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联社机关管理规定

2024-05-11

××农村信用联社机关管理规定(精选6篇)

篇1:××农村信用联社机关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联社机关建设,增强机关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自我管理约束能力,努力塑造“优质、高效、文明、清正”的机关形象,推动××农村信用合作事业稳定、健康发展,特制定联社机关管理规定。

一、机关日常管理制度

1、上下班制度。

机关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联社规定的上、下班时间,不准无故迟到、早退。工作时间内不准在办公室大声喧哗、开玩笑、搞娱乐活动、干私事。分管主任要经常加强检查、监督、教育。

2、请、销假制度。

机关工作人员离开工作岗位必须事先请假,并填写请假条,交人事科存档。副主任请假经主任批准;科长请假在二天以内由分管副主任批准,超过二天的经分管副主任同意后报主任批准;如果工作人员不经请假又无故不到岗的,每发现一次扣发三天的工资。请事假累计超过14个工作日的,将扣除节假日补助。联社成立机关考勤小组对机关人员上下班进行不定期检查,考勤结果由人事教育科汇总落实。

3、学习、会议制度。

(1)联社领导班子成员会。根据各个不同时期工作重点,每周最少召开一次。

(2)机关周一例会。每周星期一为例会日,科室汇报日常工作要点及所包片、包社的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下步工作打算。

(3)学习日。每周星期五下午为机关学习日,机关人员除有特殊情况经批准外,不得无故缺席。

(4)联社机关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员民主生活会,找问题,提建议。

4、主任、科室星期天轮流值日制度。

周六、周日实行主任带班、科长值班轮流值日制度,按照出纳保卫科排定的值班表执行。

(1)值班人员要按时值班,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呈,尽职尽责。

(2)值班期间要加强对金库周围安全情况的巡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准确处理,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5、机关文件收发、打印制度。

联社各科室起草文件、简报、通知、便函或转发上级的有关文件,一律经联社办公室进行文字审核并编发文号后,方可打印。无办公室负责人签字的文稿一律不准打印,否则追究经办人员的责任。文稿打印好后由各科室自己装订、分发。凡上级来文都要交办公室登记并签发处理意见,送交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科室传阅后,最后交办公室存档。凡到办公室查阅文件,必须经分管副主任同意,由经办人签字方可查阅,阅后归还,以防止文件的丢失。

6、安全保卫制度。

机关工作人员要时刻加强安全工作,特别是联社库房更要注意安全保卫。

(1)联社机关门岗坚持值班制度,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机关大院内。

(2)联社办公楼安全门和各科室门要及时落锁,下班后做到随走随锁,严防被盗情况发生。

(3)办公楼安全门及自动伸缩门每天夜里10点要按时落锁,机关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随便出入,否则,造成损失追究当事人责任。

7、卫生管理制度。

联社办公区、生活区卫生由专人负责打扫;办公楼卫生按卫生责任区划由各科室人员负责打扫;各科室卫生由本科室人员打扫;伙房内、外卫生由炊事员负责。每月不定期开展一次卫生评比。

8、保密制度。

各科室要加强涉及明港联社业务经营情况的有关报表、材料、文件保密工作。机关人员应自觉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记录的不记录”。

二、财务管理制度

(一)原则和基本要求。

1、精打细算,厉行节俭,杜绝浪费,力争把管理费开支控制在计划之内。

2、成立财务管理委员会,坚持按月或按季会审制度,实行收入公开、支出公开,并及时张榜公布。

(二)个人部分。

1、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津贴、补贴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凭人事科通知执行,每月工资由人事教育科审核,财务电脑科发放。

2、机关人员福利、劳保用品等其它应得的劳酬经联社班子研究批准后,由财务电脑科发放。

(三)公用部分。

1、差旅费。

(1)因公到外省、市出差的只准乘坐公共汽车、火车硬座、轮船三等舱和普通交通工具。无急办公务不准乘坐飞机,需乘坐飞机要经联社主任批准方可。

(2)机关人员因公事在本区范围内下乡只报销乘车往返车费(不报销租车费),副科长以下人员下乡的差旅费,由科长签字证明;科长下乡差旅费必须经分管副主任签字证明;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向审批人员说明情况,经批准后方可报销,否则自负。

(3)严格控制县外差旅费开支,确因工作需要去县外联系业务、学习、开会等,事先须报主管领导批准,只报销车船费、住宿费、出差生活补助费(补助标准10元/天)。

2、医药费开支。机关人员的医药费开支按基层信用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退休老干部药费按医药总额85%报销,减全年医药费包干。

3、联社人员或信用社主任因病住院,看望病号的慰问品开支金额控制在200元以内,由联社有关领导,办公室或人事科牵头代表联社看望。

4、联社机关购买日常办公用品开支。

(1)机关需要购买办公用品,由各科室造出计划,经主管机关领导批准,办公室统一购买,财务电脑科保管。先清点入库,然后才能领用,财务电脑科以科室为单位建帐,实行领用登记。严禁各科室自行其事,先斩后奏购买和报销办公用品。

(2)机关需要印制材料纸、信封、各种表格,由各科室设计表格,办公室统一联系印制。

(3)机关报纸、杂志、书籍征订一律由办公室统一编造计划,经主管主任同意,办公室办理征订、分发。

5、招待费开支。

(1)联社机关来客用餐,应本着节约的原则,实行派餐单制度。由经办人员到办公室说明来客事由,由办公室填发派餐单,原则上在内部就餐;管理派餐单人员外出时,按主管机关主任批准招待的标准先安排,事后由经办人到办公室补领派餐单交食堂。联社报销招待费,一律按派餐单的金额和正式发票,由办公室主任签字证明,再经主管机关主任签字,方可报销。没有派餐单的任何招待费,谁经办,谁负责,一律不予报销。

(2)因公外出招待,必须事先请示分管主任同意,餐费发票由分管主任审核后方可报销,否则一律视为个人行为。

(3)招待费的标准:上级行、办及区以上党政部门来检查工作在800元以下;兄弟联社及有关部门在500元以下。特殊情况另行安排,但必须经派餐人同意。实行专业对口陪客,陪客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来客人数的一半,超过派餐标准金额的由经办人负责,联社不予报销。

(4)招待用烟:联社来客用烟实行定量供应,由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联社理事长室、主任室用烟可据实报销,副主任、总稽核每月定量1条,由办公室每月初按时分发,机关人员平时不准领用招待烟。

6、夜晚加班补助。

机关工作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加班到夜10点半以后的,先由加班人员说明事由,经本科科长签字证明,科长加班经分管副主任签字证明,每人每次领取加班补助费10元,今后一律不报销加班夜餐费和白天或星期天的加班补助费,加班补助费当月结清。

7、水电费。

(1)水电费:联社机关工作人员每人每月随同工资发给水电补助费30元。

(2)水电管理:凡在联社机关内部居住的人员,机关水电管理人员每月根据每房实际用水电量计算水电费,未装水电表的单身职工每月收取水电费10元。水电费实行月缴制,每月30日水电工将水电月报表填好交财务科,由财务科从机关人员当月工资中扣收,冲减当月水电费开支。

8、会议费的管理。

(1)各类综合会议。经主任办公会批准后,办公室同财务科写出报告,并编造会议预算,分管财务的副主任审批。会后由财务科、办公室经办人员签字、盖章,由分管财务副主任签字报帐。

(2)专业会议。由专业科室写出报告,并编造会议预算,报经管理财务的副主任审批,由办公室会同财务科安排。会后,由财务科、办公室负责统一结帐,经办人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交分管财务的副主任审批列帐。

(3)会议食宿标准。住宿一般由财务科、办公室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从俭安排,一般要求住宿在内部宾馆。就餐标准:一类会议(表先会、老干部会)每人每天50元,其他会议每人每天40元,人员培训每人每天30元,确需安排烟、酒、饮料的,由联社理事长、主任或分管财务的副主任另行通知,否则,不允许安排烟、酒、饮料。

9、电话费。

(1)办公电话:联社机关各科室的直拨电话实行定额包干管理制度,班子成员办公电话每月400元;办公室400元、业务科300元、财务科、出保科每部电话每月核定260元;人事科、审计科、专项资产管理部电话每月核定电话费为100元。节约归己,超支部分从科室负责人当月工资中扣除,当月兑现。

(2)话费补助:联社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均不得报销手机费;联社班子成员电话费用每月补助200元,科长(含主持工作的副科长)每人每月补助80元,所补助的电话费每月随工资下发,超支自付,节约归己。

(五)借支公款制度。机关人员需要借支公款,所借数额不超过5000元由分管财务的副主任审批,超过5000元由联社主任审批。凡出差或公事借款,返回后必须报帐,因特殊情况所欠金额过大一次不能结清,经联社主任批准,从以后逐月工资中扣还,对借支公款实行一月一公布。

(六)联社机关各项开支审批权限。10000元(含10000元)以下由分管财务副主任审批;10000—100000元由联社财务管理委员会审批。超过10万元的费用报联社理事会审查。每张报销单据必须有文字说明,有经手人、审核人。上述开支审批权限包括机关维护费用开支。

(七)职工学习补助标准:经联社同意参加各种培训班、进修班者每人每天补助2元;带职到大、中专业院校学习者,每学期只报一次往返路费,毕业后凭毕业证报销学费,凭学校证明按规定给予学习期间的生活补助。经联社同意参加的各类成人函授教育,毕业后凭毕业证(网上有名者)报销学费,其他费用一律不予报销。一次性报销学习生活补助,本科为2000元、专科为1500元、中专为800元。

三、机关车辆管理的具体规定

1、出车管理。联社车辆划分为业务用车和行政用车,行政用车由办公室调度,联社班子成员开会、下乡由办公室统一派车。行政用车必须优先满足业务用车之需要。业务用车由出保科调度(只限于现金调运)。凡车辆出县境外必须经联社分管主任或主任批准。车辆不用时,必须停在车库内或机关院内,无故不得私自带车外出。

2、机关所有车辆的维修由办公室统一管理。车辆维修、购置零配件和油料等,必须先由办公室管车人员编报预算,按照权限,经办公室主任、联社分管副主任或联社主任同意后,方可进行。车辆常用的零配件由办公室管车人员专人购买,建档登记,领用时填写领用单,实行以旧换新。车辆维修必须经联社办公室主任、分管主任或主任同意,由办公室管车人员同驾驶员到指定的汽车修配厂修理。车修完后,由管车负责人与修配厂办理结算手续,无管车人员和办公室签字的车辆维修费用一律不予报销。维修费用开支情况每季公布一次。

3、驾驶员出车补助标准:联社所有车辆的油耗与驾驶员补助,依照办公室派车单考核,每公里补助0.06元;核定每辆车百公里油耗数量,每节约1公升奖励1元,超一公升罚3元,月公布,月兑现。补助金额由管车人列出清单,经办公室核准签署意见后,报联社分管主任或主任审批。

4、汽车耗油管理。联社车辆所需的汽油、柴油实行百公里考核,由司机到办公室领取加油单,本人签字后到指定油站加油。每月底由财务科到油站审核加油单后结帐。经批准出差到外地需加油的,必须有用车人签字证明方可报销。

篇2:××农村信用联社机关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XX联社档案管理,充分发挥档案在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XX省档案条例》《XX省档案管理考核办法》和省联社《关于印发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联社机关档案是指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包括文书、音像、实物等载体资料。

第三条 工作中形成的档案由联社人事综合部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完整、准确、安全、保密和有效利用。

第四条 联社应将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章 档案的管理体制和任务

第五条 联社档案工作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省联社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 联社人事综合部为机关档案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档案管理工作。设立档案室,档案管理岗,配备专(兼)职人员。

第七条 联社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

(一)对单位各部门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音像等收集、整理和归档;

(二)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积极提供利用,为各项工作服务;

(三)熟悉并掌握档案情况,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四)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对各联社、合行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和组织经验交流;

(五)对所保管的全部档案定期进行鉴定、销毁工作,并按规定做好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工作;

(六)参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省联社组织的业务培训,组织专职及兼职档案人员进行业务研究;

(七)草拟本单位档案工作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严格考核和奖惩,提出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需求;

(八)严格执行党和国家保密制度,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九)及时制发本单位、本系统档案工作计划、总结,并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十)办理领导交办的其他有关档案业务工作。第八条 专(兼)职档案人员应当具备以下要求:

(一)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认真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度和办法,具有档案专业业务知识,能够刻苦钻研档案业务,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

(三)熟悉农信社相关业务,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够适应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科学管理的需要,了解本单位的历史情况和现状,做好服务工作。

(四)热爱档案工作,忠于职守,遵守职业道德,以高度的责任感,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三章 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

第九条 各级应建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

第十条 联社文件材料归档与不归档范围。

一、归档的文件材料

(一)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

1.上级各领导机关的领导同志针对联社及全区农村信用社工作的批示件及相关材料;

2.上级各领导机关的领导同志视察、检查联社及全区农村信用社工作时形成的重要材料及音像制品;

3.上级各领导机关下发的各种发文、会议材料、领导在重要公务活动中的讲话材料。

(二)联社制发的文件材料 1.各种发文。包括联社发文,联社与有关单位的联合发文,简报及各种发文的签发稿、印制稿及重要文件的修改稿;

2.各种会议材料。包括联社党委会议、主任办公会议、协调会议、碰头会议及联社召开的全区工作会议、专业会议等形成的会议纪要、会议简报、会议发言材料、会议讨论和参阅的有关材料,上述会议的重要音像制品;

3.领导同志的批示件及相关文件材料,在重要公务活动中的讲话、信函等文字材料及有关音像制品;

4.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请示、报告、工作计划、总结、调研报告等;

5.现场检查形成的档案资料; 6.重大案件的相关材料;

7.主办的刊物、简报和各种汇编材料; 8.产生或汇总的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资料;

9.形成的财务报表、凭证、账簿、审计等文件材料; 10.工会、团委等组织机构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11.重要的人民来信、来访材料,处理重要人民来信、来访形成的记录、信函、摘要单、处理报告等;

12.反映本单位重要活动的大事记、年鉴、剪报、展览照片、有关的声像材料。各种荣誉奖励证书,有纪念意义的实物; 13.包括干部任免、调配、录用、转正、定级、调资、退休在内的各类人事、劳资文件材料;

14.财产、物资、科技设备等的交接凭证、清单(册;基建活动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等;

15.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各种合同、协议书等。

(三)同级单位及非隶属单位的文件材料同级单位及非隶属单位印发的非联社主管业务,但需要执行或办理的文件材料。

1.同级单位及非隶属单位印发的非联社主管业务但需要执行的法规性文件;

2.有关部门对联社工作检查形成的重要文件; 3.同级单位及非隶属单位与联社联系、协商工作的重要往来文件;

4.各级党委、人大、政府与信用社工作有关的文件。

(四)各联社、合行的文件材料

1.各联社、合行报送的重要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请示、工作报告、典型材料、统计报表、财务预算、决算等文件材料。

2.各联社、合行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材料。

二、不归档的文件材料

(一)上级机关普发供阅、不需办理的文件材料;

(二)上级机关征求意见、未定稿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6的抄件;

(三)重份文件材料;

(四)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材料;

(五)未经会议讨论或未经领导审阅的各种文件材料,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重要法规性文件、负责人修改稿除外;

(六)询问一般性问题、提出一般性建议或意见的人民来信及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

(七)作为参考从各方面收集的各种材料;

(八)同级或非隶属单位送来的仅作参阅、不需要贯彻执行和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十一条 机关各部门档案管理兼职人员,应于每年年初一月份,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对上年度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上交归档,二月底前完成归档文件上交工作,档案室应于三月底前完成档案归档工作。

第十二条 归档文件材料的整理规则

一、分类

(一)分年度。归档文件材料按其形成的年度分开,不同年度的文件材料一般不得放在一起立卷。跨年度的文件材料按以下规则办理:

1.请示与批复不能分开的,按批复年整理; 2.请示未作批复的,按请示年整理; 3.跨年度的规划,按规划期的第一年整理; 4.跨年度的总结,按总结期的最后一年整理; 5.跨年度的会议文件,按会议开幕年整理; 6.各类案件文件材料按结案年整理。

(二)分机构。按归档文件材料产生和承办的部门分开。

(三)分保管期限。按照归档文件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保管期限。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材料应分开立卷。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长期为16至50年,短期为15年以下(含15年)。

二、装订。归档文件应按件装订

(一)归档文件材料应按件装订。原则上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文与定稿为一件;正件与附件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请求与批复为一件;报告(如有批示应附办理件)为一件;来文与复文为一件;文电应合一立卷。

(二)装订时,按下列要求进行排列:正文在前,原稿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复文在前,来文在后;重要法规性文件的历次草稿、修改稿依次排列在正文、定稿之后;不同文字的文本,中文本在前,外文本在后;汉文本在前,民族文本在后;各类案件的文件材料,其结论、决定性的文件在前,依据性材料在后。

三、标注页码每件归档文件要按页编号,每张纸为一页,一页一号,空白页不计号最后在首页右上角画圆圈并在圈内标注总页数(不须在每页右上方编号)。

四、排列归档文件材料应在按年度、机构、保管期限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排列。不同年度的文件材料,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不同机构的文件材料,按机构序列排列,机构内每个处室承办的文件材料,按时间、重要程度等因素排列。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材料,按永久、长期、短期的顺序排列。

五、加盖档号章归档文件应逐件在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档号章。档号章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项目:全宗号、年度、期限、件号、页数、主办单位等内容。填写档号章项目时字迹、用笔材料应符合存档要求。

(一)全宗号:地方档案馆给各单位编制的代号。

(二)年度:填写文件归入的年度,以4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

(三)期限:即保管期限,标注归档文件保管期限为“永久”、“长期、“短期”。

(四)件号:同一盒归档文件的排列顺序号。

(五)页数:本件归档文件的总页数,应和首页右上角总页数相同。

(六)主办单位:归档文件的主办单位或部门。

(七)填写档号章时数字应使用阿拉伯数字,用笔应为蓝黑、碳素墨水钢笔或碳素自来水笔。

六、编目归档文件材料应依据分类方案和盒号、件号顺序编制归档目录。

(一)归档文件材料应逐件编目。

(二)归档目录包括以下基本项目:责任者、文号、题名、件号、日期、页数、备注。

1.责任者:填写制发归档文件材料的组织和个人。2.文号:填写归档文件的发文字号。

3.题名:填写归档文件的标题,没有标题或标题不规范的,可以自拟标题,外加盒脊及备考表项目。

(一)填写档案盒封面。档案盒封面项目包括文件材料办理的起止日期、件数、保存期限、全宗号、盒号。

(二)填写档案盒盒脊。档案盒盒脊项目包括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机构、盒号。

(三)填写备考表。备考表置于盒内文件材料之后,用于填写本盒内文件材料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需说明的情况,同时应注明整理人、检查人和日期。

第十三条 音像制品及照片等的整理规则。录音、录像档案应装在特制的盒内或套内,并在盒套外面贴上标签。录音带盒上需标注编号、档号、讲话人姓名、职务、主要内容和录制日期、密级、讲话时间、地点等;录像带盒上需标注编号、档号、题目(中心内容、放映时间、摄制单位、摄制时间、地点、密级等。与录音、录像内容有关的文字材料应同时归档。照片档案要(尽量)有底片,文字说明要齐全,其成分包括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与之相关的文书档案,要在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上注明互见号。

第四章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第十四条 档案的保管。

一、档案管理部门(岗位)接受档案时,应进行审查,根据归档目录查点清楚,及时记录入库。

二、档案管理部门(岗位)应根据保存档案资料的数量,设置必需的档案专用库房和柜架;新建办公用房,应把档案部门用房列入基建计划。库房要坚固,并有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设施。库房内放置杀虫剂,防止虫蛀档案。发现档案被虫蛀时,应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库房内应经常保持整齐、清洁、同时根据库房内温度的变化情况,随时通风,调整库内温湿度。库房内严禁烟火,易燃、导燃、爆炸物品一律不准带入库房,亦不准在库房附近堆放。

三、档案室实行科学分类管理,做到立档及时、排放整齐有序、同时应绘制档案存放的示意图,以利查找方便。应设置能够满足查阅需要的阅览室。

四、对声像档案入库,应及时存入防磁柜内,确保软件、光盘安全不被磁化。

五、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复印机、扫描仪、收录机、照(摄)像机、去湿机、消毒灭菌机、灭火器、吸尘器、空调、电子计算机等实施设备。

六、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进入档案库房和开启档案橱柜。

七、消防设备经常保持齐备,每三个月检查一次,以确保安全。

八、档案管理部门(岗位)应定期会同各相关处室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审查、鉴定。成立档案鉴定组织,经过鉴定,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提出销毁的建议,报领导批准后销毁。

九、对已批准须销毁的档案,必须在归档总目录上予以注销,并执行两人签字和两人监销制度。

十、需永久保存的档案,按规定在本单位保存20年,经过整理鉴定后,连同“归档目录(一式三份)向地方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并办理交接手续。

十一、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理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

第十五条 档案的利用。

一、档案借阅。

(一)档案借阅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登记手续,填写《借阅档案登记表》并按期归还。借阅一般文件档案原则上不出室。借阅机密文件,需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查阅。

(二)借阅人员不得在档案文件上随便划杠、圈、点等,严禁涂改和撕页,应保持档案的原貌和整洁。

(三)所借档案,不得转借他人或给无关人员阅读。

(四)档案的借阅期限一般为7天-15天,如需延长必须重新办理登记手续。

(五)借阅人员如出差或调动工作,应将所借档案全部归还档案室。

(六)借阅人员归还档案时,档案管理人员应当面核查无误后,在《借阅档案登记表》上注销并签字;如发现归还档案中有缺页、缺卷现象,应立即要求借阅人弥补;如有遗失,应由借阅人所在部门写出书面报告,按有关规定处理。

(七)根据工作需要,编制案卷目录、全引目录(或归档文件目录、专题目录、文号索引等检索工具。按照著录规则规定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逐步实现档案检索利用自动化,做到调卷迅速、准确。

二、档案的复制。

(一)普通档案应在档案管理部门(岗位)复制。

(二)涉密档案一般不得复制。特殊情况需复制的,机密以下(含机密)档案,须经本单位主管负责人审批。复制绝密级档案需经原发文机关批准。

(三)外单位复制档案资料,需持部门介绍信,经批准后办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联社人事综合部负责解释,修改亦同。

篇3:××农村信用联社机关管理规定

一、现阶段农村信用社现状分析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的改革,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信用社开始改革,目标明确,这就是规避金融风险,确保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改革的效果如何,潜在的金融风险有多大,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运行格局呈现怎样的局面,笔者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后总结如下: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投资主体对象在农村。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推进,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有很好的利润空间,具有强劲增长的态势。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多种经济、农户庭院经济等多种形式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加,农村资金需求量日益剧增,但财政资金有限,资金的需求过旺与资金的有限供给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经济行为主体的自有资金匮乏,只有信贷资金呈扩大趋势,目前由于其他银行都要向集约经营转轨,农村信贷逐步加大的投入将会由农村信用社来承担这一责任。从当前的情况看,农村信用社不仅拥有一支优秀而又庞大的职工队伍,而且农村信用社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大体可从以下几点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的特点:

1、农村信用社无论是存贷还是机构和人员总量规模都是相当庞大,这个覆盖面积宽广的金融机构有着浓厚的中国农村特色,与现代化的金融秩序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但它又为中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2、农村信用社相比其他金融机构,经营层次相对较多,有县级联社、乡级信用社、信用分社(储蓄所)、信用站4个层次都在实施经营活动,这样管理起来难度可想而之,但是农村信用社的单位和人均规模小。

3、农村信用社由于缺乏高效高利润的经营载体,效益欠佳。主要表现是经营亏损严重,财务包袱沉重。农村信用社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会导致“利润最大化”目标与“支农”义务之间的失衡。由于农村信用社规模庞大,经营层次多,监管上存在较大难度,过分追求效益可能出现“内部人控制”。信用社内部股份制改造后,股东决策权的大小取决于出资额占股本的比例,这方面必须设置严格的监管程序,否则机器可能出现大股东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发生。

4、实行股份合作制后,股权分散,小股东可能对参与民主管理表示理性无知,采取搭便车行为,不关心对农村合作银行的监督,他们对农信社的所有权难以体现,在信用社资产负债结构和人员素质结构上失衡。不能有效解决所有者现实缺位的问题。如资产中现金资产、贷款资产、固定资产、其他资产所占比例失衡;负债中资本金、存款负债、借人资金和其它负债比列失衡;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失衡、专业职务职称失衡等。

5、农村信用社的服务主题对象是在农村,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后劲十足。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 在吸纳闲散资金、支持农村经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都具有推动作用。一是在农村,农村信用社的基础地位将日益加强,符合市场金融发展的规律,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将会为农村作出更大的资金支持,其力度完全可以左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局势。二是在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上,由于其作用力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三是农村信用社人扎根农村,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在广大农民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民支付路上忠实的朋友。

二、农村信用社发展对策研究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在当前阶段,信用社现阶段的发展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阻力,但是未来的发展可谓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黄金时代”。农村信用社应该抓住这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完善自身制度,加快自身发展,把农村信用社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经营机制灵活、治理手段先进,既有中国特色,又能同国际合作金融接轨的现代化农村合作金融。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发展意见:

1、实现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本质要求企业要服务农村,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的是农村信用社不可以以市场利益为主导,过多的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新农村建设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资金需求过旺等问题。农村信用社调整经营策略就是把企业的市场效益和服务农村走长期发展路线。

(1)农村信用社应当根据市场营销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对资产组合与负债组合进行合理有效控制,逐渐实现资产负债的总体优化搭配。农村信用社合理的负债组合应该以存款负债为主导,提高存款负债质量,扩大股金负债的同时增加同业负债,逐渐发展长期负债。在存款区位组合上,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占绝对优势,在城市金融市场应当加强建设。

(2)农村信用社不可以盲目注重业务增长,在增长业务的同时与效益提高要保持统一。农村信用社必须保证自身利益能够保证经营的前提下,追求业务的增长。所谓统一,就必须做到同农村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平衡。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速度超出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说明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过多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农村信用社业务增长速度也不能低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这种情况说明农村信用社经营治理决策不到位,存在失误。以效益为前提改革财务核算体制,统一核算的财务治理体制,实行县级社集中管理经营。这样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实行集约化经营,对农村信用社提高规模经营效益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整体优势的发挥和财务上的规范治理,提高经营治理水平。以效益作为前提制定经营目标,实行责任制,以经营效益为依据考核工作水平。

(3)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应随时保持步调一致。农村信用社在强化经营的同时,要加强治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体制上与市场经济出现矛盾时,应及时作出合理的调整,做到经营和治理均衡发展。为此,一是农村信用社在经营上要依法稳健经营,在资产负债比例控制下以合理的负债增长速度及其绝对量来决定资产占有量,在扩大负债业务上开拓,在资产业务上谨慎。二是农村信用社在资产负债治理中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均衡统一原则。三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治理、劳动人事治理、机构网点治理和监督保卫控制应同步进行,各方面相互发展应当均衡。

2、紧跟时代发展,注重新技术的引进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力推进电子计算机在农村信用社日常工作中的运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农村信用社现代化水平。因此,农村信用社不仅要尽快建立自己的清算系统,开办县辖联行、全国联行,更要加快电子联行建设的步伐,不断采用新技术,适应科技的发展的同时更要加快创新信用工具,农村信用社为了适应农村市场需求多样化的特点,不断创新信用工具,增加业务种类是时代发展对企业的要求。要创新治理手段,农村信用社治理手段应行政手段和政治思想手段井用的同时坚持以经营手段为主。

3、创造好的自身经营环境。农村信用社要有相对宽松的经营环境,就必须要理顺并正确对待地方党政的关系。农村信用社同地方党政的关系是行政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严格按照人民银行金融法规办事,争取人民银行在金融政策上的支持;正确处理同行业金融机构的关系,在坚持平等互利,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繁荣金融市场;同税务、审计部门争取宽松的政策,以解决财务上的困难。对企业内部要逐步整合组织架构,按照农村合作银行矩阵型组织治理的要求和精简效能原则,把县级联社改造成经营治理型的分支机构,统一设置内部职能机构,逐步对县级联社内部机构进行整合。在搞好基层社治理的同时,搞好自身经营,以解决治理费用不足或减轻基层社的负担。

参考文献

[1]李义奇.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农村金融发展[J].上海金融, 2005, (2) .

[2]吴敬琏, 借助金融创新.实现经济增长[J].农村金融研究, 2006年 (12)

[3]冀贺强等.金融抑制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09 (4)

篇4:××农村信用联社机关管理规定

李大力孙世伟

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辽源办事处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办事处机关各科室的工作职能作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五种意识”,努力打造“效能型机关”。一是提升学习意识。以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机关人员系统学习了中央和省、市领导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和重要讲话,学习了省联社领导讲话、《吉林农信优秀员工风采录》、《吉林农信警示录》、《企业精神读本》以及金融法律法规和各项金融规章制度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机关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二是提升责任意识。以提高工作效率为考核内容,强化过程管理,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推行“首问责任制”、“首笔责任制”,实行一线工作法,建立工作日志。三是提升团队意识。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坚持例会制度,科室之间团结协作,不断增强机关的团队战斗力,使机关形成密切配合、主动协助的工作格局。四是提升服务意识。完善审批流程,建立基层社情日志,要求机关干部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办事,确保工作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规范性。倡导机关干部多深入基层与干部员工面对面沟通、交流,切实了解下情、掌握实情。工作环节要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少,能短则短、能免则免。提倡当日事当日毕,不推不拖,做到精益求精,不敷衍应付。五是提升自律意识。制定出台了机关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不断加强廉政教育,下基层调研除通常工作方式外,提倡不打招呼。在市区内调研,一般不在被调研单位用餐;到县联社、基层社调研,提倡用工作餐,中午不饮酒,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

篇5:××农村信用联社机关管理规定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有力推进“信用浙江”建设,进一步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依法行政和以德监管的有机统一,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要求,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企业信用监督管理(以下简称企业信用监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科学监管观为指导,以法定职能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引入信用管理理念,整合系统行政资源,通过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反馈、信用提示、信用培植、信用披露等方式,以激励、限制、惩戒、教育等手段,对企业的市场进入、存续、退出全过程实施信用监管,促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的制度。

第三条 企业信用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和监管职能的拓展、深化与创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在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中实施企业信用监管,逐步丰富企业信用监管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探索建立企业信用监管的完整体系。

第四条 企业信用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市场主体的综合信用监管。“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广告信用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各项业务信用工作与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相辅相成。

第五条 现代信息技术是企业信用监管的物质基础。全省统一的工商业务系统软件,在技术上体现了企业信用监管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内

下级业务机构开展企业信用监管工作。

第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所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在日常监管中,运用工商业务软件,根据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结果及信用监管提示,实施企业信用监管。

第十一条 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业务主管机关的各类社团组织,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发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积极在会员中开展信用建设活动,推进企业信用自律。

第三章 信用信息征集

第十二条 信用信息征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采集、整理、记录、维护企业信用信息的活动。

第十三条 凡与企业信用状况有关的基础信用信息、信用积累信息、信用流失信息和信用能力信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征集。

第十四条 信用信息征集,主要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实现;还可以通过与有关部门交换,组织企业自行申报等方式实现。信用信息的征集,尽可能通过网络实现,由信息产生者直接输入。

第十五条 按照谁办理、谁记录、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完整、准确、动态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由工商业务系统形成的数据直接进入数据库;其他数据由业务经办人员录入数据库。

第十六条 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只用于企业信用监管工作,不得擅自对外公开。

第十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办理企业年度检验时,应当向企业征集该年度的信用信息。企业可以随时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报信用信息。企业申报信用信息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并对其真实

第二十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经其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按照企业信用监管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辖区外的企业设在辖区内的分支机构,应当参加企业信用监管评价。辖区内的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单独进行信用监管评价。

第二十六条 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由计算机根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和信用监管评价标准,自动生成评价结果。

第二十七条 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结果分为AAA、AA、A、B、C、D六个等级。AAA级表示信用优异,AA级表示信用良好,A级表示信用稳定,以上三级用绿色表示;B级表示信用波动,用蓝色表示;C级表示信用低下,用黄色表示;D级表示信用丧失,用黑色表示。

第二十八条 信用监管评价结果应当作为对企业开展信用教育、赋予信用资产、实施信用激励和信用约束、确定监管类别、进行日常检查等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九条 省、市、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每年11月30日,对经其登记注册企业的信用监管状况作出年度评价。

第三十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将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等级长期保存。

第三十一条 年度企业信用监管等级评定之后,工商行政管理各业务部门发现并经证实企业在评价年度内有未记录的违法失信行为或其他信用信息,并足以影响其信用状况的,应对该企业的信用监管等级进行重新评价,同时相应调整该企业的监管类别。重新评价结果作为该企业的年度信用监管评价结果。

第三十二条 年度企业信用监管等级评定之后,工商行政管理各业

错的,不予重新评价;如用于评价的信用数据有差错的,且非企业责任造成的,企业可以重新提供同期、有效的信用数据,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业务机构审核其真实性、准确性后,予以重新评价,并调整企业当年的信用监管评价结果。

第六章 信用监管提示

第三十九条 信用监管提示是利用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等级和其它信用信息,依据特定规则由工商业务系统软件产生,指导和提醒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对相应企业予以注意或者采取相应措施的工作信息。

第四十条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并结合管理的需要,负责制定信用监管提示目录。

第四十一条 信用监管提示分为关注提示、警示提示、限制提示三种类别。

关注提示,要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予以注意或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予以重点审查。

警示提示,要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根据情况,采取不予办理、巡查、告知、告诫、立案、予以落实相应的激励政策或取消已获得的信用资产等具体措施,并将处理情况予以记录。

限制提示,要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在办理相关业务时进行严格的限制,不予办理相关的手续。工商业务系统软件在相应环节依据内容自动控制操作。

第四十二条 信用监管提示信息,不能由计算机软件自动处理的,根据信息类型,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录入、维护。

第七章 日常检查

事项等的后延监管。根据需要随时检查。

第四十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根据企业的监管类别、本单位的人员状况、管辖区域的实际情况等,制定监管的年度计划与阶段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第四十六条 日常检查完毕,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检查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相应的处置,将结果及时、准确录入工商业务系统。

第八章 信用奖惩和服务

第四十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等级,制定相应的信用奖惩措施,并结合业务工作予以落实。

第四十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信用奖励措施包括:信用监管评价等级为A级以上的企业要优先赋予信用资产,多方宣传信用形象;其中AA级企业可申请年检免审查,AAA级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直接给予年检免审查。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信用惩罚措施包括:企业的年度信用监管评价等级B级以下者,在下一年度信用监管评价结果产生之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主管的各类社团组织不得授予“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广告信用单位等信用资格,或者知名商号、著名(驰名、知名)商标等信用资产;年度检验结果不得定为A级;办理各项工商业务时要重点审查;其中C级以下的,已经获取的相关信用资格要取消;D级企业要予以公示。

同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通过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荐、建议等方式,扩大信用奖惩机制的应用范围和影响。

第四十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做好各项信用资产的开发、培

(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不宜实施信用修复的其他违法失信行为。

第五十四条 信用修复的程序:

企业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企业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企业信用修复条件,并提出意见,报送企业信用监管评价部门;

由企业信用监管评价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确认,并实施信用修复。在数据库保存违法失信记录的前提下,提前解除信用提示,同时相应调整企业的年度信用监管评价等级和日常监管类别。

第十章 信用披露

第五十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公开披露企业的信用信息,加强社会监督,促进企业信用自律。

第五十六条 公开披露的信用信息包括:

企业基础信用信息:企业注册登记信息、企业年检信息。企业良好信用信息: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等级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广告信用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知名商号、驰名(著名、知名)商标。

企业不良信用信息: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等级D级、严重违法处罚信息。

第五十七条 公开披露之外的信息为限制披露信息。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政府相关部门由于工作需要,在内部互通信息,不属于公开披露。

限制披露信息,当事人同意披露的,可以公开披露。

1市场经营者的信用监管评价由对市场负责监督管理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实施。

第六十五条 个体工商户的信用监管评价以县(市、区)为单位实施。在市场内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实行市场经营者信用监管评价,不实行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评价。

第六十六条 市场经营者的信用监管评价以市场为单位进行。在市场内经营的企业、外地企业设立在当地的分支机构,除实行企业信用监管评价外,同时实行市场经营者信用监管评价;本地企业在市场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市场经营者信用监管评价。

第六十七条 个体工商户、市场经营者信用监管评价采用全省统一的评价模型。信用监管评价的具体指标内容及分值,除省局统一规定的以外,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监管重点增加信用评价指标。增加的指标要科学、合理、实效,并向上一级机关备案。

第六十八条 对查无下落的个体工商户,当年的监管类别列为D类。第六十九条 对个体工商户、市场经营者的日常检查,参照企业执行,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监管措施。

第七十条 对个体工商户、市场经营者是否实施信用反馈制度、信用修复制度,由实施评价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确定。

第七十一条 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办法的其他规定。

第十二章 政府企业信用监管

篇6:××农村信用联社机关管理规定

第 106 号

《 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 已经 2002 年 8 月 13 日市人民政府第 51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2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市 长

刘淇

二○○二年八月三十一日

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

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促使企业增强信用观念,促进本市行政机关信息公开与共享,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机关对企业经营活动中有关信用的信息进行归集、公布、使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信用信息,是指在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关于各类企业及其经营活动中与信用有关行为的记录。

前款所称各类企业包括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企业。

本办法所称行政机关包括本市各级行政机关以及依法授权或者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建立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企业信用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实现行政机关信息互联和共享,为行政管理提供墓础信息服务,并为社会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由身份信息系统、提示信息系统、警示信息系统和良好信息系统构成。

第五条 下列信息记入身份信息系统:

(一)企业登记注册的基本情况。

(二)企业取得的专项行政许可。

(三)企业的资质等级。

(四)行政机关依法对企业进行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的结果。

(五)行政机关依法登记的其他有关企业身份的情况。前款规定的信息包括登记、变更、注销或者撤销的内容。第六条 下列信息记入提示信息系统:

(一)企业因违法行为受到罚款、没收和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的。

(二)企业未通过各类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的。

(三)行政机关认为应当通报的企业其他违法行为。第七条 下列信息记入警示信息系统:

(一)企业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给予撤销或者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处罚的。

(二)企业因严重违法行为未通过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以及经检验被定为未合格等级的。

(三)企业因同一类违法行为受到罚款、没收和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两次以上的。

(四)企业因违法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五)企业其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危害交易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

第八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下列信息,记入警示信息系统:

(一)对本企业严重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

(二)正在被执行刑罚的。

(三)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 5 年或者因犯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 3 年以及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 5 年的。

(四)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 3 年的。

(五)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能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其他情形。.第九条 下列信息记入良好信息系统:

(一)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受到市级以上行政机关有关表彰的情况。

(二)被评为“北京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

(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

(四)被金融机构评定为“ AAA ”信用等级的。

(五)通过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以及产品被列入国家免检范围的。

(六)市级行政机关认为可以记入的有关企业信用的其他良好信息。

第十条 行政机关通过政府专网,按照统一规定和标准,及时、准确地向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企业信用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市级各行政机关负责确定和公布本系统有关企业信用信息的具体项目、范围和标准,收集、整理本系统的信息,并统一负责信息的提交、维护、更新和管理。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提交的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提交信息的行政机关名称;

(二)企业的基本情况;

(三)需记录的信息内容

(四)行政机关的结论意见或者决定;

(五)作出结论意见或者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

(六)需要限制的行为及其期限。

除前款规定外,提交记入警示信息系统的信息,还应当同时提交下列书面材料或者电子文档;

(一)本部门提交信息的审批表;

(二)移送信息的通知书和登记表;

(三)行政处罚决定;

(四)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五)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行政机关依照授权对提交的信息数据进行追加、修改、更新和维护,对信息数据实行动态管理。

具备条件的行政机关应当实时更新和维护信息数据,条件尚不具备的,应当至少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 10 日内追加和更新一次;属于特殊情况急需记入或者更新的,不受上述时间限制,可以即时提交。

第十三条 企业信用信息记录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设定:

(一)身份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期限至企业终止为止;

(二)提示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期限为 3 年;

(三)警示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期限为 3 年,但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对企业的限制期限超过 3 年的,依照该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期限记录。

(四)良好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期限为企业受到表彰、获取称号的有效期限。

前款规定的记录期限届满后,系统自动解除记录并转为永久保存信息。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通过政务专网可以登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提交或者查询信息,实现各行政机关之间信息互通与共享。

行政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行政审批、企业资质等级评定以及周期性检验和表彰评优等工作中,应当按照授权查阅企业信用信息的记录,作为依法管理的依据或者参考。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对于没有任何违法行为记录或者有多项良好信息记录的企业,给予鼓励:

(一)减少对其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抽查;(二)在周期性检验、审验中,当可以免审;(三)在政府采购时,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鼓励。

第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纳入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系统记录的企业应当加强监督管理:

(一)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作为重点进行检查或者抽查;

(二)不将该企业列入各类免检、免审范围;

(三)不授予该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有关荣誉或者称号。

(四)不予出具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所需的合法经营证明;

(五)在政府采购时,不予纳入或者取消其资格。除前款规定外,法律、法规、规章对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有限制登记注册、对外投资、行政许可、资质等级评定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 属于依法限制企业有关注册登记、对外投资、行政许可以及资质等级评定等方面的事项,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限制期限的,从其规定;没有明确规定期限的,限制期限为 2 年,限制期限届满时,系统自动解除其限制。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利用企业信用信息,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目的运用,不得滥用,不得违法限制企业经营活动。

第十九条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的警示信息系统和良好信息系统的信息,通过政府网站依法向社会公布。

行政机关对于企业严重违法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在提交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同时,可以通过本部门的政务网站或者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行政机关公布企业信用信息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属于个人隐私、涉及企业商业秘密以及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不得公开的其他内容,提交信息的行政机关应当采取保密措施,不得公布和披露。

第二十一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政府网站登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查询公布的相关信息,并可以通过企业身份电子认证系统查询企业身份信息。

第二十二条 企业认为本企业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可以向提交信息记录的行政机关提出变更或者撤销记录的申请,行政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 15 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并告知申请人;企业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对信息确有错误以及被决定或者裁决撤销记录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变更或者解除该记录;因信息错误给当李人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本办法的要求,制定关于提交、维护、管理、利用企业信用信息的内部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执行本办法的情况,作为对该部门落实政务公开以及依法行政工作考核的内容。

行政监察机关负责对行政机关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二十五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以及利用职务之便,违法公布、利用企业信用信息,侵犯企业合法权益,损害企业信誉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监察机关以及有关行政机关对于违反本办法不按规定提交、维护信息以及违法记录、公布和利用企业信用信息的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第二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外商投资企业驻京办辜处以及广告媒介等单位有关信用信息的归集、公布、利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上一篇:人大简报3期下一篇:仰望生命借物抒情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