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024-04-11

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6篇)

篇1: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低保的概念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是指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居民,政府按照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是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的长效机制。

农村低保标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又叫保障线。根据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由县民政、财政、统计、物价、扶贫等部门联合调查,按照我县农村居民衣食住水电燃料等基本生活需要和未成年人教育费用以及县财政的承受能力制定,由县政府发布执行,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2011年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为1096元/年。

农村低保保障办法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家庭为单位实行补差救助的办法。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096元的农村困难居民,经户主申请,按家庭共同生活的农业人口分类进行补差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有进有出、保主保重、动态管理的保障办法。将保障对象分成三个类别,按家庭收入状况和“四级审批、三榜公示”的程序分别对象的类别,享受相应的低保金。2011年,一类对象月人均补助107元,二类对象月人均补助74元,三类对象月人均补助62元。每年对低保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一次全面核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下年增发、减发或停发。

农村低保对象

凡具有我县常住农业户口,上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均可申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主要为以下对象:

(一)无生活来源、与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抚(扶)养人或

法定赡养、抚(扶)养人无赡养、抚(扶)养能力的农村“三无”对象;

(二)因残疾、年老体弱或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期患重病、死亡和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自身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口粮田无法耕种,且无其它经济来源的特困户;

(三)有一定经济收入,但其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本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经村(居)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政局认定应当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农村居民。

农村低保申请审批程序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照个人申请、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审批发证“四级审批、三榜公示”的程序进行。户主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并进行第一榜公示;公示结束后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对上报的对象进行审核,主要是组织乡(镇)、村干部入户调查,核算家庭收入,对符合条件的提交乡(镇)人民政府专题会议讨论,并进行第二榜公示;公示结束后上报县民政局,民政局对各乡(镇)上报的对象进行抽查审定,召开专题会议审定,并报县低保领导小组审批,结果在各乡(镇)进行第三榜公示,以正式文件批复各乡(镇),并发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

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算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所有家庭成员全年农副业生产以及合法劳动经营所获得的货币和实物收入的总和。主要包括以下收入项目:

(一)种植、养殖业所得中扣除农业生产资料成本的收入;

(二)手工业以及其它家庭经营性收入,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其它各种劳动收入;

(三)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及其利息、遗属生活补助等收入;

(四)参加各种养老保险领取的养老保险金;

(五)依法继承的遗产、遗赠,接受赠予的所得;

(六)出租或变卖家庭资产所得的收入和偶然所得;

(七)村(组)集体经济分配收入;

(八)因征地拆迁所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中,扣除房屋重建等支出后的收入;

(九)其他应计算的家庭收入;

(十)家庭成员另立户主或分开居住但在一起生活的,其收入应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合并计算,并按一户处理。

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以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前12个月的家庭收入为基数计算,计算公式为:家庭年人均收入=申请前12个月的家庭收入总和/家庭人口数。其中人均纯收入按照统计部门有关“农民人均纯收入”办法计算。但根据政策规定,农村二女结扎户、独生子女领证户享受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少生快富奖励、节育奖金;残疾军人、“三属”的抚恤补助金、老复员军人定补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因公负伤人员的护理费、见义勇为人员享受政府给予的一次性奖励金;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医疗费、大病医疗救助金;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勤工俭学金;政府给予的临时性生活补贴以及节日慰问金;社会各界的捐助及临时性社会救济等(口粮救济款)不计入家庭收入。农村低保的监督管理及责任追究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县、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制。县政府民政部门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审批管理机关,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入户调查、对象审定、资金发放等日常管理工作。农村低保对象,在家庭收入状况发生变化时,应当主动向村(居)委会报告。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农村低保对象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低保金的或享受低保待遇期间,家庭收入状况好转,不安规定主动报告村委会或乡(镇)民政办,继续领取低保金的,由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警示,追回其低保。农村低保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对符合条件的对象拒不审查、不申报或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擅自申报、审批的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污、挪用、扣压、拖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由所在单位或相关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篇2: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申请农村低保救助的对象及条件: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指具有本地农业户口,且在当地农村居住一年以上,因病、因残、因灾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上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困难群众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拥有当地农业户籍;二是以家庭为单位,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申报和核定家庭人口;三是家庭成员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申请审批程序:

农村居民申请最低保障待遇,按照个人申请,家庭收入摸排调查,村级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办理。申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个人申请。农村困难家庭由户主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

1、申请书或当地印制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表,申请人签字确认。

2、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居民婚姻状况证明。

3、涉及家庭成员收入财产状况及实际生活水平的相关证明以及当地民政部门认定需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家庭收入摸排调查。由村民小组按有关规定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摸底核对,并按困难程度进行排序。

(三)村级评议。村委会依据村民小组摸底排序情况,在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召开村评议小组会议提出评议意见,并将评议意见返回村民小组予以公示,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名单等相关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四)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审核前须组织人员入户进行核实,核实结果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五)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审批结果须返回村民小组予以公示,并向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以户为单位发放《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对未予批准的委托乡镇人民政府送达不予保障的书面通知。救助标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差额补助,其中:一类对象补助水平达到国家确定的贫困线标准,月人均补助标准100元;二类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75元;三类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55元;四类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45元。动态管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家庭收入无明显变化的低保对象应保持相对稳定,对收入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每年审核调整一次,形成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机制。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家庭生活水平高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其他不符合规定的,不纳入保障范围。责任追究:

采用虚报家庭收入、伪造证明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骗取农村低保金的居民,情节较轻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追回冒领的低保金;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扰乱民主评议程序,故意撕毁公示文件,对低保工作人员进行人身攻击和侮辱谩骂的,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农村五保户供养

五保对象条件: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十六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五保申请程序: 由村民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因年幼或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民政部门审批。救助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每年供养经费1600元。

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

补助对象:

1954年10月31日之前入伍的退伍军人。补助程序:

在乡老复员军人每年向当地乡镇民政部门提供一次本人健在的照片或其他资料,乡镇审核确认无误后报县民政局,县民政局审核无异议后,由民政局、财政局按“一折统”方式发放。补助标准:

每人每月355元。

义务兵家庭优待

优待对象: 全县服现役的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程序:

每年征兵结束后,县人民武装部提供上年义务兵花名册,县民政局通知所属乡镇采集义务兵家庭信息,经县人民武装部、民政局审核无误后报县财政局按“一折统”方式发放。优待标准:

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标准以本县上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为依据确定。

高龄老人生活补贴

补贴对象:

户籍在本县的80周岁以上老年人均可享受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补贴标准:

对百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1200元的特殊生活补贴;对95-99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700元的生活补贴;对90-94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500元的生活补贴;对85-89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200元的生活补贴;对80-84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100元的生活补贴。

救灾救济

救助对象:

因遭受自然灾害导致生活暂时困难的群众。救助程序:

遭受自然灾害后,经县民政局核查灾情并确定救助资金及标准,并将救助指标下达各乡镇,由受灾群众户主向当地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组织评议并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政府,经乡镇政府审核并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并由财政局、民政局将资金拨付各乡镇惠农账户,由各乡镇通过“一折统”发放并公示。救助标准:

根据受灾程度及生活困难程度由民政局临时确定。

农村特困家庭医疗救助

救助对象:

因病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救助程序:

救助申请人持村民委员会证明、本人申请、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或农村五保供养证、医疗机构诊断证明、费用结算明细单、药费发票复印件等相关资料,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县民政局审批。救助标准:

农村五保户经参合补助后个人自付费用全额救助,农村低保对象的个人自付费用按50%—80%的比例救助,其他对象的个人自付费用原则上按40%—60%的比例给予救助。

参战参试退役人员生活补助

补助对象:

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1954年11月1日后入伍并参战、参核的退役人员。补助标准:

每人每月220元。补助程序:

篇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讨

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基本措施。2007年7月,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近年来, 山东省在不断总结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 截至2014年底, 实际享受农村低保的人数为256.18万人, 覆盖了4%左右的农村人口, 全省17地市的农村平均低保标准为2, 500元左右, 在保障农村贫困人群基本生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二、山东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现状

(一) 覆盖范围方面。

相关学者以应保尽保的农村低保覆盖率指标来反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从近年国家设定的贫困标准看, 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在5%左右, 因此应保尽保的低保覆盖率的参考值应为5%。据山东省民政厅公布数据, 截至2014年底, 全省农村人口达5, 165.32万人, 低保救助人数为256.2万人。由以上公式可推算山东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为4.96%, 基本实现“广覆盖”的基本要求。2014年山东省17地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基本情况, 如图1所示。 (图1)

由图1数据可知, 2014年山东省17地市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超过20万的地市有济宁市、临沂市和菏泽市;超过10万的地市有枣庄市、烟台市、潍坊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和滨州市。其中, 临沂市和菏泽市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44.08万和34.60万, 分列全省第一、第二位;而威海市和莱芜市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3.1万和3.51万, 排在全省的最后两位。

(二) 保障标准方面。

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救助至少应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即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假设低保受助者领到的大部分救助款用于食品消费支出, 那么低保标准与当地居民家庭上一年度人均食品支出之比就可以反映出政府对贫困者救助的实际效果。即引入Yt=Dt/St-1, 其中Yt表示第t年的农村生活救助系数, Dt是第t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St-1是第t-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若农村生活救助系数介于0~1之间, 说明低保群体享受的补助尚未能达到当地农民平均食物消费水平, 当系数介于0.6~0.7时, 可以基本解决低保群体的食品消费支出。2014年的山东省17地市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和生活救助系数, 如图2所示。 (图2) 可以看出, 2014年, 山东省17地市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最低生活保障制标准最高的为青岛市, 保障标准为每年4, 620元/人;最低的为聊城市, 保障标准为每年2, 400元/人。从农村生活救助系数可看出, 各地市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总体偏低, 尚不能有效保障农村低保对象的食品消费支出水平。按照全省平均的补助标准2, 987元计算, 受助者每天的生活消费仅为8.18元。

(三) 支出水平方面。

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 低保补助水平又称为“补差水平”, 它是由当地政府所制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减去受助者的实际收入的差额所确定的。若受助者每月的平均收入在低保保障标准以下, 则对实际收入与低保标准线之间的差额实行“补差”, 使低保户人均收入达到低保线。这也就意味着, 假设低保者的收入水平没有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其通过工作获得的每一元钱, 都会相应地从政府手中失去一元钱的救助。表1所示的是山东省17地市农村低保补助水平及其占保障标准的比重。 (表1) 由表1数据可知, 青岛市每月的补助水平达到283.07元, 位于全省第一;临沂市、菏泽市每月的补助水平分别为106.33元和117.94元, 排在全省17地市低保补助水平的后两位。由于受各地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差异的影响, 各地市低保支付水平占保障标准的比例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表1中全省17地市补助水平占保障标准比例看, 青岛市、东营市、滨州市的占标准比都在70%以上, 说明这三个地市的地方财政对低保群体的保障水平较高, 能够满足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烟台市和临沂市的占标准比非常低, 分别为52.01%和48.49%, 说明地方财政对低保群体的保障水平较低, 比较难满足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山东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覆盖范围狭窄、且对象难以识别。

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重点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 以及因病致贫、因伤致贫、因灾或其他原因致贫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 各级民政部门确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主要是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各地政府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为尺度来进行界定的。然而各地基层民政部门普遍反映在依据保障标准识别和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过程中, 面临许多现实的难题:一是缺乏统一标准去核算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的隐形收入;二是很难把握困难农户外出务工的收入或临时性收人;三是难以确定居民具有法定赡养、抚养关系且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收入;四是因建房、婚嫁等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是否应列入保障对象;五是因计划生育被罚款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人是否列入保障范围还缺乏法律依据。由于上述原因,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认定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而难以全面和准确地将最应该得到保障的居民完全纳入其中, 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

(二) 保障标准及支付水平普遍偏低。

根据最新公布的2015年全国各省农村低保标准, 山东省的年低保标准为2, 987.48元,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 276.39元。由于受全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标准和支付水平在地区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保障力度大、水平高, 基本能满足受助者的日常最低支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保障力度小、水平低, 无法满足受助者的基本食品消费支出。以临沂市为例, 农村特困群体受助者每月人均收到的补助标准为106.33元, 这样的低保支付水平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尤其在目前物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 更难以帮助他们摆脱生活困境。同时, 受各地区财力的制约, 多数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以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为参照制定的, 比较普遍的确定方式是“以钱定人”, 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支付水平普遍偏低。

(三) 保障资金筹措渠道不畅、且利用率低。

低保资金的筹集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以开展的核心问题。现阶段, 山东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属地管理, 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负责, 中央只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 各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低保需求较大的地区往往是经济不发达和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 财政收入有限。因此, 单纯依靠地方各级财政支出, 农村低保难免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随着救助面的逐步扩大, 各级地方政府必然面临资金筹集困境, 低保资金面临更大的压力。国家鼓励多渠道筹集农村低保资金, 但实施效果不理想, 资金来源仍然过分依赖各级财政, 尚未形成多元化的低保资金供给渠道。在低保资金管理和利用方面, 有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工作程序不科学、监管力度不足, 甚至出现优亲厚友、挪用资金等违法现象, 使本来就不充裕的保障资金更加匮乏。

四、完善山东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策建议

(一) 合理界定低保保障对象。

保障对象的界定是当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首要难题。保障对象的界定应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依据, 结合贫困形成的原因, 重点应对那些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依无靠的孤老、孤残、孤儿、弱智低能户和意外事故、恶性重病或因自然灾害造成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实施保障;对尚有一定收人, 但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实行差额补助;而对那些由于游手好闲、超计划生育或因奢侈浪费造成生活困难的则不予保障。民政部门应严格按审批程序进行操作, 认真核实申请低保对象的收入及财产情况, 杜绝隐瞒财产和收入现象。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进行建档、公示, 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坚决予以清退, 真正做到应保尽保, 应退尽退。

(二) 科学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最大的难题就是各地区农村经济条件发展的不平衡性, 导致保障标准的界定很难照顾到所有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标准的确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既要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又要避免“养懒汉”。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根据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基本生活需求、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地方财政能力等因素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测算。由于各地经济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因而保障标准不应恒定不变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指标。

(三) 拓宽筹资渠道, 以提高农村居民低保水平。

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顺利运行并取得切实成效的物质基础和可靠保证。应不断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低保工作的支持力度, 增加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额度, 重点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拓宽低保资金筹措渠道,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低保事业, 通过完善社会捐赠制度, 鼓励当地知名企业和热心人士进行捐赠, 提取一定比例的社会福利彩票收益等方式补充农村低保资金的不足。同时, 应全面整合农村低保资金、扶贫资金、建设资金等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统筹兼顾, 科学规划,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 应加大对农村低保资金使用的检查和监督, 确保资金不被挤占挪用和贪污浪费。

摘要: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性保障制度,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减震器”。基于山东省17地市统计数据, 本文梳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现状, 指出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峰.国内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6.

[2]张敏.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新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 2011.5.

[3]景跃军, 李元.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标体系的构建[J].人口学刊, 2013.3.

篇4: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关键词 农村居民;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最低生活保障

中图分类号 O 212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病致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而造成月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差额补助.我国自1994年在上海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发展,该制度已经于2007年在全国普遍建立起来.据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04年至2007年保障人数快速增加,2005年比2004年增长69.1%,2006年比2005年增长93.1%,2007年已实现低保人数3 566.3万人,比上年增长了123.9%.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低保标准依据不足、低保标准制定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如何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维持生存(包括维持健康和工作能力)所必须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最低费用[1],它是一种不管是否有收入都必须消费的用以维持基本生存的需求数量.因此,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的确定应以消费支出为根据较为合理.

2 研究模型与方法

我国主要将居民生活消费的商品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等种类,由此,最低生活保障线就包括两部分费用:一部分是最低食品支出费用,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线;另一部分是最低非食品支出费用,包括衣着、住房、交通通讯、家庭设备、文教娱乐、生活用品、医疗、教育、服务等.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则可由此划分为三种状态:1)极度贫困者,指消费支出低于最低食品需求,其生活处于基本的温饱线以下;2)生存消费者,指其消费支出在最低食品需求和最低生活保障线之间,这部分群体除了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以外,还在衣着、居住、交通、教育、医疗保健等项目上有一些支出,用以对生存质量的部分改善;3)享受和发展消费者,其消费支出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他们已解决了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消费需求问题,其消费行为将向着通过物质消费的支出来满足自己心理、精神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提升生活质量[2].

在消费函数的相关模型中,线性支出系统(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LES)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t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ELES)模型常用于对消费结构的研究中,下面就这些相关模型进行介绍和分析.

2.1 LES模型

英国计量经济学家R.stone于1954年根据直接效用函数(Klein and Rubin,1947)提出了线性支出系统模型[3](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LES),模型基本形式为Ci=PiXi+bi(V-∑nj=1PjXj) .(1)

式中,Ci表示消费者对第i种商品的实际消费支出;Xi表示消费者对第i种商品的基本需求量;PiXi表示消费者对第i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bi表示消费者对第i种商品的边际预算份额,其满足0≤bi≤1,∑ni=1bi=1;Pi表示第i种商品的价格;V表示消费者生活消费支出总额.

模型(1)是根据消费者在预算约束V=∑ni=1PiQi下寻求效用U(Qi)=∑ni=1biln (Qi-Xi)的极大化推导而来的,其中Qi为消费者对商品i的实际需求,即

max[∑ni=1biln(Qi-Xi)],

s.tV=∑ni=1PiQi.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L(Q1,Q2,…,Qn,λ)= ∑ni=1biln (Qi-Xi)+λ(V-∑ni=1PiQi) ,由函数L分别对Qi和λ求一阶偏导,并令其等于零,可得方程组: 

biQi-Xi=λPi, i∈[1,n],

V=∑ni=1PiQi.(2)

因此,可求得

bj(PiQi-PiXi)=bi(PjQj-PjXj), i∈[1,n], i≠j;

bj∑ni=1PiQi=bjV. (3)

由式(3)的n-1个式子两边相减得:

bjPjQj+bj∑ni=1PiXi=bjV-(PjQj-PjXj)∑ni=1bi, i≠j.

进一步整理,有经 济 数 学第 27 卷

第2期文先明等: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实证分析

bjPjQj+PjQj∑ni=1bi=bjV-bj∑ni=1PiXi+PjXj∑ni=1bi

=bjV-bjPjXj-bj∑ni=1PiXi+bjPjXj+PjXj∑ni=1bi, i≠j.

即 PjQj∑ni=1bi=bjV-bj∑ni=1PiXi+PjXj∑ni=1bi.

又因为∑ni=1bi=1,从而有

PjQj=PjXj+bj(V-∑ni=1PiXi).

即证得模型(1)结果

模型(1)虽然形式简洁,经济意义明确,但由于模型中Ci和Pi为外生变量,待估参数为基本需求量Xi和边际预算份额bi,而总消费预算支出V是对所有商品的消费总和,为内生变量,无法外生给出,故而模型参数估计困难[4].为此,经济学家们在LES模型基础上通过改进形成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用于对消费结构的研究.

2.2 ELES模型

经济学家Luch于1973年对R.Stone提出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进行了两点修改[5],即以收入Y代替了支出C,将bi的概念由边际预算份额转化为边际消费倾向,修改后的模型为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为

Ci=PiXi+bi(Y-∑nj=1PjXj),(4)其中,0≤bi≤1,∑ni=1bi≤1.

对于截面数据,模型(4)中的PiXi和∑nj=1PjXj是常数,令

ai=PiXi-bi∑nj=1PjXj.(5)

于是模型(4)可变为

Ci=ai+biY. (6)

将式(5)两边对i求和,可得

∑ni=1PiXi=∑ni=1ai(1-∑ni=1bi). (7)

式(7)代入式(5)得

PiXi=ai+bi∑ni=1ai(1-∑ni=1bi).(8)

对式(6)利用截面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得ai和bi,再利用式(8)求得PiXi,即为第i种商品的基本需求量,∑ni=1PiXi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然而在实际中对某些样本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6)时,常常会出现bi显著而ai不显著的情况.如果对式(6)进行过原点估计,即ai=0,虽然可以满足显著度要求,但是据此由式(8)计算出第i种商品的基本需求就变为0,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为了解决此问题,需对ELES模型进行适当修正以使其测定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需要:假设在对模型(6)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时有m种商品常数项不显著,不妨假定前m种商品的估计方程的常数项不显著,bi显著(i=1,2,…,m),其他商品方程估计结果ai,bi均显著[6].

首先对前m种商品的方程去掉常数项重新估计,得出bi (i=1,2,…,m),因此,当ai=0,i∈[1,m]时,由式(5)可知以下式子成立: 

0=P1X1-b1∑mk=1PkXk-b1∑nj=m+1PjXj,

0=P2X2-b2∑mk=1PkXk-b2∑nj=m+1PjXj.

0=PmXm-bm∑mk=1PkXk-bm∑nj=m+1PjXj.

以上式子两边相加得

0=∑mk=1PkXk–(∑mk=1bk)∑mk=1PkXk–(∑mk=1bk)∑nj=m+1PjXj.

从而求解得

∑mk=1PkXk=(∑mk=1bk)∑nj=m+1PjXj(1-∑mk=1bk).

代入式(4)可得前m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计算公式为

PiXi=bi∑nj=m+1PjXj(1-∑mk=1bk).(9)

而后n-m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仍然用式(8)计算.3 实证分析

文章以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2007年全国各省(市、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情况为截面数据,分别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支出为因变量、人均纯收入为自变量进行各类消费支出的回归分析.为了说明这种测算的可行性,首先以地区因素为行变量和商品因素为列变量,对它们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的影响进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由于FR=8.741 051>Fα=1.513 648,FC=182.105 6>Fα=2.053 383,所以地区和商品两个因素都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有显著的影响.其中,SSR/SST=8 433 125/56 180 972=0.1501,SSC/SST=40 994 440/56 180 972=0.729 7,

即地区和商品两个因素合起来总共解释了生活消费支出差异的87.98%,其中地区因素占15.01%,而商品因素占72.97%.其他因素只解释了生活消费支出差异的12.02%.从而以地区因素为自变量、生活消费支出为因变量对各类商品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可行.又因为在地区因素中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有密切关系的是人均纯收入,因此,下面对各种商品以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自变量、生活消费支出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

由表2结果显示,从总体上观察各个R2,模型拟合的较好,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人均纯收入是影响各类商品消费支出的显著因素.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对于ai,除了食品和文教娱乐的Pvalue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各项支出均不显著,因此,直接由式(6)计算出的各项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另外,居住和文教娱乐两项支出为负数,这显然与现实情况出入较大,而各项基本支出之和为637.58元,与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需求相比明显偏低,因此该测算结果不可信.

如果对常数项不显著的方程进行原点回归,通过运用式(9)计算出这些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而常数项显著的方程所对应的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则仍然采用式(6)和式(8)计算,则有可能使测算结果的可信度大大提高,增强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状况的解释力。表3就是对参数ai的显著度大于0.05的方程重新修正估计后,用式(8)和式(9)计算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对模型中常数项不显著的方程过原点重新作回归发现, bi的显著度仍然很高,且各个方程的拟合度大大提高,显示很强的线性关系,测算结果可信。

由以上测算和分析可以看出:

1)农村居民的温饱线为年人均662.83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为年人均1078.46元.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测算结果比较符合我国2008年提出的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合二为一、对2007年人均纯收入1067元以下的农村人口实施同样的扶贫政策的文件精神,适应了我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救助向主要以低保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所测算温饱线和最低生活保障线可以作为我国调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重要测度依据.

2)从表3测算结果及表4数据可以看出,低收入人口年人均实际生活消费支出高于基本需求水平,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从平均水平上看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尤其是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两项支出远大于基本消费支出,这说明我国农村全面取消义务教育收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正显现较好的保障效应.

3)以上数据并不意味着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已经全面脱贫.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按年人均收入分组的户数占调查户的比重中,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户数比重占4.27%,1000元-1200元之间户数占1.97%,并且这些低收入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但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却较为明显,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低保的覆盖人群还是低保标准方面都比东部发达地区滞后.东部地区94.4%的农村社会救助人口是享受低保者,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而中西部地区只有37.3%的救助对象是享受低保者(张国华,2008).在低保标准上,据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平均低保标准82.3元/人、月,人均补差50.4元/月,显示了较好的保障绩效,但仍有待于提高.另外,从分地区比较来看,有的县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还很低,每年仅有百元左右.因此,虽然农村居民最低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局部地区仍然偏低.

4 结 语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的普遍建立起来对保持农村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整体水平以及区域比较来看,还有显不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良好绩效的取得还任重道远.因此,各地在制定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应在综合考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不断改进保障标准的测度方法和依据,完善工作思路,以求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提高一种良性的演进路径.

参考文献

[1] 马敏娜,车延杰.城镇居民贫困线计算方法的比较[J].技术经济,2000,(10):44-46.

[2] 王留豹,董栓成.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核算的经济计量[J].统计与决策,2006,(4):81-82.

[3] R.STONE.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s and demand analysis:an application to pattern of british demand [J].Economic Journal,1954,64:511-527.

[4] 张文爱.基于ELES模型的四川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7,(5):49-53.

[5] LUCH.The 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J].Europern Economic Review, 1973,15: 21-32.

[6] 韩振国.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估计方法的修正及实证检验[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1):61-64.

Positive Analysis on the Rural Resident's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WEN Xianming1,CAO Wenxian2,3,XIONG Ying1

(1.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gement,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Changsha , Hunan 410076;2.Economy School,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Hunan 410128;

3.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Xiangnan University , Chenzhou , Hunan 423000)

Abstract For the no scientific problem of some local governments in establishing the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tandard of rural resident,this article considered the ELES correction model and used it to examine the minimum food and living security line of rural resident of our country.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measurement result is feasible.So it can offer a kind of important estimation basisfor the adjustment of the rural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standard .

篇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办指南

办理机构

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负责受理、审核,社区居委会负责调查核实,县(市、区)民政局负责审批。申办条件

1.户籍条件。申请者必须是持有当地常住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

2.家庭收入条件。申请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其户籍所在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家庭生活状况条件。申请者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申办程序

1.申请。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提出书面申请。

2.审查。街道(乡镇)收到申请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后,委托居委会对申请人家庭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核查,提出审查意见报街道(乡镇)。

3.审核。街道(乡镇)综合评审后,提出审核意见报县级民政部门。

4.审批。县级民政部门进行评审,对符合条件的发放城市低保金领取证;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办理时限

社区居委会接受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办结审批手续。申办材料

1.居民身份证、户口簿;

2.相关人员的下岗证、离退休证、结婚证、离婚证、残疾证、学生证(入学通知书);

3.职工工资单或工资领取凭证;

4.养老金领取凭证;

5.职工收入情况证明(单位劳动工资、人事部门出具);

6.失业保险金领取情况证明(街道、乡镇劳动服务部门出具);

7.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领取证明(同上);

8.就业或职业培训介绍证明(同上);

9.赡养或扶养(抚养)人收入证明及给付赡(扶、抚)养费证明;

10.失业人员丧失劳动能力鉴定书(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出具);

11.当地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材料。计算家庭收入的主要内容:

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包括:

1.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从事个体经营的净收入及其他劳动收入;

2.离退休金、基本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及失业保险金;

3.存款、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及利息;

4.出租家庭资产获得的收入;

5.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应当给付的赡(抚、扶)养费;

6.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与;

7.家中月电话费超过20元或用电超过50度的,超出部分计算为家庭收入。

8.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不计入申请人家庭收入的主要内容:

1.对国家、社会做出特殊贡献,政府给与的奖励金和省级以上劳动模范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

2.优抚对象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3.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收入及由政府和社会给与困难学生的救助金;

4.独生子女费;

5.因工(公)负伤职工的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及死亡职工的遗属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

6.在职人员按规定由所在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及各项社会保险等费用;

7.政府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给与的临时性生活抚慰金。

下列情形之一者,原则上上不能享受低保待遇:

1.3年内私建住房、购买商品房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

2.家中购买使用摩托车、计算机等高档非基本生活必需品的;

3.家中有小汽车或非经营性机动车辆的;

4.家庭成员有使用手机的;

5.家庭有高档收藏或投资有价证券的;

6.家庭饲养观赏性宠物的;

7.安排子女择校就读、出国留学或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入收费学校就读的;

8.经常出入餐饮、娱乐场所消费的;

9.有赌博、吸毒、嫖娼行为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且尚未改正的;

10.连续两次不按时领取低保金;

11.不按规定申报家庭收入的;

12.无正当理由两次介绍拒不就业的;

13.不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性劳动的;

14.家庭因征地“农转非”并自愿一次性领取补偿金在3年之内的;

15.购买户口“农转非”3年之内的;

16.不配合家庭收入情况调查或弄虚作假的;

17.当地县级政府认定不能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办理时限

从接到申请之日起到完成审批,必须在30日内办理完毕。办理依据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国务院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2.《江西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2002年8月2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

3.《江西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赣民字„2003‟113号,2003年5月23日)。

投诉监督

当事人对受理部门及行政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可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县(市、区)民政局投诉、举报。

申 请 书

××镇××村(居)委:

我叫×××,性别(男、女),××××年×月××日出生,汉族,身份证号码×××××××××;妻子×××,女,××××年×月××日出生,汉族,身份证号码

×××××××××,本家庭户籍为××市(县)××镇(乡),现常住××市××镇(乡)×村(居)×组。现因两人均无劳动能力,无住房,无收入,……(导致生活困难原因)。目前家庭月(年)人均收入仅××元,低于江西省人均最低生活标准,家庭困难,月(年)收入还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生活十分拮据。

为此,需申请(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以解决目前基本生活遇到的困难,望批准!

特此申请

申请人:

篇6: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须知

一、申请条件

1、某某街道辖区户籍居民;

2、家庭月人均收入未达到361元。

二、申请人需提供以下有关证明、资料

(一)提供必须的资料:

1、手写书面申请书一份(如实反映家庭成员生活、工作的变迁、目前的收入、财产、住房、以及计生、子女等情况)。

2、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原件备查);如不在一个户口簿上的应提供其关系证明;以及家庭成员的相片(一寸单人近照各一张)。

3、《某某区居民最低生活救济申请表》(一式二份)。表格不能复印,填写时不能复写。

(二)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关资料

1、有工作单位(包括临时工、尚未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离岗职工)的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应出具单位工资、收入证明及工资复印件(加盖公章)和存折复印件。

2、失业人员,要提供劳动部门证明。

3、丧失劳动能力或因病不能参加劳动的,应提供近期由医院出具的疾病诊断书或证明书;诊断书或证明书为复印件的,应加盖医院公章及医生签名。

4、年满18周岁的在校的学生,应提供学校证明和学生证复印件。

5、申请人为单亲家庭的,应提供离婚协议书或离婚判决书。

6、违反计划生育已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要提供收据或街道计生办认可证明。

7、申请人户籍地和居住地不在同一街道的办事处辖区内的(包括市外、省外),应提供居住地居委会出具的协助调查证明(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财产和实际生活水平等情况);

8、其他相关资料。

所有证明、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如虚报、瞒报,应负相关法律责任。

三、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程序和审批时限

1、先由户主持户口薄到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提供有关证明和资料。社区居委会对申请人家庭进行初步了解,符合条件的,发给《某某区居民最低生活救济申请表》;

2、社区居委在收到申请人提供的申请资料后,出具《申请资料受理回执》。在5个工作日(空挂户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家庭收入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申请人户籍与居住地不在同一街道的,应及时请求居住地居委会协助调查。经审核符合低保条件且资料备齐的,报街道办事处,同时及时张榜公示;不符合低保条件或资料不齐全的,做好解释工作,退回申请资料并出具《受理资料退回通知书》。

3、街道办事处收到社区居委会上报的申请资料,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入户核查,符合低保条件且资料备齐的,报区民政局;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好解释工作,退回申请资料。

4、区民政局收到上报的申请资料,进行抽查和审批,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同意的下发《批准通知书》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

5、对经批准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由街道办事处办理低保金的领取手续;由辖区社区居委会予以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四、申请人有以下列情况之一的,其申请不予批准

1、家庭中拥有移动电话、摩托车、空调等非生活必需的高档消费品或银行存款、有价

证在人民币3000元以上;

2、购买商品房或自建房未满5年,或者已满5年,但家庭人均使用面积超出本市人均面积的;

3、购房入户未满8年的;

4、违反计划生育有关规定未缴纳社会抚养费的;

5、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不就业或劳动,不接受劳动部门组织的培训,或以有关部门两次推荐就业而拒绝的;

6、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生活来源有其他渠道,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其他情况。

五、保障对象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及时通过居委会告知街道办事处,并办理调整保障金发放数量和停发保障金的手续;

2、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应当主动就业,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就业培训,接受有关部门推荐就业;

3、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经有关部门推荐不能就业的,应当参加其所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组织的公益性劳动;

4、户口在本市范围内发生迁移的,应当在原户口所在地的区民政局部门办理保障金领取转移手续。

六、违规处罚

1、采取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等手段获得批准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予以警告,追回其已领取的保障金;情节恶劣的,处以已领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上一篇:十八大及新党章理论考试试题下一篇:攻心销售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