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虹观课体会

2024-04-08

张彩虹观课体会(共11篇)

篇1:张彩虹观课体会

观课体会

西官中心小学张彩虹

看了两位老师的课,给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回顾这两节课,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努力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识—抽象—实践

在设计教学时,整个环节密切联系,首先从现实的课堂情境导入,先让学生对位置有个立体的认识,进而抽象到平面图中(主题图)的位置,再上升到方格纸中位置,最后是回归到生活中的位置,整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概念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生成,效果很好。不过,在引出数对概念时,十分突然,学生比较难接受。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又通过换座位的游戏,来弥补这个不足,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数对”意义的理解。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知识,丰富教材内容

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座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现说一说自己班级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习。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我想现在新课标提倡做反思型的教师,那么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也是我们新课标的一个新的理念吧。

(三)充分利用现场资源,把数学问题简单化

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的作用。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篇2:张彩虹观课体会

高二7 张彩红

曾有那么一刻,我甚至傻气地想,世上没有什么事比一直读书更快乐的了:不用应付考试,不用为了活着而吃饭,不用触及一切不愿意干的事,天堂里的生活也未必有这么美好。可是,合上书本后,地球和昨天一样地转动,什么也没改变,只是我又浪费了些时间,发了一会儿呆罢了。

我不能讲清书与我的关系:领路人,老师,或是朋友?也可能都是。相信有些人和我一样,在成长的路上会感到茫然,那么,书籍当是你我最好的选择。从不同的人的话语中广纳不同思想,并从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选择。

依旧喜欢读《海的女儿》。起初,读完故事,知道她化作泡沫之后,我总为她哭泣,认为她付出了太多,同时又不满王子对这件事的无知。后来,我从人鱼公主那里感受到的是深沉而无言的爱,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爱。而现在,我不认为她死了,她还活着,灵魂寄托在王子门前的石阶上。她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爱情弥散到了童话世界的每一丝空气,每一个角落,因此,我不再为她长久地哭泣了。

至于《简爱》,想来每位读过它的朋友都会喜欢的。她不漂亮,没有财富和地位,却赢得了罗切斯特先生的爱。她的性格中透着一股与传统女性不大符合的强硬气息,倔强而独立,敢爱又敢恨。她幼年时寄居别家的无奈是我不曾领略到的,她在学校的艰苦生活也是我未

尝经历过的,她心中的平等的观念也是我所缺乏的。那晚,树旁的她,在月光的见证下吐露了何等大胆而感人的爱的宣言啊!可罗切斯特的原配尚在,她在本性的役使下远走他乡,坚守原则的同时封存了她那炽热的爱。因为爱,所以离开。可距离是挡不住真情,远山处传来深情而悲痛的呼吸,唤醒了本来就无法尘封的爱,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途。或许,她早就把心寄存在那儿了。两个经历风雨的人终于再度重逢,亦悲亦喜。当初我一翻开这本书,就极度喜欢,一下子读了好几遍。我热爱简独立的性格,敬佩她独特的思想,她已经成了我心中飘不走的一朵云。

假期里翻出一本书,坐在小院子里聚精会神地看着,不知不觉中,树荫已经转移了,长久静坐读书,就像品茗,其中别有趣味。

读书像一场幸福的旅行。阅读时,在追寻中享受幸福;阅读后,在静止时回味幸福。读书与我,就是寻找快乐与满足感的过程。我被一本本书所吸引,然后一步一步把它看到最后一页。在这个过程中,我心中的喜悦也在一点点地增加,想看完的欲望愈发强烈。这难道不是书籍才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吗?读罢,轻声长叹,久久地沉浸在浓浓的幸福中,真好。

然而,时间是无情的杀手。睡觉的时候,它从你身上跨过;愣神的时候,它从你眼前飘过;排长队的时候,它擦着你的肩膀跑过。一天又一天,不禁要感慨飞逝的高中时光了。大家都知道,高中生活紧张而繁忙,要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读书,就只有拼命挤了。首先,我们每周都有阅读课,可以在这个时间里充分地阅读;其次,午

休睡不着的时候,我也会翻上几页书。但最丰富的时间还是那些零碎的时间。如果把这些零碎时间都用来读书,那么读书量大概就不怕不多了吧!

很多人都新欢看一些言情、玄幻类书籍,我从来不读它们。我经常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以及一些名家文集、历史著作、各类美文等。时代虽然在变化,而名著却是从历史中沉淀出来的精华,是具有无尽的价值的书籍;阅读历史,可以带我们走进消失的过去,在你的脑海中重现历史长河中的英雄豪杰、文人奇事,不至于数典忘祖;至于卷卷美文,我们可以一边欣赏它的美丽,一边查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既放松了心情,又提升了自己,还有助于写出更有文采的文章呢!

有时候读过一本书不久,就会把它一点一点地忘掉。而这就相当于把自己为它所花的时间全部都浪费了。那么做摘抄吧!有的情节令人回味无穷,有的语句言近旨远,有的描述优美动人,有的字句深入人心:这些都可以摘抄。还可以在读完一本书后写读后感,这样可以加深你的理解,使你的思想达到很高的程度。一些经典的书籍,非常值得细细品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一次就会深入一层,对书的理解就会加深一些。“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然后知不足。众多的未知事物逐渐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站在书籍铺就的桥梁上解读着这个世界,由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略知一二,我越来越认识到书籍带给人的知识是无穷尽的,是其它媒介所无法替代的。如果当初没有阅读《安徒生童话》,我将不会认识那

个受尽苦难却给世界带来爱的鞋匠的儿子;如果当初没有翻阅《大卫科波菲尔》,我就不会结识观察敏锐、感情丰富的查尔斯·狄更斯;如果不是《简爱》,我又怎么会认得文坛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呢?书籍指引我一步步前行,不停地阅读,不断地充实自己。从前,我认为一本书的终了就是一段旅行的结束,但是,现在我才认识到它只是万里征途中的一处旅舍,一条新的起跑线罢了。数不尽的风景在前方静静地等待着你,阅读是没有终点的旅行,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儿。

读书就是放一只风筝飞回天空,替我寻回心灵的宁静。人世间太吵闹,只有字句躺在书页上,安静地等着你的到来。读书是一种乐趣,揭过轻柔的纸张,带给我的是简单的快乐。就像已故著名作家孙犁写的那样:“1975年11月16日上午,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纸装书,甚适。”这是他的快乐。孤独是难以避免的,可是在书中,我不怕孤独,因为总有一页书能给我的心灵带来一片宁静的港湾。

读书还会磨砺我的心性。读《简爱》、《老人与海》,使我变得独立、坚强而又勇敢,越是困难重重,越要迎难而上。在恶劣的环境中,圣地亚哥一直没有放弃拼搏,读到他与鲨鱼搏斗的紧张之处,我甚至还想去帮他一把,以减少他这些日子的损失。他的精力损耗的太多了,他太累了,可是,当逆境再次找上他时,他却再次给厄运一个漂亮的回击。这可赞的硬汉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我的心门,我心中不禁生出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我暗暗对自己说:再大的困难你也一定顶得住!就这样,我一点点坚强起来、成长起来。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

多看过的书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上影响着你。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确实如此啊!

以前,我只知道向前走,忽略了路旁的美丽,而现在,我不但懂得了赶路的重要性,更明白了珍惜身边的美丽,且行且看。热爱生活,这也是从阅读中领悟到的。

篇3:张彩虹观课体会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正压呼吸,肺复张,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即ARDS, 它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了患者大量肺泡至塌陷, 主要是由于肺内外严重疾病引起的, 以难治性低氧血症和进行性呼吸窘迫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 该病严重发展时临床上会表现出患者呼吸加快以及困难, X线呈现出患者弥漫性肺泡浸润, 进行性低氧血症。其的此病的患者表现起病急, 且发展迅猛, 而且治疗预后极差, 非常危险容易致死[1]。临床上为保证患者的氧合, 需要将患者萎陷的肺泡通过具体的某种手段再次开放并且使其维持开放的状态, 在此, 肺复张是医护人员保护患者肺通气的主要临床办法。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6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给予患者肺复张策略治疗, 并且观察其的肺静态顺应性、氧合指数、氧饱和度 (Sp O2) 还有平台压的变化。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ICU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给予患者肺复张策略治疗, 并且观察其的肺静态顺应性、氧合指数、氧饱和度 (Sp O2) 还有平台压的变化。其中男性患者35例, 女性患者25例, 年龄17~70岁, 平均年龄43.5岁, 所有入选的患者都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外科术后并发9例, 胰腺炎6例, 多发性创伤引起21例, 间质性肺炎6例, 吸入性肺炎5例, 其他6例, 患者都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标准[2]: (1) 急性起病; (2) 肺动脉楔压 (PAWP) 18 mm Hg; (3) 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弥散性浸润阴影; (4) 氧合指数 (Pa O2/Fi O2) 200 mm Hg。

1.2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ICU收治的6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给予患者肺复张策略治疗, 并且观察其的肺静态顺应性、氧合指数、氧饱和度 (Sp O2) 还有平台压的变化。在进行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凝功能、心脏超声、心电图、肝功生化、血常规等相关的检查。

首先对63例患者进行镇静镇痛, 然后进行下行机械通气, 其模式都是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压力支持 (PS) +同步的间竭指令 (SIMV) , 呼气末正压通气5~15 cm H2O (1 cm H2O=0.098 k Pa) , 吸入氧气浓度 (Fi O2) , <59%, 潮气量5~7 m L/kg, 压力支持8~15 cm H2O, 通气时间>60 h, 肺复张策略治疗时机械通气模式均改为压力支持模式, 将气道压上限设定为30~42 cm H2O, 呼气末正压通气每35 s递增4.5~30 cm H2O, 持续40 s之后, 每35 s降低呼气末正压通气5 cm H2O直到最后恢复原来水平, 由谊安590呼吸机和PB840测得气道平台压 (Pplat) 、肺静态顺应性 (Cst) , 由监护仪测得患者血氧饱和度 (SpO2) , 由血气分析计算出氧合指数 (PaO2/FiO) [3]。

2结果

63例所有治疗患者通过肺复张策略治疗的15、30、50 min后, 患者的平台压进行性降低, 而肺静态顺应性、氧合指数、氧饱和度 (Sp O2) 明显增加, 具体如下: (1) 平台压 (Pplat) / (mm Hg) :在肺复张策略实施前为 (28.34±2.27) , 实施的15、30、50 min后分别为 (24.98±2.25) ; (24.47±2.15) ; (23.23±2.12) ; (2) 肺静态顺应性 (Cst) / (m L/cm H2O) :在肺复张策略实施前为 (30.31±2.12) , 实施的15、30、50 min后分别为 (34.11±2.15) ; (37.54±2.78) ; (39.45±2.32) ; (3) 氧合指数 (Pa O2/Fi O) / (%) :在肺复张策略实施前为 (104.31±2.11) , 实施的15、30、50min后分别为 (141.00±2.11) ; (160.12±2.10) ; (177.45±2.78) ; (4) 氧饱和度 (Sp O2) / (%) :在肺复张策略实施前为 (0.95±0.23) , 实施的15、30、50 min后分别为 (0.91±0.05) ; (0.92±0.02) ; (0.95±0.02)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护理

3.1气道管理:患者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具体措施有:按时吸痰, 两快一慢效果较好, 进管时和吸痰过程要快, 而退管慢每一次的吸痰不能超过15 s;吸痰前后要用纯净的氧气通气2 min, 一定避免因吸痰而使患者的低氧血症加重;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患者呼吸道湿化, 将灭菌注射用水150~200 m L加入呼吸机湿化器内部, 要具体根据患者气道分泌物黏稠度来调整湿化器温度;加强患者肺部体疗, 转换患者左右侧卧位>40°每1.5 h一次, 如果需要时可以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来引导吸痰。

3.2气道管理防止气压伤:过度积极的肺复张会加重患者肺损伤, 好多研究表明该病气胸的发生率为9%~15%患者肺内压力太高[4], 气道压太大会导致患者的肺泡过度膨胀, 肺泡跨壁压也会呈现过高, 一旦肺泡气通过某种途径进入了间质, 很容易引起间质气肿, 在严重状态下发展成为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等。呼吸机治疗师和责任护士在患者的肺复张策略前后要特别细心监测患者呼吸气道压力等情况, 并且必要的时候要定时听诊患者的双肺呼吸声, 这样就可以及时了解此机械通气的效果, 临床上的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各项监测指标来进行调节其呼吸机参数, 再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循环衰竭、现低血压等等, 如过出现了上述不良症状这就表明患者有可能出现了皮下气肿或者气胸, 立即通知患者的主治医师。

3.3循环系统的监测与护理:肺复张策略中的最有效的措施—高正压通气通常会使患者胸腔内压力增加很快, 这样的状态会影响患者静脉血液回流, 再引起每搏量的减少, 有些患者带有严重心功能衰竭等严重的病症, 最普遍的时出现血压异常, 甚至心律异常, 这时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协助医护人员治疗, 通过锁骨下静脉或者颈内静脉来系统性持续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 肝素盐水是临床上较好的冲洗患者管道的液体, 用它可以保持患者管道的通畅, 抗心律失常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要时刻准备好, 以防患者出现危险, 能够进行急救处理, 一旦患者的中心静脉压>13 mm Hg, 一定要停止肺复张, 如果继续患者会发生右心功能负荷加重, 与此同时, 医护人员准确记录患者的尿量, 定时计算, 运用外科缝线固定患者置入的中心静脉, 有些患者非常容易脱管, 为防止其发生, 在患者更换体位前需要先检查导管固定的具体情况, 通常叮嘱2名护士协助患者的翻身, 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最少维持70 h, 本研究中63例患者在肺复张时没有一例出现导管脱出, 心律表现正常状态, 34例患者出现了一过性血压下降现象, 但是10 min左右又恢复到安全水平。

4讨论

肺复张治疗的期间, 临床上为了预防患者发生压疮所以采取了以下具体的相关措施, 首先, 使用防压疮气垫床, 医护人员每两小时帮助患者翻身1次, 每天定时用温水擦浴2~3次, 对于有潜在发生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 一定要局部给予减压贴贴于患处, 每天必须保持患者的床单整洁且干燥, 要做好口腔维护, 对于留置导尿的护理, 医护人员要定期更换尿管, 再进行每天2次的患者会阴护理, 定期更换抗反流尿袋, 加强患者肠内营养, 6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照病情选择具体的患者肠内营养, 要专门的营养泵匀速泵入, 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时, 要抬高患者床头35°左右, 医护人员要每4 h评估一次胃内残留物, 一旦>150 m L就要停止。本研究中患者出现压疮病情的有2例, 它们的面积均可达到2 cm×3.5 cm, 对此使用了临床上最新的伤口治疗药物, 适时换药, 很快愈合, 肺复张是ARDS现代临床治疗策略中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实验研究表明选用的肺复张策略可以能充分复张已塌陷的肺泡, 有效改善气体交换, 明显降低气道压且增加肺的顺应性及氧合性等。

参考文献

[1]邓宁.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复张策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0 (36) :1949.

[2]王银娥.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肺复张策略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6) :615.

[3]宋振芳.肺复张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与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 (7) :65.

篇4:减张张力带修复髌韧带断裂的体会

【关键词】张力带;钢丝;髌韧带断裂;修复

【中图分类号】R6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29-01

髌韧带断裂比较少见,断裂后因股四头肌收缩,髌骨向上移位,断端间可出现2—5cm间隙。髌韧带断裂应尽快恢复韧带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以保持伸膝力量及正常功能活动,处理不当容易发生髌韧带再断裂及出现膝关节膝关节不稳、伸膝无力。我院自2005年1月一2012年收治髌韧带断裂17例,修复断端后用钢丝减张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患者均为新鲜断裂,但不包括髌骨下极骨折及胫骨结节撕脱骨折;开放性损伤3例,闭合性损伤14例,均为新鲜损伤,无合并损伤;年龄最小14岁,最大76岁;开放性损伤3例,均在伤后6小时内手术,闭合性损伤14例均在伤后3天内完成手术;均在断端直接缝合后行钢丝减张固定。

2 手术方法

开放伤彻底清创后尽量沿原创口纵弧形延长,闭合伤直接采用膝前纵“s”行切口,显露髌骨、髌韧带、胫骨结节。清除积血,暴露髌韧带断端,韧带断端修剪后0号可吸收线Bunell肌腱缝合法。于胫骨结节下方处和髌骨中段用克氏针横行钻孔,将钢丝穿过胫骨结节下和髌骨的孔中,于膝关节伸直位,使髌韧带处于松弛无张力状态,拧紧钢丝形成减张环,抽紧钢丝保持髌韧带一定的张力,不可过松或过紧,术中屈曲膝关节,见髌韧带张力无明显增高即可,冲洗伤口,钢丝断端埋于皮内。术后3d即开始被动屈膝练习和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3 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术后12-16周去除减张张力带,术后一年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能参加体力劳动。

4 讨论

髌韧带为一强韧扁纤维带,可被悦器直接切断或因间接外力造成撕脱或断裂,韧带断裂一经诊断,应尽快恢复韧带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以保持伸膝力量及正常功能活动,如处理不当容易发生髌韧带再断裂及出现膝关节不稳、伸膝无力。过去多采用钢丝或丝线直接缝台,石膏外固定,具有伤口感染率高、固定时间长、功能锻炼迟和再次撕脱等缺点,往往造成局部瘴痕和屈膝功能受限。有人报道了新鲜性断裂未行减张下缝合术,功能锻练中髌韧带再次断裂的病例。失败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严重的刨伤或术中可能损伤髌后脂肪垫的血液供应。2、术中髌韧帶缝合欠佳。3、对撕断粉碎或缺损太多的髌韧带未采用修复,而仅采取对端吻合。4、未采取减张方法。5、术后膝关节活动用力过猛,范围过大。我们采用髌骨及胫骨结节间减张,在髌韧带周围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力环,在股四头肌收缩时有大部分力量通过力环传导,随着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大,则力环对抗股四头肌收缩所产生的保护张力亦增大,不随膝关节活动而减轻力环的作用,避免对缝合后的髌韧带牵拉,在功能锻炼过程中不会对髌韧带缝合修复部位过度牵拉致使髌骨高位或髌韧带拉长,无论在伸膝或屈膝状态下都能对断裂后修补的髌韧带起保护作用,防止髌韧带再断裂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让髌韧带断裂部处于无张力状态,有利于断端愈合,能早期行膝关节伸屈活动,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及膝关节部粘连。同时,无需石膏外固定有利于开放伤口的观察及处理。手术中的注意点:1、恢复髌骨的正常位置,恢复髌韧带长度,避免髌骨位置过低,造成髌股关节不对称引起的关节磨损。断端直接吻合一般可以恢复韧带长度,术中可以结合髌韧带及髌骨长度比值来确定。2、术中应勿损伤髌韧带的血液供应。主要是保护髌下脂肪垫,因其是髌韧带的主要血供来源。3、韧带断端按Bunell肌腱缝合法,断端髌韧带周围再间断缝合数针。4、术后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术后锻炼不易过猛,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5、采用双股钢丝同定,以加强钢丝的张力,避免在早期功能锻炼中造成钢丝断裂。

参考文献:

[1] 肖 奇 钢丝减张半腱肌移植修复重建陈旧性髌腱断裂[J]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1):19

篇5:观课体会

在杜老师执教的《燕子》一课中,我看到了年轻教师在历练中成长的羽翼更加丰满,感受到她们身上执着的气息和散发出的生机勃勃的活力。下面我结合这节课具体谈一谈:

一、有了“根基”意识。我们都知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深入解读教材、分析学情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杜老师在教材理解方面做到了深入、细致,并且能用自己的目光审视文本,没有局限与参考书的范围之中。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比如她没有按课文自然段的叙述顺序来讲解,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描写“春天”和“燕子”的段落归纳,按一定的联系和线索重新组织教学,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凸显课文的主题。

二、教学设计用心,撰写细致。教案中既有过度语又有预设方案,设计详细。

三、目标达成有实效。上课过程中,老师的引导自然,能在情境中进行引领并能尊重学生的感受。我观课时注重了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如读词、读句的有效性和提高率。这节课在读词方面杜老师采用了自由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对容易读错的音节及时进行纠正,如对“掠”的学习,及很到位。再读课文方面,老师也通过想象画面等方式进行情景创设,在情景中指导朗读,效果一次比一次好。

篇6:观课心得体会

看学生,一要看课前准备,学生平时的习惯养成的好不好从准备就能看出。二是倾听,学生的听讲认真不认真,能倾听多长时间,其他学生发言时能不能安静倾听,在倾听时做笔记的人有多少?三是互动,课堂上有没有互动,氛围如何,学生的积极性是不是很高?四是自主,学生能否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形式有什么样的,质量如何,课堂纪律又如何?五是达成,学生清不清楚本节课的目标,这堂课达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看老师,一是看环节,老师是怎样安排设置上课环节的,不同环节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二是呈示,针对课堂重难点是怎样进行讲解的,板书怎样呈现的,媒体怎样呈现的,这些是不是都很得当,有效。三是对话,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四是指导,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有效?五是机智,面对突发事件,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

看课程性质,一是目标,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二是内容,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三是实施,预设哪些方法?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与学习目标是否一致?四是评价,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生成了哪些资源?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

篇7:观课心得体会

第一节:教师组织课堂能力强,各个环节流畅自然,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课堂驾驭能力明显很强,对课堂中每一个环节落实相应教学目标的处理方法很得当,能够让学生在愉悦自然的状态下投入学习的氛围中,真正做到了潜移默化,而不是灌输、给予;对课堂中的细节处理很到位,善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位同学能够有足够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确保了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极其深透,能够把教材化为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积极的典范,既提升了学生的基础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内在素养。

第二节:教师的教学方法对讲授本科非常有效,特别是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很到位,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够非常自然地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降低学习难度。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恰当的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引导,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容易的接受教学内容理解教学重难点,提升课堂效益。教师对课堂的主体也就是对教材的.解读似乎稍显薄弱,建议可以用更长的时间,做更加深刻的讲解和引导。

第三节:教师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和基本思路方法非常先进,特别是对作为小学生的孩子们的思想教育的渗透和引导,能够更加积极有效,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以比较恰当的方式方法推动学生的素养和能力的形成,能够从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全面的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自我感觉,美中不足的是教学方法的使用稍显单一,特别是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可以使用更多的方式加以突破。

篇8:张彩虹观课体会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例。男性7例, 女性2例, 年龄:21~70岁。褥疮7例, 骶骨肿瘤术后不愈2例。创口范围15cm×11cm×6cm~20cm×18cm×7cm。经负压治疗创面缩小至11cm×10cm×2cm~16cm×11cm×3cm。肉芽组织新鲜无脓性分泌物。臀大肌肌 (皮) 瓣转移。面积:14cm×10cm~20cm×18cm。术后皮瓣成活。经半年以上随访, 磁共振成像检查肿瘤无复发。外观恢复满意。皮瓣与创面床贴附良好。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1)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供亲情式护理, 鼓励和安慰患者。时刻为患者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视上网、看书读报等丰富病人的生活。同时提供聆听式护理, 每天与病人沟通交谈。及时掌握其动态心理。疏散其消极情绪。 (2) 热心为患者提供各种便利服务。 (3) 详细解释病人的实际病情, 手术方式, 治疗效果, 展示成功病例。

2.2 术前准备

(1) 加强全身营养, 输红细胞悬液及血浆, 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2) 根据创面分泌物培养加药敏结果正确使用抗生素。加强换药, 彻底清创, 协助医生进行临床工作, 患者创面周围借助碘伏稀释液 (浓度为0.25%) 冲洗, 将创面汗毛剃净, 后借助碘伏稀释液 (浓度为0.25%) 、生理盐水、双氧水 (浓度为3%) 清洗创口, 充分冲洗可控制感染, 保证患者生理舒适度。 (3) 为充分了解手术方法, 掌握治疗方案, 应经常参加病例讨论, 明确重点护理内容, 制定各项护理计划。 (4) 检查负压吸引装置, 确保处于功能状态。

2.3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护理干预

术前护理宣教: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以及肌皮瓣转移术具备诸多优点, 护理工作者应着重介绍, 此外, 还应将VSD和肌皮瓣转移术治疗的原理、方法、目的介绍给患者, 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战胜疾病的信心。从VSD和肌皮瓣转移术优点看, 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 换药次数少:频繁换药会给患者带来伤痛, 为患者行VSD术后, 5~7天不需更换敷料及药物, 不会产生换药伤痛; (2) 控制感染:术中应用的生物透性薄膜具有分子阀门性能, 患者周边皮肤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此外, 生物透性薄膜可阻碍细菌及水分侵入, 能有效控制感染; (3) 清除彻底:持续高负压吸引可将创面炎性坏死组织以及腔隙内的渗液彻底清除, 可阻止渗液积聚, 保证创面洁净度; (4) 促康复:VSD和肌皮瓣转移术可保证创面供血充足,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术中护理配合:护理工作者协助医生将创面的异物及坏死组织清除后, 根据患者创面情况确定VSD敷料的形状及大小, 修剪完毕后, 将敷料敷于创面, 借助丝线缝合, 引出引流管, 借助薄膜粘贴进行整个创面的密封工作, 后借助系魔法包埋引流管, 开放负压, 24小时持续吸引 (创面压力控制在-30~70kPa之间[2]) , 若负压后可迅速将液气体引出, 管型清晰, 泡沫材料有所塌陷, 薄膜下无液体积聚, 表示负压有效。VSD敷料及贴膜需术后5~7天更换。

术后护理:保持有效负压是负压封闭引流的关键[2]。防止敷料的引流管受压或折叠, 保持引流通畅;选用透明的吸引瓶便于观察;在负压封闭引流期间应密切观察负压源的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观察敷料是否塌陷, 引流管管形是否存在, 有否血液被吸出等, 术后8天后可更换或拔出引流装置。考虑到周围肉芽生长速度及创口较大, 一般行VSD术2~3次。

体位与局部护理:本组患者均使用气垫床, 俯卧与侧卧位交替卧位。俯卧位时在患者前胸、下腹部、膝部、踝部各垫一软枕, 头偏向一侧;每l~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动作协调一致, 稳准轻柔。认真检查受压部位有无异常。建立翻身卡, 做好记录。压疮好发部位给予安普贴保护, 防止新的压疮发生。为避免发生皮瓣因缺血而坏死, 应防止肌皮瓣以及蒂部受压, 在实际护理中, 可借助“架空法”维持肌皮瓣血液循环, 护理时将两个软枕分别置于手术区的左侧和右侧即可;肌皮瓣及周围皮肤正确采用高功光疗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皮瓣成活, 创面愈合;会阴肛门周围保持清洁干稍, 必要时喷3M保护膜保护。

术后皮瓣临床观察:手术结束后, 密切观察皮瓣的色泽、皮温、皮瓣张力、毛细血管反应, 做好相关记录, (1次/1小时) , 待患者有所恢复后, 相关记录可4小时进行一次。静脉危象: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 (<1s) , 肿胀明显, 皮瓣的色泽紫红。动脉危象: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长 (>5s) , 皮温下降>2℃;色泽苍白。皮瓣成活良好标准: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 (<2s) , 皮温在32℃~35℃之间, 色泽红润, 饱满有弹性。若患者出现血管危象, 应及其通知医生, 并进行相关相应处理:提高室温;松解包扎敷料;疏通微循环 (应用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 扩张患者血管 (应用药物罂粟碱) ;适度给予氧疗, 将皮瓣周围缝线拆除。本组病例皮瓣成活顺利, 伤口愈合良好。

3 总结

骶尾部难愈性伤口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护理此类病人时, 首先要正确评估患者, 确定护理重点。通过心理护理, 帮助病人树立治疗的信心与生活的勇气;同时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正确的VSD护理, 为有效清创、缩小创面提供基础[3], 进一步为肌皮瓣转移做好准备。皮瓣转移术后要加强观察, 注重体位与局部护理, 为皮瓣的成活提供有力保障,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VSD联合减张肌皮瓣治疗骶尾部难愈性创面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9例骶尾部难愈性创面采用综合护理措施, 包括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体位护理等方法, 观察效果。结果 采用综合的护理措施, 半年以上随访, 磁共振成像检查肿瘤无复发。外观恢复满意。皮瓣与创面床贴附良好。结论 对骶尾部难愈性创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 有利于患者皮瓣与创面床贴附,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减张肌皮瓣治疗,骶尾部难愈性创面,护理

参考文献

[1]万静雯, 彭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 2007, 13 (9) :860-861.

[2]林伟, 祁强, 杨青, 等.糖尿病并发压疮的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 2011, 37 (2) :235-236.

篇9:张彩虹观课体会

摘 要:观课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也是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在许多观课活动中,有部分教师只是走走过场,形式主义,这就使观课活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从观课误区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进行有效观课。

关键词:观课;误区;教学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互助观课,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过程中观课双方(即观课者、授课者)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交流,用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一、“观而不备”,须提前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现象:学校安排一位体育教师去其他学校参加观摩课活动,该教师没有做任何准备,到了时间便带上记录本边匆匆忙忙地赶去听课,赶到观课学校,刚好开始听课。

分析:上述现象中的教师并没有把观课活动当成是提升自我的教研活动,而是把这个活动当成了学校的任务安排。教师在得知学校安排外出观课后,没有做好任何准备,也没有主动去了解上课教师情况、上课内容以及教材的重难点等,只是盲目地带上笔记本去完成任务,走走过场。

措施: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观课同样需要做好充分准备。(1)业务准备。教师在得知参加观课活动后要提前去了解上课内容、教材等,理清新旧知识的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还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揣摩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并与上课教师的设计作比较,以提高观课质量。(2)理论准备。熟悉教育教学理论,观课者需要站在科学的教育理论高度才能客观、有效地去分析、评价一节课,才能发现课堂中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以及可以适当改进之处。

二、“观而不思”,须灵活记录,做到深刻反思

现象:有的教师在观课时,比较认真,把上课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一字不落,不仅将课堂的流程、环节都记录清楚,而且把教师的语言等细节都进行了记载,整节课都在忙于记录。

分析:上述现象是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在观课时普遍存在的情况,他们认为这种观摩课一定是高质量、无瑕疵的课,可借鉴性高,所以在观课时,会把所有的流程,甚至细节都记录了下来,一节课结束,所有的时间基本都用来记录,手酸、笔伐,可就是没有了自己的观点与思考,因此,观课活动就成了抄写课。

措施:观课过程不是盲目的记录过程,其中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优秀的教师在观课时的记录会比较灵活,且有针对性,他们记录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1)记录创新之处。作为观课者,教师应善于发现课堂的与众不同(如,教学方法、器材处理等),并反思其创新的优缺点。(2)记录值得商榷之处。课堂无法做到完美无缺,教师要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3)记录自己的思考。在观课中要边听边思考,揣摩上课教师的设计意图,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三、“观而不议”,须及时探讨,做到交流提升

现象:有些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能看出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甚至是改进方法等,但是在观课结束后却不参与评课、议课,有的虽然参与了评课,但却在评课过程中成了听众。

分析:从上述现象中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在观课时能认真思考,对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反思,并能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可以说这些教师“观”出了“门道”,但是他们却没有与其他教师交流,闭门造车,观课的效果只停留在主观思考上。

措施:观课后不参与评课,就失去了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评课是教师之间思维碰撞的载体,也是向其他教师学习的良好机会,通过评议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1)小范围评议。观课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可以和周围的教师小声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2)整体评议。评课中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其他教师一起互动探讨,吸取经验。(3)一对一评议。由于观课活动时间的关系,评议不可能覆盖所有教师,可以在活动后单独与上课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针对他人的评价,如有疑问或更好的意见,可与其沟通交流。

四、“观而不行”,须落实教学,做到学以致用

现象:教师通过观课活动,学习了上课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观有所获,但是在回到自己的课堂中,却没有把所学应用于自身教学,不付诸实践。

分析:通过观课教研活动,我们能学习到他人的优秀教学方法及手段,学习他人的教学理念,最终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却没有付诸行动,把学习研讨的效果留在观课教研活动中,那么观课的实效性就大大地降低了,因此要学会学以致用。

措施:观课的最终目标是学习他人经验,并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没有实践就成了纸上谈兵。(1)模仿实践。观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其教学设计,自我尝试进行模仿教学,吸收并巩固创新的教学方法。(2)改进实践。根据观课后其他教师的评议以及自己的反思,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落实到教学中,最大化地吸收众人的智慧与经验。(3)创新实践。针对原有的教学手段,寻找不同的教学方法,创新不同的教学设计,检验其教学效果是否更好。

参考文献:

王季华.年轻教师提高观课效能的方法与策略[J].体育师友,2014(3).

篇10:观课心得体会

我认真听取了每位老师讲课,老师们流利的英文表达,过硬的学科素养,幽默得体的课堂氛围等都让我佩服。尤其吴亮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深刻,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几点分析:

(一)轻松而亲切的引入

吴老师借助经典的儿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利用熟悉的旋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爱上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自然而然的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环节找规律做铺垫。

(二)及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授第一个环节即让孩子观察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地学用英语的机会,创设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根据教学目标需要灵活多样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选择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的各种教学技术辅助手段;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比较少,难度较低,吴老师利用设置问题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录音独立完成任务,从而轻松、快速、高效的完成第一部分的教学任务。分角色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强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让绝大多数孩子获得足够多的成功体验,获得更多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多元,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

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将语言结构与语言意义有效结合。吴亮老师整节课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需求,张弛有度,注意评价话语反馈清楚、适时,体现人文关怀,具有激励性、启发性。教学活动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度的同时合理考虑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教学难易度适中,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过程性教学。通过小组活动形式,让每个组员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整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各位成员的通力合作,尊重了差异,使每一个学生感受成功,自主思维和语言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调动个体和小组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成为组织者、帮助者,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的先进教育理念。

篇11:观课心得体会

五年四班

任丽艳

今天,观看了这位优秀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一,教师语言有魅力

当我听着这些教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和蔼,它能带领学生欣赏中国地图,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人教版《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欣赏,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欲望和道德之间矛盾的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再者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激发了学生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二,积极倡导“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你必须把鱼放掉》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

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三,评价语言的收获

上一篇:思想政治必修三下一篇:安全现状评价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