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技术

2024-05-09

微课技术(共8篇)

篇1:微课技术

信息技术微课 教学设计

课 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 授课地点:科教楼录播室 授课时间:2016年9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

(3)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1)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自我探

索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增强学生合作精神。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及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分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课时: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只有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还需要我们给它安装一系列的软件才行。但是,面对这么多的软硬件资源,就必须要有一个管理者来进行合理统一的管理,才能使计算机正常高效地工作,这个管理者就是计算机操作系统。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一下计算机操作系统。

(用课件出示课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

(二)新课

1、计算机操作系统

最初的计算机是没有操作系统的,科学家是通过各种操作按钮来控制计算机,直到后来操作系统的诞生,才使得计算机普及开来。其实,刚才同学们开机时出现的画面就是操作系统WindowsXP的开机画面,现在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WindowsXP的桌面。

那么,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应用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就是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交流的桥梁。

(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任务:处理器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存储器管理、应用程序接口管理、用户界面管理。)

2、操作系统的发展

我们刚刚提到的WindowsXP,是现在最常用的、风靡全球的Windows操作系统,但是最早出现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并不是Windows操作系统,而是DOS(Disk Operation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它是1985年到1995年的个人电脑上最主要的操作系统,是对磁盘上的文件进行管理,曾经占领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的大半壁江山,全球绝大多数电脑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那么DOS操作系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3、探索活动: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来认识DOS操作系统。(1)进入DOS环境 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md”,进入到DOS环境下。进入DOS操作系统后,我们发现界面不是桌面和图标,而是一个字符界面。在字符界面中,我们只能通过键盘输入字符命令来指挥计算机工作。

(2)在DOS操作系统下向计算机发出命令

学生活动:

①请大家在键盘上输入time然后按回车键,观察执行了什么操作;

②敲回车后再输入date,然后按回车键,又观察执行了什么操作;

③输入 exit后,按回车键,又执行了什么操作。

(3)老师小结

DOS操作系统没有桌面,采用的是字符界面,是纯文本界面,用户对电脑的操作是通过键盘命令完成,完成每一项操作都必须键入相应的命令,是单任务系统,它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界面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掌握。随着软硬件的发展,该系统已经不是计算机的主流操作系统,已被Windows操作系统代替。现在的计算机一开机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桌面,每一项操作基本都是用户通过鼠标操作完成。Windows是在DO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两个是同根的,DOS——Windows3.0——Windows95——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XP——Windows7到现在的Windows8都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一步步完善,一般直观的感觉Windows跟DOS不同的就是采用图形化界面,操作更人性化,使我们更容易更快捷地操纵计算机。

(依次出示各个操作系统的界面)

4、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

在日常操作中,我们发现Windows具有如下特点:(1)直观、高效的图形用户界面

Windows的用户界面统一、美观,便于操作者学习和使用,Windows所有的程序都拥有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外观,包括窗口、菜单、工具条等,使用者掌握了其中一个就不难学会其他软件的基本操作。(2)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环境

多任务:它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每个程序都是以窗口的形式出现在桌面上。(演示加以说明)多用户:还可以在同一台计算机上为每个用户保留独立空间,不同的用户在登录时通过输入不同密码进入到自己的设置环境中。(举例加以说明)

(三)知识拓展

1、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

Windows操作系统1985年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些什么发展历程呢?请同学查阅资料将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中的不同版本查找出来。

2、计算机除了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外还有那些操作系统呢?

篇2:微课技术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十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 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二、微课有什么特征: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三、微课有哪些形式和录制手段

微课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的音频或视频,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Screen2swf、屏幕录像专家等。

四、微课在教学中有什么作用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一)、实施微课能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

1、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2、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3、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

4、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5、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

(二)、实施微课能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发展

1、选取课题 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明晰,或针对计算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择其一点设计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2、设计内容

备课时更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要准确地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吃透教材。要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因为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通过视频组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一体的主题资源包。

3、提高教师知识讲解与总结的能力

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讲解过程要流畅紧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实际进行的状况,这样才能有一节吸引人的精彩的课。

4、开拓教师的视野。

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才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那么,在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反思提高教师自我批判能力

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6、更快促进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跟上并赶超时代的步伐

篇3:让“微课”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一、为什么要让“微课”进入信息技术教学

早期的计算机教育是由教师讲解,学生定期到微机室练习,现阶段的计算机教育进行的是讲练结合,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教学和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据调查发现,学生在网络课堂中的集中注意力时间也就10分钟左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每位信息技术老师的责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解决“鱼”和“渔”的问题,通过“微课”教育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教学一般是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结构完整,是一节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消化的课堂。“微课”教学过程一般是5分钟,让学生在五分钟里完成一次学习,经历一次思考。

二、如何让“微课”进入信息技术教学

“微课”一般由声音、文字、图片三部分组成,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

1. 精选教学知识点,制作微课视频。

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知识,制作“微课”视频,会使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设计应用文档”的教学中,每个知识点的连接时间间隔太大,无形中相当于分割了知识点,破坏了整个知识体系,阻断学生对整个软件的理解。“微课”就能弥补这类弊端,我们可以把每一个知识点做成一个“微课”,也可以将整章的内容缩减精讲,还可以就每个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加以制作。例如,在Photoshop章节的学习中,能够完成学生抠图任务的工具就有“选框工具”、“磁性套索工具”和“魔棒工具”,一般老师都是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来讲授,但是这样做课堂容量比较大,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少,教师可以把三个知识点做成三节“微课”,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直接登录“微课网”自己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练习作业,遇到操作困难的时候,可以再次观看视频,自己解决问题。

2. 通过五分钟完成碎片化教学。

可以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V6.0.2汉化版,包括屏幕录制软件+PPT。例如,“如何在‘word’中查找相关命令”一节,先做好录制前期准备,录制后,直接显示主题,基本方法——显示“菜单栏”中的一个菜单;工具法——显示工具栏;右键操作法一选择部分内容击右键;快捷键——目前不建议同学使用。在出现文字的同时,配上必要的讲解。然后通过给文章中的某一段落分栏来分别介绍每种方法的使用,在视频中介绍第一种方法的时候详细的展开每一个菜单中的各种命令,加深学生的印象。

3. 将微课上传到网站,供学生自由下载。

录制完成后,对视频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最后上传到我们的“微课网”,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观看学习,同时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所有的软件教学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操作中遇到不知道所需要的操作命令在哪里的时候,可以随时打开本节“微课”来复习巩固。这样不仅解决了部分学生学习上的难题,还提高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

三、“微课”进入信息技术教学的结果

通过三步走,微课魅力就得到诠释:第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关注度,让学生们想学、爱学并且有学习的成就感。第二,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去探索学习更深一步的内容,程度一般的同学可以熟练掌握我们本节课的知识点,稍差一点的同学可以做到对本节课的知识点了解,并大体能够完成本节课的操作要求。教学目标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每一个微课,每一个学生的碎片化教学,我们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由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篇4:让“微课”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微课,重要意义,有效途径

0引言

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手段在教学得到充分应用。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的社会要求,培养高质量人才已经成为了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的目的,尤其是在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上,学生的思想灵敏,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微课在多种实践教学中展现出其强大的优势,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来加强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型措施。特别是在信息课堂上的使用,微课就是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打的教学手段替学生打造一个多元化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1、为什么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微课

首先,让学生提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好老师,人们普遍会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下功夫,因此也很容易有所成就,兴趣在学习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老师如果想在课堂学习当中取得最大程度上的提升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要让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逐步培养出来,微课在信息课程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大部分学生忽视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情形下,迫切需要老师使用新的教学方案来改正学生的学习误区,并正确指引学生主动地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使用微课教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通過给学生放映视频,给学生打造一个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倘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他们就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内充分学习到信息技术课程给他们带来的各种知识,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效率。理解课程内容方面一些学生一直存在困难,加入引进微课,学生会更愿意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之后让他们明白到更多的科学技术等待挖掘,在授课中让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有关网络信息的实际使用方面,在课堂上也传授一些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对于这门课程中一些基本知识,像编程问题,虽然有老师的对传授相关知识,但是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自己已有知识并不能熟练解决相关问题。这个时候如果让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的方式,就可以简便而迅速的帮助基础不一学生理解这些内容。

1.1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在学习第一次接触FLASH动画的学习时,老师就可以通过播放FLASH制作的视频短片来提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去学,会更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熟悉并理解如何使用FLASH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刚开始学习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如果只依靠老师的指导,学生想要自己独立完成是很难的。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映FLASH制作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课上老师进行传授,中间再穿插着学生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讨得出来的答案,比老师讲述更接地气,学生们也更能接受和理解。通过微课教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些传统问题一定会取得更有效的解决。

2、怎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使用微课?

2.1通过使用微课打造跟传统课堂不一样的全新课堂。自从学生到学校以来,他们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所以一个课堂的好坏决定是学生能否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的重要保障,也是不断让学生逐步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性场所。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会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开展学习和钻研。最后能力和成绩也得到了提升。相反一个枯燥无味的学习环境会造成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对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最后也丢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这些例子就说明了,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任务中应该侧重对课堂环境的改善。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可以给学生打造一个多种多样,有趣生动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其本身就是一门利用科技而创新的教学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视频和知识,这对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老师为学生打造一个愉快而又轻松的教学氛围对于巩固师生关系也是很有帮助的。引入微课不仅能让学生明白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所在。这也跟新课程前提下指出的“让学生快乐学习的要求”的观念是不谋为合的。与此同时,老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要把握时间和内容。不能一味的播放视频,也不能一味口头讲述,要把视频内容和学生的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混合,方能使微课教学在教学任务中展现巨大的优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在时间的把握上存在些问题,最后导致传统的上课内容讲述的太少,而学生们观看视频短片的时间过于长,最后虽然是引入了微课,到结果却不是很好,所以在后续的开展中,老师应该注意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课程开始之前,利用微课导出教学内容,无论什么教学方法,都存在它本身的优点。但是怎么样把这种有点尽可能的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因此需要老师对课程内容和班级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有充分的了解之后,再把微课教学方法灵活的运用进来,只有才能达到应用新型教学方法的目的。

2.2使用微课教学手段也是这样的,如果没有针对性的使用,不仅起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还会大量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把微课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老师在课前给学生播放和上课内容相符合的视频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好奇心,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微课的环境下,自己主动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这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定的帮助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依赖老师自己讲述,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学生被动的学习,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因此他们对学生的接受领悟程度整体偏低。倘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学生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探索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这不仅是对学生有益处,同时对老师的教学也是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3、结语

把微课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微课可以给学生打造一个多元化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何事物自己主动接纳比被动接纳的效果要好很多,学习也是如此,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基础这些技能在以后的求职工作当中也是很有好处的,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还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的自信心,锻炼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的好奇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这些都是对他们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李三平.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6(01)

[2]孙海峰.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网络微课应用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23)

篇5:微课让信息技术课堂更高效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博、博客、QQ、Youku等一样,微课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环境中。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核心是组建相关教学视频,同时它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教学设计与练习测试等。它们以一定的呈现方式与组织关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主题式、半结构化的“小环境”。目前,微课在我国的主要作用还是基于网络让学生在课后自主远程学习,在有效应用微课的基础上能大大提高学生对未学知识的探究、已有知识的巩固拓展、重点难点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实践、应用、高效。

近年来,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课属于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课件、设计、课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其基础上发展、继承起来的一种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技术课是实际操作课,基本是边操作边讲解,一些操作因为细节较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时数较少,老师所带的班级数多,同时学校关于信息技术的杂事较多。为了解决时间少任务重的矛盾,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益,把微课引入进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再局限于教师面授,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而教学本身就与计算机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课在微课的应用上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我就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谈一下我的理解和看法。

一、信息技术课应用微课的特点

微课需要网络和视频播放终端,所以大多数中小学学科的微课在硬件条件上只能在课后进行,一般都是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当然微课本身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信息技术课相比其他学科有自己的特点。信息技术是一门直面计算机操作的学科,它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然后通过学生的自我操作练习来掌握技能。同时每一节课学生都有大量的自主学习任务探究的时间,这些探究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这就在时间和硬件上满足了学习微课的条件。微课很适合操作技能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学生学习大量的操作技能。由于一般是教师广播教学而非一对一授课,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在讲解演示的时候,学生知识识记式地在大脑里播放了一遍,但是到自己动手操作时就遇到困难了,或是忘记操作步骤的先后,或是找不到工具栏里面的工具,更有甚者是完全不知道如何动手操作。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学到技能,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受到很大的打击,而且操作课程具有连贯性,少了这节课的操作,下节课的内容的难度增加了,就更不会操作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微课引入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就显得尤为必要了。例如,在学习Excel导入外部数据时,学生往往只会注意到教师选择了“数据”菜单中的“导入外部数据”命令,却忽视了教师在这一步操作前选择了A1单元格。这一方面是教师的失误,另一方面也有鼠标太小移动轨迹部分学生难以跟上的客观原因。这样的小问题日积月累可能就会变成大问题,如果把这些操作制作成微课,辅以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强调,就很利于学生的自我修正和记忆。

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微课,在大量的操作技能学习中,学生的水平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甚至会日积月累地出现大量问题,教师一一解答学生的疑问难免有所遗漏还无法统筹全局,统一解答又浪费了很多学生的时间,这样的问题在复习课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而微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其实也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

二、不同的信息技术课型对微课有不同的需求

1、选择适合信息技术课堂的微课类型

微课的种类很多,这里我参考了百度百科上对微课的分类,从教学方法上可以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多数都是适合课后在家自主学习的类型。这些分类不是唯一的,有一定的开放性,例如,在信息技术中演示类和练习类可以合为一体。

另外,从教学主要环节上微课可以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结合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性强且课堂本身时长的因素,我认为适合信息技术课堂的主要有针对操作性知识理解、练习巩固、小结拓展的演示类、合作学习类和探究学习类。

2、不同课型对微课的不同需求

信息技术有多种课型:理论性知识的新授课和复习课,实践性知识的新授课和复习课,作品制作课和作品评析课。并不是所有的课型在课堂上都需要微课,如理论性知识的新授课和作品的评析课,这部分课型更需要的是教师面对面的讲解和师生的互动交流,微课反而会越俎代庖,形成重复讲授,干扰正常的课堂秩序。需要在课堂上直接使用得主要应该是实践性知识课型和作品制作课这些偏重实践的课型。下面我浅谈一下几种信息技术课型对应用微课的不同要求:

(1)实践性知识的新授课。新授课强调的是对新知识的构建,这需要学生主动的探究,教师应该积极去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探究,而过多的对每一个操作使用微课的形式可能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动力,形成对微课的依赖。有点困难了,就去看看微课,那学生就完全地陷入了被动学习,这与新课程的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

那实践性知识新授课需要什么微课呢?我认为在实践性知识新授课上微课主要可为高水平学生拓展和个别实在跟不上的学生学习使用,实现吃得饱的学生吃得好,实在吃不饱的学生饿不死。这些微课应该有目的发放,不能广而告之,防止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其中拓展部分的微课可以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能学多少是多少,来不及学的可以课后或在家自己继续探索。例如,《优化计算机》这一节课,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部分,可以制作一个微课,让跟不上的学生再一次重新学习一次,也可以让高水平的学生温故而知新。

(2)实践性知识的复习课。这是需要大量使用微课的课型,一节信息技术复习课一般是针对某个专题,可能要涉及多个知识点的操作,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这些知识点很少能顺利地一个一个统一过关,本身就具有需要教师重复指导得特点,这就需要演示类的微课来帮教师查漏补缺,对于操作能完成但是不熟练的亦可进一步巩固。例如,《数据处理与统计》这一节课,操作性强,内容多而复杂,可以针对公式、函数、排序、筛选等专项操作制作微课来进行巩固。

(3)作品制作课。作品制作课也是一个学生构建知识、巩固知识和提高知识的课型,同时能在作品制作中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主角应该是学生自己,因此微课使用也要慎重,应该按需发放,内容也不能过于全面,而应该主要针对难点,或是一些有创意的确实能开拓学生眼界的,有一定引导意义的。

三、信息技术课堂微课的制作注意事项

1、微课的制作方法和基本要求

微课主要以视频为载体,而信息技术教学主要都依托计算机进行,因此我认为信息技术微课最佳的方法就是使用屏幕录像软件进行音视频的录制。微课的配音要清晰,最好在安静的房间录制。由于以录制实时操作为主而非知识点,而操作中涉及的文字、表格对视频分辨率要求较高,所以录制时分辨率需要高一些,不能低于720×576的标清分辨率,码率也不能过低,最好达到1Mbps甚至以上,码率过低,文字会被压缩的很模糊,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同学的视力健康。为了防止视频体积过大,同时因为微课并不要求向电影一样流畅,录制时视频帧速可以稍低一些,我认为不低于12帧/秒就可以了。最后,教师在录制操作过程时,动作一定要慢而平稳,如鼠标的移动和在Word中滚动页面,一方面是让学生能清晰了解操作过程,另一方面也避免视频画面闪烁。

2、信息技术微课需要字幕

信息技术微课的字幕很重要,除了开头结尾教学目标和小结字幕之外,整个过程都要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以便让学生关注到操作要点。说明文字最好有连续性,即学生学习时任意跳转到视频中一个地方,都能看到现在进行的是什么操作。这点我认为很重要,因为很多学生只需要观看这个知识点操作过程中某一个环节。这样能大大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

3、微课的内容和时长问题

微课一般是5——8分钟,但是课堂上的微课我认为需要更短一些,因为课堂时间本身就有限,不可能让学生在微课上占用时间,我认为信息技术课堂上使用得微课不能超过5分钟,内容要单一,不能把几个知识点放在一个视频中,要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精确定位和寻找。

4、微课需要相关配套资源

微课虽然“微小”,但是毕竟也是课,因此应该有系统的设计,除了在视频中对教学目标、重难点、过程和小结都有所体现之外,最好要有配套的教学资源,如一个简明扼要的图文说明,单独的图文说明比视频中相同内容呈现地肯定更加清晰,同时只有些许小问题的学生可能只需要图文说明就可以解决问题。另外,需要准备一些练习的素材,以便立即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所有的探讨都是基于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直接使用微课,当然微课的使用只是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应用时要有的放矢,不能为了形式而使用微课,更不能为了省事而使用,不能本末倒置,我认为课堂上使用微课的最终目的是不需要微课,通过学生对不同微课的使用率的统计,我们教师可以相应在教学中注意有所侧重,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精益求精,提高教学有效性。微课的理念是“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快乐学习”,希望通过微课这种手段的引进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篇6: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论文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有关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为丰富,且研究结果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效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但是,当前多数研究仅仅局限于学理分析,对案例分析不够,鉴于此,本研究尝试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探求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观念,精确理解

观念层面的转变,对于微课能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至关重要,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微课的应用效果。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充分认识到微课教学的显著优点,将其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方法融入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观念的.改变只是一个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精确理解微课教学的内涵,认识到微课教学知识点的零散性,充分掌握微课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灵活性、便捷性,更要着眼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特点,在其中更为深入地理解微课的含义。例如,我在教学中,起初更为偏向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并未将微课作为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但是,我很快发现了教学所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如课堂内学生难以完全理解的知识点、课堂时间“不够用”等,鉴于此,我借助微课开展了自身教学,获得了一定教学成效,有效弥补了这些问题。在“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等这些章节知识点的讲述中,我将微课融入其中,尝试更为深刻地理解微课,认识其重要性、有效性,理解其设计原则、实施步骤等,经过实践检验,发现微课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效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二、着眼实际,重视设计

学生实际情况、教学实然状态,这些作为客观事实,既对微课教学开展的顺利性、有效性起着重要影响,也对微课教学设计的开展有着重要指向。因此,教师在微课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着眼于实际。具体来讲,不同学生在知识水平等多个方面均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对于教师而言,就需要在教学设计层面加以重视,用更为吻合学生需求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借助各种条件,妥善开展微课设计,注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时间等各个环节的合理化。我在进行“信息的基本特征”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运用上述理念进行设计。在这一课时教学开始之前,我先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了基本调研,发现班级内部大多数学生信息素养停留在操作层面,在理论层面了解并不多,这就是学生在进行计算机操作中“会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在这一情况下,我将微课教学目标确立为“让学生了解信息基本特征,并学会如何从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结合于此,我设计了微视频等后续环节。实践证明,这一方式有效促进了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展成效。

三、注重字幕,把控时间

微视频的制作,是微课教学的核心环节,其在较高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微课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微视频的制作。本研究认为,除了微视频知识点的设计之外,还需要注重微视频字幕和时间的把控。字幕是微视频必须配备的,以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学习知识点、认识知识点;时间在微视频中也有着重要影响,最佳时间一般为五分钟,不可过长更不可过短。例如,我在进行“信息安全问题”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就紧密围绕“信息安全”这一核心主题,结合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制作了微视频。我结合微视频中的语言,配备上了字幕,以为学生呈现更为明显的学习提升。同时,我结合实际情况,将微视频的时间控制在了5分16秒,这一时间长度较为吻合教学需求和学生身心特征。最终,该微视频获得了良好成效。

四、高效开展,多元评价

微课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除了微视频制作这一重要环节之外,还需要在课堂上给予补充和完善。教师要将学生在课后学习微视频中所遇到的困惑进行汇总和整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集中讨论,这就是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同时,还要着眼于这一实际情况,对微课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进行多元评价,这里的评价主要是指学生评价,要将多元指标融入学生评价中,如学生课后微视频学习效果、课堂研讨表现等。本部分以我所进行的“合法下载网络中的文件”教学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在这一课时教学过程中,我借助课前制作的微视频,为学生讲解了“文件及其类型”“合理的下载途径和方法”“合理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等知识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知识点,但也对“合理下载途径和方法的选取”等知识点存在疑惑,我将其作为课堂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最终解决了问题。同时,在学生评价中,我将学生自学情况、课堂表现都纳入到了评价体系中,做到了多元评价、公正评价。

总之,微课对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这种作用,并在理念上积极转化,将其融入自身教学实践中,采取多元举措,革新信息技术教学,利用好、发展好、发挥好微课自身所带有的效能,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成效。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教师的积极努力、学生的密切配合、学校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苏剑峰.高中信息技术“微课”设计的“三性”[J].中学教学参考,(26).

篇7:利用微课实现信息技术课堂三突出

厦门市集美区双塔小学 张燕娇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微课”主要是教师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而制作的微型视频,通过教师对某个教学难点的讲解或操作演示,学生反复观看,进而掌握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利用“微课”实现信息技术课堂“三突出”主要表现在:利用“微课”突出分层教学;利用“微课”突出自主探究;利用“微课”突出教学重难点,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微课;分层教学;自主探究;三突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的影响”,未来的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顺应了教育信息化。“微课”的类型很多,但应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以“微视频”为主,主要是教师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而制作的微型视频,通过教师对某个教学难点的讲解或操作演示,学生反复观看,进而掌握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它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探究,真正实现分层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信息技术利用“微课”辅助教学的优势

1.网络课堂,人手一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最明显的差异就“是网络课堂、人手一机”。“微课”最终要通过学生的自主观看和学习,才能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否则和一般的教学课件、视频无异。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拥有人手一台的电脑和网络,“微课”视频教学很容易在信息技术课堂实现。这就为微课的使用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教学平台。学生完全可以自由选择观看时间和进度,甚至可以反复观看,自行操作。这种边学边练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师优势,制作快捷。信息技术教师在微课制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无论是在PPT制作,录屏软件使用,还是视频后期剪辑制作方面,都比其他学科教师更有优势。制作微课视频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没有技术方面的难题。另一方面,对于教育技术的革新,信息技术教师比普通教师会更及时了解,并且更容易接受新教育技术的革新。

3.提高效率,减少重复。由于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每个班级一周只有一节课,但班次多,这就造成同样的一节课,有可能重复好几次每节课雷同的不厌其烦的讲解和指导,既考

验了老师的耐心,也消耗了老师的精力。如果将课堂上的重难点或教师的必要讲解制作成一个个微课视频,就可以大大的提升教师上课的效率。

二、利用“微课”突出分层教学。

“微课”进入信息技术课堂,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高效学习的空间。我们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借力“微课”这一教学资源,实现高效课堂建设。

信息技术学科在学生的个体差异方面表现在:学生平时接触计算机的机会不同,有的学生课余时间经常与计算机为伴,从对键盘鼠标操作熟悉,对各类软件的安装使用也有较多接触;而有的学生却很少接触计算机,甚至连打字都不熟练。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因材施教,开展比较有效的分组分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

但长期实践下来,我们发现分组分层教学的落实并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传统的分组教学是将优生和学困生分为一组,实现小组成员的相互协作。但这种分组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教师很难提供分层任务实现真正的分层教学。如果我们把知识点分散,制作成各个知识点的微课,通过教师的课前引导,让学生明确课堂的各项学习任务,每个学生均能对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这就能真正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教学发现,利用“微课”实现分组分层教学是确实可行的,具体做法如下:

将能力、水平相当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利用“微课”实现分层教学就轻松自如了。比如说四下《制作课程表》一课,教师在课前就制作三节“微课”,分别是①合并单元格、②拆分单元格、③绘制表格斜线,当师生一起讨论完课程表如何制作后,便放手让各组学生根据三个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是:(1)插入9×8表格,合并相关单元格,输入课程表内容。(2)在第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将体现单双周的课程,利用“拆分单元格”的方法;(3)在1、2步的基础上制作课程表表头(利用绘制表格斜线的方法),并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及对齐格式。三个明确的学习任务,ABC三个层次小组完成的任务分别是:A组——按顺序完成全部的学习内容;B组——按顺序完成前两步的学习内容;C组——只完成第一步的学习内容(鼓励向高一层次挑战)。

由于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同一水平之间的自主探究也让学生“平等对话”,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同一节课中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欣喜的发现,学困生不仅能很好的完成C层次的任务,当他们向B层次任务挑战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而优等生不仅在课堂上“吃得饱”,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能一对一帮助学困生。这样令人满意的课堂教学实效全部得归功于“微课”的有效应用。

三、利用“微课”突出自主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应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传统的课堂是教师演示、操作后,学生模仿操作,自主探究的环节比较缺乏。而在在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反复讲解演示的过程,在师生提问、互动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利用“微课”主动获取知识。

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教学,我们发现:比起传统的教师演示操作,学生更愿意接受“微课”视频。学生在课前10分钟左右时间与教师共同探讨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带着问题与任务,开始一节课的自主探究学习之旅。比如四下《设计电子板报》这一课,课前师生通过讨论明确设计板报的具体步骤:插入标题——规划版面——收集素材——美化版面,然后教师提供每个步骤的微课视频,其中“规划版面”是难点,学生可反复观看微课,直至学会如何规划版面。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会出现各组学生完成任务时间不一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可利用电子教室的优势,采取分组教学、讲评的方式,对每一个小组进行辅导和评价。

由此可见,“微课”的有效应用,使信息技术课堂由传统的学习模式(教师演示操作——学生模仿练习——创作拓展)华丽翻转为“学生自学探究——教师指导反馈——拓展创新”,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探究。

四、利用“微课”突出教学重难点。

突出、突破重难点是一堂数学课效率高低的关键,也是能否完成预设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课堂的重难点,解除困惑,是评价一节课的标准之一。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些重难点教师总是要反复操作、反复讲解,等学生自己完成各种练习操作时,又忘了前面老师操作的步骤内容。这就造成老师讲解演示的时间多,可学生还是存在学习障碍,教学效果自然就低下。

微课短小精悍,学习时间较短,利用“微课”可以实现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将每节

课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堂操作学习中反复观看,既减少教师讲解时间,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如四年级word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是“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此操作学生往往要好几节课才能掌握,因此,教师将“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的操作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反复观看,一边学一边尝试操作。这样的学习比教师反复演示效果要好得多。又如三年级画图中“曲线的使用”,双曲线和闭合曲线的画法是教学难点,学生总是把握不好,总是要出现最后一笔没有定位导致图形扭曲的情况。因此,教师制作“如何画双曲线和闭合曲线”微课视频,通过操作演示配上文字强调和说明,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很容易就学会了两种曲线的画法,而且错误率低了许多。

由此可见,利用“微课”突出、突破教学重难点,不仅能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反复讲解、演示,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利用“微课”实现信息技术课堂“三突出”,能最大限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用好、用对“微课”。但在运用微课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将微课简单的用于课堂,完全代替课堂教学的有关环节,它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而非颠覆。微课的背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仍然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石,教师新的课堂组织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更新。【参考文献】

篇8:微课技术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时代悄然来临, 全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微”革命。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 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捷、高效, 与微博、微信等被广泛应用的社会性工具软件一样, 微课 (或称“微课程”) 应运而生[1]。“微课”, 这一概念起初在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 在当时并未引起国内教育工作者的着重关注[2]。2011年萨尔曼· 可汗的“可汗学院”传入中国, 如平地一声惊雷般响彻了整个教育界, 基础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翻转课堂”、“颠倒课堂”、可汗式“微课程”的变革热潮。人们仿佛找到了一种新的诠释教育的途径——“微课”。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课”或“微课程”呢?根据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解释:微课, 又称为微课程, 就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内容短小, 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3]。自2011年起, 以“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示平台”与“微课网”为代表, 国内开始了微课教学的实践尝试。自此, 国内兴起了“微课”热, 越来越多一线教师表达着他们对于微课的赞同, 积极投身到微课教学实践中。

二、冷观“微课”热潮

与众多的“微课”粉丝们一样, 我也被“微课”理念深深吸引, 尝试将“可汗学院”移植到我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我学着像萨尔曼 ? 可汗那样把知识点细化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小知识模块, 并分别将它们制作成3-5分钟的微视频,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这些视频, 课堂中交流各自的学习困惑, 在分享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 由于盲目、生硬地模仿可汗模式教学所产生的问题逐渐暴露, 并越来越多。我对微课教学的热情慢慢“冷”了下来, 这些实践中遇到问题使我开始对微课“冷眼旁观”, 开始深入思考微课、追问微课。

1. 小学生能够学习微课吗?

【片段一】一次哑口无言的访谈

记得在刚开始微课教学不久, 一天放学后我回到办公室, 突然办公室走进一位家长, 我见他脸色凝重, 表情严肃, 似乎不太高兴。还没等我开口, 她便开门见山, 直抒来意。

家长:您是信息老师吧, 我是王一鸣的家长, 您有时间和我谈谈吗?

师:您好, 有什么事您请讲。

家:这学期您是不是让我们孩子学习什么微课, 说是用手机或电脑看什么微课视频啊?

师:是有这回事, 怎么了, 有什么问题吗?

家:孩子们现在都还小,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您要求他们整天看这些视频, 对视力多有影响啊, 孩子一旦近视了, 一生都受影响, 现在很多军校都对视力有要求。

家:还有, 小朋友哪能抵制诱惑, 我们大人平时还经不起考验, 喜欢用手机、电脑玩个游戏呢, 小学生用手机、电脑到底是学习呢, 还是玩游戏呢, 我就发现我们孩子看视频时很起劲, 到做语文、数学作业时就磨磨蹭蹭, 学习成绩都下降了。我觉得您是不是换种方式来教学啊?

师:…… (我无言以对)

【我的思考】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小学生能不能开展微课教学?看微视频学习会不会影响视力和学习成绩?起初我也有过这样的忧虑, 既然教育部批准了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说明电子化学习只是“量”或“度”的问题, 学生们每周都有信息课, 我想一周一次的微视频应该对学生的视力健康影响不大。小学生的确与可汗所教授的高中生不同, 控制能力较差, 学习专注力不强, 想要尽可能减少学生因违反操作规定对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造成的负面影响, 看来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微课学习过程加强监管。

2. 微课有学科性吗?采用什么方式来学习?

【片段二】《使用配色方案改变幻灯片模板背景》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昨天在家已经学习了《使用配色方案改变幻灯片模板背景》微课程吗?

生:学习了。

师:那么同学们都学会了利用配色方案来改变幻灯片模板背景的操作方法了吗?

生:学会了。 (信心满满)

师:老师昨天在家做了一个演示文稿, 我觉得这份演示文稿的模板很好, 但是颜色不是我喜欢的红色, 我希望背景模板的颜色可以变为红色, 你能帮助老师完成心愿吗?

生:能, 太简单了。

师:我们请苗苗同学来给我们演示一下操作。

生:操作。 (显得混乱, 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配色方案)

师:可能苗苗同学太紧张了, 这样吧, 苗苗你请一位同学来帮助你一起完成操作。

生: (苗苗请了另一位学生操作, 依然不是很熟练, 找到了配色方案, 但不知道怎么来修改颜色。在下面同学的齐声帮助下, 勉强完成了任务)

【我的思考】这不是个案, 几乎每个班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操作困难。这些内容原本教师演示一次, 全班几乎都会做, 难道是视频讲述不够清楚吗?其实不然, 学生们告诉我在家学视频时确实是可以操作出来的, 但是上课就记不清了。这是典型的知行脱节现象, 我想这与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独特性有关, 信息技术是操作性较强的学科, 技能的学习在于训练强化,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 仅靠理解记忆去学习技能, 是不现实的, 这是造成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看来微课学习不能忽视学科性,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也不能只采用微视频这一种方式学习, 应该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

3. 什么时间学习微课?

【片段三】《初识powerpoint》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上一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项学习任务, 要求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学习第13课《初识powerpoint》的微课程, 那么有哪位同学们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powerpoint有什么功能, 或者来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powerpoint ?

生:大部分同学不回应 ( 只有2个人举手 ) 。

师:大家课前都习了微课吧, 没关系, 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生:我们还没有学习微课。 (很多学生点头)

师:你们不喜欢老师做的微课程, 觉得枯燥没有兴趣吗?还是……

生:不是, 我们没时间学习。

师:同学们可以在做完作业后花3-5分钟学习一下我们的信息技术微课程, 不一定要在一天内完成, 只要在每周上课前完成就可以。

生:学校的作业做完还有父母的提高作业, 我每天还要弹钢琴, 我还要上培训班呢…… (学生们各自诉说着理由)

师:没想到同学们都很忙, 好像真没有时间来学习微课。

【我的思考】学习时间, 是个关键问题。学生们没有时间来学习, 微课程便开展不起来。在升学压力日益严重的今天, 小学生课后也忙碌了起来, 要求学生们课后花时间来学习这种不考试的“副科”, 似乎有点异想天开, 想要在忙碌的课后来抢时间, 恐怕我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看来我只能另辟蹊径了, 那么能不能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微课呢?如此一来便不占用学生们课后时间, 给他们减轻学习负担, 万路皆不通的情况下, 只能试试了。

三、冷思考后的答案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开展微课”, 让微课真正发挥它的实效。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 我逐渐发现要想更好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用好微课,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 在微课的开发、使用中需要做到如下三点:

1. 因人而“微”

微课的对象是学生, 我们面对是一批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小学生。微课能否在小学生中开展?是微课系列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如果小学生不宜开展微课, 说明微课具有局限性。通过一段时间的微课教学后, 我发现学生们在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方面还是有显著提高的, 这充分说明小学生是可以进行微课学习的, 信息技术微课学习是有效果的, 但是微课的开展必须因人而“微”。

⑴微课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可汗学院最初的教学对象是高中生, 通过5-10分钟的微视频来讲解知识, 高中生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小学生有着天壤之别, 小学生学习时专注力差, 很难持续学习, 我们不能要求小学生像高中生那样去学习, 微课设计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⑵微课学习内容要有趣。小学生学习和中学生学习不同在于小学生更注重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如果只是单纯的教师讲解或演示, 与课堂教学没有差异, 学生自然不愿意学习, 所以建议采用动画教学的方式来讲解或演示, 即将真人授课视频做成Flash动画, 绘声绘色的动画微视频更能获得学生们的青睐。

⑶要加强对学习者的引导与监管。正是因为小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也相对较差, 所以我们不能指望小学生在家自己独立学习微课程, 需要对学生微课学习的过程进行关注, 对学习者加以引导和监管。例如, 提醒学生微视频学习时间不能太久, 避免影响视力;学完微课后, 不能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玩游戏等等。

2. 因地而“微”

微课程的实施需要硬件、软件环境支持。硬件环境主要指教学媒体设备, 软件环境则指学科特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环境我们都要因地而“微”。

⑴硬件环境。首先, 提到微课, 大家一定联想到了“可汗式”微课程教学中的微视频, 而中国学生普遍还没有自己的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媒体播放设备, 那么他们要想学习这些微视频将很困难。黎加厚教授曾表示, 微课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 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教学情境的需求, 采用其他方式, 如音频 (录音) 、ppt、文本等格式的媒体, 不一定局限在视频格式[4]。可见微课程不等于微视频, 视频只是我们微课程学习中的一种方式而已, 我们还可以通过录音、图文等其他方式来学习, 很多时候一个mp3、一张纸都能进行微课学习, 所以不要将微课的形式固化, 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微课教学方式。其次, 很多人会联想到在线网络课程。美国有较为发达的通信网络, 学生们登陆可汗学院下载学习课程进行学习很便捷。但在中国, 中小学刚实现“校校通”、“班班通”, 很多家庭也不具备网络学习环境, 所以我不建议教师们将学习素材全部网络化, 要给学生提供线下的学习途径, 考虑小学生的特殊性, 最好选用简单的学习方式。例如,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学习课程提前保存到自己的存储设备里, 我在教学中给每位学生的电脑都开辟了自己的空间, 学生们可以简便地进入自己空间, 获取学习资料, 开展学习。

⑵软件环境。微课程的学科特性很重要, 一门好的微课要充分体现学科特性。在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开发中, 你就必须考虑到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性、实践性, 大量的课程在于教授学生操作技能, 很多微课都是在演示操作方法, 那么除了讲解有趣、演示清楚外, 还必须注重停顿, 不能像其他课程一样讲个不停, 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空白时间, 给他们随即比划比划、操练操练。有了留白时间, 学生跟着做了之后, 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知行脱节”的现象。还要注意小学信息技术微课中理论知识不宜过多涉及, 小学生在2-3分钟的微课中难以接受。

3. 因时而“微”

什么时间来学习微课?是微课能否取得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大部分微课程都采用“颠倒课堂”的方式——课前学习, 但是现实情况是小学生课前很少有时间用来学习信息技术, 所以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要因时而“微”。

⑴以课堂学习为主。中、美两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不同, 中国学生在课后较少有时间去“可汗学院”逛逛, 放学后等待他们的是大量的作业和各式各样的兴趣提高班, 学生们根本没有时间或精力来关注信息技术了。既然小学生学习微课需要成人的引导和监管, 还有许多家庭不具备学习微课所需的设备, 我们何不在信息课堂中开展微课?在课堂中, 学生们自学微课——交流分享——答疑解惑——拓展提升。这样做好处有四:1能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及时获得学情反馈,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能解决学习设备问题。信息技术通常在专用微机教室内开展教学, 机房中配有大量可以访问因特网的计算机。3能对学习过程进行监管。机房内的电子教室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 控制学习时间, 防止学生们玩游戏, 降低视力受损的可能性, 这样也解决了家长们的担忧。4不给学生增加课后负担。鉴于此, 微课应当回归课堂的“主阵地”。

⑵以课后学习为辅。众所周知, 微课具有可重复性的特点。例如, “可汗学院”中的课程无论你看多少次都可以, 当某个知识点不理解或产生遗忘, 或做作业遇到了困难都可以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微课同样如此, 如果学生有条件的话, 完全可以将微课随身携带或带回家中, 当他们需要学习时, 即可再次学习这些微课。鉴于设备问题, 我们只建议课后辅助学习。

四、微课教学实践

正是在“因人而微、因地而微、因时而微”的原则指导下, 我进行了新一轮的“微课”教学实践尝试。

1.《网络文明小公民》教学案例

《网络文明小公民》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7课的教学内容, 这是一节理论课。我曾经询问过几位上过这一节课的老师有什么教学感受, 教师们都说这节课很难上, 难在教学内容都是概念性、道德性的东西, 习惯于电脑操作的学生, 突然间让他们端坐在教室里安静地听老师来讲, 小学生们还真坐不住, 课堂纪律通常难以维持, 老师们自然也讲不下去。但是这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却是很重要的, 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养成健康文明上网的习惯, 是要在学生心间种下这粒争做“网络文明小公民”的种子, 今后它将随着学生的成长而发芽、开花、结果, 使学生终身受益。

对于枯燥无味的教师讲授, 学生们更欢迎绘声绘色的Flash动画。一小段形象生动的动画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明, 他在一次上网中误操作点击了一个网页链接。网页链接的是一款在线游戏, 需要他注册成为会员, 没有多做思考的小明花了100元成为了该游戏会员。成为会员后他发现每次游戏时电脑就会被感染病毒, 至此他意识到被骗了。出于受骗后的愤慨, 他开始在网上各大论坛恶意发帖谩骂游戏厂商, 最后被其他网友举报列入了网络黑名单, 成为了网络上“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学生们看了这个Flash微课程后,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 教师只要让学生自己分组去讨论小明到底错在哪?通过学生相互间的讨论, 无需老师过多的讲解, 学生的心中已经深深烙上了安全、文明上网的烙印。

2.《操作键盘》教学案例

《操作键盘》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6课的内容, 这是一节操作课, 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键盘操作姿势, 学会基准键操作以及能够熟练运用指法进行输入。在教学时, 我针对上述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微课程, 让学生自学微课程, 然后对照课程预设目标自我检测学习效果。第一个微课程是一段2分钟长的微视频, 该视频向学生们详细讲述了在操作计算机时手、眼、肩、腿等部位的正确放置姿势, 学生们边看视频讲解边调整自己的操作姿势, 很快学会了这部分知识。第二个微课程是一张图片和打字通软件。图片上标出了8个基准键与手指的对应关系, 学生先看着图片将手放在键盘上感受基准键的顺序与位置, 之后通过打字通练习软件, 进一步练习基准键的操作。长时间的打字通练习之后, 如果再利用它来教学指法, 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所以第三个微课程是用Flash制作的小游戏——《打地鼠》。利用游戏的吸引力, 首先在游戏操作指南中向学生讲解键盘的手指分工, 让学生明白必须用正确的手指去输字母才有效, 学生们为了能够更好地玩游戏自然比以往学得更好, 打地鼠的过程实则练习了指法。当然键盘的操作需要长期训练, 这一节课的三个微课程仅仅是针对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的, 今后还需要更多有针对性、细致性的微课程指导学生键盘操作学习。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 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微课”教学实践后, 我渐渐发现“微课”的品质对于课堂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我们设计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内容有趣的微课程, “微课”时间简短、方式灵活的特性将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 可以利用微课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

五、结束语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 正开启着教育的“微时代”。很多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微课吹响了教育改革的号角, 让我们再一次审视课堂, 审视师生关系,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了微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实践中。透过这股“微课”热潮, 希望教育工作者们都能够“冷眼”旁观, 冷静思考, 避免盲目跟风, 生搬硬套。正是经过了这番冷静思考, 在因人而“微”、因地而“微”、因时而“微”的原则指导下, 我通过对教学对象、教育环境、学科特点的分析, 我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取得了成功, 学生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徐靖程.微课开启教育微时代[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 .

[2]梁乐明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 .

上一篇:事业单位优秀议论文范文下一篇:私车公用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