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平台

2024-04-17

新媒体平台(精选8篇)

篇1: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平台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心官方新媒体平台(以下简称“新媒体平台”)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外宣和信息交流的积极作用,树立中心良好形象,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新媒体平台是指为中心整体形象传播、业务拓展以及促进与客户间沟通交流等,经中心审批同意,向各类平台运营商申请并使用的各种新媒体信息交流平台,如微信、微博、网络直播平台以及日后新兴的其他新媒体平台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心本部,下属公司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管理及职责

第四条 因中心整体形象传播、业务拓展及客户维护等工作需要,各部门可申请在新媒体平台上设立账号。新媒体平台的相关部门包括使用部门与管理部门。

使用部门:基于中心整体形象传播需要,在新媒体平台上新设账号的,使用部门为办公室;基于业务拓展或客户维护需要在新媒体平台上新设账号的,使用部门为各业务部门。

管理部门:按照新媒体平台的功能定位不同进行划分:用于对中心整体形象进行传播的,管理部门为办公室;用于各部门进行业务传播及客户维护的,管理部门为运营管理部;有关信息技术支持方面的,管理部门为信息中心。

第五条 新媒体平台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分:

一、使用部门主要负责所申请新媒体平台账号的日常使用及维护工作,具体包括:

(一)经中心审批,同意新设(或注销)新媒体平台账号后,按照平台运营商要求,完成新设(或注销)相关程序,并按要求报管理部门备案;

(二)信息审核发布及日常的使用、维护等;

(三)结合部门情况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机制(包括信息审核、维护管理等);

(四)当新媒体平台账号使用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报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二、管理部门职责:

(一)办公室主要负责对用于中心整体形象传播的新媒体平台账号进行管理,具体包括:

1.负责将新媒体平台账号的具体信息登记造册(见附件1)以及信息修改备案等;

2.按照平台运营商要求,配合使用部门提供新设(或注销)账号所需的公司资料;

3.对新媒体平台账号进行舆情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二)运营管理部主要负责对各部门用于业务广告及客户维护的新媒体平台账号进行管理,具体包括:

1.当其他部门向中心申请新设(或注销)新媒体平台账号时,提出相关管理意见;

2.负责将新媒体平台账号的具体信息登记造册以及信息修改备案等。

(三)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开发及管理新媒体平台与中心业务系统的应用接口,并提供其他相关技术支持。

第六条 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根据部门实际情况指定专人负责相关工作。

第七条 新媒体平台的账号密码原则上由使用部门指定专人掌管并承担相应责任,不得向其他部门或个人泄露。

第三章 申请与注销

第八条 部门根据中心整体广告需要、业务发展及客户维护需要,拟申请新媒体平台账号的,经中心审批同意后,按照平台运营商要求完成申请手续。

第九条 部门已有的新媒体平台账号,因各种原因须停用且不再启用的,应尽快向中心提出注销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按照平台运营商要求完成注销手续。

第四章 信息发布要求

第十条 使用部门发布信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发布本部门信息;二是应其他部门要求,予以信息发布支持。两种情形均须通过OA审批(OA流程设置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信息中心协助完成),具体审批流程图见附件2。

第十一条 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须经过严格审核,否则不得发布。信息审核责任划分:发布本部门信息的,信息审核责任由本部门承担;应其他部门申请,予以信息发布支持的,使用部门仅协助发布信息,审核责任由提出申请的部门承担。第十二条 发布信息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互联网广告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平台运营商的要求。信息内容不得含有不利于国家稳定、违背社会道德及破坏社会和谐等内容;不得含有涉密信息;不得含有虚假、引人误解或欺骗、误导消费者等内容;不得使用“国家级”、“最佳”等含有绝对化用语;不得使用“百万”、“千万”等夸张、不精确的事实性描述;不得含有贬低同业竞争者,损害同行业合法竞争利益的内容等。

第十三条 发布信息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适用性,不得发布与中心无关的其他信息。如属转载信息,须注明信息来源,对于来源不明、内容不准确或未经核实的信息不予发布。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对于未经审核流程,私自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转载信息的,中心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因发布不当信息而造成中心机密泄露、形象受损、引发网络事件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中心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十五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新媒体平台

校党宣字„2014‟50号

关于印发《西北工业大学

校园新媒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党政各处级单位:

根据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教思政[2013]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制定了《西北工业大学校园新媒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共西北工业大学委员会

2014年11月25日

— 1 — 西北工业大学校园新媒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校园新媒体的建设与管理,促进校园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信息交流、文化传播、服务师生等方面的作用,根据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教思政[2013]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校园新媒体平台,指以单位(学校或校内各单位)名义建设、认证并作为单位平台运行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和APP移动客户端。

第二章 管理机制

第三条 新媒体建设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循“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新媒体建设管理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包括建立责任体系、完善工作队伍、落实发布审核机制、细化工作流程等。

第四条 学校对校园新媒体平台实行分级管理。

学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APP移动客户端为一级平台,由党委宣传部统筹管理。

各学院和职能部处官方微博、微信和具有工作性质的微博、微信为二级平台,由各学院或职能部处负责建设及运行管理。各学院党委(总支)书记和各职能部处正职为本单位新媒体建设和管理第一责任人。

— 2 — 第五条 学校鼓励广大师生通过新媒体宣传学校发展新动态、新成果,传递校园正能量。个人新媒体账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管理规定,不得以“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大***”、“西工大***”名义运营,且本人对所发信息负全部法律责任。

第六条 学校对一级、二级校园新媒体平台实行审批和年审制。新媒体平台开通或账号、名称等信息变更时,需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党委宣传部审批。每年11月份,各一级、二级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管理单位必须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年审材料。未提交年审材料或审查不合格的,该平台不得继续运行。

第三章平台建设

第七条 新媒体各平台是校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方针,积极利用新媒体促进工作。

第八条 新媒体各平台应有明确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注重个性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微博应侧重资讯传播、沟通服务功能,一般不得用于学校管理业务。

微信公众账号,应侧重校园资讯传播功能,除学校官方账号外,微信公众账号原则上应设为“订阅号”,一般不得用于学校管理业务。

APP移动客户端应侧重资讯交流、管理服务功能,学校信息中心负责官方APP及部分业务APP的统一开发。

第九条 新媒体各平台都要建立运维团队,做到内容丰富,更新及时。

第四章 工作机制

第十条 建立新媒体内容发布联动机制。在涉及学校重大事项或危机应对时,新媒体平台应按照学校要求,统一发布相关信息,为保障学校中心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第十一条 建立新媒体内容发布审查机制。新媒体平台建设管理单位对所发布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严格执行“先审后发”制度,严禁发布不实、不健康等违规信息。

第十二条 建立信息纠错机制。新媒体各平台对已发布的不当信息要立即处理,并及时屏蔽或删除国家禁止传播的有害信息。

第十三条 建立保密管理责任制。严格遵守《西北工业大学新闻宣传报道保密管理规定》,严禁发布涉密信息。

第五章 信息安全

第十四条 新媒体各平台责任单位必须切实加强账号管理和内容监管,确保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对出现违规内容的新媒体平台,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责任。

第十五条 各单位开通的新媒体平台,涉及校内数据服务的,服务器必须设置在校内,并按学校服务器管理有关规定报信息中心审批。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党委宣传部。

篇3:新媒体平台

互联网的兴起为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它标志着人类文明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变。因为互联网的出现, 信息化的电子时代已经到来。电子时代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只要任何一个传统的东西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 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应用, 语音+IP就变成了IP电话, TV+IP就变成了IPTV, Radio+IP就变成了Web Radio或者网络广播, 媒体+IP就变成了新媒体, 是谁创造了新媒体?是IP网络催生了新媒体。

1. U网络成为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

互联网从Web 1.0和Web 2.0之后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 朝何处去, 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或者信息化的电子E时代之后, 信息化朝何处发展?很多人都为自己享受电子时代的成果而沾沾自喜的时候, 全球信息化的产业已经发生了改变, E时代正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落幕, 一种叫U网络时代悄然而至, 并快步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 社会上U网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E到U就成为了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

1991年, 美国施乐公司电脑科学家Mark Weiser提出来U网络的概念, 他提出了无处不在的运算。日本学者也提出了U网络, 他们认为就像用电一样, 用网络的时候就是一个接口, 我们只管用就好了, 根本不用管网络是怎么样的。2003和2005年先后召开的两次全球信息社会高峰会议呼吁, 世界各国积极行动起来, 建立无处不在的信息社会, 2005年4月, 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召开了U网络社会建设研讨会, 对U网络社会建设的理论、技术都进行了探讨, 并介绍了欧美、日本、韩国互联网较为发达地区的应用案例, 此后U网络社会不再作为一种理念或者远景, 它正以咄咄逼人的姿态向我们靠近, 并步入我们的生活。云计算和物联网正是U网络的初步尝试。

国际上很多网络比较发达的国家从国家产业的高度制定了明确的推动政策及发展计划。韩国2002年提出了E-Korea战略, 2004年公布了U-Korea的战略;日本实现了E-Japan的战略, 2004年5月又提出了U-Japan的战略, 新加坡、欧洲也是这样。电子欧洲计划, 旨在创建U网络社会的i2010计划, 去年又发布了数字备忘录, 去年3月, 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了连接美国的全国宽带计划, 中国于2006年召开了无处不在的网络与中国IT发展战略研讨会, 正式将U-China概念提出来, 在中国实施U-China战略将其融入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大框架下, 顺应了全球潮流, 也对信息社会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现阶段电子E时代主要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时期, 属于硬件发展期, 而U战略是建立在已经夯实的基础设施基础之上的, 发展软件以及多样化服务和应用, U网络相比于E时代更注重的是网络融合和服务, 远远不是现已讨论很久的三网融合, 而是N网融合, 从E到U意味着整个战略框架的转变, U网络强调的是4A化通讯, 能实现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顺畅无缝的通讯, 相应的无所不在的U网络将在覆盖上实现无所不在, 在内容平台上无所不包, 通讯终端无所不能, U网络是N网的融合, 三网融合只是迈向U网络过程中的第一步或者非常小的一步, E时代充分发展为基础的U网络只可能是全IP的网络, 用一个美国业内的话, IP发展趋势就是今天IP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明天IP将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全IP将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IP网络的基本属性就是无边界性或者去边界性, 有两个特点:一是全覆盖, IP网络可以消除国家与国家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或者互联网没有地域的限制, 这就叫无所不在, 所以我们才有全球化地球村的概念。二是全业务, 互联网可以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 也可以消解传统信息产业之间的边界, 既然是网络, 不仅媒体皆可以融合, 信息产业界也可以融合, 最终所有的产业都会融合在一起。

新媒体的战略趋势就是媒体的融合、部分产业的融合到全部产业的融合, 电子E时代, 互联网催生了新媒体的出现, 同时促进媒体的融合, 形成全媒体, 网络融合之后就是所有的产业融合。

2. 新媒体的目标是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因为网络IP化, IP网络具有全业务的属性, 新媒体不仅仅是具有全媒体的资质, 也具有全业务的资质, 所以新媒体的目标是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随着网络的融合, 新媒体在IP技术上将逐渐融合各个媒体和产业, 最终在U网络时代达到这种目标。

新媒体的产品, 在信息化社会, 互联网是工具, 资源是信息, 提供的产品是服务。作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新媒体最终产品是信息服务, 而不仅仅是内容, 跟传统媒体不一样, 服务为王。网络是融合的趋势, 媒体和产业也是融合的趋势, 新媒体的业务是产品和服务, 也是服务为王。关于新媒体的技术平台, 也就是新媒体的基础架构总的要求是面向融合需要全IP, 面向服务, 新媒体的基础架构应该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面向服务的、融合发展趋势的、全IP融合平台。

2010年, 南方新媒体公司挂牌。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融合趋势, 整合新媒体, 第一期的目标就是做广电媒体的融合, 第二期的目标是全媒体的融合, 第三期是全业务的融合。根据新媒体发展的战略, 平台的建设其实也是相应的三个阶段, 建立广电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也就是广电媒体融合平台, 具体要求是广电可管可控, 满足新媒体基础架构总的要求, 面向融合、面向服务, 满足南方新媒体战略发展第一阶段的要求, 做广电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也就是广电媒体融合平台, 支持多种广电媒体业务的三屏和多屏合一的平台。这种新媒体平台具体建设, 需要像方正电子公司这样有领先技术的公司来施行。

二新媒体平台建设方案

目前, 关于新媒体产业链的情况, 重点研究的是相关新媒体领域当中的集成播控以及内容服务两个平台是如何实现的, 理念是什么样的, 新媒体平台整体架构以及相关的技术特点和案例。

1. 可运营的集成播控与内容服务平台

广电总局对产业链的定义重点从两个方面阐述, 我们在新媒体平台建设当中也会重点把握两个, 一是内容服务, 一是集成播控。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内容服务和集成播控两个平台如何建设, 最终达到要求。政策方面对集成播控平台提出了五点要素, 包括内容管理播控、EPG管理、用户管理、版权管理以及相应的运营支撑。实现内容服务平台, 我们重点会从内容管理以及相应的EPG管理角度入手实现平台建设。引入集成播控新的概念之后, 在我们所实现的集成播控平台当中重点贯彻的是运营的思想, 通过将CP、SP等相关内容注入, 实现相应的集成, 最终实现对内容的处理以及管理的审核, 达到播出控制, 最终以EPG编排达到内容展现方面的更新。

集成播控平台首先是内容的播控、内容的管理、EPG、运营支撑、分发接口。集成播控平台当中整体的灵魂是在EPG的管理当中, 里面包括了栏目的规划、界面的展现、节目的编排、打包定价等相应的业务功能。EPG系统当中栏目的规划、界面展现、绑定编排、打包定价、编排预览、节目上下线、接口等是实现业务功能的核心业务。

内容服务方面, 重点以运营型的新媒体媒资作为整个内容服务的核心, 支持运营的新媒体媒资是新媒体内容平台的核心和灵魂。新媒体的媒资包括几个方面, 对属性标签、元数据、内容聚合、媒体处理功能以及相应的接口。

我们在实现新媒体媒资当中重点会从全面的理念向运营角度出发, 实现相关的业务功能, 包括CP来源的管理、交易的状态、在线的状态以及上下线状态, 通过这些信息的描述和分析得到被运营支撑的关键数据。内容平台和集成播控平台互动通过EPG对媒资的驱动, 媒资对EPG的服务实现, 使内容平台和播控平台成为有机的整体。

2. 全IP化平台建设

在新媒体平台架构当中, 以分层次的结构实现, 包括数据存储管理层、基础平台层、基础服务层以及上面的内容管理、业务管理、发布以及最终呈现出来不同的业务应用。我们的平台建设重点从全IP化平台的角度实现相应的业务。

全IP化的平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IP化头端综合管理、H.264全流程视频处理、IP流矩阵, IP多画面。面向多屏多运营商的业务,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包括统一的内容管理, 多媒体内容快速聚合, 各类门户的发布以及多支撑系统对接, 和联通、移动、电信等不同运营商实现终端的对接。平台实现点播播控轮播编单, 前向驱动, 后向驱动, 重点体现在前向驱动的模式亮点, 实现播控平台和内容平台的交汇。

广联视通新媒体项目是我们的重要案例。广联视通新媒体有限公司是辽宁广播电视台与联通集团合资的公司, 该平台实现了三屏合一的内容平台, IPTV+3G手机播控平台, 从SDI头端跨越全IP平台, 多CP内容集成, 多媒体系统对接, 手机两个标准、三个门户, IPTV两个标准, 三个门户, 运营元素突出、电信理念突出。

3G手机电视和IPTV当中我们在内容服务平台中实现的是统一融合的平台, 能对3G手机电视和IPTV内容进行统一管理, 便于后端多业务的开展。通过集成播控平台实现栏目的规划模板制作, 同时和运营商实现页面的分发, EPG分发, 认证鉴权等功能进行对接, 实现广电部门相应的指令, 电信运营商方面实现相应的功能, 实际我们在做的项目当中也是体现像上海百视通这样的标准, 电信运营商的标准也在中间协调。

三屏业务当中系统整体的关键点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包括三屏的节目, 同一片源的转码, 门户CMS实现三屏节目, 流媒体平台进行进程监控记录, 支撑系统实现用户关联业务状态实时更新, 电信BOSS系统实现三屏业务用户管理, 账单统一管理。

对内容服务平台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和维度分别进行介绍:首先是针对内容采集, 内容采集方面针对电视节目进行收录, 24小时采集, 支持ASI、TS信号, 针对网络抓取, UGC用户上传内容, 素材导入功能;内容侦查主要是针对视频里存在的黑场、彩场等质量问题进行自动化的检测和校验, 视频内容的分析, 进行视频字幕的提取, 精确到帧的视频检索与过滤, 视频内部文本以及网页当中视频相关文本相结合的检索过滤。实现精确到帧的视频检索, 检索具体的关键词, 包括视频当中背景文字的信息。视频碎片化也是内容平台当中的特色和亮点, 能对视频采集的内容进行分段处理, 分段处理之后通过连续语音识别、图像文字识别以及纠错等智能化手段达到处理功能, 最终为产品的整合实现内容的支撑。

篇4:新媒体平台成动漫发展新蓝海

而在日前视频网站爱奇艺举办的新媒体对原创动漫的影响和发展论坛上,“阿狸”在没有动画片、没有漫画的情况下,活得比很多同行好,引起了不少业者反思。

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国产动漫原创作品的必争之地。对于新媒体平台,动漫作品也是提高人气的生力军之一。有数据显示,中国动漫网站已经超过6万个,动漫网页数量超过3亿,并且,一些大型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等都设有专门的动漫频道。

另外,随着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动漫基地的设立,手机动漫也成为动漫作品新的赢利点。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收入已经超过1亿元,帮助近500家动漫企业获得收入。据了解,天津神界漫画公司与移动动漫基地合作的手机漫画《三国演义》,一年内下载量达100万次,创造经济效益近50万元。漫友手机漫画的模式是,通过成立专门的部门,将漫友现有的漫画作品,经过一系列地整合、改编后推送到三大运营商的平台。改编后的手机漫画具有短平快、笑料集中、故事节奏快以及色彩鲜艳等特点,满足了读者碎片化阅读需求。

篇5:新媒体平台

提升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其工作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是在职称评定上,还是在职位晋升上,科研能力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标准。因此提升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了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进入21世纪后,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一平台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种种便利,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置身于这一良好的环境中,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也受到了诸多良好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 /3/view-12952164.htm

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出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今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也受到了诸多的影响。其中信息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快速、大量传递,给科研工作的进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教师这一群体受益颇多。因为在这一平台出现之前,教师科研工作的进行受到诸多的限制,而这一群体的科研能力是处于低水平的状态,而新媒体网络平台出现以后教师不但在资源获取上有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其自身的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可以说新媒体网络平台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不少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这一问题,但是纵观硕果累累的作品依旧有为探索到的领域,故而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尚有巨大的研究空间。但是为了不再走前辈们的研究旧模式,笔者打算立足于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具体优势,从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教师科研能力的具体构成

教师科研能力不仅是一项重要的

指标,而且还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了诸多的构成因素。可以说一位教师要想拥有较高的科研能力,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而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

文献搜集能力和文献研读能力是科研能力的基础,因为任何的一项研究都需要有文献的支撑。而存在的文献是各种各样的,教师应该能够明白什么样的文献是可靠的,并且可靠的文献又怎么样能够收集到。这两项工作看似简单,其实确实科研工作中难度最大的工作。因为很多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往往不是利用了乏科学性、客观性的文献,就是面对客观、科学的文献却无法获得,很多好的研究议题因此被搁浅。另外文献的研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因素,因为读瞳文献是利用文献的基础,如果读都不读懂那怎么能够在文献中发现问题呢。而研读文献却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以中国古代史研究为例,要想读懂文献不但要懂得古文字学、还得懂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版本学和目录学,所以文献研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

其次是问题发现能力,可以说这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你可能觉得在文献的研读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却是别人早已经研究过的,这样你再研究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太大意义。所以你必须能够知道关于这一问题别人都已经做过了哪些研究、相关研究领域都已经产生了哪些作品。这些能力也就是专业术语中说的“研究综述的撰写能力”。

最后是基本学术规范掌握能力。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些不过是一些条纹,只要背下来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显然是片面的,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住基本学术规范的核心内涵。拿简单的引文注释来说,采用什么样的格式往往要是具体情况而定,单靠参照相关规定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基本学术规范掌握能力是靠不断的实践锻炼而成的。

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具体优势

新媒体网络平台具备各种各样的优势,但是就科研工作来说,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新媒体网络平台在文献资源获取上具有巨大的优势。因为新媒体网络平台的产生,很多资源数据库、电子版文献下载资源应运而生,因此文献的传递和获取打破了原来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方面,相关研究者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在家中或在办公室里下载需要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也为广大研究者节约了经费,大大降低了科研工作的经济代价。

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出现使一定时期的相关研究成果能够集中展现。中国知网、超星、万方等数据的出现,使研究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搜索到某一问题近几年甚至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这样研究者就能够指导什么是新颖问题,什么是前人的已有成果。

新媒体网络平台对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通过上面两方面的具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新媒体网络平台对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文献搜集和文献研读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不但教师在文献的获取上获得了极大的便利,突破了原来的种种限制,而且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上解释性、翻译性的工具从而提高文献的研读能力。谷歌翻译、有道翻译都能使英语水平不太高的人对英文文献进行有效的研读。

教师的研究综述撰写能力得到了提升,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极快地整合到前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教师还能够获得研究综述类的优秀论文,从而给自己的研究综述专业提供有效的参考。

教师还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促进对基本学术规范的掌握。通过对一些高等院校研究者的论文进行阅读,教师不但可以规范各种术语和注释格式,还能够在论文结构逻辑性上进行有效的

把握。

教师科研能力其实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包括了文献的搜集能力、文献的研读能力、问题的发现能力、以及基本的学术规范修养。这些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在新媒体网络平台出现以前受到种种的限制,因此教师群体的科研能力往往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但是新媒体网络平台出现以后这一状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为新媒体网络平台在资源上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打破了原来资源获得上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因此新媒体网络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促进作用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是综合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师的搜集文献、研读文献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而使科研问题的立足更加全面。其次,教��研究综述的撰写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使自己的研究议题保持新颖性和先进性。最后,新媒体网络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基本学

篇6:新媒体平台

摘要:新媒体技术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媒体信息服务体系中,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无缝链接。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可以将分散的媒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用户提供便捷顺畅的交互式平台,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可以对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与电信网络进行二次开发,将新闻信息采集、编辑、播放等功能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提高了信息流通的效率。目前,我国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的发展比较缓慢,现有的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仍然存在较多缺陷,本文将深入地研究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的框架与业务流程,并设计平台的各个功能模块。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采编;立体平台

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是新闻传媒行业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同时也是传统新闻传媒体系的一次重要变革。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与传统电视广播系统具有较大区别,主要区别包括系统框架、工作流程、平台兼容性、人机交互性等,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已经成为新闻媒体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根据相关研究,,全球互联网普及率超过35%,移动业务普及率超过93%,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网络新闻用户超过5.03亿。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可以很好地适应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提高了信息获取的自主性,面对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传统新闻媒体行业必须实现网络媒介融合,而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恰好可以满足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需求。

1平台系统构架设计

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建立在传统传媒体系的基础上,一方面需要满足传媒行业处理、传输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满足用户获取、掌握信息的需求。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的模型可以分为四层结构,包括信息采集处理体系、信息发布管理体系、信息传输网络体系以及客户端,以上四层结构具有一定传递性,按照信息流进行构建,可以满足传媒行业与客户的使用需求,其中采集处理体系是平台的基础,由传统传媒行业改进而来。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的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的构架图如图2所示。

1.1信息采集处理体系

信息采集处理体系可以将所有的新闻信息进行汇总,之后将新闻信息交付下一环节,新闻信息处理直接在线进行,提高了信息处理传输效率,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调阅信息、管理信息。信息采集处理体系的采集依靠分散的服务端,一线记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访问服务端,并将新闻信息进行汇总,信息采集处理体系融合了多种新闻信息加工工具,保证了信息处理的效率,管理人员可以在线管理信息,多不合格信息进行操作,除此之外,信息采集处理体系具有DRM信息加密模块,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1.2信息发布管理体系

信息发布管理体系包括了接口服务、用户认证、广告服务、音频管理服务、视频管理服务、图片管理服务、门户服务、信息播出、转码服务模块等,这些模块具有一定功能性,是对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的扩展。接口服务模块是对输入输出信息的管理与运营,用户认证模块可以进行客户数据管理,音频、视频、图片数据模块将提高了平台资源的使用率,信息播出是对新闻合法性的保证,门户服务模块可以为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进行推广,广告服务模块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资源的主要来源。

1.3信息传输网络体系

信息传输网络体系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包括信息发布模块以及网络分布节点,信息传输网络体系本身属于分布式网络,可以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同时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安全性。用户可以通过最短的物理链获取信息,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传统的集中式网络容易出现访问超载的现象,而信息传输网络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缺陷,有效降低了网络体系的压力。

1.4客户端

客户端一般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性,个性化的界面可以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受。目前,我国的移动客户端已经比较普及,包括电脑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等,这些客户端具有传统客户端难以比较的优势,一方面移动客户端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用户可以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另一方面,客户端的推送服务提高了信息流通效率,对我国新闻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平台业务流程

与传统电视广播网络难相比,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的业务流程更加明确,有利于传媒行业的标准化发展。传统电视广播网络的信息采集、信息制作、信息传播等环节比较复杂,且业务流程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导致信息加工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快速处理,目前,我国现有的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的工作周期一般为30分钟以内,从信息录入到客户端推送的时间少于30分钟。本文将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的业务区分为4个环节,包括内容制作、发布运营、分发传输、终端呈现等,且各个环节之间具有极强的关联性。

3平台的各模块功能设计

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必须满足客户对信息的需求,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可以采集多方信息资源,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处理形成完整的信息数据链,最后利用互联网将这些信息发布到移动终端。新媒体技术采编播立体平台必须兼容多种格式的数据,同时注重信息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支持信息订阅、自动推送服务。移动终端模块覆盖了PC、手机等,内容制作模块主要包括四个功能,分别是内容聚合、内容加工、内容推送、内容管理等;内容发布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图文业务、视频业务、交互业务、信息交互、信息管理等;内容传输网络可以支持CDN、P2P、广播推送等,同时结合了SP/CP双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欣,邱建安.新媒体技术平台搭建中一体化采编播平台的建设[J].西部广播电视,,9:188,193.

篇7:新媒体平台

各分院(部)分团委:

近年来,新兴媒体已经成为青年发表思想言论的重要社会平台和影响青年思想意识的重要渠道,对广大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动员方式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对传统的共青团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院团委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探索有效服务手段,自去年10月底院团委开展飞信群建设工作以来,我院团学组织网络体系建设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并日臻完善。为进一步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方式方法,加强和创新我院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推动我院团组织实现网络化转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前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开通情况看,目前还有3个分团委未开通分院飞信群,已开通飞信群的分院中有两个分团委未按要求开通班级群。二是从活跃度看,开通的飞信活跃度不高,目前各级团组织飞信仅有极小一部分被用来发布各种通知和消息,其他飞信均不活跃甚至没有头像和任何更新。

二、下一步需开展的工作

1.未开通飞信群的分团委,尽快按要求分别开通院、班两级的飞信群,并尽快统计相关基本信息,将统计表发送至院团委邮箱。

2.各分团委于3月底前加入院团委飞信群,申请入群时写明所属分院名称,院团委飞信群号:

3.学院团委已在新浪注册微博,微博地址为 请各分团委书记组织学生关注收听团委微博。

4.按照自治区团委要求,各基层团组织也要开通微博。请各分团委于3月底前开通分团委微博,并将微博名称与微博地址及时上报至院团委邮箱。

5.进一步做好飞信群、微博的维护运营工作。尽快建立规范的运营机制,制定完善有关制度规范,有效监督QQ群、飞信群、微博的运行,使其成为各级团组织工作通知、信息发布和掌握舆情动态的重要渠道。

共青团新疆教育学院委员会

篇8:华为媒体云平台助力新媒体转型

今天,媒体行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转型成为传统媒体突围的必由之路。面对层出不穷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处于变革中的电视台如何选择面向未来的可靠、弹性系统架构来支撑内容的安全播控和商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 媒体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和娱乐行业的冲击正在日益深入,尼尔森公司依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统计,目前美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为1.147亿户,比2010年减少约120万户,自1990年以来首次下降。而与此同时,互联网用户截至2010年底达到2.39亿,从互联网业务流量分析看,视频用户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据Informa公司统计,到2015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将超过30亿,视频业务的渗透率将达到84%,这给传统电视台的业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在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6月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3.18亿。据艾瑞咨询统计,2010年国内手机报付费用户超过6 400万,远远超过了世界发行量最大的《读卖新闻》的1 300万份。而据摩根史坦利估计,移动视频流量年度复合增长率超过154%。美国调查公司SNL公司预计,2011年将有4%的美国家庭,也就是450万户将放弃有线电视,到2015年,将有1 200万户,也就是大约10%的美国家庭将不再使用有线、卫星或光纤电视服务。

由于受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对受众使用行为的释放影响,用户对于电视的消费习惯和行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被动式的接受到主动式的获取。主动式的获取行为既包括通过搜索找到喜欢的内容和更高质量体验的内容,如高清、超高清或3D视频,也包括对信息内容和质量发表个人喜好,以及通过社交平台进行推荐和分享。同时移动终端的便利性使得用户随时随地消费媒体内容成为可能。互联网视频/移动视频可以满足上述需求,从而分流了大量的电视用户,这种情况在年轻群体和富裕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这种现象是非常值得电视台媒体高度关注的。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互联网广告在广告市场的总体比率在持续上升。2011年全球电视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 750亿美元,增长率仅为2%。同期互联网广告达到603.5亿美元,增长率达到11.6%。据DCC 2011中国互联网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营收达到256亿元,超过户外媒体广告,预计2012年将达到461亿元,届时将超过报纸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大广告媒介,其中视频及富媒体广告年增长率将达到60%以上,而国内电视广告的年增长率不超过15%,这无疑将给电视从业者敲响警钟。

2 新媒体是未来电视媒体行业的发展形态

面对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台应积极变革以适应潮流和趋势带来的挑战。事实上很多电视台已经开始在互联网提供相应的直播和点播内容,但从运营效果上看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于网络电视台的定位有所偏差。大多数电视台都将网络电视台作为电视台视频内容在互联网上的展示平台,甚至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视频网站来经营,依靠页面和视频广告来获取相应收入,这直接造成了视频内容在两个屏幕上的严重重复,这种在计算机屏幕上简单的内容重复不能给用户带来任何附加价值,必然导致用户的兴趣不高。

笔者认为,传统电视媒体向新媒体的变革是需要从产业的角度对节目生产、内容运营、服务提供、终端覆盖及商业模式等多个层面来考量的,而从最终的目标上看,电视媒体需要完成3个重要的转变过程,如图1所示。

1)从内容供应向内容服务的转变

以网络化和移动化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内容消费的受众数量变得极为庞大,内容消费的空间和时间不再仅仅局限于客厅和休闲时段,消费行为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因此内容的相对稀缺性已成为产业链中的价值高地,近年来网络视频行业不断高涨的内容版权正是这一趋势的表现。因此电视台必须改变原有以频道内容为中心的业务提供模式,向直播频道、点播视频、新闻图文、商业资讯等多种业务提供模式转变,同时向上游内容生产环节不断延伸以占据稀缺的高价值资源。

2)从观众向用户的转变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业务提供的层次变得扁平,内容服务平台在交付渠道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大量的内容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向互联网电视机、互联网机顶盒、PC、手机及其他移动终端直接提供服务。2011年4月,美国视频租赁提供商Netflix的用户达到2 360万,一举超过北美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Comcast;2011年7月18日,美国CNN开始在网络上向付费用户同步直播其新闻节目。大量的内容运营商凭借互联网走向前台,“观众”向“用户”的转变趋势给内容运营商带来的是潜在的巨大商机。

3)商业多元化的转变

传统电视台的收入主要依靠频道广告,而广告收入规模则受到频道数量和发布时间的严格限制。而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内容被用户随时随地地消费,这使得广告发布的频次得到大幅提升。同时,电视台可以凭借互联网将内容服务以B2B的方式提供给数量巨大的其他内容聚合平台以获取更多的商业收入。此外,电视台可以凭借高级搜索和推荐功能帮助用户从海量视频中快速定位目标内容,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类似广告推介、搜索排名和竞价推荐等多种商业模式,大大丰富了商业模式的可演绎性。

3 云计算是媒体变革的驱动力

云计算无疑是当前信息技术中最炙手可热的焦点,也被视为信息技术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云计算通过分布式计算技术,把各种各样的硬件集中在一起,进行统一调度,实现资源的共享网络。媒体服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存储密集、计算密集、带宽密集以及请求不均匀,而云计算可以很好地契合媒体服务的这些特点。

首先,云计算可以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将网络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并对外提供存储服务。这种基于虚拟化和分布式的存储技术,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支持超大规模的存储容量,并且支持异地分布式的存储和备份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这对于未来以高清和超高清内容为主要媒体存储格式的新媒体来说,从可靠性和成本角度考虑都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新媒体未来的承载网络和终端将会是多样化的,客观上要求内容的编码格式、封装方式和码率能够尽可能的丰富。而对内容的打包、编码和转码是非常消耗系统资源的。在云计算平台下,由于计算资源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巨大的计算能力,因此未来的媒体处理和加工过程必然要依托在云之上。由于支持的终端众多,美国视频租赁巨头Netflix的每一份内容都需要转换成120份不同格式和码率的副本,正是利用云计算平台的强大计算能力才让Netflix的内容服务顺利及时地交付到将近200种不同的终端,从而支撑了Netflix业务的飞速扩张。此外,由于媒体消费受众的数量巨大,产生了海量的用户消费行为记录,云计算海量的计算能力可以帮助新媒体从中挖掘用户的消费喜好,实现精准的营销推荐。记录显示,在Netflix的用户消费中有超过60%的订购行为是通过推荐引擎完成的。

第三,以高清和超高清为代表的媒体交付过程对网络资源的消耗是极其巨大的,基于云的内容分发网络可以很好地降低骨干网络带宽需求,从而降低新媒体在网络带宽成本,并且由于内容被智能地分发到靠近用户的边缘节点,可以大幅提升用户多屏体验。当前国内外几乎所有的在线媒体都采用内容分发网络(CDN)来完成其媒体的高质量交付。

第四,媒体服务的请求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一个热点事件就可以促使超过平时百倍的用户请求,传统的系统构建方式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场景。由于云计算采用弹性的虚拟机技术,可以根据用户请求实时地自动分配相应的虚拟机资源以应对暴涨的媒体请求,而在高峰过后资源智能调度程序又可以将多余的计算资源回收回来,这种对于资源需求的不确定性要求对未来的新媒体系统架构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云计算的技术特点与媒体服务特征深刻契合,是实现新媒体转型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

4 华为媒体云平台促进新媒体的转型

华为媒体云平台解决方案立足于新媒体转型的战略需求,从电视台现有系统架构和全台网演进方向出发,完整覆盖媒体生产和制作、媒资管理、安全播发、内容服务提供、集成播控等媒体全生命周期处理各个环节,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能力。面向新媒体的华为媒体云平台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

1)面向全业务运营

华为媒体云平台解决方案以全业务运营为目标,除原有电视直播频道服务外,广泛支持电视台向有线、卫星、公交、地铁、航空、楼宇、户外、电信、移动运营商的可管理网络用户和互联网用户提供包括直播频道、节目点播、专业资讯、商业广告及增值服务在内的全业务。通过基于云计算的媒体服务平台、集成播控平台及内容分发网络,为电视台构建起弹性、安全、高体验、面向交付的业务支撑体系,极大地挖掘了电视台自有内容的价值,对互联网内容和UGC内容的聚合和商业演绎也大大丰富了电视台的业务内涵。

2)共享资源提升运营效率

华为媒体云平台解决方案采用分布式和虚拟化技术将原有电视台基础设施和业务能力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构,不但将电视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安全资源共享给上层应用系统,还通过并行分布式处理技术、海量数据计算技术、SoD存储技术将诸如内容渲染、节目打包、转码、数字水印、内容保护、数据挖掘等公共能力抽象成平台层供各个业务系统来使用。通过云平台的资源按需分配和共享机制,电视台可以大幅度节省在生产和管理基础设施上的重复投资,并且极大提升了业务运营的效率。

3)高可靠性确保数据和播发安全

由于新媒体承载国家政策宣传和面向公众直接提供服务双重职责,因此在数据存储和播出方面需要较高的安全级别。华为媒体云平台解决方案在终端接入、网络传输、虚拟化主机、管理机制、数据存储和灾备等多个层面实现对电视台核心资产进行保护。在应用访问数据时,媒体云平台可以将数据分片存储在不同物理区域,任何一个物理存储的损坏都可以得到自动恢复,同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时也依据访问策略进行约束,对机密数据实现红区隔离技术进行独立保护。

4)商业模式的多样化

华为媒体云平台解决方案支持新媒体开展B2B和B2C内容服务提供模式,还支持向内容托管平台、内容商务平台等B2B2C模式的演进。由于新媒体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媒体云平台具备强大的内容搜索、数据分析能力,可以支持新媒体针对内容提供商CP、广告商开展搜索排名、竞价推荐和广告推介等多种商业模式,大大提升了新媒体运营商的盈利手段。

5 小结

上一篇:变电运行专业下一篇:车辆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