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l8政府工作报告

2024-05-09

20l8政府工作报告(通用6篇)

篇1:20l8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2003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2003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积极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躬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实施县十一次党代会和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强农稳县、产业富县、项目立县、兴工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七大战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在思路上求创新,在工作上求发展,在作风上求实干,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经过一年来广大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和艰苦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4亿元,增长9.46%。农业增加值达到2.68亿元,增长7.11%;工业增加值达到0.28亿元,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5亿元,增长28.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29亿元,增长11.21%。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495万元,增长 13.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1元,比上年增加69元。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14:37。

2003年,全县突出抓的重点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有以下八个方面:

1、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了结构调整、扶贫开发、抢险救灾等重点工作,保持了全县农村稳定,农民生活安定的局面

2003年,相对往年来说是各种自然灾害比较多的一年,遭遇了干旱、非典疫情和多年不遇的暴洪灾害,对全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各项工作都带来了新的困难。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非典疫情,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取得了预防非典疫情的重大胜利,取得了抗旱保粮、抢险救灾的胜利。

一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紧盯市场,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县上按照“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紧密结合县情,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全县洋芋种植面积达到35.04万亩,人均1亩。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1.05万亩,户均3亩。全县粮经比为 70:30,夏秋比为32:68。由于秋后雨水较多,全县南部北部洋芋产量没有大的差别,平均亩产1500-2500公斤之间,而且洋芋价格一直上涨,农民从洋芋产业中获得的收入比较好,生活安定,情绪比较稳定。

二是以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为出发点,突出了抗旱保粮和抢险救灾两项重点工作。针对春季比较干旱的实际,县上进一步加大了抗旱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各项抗旱措施的落实力度。拔付抗旱经费10万元,完成衬砌、清淤渠道20条45.36公里,投入蓄水灌溉设施43处,累计完成灌溉面积8.7万亩,占可灌溉面积的100%。调运各类化肥1.99万标吨,农膜55吨,农药37吨,投入各类农机具1776台,发放各类种子6983万公斤,协调县农行、县信用联社发放支农贷款3982万元。全县农作物基本做到了适时播种。

后半年发生特大暴洪灾害之后,县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重点抓了灾区群众的安置工作。拨付救灾款96.75万元,发放面粉2.05万袋5125万公斤,解决了9600户3.84万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安排危房改建资金90万元,改建了300户困难群众的危房。对于受灾后无法居住的65户重灾户,安排资金30万元对住房进行了重建,2003年11月底全部竣工,保证了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三是狠抓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世行贷款项目。五竹镇黑鹰沟村、北寨镇郑家川村、七圣乡七圣村作为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整修了道路,建设维修了学校和村级文化阵地,改造圈舍发展养殖业。同时,2002年确定的莲峰镇张家滩村和祁家庙乡乔家沟村,经过两年的实施,已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并通过地区的考核验收。全县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村已达到7个。

世行贷款项目2002年7月份在我县正式启动实施,县上确定七圣、大安、北寨、黎家湾4个乡镇22个行政村实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69.78万元,其中2003年完成投资1367.01万元,完成3次提款报帐,金额755.49万元。世行贷款项目投入资金大,涉及农户多,已成为县上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

社会帮扶工作成效显著。中央、省、地有关单位和友好合作城市天津市河西区派到我县开展帮扶工作的队员316名,帮扶队员深入我县各个乡镇了解县情民情,指导扶贫开发,并积极协调帮扶物资和资金,全年各类帮扶物资、资金累计金额达到379.24万元。

四是认真开展劳务输出,努力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县上将劳务输出作为组织群众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抗旱救灾、增加收入的主要措施来抓,输出劳务6万多人,实现劳务收入6000多万元。2003年8月份,县上组织劳务人员5144人,群众自发组织2100人赴疆摘棉,实现劳务收入530多万元,人均738元。由于这是县上第一次大规模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在人员的选择、组织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到新疆以后,由于摘棉季节推迟、棉花减产、庞大的队伍管理不善等原因,群众收入也不均衡,最高的实现收入1600元,最低的只有600元。但从总体来看,凡是出外开展劳务输出的群众,都有一定的收入。

2、大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全县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一是认真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工程。按照整村整社推进的原则,县上将退耕还林任务重点安排在自然条件较差、陡坡地多、荒山面积大的秦祁、北寨、大安、新寨等乡镇,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包片、乡村干部抓点责任制,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通过落实先整地、后栽植和苗木调运“五不准”的管理制度,坚持“一提二踏三埋土”的造林技术规则,确保了栽植成活率。全面完成了退耕还林4.5万亩和荒山造林5万亩的建设任务。抓住秋季雨水充沛的有利时机,对历年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和清查清理工作,对成活率在85%以下的地块全部进行了补植补造,全县累计调运各类苗木3616.6万株,完成补植补造面积17.75万亩。同时,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从县城老君山到五竹镇年家寨南部15公里宜林区植树造林3112亩。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现管护面积39.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新增造林0.5万亩。组织人力开展了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工程,完成投资95万元,补种多年生牧草1000亩,并对1万亩围栏草场进行了牧草改良,全面完成了投资900万元、建设期3年的工程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地区验收。

二是狠抓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和人饮解困工程建设,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采取人机结合、常年兴修和贷款机修的办法,重点突出春季梯田建设,春季兴修梯田达到了 7010.23亩。全年累计兴修梯田1.08万亩,超额完成了任务。北寨镇的张家堡、马莲、祁坪、盐滩、郑家川5个村实现了整村梯田化的目标。

进一步加大小流域治理。积极实施投资114万元的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4平方公里。认真实施总投资1552.6万元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骨干坝建设项目,2003年完成投资414.7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9.5万元,建设了邱家川1号、大坪、柳林1号、姚集2号、坪塬、寺儿湾等6座骨干坝。其中邱家川1号和大坪两座骨干坝已建成,其余4座骨干坝混凝土工程已全部完成,预计今年5月份可全部竣工。

全力建好小水工程。完成了投资1012万元的人饮解困工程24处,解决了12个乡镇32个村103个社6212户3万人和4026头大家畜的饮水问题,工程已顺利通过省、地验收;完成了投资175万元的抗旱应急工程,新建水窖670眼;在会川东关村修建集中供水工程1处。完成集雨节灌水窖1000眼,发展补灌面积2000亩,农村非管网供水水窖1175眼,解决了4535人的饮水困难。完成了投资96万元的会川镇上水工程,埋设管道3.8公里。

三是狠抓了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交通道路、城区供暖、邮政、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努力改善县城基础设施。县城建设上,重点抓了城区供暖体制的改革,对原集中供热服务中心的资产债务进行认真清理审计,成立了渭源蓝天供热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对供热设备进行严格检测、维修和更新工作,于2003年10月23日正式运行,确保了城区居民的正常供热。对新西一路、北环路西段进行了拓宽改造。完成了灞陵桥-老君山公园、滨河北路、上集三角饮食市场的修建详细规划、《清源路街景详细规划》、县政府东侧住宅小区修建规划、县城道路网控制测量和道路竖向规划。年初确定的清源路拆迁改造工作,对60户拆迁户的房屋进行了勘丈登记、测绘和评估。完成了县政府东侧公房的拆迁。建成了垃圾填埋场。

总投资1506万元的县城供水扩建工程在县上的积极争取下,已争取到位国债资金600万元,省上配套资金100万元,进行了土建和管网工程的公开招标,签订了建设合同,于2003年12月9日正式动工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工程编制完成了可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县上组织城建、国土资源等部门和有关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到定西、通渭、陇西等地考察学习,并结合各自实际进行讨论,制定了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的具体办法。完成了会川、莲峰、上湾地形图测量和总体规划编制,会川、莲峰、路园、五竹、北寨、麻家集、新寨、庆坪8个乡镇小城镇建设项目规划已上报市建设委员会。会川、五竹、路园、莲峰等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北寨镇对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

交通道路建设取得新的成绩。临渭路遗留工程建成了庆坪上街口至韩家湾段4.5公里路基工程,完成了15公里道路占地的征地和拆迁工作。西五公路莲峰河桥梁主体工程已完工。对沈峡公路水毁路面及沿线设施进行了补建。修建了西五公路防护、边沟衬砌等构造物工程。改建清源、锹峪、莲峰、祁家庙4个乡镇4条农路38.5公里,建成梁蛟公路4道涵洞及路基工程。定渭公路扩建及铺油罩面工程,省计委已下达投资计划,总投资4200万元。

邮政、电信、电力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建成了投资300万元的邮政大楼。完成了投资300多万元的莲峰、路园、五竹、会川等乡镇固定电话交换、传输扩容工程。移动、联通公司加强了基站建设工作,全县除锹峪、秦祁两个乡镇外,全部开通了移动通讯信号。全面完成了投资2541万元的第二期农网改造项目,新建10千伏线路104公里,改造101公里,新建低压线路300公里,改造268公里,新建变压器92台,改造98台。

3、建基地、创品牌,不断加快产业化进程,支柱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有了新的突破

全县继续立足资源优势,建基地、创品牌,不断发展和壮大支柱产业,始终将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从注册商标、原产地认证保护、绿色产品认证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在保护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壮大资源优势。

洋芋产业继续得到加强。全县充分发挥“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推广种植良种洋芋,在20个乡镇建立无公害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万亩,在五竹、杨庄、会川等9个乡镇建立专用薯基地1.6万亩。五竹洋芋协会注册并取得“五竹牌”良种洋芋商标,良种洋芋的品牌效益已初步显现。为了保护我县“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品牌,县上进行了“渭源优质种薯”原产地标记认证申请工作,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认证。取得原产地保护权之后,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洋芋良种的推广和扩繁,有利于今后提高全县良种洋芋的知名度和销售价格。

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得到提升。全县按照无公害生产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规范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建立无公害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4万亩,在新寨、北寨等6个乡镇建立党参GAp示范基地1万亩。注册并取得了“条宝”牌渭源白条党参商标,申请了白条党参原产地标记保护,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认证。通过发布信息、网上宣传,已有制药企业和我县联系协商,建立药源基地。以县兴华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18户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办厂等途径,不断改建厂房,扩大规模,更新加工设备,加工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县中药材贩运户达到2600户,从业人员6000多人,围绕中药材的加工和运销,商贸流通更加繁荣。

以南山放养虫草鸡为主,发展壮大畜牧产业。县上将南山放养虫草鸡作为一个大产业、大项目,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由畜牧部门统一筹措资金孵化雏鸡,安排到各乡镇和放养户。全县放养点达到485个,放养鸡达到103.44万只,收入2000多万元,纯收入400多万元。积极争取注册了“南山”牌商标。同时,重点建设了路园上坪、会川南沟、田家河汤尕沟、新寨东坡、北寨盐滩等5个草畜示范点。认真开展了动物防疫工作,平均免疫密度达到97%以上,耳标佩带率达到了95%以上。止2003年底,全县各类大家畜饲养量为5.99万头,存栏5.38万头;羊饲养量为8.8万只,存栏7.41万只;猪饲养量为18.09万头,存栏10.36万头。畜牧业实现产值9450万元,比2002年增长了13.9%,畜牧业人均纯收入378元。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发动广大干部捐资和开展义务劳动,进一步开发建设了灞陵桥-老君山公园,并积极申报争取国家AA级旅游景点,已顺利通过省、地验收和国家质量等级评审委员会的评审。邀请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专家到我县实地考查,完成了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初稿。

4、认真实施“项目立县”战略,抢抓项目,建好项目,全县项目建设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一是对项目工作统筹规划,建立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和管理。为了实施更多的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家投资,进一步改善全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面貌,县上切实加强对全县项目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成立了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和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个项目都有联系的县级领导,有做前期规划的部门,有积极衔接的项目责任人,做到项目有专人管理,专人衔接。同时,县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项目进展情况,研究项目衔接情况,使全县项目工作有序发展。全县筛选储备项目71个,列入规划、并已争取到的项目共23个,其中国家投资4747.1万元。

二是靠实责任,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工作,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对全县确定的68个重点项目,建立了项目责任制,全部靠实到县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和项目实施人头上,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3年在建的34个项目,总投资1.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341.2万元。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退耕还林、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人饮解困工程、天然林保护等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改善上;集中在城区供水、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集中在教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上。通过实施项目,国家投资进一步加大,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我们自身的造血功能明显增强。

三是努力优化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加快发展,不仅要通过项目争取国家投资,而且要通过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2003年全县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个,签约资金6130万元,已到位资金2940万元。吸引、启动民间资本近5000万元,投入到餐饮、服务等各个行业,投入到种植、加工运销等各个领域。

5、狠抓企业技术改造,完善企业改制,全县城市经济工作有了较大进展

一是重点对淀粉加工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加工能力明显提高。晶浪、致远、鑫达3户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投入技改资金1200万元,更新设备,使年加工生产淀粉的能力提升到1.5万吨。2003年,加工淀粉2200吨,比上年增长1倍,实现增加值285万元,已上缴税金22.02万元。

二是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县上对以往改制企业认真进行检查,妥善解决了企业改制后拖欠“两金”、不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安置费等问题。对供销、商业系统拖欠银行划转资产公司的呆滞贷款1271万元,申请进行了核销,为企业减轻了债务负担。同时,对《渭源县企业改制操作规程》进行了完善,提出面向社会公开竞价出让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增大了企业改制的公开和透明程度。县上审批了五竹、北寨、峡城、新寨4户基层供销社的改制方案。止2003年底,全县累计21户企业的改制方案通过审批,有14户企业已改制到位。

三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围绕洋芋、中药材、南山放养虫草鸡等资源优势,县上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兴办加工企业和销售网点。止年底,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37户,累计达到1967户。新发展私营企业5户,累计达到25户。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金448万元。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3710万元。

四是进一步优化环境,狠抓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紧紧围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应强烈、社会危害较大的问题,县上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整顿和规范工作,捣毁制假窝点4处,查办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508件,案件总标值52.8万元,查获假冒伪劣商品11大类132个品种。认真开展鼠药专项治理,全县检查各类门店、摊点822家,查获剧毒鼠药13种1.54万袋,剧毒农药458瓶。取缔无证经营门店38家,限期整改62家。

五是狠抓就业和再就业,认真搞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大力开发支柱产业、盘活现有企业和繁荣商贸流通等办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2003年,全县各类企业的415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认真开展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全县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单位79个,参保职工1950人;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288个,参保职工5583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47个,参保职工1126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单位96个,参保职工3044人。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97名下岗职工按时发放基本生活费27.43万元,为348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22.3万元。为1766户3302人城市困难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16万元。努力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和小额贷款工作,共核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70个,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56万元。

6、进一步加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力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金融运行平稳,保障了全县经济的稳健运行

一是依法加强征管,狠抓组织收入。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3.47%。在抓组织收入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严格按照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办事,按照“三定”方案组织征收,在组织收入过程中没有发生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

二是厉行节约,保证重点支出。针对全县财政困难、资金调拨难度大的实际,重点保证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和重点项目经费的支出。

三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制定下发了《渭源县乡镇财政体制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县乡分配关系。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进行统一发放,实行专项资金集中核算。

四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国土资源有偿使用,不断增加土地收益。全县进一步加大清理整顿国土资源的力度,共排摸国有存量土地199宗,面积844.89亩。对其中38宗、187.22亩进行收购储备。同时,公开出让土地9宗,其中拍卖3宗,挂牌出让6宗,实现土地收益409.77万元。

五是全县金融运行态势良好,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03年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3.37亿元,比年初增加5727万元。发放贷款余额2.918亿元,主要用于扶持洋芋、中药材、畜牧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7、维护稳定,协调发展,继续保持了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势头

坚持求真务实,全面排查清理,夯实计划生育工作基础。按照打假求真、苦干实干、夯实基础的工作方针,认真排查清理,夯实人口底子。全县清理漏报人口7324人,清理假二女户736户,清理已婚育龄妇女漏统895人,清理假放环178例,假结扎255例,清理超生违育的干部职工402名。全年落实各项节育措施4943例,征收社会抚养费327.53万元。安排资金48.79万元为749户二女结扎户办理了养老保险。年底,全县总人口为350059人,计划生育率为75.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6‰。

教育基础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继续巩固提高“两基”工作的基础上,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了投资136万元的中小学危房改建项目上湾中学、锹峪二小教学楼,正在建设投资281万元的清源一小综合教学楼和投资152万元的文化馆综合大楼。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狠抓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9.38%,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5.89%。全县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培训4万人次。全县高考上线考生1159人,上线率为 72.57%。

科技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适用科技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围绕洋芋、中药材、畜牧等产业,建成了11个农业科技综合示范点。制定《渭源县2003年科技项目计划》,编制了24个科技项目。开通了“渭源县科技信息网站”,广泛传播科技信息,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暖棚养畜等各类适用技术。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全年培训1020人。

卫生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县上下认真开展非典疫情的预防工作,拨付资金32万元,专门用于非典疫情防治,各医疗单位开设了发热门诊,重点医疗单位全力以赴开展检查、隔离和防治工作,经过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预防非典疫情的重大胜利。开工建设投资200万元的县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和投资120万元的县中医院门诊楼。完成乡镇卫生院由乡镇管理向县级管理转变的体制改革。

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社会治安管理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全年共立各类刑事案件210起,破获154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87名。受理各类治安案件1105起,查处1102起,查处违法人员1230人。特别是针对莲峰、蒲川耕牛盗窃案件频发的严峻形势,集中警力,采取调查摸底、蹲点监控等侦查措施,一举摧毁了2个盗窃团伙,破获盗窃案件48起,捣毁屠宰销赃窝点一处。进一步加大禁毒工作力度,以禁种铲毒为重点,深入开展禁毒专项斗争。2003年,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林区禁种铲毒工作队,从4月份开始,冒着酷暑,吃住在山区,连续奋战4个多月,对峡城杨庄林区、南屏山等涉毒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的清查铲毒活动,年内禁绝了毒品原植物种植。

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强了防震减灾工作。投入专项经费建立震情测报网络,制定了应急预案。在10个乡镇设立水井和动植物监测点,使全县宏观监测点达到12个,切实加强了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8、实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2003年,县上认真开展政务公开试点工作,确定工商、税务等16个职能单位和莲峰、会川、北寨3个乡镇为试点,审定公开事项内容,并予以公布。

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对行政处罚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等8个方面20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了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反腐倡廉,切实加大反腐力度,止年底,监察机关立案查处4件,结案4件。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县政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开拓创新的政府;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建设务实高效的政府;联系群众,改进作风,建设勤政为民的政府;严格自律,依法行政,建设勤政廉洁的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和提案。使全县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审计、统计、人事、司法、安全生产、残疾人事业、民兵预备役、广播电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县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这是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县委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积极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民代表和全县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在总结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发展中还面临许多困难,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一是广大干部的思想仍然不够解放,观念仍然滞后于广大人民迫切致富的愿望,滞后于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缺乏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干劲和创新精神。二是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道路、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供水排水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仍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干旱、暴洪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三是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太少,缺乏农产品加工、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就业岗位少,农民增收困难。四是财政增收困难,主要依靠国家的转移支付,资金缺口较大,收支矛盾突出。五是争取到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项目少,缺乏支撑发展的后劲。六是由于受资金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像清源路改造等一些在去年人代会上承诺的具体事情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在生态环境的管护、交通道路的维修等方面,都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县人民政府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4年政府的主要工作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西部大开发、西陇海兰新线甘肃段经济带建设、定西撤地设市三大机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项目建设统揽全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三个环境”,全面实施“强农稳县、产业富县、项目立县、兴工强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依法治县”七大战略,做大做强做精四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以把渭源建设成为西北乃至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西北绿色中药材基地、南山放养虫草鸡基地、甘肃生态旅游大县为目标,努力推进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式、超常规发展。

主要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8亿元,增长8.1%。农业增加值达到2.83亿元,增长5.6%;工业增加值达到0.32亿元,增长14.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亿元,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4元,增加93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636万元,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3亿元,增长11%。年末总人口控制在35.29万人之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8‰之内。

围绕以上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2004年,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以优势产业开发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化进程

发挥品牌优势,做大做强洋芋产业。继续按照把我县建成全国最大的洋芋种薯基地的目标,重点在基地、市场、加工三个方面下功夫。基地建设上,充分发挥“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和“五竹”牌良种洋芋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洋芋种植面积,力争达到45万亩,其中种薯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制定出台《渭源县洋芋良种等级标准》,进一步提高渭源良种洋芋的标准和知名度。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努力抓好会川洋芋示范区建设,力争建成年产瓶苗500万株的组培室,年产原原种400万粒的高效日光温室,年产原种1000吨以上的生产网室。建成一级良种繁育田1000亩,生产一级良种2000吨;建成二级良种繁育田6万亩,生产二级良种12万吨;建成大田种薯繁育田14万亩,生产种薯25万吨,并建成加工贮藏等设施,使示范区真正成为促进洋芋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加工增值基地、贮藏运销基地。加大对五竹良种洋芋协会的扶持引导,帮助协会加强管理,扩充会员,扩大基地,壮大实力,充分发挥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市场建设上,积极争取会川和五竹优质种薯专业批发市场项目的立项和实施,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按照市场经济对专业批发市场高起点、高标准、多功能的要求,将会川和五竹优质种薯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成集仓储、批发、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做到建一个市场,带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加工上,继续大力扶持壮大晶浪、鑫达、致远、源顺等淀粉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现有淀粉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加工产量,促进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迈进。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兴办一些上档次、上规模的龙头加工企业,不断提高洋芋产品的附加值。

以建设国家级党参药源基地为目标,大力开发中药材产业。充分发挥“中国党参之乡”的品牌优势,制定出台渭源白条党参规范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监测标准,加快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进程。按照“南归、北参、川芪”的布局,大力建设南部高寒阴湿区当归、川沿河谷区红黄芪和北部干旱山区优质白条党参三个生产基地,不断加大外地名贵中药材和野生中药材的推广、驯化力度,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抓好会川、清源、莲峰、新寨等药材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场环境,提高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兴华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等县上已扶持的中药材加工、运销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中药材饮片加工业和运销业。同时,广泛宣传,大力招商,吸引全国医药加工企业来我县建立药源基地、投资办厂,带动中药材产业向纵深发展。

因地制宜,科学养殖,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按照不同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和布局,突出特色,提高养殖效益。以黄香沟牧场为中心,按照草场的载畜能力,向南部草场资源比较丰富的五竹、田家河、峡城延伸,大力发展耗牛和山羊养殖,打造绿色食品品牌。以三河口肉牛育肥协会为龙头,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舍饲养牛,力争达到3万头以上,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建好路园镇上坪种羊繁殖基地。北部地区结合退耕还林,重点发展以舍饲小尾寒羊为主的养羊业,力争达到10万只以上。全县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和草场资源,合理规划放养点,动员千家万户大力发展南山放养虫草鸡,力争饲养量达到500万只,户均达到50只,切实把南山放养虫草鸡的品牌做响,规模做大,产业做强。在川沿乡镇和城郊积极建设以仔猪繁育、奶牛养殖、暖棚养殖等为主的高效养殖示范区,以点带面,促进全县畜牧业快速发展。同时,重点抓好甘肃微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绿色肉食品开发项目和三河口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建立“农户+协会+公司”的产业开发模式,整合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切实加强管理,依靠科学,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切实做好禽流感等疫病的防治工作,确保畜产品安全。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创建旅游大县和兰州避暑圣地为目标,紧紧抓住兰临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引洮工程开工建设、212国道改建等大型项目实施的机遇,进一步加强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道路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从避暑休闲、生态旅游、农业观光等方面,精心打造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紧盯市场,紧盯消费者,大力发展青豆产业,扶持五竹青豆协会建设办公大楼、加工车间,建立稳定的种植基地,进一步提升青豆加工的水平。

要大力宣传马铃薯良种、白条党参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的优势,利用颁证的机会,广泛宣传我县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推介渭源的资源优势。通过优势产业的开发,进一步壮大基地,做强品牌,扩大销售,增加产值,提高产业效益,真正把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2、以项目为载体,抓项目,促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认真实施“项目立县”战略,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在全县努力营造议项目、跑项目、上项目的氛围,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争取项目和建设项目上,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创造发展条件,塑造良好形象,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努力改善交通状况。重点抓好投资17.5亿元的212国道高速公路渭源段建设改造项目的立项。全力配合搞好投资4200万元的定渭公路铺油建设工程,同时,结合定渭路的改造,完成渭源一中门口到淤河湾的拆迁改造,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建设好投资168万元的罗莲公路桥梁工程,投资106万元的北寨桥子沟大桥,投资179万元的会川东关至罗家磨乡村公路,投资33万元的峡城至秋池湾乡村公路,投资35万元的麻家集至梁家河乡村公路。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认真做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投资5015.5万元的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全球环境基金会对这个项目的匹配资金予以立项。继续大力实施LpAC、CES项目,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积极组织开发水资源。全力配合搞好引洮工程建设,抓好投资 4.3亿元的峡城梯级电站立项建设工作,积极争取投资2987万元的峡口水库南丰灌区工程在年内开工建设,建设好投资626.6万元的上湾灌区配套工程,积极争取在县内沿河流域建设小水电项目。

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在清源路改造建设上,要力争有大的突破。认真实施好投资1506万元的城区供水工程,力争年内建成。积极争取城区污水处理项目。积极争取建设投资680万元的城区电网改造项目。

这些项目都是关系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的项目,对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项目省计委已批复立项,并已下达投资计划,需要全县上下认真抓好建设。有的还需要我们在今后努力争取。总之,县上将抓住事关全县发展的关键项目,动员和带领全县人民真抓实干,建设好项目,争取好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3、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基础条件脆弱,是长期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科学规划,分步骤实施,使全县农业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好基础。

一是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领导包片、包点工作责任制和苗木调运制,严格按技术规则栽植,完成全年任务。做好林权证的发放工作,严格管理,切实巩固历年退耕还林工作成果。

二是进一步加大梯田建设力度。梯田建设是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重要手段,因此,县上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完成1.25万亩的梯田建设任务。同时,北寨镇年内实现梯田化目标。

三是认真实施人饮解困、集雨节灌、小流域治理工程。积极实施人饮解困工程,解决1.5万人的饮水困难,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有条件的乡镇全部实现自来水化,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建设集雨节灌水窖5000眼,发展节灌面积1.5万亩。认真实施投资100万元的2003-2004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继续加快建设柳林1号、姚集2号、坪塬、寺儿湾4座骨干坝。积极争取投资913万元的7座骨干坝和16座淤地坝项目开工建设。

四是切实搞好参与式整村推进、世行贷款和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在全面完成2003年确定的黑鹰沟、郑家川、七圣3个村的基础上,认真搞好新确定4个村的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按照世行贷款项目的规划要求,重点放在扶持种植和养殖业上,完成报帐余额资金600万元,年内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继续加大社会帮扶工作力度,争取在我县建成一个天津对口帮扶示范村。在巩固提高以往小康建设示范村的基础上,认真抓好新确定5个小康建设示范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五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劳务收入。劳务输出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县上将不断选择和扩大劳务基地,认真总结和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积极组织农民开展劳务输出。力争劳务输出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000万元。

4、开放搞活,兴工强县,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兴办龙头企业

没有工业的带动,没有龙头企业的拉动,县域经济就很难有大的发展,产业开发难以实现大的突破。因此,县上将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进一步开放搞活,走“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的路子,以产业化推动工业化,增加工业经济总量,以工业带动农业,促进全县工农业全面发展。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手发展乡镇企业。

一是深化改革,挖潜改造,努力提高现有企业的生产效益。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妥善解决改制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强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创造当家品牌;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市场占有量。对商业、粮食、供销等流通企业,结合企业的不同特点,一企一策,努力研究和探索不同的改制方式,加快企业改革。总的要求是以民营推国有,以市场配资源。

二是建好工业发展区,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乡镇企业。会川镇工业发展区,年内力争完成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制定发展区管理办法,引导投资者入住发展区兴办工业。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动鼓励社会各界围绕产业开发,兴办加工业和运销业,兴办餐饮服务业,年内力争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0户,私营企业5户,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达到500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4260万元。

三是优化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营造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干事创业环境,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塑造渭源发展的良好形象,扩大招商引资。各有关部门要协作配合,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投资者创造便利条件,提供优质服务。认真搞好项目的筛选和宣传工作,对投资者热情接待,实行全过程领办服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我县投资办厂、投资开发。总的要求是以开放促发展。要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各个领域的开发和建设,增加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壮大全县经济实力。

四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认真开展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认真检查和清理各种不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窝点,认真清查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5、围绕产业开发、土地开发,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培植财源,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进一步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围绕产业开发、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争取和建设项目,提高效益,增加收入。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厉行节约,保证职工工资、重点项目、社会保障、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按照“以地生财,以地聚财”的思路,加强土地储备、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工作,筹集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资金,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增加城镇人口,繁荣商贸流通,努力增加税收。年内新增储备土地150亩,实现收益300万元。以县城为中心,向东重点突出路园镇、向南突出莲峰镇、向西突出五竹镇、会川镇、向北突出北寨镇,全面抓好小城镇建设,构筑全县城镇发展网络。

讲求诚信,全力打造“信用渭源”,保障金融平稳运行。加大支农信贷力度,加快经济发展。

6、高度重视群众生活,认真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城市居民保障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密切关注灾区群众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多渠道努力筹措物资和资金,加大抗旱力度,顺利开展春耕生产。通过产业开发、工业建设、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岗位。为下岗失业人员认真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联系,落实好税费减免、培训补贴、小额贷款、免费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各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配套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低保”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力度,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7、加大投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提高计划生育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各项计生节育措施,加大清查摸底工作,夯实计生基础,力争实现计生优质服务县目标。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积极争取中小学危改项目,新建一批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争取建设投资550万元的一中高中扩招项目,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教学实验设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和建设人才。

切实加大科技培训和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信息网站的信息传播作用,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利用农广校等教育阵地,加强“绿色证书”培训和颁发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开展病虫害防治。因地制宜,加强指导,建好农业科技综合示范点。

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全面完成文化馆综合楼建设,积极落实图书馆大楼建设资金。加大文化市场稽查力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灞陵桥-老君山公园建设,为县城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大力改善卫生条件,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全面完成县医院医技综合大楼、县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县中医院门诊楼建设任务,争取建设麻家集镇和会川镇卫生院改建工程。严密监控,继续做好非典疫情等疫病的防治工作。

切实加强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抓好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军民共建活动。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提高破案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

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广播电视、防震减灾、邮政电信、质量技术监督和人事、审计、统计、物价等各方面的工作,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8、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在2003年推行政务公开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和范围,全面公开办事程序和服务事项,充分发挥政务公开服务厅的作用,强化服务,增大透明度,接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监督。加强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强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逐步建立高效、规范、透明的行政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创新思路,加快发展步伐。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和提案。全面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任务更加艰巨,对政府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新时代赋予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神圣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一致,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而努力奋斗!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篇2:20l8政府工作报告

在省长栗战书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我省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把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把中央提出的“五个更加注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把调整结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我省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

2010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1%,二氧化硫排放量略有削减。

关键词

三年跨越式发展

到2012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5500亿元。

百镇建设工程

建设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大镇、边贸强镇、旅游名镇,提高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能力。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梯次扶持微型和小型企业发展壮大,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0户,扶持20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迅速做大,新增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0户。

对俄园区建设

推进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和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黑河、绥芬河、东宁三个互市贸易区向跨境经济合作区转变,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推进乌苏里斯克、华宇等经贸合作区建设。

对俄物流通道建设

推进纳霍德卡国际物流集散港建设,推动同江铁路大桥、洛古河界江大桥尽早开工,加快抚远等深水码头改造,积极发展江海联运,加快绥芬河至东宁口岸连接线公路建设。

“省外即外”的开放战略

加强与外省、区、市合作,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低碳、绿色经济

突出抓好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节能装备,建设节能建筑,努力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深入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活动,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省节能减排中的表率作用。

循环经济

推行清洁生产,搞好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河一策

逐步消除劣五类水体,促进支流水体改善。

大项目 今年我省投资6790亿元

今年我省以300个省重点大项目为带动,抓好大项目的建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要实现6790亿元。

交通:建设重点公路工程35项

建设重点公路工程35项、4659公里,确保讷河至嫩江等3项高速公路、加格达奇至白桦等7项一、二级公路交工和主体交工745公里,续建和新开工23项、3735公里,争取开工2项、179公里。完成农村公路1.1万公里,乡镇通畅达到96%,行政村通畅率达到96.7%。加快哈大和哈齐客运专线、牡丹江至绥芬河铁路扩能改造等大中型在建铁路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哈牡、哈佳客运南线等项目。推进抚远、五大连池、加格达奇三个机场和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力争开工建设黑河港、抚远港扩建工程等重点航运项目和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工程。

水利:加快建设民生水利工程

加快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水利工程、防洪工程、水利枢纽工程、民生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重点建设三江平原等灌区工程,加快推进西部旱区节水灌溉工程,完成列入国家专项规划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开工建设抚远三角洲国土防护工程。

能源:推进111个电网项目

推进华电牡丹江第二发电厂扩建、大唐鸡西第二发电厂煤矸石热电联产新建等11个电源项目;加强电网建设,推进建设111个电网项目。

重点产业项目:新开工建设20个项目

继续实施工业“双百工程”,重点加强100个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中蓝哈石化年产10万吨粗苯加氢、西钢工艺优化升级改造工程等20个项目,复工续建哈尔滨玉米深加工一期工程、东安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华鹤煤化工30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等46个项目,竣工投产哈动股份核电主泵电机制造基地/电站阀门技改二期、大庆石化12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等34个项目。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能源

大力推进水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积极开展核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尽快提升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材料、新能源衍生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新材料

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强化新材料研发、新材料制造和产业化、新材料应用,集中打造镁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新型合金钢、新型高强高效焊接材料、人工晶体、聚烯烃及改性材料等“六个优势特色基地”,建设高档石墨制品、大直径单晶及新型半导体材料、新型陶瓷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铜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七个优势特色产业群”。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产业要积极推动重大节能、节水、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和节能产业化项目,发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生物

生物产业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尤其要重点推进基因工程药、现代中药、抗生素、动物疫苗、新药开发以及生物育种等领域,努力实现率先突破。通过大力发展生物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使我省成为生物产业先进省份,今年生物产业产值要超过800亿元。

▲信息

信息产业要积极推进通信服务、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推进数字集群通信产学研基地、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园建设。

▲现代装备制造

现代装备制造产业要加快电站装备、石油石化装备、大型铸件生产、民用航空、重型机床的信息化改造,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规模水平。同时,要大力开发食品装备、农机装备等产业,大力推进支线飞机、直升机、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动力装备的生产制造,搞好大飞机配套的项目建设。

八大技术创新行动

★产业技术创新行动

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顶层设计30项重大科技项目。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行动

构建15个面向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行动

优选出50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重点推广和产业化,组织实施10项重点科技新产品项目。

★科技园区提档升级行动

开展省市科技共商共建,加快“一带两区四基地”建设,支持哈尔滨市打造科技创新城,大庆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园区、齐齐哈尔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动

构建农机、先进复合材料等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创新型企业建设行动

培育和认定创新型企业300家,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逐步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民生科技工程行动

围绕安全、健康、环保和富民等四个民生领域,每年组织20项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集成示范和培训推广等项目,同时针对新农村建设、科技扶贫等工作,每年组织实施10个科技富民强县、科技扶贫示范和新农村试点建设项目。

★对外科技合作行动

篇3:20l8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目的,翻译方法

0 引言

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 国务院总理所作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不但是我国人民了解政府工作和国家动态的重要途径, 更是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政府的窗口。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事关重大。

功能翻译理论主张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在翻译策略选择中的决定作用, 对应用文体的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旨在该理论的指导下, 考察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及中央编译局的英译本, 通过阐述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代表的政论文的文体特征和翻译目的, 来探讨这类文体的有效翻译方法。

1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 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理论是弗米尔 (Han.J.Vermeer) 提出的目的论。弗米尔在论述译文与原文的关系时, 跳出了“对等”的束缚, 他将原文的地位降低, 认为译者应该从译文的预期交际功能出发, 结合具体的语境因素, 灵活选择有效的翻译策略;也就是说, 译文的预期目的或交际功能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的制定;而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 即译文的接受者, 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 因此翻译被定义为“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Nord, 2005:15) 。

诺德 (Christiane Nord) 是目的论的拥护者, 她认为翻译目的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同时, 她也进一步完善了功能翻译理论。她提出了目的论的两大缺陷:第一, 不同的读者群对译文有不同的期望, 同一翻译目的无法满足不同的译文读者;第二, 翻译目的并不是原文写作目的, 两者甚至有可能相去甚远。基于此, 诺德发展出了著名的忠诚原则。忠诚原则是对目的论的完善, 限制了原文的译文功能翻译, 避免了译者过度以翻译目的为导向而走向极端。诺德的忠诚原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与原文对应”, 而是原文作者、译者、翻译行为发起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对翻译任务的商议, 是一种多方的一致性。在诺德的功能翻译框架中, 整个翻译过程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模式, 即先从语用层面上决定翻译目的和预期功能, 然后将原文中需要原文重现的功能和需要根据译入语环境进行调整的内容区分开来。

2 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特征和翻译原则

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 政治性。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它所报告的都是关于国际、民族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政治性是政府工作报告的最显著特征, 这一特征也对其翻译的忠实度有了极高的要求, 稍有差池都会产生重大的国际影响。一直以来, 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都是一项由政府发起的政治性行为, 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第二, 独特的用词风格和句法风格。政府工作报告用词正式、严谨, 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多用长句, 常有多个分句线性铺排, 句式单一, 连接成分使用不多。

功能翻译理论对《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根据目的性原则, 翻译的过程应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实现其预期功能为标准。政府工作报告的译文是要对外公开发表的, 其预期交际功能是在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再现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状况, 帮助译文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 向外界正确地传递出中国信息。因此, 如何正确、严谨地传递报告中的信息, 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首要翻译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 译者所选取的翻译方法应为实现这一预期功能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翻译还要遵循忠诚原则。政府工作报告的译文读者多为外国政要、记者等政治敏感度高、政治目的性强的人群, 译文稍有偏差便有可能造成国家间的不良影响。但这种“忠诚”绝非静态对等, 而是一个动态概念, 是“充分”翻译的表现, 以保证译文具有原文相同的交际功能。这样的翻译任务, 更要求译者处理好原文 (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 、译文读者 (见上文分析) 、译文发起者 (中国政府外宣部门) 、译者 (中国政府外宣部门工作人员) 之间的多方关系。因此, 在翻译这类文体时, 译者不应局限于亦步亦趋的字字翻译, 片面追求语义对等, 而应采取灵活有效的翻译方法, 协调原文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3 功能翻译理论框架下的翻译策略

要做好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 译者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敏感度和领悟能力, 需要有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 需要对原文进行正确解读和透彻理解, 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 从整体上把握译文质量。以下将从词汇和句法的层面进行探讨。

3.1 准确把握词汇意义

3.1.1 准确把握词汇的深层含义

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乏形象表达的词汇。对于这类词汇的处理, 必须准确把握深层含义, 而不应一味直译。

例1.吃饭问题

《报告》中所说的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实际是指使保障中国人民有足够的食物, 译文按照其深层含义, 译成“ensuring adequate food for Chinese people”, 显然比按字面意思直译“the problem of eating meals”要恰当。

说到准确把握词汇意义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经典的译例“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初与中外记者见面时, 谈到反腐问题时所用的一个说法。“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中国百姓熟知的俗语, 原意是说铁砧的硬度必须要大于铁的硬度才能经得住反复敲打, 锻造出好铁, 寓意是自身要具备足够的实力才能胜任某项工作。总书记借用“打铁还需自身硬”生动而通俗地提出了对党内反腐的要求。记者会现场译文是“To be turned into iron, the metal itself must be strong”, 而这种译法也因过于强调其字面含义而饱受诟病。美国CNN以及《纽约时报》的翻译是“To forge iron, one must be strong”, 新华社则在对外报道中只翻译了该隐喻的“意义”, 将这句话处理成“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we must first of all conduct ourselves honorably”。相比较而言, 新华社的译法很好地传递出了原文的深刻内涵, 在总书记当时的语言环境中是非常合适的。

3.1.2 重复词汇

英语行文不喜重复。对于一些重复出现的关键词, 译者则应灵活处理, 或用同近义词, 或用代词, 尽量避免用词的重复。

例2.全面加强人才工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报告》中多次提及“人才”, 意义不尽相同。本例中的四个“人才”含义就各有不同。一刀切的翻译不但无法准确表达该词在不同语境的含义, 也不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本例中第一个“人才”实际是指人力工作, 译文处理成“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第二个“人才”在“高层次和高技能”的限定词修饰下, 翻译成“high-level and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而“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翻译中“人才”两字则被具体化, 分别译为“innovative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和“skilled workers who are urgently needed and in short supply”。译文准确把握了“人才”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实现了本文的交际目的。

3.1.3 中国特色的词汇

政府工作报告中常有一些反映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此类词汇如果在英文中有对应表达, 我们不妨借来一用。如2011年《报告》中的“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不是中国特有的,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此项针对低收入者的福利, 而英语中low-income housing正是这个意思。如果英语中没有现成的对应词, 译者首先要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 方可采取各种可行的方法, 尽可能地传递出其真实含义, 帮助译文读者进行理解, 从而真正地了解中国, 了解中国政府的政策、方针等。

例3.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

“户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 此处“落户”的意思是给予农民工城市户口, 但是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 势必会牵涉到中国的户籍制度, 因文化差异, 英语国家读者不一定了解。若解释“户口”, 译文会很啰嗦;若不解释, 译文在译文读者中又无法实现预期交际功能。结合上文语境“因地制宜, 分步推进, 把……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可知道此处的“落户”的意思是“具备转为城镇居民的条件”, 因此可灵活翻译成“rural migrant workers who do not currently qualify as urban residents”。这种译法旨在克服文化差异, 突出中国特色词汇的内涵信息, 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下有效地实现预期的读者接受。

3.1.4 对四字格的翻译

本文所说的“四字格”, 又称为“四字结构”, 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 既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四字固定词组, 也包括因行文需要而临时组成的自由四字词组。四字格言简意赅, 行文整齐, 琅琅上口。在其他形式的翻译中, 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 四字格不用每个字都翻译;但在政论文中, 四字格可谓字字有用, 字字不虚, 翻译时不但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性, 同时也尽量保证形式上的结构美。当形式和内容出现矛盾时, 译者应该首先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表达的严谨性, 在此前提之下, 再考虑行文之美。

例4.……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例4.……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原文的四字格短语结构并列, 朗朗上口, 译文很难在准确达意的同时保留这种韵律美, 但是“to ensure everyone has access to old-age care, medical treatment and housing”的译法将“养”、“医”、“居”所对应的译文作为并列结构, 用作词组have access to的宾语, 简洁明快, 对修辞效果的缺失起到一定弥补作用。

例5.……真正做到内外兼顾、均衡发展。

在“形”和“义”很难兼顾的情况下, 译文“truly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both domestic and external demand to achieve balanced development”根据两个四字格的逻辑关系, 将“均衡发展”处理成“内外兼顾”的目的状语, 首先保证了意义正确、严谨的表达。

3.2 运用合理的句法结构

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在内的政论文多用长句, 句型单一, 多个并列短语或短句常用逗号串联, 并列结构之间的连接成分较少, 但却隐含着很强的逻辑关系。汉译英时, 需要分析各成分间的逻辑关系, 灵活处理句型, 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 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3.2.1 无主语句

顾名思义, 无主语句是指没有主语的句子。无主语句在汉语中普遍存在, 而英语中的无主句却要少得多。汉译英时对无主语句一般可用两种方式处理, 一是补充缺省的主语, 使句子完整 (见例6) ;二是将原句的主动句处理成被动语态 (见例7) 。

例6.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We will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例7.彻底取消农业税……

Agricultural tax and……were totally abolished.

3.2.2 排比句的处理

排比句的运用可使政府工作报告气势如虹, 节奏感强, 说理充分, 观点鲜明。在翻译中应着重考虑英语读者的接受程度, 在传递信息的同时, 尽量兼顾修辞效果。

例8.我们战胜各种严峻挑战, 靠的是发展;各领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 靠的是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 仍然要靠发展。

We have relied on development to overcome all types of severe challenges, and all our achievements and progress in every area come from development.We must therefore continue to rely on development to resolve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n the road ahead.

原文具有较典型的汉语政论文写作风格, 用排比的句式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 气势充沛, 铺陈精彩。译文却没有被汉语的结构所局限, 为了让英语国家的读者更好地接受原文的观点和态度, 译文添加了因果副词therefore, 三个单句句式各不相同, 一气呵成、逻辑清晰地表现了development的重要性, 有力地表现了中央的政策和立场, 使译文在译语读者中很好地实现了交际目的。

4 结语

程镇球曾指出:“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 (2003:18-22) 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政治文章的一种, 也不例外。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要以翻译目的为标准, 同时也要遵守忠诚原则, 准确把握词汇的深层含义, 运用合理的句法结构。译者只有充分考虑译文目标读者的期望和译文的预期功能, 才能译出真正达到对外宣传目的优秀译文, 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J].中国翻译, 2000 (4) .

[2]陈小慰.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翻译中的指导作用[J].上海科技翻译, 1996 (3) .

[3]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 2003 (5) .

[4]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0.

[5]贾毓玲.对中央文献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 2011 (1) .

[6]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7]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8]文军.翻译: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4.

[9]仲伟合, 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 1999 (3) .

篇4: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目标>>GDP与居民收入同增12%

2012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左右。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5%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文化>>吉视传媒在主板市场上市发行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省图书馆新馆、省京剧院大众剧场建设,对外开放省科技文化中心综合馆,开展省演艺中心筹建前期工作。

吉林促进文化大发展将

实施100个重点文化项目

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中确定的各项任务,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政府扶持和体制改革两加强,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繁荣。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吉林特色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王儒林强调,要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的文化产业,搞好规划布局,实行扶持政策,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区、产业带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歌舞演艺、动漫与创意等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主题公园、文化遗址公园和文化商业街建设。制定实施松花石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松花石产业基地。依托吉林省旅游资源、科技教育、汽车发展、农业生产等优势,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开发文化衍生品,提高文化产品的精深度和附加值。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鼓励创作生产更多文化精品,着力把吉林歌舞、“二人转”、吉林影视、吉林期刊、吉版图书、朝鲜族舞蹈等独特优势文化打造成为具有吉林特色、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知名度高的文化品牌。

王儒林强调,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市(州)、县(市)文化行政管理主体整合,上半年完成文化广播出版部门组建。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全省国有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任务,推动已改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吉视传媒在主板市场上市发行,加快吉林出版集团上市步伐,组建吉林期刊集团。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民营文化企业。

民生实事>>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建设2000个农村文化大院和2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送戏下乡4000场。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建立贫困村、民族村屯、边疆哨所书屋400个,向全省农民工提供生存技能和保障类图书200万册、期刊200万份。完成420个自然屯、10900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提速度、广普及、降价格为目标,实施“宽带吉林”工程,全省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420万户,实现农村300个行政村通宽带。

增加公共服务能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优援。新增5万个视频监控探头,达到全省县(市)以上大型超市、商场、医院等单位监控无死角。

今年扶持建设2000个农村文化大院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省文化厅厅长林君对2012年吉林省文化事业发展进行了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快图书馆新馆、京剧院大众剧场建设”,对此,林君表示,2012年力争实现省图书馆新馆项目建设整体竣工,并做好省演艺中心项目启动工作。巩固图书馆联盟、东北三省博物馆联盟创新成果,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创建工作。

今年还要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扶持建设2000个农村文化大院、“送戏下乡”演出4000场。按照省里要求,到2013年年末实现全省行政村农村文化大院政府扶持建设覆盖。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发展吉林特色文化产业”等相关内容,林君指出,将围绕吉林歌舞、动漫、二人转开展专题研究,制定专项政策。

林君说,今年将组织申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相关工作,推进图们江中国朝鲜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在“十二五”期间纳入国家级保护区行列。做好“长白山采参习俗”申报世界非遗名录有关工作、满族说部的后续保护工作。

(图/焦淑满)

篇5:20l8政府工作报告

一、20XX年工作和“十三五”发展回顾

20XX年全年生产总值2.97亿元,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5600万元,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4万元,增长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94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7元,增长9.3%。

(一)坚决打好了中央三大攻坚战。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7058.45万元,全力保障了1436户6785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以“零漏评、零错退、高满意度”的好绩顺利通过了脱贫攻坚普查,历史性消灭了绝对贫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生态建设持续加强。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八大标志性战役”,抓好了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大了河道采砂、小(二)型水库退养、畜禽养殖、秸秆焚烧整治力度,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417亩、油茶林补植补种237亩,抓好了松材线虫病防治,以最严格的措施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切实守护好了xx的绿水青山。风险防范迅速有力。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战大考,我们用逆行出征的壮举凝聚起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硬核力量,交上了一份“零确诊”“零疑似”的出色答卷。积极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金融风险,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切实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二)持续发展壮大富民产业。

面对疫情防控、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我们扎实做好复工复产,以超常规举措狠抓粮油生产,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3800余亩,种植水稻7600余亩、油菜5400余亩。持续发展壮大蔬菜首位产业,新增大棚蔬菜600亩,培育职业菜农63人,实施智能化水肥系统改造,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荣获全县20XX蔬菜产业发展工作先进集体。巩固提升脐橙、肉鸡等“一村一品”产业,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14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突破10万元大关。

(三)扎实开展秀美乡村建设。

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更加健全,乡村面貌更加干净整洁。加大违法建房巡查力度,拆除违法违章、超高超大建房9处。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6%。深入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个,大力移风易俗,倡导低价彩礼、孝老爱亲、绿色殡葬等文明新风。秉承“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理念,大力推进“五美”乡村建设,高标准建成车胜村大段屋乡村振兴示范点,在全县党建引领“五美”乡村建设示范点流动现场会荣获第9名,坝脑村示范点建设正如火如荼的推进。

(四)大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瑞兴于快速路完成征地,岭背至xx、河边至上方、罗坑至仙下等县乡道改造(新建)全面完成,新修通组路3条1.3公里,新建小汾村杨梅桥和石塘坑桥2座,投资80多万元建设桃坑桥延伸道路,实现桃坑桥顺利通车,安塘桥等3座危桥改造加速推进;实施土地“增减挂”64.6亩;顺利完成优胜村梨园、石塘、石井,丰产村西窝子、木子梓窝,安塘村洋坑子等山塘加固项目;推进安塘、同辉、车胜提灌站恢复改造项目,重建小汾村枧坑拦水陂,修复车胜水毁渠道和盐行排涝站项目等;投资755.5万元兴建两批农业水利建设覆盖全乡14个村;完成车胜、优胜2个村污水处理池和垃圾中转站建设,xx乡污水处理厂启动规划设计。精心编制了“十四五”重大项目清单,为xx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绘就了蓝图。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了乡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完善了延时错时预约服务机制,推广了“赣服通”应用,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事业单位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城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等有序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六)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医保农保参保任务全面完成,荣获全县“两险”工作先进单位。7205人次贫困患者通过“四道保障线”获得医疗补偿985.9万元。完成园区招工352人,发放就业交通补贴101.43万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月人均补差325元,发放农村低保770万元、城镇低保21.6万元、分散供养五保金42.1万元;发放民政救助金21.6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22户;发放残疾人补助69.6万元、高龄补贴64.1万元。退役军人权益保障和拥军优属工作进一步加强,共发放优抚怃恤金259.06万元,走访慰问金34.6万元,义务兵优待金48.98万元。扎实做好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劳动力资源调查。社会事业更加繁荣。中考成绩位居全县第12名,xx初中被评为心理教育、社会资助办学先进单位,学校团支部被评为全县优秀团支部。中心小学荣获创建江西省文明校园先进单位、赣州市红旗党支部、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县综合评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评赣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卫生院及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建成新冠肺炎预检分诊服务室,疫情防控和医疗健康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治理更有效能。加强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落实领导带班接访制度,化解矛盾纠纷126起;综治信息化工作抓得更紧更实;全面实施“雪亮工程”二期建设,招聘“一村一辅警”13名,“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面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信访总量、“八大类”和“两抢一盗”发案数持续下降,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七)持之以恒加强“五型”政府建设。

主动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网络问政平台建设,全年公开政务信息524条,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自觉接受人大及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3件,办复率达100%。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二、“十三五”时期成就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生产总值接近3亿元台阶,年均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00万元,年均增长6.8%;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二是乡村面貌深刻变化。

投入1600余万元建设xx河堤防洪工程、完成“万人千吨”同辉自来水厂建设、投资1120万元率先建成全县标准化、规范化农村敬老院、中设国联20兆瓦小汾村6兆瓦地面光伏电站、中心幼儿园等一大批民生工程竣工投产;初中及完小校舍全面提升,达到国检标准;宁定高速4.9公里、仙澄公路7.91公里、xx至段屋4.3公里、岭背至xx5.6公里等一大批交通要道建成通车,投入3800余万元实现村村通动力电、连4G网、投入1311余万元建成149条组组通水泥路共计46.51公里,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全面打通;完成改厕1330户;千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大段屋乡村振兴示范点成为xx亮丽的名片;空心房拆除43.088万㎡,人居环境整治投入236.49万元让全乡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群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11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省外就业12057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比20XX年翻番,人均预期寿命由20XX年的73岁提高到77.2岁。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完成县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党建引领大攻坚。

要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责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个细节。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开展工作,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以“大学习、大调研、大攻坚”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赣州和于都重要讲话精神,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赣南苏区红色历史,把xx打造成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地方。

(二)推进农业首位产业大攻坚。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00亩,完成双季稻生产25000亩、油菜种植6000亩,完成1000亩大豆种植,新增富硒脐橙500亩,围绕“扩面、提质、增效”目标,大力推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肉鸭养殖基地建设,实现“村村有产、户户有业”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推进“五美”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大攻坚。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开展党建引领“五美”乡村示范点建设,健全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严厉打击违法建房行为。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深化绿色殡葬改革。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深化移风易俗专项整治。

(四)推进小城镇建设大攻坚。

深入开展乡镇建设三年行动,加大圩镇整治力度,分类实施改造基础设施,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环境清爽整洁、镇村治理有效、客家风貌鲜明”的宜居宜业美丽小城镇。

(五)推进污染防治大攻坚。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抓好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清理“散乱污”企业,抓好小(二)型水库退养,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xx。

(六)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大攻坚。

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村党组织书记“一把手”工程来抓,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稳定达10万元以上。在完成1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拉高标杆,力争每村达到15万元以上,实现50万元村有突破。拓宽增收渠道,确保村集体有钱办事。

(七)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大攻坚。

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以“五治”融合探索“党建+社会治理”新模式。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启动“八五”普法。开展“三创三访”活动,实现“存量清零,增量即办”。扎实做好“电诈”预防、食品药品和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等工作,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满意度。

(八)推进转作风提效率大攻坚。

要持续深化“五型”政府建设,纵深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攻坚”活动,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和“三牛”精神,推行一线工作法、挂图作战法和面子工作法,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力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xx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及“十三五”时期主要工作回顾

20X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和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镇人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紧抓“六稳”、“六保”工作不放松,众志成城打赢了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斩获省级以上荣誉20项,市级荣誉10项,圆满完成村社组织换届省级试点,被列为第四批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单位,极大增强了全镇干部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预计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3亿元,工业总产值49.2亿元,其中规上企业产值31.5亿元,同比增长6.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535元,交出了“两手硬、两战赢”的高分答卷。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和成绩,重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标“高质量”,发展态势稳步向上。一年来,我们围绕做强实体经济,持之以恒谋发展、稳运行,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培育“两轮驱动”,经济“体魄”更壮了。复工复产复市精准有序。迅速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及时果断按下生产生活“重启键”,建立“1+10”领导包干联络、服务解难机制,复工复产率居全区前列;落实援企稳岗、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等举措,对238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两直”补助,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浙江天行健水务有限公司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省政府质量奖,实现区级零的突破。招商引智行动提质增效。完成〔20XX〕G1、G3、G4地块出让,总面积122亩,新增落地招商项目4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只、1亿元以上项目2只,新增签约项目2只,完成投资4000万元的现代机械产业园提升工程,被评为绍兴市优秀工业园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引育“省级领军人才”1名,新增就业大学生456名。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整治“低散乱”企业13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家,新增个转企10家,“小升规”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企业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0199万元;盘活闲置厂房17306.6平方米、存量土地30.4亩,超额完成任务。全域旅游步伐铿锵有力。成功创建省3A级景区镇,12个村被评为省2A级、A级景区村庄;顺利举办第四届樱花节、舜阳红心猕猴桃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投资3000万元的心池精品酒店项目加快建设;完成风情街xx镇馆、徐三庚故居、观杰烈士纪念碑等文化阵地建设,挖掘xx镇历史名人文化,扩大文旅知名度。现代农业发展更具特色。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项目二期完成建设,2608亩粮食功能区提标改造工程全部完工,14家规模养殖场实行智能化平台监控管理,新江村建设“一村一品”菜篮子基地,xx镇镇成功创建为省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代表xx区接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交叉检查并顺利通过。xx镇首家专家工作站在浙江大学签约,引入国家级领国人才何艳教授开展猕猴桃等水果栽培的土壤研究。引进培育电商运营团队,利用薇娅等网红,线上线下助推农副产品销售。

2.突出“一体化”,城乡融合焕发新貌。一年来,我们我们着眼大花园、大景区建设,坚持集镇开发和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城乡“气质”更佳了。城镇能级持续升级。被列为第四批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单位,以规划为引领,最大程度优化全镇生产力布局、交通路网及各功能区要素配置,投资1000万元的新区断头路打通工程(和谐路延伸工程)已经完成,畅通路网“微循环”,加快推动三块商住用地开工建设,进一步集聚集镇人气。城乡品质持续提档。坚持“以整治促市容,以执法保成果”的理念,优化集镇秩序管理,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定期对学校、农贸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整治,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镇,7个村创建为省级卫生村;积极推进绿化工程建设,扩大绿化规模总量,成功创建省级园林镇、市级“一村万树”推进村7个;深化“河(湖)长制”管理,区域水质达标率100%,被评为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美丽乡村持续发力。“五星3A”创建卓有成效,深化巩固第一、第二批创建成果,第三批8个五星达标创建村顺利通过区级验收。投资1500万元的新江村、张村村精品村项目加快建设,新时代八大“美丽行动”全域推进,完成美丽公路创建32.3公里,拆除空房危房287处、3.2万平方米,砌筑粉刷赤膊墙2.3万平方米,创建美丽庭院4965户,镇南村创建成美丽庭院全域村。

3.聚焦“惠民生”,幸福指数持续攀高。一年来,我们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群众“家底”更厚了。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今年民生支出达1.68亿元,占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59%。完成乡村公路提升工程8.6公里、大中修工程4公里;统筹资金5500万元实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成胜利、张龙坝、青丰3个排涝站建设,完成越星、秀峰、建设、新三联等4个村农民饮用水达标提升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终端标准化建设;综合应急消防救援站正式投入使用。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医保、养老保险等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88%、99.85%;加大对低收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完成住房困难户建设17户,累计发放低保金577万元,建成镇级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并投入“公建民营”运营,完成29家村(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实现星级全覆盖,完成22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投资100余万元完成镇“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全面落实幼教、义教等配套资金680多万元,王充小学完成新校整体搬迁;高质量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展文化阵地建设,新建文化礼堂8家,投资270余万元的王充纪念馆建设加速推进;完成笕桥村、灵运村等2个省级放心厨房建设,成功创建全区唯一的省四星级基层食安办;设置村级易邮柜29个,实现快递进村;征集新兵12名,其中大学毕业生4名,被评为绍兴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基层治理突破创新。投资约250万元完成镇基层综合治理中心建设,整合政法、综治等执法力量,打造示范性基层治理服务平台,累计办结信访件627件,获市“无信访积案乡镇”,xx镇镇司法所获浙江省“枫桥式”司法所,龙马村获省级“民主法治村”,张村村获第三批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抓好“三师三员”回归乡村试点建设,成立“红心xx镇”五色服务队29支,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食药安全、消防安全等工作,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4次,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4.着力“转政风”,行政效能全面提升。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转作风、抓落实、优服务,潜心打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自身“筋骨”更强了。强化忠诚意识。坚持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组织专题学习讨论10余次,举办年轻干部大讲堂11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区、镇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行动、体现在工作、彰显于业绩。深化依法行政。树牢法治理念,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共办理答复意见建议17件。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大政策事项、民生改善、行政执法、工作落实等方面的公开力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98条,全力打造公平、开放、透明的法治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完成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提档升级,29个村社全面完成2.0版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创建,全年共受理事件信息18059件,办结率达100%,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明显提升。深入开展“三驻三服务”系列活动,累计走访群众上万户、排解问题868个。净化政治生态。配合区委第四巡察组完成巡察“回头看”和村社巡察工作,切实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完成立行立改问题8个、整改问题343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区有关规定,出台完善村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制度执行的韧性和刚性,加大对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规范办理政府采购167起,“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6.2%,政务环境更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既有始料未及的惊险,更有超出预期的惊喜,从“按住暂停”到“重启恢复”再到“持续向好”,浸透着每位奋进者的艰辛与汗水,为“十三五”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回顾过去五年,是xx镇经济发展“裂变”、城乡面貌“蝶变”、百姓生活“质变”的五年。我们牢牢把握“创新之区、品质之城”建设总要求,致力推进“三三”发展战略,对标找差、攻坚克难、创新实干,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1.以实干创实绩,经济硬实力显著增强。锚定发展高质量,坚持投资拉动与项目带动并驱,经济发展量质齐升。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亿元,较20XX年(下同)增长33%;工业总产值50亿元,增长26%,其中规上工业产值32亿元,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增长21%;自营出口2.2亿元,增长16%。五年来共引进外资3550万美元、内资10.5亿元,回归税源5200万元。

2.以硬招增硬核,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坚持文农商旅融合互动,构筑创新强磁场,发展活力不断迸发。以装备制造为重点、装饰配套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更加完善,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有效发挥,亚厦荣登中国品牌价值500强,皇马科技在上交所挂牌上市,金盾股份顺利并购,申报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2只。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完成,累计实现农业有效投资2300万元,创建成省农产品商标品牌基地。全域旅游亮点纷呈,修编《xx镇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投资3.2亿元的花坎养生谷项目一期顺利运营,创建成省3A级景区镇,张村村、泰山村创建成省3A级景区村,成功举办樱花节、舜阳红心猕猴桃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骑行道、游步道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3.以共建促共享,城镇吸引力显著增强。立足实际提能级、强品质、促振兴,城乡面貌在建管并举中日新月异。总投资3.46亿元的3个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镇区片、张溪片、龙浦片成为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达标小城镇。以章丰线为中心轴的“一轴两翼”商业街区基本形成,竹洞湖休闲商业区初具雏形,已建商贸面积5万余平方米,商气人气加速集聚。“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7.5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美丽乡村公路建设55公里,累计投入1.3亿元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环境美誉度显著提升,被评为省剿灭劣V类水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绍兴市无违建乡镇、绍兴市美丽乡村公路示范乡镇。

4.以民生聚民心,社会保障力显著增强。聚焦回应民生关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工程,“十三五”期间镇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7.3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1.7%。20XX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535元,较20XX年增长55%。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9.88%、基本养老保险续保率达99.85%,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脱贫攻坚成绩斐然,对口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结对帮扶的四川小金县抚边乡实现脱贫摘帽。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推广运行xx镇镇矛盾纠纷“大调解”模式,累计化解信访积案35件,全科网格运行提质,被评为绍兴市平安乡镇,xx镇司法所被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镇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扎实推进。文教卫等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治安防控、环卫保洁、供水供电、就学就医网络日益完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双拥、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扎实开展,工青妇、文联、科协、红十字会、老龄、儿童、慈善、残联等事业扎实推进。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各位代表、同志们,奋斗的征程不同寻常,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智慧引领,倾注着镇人大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更凝聚着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各位代表,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xx镇发展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越是向前,面对的形势越是复杂、考验越是严峻,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经贸摩擦等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明显放缓,企业运行困难增多,优质项目储备不足,产业结构调整仍需发力;城市能级有待提升,功能品质还需优化,小城市培育任重道远,美丽乡村建设仍需久久为功;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集镇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还存在诸多难题;少数干部创新突破、担当实干的精气神还需提振,眼界、理念、能力与xx镇当下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问题起于当下,答案则在未来。越是任务艰巨、越是矛盾交织,就越要迎难而上、尽锐出战,从危机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在一次次破解新难题、取得新胜利中,展现顽强向上的勃勃生机。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十四五”是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五年,也是xx镇由省级中心镇向省级小城市跨越的关键五年,既大有可为,又挑战众多。

“十四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生态福地智造新城”的总体定位,打造“绿色工业高地”、“中国仙果之都”、“生态宜居福地”三大特色功能集聚的省级小城市,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勇当排头兵争做优等生,不断开创xx镇“十四五”发展新局面。

“十四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8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4.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5亿元,着力推动xx镇发展质量更高、治理效能更优、生活品质更佳,成为“重要窗口”的靓丽风景,聚焦聚力抓好四方面工作:

1.着力提质增效,在现代产业体系上迈出更快步伐。坚持三产共荣,强化创新赋能、数字赋能,加快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1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4.1亿元。加快推动工业经济转型提质。打造集群化和规模化产业发展平台,实现小微企业入园率70%以上,力争在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上有新的突破,引进投资额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只,5000万元以上项目10只,实现工业总产值70亿元,其中规上企业产值达45亿元以上,规上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2亿元。壮大特色现代化农业产业。推进10个规模农业项目建设,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引进国家级农业研究院或科研机构,力争培育一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举办特色产品展览展示,增强农产品的影响力和信誉力。聚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一核一带三片区九组团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整合山水资源、农业优势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旅游精品路线,举办皮划艇、马拉松等大型休闲体育赛事,努力建成一站式旅游目的地。

2.聚焦内外兼修,在城市能级品质上谋求更多突破。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造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推动xx镇由“小城镇”转变为“小城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调整修编为契机,加快形成“一心一带、三轴五区”的城市发展新布局,完成新xx镇大桥建设工程和章清线改造工程等交通项目,加快打造互联互通的交通新格局。全面提升集镇能级。坚持旧城更新与“三改一拆”、拆后利用相结合,分步对城镇内老旧小区、重要街区、重点片区进行改造提升,稳步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建设;加强商贸设施建设,合理布局金融服务、物流、通讯等网点,“环竹洞湖”休闲居住核心区展现新貌,全方位推进城市更新与功能升级。精细落实长效管理。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健全集镇长效管理机制,通过“雪亮工程”建设实现重要公共空间、公共出入口视频监控全覆盖,实行智慧化、系统化管理,打造平安的居住环境。

3.突出多元共治,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开创更新局面。坚持以创建促振兴。积极开展美丽庭院、美丽河湖和美丽田园等系列“美丽行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持续提升;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五星3A”创建成果,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打造一批新时代美丽乡村。坚持以改革促振兴。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在扩面、提速、集成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广网上办、掌上办、全程代办,运行“代办点+自助服务终端+网格员服务”便民模式,提高群众办事便捷度,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坚持以治理促振兴。推进整体智治,打好数字城乡、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组合拳,建立综合、跨部门、标准统一和资源共享的数字治理平台,增强风险防范、应急救援、防灾救灾能力,大幅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4.坚持以人为本,在实现民生福祉上达到更高水平。增强优质服务供给,实施富民惠民安民,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持续增加,就业创业环境更加优越,实现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到各行政村文化礼堂、医疗卫生服务站全覆盖,到2025年,累计完成社会事业投资1.5亿元。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高标准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加快养老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合理优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布局,解决居民养老难题,力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万元。擦亮地域文化名片,深入挖掘王充、谢灵运、徐三庚、观杰等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做好传承历史、守正创新、物化活化文章,加强对xx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等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场所保护,以文化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和文化论坛等形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全力以赴做好“十四五”开局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也是xx镇奋力建设省级小城市的发力之年,做好新一年各项工作,机遇千载难逢,意义十分重大。

根据镇十三届六次党代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和铸就“生态福地智造新城”总体定位,坚持系统观念,扎实开展数字赋能提速年、文化铸魂提质年、基层治理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大力开展争项目、争资金、争资源、争试点、争荣誉等“五争”活动,着力推进一批产业发展、数字赋能、科技人才、城市功能、民生实事等“五个一批”重大项目,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夺取“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202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财政总收入增长1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工业总产值增长9%以上,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同步增长,完成上级下达的能源和环境指标计划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将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保持“稳”的态势,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

坚持不懈壮大实体经济,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现代产业高地。

1.抓“招商提效”。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借助曹娥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台建设,以现代机械产业园为主阵地,重点关注皇马科技搬迁后退出区域及工业西区100亩招商工作。用好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着力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乡贤招商,力争引进重大项目5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有新突破,完成内外资引进任务。

2.抓“项目提速”。公开出让明机风机、虞申防火等3块以上工业地块,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天行健、荣文风机、冰川灵泉、花坎山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度,协调安信管业、润达通风、显隆空调等腾笼换鸟项目尽早入驻投产,指导天行健、上能、舜曙、全球等企业实施重点技改项目,以优质项目为杠杆,撬动经济增长点。

3.抓“产业提质”。培育优势产业链群,以环保设备(水处理设备)为主导产业,专用设备和建筑新材料为骨干产业,推动“强链”培育、“补链”发展。完成投资1000万元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期)工程建设,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加快心池精品酒店、新江游艇码头等旅游项目建设,争取将樱花谷打造成为国家3A级景区,串珠成线,打造一体化、多样化旅游环线。

4.抓“品牌提亮”。加速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立足猕猴桃、葡萄、茶叶等特色农业,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推进农产品溯源工程,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有效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保护挖掘姜山战斗遗址和红色资源,加大观杰烈士宣传力度,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线路;高质量办好樱花节、舜阳红心猕猴桃采摘节等节会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节会品牌。

(二)释放“创”的效应,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强化创新驱动,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优化创新生态体系,积蓄转型升级新动能,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1.致力科技赋能。通过建立培育企业库、动态监测、专业指导等手段,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争取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省科技型企业5家以上;鼓励企业开展创造发明,提升发明专利质量水平并引进海内外科技人才,争取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确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保持20%增长速度。

2.致力人才赋能。积极打造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深入实施人才新政,积极挖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新增各类人才600名、大学生450名,力争引进“省级领军人才”1名。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大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引育留用管”举措,营造最优人才服务环境。

3.致力改革赋能。完善减税降费落实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不折不扣执行好惠企各项政策,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坚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理念,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服务流程和应用,聚力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和政务环境。引导市场主体提档升级,完成“小升规”2家、“下升上”1家、“个转企”10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家等目标任务。

(三)彰显“美”的底蕴,塑造城市形象“高颜值”。

坚持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实行片区平衡、滚动发展,推动城镇建设由拉框架向提品质转变。

1.提升建设首位度。高质量完成xx镇镇《小城市培育发展规划》、《镇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坚持全镇“一盘子”,聚焦聚力集镇核心区块加以重点突破,加快功能性项目填充,做好〔20XX〕J1等住宅、商业、酒店经营地块的出让和配套设施建设,丰富餐饮、娱乐、住宿、休闲等商业业态。完成总投资3000万元的新区片断头路建设、虞南门户靓化等工程,分步对城镇内老旧小区、重要街区进行征迁改造,积极争创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投入约9100万元完成交通项目12个,启动新xx镇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构筑“外联内畅、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

2.提升管理精细度。加快构建现代城市管理体系,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学校、农贸市场附近等重点路段、重要区域市容秩序管理力度,严管流动摊贩、出店经营、乱堆乱放等现象。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完成投资1000万元的龙浦片、张溪片垃圾中转站建设,切实加强城镇基础设施运维,实行园林绿化、市政养护等市场化运作,持续巩固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果,做强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全面提高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3.提升文化繁荣度。追寻文化溯源,深度挖掘王充、谢灵运等历史名人文化及红色文化,完成王充纪念馆和王充文化建设,完成徐三庚文化交流平台、观杰纪念馆建设,实现统一展陈,打造王充思想研学游、观杰红色纪念游、谢灵运文化游、徐三庚篆刻书法传承游等特色文化线路。坚持以文惠民,新建文化礼堂6家,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礼堂等阵地多样化开展文化活动,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

(四)厚植“绿”的底色,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高颜值”和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打造“全域美”建设标杆。

1.建设美丽乡村样板。迭代升级新时代八大美丽行动,高质量推进美丽廊道、美丽田园、美丽村居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标准化建设和长效管理,打造“五星达标、3A争创”升级版,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全域大花园,打响新时代美丽乡村品牌。

2.打通美丽经济通道。紧紧落实“两山理论”,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加快促成大山古村落、童山湖康养项目、冷湾水库基金小镇等一连串休闲度假项目落地,持续拓宽美丽经济转化通道。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计划,谋划“一村一策”创收项目,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发展多种物业经营模式,增强农村“造血”功能,力争80%的行政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

3.绘就美丽生态画卷。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高标准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加强秸秆焚烧、餐饮油烟、渣土运输巡察力度,PM2.5平均浓度达到33微克/立方米以下。深化对“山、水、林、田、湖”的保护管理力度,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管理,加大河道日常巡查保洁力度,确保全镇所有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100%,植树造林400亩,打造高质量生态体系。

(五)做深“治”的文章,提升民生幸福“含金量”。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立足智能化、精细化、网格化目标,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强、安全感更实。

1.以民生实事惠民。计划投资9000余万元,实施5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2个排涝设施修建、6条小流域整治等水利工程,投资1100万元完成河浮桥等3座桥梁重建工程,投资800万元完成新江、灵运等村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增网工程。推进投资5000万元的xx镇中心幼儿园异地新建工程,盘活扩容优质教育资源,完成投资1000万元的xx镇镇中心卫生院提升工程,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争创省级健康乡镇。

2.以公共服务利民。深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推进社保人群全覆盖攻坚行动,做好低保低边动态管理。加强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力争星级评定持续晋级,完成建设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家,高标准完成上级下达的困难老人和残疾人家庭适便化改造任务,在养老、扶贫、助困等领域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加强新时代国防教育、民兵和征兵工作,推进村级“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投资150万元完成27个村(社)退役军人服务站提档升级。

3.以社会治理安民。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积极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深入实施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强化消防、危化品、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防范和化解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风险。积极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镇村矛调中心运行机制,落实初信初访工作责任,深化“三师三员”回归乡村,投资300万元完成乡贤馆建设,积极推动乡贤参与社会治理。

四、建设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现代政府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将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坚持整体智治、唯实惟先,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牢记执政之始,做到忠诚履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政府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更高水平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开展。

2.把握为政之要,做到依法履职。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依法接受人大工作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提交的议案、建议和意见。完善政府重大事项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度和程序,严格实行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点项目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让政府在“放大镜”和“聚光灯”下履职尽责成为一种习惯。

3.担当施政之责,做到高效履职。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牢固树立比学赶超、创优进位的争先意识,倡导攻坚克难、主动揽责的担当精神,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踏实。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决策由经验判断型向数字分析型转变,逐步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赋能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浙政钉移动办公,打通政府机关内部运行堵点;以数字化手段助企惠民,进一步找准群众和企业所需所盼,精准开展“三驻三服务”,想尽一切办法办实事、解难事。

4.筑牢廉政之基,做到干净履职。认真履行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清廉xx镇”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不低于10%,把更多财政资金用于科技创新、企业帮扶、民生改善。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镇人民,鼓发展之劲、谋发展之策、求发展之效,为铸就“生态福地智造新城”、在打造“重要窗口”中勇当排头兵争做优等生而努力奋斗!

xx市xx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支持监督下,紧紧依靠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序。

过去一年,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面对新冠疫情严重冲击,面对一季度经济主要指标大幅度下降的困难局面,迎难而上,花大力气推动经济逐季回升,全年预计实现税收收入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89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区指标内。发展动能持续释放,全年新引进内资注册项目471个、外资项目5个、区外迁入企业60户。重点园区楼宇企业落地率不断增长,御桥地区楼宇产税同比增长106%。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稳步提升。全年民生投入约5.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超过48.7%。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市河长制标准化街镇,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区复评迎检工作。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奋力夺取双胜利,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全力抗击新冠疫情。

一是迅速行动,坚决守住主阵地。

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第一时间设立全镇统一的防疫决策指挥体系,落实包干责任制,组建机关事业干部防控突击队,统筹做好操作口径细化、信息发布、疫情监测、人员排查、居家隔离、物资保障、社会稳定等工作。不断织密全镇145个住宅小区、5108个楼栋、10个村(工作站)、50个队组、18栋商办楼宇、1195家企业的疫情防控网。

二是因时应势,调整优化防控措施。

全面响应市和新区防控策略从“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动态调整,严格落实上级新的防疫工作要求和行业指引,适时调整我镇防控措施,紧紧盯住小区门、入村口、宾旅馆、流动中、就业岗、冷链等重点区域关键点,建立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扩散和反弹。

三是创新探索,推动实现精准高效防控。

我们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农村地区防疫实现“村内自治”“村村联防”,居民区形成党建引领下的“楼组包干”、党员表率和居民自治的防控格局,企业实现“统筹防疫和推进复工复产达产”两不误,街面做实了城管、市场、安监等多部门联合联动,有效推动沿街商户复工开业。

我们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全力以赴争取最好的结果,切实保障人民生产生活。

(一)“六稳”“六保”取得积极成效。

坚持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稳企业、保就业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落实全市“28条”、新区“18条”,出台实施《xx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减免承租企业房租实施细则》,减免租金1280万元,通过领导干部集中走访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防疫物资供应等问题。推动各类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等场所恢复正常营业。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御桥科创园等一批在建项目全面复工、加快建设,高科西路年底建成通车,美丽街区、缤纷社区、污水治理等一批实事工程完工,看守所管理用房新建工程、艾南“城中村”等一批项目完成清盘,xx楔形绿地配套安置房等项目启动征收签约,新希望一期和恒大2、3号地块完成前期准备即将启动征收签约。大力加强招商引资,优化招商中介考核管理,新签招商机构11家,引进内资注册资金52.5亿元,实到外资2380万美元。引进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25个,注册资金超过25亿元。优化企业服务,回迁企业60家、注册资金2.89亿元,未出现企业非正常外迁。不断加强集资运营管理,加强村级组织运行经费监管,完善落实集体资产租赁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审计问题整改,完成农村集资清产核资,推进镇级集资产权制度改革,镇第一届经济联合社成立运行,xx汽配股份公司IPO进入证监会审核阶段。

(二)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突出民生优先,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兜稳底线民生,围绕“应保尽保”“应帮尽帮”,做好被征地农民落实社会保障,贫困人员纳入城乡居保等社会保障工作,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累计发放各类救助帮困资金7019万元、救助帮困超过8.62万人次。保障基本民生,创新推出“云招聘”“家门口创业”等活动,新增就业岗位1.14万个。精确对接为老服务需求,推进“助餐”“嵌入式”养老等服务项目。村居“家门口”服务提质增效,社区事务事项100%下沉村居,一批群众“急难愁盼”“老小旧远”问题得到切实解决。提升质量民生,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整新45万平米,建成8个美丽街区、5个街角绿地,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竣工,3个外墙保温维修项目春节前完工,“15分钟服务圈”公建配套补缺点位基本建成。20XX年镇十大实事工程推进有序,但受疫情、业委会换届等因素影响,其中,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健康体检、非机动车停车库综合改造、小区技防升级改造等三个民生实事项目暂缓实施或调整。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创编文化新作11部,文艺比赛多次获得市级区级奖项,积极参与xx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成功举办xx镇第六届运动会,获得5个区级比赛团体第一。“浦东说书”传习所项目建成投用。

(三)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科技赋能,重心下移,着力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有力推进。“4个网格、6大联勤联动站、69个村居三级联动”的架构基本形成,垃圾分类智能管理、河道水质监测等一批重点应用场景投入实战。建成村居智能化微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一屏统看、一网统管”。“沿街商铺垃圾分类智能化1234工作法”和“城市管理智能码一码通用工作机制”成效初显,即将在全区层面试点。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效显现。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河道水质全面达标。销项拆违清库任务提前完成,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长”。土地管理持续加强,土地减量化工作有序推进,全年新建绿地3800平方米、公益林610亩。沪南路xx段景观提升,塑造优美的城市天际轮廓线。社会治理创新持续深化,居民区分类治理试点、“党建引领路长制”试点有序推进。做好信访稳控工作,加强社会矛盾调解,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建设迈上新台阶,做好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防汛防台等工作,城市运行安全有序,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大力做好人民武装、双拥、统战、司法行政、纪检监察、妇女儿童、人口计生等工作。

(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依法行政、廉政优政并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基层大调研求真务实,紧盯小区分类治理、沿街商铺垃圾分类、为老服务等重点问题,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破解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旧住房修缮、老年人用餐等治理难题。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成立镇全面依法治理委员会,做好法治建设责任制签约,制定落实依法治镇工作要点,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查力度,专业律师进村居实现全覆盖,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完成1827份民事经济领域合同法律风险排查和落实分类整改,推进“家门口”法律服务基层示范点、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工作,做好“七五”普法。切实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完成审计项目232个,核减资金1793.81万元、核减率5.25%。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对26个重点项目实施预算绩效评价并落实跟踪管理。完成150个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廉政风险排查,举一反三增强规矩意识、红线意识。加强执行力建设。围绕全力保障重点工作落实,及时发出督办通知单,建立“问题清单”并逐一落实“整改清单”,相关督办事项全部完成。自觉主动接受镇人大法律监督,媒体的新闻监督和群众的社会监督,认真做好镇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办理工作。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镇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坚强防线;在推动发展中,苦干实干、奋勇拼搏,书写了xx转型发展的新篇章。在此,我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全体劳动者,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向全镇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新冠疫情影响依然存在,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招商引资日趋激烈与安商稳商难度日趋增强并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统筹力、实效性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创新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深化;对“急难愁盼”“老小旧远”等治理难题的破解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镇域生态环境品质有待进一步改善。对于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积极作为,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努力贡献更多xx智慧,创造更多xx样板。

二、2021年主要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xx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经济潜力大、城市功能强、治理环境优、群众生活好的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区,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税收总收入34亿元以上,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左右,完成新区下达的招商引资、安商稳商和就业指标。

2021年要高度关注国内外疫情防控的新情况,践行伟大抗疫精神,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精确化疫情防控,继续压紧压实防控责任,进一步完善相关防控机制和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反弹。要持续推进稳经济保就业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生产生活。要扎实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等事件的应对能力。

2021年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第一,聚焦增强新动能,着力稳增长、优结构。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科技创新、大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上,着力提高产出密度和发展潜力,不断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大力培育经济新动能。抓住张江科学城扩容和金色中环经济带建设的契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瞄准创新经济,引进一批科技企业、高端研发机构和新经济、新产业项目。瞄准大健康产业,引进一批涉及健康类的研发、销售及其相关上下游企业。瞄准现代服务业,引进一批专业服务机构、数字服务企业、总部经济项目。瞄准园区经济和楼宇经济,持续开展“扫楼”行动,精准挖掘行业“黑马”和新经济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加快集聚一批优质企业。

打造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快推进新希望产业园、御桥科创园发展,支持重点经济园区、重点开发地块与周边高能级园区产业对接、功能对接,理顺协调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把新希望产业园一期打造成科技类、总部型基地,把御桥地块打造成承接张江创新经济、陆家嘴和世博前滩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地。

加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坚持以功能集聚性的效益吸引企业,以优质专业的服务吸引企业家和创业团队,研究出台镇域“十四五”产业发展导向和产业政策,打造xx招商引资的核心优势。要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和集资企业招商服务责任,建立完善“全员招商”工作格局。要对接现有优势龙头企业,围绕产业上下游重点环节开展“产业链招商”。要围绕在地知名企业“梅开二度”,推动新版块、新业务落地xx,开展“主动招商”。要完善实施“专业招商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做大做强“中介招商”。要用好商会协会等经济平台,积极开展“以商招商”。要紧盯重点开发地块、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强与区职能部门、开发集团招商对接,开展“合作招商”。要围绕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扩大重点企业服务范围,加快企业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优化实施好人才公寓、企业家关爱等安商稳商留商的各项政策措施。

推动集资规范高效运营。切实发挥经联社决策监督职能,推动村级经济合作社完善决策程序和决策机制,强化村级财务监管,强化镇级集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提升对外投资管理能力,推动镇属集资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审计整改落实,优化完善汽配股份公司内控机制,有序推进新厂房建设和生产搬迁,稳步推进企业上市,引导鼓励集资汽配板块产能外迁企业,开展“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经营模式。

第二,聚焦“急难愁盼”“老小旧远”,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在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上努力实现更大作为。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就业举措。精准服务重点人群,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就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创业帮扶和就业援助。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依托园区经济、楼宇经济发展,推动创造更多岗位。同时,要做好被征地农民落实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工作。

强化养老服务。加快杨莲路养老院建设,推进养老服务设施网点布局,整合辖区各类养老资源,打造体系完善的养老服务圈。下沉养老服务资源到村居,提供微型日托、微型助餐网点等触手可及的服务。扩大“智慧养老”服务,拓展“一网统管”场景应用,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精准化、精细化。

做实做细“家门口”服务。围绕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着力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新、鹏海东区和西区雨污水改造、美丽街区缤纷社区、新建御桥养老院等民生实事工程,加快推进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非机动车停车库综合改造、高层住宅电动车入梯智能阻止系统等小区治理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加快落实独居老人关爱工程、“三百工程”、新增1800个就业岗位,把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配送到村居。进一步完善“15分钟服务圈”,让群众的家门口烟火气更足,生活味更浓。

开展好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镇级媒体建设,提高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办好镇艺术节和第七届“缤纷长三角·浦东xx杯”曲艺邀请活动,争取在xx市市民文化艺术节和浦东新区第八届运动会上取得佳绩。推动“浦东说书”传习所内涵建设。

第三,着眼更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提高城市建设品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突出生态品质和宜居宜业,推动实现高质量城市化。

优化镇域规划。对接市和新区“十四五”城市发展规划及“金色中环”建设的步伐,从xx镇区位优势、地理资源和产业基础出发,研究确定镇域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支撑经济提质增效和区域转型发展。加快xx楔形绿地规划批复落地,推动上农批等重点开发地块规划调整,推动御桥地区、xx老集镇“城中村”地块建设方案优化完善。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是加快征收动迁清盘,轨交13号线xx站等历史遗留老项目要尽早清盘。新希望产业园一期土地储备、xx楔形绿地国土非居部分两个已启动地块要加快推进征收签约、尽快清盘,老集镇“城中村”项目协议置换转征收做到全覆盖。xx楔形绿地国土非居部分其余五个地块、鹏海动迁基地土地储备前期开发、南新地区新建中学等新开基地和项目要抓紧启动征收工作。

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开发。要加强与区级开发集团合作对接,跟踪好项目进展动态,服务好项目建设。御桥科创园,已开工地块要争取年内早出形象,余下地块要争取早日开工。

艾南、南新“城中村”动迁安置房项目年内要争取竣工,2个地块商品房项目争取加快开工,剩余土地加快拆违尽早形成净地出让。同福“城中村”地块,保障房项目要加快建设,商品房项目要加快启动开工。老集镇“城中村”地块,要加快启动市政配套建设,加快净地地块项目开工。

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美丽家园”建设,重点是继续建成一批美丽街区和缤纷社区项目,实施一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新工程,推进一批雨污水改造项目,推动一批绿地和公益林项目建设,提升市容市貌和空间品质。继续深入“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是巩固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成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第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着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自治共治,提升社会治理成效。

加快推进智慧化治理。运用科技为管理和服务赋能,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高效、更便捷、更准确。深化“一网统管”,加快神经元感知节点布设,在沿街商铺管理、小区治理、消防安全等领域推出一批新的应用场景,深化“一码通用”试点推广,破解“城市管理乱点趋零化”难题。

强化基层综合执法。加强村居联勤联动站建设,切实推动村居委牵头,公安、城管、市场、安监等工作力量下沉,明确各方职责、梳理工作流程、强化三级联动,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以新一轮镇级机构改革为契机,理顺体制机制,充实执法力量,构建“三级联动、上下结合”的基层综合执法体系,提升执法成效。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基础在基层,落实靠基层。做好村居委会、业委会换届选举,优化“家门口”服务和治理功能,推进基层减负增能。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小区分类治理,扩大民主协商平台和领域,创新自治载体,推动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切实破解乱停车等一批治理难题。推动混合型小区统一收费标准,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对“三失青少年”的关爱,引导他们走向社会自食其力。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深化平安建设,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持续做好人民武装、双拥、统战、纪检监察、司法行政、人口计生等工作。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对接市、区考核标准细化强化“一网统管”城运绩效考核。提升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工作成效,建立健全美丽街区、缤纷社区、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常态化养护管理机制,推进雨污水改造、土地减量化、户外招牌和户外广告整治,完成违建清库任务,确保新增违建“零增长”。全力做好国家卫生城区迎检复评工作。强化危化品、建筑施工、食品药品、地下空间、消防等安全监管,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各项生态环境保护的部署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重点、落实责任,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力推动解决农村地区污水纳管、建筑工地扬尘等突出问题。要注重全面排查和系统整改,追根溯源,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优化综合管控,强化督察督办,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健全日常巡查、联勤联动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镇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要下更大功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建设,切实承担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

讲政治讲担当。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四史”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学透弄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理论精髓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全力落实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推动实现xx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新一轮镇级机构改革为契机,优化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到位,确保区级下放事权接得住、用得好。理顺体制机制,充实执法力量,提升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强化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夯实区镇协同的经济发展、企业服务、安商稳商的工作机制,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招商引资全过程。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强化全面依法治理委员会职能发挥,依法依规落实各项工作。强化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持续推进政务公开,科学制定政府规范性文件。加强政府和基层法律顾问工作,有效应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有效规避各种经济法律风险。自觉和主动接受镇人大法律监督,重视司法、舆论和社会监督。

大力推进政府效能建设。以落实审计问题整改为着力点,积极采取措施堵塞漏洞、改进工作,建章立制,确保审计整改落实到位。尤其是要聚焦公共资金使用、公共资源配置、集资运营等重点领域,强化审计监督和审计结果运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内控制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科学编制工作预算,推进工作进度促进项目支出,充分发挥出财政资金引导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锤炼更加严实的作风。严格执行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从严管理干部队伍。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各种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关心关爱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成长进步,支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想干肯干能干和干成事。以零容忍态度反对腐败,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时刻“心中有群众、心里有工作”,勤俭节约,勤勉工作,善作善成,努力创造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推动发展。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砥砺奋进、继往开来,为实现xx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xx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4)

一、20XX年主要工作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极不平凡、极其不易的一年。面对发展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等多重压力叠加,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咬定发展不放松,答好疫情影响“加试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美丽幸福新xx建设迈出新步伐。

——疫情防控打赢保卫战。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镇上下团结一心,通过组织部署到位、宣传发动到位、保障协调到位、思想教育到位“四到位”工作方法,构建起“点线面”网格化立体防控体系,确保排查管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

——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年初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我们与时间赛跑,快马加鞭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57亿元,增长5.1%;实现财政总收入8367万元,增长5.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5113万元,增长10.3%;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5.9亿元,同比增长14.7%;完成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55亿元,同比增长40.4%,引进内资7456万元。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展开,PM2.5平均浓度得到明显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和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河道水面保洁机制逐渐建立,全域常年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人民群众增添幸福感。实打实办好总投资9200万元各项民生实事工程。实现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续保率99.5%,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新参保160人次,失地农户参保80余人。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六个方面:

1.齐心协力抗击疫情,迎难而上彰显担当。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做到“两手硬、两战赢”。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严格执行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制定应急预案,设立镇级卡口4个,村级卡口28个。领导干部带头包点驻村,第一时间采取封闭式管理,24小时值班值守。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全方位抓好外防输入工作,加强重点人员排查、健康监测和重点区域管控,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阶段性胜利。坚决打赢复工复产攻坚战。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实施“六稳”“六保”工作方案,加速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解决复工复产等各类问题42件次。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提前复工,实现经济指标上半年转正、全年增速高于上半年。

2.着力做强实体经济,发展实力持续增强。这一年,我们攻坚克难稳增长,进一步筑牢发展根基。工业经济稳中求进。根据全市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35条政策和实施细则,鼓励支持企业基础再造、数字转型、绿色制造、品质提升、产业链升级,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1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8.5%。工业园区加速整合。制定工业园区整治方案,优化产业布局,初步形成规模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完成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整治提升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工业园区提档升级。整治“低散乱”12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家,新增市场主体195家,持续推动“僵尸”企业“腾笼换鸟”,恢复利用闲置厂房3.1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土地75亩。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商贸服务业不断升级,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实现服务业投资2392万元,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55亿元。农旅融合加快推进,成功举办20XXxx“四季鲜果之旅”二都杨梅采摘节系列活动,杨梅销售收入超1.6亿元,其中电商销售超1500万元。振兴乡村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5个村达到50万元以上,五夫村首次超过100万元。

3.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动能不断积聚。这一年,我们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改革提能力。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创优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能力。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结合“三驻三服务”的“区级统筹、条块联动”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助推便民利企“一件事”改革。精准招商添动力。紧盯长三角先发地区,秉持招好商、招大商理念,全力招引江浙沪大项目、好项目。共洽谈项目13个,签约锐新装饰、锦升电气等项目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只,5000万以上项目1只,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5719万元。创新驱动激活力。抓住供给侧改革的契机,实现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鼓励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家,6家企业获评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实现规上企业研发经费4896万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71万元。

4.汇聚提质优品合力,城镇功能逐步完善。一年来,我们坚持提升城乡品质,在有温度中建设,在求精度中管理,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土地集约有效利用。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审和相关村庄规划,完成凤凰山用地控制性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做地速度,盘活“四未一低”土地,完成批而未供19.62亩,完成目标任务140%,用而未尽利用33.18亩,完成目标任务332%,低效用地再开发52.74亩,完成目标任务211%。基础建设快速推进。加快构建畅通便捷的农村道路网,完成牟山道口区域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岭下王-倪岙农村四好公路、贾家-新横塘公路大中修工程、横塘-徐家岙公路亮化工程、百夹线段亮化、新时代美丽公路两侧整治等工程。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建设美丽乡村2.0版,实施春晖村、二都村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完成东七里江、西七里江美丽湖河创建,白马湖村、鲁溪闸村河道整治建设有序推进。投资900万元新建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站、购买垃圾桶和收运车辆,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完成西陡门水乡民居EPC试点安置小区交房工作。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福祉不断增进。一年来,我们坚持改善民生福祉,解百姓之忧,办百姓之需,努力交上一份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民生实事稳步推进。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抓好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实施恒翔路建设、二都小流域整治、美丽乡村公路等项目建设。受理城乡居民医疗费报销、特殊门诊办理等3545人次,累计发放低保救助金300余万元。启用镇级居家养老中心,实现各村星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全覆盖。困难农户住房救助10户,对5户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对13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科教文卫全面发展。推进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成立镇新乡贤联谊会,召开第一次侨联大会。xx镇中积极创建绍兴市现代化学校,拓宽横塘小学入口道路。新建xx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个、村文化礼堂4个,新建经叔平先生生平事迹陈列馆1个。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安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全面落实“三师三员回归乡村”,实现镇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覆盖,化解重大矛盾28起,共受理各类信访件547件。狠抓积案化解,坚持一手抓遗留问题解决,一手抓初信初访调处,各类信访矛盾有所缓解,全进京访登记为零,治安事件下降36%。围绕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社会稳定持续向好。

6.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打造廉洁高效政府。一年来,我们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竭尽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始终坚定讲看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政府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始终提振精气神,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夙夜在公、奋勇攻坚,定期对重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各类项目的推进情况及机关干部的日常工作情况等进行检查,有效促动政府工作效能的提升。始终强化执行力,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持续强化审计监督,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过去一年,我们在奋力攻坚中排除万难,我们在上下同心中增添信心。xx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稳中育新,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依法监督以及人大代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上下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xx建设和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xx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重;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有待加强,高端创新人才、创新团队仍然不足;城乡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环境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任务艰巨;镇、村两级经济持续造血功能不强;政府职能转变仍需加强,工作落实不够到位,群众办事还有诸多不便。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十四五”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五年,也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的关键五年,更是xx镇创新突破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我们将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与全镇人民一道,同心同德、砥砺前行、顽强奋斗,以“打造特色边界经济、建设美丽城东花园”为目标,全面开启xx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新xx,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高水平“创新强区、品质名城”贡献xx元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一是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

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3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产值达到39.85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1.1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实现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长20%左右。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园区建设更加完善。

二是创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重要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等取得新突破,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方式。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有新突破。

三是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

集镇功能布局更加优化,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实施,乡村路网更加完善。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交通、旅游、水利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发展协同性明显增强。美丽经济转化通道进一步拓宽,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生态颜值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更为优质均衡。

四是生态文明彰显新优势。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成效进一步巩固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环保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实现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

五是民生福祉再上新台阶。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六是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

三、奋力开创“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xx镇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根据镇党委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主线,在产业体系升级、乡村品质提升、基层基础强化、民生福祉增进等方面出新出彩,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结合“十四五”规划,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202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以上,其中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0%以上,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我们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力促经济健康发展

1.培优做强工业实体。鼓励支持现有规模企业、骨干企业提升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力培育支柱产业。持续开展园区企业“腾笼换鸟”和闲置用地清理盘活,坚决淘汰高能耗、高风险、高污染、低效能的企业,确保土地、资金、资产等要素高效集约利用。坚定不移推动企业梯度升级,完善“小升规”、“下升上”培育奖励机制。

2.推动园区扩容升级。积极打造小微企业园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与整合,提供相关要素保障,做到“疏堵”结合,继续投入150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高环路、创意路等道路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工业园区管委会实体化运作,配强配齐园区管理队伍,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发展的热度。

3.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现代服务业政策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以“党建+杨梅红”展馆建设为契机,拓宽“支部+电商”营销模式,实现电商收入新突破。提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依托二都杨梅、白马春晖两张金名片,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旅游项目,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

(二)突出抓好改革开放,全力激发经济活力

1.全面落实精准招商。“筑巢引凤”,以良好的政策优惠和配套环境吸引项目落地,坚持“一平台一主导产业”政策,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招商措施,激活杨梅文化、春晖文化等,打好乡贤感情牌,用好文化新品牌。

2.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尊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活动、发明专利、产学研合作“全覆盖”。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管理和服务,力争全面申报各类专利不少于10件,成功申报浙江省科技型企业不少于5家。

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三驻三服务”活动,建立联企协调解难机制,完善“一企一议”协调服务机制,常态化为企业排忧解难。探索引入“安全生产”、“环保管家”第三方服务模式,让专家为企业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开出“处方”。加大惠企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畅通惠企政策渠道。

(三)突出抓好城乡建设,着力提升发展品质

1.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发挥规划引领调控作用,合理安排产业结构,科学布局集镇空间,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旅游规划等“多规融合”。完成xx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开展重点地区城市设计,争取完成村庄规划全覆盖。充分发挥xx地理位置优势,结合实际打造具有特色边界经济、美丽城东花园式虞东精品文旅名镇。

2.抓牢做实项目建设。推进投资1000万元的人民东路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抓好投资2500万元的“党建+杨梅红”展馆建设进度,完成投资400万元的美丽乡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启动风情旅游线整治提升及牟山道口东大门建设。依托交通强区行动布局全镇路网建设,构筑外联内畅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结合八大美丽行动开展美丽城镇、美丽园区等建设,优化布局,着力补齐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3.深入推行精细管理。坚持“分类治理存量、联防共治增量”工作思路,继续加大违建执法力度,开展出店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学习“一支队伍管执法”相关经验。加大垃圾分类工作宣传推广力度,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建全收运处理体系,启用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站。

(四)突出抓好美丽经济,硬核推动乡村振兴

1.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定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规划,推动农村三产深度融合。

2.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培强扶优消薄”工程,兑现集体经济增长奖励,鼓励培育“一村一品”,积极谋划镇级物业联建项目,做大做强杨梅等特色产业,打响xx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品牌。规范农村“三资”管理,鼓励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3.提升巩固生态环境。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依法加强秸秆禁烧监管,推进精细化、差异化、网格化、常态化精准管理。积极创建美丽河湖,对镇域范围内河湖进行整治提档。巩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果,以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补齐管理短板,提升集镇管理水平。

(五)突出抓好民生福祉,全力保障和谐稳定

1.扎实做好社会保障。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加大就业创业服务,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大社保基金征缴力度,持续推进社保人群全覆盖攻坚行动。进一步规范低收入农户动态管理,全面完成动态新增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均衡完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医疗资源软硬件配置,积极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继续做好殡葬改革工作,启动镇级公墓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4个村的文化礼堂,启动3个村的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加强科普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3.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加快推进综治中心、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开展全镇农村房屋摸排和危房整治工作,巩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一般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支持工、青、妇等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将持续推进政治建设、法治建设、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强化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政府各领域工作中,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镇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强化法治建设,提高治理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学法普法、用法守法,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着力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持续推进诚信政府建设,以政务诚信促社会诚信。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效能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坚持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重点工作项目化、责任化、具体化,形成工作有部署、有督查、有考核、有问责的闭环机制。持之以恒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落实力。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防腐能力。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转作风,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维护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奋斗成就梦想,实干铸就辉煌,笃行向上,登高望远,方能不畏浮云遮望眼。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抗疫精神,汇聚起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按照“十四五”既定发展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为“打造特色边界经济、建设美丽城东花园”而努力奋力!

xx区xx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5)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明显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省乡镇人大工作示范点”、“省森林小镇”“广州市示范中心镇”“广东省中心镇”等荣誉称号,为未来一个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十二五”期间,我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53亿元,累计完成税收收入23.72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8.19亿元,累计完成税收收入71.78亿元,与“十二五”相比,均取得显著增长。20XX年,实现全口径税收收入20.6045亿元,同比增长29%。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25394平方米,同比增长210.97%,完成商品房销售金额38.91亿元,同比增长226.52%。实际利用外资5023万美元,同比增长4923.29%。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组建疫情战斗队37支,全面动员119个党支部、3000多名党员加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建立健全“四个三”工作机制,构建“4+2”隔离体系,深入开展地毡式排查,做好重点疫情发生地区返回人员的追踪、筛查、登记和管控,累计排查涉疫人员2301人次,境外返穗60多人,全力做好重点人员的健康服务管理,积极做好重点地区疫情应对工作。认真落实新塘高格酒店、雅思酒店两家驻点酒店的安全监管常态化工作,加强筛查,对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逐一跟踪落实整改,形成闭环管理。今年以来,辖区无确诊和疑似病例报告,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进行。

产业项目稳步推进。发挥辖区交通、区位、土地资源等优势,通过积极主动“走出去”、敞开大门“引进来”的方式,加大“三引”工作力度,搭建高质量招商平台,加快xx科技园、xx产业园等优质平台载体建设。“十三五”期间,总计落户落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xx实验学校、保利中航城花园、恒大山水郡、时代丰鼎花园、东玥台、侨建御溪世家、恒大紫荆府、xx村全面改造项目、广州龙城国际康复医疗健康中心项目、中驰车福-维龙华南电商产业园、“xx味谷”美味创新工场、xx村总部商住项目、天维大厦等18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537.38亿元。

已过会龙城国际康养科技园项目、丰树广州国际食品智能生产基地和华南供应链采购配送中心、宏辉果蔬粮油调和加工和速冻食品生产加工配送基地项目、阿里巴巴新零售华南运营中心、中国供销商贸流通综合产业园等5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高达88.8亿元。

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扎实开展xx产业园、xx科技园征地报批工作,加大对xx科技园、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及用地指标支持力度,有效保障项目落地。目前科技园已征地约2300亩,产业园已征地约1508亩,中驰车福已获用地批复,正开展“三通一平”;众口味、丰树食品、宏辉蔬果等项目地块报批材料有序推进,拟分区按顺序开发,逐步报批。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东北货车外绕线项目、北三环项目、花莞高速、地铁21号线顺利完工、新白广城际轻轨项目施工建设顺利推进。启动团结小学北规划路、新城大道、福宁大道等道路建设,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完成全镇35个行政村村道建设和修复,引领我镇基础设施水平稳步提升。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启动防洪排涝补短工程,已完成6宗工程建设,另9宗建设中,预计今年12月底前完工。着力解决村民“饮水难”,完成对官塘村、慈岭村和九和村的供水改造工程,另22个村的第三轮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实施中,预计今年12月完工。

(二)加快改造升级,实现城市更新提档升级

城镇发展空间华丽蜕变。抓好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以加强土地管理为抓手,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高标准修订《xx镇总体规划修编》、《xx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镇福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全镇30条远郊村的新一轮村庄规划。扎实推进xx村、泮霞村、霞迳村三村全面改造工作,并逐步启动其他条件成熟村的旧改工作,促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加速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流转,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旧厂实现腾笼换鸟、华丽转身。建立碎片化土地置换、注重连片土地整合,充分释放发展潜能,全面提升城乡发展质量。

旧村改造提速增效。“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xx村、泮霞村、霞迳村的旧村全面改造工作,积极发挥镇、村、社干部的三级联动作用,互相配合积极推动旧村改造提速。其中xx村整村累计收楼1094栋,占千栋任务进度比例109.4%;累计拆除924栋,共计275962平方米。另有2栋安置房加快建设中,预计2月主体建筑全部封顶。

旧厂收储扩面提质。“十三五”期间我镇共收储出让了永飞纺织厂、xx综合厂、丰鼎厂等19宗国有厂房,收储面积达到1085亩,出让面积达878亩,出让金额达178亿元。去年以来,共有6宗次地块成功出让,涉及采神、城高、通用、枫源化工、东新实业、嘉惠装饰和东方雨虹等项目,出让面积417亩,出让金额达85.5亿元。已收储待出让地块1宗(三迳村友晟项目),收储面积约48亩,预估出让价格达5亿元;项目库待收储地块共10宗,面积共约526亩,其中8宗旧厂项目较成熟,计划今年收储并出让,面积约266亩。

(三)城乡环境整治成果突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振兴成效初现。“十三五”期间,我们紧紧抓住乡村振兴这一机遇,立足实际,找准切入点,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对标省文明村镇创建标准,在乡风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创建活动开展等方面多措并举,成功将濠迳村、五联村创建成为广州市文明示范村。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绿天然、一衣口田、优农家庭农场等优质农业项目做大做强,强化农业技术支持,提高果蔬品质产量。重点发展优质水果种植等重点产业,三星村(丝苗米)、南池村(杨桃)、茅田村(杨桃)成为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积极培育品牌效应,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三星村农民丰收节”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污水管网建设提标扩面。城镇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和S118线(风光摩托车厂-九和桥段)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已全面完工并具备通水条件。实施xx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截至20XX年底,xx污水处理厂COD、氨氮浓度同比分别上升75%、133%。农村生活污水纳污基本实现“两个百分百”目标,南北两个片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供水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共铺设生活污水管网约512公里,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站点162个。

垃圾分类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宣传持续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宣传活动23次,组织发动入户宣传156次,做到入户宣传全覆盖,知晓率达100%。完成两社区、10个小区分类投放、分类运输体系构建,并已进入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分类参与率达100%,准确率达80%。高标准完成农村643个分类投放点升级改造。全镇可回收利用率达年目标38%以上。不断地巩固完善“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垃圾分类成效初显。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域推进污染防治,集中整治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及固废危废综合治理。高标准落实“河长制”,开展源头减污挂图作战,全力推进黑臭河涌流域范围“散乱污”场所的清理整顿工作,共完成“散乱污”场所整治513家。初步解决城北涌、银湖水库生活污水直排河涌,河涌恶臭整治初见成效。全面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全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对涉水污染源实施全覆盖、无盲点的全方位打击态势,切实把源头减污落到实处,确保国考大墩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四)民生投入不断加大,居民幸福感持续增强

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公共卫生项目支出约440余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健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辖区内无确诊和疑似病例报告。对xx医院、福和医院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福和卫生院住院大楼,新增住院床位108张。积极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一元钱看病”民生工程、“家庭医生”和农村妇女“两查”等民生项目。构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持续完善我镇5G网络建设。新增5G基站150座以上,人口密集区基本实现信号覆盖。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力稳就业保民生,落实上级保基本民生工作要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确保就业局势稳定。积极联系年后用工缺口企业参加“春风行动20XX”线上招聘会、“零距离”就业现场招聘会,为求职者拓宽求职渠道,共提供938个就业岗位。新增转移就业人数825人。以长者需求为导向,推动家政服务扩面延伸,实施养老大配餐服务提升工程,长者饭堂服务对象达到300多人。提高困难对象救助水平,解决低保对象看病难问题,设立“一门受理”窗口,为困难对象提供临时医疗救助154人次,住院零星报销36人次,救助门诊184人次.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广外xx实验学校已于20XX年9月顺利招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汇政双语学校签约落地,新建xx镇第三小学、xx镇第一小学两所公办小学,千方百计增加公办学位,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普惠性质的优质教育资源。共新增公办小学学位2160个,近三年来,为来穗人员子女解决小学约600个学位,中学约350个学位,共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共665个。

文化旅游事业取得新进步。推动亚生园艺生态文创园区、“果玩”文旅项目建设,打造xx旅游新亮点。重新修缮坳头围龙屋,活化传统古建筑。推动xx图书馆xx分馆建设,xx分馆于20XX年12月31日正式开馆,累计图书借阅量达13865册,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共43场。建设区级廉政教育基地,清献园于20XX年5月17日正式开园,超过万名党员干部、市民群众来此参观学习,接受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活动,放映影片80多场次,大大丰富村民的夜间文化生活。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我镇共登记了151440人,其中户籍人口98490人、外来人口55689人、户籍外出人口35965人。武装、档案、保密、计划生育、来穗、妇女儿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社会事业都取得新的进步。

(五)社会治理持续深化,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

基层治理提新格局。强化综合治理智能化水平,建成智慧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接入全镇1721支高清视频监控。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处理各类信访案件216宗,12345政务热线工单4391宗。强化区域联防整治,有效压减警情,20XX年全镇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0.9%;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摸查涉黑恶线索25条,均已全部办结。扎实开展禁毒工作,在册吸毒人员管控率100%。

严守安全底线红线。顺利通过广州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示范单位复评验收,坚决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十三五”期间共检查企业5044家次,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处10945处,立案78宗,罚款197.3万元。全面提升交通安全,实施道路交通设施升级改造,在S118线简塘段、省道九和村路段、福和圩路段建设治超执法点,设立18个交通安全劝导岗,配备69名劝导志愿者。深化农村消防基础建设,完成全镇37个村(社区)的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为重点村(社区)配备了25台消防摩托车,对58户独居孤寡老人和低保户住宅老化电线进行升级,进一步改善消防安全环境。

村(居)换届顺利完成。严格村(居)换届选举工作纪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密切跟踪村(居)换届选举工作。整个选举过程依法依规、平稳有序,镇党委规划人选全部高票当选。其中,一次性选举成功率100%、参选率99.24%、一肩挑比例100%、交叉任职比例91.6%。

严查严控违法建设。保持查违、控违、拆违严打高压态势,为优化空间规划提供用地保障和关键支撑。坚持“减存量、零新增”的工作原则,依托各村(社区)、挂村部门的网格化巡查、无人机巡查等查控手段,将新增违法建设控制在萌芽状态,“十三五”期间,我镇共拆除违法建设139.44万平方米,20XX年拆除涉水违建161宗,拆除面积约57952.76平方米。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五年;是我们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开创高质量发展的五年;是我们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五年。特别是去年,我们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疫情考验,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回顾五年来xx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一是必须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三是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勇挑重担、负重前行,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经受住了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镇人民和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全镇人民和关心支持xx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外来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压力增大,经济总量小,现有规上企业数量少,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龙头支柱企业。二是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可开发资源受限,产值增长点有限,在疫情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三是乡村振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项目未落地见效,乡村振兴基础薄弱,用好用活土地、农、林、水等政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点子、新路子不多,生态旅游产业元素单一、规模偏小,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四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建设发展仍然滞后,水网、电网、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社会民生事业与人民群众期待仍有不小的差距,人居环境质量有待提高,高质量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在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六是政府效能提升还不够到位,部分干部职工缺乏工作“一抓到底”的精气神,进取精神、担当意识不足。对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正视短板问题,认真履行职责,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全力确保经济社会取得新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广州市推动全面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xx区在“双区驱动”的引领下,建设中部生态新城,打造大湾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活动之都,都给我镇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充分依托xx科技园、xx产业园、xx西站等重大战略平台优势,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强化交通基础设施路网的规划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断改善和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目标,激发xx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按照上述目标,我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谋划示范项目,以园区建设为核心,实现产业培育平台提质增效。

抢抓发展机遇,用好用活各类支持政策,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投资便利化等方面下功夫,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经济开发区“两区驱动”为抓手,依托xx知识城、广州科教城“两城联动”的双优势,导入港澳元素,壮大总部经济和平台经济,同步开展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项目引进入驻工作,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极大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强化土地要素保障,释放投资活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托xx西站片区规划,积极布局现代物流,推动中驰车福-维龙华南电商产业园、阿里巴巴新零售华南运营中心、“xx味谷”美味创新工场、丰树广州国际食品智能生产基地和华南供应链采购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

二是夯实发展根基,以产业兴旺为目标,实现乡村振兴成果提标扩面。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把产业兴旺放在第一位,结合农村资源禀赋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扩大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扶持农业综合体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省级龙头企业一衣口田、绿天然、德权渔业、亚生园园艺等优质农业项目做大做强,布局发展丝苗米、花卉、特色水果等产品,引进培育超亿元、超千亩优质农业项目,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确保农业产业经济稳中向好。加快培育发展绿色产业,引进农旅龙头项目,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一村一品”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一衣口田亲子农场及田客一号、山水草鲩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亚生园艺生态文创园区、果玩等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绿道碧道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一农村改革主线,强化农业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推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持续开展农业耕地“零弃耕”工作,推动农村承包地规范有序流转,辐射带动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壮大,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三是完善基础配套,以城乡融合为抓手,实现公共服务设施提量增质。

完善xx镇主要交通路网,加快二横路乌石路工程、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输电线路迁改、土方平整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促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结合城镇重点项目开发建设,加大农村生活污水管网维管力度,打造实用性碧道系统。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龙城国际康复医疗健康中心、星安居、颐养中心项目以及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项目共同发展,提供涵盖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照护服务。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居民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推进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一元钱”看病惠民政策,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生育支持体系,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健全计划生育家庭帮扶工作制度。

四是创新社会治理,以法治政府建设为主线,实现基层治理水平提效提质。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紧紧围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及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公正执法,全力营造法治氛围,做强公共法律服务。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夯实基层工作根基,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优化“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用好党群服务中心、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等服务载体,充分扩大和稳定就业,大力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全面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加大监督力度,集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2021年政府工作,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xx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宜业宜居宜游优质生活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高质量推动xx建设和管理工作向品质化方向大踏步转型,奠定“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我镇将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经济发展要实力推进。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严格按照要求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住防线、守牢关口,进一步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抢抓“三城两区”发展重大机遇,坚持产业园区带动战略,深入推进产业园和科技园范围内地块用地报批工作,为项目进场解决用地问题,力促景誉、奥名、中驰车福-维龙华南电商产业园、xx村总部商住项目、广州龙城国际康复医疗健康中心项目加快建设,促“xx味谷”美味创新工场项目、丰树广州国际食品智能生产基地及丰树华南供应链采购配送中心等项目加紧落地。积极顺应广州市与xx区的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兴产业,加快储备一批具有支撑力、带动力的项目,为全镇持续发展增添后劲。持续推进恒大山水郡花园、时代丰鼎花园、东玥台、中铁建国际公馆等房地产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增长,以新兴产业项目拉动xx经济稳步发展。

二是城市更新要借力成势。

积极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城市更新项目确保城市更新工作奋蹄扬鞭、爬坡过坎。加强镇、村、社三方联动,扎实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着力推动xx村地块二千栋目标拆除任务、并全面启动地块一的签约工作,加快泮霞村、霞迳村旧村改造步伐,抓好村级留用地开发利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引入新兴优质产业项目,并逐步启动其他条件成熟村的旧改工作,加快xx村安置区建设。全力推进琦珂天禄、寰通、双通、标榜、宝翼、天时制罐、慧谷、川南、集诚水管厂、文星、联宇、恒元、和新、康晖、大田刺绣、大洋元亨、新星实业等旧厂房的收储出让工作。

三是项目建设要聚力攻坚。

树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持续推动xx科技园、xx产业园建设,加快新城大道、福宁大道、纵二路征拆工作,着力推进中驰车福-维龙华南电商产业园项目、龙城国际康复医疗健康中心项目等重大项目。强化服务对接,提高工作效能,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促5G基站建设全面铺开,加强市场规范化整治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市场经营行为,有效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大“三线”整治工作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四是城乡管理要“精”力十足。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大特色农产品种植推广力度,选强配优村(社区)支部书记,推动产业兴农富农。探索实施“点状供地”,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力争推出一批实质性项目,精心打造农产品品牌。深入开展“五大美丽”行动,抓好抛荒地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聚焦生态建设,进一步巩固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做足精细化管理文章。加强河道规范化管理,不断改善河流水质。保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散乱污”场所清理整顿、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监管力度。整合执法资源,优化联动机制,统筹镇、村两级环境巡查力量,常态化开展涉水、气环境执法检查,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查漏补缺工程建设,补齐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农村供水改造建设短板。全面提升生活垃圾投放、运输设施配置,升级完善全镇收集点建设,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和“厕所革命”系列工作。抓好主干道两边和重点项目周边抛荒地整治,强化环境卫生、“六乱”现象整治。

五是民生事业要尽力而为。

要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尽最大努力保障改善民生。一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民生工作,特别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善多元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好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等社会救助政策,兜起民生保障底线。二要打造民生亮点工程。深化与名校的战略合作,更多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为全镇教育现代化、均衡化注入新生力量。三要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扩面工作,提高低保救助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和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加快推动xx镇颐康中心建设。

六是社会治理要着力强化。

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加快发展的基本前提,坚决管好源头、堵住漏洞,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一要抓好社会安全稳控。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要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认真落实领导包案机制,切实接待和办理好群众来信来访,最大程度地减少信访数量。不断增强与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强化网络舆情预警,加强网上舆情管控,提高网络舆情管控水平。三要抓好安全生产监管。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和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高质量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任务,统筹做好民族宗教、民防、武装、统战、保密、档案、统计、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工作。

七是行政效能要大力提升。

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做好机构体制改革工作,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着力调整优化政府职能。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做好窗口工作人员、专职网格员的业务指导及培训工作,提高12345政府热线服务水平。支持人大依法履职,自觉接受镇人大的监督。建立高效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强化农村“三资”监管、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不断加强工程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农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社会治安等领域执法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力营造风清气正村社换届氛围,确保选举顺利完成。从严从紧从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深化市委巡察整改和审计报告效果,紧盯“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确保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篇6: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1日在连云港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杨省世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中共连云港市委的领导下,紧扣主题主线,深入实施沿海开发,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0亿元,增长13%左右。完成财政总收入46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80亿元,分别增长31.2%和2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额分别增长24.7%、17.3%、42.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6%。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的工作及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沿海开发深入推进

以港口为龙头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按照沿海开发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港口航道、码头和集疏运体系建设。30万吨级航道完成投资14.2亿元,连云港区具备20万吨级船舶通航条件,徐圩港区5万吨级航道主体完工。连云港区氧化铝、散化肥泊位具备投产条件,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完成工可报告,赣榆港区4个5万吨级码头开工,燕尾港3万吨级码头竣工。集疏运体系日益完善,铁路电力机车直通进港,东疏港道路建成通车。全面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204国道、242省道、临海高等级公路建设进展顺利,蔷薇河下游清淤、大型泵站改造加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快实施,500千伏伊芦、220千伏灌河输变电工程建成使用,沿海开发的硬件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开发园区产业承载功能有效提升。引导开发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市开发区“五园五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新能源产业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示范园加快建设,恒瑞研发中心建成使用,康缘、豪森等一批医药产业园完成主体工程,中日纳米研究院揭牌成立。徐圩新区基本形成“四纵四横”路网框架,珠江钢管、宝通镍业等一批临港产业项目加快实施,产业服务中心等功能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东海硅材料、赣榆海洋产业、灌南船舶、灌云农业机械等特色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省级共建园区增至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市16.2个百分点。

重大事项取得进展。经过努力,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首个国家级区域合作示范区。积极参与省沿海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工作,编制完成省级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规划。徐圩新区规划环评通过审核。中日(连云港)生态科技产业园建设、中德中小企业园申报取得进展。国家交通电子口岸分中心挂牌运营,全国焦炭期货交割库获批设立。两翼口岸开放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大力争取炼化一体化、液化天然气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专项规划。我市成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区域,政策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产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工业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动基础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支柱产业做强。完成工业投资75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1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1.8个百分点。组建江苏沿海钢铁集团,硅材料、盐化工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临港产业和新兴产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着力增强骨干企业带动能力,实施“百企培育工程”,规模企业达到1228家,过10亿元、100亿元企业分别达到48家和3家。加大扶持力度,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新增中小企业贷款88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达到60.4%。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转型升级的抓手,推进传统产业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升级改造,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40项、重点污染减排项目37项,申报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28个,港口船用岸电系统成为全国水运节能减排推广项目。

现代服务业加快成长。港口新开加密集装箱航线14条,新辟霍尔果斯、喀什过境通道2条,新增内陆物流场站1家,铁水联运成为国家首批示范项目,完成吞吐量1.66亿吨、集装箱运量485万标箱,港口服务中西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民航新辟航线2条,旅客吞吐量突破50万人。大力拓展旅游市场,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7%和23%。加快商贸设施建设,沃尔玛、家乐福超市和义乌小商品城、华东物料城一期等建成开业。启动市区农贸市场改造,新改建平价商店45家、农家店209家。浦发银行连云港分行等10家金融机构开业,实现金融生态县全覆盖。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取得新成效。

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克服冬春连旱不利影响,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新增高效农业31万亩、高效渔业10万亩,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9个百分点。扶持特色农业发展,设施蔬菜、优质水果、苗木花卉、泥鳅养殖等规模不断扩大,东海县获得“中国花木之乡”称号,灌南县工厂化食用菌产业集聚度全国领先。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园区4家、龙头企业5家。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增省级名牌农产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5万亩。完成农产品出口3.4亿美元,增长14.5%。完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乡镇全覆盖。

三、城乡统筹加快推进

城市形象稳步提升。协调推进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3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3%。东部城区展现新的海滨风貌,连云新城新增陆域面积10平方公里。新海城区加速互联东进,科教创业园区等新区开发稳步推进。实施南极北路、陇海东路等旧城改造项目57个,完成拆迁改造面积60万平方米。昌圩湖、玉带河等景观工程基本完成,新增城市绿地520万平方米。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城管开通运行。“四城同创”扎实推进,园林城市创建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推进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金海大厦、金港湾大厦竣工使用,润科现代服务业中心基本建成。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海湾路、汇海路大桥等一批道路桥梁工程完工,自来水深度处理工程、南城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新建改建自来水管道40公里、污水管网20公里,污水处理率82%。完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修建便民道路30条,整治人行道板2万平方米,新增人防工程16万平方米,新开优化公交线路16条,城市对人口、产业的承载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乡环境持续优化。强化城乡统筹规划的引领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县县城彰显个性魅力,加快向中等城市迈进。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批具有特色规模的小城镇加快形成,新增省级康居示范村4个、新农村建设先进村15个。积极兴办农村实事,建成农村公路884公里,城乡客运一体化率85%,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车率99.5%。解决了3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完成119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258条县乡河道疏浚,完成绿化造林13.7万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3.4。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获批,海洋保护区面积达到681平方公里。

四、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12家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化为特殊类贷款公司,新组建市保障性住房投资公司,重组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和润财投资公司,对公共项目的支撑能力得到提升。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发行短期融资券15亿元,3家企业进入证监会发审程序。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7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组织483家,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影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城市宣传和项目推介,引进外资6.6亿美元,内联客方到位资金525亿元。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70亿美元。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加强外派劳务市场管理和应急处置。推进区域交流合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南北共建机制,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海关、海事、国检、边检等单位加强整体联动,口岸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服务进一步优化。外事、侨务、台湾事务等部门积极发挥促进开放作用,与韩国群山市、光阳市缔结友好城市。

创新要素加快汇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在更高起点上推动跨越发展,获批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加大创新政策支持力度,财政科技投入增长45%。加强重大研发平台建设,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一期工程通过验收,建成东海硅材料等国家和省质量检测中心3个,新增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8个。高校创新载体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70%以上大中型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国家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获批项目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恒瑞伊立替康成为国内首个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证的注射液,“康缘”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5%。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引进硕士以上人才749名,27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79名高层次人才获得专项资助,落实人才安置房100套。

五、民生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创业就业带动富民,实施全民创业助推行动、就业再就业援助行动,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7.7%,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31元,城乡低保人均月提高到300元和210元。持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公共财力用于民生领域的比重达66.7%。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平均新增1.6万人以上,覆盖率达95%以上。新农保、新农合参保率均达99.5%。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9899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917户。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前一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完善社会救助网络,提高城乡居民医疗救助比例,健全价格动态补贴机制,开展慈善助困,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学前三年入园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96%以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序推进,连云港高级中学建成使用,创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所。连云港中医药高职校完成迁建,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挂牌招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生。加强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新增三级综合医院2家,组建市级医疗集团3个,卫生监督机构全部达到省标。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在第七届城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全面做好人口管理服务,妇女儿童、老龄、关心下一代、残疾人及民族宗教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档案、地方志、气象、防震减灾、老区开发事业不断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成效显著。大力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志愿者行动,市革命纪念馆建成开馆,“开山岛夫妻哨”入选2011年“感动中国”候选名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县乡换届工作扎实推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深化“平安连云港、法治连云港”创建活动,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善信访维稳协调处置机制,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公众安全感达到90%以上。加强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开展食品非法添加、地沟油等专项整治,顺利通过省食品安全考核评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校车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实施基层应急管理“五个一”示范工程,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能力得到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优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一年来,我们认真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43件、政协委员提案427件。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努力提升决策水平。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改革公文办理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坚持勤政廉政,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督查考核力度,促进工作落实。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共连云港市委正确领导、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向驻连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驻连部省属单位,向热心支持连云港建设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外部经济环境趋紧,利用外资难度增加;城市功能还不完善,规划建设管理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改善群众生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投资发展环境仍需改善,创业的氛围不够浓厚,少数部门和单位服务发展的主动性、执行制度的严肃性还不够强,政府整体执行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2012年工作意见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战略部署、实现沿海开发三年突破的决战之年,也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尽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带来的挑战和考验不可低估,但就连云港而言,总体上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的机遇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国家已经释放出对宏观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积极信号,宏观政策环境将进一步趋好;我市拥有的四个国家战略聚焦叠加的效应不断释放,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我们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全市上下抓转型、促发展的干劲更加高昂,加快崛起振兴的基础更加坚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克难奋进的顽强斗志,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奋起争先,昂扬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新跨越,夺取新胜利!

根据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省委“八项工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为目标导向,围绕“推进沿海开发、加快转型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升级”工作主题,坚持稳中求进、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原则,加快港口建设,做大做强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三农”工作,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不断增进民生幸福,全面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4:47.8:39.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不高于省控标准,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新的一年,市政府将坚持把增进民生幸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70%以上的公共财力投入到民生领域,扎实推进城市快速公交、饮用水保障、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校舍安全、农贸市场改造、专类公园、卫生信息平台、全民健身、社会福利中心等十大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着力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突破沿海开发,加快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

坚持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示范区建设为带动、以政策项目为推动,着力突破沿海开发,加快把政策支持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

加速“一体两翼”港口建设。启动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建成连云港区25万吨级航道和徐圩、赣榆港区5万吨级航道,建成灌河港区口门2万吨级航道主体工程。连云港区旗台防波堤投入使用,大堤作业区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开工建设。加快徐圩港区防波堤、2个10万吨级散货码头建设。基本建成赣榆港区4个5万吨级码头并开港运营。建成连云港区中云内河港29个泊位。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全面加快北疏港道路、矿石输送机隧道工程建设,基本建成30万吨级矿石码头配套铁路专用线。加大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临海高等级公路及310等国省道建设改造,完成盐河航道整治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连盐铁路征地拆迁,争取全线开工建设。加快500千伏临海、220千伏洋桥、110千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伏中云等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加快推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编制建设行动方案,突出抓好先导区建设。强势推进徐圩新区重大产业、功能平台、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大陆桥合作论坛永久会馆、产品展览展示中心。全线开工建设徐新公路,贯通港前大道路基。开工建设热电中心。建成徐圩送水工程、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编制现代物流、产业合作、商务服务、科技人才和生态功能区专项规划,统筹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加强中西部需求分析,强化要素资源对接,积极探索区域合作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国家层面建立部省联席会议制度。推进陇海兰新铁路建立运输协调服务机制,推动陆桥物流、沿线地区口岸查验单位一体化发展。

加大政策和项目落实推进力度。围绕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园区载体和组织保障等五大类50个重大项目和重要事项,积极对接争取。深入推进大型石化、钢铁基地、中日(连云港)生态科技产业园、沿海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连云港分行等一批重大项目和事项,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大力推动徐连客运专线、连淮扬镇铁路前期工作,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争取新机场立项、开通日韩航线和两翼港区开放,做好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导区争取工作。

二、实施转型升级工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增量带动与存量提升并重,壮大新兴产业与发展临港产业并举,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发展集聚化、结构高端化。

推动工业集中集聚发展。实施“双千双百”工程,重点打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石化、冶金等千亿支柱产业,培育市开发区、徐圩新区、赣榆临港产业区、灌云临港产业区、灌南临港产业区、东海经济开发区等千亿园区,引导县区培育百亿特色产业、百亿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达4家。突出高端引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三新”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和技术领先优势,培育壮大新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海洋产业,注重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产值达到1300亿元。加快推进基础性、基地型临港工业集聚,抓好环球铜业、新海石化三期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石化、冶金产业产值均增长30%以上。开展“千企升级”行动,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重点实施100项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完成工业投资92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

加快服务业扩张升级。重点抓好核心商圈、区域性专业市场、消费市场、特色街区建设,实施49个服务业项目,打造1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服务业扩量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以培育千亿物流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启动航运中心集聚区建设,增辟6条集装箱航线,新增2条五定班列、1个内陆“无水港”,完善口岸服务平台和铁水联运等公共信息网络,完成港口吞吐量1.8亿吨,集装箱运量560万标箱。民航客运量增长10%以上。积极构建临港物流集聚区,加快金港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培育煤炭、矿砂、粮食等大宗物资中转配送基地,做大做强木材贸易加工等特色物流园区,完善两翼港区物流体系。推进区域性商务中心建设,提升中央核心区商务功能。以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市广电、报业、演艺集团等组建工作,扎实推进西游记文化产业园、广播影视城、联创酷歌动漫产业园建设,打造水晶文化、徐福文化创意产业园。深度开发山海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城市旅游策划和形象推广,推动花果山5A级景区创建,提升景区配套设施功能,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5%和20%。突出打造城区商贸集聚区,建设苏宁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优化城区商业布局。加快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态发展,强化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农家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鼓励扩大文化、娱乐、健身等多样化服务消费,切实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引导农业高效规模发展。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提升科技兴农水平,开展特色产业基地、粮食高产增效、一村一品、规模养殖、农业园区五大创建活动,积极培育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万亩高产增效示范片50个。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发展优质林果茶基地4.5万亩,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建设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打造海州湾百亿现代综合渔业园区。推进食用菌、鲜切花、设施蔬菜等产业做强做优,争取四县各培育1个产值过10亿元的农业特色产业,每个乡镇争创1家市级农业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集聚,新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00家,农产品出口增长15%。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45%。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达到66%。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创建省级名牌农产品6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

三、强化功能提升,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把控建设时序,坚持建管并重,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注重规划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编制完善城市控规、修规和城市设计,细化城市组团及功能片区的建筑风格、色彩、结构形态、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优化深化连云新城商务中心区、科教创业园区、徐圩新区、滨河组团、盐河组团、龙河核心商业区等区域的城市设计。加强规划管理,发挥导向作用,建立城市规划分层管理机制,合理配置土地、岸线等要素资源,提升城市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

推进城市组团开发。集中优势资源,突破重点片区,推进各个组团快速形成规模。东部城区着重彰显海滨特色,加快集聚商务、金融、航运、休闲度假等功能,为大港口、大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新海城区着重提升功能品质,增强面向居民生活的商业、文化、科教等宜居功能。花果山大道沿线重点拓展科研教育、文化旅游、商务办公等功能,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撑。创新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明确市、区共建城市的分工定位。市级层面,东部城区重点突破连云新城,抓好5平方公里的新城商务区建设,实施7个陆域形成项目、36个市政工程和2个公用建筑项目;新海城区统筹规划建设科教创业园区、行政中心片区、凤凰片区,实施34项道路桥梁工程,开工建设卡迪亚国际广场等重点项目,集中精力打造一片新城;徐圩新区适应产业发展配套需要,着力打造集商务服务、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科技研发、生活居住、旅游文化四大功能为一体的高端配套服务区。区级层面,重点推进滨河组团、盐河组团、连云国际商务中心组团建设。中心城市完成城建投入283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55%。

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围绕提升中心城区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实施路网改造、刘湾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等81个重点城建项目。推进城市快速公交体系建设,建成快速公交1号线,促进新海城区与东部城区融合发展。实施郁州路下穿等城市主次干道和桥梁工程100项,畅通城市道路“微循环”。开工建设市第三水厂扩建工程,新建改建城区供水管网30公里,新增城市污水管网50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3%。提高配套设施便民程度,整治老旧道路、背街小巷30条,新建街头游园20个,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83%。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供电、供热、管道燃气、通讯、民防等设施建设。实施市档案馆新馆、公共卫生中心等文教卫配套项目15项,建成康达学院和全民健身中心。

提升城市特色和品质。充分挖掘城市内涵,做好海州古城、南城古镇、连云古镇等综合保护利用,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延伸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彰显生态宜居城市魅力,加快推进山海景观轴、云湖公园、孔望山公园二期、临洪河口湿地等一批生态公园建设,新增城市绿地30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深入推进“四城同创”,抓好重点地段、重点区域、重点道路的整治出新,加快推进黄海度假村、连盐铁路周边等改造项目,加大禁违拆违力度,完成旧城改造面积50万平方米。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加大对道路抛洒、乱涂乱贴乱放等重点问题的整治力度,实现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规范配置停车场、街巷路灯、交通标识,下大力气改善主城区交通拥堵、违章行驶、占道经营等状况。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快速反应和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四、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用开放创新的办法,汇聚优质要素资源,破解发展难题,为科学发展注入活力、拓展空间、增强后劲。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推进区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建成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建设国家口岸药品检验所。支持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连兴办研究院,建设5个专业化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七一六研究所与地方互动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家,发展民营科技企业1600家,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30家。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争创自主品牌,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3000件和1600件。积极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模式,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100名、领军人才10名,提供人才安置房100套。推进省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力争东海县进入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城市。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营造浓厚招商氛围,全面打响招商引资攻坚战,境外招商主攻日韩港台、巩固拓展欧美,重点强化专题招商,充分利用承办第十二届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议等大型活动,提高招商活动针对性和组织化程度。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优势产业、临港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抓好72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争取早落户早投产。优化外企服务,促进增资扩股。直接利用外资8亿美元,内联客方到位资金560亿元。培育壮大机电产品和科技兴贸出口基地,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5%。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推进中小企业园建设。编制开发园区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建立健全园区考核评价体系,明确主导产业,引导关联企业集中布局,提高投资强度。制定园区建设标准,完善园区服务配套功能,搭建物流、科技、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合理布点工业邻里中心。争取一批开发园区扩容升格,做好中德中小企业园、盐化科技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工作。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扩权强镇”试点,柘汪镇、安峰镇争创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镇。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路径。稳步推进水电气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生活用水、用电阶梯式计价。争创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引进和组建金融机构10家以上,实现四县村镇银行和农商行全覆盖。推进“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争取发行企业债券2支。推进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新增上市公司2家。规范融资市场秩序,强化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00亿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开展农村产权改革,每个县区选择1—2个乡镇进行试点,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自有住房抵押贷款等配套政策。大力推动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4%。

五、促进绿色增长,加快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进一步彰显连云港的山水之美、自然之美、绿色之美。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建立节能减排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节能减排评估审查、区域限批等制度,把住源头,严控增量,加快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开展冶金、电力等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鼓励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升级。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40个、重点减排项目30项,创建节能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10项。加大节能减排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日常监管,健全监测预警、统计和考核体系,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清水蓝天”工程,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落实最严格的饮用水源保护措施,按照“双源双线双湖”城市饮用水保障体系规划,实施蔷薇河沿线控污、治污等工程,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安全标准。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新增9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全面实施农村河道疏浚,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建2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完成20%的村庄整治任务。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抓好秸秆禁烧、废气污染等重点问题整治,增强对大气中细颗粒物的监测预警能力,控制灰霾等空气污染,市区空气质量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优良率达85%以上。加强化工行业、重点园区等关键领域环境问题管控,保障环境安全。

强化生态建设。围绕创建生态市目标,切实加强云台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抓好东西连岛、秦山岛的生态保护性开发,扎实推进沿海滩涂、破损山体、工矿废弃地综合治理和植被恢复,加大森林保护和城乡绿化力度,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5%。全面启动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规划建设,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海洋牧场面积达到15万亩。严格土地管理制度,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健全依法用地长效机制,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创建5家国家级生态乡镇和10家省级生态乡镇。

六、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实施“一个计划”、构建“六大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实现新提升。

加快实施收入倍增计划。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大财税、信贷等政策对创业就业的支持,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万人以上,确保登记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就业,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城乡职业培训25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4万人,对农民创业培训辅导全免费。实施新一轮脱贫奔小康工程,落实最低工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500元和9300元。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六大体系,推动民生持续改善。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96%以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支持淮海工学院做好硕士点建设,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建设社区大学。推动职业教育提升水平、创出特色,连云港中专投入使用。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创建9个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险覆盖面,“五险”参保人数平均新增1.6万人以上,适时提高失业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率90%以上,城乡居民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和98%以上。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科医生队伍,创建三星级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家,建成市县一体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就医“一卡通”。加强住房保障,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500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950户,确保分配管理公开公平公正。推进锦屏磷矿、金桥盐化棚户区改造,分别建成住宅1600套和2200套。加强社会养老体系建设,保障老年人权益,大力发展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500张以上,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70%以上。

推进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各县在全省进位争先。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实施科教文卫等“十大下乡工程”,完成农业“三资”投入100亿元以上。提高四县县城规划建设水平和集聚带动能力,确保新区开发见成效、旧城改造出形象。实施中心镇提升工程,稳妥推进镇村区划调整,重点打造一批工业强镇、沿海重镇、现代农业大镇和乡村旅游名镇。加快建设美好城乡,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的要求,每个县重点建设2个重点中心镇和一批农村新型社区。加强全面小康进程监测和评价考核工作,确保各项小康指标按序时进度推进并不断巩固提升,赣榆、东海达到全面小康标准。

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建设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积极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娱乐新业态,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巩固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建设成果,广泛开展“和谐文化进万家”活动。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城市十分钟健身圈”。打造文化精品,深入挖掘山海、淮盐、西游和民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俗等地方文化内涵,策划、包装一批特色文化项目,扶持一批重点文化品牌、文化名人,增强地域文化影响力。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入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落实信访责任制,着力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形成具有连云港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和改进人口服务管理,推进“世代服务”提质工程全覆盖。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创建国家和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隐患治理制度化,加强中小学校舍、校车投入和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稳控物价水平,加大农超对接力度,新增10家“菜篮子”生产基地、20家平价商店,完成10个农贸市场改造,着力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市民“买菜贵”的问题。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引导工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主题教育。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依法治市,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升“法治连云港”建设水平。扎实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优抚安置工作,提高双拥工作水平。继续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推动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地方志、气象、老区开发、关心下一代、红十字、慈善、光彩事业再创新成绩。

八、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更加重视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增强狠抓落实、服务发展的能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进一步增强制度约束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又快又好地推进工作落实。认真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对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加强跟踪检查和评估反馈。严格执行规划管理、土地储备与

Created by Wlz

SettingsofMyDocuments 出让、重大资金使用集体会办等制度和机制,提升规范管理和整合利用水平。完善目标管理,明确工作标准,量化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解,加强绩效考核。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坚持勤政为民,优化政务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实行限时服务、承诺服务、跟踪服务,积极主动地为基层和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切实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健全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充分发挥12345服务热线作用,及时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大力改进会风、文风,用更多的时间调查研究、真抓实干,努力提升机关服务水平。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始终保持清廉务实的良好形象。健全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新闻发布等制度,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廉洁从政责任制,健全重大事项申报制度,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严控公用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于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的关键时期,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中共连云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校本研修三年计划下一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