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促德育,德育推教学

2022-09-12

新课程改革是近年来教育界最热门的词汇, 全体教育人皆投身这场课改热潮中,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教育的质量, 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而德育和教学是学校里必不可少且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可能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把德育和教学二者分开了, 但这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以, 掀起了新课程改革的热潮。在我看来,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体现应该是:教学促德育, 德育推教学的一种教育方式。作为一名新教师, 我始终坚持着这样一种理念, 并将这种理念付诸于我的教学、工作和学习中。

一、教学促德育

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和教师, 而这两个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 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想法,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塞给学生。因为他们不会乐于接受, 这样便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 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 特别注重在教学中掺入德育, 在教学进行的同时, 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的教育。

从事教育这一年来, 在教学中总认为准备还可以, 上课的任务都能较好地完成, 但在课堂评比中经常觉得课堂气氛没能很好地调动起来, 我也经常反思课堂教学。现在在不断摸索, 尝试, 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促进德育, 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 灵活处理教材, 探索合理的情景教学。教材处理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尝试, 循序渐近地慢慢积累。在这一年的教学里, 我不断总结, 不断反思, 认为如果我们花点心思在教材处理上, 将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蕴含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 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境的引领下, 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 亦能实现激情飞扬的课堂氛围。所以,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 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感受进入学习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化。再者, 老师也要积极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 这样, 利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探索学习, 发现学习, 享受学习的乐趣。其实, 无论小孩还是成年人, 大家都能深切感受到, 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或事情, 就会比较投入地去学、去做。当教材上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时, 我们就要考虑选用适合教材的载体来指导学生学习, 想办法使学生感兴趣。通常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 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二) 注重课堂教学过程, 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 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

1.巧妙的导入新课会使学生眼前一亮。引入新课要生动活泼、清晰流畅, 每节课的开始, 教师的开场白——“导”是很关键的, 既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要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因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或材料导入新课, 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 引导学生乐学。导课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 展示图片、动画、音乐等等。这些可以扣住学生的心弦, 驱动他们的好奇心, 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 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

2.合理的教学设计, 恰当选用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要抑扬顿挫, 致力于点拨、引导。例如, 教授时, 教师可故意犯一些错误让学生纠正, 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这种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探究学到的知识其印象将更加深刻。又如, 在遇到难度不大的任务时, 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同位可以互相帮助, 这样完成任务学生更具有成就感。课堂总结也要平和、严谨。何时提出归纳总结也相当关键。例如, 在大多数学生已完成任务或大多数学生碰到共性的问题时使用此法较合适, 也应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练。

3.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 巡视指导相结合。讲课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适当调整, 力求精讲、少讲, 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 把时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实践证明, 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 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学生在上机实践所学时, 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教师就在教室巡视以便解答学生个人的疑难问题, 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看书或同位相互帮助解决。对于大多数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再统一讲解、示范指导。这样才能达到更佳的效果。

(三) 注意课堂教学中帮学和演示使用不当。教师指导帮助一般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学生之间帮学有时需要区别对待。有的学生独立自学确实有困难, 确实需要帮助。但也要注意少量的学生因学生帮助方式不对。比如, 直接帮他做。时间长了, 造成了这些人形成了学习依赖心理。同样演示教学也有很大弊端, 尤其过多的教师演示, 造成不少学生形成了你不教我我就不会的局面, 同时缺乏学习中的失败体验, 对知识的印象浅, 不会处理一些变化问题, 而且容易遗忘。演示教学的很大特点是需要学生的短暂记忆能力强, 但不少老师也包括我在教学中都忽视了这点, 一个演示下来用了好几分钟, 能力强的学生凭借印象可以再现, 但多数学生出现了知识再现失败。如果一节课的学习基本由教师进行演示教学, 我觉得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同时学生学习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抹杀。

案例一:这里以我的一次公开课为例。在每一年的期末时, 我校都要组织新教师进行一次公开课展示。当然, 我也不例外。在上期期末时, 我选择进行公开课的内容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2.4节《设计一个旅行计划》。在备课时, 我就发现如果按照课本的编排, 直接了当地给学生布置任务, 让其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可能效果不会很理想。所以, 我创设了一个情景:说因为刚毕业工作的我, 想报答父母, 想带父母到北京游玩, 但是对北京不熟悉, 请他们利用网络帮我设计一个旅行计划。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 既把学生带入了我的课堂, 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感恩的德育教育, 学生学习的兴趣极高。当然,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 也没有直接讲解如何设计, 而是以一种提问、引导的方式, 让学生们自己先尝试。然后, 我再指导, 提升。可想而知, 本堂课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整堂课下来, 几乎全部学生都能掌握如何利用网络自己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并且也懂得了孝顺、感恩的内涵。以上的这个例子基本涵盖了上述的两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而且在教学进行的同时开展了德育教育。

二、德育推教学

提到德育,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是班主任老师的事情, 其实不然。在我看来, 这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 在某种程度上说, 是德育在推进我的教学, 而我身边的同事们的例子也证明了这点:德育能够推进教学。

案例二:每一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 我都没有给学生讲解新课, 而是和他们一起交流、聊天, 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生活的高一新生, 第一次和他们见面交流的主题是:1.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2.我打算如何度过我的高中三年生活?针对这样的两个问题, 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外, 还能够给学生上一堂有意义的班会课,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如何度过高中三年, 如何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等等。记得很清楚的一个学生是她讲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时, 竟然说哭了, 原因是父母不理解自己, 还经常给自己安排自己不喜欢是事情。还有好些学生说到自己的这些问题时, 都几度哽咽。这让我非常震惊, 同时也非常欣慰。然后, 我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与他们进行了谈话, 给他们排难解疑。经过这样的一种德育教育之后, 我在学生中已经深入人心, 所以, 我在之后的教学中, 进行得非常顺畅,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想, 这就是德育的力量, 这就是德育推进教学的最好证明吧。

案例三:这是我身边的一个同事的例子。她是一名语文教师, 同时也是班主任。可能大多数班主任都把德育和教学分开, 甚至重在德育, 但是取得的效果却是不理想的。然而, 她不一样。她是利用自己班主任的身份, 用德育来推进自己的教学。她班有一个体育训练生, 成绩不是很好, 原来也是一个很调皮的学生。但她没有放弃他, 而是紧紧抓住这个学生的特点, 利用他的体育特长不断鼓舞他, 激励他, 让他逐渐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差生变成了品学兼优的优生。记忆较为深刻的是其中一次听她的课。那是一堂作文课, 主题是坚强, 她通过一段视频导入作文的主题, 接着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构思自己的作文, 然后和学生们一起进行现场作文。20分钟后, 她听了几个学生的作文, 然后与学生们分享她的随笔。我听着她饱含感情地朗读着自己的随笔, 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不知道她写的谁, 后来是那个被写的男生主动站了起来, 我看到他的眼眶也是红的。一分钟之后, 他缓过神来, 用充满感激和爱的眼睛盯着她。我知道, 他会从此变得听话、乖巧起来, 不管多少年之后, 这个孩子都会永远记住她。所以, 在她的课堂上, 她的班级里, 他也是她最得力的助手。我想, 通过这样一种德育推进教学的方式, 比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 来得更有意义吧。

其实, 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学生成才, 包括了能力和素质, 对应到学校, 便是德育和教学, 所以, 这两块永远是学校的根本。如今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 需要我们全体教育人正确把握好教学和德育的关系, 让教学促进德育, 德育推进教学, 让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摘要:德育和教学是学校必不可少的两个部分。但是,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两部分是完全独立, 完全分开的, 其实不然。在如今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对德育和教学二者的关系强调得尤为重要。传统意义上的学校,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 也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分数和成绩, 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会学生做人可能比其他更重要。而最完美的德育和教学应该存在这样的关系:教学的进行能够促进德育的开展, 德育的开展能够推进教学的进行。

关键词:德育,教学,信息技术,课改

参考文献

[1] 蔡丽.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与感悟.

上一篇: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研究下一篇:浅谈Flash从外部容器获取数据的途径及方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