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2024-05-03

小学阅读指导教学设计(共8篇)

篇1:小学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蠡县第三实验小学 耿红红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2.通过阅读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文章,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

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课件《春天在哪里》,会唱的同学拍手跟着唱。

2. 提问: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歌?

3. 是啊,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你们在哪看到了春天的痕迹呢?(学生自由谈)那么用什么样的文字能把我们看到的春天描写下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春天,阅读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二、指导阅读。

(一)阅读“春”散文。课件出示全文。

1.,学生自由阅读文字。

2. 读了这篇文字,你觉得春天给你了什么感觉?带着自己的感觉,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你会读得更美!

3、找一找文中描写了春天哪些景物?

3.你喜欢这篇文字描绘的哪一幅图画?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

4、然后把它抄写下来,再美美地读一读,记一记。

5.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二)走进“童话城堡”

1. 过渡:阅读完春天的美文,让我们走进春天的童话城堡。

2. 自读短文《春天的色彩》想一想:春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3. 分角色朗读。

4. 交流。

(三)感受“春的使者”

1.是谁带来春的消息,春天的使者是谁呢?听老师读《迎春花》。(配乐)

2.学生朗读《春天》。(配乐)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春天的几篇文章,感受了春天的美好,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今天我们班涌现了一批阅读小明星,值得表扬!在这节课里能有感情的读,真了不起!还有读的不熟练的小朋友别灰心,课后继续练习,我们一起加油!课件出示:亲近母语,书香人生。让我们天天读书,快乐读书!

篇2:小学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课内指导,是我校一个语文研究课题,而且还特地为了这个课题,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制定了一本配套手册──《我阅读我快乐──课外阅读小册子》,我所教的班级是实验班之一,坚持每周至少要用一节课至两节课的时间进行指导课,而且每个月总有一节指导课是有目的指向性的,下面这节指导课,就是针对寓言故事进行的。

学生分析

本班是四年级学生,通过近半年来的课外阅读指导,在阅读习惯方面,已经有了自觉、喜好阅读的良好习惯,每周至少能阅读课外书一本;而在方法的掌握上,由于年龄特征所限,仍需要老师加强指导。

指导目标

1.通过学生互相推荐寓言故事,从活动中认识更多的寓言课外书;

2.调动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并进一步形成寓言的阅读习惯;

3.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寓言阅读能力。

指导重点 调动学生阅读寓言兴趣,并形成寓言阅读习惯。

指导难点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寓言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寓言故事课件。

2.学生各自准备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记熟。

3.课外阅读小册子;

指导课时 一课时

指导过程

一、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次上课外阅读课,主要是交流我们所阅读过的寓言,开展一次寓言故事交流会。(师板书课题:寓言故事交流会)

二、复习《寓言两则》寓意,介绍出处

1.提问:什么是寓言呢?

2.介绍出处:我们刚学完的《寓言两则》,它们都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名篇。《纪昌学射》出自《列子·汤问》;《扁鹊治病》出自《韩非子》。

3.过渡:其实,我们的世界还拥有很多的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看过不少。

三、班内互相推荐寓言故事交流活动

课前,同学们都已经把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收录到《课外阅读小册子》中,今天我们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吧。

1.提出小组交流要求。(CAI示要求)

小组交流要求:

A.小推荐,讲一讲:把你想说的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并自己说出故事中的道理,或者考考同组同学你的故事说明的道理;

B.演一演,评一评:同组同学可以帮帮忙,演一演故事,提一提意见,为全班汇报表演做好准备。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让孩子更完整地发言。

(指导方向:推荐的时候还要具体说明书的来源、作者等资料,而评论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一点。)

3.提出班内交流要求,激发求知欲望。

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发现同学们口才越来越棒了,课外书帮了你不少的忙;而且大家都作了很充分的准备,所以都把故事讲得十分生动。接下来,我们全班交流分享吧。先看看我们的分享目标吧:

全班分享目标:

A.小推荐:每组派一名同学当代表讲故事,注意要把寓言故事说清楚,有准备的小组,同组同学还可以帮忙演一演;

B.小评论:代表讲完之后,其他同学来评一评;

C.小评选:其他同学要当评委,评出你心目中的最佳推荐员,谁的推荐令你心动,想立刻阅读那本书。

4.班内交流:

A.4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在台上讲,边讲边把自己的小册子展示,同组同学帮忙在黑板上板书上推介的寓言故事书目、篇目。

B.每一个代表说完,学生互动环节:可以是讲故事的同学提问其他同学,也可以是其他同学评论讲故事的同学。

5.小结: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会阅读了,他们刚才介绍得多好啊。如果你还能与别人分享你的故事你的书更好。但也要注意,记得爱护别人的书籍啊!

6.评价:、现在请大家说说听完推介后,你现在最想看的是哪本书,理由是什么?(指名3.4人说,然后全班投票。)

7.颁奖:最佳推荐员。

8.布置最佳推荐员任务:课后,请最佳推荐员把自己的看过的优秀寓言故事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等资料填写到班级推荐书目表中。

篇3:小学阅读教学学法指导初探

一、阅读教学学法指导要讲究灵活性,体现多样性

学法的设计要灵活多样,形式新颖,展示学法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可以用文字提示的,可以用符号的,也可以用板书设计。如通过读一读、比一比、看一看、讲一讲、唱一唱等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除了重视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的学法指导外,还应该在读书的技巧方面、听说方面、写作技巧的训练方面、语文文字基本训练等方面,加强学生的研究与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开拓视野。

二、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

面对灵活多变的考试卷,教师应该放弃传统教学模式,由封闭式阅读转向开放式阅读,真正做到厚积而薄发。阅读教学指导要在“渗透”方面下工夫,首先是在训练操作中渗透。操作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应渗透每篇阅读课文的教学之中,训练要有的放矢,注重实效,使学生易于接受。例如,通过《她是我的朋友》一文,在导读课文第二部分时,我教给学生的阅读操作方法是“读——划——思——写”。具体要求是:A.轻声朗读课文数遍,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B.用“”划出有关动词说明阮恒为什么会举起小手。C.深入思考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泣、为什么会这样痛哭。D.用一两句话写出阮恒当时的心情。从上述教学可知,只要学法提示具体明确,操作程度清楚明确,学生的阅读理解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要引导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花一些功夫,要善于创设悬念,比如,教学《登山》时,我出示一幅悬崖绝壁、下面是万丈深渊的图画,问学生:“看到图画你们有什么感受?”再把剪贴的人物图,自峭壁边缘移动过来,随后问学生:“如果这个人是你,你会怎么想?是吓得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还是想办法从上面掉下绳索?”当学生思考之时,我接着说:“可是这个人却毅然决然走过来,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的胃口一下被吊了起来,他们读完课文后,一个接一个说出答案。经过及时反馈交流,学生从解答中受到学法方面的启发,便于学生掌握阅读分析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阅读教学学法指导要从不同的角度沟通学生的学习思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的正确答问,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分析理解,不能只终结于学生的准确答案上,而应让发言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在《变色龙》的教学中,在理解文章主题时我们就要求学生结合文章结尾的笑,从不同角度提炼群众在笑什么、为什么笑。结果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提出以下几个观点:A.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一场空。B.笑赫留金偏偏遇上这样一条狗。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学法要靠实践活动的训练

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学法,也才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得到培养,从而达到学法指导的目的。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讲授和归纳学法并不是学法指导的终极目标,而只是一个起始。在此基础上还应给学生自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法,把学法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而形成能力。如在中高年级教学古诗时,教师可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让他们运用以前学习和归纳的学法自学古诗。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应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明示学法,强化学生的意识,防止自学过程的混乱性;同时,教师还应提出相应的要求,防止学生自学时无目的性和随意性。这样,学生既明白了学习方法,又弄清了自学要求,就能按部就班、胸有成竹地进行自学。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可在行间巡视,随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和进度,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还可进行单独指导和点拨,使他们也能运用学法自学,逐步提高学生自学水平。学生学习古诗时,通过朗读诗句,分句阅读、品味、想象、讨论,并在想象、描绘、体验、诵读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入情入境,最后达到有感情地背诵全诗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阅读的理解过程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理性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转化为技能、技巧,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篇4:小学阅读教学中朗读教学指导

关键词:重要性;层次与指向;指导和示范

阅读教学应返璞归真,以读书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悟语。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的朗读,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明确朗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过去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朗读确实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它不仅能将文章读懂,而且能在读的过程中渐渐理解文意,掌握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2、朗读有助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传统的语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继续发扬”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蕴含着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经验总结都强调了一个”读”字。如晋代”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思想”好读书,不求甚解”,要求在读书的过程中多读,读的多,不懂的文意会自然随着读理解和掌握。

3、朗读教学便于发挥”有声语言”的教育作用。学生在朗读文章时,把书面语言还原成口头语言,他们如同站在作者的位置,替作者说出这一番话。反复的读,把文章读的越好,学生就越能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这时,学生的语言就真正成了作者的语言了。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品味,在读中受到启迪。

4、朗读有助于發展学生的思想。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体现了小学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内部语言还未得到充分发展,其思想形式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最初”是在高声的思维”,以后才”有外观的语言过渡至耳语,再过渡到内部语言”。小学儿童可以通过朗读,用”听”来进行思维,从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用读来调动学生学习,从读中理解。正如一位外国诗人说的那样:”从读的情况可以看出读的人是否真正理解所阅读的作品。”

二、注意读的层次与指向

阅读教学不但要多读,而且必须有效地多读。要有效的多读就必须层次清楚,目标明确,指向性强。就读的层次来说,主要有:初读——了解内容;品读——感悟语言;熟读——背诵积累。初读课文,目的是读懂内容,一般用默读或轻读的方式,如果开始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那是脱离实际,学生对课文不熟悉、不了解,感情从何而发?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带着老师的朗读提示和自己的理解,悟一悟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初步掌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后再进行朗读。品读阶段,侧重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看课文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及结构方式来表达课文的内容和情感的,通过品读体会、感悟文章语言的精妙和情感的深邃。最后高声诵读,熟读成诵,积累丰富的语言,充实自己语言库存。

三、扩大朗读面,让学生广泛参与

听随堂课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朗读教学岂不只剩下空口号了。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四、加强朗读的指导和示范

1、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2、依据教材 指导朗读。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

3、重点段落 着重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 激发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朗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的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悉心研究和实践。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篇5: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内容提要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激发兴趣运用创新培养习惯合作交流重视朗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现代阅读理论揭示,阅读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交流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首先是一个阅读者,他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是教师与其他人无法取代的,而他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只能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实现。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任务只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激发他们阅读文本的欲望,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跟文本的作者直接对话、交流感情,组织和调控阅读主体的能动性,引导和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捕捉活动中的创造灵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为此,我根据教学探索,总结出从激发兴趣、运用创新、培养习惯、合作交流、重视朗读五个方面来指导阅读教学。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机械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一般说来,学生对某科的学习目的是能够明确的,问题是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时,学生就“热”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冷”了,这时需要教师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醒学生,或结合教材,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不能让其松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教师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是在打好基础前提下的创新,是在语言训练过程中的创新,是有助于提高读写能力的创新。其特点是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展开想象、激活思维、推动联想,在学习语言、发展语言中创新,创新又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语言。学习中常有疑点和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发现,常有创新。教师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是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可靠途径。比如讲《惊弓之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讲故事导入新课,设置悬念(那只大雁落下来没有呢?)激发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之后,教师问:“同学们刚才认真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在读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更赢为什么只拉一下弓,那只大雁就落下来呢?”“魏王为什么不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为什么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第一问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涉及的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加上讲原因的那一段逻辑性强,不是很好懂,显然,这一个问题的提出表明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读懂主要内容。其他两问是出乎教师意料的:学生们怎么会冒出这样的问题呢?教师始料不及,而这恰好说明学生思维的创新。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发现,把问题全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后来集中讨论时,学生发言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分析、奇特的思维、奇妙的语言,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没有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要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是阅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使用工具书是阅读中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要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教给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标注问题、感悟。学习一些常用的标注符号,可在空白处写简单心得等。(在此处句毛主席读书的例子)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毛主席读书的最大特点。在他所读过的书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留下了批、画、圈、点的标记。他的批注可分为“文字批语”和“读书符号”两大类。凡是书中有空的角落,都成了他书写精深批语及感想的地方。既有对原文的复述、提要、归纳及发挥,又有对原文观点的质疑,更有他独特的见解。

四、自读感悟,合作交流于阅读教学中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而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拔,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划找归纳,在学生独立感悟詹天佑爱国精神和杰出的智慧才华的前提下,让4人小组自行确定选择詹天佑某一个方面的内容,合作学习,讲座筛选,设计展板,布置画面和解说词,设计操作,合作为“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事迹展”的讲解做准备。学生就是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理解,进行自主读书,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应用合作交流进行阅读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或设计应该符合语文学科特色,并且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在制定课堂交际方式时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因为单纯的听和说并不能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产生有效作用,只有让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而合作学习则以合作作为推动力,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深层次的情感和认知被调动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例如在阅读《麻雀》这篇课文时,教师一方面要注意突出语文学科特色,在课文内容的讨论上应该倾向于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同时,在进行课文讲解时,教师也应该注意从学生自身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这篇文章主要表现的是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那么为什么是母而不是父爱呢,而如果文章中表达的不是母爱,那么文章所表达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这一问题的开放性很大,而且也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同时也符合小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特点,问题的设置并不十分困难,对这一问题也不存在官方回答,因而学生能够自由地进行思考,然后各抒己见,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答案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

五、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积极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语文,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书本是甜的”。能从小就体味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终生阅读的好习惯。同时要给学生松绑、减负,让学生与书为友。在小学六年学习中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张扬自己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杨映华《甘肃教育》2006(08)

篇6:小学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一、何处批注

帮助学生找准与文本对话的“生长点”,学生的笔就会“力透纸背”,就会“点石成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生长点”大致在:

1、文本理解的疑惑点;

2、文本留有的空白点;

3、文本内容的矛盾点;

4、文本描写的精华点;

5、文本描写的着重点;

6、文本蕴含的丰富点。

二、何时批注

1、课前批注。学生预习一定有疑问、有思考、有初步的情感体验。比如《嘱咐》一课,学生读了课题在旁边写了:(1)嘱咐:告诉对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2)谁嘱咐“我”什么?(3)为什么要嘱咐“我”呢?在初读完课文后又在文后写了这样的批注:“啊,母亲的眼睛,人生道路上的路标。我的母亲也有这样的一双眼睛。”一般来说,课前的批注以对词句的理解,课后以问题的思考为多。

2、课中批注。课堂上,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学生获得的精神滋养就会流泻于笔端。同伴引发的批注,教师诱导的批注,自己再发现的批注,一定是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再以《嘱咐》为例,学生这样在课题旁写了一段话:“啊,母亲,你用温柔的眼睛嘱咐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你用慈祥的微笑鼓励我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你把雨伞借给邻居小林而自己淋雨回家,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我!”

3、课后批注。课后批注是课堂对话的“意犹未尽”,也可以是对课堂对话的反思、提炼、总结。还以《嘱咐》为例,有一学生在课后这样写:“小时候,我很烦妈妈的唠叨。现在,我明自了,每个母亲的表达方式不同,含笑的眸子是爱,唠叨也是爱。”三言两语,却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重建。

三、何种形式批注

学生对文本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解读,批注的形式也不一样。

1、注释式批注。这一般是学生在预习时,对词语的理解。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学生对“雪中送炭”这个词作了这样的注释:雪:本课中指由于敌军封锁,战士们几天几夜没吃的。炭:本课指“打糕”。雪中送炭原意是在寒冷的冬人给别人送去温暖的炭火。这里指朝鲜大嫂冒着生命危险给饥饿的战士们送来了救命的打糕。

2、理解式批注。这是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如《赤壁之战》文后有三个问题:(1)赤壁之战前,交战双方的形势怎样?(2)黄盖向周瑜说的计策,具体内容是什么?(3)赤壁之战,东吴只有3万人,却能打败曹军80万,原因在哪里?学生预习时在书本上一一作了回答。这便是理解式批注。

3、拓展式批注。这是对文本的补充、具体化。文本的空白点、丰富点,经过学生的拓展,文本更具张力、感染力。如《小熊住山洞》文末写道:“一年又一年,小熊和爸爸一直住在山洞里,小动物们都来感谢他们。”会有哪此小动物来感谢小熊一家呢?他们会怎样感谢呢?学生的批注拓展了文本的外延和内涵。

4、延伸式批注。这是以文本为辐射点,汲取与此相关言语材料,引入社会生活事件等。延伸式批注使生本对话更具开放性、创造性。如学习《春夜喜雨》古诗后,学生在旁边注满了以前学过的描绘春雨的优美诗文:“吹面不寒杨柳风,沾雨欲湿杏花雨”等诗。诗文的整合,课内外的整合,通过调动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运用。这样的批注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篇7: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普遍存在于我们课堂朗读指导中的这些问题,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到底为什么要朗读?朗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什么好处?要让学生读到什么程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哪些好处?我们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的朗读才有实效?

一、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包括有表情地朗读和默读)。还没有学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这就是一种最可悲的关系失调的表现。流利地和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这不单是个基本的文化基础问题,这是学生在课堂上和在独立读书时进行完善的逻辑思维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朗读对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感染以及对思想的启发教育作用,往往比单纯讲解更细致入微、更感人至深。白话文,字面上比较容易理解,字里行间的蕴涵,有时又不可言传。通过朗读却溢于言表,使人心领神会,获得极大的满足。

关于朗读的好处,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12页有这样一段话:“一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二是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的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三是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和情感。

朗读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并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这就大大增强了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

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朗读培养语感、朗读有助记忆、朗读促进领悟、朗读提高审美、朗读益于写作、朗读发展想象等。在这诸多好处中,我们不能一一展开论述,只就朗读培养语感这一好处稍加说明。

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有了语感才会有流畅的表达,才会有好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有人说,有了语感就有了一切。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指出:要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力。语感与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息息相关。

培养语感靠什么?一句话,主要靠有声语言的实践,即靠朗读。于永正老师提高后进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方法就一个字--读。一是多读,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量;二是出声地读。即使看课外书,读报纸,也要求学生出声地朗读。当训练到学生拿到一篇陌生文章一下子就能较为顺畅地朗读下来的时候,于老师惊喜地发现,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表达能力)已经大有长进。原因何在?因为他们的语感增强了。

“朗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能让孩子明白,怎样说话才吸引人。”在全国中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中,多次担任评委的王淑敏发现,孩子们的“语感”不同,表达效果就不同。“有一届比赛中一个项目是‘读笑话’,同样一段笑话,有的孩子读完大家哈哈大笑,有的孩子读了大家就一点都不觉得好笑。这就是读的‘语感’有区别。说到底,‘读’可以考查孩子有没有抓住内容的重点,有没有彻底理解内容,并发现它的特别之处。”

新课标对于朗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提高教师朗读素养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老师们朗读并享受朗读。我们探讨朗读教学的意义,就是要引起老师们对于朗读教学的重视。课堂上多拿点时间,多想点办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我们听了那么多的语文课,发现课堂上老师们虽然也很重视朗读,但是却很少有教师去给学生范读,甚至有的老师一味地要求学生这里读得重一些,那里读得轻一些;这里读得慢一些,那里读得快一些……学生怎么读都读不出味道,这个时候,只需老师范读一下,师生就进入了朗读的美妙境界。可偏偏老师的范读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如何练出朗读的真功夫呢?我们不妨看看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备课时是怎样备“朗读”的吧--“我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是备朗读,至少读三四遍,上公开课,读的遍数还要多。要求学生背的,我先背下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寓言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人物要读活,不论什么课文都要读出标点符号等等。总之,要读出语感来。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了,我才敢走进课堂,因为我可以让学生从我的朗读里去感受,去理解,因为我取得了指导朗读的发言权。”于老师给我们的启发就是用心去备好每一篇课文的朗读。

(二)明确朗读指导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精选朗读指导的方法

1.巧用范读指导朗读

①范读的重要性。

教练指导运动员投球、跳高,讲完了,常常示范一下,有的边讲边示范,所以说,示范本身也是指导。老师的范读,也是一种指导,而且是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

优秀的教师范读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甚至会成为学生纯真美好学校生活的终生代言符号。教师轻如和风,重如洪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学生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感性依据。学生折服教师的范读,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易于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同时,学生还可以从教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研究表明:大量的信息需要凭借面部和肢体动作这类体态语言来传递。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一起对朗读内容产生共鸣,这种感染作用是播放录音无法代替的。

②范读要注意的问题:把握时机

教师可把握以下教学时机进行范读:(1)揭题后,范读全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在学生对重点句段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时,即兴范读,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入情境,读出真情实感。(3)在学生朗读不到位时,通过范读,起纠正作用,引导学生读出恰当的感情、语气。(4)在指导学生品赏课文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范读可以全文范读,可以重点段落范读,可以关键词语范读。

2.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创设朗读情境,引起学生朗读兴趣,培养语感,获得“美”的体验,这是提高朗读指导实效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创设朗读情境的方法越来越多,比如:教师以生动的讲述创设情境,以图片、影像创设情境,以音乐烘托情境,以分角色朗读创设情境,以课本剧创设情境等。

3.在评价中指导朗读

①赏识评价力争针对性。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在执教《掌声》一课时,让学生齐读课题,学生读得拖拉,此时,老师及时指出读时要干净利落,不要拖音。学生马上就知道该怎样处理。当学生初步把课文读通后,老师表扬了三位同学,请他们站起来,老师说这个同学读得快,说明他阅读速度很快;这个同学坐得正,坐得直,说明他读书认真,态度好;这个小朋友读得很准确。为这三个同学鼓掌。这样的读后评价,非常明确地指出好在什么地方,针对性强,一方面鼓励这几个孩子以后会做的更好,另一方面告诉了其他同学该怎样读课文。

②诱导评价力争形象化。

好的评价应当是善于巧妙、机智的,做到引而不发。一位老师上《美丽的小路》,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小路的美丽。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她说:“你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还没欣赏到美丽的小路呢!”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她评道:“呀,这下,我看到美丽的小路啦!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多聪明的老师!特意把最能表现小路美丽的语句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读得趣味盎然。

③引导评价力争丰富性。

要想做到丰富,就得要与作品、作者、读者等进行深入而有效的对话。因为只有走进作者的心灵,把握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合二为一产生共鸣才能让自己的朗读情真意切。朗读的评价用语要与作者对话就是要以作者的情感为依据对朗读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抓准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与作者对话,可以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特别是伟大的作家的心灵产生碰撞,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④启发评价力争多角度

课堂上,我们常常会请同学进行读后评价,而往往听到的是“读得不熟练”“读得没有感情”“读得很有感情”等抽象的简单的评价,这除了平时课堂训练外,还有教师的及时诱导至关重要。

⑤主体评价力争多元化

朗读评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时间、空间的制约,每一个体被评价的机会有限。因而我们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学生本人、家长等。课堂上我们不妨多让学生作自我评价,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得让他再道道理由,这样学生势必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是让他与前面读得好的同学作比较评价后再读。也可以让学生下位找自己的伙伴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朗读。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能表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里,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课外,学生们每读一篇课文后,让家长除了认真签字外,还可以写上评语,进行表扬指出缺点,提出希望都可。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多读多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4.“以读代讲”与“以读带讲”

“以读代讲”与“以读带讲”,以读为本,形式新颖。杜绝了迂回曲折,费时低效的讲解。师生间配合默契,产生教学共振。

这种读法,表面上变化很多。但只是教师“千变万化”,学生却“不离其宗”。学生读要注意三点:一是只读原文;二是老师读,学生就停;老师一停,学生就接着读。三是老师不读的词语学生要重读。

5.精选练点一课一得

①关注标点,巧用课件

②反复引读,加深理解

引读,作为有效朗读的教学形式之一,极具鼓动性和感染性。引读能够渲染烘托课堂氛围,引领学生走讯速走入文本。

朗读的形式有范读、领读、齐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等,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教师需要采用各种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其中范读指导必不可少,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强,所以教师适时的范读是朗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的范读以情感人,使学生身临其境,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当然,不能让学生机械模仿教师的语调,要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会出发,使学生在真正感受文章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行朗读活动,那样读出的感情才自然真切。表演读是低段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朗读方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篇8:小学阅读教学指导的通式

指导通式一:大刀阔斧—添枝加叶—精雕细琢

但凡一篇课文, 满满匝匝少或百余字, 多则上千言。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科学地构架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 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与能力的培养。一言以蔽之———教师务必优化教学过程。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正因为“经典”, 所以, 此文承载的教学目标是多维的, 许多教师在执教时都不自觉滑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泥沼中, 结果是面面俱到却面面未到。难道长文短教真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吗?答曰:非也。某位教师在通读课文后, 没有着重分析闰土的人物形象, 而是另辟蹊径宕开一笔, 从写作的角度, 着眼于体会文中人物对话描写的特点。先是谈话引入:假如让你观察一位老师, 你想观察他的哪一方面?继而联系本单元的课文, 引导学生发现整整一个单元都与鲁迅有密切的关联。再迅速板书“闰土”, 相机简单介绍小说《故乡》梗概, 紧接着在“闰土”前添加“少年”一词, 让学生猜想作者以此命名的用意, 随后切入课文写作手法这一方面, 这样很自然就导入到学习人物的语言上来。之后, 老师引导学生精读闰土与“我”的对话, 细细品味文段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表达效果等。最后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尝试用过渡语段, 将分散的对话集中写;在对话中叙事, 抓住重点有详有略的表达手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崔峦老师曾说过, 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写的教学, 必须把那层窗户纸给戳破。不只是感悟他人的写法, 而且要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面对一篇经典文学作品, 教师大刀阔斧砍去多余枝丫, 很好地捕捉到阅读与写作的叠加点, 再引导学生尽所能去猜、去读、去品, 去比较、去仿写、去创作, 这“添枝加叶”的过程不就是学生思维创造的过程吗?老师与学生的评析恰恰又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的积极能动性, 于不露痕迹中完善了写作的过程, 进而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升, 语文素养得以发展。

因此, 当乱花渐欲迷人眼时, 教师应当遵循删繁就简的原则, 重新开掘, 引发新生, 在此基础上才能绽放“标新立异二月花”。

指导通式二:披文入情—置身其中—超然物外

写人记事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篇幅最多, 这类课文大多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创设一种与文本相和谐的情境, 拟定一个以情动人的阅读话题, 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 升华情感是教学这类课文的通式。例如在《慈母情深》的课堂教学中, 王崧舟老师倾情渲染“母爱”的深沉, 先是词语触动:板书“母亲”, 问:当这两个字映入你眼帘时, 你眼前闪过怎样的画面?在“深”下加了个着重号, 体会母亲的情到底深在哪里。然后是画面感动:指导学生凭预习记忆填空, 重温向母亲要钱买书情节, 体味为什么“我”会鼻子一酸。把让人特别有感受的地方, 用波浪线画出来。至此, 完成了引领学生披文入情的过程。而后, 自然拨动心弦———“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 假如是你, 你看到母亲这样工作, 有什么样的感受?并一次次将镜头拉近, 特写母亲的背、母亲的脸、母亲的眼睛, 进一步煽情:在记忆中, 母亲的背、母亲的脸、母亲的眼睛曾是什么样的, 当你看到这样的母亲, 会有什么感受?随后出示四个面对母亲的反问句, 直击学生心灵, 令其全心投入到字里行间。慢镜头与快镜头的截然对比, 搅得学生内心激流涌动, 与“我”产生了情感共鸣。正因为有全情投入, 学生才能换位体验。最后将对母亲写话练习过渡到现实生活中, 一首《懂你》, 升华了文章主旨, 引领学生走出课文, 用心感悟母爱的真醇。

无独有偶, 在支玉恒《地震中的父与子》和薛法根《爱如茉莉》的教学中, 名师们借助细节描写, 用心之温度赋予字词冷暖, 一次次身临其境, 一次次感同身受, 一次次情不自禁, 一次次发自肺腑, 一次次参悟人生……就这样, 重温着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画面, 聆听着一曲曲朴素而又动人的旋律, 学生何以不为之动容呢?披文入情已生情, 置身其中难自抑, 超然物外情更深!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文章不是无情物”,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优美的文章, 它们都是作者心声的表露, 都是作者情感的积淀, 蕴藏着精神的无限自由和生命的无限奥妙。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徜徉其中, 以情悟情, 将心契心, 体验这种情感, 以此培养审美情趣, 滋润干涸的心田。

指导通式三:旁敲侧击—有的放矢—触类旁通

语文教学艺术最主要的特征是:清晰性。追求精确性是其走向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标志。与语文教学清晰性相对的是语文教学艺术的模糊性。语文教学艺术的模糊性是针对语文教学艺术中精确性教学产生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语文教学艺术模糊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动和生命的活力。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 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让学生把自己当做独立的人去观照作品、感悟作品, 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研究性、创造性的个性化过程, 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格局。在这个意义上, 模糊教学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精神, 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清晰性与模糊性是对立统一的, 对于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来说, 教学目标是清晰的, 但实现目标的过程有时因为避免机械刻板追求情趣或许不能完完全全循规蹈矩, 可能会旁逸斜出, 可能会峰回路转, 可能会大相径庭。这或许就是教学艺术的生成美、灵性美。

例如贾志敏《惊弓之鸟》的教学, 从“能手”一词说开去, 衍生到更羸的本事。又从同行的猎手说开去, 继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只有更羸想到了而别人没有想到, 大雁究竟死于谁之手……看上去问题零散, 漫无目标, 好似隔山震虎, 旁敲侧击, 实际却是为后文体会“更羸的本事”这一难点作的铺垫。“文似看山不喜平”, 教学时的散点布阵并非杂乱无章, 它往往是整篇教学设计的曲径通幽之处。所谓“虚实相生, 前后相随”, 设计巧妙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一篇:公审毛毛虫作文下一篇:杉树中学最美中学生推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