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优先权声明范文

2024-05-23

要求优先权声明范文(共2篇)

篇1:要求优先权声明范文

九、(目标公司)股东关于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声明

鉴于:公司(目标公司中的弃权股东)股东会形成决议,同意公司(股权转让方)向公司(股权受让方)转让其在公司(目标公司)的股权。

公司(目标公司中的弃权股东)在此声明:

1.本公司无条件放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目标公司)章程》对出让股权所享有的优先购买权。

2.本公司放弃股权优先购买权的决定是无条件的和不会撤销的,并承诺在股权转让过程中不反悔。

公司(目标公司中的弃权股东):(盖章)授权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篇2:要求优先权声明范文

关键词:专利审查;PCT申请;优先权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专利审查中,有这样一件案子,它是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申请(即,按照专利合作条约(PCT)提出的国际申请),其国际申请日是2011年1月28日,要求的优先权日是2010年2月11日,该优先权(也称“在先申请”)为中国申请(即中国优先权),并且于2011年1月13日(PCT申请日之前)授权,进入国家阶段的时间是2012年10月10日。即,在提交该国际申请时,“在先申请”已授权,并且,在进入国家阶段后的初审过程中,并未对国际申请的优先权进行评价。那么,该申请是否能够享受优先权,在实审阶段又应该如何处理?

而在《专利审查指南》第三章“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实质审查”的第5.3节“优先权的审查”中,仅对优先权是否成立而导致的PX、PY、E类文件的相应处理方式进行了说明,并没有对如何判断优先权是否成立给出具体的规定。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此种情况下优先权是否成立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

二、研究与分析

下面,将根据《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进行研究和分析,以确定正确的处理方式。

1.《专利法》相关规定

专利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该条款关于本国优先权的规定是1992年修改《专利法》时增加的,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在外国申请人可享受优先权的情况下,为了公平地保证本国申请人的利益,并且为了适应加入WTO的需要,而制定了相应条款。

2.《专利法实施细则》相关规定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32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已经被授予专利权的,不得作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基础。

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就相同的主题提出两个不同的申请,避免重复授权。

3.《专利审查指南》相关规定

(1)审查指南第三部分第一章第5.2.6节指出:在先申请是在中国提出的,要求优先权的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应当看作是要求本国优先权。对于在提出国际申请时,其要求优先权的在先申请的主题有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第(一)、(二)和(三)项所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由此可以确定,在先申请是在中国提出的,要求优先权的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应当看作是要求本国优先权。也就是说,本案要求的应当是本国优先权,那么,对于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应当按照该国本国法的规定来确定在该国要求优先权的条件和效力。

(2)审查指南第三部分第一章第5.2.6节同时指出:由于国际申请的特殊程序,审查员不按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对被要求优先权的在先申请作出处理;同样,对于在国际申请提出之后在先申请被授予专利权的情况,审查员也不处理其有可能造成在先与在后申请重复授权的问题;上述问题均留待后续程序中处理。

也就是说,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后的初审阶段,审查员是可以不对优先权问题作出处理,可以不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上述问题均留待后续程序中处理”。

(3)在审查指南第三部分第二章第5.6节指出:如果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要求的是在中国提出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或者要求的是已经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在先国际申请的优先权,则可能造成重复授权。为避免重复授权,对此两件专利申请的审查,适用本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第6节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两种情形中,如果出现了视为未要求优先权或优先权不成立的情况,则在先申请可能成为破坏该国际申请新颖性的现有技术或抵触申请。

也就是说,对涉及重复授权的,可以根据专利法第九条及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而对于出现了视为未要求优先权或优先权不成立的情况,则在先申请可能成为破坏该国际申请新颖性的现有技术或抵触申请。

(4)在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一章第6.2.2.1节指出: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应当符合下列规定:…(3)该在先申請的主题,尚未授予专利权。(4)…审查上述第(3)项时,以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的申请日为时间判断基准。在先申请不符合上述规定情形之一的,针对不符合规定的那项要求优先权声明,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由此可以确定,在先申请已经授权的情况属于“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的情况,相应地,在先申请可能成为破坏该国际申请新颖性的现有技术或抵触申请,也就是说,对于在先申请已经授权的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如果在先申请在国际申请的申请日之前已授权,则其优先权声明视为未提出,即不能享受优先权,相应地,该申请的相关日不是优先权日,而是申请日。

三、结论

PCT在国际申请阶段应当遵照PCT条约和巴黎公约,而PCT条约或巴黎公约中并未规定“已经被授予专利权的,不得作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基础”。并且,在国际申请递交时,不确定是否会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因此,在国际审查阶段,认定该优先权是成立的,可以不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但是,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应当按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来确定在优先权的条件和效力;并且,在先申请是在我国提出的,要求优先权的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应当看作是要求本国优先权;而本国优先权应当满足专利法实施细则第32条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即已经被授予专利权的,不得作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基础。

上一篇:职工代表大会全套资料下一篇:对创新发展理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