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作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2024-04-30

导论作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精选8篇)

篇1:导论作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总结国贸10戊班缪倩玉

国际经济与贸易,顾名思义,这门专业是由经济与贸易两部分组成的。

贸易与经济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贸易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是与商品经济紧密联系的一个范畴。它的产生,以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贸易。

商品经济是同自然经济相对而言的。如今,自然经济已不再占主导地位了,因此。当今社会是处于以商品经济为主体运行的社会。在商品经济下,各种不同的经济单位在建立起来,单独的经济部门的数量日益增多,执行同一经济职能的经济单位的数量日益减少。

贸易属于历史的范畴,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壮大,日益显示出它在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缺少的地位。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共同的特点就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生产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因此,贸易对生产本身的影响以及它们总的来说所起的作用,仍然是完全次要的。贸易主要是从一些富裕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商品的交换活动。开始,它们既是商品的生产者又是商品的出售者,交换的品种,数量和范围都是有限的。随着交换的发展,这些人独立出来了,成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但是,这时的贸易,始终是依附于奴隶制和封建的经济关系,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依附性,有限性和地方性的特征。主要通过贱买贵卖,采用白占和欺诈的手段,进行不等价交换,来攫取贸易的利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生产日益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产销矛盾开始突出。当地生产的商品,当地销售不了,而当地需要的产品,当地无法满足。因此,就需要互相寻找市场,扩大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而这种交换的扩大,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

可以说,贸易的产生是历史,它既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条件。贸易的产生,标志着商品交换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经济事业。它的独立存在,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由此说来,贸易与经济可以算得上是一对“好兄弟”了。毕竟,首先,贸易是商人从事的事业。贸易与商人是密不可分的,贸易是由商人来承担,没有商人构不成贸易,贸易就要失去基础和条件。而贸易是商人赖以生存,借以发展的经济事业,没有贸易的发展,就没有商人进行资本积累的条件。因此,商人的整体活动构成了贸易发展的根本条件,而贸易的存在又为商人的活动创造广阔的天地。其次,贸易是一个经济行业。它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有机构成,沟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它的作用是全社会的,多层次和多方面的。而商人的活动则是微观的,具体的媒介商品交换,它的作用具有直接性和现实性。商人的整体活动所构成的社会效应体现了贸易的社会职能。再次,贸易的发展有一个过程,经历着不同的阶段。贸易是商品交换的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历史产物。贸易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它的规模、结构和形式都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制,受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所限制。最后,贸易的发展经历着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既有反映商品规律和交换活动的一般共性,也有受不同生产关系所制约显示一定历史的特殊性。这两者是互相补充、互相制约、互相印证的关系,不存在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发展贸易既要考虑共性的要求,遵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掌握贸易活动的共同特点,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才能促进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外资 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我国各类企业对涉外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外贸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

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商务外语沟通能力和 计算 机应用能力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通晓我国外贸政策和理论、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进出口交易程序与合同条款等。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国际经济 金融、政治 法律、社会文化等情况第三,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时时注意外贸工作的动态、情况、问题,及时捕捉国际贸易信息和良好商机。要敢于创造新思维、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从而在商战中出奇制胜。都说,“商场如战场”,不错,的确如此,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就业前景是很不错的,当时在众多专业中选择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主要是看好它的就业前景—

方向1,贸易公司,成为单证员,业务员,外销员,国际商务师,外贸经理。

方向2,公务员,海关,商检,商务员。

方向3,外贸公司。

国际经济与贸易,它的就业前景是很好,但它对人才的要求确实很高的: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以及政府机关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业务、管理、研究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复合式创业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扎实的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具有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的综合素质及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本培养方案的特色比较二表培养方案增大了外语课比例,调整了9门与国外大学对接课程,以适应中外联合办学的需要。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

2.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3.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4.精通英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书刊及资料,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5.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6.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7.知识面较宽广,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8.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实际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三、学制和学位

学制四年,修完所规定的180学分(含专业选修课16学分,公共选修课9学分,实践教学33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同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外贸专业英语、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外贸函电、国际商法、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五、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

公共课852学时,占总学时的30.67%;

基础课304学时,占总学时的10.94%;

专业基础课594学时,占总学时的21.38%;

专业课698学时,占总学时的25.13%;

选修课330学时,占总学时的11.88%。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要求

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调查、认知实习、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模拟国际商务仲裁、海关管理与报关程序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实践环节说明:社会调查安排在第二学期,时间为1周;认知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时间为1周;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安排在第四学期,时间为1周;模拟国际商务仲裁安排在第五学期,时间为1周;海关管理与报关程序实训安排在第六学期,时间为1周;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时间为3周;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时间为7周;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为15周。

七、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类型。考试课为百分制;考查课为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选修课为通过和未通过。

八、课程简介

1.国际贸易理论:系统地研究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措施。

2.国际贸易实务:本门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涉外业务特点的政策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3.国际结算:本门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以实务为主。主要阐述了国际贸易中结算的票据、方式和运用。

4.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从数量方面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变化规律的应用学科。计量经济学是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实际观测的统计数据(或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从事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数量规律的研究,并以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异方差性、自相关性、多重共线性、虚拟变量及其它问题、联立方程组模型、单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5.世界经济概论:这门课程全面系统的阐述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现状和未来趋势,揭示世界经济领域的特有矛盾和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国际经济问题提供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资料;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国外经验和教训。

6.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宏观经济的理论,以凯恩斯理论为主。同时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微观经济的理论,主要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

7.国际金融:本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以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作为研究的对象,说明国际范围内金融活动的主要问题,阐述国际间货币和借贷资本运动规律。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有三: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概念的基本原理;掌握外汇交易业务和外汇风险防范业务知识的技能;系统准确地理解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今后能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

8.外贸专业英语:课程主要是对外经贸业务知识的综合训练,培养在对外经贸活动中熟练使用英语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外贸信函、国际收支平衡、外汇汇率、国际支付、托收和信用证业务、贸易术语、票据、运输单据、保险以及与外贸有关的法律法规等。

9.外贸函电:本课程通过介绍外贸实务中各种英文业务函件,电传和传真以及其它方式的写作格式,商业、术语和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并通过介绍对外贸易各环节的具体做法,使学

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熟练掌握对外贸易业务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及表达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外贸业务工作能力。

10.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货币和货币资金为对象,以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中心,揭示金融的发展规律、运行机制、制度安排等。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并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1.国际商法:该课程讲述内容为国际商事统一法规则,具体包括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及保险法、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等几个分支。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为:通过国际商事统一法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及司法判例的研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国际商法的实体规则及程序规则,为将来从事国际经贸法律研究或实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外贸单证填制实验:本课程根据单证工作技术性、政策性和操作规范性都很强的特点,对进出口贸易操作中各项单证的种类、作用、内容、缮制方法及缮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详细介绍和说明,同时介绍制作各类外贸单证的相关知识及有关国际贸易惯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对外贸易单证的操作流程,以及各种外贸单证的制作方法及制单技巧,并能够独立制作和审核各种外贸单证。

据统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薪酬指数:

1.毕业生1年薪酬指数:69%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6%。按照十分制计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61,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

2.毕业2年薪酬指数:54%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2%。按照十分制计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51,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

3.毕业3年薪酬指数:44%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3%。按照十分制计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40,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中,94%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5%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9.5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前景指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2%,29%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6.32,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上。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作舒适度指数:

40%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14%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6.64,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中等。

在以后的国贸专业学习中,主要是以基础为主,多方面,多元化的发展自己!

篇2:导论作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郭俊岐 42019199 经贸二班

还记得第一节课邓敏老师曾说过:“国际经济与贸易这门学科培养的是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并能将其运用于实际研究,解决国家在对外贸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学者。”我深以为然,相对于其他经济学相关专业同学们,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上多了国家经济政策,国际关系类的相关课程,也相应的减。少了一些数学类的课程。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课中,我们学习的内容大都是国家政策与国际经贸的关系,以及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新发展,而不是像学习其他带有“经济”的科目一样,学习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概念。我觉得,不同风格的三个老师对于这门课程的讲授不仅让我对当今国际贸易格局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激发了我学好国际经济与贸易这门专业的兴趣。

首先是邓敏老师的第一节课,我愿称其为“总导论课”,因为整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概念导入与内涵界定。老师列举了几个案例让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案例分别是韩国的“光头运动”和中国的进博会。

“光头运动”和“死守运动”让我知道了像电影一样的文化产品也可以称作世界贸易中的商品,电影配额也可以用来当做政治或经济筹码进行交易。也让我认识到了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当下,完全的自由贸易仍可能一定程度上损害本国的利益,而国家间经济与贸易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关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祖国的繁荣和强盛。恰巧,学习进博会知识的前几天,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当我在公众号上看到有关进博会的新闻时,我都是直接划过,因为我不觉得在遥远的上海开这样一场会和身在大学的我有什么关系。但听完邓敏老师的讲解,又查阅了些资料,我明白了,进博会不仅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开放包容;更是推动中国走向国际的桥梁,为全球提供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进博会体现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体现了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智慧,中国勇气,中国担当。进博会是我们对全球发展的重大贡献,而全球发展,终将惠及我们这一星球上的每一个个体。总而言之,身为经贸专业大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加强对国际政治经济大事的关注和了解,不是因为这样做能为我们带来多高的分数,而是因为我们知道的越多,见识的越广,在遇到新问题时,我们能做的就越多。

此外,邓敏老师还给我们解释了一些经济学常用的词汇,带我们区分了国际经经济与贸易和国际商务的研究方向。邓敏老师的“第一课”为我们学习接下来的课程打好了基础,也让我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吴钢老师的三节课的题目分别为《经济全球化与贸易网路专题》《“一带一路”倡议与经济治理专题》和《全球价值链与新贸易核算》。在第一节课上,他向我们讲授了网络研究方法,用贸易网络的形式来研究经济全球化,但这里,我主要想探讨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的内容。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我之前也曾在财经英语这门课上学过,但吴钢老师讲授的内容完全不同,为我们开拓了经济研究的新思路。他植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我们一起探讨了基于经贸网络视角“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的必要性。中国在国际经济地位整体接近美国,但在国际贸易中的嵌入不足,与世界各国的练习不够,所以此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很有必要的。与此同时,利用贸易竞争优势关系网络构建模型,我们也得出了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更加具有组织治理优势的结论。最后,老师通过一系列图表让我们了解了“一带一路”对于中国外贸经济发展的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地发展,它对中国外贸经济“稳增长”和“调结构”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最后一堂课,也就是《全球价值链与新贸易核算》,吴钢老师向我们讲解了三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全球价值链,新贸易核算和新发展格局。前两个板块主要是理论化的一些内容,对我也许过于高深,所以在这里我主要想谈谈我理解的新发展格局。在这节课的开始,老师曾说过经济与贸易类研究应注重研究不断发展的新业态,不应古板守旧,泥古不化。而我国当前最新的经贸政策,莫过于在2020年4月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了。新发展格局,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国为什么要提出新发展格局?我想问题的答案可以在我下一段要写到的蒋为老师的一节课上找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我认为,现阶段的我国,只有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过度依靠外需的出口型经济转化为内外需平衡的“新常态”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才能更好适应当今的国际局势,更好应对风险,迎接挑战。

最后,是蒋为老师的两节课:《数字贸易驱动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蒋为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准备的ppt也十分精美,尤其是在第二次课上他用中国出口结构,各国出口依存度等图表向我们详细解释了中国面临的对外贸易转型的新挑战。下面,我将就蒋为老师的两节课,粗略的谈谈我的理解。

首先是关于数字贸易和第三次全球化的问题。众所周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进步,贸易方式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贸易对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进入了数字贸易的新时代。尽管逆全球化愈演愈烈,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已然终结,但由于信息技术催生的第三次数字化浪潮正以勃然生机改变着整个世界。数字贸易的发展改变了全球价值创造的模式,也为发展中国家超越式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因此,我国更应该沉着把握机遇,从容应对挑战。这也与第二节课的内容紧密相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相对封闭的经济体发展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原因不仅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还有经贸体制的不断完善,然而,中国的外贸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的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而随着“人口红利”被消耗殆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想要继续维持以低廉劳动成本为优势的出口导向性经济是不可能的。为了应对这种状况,我们不仅应该调整出口结构,提高中高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更应该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从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驱动型经济,也就是我上文提到过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的构建。以此来应对世界政治经济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还记得在最后一节课上,吴钢老师曾说过,大学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开拓眼界,增加知识。我想,这几节导论课的学习也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学习完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这门课程后,我增加了对于经贸知识的了解,知道了即使是的企业间的国际贸易,也涉及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也明白了一些国家经贸政策出台的原因,知道每一条看似简单的政策背后,都充满了像三位老师一样的经济学研究者的心血。最重要的一点,我学到了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知道了经济学研究的结果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每一条结论的背后都有详实的数据和图表进行支撑。

当然,学习完这门课后,我也有不少的困惑。我觉得其中最有讨论价值的一条是关于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之间关系的。我明白国际经贸专业的基础就在于相信自由贸易比保护贸易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或者,这条件是否无差别的生效于所有类型的国家。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解开我的疑惑。

篇3:知识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科技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科技进步是推动一国经济和贸易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出口效益和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可以使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高技术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可以改善贸易条件,从而提高外贸的经济效益。

(一)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决定原材料、能源消耗和劳动消耗的多少

如果各国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相同,科学技术就决定了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高低,从而决定了谁是进口国,谁又是出口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就通过证实分析发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出口比率,同生产成本中科技开发费用的比例以及同职工队伍中技术研究开发人员的比例之间,存在着鲜明的正比例关系。发达国家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在其整个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如办公设备和电讯设备出口额增长率1994年高达22%,居同类产品之首,在贸易中的比重已上升到11.5%。这种产品具有单位产品资源消耗低、技术附加值高等优点,从总体上说存在着生产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

(二)科技水平将通过影响出口商品的市场需求,进而影响到商品价格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普雷比什·辛格的理论,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一般小于1.随着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初级产品的相对需求将越来越少,而发展中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又将迅速扩大初级产品的绝对供给,竞争日益加剧,导致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降。80年代,初级产品的价格一般只相当70年代的60%,而进入90年代以后,初级产品价格仍在继续下降,且年下降率都12%~37%左右。另一方面,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知识含量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一般较大。当收入不断增加时,人们对制成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而且制成品存在规模效益并因技术进步而使成本下降。因此,制成品听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的价值相当高,获取利润也相当多。制成品价格随着知识含量的提高,每单位价值也在不断提高。

(三)科技进步可以不断改善贸易条件,从而提高外贸经济效益

所谓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一般来说,利用先进科技水平生产出来的商品在市场上居于垄断地位,价格竞争能力和非价格竞争能力都比较强,出口厂商往往能获取超额垄断利润,而科技水平较低的商品则因竞争激烈等原因,赢利较少。因此,要改善贸易条件,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多出口技术含量高的商品,使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发达国家不断提高其外贸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它们在相当长时期内在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生产与贸易中处于垄断地位,常常获得很高的垄断利润,而且高新技术使之开发和制造出差别化、高质量、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保持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总之,科技进步是推动一国经济和贸易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一国借以增强出口竞争力,提高出口效益和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

二、国际贸易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

(一)进口贸易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

进口贸易促进科技进步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商品进口引起的国际技术外溢,二是技术进口。其中第二条途径是主要的,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节省时间,减少浪费和研究开发不成功的风险。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可以加快传统工业的改造发展新兴产业,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二)出口贸易对科技进步的作用

一是出口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迫使企业加强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不断提高本企业的科技进步水平;二是出口市场的扩大,市企业可以获得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利益,加速技术创新;三是通过出口贸易的发展获得技术引进的所需的大量外汇;四是出口潜力的存在,还会导致外资流入,促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流入。

三、我国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不高,档次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逐步实现出口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出口商品结构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出口产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大多数出口制成品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知识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是粗加工和初级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我国加工贸易所占出口比重超过50%以上,过于向初级加工部门倾斜,出口增长乏力和贸易条件恶化,形成需求结构高级化与供给结构低级化的矛盾。近几年出口增长很快的是服务、棉布、棉针织品、毛针织品,轻工产品多数是低档、低值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机电产品也是以手工工具、机械零部件、元器件、消费性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等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几乎是空白。

(二)技术和项目引进情况不尽如人意

在替代进口活动中,我国十分重视技术和项目引进,但情况并不理想,企业对新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自主开发能力偏低,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进口,而且技术的引进中,没有注意消化、吸收引进的新技术,也没有相应的条件进行技术革新,形成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不良循环格局,大大制约了产业进步与产业升级,使贸易结构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缺少国际贸易急需的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力资本是贸易发展的重要要素。知识的扩展速度和影响领域,明显影响到国际贸易的速度与成败。从我国情况看,应当属于劳动力供给无限的国家,但实际上我国的人力资本结构是一种“小托大式”结构,高智能、高技术劳动所占比重极小,却承载着12亿人口的现代化重担。特别是国际贸易领域,以前传统工业经济下的人才培养、教育与使用,与知识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四、适应知识经济要求,强化出口贸易技术创新,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从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已不是物质类的有形资本,而是取决于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水平。世界性的经济竞争特别是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物化的商品中的知识含量的竞争。技术落后,出口商品就没有竞争力,就会被动挨打。21世纪的国际贸易战就是知识经济、就是科技战,我们除了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及时调整国际贸易政策之外,还应该时刻关注世界科技发展新动向,主动切入世界高新技术的前沿阵地,及时确立自己在不断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实施出口贸易技术创新,推进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的“双高产品”出口,是转换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和高效增长的客观要求。为了强化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要在体制上、政策上和组织结构等方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科技进步在国际贸易中的贡献。

(一)加速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贸易商品结构

增加我国短缺的资源产品进口、技术引进和机器设备的进口,重点购买技术专利,坚持少进口、多研制,并形成相应的自主研究开发、生产能力。

(二)创新外贸体制和外贸战略

大中型外贸企业(集团)应尽快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或者将现有的科研设计院所并入外贸企业,还可以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相对稳定的协作关系,积极承担起技术开发的重任。

(三)采取技术导向型发展战略

在本国政府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经济的组织方式和实施手段,有序地开展国际贸易,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国际贸易利益,促进我国劳动力生产率迅速提高。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

全面、深入地贯彻执行“科技兴贸”的战略方针,加强研究开发,把以知识经济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放在高技术产业化、商品化上,并以技术出口带动科技成果转化。

(五)加快培训和发展技术市场

完善有关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调动和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中型外贸企业等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外贸企业通过技术贸易购买急需的高新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出口商品的知识含量、增加附加值,促使外贸出口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不断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了高科技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扩散,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六)扩大技术出口,推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篇4:导论作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职教类高校的教学应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应该遵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宗旨,更多地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可是从当前我国职教类高校的教学实际看,特色并不明显。本文选择《国际贸易实务》这一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就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高职学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用型课程。从教学目标上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此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惯例,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素质、教学方法和模式等多种原因,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1.教材老化,致使教学内容不能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完全接轨

在国内有影响的教材有两个版本:一是以对外经贸大学编写的“国际贸易实务”为代表的“北派”,“北派”的特点是重理论;二是以上海外贸学院编写的“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为代表的“南派”,南派的特点是重实践。但即使是以实践为主的教材也不免是纸上谈兵,而且多年来内容变化不大。长期以来很多院校使用的都是自编教材,这些自编教材多半是以上述两个教材为蓝本,内容上大同小异,教材跟着教材走,而不是跟着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走。比如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600号文件规定信用证一经开立,即为不可撤销信用证,删除了《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500号文件中可撤销信用证的概念,但是如今高校使用的教科书中还依然出现“根据信用证是否可撤销,信用证可分为可撤销信用证和不可撤销信用证”的文字。

2. 师资队伍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即“理论+实务”的“双师”型教师。可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教育系统的,根本没有外贸实战经验,教师的讲授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对该课程进行形象透彻的讲解,从而使课程教学显得苍白无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有过相关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通过实践案例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内容。

3.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薄弱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非常薄弱。学生没有机会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流程,没有机会了解进出口业务各环节的业务操作具体事项。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很难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所以这种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既不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也不符合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的对策

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要突出高职类院校的特色,又要结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笔者结合自己在该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就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提出探讨。

1.紧跟国际贸易的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实践者每时每刻都在创新,如果教师不能将国际经贸领域最新进展和前沿内容渗透于教学当中,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自从接受的那一刻就已经落后了。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教材具有滞后性,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教材的内容,应及时补充更多更新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如WTO的最新进展、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最新运用等。教师必须做到知识的及时更新,跟踪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才能将国际贸易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中来。

2.加强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初是由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提出的,但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双师型”教师都必不可少。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应该有一批“双师型”教师—既精通理论又擅长实践的教师。因此,专业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学校还要适当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学队伍中去。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为教师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让教师最大程度的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遵循授课实践化的原则,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以任务或项目、能力目标的实现为目的,合理采用如下教学方式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外贸实际业务。

一是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是将国际贸易业务引进校内实验室,从大量的实际业务中选择典型内容组成一套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程序,情景模拟教学使学生能独立与外商签订完整的国际贸易合同。模拟教学过程中,通过解决教师设置的各种障碍,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变能力。

二是利用外贸软件模拟教学。软件模拟教学是利用国际贸易软件在校园网络上完成国际贸易过程的一种实训的方式。模拟教学模块主要由交易准备阶段、交易磋商阶段、签订合同阶段、履行合同阶段四部分组成。通过软件模拟教学使学生对采用电子商务方式进行国际贸易有初步的了解,增加了感性认识。

三是学校应想尽各种方法,建立几个比较稳固的教学实习基地。基地实习就是学校与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将企业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让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地训练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在企业实地参与业务操作,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能力的训练。学生在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全部过程,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要求。

(2)改革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发制作PPT课件、拍摄专门教学片、制作网络课堂,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手段丰富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服务。另外可以定期聘请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作专题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和实习,开拓学生的视野。

(3)改革双语教学。鉴于英语应用能力在外贸业务中的突出地位,可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中英文双语教学试点。在对全部模块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部分模块内容用英语授课,特别加大对合同条款的英语例句解释、对贸易惯例原文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与客户进行沟通的能力。

新的全球贸易形势、新的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都对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不懈地改革,使之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服务。

篇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课论文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识和大学四年的规划

摘要

本文包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认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状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动态、本科四年的学习计划四个方面内容,具体阐述了笔者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识和对未来学习的规划。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本介绍、就业状况、专业动态、学习规划

一、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认识

(一)基本概念

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或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是一门大学专业,该专业培养能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培养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和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与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对外贸易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1]。

(二)发展过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类专业设置已有较长的历史。建国初期,我国部分高校就设置了国际贸易类专业,然而在我国旧经济体制之下和十年**期间,长期忽略和限制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没有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因此外贸高级人才的培养规模较小。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一些高校陆续设置了国际经济、国际商务等专业,这些专业很快成为热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急需的人才。

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以后,国内人才市场对涉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对外经贸人才缺口更大,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熟练掌握外语的中高级专门人才。正是在这种需求背景下,加上国际贸易类专业办学门槛较低,一时间各地高校纷纷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专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成为高校招生和就业的热门专业[2]。

(三)课程体系构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课群构成。一是经济学课群,包括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财政学等。二是外贸专业英语课群包括外贸函电、外贸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等。三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群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等。四是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课群包括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实验等[3]。此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数学类科目也在国贸课程体系中有重要地位。

(四)专业学习特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内外并举,对外为主。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所以,它是以企业或国家跨国经

营、国际化发展为前提的。与国内商业研究不同,国际贸易不仅要了解我国的经贸理论、商务环境、市场状况、法律政策及贸易实务,而且要研究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国际市场和国际法规,同时要考虑到具体市场国的情况[4]。由于我们身处在本国,更容易和更直观地感受和掌握我国情况,所以,对外的研究和认识就成为学习中的重点所在。其次,理论与实务并举,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国际贸易活动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一方面它需要深厚、渊博的理论学识为基础,从而使我们具有从事这一职业的基本功。另一方面又需要有较高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在复杂多变和条件各异的国际贸易实务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必须从实践出发,积累知识的同时积累经验。最后,宏观与微观并举,寻求动态适应。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十分宏观,如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有些课程又很微观,如外贸函电等。多数课程既涉及宏观的环境、理论、模式又涉及微观的方法、技巧。为此,学习这一专业就要处理好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找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二者在动态中相适应。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状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就业方向一:市场、公关。企业通过媒介的介绍、传播,和观众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在公众面前树立并强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而在这一系列活动安排中,专业公关是企业的好帮手。

就业方向二:营销人员。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就业方向三:行政、后勤。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就业方向四:金融、保险、投资。工作内容广泛,报酬差距较大,收入多半与业绩挂钩。

就业方向五:对外贸易人员。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为国内客户寻找国外货源;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人员在经验成熟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动态

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主要有五个发展趋势。

1、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贸易增速加快但发展不平衡。

2、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际投资发展迅猛。

3、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多边规则的实施,国际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更加明显。

4、随着科技进步,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领域和层次不断拓深。

5、随着政治、文化、和资源环境因素的渗透,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进程受到的干扰、控制和约束越来越大。

这些发展趋势有好有坏,好的要积极引导,坏的要努力克服,趋利避害,勇于迎接新的挑战。总之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携手打造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明天。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发展同样面临着许多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此专业获得很大发展,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它带来了新的问题。

第一,国际化问题。国际化是本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要求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化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国际化和学术国际化。教学国际化是基础,学术国际化是制高点。

第二,本土化问题。任何一个事物,首先必须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成为世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要更加注重民族特色。中国的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彰显本国特色,才能放眼全球。

第三,市场化问题。国贸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培养的学生与市场衔接存在一些问题。

第四,融合化问题。国际贸易专业和世界经济专业分属不同的院系。财经大学在专业上划分过细,国外基本不存在国际贸易专业,也不存在世界经济专业,只有经济学类的国际经济学专业和商科类的国际商务专业。因此我们必须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其共同发展。

四、本科四年的学习计划

一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一般由四个方面组成:第一是广博的经济学识的储备;第二是语言素质,特别是良好的外语功底;第三是丰富的贸易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积累;第四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一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的四年学习与生活中,应围绕这四个方面,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本人所作的具体学习计划如下:

第一,了解专业的学习、培养方向,掌握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第二,对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结构进行评估,对照即将开始的专业学习,发现自己的优势、劣势,预测自身修习可能遇到的各阶段、各类型的困难;第三,拟定针对自己适应专业学习的学习计划。先制定好一年级的整体计划,经过一年的实践,待熟悉了大学的特点之后,再完善四年的整体规划。其次制定阶段性具体计划,如一个学期、一个月或一周的安排,这种计划的制定主要会根据入学后自己学习情况,适应程度,内容为学习的重点、学习时间的分配、学习方法如何调整、选择和使用什么教科书和参考书等。

第四,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学习方法。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我们要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刻苦勤奋、学到真才实学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不能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不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学科就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甚至浪费时间不学无术。端正了学习态度,还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充分利用时间。大学期间,除了上课、睡觉和集体活动之外,其余的时间机动性很大,科学的安排好时间对成就学业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安排好每日的作息时间表,哪段时间做什么,安排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和用脑习惯,比如在大脑最活跃时进行英语、数学等学科的学习,疲惫时进行体育活动放松身心。总之,科学且充分地利用好时间至关重要。

第五,充分利用第一课堂,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上我们要做到认真且高效地听讲,充分利用好上课时间吸收核心知识。但国际贸易专业诸多课程的学习需要博览,需要实践,需要调查研究和亲身体验。所以,应开辟报刊阅读、收视广播电视、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多途径学习的第二课堂,全方位地充实自己。

总之,在未来的四年里我会怀着一颗谦逊的心,积极乐观地生活、踏踏实实地学习,为将自己打造成优秀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国际经济与贸易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Tm6Jw8eJKCm86EK5KiN7-RLGo3J14h2SnXRDlBiiKuDK0JuvTR_71P3Z2s0UumkOsy8xTjxysst-QGGuVAa-q,2015-11-12

[2]百度文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过程、动态、就业状况及国家机关政策[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3Yot2UZQ587Mo-zZVtEZlPoNcIjhge6v4UTkmJOQymkBQqJR1Li4wyYAx-xCudCFFZOgYTN4fbT_40GB7N6R9gtbcOoD88qHXSbf1ODPT7S,2015-11-12

篇6:导论作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 学号: 专业: 所在班级: 前言:人生规划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生命无法再来一次,一个人也没有权力去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个人生涯是可以改造的,我们人生的剧本是可以自己编写的。职业是跨越一个人一生的事业,规划职业其实也就是在规划自己的一生,认真规划,并加以实施,你的人生便会充实。但只会说华丽的言语是没用的,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取得成功。我相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期待收获的季节。一·认识自我

经过MBTI才储分析,我的性格类型倾向为“ ISFJ ”(内向 实感 情感 判断)

沉静,友善,有责任感和谨慎。能坚定不移地承担责任。做事贯彻始终、不辞劳苦和准确无误。忠诚,替人着想,细心;往往记着他所重视的人的种种微小事情,关心别人的感受。努力创造一个有秩序、和谐的工作和家居 环境。

ISFJ型的人忠诚、有奉献精神和同情心,理解别人的感受。他们意志清醒而有责任心,乐于为人所需。ISFJ型的人十分务实,他们喜欢平和谦逊的人。他们喜欢利用大量的事实情况,对于细节则有很强的记力。他们耐心地 对待任务的整个阶段,喜欢事情能够清晰明确。ISFJ型的人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所以他们如果知道自己的行为真正有用时,会对需要完成之事承担责任。他们准确系统地完成任务。他们具有传统的价值观,十分保守。他 们利用符合实际的判断标准做决定,通过出色的注重实际的态度增加了稳定性。ISFJ型的人平和谦虚、勤奋严肃。他们温和、圆通,支持朋友和同伴。他们乐于协助别人,喜欢实际可行地帮助他人。他们利用个人热情与人 交往,在困难中与他人和睦相处。ISFJ型的人不喜欢表达个人情感,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的情况和事件都具有强烈的个人反应。他们关心、保护朋友,愿意为朋友献身,他们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愿意完成他们的责任和义务。适合领域有:医护领域、消费类商业、服务业领域 适合职业有:内科医生,营养师,图书/档案管理员,室内装潢设计师,顾客服务代表,记账员,特殊教育教师,酒店管理,人事管理人员,电脑操作员,信贷顾问,零售业主,房地产代理或经纪人,艺术人员,商品规划师,语言病理学者,审计,会计,财务经理,办公室行政管理,后勤和供应管理,中层经理,公务(法律、税务)执行人员,银行信贷员,成本估价师,保险精算师,税务经纪人,税务检查员,机械、电气工程师,计算机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地质学家,气象学家,法律研究者,律师,外科医生,药剂师,实验室技术人员,牙科医生,医学研究员 二,认识环境 1,家庭环境认识

我的家庭虽不富裕,但父母收入稳定。家庭成员关系和谐,给了我健康成长发展的空间。2,学校环境认识

**************************************************************************************************************************************************************************************************************************************************(参考自己学校简介)3,社会就业环境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一个就业范围很广的专业,我可以从事金融、财政、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工作。当前中国正处在向第三产业转型的时期,虽然从目前经济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看,这一市场已经过热,但就未来发展看,这一市场还没有达到饱和,对高端的经济类人才的需求还是相当旺盛的。而国贸这一宽口径的专业,为我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方向。

据有关专家保守估计,即使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五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两倍,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十位外贸专才计算就需要180万人,而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五年内也只能培养出65万名该行业人才,尚有一百万人才的大缺口。

虽然我国的外贸行业又遇到一个发展良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国际经贸人才都能受到企业的吹捧,这是因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水平运行状态,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了全面提升,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物操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就业资格证书是最重要的岗位敲门砖,懂得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惯例,从业经验丰富是获得高薪的关键。

三,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职业目标:外贸公司职员

分解组合

1,在大学期间,学好各门课程,顺利通过四年中的各门考试,拿到本科毕业证书顺利从学校毕业,并争取拿到学士学位,英语四六级证书以及计算机二级证书。

2,在假期,找到一家较好的外贸公司实习,通过实习了解外贸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能力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通过实习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接触了解涉外商务活动;英语应用能力具备权威资格认证。四,职业生涯规划 1,大学期间

1)学好各门课程,顺利通过四年中的各门考试,拿到本科毕业证书顺利从学校毕业,并争取拿到学士学位,英语四六级证书以及计算机二级证书。

2)努力学好每一门课程,争取每次过6门。预习,要赶在老师前面;复习,要温固而知新;不要为考试而考试,能真正学以至用。3)对于公共课所涉及到的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如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等,除了要达到本专业的要求之外,还要按照其所属专业课的要求继续深入学习,达到既广又精的效果。

4)努力考取与专业相关的实质性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跟单员资格证书,外销员资格证书等。

5)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地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将目标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6)参加与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等求职技巧,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要积极锻炼自己得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积极尝试并加入校友网络,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到外贸公司找兼职,通过工作了解其运行机制,外贸人员的从业技巧。假期在外贸公司实习,提升业务水平,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2,工作期间

1)在外贸公司找到一份工作。

2)努力学习外贸技巧及运行机制,积累经验;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

3)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级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熟悉外资企业运作机制及企业文化,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五,反馈与调整

如果在计划中未能达到预期,那就尽力而为,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做好。并适当调整我的计划,在具体规划自己的时间。

篇7:导论作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判断题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最近10年,我国对外贸易始终保持顺差。”a.正确

2、判断下列命题:保税区一般视为一国国境之内、关境之外。:b.正确

3、判断下列命题:在关税配额下,进口商即使没有领到配额,也可以办理货物进口报关(a)选择一项:a.正确

二、选择题

1、从美国进口100万美圆商品直接存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该笔金额应计入我国(b)中。b.总进口额

2、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是(c)。c.海洋运输

3、某国2007年出口贸易额为2000亿美圆,贸易顺差500亿美圆,该国当年GDP为1万亿美圆,则该国当年进口依存度为(c)c.15%

4、按照国际服务贸易分类标准,我国公民去欧洲旅游属于(a)a.境外消费

5、我国贸易商采购了日本生产的商品后转卖到韩国,这属于(a)范畴。a.转口贸易

6、目前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为(c)c.机电产品

7、俄罗斯生产的有色金属,由英国的贸易商采购后转卖至中国,对俄罗斯和中国来说,双方进行的贸易方式是(a)a.间接贸易

8、中国生产1单位纺织品需要2个工作日,生产1单位汽车需要100个工作日美国生产这两种产品分别为1、20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学说,(d)d.中国应生产和出口纺织品

9、跨国公司内部交易,将商品由所得税税率较高的地区销往税率较低的地区,制定的交易价格一般比正常销售价格要(a)a.低

10、下列选项中,构成倾销的是(d)d.国国内市场销售价格10元,出口至B国后销售价格为8元

11、李斯特认为一国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最高期限为(d)年 :d.3012、进口商签定进口合同的当日,为了防止将来收到货物时该商品价格大跌而产生交易风险,应采取(a):a.卖期保值

13、下列国家中,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不给予普惠制待遇的是(c):c.美国

14、下列选项中,进口税率一般最高的是(b):b.普通税

15、根据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阶段为(d):d.农工业时期

16、提出“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观点的经济学家是(b)选择一项:b.俄林(奥林)

17、一国实施外汇倾销的前提条件是(a)选择一项:a.本币贬值

18、如果一个进口国对本国纺织品服装加工业实施保护,则在该国海关税则表中,下列哪项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是最高的?(c)选择一项:c.棉衣

19、下列经济特区中,设立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加工贸易的是(a)选择一项:a.出口加工区

20、出口国银行将贷款发放给(b),不属于买方信贷。选择一项:b.出口商

21、下列商品出口配额,一般采用“自动”出口配额监管的是(d)选择一项:d.纺织品

22、在“进口押金制”下,进口商需向指定银行(a)存入一笔现金。选择一项:a.无息

23、出口国政府给予出口商品以下哪种补贴,进口国海关不能征收反补贴税?选择一项:b.不可诉补贴

24、下列选项中,成员国之间实行统一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是(a)a.经济联盟

25、下列国家中,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不给予普惠制待遇的是(c)c.美国

国际技术贸易3次作业

一、判断题

1、技术贸易合同交易双方签字后立即生效。错

2、国际技术贸易的过程要比国际货物贸易的过程复杂。对

3、无偿的国际技术贸易称为国际技术转让。错

4、根据我国技术引进项目的审批程序,只有在项目建议书批准以后,才能进行详细可行性研究。对

5、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中,我国技术引进以制造技术为主。错

6、许可贸易中交易的标的物是技术的所有权。错

7、初步可行性研究的精度要求为+10%。错

二、选择题

1、按照多因素评价法,一个技术项目最低评分应为(d)分。d.1分

2、根据内部收益率指标,下列哪个方案为最优?(c)c.25%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专利权人的权利的是(b)b.缴纳专利维持费

4、根据巴黎公约的规定,发明专利的优先权期限为(c)个月。c.12

5、美国对申请专利采用的审查制度为(d)。d.自动审查制

6、下列选项中,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为(c)。c.新款手机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专利性的是(b)。b.保密性

8、根据我国专利法,对实用新型专利的法定保护期限为(d)年。d.10

9、对生物医药类高新技术转让时,合同中LSLP最有可能为(c)。c.25%

10、计算机软件的核心是(b)。b.程序

11、对技术供方来说,技术转让交易本身所发生的费用称为(b)。b.直接成本

12、下列哪种技术使用费计算方式下,许可方获得的使用费和被许可方实施效果无关?(c)。c.一次总算支付

13、从支付能力的角度考虑,下列哪种提成基础,对受方最有利?(b)。b.利润

14、在我国计算机软件的法定著作权保护期为(b)年,期满可续展一次。b.25年

15、在合同其他条款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哪种许可合同的使用费最高?(b)。b.独占许可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工业产权的为(a)。a.商标

17、(c)评估确定的是技术作为一种资产的产出价格。c.收益法

篇8: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对外贸易进出口持续上涨。2010年以后,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增长强势, 催生出更多新的外贸企业参与到行业当中。民营企业的开放, 使贸易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外贸人才需求量随之增加。

从外贸人才的岗位需求情况来看, 企业所提供的相关工作岗位诸如报关、报检以及出口营销和单证处理人员的需求量在所有外贸工作岗位中所占有的比例分别为22%、19%、25%和34%。对于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掌握世界新的贸易发展动态, 并不断地更新知识, 以适应世界贸易发展。此外, 外贸人员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 在本职岗位上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性质。一些企业甚至于提出实务操作经验超过一年的用人标准, 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和单证员都要求持有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

二、企业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职业标准

以某地区的外贸企业为例。由于本地占有进出口港口的优势, 从2011年开始, 进出口贸易发展出现了强劲的趋势。仅仅2011年上半年, 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以及集装箱运量较前一年分别增长了20%、23.4%, 为1.84亿吨和206.1万标箱。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 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然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也应时代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行业间的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高端的专业人才成为了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对于人才的职业要求中, 除了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 更为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职业修养, 能够承担起与职业领域相关的各项工作, 并灵活运用专业知识, 做到触类旁通。外贸业务能力是企业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所要求掌握的基本能力, 工作人员要运用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通过各方面途径搜索与产品相关的信息以及国内外市场现状, 并且还能够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研发出新的国际产品。从基本职业技能上来看, 要具有使用贸易专业术语报价的能力, 书写发盘函、还盘函和接受函, 各种贸易合同的条款都可以读懂并具有拟定的能力。货物运输和保险、出口外汇核销以及进出口的相关手续都要具备协助办理能力, 同时还要能够处理好包括库户索赔等等的各种矛盾问题。

三、根据企业贸易人才需求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 所从事的岗位要求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型和实用性, 并能够对于相关知识综合运用。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上, 要尊重本土化原则。

(一) 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定向培养人才

培养目标, 是为企业提供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在培养计划中, 首先要按照用人单位所提出的用人标准制定职业培养规划。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 更为注重人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采用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 将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 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中渗入企业文化理念, 以树立“爱岗敬业、诚信文本”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强化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目前企业对于人才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要求, 以能够承担起更为繁重而复杂的工作, 在稳定的心理状态下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各种事务。为了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学校要将心理咨询室充分地利用起来, 请心理专业教师承担心理教育责任, 同时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 并制定心理危机处理方案。班级的心理委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统计, 经过整理后形成学生心理档案上报到心理咨询室, 以利于心理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 制定必要的危机防范措施。

(三) 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

应企业人才需求标准, 学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上要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中心, 实施理论知识的现场教学, 采取案例教学。如果条件允许, 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研究项目, 让部分学生参与到项目研究中, 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培养其职业探索能力。

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将课程教学资料以及教师的教案通过网络传递, 在校园网络空间中建立起虚拟的教学课堂, 运用网络课件教学。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接线的网络教学, 不但能够扩大教学知识的容量,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综上所述, 近些年来, 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所增多, 同时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学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上, 就要发挥人才基地的优势积极地与企业合作, 以利于学生的职业定向培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中国的外贸出口持续增长, 为适应世界经济能力, 国际经济与外贸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 应社会人才的需求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以定向培养, 以补充该专业人才的不足。本论文针对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祁丹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探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

上一篇:单片机应用系统论文下一篇: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