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2024-05-19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共9篇)

篇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南京第三初级中学贺炎

首先非常感谢高建君、陈嵘、蔡晓红、郑川、李家隆这几位专家老师的指导。信息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故在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传授知识点,以知识点而讲知识点,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学生今后在知识大爆炸的环境下自主地迅速掌握新的知识,能与时俱进。基于这点,我在备课中设计了学案。该学案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能很好地配合学案,我设计了杂志目录页半成品《船舰知识》、《南京大屠杀》、《读者》。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技术操作,体验并学会目录页的整体和谐美,又照顾到了吃不饱的学生。以半成品的形式给学生有了发挥想象的空间,有了团队协作的机会。这节课总体来说教学过程比较顺畅,抓住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适当,达到了事先设想的教学目标。

回顾这节课,问题还真不少。

一、学案的使用引导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学案的作用。

毕竟,这是学生第一次使用学案。虽然在学生上机操作之前,我已告诉学生怎样使用学案,但我巡视时发现,不少学生只顾操作,并没有关注手中的学案(也许是忘了)。我这时应该再次提醒学生,强调学案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使用学案。但我却疏忽了,导致最后还有10多位学生没有完成基础任务(即完成《南京大屠杀》半成品的加工)。

二、教师的作用不明显。

这节课虽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引导、辅助作用还不明显。比如,巡视下来,发现有大部分学生把时间耗在艺术字的修饰上(文本框还没有做),而忽视了整体效果,只是在局部上修改局部,不是在整体的基础上把握局部。这时,我应让学生先停下来,通过展示,提示学生先把握整体,再考虑局部。又如,学生对格式刷的作用普遍认识不足,我应及时引导,但我又疏忽了。总之,在巡视中如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应集中起来,及时引导,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少走弯路。

三、师生交流不够,课堂比较沉闷。

虽然,课初有师生问答,并很好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操作过程中也有个别的交流,但在总结阶段,师生交流显得太仓促,没有深入。这与时间的把握不够,及前面的引导不足有关。由于我上课语言缺乏激励性、没有幽默感,故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操作没有紧迫感,没有形成你追我赶的阵势,整堂课的气氛比较沉闷。

通过这节课,我意识到,课备得再好,也不可能把课堂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所以,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到课堂上所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不能忽略,不能死照课前的设计思路,应及时调整策略,抓住问题的原因,积极引导学生。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应有意识的加强语言的激励性,感染学生,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篇2: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通过一个学期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感慨良多,其中一点就是上课时学生总会在下面交头接耳,甚至还有同学偷偷的玩游戏。课堂是教育教学最关键的一环,对于这样的课堂现象,我们该去如何处理呢?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还要首先维持好课堂纪律。怎样认识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课堂现象,用什么方法来有效地维持课堂纪律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对此说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1.巧设课堂前奏。

在计算机机房上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巧妙的设置课堂前奏。学生大多想自己操作,不想老师多讲。可以告诉学生在课堂的时间安排上有以下三种方案:第一,讲一节课,不操作;第二,讲 30 分钟,操作 15 分钟;第三,讲 15 分钟,操作 30 分钟。大家希望采取哪种方案啊?学生会说第三种方案。这时抓住机会巧妙安排:大家要想让老师采取第三种方案,必须集中精力听课,否则就采取第二种方案,甚至第三种方案。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比较集中。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

在学习WPS2005时,我就在课前搜索了一些资料,让学生拼图游戏,自己做连环画,做圣诞贺卡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这是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是两个非常好的突破点。这也是维持课堂纪律最长久最有效的方法。

3.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上做到严肃自由、主动探索。严肃是一种规范,自由能使学生思维解放。在保持较好的课堂纪律的同时,要让待发展生敢于提问,让优生敢于质疑。这可以运用知识竞赛法,作品展示法,学科整合法。老师善于把教学过程营造成有利于学生积极进取、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环境。这样,教学就能够离开僵化走向灵活、离开凝固走向丰富多彩,离开混乱走向秩序。

4.精讲多练。

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此外,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教师加强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5.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

师生互动,学生的互动在课堂上要得到体现。互动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小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优、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差生尽其所能,学有所得。这实现了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这种互动能够调动优、差生的积极性,将会明显的改善课堂纪律。

6.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篇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若干反思

一、全面认真反思教学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对每一个课堂环节进行精心设计, 找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进行课前导入, 教学知识重难点进行全面分析, 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与过渡, 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等, 都要进行真实记录, 以供日后作教学参考。同时,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每节课必然会出现一两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例如言语不当、课堂设计不当、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等, 一旦出现这些问题, 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后反思, 从自身和学生出发, 仔细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此外, 教师每学期至少应该参加一次集体教研活动, 至少要听一次优秀教学课例, 然后充分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之处。因此, 每节课结束之后, 教师都要进行全面认真的教学反思, 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 然后及时纠正, 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错误, 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整合, 进而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二、合理采取分层教学

目前, 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贫富差距”非常严重, 而教师又无法以学号来划分学生的优劣。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使用评价手段来掌握学生实际学习状况, 对他们实施分层教学。此外, 部分教师经常会责怪学生不好好听讲, 却不对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从不自问为何不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在实际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采取多种不同教学方式和手段, 包括游戏、视频、竞赛等方法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 实现师生高效互动, 如此才能全面提升学生技能。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如何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去教学生们学习, 如何充分掌握。使学生参与到实际课堂教学时, 避免产生厌烦心理, 不会出现不认真听讲或冷场现象。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会采用统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按时完成某些任务或掌握某些技能。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积极性, 若是任务太多无法按时完成, 学生就会索性放弃, 若是任务太少,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完成后就无所事事, 浪费时间。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多层次教学任务, 也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尝试一下师生角色互换, 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 才能实现每一位学生在不同层次上的进步和发展。

三、确保充足信息资源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互动学习, 就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学习属于一个信息获取和吸收的过程, 知识并非绝对要通过教师传授而习得的, 而是学习者借助他人帮助, 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源, 主动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 通过意义构建来习得的。互联网为课程整合创造了一个极好的互动平台。在此平台上, 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平等交流和对话, 不存在性别和身份上的差异性, 更不存在以往将评价标准强加给学生的优劣标识。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自由分组, 充分进行自我展现和表达, 自由发表观点、展示研究结论。师生之间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隔阂关系, 双方能够进行自由平等对话。学生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其实并不重要, 展示的成果也并非唯一评价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资源中心和互动平台并非一定都要在网络环境下方能实现。

四、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网络资源丰富无穷, 但并不一定就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反, 极有可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为教师备课带来很大的盲目性。此外, 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网络, 其自身的平台并非单单为教育服务, 各种互动平台更是非常不利于学生们进行专题互动。还有, 教师无法确保所有免费网站的安全性, 因此, 若是用它来构建学生评估体系和展示平台, 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的。从现代互联网建设现状来讲, 笔者认为,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局域网优势, 构建属于自己的网络授课平台, 一方面构建资源库, 由教师引入网络资源, 另一方面, 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资源库优势, 同时还可以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引入高校信息资源, 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打造各种专题信息互动平台。

篇4: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的反思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知识;网络教学

引言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以动手能力为主的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所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内容也难以适合每一位学生,但无论是我们的教学内容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都有学生不太满意,反映出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还很不理想,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在问题发现与解决沟通中进行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反思,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不断探索,找到一套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把工作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放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信息问题的能力上。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思的意义

高中是人生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起着关键作用,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教学反思便是有效方法之一。

1.1通过反思可以广泛深入的思考问题

通过反思,可以使教师能够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并且能够发现自己和他人原有认识的错误和不足,摆脱原有旧的思维模式,找到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法,反思的过程也是新旧知识整合的过程,能够将各种知识同化和迁移,完善思维过程,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

1.2通过反思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反思可以完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通过反思问题,在通过学习和思考来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教师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3通过反思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反思中能够不断积累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法等经验,尤其是一些典型事例的思考,长时间积累后,大脑中形成丰富的知识库,经过梳理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之成为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善于理性思考的教师,为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反思的方法

2.1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是主导者,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在不断发展,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重要的是反思支配这些教学行为的教学观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依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思考方法与自学能力。教师应该明确教育目的,使教学观念真正转变为教育观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等。

2.2反思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更能应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更能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应用某一种教学模式存在较多问题时应该总结分析后运用其他教学模式。常用的教学模式有:练习模式,演示、讲解模式。

练习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学生的上机技能操作,因为学生要想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应用技巧,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上机操作才能掌握。可以选取多种多用的练习方式,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例如,讲完网络浏览软件的使用后,可以要求学生课下去上网,课上再体会一下,讲完Frontpage2000后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个人档案、个人主页等。每完成一项教学内容,就及时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演示、讲解模式:有些知识,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讲解,电教设备即可演示丰富的信息,使学生从感性上获得大量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将操作过程通过教师机演示给学生,并适当讲解,使学生观看到了完整的操作过程,这样,不仅易于传授所学内容,还能有效控制课堂进程,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了配合演示模式的教学,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制作课件,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变难为易,使学生易于接受。

2.3联系生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联系实际,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如:学习Excel软件时,学完数据搜集相关知识时,应该让学生制作一份《个人消费统计表》,分析自己的生活费都花在了什么方面,哪些方面是可取的,哪些方面是不应该花销的,然后计算出总开支。

结束语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和反思,结合教材教案和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考核计划,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丰富知识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卢顺利.反思: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6期

[2]张仕霞.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初探[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篇5:反思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关于信息技术教学原则的探讨,有人喜欢借用教学的一般原则,并稍加解释。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有其特殊性——个性,是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的统一。信息技术教学原则的“个性要求”主要有:技术性,强调信息技术与工具的运用,强调教学手段和内容的高科技含量。素质性,强调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整合性,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度,强调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化。发展性,强调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而不断调整,强调所有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都必须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体系的提出,还要注意各原则的相适性、完备性和原则本身的独立性、简练性、针对性等。据此,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体系可以表述为如下九条:

任务驱动与问题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也要注重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既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学生创新意识等心理素质的培养。既要运用接受性学习,也要加强理解性学习。努力使学习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共同发挥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避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使信息技术渗透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要把教学改革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同时信息技术教学要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与网络学习环境进行虚拟教学,拓展教学时空,要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节省教育成本。同时,也要重视教师面授、学生间的直接讨论与综合实践等现实的教学,加强直接交流与即时反馈。要避免虚拟学习中的情感冷漠与情景变异,也要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少”、“慢”、“差”、“费”。

开放学习与统一规量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模式与评价管理中,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创造、自愿参与、自我评价,也要重视教师的具体指导与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学绩效考评的统一要求。

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也要重视具体操作、工具运用技能的学习。既要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也要重视能力体系的形成。既要重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的掌握,也要重视实践创造与直接经验的积累。

以优化学习、培养信息素质为根本宗旨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要牢记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中心,努力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质。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与滥用。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要充分发挥实物直观、模象直观与语言直观的综合作用,要加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直观形象性,可以化解教学难点,减少教学坡度,提高记忆效果,但应注意避免使教学表层化、肤浅化。适当加大学习难度,特别是抽象思维的难度,对于高年级学生、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篇6:《缤纷的信息技术王国》教学反思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心,学习热情比较高涨,但由于学生身处农村,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需要教师有耐心认真讲解,反复指导。

教材编写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内容采用叙述性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以“任务”驱动,以实例为导向,在分析问题、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完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巩固练习的内容是对知识技能掌握以后的实践应用。

篇7: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一、重组教材激发兴趣。在中低年级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内容——《用计算机画图》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学楼一楼电视屏幕上播放,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 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一些简单而美观的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针对学情化繁为简。给中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学生刚刚认识键盘上的字母,却不熟练,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比较好。

篇8: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几点教学反思

1. 利用直观教学,加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在教学中有一些专门的术语和一些理论性很强的概念,这些都是些枯燥乏味的东西,老师在上面讲得很吃力,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理不出头绪。

我就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验证所学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加强辅导,在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时,主机内部各个部件的形状与功能通过图片来看,还是比较抽象的,我就打开一部旧电脑,现场实战讲解,学生可以看清每一个部件的位置,而且可以拔插各个部件观看计算机出现的状况,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

2. 精讲多练,集中学生注意力。

“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教师加强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精力就会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去了。

3. 创设情境,积极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事物的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如在教学Word软件软件插入图片功能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过程:首先利用网络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用Word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充分发挥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4.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尽量做到多元、客观、个性。首先,不以一张试卷评定成绩,而是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是放在单纯的学会知识上,而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体系价中不仅要有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的评价。

对于学生信息能力的评价考核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其一为信息处理能力的评价考核,如平时的操作中有创新,可以进行加分。在平时的小竞赛中,如画图比赛、打字比赛等项目中获奖的可以加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其二为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如网上信息的查找、常用工具软件的使E-mail的使用,以及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测验等。其三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小组成员之间协作能力、课内任务完成情况、使用信息设备的道德水准的评价考核。

5. 上好课外实践课。

信息技术学习中涌现出了许多计算机爱好者,这些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所学的知识,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尤其是电子游戏)表现出浓厚兴趣。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可满足学生这一方面的要求。大体上可分程序设计和应用技术两大类进行辅导。

5.1 程序设计小组

课余可组织程序设计兴趣小组。如Pascal语言的程序设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5.2 应用技术小组

在应用技术的课外实践中可把计算机当做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在整合各科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

由于计算机学科是跨学科的公共课:如用Frontpage自制网页;用Word设计公益广告、贺卡;用“画笔”创作美术作品、电子相册;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通过Internet进软件行信息传递、资料查询,等等,这些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因此对辅导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教师有比较高的业务水平,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在课外时间必须掌握多种应用软件的运用,熟悉各种常用工具,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己的水平。

6. 采用互帮互助的小老师制度。

由于学生之间有差异,一些听课认真、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很快掌握课堂知识,能自由操作很快完成任务,而有些学生接受起来却很困难。完成任务的学生无所事事或偷偷地玩游戏,而另外一些学生却因为老师辅导不过来而得不到好的练习,甚至干脆放弃,这就扰乱了课堂纪律,也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那些任务完成快的学生,请他们作为老师的助手,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小老师们很乐意地帮助老师辅导那些没完成任务的学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光荣,认为自己可以做老师的好助手,在帮助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而那些没完成任务的学生也很愿意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因为他们也希望自己快点完成任务做老师的好助手,整节课的纪律得到了改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7. 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

互动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小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优、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差生尽其所能,学有所得。这实现了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这种互动能够调动优、差生的积极性,将会明显改善课堂纪律。

8. 从兴趣着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篇9: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反思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之必要

(一)职业道德要求。作为一个称职的老师,应该常常反思,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个人是否已经做到最大努力,是否在混日子,是否爱学生,课堂时间是否充分灵活运用,教学内容是否与目标有关联,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教学内容。

(二)突破固有教学的要求。教师教学有着固有的模式,而一旦定格,难以改变,包括思维定势、权威定势和书本定势等。教师应该在反思中进行思维创新,寻求师生交流新方式及新的教学表达。

(三)个人完善的要求。教师在反思中进步,认清自己,进行自我批评教育,并努力寻求自身的完善,达到教学成果的提高,随着时间推移,个人素质也会相形见长。反思能激发教师的学习追求,反思产生困惑,困惑推进学习进步,进而在书海中徜徉,得到知识的提升。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论述

(一)反思总要求

1.反思的寻本溯源。教学是个历史过程,教师应该从历史动态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结合学生意见,进行教学完善。

2.学习反思。教师应该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学习他人长处,开展听课交流,与自身缺陷作比较,去粗取精,提升自我。

3.讨论反思。教师相互之间可以以讨论的方式,定期进行交流,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分享经验,总结技巧,到达共同提高。

(二)反思具体的操作办法

1.书写教学日记。教学日记记录着教师当天教学情况,是教学主动探求自身教学不足的主要方式,应该真实记录,不偏不倚,直面错误更要肯定经验,做到持之以恒。

2.自我反思表格外化。教师可制作简单表格,以视觉形式外化,着重主管感觉,做到课后反思与周度反思结合。

3.互动讨论。相比与教师的自我反省、反思,通过自我寻找矛盾、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来说,互动讨论突破了反思的局限。教师们互动讨论借鉴,群体献智献策加强了交流,丰富了教学经验。

4.论文撰写和课题反思。教师应有写论文的思想准备,针对课堂提问、学习探究、课程引入、概念讲解等,自行撰写研究论文,这能从根本、大局上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目标,青年教师更不可推卸。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做到教学的反思、改进、提高。这样的感受是撰写过论文的教师都有过的。课题研究指教师以小问题大处理的方式,对困难问题进行谈话、观察、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寻求问题产生根源,进行课题方案研究设计,集中众智,得到解决之道。虽然各种原因使得课题研究困难,所以有借鉴性数少。其实课题研究应该小问题大入手,结合实际。

充分利用科技图像。对有条件的学校,保存着优秀教师教课录像,教师可以自行发掘,在观看过程中记录觉得该学习的地方,思考这样做的目的,为什么,以及换我该怎么做。对于自身的录像,应敢于直视,发现其中的不足,思考改进方法。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应该进行对整体有所把握,考虑是否应该更改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是否能进一步完善。

(三)反思需要内涵的提升

虽然反思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得到自我的提升,但反思大多只限于皮毛,难以根究其内涵。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经典教学课堂示范,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配合紧密,自学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无一不应用其中,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教师与学生都大放光彩,为之激动。但是,在每年的教学实践中,此种课程少之又少,原因是因为这种只存在于教学参观与比赛中,教师内心上对此产生排弃。那么,教学不仅要反思,而且要在内涵上下功夫,做到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我认为内涵的提升应该做好几个方面问题。

反思正面性。根本目的是使教学行为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从感性的高度提升为理性认识,从各层面发挥反思闪光点。可以对下面几种情况进行思考:何种情景可以促使教学实践成功发挥;教学应该以何种理念作为支撑即理论性支持;应该怎么样进行教学;从成功教学案例中给我们的启发点等。

反思负面性。即对教学实践中缺点的反思,教学活动难免存在不足,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其归纳分析。应该进行以下思考:教学活动中的难处;难处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即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下次教学我会怎样改正发挥;从中我学到了什么启发等。

反思对比性。即对不同的教学行为对比反思。如大部分老师都担任着几个班的教学任务,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行为,进行正面与负面反思,然后理性对比,从中可以得到何种启发。这种自我的对比反思,对教师个人要求较高,要有正面的勇气。因为同一教师的不同教学,主体的同一性决定了教师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应该冷静理性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推动自己教学成果的不断进步。

三、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进行理性反思,提升反思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顾志方.VB选择结构的教学与反思——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案例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4):25,27.

[2]高慧艳.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两点反思[J].成才之路,2011(23):5-5.

[3]林永胜.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实践与反思[J].文理导航,2011(8):86-86,83.endprint

【摘 要】“吾日三省吾身”。个人自身发展需要在日常的反思中得到完善。同样,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教学方式、教学进度进行日常分析,使其能满足教学实践要求。高中信息技术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较好掌握信息技术,对将来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做好教学反思,做到在反思中发现不足,从反思中进步。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反思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之必要

(一)职业道德要求。作为一个称职的老师,应该常常反思,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个人是否已经做到最大努力,是否在混日子,是否爱学生,课堂时间是否充分灵活运用,教学内容是否与目标有关联,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教学内容。

(二)突破固有教学的要求。教师教学有着固有的模式,而一旦定格,难以改变,包括思维定势、权威定势和书本定势等。教师应该在反思中进行思维创新,寻求师生交流新方式及新的教学表达。

(三)个人完善的要求。教师在反思中进步,认清自己,进行自我批评教育,并努力寻求自身的完善,达到教学成果的提高,随着时间推移,个人素质也会相形见长。反思能激发教师的学习追求,反思产生困惑,困惑推进学习进步,进而在书海中徜徉,得到知识的提升。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论述

(一)反思总要求

1.反思的寻本溯源。教学是个历史过程,教师应该从历史动态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结合学生意见,进行教学完善。

2.学习反思。教师应该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学习他人长处,开展听课交流,与自身缺陷作比较,去粗取精,提升自我。

3.讨论反思。教师相互之间可以以讨论的方式,定期进行交流,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分享经验,总结技巧,到达共同提高。

(二)反思具体的操作办法

1.书写教学日记。教学日记记录着教师当天教学情况,是教学主动探求自身教学不足的主要方式,应该真实记录,不偏不倚,直面错误更要肯定经验,做到持之以恒。

2.自我反思表格外化。教师可制作简单表格,以视觉形式外化,着重主管感觉,做到课后反思与周度反思结合。

3.互动讨论。相比与教师的自我反省、反思,通过自我寻找矛盾、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来说,互动讨论突破了反思的局限。教师们互动讨论借鉴,群体献智献策加强了交流,丰富了教学经验。

4.论文撰写和课题反思。教师应有写论文的思想准备,针对课堂提问、学习探究、课程引入、概念讲解等,自行撰写研究论文,这能从根本、大局上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目标,青年教师更不可推卸。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做到教学的反思、改进、提高。这样的感受是撰写过论文的教师都有过的。课题研究指教师以小问题大处理的方式,对困难问题进行谈话、观察、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寻求问题产生根源,进行课题方案研究设计,集中众智,得到解决之道。虽然各种原因使得课题研究困难,所以有借鉴性数少。其实课题研究应该小问题大入手,结合实际。

充分利用科技图像。对有条件的学校,保存着优秀教师教课录像,教师可以自行发掘,在观看过程中记录觉得该学习的地方,思考这样做的目的,为什么,以及换我该怎么做。对于自身的录像,应敢于直视,发现其中的不足,思考改进方法。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应该进行对整体有所把握,考虑是否应该更改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是否能进一步完善。

(三)反思需要内涵的提升

虽然反思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得到自我的提升,但反思大多只限于皮毛,难以根究其内涵。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经典教学课堂示范,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配合紧密,自学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无一不应用其中,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教师与学生都大放光彩,为之激动。但是,在每年的教学实践中,此种课程少之又少,原因是因为这种只存在于教学参观与比赛中,教师内心上对此产生排弃。那么,教学不仅要反思,而且要在内涵上下功夫,做到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我认为内涵的提升应该做好几个方面问题。

反思正面性。根本目的是使教学行为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从感性的高度提升为理性认识,从各层面发挥反思闪光点。可以对下面几种情况进行思考:何种情景可以促使教学实践成功发挥;教学应该以何种理念作为支撑即理论性支持;应该怎么样进行教学;从成功教学案例中给我们的启发点等。

反思负面性。即对教学实践中缺点的反思,教学活动难免存在不足,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其归纳分析。应该进行以下思考:教学活动中的难处;难处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即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下次教学我会怎样改正发挥;从中我学到了什么启发等。

反思对比性。即对不同的教学行为对比反思。如大部分老师都担任着几个班的教学任务,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行为,进行正面与负面反思,然后理性对比,从中可以得到何种启发。这种自我的对比反思,对教师个人要求较高,要有正面的勇气。因为同一教师的不同教学,主体的同一性决定了教师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应该冷静理性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推动自己教学成果的不断进步。

三、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进行理性反思,提升反思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顾志方.VB选择结构的教学与反思——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案例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4):25,27.

[2]高慧艳.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两点反思[J].成才之路,2011(23):5-5.

[3]林永胜.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实践与反思[J].文理导航,2011(8):86-86,83.endprint

【摘 要】“吾日三省吾身”。个人自身发展需要在日常的反思中得到完善。同样,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教学方式、教学进度进行日常分析,使其能满足教学实践要求。高中信息技术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较好掌握信息技术,对将来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做好教学反思,做到在反思中发现不足,从反思中进步。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反思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之必要

(一)职业道德要求。作为一个称职的老师,应该常常反思,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个人是否已经做到最大努力,是否在混日子,是否爱学生,课堂时间是否充分灵活运用,教学内容是否与目标有关联,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教学内容。

(二)突破固有教学的要求。教师教学有着固有的模式,而一旦定格,难以改变,包括思维定势、权威定势和书本定势等。教师应该在反思中进行思维创新,寻求师生交流新方式及新的教学表达。

(三)个人完善的要求。教师在反思中进步,认清自己,进行自我批评教育,并努力寻求自身的完善,达到教学成果的提高,随着时间推移,个人素质也会相形见长。反思能激发教师的学习追求,反思产生困惑,困惑推进学习进步,进而在书海中徜徉,得到知识的提升。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论述

(一)反思总要求

1.反思的寻本溯源。教学是个历史过程,教师应该从历史动态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结合学生意见,进行教学完善。

2.学习反思。教师应该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学习他人长处,开展听课交流,与自身缺陷作比较,去粗取精,提升自我。

3.讨论反思。教师相互之间可以以讨论的方式,定期进行交流,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分享经验,总结技巧,到达共同提高。

(二)反思具体的操作办法

1.书写教学日记。教学日记记录着教师当天教学情况,是教学主动探求自身教学不足的主要方式,应该真实记录,不偏不倚,直面错误更要肯定经验,做到持之以恒。

2.自我反思表格外化。教师可制作简单表格,以视觉形式外化,着重主管感觉,做到课后反思与周度反思结合。

3.互动讨论。相比与教师的自我反省、反思,通过自我寻找矛盾、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来说,互动讨论突破了反思的局限。教师们互动讨论借鉴,群体献智献策加强了交流,丰富了教学经验。

4.论文撰写和课题反思。教师应有写论文的思想准备,针对课堂提问、学习探究、课程引入、概念讲解等,自行撰写研究论文,这能从根本、大局上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目标,青年教师更不可推卸。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做到教学的反思、改进、提高。这样的感受是撰写过论文的教师都有过的。课题研究指教师以小问题大处理的方式,对困难问题进行谈话、观察、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寻求问题产生根源,进行课题方案研究设计,集中众智,得到解决之道。虽然各种原因使得课题研究困难,所以有借鉴性数少。其实课题研究应该小问题大入手,结合实际。

充分利用科技图像。对有条件的学校,保存着优秀教师教课录像,教师可以自行发掘,在观看过程中记录觉得该学习的地方,思考这样做的目的,为什么,以及换我该怎么做。对于自身的录像,应敢于直视,发现其中的不足,思考改进方法。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应该进行对整体有所把握,考虑是否应该更改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是否能进一步完善。

(三)反思需要内涵的提升

虽然反思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得到自我的提升,但反思大多只限于皮毛,难以根究其内涵。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经典教学课堂示范,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配合紧密,自学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无一不应用其中,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教师与学生都大放光彩,为之激动。但是,在每年的教学实践中,此种课程少之又少,原因是因为这种只存在于教学参观与比赛中,教师内心上对此产生排弃。那么,教学不仅要反思,而且要在内涵上下功夫,做到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我认为内涵的提升应该做好几个方面问题。

反思正面性。根本目的是使教学行为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从感性的高度提升为理性认识,从各层面发挥反思闪光点。可以对下面几种情况进行思考:何种情景可以促使教学实践成功发挥;教学应该以何种理念作为支撑即理论性支持;应该怎么样进行教学;从成功教学案例中给我们的启发点等。

反思负面性。即对教学实践中缺点的反思,教学活动难免存在不足,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其归纳分析。应该进行以下思考:教学活动中的难处;难处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即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下次教学我会怎样改正发挥;从中我学到了什么启发等。

反思对比性。即对不同的教学行为对比反思。如大部分老师都担任着几个班的教学任务,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行为,进行正面与负面反思,然后理性对比,从中可以得到何种启发。这种自我的对比反思,对教师个人要求较高,要有正面的勇气。因为同一教师的不同教学,主体的同一性决定了教师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应该冷静理性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推动自己教学成果的不断进步。

三、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进行理性反思,提升反思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顾志方.VB选择结构的教学与反思——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案例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4):25,27.

[2]高慧艳.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两点反思[J].成才之路,2011(23):5-5.

上一篇:远程教育的内容下一篇:《月光下的凤尾竹》舞大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