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购买力分析

2024-04-27

中国居民购买力分析(精选6篇)

篇1:中国居民购买力分析

中国居民营养现况与分析

作者:陆静指导教师:热娜古丽

摘要:此论文主要针对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我国的膳食与营养结构指南,以及我国膳食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分析与调查。

关键词:中国居民;营养现状;分析调查

Chineseresidents nutrition status and analysis

Abstract:Thesis mainly for residents in china nutrition an health status ,system analysis ,our country’s food and nutrition structure guidelines,as well as china’s dietary structure adjustment for both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Key words: chinese residents;nutritional status;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前言:当前,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菜篮子中的品种丰富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增加了,吃得也比以前精细多了。那么就意味着人们“会吃”了吗?吃得营养健康吗?实则不然。一个国家居民的营养状况是国民素质的的重要体现。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重要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对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的调查是很有必要的。

1.近10年我国居民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根据2002年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关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调查”。据查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1.1中国居民膳食质量明显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类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质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g和69g上升到248g和126g。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61%。

1.2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到达3309g,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cm。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cm,女性平均低

4.2cm。

1.3儿童患病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4%,农村下降51%;儿童低体重率为7.8%,比1992年下降57%,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1.4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2.我国营养状况调查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商品供应不足,人民收入不断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营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这不仅表现在对食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方面均有明显上升,例如到2000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到400kg,肉、蛋、奶、水产品,以及水果、蔬菜的消费量均有大幅度的上升,而且膳食结果趋于合理;营养状况显著改善;儿童身高、体重增长明显。2002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由1985年的68。92增加到了71.8岁。

营养状况通常是决定人体素质的三大要素之一,并且是人们社会、智力和身体潜力得

以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目前,从总体上讲,我国已基本消除了蛋白质-热能缺乏性营养不良。从1992年以来,城市居民膳食热能摄入一直稳定,约为100032kJ,蛋白质每日摄取74~75g,脂肪-热能比为28%~29%;农村居民则由1992年的9589 kJ增至1995年的100032后kJ后一直保持稳定,蛋白质每日摄取60~70g,脂肪-热能比也由1990年低于15%增加到2000年的17.6%,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儿童的营养状况,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营养状况是人口素质的基础,也是衡量人群营养营养状况最敏感的指标,国际上也是对此也特别关注。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在过去10年内有了很大改善,例如:低体重率已下降41%,生长迟缓率(身高不足)下降52%,而且城乡差距缩小。至于儿童的身高、体重情况亦明显增长,例如从1975年到1995年,6岁儿童的身高增长情况为:城市儿童增长3.2cm;郊区儿童增长4.5cm;体重增加的情况为:城市儿童增加1.7kg;郊区儿童增加1.2kg。

与之相关的是我国人口控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短短的30年里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具体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降到1999年的15.23‰,下降了54%;死亡率则稳中有降,从1970年的7.60‰降到1999年的6.46‰,下降了15%,而自然生长率则从1970年的25.83‰下降到1999年的8.77‰,下降了66%,从而实现了发达国家需要100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当前我国已基本进入小康社会,尽管人民群众的营养状况已显著改善,营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克服。特别是对于少数贫困地区来说,尽管通过15年来的扶贫计划的实施,贫困人口正在逐渐减少,但目前仍处于这一地区的人群则问题更多些,工作也更困难些。可以说,我国目前各种类型的营养不良问题仍普遍存在,例如农村儿童因营养不良导致身高、体重不足不足的情况尚不在少数。而少数贫困地区,据调查,不但蛋白质-热能摄入未改善,其膳食中谷类的热能比例可高达85%,说明其膳食质量很低。此外,微量营养素缺乏也是影响我过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营养失衡也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生活改善,食品消费变化,膳食结构失衡,体力活动减少等所致。目前我国成人超重与肥胖人群分别占成人30%和12%。儿童肥胖日益增加,1988~1996年间0~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年增长率为9.1%,儿童肥胖率达到2%。上海6~14岁儿童的肥胖率为10.3%,超重率为26.7%.至于我国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慢性病日益增加。据报告,我国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和脑卒中归因于膳食因素者可达21%~25%。3.全国性营养调查

在1982年,我国作了一次全国性的营养调查,调查表明,人们的营养状况已明显改善,基本上解决了吃饱问题。营养素摄取量占供给量的百分比是衡量摄取的营养素能否满足机体需要的标准。一般营养摄取量在供给量标准的正负10%以内可以认为属于正常范围。1982年,我国居民全年平均热量摄取量为2458千卡,标准供给量为2400千卡,已达到供给量标准;蛋白质摄取量仅668克,是供给量标准的低限;钙、核黄素、维生素A则明显低于标准。在我国,营养状况的很不平衡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例如高原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居民的热量、蛋白质、钙、维生素A与核黄素的摄取量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而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儿童上述几种营养摄取量的严重不足,更是一个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如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之和,学龄前儿童平均摄取量仅为供给量标准的51%,中学生尚不足50%。核黄素只占供给量标准的44%~50%,为成长发育所必需的钙也只有供给量标准的42%~61%,而且所缺乏的各种营养素,年龄越小供应越不足。所以,儿童和青年的营养摄取量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国还对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病佝偻病与缺铁性贫血进行过调查。据有关部门对22个省市11万婴幼儿的调查,佝偻病的发病率占:32%以上,其中有些省市占50%

以上。此外,从营养调查的结果观察,似乎不论哪个地区哪种类型的人群,铁的摄取量虽高于供给量标准,但由于铁的食物来源绝大部分是植物,消化吸收率很低,一般只有5%,因而缺铁性贫血也很严重。根据对3万名城市儿童的调查,其中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几乎占40%。

4.我国的膳食与营养结构指南

科学、合理的膳食与营养结构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并涉及到千家万户居民日常生活的大事,为了正确引导人们的食物消费,讲求膳食平衡和营养科学,按照“营养、卫生、科学、合理”原则,继承中华民族饮食习惯优良传统,吸收国外先进实用经验,改革、调整我国食物结构和消费习惯,营养科学界推荐了我国人民膳食指南。

4.1食物要多样

目前已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40多种,任何一种单一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的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各有不同特点。因此,合理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我国膳食的基本特点是以植物食物为主、动物食物为辅,能量来源以粮食为主,要注意各类食物中尽可能地选择不同食物品种,特别是蔬菜应多选一些绿色蔬菜或其他深色蔬菜,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胡萝卜和矿物质。

4.2饥饱要适当

要饮食适度,饥饱适当,使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与消耗相适应,避免身体超重或消瘦。

4.3油脂要适量

油脂所提供的能量以不超过膳食总量30%为限,要避免吃太多饱和脂肪酸较多的动物油脂,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4.4粗细要搭配

每天要吃不同类型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杂粮、豆类、蔬菜、水果等。要提倡多吃一些粗米、面和杂粮,少吃精米、白面。

4.5食盐要限量

为了有利于预防高血压,每人每日食用量以不超过10g为宜,原则是“食不过咸”。

4.6甜食要少吃

多吃食糖引起的最重要营养问题是龋齿。食糖是纯能量食物,除提供能量外几乎无其他营养素。对于只需低能量的人来说,要避免经常食用含有大量糖的甜食。

4.7饮酒要节制

如欲喝酒,可少量饮用低度白酒、啤酒及各种果酒。孕妇儿童均忌白酒,以利健康。严重酗酒。

4.8三餐要合理

建立合理饮食制度,切忌暴食暴饮,提倡少吃零食。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能量的30%、午餐40%、晚餐30%较为适宜。当然可以根据生活很工作制度,适当调整。要提倡吃好早餐。

5.我国膳食结构调整

调整和改善我国的膳食结构,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必须与我国食物生产能力和人们消费费习惯相结合,要避免西方发达国家“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膳食结构所带来“富裕型疾病”的消极影响。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了“五谷为养、无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营养平衡理论,我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粮食为主,搭配适量蔬菜和一定肉食的膳食结构,这种基本结构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存在下去。粮食在食物结构中的基础结构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要注意“五谷杂粮”搭配,充分发挥豆类作用及提高蔬菜、水果和植物油的供给量,适度增加动物性食物,特别要增加禽类、水产品及奶、蛋的供应。要按照“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原则,继承中华民族饮食习惯中的优良传统,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经验,改革、调整我国的食

物结构和人民消费习惯,经过不断努力,使我国人民食物消费与营养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

6.总结: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正经受着营养不足和营养失衡两类营养不良的双重挑战。可喜的是由于我国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粮食问题已基本解决,而在农村和城郊地区大力发展蔬菜大棚以后,人们拥有的蔬菜量大增,年人均消费量已达140~180kg,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比较稳定。据报道,世界人均占有蔬菜量为105kg,我国311kg。毫无疑问,这对保护健康是有益的。

此外,我国对提高公众营养健康水平极为重视,并已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公众营养健康的计划。现已从食品强化着手进行工作,例如:在贵州进行了用铁强化酱油防治人群中缺铁性贫血的万人实验,并且取得了半年后使贫困人群中的贫血降低约50%的明显成效。今后还计划开展铁强化面粉和用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等的工作,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以后我国的食品营养状况将会得到更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食物营养,2001(6):5~10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 中国营养学会.我国营养科学的研究的进展.营养学报,1995,17(3):243~252

[4]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营养学报,1998,20(2):121~126

[5]陈春明,葛可佑主编.中国膳食营养指导.华夏出版社,2000

[6]王银瑞,胡军编.食品营养学.陕西科技出版社,1993

[7]侯祥川等译.现代营养知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8]沈治平.营养(内部资料),1982

[9]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营养学报,1997,19(2):139-140.[10]FIGUEROA CR,FRANKLIN FA,ALDRIDGE R,et a1.Prevalence of obesity with increased blood pressure in elementary schoo1age children.South Med J,1998,90(8):806-807.

篇2:中国居民购买力分析

一、关于选题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这使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于经济发展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探讨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储蓄的变化趋势做初步预测,成为确定本论文研究题目的宗旨之一。

与西方经济理论比较,我国关于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研究将在较大程度上借助西方主要的储蓄理论,并且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做必要的修正。

论文将居民储蓄定义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个人消费的差额。其实物形态有金融储蓄与实物储蓄两部分。金融储蓄包括现金、存款以及各种有价证券的增加量;实物储蓄包括本期购买的各种耐用消费品以及住房等价值非一次性损耗的商品扣除折旧后余额的增加量。但在分析过程中由于数据原因无法沿用此定义时,将做必要的修正。

二、关于研究方法

论文以实证分析为主,根据各种被认为可能会对储蓄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依次对绝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检验得出两类结果。第一,证实不同理论对于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适应程度,以及该适应程度随经济环境变化而改变的性质;第二,确定影响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

被认为可能是决定我国居民储蓄行为模式的主要因素有:强迫储蓄,绝对收入水平,收入增长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社会保障,信贷约束,遗产动机。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就这些因素的分析依次展开。各章基本上循理论探讨、建立模型、模型检验和对检验结果分析的思路进行。当对各国素的实证分析依次完成后,即确认出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

三、关于基本结论和基本结论形成过程简述

l、我国基本国情决定1979年以前居民储蓄的行为模式主要被绝对收入理论解释。1979年以后这一特征依然存在,但逐渐减弱。生命周期以及永久收入理论这些具有跨时预算约束特征的储蓄理论,对79年以后的居民储蓄行为的解释力迅速增强,并且形成预测的理论基础。

从理论角度考察,绝对收入理论对于1979年以前的居民储蓄应该有较好的解释效果,但数据方面的原因使实证分析结果难以对此给予有力的支持。79年以后对绝对收入理论的检验效果较好。这―现象可以从两方面得到解释。第一,分析期间较短,只有14年,不足以暴露绝对收入理论关于长短期实证结果不一致的矛盾;第二,居民收入水平由很低速提高,可以表现为很好的收入水平决定储蓄的特征。

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对1979年以前的居民储蓄解释效果很差。主要原因在于居民过低的收入水平。1979年以后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决定了这两个理论的解释力提高。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确存在一个收入水平的临界线,在该临界线以下,居民储蓄行为较好地服从绝对收入理论;在该临界线以上,居民储蓄行为较好地服从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模式。论文提出我国居民平均收入的临界线可大致定位于250万元的假定。按照这假定,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储蓄行为应该更好地由跨时预算约束类储蓄理论解释。

篇3:中国北方居民能源消费分析

1 影响中国北方居民家庭电力消费的因素

1.1 人口数量

居民家庭的人口数量, 直接影响着人均电力消费量和利用方式。家庭电力消费可分为公共电力消费和个人电力消费, 公共电力消费是家庭所有成员都共同的电力消费, 个人电力消费是家庭成员个人的电力消费。长期以来居民家庭公共电力消费和个人电力消费就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关系, 人口数量多就会减少人均公共电力的消费量, 但这同时也会造成个人电力消费量的增加。人口数量少则个人电力消费会减少, 但公共电力消费却是不可避免的。此外, 人口数量的多少也会对居民家庭电力消费的利用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口数量多则一般选择集聚的公共电力消费, 反之, 则使用单独的个人电力消费会多一些。

1.2 收入水平

随着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电器购买量和拥有量迅速上升。农户家用电器的使用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样、从低档到高档的过程。如果将农村居民的电器消费划分阶段, 大致可以分为温饱阶段家用电器消费、从温饱到小康过渡阶段家用电器消费和小康阶段家用电器消费三类。处于温饱阶段时, 农户收入大多花费在生活必需品消费上面, 相对家用电器购买力较低, 这个阶段各种电器的百户拥有量相对较低;处于从温饱到小康的过渡阶段时, 农户收入得到提高, 具有一定的家用电器购买力, 对于家用电器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向城镇开始靠拢, 这个阶段表现为较传统电器的迅速增长, 各种电器的百户拥有量迅速提升;处于小康阶段时, 农户的收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传统家用电器已近饱和, 农户消费向带有奢侈享受型的电器产品转移, 表现为空调和冰箱的消费增长。从以上农户家用电器的消费看来, 农户的电力消费在不断的增长。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虽然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 但区域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 我国北方的家庭电力消费水平还未被完全激发, 预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北方居民家庭电力消费将不断上升。

1.3 城镇化

目前,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转型期,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从1980年的18%到2006年的42%, 预计到2013年将达到46%。由于城镇化的水平不断提升, 农村居民逐渐向城镇居民转变。农村居民相对于城镇居民, 其家用电器的拥有量较低, 所以他们的电力消费水平也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得出城乡能源消费差距在2-4倍左右, 所以随着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 其电力消费量势必会产生进一步的增长。与此同时, 农村居民也会从原先的传统电器消费向高端、享受型电器消费转变, 这也给我国北方居民家庭电力消费提供了一定的增长空间。另外, 由于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从而会使很多农村家庭放弃传统生物质能源的使用, 转而使用普遍意义上的电力, 这也为日后的电力消费增长提供了基础。

1.4 消费观念

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总是直接作用于生活能源使用方式结构, 间接作用于生活能源消费种类结构。在收入水平较低的阶段, 居民的消费观念相对较弱, 因为他们要先解决温饱问题, 之后才会去考虑其他消费, 所以这一阶段居民的电力消费较弱。改革开放以后, 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 居民不仅仅满足于日常消费, 更倾向于购买家用电器产品。这一阶段的电力消费迅速增长, 常常变现为供不应求的状态。进入2000年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以及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社会舆论的影响, 居民的家庭电器消费更倾向于低功耗环保类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电力消费的增长速度, 但总体的增长趋势还是不变的。

2 结语

人口数量在影响居民家庭电力消费时, 主要通过公共电力消费和个人电力消费量这两个因素;收入水平的提升, 势必会促进居民家庭电力消费;城镇化使得农村居民不断向城镇迁移, 这也使得农村居民的电力消费方式进一步向城镇居民转变。消费观念的改变, 总是先直接作用于居民消费状况, 再间接作用于居民家庭电力消费。

参考文献

[1]林伯强.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能源需求预测——以中国电力为例经济研究[J].2003 (5) .

[2]王安建.王高尚等.能源与国家经济发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8.

篇4:中国居民购买力分析

收入分配说到底和收入分配政策有关。所谓“温故而知新”,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改革开放前,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一直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其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理论。但是事实上,当时中国还是个平均主义有着广阔的市场的社会,个人收入均等化程度很高,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马克思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也开始不断地突破和创新。这个演进历程大致分为以下阶段:

1978年到1986年,这一阶段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具体的演进是: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要打破平均主义;1984年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987年到2001年,这一阶段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具体的演进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1997年党的十五大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明确界定以及指出了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两个注重”原则。具体的演进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扩大中等收入的比重;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使得收入分配标准更加具体,也使得分配原则的表述更加科学。

二、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

(一)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整体差距扩大,收入分配的结果不公。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这里选择三个指标。基尼系数——不断上升,柯拉多,基尼是意大利著名统计学家。他提出的按人口的百分比占全社会收入的百分比来衡量全社会收人差距的测算方法即基尼系数。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部分占总收入的比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2009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则指出。中国当前的基尼系数接近0.50。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可将世界各地基尼系数平均值进行比较:东欧:0.289;撒哈拉以南非洲:0.47;南亚:0.381;东亚和太平洋:0.381;中东和北非:0.380;拉美和加勒比:0.493;工业化和高收入发展中国家:0.29。从中可以看到中国通过基尼系数反映出问题的严重。

(二)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收入差距扩大对社会生活注定要造成较大的影响。同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一样,这种影响要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认识。从积极影响方面看,现阶段收入差距的扩大也非一无是处,至少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平均主义是个冲击,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我国当前的分配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就使私营企业主和其他占有较多生产要素的人,除劳动收入外,还获得了大量的或部分的非劳动收入。这部分非劳动收入同劳动收入一样,是合法的,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这样做,所根据的正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最终目的也仍然是为了缩小收入及贫富的差距,达到共同富裕。当然,它的存在,更多的是对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首先,不利于扩大内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社会逐渐分化出高、中、低三个消费群体。少数聚集了相当多的财富的高收人群体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能力并没有成为社会的主要消费力量。因为,对他们来说,由于对大宗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已接近饱和,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用下,用于消费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少,很大一部分财富作为存款沉淀下来。对于中等收入阶层,当面对高收入阶层时,他们收入低得多,有贫困感,消费上无力与高收入阶层攀比,当面对低收入阶层时,大量下岗工人和失业者的存在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有危机感,收入预期不高。

篇5:中国居民高储蓄额成因分析论文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因而,要分析各种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后,中国经济运行进入了一种新的体制约束状态,出现了明显的供给过剩,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投资、消费膨胀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市场体制的控制力还有限,从而不能形成一种有效地传导机制。市场化的改革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心理行为带来了很大影响,银行开始考虑贷款风险,投资者开始考虑投资回报,而消费者也开始考虑最佳的消费时机和预期收入。这说明,我们的微观经济层面已生长出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然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些积极的因素还很不适应,微观主体内在约束机制较强与宏观经济市场传导机制不畅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投资行为受阻、消费行为审慎和储蓄持续稳定增长。

1 居民对社会经济形势的预期

尽管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上升(见表1),但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如家用电器等大件商品价格战十分激烈。面对货源充足、价格竞争激烈的消费品市场,消费者存在价格心理预期走低、即期消费行为延期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储蓄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通货膨胀会使得居民的财富贬值,物价上涨,为了保持生活水平不致下降,激励他们增加储蓄;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也使得投资的未来变得更不确定,从而降低人们储蓄的愿望。

2 可选择的投资渠道

由于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从开始下跌,到目前,跌幅达48.87%,使得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从股市撤资,转而把资金存入银行。加上股票市场投机大于投资,保险服务不尽如人意,使得老百姓更愿意把得之不易的钱存到银行里。投资基金从理论上说应该是一种理想的投资工具,但目前也有较高风险,购买国债是最安全、最方便、利息收入又高于银行储蓄存款的投资方式,但由于农民居住分散,面向农民发行国债成本大大高于面向城镇居民发行成本,短期内难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由于新的投资工具不被城乡居民认同或熟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敢染指于新的投资工具。

3 信贷消费发展现状

消费信贷是一种有效地消费方式。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消费信贷在整个信贷额度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达到20%~40%,有的高达60%。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消费信贷业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但其普及程度仍然很低,且品种单一,仅集中于住房信贷和汽车按揭等几个方面。对于已经发展十多年的银行信用卡业务,也只是有类似于借记卡的有限功能,并且银行对信用卡设定的透支额度较低。此外,申办消费贷款的办事流程复杂、耗时长、效率低,以及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等都阻碍了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消费信贷发展的滞后,也就制约了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得广大居民对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行为出现明显的非偏好性。

4 利率因素的影响

利率对储蓄产生双方面的影响。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是收益产生的刺激作用,即由于利率的提高,居民为了追求增加收入而增加储蓄,称为利率的替代效应;二是利率的收入效应,即若利率提高,存款居民未来收入将会增加,其为了未来某种目的,现在存款数额就会增加。国内众多学者认为储蓄的利率弹性较小,也有学者认为相关性很高,只是非利率因素影响较大而没有表现出很高的利率弹性。在此我们可以反过来设想,如果没有利率或者不仅没有利息还要征税,那么居民肯定会增加现金交易,居民的储蓄就会减少。

5 “假性”存款的影响

由于部分存款不能对消费市场形成现实需求,如个体、私营企业经营性资金(称为“假性”存款),这在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一些行业经济景气度不高,导致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较低,民间投资者便将闲置的资金大量存入银行,以期待投资最佳时机。尽管实行储蓄实名制和银行储蓄利率下调以后,公款私存的比例有所下降,但近年来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居民储蓄存款中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资金所占的比重只升不降。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1994年、1995年和19公款私存以及个体经营资金在当年储蓄存款增加额中的比重基本稳定在30%左右。

6 消费领域信用等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运行所需的最为重要的资源并不是资金、技术及各种物质资源,而是信用。目前由于部分生产商和经销商的信用水平缺乏,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不敢消费、不愿消费,宁愿将钱存入银行,致使储蓄倾向上升,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7 高收入阶层消费状况

由于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带来明显的享受性,其家庭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已经饱和。但我国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加上一些鼓励消费的政策效果不显著,直接导致高收入者享受性消费热点的缺乏;并且,对高收入阶层来说,用于日常消费的开支仅占收入中很小一部分,希望把大部分收入用来投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投资渠道安全性不理想,只好选择将钱存在银行里。

8 就业形势压力

尽管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仍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的存在仍是不可忽视的现实。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的失业率有逐渐上升的态势,从~20,中国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1%左右,升至3.6%,升至4%,升至4.3%,失业率4.2%比上年略有下降。据测算,每年城镇需安排就业的人员达2 200多万,而新增就业岗位近年一直在800万上下,年度供大于需的缺口达1 400万个。同时,农村还有1亿5 000万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乡就业压力并存。因此,面对潜在的就业压力,广大居民的理性做法是调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

9 体制改革

在收入分配体制、消费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教育体制以及金融体制方面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居民更多地面临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面临一些过去由单位和国家承担的成本,转为由个人承担,如教育、医疗、住房改革。

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年对居民住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问卷列示的十余种储蓄目的中,把子女教育摆在首位的家庭最多,达到36.5%。

排在第二位的储蓄目的是养老,选择率为31.5%。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不少被访者特别是中老年被访者对未来养老问题表示担忧,故以此为首要储蓄目的家庭也超过了30%。

排在养老之后的储蓄目的是防病,选择率为10.1%。在医疗制度改革后,由个人承担的医药费比例明显提高,居民家庭用于治疗和药品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因此以防病作为首要储蓄目的的家庭逐渐增多。

除子女教育、养老及防病外,选择率靠前的储蓄目的的还有买住房(7.2%)、子女婚嫁(5.7%)和防失业(3.0%)。

10 居民收入水平

~20我国居民储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民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这一时期我国居民储蓄平均增长速度为14.4%,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8.2%,城市居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8.7%,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为3.9%。对于目前中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的最基本原因是增加的居民可支配收入。

鉴于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与GDP成正向关系,把GDP引入模型进行分析,图中显示了存款余额与GDP的关系,X轴表示GDP,Y轴表示存款余额。从图中可以看到,储蓄存款余额、定期存款余额、活期存款余额与GDP的相关性较好,随着GDP的增加而增加。其相关性较高的幂函数分别如下:

y=0.0002X1.6076 R2=0.9936

y=0.0003X1.6722 R2=0.9782

y=0.0004X1.6719 R2=0.989

其实,消费与储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两个互为补充的

部分,三者关系一般可表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Y-C=S),当消费支出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即△C<△Y,储蓄的变化(△S)自然就会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参考文献

1 潘雅琼.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预测[J]. 统计与决策,(6)

2 刘隽亭,乔瑞红. 我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原因及特点分析[J].天津商学院学报,(2)

3 杨国新. 论我国现阶段利率杠杆的弱有效性[J].南开经济研究,1999(2)

4 杨绍杰. 提高国民边际消费倾向是扩大内需的关键[J].经济改革,1999(5)

5 李焰. 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11)

篇6:中国居民购买力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如何缩小中国居民收入成为现阶段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差距过大的原因以及对策予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解决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提供帮助。关键字:中国居民收入差距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1.城乡差距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城镇的逐步展开,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扩大,也就出现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所以本论文研究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时间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据统计1985城乡收入差距倍数是1.72,1995年扩大至2.47倍,2001年进一步扩大到2.9倍。200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5153.17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17174.7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3.33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任然呈扩大趋势。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快于是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城乡收入差距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是3.23:1,差距仍然巨大。如果将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福利以及兼职收入、灰色收入等隐形收入考虑在内,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会更大。2.地区差距

我国大陆根据地理位臵的不同分为东中西部,目前,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共12个,分别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中部地区有8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东部地区包括的11个省级行政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由于经济基础和条件的不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若考虑东中西部居民享有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社会福利因素,实际上东中西部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会更大。

目前,我国的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从工业产值来看,东部沿海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七个省加上北京、上海、人津二个市工业总产值就占全国75%以上,而少数民族地区仅占全国3.8%,上海是宁夏的292倍。从人均收入来看,2002年,东西部人均收入分别为9186元、6517元,二者之比为1.4:1,收入绝对差额为2669元。2003年,东部、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366元、709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46:1,东部、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1.52:1。说明我国地区收入入差距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地区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其它地区。3.行业差距

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也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表现之一。目前我国由于垄断和各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不同行业的居民收入差距很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从全国整体看,2000年,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收入行业的收入比为2.36:1;2001年为2.96:1;2002年为2.99:1;2003年为3.98:1;2004年为4.25:1。从不同地区看,2000年长沙市行业工资最高与最低差距为30711.7元,高低差距比例为6.81:1;同年,广州市电信业职工人均收入达6.71万元,而为广州赢得“食在广州”美誊的餐饮业,职工人均收入仅为0.9万元,高低差距比例为7.45:1;山西省2003年,仅职工工资各行业间高低相差近1.2万元,高低之比接近3:1。“根据2006、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06年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它们的工资分别为平均工资的2.13倍、1.87倍、1.52倍、1.37倍、1.24倍。排名后5位的行业分别为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它们的工资分别为平均工资的0.45倍、0.72倍、0.77倍、0.78倍、0.84倍。” 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政策导向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1978~1984年,我国度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实现权、责、利的高度统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再辅以国家较大幅度提高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及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因而这一时期是农村经济增长较快、农民收入增长较多的时期。而后随着城市改革的开展以及优先促进工业化等政策的制定实施,城市生产力得到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也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耐用消费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城市居民收入流入农村的比重越来越小,导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趋于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的壁垒,阻碍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造成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我国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快速推进工业化,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严格的城乡分割等政策,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加剧了农村的落后。

农产品缺乏创造财产性收入的能力。由于长期存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致使农产品价格相对偏低,加上农民素质低、农业人口多等原因,农作物的生产仍然主要是手工操作,仍然固守原有不合理的资源配臵方式,在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中苦苦挣扎,往往以高投入高产出为目标,过分追求高产量而导致化肥、农药使用剂量剧增,农产品成本不断上升,在市场上无价格优势,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造成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民收入增长进一步受到限制。

(二)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区位地理因素影响地区收入的差距。西部的地域条件制约了本地区发展。虽然西部地区面积广阔,但是其中的沙漠、戈壁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了60%,其余40%地域又被众多的沙漠、戈壁和高山峡谷所分割,交通十分不便。西部地区大多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可利用水资源匮乏,地上可利用水资源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这方面无论是对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还是人民生活都有很大制约。西部地区人口过于稀少,人口共3.67亿,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8%左右,造成市场狭小,经济发展缺乏集聚效应。西部部区位条件较差,所毗邻都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贸易往来发挥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大。而东部地区在以上各方面均与西部地相反,所以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大,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也就显而易见。

以东部为重心的国家政策影响地区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投资的重点又主要在东部地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先从沿海,再到沿边、沿江、沿主要铁路线,最后到内陆省会城市这样一种梯次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地理优势和国家给子的优惠政策,抢先一步发展回报率高的产业,快速发展,东西部差距从此不断扩大。

(三)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行业就业者的收入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各不相同,导致各行业收入差距扩大,收入高低位次发生明显变化。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是因为在初次分配领域,政府不能有效的限制垄断、也没有鼓励平等竞争的有效政策。目前金融、保险、烟草等垄断性经营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业务量突飞猛进,获得了高额利润,并且把其中的一部分以不同形式分配给职工,这些行业职工过高的收入并不是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劳动强度、工作积极性造成的,而是凭借垄断特权、不合理的定价机制实现的垄断高利润的结果。而由于国家财政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制约了一些依靠财政补助,微利经营的基础性行业的发展,如农林牧渔业和地质水利业发展缓慢。此外,一些全面进入市场竞争的行业,如社会服务业、商业、餐饮业和建筑业利润下降。三.缩小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统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措施。2.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

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按照要素的贡献率确定相应的报酬,同时在再分配环节要加强和改善对初次分配结果的宏观调控,通过改革、调整个人所得税制度,特别是加大对富人的税率和征税力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3.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政策制定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协调东西部的差距,促进西部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通过落实加大对西部的政策,借助国家对西部投资力度的增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西部大开发政策促使东部支援西部,将东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引入到西部,促进西部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使其适应现阶段进行的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时期,从自身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缩小东西部收入差距。

4.加快促进城乡二元体制的转变。通过农村城市化道路改变城乡二元体制。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使小城镇和大中小城市涵盖在一个体系内协调发展。城乡良性互动的实现,可以逐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城镇人口,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同时,需要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立足于农业的长远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从以种粮为主和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上一篇:简谱入门基础教程下一篇:形容团队成员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