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抓学风促班风求进步塑完人

2024-05-20

教学计划——抓学风促班风求进步塑完人(精选2篇)

篇1:教学计划——抓学风促班风求进步塑完人

围绕学风抓班风,抓好班风促学风

——浅谈如何进一步地加强小学学风建设

紫云完小校长 龙秋中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优良的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班级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起点。班级有了良好的学风,不仅能为学生营造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氛围,而且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能直接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因此,抓好班级学风建设,就抓住了班级工作之关键,就掌握了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主动权。优良的班风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校风的重要条件。

下面,结合管理工作中的实践,请让我和同仁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加强小学学风建设中的一些想法。

一、抓班级干部队伍建设,尽力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大家知道,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己较强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有部分学生已有了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表现欲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好他们的这些特点,在小学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建立起一支团结、积极向上,有一定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的班干部队伍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同时我们要大力弘扬学生民主选举,选出他们自己信任的班干部;并根据这些班干部各自的特点,由班主任明确他们的职责,讲明具体要求,让他们进行班级自主管理。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使班级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秩序井然。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我们有的班主任老师,任人唯亲,乱点鸳鸯谱,只任用学习成绩好或者有某种特殊关系的学生当班干部,有的甚至几年还是原先班干部队伍。根本不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根本不通过学生选举班干部,这样既没有发挥学生的特长,同时还遏制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的全面发展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二、抓班级文化建设,着力营造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首先,明确学习目标。要让每一位学生确立以学习为中心这个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学生才不至于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无所事事,不至于浪费过多的时间、精力;不至于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做,老想抄袭别人的等现象发生。因此,让每位学生确立以学习为中心的目标,应放在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位置。

其次,要重视教室后面的板报展示。板报是知识园地,是交流平台,是兴趣乐园。它能以浓郁的人文气息,以“润物细无声”去熏陶全体学生,使师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心灵素质得以升华,知识能力实现良好传递。如果每学期让学生自主出版两期以上的板报,并在全校认真开展评比,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想象操作的空间,又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发展的平台。

再次,班级要加强团结有爱教育。同学之间要多交流,多帮助。在班级参加学校重大活动和比赛时,一定要团结起来,共同努力,献计献策,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这样,班级才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否则就如一盘散沙,班级便会变得不堪一击。平时,同学之间有了矛盾要及时化解、谅解,才不至于形成隔阂。学习上有困难,可以采取“一帮一”措施。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良好氛围。

第四,要努力张扬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个性是建设良好班级学风的保证,为了建设良好的班级学风,就应大力保护、引导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如有的学生平时有点调皮,上课时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去解答学生问题,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学生大胆张扬的个性,启迪学生这种敢于思考、大胆表现、求新立异的个性化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老师善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捕捉这些活跃思维的“火花”。事实证明,没有个性的学生,其发展潜力是有限的。

三、抓班级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好集体活动。

班主任应积极思考,如何去加强班级制度、班风建设,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如何创设班级特色,争创“文明班级”。这就要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出对学生每天的行为表现进行考核的管理措施,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时,也参与班级管理,加强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培养主人翁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的集体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风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班级在阳光体育锻炼时间,要认真学习动作,掌握要领,形成班级之间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在演讲、经典诵读、诗歌朗诵等比赛活动中,要组织好班级的初赛,人人参与,共同进步。

四、抓学生养成教育,设法形成良好班风。

1、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入开展班级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活动。教育学生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参加升旗仪式,搞好主题班会,上好每节课,发好每次言,做好两操,打扫好每次卫生,完成课堂和家庭作业,参加每次劳动,搞好自习预习,参加课外活动”等这“十方面”做起,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2、高标准、严要求,是班级学风建设的迫切需要。课堂上教师严格要求,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电子白板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各科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知识又受到思想教育。

3、重视正面引导。我们要对乐于助人、遵守学校纪律表现好的班级及学生,在校务日志上进行记载,并给予奖励,同时作为学生评优评先以及评比优秀班级的重要条件之一。这样一来,就大大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良好的班级学风形成并奠定了基础。

4、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是良好班级学风建设的有力保障。勿庸讳言,教书育人,事无巨细,班级学风建设贯串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要使一个集体的某种行为成为习惯,形成风气,决非朝夕之功,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努力,持续培养。我们要经常通过座谈、调查等方式,紧紧把握住班级学风的脉膊,紧跟其发展的趋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我们要充分利用评价机制,利用班级舆论的力量,褒贬分明,利用班会、队会等时间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道德意识,肯定积极向上的学风,否定消极因素,使整个班级始终保持在奋发向上的良好学风之中。

五、抓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我们要向40分钟要质量,要解决课堂教学的低效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我们不但要明确并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同时要调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习兴趣,把握好学生学情;而且还要科学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地把握每个教学环节。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和提升学生的素质。

六、抓师生情感沟通,努力营造良好师生关系。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大多都已经对问题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且不喜欢与人交流。为了减轻学生与老师交流的压力,班主任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条交流途径。让学生可以给班主任递纸条、直接与班主任交流、作文日记中和班主任交流、借用父母手机给班主任发短信等。这样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方式,与老师交流、沟通,与老师交朋友。

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班级管理中应做到以勤为先,以身作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生自然就会“亲其师而善其道”!

总而言之,良好的班风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它体现着学校的文化传统,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谋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前提和保证。所以,只有树立起勤奋学习、团结进步、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学校的学风建设才能彰显异彩!

篇2:教学计划——抓学风促班风求进步塑完人

1、明确工作职责和意义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能否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最终成才, 使其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与辅导员如何对待和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密切相关。

2、坚持辅导员工作的原则

(1) 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

这是做好一名大学辅导员的首要前提, 要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学生人生发展的重大意义。学生利益无小事、无难事。只有出于对学生的真心爱护, 才能有足够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才能赢得学生的真正信任、理解和支持。

(2) 要勤思索,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首先,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要阅读有关学生工作的优秀著作, 虚心向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前辈请教;还要丰富自己在音乐、美学、体育等方面的见识, 提高欣赏能力, 能够更好地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最后所学成果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及时消化吸收。不断总结反思, 并实现工作方法和工作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

(3) 真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要积极主动找学生了解情况, 真诚地听取学生对自己工作的反馈意见。

(4) 要有严、精、细的工作作风

工作中要做到“三严、三高”。“三严”是指严密细致的工作计划、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三高”是指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

二、善于分析新生特点

新生进入大学, 既有欣喜, 也有顾忌, 显示出十分复杂的矛盾心理。平时通过勤观察、勤沟通分析和总结出新生所普遍存在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新问题和特点, 有的放矢的开展日常工作:

1、有积极向上的愿望, 但存在自我完善性焦虑。

2、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但缺乏远大的学习目标。

3、有独立自主意识, 但缺乏自理自立能力。

4、有强烈的交往意愿, 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过强。

5、有强烈的好奇心, 但专业思想不巩固, 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教育与管理对策

从这批90后的特点分析中可看出, 新生是一批积极向上的但又处在矛盾交织的学生群体, 这就给辅导员开展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为此根据新生特点, 从入学到开课设计教育和管理方案显得很必要。

1、做好迎新准备、了解学生信息

学生入学报到时一方面注意自身的形象, 另一方面多认识学生, 并做好与家长的交流。其次根据学生报到情况, 仔细研究和整理学生所有的档案并备份, 对学生的大体情况有个总体了解。

2、抓好军训第一关

军训是大学的第一堂课, 也是极重要的一课。军训期间, 辅导员全程陪同, 是和新生建立感情和相互了解的最佳时期, 抓住军训的契机, 做好了解观察学生的工作。

3、抓好学前教育

1)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 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建设和发展, 和学生一起学习和解释学校的规章制度, 让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上。

2) 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理财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自己支配, 学会合理计划, 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同时对学生进行优良传统的教育, 发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

3) 安全教育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我防范意识, 保护自身的生命及财物安全, 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适当措施, 保护个人及集体的利益不受侵害。

4、帮助学生抓好学习

1) 引导学生, 树立目标。

引导新生尽快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核心。通过从新生入学时的案例教育, 到成才系列讲座, 从与老生交流会到与老师谈心, 从校园文化到宿舍文明、从职业生涯规划到就业指导都要用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

2) 指导学习, 掌握方法。

新生面临的头等困难就是学习上的不适应, 如果能及时给予学习上的指导, 使他们尽快掌握适应大学教学的学习方法, 将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工作成效。

5、开展活动, 培养能力。

大学除了学好专业知识, 诸方面的能力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应根据新生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如新生文艺汇演、特色班级活动、各专业的学术讲座等, 培养新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理自控等能力。

6、严格、制度化管理, 建设"三风"。

无规矩, 不成方圆。新生进校后应进行严格的纪律教育, 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强化日常养成。

要开展班风、学风、寝室之风"三风"建设, 首先建立一支过硬的班级寝室的骨干队伍, 对他们做到严格要求与大胆使用相结合, 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

其次在遵守校规校纪的前提下, 自己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 并应有检查和落实措施。

7、个别谈心, 家长、任课老师密切联系。

新生一定程度上较依赖老师, 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与指导。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有重点地开展谈心活动, 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 给予及时的关心与指导, 使新生感到有一种依靠和亲切感。过程中还应有较高频率地与家长、任课老师的联系, 能使家长与老师一起做新生工作。

总之, 学生工作的开展都是建立在跟学生的沟通、了解和观察的基础上。要做好学生工作, 一定要重视细节、重视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摘要:每名新生都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和挑战, 他们能否顺利地度过高中到大学的转折期和完成角色转换, 将直接影响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的帮助与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 如何更好地开展教育和管理新生的工作, 本文主要从辅导员自身素质要求、新生特点分析和管理对策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养成,大一新生

参考文献

[1]杨春萍.浅谈辅导员如何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发挥作用[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2) .

[2]刘敬东.谈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情感管理的重要性[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

[3]晏莉.高校青年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工作[J].湘潮, 2007 (4) :68~69.

[4]谷军.新环境下大一新生心理问题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6 (4) :162~163.

上一篇:三年级美术上册机器人下一篇:酒类区域总代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