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复习题解答

2024-04-22

标准化基础复习题解答(精选6篇)

篇1:标准化基础复习题解答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习题参考解答

(第一章~第五章)

2012.8

目录

第1章机械设计概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2章机械零件尺寸的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3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平面机构自由度 ___________ 4 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5章凸轮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1章机械设计概论

思考题和练习题

1-1举例说明什么是新型设计、继承设计和变型设计。

解:新型设计通常人们指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如:新型机械手、动车、扑翼飞机、电动汽车等;

继承设计通常指人们根据使用经验和技术发展对已有的机械进行设计更新,以提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减少其运用费用,如:大众系列汽车、大家电产品等。

变型设计通常指人们为适应新的需要对已有的机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删而发展出不同于标准型的变型产品,如:。各种工程机械、农田作业机械等。1-2解:评价产品的优劣的指标有哪些? 解:产品的性能、产品的

1-3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哪些?为零件选材时应考虑哪些主要要求? 解:制造机械零件的材料目前用得最多的是金属材料,其又分为钢铁材料和非铁材料(如铜、铝及其合金等);其次是非金属材料(如工程塑料、橡胶、玻璃、皮革、纸板、木材及纤维制品等)和复合材料(如纤维增强塑料、金属陶瓷等)。

从各种各样的材料中选择出合用的材料是一项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的工作,通常应考虑下面的原则:

1)载荷的大小和性质,应力的大小、性质及其分布状况 2)零件的工作条件 3)零件的尺寸及质量 4)经济性

1-4解:机械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解:机械设计的内容包括:构思和方案设计、强度分析、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等。机械设计的步骤:明确设计任务,总体设计,技术设计,样机试制等。

第2章机械零件尺寸的确定

思考题和练习题

2-1 什么是失效,列举失效的三种形式?

解:由于种种原因,零件不能正常工作,都称为失效。

常见的失效形式有:(1)应力过大;(2)变形过大;(3)磨损严重;(4)产生打滑;(5)产生共振;(6)联接松脱。

2-2设计人员为什么要研究产品失效?

解:通过产品失效分析,设计中保证产品在预期的使用寿命内不发生失效。2-3 载荷和应力分别有哪两大类? 解:载荷大体可分两类,(1)静载荷——逐渐加到一定数值后,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化或变化很小的载荷;(2)动载荷——突然加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问变化的或冲击性的载荷。

工作应力可分静应力和变应力: 应力的大小或方向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缓慢的应力叫静应力,应力的大小或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应力叫变应力。2-4 设计人员为什么需要熟悉材料机械性质?

解:设计人员只有熟悉材料机械性质,才能根据零件的要求正确的选择材料。

2-5 划分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判据是什么?列举这两类材料在机械性质方面的三点区别?

2-6 有一用碳钢制成的轴,发现刚度不够,改用合金钢能否提高轴的整体刚度? 2-7 屈服极限、强度极限、疲劳极限都是材料的应力极限,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第3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平面机构自由度

思考题和练习题

2-1机构运动简图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性?

解:能够表达机构运动特征,如:各个构件的位移、机构的运动原理等。

2-2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何种情况? 解: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原动件的数目等于机构自由度的数目。该条件是在机构可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机构可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必须大于零或大于等于1。

当机构不满足确定运动条件时,若机构原动件数目小于机构的自由度数目时,则该机构的运动将不完全确定。这时机构的运动将遵循最小摩擦定律,而首先沿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这时此种机构常用于具有自适应要求的情况,如玩具车的遇障碍能自动转向的驱动轮,就是采用具有两个自由度的轮系,而驱动所用的原动件只有一个,来实现这一功能的。

若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大于机构的自由度目时,则机构就根本不能运动或机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将发生损坏,故此时机构是时不能应用的。

2-3计算题2-3图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缝纫机送布机构

(b)筛料机机构

(c)推土机铲土机构

(d)仪表机构

(e)压力机机构

(f)凸轮连杆机构

题2-3图

解:(a)缝纫机送布机构F=3X4-2X4-1X2=2;(b)筛料机机构F=3 X 7-2 X 9-1=2;(c)推土机铲土机构F=3 X 5-2 X 7=1 ;(d)仪表机构F=3 X 6-2 X 8-1=1 ;(e)压力机机构F=3 X 5-2 X 7=1 ;(f)凸轮连杆机构F=3 X 4-2 X 5-1=1。

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思考题和练习题

4-1为什么连杆机构又称低副机构?它有哪些特点?

解:连杆机构是刚性构件通过转动副或移动副联接而成的。其特点:

1、优点

⑴运动幅是低副,面接触,所以承受压强小、便于润滑、磨损较轻,可承受较大载荷; ⑵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构件之间的接触是有构件本身的几何约束来保持的,所以构件工作可靠;

⑶可使从动件实现多种形式的运动,满足多种运动规律的要求; ⑷利用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连杆可满足多种运动轨迹的要求;

2、缺点

⑴根据从动件所需要的运动规律或轨迹来设计连杆机构比较复杂; ⑵只能近似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综合运动精度较低; ⑶运动时产生的惯性难以平衡,不适用于高速场合。

4-2铰链四杆机构有哪几种主要型式?它们之间主要区别在哪里? 解:根据连架杆运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1.曲柄摇杆机构:在两连架杆中,一个为曲柄,另一个为摇杆; 2.双曲柄机构:两连杆架均为曲柄的四杆机构; 3.双摇杆机构:两连杆架均为摇杆的四杆机构。

4-3何谓“曲柄”?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解: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称谓曲柄。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1)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2)最短杆为连架杆或机架。

4-4何谓连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其大小对连杆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在四杆机构中最小传动角出现在何位置?

解:压力角—在不计摩擦力、惯性力和重力时,从动件所受的力 F 与 受力点速度 V c 所夹的锐角。压力角愈小,机构传动性能愈好。传动角—连杆与从动件所夹的锐角;传动角是连杆机构的重要动力指标;传动角越大,机构的传动性能越好。传动角在机构运转时是变化的。

铰链四杆机构在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两位置出现最小传动角。

4-5试根据题4-5图中注明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题4-5图

解:a)双曲柄机构;40+110<70+90,最短杆为机架。b)曲柄摇杆机构;45+120<100+70,最短杆为连架杆。

c)双摇杆机构;50+100>50+70,不满足杆长条件。d)双摇杆机构。50+100<70+90,最短杆为连杆。

4-6试确定题4-6图两机构从动件的摆角和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题4-6图

解:a)从动件的摆角=74º,机构的最小传动角=15º;

题4-6图a)

b)从动件的摆角=60º,机构的最小传动角=35º;

题4-6图b)

4-7题4-7图所示为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试求构件1能整周转动的条件。

BC。解:构件1能整周转动的条件为AB+e≤4-8题4-8图所示为某机械踏板机构,设已知LCD=500mm,LAD=1000mm,踏板3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动10,试确定曲柄1和连杆2的长度LAB和LBC。

题4-7图

题4-8图

解:曲柄1的长度LAB=77.85mm,连杆2的长度LBC=1115.58mm。

题4-8图

4-9题4-9图所示为一曲柄摇杆机构,已知曲柄长度LAB=80mm,连杆长度LBC=390mm,摇杆长度LCD=300mm,机架长度LAD=380mm,试求:

(1)摇杆的摆角;(2)机构的极位夹角;

(3)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解:(1)摇杆的摆角=49º;(2)机构的极位夹角=13º;(3)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

180+180+13=,K=1.156。

18018013 8

C

题4-9图

题4-9图

4-10设计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的行程s=50mm,偏距e=20mm(如题4-10图),行程速比系数K=1.5,试用作图法求曲柄的长度LAB和连杆的长度LBC。

题4-10图

解:曲柄的长度LAB=21.51mm,连杆的长度LBC=46.51mm。

题4-10图

4-11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作为加热炉炉门的启闭机构。已知炉门上两活动铰链的中心距为50mm,炉门打开后成水平位置时,要求炉门温度较低的一面朝上(如虚线所示),设固定

铰链安装在y-y轴线上,其相关尺寸如题4-11图所示,求此铰链四杆机构其余三杆的长度。

题4-11图

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机架长度=90.36mm,上连架杆的长度=64.75mm,下连架杆的长度=104.61mm。

4-12已知某操纵装置采用铰链四杆机构,要求两连架杆的对应位置为1=35,1=50;2=80,2=75;3=125,3=105,机架长度LAD=80mm,试用解析法求其余三杆长度。

解:cos1=P0 cos1 +P1 cos(1-1)+P2

cos2=P0 cos2 +P1 cos(2-2)+P2

cos3=P0 cos3 +P1 cos(3-3)+P2 各杆的长度:LAD=80mm;LAB=63.923,LBC =101.197,LCD =101.094。

题4-12图

第5章凸轮机构

思考题和练习题

5-1凸轮和推杆有哪些型式?应如何选用?

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很多,常就凸轮和推杆的形状及其运动形式的不同来分类。(1)按凸轮的形状分

1)盘形凸轮

2)移动凸轮 3)圆柱凸轮

盘形凸轮是一个具有变化向径的盘形构件绕固定轴线回转。移动凸轮可看作是转轴在无穷远处的盘形凸轮的一部分,它作往复直线移动。圆柱凸轮是一个在圆柱面上开有曲线凹槽,或是在圆柱端面上作出曲线轮廓的构件,它可看作是将移动凸轮卷于圆柱体上形成的。盘形凸轮机构和移动凸轮机构为平面凸轮机构,而圆柱凸轮机构是一种空间凸轮机构。盘形凸轮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应用也最广泛,但其推杆的行程不能太大,否则将使凸轮的尺寸过大。

(2)按推杆的形状分

1)尖顶推杆。这种推杆的构造最简单,但易磨损,所以只适用于作用力不大和速度较低的场合(如用于仪表等机构中)。

2)滚子推杆。滚子推杆由于滚子与凸轮轮廓之间为滚动摩擦,所以磨损较小,故可用来传递较大的动力,因而应用较广。

3)平底推杆。平底推杆的优点是凸轮与平底的接触面间易形成油膜,润滑较好,所以常用于高速传动中。

(3)按推杆的运动形式分

1)直动推杆。即往复直线运动的推杆。在直动推杆中,若其轴线通过凸轮的回转轴心,则称其为对心直动推杆,否则称为偏置直动推杆。

2)摆动推杆。即作往复摆动的推杆,分为:摆动尖顶推杆、摆动滚子推杆和摆动平底推杆。

(4)按凸轮与推杆保持接触的方法分

1)力封闭的凸轮机构,即利用推杆的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使推杆与凸轮保持接触的。

2)几何封闭的凸轮机构,即利用凸轮或推杆的特殊几何结构使凸轮与推杆保持接触。例如凹槽滚子式凸轮机构、等宽凸轮机构、等径凸轮机构和共轭凸轮(或主回凸轮)机构。5-2常用的推杆运动规律各有何特点?各适用于何种场合?什么是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

解:所谓推杆的运动规律是指推杆在运动时,其位移s、速度v 和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又因凸轮一般为等速运动,即其转角δ与时间t 成正比,所以推杆的运动规律更常表示为推杆的运动参数随凸轮转角δ变化的规律。

推杆常用运动规律主要有如下三类:

1)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推杆等速运动,故这种运动规律又称为等速运动规律。适用于低速。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适用于低速。3)简谐运动规律。适用于低速。选择推杆运动规律,首先须满足机器的工作要求,其次还应凸轮机构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此外,还应使所设计的凸轮便于加工,等等。

刚性冲击:由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突变为无穷大,致使机械产生的强烈冲击。

柔性冲击:从动件在某瞬时加速度发生有限大值的突变时所引起的冲击。5-3何谓凸轮机构的反转法设计?它对于凸轮廓线的设计有何意义?

解:在设计凸轮廓线时,可假设凸轮静止不动,而使推杆相对于凸轮作反转运动;同时又在其导轨内作预期运动,作出推杆在这种复合运动中的一系列位置,则其尖顶的轨迹就是所要求的凸轮廓线。

5-4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为什么要规定许用压力角?

解:杆所受正压力的方向(沿凸轮廓线在接触点的法线方向)与推杆上作用点的速度方向之间所夹之锐角,称为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的压力角,用α表示。

在凸轮机构中,压力角α是影响凸轮机构受力情况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角愈大,则作用力 F 将愈大;在生产实际中,为了提高机构的效率、改善其受力情况,通常规定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αmax应小于某一许用压力角[α]。

5-5何谓凸轮机构的运动失真?它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避免运动失真?

当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为外凸时,其工作廓线的曲率半径a 等于理论廓线的曲率半径ρ与滚子半径rT之差。此时若ρ=rT,工作廓线的曲率半径为零,则工作廓线将出现尖点,这种现象称为变尖现象;若ρ

因此,对于外凸的凸轮轮廓曲线,应使滚子半径小于理论廓线的最小曲率半径ρmin。5-6盘形凸轮基圆半径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对于一定型式的凸轮机构,在推杆的运动规律选定后,该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凸轮基圆半径的大小直接相关。在设计凸轮机构时,凸轮的基圆半径取得越小,所设计的机构越紧凑。基圆半径过小会引起压力角增大,致使机构工作情况变坏。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的原则为:在满足 αmax≤[α]的条件下,合理地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使凸轮机构的尺寸不至过大。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凸轮的基圆半径r。的确定,不仅要受到αmax≤[α]的限制,还要考虑到凸轮的结构及强度的要求等。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凸轮的基圆半径常是根据具体结构条件来选择的。必要时再检查所设计的凸轮是否满足αmax≤[α]的要求。

5-7写出题5-7图所示凸轮机构的名称,并在图中作出(或指出):1)基圓ro;2)理论廓线;3)实际廓线;4)行程h;5)图示位置从动件的位移量s;6)推杆与凸轮上A点接触时的压力角。

题5-7图

5-8如题5-8图示为一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已知AB段为凸轮的推程廓线,试在图上标注推程运动角t。

5-9题5-9图所示为一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凸轮为一以C为中心的圆盘,问轮廓上D点与尖顶接触时其压力角为多少?试作图加以表示。

题5-8图

题5-9图

题5-10图

题5-8图

题5-9图

题5-10图

5-10题5-10图示为一对心尖顶推杆单元弧凸轮(偏心轮),其几何中心O与凸轮转轴O的距离为Loo’=15mm,偏心轮半径R=30mm,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转动,试作出推杆的位移线图s-。

篇2:标准化基础复习题解答

1.用基尔霍夫定理求下列电路中RL上的输出电压。

R2R1R3E1R5RLR4E2(a)R1+gmv2R2C2R3+

vsv2RLvL(b)解:(a)

设各支路电流及其参考方向如下图所示:

R2I1R1I5R3E1R5I3I6RLI7R4E2I2I4

由基尔霍夫定律得: I1I2I3I5 I3I6I4I2I4I70I1R1I5R5E10I3R3I4R4I2R20I3R3I6RLI5R50I6RLI4R4E20

解上面7个方程求得I6,则RL上的电压为I6 RL。

(b)

设支路电流及其参考方向如下图所示:

i1R1+gmv2R2C2R3+RLvLvsv2 第1章习题解答

由基尔霍夫定律得:

1i1(R1R2//)vs

SC2求得:

i1vs1R1R2//SC2

v2i1R2//1SC2

vLgmv2R3//RL

2.画出下图电路的戴文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

R1R2R3R4+EIVABAB

解:利用叠加定理求得AB两端的开路电压

VABEI[R2//(R3R1)]R1 R1R3而AB两端的等效电阻为:

RR4R1//(R2R3)

戴文宁等效电路为:

R+VABAB

令ISVAB/R,则诺顿等效电路为:

+AISRB

-2-

第1章习题解答

3.用叠加定理求解下图电路的输出电压。

R1R3+EIR2R4VO 解:由叠加定理得电压源E单独作用时的等效电路如下:

R1R3+ER2R4VO1

VO1ER2//(R3R4)R4

R1R2//(R3R4)R3R4R1R3+电流源I单独作用时的等效电路如下:

IR2R4VO2

VO2I[R1//R2//(R3R4)]R4

R3R4由叠加定理得:

VOVO1VO2

4.下图两种电路通常称为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试证明: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等效互换的条件是:

RCARABRABRBCRBCRCA RA,RB,RCRABRBCRCARABRBCRCARABRBCRCARRRRRRRABRARBAB,RBCRBRCBC,RCARCRACA

RCRARBARARBRCCBARCARABRBCB

证明:如果图中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可以等效互换,则从两电路AB、BC、AC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应该相同,即:

-3-

C 第1章习题解答

RARBRAB//(RCARBC)RCRBRBC//(RABRCA)RARCRCA//(RABRBC)解此方程组即可证明:

RARABRCARABRABRBCRBCRCA ,RB,RCRABRBCRCARABRBCRCARABRBCRCARRRRRRRARBAB,RBCRBRCBC,RCARCRACA

RCRARB

5.计算下图所示双T网络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电压传递函数。

R1+R2+viC1C3C2R3vo 解:利用节点电位法求解比较好,为求输入阻抗和电压传递函数,在输入端加电压源vi,设参考节点如下图所示:

R1abR2+C2viC1C3voR3 则节点方程如下所示:

va(SC3v111)ivo0R1R2R1R21)viSC1voSC20 R3vb(SC2SC1vo(SC2v1)avbSC20R2R2vovi,而输入阻抗为:

vivavi(vivb)SC1R1求解以上方程组得vo,即可求得传递函数由于电路中不含受控源,输出电阻的求解可将输入端的电压源vi短路,利用串并联求111得输出阻抗为:[(R3//)]//[R2(R1//)]

SC2SC1SC3

6.试求下列电路的电压传递函数,并据此画出它们的稳态频率特性曲线(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4-

第1章习题解答 R1LRLvivo(a)R1R2C1C2

vivo(b)解:对图(a)所示电路,电压传递函数为:

H(S)voRLR/(RRL)L1SviR1SLRL1

o其中oR1RL L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分别为:

R/(RRL),()H(j)arctan()H(j)L11(2)00对数幅频特性为:

A()20lgH(j)20lgRL10lg1()2

R1RL0幅频特性图为:

)A(20lgRLR1RL0.10.20.512510/o相频特性图为:

()0-10-20-30-40-50-60-70-80-900.010.020.050.10.20.5125102050100

/0对图(b)所示电路,电压传递函数为:

-5-

第1章习题解答

H(S)vo1 vi1S(R1C1R2C2R1C2)S2R1R2C1C2设:则 aR1C1R2C2R1C2bR1R2C1C2

H(S)vo1vi1aSbS22, 21(1S22aa4baa4b)(1S)2222 令:1aa4b2aa4b,并设2>1>0,则:H(j)

(1j)(1j)12这是一个两个转折点低通网络。H(j)1()21()212()H(j)arctan()arctan()

12对数幅频特性为:

A()20lgH(j)10lg1()210lg1()2

12幅频特性图(渐近波特图)为: 1A()0相频特性图(渐近波特图)为:

()0-450-1800 -6-

第1章习题解答

7.试求下图电路的电压传递函数,并据此画出它的稳态频率特性曲线(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Rs+gmv2R1C1R2C2+RLvLvsv2 R1//解:

v2vs1SC11RSR1//SC1

vLgmv2(R2//1//RL)SC2由上两式求得电压传递函数为:

R1R1RSgmRL//R2v H(S)Lvs1SC1R1//RS1SC2RL//R2R111, 2, H0(gmRL//R2)令:1,设2>1>0 C1R1//RSC2RL//R2R1RS则:H(j)H0(1j)(1j)12

这是一个两个转折点低通网络。

H0 H(j)1()21()212()H(j)arctan()arctan()

12对数幅频特性为:

A()20lgH(j)20lgH010lg1()210lg1()2

12幅频特性图为:

-7-

第1章习题解答

A()20lgH00相频特性图为:

()180013500

篇3:习题解答重在价值挖掘

【习题】两个数的和是10, 这两个数的积最大是多少?

【第一次尝试】

三年级的学生拿到这个题目, 有些学生觉得无从下手, 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尝试后能够得出:这两个数的积最大是25。

如何呈现学生的思考过程, 让所有学生都明白呢?

师:两个数的和是10, 这两个数分别是几?

生1:这两个数不确定, 有很多的可能性。

师:可能是什么?

生2:可能是3和7, 可能是2和8, 可能是4和6, 可能是1和9, 还可能是5和5。

师:这么多的可能性, 也记不住呀!谁能让大家记住这些可能性?

生3:这两个数可能是1和9, 可能是2和8, 可能是3和7, 可能是4和6, 还可能是5和5。

师:这样的有序表达能让大家记住, 其实这就是有序思考的价值。

生4:这就是我们很小的时候学习的10的分解与组合。

师:你真会联系!数学就需要这种联系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那我们怎样写出来更清楚呢?

生5:我们列表吧, 可以把这些答案一一呈现在眼前。

这样的题目,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旧知识是新知识学习的基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要学会有序思考, 这样才能不遗漏、不重复;学会了思考还远远不够, 更要学会表达, 让别人看清楚自己思考的过程。尝试列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 为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二次尝试】

上面的解答让我欣喜过, 在解题过程有学生对“有序思考”的诠释, 有对旧知识的关注。难道这样的解答就能让所有的学生明白吗?学生的已有认知中只有“10的分解与组合”支撑他们对这道题的学习吗?

于是, 我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 找出两个加数的可能性, 让学生列表写出思考过程, 找出了最大的积是25后, 我又给学生呈现了《乘法口诀表》进行教学:

师:请你找出符合此题答案的乘法算式, 说说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1:这些算式有1×9=9、2×8=16、3×7=21、4×6=24和5×5=25。

生2:这些算式的积越来越大。

生3:一个因数越来越大, 另一个越来越小, 它们相加得10。

师:同样是相加得10的两个数, 乘积有大有小。你们能判断出什么时候乘积比较大, 什么时候乘积比较小吗?

总结:和一定, 差小积大。

下面大家先看一个图, 你看到了什么?

生4:我看到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 宽是1, 面积是9;还看到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 面积是25。

师:你是从面积的角度来观察的。

生5:我看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都是20, 但是正方形的面积大。

师:所以“两个数的和是10, 这两个数的积最大是多少?”这道题随着新知识的学习, 又可以换成“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哪个图形的面积比较大?”其实, 我们今天的这道题还可以转化为“周长都是20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哪个图形的面积比较大?”

在学生完成题目的解答之后, 教师并没有停留在答案本身, 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进行合理的建构———把学生倒背如流的乘法口诀进一步进行开掘, 作为学生对这个结论理解的另一扇窗户, 这样不仅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而且让学生觉得许多知识万变不离其宗。除此之外, 学生思维的凭借有三种:一种是基于形象的思维, 一种是基于动作的思维, 一种是基于符号和逻辑的思维。这里考虑了学生思维的特点,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最令人欣喜的是教师能够挑出数论中的习题, 和空间与图形领域巧妙结合, 在变中求不变,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模型。

【第三次尝试】

学生会列表了, 也能从原有认知中找到乘法口诀这个旧知识点作为进一步学习的支撑, 在此基础上还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迁移到另一类有关周长一定、面积大小比较的问题。这些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的。能不能让学生自己探究此类习题呢?

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尝试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接着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

有的学生真能想到用乘法口诀作为例证, 说明“和一定, 差小积大”;有的学生能列表枚举出所有的答案, 还有的学生能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图来说明:当两个加数差最小时, 积最大, 当两个加数差最大时, 积最小。

我们既然可以用二维 (面积图) 来诠释“和一定, 差小积大”, 能不能用一维的数直线来表示呢?

数直线虽然是一维, 没有数形结合的形象直观, 但是, 数直线中这种对称的美让学生感受到也是不易的。没有这样的工具, 学生根本体会不到。数学的本质是对数学美的追求, 其中对称是数学美的核心。由此看来, 这三次尝试, 每次都有价值, 每次都有拓展和新的视角,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必要的。

做完题后, 我们并没有满足学生会做这一道题, 而是向这一类习题扩展和迁移。这是学数学的价值所在。于是我进行了又一次延伸的尝试:

师:“和一定, 差小积大”这个规律只适用于表内乘法吗?你还能找出这样的一个算式来说明这个规律吗?

生1:11×9和12×8, 这两个算式中因数的和都是20, 因为11-9=2, 12-8=4根据“和一定, 差小积大”的规律, 所以11×9>12×8。

师:这个例子举得好!会举例说明规律是理解规律或概念最重要的方法。我们的规律真的适合较大数相乘的大小比较吗?

生2:老师, 肯定适合。这两个算式, 我都口算过, 11×9=99, 12×8=96, 和我们的规律是吻合的。我还能举出更大的数, 如113×7和114×6。这两个算式中因数的和都是120, 而113-7=106, 114-6=108, 所以113×7>114×6

生3:我还举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如23×57和24×56, 这两个算式中因数的和相等, 都是80, 因为57-23=34, 56-24=22根据“和一定, 差小积大”的规律, 所以23×57<24×56。

篇4:解答题基础训练(四)

(1) 当a=2时,求A∪B;

(2) 若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已知点P(-3,4)是角α终边上的一点,

求sinα+3π2·sin3π2-α·tan2(2π-α)·tan(π-α)cosπ2-α·cosπ2+α的值.

3. 已知函数f(x)=cos2x-π3+2sinx-π4sinx+π4.

(1) 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2) 求函数f(x)在区间-π12,π2上的值域.

4.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cosA=255,sinB=1010.

(1) 求角C;

(2) 若a-b=2-1,求边c.

5. 如图,正△ABC的边长为15,AP=13AB+25AC,BQ=15AB+25AC.

(1) 求证:四边形APQB为梯形;

(2) 求梯形APQB的面积.

6. 已知△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设向量m=(a,b),n=(sinB,sinA),p=(b-2,a-2).

(1) 若m∥n,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

(2) 若m⊥p,边长c=2,角C=π3,求△ABC的周长l.

7.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90°,E,F分别为A1C1,B1C1的中点,D为棱CC1上任一点.

(1) 求证:直线EF∥平面ABD;

(2) 求证:平面ABD⊥平面BCC1B1.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在20~80 mg/100 mL(不含80)之间,属于酒后驾车,血液酒精浓度在80 mg/100 mL(含80)以上时,属醉酒驾车.”2011年5月3日晚8时开始某市交警一队在该市一交通岗前设点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抽查,经过4个小时共查出喝过酒的驾车者60名,下图是用酒精测试仪对这60名驾车者血液中酒精浓度进行检测后所得结果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 求这60名驾车者中属醉酒驾车的人数(图中每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

(2) 求这60名驾车者血液的酒精浓度的平均值;

篇5:标准化基础复习题解答

1.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酶和电子传递体的组成部分,如过氧化氢酶和细胞色素都含有铁。食物中存在形式

非血红素铁:吸收率3-8%,主要在植物性食品中 血红素铁:吸收率23%,主要在动物性食品中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促进因素:维生素C 某些氨基酸以及鱼肉类中的某些成份(肉类因子)抑制因素: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鞣酸和膳食纤维蔬菜 铁的供给量于与来源

供给量:成年男子12毫克,妇女18毫克;孕妇和乳母28毫克。

来源 :血红素铁: 动物内脏(特别是肝脏)、血液、鱼、非血红素铁:绿叶蔬菜 碘 生理功能

碘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素合成,故其生理作用也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表现出来。

甲状腺素在体内主要为----促进和调节代谢生长发育。

①促进生物氧化,协调氧化磷酸化过程,调节能量转化;②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蛋白质合成与分解;③促进糖和脂肪代谢;④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智力发育有为重要)与分化。⑤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⑥活化酶包括细胞色素酶系、琥珀酸氧化酶系一百多种,对生物氧化和代谢都有促进作用;⑦调节组织中水盐代谢;碘缺乏可引起甲状腺肿大,发生在胎儿及婴幼儿期可引起克汀病 吸收与代谢

食物中碘离子极易被吸收,进入胃肠道后1小时内大部被吸收,3小时完全吸收。约有80%的甲状腺素未经变化即可吸收。吸收的碘,迅速转运至血浆,常不与血液中蛋白质结合,并遍布各组织中。仅在甲状腺中的部分被合成为甲状腺素,并被贮存于体内惟一贮存碘的甲状腺内。

碘缺乏

碘缺乏造成甲状腺素合成分泌不足,引起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代偿性合成分泌增多,剌激甲状腺增生、肥大。由于环境、食物缺碘造成,常为地区性,是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孕妇严重缺碘,可影响胎儿发育,使新生儿生长损伤,尤其是神经、肌肉,认知能力低下,以及胚胎期和围产期死亡率上升。其中呆小病为最严重。碘缺乏地区采用碘化食盐方法,即在食盐中加入碘化物或碘酸盐予以预防。加入量可控制在1:20000至1:50000之间。碘过量

碘过量通常发生于摄入含碘量高的饮食物,以及在治疗甲状腺肿等疾病中使用过量的碘等情况。我国河北、山东部分县区居民,曾因饮用深层高碘水,或高碘食物造成高碘甲状腺肿这只要限制高碘食物,即可防治。如补充碘反而使病情恶化。在我国使用强化食盐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中,未见有碘过量甲状腺肿的问题。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人体对碘的需要量受年龄、性别、体重、发育及营养状况等所左右。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供给量为成人150μg,孕妇加25μg,乳母加50μg。碘NOAEL为1000μg(UL850μg)。

含碘量较高的食物有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体内碘主要由尿排出(90%),碘过量会引起中毒。

人体含锌2~2.5g,主要存在于肌肉、骨骼、皮肤。

按单位重量含锌量计算, 以视网膜、脉络膜、前列腺为最高,其次为骨骼、肌肉、皮肤、肝、肾、心、胰、脑和肾上腺等。

生理功能

1.锌是许多酶的结构成分或激活剂,已知含有锌的酶不下80种,如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等;2.促进组织生长发育与组织再生,如锌与蛋白质、核酸的合成代谢、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等过程都有关;锌对于胎儿发育和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功能也非常重要;3.维护正常的味觉、嗅觉及促进食欲;4.促进维生素A代谢及其生理作用,有利于维持视觉和皮肤健康;5.参与维护与保持免疫反应细胞的复制。吸收与代谢

锌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然后和血浆中白蛋白或运铁蛋白结合,随血液流入门脉循环,分布于各器官组织。锌吸收常受膳食中含磷化合物如植酸的影响,而降低其吸收率。过量纤维素及某些微量元素也影响吸收。锌在体内代谢后,主要通过胰腺分泌排出,仅小部分从尿中排出,汗液中也含锌。缺乏与过量

生长期儿童锌缺乏最为影响的是生长迟缓、垂体调节功能障碍、食欲不振、味觉迟钝甚至丧失、皮肤创伤不易愈合、易感染等。性成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障碍、性功能减退、精子产生过少等。锌过量常可引起铜的继发性缺乏,损害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影响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活力,抑制趋化性和吞噬作用及细胞的杀伤能力。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我国成人锌的RNI建议为:男性为15mg,女性为11mg。孕妇、乳母增加5和10mg。

锌存在于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中锌的利用率为35%~40%,而植物性食物中锌的利用率为1%~20%。锌的来源广泛,但动植性食物的锌含量与吸收率有很大差异含锌较丰富的食物有牡蛎、动物肝、脑、心、肾、烤麦芽等。

硒在人体内总量为14~20mg,广泛分布于所有组织和器官中,浓度高者有肝、胰、肾、心、脾、牙釉质及指甲,而脂肪组织最低 生理功能

1.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重要组成成分(每mol GSH-Px含有4g原子硒),在体内特异地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过氧化物氧化还原反应,如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羟游离基、脂酰游离基,从而保护生物膜免受损害,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2.硒与金属有很强亲和力,在体内与金属如汞、甲基汞、镉及铅等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物而解毒,并使金属排出体外。

3.保护心血管、维护心肌的健康。许多调查发现,血硒高的地区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低;动物实验证实硒对心肌纤维、小动脉及微血管的结构及功能有重要作用。在我国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克山病,发现缺硒是一个重要因素。

4.硒还有促进生长、保护视觉器官的作用。已有实验表明硒是生长与繁殖所必需。白内障者及糖尿病性失明者补充硒后,发现视觉功能有改善。5.抗肿瘤的作用:人群调查发现,硒缺乏地区肿瘤发病率明显较高,胃癌发病与缺硒有关。动物试验还发现硒有降低黄曲霉毒B1的急性损伤、减轻肝中心小叶坏死的程度与死亡率。

吸收与代谢

硒在小肠吸收,无机硒与有机硒都易于被吸收,其吸收率大都在50%以上。硒的吸收率高低,与硒的化学结构,溶解度有关。如蛋氨酸硒的吸收率,大于无机形式的硒,溶解度大者其吸收率也高。

硒被吸收后,通过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转运至各器官与组织中。代谢后大部分硒经尿排出,粪中的硒绝大多数为未被吸收的食物硒,有少量随胆汁、胰液、肠液一起分泌到肠腔内。此外,硒也可从汗中排出,当硒摄入量较高时,还可从肺部排出具挥发性的二甲基硒化合物。

硒缺乏与过量

硒缺乏已被证实是发生克山病的重要原因。

克山病在我国初发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地区,其易感人群为2~6岁的儿童和育龄妇女,临床上可见其主要症状为心脏扩大、心功能失代偿、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心电图检查可见ST-T波改变,严重时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等。

此外,缺硒与大骨节病也有关,用亚硒酸钠与维生素E治疗儿童早期大骨节病有显著疗效。硒摄入过多可致中毒。我国湖北恩施县的地方性硒中毒,与当地水土中硒含量过高,致粮食、蔬菜、水果中含高硒有关。主要表现为头发变干、变脆、易断裂及脱落。其他部位如眉毛、胡须及腋毛也有上述现象,肢端麻木、抽搐,甚至偏瘫,严重时可致死亡。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硒的供给量曾被许多国家学者根据动物与人群实验结果提出过,我国根据膳食调查结果确定的预防克山病所需的硒最低日需要量为19μg/d(男)、14μg/d(女),而根据血浆GSH-Px活性达最高值估计的“生理需要量”为≥4Oμg /d。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RDA值为50μg(7岁以上人群)。

动物性食品肝、肾、肉类及海产品是硒的良好食物来源。但食物中硒含量受当地水土中硒含量的影响很大。

八、维生素 概述

定义:维持人体正常物质代谢和某些特殊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B族(B1、B2、B6、B12、PP等)、抗坏血酸(VC)维生素是由vitamin一词翻译过来,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维生素彼此间没有内在的关系,它们并不是化学性质和结构相近似的一类化合物,之所以归为一类,乃基于其生理功能和营养意义有类似之处。它们都是以本体的形式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维生素与其他营养素不同之处在于它既不供应热能也不构成机体组织;只需少量即能满足需要:一般不能在人体内经自身的同化作用合成;其中有的以辅酶或辅酶前体的形式参与酶系统的工作等。

在维生素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它们只是作为从食物中分离出来的一些必需的营养素,其名称一般是按发现的先后,在“维生素”之后加上A、B、C、D等拉丁字母来命名,维生素A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维生素。继后由于技术进步,弄清了各种维生素的化学本质,逐渐以化学名称之,如维生素B1称硫胺素,维生素B2称核黄素,维生素C称抗坏血酸等。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各异,因此无法按照化学结构或功能分类,现在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溶解性能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和K四大类。这些维生素因结构的差异又各自有两种或数种的同类物质,如维生素A存有A1和A2两种;维生素D有D2、D3、D4和D5四种;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有α、β、γ、δ等数种;维生素K有K1和K2两种。

水溶性维生素有时B族和维生素C两大类。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B5、PP)、吡哆素(维生素B6)、钴胺素(维生素B12)、叶酸、泛酸(维生素B3)和生物素(维生素H)8种都属B族维生素。维生素A 生理功能:

.参与视网膜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暗适应能力,维持正常视觉。

 参与上皮细胞与粘膜细胞中糖蛋白的生物合成,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 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的分化,促进机体的生长和骨骼的发育。

 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其合成与VA有关,故有增加机体抗感染的作用。

 VA可促进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并控制其恶变,从而有防癌作用。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供给量:

800μg视黄醇当量,孕妇1000μg视黄醇当量;乳母1200μg视黄醇当量。食物来源:天然VA:动物体内、肝脏、鱼肝油、奶类、蛋类及鱼卵 VA原(VA的前体)类胡萝卜素:植物性食品(最重要的是β-胡萝卜素)、红色、橙色、深绿色植物性:胡萝卜、红心甜薯、菠菜、苋菜、杏芒果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过多症

主要症状为厌食、过度激惹、长骨末端外周疼痛、肢体活动受限、头发稀疏、肝肿大、肌肉僵硬、皮肤搔痒、头痛、头晕等。及时停止食用,症状可很快消失。

婴幼儿急性中毒以颅内压增高为其主要特征,维生素D VD是所有具有胆钙化醇生物活性的类固醇统称。包括:VD2(钙化醇)、VD3(胆钙醇)

VD2源于植物,大多数植物中含有微量的麦角固醇,植物叶曝露于日光后形成VD2 VD3 来源于动物,人与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即可转变成VD3 生理功能

调节钙和磷代谢,维持血清磷、钙浓度稳定,促进钙和磷的吸收,维持骨和牙齿正常生长和发育 VD缺乏病

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 VD过多症

成人摄入2500μg/d,儿童摄入500~1250μg/d;头痛、厌食、恶心、口渴、多尿、低热、嗜睡、血清钙、磷增加,软组织钙化、可出现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等症状。供给量

成年人每日供应5μg/d、孕妇、乳母10μg/d、儿童与青少年10μg/d、老年人10μg/d 食物来源

VD3 :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 VD2: 植物性食品

一般说来,只要能经常接触阳光,不会造成VD缺乏。牛奶为主食的婴儿,应适当补充鱼肝油,并经常接 受日光照晒,有利于生长发育。

维生素E 维生素E的主要生理功能

在体外实验中早已发现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此作用的意义在于:①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受到过氧化作用的损伤,从而维持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细胞膜的完整和正常功能;②由于预防了脂质过氧化,就消除了体内其他成分受到脂质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各种有机自由基)的伤害。维生素E也能防止维生素A、维生素C的氧化,保证它们在体内的营养功能。1.维生素E能保持红细胞的完整性

低维生素E膳食可引起红细胞数量减少以及缩短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可发生大细胞性溶血性贫血,病人血液的维生素E含量很低。临床上维生素E可用于治疗溶血性贫血。

2.维生素E可以调节体内一些物质的合成 维生素E通过调节嘧啶碱基而参与DNA的生物合成过程。维生素E是辅酶Q合成的辅助因子,也与血红蛋白的合成有关。3.维生素E与精子的生成和繁殖能力有关

维生素E与精子生成和繁殖能力有关,但与性激素分泌元关。根据对大鼠的试验,当维生素E缺乏时雄鼠睾丸不能生成精子,雌鼠的卵不能植入子宫内,胎儿被吸收。人的生殖功能是否也需要维生素E,目前尚无可信的证据,但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不育症、习惯性流产及早产婴儿的异常情况,但其治疗效果有待观察。4.维生素E与衰老的关系

人的衰老与组织中脂褐质的堆积呈直接的比例关系,缺乏维生素E的动物,这种色素的堆积也比正常者高。有人认为这种色素是自由基作用的产物。一些学者认为,衰老过程是伴随着自由基对DNA,以及蛋白质破坏的积累所致。因此,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可能使衰老过程减慢,但尚未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维生素E可以延长寿命。例如有的间歇性跛行可以用大剂量维生素E使之缓解,提示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用。5.维生素E的一些其他功能

维生素E的抗癌作用在动物试验中尚未确定。但维生素E可破坏亚硝基离子,在胃中阻断亚硝胺生成比维生素C更有效。

对实验动物而言,维生素E也是维持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及外周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缺乏将导致肌肉营养不良,同时伴有肌肉的耗氧量增高,尿肌酸排出量增高,后一现象是由于营养不良的骨骼肌不能正常利用肌酸所致。维生素E还可抑制含硒蛋白、含铁蛋白等的氧化,保护脱氢酶中的巯基不被氧化,或不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失去作用。许多环境因素可产生自由基,维生素E可减少其毒性。维生素E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人体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受膳食中其他成分影响,影响因素一般可概括如下几方面。

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增多

多不饱和脂肪酸因含有较多易被氧化的双键,故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多,作为抗氧化剂的维生素E的需要量就增加。膳食中维生素E与PUFA的比值应为0.4~0.5。2.维生素C与维生素E的关系

维生素C与维生素E两者都有抗氧化作用,但维生素E为脂溶性,其防止生物膜的脂类过氧化作用更有效。两者有协同作用,给缺维生素E者补充维生素C可使血浆维生素E 水平升高,但不能减少脂类过氧化及红细胞溶血及其GSSG水平。维生素C可以节约维生素E,但大剂量维生素C作用与之相反,可以降低维生素E抗氧化能力,相应地提高维生素E需要量。维生素E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中,某些谷类、坚果类和绿叶莱中也含有一定数量;肉、奶油、乳蛋及鱼肝油中也存在。许多因素可影响食物中的维生素E含量,因而每一种食物都有相当大的含量变化或差异。例如奶中的α-生育酚的含量可相差5倍,它随着季节的变动而改变。天然的维生素E是不稳定的,在储存与烹调加工中可发生明显的破坏,植物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因加热而明显降低。

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在组织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即还原型抗坏血酸与脱氢抗坏血酸。这两种形式可以通过氧化还原互变,因而都具有生理活性。而脱氧抗坏血酸继续氧化或加水分解变成二酮古乐糖酸或其他氧化产物,则其维生素活性丧失。故一般所测的总维生素C只是指还原型抗坏血酸及脱氢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极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与低级醇类,水溶液易氧化,遇空气、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在有氧化酶及微量铜、铁等重金属离子存在下,可促进其氧化破坏进程。蒸煮蔬菜,尤其是在碱性条件下蒸煮时,抗坏血酸可被明显破坏。采取酸性处理、冷藏、隔氧等措施,则可使食品中维生素C的破坏延缓。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1.维生素C是还原剂

维生素C作为还原剂,在体内可使亚铁保持还原状态,增进其吸收、转移,以及在体内的储存;同时,还可使钙在肠道中不至于形成不溶性化合物,从而改善其吸收率。抗坏血酸还参与四氢叶酸的一碳单位转移和防止维生素A、E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维生素C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维生素C作为体内水溶性的抗氧化剂,可与脂溶性抗氧化剂协同作用,防止脂类过氧化。

2.维生素C与某些药物代谢的关系 维生素C与某些药物代谢的关系如下:①维生素C缺乏,可使肝微粒体酶的活力下降,其中以细胞色素还原酶的减少为最多,从而影响一些脂溶性药物经羟基化及去甲基化代谢后排出体外;②维生素C影响组胺的分解代谢,有去组胺的作用。组胺有一定扩张血管的作用,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③维生素C可以防止联苯胺、萘胺及亚硝酸盐的致癌作用;④维生素C的营养状况与芳香族氨基酸代谢有关。3.人严重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坏血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毛细血管脆性增强,牙龈和毛囊及其四周出血,重者还有皮下、肌肉和关节出血及血肿形成,粘膜部位也有出血现象,常有鼻嗫、月经过多以及便血等。4.其他功能

维生素C在体内常作为酶激活剂、物质还原剂,或参与激素合成等而发挥作用。维生素C是活化脯氨酸羟化酶和赖氨酸羟化酶的重要成分。羟脯氨酸与羟赖氨酸是胶原蛋白的重要成分,因此维生素C不足将影响胶原合成,造成创伤愈合延缓,微血管壁脆弱而产生不同程度出血。

维生素C可促进肝内胆固醇转变为能溶于水的胆酸盐而增加排出,降低血胆固醇的含量。

维生素C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人体每天究竟需要多少维生素C,有不同的看法。各个国家供给标准的差异也很大,从每日的20~200mg。据研究,人体维生素C每日摄入量10 mg可预防坏血病,这是最低需要量。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供给量,成人每日为60mg,少年男女为60mg,1~3岁分别为30mg、35mg及40mg,5~7岁为45mg,10岁为50mg,孕妇为80mg,乳母为100mg。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为新鲜蔬菜与水果。气候、日照量、植物的成熟程度、部位、储藏条件和储存时间等因素,均可影响食物中抗坏血酸的含量。植物中存在的氧化物可加速抗坏血酸的被破坏,如菠菜储存2天后,维生素C损失约2/3。烹调加工也可增加维生素C损失,中国的烹调方法,维生素C保存率在50%~70%。青菜、韭菜、塌棵菜、菠菜、柿子椒等深色蔬菜和花椰菜,以及柑橘、红果、釉子和枣等的抗坏血酸含量较高。野生的苋菜、刺梨、猕猴桃、酸枣等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

维生素B1(硫胺素)生理功能:

糖类代谢,是机体内整个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有关。若机体硫胺素不足,不仅丙酮酸不能继续代谢,而且还影响氨基酸、核酸和脂肪酸的合成代谢。此外,硫胺素尚可抑制胆碱酯酶,因此对于促进食欲、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等也有重要作用。

体内硫胺素的总量约有80%为TPP,约有10%为三磷酸硫胺素(thiamin triphosphate,TTP)。此外还有少量单磷酸硫胺素(thiamin monophos phate,TMP)和硫胺素。成人体内约有硫胺素25~30mg。以心脏、肝脏、肾脏和脑中的含量较高,总量的50%存于肌肉中。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硫胺素与整个物质和能量代谢关系密切,故它的需要量应与机体热能总摄入量成正比。一般都主张硫胺素的供给量应以4.18MJ(100OKcal)热能供给多少来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膳食中硫胺素含量每1000kcal<0.3mg即可出现脚气病。以0.5mg较为安全,可使组织硫胺素达到饱和。硫胺素的供给量标准都定为0.5mg/1000kcal。2000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1参考摄入量(DRIs。硫胺素摄入过量的毒性,未见报道,根据美国等国家的研究及国内治疗硫胺素缺乏的经验,中国营养学会认为硫胺素的UL值可定为50mg。维生素B1的食物来源

硫胺素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但含量随食物种类而异,且受收获、储藏、烹调等条件的影响。含量较丰富的有动物内脏(肝、心、肾)、瘦肉类、豆类、酵母、干果及硬果,以及不过度碾磨的粮谷类。蔬菜较水果含硫胺素稍多,但都不是膳食硫胺素的主要来源。其中芹菜叶及莴苣叶含量较为丰富,可以利用。谷类食物中,全粒谷物较富有硫胺素,杂粮的硫胺素也较多。碾成精度很高的谷类,可使其中的硫胺素损失80%以上,故在面粉中进行强化维生素B1处理,恢复其原有含量是有益的。维生素B1的营养状况的评价

评价人体硫胺素营养状况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尿中硫胺素的排出量测定

常用的存负荷试验,即以口服5mg(儿童减半)维生素B1后,4小时内排出维生素Bl>200µg者为正常,<100µg者为缺乏。也可测定空腹一次尿中硫胺素与肌酐含量,计算出硫胺素(µg)/ 肌酐之比值,并用它来评定维生素B1的营养状况。一般大规模调查时可以采用此法。2.红细胞转酮酶活力及TPP活化试验

血液中的维生素B1大多存在于红细胞内,部分以转酮醇酶的辅酶形式存在。因此,可借该酶的活力,早期灵敏地测知硫胺素的营养状况。硫胺素缺乏时,酶活力降低,TPP活力系数(activitycoefficient)增高。一般认为TPP活力系数<1.15为正常,>1.25为缺乏。

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2的生理功能

核黄素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以黄素辅酶参与体内多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担负转移电子和氢的载体,也是组成线粒体呼吸链的重要成员。脂肪酰辅酶A脱氢酶,L-氨基酸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NADH脱氢酶,硫氧蛋白还原酶等均属黄素酶。此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因此也是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成员。由于核黄素辅酶涉及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等,功能广泛,因此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

维生素B2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中国营养学会最近制定的膳食核黄素推荐摄入量(RNI),成人男性为1.4mg/d,女性为1.2 mg/d,孕妇和乳母为1.7 mg/d,11岁儿童不分男女为1.2 mg/d,14岁男童为1.5mg/d,女童为1.2mg/d,<7岁的儿童自0.4渐增至1.Omg/d。

维生素B2的食物来源

蛋、瘦肉、乳类是核黄素的主要食物来源。如果膳食结构中这些食物比例过低,则以谷类、豆类为重要来源。谷类食物的核黄素含量随加工与烹调方法而异。精白米中核黄素的留存量仅为糙米的59%,小麦标准粉的核黄素仅留下原有量的39%,精白粉中则更少。麦面制品加工中用碱可使所含的核黄素在加热时破坏。此外,淘米、煮面去汤均可使食物中的核黄素丢失。

叶酸

食物中的叶酸大多为多谷氨酸形式。在小肠上部由肠粘膜上皮细胞的γ-L-谷氨酸羧肽酶催化,水解成单谷氨酸叶酸后主动吸收。还原型叶酸易于吸收,因此GSH、维生素C叫有利于叶酸吸收。

肠壁、肝、骨髓等组织存在叶酸还原酶,在维生素C及NADPH参与下催化叶酸转变成四氢叶酸(THFA)。血清中的叶酸主要为N5-甲基THFA,大部分与白蛋白非特异结合运输,小部分由一种特异的糖蛋白结合运输。该糖蛋白分子量约40000,可能由中性粒细胞产生,并经肝、肾加工而成,叶酸饱和度通常约67%,对肠道中叶酸的吸收以及体内叶酸的分配、降解及排出存在调节作用。血中的N5-甲基THFA经耗能的载体转运机制进入骨髓、网状细胞、肝、脑脊液及肾小管细胞等。

叶酸由尿与胆汁排出。尿中主要为乙酰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亦有少量活性形式。

正常人体内储存的叶酸主要为多谷氨酸形式。储存量为5~10mg(11.3~22.6mmol),肝内约占50%,每天肝肠循环的叶酸约0.1mg,对维持血清叶酸水平有重要意义。叶酸的生理功能

THFA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一碳基团的载体,参与许多物质的合成代谢。1.嘌呤合成

体内自5-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嘌呤核苷酸,嘌呤的C2、C8均来源于THFA携带的一碳基团。2.胸腺嘧啶合成

由尿嘧啶合成胸腺嘧啶需由THFA携带一碳基团供给C5甲基。3.蛋氨酸循环

N5-甲基THFA供甲基使同型半胱氨酸再生成蛋氨酸,以提供肌酸、肾上腺素、胆碱等合成所需的甲基供体。叶酸缺乏也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丝氨酸与甘氨酸的相互转变

丝氨酸在THFA参与下,由羟甲基转移酶催化,生成甘氨酸及N5,N10甲烯THFA,反应可逆。

此外,组氨酸代谢生成谷氨酸及部分tRNA甲基化等均需有THFA参与;由于叶酸与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故它对于正常血细胞生成,组织修复有重要意义,并与神经系统功能及脂代谢有关。叶酸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生长发育期,细胞增殖合成代谢旺盛,因此小儿、孕妇及乳母的需要量增高。某些病理状况如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以及某些药物干扰叶酸吸收。饮酒使叶酸利用率显著降低,应注意补充。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叶酸参考摄入量,推荐14岁起至成年人摄入量(RNI)为400µ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18岁者为800µg/d,>18岁者为1000µg /d,孕妇为600µg/d,乳母为500μg/d。叶酸的食物来源

篇6:标准化基础复习题解答

一、概念与术语

1.对象:

在现实世界中,对象定义为:问题的概念和抽象的或具有明确边界和意义的事物;在数据世界中,对象定义为:一组数据以及施加于这组数据上的一组操作;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给对象作如下定义: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它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单元),一个对象是由一组属性和对这组属性进行操作的一组服务构成的。

2.持久对象:

生存期可以超越程序的执行时间而长期存在的对象称为持久对象。换句话说:一个对象在程序运行结束后仍继续存在,则称该对象是持久的。

2.主动对象:

主动对象是一组属性和一组操作(服务)的封装体,其中至少有一个操作不需要接收消息就能主动执行(称为主动服务)。

3.被动对象:

被动对象(Passive object)是指其内部的操作需要通过外部消息驱动才能执行的对象。可以看出被动对象必须工作在消息驱动环境中。

4.类:

定义1一组具有相同性质(属性和操作)的对象的抽象。

定义2类是对一组具有相同属性、操作、关系和语义的对象的描述。

定义3具有相同属性和容许操作的一组对象的一般描述称为类。

5.主动类:

主动类的对象至少拥有一个进程或线程,因此它能够自主执行(能够启动控制活动)。注意:主动类的对象所描述的元素的行为与其他元素的行为并发,这是它与一般类的唯一区别。

6.接口:

接口是描述一个类或构件的一个服务的操作集。因此,接口描述元素的外部可见行为。接口描述了一组操作的规格,而不是操作的实现。图形上,用一个带有名称的圆表示接口。

7.用况:

用况是对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将产生一个对特定的参与者有价值而且可观察的结果。用况用于对系统语境和系统需求建模。图形上,用一个包含名称的实线椭圆表示用况。

8.协作:

协作定义了一个交互,它是由一组共同工作以提供某协作行为的角色和其他元素构成的一个群体,这些协作行为大于所有元素的各自行为的综合。因此协作有结构、行为和维度。图形上,用一个仅包含名称(协作名)的虚线椭圆表示协作。

9.构件:

构件是系统中物理的、可替代的部件,它遵循且提供一组接口的实现。构件是物理的、可替代的部件。

10.节点:

节点也是物理的,是在系统运行时存在的物理元素,它表示了一种可计算的资源,通常至少有一些记忆能力和处理能力。

11.一般类 /12.特殊类:

如果类A具有类B的全部属性和服务,而且具有自己特有的某些属性和服务,则类A叫做类B的特殊类,类B叫做的类A的一般类。两者之间的关系称为“泛化”。可以看出一般

类具有父类的特征,而特殊类具有子类的特征,特殊类可以共享一般类的性质。

13.关联(关系)

关联是对象之间连接(链)的抽象,用来描述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

14.关联类:

关联类是一种具有关联特性和类特性的建模元素,可以将关联类看成是具有类特性的关联,或是具有关联特性的类。

15.依赖(关系):

依赖是两个事物之间的一种语义关系,其中一个事物(独立事物)的改变会影响另一事物(依赖事物)的语义。

16.泛化(关系):

泛化是事物(类)之间的一种一般/特殊关系,也即一般事物(一般类)和特殊事物(特殊类)之间的关系。

17.实现(关系):

是类元之间的语义关系。

18.链和链属性:

关联或相互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类的对象实例之间的实际的或概括上的联系,称为“链”;

19.聚合:

聚合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整体/部分”关系,“整体”事物是一个较大的事物,它是由多个“部分”事物(较小的事物)组成的。

20.问题域:

问题域是指特定应用系统的应用领域,即在现实世界中由该系统进行处理的业务范围。

21.系统责任:

系统责任是指系统应该具备的职能,通俗地讲,即系统除能做什么之外,还应该作些什么。

22.消息:

在面向对象语境中,消息定义为向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要求对象执行它其中的一个操作的请求)。

23.交互:

交互是发生在对象之间或对象内部的消息传递行为,它由在特定语境中共同完成一定任务的一组对象之间交换的消息组成。

24.事件:

25.事件流:

26.状态:

27.状态机:

状态机描述了一个对象或一个交互的生命内响应事件所经历的状态序列,即描述其状态变迁。

28.封装:

封装是对拥有结构和行为的一个抽象(对象)的元素进行划分的过程,封装完成抽象的契约接口和对象实施的分离。

29.继承:

特殊类拥有一般类的全部属性和服务(操作),称作特殊类对一般类的继承。多态:

同一属性或操作在一般类和各个特殊类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31.抽象:

即指通过思考进行分离的行为(CED).思考就是对事物性质进行观察与分析,而分离则是对分析结果中的一些细节的剥离,从而得到事物的最基本的性质。

32.角色:

角色是关联中(靠近它的)一端的类对另一端的类呈现的职责,可以说角色是关联的作用者。

33.限定词(修饰关联)

限定词是关联的一个特定的属性(而不是工作台或工件的属性,其实该属性与工作台及工件都有关,是使二者发生关联的数据之一),它的值划分了通过一个关联与一个对象相关的对象集。

34.UML的规则(命名、范围、可见性等):

1)命名:给事物、关系和图等建模元素命名。

2)范围:给一个名称以特定含义的语境。

3)可见性:表示元素的名称如何被其他元素看到和使用。

4)完整性:保证事物正确、一致地相互联系,体现事物之间的合理性和一致性。5)执行:运行或模拟动态模型的含义是什么。

35.UML的公共机制(详述、修饰、扩展机制(构造型、标记值、约束)):

1)详述:详述是对UML图形符号的补充,对图形表示法的每一部分(图形符号)都可以附上一个详述,该详述提供了对构造块的语法和语义的文字叙述。

2)修饰:修饰是附加到元素的基本表示法上的文字或图形项,用于对元素规格说明的细节进行可视化。

3)通用划分:方法一:对类和对象的划分;方法二:接口和实现的分离。

4)扩展机制 :三种机制来扩展语言的语法和语义,分别是:构造型(表示新的建模元素)、标记值(表示新的额建模元素属性)和约束(表示新的建模元素语言)。

二、思考题

1.为什么应用对象技术可以改变软件制造(生产)方式?

2.试述建模的重要性,为什么建模可以降低系统实现的复杂度。

3.为什么面向对象方法能较好地管理复杂性并增强伸缩性。

4.何谓“软件复用”,为什么说面向对象技术对“软件复用”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支持?

5.“用况驱动的、迭代式的、增量”的开发方法的要点、优点、时间盒。

6.UML的三大建模元素(事物、关系、图)、各种结构事物的定义和用途。

7.“计划和细化”阶段的主要工作和主要活动。

8.“构造阶段”的主要工作和主要活动。

9.面向对象有哪些要素?为什么说“封装”是其最重要的要素?

10.何谓链属性,试述链属性不应置入关联两端的某一对象类中作为其属性的理由,请举例说明之。

11.系统分析阶段如何识别类和排除虚假类?(分别简述语法分析法和现实分析法的要点)。

12.系统分析阶段如何识别关联和排除虚假关联?(分别简述语法分析法和现实分析法的要点)。

13.简述描述类的基本特征(名称、属性等)并举例说明之。

14.软件维护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为什么说每一次维护可能又是一个较小的应用开发过程?

15.为什么“继承”可以简化对问题的认识?

16.面向对象系统中通常存在着持久对象、主动对象、和被动对象等三种对象,给出这三种对象的定义,并举例说明之。

17.解释“多态性”的基本含义,为什么“多态性”的实际应用必须建立在类的一般化层次结构上?

18.列举引起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面向对象方法如何应对需求的不断变化?

19.何谓“多态性”,试举例说明“多态性”的应用。

20.简述软件维护的主要工作,并说明其重要性。

三、设计部分

1.根据给定的领域和场景写出问题陈述、建立用况模型,针对指定的用况,写出事件流。

2.设计为词汇建模的类图、为数据库建模的类图、为简单协作建模的类图。

3.按时间顺序对控制流建模型的步骤,以指定用况作为交互语境设计顺序图。

4.按对象组织对控制流建模型的步骤,以指定用况作为交互语境设计协作图。

上一篇:感人至深的父爱好词好句下一篇:私人宴会的邀请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