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山水园林城市

2024-04-11

全国山水园林城市(共6篇)

篇1:全国山水园林城市

解读园林城市---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

一、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

1.城市。山水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高效利用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域,也是先进生产力最集中的地方。

人类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市是用古代石头写成的人类历史”、“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中国古代文化长盛不衰是与古代未曾出现过城市衰落的历史有关。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中国文化得以完整的传承。中国早在夏代(公元1771-2007年)既有设防城市,齐国临淄古城人口7万户,约30万人,面积32平方公里。城中有大型建筑的夯土台及陶管排水,如梧台。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对中国城市建设提出山水城市的科学设想:即把中国传统的山水诗词、山水画、传统山水园林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使远离大自然的人们,返璞归真,享受自然与物质之美。

同时指出,城市“兴建起一座座长方形高楼,外表如积木块……,人们见不到绿色,连一点蓝天也淡淡无光,难道这是中国21世纪的城市吗?”钱先生一针见血指出城市的通疾,并勾绘出一幅21世纪中国的山水城市蓝图。

关于城市建设,古人在构城理论中指出“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滨水而居住往往是城市发展的起点。《管子》书中写道:“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城市山水骨架,及道路空间结构体系。

城市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过程。人类经历了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及创造生态环境的过程,反映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深化和提高。

二、园林城市是山水城市的升华

在城市建设中各种评比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要求,定下指标,调动各城市的积极性。对城市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卫生城市、旅游城市、文明城市、环保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等等。但纵观各类活动,大多为专业性运作,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只有园林城市的创建是多行业、综合性、系统性活动,是集大成者。园林城市具备以下特点:

1.科学规划设计,构成布局合理,均衡的绿地系统;

2.突出生态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生态系统;

3.实施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提高景观环境质量,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

4.以植物创造景观,多种植物科学配置,互生共存,促进生物的多样化;

5.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创造舒适、安全、健康、方便的生活环境,得民心、顺民意;

6.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政府组织、群众参与,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7.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

8.以保护为主,全面保护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文物古迹、人为景观,延续和发展城市文脉,增加时代特色。

1.科学规划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突出生态效益,要求绿地分布均衡。比例、结构科学合理,要形成完整统一的有机绿地系统。规划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不但具有完整规划,还包含城市景观

容貌、绿地建设。如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有机的完整体系。另外有园林工程建设、生态建设、市政建设,及先进的基本指标。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区33%、县城30%;绿地率:城区28%、县城25%;人均公共绿地:城区8平方米、县城6平方米。宏观概念上还包含了景观、文化、功能、艺术、生态环境等。

2.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所形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在人类出现以前,生态系统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和非生物之间通过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维持生态平衡。能量来自太阳,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分子。这个系统在循环代谢过程中,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充、调节,保持系统的动态平衡。如草→动物。

人类出现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人→环境相互作用,不断改变影响其物质和能量循环。植物→人,植物→食草动物→人,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人三种食物链形式。植物是关键,必须防止仿生植物。仿生植物无疑为慢性自杀。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只有搞好城市绿化,创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在城市周围、城市功能分区的交界处形成较大规模的绿化隔离带,不仅能够防风固沙、减轻污染、净化环境,还有利于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大环境绿化工程,加快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是结合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显山露水透绿工程。城市市区中的山体和河渠、湖泊、近海等水体,都是城市绿化的特殊地段。搞好这些地段的绿化,既能够把新鲜空气引入城市,提高城市生态质量,又能改善城市环境景观,使城市特色更加鲜明。“显山”,就是分期分批拆除市区内所有侵占山体的违章建筑,恢复植被,搞好绿化,还山于民:“露水”就是分期分批拆除市区所有侵占水面、河道、海岸的违章建筑,结合水环境整治,绿化濒水地段,还水于民:“透绿”,就是拆除所有侵占城市道路搭建的门头房、商亭、棚厦,拆除实体围墙,搞好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使庭院绿化与道路绿化浑然一体,还绿于民。

3.园林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早在三千年前就有“宥”的出现,降至秦汉,仿海上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在园林中挖池堆山,再现海上仙山的意境。魏晋南北朝,是混乱的年代,也是文化发生转折时代,思想开放,不拘一格,形成文人园林和寺庙园林。唐宋以来传统的中国山水诗词,山水画融入园林之中,园林具有诗情画意。

①中国在园林中讲求自然美,深受古代自然美学的影响,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认为自然美在于比德。君子比德思想对园林发展影响很大,这种用自然来比拟人的性格是一种移情思维方法。如以石代表忠贞、正直,故而文人爱石。以石之品行象征刚正不阿。山石成为园林造景重要手段。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虚静和无为,符合文人怀才,隐以山林,逃避现实的心境。借山水之情,抒发自然情怀。而兴文人园林,同时对中国古代园林空间布局有较大影响。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作为儒家“有为”思想的互补。而以“自然为万物之本”和讲求自由布局也是对古代对称布局的互补,促进了园林发展。

②中国园林追求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主观的意、情、神和客观的境、景、物相结合,相互渗透的艺术整体。是体现主观的生命协调和客观的场景的融合,既情景交融,是美的创造。

中国园林还是通过空间的组合、比例、尺度、色彩等手法的运用,形成具有鲜明艺术形象,创造灵活空间,引起人们产生联想、共鸣,形成意境。亦称“象外之象,弦外之音。”园林是综合艺术,不仅利用自然山水创造真景,反映真境,还利用诗歌、绘画、书法反映虚境。创造具有诗情画意的空间,追求清新雅致的精神世界,在追求情、境的同时,亦追求空间中趣的韵味,园林是寄情的载体。充分反映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和时代特色。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园林艺术反映特定的时代精神。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园林更应当突出民族特色的时代性,时代声音,民族呼唤。反映艺术的本源精神。

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如园林小品、标志性设施、雕塑,特色鲜明,艺术性高,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历史文化风貌,亦满足现代人们对交往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多样性、多功能、多景观、多信息的追求。

4.植物造景,科学配置,互生共存,促进生物多样化

城市绿地是城市景观构成的主题载体,采用植物造景东西方各有特点,西方要求体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指导思想,其设计从人的理念出发,正形化、图案化。在强烈追求中轴对称、成排成行、方圆规矩布局中,也有树坪、绿篱,树木修剪成各种造型,或形象。(中国一度出现盲目的西方热。)

中国园林,强调借花木表达思想感情。以中国画论为理论基础,追求自然山水构图。寻求自然风景,对树木不正形。善于应用植物题材,表达造园意境。或以花木为造景主体,创造风景点或主题花园,如玉兰堂、海棠院、曲院风荷、梨云伴月。

植物是有生命的园林材料,自然界的植物素材主要以树木花草为主。我国有世界园林之母的誉称。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不同,配置方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特色。同时受气候影响,有季相变化,虽不同时间,不同光照,而产生绚丽多彩的景观,应按“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种植树木为主,努力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力争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确保到2005年达到38%,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对这种省情,我们在城市绿化中必须坚持节约用水的原则。前几年,各地在绿化建设中搞了一些草坪,虽然在迅速改变城市面貌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带来了养护特别是耗水方面的负担。有关专家算了一笔帐,植一平方米草坪的投入,是种植相同面积乔木、灌木的20倍;每年的维护管理费用,是树木的5——10倍,一般每3年还需要更新一次。草坪需要经常浇灌,每平方米草坪每周浇一次水,一般需1.2吨的耗水量,造成极严重的水浪费。同等面积的乔木与草坪的生态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释放氧气量、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等,分别是草坪的27.2倍、25.5倍、23.3倍、32.2倍。

要调整绿化种植结构,少种草,多栽树,大力发展节水型绿化。今后,各城市在绿化植物的配置上,一定要多种乔木,多种大规格苗木,严格控制搞草坪,特别要控制冷季型草坪。在植物选择上,要适地适树,多种植耐旱、节水、涵养水源的植物,积极发展和推广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要充分考虑自然植物的共生互补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尽力把乔、灌、花、草结合起来,形成最佳的景观,发挥遮荫、降温、除尘的最大效能。在绿地浇灌方式上,要积极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管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减少漫灌,尽可能的减少绿地养护的耗水量。

公园突出植物造景,绿化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绿化种植植物群落富有特色,维护管理良好。推行按绿地生物量考核绿地质量,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绿地维护管理良好。城市广场绿地率不低于50%,植物配置讲求落叶乔木为主,乔、灌、花、草合理搭配。

加强科研,进行引种驯化,增加植物品种。但反对盲目引进,造成巨大损失。有一所名牌大学,知名教授,竟干了荒唐事。如:花20万元在极低温度-20℃下,引毛竹、引香樟;在-22℃环境下,引广玉兰221株、棕榈409株、罗汉松784株、蚊母1338株、石楠1935株、海桐3601株、十大功劳5997株,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出现在一块绿地上,而且是偏盐碱地带。科学性在何处?职业道德在哪里?用金钱能买来北国江南吗?

5.以人为本,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创造舒适、安全、健康、方便的环境

绿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百姓,使绿地分布尽可能均匀,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城市绿化带来的好处。要突出抓好城市中心区公共绿地建设,结合旧城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大型市政项目建设、污染工厂搬迁和拆除违章建筑等,降低建筑密度,置换出一定的开敞空间用于绿化。要按照500米左右的“绿地服务半径”,均匀分布公共绿地,使市民走出家门500米就有一个休憩游玩的场所。要抓好主次干道和街巷绿化,采取栽大树、速成荫的办法,因路造景,因景配绿。要着力抓好住宅小区特别是旧小区的绿化,拆除原有住宅小区内的违法建设,动员广大市民搞好绿化美化,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要抓好企事业单位的庭院绿化,扩展绿化空间,改善工作环境。

同时,从文化、美学,人的视觉、意向、心理感知等方面,赋予园林规划的更多的人文关怀。从整体上控制并营造城市景观的独特性,连续性,使人得到更多的享受。

服务半径是衡量绿地体系科学性、均匀性和服务性的重要标准。对于公共绿地更应强调,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景观、防灾作用的城市绿地。如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等。

6.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城市强调复合多层次的城市线性结构,体现生态自然与城市现代化的融合,景观与功能的结合。因而创建园林城市是全民参加、社会总动员的系统工程。

各部门应相互配合,形成共同推进城市绿化工作合力。城市绿化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许多方面,关系到一些部门、单位和居民的利益。如建设、规划、城管、房管、林业、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城市化的本质是集聚人、财、物,只有把周边的生产要素积聚到城市中来,城市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历史证明,不少曾经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逐渐衰落。搞好城市绿化,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建立起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当前,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是环境竞争,哪个城市环境好,哪个城市就能吸引人才、吸引资金。一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的经验证明,人居环境质量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化不仅美化市容,而且可以造就丰富多彩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景观。要增强城市竞争力,必须搞好城市绿化,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7.提升城市品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

园林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园林城市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争取主动的必然选择。城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他永远处在变化之中,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城市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市场从多方面对城市建设进行调节。这就要求城市的规划要具备弹性,适应城市发展。为城市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提供连续的空间,以适应城市发展多种可能的需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园林绿地系统规划通过勾建合理绿地布局,以及对城市中各类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规划,保持和优化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引导市民生活方式的健康趋向。同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掘用地优势。协调城市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充分发挥各项绿地的功能以求整

体利益的最大优化。并在用地上保障城市发展形态,控制城市的无效蔓延;从功能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利用公共绿地建设,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提升,带动经济效益提高。绿地的建设对周围经济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8.园林城市以保护为主

园林绿地系统建设,重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自然景物、地形地貌、文化古迹、人文景观,延续和发展城市文脉,用绿色承载历史,用植物描绘春秋。实施大环境绿化,形成城乡一体化,按照城市卫生、安全、环保的要求建设防护绿地,防止风沙灾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全面治理规划区的河、湖、渠,形成园林景观,治理污水,防治大气污染。

努力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生态系统内,共生互利,使系统内获得多重效益。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文化资源在保护下协调共生,绿地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协调共生等。湿地保护应特别强调:

国际湿地公约中,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滩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作为生物多样化和物种资源的集中聚集地,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抵御洪水、调节径流、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又是陆地上天然蓄水库,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地。生态环境相当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和“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奋斗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按照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种植树木为主、努力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篇2:全国山水园林城市

文章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时,提出“山水园林”城市的概念,他倡导:群山披绿,古木垂林,奇花异草,葱茏秀丽。随着时代与经济发展加快,各地掀起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高潮,但就其规则

关键字:园林 建筑 企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时,提出“山水园林”城市的概念,他倡导:群山披绿,古木垂林,奇花异草,葱茏秀丽;环城绿带,茂林苍郁;公共绿地,波光潋滟;城区绿树掩映,道旁花卉点缀,庭院流水透绿,雕塑风格多样。随着时代与经济发展加快,各地掀起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高潮,但就其规则而言,则无定式。本文以池州为例,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进行探讨。

1、概况

池州地处皖西南,长江南岸,东接铜陵,南依黄山,西望庐山,北与安庆市一江相邻。境内有九华山、牯牛降、升金湖等自然风景区和保护区,森林覆盖率52%,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城区位于长江之南,南依九华山,面积359km2,人口15万。区内有山有水,植物群落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先天条件。在城市规划中,城区分成三个功能区,即以老城为中心的主城区,江口临江工业区,南关站前区;结合这三个区和城市地理条件,城市绿地系统由相对完整的三个景观区域组成,绿地面积为302.79hm,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43%,人均绿地面积15.14m2,公共绿地11m2/人。

2、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20世纪以来,以城市绿地、水体治理为重点的城市环境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但盲目而缺少生态设计的绿地却不能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世人公认的生态园林先驱伊安·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说:“在设计建设一座城市的时候,自然与城市两者缺一不可,设计者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将两者完善的结合起来。”[1],只有把城市和绿地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城市生态系统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山青、水碧、城绿”的目标才能变为现实。

2.1 建设森林城市,让城市置于绿色和森林之中

山水园林城市其实质是以山和水为载体,以森林为依托,把城市建筑和构筑物置于绿色的环抱之中。池州市在建设森林城市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杏花村风景区、白沙湖风景区良好的森林植被,并联系中心区、生态恢复区将森林楔入城市建设用地,形成开敞、优美自然的城市森林风貌。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下列原则:

2.1.1 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

要想成为森林城市,首先必须做好“面”上的文章,也就是老城区周围的杏花村、白沙湖风景区、生态恢复区、长江防护林等面上的绿化,这样,城市将被森林包围;其次,在城区应大力抓好城区道路和滨河绿地建设,坚持以乔木为基调,形成城市绿廊。这两方面均是公共绿地的范畴,只要政府政策得当,执行到位,就比较容易实现。但形成森林风貌,光有“线、面”结合还难以形成良好郁闭度,还要提高城市“点”的绿化程度。“点”主要指居住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等专用绿地,投资与管理属各自单位,这方面政府应探索一条符合建设山水城市和实际的经营监管机制,从而使“点”上的绿化与线、面相结合,成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2.1.2 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都称为生态设计。”[2]这种协调意味着坚持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植物多样性又是动物、微生机多样性的基础。实施生物多样性工程,不仅可以丰富城市园林景观,最重要的是通过植物生态群落的多层次结构,提高植物净化污染、保持水土的能力。同时又促进各种鸟类、昆虫、微生物入城,利用各物种间的生存竞争,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协调状态,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降低绿地养护成本。

池州气候温暖湿润,热量、物种丰富。在杏花村、白沙湖、生态恢复区等地应保持以乡土树种为特色的原有植物生态群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野生植被,稍加干预,使其适者生存,形成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物种丰富、季相分明的景象。要避免杏花村景区那样,先破坏,再栽植的形式主义再次发生,降低其生态功能。

池州老城区,原有树种不过一百余种,远远低于国外的3000-4000余种,而且乡土树种更少。在今后的建设中,应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培育、驯化乡土野生树种,丰富城区植物种类。实践已表明,本土的檫木、杏树、檵木等树种不但观赏性很强,而且在城区适应性亦很强。在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进程中,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重点从事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为城市提供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还必须以野生态系统为基础,坚持乔、灌、花、草相结合,使城市森林名副其实,尽力发挥其生态效益。

2.2 坚持自然、随意、生态和谐的原则

要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还必须尊重自然,尊重大自然千百年形成的生态系统多样化的自然风貌。

池州城区北临长江,有长江防护林带,东、西、南以清溪河自南向北流而成为“碧水环抱池州城”,依清溪河为界,各自向外扩展为大面积的湿地和森林,这里是生物重要的栖息地,也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在利用时要进行合理规划,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可以高标准,高要求规划一些生态观光园,使其集旅游、观光、娱乐、生产、保护于一体。

在对清溪河的治理时,规划建设应满足景观、亲水、生态等方面的要求,把沿河两岸建设成绿色生态走廊;驳岸的处理上,应保持自然形态,不必裹上水泥外衣,保持原有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减少亮化、喷头,给鱼虾多一些空间,使污水多一些停留,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使其成为城市翡翠的项链。

3、注重地方传统文化景观建设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不但形成了各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园林植物,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景观。作为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城市,在山水园林城市的营造中,应充分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营造园林文化气息,使其更具内在韵味,只有这样城市才能享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3.1 池州传统文化特色分析

池州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历代名宦将士、诗人墨客倾慕池州山水。《清一统志》记载:秋浦四时景物“宛如潇湘洞庭”。王十朋《泊池州》称:“城南风物似西湖,万里归舟入画图。”唐会昌四年,杜牧任池州刺史,写下了誉名中外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宋至和二年,包拯出任池州知府,在齐山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墨迹。抗金名将岳飞,亦亲登齐山,赋诗赞美池州„„等等。由此可见,池州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在自然景观上有千古流传的,如“齐山洞天,清溪夜月„„”等池州十景;现存的名胜古迹和风景还有:齐山、万罗山、杏花村、包公井、清溪塔、兴济桥等。

3.2 坚持“以人为本”,更新观念,精心设计,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系,提高山水园林城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结合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运用大量植物造景并结合不影响生态质量的构筑物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内涵。从池州的文化特色的分析上,可以把池州人文景观建设分成三条线来设计和实施。

第一就是以清溪河环境整治为契机,在滨河景观建设上,紧紧抓住“清溪塔、白牙塔、兴济桥”等历史文化古迹,再现池州人民用水、治水方面的优良传统,同时恢复“白牙荷风”“贵口归帆”“清溪夜月”“南湖烟柳”等自然文化景观,传承池州商贾云集,百姓富足,社会繁荣昌盛的历史文化风貌。

第二就是依托城东南的杏花村风景区建设,体现杜牧《清明诗》中的意境和风格。在景点设计时,应在“古”字上做文章,恢复“杏花酒肆”“杏花古井”“清凉境”,“西庙霜枫”等历史内涵深厚的景区。在植物选择上,也应体现“杏花村”这一风景特色,广植杏花及其相似品种,再现杏花村的田园风光。

第三条线就是围绕包拯的“摩崖石刻”,岳飞的赞美诗句做文化轴线建设齐山—白沙湖风景区,力求再现包拯为官清廉、岳飞“精忠报国”的历史人物精神,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同时,恢复“齐山洞天”的原始风貌,在白沙湖建设现代园林生态景观,传承现代人文景观特色。

4、结语

创建山水园林城市是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上的突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各地应结合实际,边建设,边完善,力求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与自然能真正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美)I·L麦克哈格芮经伟译设计结合自然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3:浅析长治市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钱学森在1990年就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并首次把中国的山水文化、古诗词、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山水城市代表了人与自然、生态与人类、科学与艺术、历史与未来、物质与精神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系”。

城市景观涵盖着城市地表自然和人造景色。它包括了自然界的山水、植被、人工建筑物、构筑物、街道、广场等各色景观。现代火柴盒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仿欧式景观与广场在长治市的现代化建设中鳞次栉比,样式雷同。因此如何合理规划经营好长治市的城市面貌,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浅析长治市山水城市景观的创建,希望长治市的城市建设能够更趋合理与优化。

1 山水资源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城市形象是城市特色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我国古代风水学说,还是现代人居理论,都阐述了自然山水与人居环境的紧密关系,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的主要依据。“天人合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个人心中。

自然山水资源是不可再塑的城市形象要素之一。山体因有丰富的植被和矿物质,为多种动物提供了栖息地,也能有效调节微气候。山体体貌的蜿蜒起伏与重峦叠嶂也使城市面貌丰富多彩。长治又称上党,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神话传说又给这块上党盆地笼罩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长治市经过几年的努力,连续被评为“魅力城市”“山水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称号。而这一切又与长治的山水资源丰富紧密相连。

2 初探长治市城市观建设

长治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内陆小城。上党地区众多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文景观,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为了更好的发掘城市内涵,创建宜居城市,长治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工作。

2.1 合理规划,确定山水资源的利用范围

合理确定开发和利用自然山水的对象和范围,把山水资源作为城市建设中的自然财富来规划,是建设山水城市中利用自然山水的首要步骤。

它既是维护城市景观的需要,也是维护城市生态的需要。

从宏观上控制破坏性建筑,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与技术手段划定自然山水的保护范围。

2.2 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长治地区东临老顶山,西傍漳河水,城郊地区还有大片的湿地,真正是“东山西水”,对此应尽可能的加以保护。忌讳用人工硬材料铺砌的岸壁直墙或护坡取代湖滨的自然景观。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并加深道路两旁的绿化,确保整体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3 建立绿地系统,引导多样化发展

快速增加绿化的数量,才能跟上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坚持用生态学的观点指导城市绿化建设。从本地气候、地貌、植被、水源和物种等实际出发,进行多层次、多品种、多形式布局。长治市北有八一广场,南有生态苑遥遥相对,东边是连绵不绝的老顶山森林公园,西边水天一色的漳泽水库和湿地公园遥相呼应。城市中还有随处可见的绿化小品点缀,这些都是专家经过了精心策划、周密论证的成果。它实现了我市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景观效应的完美统一。

3 整合文化,丰富自然山水的内涵和意蕴

我国幅员辽阔,造成了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巨大差异,不但形成了各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园林植物,也成就了不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景观。

作为处于不同环境下的城市,在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充分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营造园林文化气息,使其更具内在韵味,只有这样的城市才能享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长治市具有悠久的文化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神话传说令文人墨客留连忘返,交口称奇。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山水景观建设中应当加以运用,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我市西有后羿射日;南有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还有炎帝传说、神农尝百草等等,是众所共知的神话传说发源地,令上党地区拥有了神秘而厚重的文化色彩。我们应大力开发利用这些神话传说的魅力,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知道在这太行山之颠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那么,上党地区一定会大放异彩,给城市建设增加一道辉煌的光环。

景观创造的成功取决于能否与观景者在心灵方面产生共鸣,让人为之心动,触景生情。

在城市建设中,建筑与景观设计应深入实地勘察,考究地方志,了解文脉、习俗等,了解过去,把握现状,引导将来,创作出富有长治地区艺术特色的城市景观,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舒适、优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

摘要:论述了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在长治市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应妥善处理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关系,维护整体山水景观的连续性,整合长治市的山水资源的文化底蕴,以提升长治市山水园林城市的内涵。

关键词:山水园林城市,城市建设,景观

参考文献

篇4:山水园林城市迁安

迁安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一级经济开发区内,环渤海与日本、韩国相望,与辽东半岛相联;距首都北京200公里,天津200公里,唐山80公里,曹妃甸港100公里,京唐港80公里,秦皇岛港70公里。京秦、大秦、通坨三条铁路横贯东西,卑水铁路沟通南北,与京沈高速公路和102国道等5条公路一起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目前首钢迁钢公司、首钢迁安矿业总公司、河北迁安化工有限公司、华北戴尔特印刷包装集团等大型企业坐落迁安。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迁安经济跃居河北省二十强之首,财政收入已连续5年居河北省第一,一座规划科学、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兴城市正在崛起。

迁安历史源远流长,旅游前景广阔。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4.2-5万年前),迁安境内滦河沿岸爪村一带就有人类居住。历史上著名的伯夷叔齐让国、老马识途等典故都发生在迁安。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在迁安境内蜿蜒45公里,其中唯一一段1.5公里长的大理石长城,堪称长城绝景。境内已具备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达20余处。建有国家AA级景区两个(白羊峪长城旅游区、灵山旅游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两个(贯头山酒工业园区、迁安市弘业地毯集团)、河北省乡村旅游示范点一个(白羊峪长城旅游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黄台湖水上风光为核心的城市景观游,以白羊峪、红峪口古长城文化为主的长城文化游的两日游、三日游框架。市内有三星级以上酒店6家,旅行社7家,旅游定点购物场所3家,酒吧、歌舞厅、保龄球馆、游泳馆等娱乐场所20多家。完美的旅游基础设施,能够极大的满足和方便广大游客的需求。

★优美的城市形象

到2007年底,迁安市“一城两区”的现代化山水园林特色中等城市已具雏形,城区面积达到25.18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达到20.1万人。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市、河北省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并入选200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形成了以燕山大路、钢城路为轴心四通八达的城区道路框架,城市热网干线、管道燃气三期和东二环、燕滨路改造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开通了覆盖市区、连接城乡的城市公交,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4.3万吨,日处理污水能力8万吨,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城市品位日益提高,建成了市行政办公大楼、国税大楼、锦江饭店、交通指挥中心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文化会展中心、广电新闻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地质博物馆等重点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人民广场、市标广场、市政广场、文化广场相应成趣,吐露着现代城市的气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宏宇大厦、东安超商、时代广场、迁安锦江饭店、九江酒店、西湖宾馆、金都酒店和正在建设的世纪兴商业广场、市贸财富广场、鸿舟大厦等商贸企业,共同构建起现代城市的核心;中等城市的山水园林特色进一步显现,滦河生态防洪工程顺利竣工,三里河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启动,美丽的黄台湖景区四周绿色掩映,黄台山公园森林苍翠,龙山公园山屏耸秀,街头游园灵秀点缀,道路沿线绿树成荫,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20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77公顷。“十一五”期间,迁安市将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把全市120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深入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亮点,建成“一城两区”的山水园林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届时市区面积将达到34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1万。

★丰富的旅游资源

位于冀东大地的迁安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为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旅游目的地。当您从京沈高速公路迁安出口走上南北方向的平青大公路、或沿三(屯营)抚(宁)公路自迁西或卢龙、或沿平青大线自青龙进入迁安,在您尽情的欣赏路边风光的时候,仅仅20分钟就到了迁安市区,开始了您的迁安之旅。

旅游购物:您可以在市区中心考察购物中心、东安超商、东盛超市、东购商城及建设中的现代商城、鸿舟商厦、新百商场、世纪兴等大型商铺,也可参观弘业地毯、贯头山酒厂等工业旅游示范点,搜寻无限商机。

休闲度假:您可以走进黄台湖、白羊峪、灵山、红峪山庄、塔寺峪、龙山、徐流口等景区领略长城古韵,滦河美景,探密佛教文化,体验田园风光,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增强体魄。

参观考察:您可在市区参观博物馆、人民广场、黄台湖公园、燕鑫公益园等公益建筑设施和洁净优美的市政建设。

在您考察游玩的过程中,您将品尝到建昌营的馓子,城关的“蛤蟆吞蜜”、徐流口的豆片、绿豆馇、京东板栗、核桃、冰糖葫芦等地方名物小吃,并可为酒友带回几瓶贯头山名酒,为文友捎回几刀书画纸。

经过白天的旅行考察,您可以下榻在迁安锦江饭店(四星级)、九江大酒店(四星)、安喜大酒店(四星)、凯奇大酒店(三星级)、西湖宾馆(三星)、奥特宾馆(三星)、金都酒店等高档宾馆,体验星级服务。也可以住进白羊峪、徐流口、红峪山庄的农家院,体验宁静的山村夜晚,品味地道的农家饭菜。

灵山旅游区

灵山旅游区位于迁安市蔡园镇灵山村西五峰山下。1995年蔡园镇政府依托景区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重修了始建于唐初的白塔寺,恢复了“三步连环井,九步莲花池”等古迹,开发了燕山造山运动形成的地貌景观,建成了国家AA级景区。

景区内松柏成林,巍峨壮观的白塔寺隐秘其中,河卵石、细沙组成的海相沉积岩遍布其中,形成了“五彩神石”的奇特景观。白塔内的一眼水井,久旱不枯、久雨不溢,饮之若玉液琼浆,人称圣水。松柏、圣殿、白塔、彩石相互点缀烘托,形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画章。走进景区,使人在神秘的诵经声中心情平静,在天然造就的五彩石前感慨,得圣水而祛病健体。

▲旅游向导:在山下的马官营村内,您可以看到2700年树龄的白果(银杏)树,也可向西南走进自1958年开始封山保护的万亩林区。

▲物产特色:景区周边盛产核桃、板栗、苹果、安梨、大枣等干鲜果品,其中的安梨酸甜适口、清新润喉,已被附近的贯头山酒业有限公司开发研制成安梨仙爽(饮品)。

▲旅游交通:从京沈高速公路迁安出口下道南行转西,沿野兴公路北行,也可由高速口北行过滦河大桥向西沿迁擂路,至迁安市区祺光大桥西行,至杨店子北行,转向西沿灵山旅游路前行到景区。

黄台湖风景区

黄台湖位于市区西侧,是一个在滦河古道上人工开挖的、具有生态防洪和旅游休闲双重功能的景区。8000亩水面中有大小岛屿6座,湖东岸设有游船码头,坝西有带状公园,坝东有黄台山公园,3号坝南有天然浴场;湖西岸有1500年前的五里山摩崖石佛像,其上游为人工防护林和湿地景观,下游有露天防护林、湿地、野林。

这里湖水碧绿,游鱼腾越,两岸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早看慈善神佛,午游碧水之中,到了傍晚又可欣赏黄台夕照的美景。您可以坐上游船悠然自得、与鱼同戏,脚踏柔沙、酣畅淋漓,更可以走进湿地原生植物自由欣赏。环湖缓行、尽享清新。冬滑冰、夏戏水、春观花、秋赏景,会使您心情愉悦,流连忘返。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1800米的滦河特大桥,体验到迁安人民发展经济、改造家园的宏伟气魄,领略到和谐社会建设者们的风采,还可以坐船欣赏沿途景色,更可以到浴场洗澡避暑。

您可从京沈高速公路迁安站出口北行,过爪村滦河大桥转西,沿迁擂路前行或在市区沿钢城路西行即到。

白羊峪长城旅游区

白羊峪位于迁安市大崔庄镇。景区内白羊峪长城始建于明初,明晚期隆庆、万历年间包砖、加厚、修缮加固。其中,敌楼21座、保存完好的长城4552米。这里的大理石长城长约1500米、高10米、宽5米,城底及敌楼基础多为大理石,这在万里关山中十分罕见。西山上建于万历丙申(1596)年的神威楼、集敌台与敌楼楼橹于一身,形制独特,为长城沿线之少见,东山上的养马圈(亦称谎城、实属月城),与白羊河边上的城堡遥相呼应,互为犄角,为万里长城中迁安独有,

旅游区内花木成林,果香飘溢,绵羊泉水清凉无声,常年涓涓不绝;形成了水质澄清的260亩水面,令游客心旷神怡。观音阁矗立峰顶,水泉寺山怀隐秘;金色大佛背依青山安详神秘,药王神像雄踞城堡保佑平安;白羊河水自北而南流经峡谷,碧波荡漾,河岸边松柏苍翠,城堡耸立,民居掩映 ,江南秀色、北国风光和谐一体。

▲旅游导向:在这里您可以参观全国围山转工程的发源地和示范区石梯子沟生态园林,了解山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新模式。

▲特色物产:这里盛产京东板栗、安梨、苹果、核桃等干鲜果品,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安梨。安梨又叫秋梨、酸梨,酸甜适口,清心润喉,是一种天然的绿色果品。您不妨买一些馈赠亲友。

▲服务设施:这里民风古朴淳厚,田园生活恬静优美。您不妨在农家住上几日,小石碾、小石磨、小驴车令人生发怀旧之情。或者到市区住宿,那里的设施齐全,您可享受星级饭店服务。

▲旅游交通:从京沈高速公路迁安出口下道北行,经迁安市沿平青大路至建昌营北沿长城旅游路直达景区。

红峪山庄黄金溶洞景区

红峪山庄位于迁安市五重安乡红峪口村北。景区内的长城为明初所建,明末加固。这里的长城宛如一条彩链,又恰似一条游龙,盘桓游走于山巅之上。

景区内山清水秀,风光秀丽,海拔6400余米的将军帽山直插云天。其下的天然溶洞、仰天大佛、戚剑蜂、云崖寺、三帘瀑布、神龟探海等景观如繁星般分布景区之内。将神奇的自然风光,古老的长城文化,神秘的佛教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是长城旅游链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

▲旅游向导:在这里,您可欣赏溶洞内石笋、石柱、石幔,到云崖寺顶礼膜拜,参观佛面山上的太上老君像等人文与自然景观。

▲特色物产:京东板栗、核桃、苹果、安梨、大枣、酸枣等。

▲服务设施:景区内建有接待用房30余间、二层溶洞餐厅1处,为您提供食宿服务,村里青砖灰瓦的民居建筑、辘轳、石碾等原始工具,牛车、驴驮等景象,会让您感受到民风的纯朴,享受到田园生活的宁静、安谧。

▲旅游交通:您可从京沈高速公路迁安出口北行至滦河大桥北转西行,沿迁擂公路行至三抚公路交叉口继续北行直抵景区。

黄台山公园

位于迁安市河东区的黄台山公园,占地34.21公顷,植有100多种植物。公园紧邻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黄台湖风景区,结合黄台湖水体柔质景观和黄台山山体硬质景观两大体系,依照山水相依、刚柔相济的和谐理念,黄台湖风景区设计建设了莲花广场区、林下休闲区、文娱活动区、儿童活动区、滨水活动区、自然生态区和文博苑等观赏景点。

走进公园,既可欣赏具有北方特色的花草树木形成的美景,又可见到凿刻于岩石之上状似石砚的簸箕石和反映佛教文化的摩崖石刻——“清舍”。站在黄台山山顶,可远眺追寻峡谷影龙、西津晚渡、灵泉喷玉、云寺晓钟、岚山迭翠、滦水拖蓝、东岭晴岚等景观,更将气势雄浑的黄台湖全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公园内的和谐景观,还可以到黄台湖风景区乘船嬉水,观赏沿途风景,到燕鑫公益园领略私家园林风彩。

在您考察游玩的途中,您可以品尝到“蛤蟆吞蜜”、冀东咯馇等地方风味美食,还可以带上几块花色齐全,质地优良的地毯、几刀国画纸馈赠亲朋。

晚上您可下榻星级酒店,享受星级服务,还可来旅游购物场所、旅游娱乐场所,满足购物及娱乐需求。

燕鑫公益园

燕鑫公益园是迁安市目前唯一一座由民营企业——立信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公益性私家园林,占地200亩,2007年面向市民及游客免费开放。

燕鑫公益园有鑫海腾龙、鸳鸯戏水湖、立信石园、金玉桥、观瀑亭、儒山、燕塔、金色葫芦幽燕储宝、栖凤玉亭、圣象赐福十大景观。十景妙趣,巧夺天工,林荫笼罩,曲径通幽,步步胜景,景景奇观。整个园林,动静结合,构思巧妙。游人在园内可以一边漫步在绿树掩映、花团锦簇的园林小径,一边欣赏各处的微缩景观;还可以在园中观景、听水、赏花、品茗。“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春季满园新绿,姹紫嫣红;夏日熏风徐来,荷香阵阵;秋天湖畔芦荻迎风,寒意萧瑟;冬时满屋暖阳,雪景宜人。置身园中,流连忘返。公园秀丽,浮光泛彩;游人云集,笑语欢歌,笙歌朗朗,妙曲盈盈,昭示社会和谐;海宴河清,市井繁荣,彰显民安乐业。

在这里,您可以尽情欣赏天下名胜,华夏经典,还可以到人民广场、黄台山公园、黄台湖风景区领略风光,放松心情,体验迁安人民发展经济、改造家园的宏伟气魄。

龙山公园

龙山公园景区,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美丽的传说,而且峰奇石怪,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如诗如画,向世人昭示其迷人的风采和魅力。战国时,齐桓公纳谋臣公孙隰朋策寻蚁穴得泉水,其遗迹蚁知泉尚存;齐桓公纳管仲之方,放老马遁出迷谷,老马识途典出于此。龙山山巅有石城,系唐王征东时行军总管姜行本所筑;山东南有夷齐庙,为纪念孤竹国君二子伯夷、叔齐而建;东侧有曾出土青铜器、陶器的西周古墓群;山西侧,有曾出土打制石器、骨针、骨锥、哺乳动物化石、距今4.2万年爪村旧石器时代遗址。

龙山公园景区,占地70公顷,建造了百米巨龙、叔伯茶棚、屈原祠、观音祠、唐王祠等景点,每年端午、举行走百病活动,是景区游客云集的重大活动。

龙山公园现在正在全面规划,拟打造一个以“老马识途”典故为主线,以立体场景为主的主题公园,再现当年历史,讲述“老马识途”成语的由来。

龙山公园位于平青大路龙山收费站东。

★特产商品、主要旅行社

迁安民风淳朴、物产丰饶,地产、名产、特产自成一体,主要有京东板栗、安梨、红薯淀粉、贯头山白酒、宣纸、地毯、服装等。弘业地毯的传统机拉洗羊毛地毯、纯羊毛胶背地毯、东方地毯、腈纶胶背地毯、地毯纱等五大系列产品畅销日本、美国,欧洲等地。迁安造纸始于宋代,有“北迁南宣”之美誉,宣纸、办公用纸销往京、津、唐、秦等地。带上一份心情给您的家人,也许会有意外的感动,带上一份收获给您的朋友,让友谊地久天长。

迁安市百利达旅行社

迁安市服务大楼一楼

总经理:唐阿丽

电话:0315-7686868

传真:0315-7635678

迁安市融旺旅行社有限公司

迁安市总工会一楼

总经理:王艳荣

电话:0315-7667878

传真:0315-7619518

春晖旅行社有限公司

兴安大街东侧电影公司院内

总经理:陶志利

电话:0315-7303856

传真:0315-7661826

宇环旅行社有限公司

迁安市服务大楼一楼

总经理:唐玉芬

电话:0315-7601601

传真:0315-7607868

三合旅行社有限公司

迁安市燕山大路南段西侧锦江饭店对面

总经理:齐淑哲

电话:0315—7271888

篇5:推进滨海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2010-12-7

优美的生态环境可以让市民拥有更好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打造绿色宜居的滨海山水园林城市是福安市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打造滨海山水园林城市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文明程度的要求,更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

一、建设滨海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滨海山水园林城市的迫切性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二者的关系处理得好则可实现“双赢”,如果出现了因为经济发展使环境受到破坏,被破坏的环境又反过来制约了经济发展,这时二者就要两败俱伤。处理好这一点是建设滨海山水同林城市的前提和基础。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教训太大了。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打造滨海山水园林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一项既紧迫又艰巨的任务。

(二)建设滨海山水园林城市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建设滨海山水园林城市是为了减少辐射,减少噪声污染,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环三先进产业基地,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实施滨海新区按照港、业、城互动发展的思路以及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大集镇”的思路来发展,转变以往的发展方式,走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并重,走绿色产业、低污染、低消耗、高产出的低碳路子。

(三)建设滨海山水园林城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滨海山水园林城市的目的是要改善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为理念,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要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二、建设滨海山水园林城市的有利条件

(一)地理空间区位优越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台湾海峡西岸,是环三都澳区域核心区,水陆交通便捷,著名的白马港与台湾基隆港仅隔126海里,温福高速铁路和沈海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正在建设的宁武高速公路和正在筹划中的宁衢铁路横贯东西。福安市地理区位优越,东临辽阔的三都港及台湾海峡,西连武夷山脉,北承浙南直达长三角,南接省一会福州直奔闽南金三角。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6~19.8度,年降雨量1350-2050毫米,无霜期平均为287天。

(二)产业经济基础良好

福安市历史悠久、工业基础良好,是闽东工业的摇篮。早在1958年闽东电机曾获过国家金质奖章。2009年工业产值突破200多亿元。作为福安电机龙头的泰格、安波、亚南3家电机企业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目前作为福安市工业两大主导产业的电机电器和船舶修造产业以品牌和产业链为纽带。加快整合提升,“十二五”末力争分别实现产值500亿元和200亿元:食品工业以国家级坦洋工夫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载体,力争形成100亿元的产值规模:冶金不锈钢产业以鼎信镍合金、海和高镍合金、鑫茂冷轧硅钢项目为龙头,延伸发展不锈钢产业园,力争实现产值300-500亿元。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00亿元,建成全省乃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先进产业基地。

(三)良好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福安市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推进交溪流域重点河段防洪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防洪标准与减灾水平。加强交溪流域、流及主要溪流两侧一重山和城区、景区与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全面清理整治违法建设、违法生产,保护母亲河及饮用水源。建设市区备用水源及穆阳溪和茜洋溪饮水工程,为城市及滨海新区加快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四)民族文化积淀深厚

畲族文化和艺术也是闽东文化最具特色和魅力的部分之一。是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和历史各人郑虎臣:谢翱、刘中藻的故乡,革命战争时期是闽东革命中心,旁戋闽枣特委所在地。

(五)旅游资源丰富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白云山风光秀美,其南部的古地质遗迹引人入胜,白云山还是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地。廉村宋代古城堡建筑群、瓜溪“活化石”刺桫椤、柏柱洋明清古民居、溪塔葡萄沟、仙岫畲族风情以及闽东苏维埃旧址构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

三、建设滨海山水园林城市面临的问题

(一)思想上对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足。由于少数人的环保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生活方式陈旧以及对自然生态的错误观念,导致了自然环境被破坏。

(二)措施不够有力,致使有的污染行业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有些死灰复燃,有些部门还给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三)职责不够明确,抓落实的力度不大。在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对环保的监管力度不够,有些部门还违法违规批准污染环境项目的建设。

四、建设滨海山水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景区建设,打造城市名片

加快“福安十景”自云佛光、蟾溪问石、廉水清风、狮峰听禅、白马飞虹、古塔凌霄、坦洋醉茶、富春揽翠、柏柱寻踪、瓜溪叠瀑的景点建设,开发“福安十景”的特色旅游路线,实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建精品来带动城市发展。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立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福安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又是中国的茶叶之乡。拥有茶园30多万亩。与此同时,福安也是南国葡萄之乡,全市的葡萄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上白石潭头乡也有芙蓉李果树大约有4万多亩。这些都为福安市农产品占领市场创造了条件;因此,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提升葡萄: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促进水蜜桃、芙蓉李、油茶、太子参、食用菌、绿竹笋、生姜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努力在品种改良、品牌推介、精深加工、提高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加快发展城市观光农业,推动农村扩大开放,把城市日益发育的市场要素注入农村,将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与外部联系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提高滨海山水园林绿化建设品位

首先。在滨海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从本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出发,合理利用区域内外的山体水体、自然植被、文化古迹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创建景观多样性、植被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城市园林绿地。其次,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把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融入其中,把海、山水、植物、文化、生态、历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加快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是滨海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标准和要求,加快城中企业用地的收储和集中搬迁,强调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转变过去高能耗、高污染、以牺牲环境来换取GDP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政府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对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五)加强交溪流域生态保护

交溪是福安的母亲河,是闽东境内最大的河流。交溪上游森林植被覆盖较好,但多属幼龄植被,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较弱,加上岩石开采、农业面源污染、部分小作坊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水电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土壤的破坏,遇到暴雨,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也影响了交溪饮用水源的水质。加强保护交溪流域的生态环境是推进滨海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

(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从宁德海域目前的情况看,重点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整合造船资源,实施兼并重组。整合造船、修船、海洋工程装备生产资源,发展大型生态造船企业集团,切实加强对造船污染物的处置:二是要加强海洋渔业养殖管理。转变渔业生产观念,减少鱼病对养殖户的危害。提倡合理生态型养殖。在养殖技术方式上进行改革,抛弃个体分散的小网箱鱼排,向大型生态型网箱发展。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减少由于人为的破坏而造成的海洋污染。

(七)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滨海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必须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据有关资料统计,交溪流域农村人口占70%以上,生活水平低、文化素质不高,许多村民缺乏环保知识,环保意识淡薄。要真正转变全民的生态保护观,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八)完善决策保障体系

篇6:全国山水园林城市

一、关于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高经营城市水平的重要平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包括组织管理、规划设计、景观保护、园林绿化建设、生态建设、市政建设等方面内容,它对于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辐射力、凝聚力,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园林绿化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治理环境污染、美化城市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对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吸引外资、发展旅游业和促进两个建设意义重大。

我县提出创建山水园林城市是结合城市布局特征、城市结构体系、人文历史脉胳、社会经济现状等实际情况提出的城市形态和发展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与城市的关系。它是是一项“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德政工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创新性、开拓性、建设性的工作。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创建山水园林城市要从落实科学,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要求出发,要立足我县社会发展所处地理位置以及城市发展现状,是我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我县园林绿化建设基本情况

我县城镇园林绿化从1999年开始,以机关单位为主,分片负责,绿化形式简单,树种单一。近几年,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城镇园林绿化工作,并把创建国家山水园林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城镇园林绿化也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相继建成了文化公园、西环广场、镇前广场、湿地公园、龙泽湖公园、森林公园等一批大中型公共绿地,各个公园景点各有特色,城镇公共绿地进一步扩大;二是对多伦大街、一环路、煤炭大街、诺尔大街、会盟大街等11条街道进行绿化,本着一街一景绿化原则,使街道绿地系统日臻完善;三是对主要街区和交通环岛进行绿化美化 ,建成具有标志性作用的南环岛、西环岛,在多伦大街,彩虹桥等街区摆放花盆体现绿化的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四是机关庭院,居住小区绿化逐渐兴起,绿化水平有了提高。目前,我县绿化面积达到107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18.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13.7%,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调查表明,我县园林绿化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实现预定目标,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不可低估。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街区绿地少,硬化多,很多地方甚至没有绿地;二城市建设早期、中期缺乏规划;三是单位机关院落,居住区绿化面积少且单一;四是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速度缓慢,尚 未达到应有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五是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起点低,精品少;六是城镇绿地的日常管护不到位,管护机制没有形成,绿地破坏严重。

三、关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设想和实施意见

(一)搞好城市整体规划。城市整体规划是城市综合协调发展的蓝图,是经营城市的重要依据。在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中,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最重要的资源条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龙头作用。因而,山水园林城市建设规划要大手笔、高起点、高标准、高品味规划。要以高层次的山水园林城市规划引领城市建设有序进行。在规划工作中,墨守成规不行,不守规矩也不行。要在规划的原则指导下,协调动作,分步实施,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园则园,宜林则林,因地制宜构筑园林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观。结合我县实际应按照“三横七纵四大出口”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建设最宜人居的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充分依托我县自然山水地形、地貌,运用生态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构筑以“一区、三线、多点”为基本特征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格局。“一区”是指东城区;“三线”是指多伦大街、会盟大街、诺尔大街三条标志性的大街。“多点”是指城市各类公园、游园、广场、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等。将“一区三线多点”及境内众多水系和山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考虑,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和适地适树原则,兼顾、气候等重要因素,以植物为主,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营造蓝天、绿地、青山、碧水,最宜人居的山水园林城市环境。

(二)抓好绿化工程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通过中国传统的造景手法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系列的园林艺术精品,点缀在以绿色为基调的城市环境之中,努力实现春花、夏荫、秋色、冬青的园林城市艺景。就我县来讲,建设成以单位绿化、小区绿化、公共绿化为基础;防护、河道绿带为网络;均衡分布公共绿地为重点;城市近郊山丘绿化为背景;将点、线、面绿化,平面与立体绿化结合起来,创建有机的山水园林城市架构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和安居在浓荫覆盖、生机勃勃、风光旖旎、生态平衡的山水园林城市,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城市公共绿地建设

按照园林城市标准要求,要以植物景观为主,适当配置雕塑、喷泉、园林小品等设施,对城镇内公园、广场等公共绿地进行改造、补充、完善,提高绿化档次和园林艺术品位,突出社会效益,建设精品绿地。对文化公园、西环广场、汇宗寺广场、湿地公园等现有公共绿地设施、景点进行补充、完善,提高艺术品位;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森林公园、沙地公园。要以植物造景为主,选 择观赏性强的乡土树种合理配置;采用开放式公园、游园形式,进一步完善功能设施,丰富内涵,突出城市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生态效益和防护功能,进而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绿色景观。并与文化公园龙、泽湖公园、湿地公园形成五大绿地系统,增加公共绿地面积,丰富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2、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行道树要选择以适应性强的乡土乔木为主,突出遮荫效果;道路绿带采用乔、灌、花、草复合种植结构,合理配置,丰富植物层次,突出四季景观效果,注重降低管护成本;以绿化达标道路为标准,搞好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与改造,完善道路绿化网络;要重视道路原有绿化树木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形成城市林荫路系统。对多伦大街、诺尔大街会盟大街等现有绿化基础较好的道路进行完善提高,重点要对硬化空间大的地方,摆放园艺小品和花盆造景,达到道路绿化的标准;对煤炭大街、向阳路、府前街、善因路等破坏严重道路绿地进行种植调整和绿量补充;对东城区内的所有道路绿化要高标准规划建设,形成绿色走廊。

3、大环境绿化建设

东河套沿岸绿化和城乡交界绿化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突出植物景观,以抗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混植松柏等常绿树种,乔、灌、花、草有机结合,营造大色块、高密度、多 层次、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4、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建设

要以创建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小区为手段,以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城镇单位庭院、小区绿化规划、建设与管理,对新建单位、小区要求绿化达标,对原有单位庭院、小区要逐渐完善,做到见缝插绿,合理增加绿地面积,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努力提高绿地质量和绿化档次,改善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

5、城市水景建设

要通过修建各种水坝,景观河,把东河套与城镇内的水系连为一体,同时,搞好东河套和彩虹桥等周边生态绿化和环湖、沿河人居生态板块的综合开发。

(三)加强领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要抽调精干人员从事创建工作。有关部门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对县里下达目标责任逐一对号落实。对每一项工作都要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做到有主要负责人、有分管负责人、有直接责任人、有质量标准要求、有具体完成时限,倒排工期,狠抓落实。要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

(四)加强管理,展示良好的城市形象。一要严格执行“绿线”管制,“绿线”就是在规划中界定城市绿地区域的周边线,是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范围内的用地 不得改作他用,更不能进行开发性经营建设;原有建筑物不符合“绿线”规划设计要求的,要逐步腾退。二要强化绿地养护管理。绝不能重建设轻管护,虎头蛇尾,工作一阵风,当时效果不错,绿化完了就不管了。事后要么旱死了,要么被沿街店户或过往行人破坏了。三要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对擅自填占和毁坏绿地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严惩不贷。四要制定政策,鼓励城镇内所有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居民开展立体绿化和公共绿地认领活动。努力实现“家家增绿量、户户映绿景”的生动景象。

上一篇:2016年管理类联考综合逻辑真题与答案下一篇:保存文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