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

2024-05-14

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共14篇)

篇1: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

1、负责完善公司行政管理流程、制度

2、负责公司的人事档案,劳动合同,会议,行政,后勤、办公用品、固定资产等管理工作

3、负责对外接待并与及重要客户进行沟通联络

篇2: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

2.负责行政团队的管理,打造高效务实、战斗力强的的队伍;

3.负责自有物业及驻场物业的日常管理,负责集团写字楼的招租及租户的运营管理工作;

4.负责集团重大活动、重要会晤,以及各类政府、企业的来访接待;

篇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所谓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实现审计目标, 规范审计行为, 明确审计责任, 确保内部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总称。它是内部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活动进行控制的自律行为, 它贯穿于审计实施程序的各个阶段。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 其目的在于为行政事业单位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 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是一种积极的管理审计, 具有独立性、广泛性、综合性、积极性的特点, 相当于人体的白细胞, 在组织内部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免疫机制。内部审计工作应该从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利益出发,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到位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 其任务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内部审计对其所检查的经济业务活动要提出分析、评价、建议、咨询, 其基本要求是内部审计要具有独立性。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审机构的设置状况是:少部分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大部分行政主管部门虽然也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但基本上没有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而是与财务部门两块牌子一班人马;部分行政主管部门虽然配备了审计人员, 却没有相应的独立审计机构, 如有些单位将所属内审机构置于监察室或纪委之下, 根本谈不上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 只有极少数较大的隶属省级以上的事业单位才有尚不够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

2.2内部审计工作定位不准确, 目标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应紧紧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中心, 应在服从、服务于本部门、本单位总体目标的前提下适时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而实际工作中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往往不能根据本部门、本单位总体工作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其工作目标, 致使审计工作目标脱离本部门、本单位的总体目标, 因而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有的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 忽视了内部审计操作和管理中的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没有对审计工作目标进行科学的分解, 并在此前提下, 辅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度。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内部审计工作常常处于例行公事的应付局面之中, 从而影响了审计目标的实现, 致使内审效果不理想。

2.3内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内审的要求

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好的专业知识, 即当前的内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财务知识, 更要掌握经济学及其他方面的知识。但从目前的数量上看, 内审人员还不能适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需要;从结构上来看, 一方面, 内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 多是年龄较大财务人员。另一方面, 内审人员大部分是由长期担任财会工作或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转任或兼任。这些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财会知识及经验或纪检监察工作阅历, 但对审计工作还不胜任, 而且这支队伍也不稳定。从审计人员自身来说, 有的是安于现状, 有的是对内部审计工作岗位不满意, 因而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充实审计知识。这些都严重降低了内审工作的质量, 也削弱了内审工作的力度。

2.4内审工作内容过于单一, 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目前, 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仅限于开展财务收支审计, 纠正违纪违规事项, 实施审计的事后监督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的加快, 必将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单一财务收支审计已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要求, 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不断拓宽自身的工作内容, 才能适应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3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的具体对策

3.1依法审计, 客观公正

“依法审计、客观公正”是审计工作内在的、固有的基本原则。它要求一是要依法开展审计工作, 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二是坚持每项审计都要摸清真实情况, 充分揭露问题;三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实事求是地认定和处理问题。审计实践说明, “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最高原则, “客观公正”是审计工作的最高标准, 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

3.2完善制度, 严格管理

审计工作的核心问题是质量, 提高审计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质量的核心在于工作的规范。一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 以审计责任追究为核心, 建立和完善以审计复核、审计考核和审计责任追究为主体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体系;二是严格审计质量管理, 实行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 即将审计准则、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制度落实到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制定审计方案, 要认真做好审前调查, 科学合理地确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目标等;编制审计底稿, 要事实清楚, 要素齐全, 定性准确;编写审计报告, 要加强综合分析, 坚持把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 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层次。

3.3精心部署, 周密履行审计程序

一是要科学制定审计计划;二是要突出审计重点;三是要强化综合分析。所谓全过程质量控制, 是指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制度落实到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制定审计方案时要认真做好审前调查, 科学合理地确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目标等;编制审计底稿时, 要事实清楚, 要素齐全, 定性准确;编写审计报告时, 要加强综合分析, 坚持把查处问题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 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层次。

3.4强化措施, 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

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品德好、业务精的内部审计工作队伍的目标, 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学习和培训、开展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 不断总结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等途径, 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 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以适应新形势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更高要求。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是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办法, 妥善解决好他们的激励、待遇等问题, 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要严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人口质量关, 要把那些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较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较强的、为人正直的同志调整到内部审计岗位上来;三是要明确审计人员职责, 严肃审计纪律。审计部门是监督部门, 这决定了审计队伍的素质应该更高、审计纪律更严。

3.5正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落脚点, 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部门或单位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促进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 规范其各项财务收支行为,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事业单位要搞好内部审计工作,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把思想从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审计工作中所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向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 为领导的决策服务, 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立足于帮助, 使之改正或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恰当地作出处理和给出建议。

3.6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不断改革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 即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二是微观审计与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相结合, 既从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要求出发安排审计项目, 又在审计若干具体项目后, 综合加以分析, 找出共同性或倾向性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为规范单位财务收支行为提出建议;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恰当进行处理, 又要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 从帮助涉及部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等方面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使之不再有重复发生的可能。

3.7做好预算管理工作, 控制审计支出规模, 降低审计成本

预算作为一种控制手段, 能够有效地降低费用支出。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 审计经费预算根据一定时期内审计项目的数量及审计的难度进行预测确定, 实施内部审计所发生的支出应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这就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经费的管理实行定额预算, 根据审计项目定人员、定时间, 由人员和时间定工作量, 再由工作量定经费。当然, 审计项目外包成本也应归入审计成本之中, 纳入预算管理。在年初制定计划时, 编好审计经费预算, 作为控制审计成本的依据。

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预算管理单纯由财务部门来行使“总管”的角色, 财务部门并不掌握审计部门的具体运行情况, 其预算控制的效能较低。因此, 最好的成本控制方法是将审计成本预算从总成本中分离出来, 作为一个单项, 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单位总预算成本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检查监督, 而单项审计成本预算则实行平行控制, 即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同时控制, 并辅以奖惩措施, 这样, 既减少了财务部门对审计成本控制的难度, 又提高了审计部门对审计成本控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综上所述,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不可或缺, 实施内部审计必定发生相应的成本, 由于在思想意识、成本管理模式、审计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存在着影响审计成本的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成本控制不尽如人意, 造成了审计效率低下、效益不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要想克服存在的问题, 应挖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问题的根源, 采取优化审计组织、完善管理体制、整合审计资源、控制审计项目成本、强化预算控制等措施, 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与效益, 切实降低审计成本。

参考文献

[1]李学柔.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导读 (修订本) [P].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2]李三喜.内部审计规范精要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

[3]林钟高.会计行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4]邵慧萍, 王文莉.浅谈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J].中国水利, 2000, (10) .

[5]亓庆刚.针对薄弱环节创新内审监督途径[J].中国内部审计, 2005, (6) .

[6]欧阳, 春花.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财会研究, 2003, 6.

[7]陈兰, 陈运起.内部审计外部化之我见[J].经济师, 2004, 2.

[8]张宇宁, 彭志平.浅谈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J].财会月刊, 2002.04.

篇4: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货币资金、采购业务、资产管理。

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它是指单位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采购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采购业务是指单位用货币资金采购货物和劳务的行为。

资产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为了使单位所拥有的资产能发挥其应有的使用效率,保证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防止资产的非正常流失。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把关不严,收受的原始凭证不规范。有些财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如购买实物发票不填数量和单价,有的发票内容笼统,甚至没有售货单位盖章;手续不严密,购买实物的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而且有的领导签字不规范,白条入账情况较普遍;一些单位甚至自制原始凭证,格式和内容都不规范。

填制的记账凭证不准确。有的单位填制的会计记账凭证不能准确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

账户设置不全、账薄使用不规范。一些单位没有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账簿。个别单位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账进行核对、控制和平衡账户;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混用或一本账多年度使用,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会计人员调动时间和经管人员责任不清;账簿登记发生错误时更正方法不规范,有的挖补、涂抹、刮擦,数字书写错误。

编制的财务报告不全不少单位财务报告只有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表账不符,单位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移交不规范,内部会计管理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

票据管理比较混乱票据主要来自财政部门的发票,也有单位自购或自印的发票。事业单位使用票据主要是用于规费的收取。也有用于往来方面的收款收据,在票据管理中存在普通性的混乱现象。

三、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有的单位随意任用财会人员,甚至让没有财务知识的人员担任会计。

是缺少正常性的会计监督,有的事业单位领导由一把手抓财务,实行一支笔审批,往往导致领导个人说了算,作为财会人员,有的不了解情况无法监督,有的怕受牵连不敢监督,有的碍于关系搞假监督。使监督机制成为“形式主义”;另一方面,会计主管部门也缺少日常的会计指导,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监督,甚至有的单位从来没有接受过检查监督。

是部门之间的会计人员缺少横向交流,部门内部会计人员没有系统地进行过会计基础知识和规范的学习和培训。

是对发票管理办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单位没有制定票据管理制度,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有关管理部门没有对票据使用单位进行指导和监督。

四、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门槛没有会计证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对无会计证和新上岗人员,必须参加会计从业资格统一考试,经考试合格,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持证上岗。否则不得上岗。

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各级财政部门要对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组织以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

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认真学习《会计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健全内控制度,避免不同职责相容,提高领导管理水平,日常开支做到三人以上签字,加强和完善“一支笔”监督。采取财务公开、业务公开增加透明度,增强官本位的免疫力。

严格预算开支,加强内部监督和控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保证部门、单位内部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二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促使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保证会计核算真实反映经济活动内容。

篇5: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

(2) 制定系统年度、月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经批准后执行。

(3) 主持制定、修订行政的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经批准后组织施行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4) 品牌策划相关工作的制订与实施。

(5) 集团企业文化工作的制订与实施。

(6) 接待公司重要来访客人,处理行政方面的重要函件。

(7) 负责公司行政方面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

(8) 公司的后勤服务工作,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9) 公司的防火安全、保卫工作并定期组织检查,保证公司安全。

(10) 负责协调公司系统间的合作关系,调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1) 定期组织做好办公职能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督促做好纠正和预防措施工作

(12) 指导、监督、检查所属下级的各项工作,掌握所属下级工作进度。

(13) 做好各项行政处理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团队精神。

(14) 及时、准确传达上级指示并贯彻执行。

(15) 审阅行政相关的文件,审核直接下级的上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相关作业文件,视其性质内容,决定处理方式。

(16) 向上级提出政策性建议,受理直接下级上报的合理化建议。

篇6: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

1、负责完善公司行政管理流程、制度

2、负责公司的人事档案,劳动合同,会议,行政,后勤、办公用品、固定资产等管理工作

3、负责对外接待并与及重要客户进行沟通联络

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2

1.完善和细化各类体系、制度和流程,并确保能在公司较好的贯彻执行;

2.负责行政团队的管理,打造高效务实、战斗力强的的队伍;

3.负责自有物业及驻场物业的日常管理,负责集团写字楼的招租及租户的运营管理工作;

4.负责集团重大活动、重要会晤,以及各类政府、企业的来访接待;

5.负责公司日常行政工作的运行,包括后勤保障工作、固定资产的管理、供应商的评估与管理等。

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31、协调、管理公司人力资源部、公司办公室团队管理、业务及风险控制工作;

2、协助总经理制订公司总预算和季度预算调整、公司长短期发展规划和公司经营计划;

3、协助总经理指导公司办公室做好司务例行会议、软件开发培训会、代理商培训会议及其他公司级行政会议的组织和落实工作;

4、掌握公司生产经营情况,适时向总经理汇报;

5、向公司高层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战略、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建议,致力于提高公司的综合管理水平。

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41、制定酒店的发展战略,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策略去支持酒店的发展。

2、为管理层提供人力资源、组织机构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并致力于提高公司综合管理水平,及有效监控人力资源成本。

3、建立和健全人事、劳资、考核、聘任、晋升、奖惩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酒店组织架构、薪酬体系、绩效管理体系。研究、设计适合公司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4、培育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组织并实施知识管理推动创新能力建设,实现组织战略目标。

5、推动酒店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具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

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5

(1)

掌握行政工作情况和公司行政管理工作的运行情况,并适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2)

制定系统、月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经批准后执行。

(3)

主持制定、修订行政的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经批准后组织施行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4)

品牌策划相关工作的制订与实施。

(5)

集团企业文化工作的制订与实施。

(6)

接待公司重要来访客人,处理行政方面的重要函件。

(7)

负责公司行政方面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

(8)

公司的后勤服务工作,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9)

公司的防火安全、保卫工作并定期组织检查,保证公司安全。

(10)

负责协调公司系统间的合作关系,调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1)

定期组织做好办公职能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督促做好纠正和预防措施工作

(12)

指导、监督、检查所属下级的各项工作,掌握所属下级工作进度。

(13)

做好各项行政处理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团队精神。

(14)

及时、准确传达上级指示并贯彻执行。

(15)

审阅行政相关的文件,审核直接下级的上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相关作业文件,视其性质内容,决定处理方式。

(16)

向上级提出政策性建议,受理直接下级上报的合理化建议。

(17)

培养和发现人才,根据工作需要申请招聘、调配直接下属。关心所属下级的思想、工作、生活。

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6

协助总经理处理日常工作;

协助总经理进行商务谈判,做好各项衔接、联络工作;

协助编写总经理的公文、合同、标书、经营计划并监督反馈进展情况;

协助总经理开拓及维护客户资源,处理好外部客户关系(重要客户等);

做好各类会议和重要活动的组织工作,以及接待与拜访;

完成总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71、负责集团总公司及各分公司办公房屋的租赁及日常管理;

2、负责集团总公司及各分公司车辆的租赁及日常管理;

3、负责集团总公司及各分公司固定资产的盘点及日常管理;

篇7:内部行政职责内容

1.负责通讯录的及时更新、上传。

2.保管各办公室、会议室的钥匙。

3.负责日常行政内部人员的考勤,记载员工出勤状况,并作好工作时间及加班时间;考核

计算扣假工资和加班工资等,月尾作好考勤表统计交给上级领导。

4.负责行政部人员的转正、考核、任免。

5.收发文件,包括工作联系函、其他部门下发通知等。

6.收发传真,并及时发放到相应部门,建立收发档案。

7.组织好公司例会、作好会议的记录工作,并形成书面文书呈报相关领导。

8.阅读和分析各类信息,制定工作计划,作好工作分配、时间分配。

9.传达、分发通知

10.名片管理,接收印制需求,及时制作完成并发放。

11.负责行政部人员日常费用的票据报销工作。

12.日常文件管理(对公司各种文件和档案进行整理、归档)、试用期合同管理、招聘管理

(信息发布情况、申请面试人员情况、及通知面试人员面试、填写的入职表)员工档案管理、建立员工档案并作相关跟进工作。

13.负责各类通知、行政制度、细则的草拟工作;并跟踪发送、执行情况。(须及时向上级

领导汇报情况)

14.做好行政后勤物资的采购、管理及发放工作,控制好办公成本

15.负责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的采购、付款工作(须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

16.办公用品管理,接受各部门办公用品的申报、汇总、初审、购买、建立供货商台账。

17.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办公室设备(电脑、电话、电视、投影仪)、办公室家具,建立

台账,完成出入库手续;固定资产的数量、使用部门及库存数量、周转情况。

18.对购进的低值消耗品、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做出入库管理,建立台账,完善领用手续,并做相关统计。

19.PPT制作及管理。

20.公司网站的更新与管理、短信群发管理;维护与合作伙伴(客户)的友好关系:在节日

或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发送及时的祝贺及致意。21.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确定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统一公司标识,搞好宣传标语,组织员

工活动及节日福利物资的发放。

22.制度建立与完善: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制定出合乎公司现状的规章制度,收集合理化建

议,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切实可行的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和规范性

23.协助其它部门工作,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临时性工作。

(负责行政部备用金的管理,作好支出安排,做好资金使用台账。)

篇8: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内控意识淡薄

目前,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内控意识较为淡薄, 对内部会计控制缺乏基本的了解, 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 不理解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有些单位负责人甚至认为内部控制制度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 如果出现问题只需追究财务人员的责任即可。还有些单位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或是虽有内部控制制度, 但多是流于形式,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由于缺乏内控意识, 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工作落实不到位, 疏于管理和防范。

(二) 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由于管理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解有限, 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对于相关工作的细节, 常常是根据财务管理办法以及单位管理制度来处理, 解决问题时多按照惯例来处理, 随意性较大。同时, 在会计岗位的设置以及人员配置方面不尽合理, 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普遍存在, 资产管理混乱问题尤为突出。另外, 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不力, 缺乏有效控制。由于单位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 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但更多的还是有章不循, 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会计监督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预算控制薄弱

目前, 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实行了部门预算制度, 但预算涵盖范围有限, 预算控制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预算编制较为粗糙, 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在实际工作中, 形成了遇事跑财政的局面, 致使现有的资金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增加了预算推行的难度;另一方面, 预算工作缺乏计划性和科学性, 管理上较为松散、混乱, 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大打折扣, 预算调整追加比较频繁, 大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四) 会计工作人员职责不到位

就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来看, 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很多会计人员, 财务知识欠缺, 专业技能匮乏, 会计基础工作相当薄弱。但就会计凭证来看, 忽视签字的现象极为普遍, 或是根本不按照业务流程规则办事。在账簿方面, 往往轻视备查账;在财务报告中, 只是简单地提供会计报表, 缺乏对财务情况的详细分析。

(五) 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缺乏奖惩机制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日益深入, 一些单位建立了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但在实际执行中受行政体制的影响, 导致内部会计控制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问题存在的保护伞。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失去了保障作用。此外, 行政事业单位的稽查、检查工作多是“浮于表面”, 缺乏深度和完整性。长期以来, 无论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的好还是坏, 财政监察等有关部门都一视同仁, 由于缺乏奖惩机制, 各种舞弊和腐败行为时有发生。

(六) 缺乏有效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主要是由国家审计部门来执行的, 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内部审计机构, 主要靠内部会计控制执行部门自行监督检查, 由于该部门处于单位领导之下, 缺乏独立性, 内控作用发挥不明显, 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监督制约缺位, 导致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缺乏严密性和完整性, 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鉴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 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内部会计控制是事业单位为实现管理目标, 确保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 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 内部会计控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在实际工作中, 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 成本效益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 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而是以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 因此, 成本效益原则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其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 尤其注重对成本的控制, 以期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二) 全面性与重要性原则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 全面性和重要性原则也十分重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 必须对单位内部会计活动有全面的掌握控制, 使各项活动都置于全面监控下, 与此同时, 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要实施重点控制。

(三) 相互制约原则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应明确会计控制相关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并赋予他们必要的权利, 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 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 必须通过具有相互制约关系的控制环节或部门才能完成。在横向上, 至少要有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来办理单位的经济业务;在纵向上, 至少应经由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 以形成上下级相互监督, 相互制约的控制模式。

三、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对策

(一) 增强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健全和完善, 首先要从内控意识入手, 从根本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具体来说, 要从单位负责人开始。单位负责人在内部会计控制中占主导地位, 负主要责任。在当前形式下, 增强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仅有利于提高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视程度, 还有助于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另外, 还要加强财务会计人员控制责任意识。强化财会人员的控制责任意识, 从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具体来讲,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人员素质的前期控制, 在录用人员方面, 要提高相关标准;二是加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 促使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即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 又具备熟练的会计核算水平。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 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三是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使其能够自觉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防止各种舞弊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 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健全完善的制度是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保障。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工作状况, 加强对薄弱环节以及重要岗位的控制, 将制度落实到位, 责任落实到人, 形成一个有章可循的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还要注意内部会计控制的动态性。会计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为此, 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应是对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实施动态监督和控制。

(三) 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

预算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有效实施单位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形式。加强预算控制首先要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的控制。其次在预算执行环节, 严格按制度执行。再者, 要注重预算执行体系的建设, 做到制度管人, 责任到人, 并制定各项相关指标, 以便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从而提高预算执行的积极性。

(四) 强化监督, 完善奖惩机制

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通常由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审计监督, 同时, 也需要外部的监督。财政监察部门应加强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 并会同相关部门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检查与专项审计, 检查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控以及内控的执行情况。同时, 还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奖惩机制, 对于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 应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 应根据相关法规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内控制度才能落实到位。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健全和完善, 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需要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需要各方面长期的努力。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要求, 迫切需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 这对于确保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丽玲.浅谈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财经界 (学术) , 2010 (14) .

[2].徐新玲.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如何加强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9) .

篇9: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不足;措施

内控对一个单位或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可以防范很多风险,也可以间接地节约成本费用。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部分单位重视不够、制度建设不健全、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薄弱等问题,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都对会计内部控制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

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意识相对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更重视会计核算这方面的工作,对会计内部控制却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这种“重核算,轻内控”的思想观念给行政事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带来了极大地影响,使得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产清查、会计监督以及内部审计等工作不能做到有效的链接,影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加之财务工作人员没有给予内部控制更多的认识,也阻碍了会计内部控制职能的发挥。

1.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平常工作中没有涉及较多范围,造成会计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懒散的工作态度,而一些规模较大的行政事业单位经常出现财务和管理分离的状况。在整个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中,各部门职能的不明确。加上会计内部控制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力较弱,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有一定差距等情况的出现,都主要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造成,机制的不完善从而影响了内控作用的发挥。

1.3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作用未得到发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查管理力度的不够,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工作以及平常的一些经济事务无法做到有效监督,会计监督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也大大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加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过分的看重预算管理工作,没有真正的发挥监督审查职能,缺乏对业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更没有做到会计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脱节的有效结合,造成事业单位内部经费支出不够规范化,业务流程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大大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完善措施

2.1 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要想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建设,首先就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活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单位必须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能控制,实现会计记录与业务经办相分离、财产保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业务稽核与业务经办相分离,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制度,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会计工作更规范化。其次,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人员奖惩制度,鼓励会计人员揭发会计失真现象,坚决杜绝寻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充分发挥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确保企业财务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2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制度切实发挥作用。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会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对于外部审计可以委托专门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审计由单位内部审计部组织实施,从而提高单位审计工作的科学性,保障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其次,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制度体系建设,根据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科学的设置会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规范,包含审计制度的建立、评审方案的设计与运用、审计结果评价等各个方面,还要制定合理的审计评价标准以及科学的审计评价指标,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最终使审计工作成为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

2.3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最终是需要在实践环境中去落实和检验,所以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尤为必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来讲,会计内部控制度是由专业管理人员制定出现,但落实和完善则需要依靠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和部分工作人员,人是影响其制度落实的关键。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首先是要严格把控用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有关人员进行严格控制,确保重要岗位人员充分发挥其作用。其次就是要做好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全方位落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制度。第三就是要进行员工职业意识的强化,培养会计工作者控制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会计工作者真正的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同时可以邀请著名的法律专家为会计员工进行法律知识的讲座,让会计工作人员都提升自身的法律观念和意识。

3 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在整个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需要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强化自身的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做好会计内部监督等有关工作,真正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真实和有效。当然更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做到与时俱进,结合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今后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曹荣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知识经济,2013(11):61-62.

[2]赵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0):136-137.

篇10:行政部门内部工作职责

(1)负责行政费用成本管控,每周、每月对行政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整改解决。

(2)负责公司所有宿舍的统一管理和安排。

(3)负责就餐卡制作及异常处理,监督食宿各项工作按规范操作,定期查看食堂仓库,保证存放食品的仓库干燥通风,各种防备设施齐全,贮存食品的容器安全无毒,防止食品污染。不定期抽查入库食品的数量和质量。

篇11:行政部门内部工作职责

2、公司会议的组织及会议纪要的梳理以及会后问题跟进;

3、负责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公共关系的管理

4、负责部门各项事务性工作的开展;

5、负责公司日常工作管理等。

6、负责公司企业微信管理

篇12:企业内部行政主管职责

(2)负责公司印章、证件等管理制度及规范使用的审批流程

(3)定期组织做好办公职能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督促做好纠纷和预防措施。

(4)接待公司重要来访客人,处理行政方面的重要函件,归档整理公司重要的档案合同及宣传材料;

(5)制定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及督促、检查制度的贯彻执行;完善公司相关文件,协助上级进行文书、公文的起草。

篇13:行政部内部工作职责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一方面, 国家审计机关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定详细的具体审计准则和实施细则, 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无章可循, 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没有法律的强制性, 难以切实落到实处。另一方面, 各单位没有建立规范的内审制度, 如何审、审后怎么处理, 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内审工作随意性大, 没有真正做到制度化、常规化。

(二) 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服务意识不强

内部审计必须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围绕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中心开展工作。但目前有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不能服从于这个中心工作, 找不到工作的重点, 从而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些内部审计工作目标, 但在实际工作中, 没有对审计工作目标进行科学的分解, 内部审计工作常常处于例行公事和应付的局面。

(三) 内部审计的内容单一, 审计方法滞后

目前, 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围绕财务收支情况展开, 重点放在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上, 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单位内部各部门执行职能的效率方面, 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审计方法主要采取包括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 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 审查凭证、账簿和报表等财务资料, 技术手段过于单一, 是单纯的以账查账, 缺乏内查外调, 特别是在专项审计中, 对重要财务凭证和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缺乏认定依据, 也就难以发现财务错弊及违纪事实。

(四) 内部审计的时效性不强

目前的内部审计大多是事后审计, 审计时间一般是在年度会计报表完成之后, 审计报告的形成属于事后事项, 此时业务的发生已经即成事实。这种内部审计方式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业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更无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进行全方位跟踪和评价, 起不到事前发现、事中指导和尽快改进的作用。

(五) 内部审计结论的落实性不强

内部审计其最终意见都要体现在审计报告上, 对审计报告提出的结论和整改意见能否迅速有效落实是内部审计的重中之重。但目前的内部审计往往是审计工作结束后, 出具一个审计报告, 审计工作就算完成了, 忽视了审计出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落实, 审计意见、建议是否落实到位, 各项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等等。这样, 内审基本是“走过场”, 没有发挥其监督、约束、指导和保证的作用。

(六) 内审力量薄弱, 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会、审计、法律等知识, 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但是, 目前大部分内审人员未受过系统的审计业务培训, 缺乏内审知识, 不了解内审工作的内容、程序和工作目标, 导致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难以从实际工作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 严重影响了内审工作质量, 也削弱了内审工作的力度。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建议

(一)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做到按章开展内部审计

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 各单位要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的有关规定为依据, 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突出行业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内部审计规范, 完善内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工作程序, 从而实现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 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 正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 提升审计服务理念

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部门或单位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根据这种定位, 在审计目标上, 内部审计要从以单纯的查错纠弊为主, 向以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为主转变。一是围绕国家和单位工作中的重点, 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为领导决策和加强内部管理服务, 为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二是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恰当地作出处理和给出建议。三是要跳出内审搞内审。不仅要查出问题, 更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 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提出解决和预防再次发生的措施或建议。

(三) 拓宽内部审计内容, 由以财务收支为主向财务收支与业务控制并重转变

内部审计扎根于部门和单位, 深知所在单位的关键环节和薄弱之处。因此, 内审人员要适当扩大审计面, 拓宽审计工作的领域, 提高内审延伸力度, 将财务数据内审与业务审计相结合, 将被审计单位所执行的政策制度、资金来源渠道、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流程等作为内审重点, 查处被审计单位在实施业务过程中的盲点和偏差, 从而规范管理制度, 从根本上查错防弊, 提高审计效能。

(四) 推进审计方式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的转变, 促进事后披露向事前预防转化

内审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本单位完善管理、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 因此, 内部审计应当把目光前移, 把工作重点放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监督上, 实现由“马后炮”向“防护网”的过渡。一是在审计层次上, 提升内审工作的前瞻性, 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理念, 帮助被审计单位制定相关的内控制度。二是强化过程监督, 实现审计关口从事后向事前、事中的转移, 变补救为防范, 在单位管理诸环节中增设“防护网”, 实行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 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监督、评价。三是在审计方式上, 由以结果导向为主向以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并重转变, 加强本单位、本部门经济活动、管理活动发生问题前的预防性监督, 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

(五) 完善审计结论整改落实制度, 积极开展后续审计工作

审计结果的落实程度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效果。因此, 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后续审计, 把后续审计纳入正常审计程序之中。一是加强对审计意见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与评价, 要求被审计单位将审计整改和落实情况上报。二是逐步实行对重要审计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回访制度, 促进重要问题、边缘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三是对在后续审计中发现未按审计建议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整改、落实的,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从重处罚, 做到审必严、责必究, 以提高审计的权威性。

(六) 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要将一部分业务素质强、品质优秀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二是加大专业培训力度, 通过在岗培训、专题研究、经验交流、业务测试等方式, 着力提高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强化内部审计激励考核机制, 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四是借助社会审计力量参与内部审计工作, 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

摘要: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中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但在审计实践中, 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相对滞后, 因此, 准确定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审计署第4号令) [Z], 2003-03-04.

[2]梁宝兰.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 .

篇14:浅谈行政单位内部控制

一、目前行政单位内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单位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对内控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1.企业最关心的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股东权益最大化,其支出和收入均可用货币计量;而行政单位最关心的是管理效益,其支出是有形的,而产出是无形的,无法对投资收益进行量化考核。因而,导致某些领导更关心某项举措的社会效益,而不去衡量是不是和投入成比例。

2.单位的“一把手”一般是抓全面工作,“财权”交由“二把手”或其他副职管理,这种模式与《会计法》的要求有所违背。在这种模式下,“一把手”很少过问财政事项,因此很少能关注单位的内部控制。另外,“一把手”大多属于业务型人才,精于业务而疏于管理。其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完成上级任务和促进单位发展上。

3.一直以来,对行政单位的管理都是平推进行,从上一级的管理单位乃至最上层的管理单位既没有组织对单位领导进行内控方面的业务培训,也没有从文件上要求加强内控,很少在内部控制上给予重视。

4.在行政事业单位,“一把手”的权威性普遍高于企业,有些时候,急于达到办事的效率,从而迫使办事人员屈服于“一把手”权力的威胁,放弃甚至越过内控,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内控就形同虚设。

(二)单位内部控制的框架体系还未完全建立

1.基层的行政单位财务人员的编制数量较少,而且缺乏领导岗位,内部审计人员基本上就一或两个人,并且隶属于纪委管理,这种架构不利于充分发挥内控作用。

2.一直以来,行政单位的管理基本上靠的是人的本性、自律和自觉性,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来制约,领导也都抱着不出事就是没事的思想,得过且过。

(三)单位内控关键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1.内控人员缺乏有效的后续教育。虽然《会计法》规定,担任单位会计主管一职必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但是,单位对会计人员职称考试很不重视,单位领导既不组织也不提倡学习。会计人员即便是取得职称资格,也不会在待遇上有所提升。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也都是走过场,达不到提高业务素质的作用。

2.会计人员缺乏,普遍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近年很多案件的发生均与此有关;内审人员岁数也较大,缺乏有效地补充。

(四)现有的一些好的内控措施因为人为因素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

1.比如每年年终的固定资产盘点因为资产多、人手少,转变为各基层单位自行盘点上报,资产管理部门并没有发挥主导和监督作用,使得内控出现漏洞,单位资产很可能账实不符。

2.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在内部审计环节,更多地是延续以往的作法,仅仅对业务进行例行审计,而不关心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对内控进行评估和测试,使得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却一直无人问津。每年的内部审计也都是走过场,很少能够发现问题。

二、强化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解决措施

以上浅谈了行政单位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的“十宗罪”,虽然近于千疮百孔,但也不至于无药可救。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只要我们积极采取措施,消除现存的主要问题,健全和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就一定能够实现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的内控目标。针对上述存在的四个方面十个问题,财政部门和行政单位要共同努力,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一)健全内控框架、完善内控制度是首要任務

首先,我们可喜地看到,财政部已经于2011年11月18日下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要求对其征求意见。但是,《意见稿》仅仅是一个框架性的文件,缺少具体来说实施规范,在很多地方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的补充修订完善。其次,加强对财务、审计岗位的重视,落实财务、内审岗位的领导职位设置,并与相应的职称等级挂钩。

(二)加强对行政单位内控持续的监测和督导,督促其尽快完善内控并顺畅运行是强化药方

健全行政单位的内控需要从上层单位下文强制推行,并持续追踪问效。因为有漏洞的内控为个别领导提供了方便,使得他们不愿对内控进行完善。只有自上而下地加强对行政单位内控持续的监测和派员督导,才能使其重视健全和完善内控的重要性,迫于上方的压力,健全机制,从而堵塞漏洞,合理保证单位的合规运行。

(三)增强单位管理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内部控制意识尤为重要

《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学习,以及各单位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适时宣传等多种形式,使单位负责人真正确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从上级单位或者上层单位下发文件,要求“一把手”加强对内控的了解和关注,强化“一把手”对内控的责任意识。

(四)强化对内部控制人员的补充和培训迫在眉睫

加强对内部控制人员的补充,使得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同时强化对内容控制人员的教育培训,鼓励员工进行后续教育和职称考试,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培训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政策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不断提升。只有财务人员素质提高了,他们在执行内部控制的实际工作中,执行力和监督力才能不断增强,才能使内部控制工作顺畅开展。

(五)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考核是长久之计

今年是“审计整改年”,我们市局已将审计部门独立出来成立审计处对全市局各基层单位进行审计,提高了内部审计机构层次,强化了其权威性和独立性。这就需要内审部门对内部单位定期进行各项审计,并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作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合规。内部审计人员要提高政治素质、审计业务素质、审计法规素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跟踪落实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真正做到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网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gongzuotongzhi/201111/t20111118_608934.html.2011.

[2]中华会计网校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上一篇:环保八字宣传标语下一篇: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