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效果

2024-05-06

视觉效果(共6篇)

篇1:视觉效果

视觉效果各选项作用如下表所示:

选项

功能

备注

视觉效果类型

选择千千的视觉效果类型,千千内置四种视觉效果:梦幻星空、频谱分析、示波显示及新增的专辑封面显示,(如有专辑封面则进行显示,专辑封面可在文件属性中编辑)

您也可以选择不显示视觉效果。

可以在视觉效果窗口上单击鼠标左键循环切换视觉效果,单击右键可直接选择。

全屏显示(NEW)

千千静听新增了视觉效果全屏显示功能,视觉效果窗口右键可直接选择应用。

鼠标左键可循环切换全屏显示的视觉效果,单击右键可直接选择视觉效果或退出全屏显示,

分析显示速度

设置视觉效果的分析帧速度,数值越大,分析越快,动画越流畅。

一般设置30以上即可。

频谱分析

配色方案

配置频谱分析的色彩

显示粗的频带

频谱分析显示效果是长方柱形

示波显示

配色方案

选择设定波形的颜色

消失速度

波形淡出的速度

波形逐渐消失

波形淡出效果

文字显示(NEW)

选择专辑显示时,如果没有专辑封面,会出现“添加专辑封面”文字链接,文字显示选项可对此文字链接进行编辑设置。

点击“添加专辑封面”链接可直接进入歌曲仅文件属性编辑专辑

篇2:视觉效果

感谢我们的导演李安,你真是激励人心,是你带领我们享受了这么一段令人难忘的`旅程。感谢邀请我加入这部影片拍摄的人们,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父母!谢谢大家!

篇3:丰富视觉体验 优化观察效果

由此可知, 视觉体验是建立在积极观察基础上的归纳与整合, 是通过某种特殊的抽象过程而生成的经验。然而, 很多情况下, 学生只见表面而不及其里, 只关注个别而忽略整体, 目之所及却思维缺席……对此, 教师不应简单归因为“学生不认真、不细致”, 而应该从视觉体验形成的机理出发, 寻找改善学生视觉体验的具体办法, 提高数学观察活动的效果。

一、激活视觉意趣

真正的视觉体验, 起步于对物象中形式因素的观察, 发现物象中的疑惑之处或趣味之点。简单地说, 观察是为了有所发现, 随意进入视网膜里的事物多半与观察无关。

如在“7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环节, 教师设计了“比一比, 谁的眼力准”的游戏 (如图1) 。课件呈现“小猪吹泡泡”的场景, 泡泡上杂乱出示7的乘法口诀中的6句, 要求学生在短时间里找出少了哪句口诀的得数。

学生聚精会神, 仔细观察, 比对口诀, “找到了!找到了!”找到的学生欣喜若狂。随后, 课件又变换出示6个积, 让学生寻找缺少的一个积。游戏进行了4次, 学生仍觉意犹未尽。枯燥乏味的口诀背诵变身为兴趣盎然的“寻宝游戏”, 无需提醒学生“仔细看”, 新颖别致的设计让学生的视线高度聚焦。

又如在“找规律”一课的教学时, 教师安排了一场比赛:在3秒钟内迅速记住一长串数字, 男生记“162536496481”, 女生记“123412341234”。结果, 男生组落败, “不公平”的抗议声表明, 他们对两组数据进行了观察比较:第二组数据太有规律了!课尾,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第一组数据, 学生终于参透玄机:“162536496481”的规律是“16, 25, 36, 49, 64, 81”。原来规律藏在这儿!

在上面的两个片段中, 蕴含数学任务的情境给学生带来了刺激, 他们感受到新奇, 思维也发生了冲突, 产生一种认知和情感方面的需要, 进而产生了属于自己的真实问题, 促使他们主动地观察, 视觉体验真实地开始了。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仅仅是形式上的新奇, 只能吸引学生外在的短时兴趣。教师既要促进学生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 也要推动学生对情境的外在兴趣与数学思维活动的内在兴趣紧密结合, 从而赋予视觉体验以“数学”特征。

二、过滤视觉行为

用眼睛看, 是容易的, 但要透过现象, 有所发现是困难的。观察不仅需要眼睛的凝视, 更需要心的凝视。观察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初步感受情境, 观察、发现并分析数学问题, 每一个环节都会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感受和发现。为了确保学生能生成或积累必要的数学观察经验, 就必须对视觉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与选择。

例如, 在“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 我们发现, 学生在观察条形和折线两种统计图的基础上, 能说出“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而且能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但是对两种统计图各自特点的解读却很苍白, 尤其是不清楚怎样根据数据特点合理选择呈现方式。

浙江名师俞正强老师在“折线统计图”一课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俞老师先出示“上海月平均气温”条形统计图, 学生观察之后, 把能看到的都表达了, 可俞老师还在追问:还能看到什么呢?“逼”着学生“过滤”掉其他非本质信息, 转向研究哪两个月之间温差比较大, 大了几度, 从而体会到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接着, 课件动态演示条形统计图变化为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审视两种统计图, 借“主角”这个拟人化的形象, 学生感悟到条形统计图上, 1月份一个主角, 2月份一个主角, 3月份一个主角……12个主角各走1个月, 而折线统计图12个月只有一个主角。舍弃其他非本质信息, 聚焦“主角”的“行走轨迹”, 学生悟出了根据数据特点合理选择呈现方式的关键——看看有几个主角。这样的加工, 不仅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价值和意义, 而且为下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离散”和折线统计图的“联结”埋下伏笔。

更为常见的是在数学主题图的观察环节, 如果不引导学生对视觉行为进行过滤取舍, 那么丰富的信息资源就容易把学生引入误区, 费时费力。所以, 出示主题图后, 教师不妨这样一问:“同学们, 请认真看图, 然后告诉大家你在这幅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归纳, 选择合适问题, 让学生去探究解决。

三、关注视觉理解

经过观察阶段获得的数学感性经验, 很大程度上仅是一些同某些实物、图形、操作情境紧密相关的具象, 教师还需要据此进行适时适度的抽象, 实现感性经验的提升。

例如, 在“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 在发现棱的特征的过程中, 教师基于观察、超越观察, 多次引导学生进行直观图形或实践操作基础上的观察活动、想象活动、推理活动, 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思考。对学生的思考来说, 直观的形式、视角越多样, 积累的表象就越丰富, 也就越容易达成数学抽象, 越容易实现数学理解。而在接下来探究“面”的特征环节, 教师反其道而行之, 不再像发现棱的特征那样先观察再思考, 而是先思考再观察。

课件先出示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如图2) , 接着出示6个图形 (9×9, 9×7, 9×4, 6×6, 6×4, 4×4) , 要求学生判别能否从中找到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学生此时观察到的是长方体“棱”的特征, 教师的要求是“从棱联想到面”, 因为有前面实践活动形成的表象支撑, 学生很有条理地说出“因为前面的长是9厘米, 宽是4厘米, 和9×4的长方形图是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虽然给出了6个图形, 但是其中并没有上、下两个面, 需要学生去伪存真, 在脑海中鉴别、想象、构图, 这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推理结束后, 教师出示长方体的直观图, 组织学生共同经历想象后的验证活动, 概括出长方体面的特征。

再如, 在“倍的认识”教学中, 课件只出示“12朵黄花”, 但却没有红花, 只出现一种量, 这就让见惯了“两种量”的视觉出现了真空。这时, 教师提问:我们再来看看,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学生感觉有困难, 感叹“1份红花有几朵太关键了!”。随后, 教师组织学生“猜一猜”:如果红花有3朵,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如果1份红花有4朵、6朵, 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又会是怎样呢?学生先是在纸上圈, 渐渐地, 教师提出“在自己的脑海里默默地圈一圈”。教师最后的发问画龙点睛:“孩子们, 黄花一直是12朵, 那为什么两种花之间的倍数关系在发生变化呢?”

所谓视觉, 是眼中之像经过感知、选择、分析后形成的某种形式语言的体验状态, 不只是客观事物的映像, 还包括对事物的假设、推理与理解。所以如以上两个片段一样, 需要呈现变化的情境, 让视觉摆脱操作性情境的单纯刺激, 从与活动相当的概念水平上升为抽象理解的水平。

四、完善视觉表达

课堂上, 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对视觉感知内容进行反思和交流, 及时概括所获得的经验并进行形式化的表述, 使已得经验条理化和系统化。

还是以“倍的认识”教学为例, 教师引导学生将2朵蓝花, 6朵黄花“圈一圈”, 在此基础上, 直观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蓝花有2朵, 黄花有3个2朵, 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接下来, 出示蓝花2朵, 黄花12朵。教师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学生汇报之后, 教师设疑:观察刚才的两幅图, 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3倍, 而第2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6倍的?

学生由“几个几”的实物顺利过渡形式化“倍”的概念:能圈出这样的几份, 就是一份数的几倍。然而, 这样的视觉注意还只是因教师的提醒而被动地注意, 并不是为某种目的寻找特定目标而有指向的选择。所以, 接下来, 教师组织学生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 掌握倍的内涵。先出示一组图, 都表示“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 (如图3) 。组图的数量变复杂了, 学生需要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特殊”的对象——关于“2倍”背后的共同规律。学生就需要对观察到的图意进行类比加工, 寻找共性, 准确表达。

接着, 出示图4, 质疑:你觉得下面的哪幅图能够表示“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还是2倍呢?提供反例为的是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和思辨, 使学生认识到黄花不是随意圈的, 要根据蓝花的朵数来圈, 从而加深对“倍”的理解, 将一般意义上的“看”生成了具有数学特点的视觉语言。

需要注意的是, 不同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如果时间仓促, 只有少数学生完成了观察任务, 教师就立即组织反馈评价, 大多数学生就不能获得较为充足的观察体验。另外, 在交流观察所得的环节, 还必须关注学生参与机会的公平性, 让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互动交流完善观察体验。

篇4:丰富视觉体验 优化观察效果

由此可知,视觉体验是建立在积极观察基础上的归纳与整合,是通过某种特殊的抽象过程而生成的经验。然而,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见表面而不及其里,只关注个别而忽略整体,目之所及却思维缺席……对此,教师不应简单归因为“学生不认真、不细致”,而应该从视觉体验形成的机理出发,寻找改善学生视觉体验的具体办法,提高数学观察活动的效果。

一、激活视觉意趣

真正的视觉体验,起步于对物象中形式因素的观察,发现物象中的疑惑之处或趣味之点。简单地说,观察是为了有所发现,随意进入视网膜里的事物多半与观察无关。

如在“7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了“比一比,谁的眼力准”的游戏(如图1)。课件呈现“小猪吹泡泡”的场景,泡泡上杂乱出示7的乘法口诀中的6句,要求学生在短时间里找出少了哪句口诀的得数。

学生聚精会神,仔细观察,比对口诀,“找到了!找到了!”找到的学生欣喜若狂。随后,课件又变换出示6个积,让学生寻找缺少的一个积。游戏进行了4次,学生仍觉意犹未尽。枯燥乏味的口诀背诵变身为兴趣盎然的“寻宝游戏”,无需提醒学生“仔细看”, 新颖别致的设计让学生的视线高度聚焦。

图1

又如在“找规律”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安排了一场比赛:在3秒钟内迅速记住一长串数字,男生记“162536496481”,女生记“123412341234”。结果,男生组落败,“不公平”的抗议声表明,他们对两组数据进行了观察比较:第二组数据太有规律了!课尾,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第一组数据,学生终于参透玄机:“162536496481”的规律是“16,25,36,49,64,81”。原来规律藏在这儿!

在上面的两个片段中,蕴含数学任务的情境给学生带来了刺激,他们感受到新奇,思维也发生了冲突,产生一种认知和情感方面的需要,进而产生了属于自己的真实问题,促使他们主动地观察,视觉体验真实地开始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是形式上的新奇,只能吸引学生外在的短时兴趣。教师既要促进学生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也要推动学生对情境的外在兴趣与数学思维活动的内在兴趣紧密结合,从而赋予视觉体验以“数学”特征。

二、过滤视觉行为

用眼睛看,是容易的,但要透过现象,有所发现是困难的。观察不仅需要眼睛的凝视,更需要心的凝视。观察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初步感受情境,观察、发现并分析数学问题,每一个环节都会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感受和发现。为了确保学生能生成或积累必要的数学观察经验,就必须对视觉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与选择。

例如,在“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观察条形和折线两种统计图的基础上,能说出“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但是对两种统计图各自特点的解读却很苍白,尤其是不清楚怎样根据数据特点合理选择呈现方式。

浙江名师俞正强老师在 “折线统计图”一课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俞老师先出示“上海月平均气温”条形统计图,学生观察之后,把能看到的都表达了,可俞老师还在追问:还能看到什么呢?“逼”着学生“过滤”掉其他非本质信息,转向研究哪两个月之间温差比较大,大了几度,从而体会到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接着,课件动态演示条形统计图变化为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审视两种统计图,借“主角”这个拟人化的形象,学生感悟到条形统计图上,1月份一个主角,2月份一个主角,3月份一个主角……12个主角各走1个月,而折线统计图12个月只有一个主角。舍弃其他非本质信息,聚焦“主角”的“行走轨迹”,学生悟出了根据数据特点合理选择呈现方式的关键——看看有几个主角。这样的加工,不仅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为下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离散”和折线统计图的“联结”埋下伏笔。

更为常见的是在数学主题图的观察环节,如果不引导学生对视觉行为进行过滤取舍,那么丰富的信息资源就容易把学生引入误区,费时费力。所以,出示主题图后,教师不妨这样一问:“同学们,请认真看图,然后告诉大家你在这幅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归纳,选择合适问题,让学生去探究解决。

三、关注视觉理解

经过观察阶段获得的数学感性经验,很大程度上仅是一些同某些实物、图形、操作情境紧密相关的具象,教师还需要据此进行适时适度的抽象,实现感性经验的提升。

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在发现棱的特征的过程中,教师基于观察、超越观察,多次引导学生进行直观图形或实践操作基础上的观察活动、想象活动、推理活动,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思考。对学生的思考来说,直观的形式、视角越多样,积累的表象就越丰富,也就越容易达成数学抽象,越容易实现数学理解。而在接下来探究“面”的特征环节,教师反其道而行之,不再像发现棱的特征那样先观察再思考,而是先思考再观察。

课件先出示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如图2),接着出示6个图形(9×9,9×7,9×4,6×6,6×4,4×4),要求学生判别能否从中找到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学生此时观察到的是长方体“棱”的特征,教师的要求是“从棱联想到面”,因为有前面实践活动形成的表象支撑,学生很有条理地说出“因为前面的长是9厘米,宽是4厘米,和9×4的长方形图是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虽然给出了6个图形,但是其中并没有上、下两个面,需要学生去伪存真,在脑海中鉴别、想象、构图,这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推理结束后,教师出示长方体的直观图,组织学生共同经历想象后的验证活动,概括出长方体面的特征。

再如,在“倍的认识”教学中,课件只出示“12朵黄花”,但却没有红花,只出现一种量,这就让见惯了“两种量”的视觉出现了真空。这时,教师提问:我们再来看看,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学生感觉有困难,感叹“1份红花有几朵太关键了!”。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猜一猜”:如果红花有3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如果1份红花有4朵、6朵,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又会是怎样呢?学生先是在纸上圈,渐渐地,教师提出“在自己的脑海里默默地圈一圈”。教师最后的发问画龙点睛:“孩子们,黄花一直是12朵,那为什么两种花之间的倍数关系在发生变化呢?”

所谓视觉,是眼中之像经过感知、选择、分析后形成的某种形式语言的体验状态,不只是客观事物的映像,还包括对事物的假设、推理与理解。所以如以上两个片段一样,需要呈现变化的情境,让视觉摆脱操作性情境的单纯刺激,从与活动相当的概念水平上升为抽象理解的水平。

四、完善视觉表达

课堂上,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对视觉感知内容进行反思和交流,及时概括所获得的经验并进行形式化的表述,使已得经验条理化和系统化。

还是以“倍的认识”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将2朵蓝花,6朵黄花“圈一圈”,在此基础上,直观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接下来,出示蓝花2朵,黄花12朵。教师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学生汇报之后,教师设疑:观察刚才的两幅图,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3倍,而第2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6倍的?

学生由“几个几”的实物顺利过渡形式化“倍”的概念:能圈出这样的几份,就是一份数的几倍。然而,这样的视觉注意还只是因教师的提醒而被动地注意,并不是为某种目的寻找特定目标而有指向的选择。所以,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先出示一组图,都表示“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如图3)。组图的数量变复杂了,学生需要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特殊”的对象——关于“2倍”背后的共同规律。学生就需要对观察到的图意进行类比加工,寻找共性,准确表达。

图3

接着,出示图4,质疑:你觉得下面的哪幅图能够表示“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还是2倍呢?提供反例为的是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和思辨,使学生认识到黄花不是随意圈的,要根据蓝花的朵数来圈,从而加深对“倍”的理解,将一般意义上的“看”生成了具有数学特点的视觉语言。

图4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如果时间仓促,只有少数学生完成了观察任务,教师就立即组织反馈评价,大多数学生就不能获得较为充足的观察体验。另外,在交流观察所得的环节,还必须关注学生参与机会的公平性,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互动交流完善观察体验。

视觉不只是一种与感觉、知觉有关的生理与心理现象,它其实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与选择、判断、整合等智力活动密切相关。课堂上关注学生视觉体验的完善,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让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篇5:浅谈电影广告植入视觉效果

——《剩者为王》《匆匆那年》《分手合约》观后感

这篇还是主要谈《剩者为王》,同时对比《匆匆那年》和《分手合约》。主要谈谈广告吧。这三部都是彭于晏主演的青春爱情片,对于看多了彭于晏的不是打杀就是拼了命的电影,我还是想看一下他被定义为“小鲜肉”的爱情片,看看不同样子的彭于晏,或者说现实生活的彭于晏到底是怎样的。

对于青春爱情片我一直都是抱着“老套路”的态度。这么多年,从青春期开始,从高中那时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到最近的青春片《我的少女时代》,几乎所看过的青春爱情片,无论画面多么唯美,男女主人公多么漂亮帅气,都会被一片倒地被骂烂片。正值青春期的我,有时也想不透为什么这类电影屡屡被骂却又常有人拍,现实的我跟电影里所说的故事除了跟主人公的年纪相仿,其他都是天差地别。直到我告别了传说中充满“阳光热血青春荷尔蒙”而现实又是黑暗残酷暗无天日的高中时代,到上了大学接触了传播学和广告学,我觉得青春片对于受众的魅力就是在于,说中了你青春时期心里一直想说的话,描绘出你心里对青春该有的幻想和憧憬吧,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回忆重现。而对于电影工业来说,青春爱情片能够有一定范围内的受众,你可以热爱和平不看战争片,你可以现实得不看超级英雄,你害怕可以不看惊悚片,但是每个人都有青春年少,而青春年少你会止不住怀念,所以青春爱情片总会以相同套路不同题材地出现。有一定范围内的受众就肯定能创造出一定范围内的商业价值,青春片的题材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广告是缺少不了的,所以青春爱情片往往是广告植入泛滥的电影。

这三部电影,或许有人觉得只有《匆匆那年》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爱情电影,《分手合约》和《剩者为王》只能算是爱情片。基于《剩者为王》的导演和编剧都是青春文学作家落落,而《分手合约》的故事也是主人公从高中开始的,所以我还是把他们跟《匆匆那年》归类为青春爱情电影。《分手合约》是2013年彭于晏和白百何主演的电影,《匆匆那年》是2014年他和倪妮主演的,《剩者为王》则是2015年他和舒淇2015年的电影。

在倡导思想文化建设,电影工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电影广告的植入更是渐渐引起观众的关注,我难以忘记初中时看的《唐山大地震》大家都在调侃餐桌上大特写的酒。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渐渐不会接受硬性广告,就我家里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来说,我们都会习惯性迟3-5分钟进场,跳过电影开场前的15分钟广告。受众对硬性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然后广告商想到了从电影入手,把商品加入到电影人物的生活里,植入式的广告看似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软广告其实在电影中存在很多年,但是为什么最近几年才会有越来越多调侃电影里的广告植入呢,正是因为很多导演和视觉效果设计师开始把重点放在广告的植入里而忽视了在艺术和商业上做出的平衡。是的,我想说的就是《剩者为王》,整部片就是被广告毁了,电影里街上的昏暗和那种粉红色的x品会广告牌形成鲜明对比,甚至手机屏幕,在冷色调的灯光下的x品会的粉红广告特别刺眼,好像整个城市都被占领一样,这种生硬的植入,很容易让人出戏。可以看出这种直接上广告是传统的影片软广告设计技巧,但是设计团队给人们带来的感觉是重视在广告的商业方面,并不是在广告和影片的融合方面的视觉效果。当然冷色调的背景衬托这么颜色鲜艳的广告确实是有一种突出的作用,但是当这些广告完全破坏了影片的艺术性,本来源于现实的生活爱情故事,因为这个铺天盖地特别刺眼的广告而变得脱离现实。纵观整部影片,感觉就是一部人物活在一个只有一样两样广告的世界。

电影是源于现实,也因为艺术的创造而夸张于现实。难道落落的团队就是想用这种病毒传播般的方式,来把一部源于现实又引起无数现代青年男女共鸣的电影,脱离这个现实,进入一个x品会的世界?

《剩者为王》里还有一个强行植入,就是舒淇桌面上的碧x源保温瓶,那个真的小小地恶心到我了,摆放得整齐细致,那个角度跟硬性广告的拍摄摆放并没有区别,完全跟生活事实不符,真的辣眼睛。让产品明显出现在镜头中也是常见的广告植入方式,但是真的想说,在植入广告的时候能不能先考虑现实生活,还有该广告的产品属性,而不是一味为了经济效益而去忽视本该正视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效果。一部好好的现代爱情故事,整个视觉效果就被这几个不符合现实生活逻辑,为了突出而和背景色调不搭配的广告给毁了。我觉得商业片不让人察觉才是商业片,把广告植入得悄然无声,让观众潜移默化,这才是成功的商业片。而不是当广告出现,观众纷纷搔之以鼻的,从故事里跳出来调侃广告的。虽然在广告商的角度里,这是广告的成功,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但是站在受众的立场,这个广告更让我反感,在传播上达到反效果,我觉得这是广告植入上的失败。

视觉上不走心的我还想到《匆匆那年》里面的牛奶广告。那个广告植入不但在画面上直截了当植入了牛奶广告,还从演员的口中说出来。声画结合的方法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方式,大大拓展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引导受众去理解画面,这样张子萱喝的牛奶就让观众大大加深印象。虽然这种方式在广告植入上算是一个好例子,但是纵观全片,这个植入也太直接了。特别是那个侧面的近镜,让我出戏地以为是这种饮品广告。还有就是剧情里设定的2000年市面上还好少有这种饮品,学校的小卖部居然全都是这种饮品?这有点说不过去了。查了一下,大概2000年是还没有这个商标吧„„我认为,一部电影的镜头表达不应该变成某个商品广告的特辑,猝不及防地做起了硬性广告,而是把商品融入到电影里面,融入到电影人物的生活中,让观众记住了商品的同时也不会因为广告而影响观感。我觉得在现阶段的商业片里,一些导演在广告植入的感官效果上还是需要再进步。

在《分手合约》里,广告的植入看似很少,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留意到,彭于晏的运动鞋,一直都是他代言那个运动牌子。整个影片里这个广告植入得很自然,反正我是记住了这双鞋了,并不是穿的那个人是彭于晏。只是在整个故事里,我发现的是彭于晏饰演的李行,高中时代穿的鞋子和出来社会比赛时穿的鞋子是同一款,突然有点心痛李行,长大的就应该换一款鞋子吧„„《分手合约》里面好像没有特别突兀的、凌驾在故事之上的广告了。整部电影都很流畅自然地讲述故事,里面所提到的婚纱、珠宝品牌,一切都是自然地从主人公的口中说出,完全没有像《匆匆那年》那样令人出戏。

电影分开两种,一种是商业片,一种是艺术片。商业片要对制片方、赞助商等负责,而艺术片更多是在故事情节、感官效果上对受众负责。电影是一种艺术,商业片在对制片方、赞助商负责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受众,在广告植入的感官效果上多加调整广告和剧情的关联和融合,让广告更贴近剧情,更贴近生活,不要被商业化所左右从而本末倒置。从我个人的感觉上,一个融入剧情的广告,不但让人记住,还会很大程度地减少观众对广告植入的抵触情绪,树立了更好的品牌形象。试问一下,作为赞助商,你是宁愿观众在看电影后,谈论戏中某某是用你的产品,还是想观众茶余饭后笑某电影的广告植入得特别烂,整部电影像花钱去看广告,当然是第一种了,正面形象总比负面形象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对于一部电影的感官感受最直接的就是广大观众,没有任何利益摆布下,观众看完电影的感受正是最客观最真实的。我只是习惯把这些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广告的植入,是否有违和感,是否能融入影片,我作为观众,在短时间内看了这三部电影,对比是立马出来了。这三部片在一些电影评分网站的分数高低并不影响我看这部电影时的想法,因为我都是看完了,再去看评分,是的,这三部的评分都普遍偏低。前文我都提到,很多青春片都会被骂烂片,正是因为他们在回忆青春的时候,光顾着广告的植入,却没有想到故事的背景、现实的情况,广告泛滥,让人生厌。

作为商业化时代的电影工作者,在广告植入中多考虑受众,站在受众的感官上想问题,广告植入得自然,广告产品既能展示,观众看电影时也感觉畅快,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作为观众,真的希望不要花钱去看广告,希望电影能源于艺术而忠于艺术,不要被商业的冰冷捂凉了原本温暖的艺术。

篇6:视觉效果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面对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国家制定了扩大招生规模等一系列政策,一些综合大学、师范类院校,或专科院校相继成立二级学院,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艺术、设计类院校包括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校有720多所,其中600多所有设计类院校,大多都包含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众所周知,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的程度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有力标准。就21世纪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来看,“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业人才,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今,随着扩招的不断增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虽然知识面较宽,却因为种种问题,有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很难与社会接轨。

面对就业压力,社会更加注重知识面宽且有技术专长的综合应用型设计人才,学生迫切需要学校提供各种综合性的实践教学课程,渴望学到实用的设计技能去迎接就业的挑战。在西方设计院校,学生有相当多的时间在企业里度过,实践经验丰富。相比而言,我国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好多院校太注重书本的技术性传授,培养出的大学生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实际操作水平却没怎么得到训练,面对就业显得束手无策。社会形势迫使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应该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的求知而服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以培养适应现实生活的人才教学管理理念为目标,教学方法灵活,课程安排合理,有效解决学生的实践问题与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专业特色发展,它的出现己被国内外院校所采用。从国外先进的工作室教学经验和国内部分院校的成功经验来看,构建和完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最佳平台,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提出 设立工作室制的建议。

二、国内外现状

通过相关文献数据库检索,笔者发现一般在西方国家的设计教育已经普遍实行了工作室制,由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和美国亚洲艺术与设计协作联盟合编的“美国当代艺术与设计教育”系列丛书《旧金山艺术学院》、《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克兰布鲁克艺术设计学院》《创造研究学院》,从现实与客观的角度提供了一些美国艺术设计院校教育的背景框架,为我们思考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模式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世界名师平面设计教学案例.经典《名师高徒》系列设计丛书何见平主编的《姚尔丹与他的学生们》、《乌韦,勒斯与他的学生们》、《华西莱文斯基与他的学生们》、《黑格曼与他的学生们》、《卓斯乐与他的学生们》,从中也能了解到国外设计教育的特点。刘兰兰著的《把你的草稿钉在墙上》在美国学设计一书详细的介绍了工作室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工作室制的基本研究提供了许多可参考的东西。

设计工作室制的研究早己被国内一部分高校所重视,并出版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如《高等学校工作室运行研究》、《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导师工作室制》等,以上成果都对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了许多参考,但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如何设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待研究。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立工作室制的重要性

1、关于工作室制

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学方式,而工作室是教学方式的具体体现,它是针对本专业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的实践教学模式,一般纳入院校统一管理,以导师(专家或教授)为核心,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团队,充分利用学校及社会上的各种有利资源,进行教学和科研实践。工作室导师相对固定,导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课题项目的选择等,学生在经过一到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之后,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有选择的进入到各个工作室进行下一步学习深造。

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点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与社会接轨最为紧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十分重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室以专业教师为主体,承担各种教研项目,结合实践学习,合作完成相应的实践工作。经过这一环节的学习与工作,学生可以通过理论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这对于本科教学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和有益的补充。

(1)打破传统的专业结构教育模式

以往的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年级划分的班级教学,而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下,高年级、低年级或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成员在同一个环境下一起研究完成项目,突破了传统模式下的知识传递性教学方式,他们之间的知识得到有效互补,使工作室的资源得到共享,搭建起教与学、学与学之间互动的教学平台,是集互动式、参与式、启发式于一体的教学模式。(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能力

工作室制对教师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教师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与发挥。由于更多地面对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这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在工作室进行课题和项目的研究,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实际专业能力。再者经过导师和其他成员的指导和帮助,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转化起到重要的作用。(4)有利于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

采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导师可以因材施教,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安排任务,以达到良好的沟通和知识传授的目的。合理安排年级学生的课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并培养其自信心,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学生之间在不断的交流中,更能准确找到自身的定位,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5)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掌握理论知识进行融合

学生在参与具体项目设计时,任务明确,综合性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够拿出相应的作品。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于专业的整体性的认识,尤其是基本概念的系统理解。

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今信息社会瞬息万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当今设计院校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沟通着人——视觉——产品——环境——社会,并参与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

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并非只是用电脑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了解市场消费知识,了解书籍、包装等的材料与工艺、各种软件的知识与应用、印刷技术甚至物流计算等相关技术知识。如果设计人员不接触或很少接触实际,对于人们的生活了解很少,对市场和消费信息不熟悉,那么这种不切实际的设计,只能说是做了一份脱离实际的方案而己,这样的方案也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1)视觉传达专业存在的问题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一般艺术类专业相比有其一定自身特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课堂的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

我院师资队伍中,教师来源相对较为单一,有不少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因此,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的,很难达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传统的视觉传达专业课程教学大都是在教室中进行的,仅课程而言,设计理论和实践是两个关键环节,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性认知,必须要借助理论教学来完成;而如何把概念层面的设计表现为现实设计,却是设计实践的问题,如设计材料、加工技术、印刷工艺等。学生不能够在学习中接受整体学科体系思想和思维方式,对于专业的整体性形成不了认识,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是十分艰难的。(2)解决措施

工作室制是上述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工作室制的设立,有效地将传统意义的讲授、辅导的课堂,由平面的教学形式立体化,打破单一的教学形式,更加注重实践,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能够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便于发挥专业教师的专长,同时学生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专业与创业指导。感受、体验、动手是工作室学习设计的一个主要层面。工作室制教育模式可以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科的高等教育更加完善。

加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实践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挖掘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大量事实证明,视觉传达设计只有通过 大量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体会心得,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验、发现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可能激发设计灵感的火花,进而用观念和认识指导实践,实践就意味着带有很强技能技巧的揣摩与创作,这也正是锤炼设计思维的过程。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世界上许多高等设计院校,都特别注重加强校企间的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需要,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需要。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应该在社会实际设计即项目中完成。学校应注重建立实践教学场所,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

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根据我院实际情况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立四个专业工作室,传播设计工作室、插画与书籍设计工作室、品牌设计工作室、装饰设计工作室。这一举措将教学与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现实意义。学生参与实际设计项目,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纸上谈兵”,而是将设计的功能、材料及制作纳入到整体设计构思中,并且贯穿始终,这些都将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实践环节的加强,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设计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与实践指导能力,这种模式的应用,对于教师教学水平也是一种提高。

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室的设立与运行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立工作室制必备条件(1)树立正确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理念

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艺术创新是现代设计艺术人才的必备素质,这种素质是设计艺术实践的需要,也是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发展的要求。任何高校的教育改革,都要求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于1996年8月指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非常重要;如果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问题不解决好,很多工作就难以推动,特别是改革就很难深化。”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本质、特点、规律以及如何实施教育的理想、认识和看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各方面,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视觉传达专业工作室制的设立也要求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教育实践也必然要发展,而反映对设计教育现象认识的教育思想,也要有相应的发展。这就要求人们转变对原来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实践的认识,树立新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实践的教育观念,以指导其发展和改革,使之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教育思想。而我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今天要培养的人才,是要为21世纪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所以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视觉传达设计人才。(2)打好专业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基础

工作室的设立,软件环境包括教学理念、自身风格、导师业务水平、学习氛围等,硬件环境主要包括教学设备、工作设备、素材资料、各类耗材等,工作室的软、硬件环境是相互符合的,要同样对待。(3)导师

导师是工作室的核心。工作室制教育模式意味着教师要从原先的担任1-2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转向全面负责工作室的设计课题与实践课题的运行,单一知识背景的教师显然难以胜任。因此,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综合化的知识以及实践的能力,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国际上学术发展的前沿与动向。(4)业务项目

项目是保证工作室基本运行必要条件,是工作室教学的目标所在,项目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工作室的教学与实际功能,课题项目的选择要根据自身特点确定,不能一概而论不加区别的全盘接收;在明确工作室特点的前提下,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行业特点来认真选择,以便学生在项目运作的部分或全部的完成过程中,学习各种实践理论知识。

2、视觉传达专业工作室制的墓本运作形式

基本思路

3、工作室的职能划分

(1)导师主持工作室教学和科研工作,宏观把握教学理念和专业发展方向,保证教学与课题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带领学生共同参与社会工程项目的竞争。

(2)企业为工作室提供实践项目,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也可以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及时了解新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方法。

(3)工作室和企业紧密联系,使学生及时掌握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熟知工艺制作和流程,也可共同成立实验室或设计室,获取企业所需的设计项目服务。

(4)导师助理负责日常事务管理。

(5)教研室主要是把握专业方向,筹划专业建设,为工作室提供宏观指导。

4、运行视觉传达专业工作室制的保障措施

(1)增强创新意识,为工作室发展创造条件

目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用人单位要求设计专业毕业生能尽快进入角色,视觉传达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体系中必须体现出实践性的特征。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对本专业前沿动态有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工作室经常会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或资深设计师到工作室讲学,带来设计的最新消息和潮流趋势,带来全世界的优秀设计,使学生了解国际市场,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做到心中有数。所以学院应该发挥创新意识,大力创造工作室制教育环境,顺应社会需要,跟上国际发展的脚步。(2)构建合理的工作室课程体系

工作室课程设置应尊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启发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治学的客观、分析、质疑、思索、求解的态度和习惯。对工作室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及可塑性,对于目标的制定和方向的要求可以更加细化,但对教学的具体内容、授课时数应以宽松为好,还有就是应该按照不同的发展时期制定相应的计划,及时调整内容和时数要求。因为在工作室制教学过程中课堂的内容往往会受到时间、环境的制约或受突发事件、临时计划等影响,如:聘请专家讲学、顺应新的项目等等都可能改变原有的程序,在内容上也会有出入。发挥导师的主动性,在符合院校要求的前提下,应该注意考虑学生的个性和以后的发展规划。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水平

导师不仅应该具有高素质的视觉传达设计水平,还要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具有很强的与外界沟通能力。只有导师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所带领的学生的水平才能得以实质性的提高。

我国的设计教育工作起步晚,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因此我们更应该利用好现有条件,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积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对教师队伍建立终身学习制定和研修制度,教到老学到老。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选拔,根据具体情况重点培养。加强同类院校的教师人员的互动交流,互相补充,取长补短。根据院校所在地具体情况,从社会上吸引部分专业人才参与到日常的教学中。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培训,接受最新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以各种形式鼓励 并创造条件让老师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面向国内外著名设计公司、设计事务所公开招聘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以讲座、短期培训、顾问等多种形式充实师资力量。

(4)提倡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教学环境

要保证工作室宽松的教学环境,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外部条件,鼓励各专业

工作室发展各自的教学特色,教学安排要灵活、多样,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的需要,而且每位导师都要自己制定工作室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自主决定教学形式和方法。学院减少指令性的课程,缩短学习时数,这样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支配权,工作室专业课程的范围要不断向外延伸,使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同国民生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可在课堂上针对课题或项目组织专题讨论,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如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未来空间等等,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术上各抒己见,教师不作裁判,只作引导和评价。通过讨论、评价、评估,对热点问题各自提出解决的方式、方法,把所学的知识融到实际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视觉传达专业设立工作室制的弊端及解决措施(1)弊端

目前我国教育管理体制还有待于继续完善,在进行工作室制教育的过程中会出现对主流教学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还有就是工作室的学生是各年级都有的,好多低年级的学生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工作室里面,忽视了对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再者随着工作室的发展壮大,有个别工作室的发展方向越来越靠近商业化。(2)解决措施

解决好正常教学与工作室教学之间的关系,工作室制的教学形式一般是由项目来带动教学,以实践为主体,不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系统的基础专业知识,因此,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不应该成为主流教学模式。所以,一定要处理好正常教学和工作室教学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生应该在大一,大二学年以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为主,先打好理论基础,大三大四年级再侧重实践方面的学习,这个时期是进入到工作室学习的合理时机。解决好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工作室制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对外的一种教学模式,部分运转形式与社会上的广告公司非常相似,因此,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在一些项目的运转中学生的能力可能会超越导师,但这只是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不会影响到导师的主导地位,再者,在工作室的学生中,会出现不同年级、不同理论基础,不同专业水平的情况,这需要多加注意,要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协作精神。

建立合理的监控体系,近年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己在导师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建立起对学生导师的培养、选拔、聘任、考核等一系列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导师组等多种指导模式,保证了学生在选课、选专业、报考研究生、确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有效指导。为了使导师制取得预期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要严格实行导师工作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进行检查。

五、结论

上一篇:关于规范城乡规划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建法[2012]99号)下一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_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