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第1章答案

2024-05-05

税收筹划第1章答案(精选8篇)

篇1:税收筹划第1章答案

第1章答案

二、填空题。

1.法人税收筹划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

3.由于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

4.以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单选题:

1.A2.B3.B4.D5.C

四、多选题:

1.CD2.BDE3.AC4.ABC5.ABCDE

五、判断题

1.×2.×3.√4.√5.×6.×7.×8.√

六、分析题

1.答: 针对W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建议该企业将与商品混合销售的服务劳务业务剥离出来,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建立从事专业服务的分支机构,从而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服务越来越高的需要。在组织形式上,应该选择子公司的形式,使此分支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财务上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纳税,在业务上与生产厂商直接挂钩,与商城配套服务。将原来生产厂家与商城的双重业务关系,改为生产厂家与商城的关系是单纯的货物买卖经销关系,生产厂家与专业服务公司关系是委托安装服务的关系。这样,商品的安装调试等售后服务业务收入不再按照混合销售缴纳增值税,而是缴纳营业税。母公司的委托安装调试支出形成子公司的收入,总体来看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待遇也有所变化。

2.A企业将一份合同改为两个,总金额不变。一个是300万元的厂房租赁合同,一个是700万元的设备出租合同。筹划后:A企业应缴房产税300×12%=36(万元),应缴营业税为(700+300)×5%=50(万元),共计86万元。

3.1)计算采用节税方案后3年的税收期望值E

方案1E(T1-1)=100*0.3+120*0.5+150*0.2=120(万元)

E(T1-2)=120*0.2+150*0.4+180*0.4=156(万元)

E(T1-3)=150*0.2+180*0.6+200*0.2=178(万元)

其中:T1-n为方案1第n年要缴纳的税收,n=1,2,3

方案2E(T2-1)=60*0.4+80*0.4+100*0.2=76(万元)

E(T2-2)=80*0.2+100*0.5+120*0.3=102(万元)

E(T2-3)=180*0.3+200*0.6+220*0.1=196(万元)

其中:T2-n为方案2第n年要缴纳的税收,n=1,2,3

2)把税收期望值按目标投资收益率折算成现时价值PWi

ΣT1期望税收现值PW1=120/1.10+156/(1.10)2+178/(1.10)3=371.75(万元)ΣT2期望税收现值PW2=76/1.10+102/(1.10)2+196/(1.10)3=300.65(万元)其中:

ΣT1为方案1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纳税总额

ΣT2为方案2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纳税总额

3)计算考虑确定性风险因素情况下方案2多节减的税额Si

方案2多节减的税额S2=ΣT1-ΣT2=371.75-300.65=71.1(万元)

这样,我们通过计算可使各个可供选择的节税方案中确定性风险因素数量化,以此作为节税的依据。此例中,我们应该选择方案2,因为它比方案1节减更多的税收。

篇2:税收筹划第1章答案

二、填空题

1.应税劳务无形资产不动产

2.9

一、选择题(不定项)

1.ABCD2.ABC3.D

二、判断题

1.√2.×3.√

六、材料分析

1..星贸公司应纳营业税为(40000+8000+400)×5%=2420(万元)

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42万元,共纳税2662万元。

筹划操作:

星贸公司可将代收业务交由其下属的物业公司收取,则星贸公司应缴纳的营业税及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为40000×5%×(1+10%)=2200(万元)

物业公司应纳营业税及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为

400× 5%×(1+10%)= 22(万元)

共需缴纳税款2200+22=2222(万元)

节税440万元。

2.A公司营业税=630×3%=18.9(万元)

A公司实际获得营业净收入为多少?

诚信公司营业税=60×5%=3(万元)筹划操作:诚信公司直接和建设单位签订630万元建筑合同,负责总体工程技术设计方案和工程质量;然后再把施工劳务作业570万元分包给A公司。

诚信公司营业税=60×3%=1.8(万元)

A公司营业税=570×3%=17.1(万元)

效果:两个纳税人的营业税负担都减轻了。

3.该项业务中,对外办理职业介绍服务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的征税范围,适用税率为5%;对外办理电脑培训业务属于营业税文化体育业税目的征税范围,适用的税率为3%。该单位由于未分别核算,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50000×5%=2500(元)

筹划操作:

分别核算职业介绍收入和电脑培训收入,并按规定分别申报纳税,该单位只需缴纳营业税税额为:000×3%+(50 000-20 000)×5%=2 100(元)

篇3:税收筹划第1章答案

第二节教育创新要从实际出发

三、武汉大学尝试回归“学术本位”

《人民日报》2008年4月17日有篇报道, 说的是武汉大学尝试回归“学术本位”。

随着高校行政化弊端的日益显现, “学者治学”“教授治教”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 如何将这些口号变为行动?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在于行政权与学术权分离。”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说。近年来, 武汉大学推出了一系列以“回归学术”为目的的改革, 试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政学不分”的管理体制。“目前, 武汉大学正在考虑实施‘大部制’改革, 70%财权下放到学院。”“纵观国外一流大学, 都是小机关、大学院。二级学院才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实体, 拥有相对独立的人、财、物的管理权, 学校的财力80%都在学院。而在我国, 大多数综合性大学还是由学校直接掌管人、财、物大权, 这样不可避免会导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 而学院这一教学、科研的主体呢?活力不足。”刘经南说。因此, 武汉大学将权力下移作为改革的大方向。既然要放, 就得从根上放。2006年初, 武汉大学开始了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预算制管理, 学校直接“分钱到院”, 由院系自主“理财”。院内人员工资、水电费、科研经费、学费收入、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费等全部划归院系管理分配。现在, 学院已掌握了全校70%的经费。

“管钱”自然推动了“管事”。有限的钱投向哪些专业、哪些专家、哪些项目更有效益, 更能促进整个学院的学术发展, 学院心里有本“账”。通过院内分配政策调整, 生科院建立了“质量优先”的导向机制。

“我们现在按‘影响因子’评价论文, ‘影响因子’是包括发表刊物的级别、院内外同行的公认度等的综合指标, 既有硬杠杆、也有其他学者的个性评价。‘影响因子’低的论文不仅奖励低, 而且在评职称时不予考虑。”何建庆介绍说。

“大学是学术性组织, 学术是大学的核心。因此, ‘学术本位’是大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刘经南说。

为了保障学术权力真正得到落实, 武汉大学成立了校学术委员会, 在院系一级成立了教授委员会, 并明确规定, 校院两级党政一把手不能担任两级学术组织的主任委员。

“‘老班子’成员往往看不惯‘新班子’, 可我不是。我当了十几年的行政领导, 现在退下来当了学院教授委员会的一名普通委员, 我由衷地感到, 现在不是什么事都是行政领导说了算, ‘学者治学’‘教授治教’不再是一句空话。”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前副院长罗紫初教授说。

根据章程, 教授委员会委员由院系全体教师大会推选, 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由全体委员民主推选产生。教授委员会不仅有权审议院系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科研计划、发展规划, 为院系发展提供咨询意见, 而且有权评定院系教学、科研成果, 在学院引进人才、职称评定等问题上拥有初审权。

“过去, 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大多数是行政领导, 一个有行政职务的人在职称评定中就占有‘人脉优势’。可现在不同了。有几个系级行政领导评职称, 结果第一轮就被教授委员会‘淘汰出局’, 因为教授会上他们没有得到半数以上的票。”武大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建清说。“最近, 我院有一个博士生留校名额, 院领导和教授们推荐了3个学生, 要谁不要谁, 过去是院领导很头疼的事。可现在, 我们让3个学生一起到教授会议上试讲、答辩, 教授们一投票就基本决定了。”罗紫初说。

从2002年开始, 武汉大学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 对职能部门和院系进行了两次大幅度调整。2004年, 又对机关干部实行竞聘上岗, 将管理人员精简了20%。“这个比例还要压缩, 学校的改革目标是17%, 我个人认为应减到15%。”刘经南并不满足。据刘经南介绍, 武汉大学正在积极探索“大部制”管理改革思路, 大幅精简管理部门数量。根据初步计划, 学校将实施本科生综合管理方式, 从招生、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位工作到就业指导, 都纳入一个综合部门下统筹考虑。同时, 对科研管理、后勤管理和安全管理也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我的理想是, 学校管理框架主要由本科生综合管理部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科学研究综合管理部门、后勤和安全系统等4~6个‘大部门’组成。”刘经南说。

篇4:第1章?吉林背影

1.1 建国初期吉林工业的恢复与调整

1948年吉林省全境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恢复工业生产,主要发展国营企业,努力发展与城市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民用工业。1949~1952年恢复时期的吉林省工业迎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3年间工业生产增长了195.7%,年平均增长43.5%。见表1-1,图1-1、1-2。

1.2 重型工业基地的建设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实际实施150项),吉林省有11项,实际投资额为12.69亿元。这一时期,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工业、代表工业化水平的重工业成为吉林省经济建设的重点,吉林省工业不仅生产能力增强,而且工业内部各种比例关系和工农业比例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见表1-2、1-3。

1.3 为中国工业振兴做出卓越贡献

吉林重型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国家完整工业体系的重要力量,不仅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为中国工业振兴和全国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见表1-4、1-5、1-6。1.4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篇5:经济法案例题答案(第1~7章)

例1-1:甲国有企业将某生产承办任务给其内部的乙车间来完成,双方签订合同,月底约定乙可使用甲的设备及原材料,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请问甲企业与乙车间是否形成经济法律关系?请指出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和它们各自的种类;

答:(1)甲企业、乙车间形成企业内部组织关系(2)经济主体:甲企业、乙车间(3)内容:乙可以使用甲企业设备及原材料,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4)经济客体:物(设备、原材料)(5)经济行为: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

例1-2:甲科研单位与乙公司之间签订买卖合同,甲向乙转让为其研发的一台仪器。但合同履行前发生地震,导致甲转让的仪器破坏,不能按期履行合同。乙据此解除双方买卖合同。请指出引起双方的法律关系终止的法律事实是什么?

答:法律事实:由地震引发的自然事件;

例1-2:甲国家机关举办会议向乙租借礼堂并签订租借合同。租借当日乙未能腾出礼堂给甲,导致会议不能如期举行。甲据此解除合同。请指出双方经济法律关系终止的法律事实?

答:乙违约未能腾出礼堂给甲。

第二章:P27案例一、二

案例一答案:P24。有效。答案在最后一句话:“投资人------第三人”

案例二答案:问(1)答案:是,P23“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分支机构-----企业承担”;问(1)答案:是,P24“投资人委托-----授予的权利范围”

第三章:P41案例

答案:丙有权要求甲赔偿,因为P37“如果第三人有理由------同样的责任”。

第四章:P73案例

答案:乙可通过派生诉权追究甲责任,因为P67“监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章:P90案例一

案例一答:本合同有下列违法之处:(1)合同的主体违法。涉外经济合同的中方主体只能是企业、社会经济组织,中国个人不能成为涉外经济合同的主体。(2)企业的名称不符合法律规定。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必须在名称中注明有限或有限责任的字样。(3)外方的出资比例不合法。法律规定,外方的出资不能少于注册资本总额的25%,本合同中外方的出资只达到注册资本的20%。(4)该企业合营各方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方式不对,应当按照出资比例分配利润、分担风险和分配解散时的财产。(5)该企业解决争议使用的法律不合法。合资企业合同争议只能适用中国法律,不能使用外国法律。

P90案例二

答:该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因为它的合同中规定了外方先行回收投资的内容,这在其他形式的外商投资企业中是不允许的。该企业若取得法人投资可采取董事会制或联合管理委员会制;没有取得法人资格的可采用联合管理制;此外,还可委托合作者之外的第三方进行管理。

第六章:P118案例答案

答:(1)该公司可以自己提出破产申请。(2)该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能受理该破产案件。(3)属于破产财产的有:企业的实物、现金等共计价值500万元人民币;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企业投入300万元人民币;A企业欠其货款400万元、价值1200万的办公楼。(4)依据破产法有关规定,该公司应按下列顺序清偿:a如果抵押权人主张抵押权,那么就要首先变卖办公楼偿还银行的1000万元贷款。b偿还所欠职工工资150万元。C偿还税款600万元;d欠其他企业贷款3000万元和银行的300万元利息按比例偿还。

第七章:P143案例一:答:(1)乙设备厂对其发出的要约不能行使撤销权。《合同法》第19条规定了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要约是不得撤销的。本案中,乙设备厂在其要约中确定了承诺期限为5月15日前,因此,该要约不能撤销。(2)甲公司发出的承诺应视为新要约。《合同法》第28条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本案中,甲公司超过承诺期限才发出承诺,而乙设备厂没有通知甲公司该承诺有效,因此,甲公司的承诺应视为是一个新要约。对此新要约,乙设备厂未予理睬,因而甲乙双方之间的合同没有成立。

篇6:宏观经济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 失业率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卢卡斯楔 奥肯缺口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

汇率 萨伊定律 凯恩斯革命

二、判断题(正确的标“T”,错误的标“F”)

1.经济学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作为微观经济学补充的经济学理论。()4.在1936年以凯恩斯发表《通论》之前,经济学上并不存在宏观经济理论。()5.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6.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问题。()7.一国的经济增长总是呈现出波动性。()

8.宏观经济学研究考察国民经济作为整体的功能。()

9.“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看得见的手”指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0.宏观经济学采取总量分析的方法。()

11.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1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13.经济增长意味着一国将来有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供人们消费 14.一国稀缺资源中最容易被闲置的是劳动力资源。()15.劳动力就是一国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成年人的总数。()16.失业率是失业数量占就业数量的比率。()17.一个社会总会存在失业。()18.充分就业意味着人人都有工作。()

19.如果汽油或计算机的价格上升了,经济就一定经历着通货膨胀。()20.如果平均物价水平上升一倍,那么,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一半。()21.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22.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是一致的,只要达到了其中的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23.采取降低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24.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高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低失业;低通货膨胀;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25.宏观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只要政府积极地干预经济,就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26.古典宏观经济方法是以市场完全竞争为前提和基础的。()

27.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货币工资是刚性的,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28.“萨伊定律”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供给。()29.凯恩斯革命推翻了“萨伊定律”的经济学理念。()30.不同的政策工具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

31.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32.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最重要,所以政府应该通过增加货币来增加产出。()33.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是新古典经济学基本的假设,它们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精髓所在。()

三.单项选择(选择正确的或最好的一个答案填在括号内)

1.根据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不同,一般将经济学分为()。A.实证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C.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C.消费经济学与企业经济学 2.研究家庭和企业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3.下列问题属于宏观观经济学的是()。

A.桔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 B.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

C.家庭关于把多少收入用于消费的决策 D.民航公司是否降低飞机票价格的决策 4.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失业理论 B.通货膨胀理论 C.价格理论 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5.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问题 B.资源利用问题 C.价格问题 D.资源分配问题 6.宏观经济学不使用的分析方法是()。A.总量分析 B.均衡分析 C.动态分析 D.个量分析 7.以下哪一种不是经济模型的表述方法?()

A.文字表述法 B.数学表述方法 C.图形表述方法 D.口述法

8.下列哪一种排列是经济周期阶段的正确顺序?()A.扩张—顶点—收缩—谷底 B.扩张—顶点—谷底—收缩 C.扩张—谷底—顶点—收缩 D.收缩—谷底—顶点—扩张

9.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900万,失业人数100万,这个经济的失业率为()。

A.11% B.10% C.8% D.5% 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失业率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11.实际GDP的下降被称为(),而严重的产量下降被称为()。

A.萧条.萎缩 B.衰退、萧条 C.萎缩、萧条 D.萧条、衰退

12.某人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以归类于()。

A.失业 B.就业 C.非劳动力 D.就业不足 13.通货膨胀率的定义如下()。

A.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水平的差异 B.过去的十二个月内成本水平的上升 C.过去的十二个月内社会平均总价格的上升的绝对值 D.过去的十二个月内社会平均总价格的上升的百分比 14.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的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D.以上都是错误的

15.一个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这意味着()。

A.人人都有工作 B.想工作的人都有工作 C.失业率为零 D.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

16.当物价上升10%,人们的名义收入也增加10%时,物价上升对生活()。A.没有影响 B.影响很大

C.很难确定 D.以上都是错误的 17.减少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

A.没有影响 B.物价上涨 C.经济增长速度降低 D.以上都是错误的 18.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

A.充分就业、低物价、低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B.物价上涨、充分就业、低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C.充分就业、低物价、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的稳定。D.以上都是错误的

19.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失业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B.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

C.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超过或等于通货膨胀率。

D.充分就业,稳定通货,保持经济稳定地增长,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20.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A.供给管理 B.需求管理 C.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并重 D.以上都是错误的 21.萨伊定律表明,在宏观经济中()。

A.总供给总是调整至等于总需求 B.总需求会自动创造总供给 C.总供给自动会创造总需求 D.市场总处于非均衡状态 22.反对一切宏观经济政策的是哪一个流派?()A.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B.货币主义

C.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D.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23.凯恩斯主义信奉的经济思想倾向是()。

A.让经济放任自由 B.政府干预经济 C.从供给角度管理经济 D.以上都是错误的

24.图13.1显示一国2000年和2002年两年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点从2000年的A点到2002年的B点,可能会发生以下情况:

(1)一国的潜在产出增长了(2)一国的实际产出增长了(3)资源的利用更充分了

以下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A.(1)、(2)、(3)都正确 B.(1)、(2)正确

C.(2)、(3)正确,(1)错误 D.(2)正确、(1)、(3)错误 E.根据以上信息,还不能做出判断

图13.1一国2007年和2008年两年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四 问答题: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什么? 3.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什么? 4.宏观政策选择面临哪些难题?

5.怎样理解西方各流派的并存与争论,促进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答案

第13章 宏观经济问题与理论争论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采取比较特殊的分析视角,将一个国家(或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变动及相互关系,以揭示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及规律,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增长: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通常用一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又称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周期 :一个国家总的经济活动中出现高涨与收缩的循环交替过程。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二个阶段:扩张、衰退。

卢卡斯楔:是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用于测度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下降后所造成的累计产出损失一种图形,因为类似楔形,故称为为卢卡斯楔。奥肯缺口:等于潜在GDP大于实际GDP所形成的缺口,由经济学家奥肯提出,故称为奥肯缺口

失业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整个经济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一定幅度的上升

通货膨胀率:整个经济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汇率: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萨伊定律 :“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所以不论产量如何增加,产品不会发生过剩,超额需求和超额供给是不可能的。

凯恩斯革命:1936年《通论》的出版,在西方被称为“凯恩斯革命”。这次革命所产生的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理论中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

二、判断题

(1)F(2)T(3)F(4)F(5)F(6)F(7)T(8)T(9)T(10)T(11)T(12)T(13)T(14)T(15)F(16)F(17)T(18)F(19)F(20)F(21)F(22)F(23)T(24)T(25)F(26)T(27)F(28)f(29)T(30)T(3)F(32)F(33)T

三、单项选择

1.B 2.B 3.B.4 D(5)B(6)D(7)D(8)A(9)B(10)D(11)B(12)A(13)D(14)A(15)D(16)A(17)B(18)D(19)D(20)B(21)C(22)C(23)B(24)B

四、问答题: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答:区别: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分析方法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从研究的对象来看,微观经济学考察单个经济单位(如单个厂商、市场、消费者)的经济活动,宏观经济学则将整个经济作为研究对象。从解决的问题来看,微观经济学着重解决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解决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在分析方法上,微观经济学偏重于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则采用总量分析等方法。

联系:作为国民经济总体的宏观经济状况,是由这个总体的各个具体组成部分即微观经济行为决定的,因而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同时,宏观经济状况又影响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理论研究的问题,针对是个问题

1.稳定、持续、合理增速的经济增长 2.低失业率 3.低通货膨胀率

4.避免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的过度波

二、是经济政策问题。

3、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什么?

答: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 稳定、持续、合理增速的经济增长;低失业;低通货膨胀;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

4.面临两个难题:

(1)如何选择优先目标

宏观经济的目标很难同时实现,比如,降低通货膨胀的政策,很可能导致失业水平上升,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国际收支盈余;如果是治理失业的政策,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上升等。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经济目标的优先次序。

(2)根据什么理论和思想制定政策

不同的经济学派对于现象背后的原因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反映在政策目标的取舍、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不同学派大致分为两类:主张政府干预或者不干预。如此,政政策制定者所信奉的经济思想影响着政府所选择的经济政策工具。

5、怎样理解西方各流派的并存与争论,促进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篇7:c语言第1、2章练习题答案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 A)C语言程序是由过程和函数组成的 B)C语言函数可以嵌套调用,例如fun(fun(x))C)C语言函数不可以单独编译 D)C语言除了main函数外,其他函数不可以作为单独文件形式存在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 A)C程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语句

B)C程序中的每一行只能写一条语句

C)简单的C语句必须以分号结束

D)C语句必须在一行内写完 3.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C A)C程序中的注释只能出现在程序的开始位置和语句的后面

B)C程序书写格式严格,要求一行内只能写一条语句

C)C程序书写格式自由,一条语句可以写在多行上

D)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只能放在一个程序文件中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A)一个C语言程序只能实现一种算法

B)C语言程序可以由多个程序文件组成C)C语言程序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D)一个C函数可以单独作为一个C程序文件存在 5.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C A)C语言程序将从源程序中的第一个函数开始执行

B)可以在程序中由用户指定任意一个函数作为主函数,程序将从此开始执行

C)C语言规定必须用main作为主函数名,程序从此开始执行,在此结束

D)main可作为用户标识符,用以命名任意一个函数作为主函数 6.对于一个正常运行的C程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A)程序的执行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在main函数中结束

B)程序的执行总是从程序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在main函数结束

C)程序的执行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在程序的最后一个函数中结束

D)程序的执行总是从程序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在程序的最后一个函数中结束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每个C语言程序文件中都必须有一个main()函数

B)在C语言程序中main()函数的位置是固定的C)C语言程序中所有函数之间都可以相互调用,与函数所在的位置无关

D)在C语言程序的函数中不能定义另一个函数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B A)C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所有计算机都以二进制方式进行

B)C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所有计算机都以十进制方式进行

C)所有C程序都需要在链接无误后才能运行

D)C程序中整型变量只能存放整数,实型变量只能存放浮点数 9.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D A)源程序

B)目标程序 C)汇编程序 D)可执行程序 10.C语言源程序的后缀名是()。B A).exe

B).c

C).obj

D).cp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A)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用C语言编写的源程序

B)C程序经C编译器编译后,生成后缀为.obj的文件,这是一个二进制文件

C)后缀为.obj的文件,经连接后生成后缀为.exe的文件,这是一个二进制文件

D)后缀为.obj和.exe的二进制文件都可以直接运行

12.算法中,对需要执行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给出清楚、严格的规定,这属于算法的()。C

A)正当性

B)可行性

C)确定性

D)有穷性 13.以下关于简单程序设计的步骤和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确定算法后,整理并写出文档,最后进行编码和上机调试

B)首先确定数据结构,然后确定算法,再编码,并上机调试,最后整理文档

C)先编码和上机调试,在编码过程中确定算法和数据结构,最后整理文档

D)先写好文档,再根据文档进行编码和上机调试,最后确定算法和数据结构 14.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D A)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编写程序代码并上机调试

B)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所用数据

C)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所用算法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完整

15.以下关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一个结构化程序必须同时由顺序、分支、循环三种结构组成B)结构化程序使用goto语句会很便捷

C)在C语言中,程序的模块化是利用函数实现的D)由三种基本结构构成的程序只能解决小规模的问题 16.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C A)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

B)结构化程序由顺序、分支、循环三种基本结构构成C)使用三种基本结构构成的程序只能解决简单问题

D)结构化程序设计提倡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17.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D A)C语言源程序经编译后生成后缀为.obj的目标程序

B)C程序经过编译、连接步骤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可执行的二进制机器指令文件

C)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它以ASCII代码形式存放在一个文本文件中

D)C语言中的每条可执行语言和非执行语句最终都将被转换成二进制的机器指令 18.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B A)算法正确的程序最终一定会结束 B)算法正确的程序可以有零个输出

C)算法正确的程序可以有零个输入

D)算法正确的程序对于相同的输入一定有相同的结果 19.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C A)C语句必须以分号结束

B)复合语句在语法上被看做一条语句

C)空语句出现在任何位置都不会影响程序运行 D)赋值表达式末尾加分号就构成赋值语句 20.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B A)调用printf函数时,必须要有输出项

B)使用putchar函数时,必须在之前包含头文件stdio.h C)在C语言中,整数可以以十进制、八进制或十六进制的形式输出

D)调用getchar函数读入字符时,可以从键盘上输入字符所对应的ASCII码 21.以下关于函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每个函数都可以被其他函数调用(包括main函数)B)每个函数以单独运行

C)每个函数都可以被单独编译

D)在一个函数内部可以定义另一个函数 22.算法具有五个特性,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算法特性的是()。B A)有穷性

B)简洁性

C)可行性

D)确定性 23.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C A)用C语言实现的算法必须要有输入和输出操作

B)用C语言实现的算法可以没有输出,但必须要有输入

C)用C语言程序实现的算法可以没有输入,但必须要有输出

D)用C语言程序实现的算法可以既没有输入,也没有输出

24.C语言规定,在一个源程序中,main函数的位置()。C A)必须在最开始

B)必须在系统调用的库函数的后面 C)可以任意

D)必须在最后

25.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的运行方法有编译执行和解释执行两种,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A)C语言程序仅可以编译执行

B)C语言程序仅可以解释执行 C)C语言程序既可以编译执行又可以解释执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6.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D A)C语言的可执行程序是由一系列机器指令构成的 B)用C语言编写的源程序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运行 C)通过编译得到的二进制目标程序需要连接才可以运行

D)在没有安装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的机器上不能运行C源程序生成的.exe文件 27.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B A)C程序中注释部分只能放在程序最后

B)花括号“{”和“}”可以作为函数体的定界符,也可以作为复合语句的定界符 C)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所有函数名都可以由用户命名 D)分号不是语句的一部分,是C语句之间的分隔符 28.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A)C程序可以有多个入口

B)主函数可以调用任何非主函数的函数 C)任何非主函数可以调用其他非主函数

D)主函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函数头和函数体 2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C语言中允许有零个main函数

B)C语言只能有一个main函数 C)C语言中必须有main函数和其他函数

D)C语言中允许有多个main函数 3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C语言的函数可以嵌套调用

B)C语言的子程序有过程和函数两种 C)C语言的函数可以嵌套定义也可以嵌套调用 D)C语言编译时不检查语法错误 3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在C语言中,预处理命令行都以“#”开头 B)预处理命令行必须放在C源程序的第一行

篇8:税收筹划第1章答案

关键词:非理性,纳税义务前置,税收法律关系

“非理性”这个术语, 通常有“为理性所不能理解、用逻辑思维所不能描述的”等涵义, 用在本篇文章当中, 主要用来概括阐释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中纳税义务前置的不合理性。

一、税务行政复议纳税义务前置的“非理性”分析

《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发生争议时, 必须先按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担保, 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这一款规定, 学界通称为“税务行政复议纳税义务前置”。从《税收征管法》实施以来的实际情况来看, 纳税义务前置的规定能够有效地防止纳税人以申请复议为由, 延期缴纳税款的情形出现, 从而有力地保障税款的及时入库。但同时应当指出的是, 该规定限制了纳税人诉权的有效行使, 侵害了纳税人可自由选择法律救济途径的权利。

江苏省盐城市地税稽查局于2001年7月对某实业公司作出税务处理决定, 认为该公司少缴税款及滞纳金1296万元。该公司不服, 向盐城市地税局递交行政复议申请书和财产担保书。9月21日盐城市地税局作出不予受理决定书, 理由是: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88条规定, 该实业公司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税务处理决定完税或者提供相应担保, 然后才可以依法申请复议。实业公司则认为市地税稽查局曾于99年12月1日将该公司121.95亩土地进行了查封, 现其以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土地作为担保财产, 事实上已成就了复议的前提条件。因此实业公司对市地税局不予受理的决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查认为, 盐城市地税局对实业公司申请复议的条件未进行实质性审查, 即裁定不予受理显属不当, 故撤销了地税局的不予受理决定。2003年2月, 实业公司向盐城市地税局重新提起复议申请, 该地税局于2月13日作出了受理复议决定书, 并对实业公司被查封的土地进行了估价。后市地税局向实业公司发出通知, 告知实业公司被查封的土地价值不足缴纳相应税款, 要求其另行解缴或提供担保。实业公司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税款已经解缴是经过法院认定的。5月9日, 市地税局以实业公司的复议申请不符合受理条件为由, 作出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实业公司再次诉至法院, 要求市地税稽查局撤销原税务处理决定。法院经审查后, 以实业公司复议程序未前置, 不符合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为由, 判决驳回原告的起诉。

在本案中, 原告某实业公司先后经过两次复议, 四次诉讼, 所反映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税收征管法》中有关税务行政复议纳税义务前置的规定不合理。

首先, 纳税义务前置的规定变相地剥夺了部分纳税人的申诉权。根据调查, 现阶段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不服, 多数发生在税收检查环节。按现行的稽查规定, 税务机关三至五年对纳税人进行一次纳税检查。由于时间长, 将几年的少缴税款及滞纳金在短期内补缴入库, 这对补税少, 经济效益好的纳税人来说是无所谓;但对补缴税额大, 经济效益处在不佳阶段和有特殊情况的纳税人来说, 如果在限期内无钱缴纳, 或是虽有缴款能力, 但在限期内不能全部缴清, 由于受到纳税义务前置这一条件的制约, 就无权申请行政复议。《税收征管法》在2001年进行修订时虽然已经增加纳税人可以选择以提供相应担保的形式来满足复议提起的条件的规定, 但不影响税务机关在复议期间执行作为复议对象的行政行为, 因此申请人可能仍然需要缴纳相应的税款。这实际上是变相剥夺了处于弱势的纳税人的申诉权, 无形中损害了纳税人的利益。

其次, 纳税义务前置的规定违反了税收法律关系的平等性。所谓税收法律关系, 是指由税法调整而形成的, 在税收活动中各方主体之间发生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现代研究税收法律性质的“税收债务关系说”把税收法律关系定性为国家对纳税人请求履行税收债务的关系, 国家和纳税人之间是法律上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根据这一理论, 税收法律关系不可避免地体现社会契约理论的精神, 国家征税是以人民同意为前提, 人民交税是为了从国家那里得到公共产品, 因此,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 国家与纳税人, 纳税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在宪法层次上是平等的。具体到税收行政复议中, 纳税人与国家之间形成的是税收救济法律关系, 它也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一种, 其平等性毋庸置疑。而规定纳税义务前置作为行政救济权的前提, 显然违背了这种平等性, 使纳税人处于不利地位, 不仅容易挫伤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 也不利于纳税人权利保护意识的培养, 更不利于依法治税目标的实现。

再者, 纳税义务前置的规定有悖于宪法救济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依照《宪法》关于公民救济权的这一规定, 任何法律法规都无权对公民正当行使救济权设置障碍, 也并不存在原告在起诉前必须履行何种义务的说法。随着市民社会逐渐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 公权力尊重私权利成为民主和法制的一大要求, 因此, 公权力并不具有当然超越、侵害私权利的特权。而税务行政复议纳税义务前置这种“先清债后说理”的做法, 显然不符合宪法关于行政文明、民主和法制的要求。

二、“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按照国际惯例, 就纳税人的申诉救济权而言, 大多数OECD国家并没有要求在案件未决之前需要先行缴清税款。而税务机关运作不力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 则常常要求支付未决案件的税款, 以防止纳税人以轻率的诉讼滥用这一制度。“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笔者认为, 有必要借鉴税收法制先进国家有关税收行政复议的相关规定来完善我国税收程序中纳税人权益的保护, 同时也可以促进税务机关提高税收运作效率。

在意大利, 发生税务争议的上诉体制分为三级。首先是税务委员会, 然后是接受上诉的地区法院 (the courts of appeals) , 最高一级是上诉法院 (the court of cassation) 。意大利税法规定, 纳税人不服征税决定, 可以上一级税务委员会申诉, 以及税务委员会作出复议决定后, 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应达到复议决定的一半。纳税人如果不服一级税务委员会的复议决定, 可以向二级税收委员会提出复议。二级税收委员会的复议决定一经作出, 纳税人必须支付该复议决定所确定税额的2/3, 而全部税款的缴纳则有中央税收委员会或上诉法院确定。

在美国, 纳税人与国内收入署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 的纳税争议可以向税务法院、联邦地方法院或索赔法院三类不同法院提出。联邦地方法院的法官不是专家, 一般而言, 它们会倾向于支持纳税人, 但是诉讼人会认为在联邦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承担相应风险, 因为, 在联邦地方法院或索赔法院起诉, 纳税人必须首先支付争议中的税款。而纳税人通过税务法院提出上诉, 则不必预先支付有争议的税款。美国税务法院是一个由税务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专门法院, 法官也很懂税收。他们不会被复杂的案情所困扰, 也不会被纳税人避税的辩词所打动, 他们总是努力维护税制的完整性。税务法院受理案件不以解缴税款为前提, 但对其作出的判决不得上诉。

同属于英美法系的加拿大对此持更加宽容的态度。加拿大的税务诉讼由税务法院管辖, 其后可以向联邦地区法院和最高法院上诉。在加拿大, 允许纳税人在解决争议和提起诉讼期间延期纳税。《加拿大纳税人权利宣言》中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你有权扣留有争议的税额, 直到我们的官员或法庭对你不利的决定。如果你向高一级法院上诉, 可以提供保证金而不必支付该争议数额。”因此, 其税务申诉制度被称为“世界上最通情达理又最容易被接受的制度之一”。

三、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通过对国际上税务行政复议纳税义务前置制度的分析, 我们发现,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税务行政复议纳税义务前置制度有两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减半缴纳税款, 如意大利;二是不必预缴税款, 如美国、加拿大。基于各国在行政机关内部自我审查配套制度的不同以及税务机关专业能力高低的差别, 我们在设计我国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时, 应当充分考虑我们的制度环境。随着纳税人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我们税务机关的行政优益权应该受到相应制约, 而当务之急在于通过立法途径, 改革有关税务行政复议纳税义务前置的不合理规定。笔者认为, 可以参考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两种做法, 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相关规定。

首先, 应当允许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争议之时, 在不能提供相应担保的情况下, 在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达半数以上后, 就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这一改革, 主要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立法。台湾地区的《税捐稽征法》规定, 纳税人对核定缴纳税款不服, 只要按照税务机关的通知书缴纳半数以上的税款, 并在纳税期限届满30日内提起诉愿, 税务机关应当受理该诉愿, 并暂缓移送法院强制之行。

其次, 对于因经济困难, 没有能力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半数以上, 也无能力提供相应担保的纳税人, 可以允许其向复议机关提交经济困难说明, 然后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在收到上述纳税人的经济困难说明后, 必须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对其进行审查。这个期限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笔者认为, 参考我国《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 应以60天为宜。太短将增加复议机关的工作量, 太长则会影响复议机关的工作效率。

据此, 对于《税收征管法》第88条第一款的规定可以完整表述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发生争议时, 必须先按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半数以上或者提供相应担保;经济困难者依法向复议机关提交经济困难说明经复议机关审查属实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上一篇:简易填埋场技术方案下一篇:六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