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方案

2024-05-08

网络教研方案(通用9篇)

篇1:网络教研方案

吴林街道坝子小学 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网络教研是基于互联网络和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教育教学指导、研究、沟通、交流、培训的教育教学研究形式。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网 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给教师教研提供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知识储备;及时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 方法,更新教育理念,解决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困惑。有效开展网络教研,能发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研创新;能积累资料,从而形成团 队经验、资源和文化;还可使跨市区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和对话交流,弥补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

二、指导思想

将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结合起来,以网络为平台,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网络教研常规化,网络资源管理制度化,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研工作针对性 和实效性;构建教师互动交流平台,汇集优秀教育资源,实现区域交流共享,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促进教师在网络环境中提高教学教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网络教研的任务与要求

1、为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之间搭建互动平台,促进共同发展。

2、促进教师学科研究意识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

3、加强各学科建设,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充分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和学校已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创设网络教研环境,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为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内涵,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研讨活动。

四、主要措施

强化网络技术学习与培训

1、加强学习,转变教研观念

教师须加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研理念,树立新的资源观、教研观和共建合作观,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做到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能在网上收集、整合、发布各种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网络教研的能力和实效。

2、加强培训,提高应用技术水平

有计划的组织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培训内容包括基于网络知识电脑处理文字,学会在网上收集各种信息和资源,学会建立博客并在博客论坛上发帖子,学会应用电子邮箱传送电子文档等。

3、多途径整合网络资源

设专人在网页上系统地进行录像课、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等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一是外引,领导或外派教师参加省、市举行的教研活动后,要把有价值的教研信息和他人的优秀课件、教学设计等及时加以拷贝并发布在博客或博客论坛上。二是内联。立足本处优秀教学资源的整合,逐步形成具有本处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4、开展互动式的网络教研

校领导、各校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定期总结其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充实“经验交流”,定期发布讨论专题,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论坛”。如有可能,我们还要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把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课件、案例及时转载发布。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 9月 2日——9月 9 日)

1、成立坝子小学网络教研指导小组和学科网络教研中心组。

2、制定《坝子小学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3、召开全体教师会,传达相关精神,宣传网络教研的优势,发动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网络教研。

第二阶段:注册试用阶段(9月10日—— 9 月 20 日)

1、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教育论坛的注册、博客、邮箱的申请,使用的方法及有关问题。

2、教师在论坛登陆、注册建立自己的成长博客并初步试用。

3、总结实验学校的网络教研经验,修订完善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初步实施阶段(9月 21 日—— 9月30 日)

1、学校制定网络教研制度。

2、制定网络教研计划,并传达给每一名教师。

3、各教研组制定本组网络教研计划。

4、召开网络教研研讨会,推广实验学校的工作经验。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10月 8日——12年1月 8日)

1、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回帖或者评论。

2、教师在“教研”专区自由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感悟、随笔、故事等,教师跟帖评论。

第五阶段:总结评估阶段(12年1 月 9日—— 1月 25日)

1、各组上交网络教研总结。

2、学校统计各组及每名教师参加教研情况并公布。

3、总结评选学校网络教研先进教研组和个人。

4、各组上交网络教研工作总结。

六、网络教研的组织和管理

1、坝子小学网络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网络教研工作组织和管理。

领导小组:

组长:苗兆文

副组长:林继奋

成员:柴广芳刘大庆高美英朱政侠官井堂白清华

2、分工负责:

1、苗兆文从宏观方面对学校网络教研工作给予指导与调控。

2、林继奋负责学校网络教学的研究工作。

3、柴广芳、刘大庆负责网络教研制度的建立、考勤、考核。

4、高美英负责组织语文网络教研活动。

5、朱政侠负责组织数学网络教研活动。

6、官井堂负责组织小五门网络教研活动。

7、白清华负责组织常识网络教研活动。

坝子小学 二〇一二年九月

篇2:网络教研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大我校网络教研工作的力度,拓展教研时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我校网络教研管理与考核方案。

一、管理与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教师建立个人工作室(20分)

凡我校在职专任教师必须积极参与网络教研,在晋中网络教研平台上建立个人工作室。每位教师可自主创建个性化的栏目、发表文章并进行文章管理和分类、上传资源、上传视频、发布照片添加好友并发起活动、互相评论、短消息留言等。

1、按时建立工作室,内容充实,项目齐全,每周按规定上传资源记10分。

具体要求如下:

教学案例:每月发布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不少于1篇。(2分)

教学反思:每月发布自己教育教学反思不少于1篇。(2分)教学课件:每学期发布自己制作的高质量教学课件不少于1件。(2分)

教学论文:每学期发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不少于2篇。(2分)

推荐资源:每月推荐给其他教师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不少于2篇(可转载)。(2分)

2、参加各类公开课的教师,必须将所有授课的说课材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或课堂实录在个人工作室内及时发布。(3分)

3、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教师,培训完后,要把培训心得及时传到网站的相关栏目里。(2分)

4、网络访评参与:包括访问他人工作室、协作组,参与评论,发帖,回帖情况,要求每星期发表评论1次以上。(字数不少于50字)(3分)

5、网络教研总结:每学期发布自己网络教研总结1篇。内容包括自己的教研成果,存在问题,体会以及今后的改进措施和奋斗方向。(2分)

为保障教学资源的质量,确保网络教研平台的科学、健康发展,教师个人发布与上传的资源须经本学科负责人审核批准方能公开发布。信息发布者对过发布的信息的安全等问题负责,学科组长对本学科内容质量负责。

(二)、创建协作组(30分)

教师间可以组成不同类型的团队,建立各种类型的协作组,既可以学科划分,也可以年级、课题、兴趣划组。积极鼓励教师创建、管理自己的教师协作组,或加入其他教研协作组。

要求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学科教研组必须组建协作组、每学期至少组织三次组内论坛研讨。组内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育实际和学科教学在聊天室、组内论坛中进行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跟帖回复,积极参与活动,协作组组长要适时总结、提炼教研成果。在协作组内,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教研活动,点评教学案例、解答教学问题、积累学科资源、积淀和展示组内研究成果、创设互动交流共享的氛围。

1、组建协作组(或参加),成员不少于15人并参与讨论交流。(10分)

2、组内活动(20分)

具体要求:

协作组组长:

(1)定期发起倡议或活动,每半月一次。(2分)

(2)协作组内的资源,每周都要充实。(2分)

(3)及时和成员互动交流。(2分)

(4)组内原创资源质量高,教师访问次数多。(2分)

(5)讨论议题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2分)

协作组成员:

(1)加入一个或几个协作组。(2分)

(2)积极响应组长号召,及时发表评论。(2分)

(3)每周向组内提供资源(包括案例、课件、反思、课堂实录等)不少于3条。(2分)

(4)每月向组内成员提出一个值得大家研究讨论的话题。(2分)

(5)针对本学期内提出的研究主题,每月至少上传1篇有关的理论文章。(2分)

(三)、开展集体备课(30分)

主备教师将个人教学设计按时上传,组内其他教师围绕主备教师的教学构想展开讨论,主备教师随时吸纳和整合大家的意见,对原有的教学设计做必要的调整,撰写课时教学设计,形成共案。其他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班级学生实际做增删修改,成为自己的教学个案。

在完成教学之后,组内教师共享“教学反思”,利用网络平台交流教学得失。

具体要求:

主备人(15分)

(1)在组长发起活动后,积极完成主备任务(4分);并及时把教学设计挂到网上(4分)。(8分)

(2)在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交流后及时进行整理,形成共案(4分);及时发布(3分)。

成员:(15分)

(1)在主备人将教学设计放到网上后及时发表见解,进行交流讨论,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4分);提供可参考的资源,为共案形成出谋划策(4分)。

(2)在共案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再次修改形成个案,用于课堂教学(4分);课后共享资源(3分)。

(四)、开展视频教研(20分)

具体要求:(每项4分)

1、教师要通过视频系统有目的、有选择地发布各类教研视频资源,并在网上点击浏览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视频。

2、各年级分学科每学期至少在网上组织开展一次网络观课、评课议课活动。

3、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要通过教研视频系统每学期至少做一节公开教学,做一次专题讲座,通过网络视频为广大教师进行示范和引领。

4、积极利用网络进行校本研训,在听课交流和研讨时,可以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参与情况进行反复观看、选段观看、定格研讨,便于老师们研究教学细节,使课堂教学研讨更加精细。

5、积极参加校际教研中的网络视频互动教研平台活动和县教研室组织的网络视频互动教研活动,及时参与研讨。

二、管理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

本考核方案有教导处具体负责实施。

三、其他

篇3:网络教研让教研触网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 我在小学研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网络教研方面积累了一些初步的做法和思考。

●构建平台, 明确网络教研目的

自2007年起, 我就积极投身于小学探究型、拓展型课程网上虚拟教研方式的研究。我把两类课程网络教研的重点定位在“资源、互动、反思、提升”八个字上。通过网上博客圈, 初步实现突破时空的交流功能, 为教师之间、教师和教研员之间提供一个24小时开放的交流平台。

资源:提供了《研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之一二》、《研究型课程评语》、《拓展型课程评语》等资源。

互动:通过发帖跟帖, 发言者和浏览者之间进行有效互动;执教老师和评课者之间进行有效互动;教研员和评课老师及执教老师之间进行有效互动。

反思:执教教师通过撰写上课体会进行教学反思, 听课教师通过书面评课进行教学反思, 教研员通过互动点评进行教研反思。

提升:执教教师、听课教师、教研员三者在网络教研过程中教学策略得到充分讨论, 教学反思能力得到提升, 各自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确立主题, 提升网络教研质量

教研活动在主题引领下开展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因此, 我在组织教研活动中总是根据不同学校的特色和课程特点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应的教研主题, 同时这个现场教研的主题也是网络教研的主题, 二位一体, 相辅相成。

这些主题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热点话题大家谈。如:“探究型课程与‘两纲’”、“关注自我, 提升生命质量”等。

2.课程方案我来看。如:“我看学校课程方案”、“学校综合活动方案点评”等。

3.课程开发有效性。如:“以我所长, 开发实施课程”、“关注课程完善落实有效教学”、“彰显小学探究课特征,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与学, 构建有效课堂”等。

4.课程管理大家说。如:“开发课程资源, 加强课程管理”等。

5.教学策略细研究。如:“小组合作的有效策略”、“怎样指导观察”等。

6.交流之窗。如:“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调研札记”、“读《问题化教学设计》有感”、“教研论文交流”等。

●加强指导, 营造合作交流氛围

网络教研, 一定要加强指导和管理。作为教研员, 我认真参与网络教研, 努力提升教师们解读案例、教学反思、点评课程方案的能力。我力求让每一次的主题研讨都能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再回到实践层面, 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们的具体教学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 我区探究型、拓展型课程教研组长和教师们已经能用比较精辟的语言从选定的视角把问题解读出来, 做出点评, 总结出经验, 分析清楚问题和症结所在, 同时思考对策, 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建议。

作为教研员, 教师们的帖子我一一认真看过, 经过审核的帖子才会被推荐上主页, 每条帖子还写上了具有针对性和鼓励性的回复。因为我深深知道, 缺乏教研员参与的反思, 教师们的积极性会下降;同时我也深深认识到, 在网络教研中, 教研员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者”, 教研员的职责不是让教师简单接受, 而是让教师在研讨和反思中获得专业发展。

●增强功能, 形成两级教研方式

为减少学校中两类课程任课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难度, 提高教师们的积极性, 各校教研组长认真做好组织工作, 普通教师只需进入本校教研组长的博客进行点评反思, 甚至只需采用游客身份留言 (末尾留下实名) , 然后由教研组长对留言进行整理归纳, 推送到区级博客圈, 经过教研员审核后, 就能在全区交流共享了。

这样的两级教研方式, 以校本网络教研为基础, 以区级网络教研开阔共享的范围, 让两类课程的任课教师不需花费很多时间, 就能在研讨和反思中获得专业发展。让我感到高兴的是, 每一次的网络教研活动, 很多学校的教研组长和教师都积极认真参与, 有的还组织本校教师集体参与, 最庞大的一次达到一校16人同时点评。这样, 就在一所学校内达到了第一级网络教研, 然后又上升到区级博客圈, 成为了校、区两级网络教研。

篇4:利用网络教研激发校本教研活力

【关键词】网络校验;促进;校本教研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不就是记录他平日所见、所做、所思吗?教师的成长需要不断实践和不断的反思,网络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条件和平台。

一、网络教研在教学中的作用

过去教师要想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信息,只能靠学校或个人订的有限几本教育教学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已陈旧的理论书籍,学习渠道极为狭窄。网络的明显优势在于其拥有无限的信息资源,而且不受时空限制,搜索查询资料十分方便。

(1)网络能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教研氛围。网上教研教师间交流的方式主要以写帖、读帖和回帖的方式进行,交流是互动的,读帖回帖之间就如言来语去一样的直接。随着交往的深入,一些不便在上面贴出来的,可以用“悄悄话”来实现交流,还可以借助聊天的工具如QQ、MSN进行更直接的交流,就如同面对面的交谈一样。但这种交流不同于现实中的交流。现实中面对面的交流不可能给你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容不得你缜密地去组织自己的语言。而网络教研却不同,读帖之后,有感要发有话要说,可以斟酌好了再写帖发言,斟酌不好可以不“说话”,只浏览。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看法不成熟,想说又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谁,还可以多注册几个网名发表不同的见解。只要不是侮辱人格的,在论坛上是完全可以畅所欲言的。所以,网络学习和交流是非常轻松随便的。更重要的是,在交流过程中,没有校长、主任,大家都作为朋友进行交流,因此更显得和谐、民主。

(2)网络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平时我们的教研范围仅限于同组的老师之间,范围再扩展一些,也只能是本年级、本校。网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研天地,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便可参与全国各地的教研。在各个教育论坛上,集结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一线教师,也有各地专家、名师、教学骨干。教师们在与他们的交流中碰撞思想,在交流中深入研讨,在交流中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惑,在交流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信息。

(3)网络可以大大提高教研的实效性。教研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学校通过网络开辟“教研专题论坛”、开展“问题研究”、“每周一题”、“教育教学故事”、“我与教材”、“课后一得”等研究活动,并通过网络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教研,大大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常规的评课必须先听课再评课,而网络可以让我们边听课边评课,时间可以缩短一半)

二、网络教研的形式

(1)博客——经验总结与反思。教师在博客上发表的每篇日志都有时间显示,学校也可以通过博客日志的时间表,检查教师写教学反思录的情况,了解教师近期思想动态,避免了有些教师在学校临近检查时,临时补上去的做法。温州市教育学院的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博客,并在网站首页上公开,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值得广大学校和教师借鉴模仿。

(2)论坛——互动多向探究。我们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辟“教研专题论坛”,开展“问题研究”、“每周一题”、“教育教学故事”、“我与教材”、“课后一得”等研究活动,教务处和教科室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根据教师需要出题(“发帖”),引导全校教师展开讨论,为教师搭建一个对研究主题思考、讨论、争鸣的广阔平台,教师借助“论坛”这个平台,畅所欲言,不拘一格,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跟帖”),评判他人的观点。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人员限制,能够经常性地交流研究,集思广益,也有助于教师教研方式的个性化发展,使理论学习在思考中内化、在讨论中交流、在争鸣中实现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彻底摆脱了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局限,使教研活动弥散在教师日常教学的每一天。

(3)备课中心——网络多次备课。将现有的“课件中心”改造成“备课中心”,建立《公用备课库》(教师只可读取不可写入),教师从《公用备课库》中可直接下载教案,付诸课堂教学。教师下载后,也可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本班学生的特征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特点风格进行加工调整并记录于“个人教学特色补白”一栏中,并于课后及时记录课堂即时生成的对策或反思,经整理过的教案按单元再次上传至《个人备课库》中(个人备课库中以教师名字建有文件夹)。学校将此内容列入备课常规检查的重点,将其作为教师教学创新评价的一个硬性指标来检查,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避免“大一统”式教学,实行教学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网上评课——录像与直播。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可一改传统的听课评课,实现课堂教学研究即时化。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课堂教学直播或录像的研讨形式进行。一方面,开展课堂教学“直播”研究就是运用校园网和网络监控系统,将课堂教学现场进行实况直播,让教师在其他教室边听课边评课,使课堂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及时准确获取和反馈信息,这样的研究,不仅及时、省时,而且有实效。还不会干扰所听课教师和学生的上课。

三、网络教研促进校本教研的几点建议

(1)建立平台、分工负责。要使教师能够在网上开展教研,就要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平台。我校可利用长沙市一中网校、综合管理平台和备课中心(由现有“课件中心”改造而成)建立自己的研究平台。设立“教案”、“论文”、“试卷”、“课件”、“日记”、“论坛”等版块使教师有自己进行教研的地方,而依托这个平台,教师们又可以参加长沙市一中网校、教育在线、人教社论坛等的教研活动。建议学校行政在学校论坛中都负责一个或两个版块,担任版主,对老师们网上教研进行组织、指导,对老师们的教案、论文、反思等进行点评。更要鼓励精通电脑、有热情、不怕苦的教师也负责一或两个版块,担任版主。如果白天忙不过来,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负起责任来,保障网络的安全畅通,并向年龄偏大的教师进行技术指导。

(2)建立制度、及时反馈。为了有效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制度,与教师的考核挂钩。要求教师每月上传一定数量的课件、教案等,并要求教师积极在论坛上浏览别人的帖子、发表自己的观点,要让浏览成为我校教师每日“必修课”。每个教师每天必须浏览学校的教研平台,特别是教师上传的教案、论文、课件等。另外对学校论坛中所有话题进行浏览,对学习版块的内容进行认真的阅读并采用跟帖的方式留下学习体会。

(3)培训教师、逐步推进。学校就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方法、模式、技术等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特别是对教师进行上传、开通和编辑博客、在论坛上的发表话题、回帖、转帖、简单的网页编辑、简单动画制作以及相应的视、音频的处理技术,以及熟悉网络环境下对多媒体的控制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培训。负责各个版块的版主(学校行政和各科中精通电脑、有热情、不怕苦的部分教师)要定期碰头,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优化网络、提高实效。学校要给教学楼的每间教师办公室配备至少一台电脑,要让教室和办公室的每一台电脑都能通畅地联接互联网。并对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的各电脑进行监控,以防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炒股、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真正让网络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研。

篇5:三毛小学网络教研平台设计方案

一、网络教研平台的宗旨

三毛小学网络教研平台建设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校园网络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借助当前学校已有的校园网络,为常规形态校本教研的运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开放性地进行富有个性化的教学研究活动,将日常校本教研活动在校园网上延续,进行源源不断的深入交流与探讨,使教研活动得以继续扩展、生成、提升,变得更加富有成效。

三毛小学网络教研平台建设立足于为学校开展校本研训服务,为老师提供一个进行以校本研训为内容的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和学习的支持、交流和推广教研成果的网络平台,进而推动我校的校本研训工作和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主要框架

1、基本方针:简洁、实用、互动、开放、共建、共享、协作的原则

2、基本原则:

简洁与实用相结合、知识性与时效性相结合、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个体发展与团队发展相结合、开放性与可扩充性相结合。

3、主色调:蓝色和白色

4、主要功能:“直播区+即时回复”、“博客区”、“资源区”、“点播区”、“成果区”

5、设计思路:

构建起一个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网络教研平台”。“三个环节”即教研资源生成、教研材料呈现、教师互动参与。三个环节互为一体,循环进行。

教研资源生成:将所有基于学校常态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内容,转化成为“网络化教研”后续研究的资源。我们需要组织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丰富的可供网络研讨的资源,包括各类课例、案例、论文、随

笔、反思、课件等文本、视频;课堂实录、报告讲座等音像视频;

教研材料呈现:由教研资源的第一生成者负责将资料发布在网络教研平台上

(博客),为教师参与探讨交流提供范本。

教师互动参与:每一位老师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校内)的限制,有针对地选择参与相关教研主题的讨论与研究(简称“发帖”),在相互思辩、争论、交

流中实现真正的互动式研究。

6、网站的主要内容:

(1)“直播区”模块

为了配合学校的微格教室的建成,为学校教师提供了一个网络教研的平台。可以节省许多的时间去梳理听课的内容,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即时收看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并在看和听教师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对教师教案的学习和课堂教学过程的展示,把自己脑海中对本节课迸发出自己的思想火花,并即时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发表出来。对于执教教师来说,可以收获到平时传统教研时说课、评课时听不到的其他教师对本内容的教学思想;对于全体教师来说,每一次听课是一次学习和一次讨论,每一次听课,教师的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评价都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真正达到了网络教研的效果。而且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和另外的名校名师进行网上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功能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在任何一点计算机上只要注册了,就可以登录观看,而且在此窗口中要体现以下几个点:

1、能够查看在线用户的情况;

2、能够对课堂教学及时的发表自己的不同建议;

3、能够看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思想;

4、课堂结束后能够对所有的意见进行整合,并能在新窗口中显示;

(2)“博客区”模块

传统教研和网络教研结合是指依托学校教研组博客,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了开放、交互动态的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

推动教育现代化。

每次活动时,教师们首先以学科组为单位,教师针对本周活动的要求在教研组博客中进行集中的研讨,随即将研讨的意见、建议跟贴回复。然后针对其他教师所发的帖子阐述自己的看法。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鼓励教师进行网络教研,同时对不参加教研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惩罚,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样才会使教师们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利用新教师的活力结合老教师的经验形成优势互补,就会将网络教研如

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3)“资源区”模块

资源区的建设,将按我校现行教材进行分年级和学科进行构建,资料来源主要来源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校现所订购的各种资源库,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形成资源库的基本框架,二是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进行补充及完善,三是我校教师原创,这是校本资源库的命脉;资源库将以是普通资源库形式,即按学科和年

级进行查找,下载;

资源建设分类为“信息资源、教学资源、教育管理资源、工具资源、服务资

源建设”等资源。资源库中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文本:教师论文库、学科教案库、题卷库、相关知识、拓展等。

2、图片:包括摄影、绘图、幻灯片等静止的图片。

3、动画:包括二维、三维动画,主要提供动画着色前的素材及动画成品。

4、课件:完整的或按知识点制作的电脑CAI课件、电子教案。

5、声音素材:包括尽可能多的背景音乐和各种声音效果资料。

6、多媒体制作素材:包括按钮、光、火、水、土等制作课件、教案所需的素材。

资源库主要为教研活动提供网络上的“资源”帮助,这样做至少有两大好处:①节约教师在网上搜索资料的时间,可以保证教师最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的过程,为教师提供网络资源导航;②这些网络资源主要目的是为全体教师的教学服务,同时也是学校资料存档的需要。

(4)“点播区”模块

1、为了让教师能够及时的在线观看优秀的课堂实录,课堂实录的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自己学校学科带头人、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二是外面购买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三是学校开展的一些名师导教课,县、片教研活动展示课,教研组的一些典型课例,学校开展的比武课。

2、订购的包括电影、录像、VCD片断、DVD片断等,但要能进行简单加工整理,可以去掉与知识点结合松散的内容,提取实质部分。

3、教师要观看这些内容必须是注册用户,并且对一些课堂实录不提供下载,对一些片断提供下载;

4、资源采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

进行分类,并有排行榜;

(5)“成果区”模块

成果区是展示教师在开展校本研修过程中,教师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几

块内容:个人业务成果、个人荣誉、辅导学生等。

7、后台管理建设的要求:

为网站开发操作简便使用高效的管理后台,网站管理员能够开设多个管理员帐户,为每个管理员分别设置管理权限,系统根据权限自动为某个管理员配置管理后台,后台只允许该管理员管理其具有管理权限的栏目。同时网站开发具有等级管理功能的会员系统,能够将各会员和网站管理员分类管理,分别为其设置访问、管理权限。这样使整个网站运行起来有条不紊,同时也做到了专人专职,责

权分明。

三、技术依据或考虑

1、软件:dreamwerver、photoshop、firework、flash、real producer、pro+helix、server+sql2、硬件:高性能服务器一台

3、网络空间:利用学校已有的网络空间,靠挂校园网

4、运行环境:需要的Internet环境运行,需要ASP支持。

四、页面设计的想法:

1、整个网络平台由“首页”“直播区”“点播区”“资源区”“博客区”

“成果区”六个页面;

2、首页主要是显示几个页面的栏目,具体为:开课公告、最近日志、最新回复、最近资源、最新成果、最新视频和精彩文章,登录窗口,站内搜索,友情

链接等组成。

3、直播区主要考虑:(1)直播窗口(能最大化和最小化);(2)即时发言区;(3)能显示在线用户情况;(4)在线成员之间能够进行私聊;(5)上

课教师的课堂设计思想显示;(6)

4、点播区主要考虑:(1)分学科设置栏目;(2)设计时考虑在线点击率排行;(3)不提供下载只提供在线观看;(4)视频格式为rm;

5、资源区主要考虑:(1)资源的类型:广本、课件、动画;(2)安排时

分年级分学科;(4)提供下载;

6、成果区主要考虑:(1)能够上传图片;(2)每一个教师能够进行个人统计,或者是一个单独的页面;(3)页面的首页则分不同的级别,如论文、个

人荣誉、辅导学生三个大栏目,每个栏目再生成不同的级别,在后台管理中采用

下拉菜单式选择;

篇6:网络教研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积极落实国家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探索“互联网+乡村教育”模式,落实伊通进修学校“三研统筹”策略,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教研培训工作的深度融合,有效利用“伊通教研网”开展网络教研工作,不断提高研培能力,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升县域教学质量。

二、评估内容

(一)领导重视

学校高度重视网络教研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网络教研平台应用工作制度与安全管理制度,在每学期期末客观进行工作总结。学校为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办公设备。

(二)平台建设

1.学校空间:在“伊通教研网”平台申请注册学校机构空间,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应用管理。

2.教师空间:90%以上教师个人开通空间账号,为教师提供办公电脑、宽带网络等便利条件。

3.名师工作室:按学科教师总数的10%比例评选校内优秀教师建立本校名师工作室;组织教师加入校内或县域相关学科名师工作室。

4.学科协作组:组织教师加入校内和教研员组建的学科协作组。

(三)网研活动 1.利用“伊通教研网”平台“学校空间”栏目,展示学校教学、研培活动情况。如:教学组织分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学校研培开展情况。

2.发挥网站“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功能,组织本校需要引领的青年教师、特岗教师或转岗教师按照要求加入校内名师工作室或全县学科中心教研组的名师工作室,参加网络研培活动,历练教师成长。

3.利用网站“学科协作组”集备功能,组织本校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学科协作组或教研员创建的学科协作组,积极参与重点教学内容的集备活动,完成规定的集备任务。4.落实进修学校确立的“三研统筹”教研策略,根据进修学校开展的学科“主题教研”或“主题培训”活动要求,将网络教研落到实处。实现主题活动的前伸和后延,积极进行活动反思和交流学习。

5.落实我县“互联网+乡村教育”理念,突破时空限制,开展校际网络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或教研活动,参与县域名师远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6.教师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开展个人电子备课、上传学科原创性资源、撰写教研活动反思。

三、评估办法

1.本方案中评估内容“领导重视”部分由教科局基础教育科教学常规管理检查评估小组完成打分,按一定系数折合计算分值。

2.进修学校电教馆根据“伊通教研网”统计分析功能,2 完成相关内容评估工作。

3.进修学校教研员根据“名师工作室”和“学科协作组”栏目各校教师参加和完成相关工作情况,依据活动质量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四、评估时间

从2016年9月开始至2017年6月结束,一个学为一个周期。

五、结果运用

1.按照学评估最终成绩进行排序,初中系列表彰前4名,小学、幼儿园系列表彰前4名。

2.网络教研成绩突出学校,在县级举办教学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

六、具体要求

各校要高度重视,端正态度,根据评估方案要求逐项落实工作,严禁弄虚作假,使网络教研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各校参照附件一“网络教研评估细则”组织实施工作。

伊通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篇7:寿阳县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晋中教育网教研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县教研工作,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特制定寿阳县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课程理念,以学校发展为目标,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核心,以现代网络设施为依托,构建教师互动平台,汇集优秀教育资源,达到区域资源共享,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促进教师在网络环境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依托晋中教育网教研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网络教研常规化。

2、创设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多元对话、平等探讨、及时交流的活动平台和环境,形成民主、合作的教研氛围,弥补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实现有效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构建网络教研平台常态化的本地资源建设和应用新机制,形成富有本地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重点工作

1、建立教师个人工作室

学校都要建立学校工作室,负责对学校教师工作室的管理与考核,学科专任教师均要建立个人工作室。开展专题教研和集体备课,对教育教学 1

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析、探讨,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并通过教师间的留言交流进行教育教学问题的研讨,促进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2、建立教研员主页

县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要建立自己的主页,发布最新教研信息、教研计划和教学指导意见。组建“我的协作组”并组织组内成员进行课题研究。展示自己的学科讲座、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研成果,引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积极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汇集备课教师的集体智慧,扬长避短,共同提高,促进教师在教学业务与理念上的共同提高。

3、组建名师协作组

特级教师、首席教师、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要组建协作组。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研活动,形成名师引领、全员参与的教研氛围。

4、建设校本研训基地

各中小学要在晋中教育网教研平台上建立校本研训基地,校长是学校网络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为教师网络教研创造条件,建立校园网、博客群、电子备课室,在网上发布校园新闻、教研教学动态。学校教研室要有目的地策划网络教研,组织名师网上讲座,上网络公开课。学校教师要养成每天上网浏览的习惯,并建立个人工作室,发表文章,与同伴互动留言,参加相关的“教师协作组”,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

5、积极开展视频教研

视频教研是网络教研的最好形式,这种跨时空的教研活动省时省力、快捷高效,我们要利用好互动教研平台,使不同学校的教师只要打开电脑

都能享受到优质教研资源。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设施

为有效组织、领导、督促、管理好全县的网络教研工作,教育局专门成立网络教研领导组,加强对信息技术、网络设备的配、管、用,为全县中小学教师搭建网络教研平台。

2、制定方案,保证实施

各校要根据县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网络教研方案,网络教研管理与考核方案,做到有制度,有要求,并认真组织实施。

3、保障过程管理和考核

学校要对本校教师网络教研的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公布,并纳入考核,今后,县教育局每月对各学校开展网络教研情况进行汇总通报,学年终对表现突出的优秀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积极开展创建网络教研示范校活动,典型引路,进行全县推广。

附件:寿阳县网络教研工作领导组

寿阳县教育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

附件:

寿阳县网络教研工作领导组

组长:张建平(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姜伯成(正科级督学、教育局副局长)

成员:闫海全(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篇8:网络教研方案

网络教研团队比赛是一项基于网络环境的团队教研竞赛,此项比赛要求教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参加,在竞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研讨的优势。整个赛事包括网络环境下基于协作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基于同伴互助的评价、反思与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基于协作与反思的陈述设计亮点与答辩等三个环节。这种新型的比赛方式对参赛教师和团队成员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能力、教学设计点评能力与团队反思能力、同伴互助能力、对新课程理念解读能力、陈述答辩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都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赛前阅读《说说网络教学团队竞赛怎样取得好成绩》,读到这么几句话:“协作是现代教师专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没有协作,就不懂激发教育智慧,也就不会有意识地激发教育智慧,参赛作品的水平就很难达到优秀,称得上专业化的实践性知识也就不容易丰富起来。”通过比赛,我们对此深有感触。

感触之一:团队合作是现代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助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和重要,教师要做到乐于合作、善于合作,要不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不断提升参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纵观比赛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团队内部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和再修改、再完善,团队陈述和回答专家、评委问题,还是对其他团队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的个人以及团队集体反思,都很好地体现了组委会强化参赛团队合作的目的。整个赛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果团队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方法不当,都很难在相互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很难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学情境,因此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回想我们团队的参赛过程,赛前也只是把团队合作简单地理解为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并在赛前做好了明确的分工。但是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的做法只能减轻工作量,很难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精彩教学设计,也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和其他参赛团队一样,我们不断地调整合作分工,反复地进行集体讨论,甚至就某个细节处理都展开简短、激烈的争鸣。在相互合作、彼此碰撞中,智慧的火花不断产生,设计亮点纷纷呈献。在认真阅读兄弟团队对我们的精彩点评之后,我们又就他们的点评意见进行研究商讨,汲取其精华,最终形成了一份自认为完美的教学设计和辅助课件。

网络教研团队的比赛真是马拉松式的艰苦竞赛。其他赛项的教师在完成自己项目后游览武大风光、畅谈比赛感想,而我们团队却只能在简陋的旅馆抓紧时间仔细回顾白天比赛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共同对不足之处做思考、剖析、研讨。答辩前的那天晚上,我们参赛团队工作到很晚,一直在精心准备第二天的陈述答辩内容,可谓辛苦!

感触之二:教师要有丰厚的新课程理念作支撑

赛事中的团队间互相反思评价与平时的课后评课有相同之处,都要求教师要有丰厚的新课程理念作支撑,真正理解新课程,真正把握新课程要求,并能从理论层面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而不是简单、肤浅地点评和泛泛而谈。但也有更多的不同之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参赛同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辅助课件而不是课堂教学。反思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原则,从目标制定和目标达成来评教学三维目标,从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来评教材的处理,从教学思路设计和课堂结构安排来评对教学程序的设计,从“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来评教学方法的选择,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来评教学辅助课件,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强化问题意识、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角度评价是否注重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

竞赛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互助型的网络教研团队里,交流过程中彼此之间要能敞开胸怀,坦诚地交换意见和建议。要抱着学习进取的心态,不拒绝不盲从,认真研读分析其他团队对自己团队的客观评价,汲取对方之精华,这样才能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再反思、再创作,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形成满意的参赛作品。

感触之三:设计要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独创性

“网络教研团队”竞赛,主办单位将竞赛意义定位于“促进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深入研读教材后,我们教研团队通过讨论,明确了课文《落花生》的设计理念,即以生为本、以读为本,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重点体味文本的思想情感。教学上,把文中父亲所说的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抓住课文的重点段,多种形式的朗读,反复触摸文本语言,自主感悟,层层递进,深入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从而领会全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可是如何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呢?这着实让我们伤了好大脑筋。我们在网上查询了很多课件素材,但都感觉仅用课件,课文内容资源的丰富性、师生与教材及媒体之间的交互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我们团队经考虑后达成共识,在新浪网上搭建“落花生Blog平台”(http://blog.sina.com.cn/ywluohuasheng),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采取合作、探究、发帖留言等学习方式,创设若干个性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数字化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篇9:网络教研方案

一、利用网络优势,实现专业引领,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创建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教研员要做好教师网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我市从2007年对初中各学科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做起,分别通过学科工作邮箱、建立学科QQ群,后来建立教研员博客,利用网络与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把网上的教学资源下载后上传到博客上,也把教研员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心得、资料上传,供广大教师使用。英语教研员的博客链接了28家网站,开设了51个栏目,上传文章2 332篇,访问量25万6千多次。工作邮箱、学科QQ群、教研员博客,给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方便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交流与联系,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创建以问题为中心、寻求问题解决的网络教研平台。教研员是网络主题教研活动的组织者与引领者,要努力创设自己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思维碰撞的研讨氛围,使教师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每次网络教研活动只集中研讨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使研讨的主题具有针对性,力求把研究的主题谈深谈透,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受益。例如语文学科就组织召开了“打造高效阅读教学课堂”及“略读课专题研讨”教研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活动、“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文本解读与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机统一”的教研活动、“学语言、用语言”专题研讨活动、“情境作文教学研讨活动”等。减少教师教学的盲点和误区,有力地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创建以教研员工作室为核心的教师学习、交流、成长乐园。教研员作为学科研究工作室的主要建设者和专业引领者,要与成员协同合作,组成一个专业团队,共同创建由全市教师参与和共享,致力于提高全体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乐园。自“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展以来,各学段学科教研员通过工作室,在组织推动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措施中发挥专业引领、指导和服务作用。通过展示、研究、分享“优课”资源,组织教师研讨、磨课、反思,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晒课质量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是落实应用驱动,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和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是当前教研面临的全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

创建以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为目的的网络培训平台。“研究、指导、服务”是教研员的工作职责。网络作为“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研修平台,在教师培训方面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我们通过伊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平台(http://xueyuanjijiaoban.blog.163.com)进行教师全员培训。下面是教师网络培训三个阶段之一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培训内容及要求(摘自《关于举办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网络培训的通知》)。

二、常规教研创新,信息技术融合,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送教下乡,名师引领,促进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网络对全市基层学校的需求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各基层学校开展支教活动。以基层教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组成由教研员、骨干教师、市级名师参加的送教下乡队伍,开展名师送教活动。活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将教学实际与教师培训融为一体,采用教研员讲座、名师示范课、教师互动研讨、结对帮扶联动互动交流等形式。从观摩课堂教学到深度研讨交流,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听课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送教下乡为教研员、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也成为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落实新的课程理念的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教师成长的环境,为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同课异构,以赛代训,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2013年开始,结合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进行新课标教材的培训工作。各学科以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为手段,以“同课异构”个性化教学为形式,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开展赛课活动,通过以赛代训的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举办全市初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新教材培训班,共有1 485名教师参加培训。新课标教材培训,解读新课标要点,解析新教材体系、特点、结构,展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集中体现各学校不同的教学模式,所有的学科教师培训材料上传到网络资源平台,实现培训资源、经验成果共享。

联片教研,方法展示,实现各种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联片教研是基于伊春“点多线长”的实际开展的教研活动。通过网络交流确定研讨主题。例如为推进全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各校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几年来组织观摩了朗乡局中学的“ACDU”(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运用提升)教学模式;乌伊岭区中学的“分科分层、学案导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嘉荫县的五步十环节(温故知新、探究释疑、理解巩固、互相提高、总结归纳)教学模式;西林一中的四步三查(学案自学、对学群学、成果展示、回归目标)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是各校在不断地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经过“实践—总结—反思—再实践”,打造出来的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联片教研为各校领导、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对全市的高效课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推广经验,共享成果,实现各校、教师共同提升

组建网络教研合作体,实现薄弱学校与名师名校共发展。自2010年5月,在数学教研员的推动下,伊春区与铁力市年丰中心校组建为数学网络教研合作体。两地定期联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通过网络备课、专题研讨,观看示范课、理论讲座,使得农村薄弱学校和市级名校结成帮扶对子,实现分享经验。两校开展了主题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的研讨活动,开展了题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的网络教研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友好区教育局选派骨干教师不远万里奔赴北京参观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和“数字景山”网络联盟学校的优秀教学成果,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将微格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全区中小学与亚太实验学校结成教学合作伙伴,通过网络平台达到互助,现已初见成效,友好三中形成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

上一篇:傅雷经典名言下一篇:爱眼护眼知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