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的随笔

2024-05-09

沉思的随笔(通用14篇)

篇1:沉思的随笔

沉思的随笔650字

砰的一声,我狠狠的关上了我家的铁门,心情极为郁闷地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走着。唉,妈妈真烦人

不觉来到了福利院的门口,管理员阿姨笑眯眯地迎了上来:小朋友,你是来帮忙照顾那些被妈妈抛弃的小孤儿的吗?我看了看眼前面善的阿姨,几经犹豫后说了声: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体验一下当小保姆的滋味。

阿姨带我进了福利院的婴儿房,说:这里有许多书看,你就只给他们盖好被子就行了!就这么简单?我偏着头问阿姨。她看着我,沉思了好一会儿,说:好吧,我再交给你一个任务,但是你要小心点啊!阿姨简单地给我示范了一遍给婴儿换尿布的动作。然后看着我成功地换了一次后便走了。

我看着婴儿们一张张可爱而又稚嫩的脸,鼻子不由得微微发酸。这些完美的婴儿,怎么会被抛弃呢?突然,哇的一声打破了我的沉思。转过头,原来是一个小婴儿皱着小脸哭呢,难道是该换尿布了?我赶忙跑过去,一摸尿布,果然是湿的。我慌手慌脚地把尿布拆了出来,拿起干净的`,却忘记了是怎么给他换的。手忙脚乱的我,只好唤来阿姨,直到我真正地懂了之后,阿姨才再次走开了。一个钟头内,几个婴儿要同时换好几次尿布把我累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他们才安静了下来。看着他们,我再次陷入沉思:我小时候也是这么的吵,这么的闹吗?只是换尿布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就累成这样了,那妈妈给我打点一切时,我也是这么的吵,这么的闹吗?妈妈肯定很累吧!

我望了望这群可爱的baby们,和阿姨说了一声再见的招呼,立马转身跑了出去。现在的妈妈一定很着急吧?我要回去和妈妈道歉,然后跟妈妈一起找个时间再来看这群可怜的孩儿!

篇2:沉思的随笔

秋,一个美丽的季节。

树,想伸展自己的胳膊,却怎么也伸不开。

叶,承载着一个个的梦想在天空飞舞。

草,拼命的挣扎着,却还是被“秋”收了去。

……

秋天啊!你太美了。

大树上的果实为你而倾倒,为你而陶醉,见你来了,纷纷换了衣,拥挤着,央求着,它们为了你而成熟。有的“不幸儿”连头都挤破了,也没见被你收走。而有的“幸运儿”却被你一下子给收了去。

不过,天空中的大雁对你好像有点儿反感。见你来了,纷纷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准备和家人们一秋“逃之夭夭”了,它们有是排成“一”字,有时排成“X”。有时排成“人”字,又有时候排成大字。原来动物们花样百出,在和人类比时尚呢!

秋啊,你到底在为谁而沉思呢?是那一尘不染的天空,还是?哦,我懂了,你是在那拜到在你脚下的花儿小草沉思吧!

它们为了让你来,付出了自己的时间E,生命,付出了它们的芬芳,还付出了自己鲜艳的`颜色。它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就为了让你来,而你,残忍的抹杀了它们的一切,就为了让自己一展风采。但你那柔和的,温暖的双手抚摸着它们的脸颊。它们都可害羞了,尤其是那小苹果红了脸,跟抹了腮红一样。我敢保证,它那时候,可比任何人都漂亮。

秋啊,你真调皮!

瞧,你又去欺负那些小猫小狗了,你用你的风把它们吹跑,让它们臣服于你的手下。

秋啊,你不要捣乱了。

你用你没喝完的水直直倒了下来,你可想过我们的感受。

篇3:穿越的梦想,历史的沉思

1、观众对于目前观看穿越剧的状况的调查分析

1.1 观众观看穿越剧的时间频率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57.84%的群众表示自己偶尔观看穿越剧,只有7.97%的群众表示几乎每部都看,而从来不观看的群众占了16.45%。不同的年龄阶层对于观看穿越剧的频率也是有所差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表示没有看过穿越剧,时常看穿越剧的人中,26岁一30岁的青年较多。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穿越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剧种而言,所拥有的忠实观众数量日渐增多,而且青年居多。

1.2 观众对穿越剧题材的爱好分析

穿越言情,穿越探险剧,穿越宫廷剧,在穿越剧爱好者中基本上是品分秋色,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但是穿越架空剧的爱好者相对而言就较少了。还有些群众不希望将命运交托给虚无缥缈的穿越,认为穿越太过不切实际。纵然有万般的穿越情结,但是现实不是依靠幻想过活的,在这一方面,我们仍需要尽较大的努力。

1.3 观众对穿越剧的看法分析

观众对穿越剧的要求开始越来越高。四分之一的观众表示出因为穿越剧中恶意篡改历史从而误导观众而产生反感情绪,而没有教育意义,内容的堆叠,不出彩,剧情的庸俗都是让广大的群众越来越对穿越剧感到反感的原因[2]。针对以上问题,穿越剧应积极探索出路,使自己可以立于电视传播之林而不倒。

2、穿越剧热播的原因、群众对穿越剧的看法、态度分析

2.1 穿越剧吸引群众观看的原因分析

在穿越剧中可以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而倾国倾城的容貌,才华洋溢,轰轰烈烈的爱情都是让人们乐此不疲的追捧着一部部的穿越剧的几大原因。从中折射出的是在高节奏,快生活,房贷,蜗居,医疗,剩女剩男等一个个现实问题面前[3],80后,90后苦苦忙于生活,却还是无法得到显著改善,只好将精神寄托于穿越,希望男女主人公可以代替自己活得潇潇洒洒,不被世俗杂物所烦扰。

2.2 穿越剧中的历史问题的态度分析

穿越剧中的部分历史情节问题需要我们辩证思考,穿越剧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本身就是娱乐至上的,其中的历史情节自然是要符合娱乐这一要求,故不需要认真对待,看过就好。也有不少观众对穿越剧中漏洞百出的历史情节表示出巨大的担忧。

3、穿越剧对社会大众的影响

观众对穿越剧的看法还是比较公正的,穿越剧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意义,鼓励人们面对挫折也要像主人公一样努力拼搏,但它在混淆历史等方面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穿越剧的流行必然带来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但同时也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其娱乐力量强大的背后也同样暴露出穿越剧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消遣而远非一种新兴的教育手段,寓教于乐的目的显然没有体现。针对这一现象,穿越剧如何减少其娱乐性,让我们的目光更多关注于其现实教育意义,成为其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道坎。

4、观众对穿越剧的发展趋势猜测

穿越剧在近两年作为一种全新的电视剧种,被各大卫视频频搬上荧幕,虽说现在还有强劲的一股作用力,但若其还是一味的靠着豪华的演员阵容,商家的娱乐手段,其新鲜劲会日渐消散。终究不能在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电视荧幕上占据常胜将军的位置,只有改变内容,不断精益求精,真正地将电视媒体人的责任肩负起来才可以使穿越剧占据一席之地,而不被人遗忘。如何在快速更新的电视剧种牢牢吸引群众,除了宣传力度,恐怕切实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深谙观众的心里才是出路。

5、对待穿越剧的措施

对于穿越剧,首先应该进行严格管理,以不至于误导观众,形成浮华的文化氛围。但是也有部分调查者认为随其发展,顺其自然,让穿越剧在文化大观园中自生自灭。鉴于目前穿越剧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限制穿越剧的发展。

快节奏的生活让大部分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三人成虎,太多穿越剧的历史纰漏重叠在一起混淆人们的视线,自然也就让人放弃了查找的欲望。对于穿越剧,电视媒体人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原历史真正面目,是戏说历史还是正解历史决不能只凭利益而定。

参考文献

[1]、刘子嫣.对穿越剧的探索性研究[J].今传媒,2011(3):91- 93.

[2]、余媛滢.穿越剧热潮现象探析[J].当代电视,2011(12):21-22.

篇4:“沉思”中的沉思

一、命门是人体五大穴位之一(另四大穴位为涌泉、劳宫、百会、会阴),其位于下数第二脊椎棘突之下,下连尾间,上通劲源,旁接腰肾,达气海,应膻中,守丹田。无论练习何种内家功法,八卦、形意、太极,都必须关注这一穴位。对于太极而言,这一穴位显得更为重要。它是涌泉内气上行进入丹田的一个关口,又是丹田内气收敛入脊骨的一个隘口。练太极对于命门穴位的练法一般有以下技巧:

1用意于命门(但不执著)。

2导引运转命门。

3以命门点为圆点,旋转腰脊。

4在丹田内转中,同时带练命门穴及膻中穴的旋转。

5一旦熟练后,并不想腰,让腰空无。

在这几种练法中,均不存在“命门吐劲”。

二、所谓“吐”,与“吞”相对立。吞者向下向内,吐者向上向外。在太极拳的逆腹式呼吸训练中,伴随动作之合之收,吸气时似乎贴脊,气似乎贴于命门。但这只是一个虚想,一个意念。实质上,鼓荡之内气贴脊,收敛入骨,且伴有提肛向上及内部口水涌于舌边。当动作处于开与张时,呼出之气又似乎贴近膻中,伴随口水向下吞咽。在这些过程中,命门亦不吐劲。如果内气从命门吐出释放,则必定形成气散而无力。只有聚气于丹田充足,然后内气经命门穴上行脊椎空管,到达劲源点,其内劲才有所积蓄而后放,且源源不断。这也符合太极运行的点、弧、圆的特性,如果丹田之内气从命门直接吐出,其运行线路则变成直线,久练必使元气损伤、肾气受害。

三、要弄清楚这一问题,必须明确内气有哪些特点,它的运行线路是什么,它的出口在何处等问题。先说内气特点:

1受心意支配。

2内气的大小决定内劲的大小。

3内气没有体内体外之分。

4内气不同于呼吸之气。

5内气无努气(散乱)与憋气(不畅)之感。

6内气内劲相互伴随。

内气的运行走循经合脉的线路,正因为内气内劲相伴,又受心意主宰,故有拳家将心、神、意、气称为第二系统,即内功,内在潜力。内劲的发端点、出发点是我们必须明确的另一问题。运行太极者有两个劲源点,一为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处于背脊处,故古太极拳有二路“通背”之说,有“劲从脊发”之论,背、脊是一个大致说法。另有一个劲源点,在手掌心偏上的中指根处,到了高级阶段,内劲上手,手便更灵活,更迅捷,更强劲。除此二处劲源点外,再没有劲源点,每一拳势的内劲都是以其中的一个劲源点为集散之所(一般拳者从背部劲源点出发),劲源之劲从肩臂上下两线达于手,形于手。故练拳中有内缠外缠、内旋外旋之技艺,如果练“命门吐劲”,那么劲源又何在呢(这个观点可以参看被誉为太极理论著作第十里程碑的《杨氏太极拳术述真》及其他行家著作)?张先生在文中提出“命门吐劲”让其脊椎凸出,效果极佳,并言其已治疗好自己腰椎劳损,我个人认为在理性上说不通。关于所谓脊椎外凸问题,提法亦欠妥当。人在练太极中,其规则为意向上而成头脑虚灵,气向下而腹内腾然,肉向下拉,脊骨向上拔而成抻筋拔骨。这个规则是许多名家的经验总结,我个人也有所实行。我运用这个方法,也治疗了每几年一发,发后须拄拐杖才能行走的腰椎劳损问题。如果说张先生所言确凿,我的看法是,虽然言及“命门吐劲”脊椎外凸,实际上没有凸没有吐,只是所言非所实,所表非所里。我梳理张先生的文章,知其在练腰脊、腰肾时注意了下列几个问题:

1以腰脊为中轴,以丹田为核心。

2意与气结合。当意在命门时,气聚于丹田;当气贯于脊时,意在命门。

3虚与实相应。当丹田虚转时,腰肾实转;当腰脊实转时,丹田虚转。

4命门引领内气。以命门为引领点,放松命门穴,乃至放松腰肾。即张先生言:“从命门穴松开气机中,涌入脊椎管中及脊骨孔缝”,使大椎骨中细胞空隙充满内气,有了内气的聚集,劲从脊发,势在必然。

如上所述,劲均不从命门而吐。如果按张先生“命门吐劲”提法,劲又怎么从脊背劲源点而发?

篇5:星空下沉思随笔

曾有古人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狂放之语,然却不知一个人的努力虽然或多或少可以改变一些命运的轨迹,但是又岂不知这不过是命运的另一种安排罢了。曾有人放言逆天,却不知天又为何?那冥冥之中的神秘存在何为?

天道者,不过是一种名称,其本质亦不过是世界的意志罢了。神秘的过去隐藏着什么?无人得知,虽然曾有科学证明,亦有居里夫人所著论文言明灵魂的存在,但是为何所知之人不多,有人问道是什么?我却说道是万物,是自然,是天地。总的来说不过是一个名称罢了。

佛门中人修佛悟道,言需要四大皆空,却不知他们放不下一个佛字,终究欲望未绝,修道既是修心,欲望不绝依旧身处红尘,不!或许佛门本身便是红尘,如何成道?绝大罗者方成道,弃佛者方可作佛。如何修行?深入经藏,依法修行。然而世界为红尘为舞台,人生便是一场精彩之极的大戏。

或许每个人都是一个演员,他们尽情的演绎着生命的走向,生命的精彩,自己的人生。而这个广阔无边的世界,或许便是你的舞台。有人说人生就像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一个人的一生,乃是假面。也有人说人生就像两面镜子,因为天地均是阴阳分化。但是阴阳化三才,为天地人。故而我认为人生就像三面镜子,有句古话说得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人生本就如戏,世间本就如棋盘,世人皆属棋子。人们或多或少为欲望所驱使。做恶之人为求心安便拜佛求神,却不知善恶到头终有报,求神亦无用矣。亦或者人们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困难也会求神拜佛。

篇6:沉思的随笔

我们班的小晶是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而且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老师们和小朋友都很喜欢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他的爷爷(是一个退休教师),她告诉我小晶唱吕剧唱的很好,她们爷俩经常在一起,爷爷拉二胡小晶唱,听爷爷讲,小晶唱得很好,也许是爷爷对吕剧的热爱,他希望孩子也能热爱吕剧,希望吕剧能在孩子身上继续下去,因为它毕竟是我们山东的地方戏曲,希望孩子在“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中爷孙俩能展示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看,让幼儿园的孩子们也喜欢上戏曲。我想,这方法不错,我庆幸在六一节的舞台上我们班有这么一个新颖的节目一定能赢得欢迎。他爷爷还告诉我小晶不愿意唱给别人听,也许她听老师的话老师会说服她。我胸有成竹一定没问题。而结果却大失所望。小晶说什么也不唱,尽管我施展全身解数他就是不唱,她还告诉我她不喜欢吕剧,老师就不要勉强我了。最后我尊重了孩子的意见。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而今的孩子也包括年轻人又有几个能喜欢这一种艺术形式。戏曲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更能培养孩子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我希望戏曲艺术能在幼儿园开展起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孩子们喜欢了这门艺术形式,懂得这门艺术,这门艺术之花才能继续下去。

篇7: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沉思的杂文随笔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齐动员,全国人民齐参战。我所在的供电公司帮扶四川北川灾区援建。公司领导立即发出了赴地震灾区援建动员令,同事们积极响应,纷纷报名请缨,决心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恢复重建,最终抽调了23名业务骨干,组建起了抗震救灾突击队。此时,我被单位委派到外地参加业务培训,结束后,我得知抗震救灾突击队已经成立,自己未能如愿,深感遗憾。许多同事也为我感到遗憾,纷纷说:“你从事宣传工作,灾区正需要你这样的宣传人员去报道”“你若不出去参加业务培训,十有八九就派你去了。”是啊,我当时在单位里主抓新闻宣传工作,在这么关键的时候,一般能派我去。再说了,对个人而言,赴地震灾区现场采访、采风,最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场报道就是灾区援建的最强音,我为此惋惜了好长一阵子。

6月14日上午,单位广场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我们100余名员工整齐列队欢送抗震救灾突击队出征,此时此刻,我伴随着激动、憧憬的心情进行。当我看到一个个突击队员统一着迷彩服的时候,我顿时羡慕不已;当我看到突击队长高高举起“平度市抗战救灾突击队”队旗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激荡;当我看到一个个突击队员整齐列队高喊口号的时候,我的心里发出了同样的声音;当我看到一个个突击队员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抗战救灾援建车的的时候,我在心里默默为他们祈祷、祝福,憧憬着他们援建的情景,期盼着他们凯旋而归。

从一上路,他们经受着一个个严峻的考验。在行进途中,尤其是行进至地震灾区的盘山公路时,路上有一块块巨石阻挡着车辆行进,山上不时有巨石、泥石流威胁着他们。当地排险人员好不容易掀走了巨石,车辆刚刚开出十几米,就听一声巨响,几块巨石接连从山上滚下,刚好砸在他们刚刚停车的地方,他们颤巍巍地回头观望时,一个个胆战心惊,惊讶不已。

在援建施工中,在常人难难以想象的异常恶劣的环境条条件下,他们冒着40多度的高温天气,面临着余震、暴雨、泥石流、山体滑坡、疫情等异常恶劣的危险环境,克服重重困难,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3个多小时。特别是在立线杆的过程中,难度就更大了,狭窄的山路把车辆挡在山外,根本开不去,还要把线杆运到山上,怎么办?为了灾区人民早日摆脱颠沛流离的日子,早日住进援建房,突击队员们豁出去了,靠人抬肩扛,硬是把一基基很重的线杆往山上运,40多度的高温热得他们汗流浃背,一滑一擦的泥泞山路迫使着他们抬着线杆艰难爬行,灾区重建中,方显英雄本色,艰难中,突击队队长荆宝平站出来了,副队长刘建磊站出来了,共产党员刘治国站出来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带出了一个坚强的突击队。他们在咬牙坚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他们的坚持就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就是凭着这样的精神,他们将16基线杆立在高高的崇山峻岭上。

在工作之余,异常恶劣的环境也在考验着他们,他们不远处的山沟里就深埋着不知多少遇难者,尸体腐烂的异常气味非常难闻,尤其吃饭时难以下咽,即便经常喷药,也面临着疫情的威胁;还面临着余震的威胁,他们单就所经历的5级以上余震就数不清有多少次,何况那些5级以下的小震了,有时他们睡着、睡着,就被地震晃醒了,起初还想跑出去躲躲,后来所经的余震次数多了,干脆就不躲了;因地震造成的环境、气味污染,当地的水已没法饮用,他们靠饮用矿泉水和到很远的地方拉水吃,有的突击队员很不习惯长期饮用矿泉水,造成了水土不服,而他们都在一天天地坚持着;在高达45度的帐篷里,夜晚烦闷的根本就睡不着觉,可偏偏这个时候,蚊虫还要过来袭击,这使他们更加烦恼;震灾区的恶劣潮湿天气致使刘治国、姜民令等3名突击队员患了“烂裆”,晚上奇痒难耐睡不着,白天还要坚持工作;还有的远隔几千里之外,家里房屋漏雨、小孩接送帮不上忙,有的婚期已到,主动推迟婚期,有的父母病重只能在几千里之外含泪问候……这些都是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后重建,看我们的行动”的最好诠释。履行社会责任,践行责任担当。

在长达45天的艰苦援建中,援建突击队完成了任家坪安置点活动板房电气设备安装3371套,运立线杆16基,完成组团35个区,敷设电缆17158米,完成室内内引入电源线1700余间、室外配电箱挂锡压接68个,并对两区送电试验一次成功,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援川突击队被誉为是一支能打硬仗、善达硬仗的“铁军”队伍,被授予“青岛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体”称号。

我的23名弟兄吃苦了,受累了,同事们辛苦了。“一人辛苦万人甜。”正是你们的吃苦受累,才为灾区人民建起了新家园,才使灾区人民不吃苦受累,迎来灾区人民万人甜。

抗震援建十年来,每每看到各大媒体报道北川援建的消息,我的眼睛就会立马瞪圆了,因为,那里有我23个同事、弟兄的付出和辛劳,我就会在头脑中想象着他们身穿迷彩服奋战的情景,翻山越岭,抬杆架线,踏过泥泞,艰苦奋战,我为他们骄傲,我为他们自豪;每每看到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崭新形象,我在心中感受到了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我在心里默默祝福灾区人民的明天更美好!

篇8:由女孩的诉求引发的沉思

“为什么要来我班?”我不解地问。

“我的理由很多,让我入班后我会告诉你的。”按照学校分班规定,我还是委婉地拒绝了她的恳求,劝她安心回到自己应到的班级学习。

想不到,第二天早读时,这位女生亲自递给我一封信,她说,“昨天晚上我心里很乱,一直睡不着,就给你写了这封信。”说完转身就走了。

信是这样写的:

张老师:

我很理解你没有收我做你的学生,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平静下来,我还是通过书信的方式,来回答你昨天问我的问题,即“为什么要来我班”。

读小学时,先后有两位女教师做我的班主任,她们虽然都很敬业,但脾气很不好,态度很粗暴,动不动就训斥我们,挖苦我们,甚至变相体罚我们。第一位班主任曾罚我下蹲20分钟的马步架。那是因为我姐姐出嫁,晚上我没有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作文。你想,一个女孩子在教室前面被这样惩罚(被罚的还有一个男孩),哪里还有一点尊严,现在想起来,泪水还是在眼眶里打转。第二位班主任曾罚我抄写10篇课文。那是因为我上课没有背好课文。我清楚地记得,我从晚上6点一直抄写到凌晨2点,整整写了8个小时。第二天早晨,我把抄写的10篇课文交给老师后,实在支撑不住了,就扒在桌子上睡着了,想不到,班主任又罚我抄写10篇课文。现在想来,这两位班主任都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在她们的教育里找不到对我们的一点宽容,他们只知道按照自己的教育方式去做,他们从没把我们当作有尊严、有生命的孩子,她们给我留下的只有两张严冬般的面孔,其余什么也没留下。

初中三年,我的班主任还是一位女教师,她使我更加压抑,为了追求升学率,她要求我们早晨6点必须到校,否则,要罚我们在教室门外站半天。下午1点40到校,课前要上50分钟的午间自习,下午三节课后,还要连续上两个多小时的自习课。初一、初二虽然不上晚自习,但我们的放学时间都是在8点钟。进入初三,晚自习到10点才结束。回家后还要完成大量的作业。说句实话,初中三年,我们连一节课外活动也没有,过得不像人过的生活,全班学生,哪一个不痛苦得流过眼泪!这三年,班主任给我留下了杀人不带刀的监工印象。

进入高中第一周,班主任就发给我们一本厚厚的高考复习资料,并一再强调:“每天必须完成一份卷,怕做题就别来读高中。”接着,我们就有做不完的试题。从小学到初中,我自认为我接受的不是教育,而是在接受折磨,接受痛苦。我的心灵早已是伤痕累累,在学校过去9年多的日子里,我深深感到,我脆弱的生命一直无人关注,也无人尊重,来到高中,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个让受伤的心灵得到滋养的环境。想不到,我的生命更加不堪负重。因此,我多么渴望在文理分班时,能找到一位对我生命能够宽容一点的班主任,哪怕三年后我读一个大专,哪怕我什么学校也考不取,也不想再让生命负荷得常常欲哭无泪,度日如年。

张老师,我希望在我高中阶段,能让我的生命得到舒展一些,宽容一点,说实在话,我感到我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知识的传授,而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精神,一种人格的力量,一颗未泯的童心,一种宽容,一种善良,一种智慧。我常常想,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他绝不会只充当一名应试的刀斧手,他虽然不能改变应试教育制度,但他完全可以创造条件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他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压力和痛苦,带领学生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有了这样的班主任,当我们高中毕业后,无论是读大学,还是走向社会,我们都能从老师身上汲取一种精神力量,拥有一种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我希望能够得到这种东西。

我之所以想到你班学习,这是因为我有两位初中同学在你班就读。通过他们,我对你有了一些了解。更重要的是,我从一位老师那里,先后读了你发表在《教育文汇》上的几篇文章,如《青春期教育:学生成长的渴求》《你能给学生幸福和快乐吗》《写给孙女的一封信》。这几篇文章我都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有时读得泪流满面,尤其是《写给孙女的一封信》,我还抄写了全文,痛苦时,就拿出来读读。读了你的文章,我多少了解了你的一些教育思想,我想,你能把教育孙女的思想,用在教育你的学生身上,你的学生肯定会喜欢你的教育,你的管理。我虽然不是你的学生,但我希望你能关注我生命的成长,我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指导,你的帮助,更希望你能够成为我的课外班主任,请你别拒绝我,好吗?谢谢!

一个多年被学业压得心力交瘁的女孩。

这个女孩的信,并非仅仅回答了我向她提出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说,她是在为我们的教育呐喊,信的字里行间折射出一个被压抑女孩的祈求和呼唤。可以说,她的呼唤代表了当下不少中学生的心声。读着这封沉甸甸的信,我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有一种揪心的不安,更有一种异常的震撼,她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作为一名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面对女孩的读书经历和她恳求择班的理由,我又能向她说些什么?什么是教育?我曾无数次地叩问自己,也曾无数次地提醒自己:教育,一旦陷入了功利、狭隘与短视的怪圈,教育就不能成为教育;教育,如果不能给学生带来心灵的成长、身心的愉悦,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本真。

一位女生在心理咨询信中讲述了她班新近发生的故事。她说,“我们的语文教师因病请假一个多月。病愈后,全体同学签名坚决拒绝他再给我们上课。为什么?因为,为了升学率他只会无休止地死压我们做题,就连星期天的时间也从不放过。我们发誓:宁可不考学,也不能让已负重的生命再透支下去……接替他的语文教师,我们特别喜欢,因为他讲的课是真正的语文课:鲜活、生动、有趣,堂堂都是有生命的课,我们感到,我们在快乐中学得充实,学得舒适,学得踏实。”

笔者曾读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四川一位模范教师,为了升学率,晚自习要比同年级的班延长一个多小时。学生饿了,就叫他家人给学生送馍吃。高考前,这位老师病倒了———癌症晚期,很快就去世了。高考后,当学生得知班主任病逝的消息,学生表情木然,当记者采访他的学生时,竟然没有人说一句感恩的话。几位老师对记者说:他们的班主任是累死的。当记者发现这位老师家里有几十只被砸坏的小铝盆时,就问他的女儿是怎么回事,她告诉记者,学生每次吃完晚上送去的馍时,就把铝盆给砸了,对父亲的死,就连就读他本班的女儿也并不怎么同情。一个教师居然能够麻木到这种程度,居然能够把教育做到这个份儿上,这哪里还算得上教育。教育成了牢狱,敬业成了罪业,投入成了投注。可以说,一切不顾学生感受的极端教育,都是与生命教育相悖的,一切对学生生活能量的漠视和践踏的教育行为,都是与教育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的。事实证明,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理解就无法沟通,凡是无视学生生命的教育,都是反人文性的,都会弱化或窒息师生之间的情感,不管你获得了多少荣誉,也注定被学生否定,因此,我们必须审视我们的教育行为是否必要,是否适时,是否适度,是否有效。教育不应是对生命的控制,而应是对生命的激扬。教育需要我们更多地沉思和追问,教育必须考虑对象的生命活动规律、认知规律、情感、意志和态度,学习上的过度填塞和过度外在强加,必然同人的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发生尖锐的矛盾,它不仅扼杀了知识的意义上的生命,同时也扼杀了学习者的精神生命。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不断改变和提高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在于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在于促进学生生命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一位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他应该把教育视为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他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真正切入并融入人的活生生的生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让自己的教育行为充满教育之爱和生命智慧,让学生在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理解、关爱下不断体验生命的情趣,不断感悟生命的意义,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不断提升生命的境界,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师生命的协调、健康和共同发展。

篇9:沉思,除了沉思还是沉思

苦中求乐也是一种消解苦闷的方式吧。

晚饭时,少军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也是他们所谓的“经历”。其大意是三危山深处有个苦行的和尚,当他们一行来到寺庙时,和尚早已为他们准备好了斋饭,且言前夜已预知他们几人的造访……很神!的确很神!我很羡慕他们的“经历”,羡慕他们竟能遇见传说中的高僧。

或许,这就是“机缘”吧。而所谓“机缘”就是众生信受佛法的根机和因缘。那么是不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我豁然明白,在我们这片神奇的陇原大地上曾经产生过多少艺术奇才啊,可有多少人留下了他们的名姓,又有多少人千古流芳呢? 面对敦煌,我在内心追问:难道除了史小玉这样有个性的画家外,其他那些创造出如此辉煌灿烂惊世之作的艺术家们的声名就该湮没在这漫漫长沙中么?唉,似乎又是名利的俗念!

沉思,除了沉思还是沉思!

面对无垠的大漠,仰望辽远的苍穹,凝神中我仿佛听到了来自天际的声音:“你们是一群多么幸运的画家呀!”这难道不是先贤史小玉的声音么?是他,一定是他,我的灵魂深深地被震撼了,蓦然间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到此,我已足矣!

是啊,我们难道不幸运吗?这难道不是一个充满了机遇、充满了挑战的时代,一个经济空前繁荣、文化艺术极大发展的时代?打造“敦煌画派”不正是我们今世的“机缘”吗……

篇10:秋天的沉思散文

上山的路很长,近千级陡峭的石梯,考验着人的足力。秋风送爽,不时洒下细如针尖的雨丝,空气中迷漫着若有若无的香味。这香味伴随着我的脚步越走越浓,当行至山顶,行走在鸿思寺公园的时候,就已经将我紧紧缠绕住了。

这是桂花的香味,在这个以桂花为主要植物的主题公园里,每到中秋就会给游人们,带来长达月余的嗅觉大宴。只要你来到这里,就能一扫过去日子里积攒下来的郁闷,让桂花特有香味将整个身心雅染。这个时候,你感觉到就连自己也是一处移动的香源了。

沿着园区的通道一路前行,边欣赏优美的景色,边品味浓郁的香气,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淅沥的小雨洒在伞面上,发出阵阵沙沙的声响,就像是秋天里一首抒情的歌。在这多雨的季节,容得下我的心事徜徉。

鸿影湖,不大,甚至赶不上当年插队的山乡里一处水塘,再加上今天夏天持续的干旱,水面缩小了许多。然而,它却是柔美灵动的。

记得上次来这儿的时候,在湖里看到过两只觅食的白鹅,它们的身影是那么优雅,在清凉的湖水中静静地游着,沿湖岸寻找着那些鲜嫩的野草。还有几只潜鸭,一点都不怕人,在湖里给人表演着潜水的技艺,从湖的这方潜入,再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那是一种多么令人心醉的图画。

可是眼下,那些可爱的生灵都去了哪里?我不知道。只知道它们曾经鲜活过,并在我的生命轨迹里有过那样一小段交集。

鸿影湖的灵动不光在于它的那泓碧水,也在于湖边的那些垂柳,在于草丛里正在弹奏着生命乐章的秋虫。我知道,再过一段时间,当气温下降到只有几度的时候,它们也会倦然无声,将自己小小的身躯与大地融合在一起。

记得儿时常会在秋季到田野里,捉上几只会唱歌的蛐蛐,养在玻璃瓶子里的。有感于它们短暂的生命,总想帮助下它们,那个时候,总是天真的认为,我只要给它们放在温暖的地方,给它们干净好吃的东西,它们就能活过冬季,到春暖花开的时候,继续着自己的歌唱。然而,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它们依然会在某一天早上悄然离去,死在精心为它们准备的那些草叶和蔬菜面前,让一个孩童的心灵倍受打击。

其实,我是非常羡慕那些秋虫,羡慕草丛中的世界的。它们悠长的琴音,应该是一种情歌吧?明明知道接下来的结局,它们仍然认真地唱着,直到力竭。直到活完上苍给它的时间为止。

在桂花树下小憩,看着灿若黄金的桂花,心里的感叹仍在继续。桂花是一种集群的花卉,单个的花实在是太小了,小得不值一提。然而,千万朵小花一齐开放,一起释放出生命的活力,就形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这种群体的力量会让一座山都笼罩在它们的香味里。

与秋虫相比,它们的生命更加短促。单个的花生命最长只有几天。刚刚还在枝头站立,一阵风起就可能飘落下来,在地下铺起一层金黄。就是整个花期也不会很长,几场秋雨之后,枝头只剩绿叶,直到来年,只到下一个秋季,它们才会如约而来,用冲天的香阵,来装扮人间的`秋天,它们何时因生命的短促,而不肯开放过呢?只是,景是花非,明年的花已经不是今年的花了。

时间太过湿滑,手也握它不住,每每都从指缝中溜走,留给人们的,只是徒增的岁月和感概。

就如秋天的景,一天一个样,一场秋雨之后,山上又是另外一种景象。在树下站立,桂花就顺着脸颊滑落,沿花径徜徉,桂花就在身前身后飞舞,在园区小憩,桂花就在脚边静卧,只要不离开这里,桂花就时刻将人陪伴,染一身浓香,舒一腔柔情,再许无数的花季。

前面就是著名的鸿恩阁了,这是一座仿古的建筑,在这里躞蹀能够感受到苍苍的古韵,那精致的石栏,古典的矮墙,雕着精美图案的回廊,都给人一种苍桑的感觉,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建筑艺术的力量。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的思绪飞了起来,在半空作无休止的漫游,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过去,回到了千百年前一样。

时间太过清瘦,竹篱也拦它不住,总会按照自己的节奏,离我们而远去的。

真的惊讶时光的流逝,在我之前居然过去了那么多的时间,而我自己却混然不知。以前的岁月,我都在哪里沉睡呢?

在这里留影,在这里沉思,在这里久久地驻留。有风轻轻抚过,将那些虫鸣带到我的耳里。桂的香味无处不在,在这山里,它就是当下名符其实的主角。脚步不停,心潮也起伏不定。

与秋虫和秋花相比,人的生命是那么的漫长,漫长得有些奢侈了,我们有太多的时间,来考虑自己,自己的儿子,儿子的儿子……我们有太多的时间,来思考怎么对付身边的人,来做一些无谓的争斗。然而,我们的时间就真的漫长无边么?肯定不是这样的。谁人手里握有大把的昨天呢?

沿着静寂的通道行走,在这秋季的花卉和果实面前留下自己的影像,也留下自己对生命的思考。人生的漫长,是与比我们更短的生灵和事物相比较的结果。如果与整个自然相比,与整个宇宙相比呢?恐怕也和单个桂花生命的长短相差无几吧?

当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之时,除了那些厌世的人。都会感觉得出生命的短促。从来到去,也就在眨眼之间。

数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就在游园的这个当口,又有多少桂花飘落?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能够把握的只有今天。

篇11:梦的沉思作文

我和袁天罡爷爷并步下台,迎着寒风,台边有一曲流,流水潺潺,岸边柳树随风摇曳,颇具雅兴,于是我俩便不急于回府,而在岸边畅谈。

“不知你为何名?”

“逝翼。”

“无姓否?”

“恩。”

“原来如此,怪不得如今星象杂乱,皆是出自你的缘故。”

我虽是不太懂,但依他意思,似乎对我的身世有所知晓。

“难道您知道我?”

“其实你的身世我也只是猜到,我虽为凡夫俗子,但对星象的研究却是颇深,天下之事大都略知一二。太白金星被困于天牢之中,恐怕也是由于你的原因。”

“这,我虽不知太白爷爷受何惩罚,但知是我牵连于他,所以希望您不要把我的身世透露出去。”

“这点当然。”

这时,袁爷爷一话不说,默默地看着水面,似乎看入了神。

很久,袁爷爷才语重心长地说:“你可知太上老君和你师父为何算不出你的命运?”

“在下不知,但指算也只能算出一般凡事而已。”

“呵呵,其实以他俩修为,合力而算,一般凡人,就是洞察一生也易如反掌,而一般仙魔,也能察析一些,但你,却是丝毫不能估测。”

袁爷爷停了停,叹了一口气,说:“你并无命运。”

“什么!”我惊讶道,三界万物,一生命运均由天、地二意决定,不可改变,可是我又怎能没有命运。

“你是天命之人,一生无命运,你的造化全在你自己,而你,也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人。你可知这一切是为何?”

我摇了摇头。

“你乃人魔仙杂骨之根,乃三界轮回的`漏洞,也是天地二意的漏洞,你不受任何牵制,纵写自己的人生。”

“天命之人?没有命运?”我心中暗想,“这意味着什么?不受牵制吗?还是我的生命孤零?在满塘河水中如同一片落叶,荡来荡去,没有归属。虽然没有定好轨迹,但太过动荡。”

“其实,史上另有两人也为天命之人。一人为地母女娲,造万物者,早已超脱天地之意;另一人则为孙悟空,他乃补天神石所化,补天神石就是盘古的遗骨,而他其实就是盘古转世,所以也无命运。”

袁爷爷长叹一声,道:“可惜的是,两人一生坎坷,如今都落得悲惨的下场,所以你一生也将十分艰难,可能最后也会命入悲惨,但若你努力,定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来。”

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他说的这一切是否是真的。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要选我?什么天命之人!我宁愿和爷爷做一辈子凡人,也不愿做这没有亲人的天命之人,这害人害己的天命之人!

篇12:夜的沉思作文

几个朋友还可以在QQ上聊聊,但是有的就永远失去了消息,无从得知他们往后的情况,这一幕变化得太过突然,仿佛只一瞬间,就在沙尘中迷失了方向,孤立无助,只有自己独自一人,站立在尘土当中,饱受痛楚。

昨晚去超市拎着大包小包出来,看见了媛,不经意笑了笑,也没有说什么话,也许以后也很少会碰到她了吧,这次相遇也只是一个偶然罢了。

晚上听着音乐,也突兀地想到了许多旧事旧情,就这样从脑海中不自觉地冒出来,把人的意识潮水般淹没,而记忆永远那么清晰,若是记忆变得模糊,恐怕我早已忘记如何去回忆。

篇13:诗情与躁郁——沉思的代价

英文中的沉思一词meditate更为常见的翻译是“冥想”, 就是闭上眼睛, 隔绝与周围俗务的联系之后专注于精神层面的探索。文学创作活动往往充满了这种沉思, 作家屏气凝神, 在脑子里构想一个与现实生活有着云泥之别的新世界。这个新世界的细腻程度往往表现为作品的想象力, 作家越是把他的作品世界想得清楚, 越能够更好地营造出在场气氛, 让读者觉得身临其境, 秋毫息察。我们可以想见, 创作过程中的沉思的深度和作品的成功度之间有着联系。

除了创作活动, 还有什么情况容易引起人的沉思呢?不难想到的一个词就是:抑郁。

当人精神抑郁的时候, 沉思是伴随始终的。它有可能是“悔恨”——抑郁者一再地重现他犯错误的场景, 不断地假想要是当时他没有犯错, 那么事情将如何好的发展;或者是对未来的焦躁——在脑海中一再模拟某些场景, 例如, 明天的长跑我真的能够在既定的位置成功超越M先生吗;或者是在脑海里假象对自己的仇敌进行复仇行为——要是我在看到那个家伙, 我一定迎头用板砖拍他……

我们发现, 处于沉思状态的抑郁者往往不关注手边的事务。一个刚刚离婚的中年男人很有可能需要一个假期, 因为他开会的时候经常走神;考试作弊被抓到的学生也是没办法在接下来的那一场考试里面正常发挥的。要是抑郁的时间延长, 这个人可能会被认为对现实生活漠不关心, 不修边幅。例如一个中年丧子的可怜人很可能是一个精神颓废的家伙, 日久年长, 亲朋也不再指责他怎么不刮胡子;一个目睹二战惨烈的士兵, 成天酗酒是可以原谅的, 而成天逛百货商场修剪鼻毛则不可理喻。

他们不关心身边事物的原因是, 他们关注的问题的吸引力, 或者说这个问题对他们的思维掌控力远远大于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长年的进化使得人类在受到重大挫折之后, 是不是能够欣赏午饭的美味成为了小事, 而从这个挫折中吸取教训才是大事。反复假想某个场景, 这种沉思虽然不利于我们过好日常生活和处理好人际关系, 但却大大有利于我们关注与某一个难题, 反复斟酌解决方案, 仔细考虑每一种可能性, 从而从中吸取到教训。

由此一来, 我们发现, 沉思是深思的关键。和离婚者一样, 棋类运动员也需要反复推演验证, 才能知道他的下一个棋招能否行得通;桥梁设计师也决不能满足于这张图纸看起来不错就马虎了事, 而是得在脑海和笔头一想再想。离开了沉思, “验算”这种活动成为不可能。因为人类大脑的关注力需要这种特殊形式的思考才能够得以实现。

这种反复假想的思维方式和日常的思维方式的区别在于, 前者有着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沉思者往往总是难以满足与目前的解决办法, 而始终试图找到一个更善的方案;或者一直认为已有的场景不够真实细致, 需要进一步修饰和加深。这对于找到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的处理办法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面临一个重大挑战的时候, 对于未来的焦虑显然有助于我们关注与这个挑战, 并且拿出一个比较妥当的方案出来。

二、创作沉思与抑郁沉思的相似之处

创作的沉思包含了沉思的种种特征。

例如坊间总认为艺术家是不修边幅的。因为有过创作经验尤其是创作长篇大幅的作品经验的人都明白, 在创作活动活跃的时候, 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苦恼似乎都是小打小闹, 远不如自己手头的作品来得新颖离奇。艺术创作给人带来的兴奋和专注感是远比日常生活来得强烈的。和如何写好下面这个主角与密友的山巅决斗场景比起来, 女朋友的嫉妒以及内衣似乎有点扎人这种问题都是些“小事”。创作者往往长时间处于冥想状态中, 无论是在街上走路, 还是陪父母吃饭, 他们总是显得心不在焉, 疯疯癫癫。

创作时的沉思的完美主义倾向也是明显的。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诸多艺术家反感把自己的叙事性作品总结成一个小故事或者改编成一个媚俗的电影的原因。因为这些总结或改编很难体现出他在创作时脑海里反复斟酌而出现的那个充满了细节的形象。) 叙事作品的创作就像把一个弥天大谎撒圆, 而弥补一个谎言的漏洞需要一百个更大的谎言。这需要作家仔细考虑每一个细节, 有时候甚至不得不全部推翻重新来过。离开了完美主义, 只是对构建的形象浅尝辄止的话, 作品必然支离破碎。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没有才华的小说家不得不反复借助于超能力、神迹、现编的物理定律和巧合来继续剧情的原因。而宏大作品的作者中有躁郁症的也不乏其人, 如名声显赫的狄更斯。

人的这些行为应当理解成处于沉思状态中的一种自然反应。既然俗世将那些不关心柴米油盐、做事总是神神叨叨又心不在焉的人理解为疯子, 那么把作家理解为疯子, 也绝不是哪个时代的独创。

三、创造力——抑郁抑或是狂躁

早在1987年, 爱荷华大学的南希·安德烈亚松 (Nancy C.Andreason) 就调查了30名创造性的作家和30名作为对照的普通人, 发现80%的作家都经受过精神疾病, 特别是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的困扰, 而只有30%的正常人有此经历。1995年, 肯塔基大学的阿诺德·路德维格 (Arnold M.Ludwig) 发表了一项涵盖1004个人的生平资料的研究。这些人是20世纪的佼佼者, 来自艺术、科学、政治, 商业、军事等各个行业。统计发现, 他们患有心理疾患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人, 如酗酒、吸毒、抑郁、焦虑、自杀等等。仅抑郁症一项, 就纠缠过50%的艺术家, 46%的作曲家和47%的小说家。这一比例在诗人中高达77%[2]。

这时候我们应当回到文章开头时提出的问题。艺术家是抑郁的重点袭击对象。为什么抑郁症对艺术家情有独钟呢?抑或是艺术家往往用抑郁症来标榜自己或者寻求一种“文化抱团”, 这种认识整个就是一种谎言?

前文中我们讨论出这样一个结论:沉思有助于关注眼前的问题, 并拿出切实且完美主义的方案。也就是说, 沉思有助于某些形式例如创作活动的思考。我们完全有理由这么认为:创作活动是一种高要求的思维活动。艺术家常年处于这样的思维活动中, 他们的精神压力要比常人高得多。要解决他们的工作难题, 显然要比解决一个账目错误或者人际关系窘境更需要深入而细致的思考。而沉思则有利于他们调动自己的注意力, 专注于创作活动, 解决他们在作品中面临的问题。

然而轻率地说, 抑郁是创造力的源泉这显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只证实了冥想是创造力的关键, 并不代表抑郁是冥想的关键。会不会有并不抑郁的人, 却非常善于冥想呢?

回答是肯定的。事实上诗人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恶名大概是从浪漫主义兴起之后的事情。在之前比如说歌德时代, 诗人的名声是很好的。诗人往往比普通人更加道德、明智、深邃和有责任心。在浪漫主义时代之前, 诗人并不像今天人们的评论中的那样, 不切实际、沉溺女色、疯疯癫癫。即使在今天, 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很多同时有着极强的行动力, 在社会事务中举足轻重, 却诗才横溢的诗人。

更加尖锐的反驳观点是:抑郁症患者的普遍症状是失去行动力。他们整日疲惫, 精神不振, 不能感受到快乐, 性欲减退, 没有激情, 不愿意做任何事情。而这样的症状显然不是一个能够搞创作的样子。创作时的作家的状态应该正与此相反——他们精神亢奋, 整日整夜不眠不休, 极富激情, 他们头脑清醒, 充满信心。所以, 抑郁症是无法造就艺术才能的。

所以, 正确的解答应该是这样:我们发现与抑郁症相比, 双向情感障碍 (Bipolar) 的患者更加具有艺术气质。

双向情感障碍又叫做躁郁症, 患者呈现出抑郁和狂躁交替出现的症状。狂躁的时候, 患者精神亢奋, 睡眠时间短而精力充沛, 自负, 喜欢说大话, 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抑郁的时候, 他们则显示出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这简直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的缩写版!我们似乎也忽然理解了为什么许多作家是如此的两极化, 他们时而极为体贴, 能够写出人间最为深邃而细腻的感情, 然而时而却冷面无情, 视亲朋为路人, 或者不断地伤害和自己最为亲密的朋友。作家情感这样的跌宕起伏, 难以揣摩, 以至于被人们斥为疯子和伪善的人。而事实上, 他们很可能是双向情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

躁郁症患者的狂躁期可以解释他们的创造力。事实上研究也表明很多艺术家正是在狂躁期创作出最为出色的作品。凯·贾米森 (Kay R.Jamison) 就认为, 是双相情感障碍, 而不是单纯的抑郁, 能够诱发高创造力。 (她本人也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她将包括梵高、拜伦在内的众多艺术家生平的情绪状态与他们的创作产量对比, 发现当情绪转变时, 例如从抑郁转为正常, 或是从正常转入躁狂阶段, 常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3]。

患有躁郁症的诗人, 在抑郁的时期, 他们反复思考经历过的人事, 仔细地比较和沉思所见所闻, 所以达到了比常人更加深邃的境界, 也积攒了更多的诗情与创作题材。而在狂躁时期, 他们忽然获得了过量的自信和表达欲望, 他们急于把自己想到的问题表达出来, 从而形成了创作欲望。

四、创造力的代价

才能卓著会让人产生孤独感。因为少有人能够打到他们的思维深度, 以至于他们会觉得和平常人交流总是陈词滥调。的确有研究表明智力超凡的人倾向于独自思考而不是团队协作, 也比常人更难在社交中获得快乐。而孤独会产生抑郁。

尽管抑郁症的成因, 现在还没有得出共同的结论, 然而有一点是公认的, 即精神疾病和人格密切相关。我们可以这么推测:要进行艺术创作, 没有沉思型的人格是难以想象的。而沉思型人格的人和抑郁症患者有着一个比较大的交集。这是为什么“诗情”往往和“抑郁”联系起来的原因。

而沉思的成果——有可能是作品, 有可能是社会地位, 有可能是名声——更加让他们觉得自己特立独行, 并坚信特立独行的人生是创造力的保证。这有可能加深了成见, 使得作家更加孤独。

我们可以想象, 如果梵高是一个心胸开阔的小伙, 那么他恐怕很难画出表达人类内心的孤独和压抑的作品。而且, 如果他是个乐天派, 他很可能失去了对世界深思的能力。还好笔者不是一个心理医生, 否则当我面对梵高的时候, 我会选择不去治好他。

参考文献

[1]Life and Letters and the London Mercury:An International Monthlyof Living[M], Published by Brendin Pub.Co., 1929 (v.2 1929 Jan-Jun, p.171) :"Poe, like Nietzsche, was a manic-depressive;and his existencefollowed a comparable course."

[2]Ludwig, A.M. (1995) .The price of greatness:Resolving the creativityand madness controversy[J].New York:Guilford.

篇14:珠江源头的沉思

珠江源是我国第三大江--珠江的源头,景区内溪流淙淙,有"一水滴三江,一脉隔双盘"的奇异景观,并有珠江流域滇、黔、桂、粤四省领导和专家的题词、题诗,是广大珠江流域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抒发饮水思源之深情、畅享寻源探源之幽意的最佳目的地。春夏时节,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如火如荼,鲜艳夺目,令人流连忘返……

2012年3月6日,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泛珠三角区域"9+2"人才服务合作第十三次联席会议在"第三届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论坛"会址--珠江之源举行。这是泛珠三角区域"9+2"人才服务合作历届会议最有意义的一次。作为是次会议承办方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独具匠心,让出席会议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9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香港、澳门人才服务机构的主要领导,利用会议的间隙在珠江源头栽植了12棵《圣经》上被称为"植物之王"--雪松。

雪松,是中东国家--黎巴嫩的国树,代表着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人民的力量,还象徵纯洁和永生。黎巴嫩共和国国旗中间为白色长方形,占旗面的一半;上下为两个红色长方形。旗地中间是一棵绿色黎巴嫩雪松。白色象徵和平,红色象徵自我牺牲精神……

当我代表澳门,在珠江源头栽植了这棵喻意非凡的雪松时,我那激动的心情突然变得沉重起来。我在想,这久旱无雨的云南,老天爷能否让我们这12棵雪松存活?尽管雪松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土、微硷性土均能适应,亦可适应黏重的黄土和瘠薄乾旱地。但我还是十分忧心,面对我亲手栽植的雪松,我默默地祷告,同时也企盼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法兰西斯·培根先生"奇迹都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名言能够应验。

原本雨量丰沛的云南何以连续4年乾旱?是厄运?还是天灾?专家称,除气候异常等原因外,工程性缺水是重要原因。所谓工程性缺水,是由於长期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水库少,不仅对天然径流拦蓄少,而且水资源调控能力太薄弱,造成工程性缺水……

作为一个"半拉子"文人,我弄不懂什麽工程性缺水。不过,我深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去流"的道理。云南全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坝子(河谷、盆地)仅占6%,地势垂直高差大,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6600多米,山高坡陡,山高谷深,雨水顺着地势快速向谷底江河汇集,利用较为困难。另外,湖泊、江河虽多但多处於低海拔位置,将水资源从低海拔提引到高海拔地区的难度很大,因为这叫"水往低去流"。

根据我国以及世界上主要沉降区的资料都证实,过量开采地下水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我国655个城市中,有400多个是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地方城市对地下水的依赖更重,目前北方城市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以及33%的农业灌溉都是主要依靠地下水。比如河北沧州,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面平均沉降了2.4米,属於我国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一个比较公认的说法,就是目前每年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开采量应该控制在200亿立方米以内。而华北平原30年已经超采地下水1200多亿立方米,如果依靠自然回圈来补充这些地下水,有专家测算,需要上万年。由於地面沉降,矗立于古都西安的唐代建筑大雁塔倾斜已达上千毫米;由於地面沉降,人们居住的居民楼出现墙体裂缝,建筑不得不拆除重建;由於地面沉降,人们行走的道路出现裂纹、裂缝甚至天坑;由於地面沉降,有城市甚至被预言会在几十年後消失……

云南乾旱,是天灾还是人祸?我说不准。不过,"水往低去流"是自然规律,也许这是"工程性缺水"背後被忽视的另类个案……

告别珠江源,我迈着沉重的步伐登上马雄山。马雄山是国家林业部批准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其自然景观令人留连忘返。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满山的杜鹃花树,高者数米。每到春末夏初,杜鹃花开,姹紫嫣红,格外灿烂。马雄山成了花的世界,老远望去,五彩缤纷,绚丽无比;蓝天之下,群山起伏、奔腾,如大海中的无数的岛屿,竞相逐浪。放眼望去,花山湖、偏桥水库,波光粼粼……

马雄山主峰犹如一匹高大的骏马,如果与其次峰老高山连在一起,犹如一匹斜卧在高原平台上的双峰骆驼。那隆起的两座驼峰,一座是海拔2444米的主蜂马雄山,另一座则是海拔2368米的次峰老高山。

驼峰,是贮存沉积脂肪。脂肪被氧化後产生的代谢水可供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有人认为,驼峰实际存贮的是"固态水"。遗憾的是,如今红土高原上两座驼峰的"固态水"耗费殆尽。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目前,旱灾已造成云南766万人受灾,384万人和192万头大牲畜面临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

阳春三月,我再度登临马雄山,举目放望,红土高原却是另一番景象,我无不感慨之:马雄山顶观三江,慧眼难觅梦汪洋;人定胜天过去式,期盼玉龙喷瑶浆……

愿久旱尚未逢甘雨的云南:"奇迹在厄运中出现"……

上一篇:探险日记下一篇:陶行知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