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与思考

2024-04-25

运用与思考(精选6篇)

篇1:运用与思考

对英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与思考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生为主动学习.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带有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情形和场地景,通过创设的情景越活泼、生动、真实,学生就越能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维的.欲望,就如何创设情境教学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作 者:何小华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二中,江西,赣州,342302 刊 名: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 “”(24) 分类号:G42 关键词:情景教学   初中英语   运用  

 

篇2:运用与思考

商 雪 梅

对政治课学案教学的思考

商 雪 梅

课堂教学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学效率。如何在课堂四十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如何给学生更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这恐怕是新形势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要求我们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学校于今年开学在全校推行学案教学模式。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提高学习效率,并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时空。这一模式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实践,并得到广泛的认可。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看,这一模式是值得提倡的。本学期学校推行学案教学的目的也是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探究意识。

学案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材料依据。要求指导者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对教材以及学情有深入的研究。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案不是学习提纲,也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不是练习题。政治课教学中,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形成了适合本学科的学案模式。高一政治学案内容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知识整合、课堂探究、自测自评、课后作业、知识拓展等环节。这些环节的设计基本符合教学要求。让学习者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做到学习过程目标化,提高学习的针对性。重点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也是服务于知识目标的实现,学案设计中没有知识难点的提示,目的是减少学生对知识的心理压力,难点可由教师根据学情自主处理。知识整合环节是为了方便学生清楚知识体系,减少课堂做笔记的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课堂探究环节是学案设计的重心,注重知识生成过程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自主探究意识。自测自评环节能及时的检测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效果,也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做好知识的落实。每一课学案都相应设计一个课后作业,强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记忆。设计知识拓展环节,是把与学科相关的专业术语、学科前沿动态、热点时事信息等告诉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学科素养。在学案内容的设计上,尽力体现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尊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学法的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学案教学各环节在课堂中的落实,增强了教学双方的效率意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学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师生互动的载体,双方共同参与的动态学习过程。学案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编写的质量,这将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学案的编写要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要求在学案中问题的设计,既要源于课本,又要高于课本,对课本知识有所深化和拓展,能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探究到知识。问题设计中还要有主要情境的创设,要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学案编写者对教材必须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能从整体驾驭教材,对知识做出切合学生思维实际的整合设计,通过学案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当前社会热点有敏锐的观察和捕捉能力,能使复杂高深的理论问题形象化、感性具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引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对知识问题的关注度。这样问题的设计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着知识和技能上的差异。这是学案编写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整体效果,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学案的编写提出难题。过多的呈现不同层次问题势必导致学案设计的内容繁杂,增加学习者心理负担,但所有学生使用相同的问题设计又会降低学案的使用效率。学案问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潜在水平和表现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设计要灵活,能让学生思维有释放的空间,也要有利于教师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灵活使用所设计的问题。

学案的展示交流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需要学生的充分参与和积极发言才能提升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虽然整体效果较原有教学模式有所改观,但发觉学案的课堂操作不够顺畅。教学中遇到很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难以调动,小组讨论能热烈进行,面向全班同学和老师的时候却低头等待,一声不吭。或者一个组发言的总是组长或某个个性活泼的学生,其他学生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强,缺少参与热情。究其原因还是学生习惯了“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记”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同时问题的设计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知识水平太远,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又害怕说错。能否调动学生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学案教学要求教与学的双方都要“变”,学生缺乏参与意识,仍然停留于等、靠阶段,有较强的依赖性。这要求我们在做好学案设计的同时改变我们自己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是教师培养的。反思我们的教学,改变的较少,教学理念依然传统,没有真正考虑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所以学案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案教学的推行,要求教师做到精讲,必须留给学生一半的课堂活动时间。但实际的课堂操作中,依然是教师讲的过多,缺乏课堂互动,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不由自主地忽略学生的存在。即使考虑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提前预设提供知识,更注重知识的交付,而忽略交付知识的方式。教学中也发现学案与教案依然没有达成高度的统一,仍是重教案、轻学案,或是单纯地完成学案内容。学案教学模式要求教案的编写必须很好的糅合学案的设计思路,达到二者有机统一。但实际备课过程中,仍然存在困难。所以学案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先于学生“变”。要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学案教学还要求教师要及时总结。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是零散而不成系统的,还有的知识点学生容易出现误区,所以我们每节课都及时总结,采取恰当的方式把零散知识系统化,突出重点,澄清易错点,使学生学有所得,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3:推拉促销策略的运用与思考

在4Ps中,促销(Promotion)是作为营销组合的最后一个因素被提出来的,但促销管理却是市场营销管理中最复杂、最富技巧、最具风险的一个环节。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对促销没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认为只是单纯的销售促进,认为搞促销活动就只要做广告,或是单纯的销售促进活动,以至于只搞单项的促销活动,产品铺货率不高,市场占有率也提不上去。根据市场营销学原理,促销(Promotion)是指卖方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的一系列宣传、说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人们认识产品的特点和性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从而扩大销售的目的。促销作为一项有机的系统化的工程,有信息沟通机制、形象塑造机制和需求诱导机制构成,这三种机制的正常运转及其相互巧妙结合,实现促销系统的最佳整体运动状态,从而达到提高销售效果的目标。

营销传播组合有五种主要的传播工具:广告、销售促进、人员促销、公关宣传和直接营销。广告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入场券,销售促进是企业销售的开路先锋和推进器,人员推销是企业实现销售的保证,公关宣传使企业在促销中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直接营销使企业更贴近消费者、并且更容易获取有效的消费信息。它们具有各自的沟通特性。广告把图像、文字、声音、色彩、气味等多种因素精彩地、艺术化地有机组合,连续地、重复多次地进行高度渗透性的信息刺激,具有非常强烈的传播性和影响力;销售促进特别强调利益、实惠、方便的刺激与诱导,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吸引力;人员促销,以交际、人际关系、面对面的谈判为沟通特征,特别具有针对性、人情味和灵活性;公关宣传注重塑造形象、推销形象、增加感情,提高信任度,消除消费者戒备心理;直接促销主要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大大缩短了沟通渠道,抢占市场先机。总之,广告和公关宣传为销售创造有利的环境,销售促进提供吸引顾客的有利武器,直接营销能快速地将最新产品或服务告知消费者,而面对面地与顾客进行沟通与服务,则需要人员推销来完成,它们是促销活动的“五重奏”。下面主要列举消费品市场通用的传播工具:

企业要得到具体的促销效果,就必须根据促销目标与任务、产品类型与性质、市场范围与规模、消费者素质与购买阶段等因素对广告、产品、营业推广、公关宣传等各种促销方式进行综合运用、有机组合。影响组合促销因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促销方式多重、多变的特点,导致组合促销的模式多种多样。但最重要、最普遍运用的是广告、人员推销组合,销售促进、广告组合,广告、销售促进和人员促销组合,广告、销售促进、人员促销和公关宣传组合,拉式组合、推式组合等几种。在促销实践中,由于各促销方式的排序不同、重要程度不同,因而就形成了两种具体的组合促销策略:推式组合、拉式组合。

二、推拉策略分析

1. 推动策略

“推动”策略亦称高压策略,其强调的重点是分销渠道上各环节人员推销的推销活动,重点在于人员促销与贸易促销。销售人员介绍产品的各种特性与利益,促成潜在客户的购买决策。企业的销售人员访问批发商,企业的销售人员协同批发商的销售人员访问零售商,企业的销售人员再协同零售商的销售人员积极地向消费者推销产品。按照这种方式,产品顺着分销渠道,逐层向前推进。“推动”策略常用于销售过程中需要人员推销的工业品与消费品。

为了有效地使用“推动”策略,企业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拥有高品质水准的单一产品,并具有推销卖点。为了促成销售,销售人员必须能够吸引、掌握潜在顾客的注意力和兴趣。第二、拥有相对高价位的产品。因为中间商必须获得足够大的毛利,才能负担起推销活动所需的费用,而且销售人员拜访客户也是很大开销,所以采取“推动”策略的产品,必须能够负担所支出的费用。第三、对中间商及其销售人员,必须拥有足够引起其兴趣的经济鼓励。先进货再转销给他人的中间商,通常都希望产品利润高于一般水准。大多数批发商和零售商的销售人员,所推销的产品线一般都相当广泛,若要求它们特别关注某一特定企业的产品,当然需要给他们某些额外的奖励。一般来讲,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推动策略:企业规模小或无足够的资金推行完善的广告促销,市场比较集中,渠道短,销售力强,产品单位价值高,企业与中间商、消费者关系亟待改善,产品性能及使用方法需做示范,需要经常维修等。企业大多拥有较雄厚的推销人员队伍,或者产品的声誉较高,主要以中间商为主要的促销对象,要求推销针对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推动策略常用方法有:(1)推销人员带样品盒说明书走访顾客。推销员在掌握市场信息后,积极寻找顾客,与顾客建立良好关系,用产品去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提高顾客购买兴趣。(2)建立健全产品的销售网点。推销网点应建在顾客集中的城镇,对质高价高的工艺品、金银首饰可建立专门性的销售网点;价格高使用时间长的耐用品,如电冰箱、电视机、高档家具可在城市闹市区,选择性建立销售网点;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方便性产品,可建立密集型的销售网点。(3)利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促使增加销售。现代销售离不开高质量的服务,它是“推动”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售前服务主要是为顾客宣传介绍产品、传递产品信息,刺激购买;售中服务主要是帮助顾客选购产品,帮助他们解决购买中的困难;售后服务主要是帮助顾客解决购买后的送货、使用培训、退还和维修等服务。(4)举办产品宣传讲座和实务推销。

2. 拉引策略

“拉引”策略也称吸引策略,一般是通过使用密集型的广告宣传、销售促进等活动,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激发购买动机,进而增加中间商的压力,促使零售商向批发商、批发商向制造商进货,最终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同时,也可以直接对渠道成员(批发商、零售商)采用广告宣传、销售促进、公关宣传等方式,拉动下游中间商对其上游的进货需求。依照这种方式,产品在分销渠道上,因为受到广告等促销活动的影响而产生需求吸引。一般而言,中间商都很乐意购进这种产品,因为已经建立好需求,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或努力,即可把产品销售出去。

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拉引策略:产品市场上的便利品,产品差异化不大,企业拥有充分的资金,有力量支持广告促销等,企业的产品的销售对象比较广泛,或是新产品初次上市,需要扩大知名度。

拉引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进行广告宣传。2、实行代销、试销。代销和试销具有试验的性质,因为新产品初次投入市场时,销售情况难以预料,流通部门不愿大批量进购。同时这种方式,可以消除他们疑虑,建立对企业产品的信心。3、利用创名牌、树信誉,增强用户的信任感。在产品销售中,顾客最关心的是产品质量、使用效果和使用期限。有了名牌产品、高质量的服务自然对顾客具有吸引能力。4、召开产品的展销会、订货会。

3. 推拉策略结合

“推动”策略和“拉引”策略都包含了企业与消费者双方的能动作用,但“推动”策略的重心在于推动,着重强调了企业的能动性,表明消费需求是可以通过企业的积极促销而被激发和创造的。“拉引”策略的重心在于拉引,着重强调了消费者的能动性,表明消费需求是决定生产的基本因素,企业的促销活动必须符合消费需求,符合购买指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多数消费品企业,在销售其产品时,都采用“推拉”策略,或称混合策略,但由于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营目标不同,因而推力和拉力所占的比例不同。

企业在制定其促销组合战略,运用推拉策略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下面主要来分析六大因素:

(1)企业的类型

企业的类型不同,就应该采取不同的促销组合策略。小型的工业品公司使用“推动”策略为主,这是由于其公司实力不足以承担庞大的广告宣传费用,并且其顾客群体范围较为狭窄,采用人员促销是比较适合的。某些直销公司采用“拉引”策略为主,它们以消费者为目标,跨过中间商,进行产品营销。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则可以采用推拉策略结合,一方面利用大众传媒广告来进行拉引。另一方面利用庞大的销售队伍和销售促进通过销售渠道来进行推动。从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拉引”策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企业营销目标

由于市场环境、资源条件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差异,使得每个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各不相同,因而所选择的促销策略也不同。当企业把保持较高的销售量和相对市场占有率作为其战略目标时,由于强调市场目标,促销策略多以“拉引”策略为主,选择低价渗透;当企业把获取较高的利润和利润率作为其发展战略时,由于强调利润目标,促销策略多以“推动”策略为主,以高价求利,为企业带来厚利空间。

(3)产品因素

促销组合的设计必须考虑产品的特性、企业产品的组合以及产品的生命周期,依据产品因素的不同来设计不同的促销策略。

①产品特性

②产品生命周期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采用推力与拉力的比例有所不同。导入期,需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广告和公关宣传具有很高的成本效应,随后是人员促销,取得分销覆盖面和销售促进,以推动产品使用;成长期,由于消费者的相互转告,需求保持增长势头,广告、公关宣传依然为主要的促销方式,但销售促进的重要性加强,适时的营业推广可以起到较好的促销作用;成熟期,销售促进成为有效的促销手段,提示性的广告仍具有较好的效果;衰退期,销售促进保持较强的势头,广告和公关宣传的成本效应下降,销售人员只需给产品最低限度的关注即可。

(4)行业竞争状况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主要以“拉引”策略为主。因为产品的同质性加强,消费者对产品已有较高的认知度,此时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性价比和品牌知名度。通过广告和公关宣传使企业的产品在纷繁复杂的商品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目光,提高产品知名度。通过适当的销售促进可以有效地增加销量,锁定消费者。在竞争激烈程度较小的行业,通常是具有一定的技术或资金或政府壁垒,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以“拉动”策略为主。由于此行业中的产品一般单价较高,有一定技术要求,并且目标用户较为狭窄,因此采用专业人员面对面的推销是最合适的。

(5)顾客购买过程

根据顾客购买的不同阶段,推拉策略所起的作用也有主次之分。由图6可看出,当顾客处于知晓和认知阶段时,以拉式为主,推式为辅。此时企业需要加强形象建设和提高产品知名度,因而广告和公关宣传的促销效果最好。在喜欢与偏好阶段,企业需要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体现出优于竞争企业的性价比优势,因而销售促进的作用逐渐提高,广告和公关宣传的重要性下降。在确信到购买阶段,逐渐以推式为主,企业需要提高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促销方式的选取依次是人员促销、销售促进、广告和公关宣传。从购买到再次购买阶段,企业重视顾客关系的维护和顾客价值的提升,最好的促销方式的销售促进,人员促销的重要程度下降,广告和公关宣传可以适时采用。

(6)促销预算

开展促销活动就必须要有资金的投入,企业无论采用哪种促销策略、促销组合都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促销预算,根据图7,可以看出企业制定促销预算时必须考虑四大因素。

三、针对推拉促销策略的思考

五种营销传播工具的排序和重要性不同,形成了具体的推拉促销策略,充分有效利用“推拉”促销策略已经成为企业促销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以下就通过三点分析应如何正确对待推拉策略:

1. 树立正确的推拉促销意识

当今,企业应当考虑的不是“需不需要做促销”这种原始问题,而是应该关注“如何做促销,应把促销放到什么位置”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在树立正确的推拉促销时,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促销活动并不是提高销量的关键

现在很多企业采取密集促销的方式,各种广告宣传的密集轰炸,公关活动的频频开展,加上天天的特价促销,资金投入不少,但效果不如预期的好。分析其原因在于:首先,这些企业没意识到靠密集轰炸的促销方式只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才会出现,今后难以再有这样的市场效果。如今的消费者更加理性,市场的扩大,消费者忠诚度的培养,仅靠促销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让消费者满意,让他们对企业和产品有好感。从根本上讲,这些企业的经营思想还是以企业为出发点,并没有以消费者为中心。其次,产品本身对品牌没有足够的支持力。在营销的4P组合中,产品是最基础性的因素,必须有足够好的产品托起一个内涵丰厚的高价值品牌,否则销售完全靠促销强撑着,促销一停,销量就会一落千丈。要提高企业销量,不能仅靠促销,应首先树立起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在产品上下足功夫,以优质的产品支撑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第二、企业的推拉促销策略必须与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相配合

企业的促销策略应该符合其整体营销战略,落后于营销战略固然不好,太过于超前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谓欲速则不达。企业的促销行为不是天马行空,肆意妄为的,而应该同企业的整体产供销能力、营销状况相适应的。如果从更深的层面考虑,这更涉及到企业中促销组织的结构问题。目前大多数公司的促销部门是附属于销售部门的一个组织,称之为“企划中心”,基本上都已经成为给销售部门服务的一个机构,没有充分行使企业的职能。在理想的企业组织结构中,促销部门应是和企业的生产、销售、人事、财务等几大部门并列的部门。它应该从企业的具体的销售层次中剥离出来,注重企业的宏观决策和组织管理,不仅作为营销推广组织,还要作为企业实施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参与企业营销,更要参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宏观决策、推广管理、组织实施。

2. 具备整合促销的理念

当代的营销界甚为流行整合营销的概念,因此作为4P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促销,也需要整合的理念。这要求我们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产品品牌与消费者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促销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

一项研究表明,单纯价格促销,仅使销售量增加15%;当它与广告宣传相结合时,销售量增加19%;当它与广告和售点陈列相结合时,销售量增加了24%。这说明,任何一种促销手段都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在制定促销策略时,应具备整合促销的理念,以消费者为核心,充分认识所使用各种促销手段——广告宣传、销售促进、人员推广、公关宣传和直接营销的特点,并将之有机整合,保持一致的信息和统一的目标,发挥1+1>2的效应,以达到最佳的影响力和促销效果。

3.“推”“拉”策略的有效搭配

当今社会发展中,最现实且最有效的做法并不是“推动”策略,或者“拉引”策略,而应该是前拉后推,推拉结合。促销的基本过程就是运用“推动”和“拉引”这两种力量,促使渠道成员或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推、拉策略是企业在促销时的基本策略,每个策略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企业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酌情使用,综合使用各种促销手段。尤其是在同时运用时,一定要适度地搭配好各自的投入比例,协调启动。

总之,现代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促销效果,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使用“推动”策略和“拉引”策略,推拉有效结合,达到企业的促销目标。

参考文献

[1]John C.Totten and Martin P.Block,Analyzing Sales Promotion:Text and Cases[M],1994,Vol.26,(3):69-70

[2]李先国:促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靳俊喜:促销管理与策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王成慧:市场营销理论的演进逻辑与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林成安:促销管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篇4:运用故事进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故事应用实例

1.利用故事导入阅读文本,激发想象能力

[案例1]

以PEP Book6 Unit 4 B Read and write为例,这一节课主要是通过Mike和Uncle Larry的电话,用现在进行时呈现了忙碌的Mike一家人。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引入Kens home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晚饭后Ken一家人的生活:Mother is doing the dishes. Dad is working in the study. Ken is watching TV. Sister is in the bathroom. 最后Sister大叫: A big spider! Help! 使故事更富有戏剧性。

教师先出示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猜测故事的大意。然后通过声音、视频等方式呈现整个故事。最后,从Kens home这个故事过渡到课文:What about Mikes home?

用于导入阅读课文的故事篇幅较短,情节清晰,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先出示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故事情节,能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的兴趣。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讲述故事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主动学习。

2.运用故事复习语言要点,串连新旧知识

[案例2]

PEP Book7 Unit 5 What does she do? 是一个关于英语“职业”的单元,它以第四单元的第三人称单数为基础描述了不同职业的名称及其特点。在教学Unit 5 B Lets read时,针对复习和新授内容,教师将通过运用故事,整合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等知识要点,并培养学生对不同职业的正确理解。

3.利用故事理顺文本主线,加深阅读理解

[案例3]

PEP Book8 Unit 4 B Lets read是一个以时间为线索的过去时阅读语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故事Bens Diary,使学生能抓住阅读主线,掌握阅读技巧。在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后,教师适时地指出:Pay attention to the places(关注地点的变化),并要求学生用直线划出不同的地点。接下来,教师又对学生说:Pay attention to the verbs(关注动词),并要求学生用波浪线划出不同的动词。通过准确地把握阅读主线,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理解的能力,并最终实现高效阅读。

二、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有效使用故事的建议

1.目前,我校五、六年级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仍然是2003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教材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语言材料相对不足,很难满足大部分学生英语阅读的需求。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堂上适当引入英语故事,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2.教师可以利用故事的形象性、生动性、意义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把故事应用于阅读课堂的导入、复习、呈现、拓展等环节,利用故事的优势,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享受英语学习的喜悦。故事能将学生带入所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体验语言的实践性。

3.故事能锻炼学生和教师的思维能力,地道的英语故事还往往蕴含着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学生透过文字和图片,体验不同的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故事是拓展阅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将故事阅读和英语写作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仿写、续写、创编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选择故事和使用故事的策略

为了有效利用故事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在选择故事时,既要注重趣味性,也要关注其内容是否与教学知识点相关,语言是否准确地道,是否易于学生理解和表达。

1.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选择符合学生心智的故事

故事的选取或创编都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选取学生易懂、易理解的故事文本。教师在筛选故事时也应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尽量避免生词较多或文化背景过于复杂的故事。

2.选择有趣味性、情节性和意义性的故事

浓厚的兴趣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故事选择首先应注重趣味性。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情节性较强的故事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富有意义的故事更能引起共鸣,促进思考。

3.注重情感渗透,培养健康个性

在利用故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还要教会学生透过故事文本,感悟生命的纯真和美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享受阅读的快乐。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故事应用到小学高段的阅读课堂中,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实践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让阅读课堂成为幸福的高效课堂。

篇5:运用与思考

马雪鸿 刘宇新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根据北京市教研中心的统计,全市中学计算机拥有量已达到校均72台。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不但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改进

教学方法的作用,而且也起到改变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观念的作用。应当承认,信息技术正 在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然而,相对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语文学科运用 信息技术则显得滞后。似乎语文教师凭借一支粉笔一张嘴,没有讲不清楚、教不明白的内容。其实,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随着教学手段的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同样遇到了信息技术 的挑战。为了了解语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状况,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我们对北京市18个区县的250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16份。通过调查,我们

对北京市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下面陈述我们的调查与思考,以求教于语文界同仁。

一、问卷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8个问题。

第1题:您是否已按规定要求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结果为,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有15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1.3%;未通过的有62人,占

28.7%。

这表明,在我市中学语文教师中,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的教师已为数不少。随着我市 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深入展开,全市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将熟练掌握计算机。这就为信息技术 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2题:您应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见表一)

调查显示,语文教师使用计算机,主要是用于编写教学计划和教案,及进行课堂演示。这正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师备课文字量比较大,用计算机无疑可以提供诸多方 便。语文教学,尤其是涉及到“形象”的内容,用计算机将其演示出来,增强直观性,无疑 会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从表1中可以看出,也有一些教师在利用计算机收集、管理教育教学材料,甚至利

用计算机改进学生的学习模式。这表明,语文教师在使用计算机方面,也正在从文字处理、形象展示,向教学信息库和学习模式变革的方向发展。

第3题:您应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的情况是怎样的?

回答:“经常用”的有31人,占

14.35%;“偶尔用”的有118人,占54.63%;“不曾用”的有67人,占31.02%。

统计显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还不够普遍,不够自觉。这里有计算机硬件 配置和软件开发不配套的问题,但也存在教师不知道怎样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的问题。

第4题:您应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回答“一般教学内容”的有46人,占21.3%;回答“难点”的有19人,占8.8%;回答

“重点”的有22人,占10.19%;回答“重点与难点”的有129人,占59.71%。

统计显示,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但是,从统计中也可以看到有21.3%的教师使用计算机只是为了解决“一般教学内容”,这 一方面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尚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有效功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教学中使 用计算机有“为用而用”的倾向。

第5题:您应用的主要教学软件的来源情况?(见表二)

从软件的使用情况来看,教师通过自制、网上下载和其他方式获取软件的占7315%。这说明“商品软件”还相对滞后。而教师自制或找来软件,固然有针对性强的一面,但是有 时又无法保证软件的质量,而且还给教师增加了一定的负担。

第6题:您能否自制教学软件?

回答“能自制软件”的有85人,占39.35%;回答“不能自制软件”的有131人,占60.6 5%。

可见,有一部分教师具备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但多数教师仍需要使用现成的软件。如 果不能及时提供一定数量的、可用性较强的软件,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就会受到限 制。

第7题:您经常运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是什么?(见表三)

目前,在语文课堂上,主要是由教师操作演示。这说明计算机的使用仍然是以单向交流 为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尚未形成。计算机在语文课中的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第8题:您认为制约计算机应用,亟须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见表四)

统计显示,制约计算机教学应用的主要因素是“软件不适用”。解决“软件”问题,已 经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结合的前提条件。

二、分析与思考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仍存在着 一定的问题。有利的条件是:第一,计算机的硬件配备已基本到位,能够保证一般的教学需 求;第二,大部分教师已经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第三,计算机语文教学软件开发有了一定成果。例如,目前就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利华公司、清 华同方公司等开发的语文教学软件,以及广大教师自制的教学软件。第四,随着新的教学理 念的出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转 变观念、改革教法中不由自主地、必然地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第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 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基本模式有哪几种。

其实,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首先要弄清二者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结合,也就是二者结合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依据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学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学要保证训练 学生具备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人文性”则要求语文教学在增加学生文化积累、形成健 康人格方面发挥作用。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第一条原则就是要保证中学语文 教学按照自身学科性质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尤其是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感受文学形 象,揣摩作品语言,领悟作品艺术价值。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第二条原则,就 是要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信息技术可以起到展示或演示“具象”的作用,这对促进 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又不能用计算机来替代学生的想像。所以,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作用,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应当是灵活多样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这是课堂教学的必然结果。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第三条原则,就是信息技术的 使用要能够适应并与多种教学形式自然结合,而且对于改进语文教学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第四条原则,就是要建立在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的水平、接受的程度、及其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不能一哄而上,一蹴而 就,更不能搞命令式。

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模式,就目前而言,我们提出以下五种。

第一种,信息选择模式。语文教学中,经常要对教学内容作一些补充,例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的介绍,以及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众多相关资料。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利用计算机组织 和呈现。例如,有位教师讲《林黛玉进贾府》。在分析王熙凤外貌描写时,教师用计算机为 学生提供相应的分析文章和评价意见;在分析贾宝玉性格特征时,又提供一组文章;同样,在分析作品语言和作品主题时,也都相应地提供一组文章。建立信息库,在教学时从中选取 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学生,这是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第二种,形象演示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演示作品中的形象。例如,有位教师讲授曹禺的《雷雨》,用多媒体播放人民艺术剧院创作 的话剧《雷雨》。学生将剧本《雷雨》与话剧《雷雨》相比较,把文字变成了形象,这样对 理解剧本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又如,有位教师讲授《死海不死》,文中写到死海的形成原因。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自制了“死海形成原因”的软件,演示给学生看,这种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准确地了解了相关的文字内容。

第三种,师生交互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师生共同操作计算机的基础上,一般应当是师生 各自拥有一台计算机学生可以两人拥有一台。这种模式适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例如,有位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史记·鸿门宴》。教师和学生都带上耳机,教师在主控台发出 信息,学生利用本课的学习软件与教师交流。比如,教师提问文中“臣活之”的“活”的意 义和用法,学生就点开这个字,于是关于“活”字的各种义项、用法、例句及相关解释一并 出现,学生可以从中进行选择,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利用主控台随意与某个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和全体学生进行交流。采用这种模式,是把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与学生自主 学习、师生交流结合在一起。

第四种,练习指导模式。针对教学中的某个内容,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例如,有位教 师讲授如何鉴赏诗歌。教师先展示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明确命题人的命题 思路;然后,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将学生回答这类题目时出现的问题逐一罗列,指导学生 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最后,再提供相应的练习材料,让学生练习。这种模式,训练强度大,针对性强,比教师在课堂上凭嘴说、发练习题要省时省力,效率明显提高。

第五种,网络学习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网络学习已成为可能。然而,在现有条件下,使用较多的是局域网。例如,有位教师利用局域网教授《死海不死》。教师 自建一个主页,内容包括:与死海相关的图片,与死海相关的文字资料,教师以此作为学生 讨论研究的资料库。课上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从网上去寻找答案。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例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搜索 因特网上有关的网址,可以让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还可以让学生给专家发电子邮件求教。可 以说,网络学习模式是对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但要使这种学习模式得到推广普及,还需要些时日。

篇6:运用与思考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定生产方式长期作用意识形态的反映,传统文化的形成是具有独立性的,且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调节作用。监狱实施传统文化建设,运用传统文化对监狱罪犯进行教育是发展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举措。一个民族如果缺少了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就很难延续发展,加上中国作为一个有着礼仪之邦美德之称的文明古国,更应该灌输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也将利于罪犯形成正确的改造导向,使得其能够恢复理性。

【关键词】监狱

传统文化

教育改造

如何对罪犯进行改造,矫正其恶习,使得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所做作为是错误的,能够重新做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通过各种方法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实现量变到质量的变化,要求监狱的干警掌握法学、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还应该掌握传统的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对罪犯进行教育,实现罪犯真正改造的目的。文章就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对监狱罪犯进行教育进行探究。

监狱罪犯改造教育现状分析

经济的发展突出了当前教育改造罪犯的落后[1]。思想观念以及方法在保障罪犯改造教育上也有待发展。由此对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的需求也越加的迫切。从目前监狱罪犯教育改造的现状看仍然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多表现为“重监管轻教育”[2]。教育改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时间的投入,更应该重视科学的教育模式,能够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改造。另外,教育方式的选择上,监狱对罪犯的改造依然停留在说教上,没有真正的深入罪犯内心的内容,属于强制性的进行灌输,没有进行交流互动,难以调动罪犯自我改造的意识。最后,社会参与罪犯改造活动不多,仍然需要加强。

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和仁义,在罪犯教育的改造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重塑罪犯的道德。一些监狱罪犯因为主观改造的意识缺乏,在监狱中甚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投机改造,但对本质上的思想改造却予以忽略。少数的罪犯尽管刑满释放,但仍然会重蹈覆辙,忽视道德伦理。目前教育已经向着合理化发展,关注教育主体,通过个体和集体教育的方式引导罪犯能够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对自身的行为规范以及生活规范等进行深入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3]。

传统文化教育在监狱罪犯改造中的实践

2.1 运用传统文化教育载体进行教育改造

监狱应该开展丰富的载体拓展教育平台,加强传统教育文化的吸引力,发挥其最佳教育效果。多运用传统文化教育载体,多措并举进行罪犯教育改造。具体为:

以传统道德文化书籍等为载体。通过社会等渠道筹集资金购置图书,主要为宣扬中国传统美德文化的书籍。或者同当地的书店等联系在监狱内部实施流动图书超市。监狱还可以通过一些慈善部门捐赠书籍,鼓励罪犯多看健康积极向上的书籍杂志。

以宣扬传统道德文化的影视作品为载体。从现有时代特点出发,购买一些宣扬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的光碟或者通过投影设备等让罪犯观看,促使其道德认识从感性向理性转变。一些地方可以设监狱教育台,播放诸如《庄子》《论语》等文化教育片,对其进行熏陶。要求罪犯懂理的同时还应该正确的进行引导,能够帮助其以辩证的方法理解其中内涵,能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

以监狱内部的传媒文化介质为载体。利用监狱内部的宣传栏、广播站等设施,提高传统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使得罪犯能够耳濡目染,让其在浓厚的传统道德教育氛围中进行改造。

以互动教育辅助为载体。定期组织文化道德教育活动,让罪犯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参与者。比如,开展应“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的辩论赛,举行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竞赛等等。

2.2 整合资源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带动工作

结合目前时事形势的政策对罪犯进行教育。例如,建国周年大庆的日子里,推出了爱我中华的倡议,监狱也可以推出“我为国家字号,为国增辉”的文化活动。

结合民族文化交融进行教育。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延伸各民族文化交流,让不同民族罪犯进行沟通,利用民族文化深度的交流对罪犯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

结合传统的文化节日进行教育。比如,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中秋和端午等,通过各单位和渠道的人力财力支持举办各种活动,让罪犯在快乐的节日中感受节日的浓浓情愫,感受节日带来的喜悦,通过节日来感召罪犯在监狱积极改造,争取能够早日出来同亲人相聚:清明节安排即将出狱的罪犯为自己祖先先辈们扫墓培养其对先辈们的感恩之心;春节开展文艺活动,在娱乐的节日气氛中普及人文道德知识;为罪犯讲解二十四节气,传播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培养其劳动意识。

思考

传统文化对罪犯的价值在于对其思想感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影响其思想意识实现对其灵魂重塑的目的[4]。因而,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一种精神性的体现,也是一种缓慢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改造工程。

对罪犯进行教育的目的是将其改造成懂法守法的公民,能够转化罪犯的不合法思想。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和合一[5]。儒家中涉及到的仁义礼等思想体系,主张的羞恶之心等对预防犯罪有一定的效果。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讲求的是人性本善,这在预防犯罪的问题上也能具有重要作用。可见,传统文化宣扬的各种道德观念,对于罪犯改造能起到显而易见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名著经典红岩测试题下一篇:七篇学生法制报告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