖显奇寒, 几乎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五是精神的昂扬, 诗句中洋溢着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 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只这一奇妙的比喻便足以成就该诗的不朽。

四.夸张勾勒雪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一句大笔勾勒:大雪覆盖的沙漠荒原一片冰封, 低垂的天幕阴云密布。上句写地上之雪, 下句写天上之云, 天地间构成一幅立体的凝重的边塞图景。“百丈冰”、“万里凝”用了夸张手法, 从大处着眼, 与下文帐中的“胡琴”、“羌笛”细处落笔相得益彰, 为送行的酒宴增添了悲壮与豪情。

“愁云”笼罩下的“瀚海”也构成了高远的意境, 奇寒无比, 常人难以忍受, 暗寓着对友人此行的深深担扰。

五.烘托映衬雪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漫天大雪中, 鲜艳的军旗为茫茫雪原透射出一种生命的活力, 冲击着诗人激越的情怀。冻结在空中的红艳旗帜, 在白雪中极有视觉冲击力。在暮色苍茫之中, 皑皑白雪映着一面鲜艳的红旗, 烘托出了一种热烈而悲壮的气氛。在常人眼中, 红旗都是猎猎飞扬的, 眼前“风掣”、“不翻”的红旗将白雪衬托得令人肃然起敬, 心潮澎湃。

六.留白回味雪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多数人读到这一句自然会想到“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一句, 因为这两句诗都运用了留白的手法。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 目送着友人在自己的视线中慢慢消失, 久久不忍离去, 伫立不动。

其实, 若将此句与同样写雪的“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相比照, 更能撩拨出读者的情思。因为“雪拥蓝关”, 所以不能也不敢“前”, 而友人明知“雪满天山路”, 旅途漫长而多险, 却义无反顾的走了, 我们不难揣摩久久伫立在雪中的诗人的内心:我的好兄弟, 你什么时候到达京城?你能够到达京城吗?你回到了京城后我们何时才能相见?……

《白雪歌》一诗中丰富多彩的写雪手法, 将漫天大雪吟咏得摇曳多姿、熠熠生辉。

唐人的送别诗, 脍炙人口的佳作可谓多矣, 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塞外如此壮美的雪景与恋 而不悲的别情融为一体, 实属罕有。

全诗意象雄壮, 想象奇绝, 描写的塞外之雪具有雪态妍、雪色瑰、雪景壮的特点。

其一, 雪之态妍。诗歌开篇四句, 作者先用“北风卷地”、“白草”衰折、“八月飞雪”为雪景造势, 颇有天昏地暗、“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岌岌之感, 一场恶雪即将到来。如我普通之人, 必是想到北风呼呼、寒气凛凛、雪如鹅毛等庸俗之语;即便是李白的豪放浪漫, 也只是“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的极致夸张。而岑参却被这情景激发出了浪漫瑰丽、令人拍案称绝的联想:“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霎时间, 春风拂面, 寒意顿消, 梨花齐放, 含香吐蕊。银装素裹的寒冷北国倏忽成为春光浪漫的塞上江南。行走于这样的雪景中, 早起赏雪的诗人应是有着观赏春日梨花盛开的温润心境吧, 树上花如雪, 地上雪似花;幽香阵阵, 撩人鼻端:何等令人心旷神怡, 怕是那翩翩彩蝶亦会循香而来翩跹起舞。

唐诗人中亦有以花喻雪的诗句, “岘山一夜玉龙寒, 凤林千树梨花老”失之生气;“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则多柔弱;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美则美矣, 却输了气势。而岑参笔下, 雪由极寒而至极妍, 哪里只是神来的比喻, 分明是盛唐气象, 是盛唐时期诗人们面对任何艰难都乐观豁达积极豪迈的襟怀。

其二, 雪之色瑰。《白雪歌》对白雪的描写贯穿全篇, 写雪之色亦不局限于一句一联。“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喻雪, 生动形象地勾画出塞外银装素裹的美景, 可谓匠心独具。接着“瀚海阑干百丈冰”使空旷荒凉的准噶尔盆地穿上一件晶莹剔透的外衣, 万里愁云则使天空 充满了深 灰暗沉的 阴霾。“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 诗人特地描绘了那面“独树一帜”的鲜艳的红旗。至此, 天的深灰、地的洁白、旗的艳红巧妙映衬搭配, 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雪景。这灰的暗与白的明、雪的冷与旗的热又不仅是色彩的组合, 更是诗人送别武判官时依依离情、纯洁友情和真挚热烈的内心世界的寄托。

其三, 雪之景壮。古来写雪的诗句很多, 能写出北国雪景豪壮特色的却不多见, 我以为并非诗人不能见到, 大概是胸襟意境未能到达之故。李白有“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夸张, 却多郁闷之气;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毫无生气;只有毛泽东“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可见领袖的豪迈与气魄。而岑参的“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在境界上与毛诗不相上下, 且与“千树万树梨花开”刚柔并济, 既壮且美, 相得益彰。

岑参的《白雪歌》为泱泱大唐下了最壮美的一场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边塞送别诗, 诗人以漫天大雪为吟咏对象, 营造了壮美深情的送别意境。比较上文不难发现, 前者从写雪的手法入笔进行细读的, 后者则以雪的艺术特点为主要内容进行细读。“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庐山”, 但就文本细读而言, 应该遵循三个原则:第一, 客观。“庐山”必须是江西境内的那座山, 即文本细读必须尊重事实, 细读出来的“雪”必须具有雪的一般特点———雪白、晶莹、冰冷……第二, 扣本。“庐山”必须是苏轼诗中的那座山, 即文本细读必须立足于文本。这两篇文章都是紧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进行细读的, 对诗中“雪”这一意象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作了独到而精当的研读。第三, 个性。“庐山”必须是给人们美感的那座山, 即文本细读必须是一次艺术的创造。这两篇文章各自选择了巧妙的切入口, 对“雪”进行了富有个性化的解读, 给读者带来了新的体验、感悟和享受。

篇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代表作,写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诗人以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军营送别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以及战友之间的真挚友谊。作为初中阶段为数不多的边塞诗,《白雪歌》值得我们细读。

1、丰富的内容

诗歌开篇,作者即通过北风猛、飘雪早、结冰厚、愁云多等景象表现了天气的酷寒,又大笔描绘了壮丽的雪景,表现了奇特的异域风光;在寒冷的天气下,“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细节描写折射出戍边生活的艰苦;“胡琴琵琶与羌笛”,那繁弦急管的场面,又让我们感受到军营中别样的欢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遥望朋友的背影,在山回路转中渐行渐远,只留下深深浅浅的马蹄印……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心绪惹人遐思。

可以说,作者既大笔勾连了壮阔的雪景,又细笔描绘了酷寒的军营生活;既渲染了热烈的宴饮,又刻画了依依的惜别,诗歌内容异常丰富。

2、丰厚的结构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

一是从内容的角度,将诗歌分为两个部分,即咏雪和送别。前十句绘雪景,后八句抒别情。所写的雪景,为送别作了很好的铺垫,营造了氛围。

二是从空间转化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视角在不断地变化。具体表现在:外——内——外——内——外,这五次镜头的转化,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由地面写到空中,又由空中写到地面,立体地表现了边塞的奇景和诗人复杂的感情。

3、丰盈的情感

岑参所处时代,正值大唐盛世,国家的强盛自然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诗人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因此,在这首诗里,我们既感受到诗人送别友人那淡淡的惆怅,更能感受到他将绵长的思乡情与戍边卫国的苦乐观统一起来,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精神,这就是“大唐气象”。因此:

虽然天气奇寒,但诗人的心是热的,所以他眼里的雪景奇美;虽然戍边奇苦,但将士们的信念异常坚定,所以他们的宴饮奇欢;虽然道路奇曲,但那凝望的眼睛折射出的情义奇深;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的送别,才哀而不伤,多了几分雄浑的色彩。

4、丰美的手法

美在用词凝练。例如“胡天八月即飞雪”,“飞”,有气势,写活了大雪纷纷扬扬、白茫茫一片的壮美景象。

美在比喻新奇。在作者的想象中,那晶莹剔透的雪花变成了暗香盈袖的梨花,塞外茫茫的大雪与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产生了美妙的连接。这样新奇的比喻,穿越了时空,使人几乎忘记了奇寒,从内心生发出一种温暖,与作者一道沉浸在审美的愉悦中。

美在愁乐烘托。“百丈冰”、“万里凝”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天气寒冷之至。环境是严酷的,但是,战地自有战地的欢乐。在主帅的帐营中摆开筵席,开怀畅饮,且歌且舞。“胡琴”“琵琶”“羌笛”这些乐器出现在送行的酒宴上,为此次的饯别增添了异域风情,渲染了欢腾的气氛,为诗歌增添了豪壮的色彩。

美在色彩映衬。“风掣红旗冻不翻”,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十分绚丽。这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正是将士的象征。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美在留白艺术。诗歌的结尾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无声的画面来表现。那渐行渐远的背影,那凝望背影的眼神,无不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二.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

1.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背几首古诗。老师起头,同学们接着背。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从军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凉州词》)

2.师:这三首诗都是边塞诗、七言绝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的“歌”就是这首诗的体裁,叫做“歌行体”。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反映戍边的艰辛,抒发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基调昂扬,体裁兼善。

(设计意图:经典名作的教学需要充分的铺垫,让学生有一定的感知以后,再进入文本的学习。因此上课伊始,教师带领学生背诵边塞诗,介绍相关的知识,目的就是为下面的学习活动预热,埋下伏笔。)

(二)学习活动一:美读

1.美在准确

师:请同学们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PPT 出示)

即飞雪(jí) 散入珠帘(sàn) 锦衾(qīn)薄(bó) 冷难着(zhuó) 掣(chè)

2.美在急缓

师:对于一首七言古诗,我们常常采用2/2/3的节奏来朗读。在这首诗中,有些句子我们可以采用4/3的节奏来读。比如前4句,描写的景象比较突然,让人惊叹,我们就可以这样读(师范读):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但是,结尾四句,镜头越拉越远,路也悠悠,情也悠悠,我们就可以读得舒缓一些、甚至一字一顿,余味悠长(师范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美在抑扬

师:我们再来尝试一下。前四句,我们把“折”、“雪”、“来”、“开”读得明亮一些,昂扬一些(即升调)。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较一下: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幕”、“薄”、“控”、“着”读得短促一些,压抑一些(即降调)。

(设计意图: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读。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给学生以一定的方法指导,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抑扬美、轻重美,进而初步体会诗歌的层次美、情感美。在诵读中,将学生带到文本,引入意境,进入初步的赏析中去。)

(三)学习活动二:畅想

1.师:下面我们把视线转向注释,各读各的。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

锦衾:锦缎做的被子。(强调“裘”和“衾”都是形声字,上下结构,下面都是“衣”字。)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强调此句互文见义)

2.师: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说一说你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鼓励学生调动五官,深入体会,让描述更丰富一些。)

示例:

读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雪还在“簌簌”下着,帐篷外,已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只见那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十分绚丽,好像戍边的战士坚守着岗位一样。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有两个活动:疏义——正面理解诗歌的字词句意;描述画面——侧面解读诗歌的内容。尤其是后者,引导学生调动感官充分想象,打开学生的思维,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学习活动三:细品

1.师:这首诗中有两个千古名句,大家猜猜是哪两句?

明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师生共同赏析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留白之妙

(教师讲析)

诗是抒情的,但这里没有直接的抒情,诗人的匠心是用无声的画面来提示不可直观的感情。通过马蹄的印痕,传达了诗人心绪中微妙的、难以察觉的波澜,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这种创作手法我们称之为“留白”。

留白,雅称“余玉”,是一种美妙的文学艺术,可以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赋予广袤深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使抒情更加含蓄深沉。

这种手法在古诗中,是比较常见的,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以,我们欣赏诗词,看是其一,想象和感受“所看”背后的意境,方可体味其中的韵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比喻之妙

师:这是一个新奇的比喻,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图,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这个比喻究竟妙在何处呢?

妙在时空的突破——雪花是冬天的景象,梨花是春天的景物,两者在时间上距离较远;同时,塞外的雪景和江南的春景在空间上也有距离,这样连接取得了“陌生化”的效果。

妙在心灵的发现——一般的梨花,是陆续开放的,有一个过程,而诗中的梨花,则是突然的“忽如一夜春风来”,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一种惊异的发现,是心灵和感官为之一新的感觉。

妙在浪漫的色彩——梨花盛开的景象,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不仅给人以视觉的美感,而且似有清香扑鼻,颇具浪漫色彩。

妙在春意盎然的意境——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几乎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

妙在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设计意图:品析,是诗歌教学的着力之处。本环节引导学生重点品味了两个千古名句,并通过一定的背景介绍,感受诗人昂扬的精神和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理解。最后在朗读中结束,留下回味的空间。)

篇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我的思路是从岑参这位边塞诗人导入,在掌握重点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自主理解内容涉及的“咏雪”、“送别”两个方面,课文学习落在分析诗歌“奇景”、“奇情”两个点上。从而突破对诗文难点的掌握。由于学生的大力配合及充分的预习,上课的效果比试讲的时候好一些。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 没有把诗歌中传神的动词,和具有挖掘内容的诗句分析透彻,。如“胡天”“狐裘”“胡琴琵琶与羌笛”等带有浓厚边塞风情的意象,应引导学生进行品味。

2. 没有较好的为学生们提供朗读的范例,提供朗读感情的指点。使学生把诗歌的感情色彩体现出来。节奏应以突出感情为主,不应过于僵化。

篇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实录

学生浏览熟悉网页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前让大家通过网页中的“课前预习”部分进行预习,大家都完成了吗?

生:完成了——

师:很好,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课文学习,我们就可以对这首诗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有更深刻的理解。首先我们来看看课题,有没有同学能从中发现这首诗有哪些特点?

生1:是在描写雪天场景的。

师:哦,也就是“咏雪”,对吧?

生2:我从“送”“归”两个字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师:好,你真敏锐。从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融合了“咏雪”、“送别”两个主题的边塞诗。

从初一至今,大家学过不少“咏雪”或“送别”的诗,能否举例说说你所学过的“咏雪”、“送别”诗中都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1:高适的《别董大》,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

生2:柳宗元的《江雪》,他把自己比喻为渔翁,表现出一种独立寒江的傲慢。

师:傲慢这个词用得不够好,我想把它换成清高自诩是不是更贴切些呢?

生3:李白的《赠汪伦》,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看出李白与汪伦之间深挚的友情。

师:两人的感情真比桃花潭水更加宽广、深厚啊!

还有同学举例的吗?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读过《沁园春•雪》?其中“江山如此多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些诗句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师:…… 很好!

从刚才同学们的举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歌传达出的诗人不同的思想情感。今天我们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希望大家能用心走进诗歌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是如何歌咏白雪,如何抒写朋友间的送别的。

二、内容理解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读书声渐渐小了,看来大家都已经读完了课文,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饱满的热情走进课文吧。

岑参作为唐代最突出的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打出幻灯),他用好奇的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来感悟这个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在笔端,这样,我们透过他绮丽的文字就可以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和异域的情调了。请大家打开书再读课文,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把文中有关奇情奇景的描写找出来,并用短语“ 奇 ”加以概括。我想提请大家注意,这里的“奇”既有奇特又有特别的意思。例如某某人奇高,前面是名词,表明对象,后面用形容词补充说明。现在就请大家抓紧时间开始,看看哪位同学找得多,找得快,概括得准确、恰当。

学生思考讨论,圈点勾画,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讨论。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我们就进行交流,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展现自己的才华。

生1:从“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我看出了雪的威力奇大。

师:怎么卡出来的,请解释一下。

生1:雪把红旗冻得动不了了,所以说雪的威力奇大。

师:的确如此,按常理,红旗是随风飘扬的,可这里红旗却凝结不动,可见雪的威力之大。她很细心,概括得好,发现得妙。

生2:从“胡天八月即飞雪”看出胡天奇冷。

师:八月是什么季节?

生:夏季。

师:在许多地方,八月还是烈日炎炎,可胡天已是雪花纷飞了,可见其天气的寒冷,八月飞雪,的确很奇特。

生3:从“瀚海阑千百丈冰”看出瀚海奇阔。

师:是啊,不单是阔,还是一派冰封千里的浩瀚景象呢。

生4:从“千树万树梨花开”看出梨花其繁。

师:梨花?

生:是雪花!

师:写雪花的什么?作者把雪花比喻成梨花是一番怎样的风貌?

生:有百草丰茂的感觉。

师:百草丰茂往往在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用花团锦簇的梨花来比喻压枝欲低的梨花,写出了雪花的什么特点?想想该怎么概括?

生4:雪花奇美。

师:笑,你很聪明,反映得很快嘛。

生5:作者想象奇丰富。

师:何以见得?

生6:把雪花想象成梨花。

师:是啊!作者把雪花想象成梨花,就使阴冷的天空突然增加了亮色,寒冷的天气突然变得温暖,盎然的春天瞬间绽放枝头。想象何其丰富、神气。

生7:胡天奇冷。

师:解释一下。

生7: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可以看出。

师:这一句是互文见义。大家知道什么是“互文”吗?就是一个句子拆分为两个,翻译时把它还原成一个句子。这里的将军、都户应放在一起来翻译。即“将军都户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这一句的确写出了边塞天气的严冷。过去是“一生能掰五雕弧”的将士,现在是“角弓不得控”,过去是“金甲夜不脱”,现在是“铁衣冷难着”,可见天气冷到了如此地步。

生8:“愁云惨淡万里凝”看出愁云奇多。

师:“凝”怎么理解?

生:凝结,凝重

师:可见云很厚重。那云与雪有什么关系?

生:雪压得云很低。

师:雪凝结得又厚又密,云便更显得凝重了。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短语来形容这个景象——“彤云奇密”。

师:以上诗句不着一个雪字,却处处能见到雪的身影,感受到雪的威力。这就是作者讴歌的飞雪的`精神,这就是作者对雪的赞美。同学们对“奇”的分析多集中在前面的内容,有没有人从后面的四句读出什么?

生1:从“去时雪满天山路”可见雪奇多。

师:胡天上下一白,都笼罩在茫茫的白雪中,雪真的又多又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设计及反思

2.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方案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方案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案例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分享

7.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反思范文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参考教案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教案

篇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体会诗人凄婉中带有豪迈的送别之情。

2、理解诗中四次写雪对表达情感所起的作用,并能赏析精彩诗句。

3、培养珍视友谊又能以豁达的心态对待别离的崇高人生情怀。

学习重点:

1、诗中四次写雪景对表达诗情的作用。

2、凄婉中带有豪迈之情的把握。

学习难点:

凄婉中带有豪迈之情的把握

学习方法:

老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潜能,并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学时:一学时 基本构想:

1、鉴于学生与授课者是初次合作学习探究交流,在上课前5分钟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轻音乐并就图片内容与学生交流,以创设融洽、民主、平等、和诣的学习氛围。

2、为了使授课过程自然流畅,不生硬,特设置以下环节:

①,在幻灯片中打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字样,既与学生拉近距离,让学生将老师当作朋友,又引出国人自古珍视友谊而重离别一层意思。

②,引“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之语,映射“多情自古伤离别”之意,再投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图片,播放《阳光三叠》曲,学生齐读王诗,老师略作解读,以营造悲惋气氛。

③,以王诗写自京城送别,引出边地送别。

3、学习本诗,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来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完成一次情感精神的升华和生命活力的酝酿与焕发。所以学习之关键在于从对边塞气候的奇寒描写和送别场景的凄婉烘托当中提炼、体悟出唐人的豪迈与旷达,感悟一种人生的壮美。

4、在导入和导学中强调王诗是自京送友去边塞而岑诗是自边塞送友归京,旨在提示学生将两位诗人的处境心境及诗之境界加以比较,从而指向本课学习的难点。

5、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又一途径是抓住北方天气寒冷之特点,突现梨花之喻,风掣红旗和秦乐宴饮中表现出来的豪迈气度和生命活力。

6、以岑诗之“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窠留马行处”与太白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比较赏析做结,旨在引导学生在更深广的层次上去思考体悟在不同境遇中的离情别绪,把拓展的空间留给学生,启而不发,升而不达。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和诣师生关系

1、投影图片,播放音乐。

2、“有朋自远方来”打出后,跟学生交流感受,老师指出:我们之间应是平等、民主和诣的朋友关系,一起学习、交流应是一种快乐。

二、导入新课

1、老师指出国人自古珍视友谊,重离别,并引古诗词名句证明。

2、投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意图,并以字幕方式出现该诗,同时播放〈阳光三叠〉音乐,让学生跟读全诗。

3、让学生谈听读后的感受。

4、老师强调王诗是自京送友去边塞,送别环境还算清新明丽,而自己还在京都,尚且凄婉如此,如果送别是在大漠边地,天气奇寒,而送者又是替人戌边送友归京,又当有何种情怀?

5、.投影本诗写作背景,板书课题。

三、整体感知:

1、简析课题,明确为送别诗,以咏雪为衬,2、播放朗读录音,学生注意情感基调,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将听读时的感受融入诵读中去,4、参照注释疏通文字,解其大意即可,5、找出诗中四处写雪句,6、学生再读全诗。

四、研读赏析,把握诗情

1、教师指出“岑参兄弟皆好奇”,以引发学生探析诗中写雪名句的兴趣

2、合作赏析四处写雪之诗句,老师参与学生活动,适时予以点拨。

3、.进行组间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此次送别的自然环境特点。

4、设问:边塞气候寒冷,环境恶劣,诗人又替人戌边,送友回京,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如何?

探究这一问题分如下两步:

①,学生先谈自己的感受,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抓住“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和乐宴饮,“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的色彩对比及“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新奇比喻,在赏析中体悟诗人的豪迈之情。

②,与前王诗比较,通过送别时诗人的处境,送别环境和情感基调的比较,进一步体悟豪迈之情。

5、学生齐读全诗,深入体会,老师总结收束,点出“壮美”之境界

五、比较赏析:

1、此环节可作为课堂延伸练习,如时间不够可留给学生在课下思考。

2、2、投影“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意图,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板书: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重友惜别 咏雪

送别

奇寒

豪迈

壮美

【附言】

这个教学设计只是将课堂教学流程做了简明叙述,细节性内容可以根据课堂上出现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本人一直坚持备课只重师生活动而轻知识点详述的做法,力求让课堂教学环节自然流畅,克服机械生硬。

后面再附上这个教学设计的PPT课件,以供参阅。

【个人简介】

孟睿,男,1975年11月出生,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1999年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小河中学任教至今,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这个教学设计是刚刚参加甘州区初中教师优质课评选获得二等奖的教案。

篇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高中版

诗歌的开头就气度非凡, 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狂风怒吼、白雪飘舞的“八月飞雪”的特写镜头:猛烈的北风风卷地而来, 并吹断白草。八月的鹅毛大雪!转瞬间就像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梨化。神奇的气候, 神奇的边关, 多么壮美的“八月飞雪之景”, 真让人大开眼界。这时, 诗人却宕开一笔, 视点由广阔的北方旷野转入了军中营地, 用神来之笔描写营地雪天的奇寒无比:雪花纷纷飘落军帐, 散入珠帘, 打在罗幕上, 即使将士们穿上狐裘, 裹上锦衿, 还是抵挡不住狂风暴雪的侵袭, 觉得奇寒无比。这一切, 真实地再现了戍边战士十分艰苦的戍守生活。后两句, 又从另一角度继续渲染雪天的奇寒:“瀚海阑干百丈冰。”上句写地上之景:大山的阴面挂着百丈的冰块, 足见白茫茫的壮美。“愁云惨淡万里凝。”下句写天上之景:空中似乎也是暗淡的愁云堆在一起, 庄重而沉寂。天上地下构成一幅立体的凝重的生活画面。接下来, 诗人巧妙地由写雪景到写别情:这样的冰天雪地里, 这样的狂风暴雪中, 为了远归的朋友, 他们“中军置酒”、吹奏胡琴琵琶与羌笛, 无不欢呼雀跃。无不心旷神怡。多么壮丽的军中饯行图。曲终了, 酒尽了, 暮色紧逼, 该到握手言别的时候了。将士们缓步走出帐篷, 慢慢走向军营大门, 来到轮台与友人依依惜别。只见大雪封山, 狂风肆虐。冻结的红旗傲然无语。只见友人毅然转身, 飞跨马背, 扬鞭而去。诗人挥手目送, 见友人消失在眼前, 消失在茫茫天际, 久久不忍离去。真是多么情真意切的雪中送别画。

二、以色写情

诗篇肆意点染, 随手为诗赋情, 使读者在解读诗作的时候融会于雄奇瑰丽的情景里, 去体会边塞地区丰厚的恩赐, 去感受边关战士们复杂的内心世界。看, 那随风吹折的白草;可那纷纷扬扬、铺天盖地的大雪, 宛如雪白的梨花;凝结万里、凄惨暗淡的灰云;那冷入骨子里沉重压抑的铁衣……一个个离乡背井无不染上鲜明的边关独特的色彩, 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感情。尤其是漫天大雪中, 一杆扯不动的鲜艳军旗为皑皑雪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使凝重的画面折射出一种生命的活力。体现了我们战士们面对严酷自然的顽强抗争, 也是对特有的塞外风光的由衷赞美。

三、言尽而意无穷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个“卷”字, 从正面写出了西北风之猛。一个“折”字, 从侧面写出了西北风的狂劲有力。一个“即”字, 已经透露出了诗人心中的万般无赖:还是八月天气, 就下起了如此威猛之雪, 刮起了如此狂暴的北风。而“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使整首诗平添了许多奇异色彩, 诗人把早到茫茫大雪的边关一下子变成梨花灿烂的江南之景, 唤起了读者心中无尽的蓬勃生机。这绚丽的梨花胜景是广阔雪域的客观之景与诗人乐观进取的这主观之情的交融写照。这真是景有限而情无穷, 令人神驰遐想。最妙的是结束的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更是意境深远, 回味无穷:当诗人目送友人消失在山回路转的茫茫雪域之后, 仍然站在原地, 将视线停留在雪中的马蹄印上, 真是言尽而意无穷。我们读到此时, 会不禁让人想起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离别深情和“挥手自兹去, 萧萧斑马鸣”的无限惆怅给人们留下无尽羡慕和神往。

篇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虽然只是教材体系中诵读欣赏的部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仍以其独到魅力,值得语文教师带领学生仔细玩味。笔者在教学中紧扣咏雪与送别两个关键词,以“既是送别,为何要咏雪”为主问题串起全诗,引领学生深入诗歌的字里行间,充分感知本诗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领悟“风光多奇丽,离别也豪情”的美好意境,完成一次开阔视野、荡涤胸怀的边塞之旅。以下是笔者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

1.唐朝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文人入幕,投笔从戎”,这一时代精神决定了大批文人离亲别友,从马背上去索取功名。于是,出现了一种特定内容的诗歌,就是边塞送别诗。这些边塞送别诗超出了一般送别诗仅叙个人情谊的狭小范围,往往将个人的际遇与对事业的追求结合在一起,具有雄壮开阔、激昂慷慨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其中的一篇佳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了解作者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岑参曾两度出塞,从军多年。他的诗歌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词采瑰丽,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二、初读诗歌

1.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从音韵节奏方面初步体会边塞送别诗的感情特征。

2.根据诗题,诗歌可分为哪两部分?既是送别,为何要咏雪?(抛出主问题,但此处不要求作答。)

三、细读诗歌

1.自由诵读咏雪部分,思考: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概括塞外雪景的特点。

学生回答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茫茫边塞,强劲的北风呼啸而来,干枯的白草被吹倒伏地。刚到八月时节,鹅毛般的雪片却已漫天飘洒,纷纷扬扬落在山峦上,落在树梢上,落在大漠中……整个边塞大地,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由此句看出:塞外的雪来得早,下得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大雪飘飞,积满枝头,仿佛一夜春风吹过,千树万树梨花盛开,形成一片洁白的世界,使人产生春意盎然的错觉。由此句看出:塞外的雪景开阔壮丽。

2.齐读送别部分,思考:这部分如何表达惜别之情的?联系具体语句说说。

学生回答示例: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描写饯别场面,表现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帐中摆开筵席,且歌且舞,开怀畅饮,饯别之意,难舍之情,一齐迸发。同时,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雄壮的豪气。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担忧。

四、研读诗歌

1.既是送别,为何咏雪?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小结:咏雪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塞奇异瑰丽的风光中,在漫天飞雪的背景下,送别也染上了雄浑豪迈的色彩。景为情用,情因景胜!

2.联系你阅读过的送别诗,与本诗做个比较,感受边塞送别诗“风光多奇丽,离别也豪情”的突出特点。

五、拓展阅读:

自主阅读岑参的另一首诗《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思考交流两个问题: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此诗如何体现“离别也豪情”的风格的?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③,送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酒家垆(lú):酒家。

六、总结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联系本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描绘边塞奇异风光,或壮丽开阔或苦寒恶劣,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抒发慷慨激昂情怀,无论军旅生活还是惜别场面,其内核是炽烈的爱国精神;语言运用遒劲有力,想象浪漫,意境宏阔,风格豪迈。】

篇10:教学设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认知目标:

⑴ 了解唐朝诗歌发展的基本历程,做到教学上的点面结合。

⑵ 朗读背诵诗歌,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情感目标:

体会古代诗歌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特点和方法,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力目标:

掌握初步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到了唐朝已经达到了顶峰。唐朝的诗人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文明古国的晨空。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我们所了解的著名诗人到底有哪些。让我们顺着时间的脚步去探寻诗人的方向。一般来说,唐朝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二、学生思考

这四个阶段各有哪些著名的诗人?

三、教师明确

并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一起来背诵学过的相关的诗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对学生来说,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他们对唐诗的了解就更具有系统性了。

初唐(618~712)这时期出现了“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还有陈子昂,他们在转变诗风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宋之问,杜审言(杜甫的祖父)等。盛唐(713~765)这时期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领和王之涣;田园诗人王维和孟浩然。中唐(766~824)这时期更是群星闪耀,出现了自觉发扬杜甫精神的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着重发展了杜甫创新技巧的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等。还出现了擅长散文的柳宗元和刘禹锡。晚唐(825~907)这时期,诗歌也随着时代走下坡路,但诗人们的诗,还残留着盛唐的余响。此间出现的主要有李商隐、杜牧(合称小李杜),还有温庭筠、皮日休等。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学生反复诵读诗歌

要求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试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明确:离愁,别绪,依恋等

五、学生再读诗歌

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前提下,要求体会古代诗歌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特点和方法。并展开丰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幅塞北雪景图,品味着一份份浓浓离别情。

这个教学板块要求学生:

1、理解作者“写什么”(用7个字来概括)

2、要懂得“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

3、抓住关键词来鉴赏诗歌。

4、分析情与景的融合。

⑴ 抓住诗歌的线索。(通过让学生找出有关“雪”的词语──飞雪、暮雪、雪满、雪上,学生很快就能够明确,本诗的线索就是“白雪”)

⑵ 同时找出与四个词相对应的“情”──送别前、饯别中、临别时、离别后。

⑶ 依次与学生探讨各部分的.景与晴的有效结合。

送别前(离愁):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飞雪”──大雪纷飞奇丽景。其中“卷”“折”写出了北风的猛烈,于是才有了下文的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名句,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并体会其中运用的比喻手法。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写的是“寒雪”──雪天奇寒戍边人。学生很快就能够找出表现“寒”的词句。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的是“厚冰”──瀚海冰封愁云凝。“愁”,即离别的哀愁,为下文设下情感的基调。(学生试背该部分)

饯别中(盛情):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的是“饯别”──中军置酒别故人。让我们想到“劝君更尽一杯,西出阳关无故人”。

临别时(依恋)L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写的是──东门雪中送别情。抓住“雪满”一词,既写出了回京之路的艰辛为送别情凭添了一份凄凉,也说明了作者的情深,与其说“雪满还不如说是“情满”。一切景语皆情语。离别后(回味)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的是──别君之后依依情。诗人在友人离去后还站在送别处迟迟不肯离去,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六、学生试背全诗,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归纳本诗的主旨

诗歌主旨:诗人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瑰丽奇寒的塞外雪景,表达了对友人的诚挚浓厚的送别之情。

七、拓展性阅读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加强古诗文的积累。

推荐岑参的另一首诗: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八、作业

1、默写诗歌。

2、将本首诗改编成500字左右的散文。

上一篇:初中细节描写好段摘抄下一篇:吾国吾民感想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