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优先权制度的对比

2024-04-30

中美优先权制度的对比(通用6篇)

篇1:中美优先权制度的对比

专利国际优先权制度的差异

我国的专利国际优先权制度:根据《巴黎公约》第4条B款的规定,在A国最先提出的专利一年内再向B国申请时,从专利优先权来说,以A国申请日为标准,在优先权期限内,即使有第三人就相同的明创造提出申请或者已实施了该发明创造,申请人仍因享有优先权而获得专利权。我国是按照《巴黎公约》的约定对本国申请人和外国申请人执行同等的专利优先权制度。根据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01条相关规定,外国申请人要享有中国的专利优先权,提出首次申请的国家应当是同中国签有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或者相互承认优先权原则的国家。

美国的专利国际优先权制度:美国是《巴黎公约》成员国之一,但同时美国保留了一项称为“Hilmer doctrine”的判例原则。根据该原则,如果B国是美国,优先权标准则是以在美国的申请日为准。因此,向A国提出申请后再向美国申请时,假设在此期间别人已向美国申请了同样的专利,那么已经向A国申请的专利人就不能在美国主张专利的优先权。如要主张优先权,根据先发明原则,就必须按照法律程序提供先发明的证据。

临时专利制度的差异

美国国会提出一个修正案允许发明人提交一份临时申请,以相对于正式申请较低的申请费,相对简单的手续,为12个月内将提出的正式申请提前建立一个申请日的优先权,这种临时申请案是一种建立“美国专利申请日”的纪录文件,有效期为12个月。在提出暂时申请案之后,申请一方必须要在12个月内提出正式的发明专利申请案(外观设计无临时申请),才能主张变“暂时申请案的申请日”为“美国专利申请日”。如果没有在期限内及时提出正式专利申请,申请人将不能以临时专利申请日作为正式专利申请日的优先权日。但是美国《专利法》中没有清楚的规定临时专利申请日是否在《巴黎公约》的其他公约成员国提出常规专利申请的时候能够作为优先权日,这个问题还期待于各成员国之间的协商。我国目前尚无临时专利制度,只有在本质上与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制度相似的国内优先权。我国《专利法》中对“本国优先权”规定是申请人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专利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该优先权应是首次使用而且只能适用一次。

这两种规定的相同之处在于,首先对有效期的规定都是12个月,如果12个月内没有提出第二次申请,无论“临时申请”还是“在先申请”自动失效;其次,优先权的客体都被严格限制为发明和实用新型,不包括外观设计。二者不同之处在于,首先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在递交申请时只需满足最低的形式要求,审批较简单,而且其申请费用也比正式专利申请低的多,而我国的“在先申请”虽然比后一次申请的手续也相对简单,费用也相对低廉,但比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规定来还是较复杂;其次美国《专利法》规定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不计入专利权期限,保护期限从正规专利申请递交之日起算,因此其专利保护期限实际是21年,而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0条规定:“专利法所称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因此专利保护期限只有20年。

篇2:中美优先权制度的对比

中国和美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的警察体制独具一格,各有千秋,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任何一个国家的警察体制都不是一模一样的,都受到本国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历史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如同新中国其他的政治、经济体制一样,中国目前的警察管理体制是高度集中。国家设公安部,隶属国务院,是国家的最高公安行政机关。各省、自治区设公安厅,直辖市设公安局。各市设立公安局,市辖各区设立公安分局,各街道设立派出所。是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型的双重领导体制。

中国各级警察机关在公安部领导下,既受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又受上级警察机关的领导。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

与中国的中央集权的警察管理体制截然不同,美国实行的是非联邦主义,警察管理体制是分散型,权限分散下放。因而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统一的警察制度。各州、市警察的警徽、警服、警车的标志和样式各不相同。联邦和州、地方的警察部门没有隶属关系。警察机构大小也极不一样,有的警察局拥有近3万名警察,而有的只有一名警察。在全美,从事警察业务的独立的政府机构有近2万个。

从组织机构来看,美国现行警察的组织体制极为庞杂,如果按行政区划分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话,美国的警察机构可分为:联邦警察、州警察、城市警察、县级警察。在这4种警察机构中,除联邦警察只接受联邦政府或联邦部级中央部门统一领导外,其他三种警察机构均直接受地方政府领导。

美国警察是服务于民众的。美国警察在履行警察职责、执行警务工作中,特别注重与民众保持良好关系。他们对公民的求援,总是随叫随到,并且服务周到。即使是查处违章交通事故或询问犯罪嫌疑人也是彬彬有礼,而不是粗暴处置。感觉就是美国警察有些惧怕市民,而不是民众怕警察。究其原因,主要可能是美国警察的费用来源于民众,警察的工资、服装、设备均来源于每一个纳税的美国人。在美国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穷人多的地方警察少,富人多的地方警察反而多。因为这跟纳税有直接的关系,你纳的税越多,警察所提供的服务越周到。倘若公民不满意而投诉可能导致警察被辞退,失去饭碗等严重后果。

中国的警察是来用来管理民众的。中国警察的费用是中央或地方统一调拨的,所以也就不会存在美国那样由纳税的多少来决定警察多少的现象。警察与民众的关系也不是那没融洽,直观感觉就是民众怕警察。这种警察管理体制对国家社会具有强有力的控制力,会让国家社会更加的安全稳定。但是像中国这样实行中央集权警察制度的国家,警察权的范围极广泛,人民的权利常常得不到保障,比如户籍、驾照这样本该由政府管理的也是警察管。但是广泛的警察权利的监督却不够完善,容易产生滥用权利、腐败、侵犯人权等问题。在美国,警察的权利很小,比如说在美国,除非是犯罪,警察是没有权利去查别人的身份证的,美国非法移民多就是这个原因。

在警察文化上,中美两国也有很大的差异。近日,美国克利夫兰市的近百名警察因为不听从指令受到停职处分,有的甚至面临刑事处分。追溯事件缘由,很多人都会被吓一跳:这群警察在城市闹市以125英里每小时的高速飙车,向嫌疑人所驾驶的车辆射击137发子弹,致两人身中20多枪死亡——而最后调查发现,所谓的“持枪嫌疑人”根本手无寸铁。就这样,警察还认为自己被处罚得太冤了。

类似的情节在中国或许无法想象,但在美国却属正常——“警察的生命第一位”是西方警察文化的首要原则,在警察的职业判断下,只要警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就可以开枪自卫;即便在刑事案发现场,如警察随身没有携带武器,那么他只需报警而非阻止罪案,这是他们行为规范中的“正确选项”。

因此,警察“不顾自身安危”的情况在西方很少发生,工作“过于积极”、“奋身救人”,不但不会被表扬,反而会挨批评,要写检讨。

而在中国,警察的首要任务是“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发生在安徽的“警察反应迟钝”事件就很能说明中外警察文化的差异:一名17岁的超市女收银员被歹徒连捅10多刀后遇害,两位在现场的民警因没有“挺身而出”奋力制止而被民意舆论的口诛笔伐吞没。而类似的情况如果在美国,警察并没有太大过失,因为从监控视频来看,两位民警并无携带武器,而歹徒手中有刀。

当然,我们无法就此简单评论中美警察文化的优劣,基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巨大差异,两者也无法并列而比较。在两种文化中,“生命”都是摆在第一位的,更进一步,无论是谁的生命,都应该被足够珍视,对警察保护过甚以致渎职而不受罚,或对警察责之太甚,苛求其时时“奋不顾身”,都不可取。

篇3:中美公务员薪酬制度对比研究

关键词:薪酬制度,公务员

美国著名薪酬专家乔治·T·米尔科维奇这样定义薪酬:薪酬是指雇员作为雇佣关系中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 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总薪酬包括直接以现金形式支付的工资 (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激励工资、生活水平调整增资) , 或者通过福利和服务 (如养老金、医疗保险、带薪休假等) 支付的薪酬。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薪酬是指个人获得的以工资、奖金以及实物形式支付的劳动回报。广义的薪酬包括经济性的报酬和非经济性的报酬。经济性的报酬指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和假期等。非经济性报酬指个人对工作本身在心理上的一种感受。薪酬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公共部门都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员工通过自己的生产和劳动行为换取薪酬, 以满足个人及家庭生活的需要。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水平, 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提高劳动效率。反之, 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和薪酬水平, 则会影响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

公务员薪酬是指在国家公共管理部门工作, 执行国家公务的这一部分特定的公职人员, 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在一定时间内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所得到的报酬。狭义上是指单位按月发放给公务员的固定部分, 包括基础工资、年功工资、岗位津贴以及按国家规定的几项福利补贴;广义上还应包括国家其他福利待遇, 单项奖励与奖金等。

薪酬的影响因素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有:当地的生活水平、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地区和行业间通行的工资水平、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等;内在因素则包括:员工的劳动量、工作本身的差别、工作的时间性和危险性、年龄和工龄等。人力资源价值在此为公务员劳动能力的价值, 根据其每个职位间的相对重要性, 或每个工作职位对部门的相对贡献度, 还有公务员工作技能、知识、工作积极性、工作绩效等的不同, 再加上外部的市场供求关系、人均GDP的高低以及工龄的长短等都对薪酬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美国公务员的薪酬制度

美国是实行职位分类制的国家, 因此, 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也以职位分类结构为基础。

1.基本薪酬标准

美国公务员的工资分为两个系统, 即法定薪金系统和其他薪金系统。法定薪金系统包括三种工资标准, 即一般行政人员工资标准、国务院驻外人员工资标准以及退伍军人管理委员会和医务人员工资标准。其他薪金人员也包括三种工资标准, 即高级行政官员工资标准、邮政管理署人员工资标准和“蓝领”工人工资标准。各类人员的薪酬都制定有各自适用的薪酬表。美国行政人员分为18级, 其中1级最低, 18级最高, 分别是GS-1到GS-18。

2.美国的宽带薪酬

宽带薪酬是对传统的带有大量等级层次的垂直型薪资结构的一种改进或替代。它将原来十几甚至几十个级别压缩成几个级别, 并将每个级别对应的薪酬范围拉大, 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一般来说, 每个薪资等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动率要达到100%或100%以上。美国商务部于1998年根据其内部职位性质的不同, 所辖一般公务员职位划分为四种类型:科学与工程师类、行政管理人员类、科学与工程技术员类、辅助性人员类, 并对各类人员的薪酬范围进行了宽带化的设计, 将原有的15个薪等缩减为5个薪等。

宽带薪酬是薪酬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 它简化了对工资的管理, 有助于促进员工的发展, 尽管仍以职位等级为基础, 但在不突破现有工资制度的框架内,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完全按照等级确定工资的传统做法, 它更能反映公务人员的能力和绩效, 同时可以扩大内部等级之间薪酬差距, 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3.奖金制度

美国现行的绩效奖金制度分为一般公务员和高级行政主管人员两种。一般公务员奖金制度设计比较简单, 均以一次性年终现金形式支付, 各部门绩效奖金金额由部门首长决策, 一般不超过公务员薪酬的10%。若有突出表现优秀的人员, 可提高至20%。高级行政主管的奖金包括年度绩效奖金, 奖金额度为基本薪酬的5%~20%之间, 还包括总统特别奖金, 奖金额度为基本薪酬的20%甚至35%, 对高级行政主管的激励性比较大。

4.薪酬调整

为了保证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与私营企业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大体持平, 联邦政府制定了工资比较法, 每年由劳工部的劳工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对私营企业进行广泛的薪酬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工资调整幅度。美国的薪酬调整制度比较完善, 分为年度薪酬调整制度和区域内薪酬比较调整制度。

二、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现状

公务员薪酬制度是有关公务员工资形式、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原则、办法的总称。公务员薪酬制度均通过具体的工资形式得以体现, 自建国以来, 我国的工资制度经历了几次调整和变革, 先后实行过供给制、职务等级工资制、结构工资制。

1.供给制

建国初期, 我国国家机关主要采用这种工资形式。所谓供给制, 是指按照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需求, 免费供给工作人员生活必需品的分配形式, 是我国在建国初期各方面都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行的工资形式。即每人每月供给三餐外, 另外发给补贴、黄烟费、理发费三项, 每年春季发给军装一套, 夏天每人发给六尺蚊帐纱布, 冬季发一套深蓝色制服及烤火费若干。

2.职务等级工资制

职务等级工资制于1956年实行, 指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品德、个人才能和资历为依据, 将担任同样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分别纳入不同的工资级别, 领取与工资级别相应的工资待遇。即“一职数级, 上下交叉”, 每个级别分别为一个工资档次。当时有30个工资等级, 后来减至25个。职务等级工资制没有正常的工资晋级制度, 即使职务发生了变化, 工资也很难得到调整。

3.结构工资制

针对职务等级工资制存在的问题, 198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方案》, 建立了结构工资制。所谓结构工资制, 是指按照工资的不同职能, 将其划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和奖励工资四个部分。这次的工资制度改革, 以及所实行的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职级不符”和“劳酬脱节”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改革中实现了企业工资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脱钩, 进一步理顺了工资关系,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结构工资制在实际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 结构工资制以职务工资为主, 不能反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不同而应在待遇上有所不同, 难以实现同工同酬、按劳分配。其次, 结构工资制不能随着物价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工资的机能, 这就使得基础工资部分在实际运作中无法发挥保障作用。再次, 奖金的发放不具有实际意义, 成为平均主义的产物, 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

基于结构工资制的种种弊端, 1993年我国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工资改革, 建立了职级工资制。所谓职级工资制, 就是按照公务员的职务、职级、年功和实际贡献确定工资标准。按照工资的不同职能, 职级工资制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和工龄工资组成, 其中, 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是职级工资制的主体。

4.职级工资制的基本特点

(1) 建立了定期增资制度。

定期增资制度是多数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的一个共同特点。它使工作人员的工资得以正常的提升, 并提供了制度保证。

(2) 贯彻了比较平衡原则。

新的工资制度强调要将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与企业同类人员的工资水平进行比较, 在此基础上调整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3) 更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在新的工资制度下, 无论是职务工资档次的晋升, 还是级别工资的晋升, 都要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进行, 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晋升工资。这种做法激发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5.职级工资制的增资机制

第一, 晋升职务工资。

简单地说, 凡连续两年考核称职以上的, 可在本职务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档次, 考核不称职的不能晋升, 晋升职务后相应增加职务工资。

第二, 晋升级别工资。

晋升级别工资包括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正常晋升级别工资, 以及晋升职务后相应晋升级别工资。公务员在原级别任职期间连续5年考核称职的, 可晋升一个级别和相应工资;连续3年考核优秀的可提前晋升级别和工资;另外晋升职务后相应的晋升级别工资。

第三, 增加工龄工资。

工龄每增加一年, 工资相应增加, 直到退休为止。

第四, 定期调整工资标准。

主要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适当调整工资的标准。

6.工资结构分析

首先, 基础工资是国家对公务员最低生活水平的保证, 不同级别公务员基础工资都相同。其次, 职务工资是按照公务员的职务高低、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来确定的工资, 并随职务的变动而变动。每一职务对应若干工资档次, 上下职务之间的工资适当交叉。再次, 级别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资历。共设置了15个级别, 每个级别设置一个工资标准。

公务员可以不通过提升职务而通过晋升工资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同一职务层次的公务员由于工作年限、资历、能力等不同, 在级别工资上也有差别。最后, 工龄工资主要体现公务员积累的经验。工龄每增加一年, 工资相应增加一元, 直到本人退休为止。

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工资构成有了新的规定。《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64条规定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部分构成, 而《公务员法》第74条规定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四部分, 工资结构有了改变。

三、中西方公务员薪酬制度建设的启示

1.灵活的工资结构

根据公务员分类分别制定工资表, 针对性强。工资结构中既有固定部分, 又有浮动部分, 使工资与公务员的表现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结合起来, 方便灵活, 激励性强, 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并且在灵活工资结构的基础上实施工资检讨制度。如新加坡每年都会进行工资检讨, 根据检讨结果为依据进行工资调整, 以保持公务员工资的竞争力。

另外, 笔者认为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非常值得借鉴。中央公积金制度不仅增加了公务员退休后的收入保障, 也加强了对公务员公务行为有效的制约。一旦公务员有违法行为, 不但要开除公职, 同时要将其公积金全部没收上缴国库。公积金是一笔巨款, 职位越高, 年资越深, 一旦以权谋私付出的代价则非常大, 一般人不愿得不偿失。因此, 对公务员的高效廉洁行为起到了很好的强化激励作用。

2.津贴奖金的透明度

各国公务员所享津贴及其历史因素方面存在颇大的差别。具体而言, 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只有极少数的公务员享有的津贴超过其总薪酬 (不包括应享退休金) 的10%, 而某些国家 (例如英国) 甚至已取消大部分津贴。据加拿大政府估计, 处理公务员津贴所涉及的开支, 约占人力资源服务总成本的1/3以上。这方面的政策一般受到公务员队伍的欢迎, 因为把津贴并入基本薪金内, 能让公务员在运用薪金方面享有更大的自由度。新加坡政府推行“单一薪”制政策, 多类津贴和额外赏赐 (例如高级公务员的用车津贴) 已被取消或并入基本薪金内;至于得到保留的津贴, 一般是因为少数特别原因才予以保留。例如:执行艰辛或厌恶性职务;在偏远或生活指数偏高的地区工作;超时或额外工作;吸纳和留用人才以填补需要特殊技能但暂时人手短缺的职位。

各国均已采取不同措施合并及取消公务员津贴, 不仅提高了公务员薪酬制度的透明度, 而且加强了公务员队伍的问责, 减少了行政开支。

3.动态薪酬调整机制

大部分国家都建立了公务员薪酬动态调整机制, 这种机制的建立使得政府部门能及时针对薪酬水平在外部竞争和公务员内部的吸引力方面做出调整。主要有两方面特征:

(1) 与私营部门的比较:虽然各国公务员薪酬发展趋势不再过多注重与私营机构的比较, 但是各国在薪酬调整机制中, 均或多或少地引入了与私营部门的比较, 这一机制目的是保持薪酬水平的外部竞争力。

(2) 财政负担能力是薪酬调整最重要的因素:各国近年在财政及公共开支上都受到相当的掣肘。影响所及, 政府一方面缩减公务员队伍的规模, 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公务员的薪酬水平。以加拿大为例, 过去十多年公务员核心职位数目减少了大约40%, 而整个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时间公务员的薪酬水平几乎停滞不前。同期, 英国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平均每年缩减大约4%。在这种情况下, 财政负担能力成为这些国家的公务员薪酬调整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薪酬职能已在相当程度上下放予个别部门和机构, 预算拨款额成为政府控制公务员薪酬的主要机制时, 财政负担能力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3) 薪酬政策的目标性及薪酬趋势调查

薪酬政策目标明确则会具有鼓舞激励作用。香港公务员工资制度明确以足够工资为目标, 吸引、挽留及激励公务员为衡量标准,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 这一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性。此外, 香港政府每年都搞薪酬趋势调查, 每三年搞一次薪酬水平调查, 并以其结果为根据给公务员加薪, 这些做法对公务员颇具吸引力, 正如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中所说, 使员工保持了外部公平感, 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综上所述, 薪酬制度的目标能够体现基本的保健因素, 能保证公务员的基本生活, 保证公务员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性, 以吸引、保留、激励和约束优秀人才。公务员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要考虑许多因素, 如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与企业人员的对比等, 具体而言还要考虑市场供求、公务员本身的职位以及个人的绩效表现等。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 给予了工资制度很大的灵活性, 会解决长期以来工资制度的混乱局面, 也符合当前国际公务员薪酬发展的趋势。通过工资水平的调查, 把调查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的一个重要依据, 这是借鉴国际惯例的做法, 也是规范我国工资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或者不再更多地强调公务员薪酬与私人机构比较, 而是注重以财务负担能力、实现绩效目标、如何招纳、留用和激励优秀员工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在公务员激励机制上更多强调公平的竞争, 完善的竞争机制会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治理模式[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胡丽珠.解读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 (2) .

[3]宋福荣.试论我国公务员的范围[J].求实, 2006 (Z1) .

[4]才英浩.公务员法与公务员制度的完善[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 .

[5]闫红梅.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6]高洪成.公务员薪变之惑[J].人力资源, 2004 (12) .

[7]祝杰.公共部门战略的薪酬驱动分析[J].山东经济, 2004 (6) .

篇4:中美捐赠制度对比

中美两国富豪对于财富和捐赠的巨大差距,一定程度上是中外捐赠制度差异造成的。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政府对慈善事业支持,一方面是对企业和社会成员的慈善捐献给予相应的免税待遇。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税法等相关法律政策是鼓励企业家进行公益捐赠的。比如,美国税务优惠政策就规定,“为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保健和社会服务等慈善机构捐款的个人,将享受免税优惠。”

美国承认慈善组织的独立社会地位,并对有关慈善组织或机构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美国目前有120万家免税慈善基金组织,可以支配6700亿美元,资金规模占美国GDP的9%。而2004年,中国大大小小一百多家慈善组织获得的捐助总额约为50亿元人民币,仅占当年中国GDP的0.05%。

这其中很大原因是,中国只有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红十字总会等十几家慈善机构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织,而个体纳税人的捐赠,免缴的税额只在3%以内。反观美国1986年颁布的税收法典就规定了很多不同类型机构都可以免征所得税,使得这些机构高度收益,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公益性机构。

另一方面是对个人所得或遗产征收超额累进税等。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征遗产税。而按照美国的遗产税,即使家财万贯的家族,到第四代所获得的遗产也只能为零,美国超过300万美元遗产,就要适用最高的遗产税率55%。对于企业家们来说,与其多半被征税,不如捐给慈善事业可以合理避税,还可以回报社会留下美名,企业家们何乐而不为呢?

财税政策向慈善事业倾斜,表面上看会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但这种倾斜能够带动更多的民间财力来办社会公益事业和救灾济贫事业,从而减少政府的压力和负担。

此外,中国对慈善组织的设立门槛太高。根据我国《基金会管理条例》,设立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地方性的不低于400万元,非公募基金会不低于200万元,而且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在美国设立一家慈善性质的非营利机构,注册手续比设立普通的营利性机构还要简单,没有注册资金要求,也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只要交一两百美元的注册费,两天左右就能拿到营业执照,同时可向联邦政府国内税务局申请免税待遇。

当然,国外政府对民间的公益慈善组织监督力度也是很到位的。在美国,政府支持社会办慈善事业,但同时政府对慈善机构的界定及其财务活动有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办法。根据联邦法,美国的税务局通过三种方式来监督慈善机构的运作:一是慈善机构提供的年度报表;二是通过审计慈善机构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三是通过评估对违规的慈善机构给予处罚或罚金。

在美国,除了政府有一套严密法定程序监督慈善组织外,还有关心慈善组织运作的非政府组织对其进行评估。比如1918年成立的美国全国慈善组织咨询局,运用“慈善组织评鉴标准”,每四年对全国的慈善组织评估一次,评估结果通过媒体和网站公布,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去查账。

篇5:中美中小学择校制度对比重点

摘 要:择校作为教育供需双方选择的制度安排,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但中美择校制度在选择学校的原因、范围、倾向、手段、获益群体及择校本身的合法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比较的基础上,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发展特色学校,转变政校关系,逐步实行择校制度。

关键词:择校制度;家长选择;特色学校;公立学校改革

择校制度(School-selecting System或School Choice System)是和就近入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就近入学是指中小学生在其居住地附近的公立学校入学就读,是世界各国在普及义务教育后的通行做法,该政策的确在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保障教育公平,节约儿童和家庭的时间与精力,确保地方教育资源合理、均匀分配,便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学校之间毕竟会在课程安排、授课方式、教育质量、社会影响等方面产生差异,同时儿童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又是多样的,供求双方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导致了择校制度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立学校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僵化和低效的弊端,随着各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家长教育选择权的加强,择校现象逐步盛行。所谓择校,也叫学校选择,在国外指学生可以到政府指定学校之外的学校就读;在我国指在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下,学生及其家庭主动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高素质学校,以能更多占有教育资源,提高自身发展潜能与机会的自觉行动。当然,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家长择校的目的和动机、方式和手段、结果和社会评价等均有较大差异,因此,政府对待择校行为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也存在很大区别。本文通过对我国与美国择校制度的比较,提出在我国教改中实行择校制度的可能性和规范性措施。

一、两国择校制度

1.美国择校制度

在美国,择校是指任何用于打破学生居住地与就读学校所在地之间的关联、旨在降低传统公立学校地理位置限制性的政策措施。具体来说,1980年至今美国的择校方式主要有:

(1)开放入学(Open Enrollment)。从家长所选择的学校区域范围来看,学生可以在学区内(Intradistrict)或州内跨学区(Inter-district)择校。明尼苏达州于20世纪80年初率先通过立法,规定只要对方学区和学校有容纳的空间而且有相关的反歧视法律,就应允许家长跨学区择校。目前,越来越多的州制定了开放入学的政策和法规。

(2)建立特色学校。为了给择校的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多样化学校,近年来各种具有特色的学校应运而生。主要的学校类型有:①磁石学校。强调以数学、科学、艺术等为教学特色,以吸引学生入学。②高品质学校。对于优异学生,一些大城市建立了特殊学校对其加以培养,如波士顿的拉丁文法学校、纽约的布偌尼克斯科技高中、旧金山的拉威尔高中等。③微型学校(Minischools)。特色是提供个性化的课程与教学,如设计一些独立的课程来吸引残疾学生、怀孕学生、劣迹学生和其他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④多数对少数计划(Majority to Minority)。为那些从自己种族占多数的地区择校到本种族占少数的地区的学生提供服务,包括免费提供校车接送等。⑤“二次机会”学校(Second-chance School)。为一些曾被学校开除的问题学生提供特殊服务,这些学校的授课时间和课程设置等均与其他学校不同。⑥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由公共教育经费支持,由教育团体或个人开办并负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学区。这类学校虽仍属公立学校,但具有一些不同于美国传统公立学校的特征,学校在人员聘用、课程设计、经费使用方面都有更大自主性,通常有较高的教育质量。⑦家庭学校(Home-schooling)。针对制度化学校教育在人的培养中的呆板、机械化、模式化等弊端,伊里奇(Illich)等学者倡导了“去学校化”运动。在美国,教育权的归属存在着学校与家庭间的对抗,两者甚至为争夺教育权走上法庭。一些州为此进行改革,如加利福尼亚州立法批准家庭学校,政府为鼓励学校与家庭间建立联系,每年为每个在家上学的孩子提供价值1000美元的学习用品,学校为保持与家庭的联系可从政府那里获得每个孩子3000美元的补助,家庭学校也可得到1000美元的补助以获得学校专业教师的指导。作为法律义务,在家接受教育的孩子需要达到所在州设置课程的基本要求,并需通过相应的考核。

(3)教育券计划(Educational Voucher)。为增强择校家长的“教育购买力”,政府发行给学生家长一种证券,它代表一定数额的现金,用以资助家长为其子女选择学校。家长不能直接将券兑换成现金,学校收取教育凭证后再向政府兑现现金。券面金额视学级和所在州的不同通常为数百到数千美元不等。

(4)私人签约者(Private Contractors)。这种方式允许公立学校系统与私人公司签订合同,把某些教育服务(如提供外语教学)甚至整个学校承包出去。在协议中通常要注明服务要求达到的水平及学生的学业表现成绩预计取得的水平。

(5)学费税收抵扣制度(Tuition Tax Deductions)。那些孩子在私立学校就读的家长,每年还要交纳用于支付公立学校系统的税收,似乎有欠公平。为此,学费抵扣制度的设计是,凡是自己孩子在私立学校读书的家长,在交纳州所得税时,从其毛收入中可扣除交纳的子女学费。这虽然会带来州税收收入减少和公共资金流向私立学校等问题,但随着择校呼声的加大,美国社会在这些问题上也逐步显得宽容。如美国最高法院发出裁决,支持明尼苏达州1983年关于Mueller V.Allen案的税收抵扣裁定。

虽然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待择校在政策上有所区别,如前者强调家长在公立学校系统内择校,而后者则鼓励家长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但美国历届政府对择校的支持态度并未改变,其背后的逻辑都是“学校选择——促进竞争——质量提高”。

2.我国的择校制度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从1985年起,各地相继开始改革,到1993年已基本实行小学就近入学,初中入学除少数学生经保送、推荐入学外,多数学生划片升入初中。政府明令禁止择校。1995年4月,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准招收择校生”。1997年,国家教委再次下文“取消择校生”。政府对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即使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三限”(即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事实上,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名校和家长都十分热衷于择校,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

我国家长择校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家长的教育需求多样化和对教育期望值的不断提高;二是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校要发展只能靠自身力量,接收交纳高额费用的择校生不失为一条途径;三是长期的倾斜政策导致校际办学水平的巨大差异,重点学校的办学条件远比薄弱学校优越,因此许多家长不惜斥巨资择校。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择校,目前的政策是“择校找民校”。但事实上,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发展现实决定了民办学校在物质条件、师资水平等各方面都不能和优质公办学校相提并论,望子成龙的家长不会轻易将孩子送进教育质量低劣的民办学校。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采取了“名校办民校”的政策,即推行重点校改制。公办重点校的初中部改制为民办,这样就可以根据“择校找民办”的政策,利用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向小学升初中的学生的家长“合法”地收取择校费了,这种多达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择校费在我国大中城市已非常普遍。这类转制学校中的高额择校费已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严厉质疑。

二、中美择校制度的比较

1.家长择校的原因。虽然家长择校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为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但具体到每个国家,又会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原因。在美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造成社会结构和宗教、宗族构成情况复杂,许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和自己的宗教背景相似或本种族占多数的学校。在中国,学业因素是家长首先要考虑的,家长择校几乎都是为了让孩子在将来的高考中不至于落后,决定孩子命运的高考是中国家长择校的根本推动力。

2.择校的范围和家长的选择倾向。从法理上讲,只要家长送孩子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就符合各国宪法的基本义务和要求,但由于各国具体政策和法律以及家长自身经济、社会地位的限制,所选择的学校范围也有一定差别。在美国,家长可以在公立学校系统内部、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政府也为此提供教育券进行资助。为了重建公立学校系统,美国政府为家长提供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和条件,在公立学校系统内部也开始出现分层和分化,特色学校、磁石学校等为家长们选择公立学校提供了方便。同时,家长的选择倾向也是多元的。家长们选择学校声誉好的学校,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则选择公学等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对于普通家庭,政府也在变革公立学校系统的同时为家长提供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在中国,政府规定的择校范围仅限于民办学校,在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才允许存在少量的择校生。而实际上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们就在为子女择校。对于家长而言,最理想的学校往往是省、市、区县的重点公立学校,为的是孩子在升学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3.择校的依据和手段。在美国,对于择校家长,政府提供教育券形式的补助,当然,部分磁石学校和高品质高中也需要一定形式的入学考试。在中国,则同时存在着“以分择校、以权择校和以钱择校”三种择校手段:少数优异的学生通过优异的考试成绩进入重点校;有权势的家长通过各种关系影响学校使自己的孩子进入;对于一般家庭成绩普通的孩子,要跨区进入重点校就只有交纳为数不菲的择校费了。学校为了规避政府的查处和惩治,往往需要家长交款时签订所谓的“自愿捐助”协议。

4.择校背后的利益群体。在美国,择校制度首先使家长因拥有选择权而获益,特别是一些旨在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读私立学校的教育券,确实让不少处于社会底层的学生和家长获益。虽然择校也多受质疑,如人们指责一些教育公司和私立学校为了寻求利润而违背了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但即使这样,收益实体也还是各种按照市场法则运营并承担风险的教育经营公司,而不是公立学校系统内的少数人或少数群体。而我国的择校制度却使各种公立学校及其校长和教师、社会权势阶层,甚至是政府部门的官员得益,其中涉及的利益链显然比国外要复杂。择校后首先获益的不是获得选择权的家长,而是上述各种利益团体、组织和个人。

5.择校对于私立(民办)学校的影响。国外择校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私立学校在独立性方面因接受教育券而受到影响,但总的来说私立学校是得益的,即使这种收益仍被许多学者所批评(美国在克林顿民主党政府执政后提倡特许学校而反对用教育券对私立学校的资助)。而在我国,择校制度,特别是一些重点中学的所谓“校中校”的假民办学校,给民办(私立)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打击,许多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民办中小学甚至因缺少生源而濒临倒闭。即使是2002年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至今也没有给这些民办学校带来实质性的转机。我国近年来民办教育发展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不规范的择校制度。

6.择校对学生学业的影响。从学生个体来看,择校无疑因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好的师资而促进了学生学业的进步。但大规模的调查显示,在美国,择校对学生学业进步的促进作用很小。当然,目前各种研究结果仍存在差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学生成绩并不像择校倡导者设想的那样有整体性的提高”。在中国,择校生在重点校会享受优质的师资和教学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但由于重点校借助于自身在当地教育领域的垄断地位,将优质学生吸引到学校来加以培养,在择校中实际上不是“生择校”,而是“校择生”,所以如果仅从高升学率来看,也不能说学生学业的进步是重点学校优质教育教学的结果。

7.择校的合法性。20世纪80年代后择校成了各国政府推动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式。择校制度在国外大多是政府通过法律、政策等正式方式推行,如美国的《1989年教育优秀奖励法》、《美国2000年教改法案》、《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等都明确规定了择校的合法性。美国国内对择校合法性的质疑一般仅表现在教育券能否用于资助私立教会学校这点上,而不是对择校合法性的根本怀疑。在中国,择校却是《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所禁止的,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系统内部的择校。由于一方面政府禁止,另一方面家长有强烈的择校愿望,导致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很大区别,在择校问题上似乎存在着国家法律的强制规则和民间流行的潜规则之分。各种名校随行就市,明码标价,市井皆知,地方政府则置若罔闻,中央政府高层控制屡不得力。可见,在我国择校是由学校和家长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推动的,其合法性仍未得到政府的认可。

三、择校制度比较带来的启示

择校是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潮流,这和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以及新公共管理理念的盛行紧密相连。择校制度在维护家长权利、促进学校竞争、改善政府服务、重建公共教育系统方面的确发挥了巨大作用。择校改变了政府和学校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对中美中小学择校制度的比较为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1.应利用择校积极的一面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择校是世界范围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近几年择校问题似乎总是屡禁不止,成了“老大难”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反思,对于择校是否需要一味地采取“堵”的方式,能否利用其积极的一面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当前,我国对择校所采取的政策的逻辑悖论在于:如果择校是一种好的制度,为什么要在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加以禁止;如果择校不是一种好的制度,那么为什么(在高中阶段)还允许择校。在我国当前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的条件下,是否可以考虑先尝试在东部大中城市中小学首先推行择校制度。

2.如果实行择校制度,必须对目前的择校现状加以整治。现在中小学校择校中的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亟待用法律法规加以规范。许多重点中小学校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漫天要价,收取择校费后又帐外处理、规避查处,择校中的权钱交易等教育腐败现象极大影响了公立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形象,损害了义务教育公正的原则。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同时,政府应该在关于择校的问题上直接向社会公布政策和信息,加强择校信息的宣传,接受社会监督。

3.择校的根本目的是要重建公立学校系统。这种公立学校系统应由富有特色的学校组成,否则择校就没有选择的必要和可能。任何择校只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和教育管理方式的变化,而真正触及教育本身的变革必然要发生在学校内,才能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发生实质性影响。美国的特许学校、磁石学校等多种学校方式为家长选择提供了可能,这些特色学校都在教育教学上挖掘潜力而非仅仅在市场上做花哨的广告。教学特色才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相比之下,我国的学校类型显得比较单一,缺乏特色。所以,为了让家长有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学校类型,应注重各种公立学校建设,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各种公立学校需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篇6:对比中美教育的优劣 (10)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掉个个儿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里也有一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臂放在身后,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教师的解释,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国小学生体现出了“天无我大”的自信和对创造的强烈渴望。而具有强烈的自信和创造欲望,正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这,却是我们眼中近于失控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却是那如火如荼的“音体美”培养出来的。他们的教育重视音体美,也许就是因为认识到了音体美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更利于引导学生勇于创造、乐于创造、善于创造。

美国对中国教育的考察报告体现的却是中国教育观念的陈旧,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对学生动手能力、发问精神和自由支配时间权利的剥夺。中国小学生坐姿统一,这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要求学生整齐划一,最终导致学生个性的泯灭。

遗憾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孜孜以求了数十年,却仍然没有摆脱“唯考试分数论”的束缚。素质教育的东风吹进新鲜空气之时,又有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育质量,而是要更高的教育质量。

古丽阿然木

20120012

上一篇:勤政为民作表率 廉洁自律树新下一篇:自管会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