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

2024-05-26

铜川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精选8篇)

篇1:铜川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

宜春市关于印发

宜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 的通知

(宜府发〔2003〕3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宜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OO三年八月十八日

宜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江西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规定,为保障我市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管理,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质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是指对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实施救助的制度。城市低保实行按家庭月人均实际收入与居住地低保标准之间的差额予以发放的办法,同时辅之以临时救济、政策扶持、社会互助等配套措施予以保障。

第三条实施城市低保,应坚持以下原则:

(1)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

(2)属地管理的原则;

(3)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各级城市低保工作机构主要职责

第四条市民政部门城市低保工作机构主要职责:

(1)制定全市城市低保工作规范性文件和政策;

(2)编制城市低保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3)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和城镇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水平,向政府提出调整中心城区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的建议,并负责承担县(市)保障标准和保障对象的备案工作;

(4)指导、监督、检查县(市、区)的城市低保工作;

(5)编制全市城市低保资金预算计划,对全市低保资金提出分配方案,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6)设立低保咨询举报电话,受理有关城市低保的咨询和投诉工作,负责全市低保工作的行政复议工作;

(7)会同有关部门对在城市低保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进行查处;

(8)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出台城市低保配套优惠政策,组织、协调和指导社会救助机构对中心城区低保特困户实施扶助、救济;

(9)负责城市低保统计工作和低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

(10)制定城市低保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工作。

第五条县级民政部门城市低保工作机构主要职责:

(1)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编制低保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低保工作;

(2)根据当地物价水平和居民每月人均最低生活消费水平,拟定当地城市居民低保标准,并负责当地低保适时标准的调整和上报备案工作;

(3)编制低保资金需求计划,并向政府提出低保资金的分配意见,实行资金监管;

(4)审批低保对象,核发证件;

(5)指导、督促、检查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乡镇)的低保工作;

(6)及时向上级反映低保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受理公众有关低保工作的咨询与投诉,并对群众举报、投诉事项进行查处;

(7)负责低保有关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加强档案管理;

(8)负责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乡镇)城市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第六条街道(乡镇)低保工作机构主要职责:

(1)负责申请低保家庭的情况调查、核实工作,并上报低保工作有关资料;

(2)发放低保款、物及有关证件;

(3)定期核查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并实行动态管理;

(4)组织有一定专长或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加社会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公益性劳动;

(5)为居民提供低保政策咨询服务;

(6)对骗取、冒领城市低保款、物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7)与劳动部门联系,为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提供劳动就业机会或参加业务技能培训;

(8)负责管理低保对象档案,及时上报有关低保工作情况和统计数据。

第七条社区居委会低保工作机构主要职责:

(1)接受居民低保申请,收集申请人出具的有关证明材料,并认真填写《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登记表》;

(2)负责对申请对象进行调查、核实,形成调查评审意见;

(3)负责将初步评审确定的城市低保对象的基本情况张榜公布,公开征求群众意见;

(4)根据张榜公布结果,协助符合条件的对象认真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由居委会签署意见后,向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

篇2:铜川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国务院令第271号)和《湖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28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依照本办法予以保障。

第三条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

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落实和管理使用情况的督查工作;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和初审工作。

社区居民委员会受区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承担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服务工作。

第二章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对象

第四条 市民政部门应会同市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根据当地维持城市居民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费用和承担未成年人义务教育费用,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40%至55%的幅度内拟订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提高时,依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五条 持有本市常住非农业户口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可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其中,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经批准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有一定收入的,经批准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额享受。

第六条 城市居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则上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虽然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实际生活水平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二)非因拆迁购买商品房或现已有住房而又新建(购)住房的;

(三)1年内购买价值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倍以上(含5倍)非生活必需品的;

(四)家庭有机动车辆(不含残疾人代步车)的;

(五)有高价值收藏或投资股票、商业保险或其他投资行为的;

(六)有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馈赠、礼金支出的;

(七)安排子女择校就读、出国留学或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进入收费学校就读的;

(八)年内因赌博、嫖娼被行政处罚过的;因吸毒生活困难且尚未改正的;违法结婚、收养和计划外生育的;

(九)家庭成员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1年内经两次介绍就业而拒不就业的;

(十)不按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或拒绝核查的;

(十一)其他经民政部门按规定认定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第七条 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以下称保障对象),无正当理由1年内有3个月不按时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以下简称保障金),或1年内有3个月未进行续保申请登记,或1个月内有两次拒绝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停发其保障金。

第八条 保障对象应每季度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报告1次家庭人口增减和家庭成员收入情况,接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人员的复查。

保障对象符合法定劳动就业年龄且有劳动能力的,应主动到社区或相关部门进行求职登记,每季度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1次求职证明或就业状况证明,说明就业情况。

第三章 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与审批

第九条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二)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初审,将结果在申请人居住地张榜公示;公示5日后,将申请材料连同公示意见上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

(三)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自收到上报材料之日起5日内进行复审,并委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复审结果在申请人居住地再次张榜公示;公示5日后,将申请材料连同公示意见上报区民政部门。

(四)区民政部门自收到上报材料之日起5日内,完成对复审结果的审批。对符合条件的,通过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申请人居住地第3次张榜公示;公示后5日内无异议的,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和存折;对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批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通知书。

申请人的书面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由其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存档备案。

第十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成立由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人员、居民小组组长和居民代表组成的居民评议小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应成立由主管领导和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组成的最低生活保障评审委员会,分别负责对初审、审核中疑难问题的评定。

第十一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申请事项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同一辖区内户口分离的,应将户口并入一处后,向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房屋拆迁还建造成户口空挂、人户分离,而在现居住地居住1年以上的,向现居住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但须提供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证明。

(二)户口和现居住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向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批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批准机关应告知现居住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

(三)户口迁入尚未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新建居民小区的,向户口迁入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四)户口属水上公安机关管理的,向现居住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直系亲属为农业户口且在现居住地居住1年以上的,可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第四章 家庭成员和家庭收入的核实与计算

第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

(一)夫妻;

(二)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养子女、继子女、非婚生子女;

(三)父母双亡,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同生活的孙子女、外孙子女;与兄、姐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弟、妹;

(四)民政部门依法确认的其他人员。

原系本市非农业户口,现在外地就读的学生,视为家庭成员。

第十三条 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

货币收入包括:

(一)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二)以现金发放的劳保福利、医疗费;

(三)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

(四)离退休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职工遗属生活补助费;

(五)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

(六)保险给付金收入、租赁收入、接受馈赠和继承收入;

(七)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

(八)自谋职业收入;

(九)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实物收入按市场价折款计入家庭收入。

第十四条 优抚对象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保健金,义务兵获得的优待金、退伍费,政府颁发的奖金,市以上劳动模范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工伤和因公致残人员的护理费、补助金,因公死亡人员及其家属的一次性抚恤金、丧葬费、生活补助费,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统筹费,不计入家庭收入。

第十五条 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其领取的一次性补偿金在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后的结余部分计入家庭收入。该职工家庭收入的计算方法为:从领取的经济补偿金中扣除该职工从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至法定退休年龄期间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结余部分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家庭人口计算可分摊的月数,在可分摊的月数,即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间内,该家庭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不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其领取的一次性补偿金应据实全部计入其家庭收入。

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数额以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有效凭据为准。

第十六条 因建设征地转为非农业户口并领取一次性安置补助费且退出承包地的人员,其安置补助费计入家庭收入的办法,比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执行;尚未退出承包地的,农业收入计入家庭收入。

第十七条 因房屋拆迁一次性领取拆迁补偿费的人员,其拆迁补偿费用于购房后的结余部分,比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计算家庭收入。

第十八条 家庭成员中赡养、扶养或抚养费计算办法:

(一)有协议、裁决或判决的,按协议、裁决或判决的数额计算。

(二)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0%以下的,视为无赡养、扶养或抚养能力;在150%以上(含150%)的,视为有赡养、扶养或抚养能力,其家庭收入在扣除自留生活费后的剩余部分用于支付赡养、扶养或抚养费。家庭自留生活费的计算方法为: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0%×家庭人口。

第十九条 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信函索证、消费测算、居民代表评议、张榜征求意见等方式,对申请人和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收入进行核实。

第五章 保障方式

第二十条 最低生活保障为现金保障。

第二十一条 保障金按下列规定发放:

(一)区民政部门将当月核定的保障对象名册和提出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数额送同级财政部门核定后,由财政部门委托银行或邮政部门代发。

(二)受委托的银行或邮政部门应建立保障对象个人资金账户,并在当月将区财政部门拨付的保障金分解存入保障对象个人存折。

(三)保障对象持保障金领取证、存折和身份证到指定的银行或邮政部门领取保障金。

第二十二条 区民政、财政部门根据每月核定的保障对象名册和向银行或邮政部门拨付保障金的凭证作为记账依据,记录保障金的发放情况。每季度末,区民政、财政部门和银行或邮政部门之间应对账结账。

第二十三条 市、区财政部门应将本级预算和上级补助的保障金全部转入保障金专户。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保障金。

第六章 保障对象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 对保障对象按下列规定进行管理:

(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人员对属于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和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保障对象,每半年入户核查1次;属于家庭收入来源比较明确和收入比较稳定的,每季度入户核查1次;属于家庭收入不稳定或家庭成员结构易变动的,每月入户核查1次。

(二)保障对象应自每月领取保障金之日起10日内,到社区居民委员会说明保障金领取情况,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其保障金领取证上加盖查验印章;在保障对象续保申请登记表上填写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同时提出续保申请,由社区居民委员会予以登记。

(三)当月发放保障金前,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社区居务公开栏或人群集中的地方设置的公示通报栏(牌)上,公示保障对象的家庭住址、户主姓名、家庭人口、家庭收入、保障金额等情况,以接受社会监督。

(四)保障对象新获取的劳动收入,第1个月的不计入家庭收入,第2个月的按新获得劳动收入的1/3计入家庭收入,第3个月的按新获得劳动收入的2/3计入家庭收入,从第4个月起据实全部计入家庭收入,以此实行最低生活保障渐退,促使保障对象就业或再就业。

(五)保障对象符合法定年龄且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应参加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的公益活动。

第二十五条 保障对象家庭人口或家庭收入状况发生变化,需要提高、降低其保障金数额或终止其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按原审批程序办理,原审批部门应据实记载;终止其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应收回保障金领取证。

第二十六条 区民政部门应按下列要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档案,并由专门人员负责管理:

(一)保障对象个人档案。做到一户一档,档案材料包括户主申请、家庭成员户口复印件、呈报审批表、入户调查表、户主情况及家庭收入情况等。

(二)综合档案。综合档案材料包括与最低生活保障相关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相关工作请示、报告、批文,最低生活保障评审、评议记录,最低生活保障公示资料,保障金停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异动凭证,相关表格等。

(三)财务档案。财务档案材料包括核拨保障金批文、保障金发放汇总表及收支台帐等。

第二十七条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参照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要求相应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档案。

受委托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档案。档案材料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登记表、保障金发放名册、保障对象续保申请登记表、保障金数额调整登记表、保障对象参加公益活动登记表、入户调查记录、最低生活保障评议记录等。

第二十八条 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委托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统一使用民政部开发的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按该系统要求及时录入并按时逐级上报有关信息。

第二十九条 保障对象在区内迁移的,由区民政部门办理转接手续;跨区迁移的,由迁出区的民政部门收回保障金领取证,出具保障对象迁移证明,连同有关档案材料一并移送迁入区的民政部门。

保障对象迁入后,应按本办法的规定重新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手续。迁入区的民政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简化审批程序。

第七章 保障资金和工作经费

第三十条 民政部门应于每年年底前提出下一年度保障资金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定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列入下一年度财政预算,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执行。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一定比例,足额安排保障资金预算,并建立保障资金预算自然增长机制。

第三十二条 建立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区财政按照上一年度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总额5%的比例,从当年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预算中安排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市财政按照不低于当年本级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预算5%的比例安排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医疗救助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特困保障对象的医疗救助。市财政建立的医疗救助专项资金还可用于对各区医疗救助资金缺口的补助。

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应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第三十三条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经费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市、区、街(乡镇)和社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经费,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人员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核定,市级可按此标准适当增加。

各级财政部门应将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保证。

第八章 监督和处罚

第三十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建立有相关部门参加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系、协调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和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落实工作措施,对各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办事程序,保障对象和资金发放情况向社会公开,并设立投诉、举报电话。

第三十六条 民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对保障金的审批、发放、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对采取隐瞒、虚报收入和伪造证明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以及胁迫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人员、扰乱工作秩序、拒绝或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八条 为申请人就业、家庭人口和收入、实际生活水平、劳动能力等状况出具虚假证明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由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各区可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具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范。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民政部门负责解释。

篇3:铜川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

(一) 救助标准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较为科学的调查研究再结合本地财政实力来确定;二是结合本地的财政实力、参照与本地发展程度相似城市的保障标准确定;三是依据本地的财政实力来确定, 保障水平偏低。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组报告指出:“如果受助家庭通过就业每多挣1元钱, 就意味着他们将少得到1元钱的救助。受助家庭实际上面临的是100%的边际税率”。

鉴于此, 民政部门应加强与理论界的合作,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一个指导性的标准或一个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统一的工作框架和程序。指导性标准可以是“绝对标准”或“相对标准”。

此外, 国际上一般有劳动能力救助对象的救助标准相当于没有劳动能力对象的2/3或3/4。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低保对象, 如孤寡老人和孤儿以及单亲家庭, 则适当提高标准l0%—20%。对已成年的重度残疾人, 尤其是法定监护人已达退休年龄的, 可以考虑将重残者单独立户计算收入。

(二) 制度框架

现行制度主要提供收入支持, 对于医疗、教育或住房方面的需求, 则是通过与市场化方式相背离的减免方式来提供。借鉴国外的经验, 可将现行制度的需求满足分成基本需要层次、扩展需要层次和附加提供层次。

基本需要层次提供的主要是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救助金, 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低保金, 但不包括医疗、教育和住房的支出。另外, 要考虑按家庭人口的规模和构成来确定救助金额。在亚行专家组的报告中谈到:“在OECD的贫困政策中, 第一个成年人的比率为1, 家中其他成年人和儿童的比率均为0.6。”扩展需要层次主要包括房租、教育费用 (义务教育阶段) 和医疗费用 (慢性病患者的门诊费用) 等等。附加提供层次主要满足这方面需求:即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费用、教育部门收取的其他费用、大病医疗费用 (部分提供) 等等。

(三) 城乡一体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快, 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成为必然。2007年我国已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统筹考虑将现在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范围扩大、延伸、城乡融合;对于在城镇工作、居住一定时限的流动人口, 可以按当地的标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方面的工作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实施, 比如, 成都2008年就开始着手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分类救助

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统一按照人均发放低保金, 没有区分不同家庭的保障需求, 忽略了家庭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特征。相关研究揭示了家庭规模对于家庭消费的影响系数:以三口之家为1, 家庭规模为1、2、4、5及以上时, 家庭规模影响系数分别为1.13、1.01、0.98和0.94。如日本和欧洲, 社会援助的情况取决于家庭的规模和家中是否有小孩。比如在德国, 原西德地区家庭主要成员 (户主) 所获得的人均标准救济额为549马克, 其配偶所得为户主的80%, 子女根据年龄的不同, 可得到户主的50%~90%。

对于因不同的家庭结构、规模, 以及家中有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的情况, 分类救助是有效保障的一种方式。首先, 低保金应根据家庭户的规模在金额上有所区别。根据相关研究, 假设1人户所需的金额为1, 2—3人户则为0.8—0.85, 4人及以上户为0.75—0.8。对一些特殊对象, 如优抚对象、孤寡老人、残疾人、单亲家庭等则应提高生活救助标准。其次, 设立针对某些贫困家庭特殊需要的附加保障, 建议采用实报实销的方式。再次,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 应建立规范化的具有激励作用的保障标准和支付方式, 防止福利依赖。

现行制度和实践中忽略了家庭人口类型和人口规模对于家庭消费的影响。对于一些家中有重病、重残者, 有老年人或未成年人者不公平。因此, 一些地区已经在探索“分类施助”。如北京市已经规定, 下列人员按本市当年城市低保标准上浮10%享受救助:“三无”人员;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老归侨和因公致残的返城知青;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和生活困难补助的70岁以上老人;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16岁以下儿童、中小学生 (含16岁以上在读) ;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重残人和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高于本市当年城市低保标准的, 具有本市正式非农业户口, 持有残疾证、生活不能自理的重残人。

三、与积极的就业、再就业相结合

国际上贫困群体救助的新趋势是工作福利制, 其核心是不参加工作就不能得到福利。具体做法是:第一, 法定工作要求。在大多数国家, 传统失业人群领取失业金从需要经过的“工作验证”, 已经扩展到社会福利及社会救助的更大范围。如在美国, 6岁以下孩子的单亲父母被要求每周至少工作20小时, 才能得到足额的津贴。第二, 实施税收减免政策, 鼓励再就业。工作福利政策通常对找到工作的人实行收入税减免, 以鼓励再就业。美国实施了《美国收入税减免法》, 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帮助, 保证他们的工作收入高于原来领取的福利金。

借鉴国外经验有助于低保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开展。应该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不但强调“无责任即无权利”, 更应该强调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各种组织对受益者的培训, 以提高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

在实践中, 现行低保制度的单纯生活救助色彩将逐步淡化, 而生活保障与促进就业相结合的色彩应该得到强化。上海市推出了低保家庭中有劳动收入人员“就业补贴标准”, 在现在低保人员就业抵扣标准每人每月100元的基础上进行较大幅度上调, 而低保人群出现净减态势, 首先, 得益于市政府实施的“万人就业项目”, 让不少低保家庭中有就业劳动能力的人找到了工作岗位;其次, 最低工资和最低养老金标准的提高, 也让一些困难群众不再享受政府救济, 为了进一步鼓励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积极就业, 上海市将从政策上加大引导失业、无业人员就业自救, 将原低保家庭中有劳动收入人员基本生活费抵扣标准与低保标准的差额部分改为“就业补贴标准”, 加大补贴幅度, 鼓励就业。

四、城市低保呼唤和催生专业的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 是现代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方向。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教育, 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 实行社会工作职级制度、社会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等措施, 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救助领域通行的做法。

城市低保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直接由街道与居委会的干部承担, 目前, 大多数低保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 对低保制度及政策的认识与理解粗浅, 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政策执行水平比较低。不少管理人员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如对低保对象抱有歧视、轻视、反感的情绪。因此, 提高低保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 加强专业化培训, 是目前低保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此外, 街道与居委干部们往往身兼数职。

相比之下, 香港综援制度的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非常高, 他们专职负责综援项目, 不兼顾其他社会救助业务。中上层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与专业水平均比较高, 大都有大专以上的教育程度。同时, 香港的社会救助专业人员与国外同行交流密切, 吸收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在操守方面, 对办事人员贪污或者滥用权力的行为也有相关法规加以检控。特别是注册社工直接介入综援个案, 更提升综援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目前我国已经实行社会工作职业职级考试, 上海市对社会工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 广州市东山区对全区的居委会干部进行社区工作资格培训, 要求全区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 这些都是有益尝试。

总之, 城市低保制度的创建标志着中国城市社会救助的转型, 标志着中国的救助从人道向人权转变, 从道义性救助向制度性救助转变。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或香港等地的社会救助经验完善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洪大用.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问题[J].社会福利, 2003, (6) .

[2]林莉红, 李傲, 孔繁华, 从宪定权利到现实权利——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J].法学评论, 2001, (1) .

[3]杨立雄.从人道到人权:穷人权利的演变——兼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3) .

[4]王有捐.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J].统计研究, 2006, (10) .

[5]谭兵.社会救助的理念与功效——关于香港综援制度与内地低保制度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 2005, (3) .

篇4:铜川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

关键词: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177-02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大多数国民日益走向富裕的情况下,由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职工遭遇下岗、失业。失去了工作就意味着收入的中断。过去失业保险制度的缺失及现今的不完善使得这些群众的生活变得非常艰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是在此背景下建立的,意在保障城市贫困群众的日常基本生活,被称之为“民心工程”,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起“最后安全网”的作用。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

①低保标准欠科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又称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是国家为救济社会成员收入难以维持其基本最低生活需求的人口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低保标准是城市低保制度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计算低保户救助资金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目前,低保标准欠科学已成为新一轮城市低保制度改革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低保标准整体偏低;低保标准结构单一;低保标准调整不够科学。②低保家庭收入审核难度大。我国目前的家庭收入审核制度与专业“家庭经济调查”的要求相差甚远,也因此使低保制度已经变成了“进来容易出去难”、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弱的缺乏可持续性的制度。能否准确核算低保申请对象的家庭收入是检验低保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尽快完善家庭收入审核制度是当务之急。家庭收入审核制度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困难,文章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经济调查”的缺失和社会成员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

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摆脱困境的出路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面临的最主要困境在于标准欠科学、家庭收入审核难度大及相关的教育、医疗扶贫体系不够完善等。文章在充分考虑我国城市低保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市低保制度走出现实两大困境的出路。

2.1科学制定多元弹性低保标准

2.1.1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保障生存,兼顾发展。生存权不仅是公民在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合法权益的基础,因此保障全体国民的生存权是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目的正是为了保障城市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其生存权。而兼顾发展,这里指的是低保标准的制定在以保障生存为核心的前提下,还应着眼于标准的层次性、积极性和激励性,即标准的制定不仅是为了让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能够依赖低保金生存,更主要的是为了促进那些“懒汉”和勤劳的低保对象摆脱穷困,走上自立的道路。②低于其他保障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是在落实了国家规定的各项保障措施之后的“兜底”保障,既然是“兜底”,保障标准就应该是最低的。如果这个标准不是最低的或者配套的优惠措施过多,就会吸引一些人放弃其他保障加入到低保行列中来,从而失去“兜底”作用的意义。就目前而言,低保标准不应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保险金标准。③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也就是说,城市低保资金是由地方财政出资的,与地方财政的实力一般成正相关关系。因此,低保标准的制定势必要考虑当地的财政承受能力,否则,随着低保人群规模的逐渐增大,财政无力承受的同时,低保制度功亏一篑。

2.1.2 制定多元弹性标准,分类施保

首先,可参照国外社会救助的制度结构,将低保金的框架分为“基本生活救助金”、“特别需要救助金”和“酌情发放救助金”三种。“基本生活救助金”是满足生存需求的部分,“特别需要救助金”是根据需要而给予救助的部分。如医疗、教育、住房及老、弱、病、残群体的护理费用,在一个最高限额下实行实报实销。“酌情发放救助金”主要是指购买比较耐用的家用物品的资金;其次,主要对基本生活救助标准进行多元弹性化。

2.1.3 完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

近些年,生活消费品物价的持续攀升对城市贫困家庭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完善现行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首先,各地要尽快编制低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使低保家庭基本生活物价补贴有据可依。其次,以各地低保标准的调整办法为依据,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消费品物价上涨的幅度,对本地低保保准适时进行调整。最后,在物价上涨较快年份,对低保对象实行一次性基本生活物价补贴。原则上,低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3%~5%(含)之间的,给予低保户不低于当地半个月全额低保金的物价补贴;低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5%~10%之间的,给予其不低于当地一个月全额低保金的物价补贴;低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l0%以上的,须另行研究确定补贴标准。对于低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或持平的,不予扣减原救助标准。

2.2健全低保家庭收入审核与就业促进制度

①完善家庭收入审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城市低保家庭财产收入申报制度和审核办法,规范各工作人员的收入审核工作,强化对被保障家庭的收入、财产、就业状况的动态管理,是个长期的过程。针对我国城市低保家庭收入审核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尽快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者家庭收入核算细则》,《细则》出台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进一步明确什么情况下城市居民家庭中的农业户口成员应当享受低保,哪些人的收入应当计算为家庭收入,什么样的收入应该计算为家庭收入,什么样的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该计入的如何折算等,从而使低保家庭收入审核更加公平、科学,使收入审核制度有法可依;其次,定期复核,动态管理。定期复核,动态管理可以使城市低保对象保持相对的流动性,清除“进来容易出去难”的痼疾,也可使低保金保持相对的变化:增加、减少或取消,增强制度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最后,引进和培训专业人才,确保低保工作专业化。我国低保领域的工作人员除了在数量规模上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低保工作的需求外,还存在着其基本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薄等问题。

②健全就业促进制度。加强就业审查,强制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进行失业和求职登记、参加职业培训计划以及接受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否则他就要受到诸如取消资格、减发或停发救助金的处罚;规定在领取低保金期间,有劳动能力的对象必须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具体可以参照“大连模式”(社区公共服务社组织社区内低保人员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实行收入豁免额。由于低保对象大多难以找到稳定工作,工作后所获收入比较低,有时甚至与享受的低保金相差无几。差额救助使得这些低保对象往往选择了放弃工作。因此,设置收入豁免额有利于促进低保对象就业,如可以考虑至少20%的工作收入豁免额。

③加大教育和医疗扶贫,构建“大低保”体系。城市低保对象和亚贫困群体的收入很低、不稳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因此变得很弱。由于低保标准是定位于维持起码生存需求的,其他的需求就无法满足,如子女的学费问题、房租问题、生病就医的医疗费问题等。如何妥善解决贫困家庭遇到的种种难题?有学者提出,低保制度不应是单纯的生存救助,而是应该针对困难群众的诸多困难,给以多项综合救助,即“大低保”体系。

参考文献:

篇5:铜川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

一、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

1.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

四川省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以下简称“低保工作”)是1997年开始启动的。1997年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下达后,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于1997年12月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省民政厅也于年3月下发了《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暂行办法》,1998年、1999年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年将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列入为全省人民办10件实事的目标,纳入目标管理。与此同时,四川各市、州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此工作也非常重视。到1999年底四川全省已对19万城市贫困居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1年9月,四川省按照全国低保扩面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全省开展了大范围的城市低保对象扩面工作,2001年底,全省已保对象达到1010.3万人,比年增加了399.01%。保障对象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6.47%,成为全国保障对象三个过百万的省份之一。

2002年,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开展城市低保紧急督查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四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省范围开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紧急督查工作的通知》,并组织了工作组,分别对全省21个市、州城市低保工作开展了全面督查。通过紧急督查,进一步摸清了低保对象底数,进一步扩大了低保对象。截止2002年6月底,全省已保对象总人数为125.87万人,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8.4%。其中在职职工10.01万人,占应保对象的8%;下岗职工22.5万人,占应保对象的18%;离岗人员20.9万人,占应保对象的16.7%;离退休人员4.9万人,占应保对象的4%;失业人员26.87万人,占应保对象的21.3%;三无人员7.9万人,占应保对象的6%;其他人员32.8万人,占应保对象的26%。及时完成了国务院下达的.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任务。目前,全省城市低保标准最高178元/月、人,最低为100元/月、人,平均130元/月、人。

2.各级财政投入低保资金的情况

1999年四川全省共发放保障金855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636万元,省级补助500万元,市、县财政安排5419万元。2000年共发放保障金1174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4764万元,省级补助714万元,州以下财政安排6262万元。2001年全年财政安排2394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四川低保资金14572万元,省级财政安排1800万元,市、州以下财政预算安排低保资金7572万元,全年累计支出保障资金21228万元。2002年,中央分配给四川省的低保补助资金31800万元,省级财政预算安排5000万元,各市、州、县(市、区)财政预算安排1.38亿元。

3.规范化管理情况

1999年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着力加强了对城市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形势发展和低保对象种类的变化,结合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于2001年制定并实施了《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2002年4月,省政府又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规范化管理。根据国务院《条例》和四川省《实施办法》,目前四川多数地区已经以政府令出台了《实施细则》。在具体实施低保的过程中,正努力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办法》规范操作,对所需低保人员实行了三榜公示制,严格家庭收入计算,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依法行政、保障了资金的专款专用,保障了资金按时发到低保对象手中。

4.低保工作管理体系情况

在四川省,作为主管城市低保工作的民政部门,始终把建立和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纳

篇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制度

1、初审制度:低保对象提出申请,低保评议小组要按照我某制定的《尚志某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程序及操作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入户核实,集体评议,提出初审意见,上报乡镇政府。对不入户核实,不进行集体评议或瞒报的居委会主任予以辞退。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处分,并在全某内通报。

2、公示制度:对初审合格的要在醒目的位置张榜公布5天,无异议的上报乡镇政府低保评审小组。对不公示、公示不全或不到位的社区居委会主任要给予辞退。

3、复审制度:乡镇政府低保评审小组对社区居委会上报申请低保对象要入户复查后,由低保评审小组集体评审,符合低保条件的上报民政局审批。对不按程序复查和评审小组集体评审,或在复查中弄虚作假造成影响的,乡镇主管领导要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或降职,街道办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要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或撤销职务处分,并在全某内通报。

4、审批制度:民政局对上报申请低保对象进行集体审批,签署审批意见,录入微机,上报哈某民政局备案。不经过集体审批或审批把关不严,因工作失误造成影响的,民政局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分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或严重警告处分。

5、二次公示制度:社区居委会对审批合格的低保对象要进行第二次张榜公布(7天),无异议的发放低保证,领取低保金,有异议的报某民政局调查处理。对不按程序办事、不进行二次公示或公示不到位的,对社区居委会主任予以辞退。

6、建立三级档案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乡镇低保评审小组、某民政局都要建立健全低保对象档案,有微机的要录入微机。不按要求建立档案或档案管理混乱,对三级主管领导要分别给予通报批评。

7、动态管理制度:社区居委会和乡镇低保评审小组对已享受低保待遇的居民家庭要进行不定期复查,及时掌握情况。对收入发生变化的家庭,按程序及时为其办理提高、降低、终止低保待遇的变更手续,并张榜公布。民政局对低保对象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不进行复查或虚报、瞒报的乡镇主管领导要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居委会主任予以辞退,并在全某内通报。

8、资金发放制度:低保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专户管理。要通过银行按月发放到低保户手中,财政局、民政局、乡镇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或拖延低保金的发放。违者相关人员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篇7:铜川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

第五条市民政部门是我市居民低保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政策指导、审批管理;

市财政部门负责保障资金的筹集、拨付、管理、监督;

市统计、发改、审计、人社、公安、住建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居民低保的有关工作。

镇人民政府(社区)〔以下简称镇(社区)〕是本行政区域内居民低保的受理单位,负责本辖区内居民低保申请的受理、入户调查等具体实施工作。

街道办事处(郊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街道(郊区办)〕是本行政区域内居民低保的管理单位,负责本辖区内居民低保的民主评议、公示、审核工作。

第二章保障标准第六条我市实行城乡统一的居民低保标准。第七条居民低保标准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和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保障机制,将保障资金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八条对获得居民低保的家庭,市民政部门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居民低保标准的差额,按月发放保障金。(即:居民低保实行差额发放,家庭月补助金为保障标准乘以家庭人口数与月家庭收入总和之差。)

家庭月保障金计算公式为:家庭月居民低保金额=(我市月居民低保标准-家庭月人均收入)×保障人数+特殊对象上浮保障金额。

全额保障对象:

(一)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的;

(二)父母双亡、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未成年孙子(女)、

外孙子(女)的家庭;

差额保障对象:

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困难家庭,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市居民低保标准的差额享受保障。

(一)在职低收入、失业和尚未就业而具备再就业条件的人员以及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和人员;

(二)家庭主要成员患重特大疾病、肢体重度残疾(含丧失

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长期卧床不起且无其它收入,经济负担沉重,严重入不敷出的家庭;

(三)家庭主要成员被司法机关羁押或正在服刑,留守人员

仅为老年人或未成年人的困难家庭;

(四)赡养人因病、因残无力赡养且无其他收入的老年人;

(五)生活特别困难的单亲家庭且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和老年人的;

(六)父母均为失业人员的中、小学(含大、中专)在校生困难家庭;

(七)健在的国民党抗战老兵尚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

(八)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

第九条特殊对象上浮标准

(一)单亲家庭中的中、小学在校学生本人,在已补差的基础上按保障标准的30%上浮计算补差额;

(二)在校中、小学学生本人,在已补差的基础上按保障标

准的10%上浮计算补差额;

(三)对居民低保对象家庭中的三镇“两户”(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节育户)及城区独生子女领证户,在测算家庭人均收入时多算一人;

(四)居民低保对象中有60岁以上老人的,在已补差的基础上按正常计算人均居民低保补差的基础上按保障标准的10%上浮计算补差额;

(五)符合居民低保政策的残疾人家庭要应保尽保,残疾人本人在已补差的基础上按保障标准的20%上浮计算补差额。

第十条居民低保对象同时符合本办法第九条中多项规定的,应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补差额最高的一条为标准给予补差。上浮后的保障金额不得超出我市居民低保标准。特困救助供养对象、孤儿不再申请享受居民低保。

第三章保障对象的确定

第十一条居民低保对象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居民低保标准,且符合当地居民低保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我市户籍家庭。

第十二条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是认定居民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要件。

第十三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

(一)配偶;

(二)父母和未成年子女;

(三)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

(四)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

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单户纳入居民低保范围。

不计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一)连续3年以上(含3年)脱离家庭独立生活的宗教职人员;

(二)正在服役期间的义务兵;

(三)在监狱内服刑人员;

(四)由人民法院宣告的失踪人员;

(五)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规定认定的其他人员。

第十四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按以下办法确定:

(一)同一户口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按同一家庭计算;

(二)户籍不在一起,但依法形成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并实际共同生活的成员,按同一家庭计算;

(三)户口迁出的在校大、中专学生视为家庭抚养人口;

(四)同一户口,但不长期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不应视为家庭人口(主要指子女已成家未及时将户口迁出等情形,此项不适用于婚姻存续期间的夫妻)。

第四章保障待遇的申请、审批和发放

第十五条申请居民低保待遇应以家庭为单位,向常住地的镇(社区)提出书面申请,也可委托代理人代其向镇(社区)提交申请及相关材料。镇(社区)应当及时对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

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补齐所有规定材料。

第十六条申请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书面申请书;

(二)由申请对象签署的《申请社会救助家庭诚信承诺和授权委托书》;

(三)居民户口簿、身份证;

(四)家庭成员收入情况、财产情况;

(五)根据具体情况提供需要的其他材料。

以上所有资料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第十七条申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还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有年满十八岁以上学生的,应提供学生证或录取通知书;

(二)有残疾人的,应提供残疾证;

(三)夫妻离异的,应提供离婚证或离婚判决(调解)书;

(四)患重大疾病的人员,应提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断病历;

(五)根据具体情况提供需要的其他材料。

以上所有资料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第十八条申请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单独提出申请:

(一)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

(二)脱离家庭在宗教场所居住三年以上的生活困难的宗教教职人员。

以上两类人员单独申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时应以个人为单位核算收入。

第十九条镇(社区)、街道(郊区办)、市民政部门在审核、审批居民低保期间应遵循以下程序,申请人应积极配合:

(一)收集申请人按规定提交的相关材料、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书面声明;

(二)确认申请人已授权对其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查;

(三)实际居住地和户籍不在同一地点的,镇(社区)、街道(郊区办)工作人员应向户籍地民政部门、公安部门核实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情况、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情况以及实际居住地的房产情况(或租住合同);

(四)申请人应积极主动配合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人员入户调查、评议和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承诺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完整,家庭人员及收入发生变化后,应及时向镇(社区)、街道(郊区办)、如实申报,并接受其审核;

(五)有劳动能力尚未就业的申请居民低保对象在其申请居民低保待遇期间应积极参加人社部门和街道(郊区办)、镇(社区)组织的就业培训。

第二十条申请人或者其家庭成员的户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按以下方式办理:

(一)因特殊原因无法将户口迁移到一起的,可选择在户主或其主要家庭成员户籍所在地提出申请,由接受申请的镇(社区)、街道(郊区办)调查户籍不在申请地的其他家庭成员在户籍所在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情况;

(二)在现常住地申请居民低保时,由户籍所在地和原居住地街道(郊区办)、镇(社区)协助调查取证,并将有关材料提供给申请人现居住地街道(郊区办)、镇(社区);

(三)未成年人申请居民低保时,必须由父母(监护人)提出申请,随父母(监护人)家庭收入计算;

(四)保障对象享受居民低保待遇期间,家庭户籍地或居住地发生变动的,由原居住地或户籍地街道(郊区办)、镇(社区)转办到现居住地街道(郊区办)、镇(社区),办理接转手续。

第二十一条镇(社区)受理居民低保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村(居)委会协助下,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和实际生活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填写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表,并由调查人员和申请人(被调查人)签字。委托市民政部门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和财产等信息进行核对,并出具书面核对报告。核对结果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按照“谁入户、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原则,核查报告上要有调查人员和申请人双方签字确认。

申请人对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结果有异议的,应提供相关佐证材料;

市民政部门对申请人提供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开展复查。第二十二条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等情况,镇(社区)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建议,并在申请人所在村(居)民委员会的公示栏公示,公示期为7天,办结时限不包括公示期限。公示期满无异议的,将居民低保申请材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核对结果、群众评议情况等相关材料报送街道(郊区办)。公示有异议的,由本级组织调查复核,形成调查复核材料逐级上报,以街道(郊区办)的复核结果作为最终结论。对不符合条件的,镇(社区)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三条街道(郊区办)收到镇(社区)上报的申请材料后,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在镇(社区)的协助下,组织民主评议小组召开民主评议会。评议当天对申请对象的评议结果进行审核,确定拟保障人员名单,在辖区内张榜公布7天,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无异议后,由街道(郊区办)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将申请材料上报市民政部门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通过街道(郊区办)书面告知镇(社区)并说明理由。

民主评议小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居民委员会成员、熟悉居民情况的居民代表参加。每次民主评议小组成员人数不得少于15人(评议成员人数应为单数),市民政部门可派员指导监督。居民代表人数不得少于参加评议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对家庭生活水平较高而又无法核实其家庭收入的申请对象,可专门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进行专项评议。对评议争议较大的居民低保申请人,镇(社区)、街道(郊区办)应当重新组织调查核实,符合居民低保条件的,可以经镇(社区)、街道(郊区办)和市民政部门联合认定,纳入居民低保范围。

第二十四条民主评议会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一)宣讲政策。镇(社区)工作人员宣讲获得居民低保的条件、补助办法、动态管理等政策规定,宣布评议规则和会议纪律。(二)介绍情况。由申请人或者代理人陈述家庭基本情况;

入户调查人员介绍调查情况。(三)现场评议。民主评议人员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及调查结果进行评议。评议结束后,进行无记名投票。(四)形成结论。镇(社区)工作人员根据评议情况和投票结果,对得票超过三分之二的申请家庭视为通过民主评议。(五)签字确认。镇(社区)要有详细的民主评议记录等资料,并有参加评议的人员签字确认。

第二十五条市民政部门对上报的材料要在10个工作日内(申请人证明材料不全的除外)完成入户抽查、审核和集体审批程序。对符合居民低保条件的家庭,通知街道(郊区办)、镇(社区)再次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人口、家庭收入、拟保障金额),公示7日后无异议的,从批准之日下月起按月发放居民低保金,发给《甘肃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

对公示有异议并经调查核实确认不符合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家庭,及时开具不予批准通知,并说明原因。

镇(社区)对新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入户调查率要达到100%,市民政部门对新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入户抽查率不低于30%。对经登记备案的居民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近亲属的居民低保申请,以及有疑问、有举报的居民低保申请,应全部入户调查。

第二十六条在保障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情况做出以下相应处理:

(一)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期间不愿接受管理审批机关调查复审或有劳动能力未申报就业收入,经劝导在规定期限(两个月)内仍拒不改正的可以视为隐瞒情形;

(二)无正当理由未在现居住地常住(连续居住三个月以上)(我市以外)的居民(因父母离异生活不能自理的未成年人、已成年但因重病重残生活不能自理在我市无法定扶养赡养人的人员除外),可采取缓保或视情况取消其低保待遇;

(三)为骗取社会救助,虚假变更或注销法人、股东、车辆登记的,一经查实将取消其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并建议相关部门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第二十七条家庭经济状况是指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

第二十八条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后的收入。主要包括:

(一)工资性收入。指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等。

(二)家庭经营纯(净)收入。指从事生产、经营及有偿服务活动所得。包括从事种植、养殖、采集及加工等农林牧渔业的生产收入,从事工业、建筑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文教卫生业和社会服务业等经营及有偿服务活动的收入等。

(三)财产性收入。包括动产收入和不动产收入。动产收入是指出让无形资产、特许权等收入,储蓄存款利息、有价证券红利、储蓄性保险投资以及其他股息和红利等收入,集体财产收入分红和其他动产收入等。不动产收入是指转租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或者出让房产以及其他不动产收入等。

(四)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离退休金、失业保险金,遗属补助金、赔偿收入,接受遗产收入、接受捐赠(赠送)收入等。

(五)其他应当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

第二十九条家庭财产主要包括:

(一)现金、存款、有价证券、股权、债权、第三方支付平台余额;

(二)机动车辆(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除外)、船舶;

(三)房屋、商铺;

(四)其他动产和不动产。

第三十条下列项目不计入家庭收入

(一)优抚对象领取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保健金;

(二)在校学生各种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贷款;

(三)丧葬费、一次性死亡抚恤金;

(四)人身伤害赔偿中生活费以外的部分;

(五)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特殊贡献,由政府和社会给予教育、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奖励金、奖励性补助和荣誉津贴;

(六)因工(公)负伤职工的一次性生活补助费、护理费;

(七)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的慰问金、救济金;

(八)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十)经当地政府确认的其他不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第三十一条各类家庭收入计算

(一)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按实际收入计算。一时难以核查、本人又不如实申报的,其收入按不低于务工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二)从事经营性活动所得,按实际收入计算;

一时难以核查、本人又不如实申报的,其收入按不低于当地同行业中等水平收入计算;

(三)从事非固定性劳动获得收入的家庭,按其申请前6个月的平均月收入计算。家庭收入属一次性的,按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可分摊的月数,在可分摊的月数内,该家庭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四)领取房屋拆迁补偿且购买第一套自住住房后有结余的,其结余部分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家庭人口计算可分摊的月数,在可分摊的月数内,该家庭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五)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按以下方法计算。有赡(抚、扶)养协议或裁决的,按照协议或裁决规定计算。无赡(抚、扶)养协议或裁决的,按每个法定赡(抚、扶)养人支付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半的费用计算;

多子女老人的赡养费按子女提供的赡养费总和计算。法定赡(抚、扶)养人属于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视为无赡(抚、扶)养能力,不计算赡(抚、扶)养费。

第五章居民低保对象的日常服务和管理

第三十二条建立居民低保对象定期复核制度。对短期内收入变化不大的家庭,可每半年复核一次;

对于收入来源不固定、成员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的最低保障家庭,每季度复核一次。

第三十三条对居民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亲属的居民低保申请,应当单独登记备案。“居民低保经办人员”是指涉及具体办理和分管居民低保受理、审核(包括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信息核对)、审批等事项的镇(社区)、街道(郊区办)和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本细则所称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第三十四条建立居民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制度。居民低保对象家庭成员、收入和财产等情况发生变化的,户主应在1个月内主动告知镇(社区)。由镇(社区)按审批程序,及时为其办理提高、降低或者取消居民低保待遇的变更手续,并在其《甘肃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居民低保档案中进行相应登记备案。居民低保对象家庭户口或居住地迁移的,应当自迁移之日起30日内办理居民低保迁移手续,主动接受迁入地镇(社区)、街道(郊区办)的核查。办理迁移手续时已在迁出地领取当月保障金的,迁入地的管理单位应当从下个月起继续发放保障金。被取消居民低保待遇的,管理单位应当收回其《甘肃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第三十五条建立居民低保档案管理制度。居民低保档案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基层为主的原则,居民低保对象全部建档,日常管理随时归档。镇(社区)要分别建立保障对象资料档案,做到一户一档,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妥善保存。(一)审批类档案。包括申请书、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房产证、相关困难证明材料等原件或复印件,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授权书,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报告,入户调查表,民主评议记录,公示照片,居民低保审核审批表,动态管理审核审批表等。(二)日常管理类档案。包括居民低保政策文件,会议记录、工作请示、报告、总结、批文、信函、居民低保资金发放汇总表、资金划拨凭证、居民低保对象花名册、调增(减)人员花名册、居民低保金调增(减)人员花名册等。审批类档案,由镇(社区)保管。日常管理类档案,由市民政部门、镇(社区)分别建档保管。第三十六条居民低保对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应到有关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并主动就业;

积极参加其所在镇(社区)组织的公益性服务。

第三十七条保障对象信息长期公示。镇(社区)对居民低保家庭户主姓名、保障人数、保障类别、保障金额、当期居民低保领取总额等在申请人所在村(居)民委员会的公示栏长期公示,并完善面向公众的居民低保对象信息查询机制。要注意保护居民低保对象的个人隐私,严禁公开与获得居民低保无关的信息。镇(社区)要将居民低保情况在辖区居民代表会议上作出报告,接受监督,每年不少于1次。第三十八条实行居民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委托金融机构按月代发居民低保金,每月10日前直接发放到户。发放情况及时反馈市财政部门、市民政部门。代办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补助资金发放进度,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个人或救助家庭收取账户管理费。

第六章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居民低保所需资金根据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情况及相关政策,在本级财政中足额安排预算,与上级补助资金统筹使用。市民政部门根据本年度实际保障对象数量测算下年度所需居民低保资金,并及时向市财政部门提出下年度居民低保资金支出计划。市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程序纳入财政预算。

工作经费由市政府财政部门按照所辖上年度居民低保对象每人不少于10元的标准专项列支。

第四十条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居民低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等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市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依规依法对居民低保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市民政部门在获得申请居民低保家庭的委托后,可以通过户籍管理、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车船管理等单位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核对申请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

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十二条市民政部门、街道(郊区办)、镇(社区)在履行居民低保职责过程中,可以查阅、记录、复制与居民低保事项有关的资料,询问与居民低保事项有关的单位、个人,要求其对相关情况做出说明,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个人应当如实提供。

第四十三条市民政部门、街道(郊区办)、镇(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对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除了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外,应当予以保密。

第四十四条市民政部门、街道(郊区办)、镇(社区)应当公开居民低保咨询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投诉和举报。第四十五条市民政部门、街道(郊区办)、镇(社区)要健全完善举报核查制度。对接到的实名举报,应逐一核查,及时反馈核查结果,并对实名举报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细则规定,镇(社区)、街道(郊区办)、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及经办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纪依规依法给予处理:

(一)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的;

(三)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的;

(四)泄露在工作中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造成后果的;

(五)丢失、篡改接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服务记录等数据的;

(六)不按照规定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的;

(七)未按照规定核实处理有关举报、投诉的;

(八)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细则规定,截留、挤占、挪用、私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由有关部门责令追回;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纪依规依法给予处理。

第四十八条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居民低保金的,由市民政部门决定停止发放,追回非法获取的居民低保金,可以处以非法获取居民低保金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在骗取居民低保金未退回期间,可不再受理其居民低保申请;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对违反本细则规定,发生重大问题、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要依纪依规依法追究责任。

第七章附则

篇8:铜川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

一、政府的义务、公民的权利, 而不是恩赐

在制度实施过程中, 有些基层民政干部的公民权利意识淡薄, 将公民应当享有的最低生活保障权利当作本部门的恩赐, 片面强调“不养懒汉”。实际上, 以我国现有社会保障的水平不可能导致一个依赖救济的“懒汉”阶层的产生。

有些地方的官员用自己的价值取向选择救济对象, 有污点的人及其亲属往往遭遇社会排斥。一些地方政府规定,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 家里不能有吸毒、赌博人员, 不能违反计划生育条例。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干部和群众基础, 在我国有深刻的原因:一是我国几千年来一直受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 政府、社会团体、个人, 把对弱者的救助看作慈悲行为, 是对穷人的恩赐和施舍, 表现在利用价值取向来选择穷人。二是社会普遍存在社会救助“民政对象情结”, 没有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政府也没有将此视为自己应尽的职责, 所以才出现了上述种种不正常的规定, 造成对穷人的“社会排斥”, 其结果就是救助瞄准机制不准确。

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救助) 是政府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是公民应获得的帮助和应享有的权利。这在我国《宪法》第45条中作了明确规定,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救助首先是政府行为, 是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它体现了政府的一种社会政策取向——社会公平。

社会救济体现的是人道主义精神, 它不问致贫原因, 只看受助者是否真是贫困,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社会救济的责任仅仅是使受助者的生活相当于或略高于最低生活需求, 以避免产生依赖心理乃至不劳而获的思想。最低生活保障的退出机制以家庭收入超过政策规定为标志。

现代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把社会救助看成是政府行为, 是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社会救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只要是穷人, 无论什么原因, 只要其收入低于贫困线, 他就有权利申请救助。政府选择救助对象不能根据贫困以外的标准。从理念的层次看, 社会保障从初期的附带各种侮辱条件的施舍救济向人道和人权并重的全面福利的发展, 这也是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二、保护申请人的隐私 (权) , 而非公布申请人

的隐私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 “管理审批机关为审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 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接受调查, 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对经批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 由管理审批机关采取适当形式以户为单位予以公布, 接受群众监督”。

现实中, 由于某些居委会采取社区张榜公布低保申请者的家庭困难情况以供辖区居民表决的办法, 不仅会让部分真实困难者望而却步, 而且也侵犯了申请者的隐私权, 损害了他们的尊严。因此许多人对低保制度担忧, 一是担忧公共权利过分地介入到私人生活;二是担心低保者的隐私和尊严受到损害。

穷人通常把申领救济金看成是社会耻辱 (1) 。而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实施细则, 不但程序相当复杂, 令人望而生畏, 而且还在收入上做相当严格的调查, 甚至进行公示, 使受益者毫无隐私可言。现在许多国家对申请者只做收入调查, 以证明他们达到了国家所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 便由国家和政府来给予社会救助。除此之外, 并没有就申请者做道德和法律的调查。甚至近年来, 一些国家不再对申请者的申报的家庭财产状况进行一一核实, 而是根据要求和标准发放救助金, 避免了对受益人的人格和心理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三、城市低保是一种积极取向的社会救助, 而非消极取向的

目前的城市低保从实际上来说是一种消极的社会救助, 存在救助标准低、救助措施单一、救助工作简单, 不能有效地满足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 更谈不上促进城市贫困群体摆脱贫穷。这样就会面临制造一个制度维持性的低收入阶层的问题, 低保对象将长期依赖救助金来勉强维持生存。目前制度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利用价值取向选择享受低保的穷人。二是政府在制度实施过程中附带了苛刻的条件。大多数受助者在得到救助后的收入水平仍然很低, 其收入只够糊口。经济上的匮乏使贫困家庭的社会交往受到限制, 接受教育存在障碍, 身心健康得不到保证, 尤其是患病时不能及时治疗和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 这一系列的社会剥夺和社会排斥使贫困家庭获得发展的机会很小。

实际生活中, 在低保金是否够用这一问题上, 0.6%的人认为很充足;6.2%的人认为够用, 而且略有节余;认为正合适有10%;但是有45.3%的人认为不够用, 但差不了多少;还有37.9%的人认为完全不够用 (2) 。低保制度的消极取向已经严重影响到制度的实施, 对此我们应进行反思。低保制度本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救助制度, 旨在帮助贫穷者保持基本的生活水准, 并有效地帮助其通过就业、再就业等活动脱离贫穷。应转变消极的取向为积极, 首先就是要区分和细分受助对象, 如有无劳动能力, 有无发展潜力等。对受助对象的细分是转变倾向的一个有益尝试, 以达到社会救助的目标定位。截止到2003年8月, 中国城市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数为2182.5万人。其中:特困职工和失业人员及其家属占95.8%, “三无”人员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 占4.2%。有学者认为,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考虑, 对于农转非人口中的贫困群体, 除了补偿性安置之外, 还可以进行发展性安置, 如安排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 将这些对象的近期生存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对下岗失业人员, 可以考虑在国企、集体企业破产兼并的时候优先安排其就业, 可减少失业。

四、城市低保是生活救助而不是生存救济

现行的制度基本上是一种生存救助制度, 因而救助标准整体偏低。大多数地方的救助主要是单一的现金救助, 生活服务援助不足, 难以有效地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质量。事实上, 贫困家庭既需要基本的温饱, 也需要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得到救助, 既需要现金 (实物) 救助, 也需要多种生活服务。根据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和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在上海、天津、武汉、兰州和重庆等5个城市进行的调查资料, 已经得到救助的贫困家庭在收入、食品、衣着、健康、教育和社交等6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如下:5个城市贫困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大致相当于当地人均月收入的21~31%左右;5城市贫困家庭每星期吃肉的平均天数在1~2天, 8成以上的家庭的副食都以素菜 (蔬菜) 为主;5城市90%以上的贫困家庭中成人都极少买新衣服, 30~60%的家庭成人穿的衣服主要靠亲友赠送;5城市贫困家庭中家庭成员患有慢性病和遗传病的要占30~60%, 但是生病时不去医院看病的要占50~70%;5城市贫困家庭负担不起学杂费的要占60~90%, 有50~80%的家庭在教育方面没有能够享受到政府或学校的优惠;5城市贫困家庭中有30~40%不爱和邻居与同事交往, 40~60%过年过节不走亲访友。 (3)

综上所述, 目前城市低保救助额仅仅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健康、教育和社交方面, 他们许多最起码的需求还是很难得到满足, 因此, 在他们的生活中还远远谈不上生活质量和做人的尊严。

为满足低保人群的基本需要, 应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架构, 根据人应享受的基本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健康权、居住权等按照基本需要层次、扩展需要层次和附加提供层次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需要层次——提供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救助额, 相当于现在的低保金, 不包括医疗、教育和住房支出。在这一层次, 部分救助金额可通过实物的方式来实现, 北京、上海、大连等都有类似做法, 这对于保证贫困家庭的生存权利很有帮助。另外还应考虑按家庭人口的规模和构成来确定救助金额, 不同规模和构成的家庭的需要是不同的。扩展需要层次——主要考虑低保家庭的受教育权、健康权、居住权等, 现行的减免手段难以落实。因此应考虑困难家庭在这方面的需要, 计入最低生活保障金。这样实际上是一种“正向补贴 (非减免) ”的思想。附加提供层次——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费用、教育部门收取的其他费用、大病医疗费用等;二是金额较大且生活必须的家庭设备, 这部分可以利用社会捐助的物品。如各地正在兴办的“福利超市”“爱心超市”等。

五、城市低保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服务工作, 而非

单纯的行政工作

现行条例规定, 城市低保工作的管理审批机关为各级民政部门, 居民委员会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 可以承担低保工作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目前在实际工作中, 大部分工作都在基层社区, 由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承担, 各地普遍反映基层负担过重, 希望增加行政机构和人员, 但是却没有深入考虑低保工作的属性, 考虑政事分离、职能划分的可能性。

目前制度实施的一个问题就是基层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缺乏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低保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 包括低保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情况、家庭资产情况、就业情况, 以及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对低保对象的 (就业) 培训、教育等许多工作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有现代社会工作的理念, 而这些系统性、专业性的服务工作要由社会工作者来承担。

在城市低保的管理机构设置上, 各地的做法不一。有的在民政厅、局中增设行政机构, 一般称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处”, 如辽宁省就采用这种模式;有的在民政厅、局下设立事业单位, 一般称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中心”, 如黑龙江省;有的是既设行政机构又设事业单位, 如吉林省。综合而言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并行的管理服务模式能适应实际需要。

这一理念性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工作中分清角色。政府 (包括各级民政部门) 应该是政策制定者、出资者和监督、管理者。而低保事业机构, 应负责具体的服务和救助工作。应建立一家或多家独立的低保工作事业机构, 雇佣受过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从事低保工作。按国际惯例建立社会工作职级制度, 目前上海、广东等地在此方面已走在前列。更为重要的是, 政府要积极做出导向, 鼓励社会工作人才到基层、社区去工作、服务。

摘要:目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差强人意, 存在许多问题。根源在于对城市低保制度的基本理念的理解还没有统一。对城市低保的相关理念问题做出澄清与阐述, 对政策制定和基层工作的实施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权利,目标定位,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玲, 施国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伦理缺陷[J].南京师大学报 (社科版) , 2005 (02) .[1]吴玲, 施国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伦理缺陷[J].南京师大学报 (社科版) , 2005 (02) .

[2]林莉红.从宪定权利到现实权利——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J].法学评论, 2001年第1期.[2]林莉红.从宪定权利到现实权利——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J].法学评论, 2001年第1期.

[3]齐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系统分析[J].社会福利, 2003年, 第5期.[3]齐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系统分析[J].社会福利, 2003年, 第5期.

[4]杨立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社会.2003年, 第4期.[4]杨立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社会.2003年, 第4期.

[5]方青.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1999年, 第4期.[5]方青.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1999年, 第4期.

[6]唐钧.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变迁与评估.中国社会学网.[6]唐钧.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变迁与评估.中国社会学网.

[7]唐钧.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 2002年, 第11期.[7]唐钧.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 2002年, 第11期.

上一篇:乡镇防灾减灾工作汇报下一篇:告别不文明,拒绝校园暴力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