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基础标准体系

2022-07-17

第一篇:通用基础标准体系

通用航空法规体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近年来,大陆出台了一系列通用航空市场准入、运行标准以及外商投资通用航空业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大陆现行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

大陆法律

大陆通用航空活动政策和管理的法律依据是民航法,1996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民航法设定了通用航空的定义以及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条件,明确提出保障飞行安全,保护用户、地面第三人以及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暂行规定》(国发〔1986〕2号)于1986年1月8日由国务院发布。该规定首次将“专业航空”更名为“通用航空”,明确了通用航空行业管理机构、从事通用航空活动需履行的报批手续、从事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的审批管理程序、要求等等。在民航法出台之前,该规定为通用航空行业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到目前为止,该规定仍作为实施通用航空企业赴境外开展经营活动的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第371号令),2003年1月10日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2003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是管理大陆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基本依据,规范了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向当地飞行管制部门提出飞行计划申请的程序、时限要求;明确了在大陆范围内进行的一些特殊飞行活动,所需履行的报批手续和文件要求;并对升放和系留气球做出了具体要求。

民航规章

目前涉及到通用航空的民航规章共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经济管理和安全运行管理的内容。

其中经济管理的规章包括:

《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76号)。该规章规范了行业管理部门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行为,规定了设立通用航空企业的条件、经营项

目、申报文件要求、审批程序、时限等。该项行政许可由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实施。

《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管理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30号)。该规定规范了行政管理部门对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的行政许可行为,规定了申请登记的条件、内容、文件要求、登记程序、时限等。该项行政许可由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实施。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10号)以及《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民航总局令第139号)、《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

(二)》(民航总局令第174号)等民航规章,规定了境外资本投资民用航空包括通用航空的具体条件、要求及审批程序等。

安全运行规章的包括:

通用航空运行审定类: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

《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35)

上述规章对通用航空所涉及的一般运行、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行的合格审定标准进行了规范。

专业机构审定类: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审定规则》(CCAR-141)

《飞行训练中心合格审定规则》(CCAR-142)

《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CCAR-145)

上述规章明确了对飞行训练机构、飞行驾驶执照培训机构以及维修单位的审定标准。

专业人员执照、资质审定类: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R1) 《民用航空器领航员、飞行机械员、飞行通信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3FS)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1)

《民用航空飞行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FS-R1)

《民用航空航行情报人员岗位培训管理规定》(CCAR-65TM-TV)

《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TM-III-R2)。

上述规章明确了对申请专业人员执照、资质的具体条件和要求。

通用航空作业标准

为保证通用航空作业质量,引导和规范通用航空企业开展作业项目,自1986年以来,大陆先后发布了下列通用航空的标准:

标准包括: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GB/T(15162-1994)、

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 (15661-1995)、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等级 GB(14648-1993)、航空摄影产品注记、包装规范GB/T (16176-1996)、通用航空机场设备设施GB/T (17836-1999)、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MH/T (1009-2000)、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 (6962-1986)等。

民航行业标准包括:航空摄影技术术语MH/T (0009-1996)、农业航空技术术语MH/T (0017-1998)、农业航空作业质量技术指标MH/T (1002-1995)、农业航空作业事故等级MH/T (1003-1996)、彩红外航空摄影影像质量控制MH/T (1004-1996)、民用航空摄影测量用航空摄影仪的技术要求

MH/T (1005-1996)、航空摄影仪的检测技术规范MH/T (1006-1996)、飞机喷施设备性能技术指标MH/T (1008-1997)、航空物探飞行技术规范MH/T (1010-2000)等。

第二篇: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ISO9000标准对照表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理论说明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过程方法(给出了质量管理

体系模式) ISO9001:2000标准主要条款 1.1/ 5.2/ 5.3/ 5.4.1/ 7.1/ 7.2.1/ 7.2.3/ 7.3/ 7.5/ 8.2.1/ 8.4/ 5.1/ 5.3/ 5.4/ 5.5/ 5.6/ 6.2.2等 5.5.1/ 6.2/ 8.2.2等 0.2/ 4/ 5/ 6/ 7/ 8等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给出了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步骤)

质量管理体系理论说明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持续改进(给出了原则、方法和步骤)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统计技术的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0.1/ 4.1/ 7.1等

4.1/ 5.1/ 5.3/ 5.4/ 6.1/ 6.2.2/ 7.1/ 7.3.1/ 7.5/ 8.1/ 8.2/ 8.4/ 8.5等 4.2.4/ 5.3/ 5.4.2/ 7.1/ 7.2.3/ 7.3.1/ 7.5.1/ 8.1/ 8.2.2/ 8.4等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

利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7.4.1/ 7.4.2/ 7.4.3/ 8.4等 0.1等 4.2等 0.4等

第三篇:通用知识(税收执法基础知识)

安徽省国税系统全员岗位练兵大纲及操作实例

通用知识(税收执法基础知识)

一、法理基础

(一)法的基本范畴 ◆能力要求

了解法的起源,各种历史类型法律的特征,掌握法律的本质、法律的特征、法律的概念。 ◆ 主要知识点 1.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及其体系。 2.法的本质

法是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的作用

法通过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等方式规范人的行为。 4.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四个构成要件: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事实。 ◆ 参考资料

《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二)法的体系 ◆能力要求

了解法系的概念和法系的分类。 ◆ 主要知识点 1.法律规范

(1)法律规范的结构;(2)法律规范的分类。 2.法的部门体系

(1)宪法;(2)行政法;(3)民商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7)诉讼法;(8)军事法。 3.法的效力体系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部门规章;(6)政府规章;(7)有关国家条约。 4.法的历史体系

(1)大陆法系;(2)英美法系。 5.其他分类形式

(1)实体法和程序法;(2)公法和私法。 ◆ 参考资料

《法理学》(出版社不限)

(三)法的创制 ◆能力要求 了解法律制定的原则,掌握立法权限和制定程序。 ◆ 主要知识点 1.立法权限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制定法律。

国务院的立法权限:(1)制定行政法规;(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委托的授权立法事项。

国务院职能部门的立法权限:制定部门规章。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人民政府的立法权限: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2.立法程序

法律的制定程序:(1)法律案的提出;(2)法律案的审议;(3)法律案的通过;(4)法律案的公布。

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的制定程序: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

地方法规的制定程序:提案、审议、表决、报批、公布。 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参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规定。 ◆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立法技术规范》

(四)法的适用 ◆能力要求

了解法的适用的概念和原则,理解法的适用的模式,掌握法的适用的具体规则。 ◆ 主要知识点

1.法的适用的概念和原则

概念:法的适用是指各种国家机关和国家授权单位按照法律规定运用国家权力,将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人或其他组织,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专门活动。

原则:(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3)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 2.法的适用的模式

(1)调查分析事实;(2)选择适用的法律规范;(3)对事实的认定和法律规范的选择做出确切解释;(4)作出法律决定;(5)送达法律文书;(6)执行法律文书;(7)监督检查。 3.法的适用的具体规则

(1)新法和旧法的适用规则;(2)上位法和下位法适用规则;(3)一般法和特殊法适用规则。 ◆ 参考资料

《法理学》(出版社不限)

二、行政法基础

(一)税务行政法律关系 ◆能力要求 了解税务行政法律关系的涵义,掌握税务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 主要知识点

1.税务行政法律关系的涵义

由税法设定并受税法规范和调整的税务机关与其行政相对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 2.税务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税务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税务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税务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 参考资料

《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二)税务行政行为 ◆能力要求

了解税务行政行为的种类,掌握税务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 ◆ 主要知识点 1.税务行政行为的特征

法律的执行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公定性、一定的自由裁量性、强制性。 2.税务行政行为的种类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 3.税务行政行为的要件

(1)税务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2)税务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税务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 参考资料

《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三、税务行政许可 ◆能力要求

掌握税务行政许可的种类和税务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 主要知识点

1. 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特征:(1)依申请的行政行为;(2)要式行政行为;(3)授益性行政行为;(4)有特定的审查批准程序。 2. 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便民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税务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自主实施、授权实施、委托实施 4.税务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1)税务行政许可事项的公示;(2)税务行政许可的申请;(3)税务行政许可的受理;(4)税务行政许可的审查;(5)税务行政许可的决定;(6)税务行政许可的变更和延续。 5.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1)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2)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时候监督。

◆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四、税务行政处罚

(一)税务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种类 ◆能力要求

了解税务行政处罚的概念和原则,掌握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权限。 ◆ 主要知识点 1.税务行政处罚的概念 行政处罚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相对人,依法给予法律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

(1)处罚法定原则;(2)处罚公正公开原则;(3)过罚相当原则;(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5)监督、制约原则。 3.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1)罚款;(2)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违法财物;(3)暂时停止办理出口退税。 ◆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二)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 ◆能力要求

掌握税务行政处罚的管辖和各类税务行政处罚程序。 ◆ 主要知识点

1.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和处罚相对人

税务行政处罚主体:(1)行政机关;(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税务行政处罚相对人: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2.税务行政处罚的管辖

(1)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2)共同管辖和制定管辖;(3)移送管辖。

3.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

(1)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2)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3)税务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 4.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

(1)当场收缴罚款;(2)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代为收缴罚款;(3)税务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 ◆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五、税务行政强制

(一)行政强制的一般规定 ◆能力要求

了解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和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掌握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限。 ◆ 主要知识点 1.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

(1)先行告诫原则;(2)合法性原则;(3)适当性原则;(4)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5)救济原则。 2.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3)扣押财物;(4)冻结存款、汇款;(5)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3.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限

(1)法律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2)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当由法律设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以及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4)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二)税收保障措施和税务行政强制执行 ◆能力要求

掌握各类税收保障措施的适用情形及执法程序。 ◆ 主要知识点 1. 税收保障措施

(1)税收保全;(2)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3)税收优先权;(4)纳税担保;(5)税收代位权。 2. 税务行政强制执行

(1)税务机关自行强制执行;(2)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

六、税务行政执法证据 ◆能力要求

了解证据的特点和分类,熟练掌握税务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取证方法和技巧。 ◆ 主要知识点 1.证据的特点

证据的真实性、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合法性。 2.证据的分类

(1)法定分类: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现场笔录。

(2)学理分类: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本证和反证。 3.证据的审查和事实认定

(1)证据的合法性审查;(2)证据的证明效力审查;(3)税务行政案件中证明标准的把握。 ◆ 参考资料

《法理学》(出版社不限) 《证据法学》(出版社不限)

七、税收法律责任

(一)税收法律责任概述 ◆能力要求

了解税收法律责任的构成以及种类。 ◆ 主要知识点 1.税收法律责任的构成

(1)税收法律责任的主体;(2)税收违法行为;(3)产生危害税收秩序的事实;(4)因果关系。 2.税收法律责任的种类

(1)税收行政法律责任;(2)税收刑事法律责任。 ◆ 参考资料

《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二)税收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能力要求

掌握各类涉税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强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 ◆ 主要知识点

1. 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1)违反纳税申报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2)偷税行为及其法律责任;(3)逃避缴纳欠税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4)骗取出口退税行为及其法律责任;(5)抗税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2.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税收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1)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行为行为及其法律责任;(2)滥用职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3)受贿行为及其法律责任;(4)打击报复行为及其法律责任;(5)其他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三)涉税犯罪案件的移送 ◆能力要求

掌握各类涉税案件移送的标准和程序。 ◆ 主要知识点 1.案件移送的概念

涉税犯罪案件移送,是指税务行政执法机关在查处涉税违法案件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求刑事责任的,而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的行为。 2.案件移送的标准

(1)偷税案件移送标准;(2)抗税案件移送标准;(3)逃避追缴欠税案件移送标准;(4)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移送标准;(5)发票类案件移送标准。 3.案件移送的程序

(1)移送主体是办案税务机关;(2)按属地原则,向同级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移送;(3)成立专案组;(4)案件移送报审;(5)抄送及附送资料;(6)办理案件正式移交手续;(7)其他处理。 ◆ 参考资料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

岗位练兵通用知识(税收基础知识)大纲

一、税收的概念及形式特征 ◆能力要求

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税收的特征。 ◆ 主要知识点 1.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法定标准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2.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2)固定性;(3)无偿性。 3.税收的本质

(1)政府干预经济的成本表现;(2)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体现。 ◆ 参考资料

《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二、税收的基本原则 ◆能力要求

掌握税收的基本原则。 ◆ 主要知识点 1.税收财政原则

(1)收入充裕;(2)收入弹性;(3)收入适度。 2.税收公平原则

(1)普遍征税;(2)平等课征;(3)量能课税。 3.税收效率原则

(1)税收行政效率;(2)税收经济效率。 4.税收法治原则

(1)坚持纳税人权利本位主义;(2)坚持税收法定主义;(3)坚持税收司法主义。 ◆ 参考资料

《法律基础知识〃税务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三、税收的职能 ◆能力要求

了解税收的主要职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税收的本质。 ◆ 主要知识点 1.组织收入职能

(1)从价税;(2)从量税;(3)从价兼从量税。 2.宏观调控职能

(1)税收调控的目标;(2)税收调控的手段;(3)税收调控的机制。

3.税收的监督管理职能

税收政策体现着国家的意志,税收制度是纳税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准绳,它约束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使之符合国家的政治要求。因此,税收成为国家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的强有力工具。 ◆ 参考资料

《税收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四、税收的分类 ◆能力要求

了解各种形式的税收分类,掌握各类型税收的特点。 ◆ 主要知识点 1.按计税依据分类

(1)从价税;(2)从量税;(3)从量兼从价的复合税。 2.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1)价内税;(2)价外税。 3.按税收收入的归属分类

(1)中央税;(2)地方税;(3)共享税。 4.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1)直接税;(2)间接税。 5.按课税对象分类

(1)流转税;(2)所得税;(3)财产税;(4)行为税;(5)资源税;(6)特定目的税;(7)关税。 ◆ 参考资料

《税收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五、税法的构成要素 ◆能力要求

总体了解税法的构成要素,重点掌握各税种的税制构成要素。

◆ 主要知识点 1.纳税主体

对国家负有直接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分为自然人和法人。 2.征税对象

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3. 税率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1)比例税率;(2)累进税率;(3)定额税率。 4.纳税环节

是指商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纳税解决的就是在整个商品流通过程中征几道税以及在哪个环节征税的问题。 5. 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纳税期限是衡量征纳双方是否按时行使征税权力和履行纳税义务的尺度。 6.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指缴纳税款的场所。一般为纳税人的住所地,也有规定在营业地、财产所在地或特定行为发生地。纳税地点关系到税收管辖权是否便利纳税等问题,在税法中明确规定纳税地点有助于防止漏征或重复征税。 7.税收优惠

是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的一种免除规定,它包括减免税、税收抵免等多种形式,其实质内容就是免除纳税人依法应当履行的纳税义务中的一部分。 8.法律责任

税收法律责任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税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税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经济责任,包括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等;二是行政责任,包括吊销税务登记证、罚款等;三是刑事责任,对违法税法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 参考资料

《税收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第四篇:煤矿通用标准

班前准备通用标准

第一节班前会

1、基本要求

1.1每个上岗干部职工,都应按时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要点:不参加班前会者不准上岗。

1.2值班队干、跟班队干、当班班组长要认真组织好班前会。

2、班前会内容

2.1认真及时传达上级的有关指示、指令和有关规定要求。

2.2认真传达上一班的安全生产作业情况和作业现场情况。

2.3认真安排本班的安全生产计划、要求和班前准备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2.4掌握本班上岗职工的身体和情绪状况。

安全要点:⑴身体欠佳精神不振者不准下井。⑵酒后不准下井。

2.5检查职工持证上岗情况。

2.6安排工作中的动态安全联保互保工作。

2.7安排携带本班所需的配件和工具。

第二节班前准备

1、更衣

1.1按规定佩带好劳动保护用品。

1.2井上工:长发挽入帽内,不穿拖鞋或高跟鞋上岗。

2、携带

2.1携带好随身作业工具,保证行动安全方便。

2.2井下工领取矿灯和自救器时,要检查是否齐全完好,性能可靠。

安全要点:有问题的要及时更换。

2.4携带便携式瓦检仪的人员,要携带完好、准确的便携式瓦检仪上岗。

2.5需办理有关工作票和入井证的,应提前办好,并注意随身携带。

2.6所有岗位人员必须携带安全工作资格证,无证不准上岗。

2.7高空作业人员,应检查和携带合格的保险带。

第三节入井

1、检身

1.1入井人员下井时必须接受检身,吹测酒仪考勤。

1.2入井人员必须遵守侯车和乘车制度,服从管理人员指挥。

1.3不准在井口周围20米范围内抽烟,有明火存在。

1.4不得在井口钢丝绳附近逗留、嬉戏。

2乘车

2.1乘坐架空乘人装置按秩序排队乘车不得拥挤抢座。

2.2乘客所携带物件以下影响架空乘人装置行动为宜,重量不超过15kg,长度不超过1.5m,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3乘坐间距不得小于15m。

2.4乘坐人员要按标准姿势乘坐,不得侧坐、站立、摆动吊椅,用脚蹬地,而且乘坐人员必须精力集中,目视前方,随时注意运行情况,遇有掉道或其它问题应时下车,并要及时提醒后方乘坐人员。

2.4.1乘坐人员乘坐吊椅前应检查吊椅的完好情况,严禁乘坐不完好的吊椅,且一把吊椅只能乘坐一人。

2.5携带雷管、炸药等易燃易爆物件时,乘坐间距不得小于20m,且必须与其他乘员分批运送(在当班其他乘员运送完毕后再运送)。

第四节井下行走

1、在运输大巷行走

1.1要严格执行矿井大巷运输管理制度。

安全要点:在横跨大巷、交叉口、弯道时必须“一停、二看、三通过”。

2、在采区巷道行走

2.1严格认真执行矿上的巷道行走规定,坚持“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2.2进出工作面,应尽可能走皮带运输巷,严格禁止在皮带或溜子上行走、扒乘。横跨时,必须由人行过桥通过。

安全要点:皮带运输机和刮板输送机不论是否开动,都不准在上面行走或跨越。

2.3跨越钢丝绳时要小心谨慎,无论何时都不准骑着钢丝绳行走,通过弯道,要走钢丝绳外侧。

2.4通过弯道、交叉口、风口等时,都应一停、二看、三通过,随时注意来往车辆。

2.5在巷道行走要注意力集中,随时注意路面和巷道支护情况。

2.6在采区巷道行走,通过一道风门后,必须随手关闭,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

3、携带物品行走

3.1携带长件器具行走,要注意力集中,避免碰伤人或电灯线等,尤其不能碰触架空线。

3.2多人扛抬设备或物料行走,要事先与有关人员联系取得同意后,停车再行人,扛抬行走要协调配合,相互照应,安全抬运。

3.3携带火工品行走人员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工种《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要求认真执行,保持一定的间距,中途不准逗留。

4、在采掘工作面行走

4.1在采掘工作面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支护情况,并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4.2采掘工作面行走要走工作面的人行道,不准在溜子道内行走,严禁在支护不全或顶帮有问题的地方站立或休息。

4.3班中餐时,要先关闭生产设备,到指定地点或安全地点就餐。

4.4不准随意骑跨越皮带、溜子等运输设备。应走行人过桥或打招呼停机后再过。如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要有相应措施。

4.5不准随意进入无支护的煤墙,如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要有相应措施。

4.6不准在工作面相互打闹嬉戏,也不准钻进老塘作业、休息,更不准在井下睡觉。

4.7采掘工作面因故停风,要自动停下工作,并在班组长的指挥下及时、有序撤离工作面。

5、其它井下行走要求

5.1所有下井职工,都应熟悉行走路线,熟悉本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巷标志等。

5.2井下人员行走应有序的结伴而行,并不要乱动沿途设备,爱护各类设施。

5.3通过设有挡车栏、挡车门的地方,打开通过后要随手关闭。

5.4已设置栅栏和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巷道,严禁擅自进入。

5.5通过个别风压较大的风门时,应先打开卸压孔卸压,两人以上合作打开风门,等人员都通过后及时关闭风门,并同时关上卸压孔。

5.6从有人工作的立体交叉巷道上面通过时,要先联系再通过。

5.7行进中接近放炮警戒区域时,必须停止行进,听从警戒人员的指挥。

5.8沿途如发现支护设施有问题或设备电缆有明火失爆、以及有特殊烟雾和透水预兆等异常情况,都应及时向矿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并采取力所能及的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做好自我保护。

5.9无论乘车或行走时,非紧急情况,不准任何人随意乱发各种紧急信号。

5.10井下职工班中及班后乘车、行走等,都必须严格执行本《通用标准》的有关要求。

第五节自救互救

1、井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1.1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的方向卧倒,脸朝下(有水沟的地方要卧倒在水沟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盖住身体裸露部位)。

1.2爆炸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

1.3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并辨别方向。

1.4沿避灾路线,逆着风流方向走,尽快进入新鲜风流,离开灾区。

2、井下火灾事故

2.1救火:⑴马上切断电源。⑵用灭火器进行灭火。⑶向调度室汇报。

2.2撤退:⑴马上带好自救器。⑵位于进风侧时要沿火焰相反方向撤离;位于回风侧时,顺风撤离。

3、井下水灾事故

3.1位于透水点上方,沿上山方向撤离。

3.2位于透水点下方,拽住管路等物体闯过水头迅速撤离。

3.3撤离通路被水隔断:①要迅速寻找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点躲避。②发出呼救信号,间断地敲打铁器或煤墙等。

3.4老空、老窖透水,必须迅速佩戴自救器或湿毛巾掩住口鼻,尽快撤离。

第六节创伤急救

1、止血

1.1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或止血带结扎出血点上方(近心端)。安全要点: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代替止血带。

1.2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

2、骨折

2.1肢体骨折: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等将骨折处固定,避免部位移动。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安全要点:严禁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2.2腰椎骨折: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四肢一同进行固定。

2.3颈椎损伤: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保证颈部固定不动。安全要点:严禁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

3、颅脑外伤

3.1将伤员置于平卧位,保持气道畅通。安全要点:耳鼻有液体流出时,切勿堵塞,避免引起颅内感染。

3.2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或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4、不明损伤4.1立即护送到抢救地点。4.2迅速向调度汇报。

5、搬运伤员

5.1腰椎、盆骨、胸外伤员,⑴将担架放在伤员的一侧。安全要点:对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先复苏,后搬运;创口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骨折伤员先固定,再移到担架上。胸外伤员呼吸困难时要取半坐位。⑵搬运者的双手同时插入伤员头部、肩背部及腰部、臀部、下肢的下方。⑶动作一致将伤员托起,平放在担架上或硬木板上。

5.2颈椎骨折伤员:⑴有一人专门固定头部,严格防止左右扭动。⑵其他人分别托住肩、腰、背、臀部及两下肢。⑶动作一致将伤员放在担架上,用两件衣服卷成枕状物。塞在伤员头部两侧。

5.3行走:⑴担架运送时,伤员头部在后,便于后面护送人员观察。⑵行走时要保持平稳。

第七节触电急救

1、脱离电源

1.1迅速切断电源。安全要点:严禁触及带电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裸露身躯。

1.2用相应电压等级绝缘工具(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低压触电也可使用干燥的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安全要点:距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线的断点周围10m内不能盲目进入。必须在断电后或确认无电时才能去施救。

2、心肺复苏

2.1如发现触电者意识不清,立即将触电者仰面平放在地上。安全要点: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2.2口对口呼吸:奖一只手置于伤者颈部将其颈部托住,另一只手掌置于伤者额部加压使其头后仰,使气道畅通,同时将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翼,深吸一口气,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吹1-1.5s),如触电者牙关紧闭,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安全要点:两次吹气后试测颈

动脉仍无博动,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2.3胸前拳击:右手握拳,拳心向上,从距胸壁上方20-30cm高处,用中等力量快速猛击胸骨中、下1/3交界处1-2次,立即触诊颈动脉。安全要点:如无颈动脉博动,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2.4胸外按压。⑴伤员仰卧硬板,如无此条件也可使伤员直接仰卧于地上,抢救者立或跪于伤者一侧,将一手掌置于伤员胸骨下1/3处,使掌宽与胸骨长轴平行,另一手掌叠加其上,双臂伸直,上身前倾,依靠抢救者的体重,肘及臂有节奏地垂直按压胸骨。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不宜过猛,每次按压以胸骨下陷3~5cm为宜,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恢复原位。⑵操作频率。按压时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要同时进行,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起2次,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两次吹气应在5~6s内完成。

3、通知专业医务人员

3.1在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同时,迅速采用各种方式通知专业医务人员到场。安全要点: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不得随意放弃抢救。

第八节消防抢救

1、电器着火

1.1迅速切断电源。安全要点:尽快向调度汇报。

1.2将干粉灭火器上下翻到数次,一手握住喷嘴,另一手向上拉起圈环,握住提柄提起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灭火。

2、非电器着火

2.1将泡沫灭火器颠倒,拉起圈环,握住提柄,提出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扑救。安全要点:尽快向调度汇报。严禁扑救电气。碱金属以及醇、酮、酯类易燃液体火灾。

第九节自救器操作

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

1.1佩戴

1.1.1正常携带自救器时应腰带穿自救器腰环,背带斜挎在肩。

1.1.2使用时首先应将佩戴的自救器移至身体的正前面。

1.1.3拉开自救器上端的扳手并抛掉上盖。

1.1.4展开气囊,注意气囊不能扭折。

1.1.5把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应放在唇和下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使之具有可靠的气密性。

1.1.6逆时针转动氧气开关手轮,打开氧气瓶开关(必须完全打开),用手指按动补气压板,使气囊迅速鼓起。

1.1.7把鼻夹弹簧扳开,将鼻垫准确的夹住鼻孔,用嘴呼吸。使用时如果看见气囊在呼完气后仍不太鼓或吸气有憋气感时,应及时手动补气,直到气囊鼓起;也可用力吸气,气囊吸瘪后,补气压板压迫补气杆,也会自动补气。

1.1.8撤离灾区。

1.2、使用。

1.2.1撤离时,要匀速快步行走,保持均匀,当感到呼吸困难时,可放慢行走速度。

1.2.1.1在使用过程中要养成经常观察压力表的习惯,以掌握耗氧情况及撤离灾区时间。

1.2.1.2严禁开启,磕碰及坐压自救器。

1.2.1.3使用时保持沉着,在呼吸和吸气时都要慢而深(即深呼吸)。口与自救器的距离不能过近,以免气囊内的呼气软管打折,呼吸阻力增加。

1.2.1.4使自救器处在最佳状态。在使用过程的中后期,清净罐的温度略有上升是正常的,不必紧张。

1.2.1.5使用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利器刺伤、划伤气囊。

1.2.1.6在未到达安全地点时不要摘下自救器。

1.2.1.7严禁狂奔乱跑。

1.2.2行进中只能用嘴呼吸,防止碰掉鼻夹后用鼻孔吸气引起中毒。

第五篇:论文格式通用标准

论文格式对比论文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从某种程序上来说反映一个人的治学态度,本站从众多的论文格式中整理出一个似乎符合国际标准的论文格式通用标准,以供借鉴。

一、论文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字数不超过5000字。

二、论文应完整而扼要,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不能缺少,正文要有“结论”部分。请用计算机排印。如稿件内容不清或文章篇幅超长等原因,编辑有权删改。

三、论文结构请按下列顺序,下列各项不可缺少。

1、论文编号(第一行):A: 农、林、牧业; B: 地球科学;C: 医药卫生。左起顶格排。

2、大标题(第二行):三黑字体,居中排。

3、姓名(第三行):小三楷字体,居中排。

4、作者单位或通信地址(第四行):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排,用小三楷字体。

5、关键词。需列出4个关键词,小三楷字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13745-92,请登录查询)。

6、正文。五号宋体。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下表:

标题体例

标题级别

字体字号

格 式

说 明

一级标题

三号标宋

居中

题目

二级标题

四号黑体

居中,单占行

汉字加顿号,如“

一、”

三级标题

四号仿宋体

左空2字,单占行

汉字加括号,如“

(一)”

四级标题

五号黑体

左空2字,单占行

阿拉伯数字加下圆点,如“1.”

五级标题

五号宋体

左空2字,右空1字,接排正文

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如“(1)”允许用于无标题段落

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内 容

字体字号

格 式

说 明

图题

小五号宋体

排图下,居中,单占行

图号按流水排序,如“图1” “图2”

图注

六号宋体

排图题下,居中,接排,末行左右居中

序号按流水排序,如“1.”;“2.”

表题

小五黑体

排表上,居中,可在斜杠后接排计量单位,组合单位需加括号

如“表2几种发动机的最大功率/kW”“表5几种车辆的速度/(km/h)”表序号按流水排序,如“表1”、“表2”

表栏头

六号宋体

各栏居中,计量单位格式同上

图文/表文

六号宋体

表文首行前空1字,段中可用标点,段后不用标点

7、参考文献。文章必须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4字用五黑居中。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A、著作: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年月,页码(如有两个以上作者,作者间用逗号分开)

B、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

8、作者简介。请在参考文献之后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请用五黑字体左起顶格排,后空一格,接排。作者简介在100字以内,包括姓名、有无参加全国性学会及其名称、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号、工作单位、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

9、本人签名。在保证论文内容真实、客观的基础上本人签名。

四、论文文字和格式务必符合本通知要求,否则,将会影响文章的收录。

上一篇:体育明星价值分析下一篇:庭院改造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