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伦理学考试重点

2024-04-11

护理伦理学考试重点(精选6篇)

篇1:护理伦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概述

1.社区(community):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2.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人口数约在10万—30万之间。

3.社区的特点:地域性、人口要素、同质性、生活服务设施、管理机构和制度(我国社区基层管理机构为居委会和派出所)。4.社区的功能:

(1)生产、消费、分配、协调和利用资源;(2)社会化;(3)社会控制;(4)社会参与;(5)相互支援。

5.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上的疾病,而且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道德健康。

6.初级卫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和途径。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治疗和社区康复。

7.社区卫生服务:在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8.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服务对象的广泛性;(2)服务内容的综合性;(3)贯穿生命全程的连续性;(4)满足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可及性。9.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1)医学模式的转变;(2)人口结构的变化;(3)疾病谱的改变;(4)医疗卫生费用高涨。

10.社区卫生服务的六项功能: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服务。11.社区卫生服务的机构设置:

(1)范围:原则上要求每3万—10万居民或街道所管辖范围规划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床位:至少设观察床5张;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病房不得超过50张;

(3)人员:至少有6名执业医师和9名注册护士;(4)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

12.社区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综合应用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和技术,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融于护理学中,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最终目的,提供连续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护理服务。13.社区护士的基本条件:

(1)具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并经注册;

(2)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3)独立从事家庭访视护理工作的社区护士,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14.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护理程序、家庭访视、居家护理、社区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教育、健康普查、保健指导以及组织社区活动等。

第二章 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

1.社区护理评估范围及内容:大体上分为社区地理环境、社区人群和社会系统3个方面。

(一)社区地理环境:(1)社区的基本情况;(2)自然环境;(3)气候;

(4)动植物分布情况;(5)人为环境;

(二)社区人群:(1)人口分布;(2)人口流动情况;(3)健康水平;(4)健康行为;

(三)社会系统:(1)卫生保健系统;(2)经济系统;(3)交通与安全系统;(4)通讯系统;

(5)社区服务及福利系统;(6)娱乐系统;(7)教育系统;(8)政治系统;(9)宗教系统。2.社区护理评估方法:(1)社区实地考察;(2)重点人物访谈;

(3)问卷调查(访谈法优于信访法);(4)查阅文献;(5)参与式观察;(6)社区讨论。

3.社区健康资料分类方法:按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分类;按高登的功能性健康形态分类。4.社区健康资料分析应遵循的原则:(1)原始数据要经过统计学处理;(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3)注意进行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4)立足于社区健康护理。

5.社区护理诊断(community nursing diagnosis):是对收集的社区资料进行分析,推断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过程,社区护理诊断的特点是把重点放在社区整体的健康上,而不是个人。6.社区护理诊断是指对于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不健康/健康问题,以及与其相关原因的陈述。

7.社区护理诊断的陈述,可采用PES公式,即健康问题(problem,P)、原因(etiology, E)、症状体征或有关特征(sign and symptoms,define characteristics,S)。8.社区护理诊断优先顺序的确定

(一)Muecke 法的原则(1)社区对问题的了解;(2)社区对解决问题的动机;(3)问题的严重性;(4)可利用的资源;(5)预防的效果;

(6)社区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7)健康政策与目标;

(8)解决问题的迅速性与持续的效果等。

(二)Stanhone and Lancaster 法 分数越高代表约需优先处理。

9.Omaha社区护理诊断系统是由护理诊断(问题)分类系统、护理干预分类系统和护理结果评量系统三部分构成。10.社区护理评价的分类:结构—过程评价、结果评价。11.社区护理评价的方法(1)医疗文书评价法;(2)统计指标评价法;(3)护理服务项目评价法;(4)满意度评价法。

12.社区健康档案建立与应用(本节很重要,建议全部看一下)(1)社区健康档案:是记录与社区居民健康有关信息的系统性文件,包括以问题为向导的病史记录和健康检查记录、以预防为主的保健卡,以及个体、家庭和社区与健康有关的各种完整的记录。(2)健康档案的类型:分为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三个类型;

(3)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记录和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方式。

第三章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1.家庭(以下任一解释均可):(1)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生活的重要环境。

(2)家庭指的是由两个或多个人员组成,具有血缘、婚姻、情感、经济供养关系,是家庭成员共同生活与相互依赖的场所。2.家庭的类型:

(1)核心家庭: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家庭类型;(2)直系家庭:又称主干家庭;(3)旁系家庭;(4)单亲家庭。

3.家庭结构:包括家庭角色、家庭权利、沟通类型与家庭价值观4个因素。(1)家庭角色;

(2)家庭权利:是指家庭成员对家庭的影响力、控制权和支配权。可分为传统独裁型、情况权威型和分享权威型3种。(3)沟通类型;(4)家庭价值观。4.家庭功能:(1)情感功能;(2)经济功能;(3)生殖养育功能;(4)社会化功能;(5)健康照顾功能。

5.Duvall 家庭生活周期表:43页。

6.家庭护理(family nursing,亦称家庭健康护理 home health nursing):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是指社区护士和家庭及家庭成员有目的地进行互动,帮助家庭充分发挥家庭的健康潜能,预防、应对、解决家庭发展阶段的各种健康问题,以促进和维护家庭及其成员健康的活动。提供家庭健康护理的基本工作方法是家庭访视。7.家庭护理的工作内容:

(1)与家庭及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为居家患者提供疾病医疗和护理服务;(3)协助家庭成员心理、社会适应;(4)协助家庭获得或改善健康的生活环境;(5)协助家庭运用健康资源;(6)协助家庭参与社会和社区活动。

8.家庭健康评估常用家系图、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度评估工具。(1)家系图(genogram):是以家谱的形式展示家庭结构和关系、家庭人口学信息、家庭生活事件、健康问题等家庭信息。

(2)APGAR家庭功能评估表:共5个题目,分别为适应度(adaptation)、合作度(partnership)、成熟度(growth)、情感度(affection)和亲密度(resolve),简称APGAR家庭功能评估表。

9.家庭访视(本部分很重要,建议全部看一下)

(1)家庭访视:是指在服务对象家庭里,为了维持和促进健康而对服务对象所提供的有目的的交往活动。

(2)类型:预防性家庭访视、评估性家庭访视、连续照顾性家庭访视、急诊性家庭访视。(3)家庭访视程序:54页。(4)家庭访视中的注意事项:56页。

10.居家护理(home care nursing):是社区护士直接到患者家中,向居住在家庭的患者、残疾人、精神障碍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

11.居家护理主要有三种形式: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和家庭护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病床是我国常用的居家护理服务形式。第四章 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1.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2.社区健康促进(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社区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与社会影响,降低本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而进行的活动。

3.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使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4.健康教育理论(建议看一下,71页):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

第五章 社区儿童与青少年保健指导

1.疫苗免疫程序:88页。

2.社区保健指导(简答题,建议整体看一下):(1)日常生活指导;(2)促进感知觉发展;(3)预防意外伤害;(4)预防接种;(5)社区健康管理。

第六章 社区妇女保健指导

1.孕期保健指导:103页,建议本部分整体看一下。

第七章 社区中老年人保健与护理 1.(1)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2)60岁作为我国划分老年人的标准。60—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

2.社区老年人的安全与防护(130页,建议本部分全部看一下)(1)预防跌倒: ①光线充足; ②居室布置合理; ③穿着合体; ④地面平整防滑; ⑤动作适度; ⑥注意外出安全。(2)预防坠床:(3)预防噎呛:(4)用药安全:

第八章 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

1.慢性病: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 ,NCD)的简称,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2.慢性病社区管理的工作方法和任务(建议全部看一下,143)(1)慢性病社区管理的工作任务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健康调查、健康评价和健康干预。

3.社区临终关怀(本节比较重要,建议全部看一下,157)(1)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指通过控制症状,给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照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有限的生存期间内保持其舒适和尊严,并帮助他们平静地接受死亡。(2)临终关怀的目标与原则:(3)临终患者的健康需求:(4)临终患者的常见症状:

第九章 社区康复与护理

1.社区康复护理(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是指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在社区层次上,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过程,社区护士依靠社区内各种力量,即残疾者的家属、义务工作者和所在社区的卫生、教育、劳动就业及社会服务等部门的合作,对社区伤残者进行的护理。

2.残损(impairment):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身体结构、外形、器官或系统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损害,是生物器官水平上的功能障碍,又称结构功能缺损。

3.残疾(disability):现改称为“活动受限”,指由于残损使个人活动能力受限或缺乏,是个体水平上的功能障碍,又称个体能力障碍。

4.残障(handicap):现改称为“参与限制”,指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个体完成正常情况下的社会作用,是社会水平上的功能障碍,又称社会能力障碍。5.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

(1)运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常表现为偏瘫。(2)言语功能障碍: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和言语失用症。6.脑卒中患者软瘫期的康复护理:良肢位、被动运动、主动运动。

第十章 流行病学与社区疾病管理

1.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2.流行病学的相关概念(195页,建议看一下)(1)注意区分散发、流行、暴发。

3.疾病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疾病在个体中由临床前期(潜伏期、前驱期)、临床期(临床症状明显期)至临床后期(转归期)的自然发生、发展过程,称为个体的疾病自然史。

篇2:护理伦理学考试重点

计划: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设计的活动过程。

广义:指制订、实施、检查评价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从本质上讲制定计划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

狭义:单指制订计划的活动过程。

组织:一般是指有目的、有系统、有秩序地结合起来的人群集合体,也就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写作的人群活动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吸引、开发和保持一个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是通过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实现组织使命和目标。

领导:管理者通过影响下属实现组织和集体目标的行为过程,其目的是使下属心甘情愿地为组织目标而努力。

控制:指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组织活动进行衡量、监督、检查和评价,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按原定的计划进行,或适当的调整计划,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活动过程。

管理: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内部资源进行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促进其协调配合,发挥人的积极性,以取得最大组织效益的动态过程。

组织文化:指组织全体人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团队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心理预期和团体归属感等群体意识的总称。

狭义: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的为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中的反映。广义: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信息:

广义:泛指客观世界中反映事物特征及变化的语言,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和数据等,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信息。

狭义:是指经过加工整理后,对于接受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数据,消息,情报的总称。

简答:

1. 科学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管理的制度化 使人人都在制度的约束下工作,事事都有制度的规范。

(2)管理的程序化就是指对拟定完成的工作制定周密的程序,并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定科学的程序,严格执行程序,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从而保证预期的工作结果。

(3)管理的数量化 管理的数量化指的是在管理中普遍运用量化指标,使员工能准确把握对工作的要求与标准,管理者能准确的评价员工的贡献。

(4)管理的人性化 在管理的制度、管理的方法、管理的过程都力求符合人性的要求,体现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性,有助于人的发展。

2.韦伯的组织管理思想:(1)提出了理性化的基本原则和观念。(2)管理组织必须按照科层制设立。(3)按照法理性认同原则进行组织的权利管理。(4)管理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5)行政官员由委任产生,领取固定薪金,其升迁由上级决定。

3.团队的五个基本要素。

(1)人数不多。一般在2~25人之间,多数团队的人数达不到10人。(2)互补的技能。(3)共同的目的和业绩目标。(4)共同的方法。(5)相互承担责任。

4.简述计划的步骤:分析评估,确定目标,拟定可选方案,比较方案,选定方案,制定辅助计划,编制预算。

5.简述目标管理的特点。

(1)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管理工作:目标管理是由上下级共同参与制定目标及目标的衡量方法。由于上下级共同参与将组织目标转换为具体可行可测评的部门或个人目标的过程,使目标具有特定性,有利于员工自检和自查,有利于上级的评价,也促进了上下级的合作和关系的协调,以达到组织的总目标。

(2)强调自主管理:在目标管理中,下级不是按着上级硬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行动,而是通过成员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实现规定目标。工作过程的自我管理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

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的组织责任感。

(3)强调自我评价:在执行目标管理过程中,各层管理人员定期评价,通过检查考核反馈信息,并在反馈中强调由员工自我检查,以促使员工发挥自身作用

(4)强调整体性管理:目标管理将组织的总目标逐层分解落实,是员工的分目标以总目标为导向,并明确各自工作目标与总目标的关系,共同完成总目标。

(5)具有目标特定性。

6.组织的含义有哪一些?设计组织结构应考虑哪些基本原则?

组织的概念: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结构严密、制度化的人群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项活动的构架系统。是按一定目标所形成的权责角色结构,如医院、学校、护理部、病室、护理小组等。是职、权、责、利四位一体的机构。

原则:统一指挥的原则、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原则、管理层次的原则、管理幅度的原则、责权对等的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7.非正式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非正式组织:不是由管理部门规定,而是由于地理上相邻、兴趣上相似,或者利益相同等而自发形成的组织,其主要功能在于满足个人的需要。

特点:1由成员间共同的思想和兴趣互相吸引而自发形成,不一定有明确的规章制度;2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一致性,成员间自觉进行互相帮助;3具有一定行为规范控制成员活动,有不成文的奖惩办法;4组织的领袖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但一定具有较强的实际影响力;5组织内部信息交流和传递具有渠道流畅,传递快的特点。

8.护士长在护士职业生涯发展中的责任和任务有哪些?

1)对本部门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能力进行评估,提供建议和反馈,帮助护士进行职业定位;

2)根据护士个人特长进行分工,为护士展现和发展个人潜能提供机会;3)对护士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咨询和参考意见;4)促进和鼓励本部门护士在组织内晋升。

9.授权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①授权规范化:将下属需要的职、权、责、利规范化、制度化,既保持相对稳定,也要适当调整;②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鼓励下属大胆用权,发挥自己的能动性;③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给予下属及时的监督、指导、反馈,及时获得下属的意见和想法;④积极承担责任:在充分信任下属的基础上勇于承担责任,让下属放心大胆工作。

10.决策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①目标原则:决策应围绕组织的整体目标而进行;②信息真实原则:掌握大量真实的信息,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纳、整理、比较、选择,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③可行性原则:应从实际出发,分析现有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决策实施后的影响,以保证决策可行;④对比择优原则:充分比较,权衡利弊,从中择优;⑤集体决策原则:要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才智。

11.简要回答阐述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

赫茨伯格认为:与人努力工作的动机相关的因素有两类:其一,保健因素,其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属于外在因素,是导致员工不满意存在或不存在的因素。如职工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组织管理制度,工作环境等。保健因素本身不会对个体产生激励作用,但能够阻止激励作用的发生。激励因素,属于内在因素,是导致员工满意或没有满意的发挥。这些因素包括:职务上的责任感,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喜悦等。

12.简要阐述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

期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认为预测一个人想做什么和他投入多大的努力去做,取决于三个变量。第一,期望值,指个体对自己行为和努力能否使自己达到良好表现的主观概率。影响个人期望值的因素有个体过去的经历、自信心、对面临任务难易程度的估计等。第二,关联性,是个体对于良好表现将得到相应回报的信念,即工作成绩与报酬的关系。第三,效价,指奖励对个人的吸引程度,即个人在主观上对奖励价值大小的判断。由此看出,激励水平的高低可以由以下公式表达:激励水平(M)=期望(E)×关联性(I)×效价(V)。从公式可以看出,激励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期望值、关联性和效价乘积的大小。只有当这三者都高时,才能真正达到高激励水平。

13.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

(1)认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2)要学会“听”。(3)创造一种相互信任,有利

于沟通的小环境。(4)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5)定期加强上下级的沟通。(6)职工代表大会。(7)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

14.如何处理冲突?

(1)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2)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和双方的利益。(3)妥善地选择处理办法。

15.简述控制与计划的关系。

控制与计划既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

1)计划目标决定控制方向,计划为控制工作提供标准,没有计划,控制也就没有依据。

2)控制工作为实现目标服务,如果只编制计划,而不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控制,计划目标就很难得到实现,因此,控制要时时刻刻以实现目标为中心。

16.简述制定护理标准方法和步骤。(质量管理过程包括:)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2)拟定标准并进行验证(3)审定、公布、实行(4)标准的修订

17.试述PDCA循环管理步骤与方法。

1、计划阶段:(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或影响因素;(3)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4)针对影响质量的原因研究对策,制订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并预测实际效果。

2、执行阶段:按计划要求付诸实际行动。

3、检查阶段:在执行过程中边执行边检查,完成阶段性改进计划后进行检查,把实际效果与预计目标作对比分析。

4、总结处理阶段:(1)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成果和经验纳入有关标准和规定之中,以巩固提高质量。(2)把没有解决的质量问题或新发现的质量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18.侵权行为主要涉及侵犯自由权、侵犯生命健康权、侵犯隐私权。

19.试举例说明在护理管理中面临的执业安全问题主要有哪些?

(1)无证上岗;(2)职业伤害;(3)职业保险不健全。

20.护士要做到依法执业应注意哪些问题?

(1)侵权行为与犯罪;(2)失职行为与渎职罪;(3)临床护理记录不规范;(4)执行医嘱的问题;(5)麻醉药品与物品管理;(6)护生的法律身份问题。

论述

1、薪酬:

(1)工作岗位分析师确定薪酬的基础(2)岗位价值评价以职位说明书为依据(3)对具体护理岗位的薪酬调查在确定护理人员薪酬水平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由于各岗位的价值不同,其对应的薪酬水平也就有所区别。让每一个岗位有一个衡量的数据化比较图,再形成各岗位的价值比。据此确定每个岗位的具体薪酬,以及根据企业预算及对岗位的期盼值,设立每个岗位的加薪幅度和频率(5)护士薪酬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职业等级、员工个人技能和资历以及个人绩效(6)在确定护理人员调整比例时,要预先对薪酬水平做出预算,在组织内部进行及时沟通、宣传、培训,能更好地保证薪酬体系实施和控制(7)由患者及其家属为护理者进行评分,将其纳入奖金等级评定。(8)建立稳定性和灵活性有机统一的薪酬制度(9)重视内在薪酬和福利的作用

2、排班

选用有弹性的周期性排班法。周期性排班法为满足护理工作的同时兼顾护士个人需要提供了方便。省时省力可以为管理者节省大量时间。护士长排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1)提前计划排班:每星期五前将下周班次排定,以便护士提前知道自己的班次,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2)考虑综合因素:考虑每天在岗人员的人数、业务能力、工作责任心、身体素质等方面因素。(3)因地制宜的调整:因某些疾病具有季节变化的特点,故因根据自己科室特点做适当调整。(4)按时间段调整:排班时还要掌握1周哪天最忙,1天哪段时间最忙,避免平均使用人力,忙闲不均。(5)考虑患者因素:每天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对班次做适当调整。(6)对重患者:1要有经验的护士做,避免发生差错事故。2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也应该给新同志锻炼提高的机会,并注意以老带新。(7)考虑护士的要求:当护士对排班有什么要求时,提前一周写在上面,护士长根据科室情况,尽量满足护士的合理要求:如果某

一要求不能给予满足时,护士长应提前与其商量,问护士是否自己克服一下困难,如果无其他选择余地时,护士长要想办法与其他护士商量一定给予满足。节假日也要照顾护士的要求,除了体现公平的原则外,还应注意人性关怀。护士长每天利用排班簿,考察在岗人员出勤情况。每月总结一次,记录在当月排班簿的空白处。把每个人(包括护士长本人)存工天数及日期,补休天数及日期加以记载,一目了然,增加了护士长考勤管理的透明度。

篇3:护理伦理学考试重点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技能操作,考试改革

护理专业是我校办学历史较长、教学改革较深入、教学规范化程度较高的成熟专业之一。《基础护理学》是护生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所必修的基础课程, 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生临床操作技能的提高, 关键在于该门课程学习和掌握。探索护理专业的技能操作考试改革, 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护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 以适应今后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为了克服以往考试方法的弊端, 改变技能操作考试次数少、内容单一的情况, 我们从2008级本科护生开始, 对该课程的技能操作考试改革进行了探索, 本文现对这一探索作如下简要总结。

1 以往技能操作考试的情况

《基础护理学》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考试, 学生成绩实行百分制, 由三部分构成:理论分50%;平时分10%;技能操作分40%。对于技能操作考试, 由于每学期只在期末考一次, 因此学生重视不够, 平时不常练习, 操作能力不强, 结果成绩优秀率较低, 直接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总成绩。部分学生甚至由于技能操作欠佳, 造成该门课程挂科。这种情况反映在临床实习和护理实践中, 就出现了护生动手能力差、操作能力不强、职业综合素质较低的现象。

2 以往技能操作考试的弊端

2.1 考试次数偏少, 每学期只有1次, 容易养成护生忽视操作练习、学习松懈的习惯。

2.2 考试项目多, 学习与考试间隔时间较长, 学生又不太重视平时练

习, 到考试时, 前面学习过的操作有些已经忘记, 起不到督促学生练习操作的作用, 达不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2.3 内容单一, 只注重专业技能操作考试, 而考试中护士职业素质考核的内容偏少。

3 技能操作考试模式的改革

3.1 考试内容

3.1.1 专业技能操作考试遵照《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要求掌

握的项目, 如备用床、麻醉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口腔护理、吸氧、肌肉注射法、皮内注射法、静脉输液法、灌肠法、女病人导尿术、生命体征测量等护理操作基本技术。

3.1.2 护士职业素质考核包括护士语言考试和护士非语言性行为考试。

3.2 考试方法

3.2.1 专业技能操作考试操作考试就安排在部分重要操作结束后。

每学期3次, 考试老师每组2~3人 (包括实验室老师) ,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操作考试模式改为小病例、角色扮演和模拟演练等形式。在考试前给出1个病人的病例, 作为考试资料, 让每组学生根据病例组织讨论, 提出该病例所涉及到的护理操作技术, 强化练习 (练习时可自拍录像) , 以加深印象。遇到问题时, 通过接受老师指导、观看多媒体影像等方式, 在练习中进行解疑。考试时, 每组从病例中所涉及到的有关操作技术中随机抽取1项内容进行考试, 改革以往的操作评分标准, 加大护患沟通方面的评分力度, 体现护理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后操作考试成绩占90分, 计算方法为:取每位护生所有操作考试分数的平均值, 然后乘以90%;还有10分为实验报告成绩, 具体评分方法主要是根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来评定。

3.2.2 护士职业素质考核职业素质考核一般同专业技能操作考试同时进行, 在学生进行操作的同时评出素质分。

该项成绩包含在专业技能操作考试的分数中。

3.2.3 同组同分法对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耐心且自我约束能力差

的部分同学, 采取同组同分法, 即从该组同学中抽取部分人进行考试, 参加考试者的平均分数即为本组每个成员的个人分数 (本组同学分数相同) , 以激发护生平时操作练习的积极性。

4 新考试模式的效果

4.1 通过改革考试方法, 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由于增加了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次数, 将考试成绩重新分配于平时测试中, 学生如想获得优秀, 就必须加强平时学习, 利用课外时间来复习迎接平时考试[1]。

4.2 由于采取了同组同分法, 护生练习实践操作的积极性比以前大有提高。

平时不重视操作练习的同学, 不愿因自己而影响别人的成绩, 客观上促进了该部分同学学习的自觉性。

4.3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如病例讨论的考试形式, 激发了护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使之主动思考,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发挥, 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2]。

4.4 突出了护理学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病例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操作练习模式给护生创建了一个模拟的“情景”, 在“情境”中护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患者”, 比“模型人”更具有真实感, 利于护生全身心投入到护士角色中, 重视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对“患者”表情变化的观察及操作后的嘱托[3]。

4.5 对教与学起到促进作用。

进行《基础护理学》考试改革, 调动了护生的平时学习和操作练习的积极性。同时, 改革考试方法, 教师也得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 可以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 以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 以补差补缺, 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对《基础护理学》技能操作考试进行改革, 能有效地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教与学都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对提高护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帮助他们胜任今后的护理工作, 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靳莉莉.五年制大专基础护理学考试改革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4) :179.

[2]常宏, 李艳菊.基础护理学操作考试方式的改革[J].中国实用护理, 2006, 22 (1) :65-66.

篇4:护理伦理学考试重点

【摘 要】本文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为基础,创新性地采用学生团队合作模式,对广西医科大学2013级护理本科生进行基础护理学技能考试,并分析团队及考站的考试成绩,旨在探讨护理本科生基础护理学技能考试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基础护理学技能考试 团队考试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15-03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又称临床技能多站式考试(Multiple Station Examination),是1975年由英国的Harden R提出的一种以客观的方式评估临床能力的考核方法,是目前被国内外医学教育部门认可的应用广泛、客观性强的临床能力评价方法,主要用来评价医学生、实习医生、临床医师以及护士等的临床操作技能。目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普遍应用于医学教育中,被认为是评价学生临床能力的最好方式。此外,现今临床护理越来越强调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团队式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及应变能力,能较好地发挥团队功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整体效益。本研究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为基础,创新性地采用学生团队合作模式,对广西医科大学2013级护理本科生进行基础护理学技能考试,并分析团队及考站的考试成绩,旨在探讨护理本科生基础护理学技能考试模式的改革。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考试对象为广西医科大学2013级护理本科生,总共148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33人,均已完成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学习。

(二)研究方法

1.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将148人分为30个团队,其中28个团队为每个团队5人,2个团队为每个团队4人。二是设置考试站点。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为基础,设置4个考站,分别为入院评估考站、操作前评估与准备考站、技能操作考站、出院评估与宣教考站。每个考站的内容及分值见表1。三是编制临床病例。从基础护理学技能考试项目中挑选出4个重要项目,分别是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中心吸氧技术、留置导尿术、肌内注射法。编制4个临床病例,分别融入这4个技能操作项目。每个临床病例均贯穿整个技能考试始终。四是编制评分标准。根据4个技能操作项目,分别编制4个评分标准。每个评分标准均包括4个考站部分:入院评估部分30分,操作前评估与准备部分14分,技能操作部分30分,出院评估与宣教部分10分。此外还包括仪表部分1分以及综合评价部分15分。满分为100分。五是编制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患者出院护理评估单。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在入院评估考站使用,内容包括要填写患者的个人信息和一般情况,入院情况,生命体征和主要症状体征评估,护理观察项目(如意识、饮食、睡眠、活动、排便、排尿、吸烟、饮酒、心理社会资料等),病史情况(如现病史、既往史、输血史、手术史、过敏史、家族史等)等。患者出院护理评估单在出院评估与宣教考站使用,内容包括要填写患者的个人信息和一般情况,出院诊断,出院情况,离院方式,生活方式指导,针对疾病教育指导,复诊指导等。

2.考试实施过程。一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同时进入第1个考站,抽签决定4个临床病例中的1个为考试病例。抽签决定团队中1名成员作为患者,给予患者熟悉病例的时间。团队成员相互分工与协作,依次完成4个考站的考试任务。考试时间为30分钟。

3.数据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二、考试结果

(一)技能考试成绩

30个团队中,最高成绩95分,最低成绩73分,平均成绩为86.30±6.15分。成绩分布情况见表2。

(二)各个考站考试成绩情况见表

三、各个考站考试成绩分析与讨论

(一)技能考试成绩分析

30个团队的平均成绩为86.30±6.1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成绩分布总体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说明该考试模式整体安排是合理的,难度适中,考站设置合理,能正确地评价和反映学生多方面的临床能力,是客观的、公平的。

(二)入院评估考站成绩分析

入院评估考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和内容,第一个方面是对患者进行问诊,收集患者入院时的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和一般情况,入院情况(如入院时间、途径、入病房方式、入院诊断、入院原因等),患者主要症状体征评估,护理观察项目(如意识、饮食、睡眠、活动、排便、排尿、吸烟、饮酒、心理社会资料等),病史情况(如现病史、既往史、手术史、输血史、过敏史、家族史等)。这部分任务问诊者可以对照着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询问等来完成,患者根据病例内容回答问诊者提出的问题,问诊者需填写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主要考核学生的问诊技巧和内容。第二个方面是要进行一个技能操作项目,即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

该考站平均成绩为24.77±3.20分,处于中上水平,学生们基本上能够按照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的内容进行问诊,能较正确地完成测量生命体征的操作,但部分团队和学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问诊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内容不够全面、完整,有遗漏;内容不正确,有的与疾病无关;问诊时缺乏条理性,思路凌乱,顺序混乱;与患者沟通能力较差,交流较死板,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缺乏亲和力;不会及时准确地向患者核实信息的准确性;不会使用赞扬、鼓励等语言与患者沟通。在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评估患者的情况时有遗漏,如没有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是否有影响生命体征测量准确性的因素、患者的皮肤状况等;帮助患者夹体温计时没有注意患者体位,没有夹紧体温计;测量体温和血压在患者同一侧上肢;血压计放置歪斜;测血压过程中没有一手固定听诊器胸件,打气过快,放气过慢,视线与水银柱弯月面不在同一水平;测量血压数值有误;未测量成功而重复测量。

(三)操作前评估与准备考站成绩分析

该考站要学生完成的任务主要也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根据进入第1个考站时抽签拿到的临床病例,根据病例里的医嘱内容,即4个技能操作项目(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中心吸氧技术、留置导尿术、肌内注射法)中的其中1个,对患者进行操作前的评估,主要是核对患者,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取得患者的配合,进行环境的评估准备等。第二个方面是根据技能操作项目,准备操作用物。

该考站平均成绩得分最高,各个团队和学生们在这一考站总体表现良好。但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有:核对患者流于形式,没有仔细认真核对;评估患者的病情与临床病例不相符;患者的身体状况没有评估,如即将进行中心吸氧操作,没有评估患者的鼻腔情况和通气程度;没有评估环境,如即将为患者吸氧,环境是否安全,无明火和热源;洗手和戴口罩动作不规范;用物准备不齐,有遗漏现象。

(四)技能操作考站成绩分析

根据团队在进入第一个考站时抽签拿到的临床病例内的医嘱内容,完成相应的技能操作是该考站给学生们的主要任务。4个技能操作都是学生们要重点掌握的,也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技能操作。该考站平均成绩为25.40±3.00分,处于中上水平,学生们经过两个学期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基本能掌握这几项技能的操作。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存在的问题有:操作前、中、后查对不够仔细,有遗漏;双人核对医嘱和药液流于形式,不认真;排气不成功,未检查输液管中有无气泡;为患者消毒皮肤跨越无菌区;见到回血忘记松开止血带和调节器;滴速调节不准确,偏快或偏慢;垃圾分类不正确。

中心吸氧技术存在的问题有:将吸氧管给患者固定后没有询问患者松紧度是否合适;注意事项交待不全;未询问患者的感受,未评估吸氧效果和患者缺氧情况的改善程度。

留置导尿术存在的问题有:消毒顺序不正确,跨越无菌区;打开无菌导尿包或戴手套有污染;插入深度不正确;引流袋固定不妥当;导尿管污染;健康教育不完整不全面;拔管方法不正确。

肌内注射法存在的问题有:抽吸好药液后双手回套针帽;未给患者摆上腿伸直下腿弯曲的体位;操作中、后没有再次核对药液和患者信息;进针手法不当;没有交待注意事项。

总之,在技能操作考站,学生们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是核对不够认真;三查七对做得不好;无菌观念不强;垃圾分类处理不正确;缺乏人文关怀意识。

(五)出院评估与宣教考站成绩分析

该考站要求学生们完成对患者出院情况的评估以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出院情况的评估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和一般情况,出院诊断,出院情况,离院方式等,患者根据病例内容与评估者相互沟通交流。评估者还需结合病例中设定的疾病,对患者进行针对疾病的教育,生活方式指导,饮食指导,复诊指导等宣教工作,并填写患者出院护理评估单。

该考站平均成绩也处于中上水平,学生基本能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能根据疾病特点,结合自己所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宣教。但部分团队和学生的宣教内容不够详细、正确、完整;不能突出重点;针对性不够。

四、结论

入院评估考站以及出院评估与宣教考站的设置能通过评估者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问诊,出院评估和宣教,客观地评价其收集资料、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能力。操作前评估与准备考站以及技能操作考站的设置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能力。4个临床病例均贯穿在整个技能考试始终,每个考站任务的实施均围绕病例展开,使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患者,并形成连续性临床思维。因此,在整个技能考试过程中,该考试模式也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分析病例,人文关怀,评判性思维等能力。同时,与以往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为单人考试不同,该考试模式创新地采用团队合作方式,这是考虑到目前临床护理工作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越来越注重加强护理团队建设,提倡团队管理模式。因此,该技能考试模式也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此次护理本科生基础护理学技能考试的改革是成功的,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应该引起教学工作者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改进。同时,应加强该考试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探讨更客观、公正、全面的考试模式,使其更规范化、合理化,在未来的护理教学和考试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雪梅,仰曙芬,于长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生毕业实习出科考试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4)

[2]Carol C,Robert E.Th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A step in the direction of competence-based evaluation[J].Arch Pediatr Adoleesc Med,2000(7)

[3]景汇泉,于晓松,孙宝志.OSCE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

[4]易秀英,张苏,王庆林,等.护理团队工作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B)

[5]陈秋菊,陈雁.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4)

[6]邱宇茹,王吉文,卢玉贞.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5)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5年度教学、科研课题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刘 齐,女,广西柳州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临床护理。

篇5:护理心理学考试重点小抄

2.医学模式: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系统观和整体观之上的医学模式

3.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5.记忆: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

7.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或集中。

8.意志:是人们自觉的确立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9.人格:又称个性,是一个人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0.动机:是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11.气质: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1.性格: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12.能力:是指成功的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13.心身耗竭综合征(BS):是一种因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 而产生以极度身心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 并表现为自卑 厌恶工作 失去同情心等

14.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

15.挫折:是指在有目的的行为情景中,个体在趋向目标的过程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使行为进程受阻或被延搁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16.访谈技术:护士与病人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会务

17.信度 :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18.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21心理评估:指通过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

25心理护理:是指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26心理支持法:指在精神上给病人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支持和援助,27心理疏导法:是指护士与病人沟通过程中对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和引导,以消除心理问题,促进病人心理健康的过程。

28认知疗法:病人通过对自己、他人、或其他事的看法和态度的改变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29音乐疗法: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或残障的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并通过和谐的节奏,刺激身体神经、肌肉,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使病人在疾病或医疗过程中身心改变的一种治疗方式。

30心身疾病: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在这类疾病被统称为心身疾病。

31药物的心理效应:指病人对医生的威信,对药物的信任感和接受药物治疗时的体验评价,治疗时对外界的暗示等多种心理作用。

1.护理心理学研究任务:①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②研究各种疾病的病人心理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的心理表现③研究心理护理方法和技术:④研究和应用心理评估理论和技术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国外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①强调心身统一 心理学融入护理实践②应用心理疗法开展临床心理护理③开展量性和质性研究

国内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①学科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②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③临床常用心理评定量表的应用④临床心理护理突出个性心理特征

4.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①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随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改变;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是对人对事稳定态度的反应②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具有冲动型和外部表现,情感以内心体验形式存在比较稳定。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情绪的变化反应情感的深度,情绪和情感不可分割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主要内容:①忠于职守与爱心②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③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④较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⑤健全的社会适应性⑥较适宜的气质与性格类型

心理健康的标准:①有正常的智力水平②有健康的情绪特征③有健全的意志④有完善的人格⑤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联系与区别:一联系:共同的实施对象—病人、健康人群;心理护理和其他护理方法共同存在于整体护理模式;临床心理护理的具体实施即可与其他护理操作同步 也可独立展开,但绝不能脱离其他护理方法独立存在。二区别:(XQ)①X更关注与“增进和保持健康”紧密关联的心理学问题Q围绕着“增进和保持健康”的中心②X更强调社会环境与个体健康的交互作用Q重视物理环境对个体健康的影响③X较多地通过激发个体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心理调节等方式去帮助个体实现比较理想的健康目标Q较多地借助外界条件或客观途径,以生物、化学、机械、物理等方式 去帮助个体实现较理想的健康目标。

区别(依据原理不同,使用工具不同,行使职能不同)

马斯洛需要理论(1)生理需要:维持生存及种族延续的最基本需要。(2)安全需要 :希望受保护和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生理安全:生命安全;心理安全:财产、职业安全(3)爱与归属的需要: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和支 持的需要(4)尊敬的需要 :自尊:个体渴求能力、自信、自主和成就.他尊: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认可、重视和赞赏(5)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需要

30护士临床心理护理的职责范畴包括:①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②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治疗及自身情况的认知水平③辅助心理专业人员开展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等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进行护理评估,明确护理诊断,分析病人的情况,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提供依据。⑥确立评价心理护理和干预效果的标准及方法。

34儿童病人心理特点①分离性焦虑 ②恐惧 ③皮肤饥饿 ④行为异常 ⑤思念亲人

35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1)心理特点①自尊心强②自卑和无价值感③敏感与多疑④固执与刻板⑤孤独与寂寞(2)心理护理①尊重老年病人的人格 ②提供舒适、安全的疗养环境③节好病人的疗养生活 ④指导老年人克服不良心理

36疾病初期的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①心理反应A 否认与侥幸B抱怨与负罪感C恐惧与忧心忡忡D轻视或满足F陌生与孤独感

②主导心理需要:主要体现为尊重和安全的需要

(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重点是给予较多的心理支持,协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病情,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使之初步适应医院的环境,较好配合治疗与护理。①效沟通②满足各种需要③心理支持和疏导④认知干预

37疾病发展期的心理护理此期的护理重点是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调节病人的不良情绪。

38疾病恢复期的心理护理此期心理护理的重点是提供支持和咨询,帮助病人恢复自主生活,提高适应能力,恢复社会角色功能,使病人从心理、身体和社会三方面获得全面康复。①提供信息与知识②心理支持与疏导③自护行为塑造④协助认知治疗

41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1)心理特点①焦虑、恐惧②否认③孤独、忧郁④愤怒⑤依赖(2)心理护理a针对负性情绪①热情接待,礼貌地询问病人或家属病情 ②避免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③针对病人的愤怒,护士应充分理解④告诉家属在病人面前保持镇定的重要性⑤鼓励病人合理宣泄。b针对依赖帮助病人形成正确、有积极意义,可实现的目标,使其逐步摆脱依赖 c针对否认短期否认可不予纠正,若持续这种状态,因鼓励病人接受患病事实,结合认知疗法,帮助病人纠正认知偏差,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d提供咨询e优化环境42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a提供信息

1、详细介绍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对手术安全性给恰当解释

2、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的病人,可介绍相关专家会诊情况及手术方案。

篇6:护理伦理学考试重点

卫生专业复习资料—医疗卫生考试基础护理学重点归纳

1.何谓环境? 答: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

2.请说出环境的范围有哪些? 答:内环境: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3.请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劳动条件、人际关系。4.请简述护理人员在保护环境维持人类健康中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 答:(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和好的影响。(2)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物质。(3)如何保护环境资源。(4)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5.护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答:护理的基本任务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病痛。6.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7.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答: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线、音响、装饰等。8.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答:(1)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2)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9.何谓湿度? 答:湿度是指相对湿度指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10.适宜的病室湿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答: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上一篇:学校小学部德育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道路运输行业安全事故及险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