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风随笔的博客

2024-04-29

月风随笔的博客(精选6篇)

篇1:月风随笔的博客

有段情无关月风、却有关你我的美文

用着孤独静数着回忆,流年里我曾几度错过花落。

用着紊乱的文字倾述着寂寞,邂逅的爱情辗转成一纸碎忆,笔落成伤。

一曲相思断人肠,一首兰亭追人忆。

无关月风,风花雪月有无情?兰亭下,题序等你回。

我却题序回忆着曾经的爱情。执笔写下了这段难舍的爱情。

指尖轻触,墨痕已干,然后带着黯然的神伤,独自回忆着你不曾回忆的回忆。

无可奈何花落去。你因错过花期,静看花落,我却错过流年,细数回忆。

错过了花期,还会有下一个花季。而我错过了,就不会再遇见。一个转身便是一辈子。

几朝繁华梦,几许相思泪,潦倒了千万人的离别伤。

在你转身离去的那天,我曾躲在被窝里歇斯底里的大哭着,莹莹的泪珠肆意地划落,嘴角里的苦涩让我记住了爱情的味道。眼睛哭得猩红浮肿,却依旧无人问津。

用着被子捂住头,感觉快要窒息也不想面对外面刺眼的阳光。从此我变爱上了黑夜,与寂寞相守,漠然浅笑。

望穿你眼里的`浮伤年华,沉寂在月影澜珊的旧影里,听风在旧时光里轻轻喃唱。

我站在窗前,望着路灯下稀疏的人影,逐渐远离昏黄的灯光,消散在漫漫漆黑的夜色里。

那样久违的伤感莫名地涌现在我的心间,听着心脏慢跳,那种心碎的声音越来越响。

有着隐隐的痛,淡淡的伤。然后躲在角落轻声哭泣,那颗疲倦了伤心,逐渐死去。

流年穿插着回忆,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在那幽露流青的草地上,在那月明风轻的夜空下,两道寥弱瘦小的身影,静静的依靠在一起。

微微浅笑,赏烟花,望繁星。然后在夜空中寻觅这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这些曾经有过的美好回忆此时都让泪水染得模糊不清,逐渐消逝,于是我也学着你淡忘情伤。

与回忆携手天涯,夕阳在我的身后洒下了一路的金黄,似深秋的凋花,又似暮秋的凄凉。此情以待成追忆,从此,无关月风,你我,两两相忘。任谁还记得那段无关月风,却有关你我们的爱情。

篇2:月风随笔的博客

今宵,酒不醉人人自醉,一点点,一滴滴,我该怎么回报率…一天天,一夜夜,我又如何慰问!不知何时,皱纹悄悄漫上您的脸颊,心中莫名的一痛,那是为谁而…留下…的…看着天空,那纶明月,远方的爸爸妈妈,是否一切安好!

剩下的三个月,是征程还是深渊!我面临的结果,是泪水还是欢乐…今夜,月好圆,明天的我是否我是否也像月一样圆?不之间,愁绪爬上心头,又是莫名的悲伤,为谁!那个遥远未知的梦还是即将打碎的信念…

空虚~是为了排解负担还是生活失去了目标,就像一个人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晃荡!空白~是失去了唯一还是寻找不到唯一,就像失去了灵魂只剩下了躯壳!一个人,该哭还是该笑话,这样的夜晚,本应该心安的入睡!而我又一次的失眠…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我朋友心中,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仿佛一切的一切都在今夜纠结,仿佛一切的一切都在今夜缠绕。

时间,在这一刻,失去了它的意义;距离,在这一秒,拉长的它的身影。窗外,孤单成了黑暗;窗内,寂寞成了永恒。有谁能给我百分之一的温柔,我愿意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心酸!到底是深夜给了我孤寂,还是我给深夜注就了茫然…

还在回忆中痛着,也在痛苦中回忆!多想找个倾诉的朋友,多想把我的迷茫、我的无助、我的希翼告诉他…昨夕的忆、今昔的痛、明日的梦无不压着我,好累好累…是我想的太多还是我做的太少,今夜~似伤似痛;深深的悲伤,在心中不停的蔓延蔓延。

有人说,另一半如梦如幻,梦中的美梦中的悦梦醒也幻。好男儿?为谁痴情为谁泪,哭了自己伤了心。也许,默默中也漠然了自己,淡漠了生命…

今夜,很想,特别的.想,有一个人可以坐在我的身边,让我有一点可以依靠的感觉…今夜,多么的美好,而我却只能无眠的度过。星星眨吧着眼睛,似乎也和我和我一样守护着最后的孤独;月~洒着清冷的光辉,为窗外的校园披上寂寞的纱衣!

篇3:月风随笔的博客

但是每两周一次的作文, 再加上每周一次的随笔, 教师每两周就要批改300多篇文章, 如此庞大的工作量, 想要依靠传统的批改方法取得较好的写作指导效果是不大可能的。因此, 必须谋求作文批改与交流的新思路, 而网络博客是一个理想的办法。近年来, 博客因其个人性、即时性、开放性、拿来主义、交互性、可信度高等, 越来越受到网友的青睐。据调查, 我班全班学生家庭都有电脑, 一半以上的学生有个人博客, 利用班级博客作为随笔发布、交流和批改的平台, 有利于教师批改, 也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一、随笔与博客结合的缘由

初一开学之初, 我就动员学生写随笔, 每周一篇, 周末完成, 字数不限, 题材自选。定期评出优秀的, 德育量化时加分。一开始,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大部分学生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一小部分学生本身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成绩较差, 被教师表扬的机会很少, 缺乏写作动力, 于是交随笔时他们就三言两语随便应付一下。为了激励这部分学生, 同时方便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交流提高, 我就考虑建立班级博客, 让学生把自己的随笔上传到班级博客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技术, 扩展语文学习环境”。如能调动学生把近年来风靡的博客与随笔结合起来, 无疑既符合新课标精神, 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随笔与博客结合的方法

1. 建立班级博客

先让班级中有博客的学生为大家讲解博客的特点与作用, 并教给大家使用方法, 全班一起为博客起一个个性化的名字, 最后把“青春留痕”作为班级博客的名字, 意为青春短暂, 转瞬即逝, 我们要用文字为我们的青春留下珍贵的回忆。然后对博客进行栏目设计, 学生共同讨论后, 班级博客设置了以下栏目:一个学期大致写十五篇随笔, 每篇的主题作为一个小栏目, 共同置于“青春独奏”栏目下, 另外再设“技法指导”、“范文赏析”、“精彩纷呈”、“生活万花筒”等栏目。选出博客管理小组, 由班长担任组长。博客管理小组的任务是督促上传, 并检查回帖, 然后统计每人的上传数量及回帖情况, 在德育量化中给予加分。还制订了以下管理规则:上传文章和回帖都采用实名制, 以便监督大家文明上网;对同学的文章以鼓励为主, 提意见要委婉, 让作者易于接受。

2. 上传随笔

如果全班写的随笔都上传, 数量很大, 看多了很容易产生疲倦感, 就不愿意去看, 交流的作用也就小了;如果只选出优秀的上传, 又很难让写作水平低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他们会觉得这项工作与自己无关, 就无法达到促进后进, 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我决定全班每个学生都上传随笔, 然后由管理小组把比较好的选出来复制到“精彩纷呈”栏目去, 教师最后再把关, 把漏选的佳作或有一定进步急需鼓励的学生的作品也传上去。这样, 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关注优秀的随笔, 随笔被选入“精彩纷呈”栏目的学生也会获得极大的成功感, 对没有被选入的学生也可以产生激励作用, 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用回复的方式加以鼓励, 你追我赶的气氛就形成了。

3. 交流与批改随笔

利用博客上传随笔, 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批改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每个学生的随笔读者不再仅仅是教师, 也不仅仅是同学, 因此, 他们会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 对自己的文章精心修改。随笔能够被选到“精彩纷呈”栏目的学生获得极大的激励, 文章越写越好。当然, 这部分随笔不乏阅读者与回复者, 但未被选上的学生就有可能被冷落, 为解决这个问题, 可选十个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成立随笔批改组, 只负责回复班级写作水平较低的二十个学生, 每个学生负责两人, 任务不会太重。回复时主要找出随笔中的闪光点, 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我也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 把他们随笔中的精彩之处用红线标出, 对每次的进步都给予肯定。恰如其分的鼓励, 中肯的建议, 点燃了写作暂时不理想的学生的写作热情, 他们一次比一次努力, 一次比一次进步, 写随笔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三、利用随笔博客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

1. 在内容方面想方设法拓展写作题材

一开始让学生写随笔, 学生还比较新鲜, 觉得有说不完的话, 可写的内容很多, 但写了一段时间后, 他们就觉得无话可说了。有的学生反映不知写什么好, 就一拖再拖, 一直拖到周日晚上才动手写, 当然也就成了“为赋新辞强说愁”, 东拼西凑, 随便应付, 质量当然不高。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丰盛流个不停息。”因此, 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我充分利用班级博客展示校园活动, 引入社会热点, 并进行读写结合的指导。

(1) 把随笔写作与学校班级活动结合起来。每个学期学校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 如文体艺术节、读书节等。这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察生活、感受生活的最佳时机, 可以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人际交往和生命感受的过程。我提醒学生要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些活动, 拍摄精彩的活动镜头, 放在博客的“生活万花筒”栏目, 让学生写随笔时参考。有了这些活动, 可写的内容非常多, 例如运动会开幕式、各项体育比赛、书法比赛、打字比赛、艺术作品展览、各类讲座等, 都可以成为写作题材。比如上学期学校举行了义卖活动, 各班级精心准备, 现场人头攒动, 气氛热烈, 广告各具特色, 叫买声此起彼伏。我让学生以此为内容写作,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很多妙趣横生的好文章。学生参加了活动, 有了亲身体验, 就会有话可写, 而且写得真切感人。

(2) 把随笔写作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学生生活每天两点一线, 枯燥而单调, 要想有所改变, 必须把社会生活的新鲜血液引入课堂。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空间, 进入网络世界, 学生就进入了五彩缤纷的信息世界。但网络资源过于庞杂, 任由学生“闲庭信步”, 耗时较多且收获不大。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加以引导, 我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特别是社会热点, 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讨论, 形成正确的认识, 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近一年来, 我常把一些热点新闻上传到班级博客上, 作为随笔的主题, 如日本海啸、食品安全、高晓松醉驾案、快女比赛、小悦悦事件等等。对于每个热点, 我不仅上传事件的始末, 而且搜索并上传相关评论, 甚至不同观点的评论, 方便学生做出判断。如对近期发生的小悦悦事件, 我同时上传了杭州最美的妈妈吴菊萍的事例, 让学生对比阅读, 这件事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学生纷纷在随笔中表达了拒绝冷漠的心声。

(3) 把随笔写作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读写结合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但如何结合却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古人认为:“取法于上, 仅得为中, 取法于中, 故为其下。”但范文如果对学生来说高不可及, 就容易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 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 我就有针对性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比如《羚羊木雕》简直就像一篇中学生优秀作文, 写的就是当前中学生面临的友谊与亲情的矛盾问题。学生常遇到类似问题, 比如周末与同学约好去玩, 但父母以各种理由干涉, 是遵守约定还是听从父母, 难以抉择。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就让学生以“选择”为话题写随笔, 同时在班级博客的“范文赏析”栏目上传2002年广东优秀高考作文《月若有情月长吟》、《我为自己的选择骄傲》等, 让学生学会把内心的纠结真实地表达出来, 就是一篇感人的文章。其他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还有《走一步, 再走一步》、《心声》、《第一次真好》等等, 都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 写个人的人生体验。

2. 在写作技法方面的指导

有话可说, 未必能说好;有事可写, 也未必能写好。因此, 对学生进行写作技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在“技法指导”栏目中, 我设有系统技法指导和专题技法指导。系统技法指导主要从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有系统有规划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写作知识, 一般一个学期三到四次。上学期我主要进行了“如何审题”、“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如何处理文章的详略”等几次指导, 上传写作知识短文, 并附上具体实例。在讲评学生的随笔时, 我有意识地把这些知识落实到具体的文章中去, 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专题技法指导就是针对每一次随笔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这样的指导往往三言两语, 把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指出来就行了。

四、随笔与博客结合的初步成效

篇4:月风随笔的博客

关键词:名人博客,人际互动,发展前景

博客的零壁垒、零成本特征一时间被人们冠以大众记事本、真正的草根媒体等称号。2006年不少名人纷纷触网开辟博客, 尽情书写, 记录生活, 由此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许多商业网站巧妙利用名人效应提高点击率, 而名人借助商业网站进一步提升自身知名度。曾风噪一时的徐静蕾、章子仪、潘石屹等知名人士也纷纷入驻新浪网, 由此带来访问人数激增, 甚至掀起网友疯狂抢占沙发的热潮。本文以韩寒博客为例来简单透视名人博客的互动现状及发展前景。

1 名人博客的互动现状

本文以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韩寒的新浪博客为研究对象, 共计75篇帖子。网友点击量基本维持在百万左右, 互动最少的帖子是主题为“2009年9月15日”自己将要本打算出售的摩托车买回来的点滴体悟, 回复2214。具体议题与回复见图1:

按照帖子主题可分为:与时政、社会现象相关的议题27个;与个人生活、比赛、出书等相关的私人议题29个;随感、杂谈类14个;其他5个。公共议题与个人议题总和占据75%。考虑到回复数量庞大无法一一涵盖, 因此本文仅选取每个主题帖的首页回复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发现互动基本以网友对帖子的回复为主, 且回帖与主题无关。第一类回复以抢占沙发为主;第二类以名人追捧为主;第三类为个人留名为主, 其余为其他随意回复。由此可见, 名人博客以抢占沙发为主要互动内容, 抢沙发行为与帖子的议题为个人议题还是公共议题无关, 网友更关注名人效应带来的博客回复, 而网友之间的人际互动可忽略不计。通过韩寒博客的互动现状可折射出目前名人博客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互动单一

韩寒博客中的75篇主题帖子具体议题如下:公共议题27个, 私人议题29个, 公私议题各半。名人博主将博客作为网络日志来记录个人生活、人生感悟, 情感抒发等, 同时还利用博客关注时事热点、社会现象, 公共生活, 名人博客在公共事件和私人生活方面的互动频度基本一致,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网友对名人和与名人相关的社会公共事件的关注程度相当。而互动方式以网友跟帖为主, 互动主体集中在网友与博主方面;互动符号以文字为主。由此可见, 网络人际互动的弊端在博客空间同样存在, 大量浅层次的形式互动削弱了精神内容的交流, 互动呈现片面性、碎片化特征。如, 永远支持你、爱死你了、路过等简单语句构成了互动的主要内容。同时名人博客中的个人发言往往会形成巨大的群体效应, 若有网友指责某位偶像, 则立即会被淹没在其粉丝群体的口水中。个人声音缺少发言空间往往被淹没在群体话语中。

1.2 传受分离

互动的实质为主客体的双向交流, 而名人博客的互动基本局限在博主与网友的浅层次互动方面, 缺少围绕某一主题的深入探讨, 传者自说自话, 关注情感抒发和自我表达, 而受者自我娱乐, 回复与主题无关的话语内容, 双方在不同的舞台上表演, 各自为政, 这种方式违背了互联网双向交流的精神实质与博客的平民特征。广大网民沉浸在网络技术支撑下获得话语权的狂欢中, 更注重自我话语权力的自由表达而对具体的互动内容漠不关心。形式互动降低了互动的精神实质。

1.3 娱乐至上

商业网站受利润促动, 以各种手段吸引大量政、商、娱乐界的明星入驻网站, 开辟个人博客, 借助名人效应提升网站的点击率。这种行为与广大网民粉丝对偶像的崇拜心理巧妙结合起来, 双方可取所需达成利益一致。大量网友出于追捧名人偶像的动机疯狂跟帖, 不乏有彻夜等待抢占沙发的粉丝存在。名人博客成为粉丝借助名人光环展现自我的舞台。而名人博客的娱乐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博客普遍的娱乐化态势。大量草根博客的恶搞也渐成气候, 博客成为相互追捧和逗笑作乐的平台。互联网存在的互相攻击、谩骂等网络失范现象也直接影响到名人博客的良性互动。

2 名人博客的发展前景

当前的名博互动基本以偶像追捧, 抢占沙发为主流, 这种浅层次的互动模式在未来必然有所改观。名人博客除了笼罩名人的光环效应, 具体的互动内容, 即与名人相连的公共事件与社会生活成为名人博客的生命和长久动力。

2.1 公共利益为主题

网络技术提供了互动平台, 至于公众如何利用网络互动要看网络是服务于商业目的还是公共利益。商业网站出于盈利需要, 巧妙利用大众的娱乐心态和偶像窥视心理, 借助名博的名人效应为网站提升点击量。这是博客发展中的不成熟阶段, 且已初现弊端, 从2006年前后大批名人开设博客随后又关博的现象可见一斑。随着网络媒体和博客的进一步发展, 广大网民日渐理性和不断成熟, 对名人的盲目崇尚必然会发展到强调自我阶段, 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关注会超越对名人本身的追求。因此对商业网站而言, 应当充分利用、发挥名人效应, 以名博为平台, 但要突破传统名博仅停留在明星人物吃、穿、住、用、行等浅层次个人议题的互动方面, 而要引导名人加强对热点时事和社会现象关注和评论, 并邀请其他知名人士对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展开探讨, 即名人利用博客发出独到的见解才是名博的必然归宿。

2.2 多向讨论为手段

当前, 互联网双向互动的特征在博客空间尚未充分展现, 名人高高在上, 粉丝则处于劣势地位。大批粉丝疯狂追随偶像而甘愿放弃独立思考的机会, 传受双方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互动。不可否认名人博客是公众了解明星的一扇窗户, 可拉近名人与普通人的距离, 所以商业网站应充分发挥名人效应, 围绕公共话题, 进行多方反思并吸引网民进行积极讨论。并力求突破传统的博主发帖而网友跟帖的单一传播形式, 以博客为中心和据点形成广泛的讨论阵地, 不断加强博主与网民以及网民与网民的全方位互动, 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深层次探讨。博主在此过程中要肩负意见领袖的角色, 最终发出主流的舆论声音才是正确之道。同时商业网站还应肩负相应的社会责任, 积极引导并要加强对名博的有序监管。

2.3 真诚态度为条件

大量的虚假内容是名人博客遭受诟病的又一原因。名人因时间、精力有限无法做到博客的及时更新, 写作成为负担, 另有甚至利用博客作为自我宣传和推销商业广告的平台。这直接影响到网友与明星的互动行为, 不少粉丝从抵触情绪发展到放弃点击名博, 这将导致传受双方的互动链条断裂。随着网友的判断能力的提高和自我意识觉醒, 必然要求名人博主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网友, 因为这是心灵沟通和良好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唯有如此才可维持健康有序的互动过程。

总之, 名人博客在名人与粉丝之间第一次建立起了大范围的、无时空限制的互动性联系, 网友粉丝认为这种联系是活生生的, 是直接现实的。但目前名人博客的人际互动方式单一、传受分离和娱乐至上现状导致名博互动现状为浅层次的形式互动, 缺少必要的深层探讨和精神交流, 而名人博客的未来必然以真诚态度为条件, 多向讨论为手段, 以关注社会公共事件和公共利益为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孙芳.从名人博客沙发族看网络人际互动的发展前景[M].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2008.9.

[2]刘苏芬.传播学视野下的“名人博客”现象[J].青年记者, 2007.10.

[3]唐静.名人博客的传播学思考-以新浪网名人博客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4.

篇5:月风随笔的博客

作为中国最大、最主流、最具人气的博客频道, 新浪博客号称拥有最耀眼的娱乐明星博客、最知性的名人博客、最动人的情感博客和最自我的草根博客。其首页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博客频道编辑对博客文章的选择标准。本文通过分析2007~2008年不定时收集的新浪博客频道主页内容, 主要针对其对社会热点文章、博客图片的选择情况, 加以总结分析, 以探究新浪博客频道博客文章、图片推荐的标准和其价值判断。

新浪博客频道版面设计

在新浪博客频道 (http://blog.sina.com.cn/) 的构成上, 图片博客栏以上因其位置较醒目, 内容多涉及或来自公众人物, 受关注及点击率较高。故此次研究主要选择了从头版至图片博客这一部分。这部分的内容常随着当下社会热点的变化增删, 比如2008年9月26日主要由小广告、头版、视频、博客搜索、文化、独家、热点专题、热力互动、八卦、生活·记录、博客排行榜 (总点击排行榜及财经博客点击排行榜) 、情感、观点、博客访谈、新浪公益、股票、产经、最新开博、新浪乐库、旗帜广告、博客图片几个版块组成。相对于2007年6月30日版面内容, 就增加了博客搜索、生活·记录、情感、总点击排行榜这几部分, 原来占据两个版块的炒股博客和炒股博客排行被股票和产经取代。

左上角的小广告主要有新浪博客内部广告、重点话题图片及硬广告, 如:2007年6月24日的“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独家开博”;2008年9月26日的“实拍:与翟志刚家人一起看神七升天”及“smart空间设计大赛”广告;2007年6月的头版由一到两个主题构成, 大标题提出一个问题, 下面是不同观点及相关资料的博客链接;2008年9月的头版明显地不仅突出某一个主题, 而是出现了更多醒目的话题, 如2008年9月26日, 除了占稍多版面的“神七升天”, 另有15个不同话题;视频版块则由不停变换的视频框和标题组成, 内容多涉及社会热点、美女、裸露、新奇事件等, 如“神七:为你骄傲”、“中国女航天员风采”、“银幕顶级香艳裸背”、“全球最牛宝马三轮”。“文化”版块是一些学者的见解、看法及一些文史资料, 像:“三国猛将赵子龙的真实面目”、“毛泽东在北大打工时的月收入”、“《丑陋的中国人》为何20年后出新版”;“独家”大多选取明星博客中自曝的个人生活、个人观点等, 如“侯耀华:耀文, 我的同胞兄弟”、“翁虹日记:怀孕让我如此美丽”、“康辉:向最可爱的中国航天人致敬”;“八卦”是名人或普通人对娱乐现象的看法, 如“快男星姐祭屈原是做秀还是游戏”;“生活记录”多关注平日生活的衣、食、住、行、教育、旅游等, 如“欧洲百姓住什么样的房子 (组图) ”、“月薪4000该不该送14岁女儿出国留学”、“怎样方便又省钱的走遍北京景点 (图) ”;“情感”版块主要选取一些女性谈论感情和生活的博客, 如“我曾被一个男人深深伤害过 (图) ”、“男友嫌我炒菜肉切太大”;“观点”多是普通人对热点问题的看法, 如“吉林大学负债30亿, 高校债务如何化解”、“叶永烈:应当叫航天员还是宇航员”……

新浪博客频道的受众分析

在讲编辑的新闻价值判断之前, 不得不提到受众。新浪博客频道的受众首先是网民, 然后是了解博客、关注博客和拥有博客的人群。网络媒体常被认为是一个人人可以表达意见、互动反馈的世界, 但实际上限于其他频道的技术限制和受众的使用习惯, 其实, 在论坛和博客频道里, 受众的意见才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现。

和通常所说网络媒体的受众一样, 新浪博客频道的受众也有以下几个特点:素质较高;需求的主动性、多层次性、个性化要求;热烈参与讨论;匿名性;角色扮演心理、共享心理等。 (2)

另外, 博客频道的受众可能特别具有的特点有:

一、喜欢表达、喜欢表现, 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自己拥有博客。他们可能从博客首页进入自己的博客页面。他们会在博客中描述自己的生活、对最近的热点问题发表看法、展示自己并由此得到陌生人的认同而获得满足感。

二、对某一意见阵营的认同感。和普通的网络新闻不同, 受众看每一篇文章时都能进入作者的博客, 可以看到他 (她) 之前所有的文章, 甚至看到每篇文章发表后大家的评论, 然后对博主产生更全面的认知, 产生心理认同或反对, 确定对其意见的明确态度, 自觉加入某一意见阵营。尤其是一些名人博主, 支持者或反对者的意见很鲜明。如前一段的韩寒和河南省作协副主席郑彦英的博客口水战就有很多读者在他们各自的博客中留言评论, 支持某一方, 参与热情高涨。

三、不怯于表达意见。无论支持或反对的意见都会以直接的方式表达, 甚至以被人看到而骄傲。很多人在博客这一陌生的空间中摆脱了生活中长久佩戴的面具和平日传播过程中的“沉默的螺旋”的束缚。似乎“匿名评价”一打上钩, 所有的喜爱和憎恨都可以自由表达、任意夸大。表达喜爱不需要理由, 谩骂用最恶毒的字眼、最轻佻的语气。这是由于评价的可匿名性、相同意见者的支持决定的。

四、对明星、八卦感兴趣的人多, 追星族众多。有一部分人看博客也是追星的一种形式, 看偶像的博客, 关注其博客排名, 关注他的影响力、他的博文有没有上博客首页、别人对其态度如何等等。也有一些人关注博客频道是源于对明星的好奇心, 看看最近哪位明星有什么活动, 看看他们的日常生活、八卦等。

新浪博客编辑的新闻价值判断

新闻价值是一种度量, 用来判断新闻原事和新闻文本的意义。曼切尔 (M.Mencher) 认为, 所谓的新闻价值标准就是决定事件或观念具备新闻价值的因素。丹尼斯和德弗勒 (E.De nnis;M.De Fle ur) 的观点是:新闻价值是新闻报道的潜在兴趣程度, 这些标准经过了长时间的孕育代表了某种智慧的历史积淀, 以确定公众到底想在新闻报道中得到什么、听到什么或看到什么。尽管学界在对体系的描述上有轻重详略之别, 但在新闻总体标准的取向上还是较为一致的。其主要方面大致可包括影响力、接近性、异常性、显要性、及时性、冲突性和趣味性、客观性。 (3)

在博客编辑那里, 新闻价值已经多少和传统媒体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以下几项特点尤为突出:

一、充分利用名人的博客文章吸引眼球

新浪博客频道吸引受众眼球的最重要筹码就是名人。正因如此, 名人博客是各个博客频道最重要的竞争资源。如2008年9月27日的新浪博客首页, 头版除了神七升天的小专题, 还有16条小标题, 其中只有4条与名人无关 (分别为“鸟巢就该拒绝低档中超”、“北京房价会深度下跌吗”、“任何房地产投机行为都是犯罪”、和“最棒的5种度假方式”) 。另外的12条分别涉及体育名人李承鹏、孙悦、黄健翔, 房地产大亨潘石屹, 学者张五常,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 《士兵突击》编剧、被劫杀艺人沈纯可, 社会热点人物周正龙、傅德志。可见, 新浪博客频道在话题的选取上对名人非常依赖, 除了重大舆论热点, 都要引用名人博客, 而且是受关注的名人, 并不惜制造话题。

制造话题的例子比如像有些名人文章可能内容劲爆但标题却波澜不惊, 这时新浪博客在推荐时常会选择吸引眼球的一部分内容来做标题。如2007年6月30日叶大鹰有篇博客名为《多嘴》, 表示自己并不像普通人那样对陈晓旭出演的林黛玉有什么特别的崇敬之情, 并提出她临死前皈依佛门并不能说明其对佛教的虔诚。虽然立场坚决, 用词却是尽量避免冲突。新浪博客频道的观点栏目却用大标题直接写出“叶大鹰:陈晓旭演的林黛玉不咋的”。看文章下面的评论, 阅读者中只有大约1/5态度中立或表示可以接受其意见, 4/5对其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攻击, 其中标题的敏感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人评论道“看标题就觉得你很讨厌……你是因为没看过红楼梦原著才不觉得她像的……你这是靠死去的人炒作……”

二、强调内幕消息

因为博主遍布天涯海角, 身份不一, 有些人们只能在新闻上看到的消息也许有的人身临其境, 可以给出更真实的信息, 这既满足了受众追求真相的要求, 也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和窥私欲。如:“叶大鹰:潘粤明希望我给他放一天婚假”、“李丹阳:我跟交警发生争执的真相”。

三、借争议炒作

表现为制造争议话题和对争议话题反复利用、炒作。

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是, 一位名人在博客中提到对另一人的不满, 被博客编辑放到首页, 被对方得知, 引起双方对骂以及路人的观战和参与。此时的博客频道可谓看着双方争吵, 坐享渔利。如2008年9月30日的“诗人李子:赵忠祥的诗到底有多烂”。

有一些话题本来社会各方就有不同意见被拿出来讨论。如2007年6月20日的头版:“中国人怎么会仇视‘国产大片’”?就是针对冯小刚“请观众不要仇视国产大片”的言论展示各方辩论, 如“大片里有先进文化吗”, 和“大片是挽救中国电影的强心针”等。

还有一种表现是:反复提及一些热点事件和人物, 在此类选择上, 编辑特别青睐两类文章:一种是“痛打落水狗”型, 一种是“逆潮流而动”型。编辑还会在链接的文章标题中夸大它。如2008年9月28日“李承鹏:如果谢亚龙高升了我就起诉他”, 2008年9月29日“李玮峰撒野风格是谁培养的? (图) ”、“我认为小泉纯一郎是条汉子”、“丑女无敌真惊喜无敌?”等。

四、“宏观的”客观性

博客频道的客观性已经同传统媒体中的客观性有很大不同。就像一则社会新闻, 传统媒体或者网络媒体的新闻可能就是对这一新闻的大致报道, 提到当事人的看法。而博客频道就是当事者的博客链接, 或者第三方的评价意见的文章链接, 没有转述、没有删节 (当然, 有时链接的标题也渗透了编辑的意见) 。比如新浪头版常用的形式是在一个冲突事件中分别亮出正方反方两方的个人观点。你可以点击当事人的博客链接, 在他们各自的说辞中探寻你认同或者反对的部分, 还可以在某方的博客内留下表达你观点的声音。而你的声音有时又能成为后来者眼中“客观”的一部分。正如杜俊飞学者曾说:“Internet, 使我们发现了在新闻媒介中蕴涵着人, 人本身即是新闻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客观性的一部分———或者, 更准确地说, ‘人’扩展了‘客观性’的定义本身。” (4)

五、充分使用异常性, 给人种种错觉, 吸引受众打开链接

如2008年9月26日的头版之一———“林青霞、张艾嘉演情侣 (图) ”, 其实是一篇博文在讲几十年前林青霞和张艾嘉在电影中分饰宝黛;八卦版块“女艺人:劫杀事件真像是一场噩梦”, 标题亦错给人故事性很强的感觉。这点也是网络新闻标题的普遍特点。

六、充分利用女色, 打色情擦边球

新兴媒体产品早期发展的推动力是对色情内容和色情软件的需求。 (5) 正如杰勒德·冯·德·鲁恩所说, “色情是新技术感染的第一种病毒”。 (6) 打色情擦边球似乎是网络媒体最常用的伎俩。新浪博客频道会把博客主人发表的图片、视频加以加工处理, 使之成为吸引眼球的话题。像图片博客版块向来被做得“活色生香”, 很多图片都靠裸露获取点击率。如2008年9月26日视频版块“银幕顶级香艳裸背”就使用了尺度很大的图片。此外, 有一篇博客名为《盘点:30位女星绝美的天使造型》, 文章中列出了很多明星的天使造型, 整体图片给人的感觉是健康清新的。而新浪博客频道编辑选取了一位穿着最少的女星的照片放入“图片博客”一栏, 另起标题为“挥着翅膀的女明星”。

七、对草根博客名人的扶持

新浪博客频道的情感版块是不涉及名人的, 2007年6月这部分内容也并不存在于醒目位置, 现在版面调整以后才处于醒目位置。笔者依次点击了2008年9月26日此栏的6个链接, 发现这几个博客的点击率都已经非常高, 只有1个博客点击率在100万以下。这几个博主中就有几个的文章常被放到首页的位置。

八、可以琐碎、可以鸡毛蒜皮, 只要有吸引力

如2008年9月30日的情感栏目就有链接文章“我爱上了一个自恋的男人 (图) ”, 可见, 平常人的平常生活, 只要有哪个点可以引人注意、勾起人的好奇心甚至偷窥欲都有登上首页的可能。

九、文化版块的链接也多是选题轻松的类型

文化版块的链接文章也鲜少严肃的理论作品。相比研究的学术价值, 似乎新浪博客频道更倾向于选择有噱头的内容, 潜心的研究成果难得一见。

通过对新浪博客频道的研究分析, 也证实了一些论断。因特网传播提供了从未有过的自由获取和发出信息的权利。 (7) 但这也间接导致了信息拥挤和信息污染, 如随处可见的冗余信息、有害信息、虚假信息等。

因为博主身份、背景、兴趣不同, 博客的内容必定五花八门。我们难以从整体上对所有博文整理归纳, 但单从新浪博客频道对博客文章的选择上可以看出越来越具有娱乐化的特点, 真正有关社会民生的内容很少, 推荐文章大部分是关于文体明星的八卦新闻、鸡毛蒜皮的争论。但值得一提的是, 有些名人的博客忧国忧民、针砭时弊, 对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敢怒敢言, 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喻国明和张小争教授曾谈到“增进人们对于异质文化及社会诉求的宽容和理解, 是现代社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媒体的话题应该“从街谈巷议的琐碎到‘击中社会绷得最紧的那根弦’”。 (8) “击中社会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也能为网络媒体带来点击率和收益, 这点从中国民众在几次公共事件中巨大的参与热情就能得到论据。约翰·H·麦克马那斯曾说, “两种逻辑 (“新闻标准的选择逻辑”和“市场标准的选择逻辑”———笔者注) 并不总是冲突。一些事件既可能向公众提供大量的信息, 也可能吸引大量的受众, 包括年轻的和富裕的受众”。 (9)

总之, 博客是个畅所欲言的新天地, 是各种意见集合的大广场, 各网站的博客频道到底应该如何引导受众?尼尔·波兹曼曾说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 (10) 博客首页这种媒介形式, 到底是偏好什么样的内容、它的受众希望看到什么内容、这又会怎样影响整个社会?一切都有待于我们的思考。

注释

1 陈力丹于三届学术会议网络化研究上的发言, 引自方延明:《新闻文化外延论》,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P.306

2 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P.116~121

3 (4) 杜俊飞:《弥漫的传播》,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5, P101~103、P111

4 (5) [美]帕夫利克 (Pavlik, J.V.) 著, 周勇, 张平锋, 景刚译:《新媒体技术:文化与商业前景---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5, P189

5 (6) Van Der Leun, Gerard, “This Is a Naked Lady, ”Wired, , Premiere Issue 1993:74

6 (7) (8) (9) 喻国明、张小争编著:《传媒竞争力:产业价值链案例与模式》,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1, P7~8

篇6:月风随笔的博客

当前, 城市中媒体的发展愈加欣欣向荣, 而农村因为地域广大、居民购买力不强等缘故, 媒体的发展状况一直不容乐观。在这种现实压力下, 农民博客的出现, 为农村这片信息荒漠带来了转机。

约翰·费斯克 (John Fiske) 以电视为考察对象提出“两种经济”理论, 指出电视具有促进金融经济与文化经济两种作用;博客为“两种经济”做出新时代的演绎[1]。博客在大众传播方面的价值已被众多学者探讨, 而博客尤其是农民博客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未得到充分重视。

当前, 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加速。在此背景下, 农民博客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价值彰显出来。在经济方面, 农民博客不仅具有博客营销功能, 出色的“博客村”平台更是兼具农村市场中介化组织的角色与功能, 形成“市场-中介组织-农户”相连接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所必需的制度创新;就政治价值而言, 农民博客为“阳光政务”提供了绝佳平台, 提高了农民的参政意识与积极性;此外, 农民博客还为农民较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萌芽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二、农民博客的结构与内容特征

本文所指的农民博客, 指的是农民个体、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村委会所注册开通的博客, 内容以特色农产品营销、政务公开、技术交流、文体休闲为主。在操作性意义上, 农民博客的外延除包括农民个体所建立的博客之外, 还包括农业合作社、农村村集体所建的博客。

关于分析样本, 主要选取浙江三门县委组织部创建的农民博客网站“新农民博客村”。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陡沟村党员博客、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东风村博客等也纳入本文的分析对象之中。

“新农民博客村”首页列出在其网站开设的农民个体博客/合作社博客88个、村镇博客21个, 主要由三门县内的农民、合作社及村镇创建。除特别标注外,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 统计时间为2010年3月。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 以“新农民博客村”网站的32个个体博客 (个体农民与农业经济合作社创建的博客) 、15个村镇博客为样本, 样本数占“新农民博客村”首页列出的同类博客数量的43.12%。

(一) 个人真实信息及类型

博客作者是否在博客首页上留下个人真实信息, 以及个人真实信息的类型如何, 反映了博客作者对博客的信任程度。

统计发现, 在32个个体博客中, 有29个博客在首页展示了个人真实信息, 占总数的90.63%, 说明农民博客的作者对博客、对互联网的信任度非常高, 亦为自己发布的信息负责。

80%以上的博客在首页公布了自己的联系电话、真实姓名与家庭住址 (或办公地址) , 78%的博客把自己的职业、履历一并公示出来。有一半博客同时展示了其他类型的个人真实信息, 如手机号码、传真、QQ号码、工商注册号、开户银行帐号、产品证书, 甚至是自己的出生日期。从这些数字, 可以看出农民接触互联网的真诚与热情, 对农业电子商务抱有很大期望。

至于电子邮箱这一种联系方式, 仅有不到20%的农民博客公布。这说明已开设博客的农民对互联网技术仍然较为不熟悉。

(二) 博客链接及类型

在博客中使用链接, 既有利于商业营销, 推广博客站点, 亦体现了博客的社交功能。在“新农民博客”村的32个个体博客中, 仅有10个博客 (31%) 设置了链接。

所占比重最大的链接类型为“新农民博客村”内的众农民博客, 这应属于网站内部的相互链接。农业商务信息网站与新闻门户网站都获得了15%的链接率, 前者如中国农业网、阿里巴巴等, 后者有网易、三门新闻网等。

相比之下, 影视音乐网站只获得6%的链接率。这说明农民博客们比较重视的是农业商务信息、新闻信息, 对这些信息的需求超过了对娱乐信息的需求。

(三) 日志数量与内容分类

1. 对32个个体博客的统计分析

统计发现, 有50%的农民博客发表博文都在20篇以上。日志数量最多的为“一品豆腐”博客, 共发博文114篇。“一品豆腐”于2007年4月19日发出第一篇博文, 2008年9月4日发出最近一篇博文, 中间间隔505天, 平均4天发一帖, 表明博客作者相当勤奋。可惜的是之后一年多时间再无更新。

这种情况不是特例, 部分农民博客在频繁更新之后进入了一个停滞期。这说明博客创建之后, 一些农民仅把博客当作一个“广告窗”, 摆设几篇博文即可, 并无持续更新、博客营销的相关概念。可见, 仅仅向农民普及电脑知识是不够的。农民越早学会商业管理、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 对其发展越有好处。

个体农民博客的内容类目主要包括八大类别:品牌营销、技术交流、远教活动、时事政论、科学新知、风土民情、诗文随笔、其他。统计发现, 品牌营销的博文占到60%的比重, 说明农民博客的经济功能最为农民所重视。其次为技术经验交流类文章, 占到10%的比重。当前农民最需要的信息, 一是产品销售信息, 第二便是技术信息, 这从博文类型上清晰地反映出来。

2. 对15个村镇博客的统计分析

村镇博客的内容类目共分为10个类别:村情概况、成就宣传、特色产品、乡村风貌、远教活动、村务公开、技术交流、文体休闲、领导考察、其他等十种类别。

在村镇博客上, 展现乡村风貌的博文占了将近一半的比重, 且多为图片形式。居第二位的为“特色产品”, 约占17%的比重。许多村镇把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做为主打或辅助的营销产品之一, 所以博客发表的展现乡村风貌的图文, 意在吸引游客。“乡村风貌”与“特色产品”的文章共同占据60%的比重, 说明村镇博客仍然是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而关于“阳光政务”、“村务公开”事项的文章, 却没有一个博客刊登。

从日志数量上分析, 约70%村镇博客的博文在10篇之内, 80%的博客发表的博文都在20篇以下。村镇博客缺乏来自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动力或压力, 以致对博客这一平台既无规划, 亦不勤奋。

(四) 博文更新频率

1. 对32个个体博客的统计分析

从博客更新频率来看, 有71.88%的农民博客平均一个月至少更新一次自己的博客, 比例非常之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定义, “活跃博客”或“活跃博客作者”, 即特指“平均一个月至少更新一次自己最经常更新的博客的人”, 活跃博客作者占博客用户总数的62.7%[2]。两相对比可以发现, 农民博客作者的写作热情高于一般的博客用户, 博客写作较为踊跃。

32个样本中, 近90%的博客都是在2007年创建, 发出第1篇帖子。这说明“新农民博客村”网站平台在兴建伊始, 工作力度较大。而2008年与2009年, 新建博客量骤然降至6%。

32个样本中, 没有一个博客是在2010年创建的。这说明“新农民博客村”平台所支持的农民博客, 大多以存量为主, 开拓的后劲不足。有1/5的博客在开博的当年就已停止更新, 个中原因值得探究。

2. 对15个村镇博客的统计分析

从最早发帖时间与最后发帖时间来看, 村镇博客的表现不容乐观。全部村镇博客都是在2007年创建。然而, 就在开博的当年, 2/3的村镇博客就已停止更新, 未再发表任何博文。样本中, 从2008年起, 样本中未出现新创建的村镇博客。并且, 全部村博的最近一次发帖, 都是在2009年之前。这说明村镇博客没有构建出一套长效运作机制, 没有给博客平台以足够的重视。

三、农民博客的功能分析

(一) 农民博客的文化功能

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调查, 娱乐是多数农村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 互联网被农村网民仅仅视为聊天工具和玩乐工具[3]。然而, 在农民博客上, 却出现了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的萌芽。在“新农民博客村”的32个个体博客中, “诗文随笔”类文章占了7.5%的比重, 仅次于品牌营销与技术交流博文。

与博客的经济功能与政治功能相比, 农民博客的文化功能容易被人们忽略。实际上, 如同一位农民博客作者所说, 博客改变的决不仅仅是农民的事业, 它更应该改变农民的文化生活。精神文明建设决不能等到经济、政治建设有所成就之后才开始着手进行, 而应与后两者齐头并进, 否则, 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将是跛足的现代化。

“可飞的馒头做大了, 袁家的辣椒也卖完了, ……于是他们的博客就停在过去很久以前的那一篇, 再没有更新的必要了, 是吗?……博客改变的不仅仅是你的事业, 博客更应该改变农民的业余生活。从麻将桌上下来, 到博客村中坐坐, 从别人的文字中看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感受相同的感受, 在共鸣中感动, 在学习中改变。对于精神生活, 我们不应该作为一种文明挂在嘴上, 更应该让老百姓享受到真正的似乎高不可攀的精神文明。”[4]

(二) 农民博客的政治功能

有了博客平台, 并不一定能够推动“阳光政务”的开展。然而实践表明, 若要使村务公开在阳光下, 博客平台是一个绝佳的工具。这一方面,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东风村博客做得较为成功。东风村博客开通一年多来, “没出现谩骂的帖子, 除网络故障外, 村里也没删除过一个发帖”[5]。

至2010年上半年, 东风村博客创建一年多时间, 共发表74篇博文, 收到评论374条, 留言33条。74篇博文中, 有58篇属于村务公开的内容, 占全部博文近80%的比重。

相比之下, “新农民博客村”上的15个村镇博客, 开博三年多来, 共发博文126篇, 所有评论、留言、回复加起来仅为124条, 涉及村务公开的文章数量为零。

要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 “阳光政务”是一条必由之路。农民博客可以为村务公开提供绝佳的窗口与平台, 然而它并不能把襟怀与勇气一同赐予。新媒体技术仅仅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要实现它, 还需要新农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三) 农民博客的经济功能

1. 博客营销功能

农民博客作为推销农林牧副渔特色产品的工具, 赋予了博客作者较大的自主性, 具有灵活、人性化的优势, 实现了“网络信息与农村生产的有机整合, 农业生产与市场营销的全面对接”[6]。与商业网站相比, 农民博客的优点更为突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超强效果反馈等。三门县“亭旁粉丝”博客作者任春娟曾经把产品搬到阿里巴巴网站上, 但是效果不明显, 且每年需要广告费2400元。

“起初我觉得这并不会有太多的影响力, 因为我的产品曾经上了阿里巴巴网站, 效果不明显, 而且年广告费得2400元。但通过领导对博客村的介绍, 还有丁可飞馒头的成功, 我还是决定试试, 出乎我意料的事发生了, 至从开了我自己的博客, 打电话来订购红薯粉丝的越来越多了, 不到半个月我库存的几十吨红薯粉丝便销售一空了, 这让我很是兴奋, 原来网络的力量可以这么大。”[7]

除了收费之外, 商业网站的用户界面不如博客友好, 在内容发布上要受到网站诸多制约, 并且缺少博客文章带给浏览者的亲切感与真实感。

政府部门也创办了多级农业商务信息网。以商务部主办的“新农村商网”为例, 它给种养大户每人提供一个页面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网页设计简洁, 能够保证农民把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 如姓名、性别、主营行业、地址、联系电话等, 也给予了小幅图片位置以展示产品。但是总的来说, 其页面不如博客平台的界面友好, 用户所受制约较多 (如下图所示) 。

2.“新农民博客村”的市场中介组织功能

“新农民博客村”网站平台, 除了起到博客营销的作用之外,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农业市场中介经济组织。它把众多种养大户集合在一个平台上, 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 组建创业团队, 统一宣传推广, 对外负责推介和销售, 对内负责技术指导, 以团队的形式, 带领农民闯市场。

相比之下, 也是依托远教平台而建立的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陡沟村党员博客, 之所以半途而废,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乏这样一个创业团队的指导。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有效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源”[8]。有学者经过对比后发现, 美国、西欧、日本等国, 其农业现代化之所以能够成功, 关键之一在于培育了一批农村市场中介经济组织。当前, 我国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开放的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 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过低, 两相对比, 其中蕴育着较大的市场风险, 严重制约了农业专业化、商品化与现代化的进程。

技术指导与产品信息平台的提供, 是“新农民博客村”独创的更加完善的功能。“新农民博客村”组建农民创业团队的做法, 恰恰是在履行一个完善的市场中介经济组织的功能, 形成了“市场-中介组织-农户”相连接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这一模式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所必需的一项制度创新, 有助于简化交易关系, 节约交易费用, 实现交易的规模经济等。

四、结论

综上, 在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背景下, 农民博客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得以彰显出来。现阶段, 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实现种养加工生产贸易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 建立上下贯通的管理与服务体系, 实现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这一切, 都不是信息闭塞的个体农民所能够单独应对的。农业农村信息化需要集掖众智, 共同创设良好的载体与平台。农民博客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其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夏阳.博客世界的“两种经济”与三大现象[J].东南传播, 2010 (1) .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2009中国博客市场及博客行为研究报告[EB/OL].[2007-09].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pdf/2009/10/10/105733.pdf.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EB/OL].[2008-03].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08/3/28/165206.pdf.

[4]子矜.坚持博客[EB/OL].[2007-06-19].http://www.xnmblog.com/u/spdjc/archives/2007/2128.html.

[5]蔡志明.村民博客, 让村民直接参与村务管理[N].新华日报, 2010-01-03 (A01) .

[6]丁宏苗.关于表彰2007年度“十佳远教创业博客”的通知[EB/OL].[2008-04-02].http://www.xnmblog.com/u/37buy/archives/2008/23402.html.

[7]任春娟.博客为我带来了效益[EB/OL].[2007-04-07].http://www.xnmblog.com/u/yechunjuan/archives/2007/508.html.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月风随笔的博客】相关文章:

月风先生期货范文06-03

月风先生讲义范文06-03

月风先生学习笔记07-24

月风先生五一特训07-24

月风先生期货日内教学04-27

父亲的随笔04-09

借钱的随笔04-17

青春随笔的05-06

沉思的随笔05-09

音乐的随笔05-10

上一篇:鲁迅杂文名称的由来下一篇:钱伟长与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