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

2024-04-12

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精选6篇)

篇1: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

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

http:// 时间:2008-6-7 8:52:26

(盆景:hm160.cn)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诸多城市纷纷以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文章以池州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例,着重探讨了坚持以生态建设和人文建设作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原则的重要性。关键词:风景园林 城市 生态 人文 建设 池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时,提出“山水园林”城市的概念,他倡导:群山披绿,古木垂林,奇花异草,葱茏秀丽;环城绿 带,茂林苍郁;公共绿地,波光潋滟;城区绿树掩映,道旁花卉点缀,庭院流水透绿,雕塑风格多样。随着时代与经济发展加快,各地掀起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高 潮,但就其规则而言,则无定式。本文以池州为例,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进行探讨。

1、概况

池州地处皖西南,长江南岸,东接铜陵,南依黄山,西望庐山,北与安庆市一江相邻。境内有九华山、牯牛降、升金湖等自然风景区和保护区,森林覆盖率52%,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城区位于长江之南,南依九华山,面积359km2,人口15万。区内有山有水,植物群落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先天条件。在城市规 划中,城区分成三个功能区,即以老城为中心的主城区,江口临江工业区,南关站前区;结合这三个区和城市地理条件,城市绿地系统由相对完整的三个景观区域组 成,绿地面积为302.79hm,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43%,人均绿地面积15.14m2,公共绿地11m2/人。

2、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20世纪以来,以城市绿地、水体治理为重点的城市环境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但盲目而缺少生态设计的绿地却不能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世人公认的生态园林先驱伊安·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说:“在设计建设一座城市的时候,自然与城市两者缺一不可,设计者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将两 者完善的结合起来。”[1],只有把城市和绿地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城市生态系统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山青、水碧、城绿”的目标才能变为现实。

2.1 建设森林城市,让城市置于绿色和森林之中

山水园林城市其实质是以山和水为载体,以森林为依托,把城市建筑和构筑物置于绿色的环抱之中。池州市在建设森林城市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杏花村风景区、白 沙湖风景区良好的森林植被,并联系中心区、生态恢复区将森林楔入城市建设用地,形成开敞、优美自然的城市森林风貌。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下列原则:

2.1.1 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

要想成为森林城市,首先必须做好“面”上的文章,也就是老城区周围的杏花村、白沙湖风景区、生态恢复区、长江防护林等面上的绿化,这样,城市将被森林包 围;其次,在城区应大力抓好城区道路和滨河绿地建设,坚持以乔木为基调,形成城市绿廊。这两方面均是公共绿地的范畴,只要政府政策得当,执行到位,就比较 容易实现。但形成森林风貌,光有“线、面”结合还难以形成良好郁闭度,还要提高城市“点”的绿化程度。“点”主要指居住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 等专用绿地,投资与管理属各自单位,这方面政府应探索一条符合建设山水城市和实际的经营监管机制,从而使“点”上的绿化与线、面相结合,成为城市绿地生态 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2.1.2 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 计,都称为生态设计。”[2]这种协调意味着坚持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植物多样性又是动物、微生机多样性的基 础。实施生物多样性工程,不仅可以丰富城市园林景观,最重要的是通过植物生态群落的多层次结构,提高植物净化污染、保持水土的能力。同时又促进各种鸟类、昆虫、微生物入城,利用各物种间的生存竞争,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协调状态,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降低绿地养护成本。

池州气候温暖湿润,热量、物种丰富。在杏花村、白沙湖、生态恢复区等地应保持以乡土树种为特色的原有植物生态群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野生植被,稍加干预,使其适者生存,形成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物种丰富、季相分明的景象。要避免杏花村景区那样,先破坏,再栽植的形式主义再次发生,降低其生态功 能。

池州老城区,原有树种不过一百余种,远远低于国外的3000-4000余种,而且乡土树种更少。在今后的建设中,应坚持适地适树的 原则,大力培育、驯化乡土野生树种,丰富城区植物种类。实践已表明,本土的檫木、杏树、檵木等树种不但观赏性很强,而且在城区适应性亦很强。在建设山水园 林城市进程中,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重点从事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为城市提供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还必须以野生态系统为基础,坚持乔、灌、花、草相结合,使城市森林名副其实,尽力发挥其生态效益。

2.2 坚持自然、随意、生态和谐的原则

要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还必须尊重自然,尊重大自然千百年形成的生态系统多样化的自然风貌。

池州城区北临长江,有长江防护林带,东、西、南以清溪河自南向北流而成为“碧水环抱池州城”,依清溪河为界,各自向外扩展为大面积的湿地和森林,这里是 生物重要的栖息地,也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在利用时要进行合理规划,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可以高标准,高要求规划一些生态观光园,使其集旅游、观 光、娱乐、生产、保护于一体。

在对清溪河的治理时,规划建设应满足景观、亲水、生态等方面的要求,把沿河两岸建设成绿色生态走廊;驳岸 的处理上,应保持自然形态,不必裹上水泥外衣,保持原有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减少亮化、喷头,给鱼虾多一些空间,使污水多一些停留,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使其成为城市翡翠的项链。

3、注重地方传统文化景观建设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不但形成了各地区独特 的地形地貌和园林植物,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景观。作为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城市,在山水园林城市的营造中,应充分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营造园林 文化气息,使其更具内在韵味,只有这样城市才能享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3.1 池州传统文化特色分析

池州历史悠久、风景秀 丽,历代名宦将士、诗人墨客倾慕池州山水。《清一统志》记载:秋浦四时景物“宛如潇湘洞庭”。王十朋《泊池州》称:“城南风物似西湖,万里归舟入画图。” 唐会昌四年,杜牧任池州刺史,写下了誉名中外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宋至和二年,包拯出 任池州知府,在齐山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墨迹。抗金名将岳飞,亦亲登齐山,赋诗赞美池州„„等等。由此可见,池州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在自然景观上有千古流传的,如“齐山洞天,清溪夜月„„”等池州十景;现存的名胜古迹和风景还有:齐山、万罗山、杏花村、包公井、清溪塔、兴济桥等。

3.2 坚持“以人为本”,更新观念,精心设计,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系,提高山水园林城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结合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运用大量植物造景并结合不影响生态质量的构筑物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内涵。从池州的文化特色的分析上,可以把池州人文景观建设分成三条线来设计和实施。

第一就是以清溪河环境整治为契机,在滨河景观建设上,紧紧抓住“清溪塔、白牙塔、兴济桥”等历史文化古迹,再现池州人民用水、治水方面的优良传统,同时 恢复“白牙荷风”“贵口归帆”“清溪夜月”“南湖烟柳”等自然文化景观,传承池州商贾云集,百姓富足,社会繁荣昌盛的历史文化风貌。

第 二就是依托城东南的杏花村风景区建设,体现杜牧《清明诗》中的意境和风格。在景点设计时,应在“古”字上做文章,恢复“杏花酒肆”“杏花古井”“清凉 境”,“西庙霜枫”等历史内涵深厚的景区。在植物选择上,也应体现“杏花村”这一风景特色,广植杏花及其相似品种,再现杏花村的田园风光。

第三条线就是围绕包拯的“摩崖石刻”,岳飞的赞美诗句做文化轴线建设齐山—白沙湖风景区,力求再现包拯为官清廉、岳飞“精忠报国”的历史人物精神,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恢复“齐山洞天”的原始风貌,在白沙湖建设现代园林生态景观,传承现代人文景观特色。

4、结语

创建山水园林城市是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上的突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各地应结合实际,边建设,边完善,力求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与自然能真正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美)I·L麦克哈格芮经伟译设计结合自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俞孔坚景观与城市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 中国园林,2001(6)3-10.(盆景:hm160.cn)

篇2: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

文章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时,提出“山水园林”城市的概念,他倡导:群山披绿,古木垂林,奇花异草,葱茏秀丽。随着时代与经济发展加快,各地掀起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高潮,但就其规则

关键字:园林 建筑 企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时,提出“山水园林”城市的概念,他倡导:群山披绿,古木垂林,奇花异草,葱茏秀丽;环城绿带,茂林苍郁;公共绿地,波光潋滟;城区绿树掩映,道旁花卉点缀,庭院流水透绿,雕塑风格多样。随着时代与经济发展加快,各地掀起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高潮,但就其规则而言,则无定式。本文以池州为例,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进行探讨。

1、概况

池州地处皖西南,长江南岸,东接铜陵,南依黄山,西望庐山,北与安庆市一江相邻。境内有九华山、牯牛降、升金湖等自然风景区和保护区,森林覆盖率52%,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城区位于长江之南,南依九华山,面积359km2,人口15万。区内有山有水,植物群落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先天条件。在城市规划中,城区分成三个功能区,即以老城为中心的主城区,江口临江工业区,南关站前区;结合这三个区和城市地理条件,城市绿地系统由相对完整的三个景观区域组成,绿地面积为302.79hm,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43%,人均绿地面积15.14m2,公共绿地11m2/人。

2、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20世纪以来,以城市绿地、水体治理为重点的城市环境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但盲目而缺少生态设计的绿地却不能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世人公认的生态园林先驱伊安·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说:“在设计建设一座城市的时候,自然与城市两者缺一不可,设计者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将两者完善的结合起来。”[1],只有把城市和绿地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城市生态系统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山青、水碧、城绿”的目标才能变为现实。

2.1 建设森林城市,让城市置于绿色和森林之中

山水园林城市其实质是以山和水为载体,以森林为依托,把城市建筑和构筑物置于绿色的环抱之中。池州市在建设森林城市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杏花村风景区、白沙湖风景区良好的森林植被,并联系中心区、生态恢复区将森林楔入城市建设用地,形成开敞、优美自然的城市森林风貌。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下列原则:

2.1.1 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

要想成为森林城市,首先必须做好“面”上的文章,也就是老城区周围的杏花村、白沙湖风景区、生态恢复区、长江防护林等面上的绿化,这样,城市将被森林包围;其次,在城区应大力抓好城区道路和滨河绿地建设,坚持以乔木为基调,形成城市绿廊。这两方面均是公共绿地的范畴,只要政府政策得当,执行到位,就比较容易实现。但形成森林风貌,光有“线、面”结合还难以形成良好郁闭度,还要提高城市“点”的绿化程度。“点”主要指居住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等专用绿地,投资与管理属各自单位,这方面政府应探索一条符合建设山水城市和实际的经营监管机制,从而使“点”上的绿化与线、面相结合,成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2.1.2 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都称为生态设计。”[2]这种协调意味着坚持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植物多样性又是动物、微生机多样性的基础。实施生物多样性工程,不仅可以丰富城市园林景观,最重要的是通过植物生态群落的多层次结构,提高植物净化污染、保持水土的能力。同时又促进各种鸟类、昆虫、微生物入城,利用各物种间的生存竞争,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协调状态,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降低绿地养护成本。

池州气候温暖湿润,热量、物种丰富。在杏花村、白沙湖、生态恢复区等地应保持以乡土树种为特色的原有植物生态群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野生植被,稍加干预,使其适者生存,形成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物种丰富、季相分明的景象。要避免杏花村景区那样,先破坏,再栽植的形式主义再次发生,降低其生态功能。

池州老城区,原有树种不过一百余种,远远低于国外的3000-4000余种,而且乡土树种更少。在今后的建设中,应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培育、驯化乡土野生树种,丰富城区植物种类。实践已表明,本土的檫木、杏树、檵木等树种不但观赏性很强,而且在城区适应性亦很强。在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进程中,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重点从事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为城市提供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还必须以野生态系统为基础,坚持乔、灌、花、草相结合,使城市森林名副其实,尽力发挥其生态效益。

2.2 坚持自然、随意、生态和谐的原则

要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还必须尊重自然,尊重大自然千百年形成的生态系统多样化的自然风貌。

池州城区北临长江,有长江防护林带,东、西、南以清溪河自南向北流而成为“碧水环抱池州城”,依清溪河为界,各自向外扩展为大面积的湿地和森林,这里是生物重要的栖息地,也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在利用时要进行合理规划,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可以高标准,高要求规划一些生态观光园,使其集旅游、观光、娱乐、生产、保护于一体。

在对清溪河的治理时,规划建设应满足景观、亲水、生态等方面的要求,把沿河两岸建设成绿色生态走廊;驳岸的处理上,应保持自然形态,不必裹上水泥外衣,保持原有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减少亮化、喷头,给鱼虾多一些空间,使污水多一些停留,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使其成为城市翡翠的项链。

3、注重地方传统文化景观建设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不但形成了各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园林植物,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景观。作为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城市,在山水园林城市的营造中,应充分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营造园林文化气息,使其更具内在韵味,只有这样城市才能享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3.1 池州传统文化特色分析

池州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历代名宦将士、诗人墨客倾慕池州山水。《清一统志》记载:秋浦四时景物“宛如潇湘洞庭”。王十朋《泊池州》称:“城南风物似西湖,万里归舟入画图。”唐会昌四年,杜牧任池州刺史,写下了誉名中外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宋至和二年,包拯出任池州知府,在齐山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墨迹。抗金名将岳飞,亦亲登齐山,赋诗赞美池州„„等等。由此可见,池州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在自然景观上有千古流传的,如“齐山洞天,清溪夜月„„”等池州十景;现存的名胜古迹和风景还有:齐山、万罗山、杏花村、包公井、清溪塔、兴济桥等。

3.2 坚持“以人为本”,更新观念,精心设计,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系,提高山水园林城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结合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运用大量植物造景并结合不影响生态质量的构筑物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内涵。从池州的文化特色的分析上,可以把池州人文景观建设分成三条线来设计和实施。

第一就是以清溪河环境整治为契机,在滨河景观建设上,紧紧抓住“清溪塔、白牙塔、兴济桥”等历史文化古迹,再现池州人民用水、治水方面的优良传统,同时恢复“白牙荷风”“贵口归帆”“清溪夜月”“南湖烟柳”等自然文化景观,传承池州商贾云集,百姓富足,社会繁荣昌盛的历史文化风貌。

第二就是依托城东南的杏花村风景区建设,体现杜牧《清明诗》中的意境和风格。在景点设计时,应在“古”字上做文章,恢复“杏花酒肆”“杏花古井”“清凉境”,“西庙霜枫”等历史内涵深厚的景区。在植物选择上,也应体现“杏花村”这一风景特色,广植杏花及其相似品种,再现杏花村的田园风光。

第三条线就是围绕包拯的“摩崖石刻”,岳飞的赞美诗句做文化轴线建设齐山—白沙湖风景区,力求再现包拯为官清廉、岳飞“精忠报国”的历史人物精神,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同时,恢复“齐山洞天”的原始风貌,在白沙湖建设现代园林生态景观,传承现代人文景观特色。

4、结语

创建山水园林城市是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上的突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各地应结合实际,边建设,边完善,力求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与自然能真正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美)I·L麦克哈格芮经伟译设计结合自然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3: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

随着生态园林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植物材料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以植物配置为主,走生态园林的道路,已成为当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城市园林绿化离不开树种的规划,园林绿化树种是构成城市绿地的主要元素,也是唯一有生命的,能发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游憩保健等城市生态综合功能的要素[1]。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枕山面海,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区内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雨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近十五年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已初步形成以公园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它绿地等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网络。但是与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2]相比,仍存在园林绿化整体水平偏低,缺乏地域特色,特别是存在树种选择不合理、乡土树种所占比例偏低、常用树种单一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效果的提升、园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因此,在调查、分析泉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应用现状基础上,进行合理选择和规划,构建科学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体系,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必须首要研究的课题。

2 研究方法

2.1 树种调查方法

文献资料收集查阅法:包括自然植被树种名录,园林绿化工程图纸、苗木清单、施工及养护管理记录,城市古树名木相关资料等。

实地踏查核对法:实地进行踏查、核对、采集标本、记录、鉴定等。

2.2 树种调查范围及主要内容

2.2.1 自然植被野生树种:

包括泉州市森林植被的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海岸植被4个类型所分布的山体、海岸及湿地。调查内容有树种种类、生长状况、立地条件、植物群落组成等,同时还采集了部分树种的各种器官制作了标本。本次对具有园林应用潜能、易于培育驯化的一批野生树种进行实地调查时,主要核对、记录其生长势、观赏特性、立地条件等。

2.2.2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

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等五大类城市绿地。选择各类绿地中具有代表性的绿地单位进行调查。调查中充分考虑调查地点的环境条件和立地条件、同类绿地中选择不同的环境和立地条件下的绿地单位进行调查,力求使调查结果能够代表泉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应用的总体情况。 调查内容有种类鉴定,观察记录其生长状况、外观特征、立地条件、植物配置方式等内容,并对植株及主要器官进行拍照。行道树调查内容还包括测量胸径、冠幅、测定立地土壤PH值等。

2.2.3 城市古树名木:

调查区域包括中心市区近200平方公里,调查内容有树种、树龄鉴定及其来源调查,逐一测量其树高、胸围、冠幅,植株拍照,观察记录其生长状况、立地条件、保护措施,并通过走访知情人、查阅文史资料等方法调查其种植历史、经历、传说等。

2.3 树种评价

2.3.1 野生树种的评价

根据树种生长状况、立地条件、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等评价其园林应用潜能,作为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中乡土树种选择利用的备选树种。

2.3.2 园林绿化树种的评价

根据树种生长状况(观赏性、抗性、生长量等)、立地条件及环境条件,结合分析其景观、生态等综合功能,并按生长势、适应性、观赏性等状况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评价等级。

2.3.3 城市古树名木资源的评价

按生长状况、景观及生态效果、物种资源保存等综合功能评定价值等级,分为好、中、差三等,同时对城市古树名木资源及保护现状进行总体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自然植被树种调查结果

3.1.1 树种种类:

本次调查泉州市自然植被野生树种共有212科、903属、2201种(包括逸生和归化种)[3]。2201种中乔木有221种、灌木及藤木有659种、草本有1321种,乔木与灌木树种比例为1:2.98。

3.1.2 树种区系分布:

2201种野生树种中种子植物2001种,隶属819属,地理分布共划分为14大类群。热带分布的占总属数的58.3%,温带分布的占总属数的32.3%,温带分布与热带分布的属数比值为1:1.72,反映出泉州市自然野生树种区系的南亚热带植被特征。

3.1.3 野生树种园林应用评价:

泉州市自然植被中具有观赏价值和绿化景观的野生树种丰富、观赏与生态价值高,但已被利用的种类不多。本次踏查核实可直接或经驯化可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有600多种。

3.2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结果

3.2.1 树种种类组成

本次调查经初步统计,泉州市露地栽培的园林绿化树种共有131科、395属、710种。其中乔木58科、159属、282种,灌木47科、99属、202种,藤本14科、22属、36种,草本58科、134属、190种。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的比例为1:2.99,其中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的比例为1:1.71,落叶灌木与常绿灌木的比例为1:4.61。观花类(含香花类)植物有99科、179属、317种;彩叶树种68科、107属、191种,其中常年彩叶的树种有125种。

3.2.2 树种区系组成

泉州市710种园林绿化树种中有种子植物706种,隶属于392属,在各类属地理成分中,世界性分布10属,占属数的2.51%,热带性分布的有269属,占属数的68.62%,温带性分布的101属,占属数的25.77%,中国特有分布12属,占属数的3.06%,这反映了泉州市现有应用的城市绿化树种的南亚热带植被特征,与地带性植被特征相吻合,说明树种选择总体较为合理。

3.2.3 树种应用现状

710种树种中有木本树种516种,乔木占木本树种总数的54.65%,常用的乔木有12种,它们在泉州市的绿地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城市的绿化骨架;灌木占木本树种的39.15%,常用的灌木有13种,占灌木种植量的60%以上;常用的木本地被主要种类有10种,草本地被主要有3种,以上木本、草本类占地被总种植面积的85%以上;藤木类有30种,主要树种占总种植量的95%以上。草坪主要有3种,占总种植量的95%。

3.2.4 各类绿地树种应用评价

公园绿地:树种应用种类较为丰富、植物多样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植物配置由单一方式向复合多层配植方向发展趋势明显,树种选择较符合地带性植被特征,重视乡土树种的应用。但存在:树种应用雷同、缺乏特色,“适地适树”做得不够,树种种类与生态园林城市要求尚偏少,树种结构不完全合理。

生产绿地:树种较丰富多样,注重新树种的引进和培育,常用树种大规格苗木储量较大,能满足市场需求。但存在:树种种类虽然丰富,但未能形成地方品牌产品,主要树种缺少规模生产。乡土树种苗木所占比例不大,不能适应城市绿化建设需求。

防护绿地:乡土树种和外来逸生种占主导地位。树种中乔木种类所占比重大,灌木以大型灌木为主。但存在:树种种类较少,配置形式单调,注重生态效果,但整体景观效果较差。

道路绿地:行道树树种选择合理,成景速度快,形成林荫路绿化景观。重视乡土树种和市花、市树的应用,创造道路景观的地域特色。植物配置形式多样化,形成乔、灌、草和地被复层群落结构。存在问题:树种丰富度不够,植物多样性低。树种比例不合理,缺少季相变化和彩化景观。

居住区绿化:树种应用种数多,且呈上升趋势;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在新建小区,特别是高级住宅小区中得到很好的结合;乔木树种偏向于大树、大规格苗木的应用,成景时间大大缩短;注重有季相、色彩变化树种的运用,创造彩化、香化的宜居环境;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正逐步得到重视,应用的树种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存在问题:小区绿化水平参差不齐,树种应用存在较大差距。重景观效果轻生态效益的现象较严重,树种应用不能做到“适地适树”。崇尚大树、古树,无端浪费资源、破坏植物原生地生境。

单位附属绿地绿化水平参差不齐,树种应用存在较大差别。绿化树种以常绿树种为主,突出生态效益,但景观多样性较差。养护管理水平不高,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工业厂区绿化隔离带薄弱,树种不适宜。

3.2.5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应用总体评价树种较丰富,生长状况总体良好

通过对以上各类城市园林绿地树种应用调查及分析,泉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较为丰富,达到710种,且大部分树种在各类绿地中生长状况良好,乡土树种生长状况优于引进树种。

树种以常绿阔叶为主,符合地带性自然植被规律

扣除1-2生草花,所调查到的670种园林绿化树种中,常绿树种502种,落叶树种168种,落叶与常绿树种比为1:2.99。

树种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为主,体现地域特色

芒果、刺桐、盆架木、小叶榕、高山榕、香樟应用数量较大,且生长状况良好,已在客观上形成了泉州的绿化基调;垂叶榕、大叶榕、凤凰木、洋紫荆、黄花槐、木棉、龙眼、含笑、白玉兰、桂花、山茶、橡胶树、菩提树、大王椰子、蒲葵、夹竹桃、红绒球、黄金榕等种植量大且生长情况较好,已在客观上形成了各类城市绿地的骨干树种;地被植物红背桂、鸭脚木、合果芋、黄金叶、假连翘、蜘蛛兰、大叶红草、福建茶等生长良好,已在客观上成为主要地被品种;藤本炮仗花、迎春花、爬山虎、三角梅成为主要垂直绿化植物种类;草类主要有结缕草、狗牙根、假俭草等;露地栽培的草花类主要有万寿菊、矮牵牛、三色堇、一串红、孔雀草、夏堇等品种。

3.3 城市古树名木树种调查结果

3.3.1 树种组成

共计487株,隶属于19科27属30种。其中常绿树种有12科、16属、19种469株,落叶树种有9科、11属、11种18株,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科数比例为1:0.75、属数比为1:0.69、种数比为1:0.58、树种数量比为1:0.038,常绿树种占居绝对优势;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种数比为0.875:1,数量比为1:0.112,可见乡土树种种类虽然少于外来树种,但数量却占绝对优势,

3.3.2 树龄结构状况

487株古树名木中,古树有453株,其中树龄1000年以上的仅有1株,500~1000年的有14株,300~500年的有99株,200~300年的有111株,100~200年的有228株。树龄300年以上属一级保护的古树共计114株,占调查总数的23.41%,100~299年的属二级保护的古树共计339株,占调查总数的69.61%;名木有34株,占总调查数的6.98%。

3.3.3 古树名木资源评价

泉州古树名木优势种特别突出,主要树种榕树占调查总数的81.7%,树种较为单调,珍贵稀有的树种及数量较少,速生树种所占比例较大,这也是导致古树树龄不高的主要原因;古树名木中热带、亚热带阔叶树种有466株,占调查总数的95.7%,这与本区域南亚热带自然植被地带性规律相吻合,反映了地带性植被的特色;养护管理及保护措施较到位,建立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大部分古树名木生长良好,体现了较高的综合价值。

4 面向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树种规划

在对本地自然植被野生树种和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应用现状以及城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对树种的种类组成、区系结构、生长状况与生境关系、生态与景观功能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在城市生态学、园林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风景美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泉州市城市发展目标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规划,结合泉州市地带性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现状,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各类型的比例关系,选择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城市特殊空间、区域和景观主要树种,并提出落实树种规划的实施措施[4,5]。

4.1 规划原则

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符合城市性质特征;满足生态园林城市绿地建设实践上的功能要求;坚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建设原则。

4.2 规划期限

本树种规划成果的实施建议期限:宜与城市总体规划及绿地系统规划期限相一致,即近期为2010年~2015年,中期为2016年~2020年,远期为2021年~2030年。

4.3 树种比例确定

根据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应增加落叶树种种数及种植数量,同时根据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中对物种指数的要求,也应增加常绿树种的种类,以提高泉州市园林绿化树种的丰富度。根据上述树种应用现状和规划原则,参考周边气候条件相似且园林绿化水平较高城市的树种选择情况,确定泉州市园林绿化落叶与常绿树种的比例为1:3,应用数量比例为1:4;乔木与灌木的树种比例为1:1.5,应用数量比例为1:3;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比例可调整到1:10,应用数量比例为1:9;速生与中、慢生树种的比例调整为1:3,应用数量比例为1:2。

4.4 树种规划

本次泉州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一是在对现有各类绿地应用的树种调查、分析、评价、筛选的基础上,确定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可继续利用的一般树种;二是根据泉州市发展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海湾型城市的目标,重点考虑抗风、耐盐碱树种的规划,城市江、海两类湿地建设对树种的要求;三是从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目标考虑,“城中山”城市丘陵山地绿化树种规划及裸露岩石基底山体恢复树种规划;四是考虑满足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树种的规划;五是针对现有景观缺乏季相、色彩变化,考虑观花、观果及彩叶树种的规划;六是针对城市环境的恶化和工业主要污染源,规划防止各种污染的抗性强的树种;七是从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目标考虑,加大野生树种驯化应用力度,加强外地区乃至国外树种的引种、推广。

4.4.1 城市基调、骨干、一般树种规划

基调树种:确定刺桐、芒果、小叶榕、香樟、盆架子为泉州市基调树种。

骨干树种:乔木20种:重阳木、垂叶榕、高山榕、大叶榕、菩提榕、龙眼、麻楝、天竺桂、白兰花、凤凰木、木棉、桂花、竹类、红花洋紫荆、小叶榄仁、大王椰子、鸡冠刺桐、大花紫薇、塔柏、异叶南洋杉;灌木10种:朱槿类、山茶、黄金榕、红绒球、夹竹桃类、非洲茉莉、变叶木类、黄花双荚槐、黄金叶、散尾葵;地被12种:蜘蛛兰、黄金叶、假连翘类、红叶石楠、毛杜鹃、紫茉莉、红背桂、黄金榕、福建茶、鸭脚藤、马缨丹类;藤木5种:迎春花、三角梅、炮仗花、爬山虎、薜荔。

一般树种:本次规划一般树种包括目前已应用的生长状况一般以上的树种;同时还增加了满足城市特殊空间及区域绿地景观和功能要求的树种,主要有抗风耐盐碱树种,湿地树种,藤本和地被植物,观花、观叶及观果的彩化树种等;另外从本次调查的自然植被中选择苗源多、易于驯化繁殖、观赏价值高的173种野生树种规划为一般树种。本次规划一般树种700多种。

4.4.2 各种功能及景观主要树种规划

垂直绿化藤本树种31种;竹类23种;观花及彩叶树种43种;香化树种25种;观果树种25种;抗风树种29种,其中可作为防风林20种、耐风树种9种;耐盐碱树种65种,其中可用于海洋滩涂湿地5种、适于海岸绿地的树种26种、适于近海绿地的乔木类树种有22种、灌木及地被类12种;水生植物及淡水湿地树种:挺水植物23种;浮水植物6种;沉水植物5种。

4.5 面向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园林绿化树种发展方向

4.5.1 泉州市园林绿化树种发展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泉州市今后应着力发展以下几类树种,同时应根据城市发展和园林绿化建设需求适时予以调整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特别是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树种。

(2)合理利用彩化和落叶树种,增加城市绿化的色彩和季相景观。

(3)加强特殊区域及空间树种的研究应用,包括抗风耐盐碱观赏树种筛选、引种、育种、城市湿地树种的引种、培育;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树种培育,引导苗圃批量生产。

4.6 树种规划实施措施

4.6.1 行业管理措施:

制定出台《泉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应用指南》,从“设计”源头落实树种规划;建立城市各类绿地绿化方案树种应用审核制度,引导其执行树种规划、合理选择、配置植物;制定城市绿化苗木用量计划,引导花农有计划地进行苗木繁殖、生产,为城市绿化提供充足苗源,确保树种规划真正得以实施。

4.6.2 技术措施:

加强对乡土树种挖掘利用研究;加强绿化树种的引种、育种工作,建立植物引种园,在城市绿化中推广应用,以创造城市新景观。

4.6.3 经济措施:

确保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研究专项经费;采用经济补偿措施鼓励苗农生产新、优树种,确保树种规划的长期实施。

4.7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包括建立古树名木资源库;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建立行业集中管理,分级养护制度;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达到可持续发展;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多元筹资的管理资金保证机制;完善法规、规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

5 讨论

本课题通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走访专家、实地踏查等形式对泉州市自然植被野生树种组成及群落结构、城市绿地系统园林绿化树种应用情况、古树名木资源及保护现状进行系统调查、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对泉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进行系统规划,可以为泉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基础资料。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5.1 树种调查需更全面、系统化

城市各类绿地树种调查时,对于数量较多的单位庭院、厂区绿化主要选择绿地面积较大、树种较多的进行调查,生产绿地中选择较大规模主要苗圃进行调查,因此难免存在树种统计缺漏问题,有待下一步补充完善。

5.2 树种调查与规划研究方法需采用更科学、现代化的方法

引入“3S”(RS卫星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建立城市园林绿化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更科学、精确地进行树种调查、统计、分析、评价,实现城市绿化管理的数字化、动态化,有效地提升城市绿化树种规划、应用与管理水平。

5.3 野生观赏树种资源的研究需更深入

泉州市的野生观赏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应用极少,且对于野生观赏树种的研究较多的停留在对其利用潜能的评价上。为了使城市园林景观地域特色更为突出,应重视野生观赏树种资源的开发,制定驯化、培育计划,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深化繁殖、养护技术研究,并着力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陶青.城郊森林区对城市环境生态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15(3):13-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S].建城[2004]98号.

[3]林彦云.泉州植物[M].泉州师范学院印刷厂,2003.

[4]王浩等.生态园林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9-34.

篇4: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

一、徐州市人口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 徐州市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从“数量增长压迫型”转变为“结构失衡制约型”, 人口发展形势严峻, 态势不容乐观。归纳起来, 其主要人口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 人口流动无序, 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以及流动的频繁性, 在增加劳动力供给、繁荣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给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社会治安等带来严峻的挑战, 加重了在食品、住房、交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社会负担, 影响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徐州市, 突出地表现在未来流动人口大量聚集, 并呈现出流动盲目、频率较高、分布聚集、素质不高等特征, 构成了当前人口协调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二) 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老年人口抚养加重

据人口普查资料, 2010年, 徐州市常住人口为8577225人, 65岁及以上人口为893479人, 占10.42%。2010年徐州市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4.55%, 较江苏省平均水平14.30%高出0.25个百分点。人口数量的增加, 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不仅加重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 冲击着目前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 而且对生产结构与产品结构, 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产生活都将爱带来巨大影响和严峻挑战。

(三) 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 仍有一定数量的计划外生育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我省普查登记的从2009年1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出生的人口性别比为119.58。从分生育孩次情况看, 在2010年, 全市育龄妇女生育孩次中, 第一孩占49.61%, 第二孩占41.93%, 第三孩占7.27%, 第四孩占1.06%, 第五孩及以上占0.13%, 这说明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计划外二孩生育和多孩生育, 特别是在流动人口中计划外生育的比例要更高些, 新形势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

(四) 人口对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徐州市原本人口基数大、密度高。对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 无疑加剧了这一状况。目前, 人口的增长使得对土地资源占有随之增加, 致使徐州市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江苏过境水资源丰富, 但本地水资源不足, 水污染比较严重。森林资源总量偏少, 质量不高, 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矿产资源种类较多, 但总值不大。徐州又是一个能源严重短缺的城市。随着总人口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 以及经济发展、工业化推进, 徐州水、空气、土壤等污染将会趋于加重, 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进入新世纪后, 徐州市人口再生产类型继续稳定在现在型。2010~2012年, 徐州市人口出生率年平均为11.38‰, 死亡率年平均为4.66‰, 自然增长率年平均为6.71‰, 2010年的徐州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0.52‰、9.92‰、10.60‰,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着增长的态势。

二、从政策上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 加大对经费投入的检查力度, 在经济保障上求突破

一是改变目前的经费投入方法。由目前同级财政投入改为上级财政直接拨付的方法, 将人口计生经费直接划拨到财政专户。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人员编制实行全区统管, 工资等待遇由上财政解决, 对拖欠或空转人口计生经费的镇进行严厉的责任追究。三是改变现行的领导选拔制度。

(二) 加大处罚力度, 在工作氛围上求突破

从党纪政纪上、经济上和行政上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员一查到底、一罚到底、处理到底, 为人口和计划生育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一是加大处罚力度。二是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检查工作力度。三是实行严格的领导选拔问责制, 接受群众监督。

(三) 加大奖励力度, 在治理源头上求突破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优先奖励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改变现行的平均分配制度。严格按照《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对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政策上进行倾斜, 使其充分感受到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三是面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

(四)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 在长效机制上求突破

一是加快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步伐。二是加快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步伐。三是加快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步伐。使模范执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 老有所终”。如果这些保障制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则人口计生工作必将走出“天下第一难”的困境, 从此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三、在理论上提升徐州人口生育水平及模式

影响生育水平、生育模式的因素包括制度、文化、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等多个方面, 这些因素影响到生育决策, 而生育决策向生育行为转化时则会受到更多实际问题和当时情况的影响。根据徐州地区的具体情况, 在理论上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徐州市的生育水平, 改变其生育模式。

(一) 转变观念, 重视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

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人口理念, 重视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 而不只是控制人口的数量。徐州的城乡计划生育政策同我国许多地方一样, 存在着二元化形态, 既农村的二孩生育政策相对于城市来讲更宽松。例如, 一方是独生子女户结婚, 在农村即可生育二孩, 而城市里的条件要苛刻一点, 必须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才能生育二孩等。在某种程度这些政策大大降低了徐州市城市妇女总和生育率的水平, 使得城乡新增人口数量差别愈来愈大, 最终导致徐州城市新增人口数量明显少于农村新增人口数量;反之, 由于农村教育条件、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其新增人口未来的综合素质明显低于城市新增人口, 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不利于未来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彻底解决。

和所有的政策一样, 计划生育政策同样是要遵循人口自身规律, 对人口的调整是要有前瞻性的。例如现在出生的人口只是潜在劳动力, 只有在15年或20年以后才能真正进入劳动力人口的行列, 届时再以计划生育来调节人口过于老化或劳动力不足, 将是无济于事的。

(二) 促进生育率水平提高, 增加高素质人才的“储备”

我国提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 针对人口来讲即是重构一个社会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质量的弘大进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文明更加速了向农村的辐射。由于我国目前衡量是否城市化是以城镇人口数量作为标准的, 所以许多城市政府部门往往会“抄近路”, 会通过行政区划的改变, 来提高城市化水平, 例如“县”改“市”等方法, 但是却忽视了城市化良性发展的质量问题, 忽视了城市化后人口结构、质量和综合素质水平问题, 这都是城市化中最让人担心的后遗症。城市化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决不能就城市而论城市。其中提高城市人口的生育率水平, 增加高素质人才的“储备”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石。

(三) 低生育率水平与调控人口年龄结构质量并举

把现行的追求低生育率的生育政策逐步提升为“低生育率水平与调控人口年龄结构质量并举”的政策。该政策具体的说, 一方面就是一定要控制高于生育率更替水平的农村地区的人口的数量, 使其生育率水平降低到2.0左右;另一方面, 针对生育率保持较低水平的主城区, 则应该采取合理措施, 把生育率的上限调控到1.8的合理水平左右, 以达到调控人口结构、人口质量的目的, 改善出生性别比问题。当然, 为避免市区人口回升过快, 作为过渡措施, 可以先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且只有一个孩子的夫妇再生一个孩子, 如影响力太小, 再考虑全部放开, 让愿意生育者再生一个孩子, 当然生育二胎是上限。实际上, 在当今社会由于受生存环境及结婚年龄越来越迟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不孕不育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另外受经济条件和社会综合因素影响, 城区有生育二胎或多胎意愿的育龄群众比例并不高, 有的还选择丁克, 不要孩子。因此, 对计划生育搞得好的徐州城区, 合理调整生育政策, 总和生育率是不会回升过快的。

近几年来, 徐州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几年一个跨越。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计生干部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 人口与计划生育逐步实现由过去的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治育的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由过去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过渡;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 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氛围基本形成。

参考文献

[1]徐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徐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1年5月30日) [DB/OL].徐州统计信息网.[1]徐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徐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1年5月30日) [DB/OL].徐州统计信息网.

[2]张广宇, 原新.对1990年代出生漏报和生育水平估计问题的思考[J].人口研究, 2004, (02) .[2]张广宇, 原新.对1990年代出生漏报和生育水平估计问题的思考[J].人口研究, 2004, (02) .

[3]吴士勇.财政转移支付在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中的政策运用[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4, (08) .[3]吴士勇.财政转移支付在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中的政策运用[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4, (08) .

[4]赵栋.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问题的思考[J].宝鸡社会科学, 2005, (01) .[4]赵栋.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问题的思考[J].宝鸡社会科学, 2005, (01) .

[5]顾宝昌.论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在我国生育率下降中的作用[J].中国人口科学, 1987, (04) :2-10.[5]顾宝昌.论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在我国生育率下降中的作用[J].中国人口科学, 1987, (04) :2-10.

[6]黄润龙.论影响妇女生育行为的社区经济因素[C].李树茁, 梁巧.社区发展与人口论文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45-157.[6]黄润龙.论影响妇女生育行为的社区经济因素[C].李树茁, 梁巧.社区发展与人口论文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45-157.

[7]刘韩云.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05) .[7]刘韩云.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05) .

[8]陈卫.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J].人口研究, 2005, (04) .[8]陈卫.低生育率中的外来人口分母效应[J].人口研究, 2005, (04) .

[9]陈卫, 吴丽丽.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 2006 (, 01) .[9]陈卫, 吴丽丽.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 2006 (, 01) .

篇5: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城市生态菜园,土地改革,第二课堂教育模式

中国互联网元老、宽带资本田溯宁说: 未来的企业要互联网化, 每家企业都要有互联网的思维。在未来不用互联网方式来思考问题, 就没办法在社会展开竞争。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 才有了这些思维, 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 使得这些思维得以集中爆发。互联网的发展过程, 本质是让互动变得更加高效, 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也包括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

城市生态菜园便在这种大环境下在城市郊区、各大中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农村土地正进行一场新型的产业改革, 改变旧往的耕种模式, 更多的增值服务提高闲置土地附加值。

1 城市生态菜园增加农业第三产业附加值, 走上快步迈入小康社会。

承包商斥资打造城市生态菜园, 将原本使用效率低下土地转变成新型的城市生态菜园, 将种植作物杂乱、土地面积细碎的农田统一化, 引进理念, 整合资源, 打造农村品牌效应, 形成农村新文化。一方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促进第三产业大发展, 有效提高农民收益, 不仅农民可以获取土地租金, 还可以从城市生态菜园发展中按比例得到分红, 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另一方面满足承包商的投资需求, 投资商看好新时代农村的发展潮流, 城市生态菜园的建设能满足社会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需求, 为大众带来资产增值的收益, 提高闲散资金的利用效率。农户和投资商资源互补, 符合共同致富的国家发展战略。

2 城市生态菜园实现资源整合, 建立教育基地, 提高参与者综合素质, 促进社会和谐。

城市生态菜园在着眼于孩子的未来, 致力于青少年的素质培养, 在纯天然的城市生态菜园中建立具有教育示范功能的青少年教育基地。通过为青少年和家长提供专业的服务, 通过开心的游戏以及丰富的拓展训练项目, 如夏 ( 冬) 令营、篝火晚会, 真人CS、家长课堂等, 让家长在亲子活动中, 孩子在团队互助中, 在快乐的游玩中轻松自然地感受到丰富有趣的户外训练课程, 在城市菜园亲近到大自然的宁静美好。让孩子的周末不再因为太宅而缺少朋友, 让孩子的假期不再因为太宅而缺少锻炼。

机构帮助家长, 共同为孩子提供 “认识自我, 了解世界”的机会, 激发孩子的潜能,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亲近社会、融入集体。培养青少年善待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操。

3 城市生态菜园还土地于民, 规范管理, 引进资源, 实现城市人的菜园梦。

近些年食品蔬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绿色无公害的纯天然蔬菜市场供不应求。另外因为城市地价高昂, 寸土寸金, 很多城市人难圆 “自家菜园” 的梦想, 菜园地点和打理菜园时间爱成本也是另一重要因素。土地承包商于是作为中间人, 将菜园分片区向 “城市人” 转租, 收取一定的菜园管理费用, 为城市提供纯天然的绿色健康蔬菜, 而承包商聘用农村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为其打理菜园, 实现 “还地于民”, 城市人在周末或空余时间来自家菜园采摘, 享受着农家的欢乐, 释放一周的工作压力, 感受与自然的零距离触摸, “城市生态菜园已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生态模式。

城市满足了人们的 “用户至上, 体验为王” 的新型互联网思维, 不仅解决了农民土地租赁后无地的无奈, 也圆了城市人的菜园梦想。

4 城市生态菜园调整产业结构, 绿色为上,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 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五大发展理念, 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是针对当前发展阶段提出的科学理念, 具有重大意义。只有遵循经济规律, 才能科学发展; 只有遵循自然规律, 才能可持续发展; 只有遵循社会规律, 才能包容性发展。

城市生态菜园在规划中要充分发掘村庄优势, 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结合村庄现有资源, 确定将发展方向是传统农业的生态化转型, 建设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在城市生态菜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始终合理保护和利用村庄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 并科学施工建设相关配套设施, 因地施工, 不破坏当地环境。因为城市生态菜园的本身最大 “卖点”即为 “绿色、自然、回归”, 经济发展建立在绿色环境之上, 承包商必定会打好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如意算盘。

参考文献

[1]浙江经济编辑部.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行动[J].浙江经济 (高端视点) , 2015, (12) .

[2]江林祥.湖南山地新农村生态规划研究 (D) .湖南农业大学, 2009:72-75.

篇6: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

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四合院封闭式校舍到现代开放式校园和建筑的发展过程。从16世纪剑桥“开放四合院模式”开始,目的是让中心草坪引入阳光和通风,也促进校园与周边城市交流的可能性。这种形式产生了明显的中心和轴线,直接影响到后来校园发展的模式,哈佛学院建筑的原型就是来源于此。随着社会环境教育思想的改变,校园的尺度和围合程度也随之变化,由原来的封闭逐渐向城市开敞最后形成向开放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

美国建筑师墨菲在1914年做的清华校园规划,引入西方新古典主义学院派规划方式,以四方院作为空间基本单元,将主要建筑沿中轴依次展开,功能分区明显,后来也成为大部分国内传统高校的空间模式。燕京大学校园规划采用的是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结合圆明园在内的几个古园遗址确立规划构架,“留白”式的将中心区湖光山色保留,沿湖岸布置重要建筑,并采用院落结合地形组织空间,将现代大学的功能要求与中国传统意境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湖光山色的校园美景,堪称校园园林的典范。在今天知识经济的时代、全球化背景下,当代高等教育理论正在发生转变,大学的职能已经由过去封闭的“象牙塔”式逐渐向社会开放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去,体现作为教学、科研、交流三者合一的载体。而校园规模形态以及组成方式也日益复杂,总体上呈现不规则布局和有机结构,充分考虑人的尺度和校园行为心理,设计手法更加注重连续性、多样性,综合规划、建筑、景观三方面的内容,在使用功能和校园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建筑设计注重整体性、地域文化以及生态性,集群式的处理方式形成了层次更加丰富的组团空间,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以及相关建筑新技术和校园新的规划思路的提出也为校园景观设计指出了新的道路。

2 山水园林高校的空间形态

山水园林空间是非几何、自由式的布局,在其自然随意的空间表层下,实际上是深层的严谨秩序,因此这种非线性的关联方式难以从逻辑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归类。校园空间从几何形态上看,每个校园各不相同、千变万化,涉及校园规划的思路以及新旧校区更替变化的过程,因此需要寻找主导作用的、能够比较清晰辨别的形式存在。通过图底关系对比的方法从空间虚实对比关系来分析大学园林空间的类型,进行形态上的归纳,以期寻找到山水园林高校校园空间的共性。

研究高校环境空间离不开建筑空间。大学校园整体空间是由建筑空间与大学园林群落构成的,建筑空间是实体部分,大学园林群落是作为“虚”空间穿插和组织起建筑空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体。二者的结构关系类似于生命细胞内细胞核与包裹在其周围的、流动的并且内外能够相互交流的细胞液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校园主体的建筑空间呈现集中复合的核心性,园林空间在其中起到组织和调和整体的作用,以流动、有机的空间组织方式为师生融合校园建筑空间及其他功能性区域之间的联系,形成复合状态的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整体空间结构。正如丹下所说的“精彩的不是一座座个体的建筑,而是凭借它们非常奇妙的配置而形成的环境。”

3 玉溪师范学院校园空间形态分析

现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分析山水园林高校空间形态。玉溪师范学院位于云贵高原生态城市玉溪,与红塔集团毗邻,利用原有山地地形进行规划设计,在原校址东面上扩大建成新校区,是典型的山水园林式高校。由于山地地形高差较大,校园总体呈现明显的组团分区,各学院利用高差不同而坐落于不同的台阶上。这种利用高差划分出台地并进行功能分区的做法,是适合山地场地设计的最佳方式。

3.1 动线流通型空间

山地地形高低错落大大丰富了校园建筑布局形态,同时具有良好的植被和极佳的自然环境。规划从老校区主校门到新校区大门交通为主要景观大道贯通东西,主干道呈现顺应山势、蜿蜒曲折的形态。建筑分散于不同高差的台地上,并不是完全按照南北朝向布置,局部根据地形调整朝向,总体呈现长条状的形态布局。通过条状建筑错落布局和组合能够围合出大小不一的类似街道的空间形态,有利于提供人在空间中的流动体验,也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校园生活氛围。动线流通型空间有利于山地校园呼应地形特点,顺应山坡走势成折线或流线,空间曲折多变、形态丰富。(如图3)

3.2 建筑———环境图底分析

建筑是限定和围合空间边界的主要元素,通过校园中的建筑群合理组织空间可以丰富环境的层次。从整体上看玉溪师院的建筑呈散点式分布,老校区建筑较为密集,新区较为开阔。其散布的规律是沿山体走向顺势生成,因此与自然融合是比较充分的,能够让建筑较好地融入自然环境,不会生硬突兀。这种布局方式接近中国山水园林的布局方式,散布的建筑中间留出来不规则的空间,有利于校园交往空间更多功能的产生。总体布局以三条主轴线进行组合,分别是贯穿校园东西连接新旧校区的主轴、旧校区串联各特色历史建筑的老轴线和新区串联教学功能区的新轴线。另外还有若干建筑群围合的户外小空间互相呼应、相互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外部空间体系。(如图4)

玉溪师院环境空间中建筑群有疏有密,较为散乱,绿化空间充分穿插其间,由于有了绿地空间作为联系,整体呈现“形散而神聚”的特征,体现在功能上就是有较为良好的步行空间和体验。这种“集中与分散”的形态正如前文所述像是生物体细胞液包裹着各个功能单位,形成了相互关联和交融的有机整体。校园建筑沿山水布局,“聚合”在一定的地形条件舒缓的地方,形成集约空间;或是顺应山水条件“分散”形成组团格局,中间以绿地群落相联系,形成有聚有散的韵律,这也正是“因地制宜、灵活布局”的体现。

4 结论

具有山水资源的校园比一览无余的平地更有造园优势,掇山理水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手段,虽然以山水作为其园林的基础和骨架,但并非一般地利用或简单地摹仿山水原始状态,而是对其进行艺术化地加工改造。山水园林高校的形成原因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大学校园内建立起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系统,通过建立起多层次的园林空间来容纳校园丰富的活动,人在其中获得各种微妙的体验。在中国园林规划中,对待自然山水地貌有三种规划方法,值得校园规划借鉴:(1)依顺自然:尊重和发掘自然美,寻求与自然的交融;(2)强化自然:通过人工手段,通过组织、改造空间形态,突出自然特色,形成环境特征;(3)创造自然:修山理水,安排自然,使人工与自然一体化。再现自然,追求真趣,抒发灵性。

随意性的交流正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它包括了人与人的交流以及人与自然的交流,大学园林空间正是促成和唤起这两种交流发生的重要载体,一是作为校园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山水校园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形式来满足大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活动需要;二是山水园林所具有的自然属性能够满足人们接近自然的天性,其具体形式和内容也会影响活动的发生和人的体验,影响着学生的气质品格。因此,现代高校将中国山水园林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校园绿地规划设计中,以一定的秩序来加强山水的优势和韵律,形成聚合与分散的合理布局,达到形式与内在的协调一致性,才是山水校园的意义所在。

摘要:将山水园林景观的理念引入高校校园空间规划系统中,提出根据校园自然山水条件依山就势的设计思路,从规划结构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山水大学校园的空间形态构成。以玉溪师范学院特色鲜明的山水校园为例,阐述如何在对校园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的基础上,创造出宜人的山水校园环境、营造有校园特色的山水美学意境的途径。同时总结山水校园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提出“校在园中,园在校中”的山水园林校园构想。

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山水园林高校,玉溪师院,有机空间

参考文献

[1]江浩,王伯伟.大学形态的原型分类[J].新建筑,2007(1).

[2]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2(5).

[3](美)弗朗西斯·D·K·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邹德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10.

上一篇:熊家庙办事处环保执法督查检查工作汇报下一篇:徐州云龙湖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