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作品《故乡》的六维分析

2024-04-09

对鲁迅作品《故乡》的六维分析(精选5篇)

篇1:对鲁迅作品《故乡》的六维分析

对鲁迅作品《故乡》的六维分析

201101 七宝中学 万春英

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对其生存的世界进行全面分析。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精神令人震撼,令人佩服。但人们仰望他,却看不真切他的内心世界,许多学生仍然不能理解他的文章。如何指导学生对鲁迅的文章进行理解,对鲁迅的思想进行分析,是教师在教学的难点。我在《故乡》教学中,按照鲁迅作品特色进行六维分析,力图通过六维分析的方式较为全面探究鲁迅的作品及生命的意义,给学生一个思考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走进鲁迅的六维世界,全面了解鲁迅。

一,按照时间维度,走进鲁迅的生活世界

首先鲁迅按照时间写了阔别二十余年的熟悉而有陌生的家乡鲁镇。鲁迅在文章中提出的“故乡”,情形如同现在我们在浙江绍兴参观的“鲁镇”。“鲁镇”一直是个被国内外鲁研专家频频使用的词,与三味书屋、百草园一起构成一种独特的鲁迅文化语境。可当有人问起“鲁镇”在哪里时,我们便难指其实了,而要说清“鲁镇”的面貌,更是勉为其难了。确实,“鲁镇”在鲁迅作品中仅是一种泛概念,它没有具体的方位,没有具体的形象描绘,留给人们太多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

《故乡》中的故乡的围绕引入时间维度描写,随着时间方位和序列的展开,给读者非常清晰的画卷,其景物、人物、故事的徐徐展开,于是鲁迅用‘苍黄天下,悲凉人生’,写出空间景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纵向的,动态的变化之世界,把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貌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坦诚地说,随着岁月的流逝,鲁迅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学生所发出的“鲁迅的书真难读真难懂”的阵阵感叹。如今,“故乡”中按时间的方位图文并茂的展开故乡情景,让所有读者有了读鲁迅的一把钥匙,有了形象感受。

二、按照物景维度,走进鲁迅的成长世界

《故乡》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情的艺术,亦是物的艺术。鲁迅在《故乡》中描绘了“故乡”的三幅景象:从回忆中的“故乡”,走到现实中的“故乡”,再到理想中的“故乡”,文章中包涵了鲁迅对故乡的眷恋和深刻思考,体现了他的成长历程。鲁迅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他喜欢读书、画画写诗等,还常受民间戏剧艺术的熏陶。但在13岁时,不幸降临在了他身上,这位曾经的阔少爷一下了变成为穷小子。也或许没有这种突变,也就不会有我们所知道的鲁迅,更不知道“故乡”中熟悉的老屋的衰败。

在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到之后的《社戏》、《孔已己》,再后来的《故乡》,还有《论雷峰塔倒掉》,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显现在我们眼前。

三、把握强烈对比的写作技巧,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

时空、景物有了,该有人物上场了。一座老屋,反映出社会各个人群的神态和特征,而对“故乡”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我称之为各显特色,对比强烈。作为文学家,鲁迅尖锐的文风,一针见血的文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文章写得非常精彩,思想的深度更是无人能及,就连骂人都是及富水准的。他的文章大多是很沉稳的、深刻的,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

在《故乡》中,老屋与邻居的关系是主线,故乡亲情以物为载体,寓故乡亲情于物之中。他把自己的文学特色巧妙地融入到文章中,闰土与杨二嫂在对待老屋家具态度的强烈对比,母亲与宏儿对“故乡”的情感对照,都深刻描绘了人物形象和他们的内心世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鲁迅一样赢得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号召到密集的战友,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

四、把握人际关系的核心,走进鲁迅的情感世界

《故乡》中所有物的描写都贯穿一个情字,都是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基础上“永别了熟悉的老屋,搬家去异地谋食”,心情凄凉地卖掉老屋的。如果社会和谐,人民富裕,搬家谋食则大错特错了。鲁迅对故乡充满温馨的柔情,在文章里生动地进行了幽默意味的描写,离开眷念的故乡就在“爱”与“死”的话题中展开,文章把深刻的社会现象提交给了读者思考。闰土“爱”着这块土地,给鲁迅带来家乡的干青豆,可是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等折磨下,苦得他象个如同已经死去的“木头人”;美丽丰满的“豆腐西施”也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故乡》对于亲朋好友往事的忆写,对于故乡民俗风情的描述,坦现出鲁迅的情感世界,那是对“爱”的理解,对生活的珍爱,对坎坷人生的珍重,用“爱”的呼唤来医治心灵的创伤,另一方面则是用笔写出故乡所唤起的忧郁心理过程,也更冷静地揭露旧社会的苦难。

五、把握教育优先原则,走进鲁迅的教育世界

教育是鲁迅一生奋斗的重点。在他看来,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于是他弃医从文,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鲁迅指出教育的实质,即“解放了的社会,就是解放了自己”,认为教育培养“新人”应当是有“自立能力”的,“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为父母占有的人”。在《故乡》的文章中,从宏儿与水生孩童的真诚友谊,到宏儿对故乡的眷念,再到宏儿未来面对的是“天空中一轮金黄的圆月”,可以看到鲁迅作为现实生活中普通一员的身影,对宏儿未来发展的关心与教育贯穿在整个旅程中。

鲁迅的教育思想是丰富的,如何教育好孩子呢?鲁迅先生认为有三点必须注意:一是理解孩子,别把孩子当成大人;二是要指导孩子,平等对待;三是解放孩子,使之自立。这些教育思想在今天,恐怕也不过时的。他在《故乡》里教育过程与方法的真实记载,对国民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对当时中国现实社会的深透揭示与批判,对于自我灵魂的深刻反省与解剖,正如他搞科学研究一样,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必修课。

六、把握人生信念维度,走进鲁迅的理想世界

往往写作过程也是一个思想境界的升华过程。六维鲁迅作品《故乡》,考虑的就是鲁迅一种理想化的又基于当时时代的强烈的战斗气息和革命精神。他是战士,他是革命者,他是硬骨头的革命者,他的文章不是风景画,而是战斗的武器。《故乡》中对民众的深切呼唤:“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改变社会的希望就在你的脚下!读鲁迅的《故乡》,就仿佛感受到故乡悠长的时光以及故乡人物的灵魂,在静夜中,顺着命运启示的思路,不断的呐喊,不断的求索。

鲁迅的作品之所以辉煌,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感觉到他灵魂与我们的思想紧紧地结合,体察到鲁迅对待生命、真挚、热烈、严肃的内心世界及独特的处理方式。毛泽东说过:“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的业绩与精神,以天下为公,民生为念的炽热情怀和崇高人格,激励、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青年,给了他们精神的火光和奋斗的勇气。

真正的巨人活在六维的深度思想空间里!我们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在六维空间中能够寻觅到它们。

2008.8.13

【作者资料】:

万春英

电话:021-28110496 地址:上海市七宝中学

201101

E-mail: bgc748@sina.com

【论文承诺】:本论文是本人完成,没有任何抄袭等违规行为。

承诺人签名:

篇2:对鲁迅作品《故乡》的六维分析

《故乡》的现实价值分析

《故乡》是鲁迅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而创作的名篇之一。作于1921年1月,发表于同年5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1号,后来被收入《呐喊》。小说通过“我”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的描写,反映了旧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可悲变化。尤其是“我”和闰土之间隔了一层深深地沟壑,彼此再也走不到一起。鲁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找寻到一条可以解决先进分子与下层人士之间平等沟通的桥梁,而这不仅仅是在当时辛亥革命后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对于当下21世纪的现代人也同样是需要深思的话题。

在《故乡》中,鲁迅开篇就写到“我”回到故乡所见到的情景。“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这就已经暗示了一种悲哀的气息。后面继续写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了一些活气。”故乡竟然变成了“荒村”,这还是“我”印象中的故乡么?明显有了极大的变化,一种负面的情绪油然而生。果然“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按照常理来说,我们回到故乡都会有一种落叶归根的归属感,然而“我”对于故乡的感觉却与众不同,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此刻单单用物是人非来解说此种情况也不足以说明故乡变化之大了。

《故乡》可以用一个字来浓缩,那就是“变”。故乡里的人变了,“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圆规”,儿时天真活泼的闰土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尤其是闰土,文中的他变了更多。

《故乡》中闰土的变化我这里列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身材变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生活的压迫使得闰土不得不“终日吹着海风”,手也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贫苦大众的生活哪里有安逸可言,处处都是艰辛劳累,身体又哪里可能还像以前般亮丽。闰土的第二个变

化是他对于“我”的称呼变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儿时相好的玩伴,同辈的的存在,现在竟也套上了等级的帽子,彼此之间的层级竟然转变如此之大,也难怪“我”“打了一个寒噤”。闰土的第三个变化表现在他与“我”之间的情感的变化。以前甚至可以说是用兄弟相称,现在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两小无猜,天真烂漫的感情了。本来“我”有很多话想对闰土说的,“想要连珠一般涌出:鱼鸡,跳鱼儿,贝壳,猹„„”到了后来“我也说不出话”了。从小时候的无话不谈到现在的话不投机,彼此之间感情的变化实实在在的让“我”明白“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闰土与“我”之间的变化无不深深触动我的神经。都说“万变不离其宗”,究竟闰土的变化是为何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怎么也与当时闰土所处的环境逃不了干系。社会大环境改变的不仅仅是外在的,连一个人的内心思想都深深地改变了。劳动人民生活在反动阶级的统治之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受到了种种的打压,社会制度已经成为了人民思想解放的一大阻碍。

鲁迅正是从社会根源上去探寻解决这一厚障壁的方法。思想上要消除闰土的等级观念和迷信观念,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社会制度。若不诉诸社会政治经济革命,消除“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闰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彻底的解放。2

闰土也许是鲁迅遇到的一个真实的人物,又或者是一个虚幻的人物。但这也没法掩盖闰土这一形象在现实中的真实性。不仅在五四期间,在现在,依旧有着无数个“闰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故乡》中的我是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而我们大学生显然也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那么闰土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明显就是与我们同辈的已经辍学的玩伴。现在的大学生与辍学者之间是否也存在了如“我”与闰土之间的尴尬状况呢?不说他人如何,就我自己而言,似乎我也踏上了鲁迅笔下的那条可悲的道路,遇到了那种令人感到悲哀的局面。

曾经小时候形影不离的玩伴,曾经无话不谈的密友,随着其中一人的辍学,两人之间的情感思想已经变得完全不同,似乎是走在三叉路口的两个不同道路上。以前没大没小的两人,现在见面竟然要恭敬地称呼对方“哥哥”。即使我想要找回以前那种熟悉的感觉也早已荡然无存,我们的思想变化实在太大,大到完全不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基本没法接受对方的观点。不同的生活环境的确改变了我们许多许多。

现在的我也迫切的希望能够回到以前那种知心朋友的状态,只可惜,这是最让人觉得悲哀的。这一切都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之间已经无望了,我们注定是走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过去的也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回忆之中,现实是残酷的,我早已无力改变一切。想要学鲁迅先生把希望留于后辈?似乎也是幻想而已。水生和宏儿当初也许玩的十分投缘,只是二十年后呢?他们是否还能如从前那般彼此想念。可能,二十年后他们连见面甚欢的那一场面都会忘了吧。

“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鲁迅对他们还存在着希望,对于未来还存在着美好的期望,期望着未来一切都会好转。然而鲁迅自己也清晰地知道这希望也是无望的了。“我想起希望,忽然有害怕起来了”。鲁迅对于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看得都很透彻,即便是幻想,他也清楚地知道那仅仅是幻想罢了。这也不过是体现了鲁迅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以不至于生活全然没有盼头,那样的生活估计就可以称为悲哀的最高境界了。

生活中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不可能按照我们期待的轨迹转动。人民群众的劳苦可以通过改革慢慢变好,这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切实存在。然而说到人民大众的思想境界则不是简单就可以改变的了。物质社会对于人们的影响远远不是文化可以左右的,旁人生活轨迹的改变比不是鲁迅一个人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没有尊卑的社会,鲁迅没有遇到过,然而现在似乎也并没有完成鲁迅的期望,社会各阶层的尊卑一直都在。尽管我们的思想觉悟比鲁迅笔下的闰土要高上许多,但有钱的总是比贫穷的要多了那么点底气,有权的总是高高在上,看待别人总会用高人一等的眼光。这比之鲁迅笔下的故乡的人们的变化似乎好不到哪里去。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俨然成为了一句至理名言。鲁迅这句话,意在坚持他对中国农民前进道路的探索。鲁迅是觉悟了的,他希望通过努力,让广大的人民也能觉悟起来,共同走向新生活。

《故乡》写出了鲁迅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也洋溢着深沉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不局限于一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虚幻空想,他依旧保有着自己的那一份清醒,保持着独立的精神探索。而事实证明,他的那一份清醒的预知的确发生了。若干年后的后代,他们走的道路依然有着闰土的影子。

鲁迅的作品也许可以让一部分人慢慢的觉悟起来,但总是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够读懂鲁迅,读懂其中的奥妙。如当下的社会,有多少人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作品的研究上面,他们热衷的是快餐文化,更喜好的是抓紧时间提高物质生活。精神世界那种虚无飘渺的东西根本就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如此一来,这种人儿怎能达到鲁迅先生所期盼的理想境界。

社会的悲哀时刻都会存在,只是这悲哀是否深刻到让人反思的程度。很明显的,鲁迅所处时期的社会,的确存在了太多的无知,促使看到社会黑暗的先进分子奋起反抗。而我们现在的社会还不至于像五四时期那般不堪,如此而已。

注释:

⑴ 本文对《故乡》的所有引文均出自《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篇3:对鲁迅作品《故乡》的六维分析

《阿Q正传》不仅暴露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国民的弱点,而且也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阿Q的失败不仅是国民性的失败史,也是民族的失败史。通过阿Q这个典型,鲁迅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也渗透了作者对民族和人民伟大的爱。

《药》:鲁迅写《药》的目的正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通过人血馒头的故事,一方面歌颂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夏瑜的坚强不屈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揭示了长期以来封建统治所造成的群众麻木和无知。同时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不依靠群众的缺点。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拿来主义》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对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总之,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治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重建中国人健康的精神性格,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砸碎黑暗的旧世界,建立光明的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实鲁迅和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毛泽东是分别从思想和实践上努力改变黑暗破碎的现状,他试图通过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来改变当时人们愚昧麻木落后封建的思想意识并唤醒人们起来反抗腐朽黑暗的旧社会,这也正是当时社会最正直最良心最责任感最正确的声音,是能医治当时满目疮痍中国的良方,他已经做到文人所能做到的极限了,而且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赤子之心了,正是鲁迅的这种深刻彻底的批判现实主义作风,在否定呐喊斗争中使我们的国家更进步,更完善。作品所折射出的思想光芒正是鲁迅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其实这和屈原杜甫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这种撕心裂肺的痛切感受和直指本质要害的精确深度在语文教材其他作家的作品里是难以体验的。他作品最地道的犀利凝练的文风和对民族人民最深沉的忧思内容也是最能激起学生灵魂最深处的震撼和思索的。在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里他的作品是百花齐放中最美的风景之一。

当今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搞建设努力实现强国梦想,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日益国际化全球化,国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年华景象,但这只是一个好的开端,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还有很多,人口问题,体制问题,法制问题,腐败问题,人性问题,各种恶习等等,远不完善,而且一个社会永远也不会尽善尽美,这就需要鲁迅式的深切关注,鲁迅式的深刻批判,在关注中发现问题,在批判中解决问题,在不断完善中推动社会前行。这也是一个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声音。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嘛!

中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通过学习鲁迅的作品可以接受美文熏陶,健全人格,树立理想。那么具体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有助于当代中学生形成什么样的精神性格呢?那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批判现实主义的作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分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使命感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正直善良有正义感嫉恶如仇的品格,刻苦学习报效国家,满腔赤诚投入到国家建设中,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生存发展最需要的力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经久不衰的根基!引申开来我们的中学生只有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才可能会爱其他的国家和人民及至全人类,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国内还是国外,都会充满关爱,努力工作。

篇4:对于鲁迅作品的对话的语用分析

合作原则,是Grice于1975年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一般都会自然地持合作态度,谈话之所以能进行下去是因为交际双方都遵守合作原则,即人们在进行日常对话时,总是尽力相互合作;合作是一条潜在的规则,是谈话双方相互理解的前提。具体包括四条准则:数量原则,规定了说话时所应该提供的信息量;质量原则,规定了说话的真实性;关联原则,规定了说话要切题;方式准则,在表达方式上要求说话人要简明扼要,不要用语义含糊的词语。这四项准则,并不是不可以违反的,往往在言语交际中,人们会故意违反其中的一条或多条准则从而产生了会话含义。听话人相信说话人是遵守合作原则的,那么对某条准则的违反一定是为了传递某种具有含蓄意义的信息,从而就可以推导出说话人表达的会话含义。例如,在《孔乙己》中:

“孔乙己:温一碗酒。

掌柜: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笑):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孔乙己:不要取笑!

掌柜: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孔乙己:跌断,跌,跌……”

掌柜不答反问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原则。因为掌柜担心孔乙己付不出酒钱,故而先告诉孔乙己你还欠我钱哪。他的语言体现出近代社会商贩的锱铢必较的特点。孔乙己要求掌柜“酒要好”,是因为咸亨酒店的酒四文钱一碗,掌柜往往会在壶子底下掺水,他现在被打折了腿无法看掌柜倒酒,故而特意关照“酒要好”。这表现出,孔乙己对这碗酒非常在意,很有可能他用来买酒的钱是非常来之不易的,还有可能他现在来酒店喝一次酒非常不容易,暗示出他目前的情况非常不好。但是掌柜避而不答,反而说“你又偷了东西了!”再次破坏了关联原则。掌柜卖酒根本不可能不往酒中掺水,他不愿意说谎故而回避这一问题,遵守了质量准则,但是他为了自己的面子不能承认自己卖的酒中掺水,故而只能转移话题,破环了关联准则。孔乙己的回答违反了数量原则,掌柜说他“偷东西”他并没有说明他是否偷东西,因为他确实是因为偷书所以被打折了腿,但是他也不愿意违反质量准则,故意去说谎说自己没偷东西,所以他只想让掌柜不要再谈这个话题,同时他也认为掌柜故意揭开他的疮疤的目的只是在于“取笑”故而他不分辨,但说了一句“不要取笑”。没料到掌柜对这个话题不依不饶,孔乙己只好违反了质量准则和方式准则,谎称腿是跌断的,不是被打断的,挽回自己的面子。

从上面一个例子可以看出,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把话说得间接,乃是处于礼貌的需要,因此Leech于1983年提出了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一个补充。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即说话人如何通过有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含蓄间接的表达自己的意图,让听话人推断出会话含义,但它却没有解释说话人为什么要市场拐弯抹角的表达自己的意图。为此,Leech 提出了礼貌原则来解释其中的原因,以补救合作原则的局限性。

下面这个例子也可以用来说明说话者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是为了遵循礼貌原则。

摘自《祝福》

“祥林嫂: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沒有魂灵的?

我:也许有罢,——我想。

祥林嫂: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我:阿!地狱?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祥林嫂: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我:唉唉,见面不见面呢?……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祥林嫂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她临死前的前一天下午问的,因此她向一个她认为“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的多”的“我”求教这个一直萦绕在她心头折磨得她惶恐不安的问题。“我”其实并不在意魂灵的有无,但“我”知道在鲁镇的人照例是相信鬼的。在此处“我”遵循了礼貌原则的策略准则,回答“也许有罢”。但是祥林嫂的第二个问题,立刻让“我”感到更难以回答,“我”还是遵循了礼貌原则的策略准则,回答“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因为,从当时社会的风俗来说,祥林嫂夫死再嫁已经“失节”了,将来是要下地狱的,因此出于为祥林嫂考虑,还是说也未必有地狱这样的说法,达到安慰祥林嫂的效果,使她受惠最大。祥林嫂的第三个问题,委实让“我”难以回答,感觉到无论哪一种说法,对于祥林嫂来说,她都不可能再和死掉的一家人见面了。因为祥林嫂是一个“有罪”的人,无论她做什么都无法洗清身上的罪孽,死去后又怎么可能和家人团聚呢?但如果家人阴阳两隔,终其一生也再无可能与家人见面。“我”立刻胆怯起来了,只好推翻之前的所有的话,但是“我”还是遵循了礼貌原则的策略准则,为了使祥林嫂受损最小,只好回答“说不清”这一模棱两可的回答,给了祥林嫂一点希望。

上述对话中“我”的每次回答其实都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目的就在于为了遵循礼貌原则。这三个问题与三个回答,全部向读者展示了,祥林嫂已经一步一步走入了绝境,对于这样一位失去丈夫、儿子、家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又被封建礼教压得直不起身的劳动妇女,她的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这就是作者这样描写的写作意图。

当然会话中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并非全部是因为礼貌原则,有时候说话人会故意违反某些原则,让听话人越过话语的表面含义,通过推导,理解说话人的话语,这种恰到好处的违反会为会话增添幽默的色彩。鲁迅作品中这种违反比较常见,比如在《阿Q正传》中:

“老尼姑:阿米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啊呀,罪过呵,阿唷,阿弥陀佛!……

阿Q: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

老尼姑:现在……这不是?

阿Q: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

阿Q在人赃俱获的情况下,依然抵赖偷萝卜的行为,充分体现出其无赖行径,他故意违反质量准则,说“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阿Q明明知道萝卜不可能说话,却仍然反问老尼姑你凭什么说这是老尼姑的萝卜,让老尼姑叫萝卜回答他。这种逻辑非常的荒谬,鲁迅通过寥寥数语,淋漓尽致得表现了阿Q泼皮耍赖的个性,从而幽默生动得刻画了阿Q 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近代农民典型。

综上所述,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汉语文学作品进行话语分析是完全可行的。在实际交往中,说话双方的会话合作不是时时、事事有保证的,如果出现一方不合作那么会话就无法进行下去,如果交际双方如果能够遵守礼貌原则,就能够帮助减少双方的摩擦和矛盾促使交际者得体的使用语言,从而取得交际的成功。因此如果运用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来分析文学作品就可以更好的把握人物的性格,研究人物心理或思维方式,文化差异。通过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会话的言外之意,探究作者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所要传达的信息,能够更好的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参考文献:

[1]俞东明.什么是语用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

[2]何兆熊.语用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3]陈漱渝.鲁迅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作者简介:

篇5: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选目分析

一、梳理与回顾

作为白话文创作的典范,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的作品就开始被选入当时的诸多国文类课本。目前所知最早收入鲁迅作品的是20年代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其中收录了《风波》《故乡》《鸭的喜剧》《社戏》《兔和猫》和《论雷峰塔的倒掉》6篇作品。之后的近20年中,在已出版的73种国文课本中,有近50余种收录有鲁迅作品[1]。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叶绍钧等主编, 1923~1924年初版的《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其中选入《鱼的悲哀》《鸭的喜剧》《故乡》《孔乙己》4篇作品;傅东华主编,1933~1935年初版的《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收录《秋夜》《风筝》《马上日记》《鸭的喜剧》《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维新与守旧》6篇作品;夏丏尊、叶绍钧合编,1935~1938年初版的《国文百八课》,收录《秋夜》《风筝》《孔乙己》《鸭的喜剧》4篇作品。进入40年代,在目前所见的通行于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的22套国文教科书中,有20套都选入了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统一编写中小学教材,供全国中学使用。l951年,在解放区语文课本基础上修订出版的第一套初级、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在全国正式使用,共选入鲁迅作品9篇;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教学,新编的中学文学、汉语课本增至14篇;1958年,人教社重编综合性语文课本,1959、1960年均有修订,鲁迅作品篇目增至20篇;1964年新编的十二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回落至15篇。从所选篇目来说,这一时期的鲁迅作品选目基本奠定了解放后至今这半个多世纪中学鲁迅作品选目的基础(具体选目见表1)。

文革期间人教社被迫解散,已编辑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被全国各地自行编写的五花八门语文课本取代。1978年,新编全日制十年制中学教材在全国使用,这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国通用的中学教材,对文革语文教材的混乱局面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其中选入18篇鲁迅作品,大多是对文革前选目的恢复;1982年,在第五套教材基础上,新增高中五六册教材,改编为全日制六年制中学语文教材,选入鲁迅作品22篇;1987年进行修订改编,这是人教版第七套全国通用的中学教材;1991年,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开始在全国通行,选入鲁迅作品17篇;1993年,重新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正式向全国陆续印供,高中语文课本也在1997年出版,共收入鲁迅作品15篇,这是人教版第九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2001年和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和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开始试行至今,收入鲁迅作品12篇,这是第十套中学语文教材(具体选目见表2)。

这十套教材,代表了中国语文教学60年的发展历程,其先后选录的34篇鲁迅作品,奠定了鲁迅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成为跟随大多数人终生的“鲁迅记忆”。

二、规律及分析

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分析鲁迅作品在这十套语文课本中的发展规律,我们做了下面的统计表和折线图:

根据图表,我们先总而论之。从总的篇数来讲,鲁迅作品呈现先增后减的过程。从第一套到第四套,基本呈上升趋势,篇目数量与解放前基本持平,说明这一时期的鲁迅作品在新的政权体制下得到认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稳固。文革之后的第五套教材至21世纪初的第十套教材,总体呈递减的趋势。从最高峰22篇,到12篇。

总篇目减少,就给了“撤退论”以依据和谈资,但如果分而论之,情况又是如何呢?

先说散文,鲁迅的散文大多是对过往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回忆。温馨静然的追忆中闪烁着童真、浸润着温情,亲切和谐的感悟中深含着对人生的执着探寻。文辞深切,意蕴深远,既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范本。在折线图中,鲁迅散文的篇数在波折中呈上升趋势。从第一套语文教材到第四套教材,从3篇减至1篇;第五套教材增加到5篇,并一直保持至今。这么看来,鲁迅的散文作品近些年来是在更替中实现增长,并没有被删减,更谈不上“撤退”。

再看小说,鲁迅的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生,并形成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传统。在为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动力驱使下,鲁迅成为中国社会革命与思想革命的镜子,完成了对社会及国民性弱点的整体揭示。敏锐地感知,深刻地解剖,开放性地创新,使鲁迅小说形成了忧愤深广、气象万千的品格。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2]。小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选择范围,从第一套教材至今,小说选目的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5篇左右,是保持在一定的篇目上的小幅度更替,也不存在大幅删减的情况。

最后,来看杂文。鲁迅的杂文创作贯穿其一生,既反映了许多重大社会历史事件,也记录了鲁迅个人的精神历程。鲁迅杂文中体现的抗争精神、独立人格、决然态度、犀利文风,最能显示鲁迅风格。正如郁达夫所说“鲁迅的杂文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3]杂文的文体精神在鲁迅笔下被发挥到了极致。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鲁迅入选杂文的数量波动是比较大的。从第一套到第四套呈递增趋势,最多时达到12篇,之后便急转直下,第十套新课标课本中,杂文篇目被删减至3篇,是名副其实的“大撤退”,这也直接影响了鲁迅作品的总数,造成了鲁迅作品在语文课本中“大撤退”“过时”等假象。endprint

分析到这里,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选目的更替过程已经非常清楚了,那么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为什么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为何鲁迅的散文作品什么会越来越受重视而杂文却在经历了“大撤退”之后在语文课本中所剩无几?《阿Q正传》这样的经典为什么也会退出课本?语文教材的这种选择有没有其合理性?理解这些问题都要和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改革的开展、鲁迅作品研究的深入等方面寻找答案。

从作为蓝本的解放区语文教材开始到文革结束前,中学语文教材始终打着意识形态的大旗,在具体作品的教学上,政治化倾向严重,特别是在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及随后掀起的“大跃进”狂潮中,语文教材进一步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为愈演愈烈的阶级斗争服务。鲁迅杂文由于其文体特点被大量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政论性很强的杂文也均是此时第一次被选入语文课本。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鲁迅的散文与小说作品几乎被忽视,选目数量达到历史最低。

文革十年间,人教社没有出版统一的教材,在当时极左的思想路线下,鲁迅杂文更是成为教科书在其文学品类中的唯一选择,充当“革命大批判”的武器。伴随着新时期的到来,鲁迅的散文和小说作品被重新认识,得到了复苏和发展,杂文的选择则相应得到了限制。《雪》《风筝》《范爱农》《阿长和〈山海经〉》《孔乙己》等优秀作品先后被选入课本,阐述以科学的文化继承观来对待文化遗产的杂文《拿来主义》也第一次进入语文课本,表明语文教材在面对鲁迅作品选择时态度的转变。在作品的解读方面也注重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开始注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从文化启蒙角度重新审视鲁迅作品。

进入90年代,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文化日趋多元,中学语文界掀起了一场中学语文教育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语文教学多年来的积弊被一一声讨,“人”被推到了制高点。钱理群在探讨教育的目的时说:“我觉得语文教育的目的,还有整个教育的目的,包括现代化的目的也一样,就是使人变得更美好……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文学教育就应该唤起人的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4]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学生第一次被摆在了教育主体位置,激发学生兴趣,保留学生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内心感受成为教育最为关注的课题。洛扎诺夫在《自己的角落》中谈到教育时说:“我们不应当注重教什么,还应懂得不教什么。习得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保持什么才是最重要。哪里的个性没有得到保存,受到压抑或被忽视,哪里的教育就完全无法实施。”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已然成为新世纪课程教材改革中的主题思想。

与此同时,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与选文标准也开始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文章更多地从政治性转到文学性的追求上。罗素在谈到教育时表示“教育应当培养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鉴赏能力”,教育本身是文化的、审美的,心灵的。[5]童庆炳也认为“教材应该选那些风流蕴藉的作品。……‘风流就是有诗意,‘蕴藉是指蕴含的内涵丰富深厚。[6]”这种新的选文标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以此标准,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选目作出大的调整在所难免,也理所当然。那些被认为是“骂人”的政论性文章,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均退出了中学语文课本;一些小说作品比如《阿Q正传》等则考虑到中学生的接受水平、作品篇幅等原因作出了调整;而散文作品则得到了最大化的保留。

“无论哪个语文教材版本,鲁迅至今仍然是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鲁迅是近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了解最深的思想者,也是最具有独立思考和艺术个性的伟大作家,鲁迅已经积淀为现代最重要的精神资源,所以让中学生接触了解一点鲁迅,是非常必要的,教材编写必须重视鲁迅。但重视不等于选文越多越好……”[7]目前,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仍然稳定地维持在15篇左右,而且选入作品更加注重语文教学规律的需要,考虑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达到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漱渝,主编;王涧,李斌副主编.教材中的鲁迅[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 严家炎.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01.

[3]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4] 王丽,编.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57-58.

[5] 孔庆东,摩罗,余杰.审视中学语文教育[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188.

[6] 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69.

上一篇:追击相遇问题百度文库下一篇:艺考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