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戏曲人物

2024-04-13

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戏曲人物(精选6篇)

篇1: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戏曲人物

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戏曲人物 [转贴 2008-11-01 22:18:46]

字号:大 中 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戏剧是一门古老且流传广泛的艺术活动,其程式化和虚拟性的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绘画“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追求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仅有京剧的表演,更有如越剧、昆剧、豫剧等各种地方戏的表演,通过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加强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我们编写了这一课。

本课特别强调对戏曲人物神态、动作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稚拙、天真地加以造型表现,增添戏曲人物的艺术光彩。教材中具体安排了12幅不同表现形式的戏曲人物图片,便于教学时欣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2.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

(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

(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

(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3.感知引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

(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

(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方案二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材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知识抢答,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①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你知道有哪些剧种? ②中国戏曲有哪四种基本的角色?

③你知道哪些有名的戏曲作家和表演艺术家? ④你喜欢哪些戏曲人物?(3)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欣赏戏曲表演片段《霸王别姬》、《三岔口》等,学生感受戏曲表演的艺术特色;(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戏曲人物相关图片资料,引导观察戏曲人物的眼神、服饰和动作的表演特征;

(3)请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戏曲人物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润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5)欣赏儿童水墨画作品与戏曲人物图片比较,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

(1)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2)教师小结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篇2: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戏曲人物

各位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的是浙美版第七册第4课《戏曲人物》。根据说课的要求,我将从下面五大板块进行今天的说课。

首先我来说说第一个板块:对教材的理解。

我国的戏曲艺术品种繁多,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遍及全国每一个城市,涉及到每一个民族,剧种有三百多种,剧目数以万计。本课是从拓宽学生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国爱家乡的情感角度来设置的,这是一个具有浓郁民间文化艺术特色的课题。现在的学生对于流行歌曲兴趣浓厚,但对于戏曲却是非常的陌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作为华夏子孙,应深刻认识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热爱并宏扬祖国的戏曲艺术。所以本节课要培养学生对戏曲的了解和热爱,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走进文本,我发现它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美术课,通过欣赏、认识,引导学生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神态和动作,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观察、记忆和想象力,培养表现不同事物的造型能力。关于戏曲的知识是本课的新知识,水墨画学生在第六册《我爱大熊猫》那课虽已接触过,但由于平时学生很少运用水墨画去作画,因此技法的指导还很有必要的。

基于以上的解读,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我们农村四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安排为一课时完成。根据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既重知识与技能,又重过程与方法,更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既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又主张合作与探究”等方面的要求,并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本节课的教学制定了以下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我认为最能体现课题目标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抓住重点就能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及顺序。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

难点确定为: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

下面,我来说说第二大板块: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美术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本堂课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多媒体辅助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录像、音乐等传统媒体;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播放京剧的磁带录音,渲染气氛,让学生在学习戏曲人物创作的同时,了解戏曲。

2、自主探究学习法:

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的欣赏,在自主参与、体验、讨论、交流的活动中,让学生既学习了运用水墨形式表现戏曲人物的方法,又加深了对戏曲内容的理解。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运用了示范教学法、合作交流发、启发法、练习法、评价激励法等等方法进行教学。

第三大板块是说说教学准备: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堂课能否顺利地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准备十分重要。在这节课前学生要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而我要准备的是课件,水墨画工具。

接下来,我来说说第四大板块:教学程序。我分为6个环节来说明。

第一个环节:游戏激趣,触碰戏剧。

随着一阵激昂的锣鼓声,老师手持一根制作的马鞭,踱着方步走进学生的视线。这样,在一片浓浓的京剧味中,我们的美术课拉开了帷幕。这个开场,通过听觉、视觉的双重刺激,不仅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吸引到课程主题上,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关于戏剧的最初知识。使学生先感受到浓郁的传统艺术氛围,并开始揣测本课的上课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比如,戏剧的伴奏形式,马鞭等道具的含义,戏剧演员表演时身段的特点等。我会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来的吗?(聪明的学生会说是骑马,这样道具的含义就能抛给学生去讨论去学习了。)

你觉得老师走进来这架势如何?有没有兴趣也来骑骑马?(寓教于乐,还能展现学生的能力)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戏剧的知识呢?(学生根据小组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给学生展现的空间,并相机把我们身边的戏剧形式介绍以下,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爱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二个环节:欣赏探究,走进戏剧

有了第一个环节的铺垫,第二个环节就能比较顺利地开展了。多媒体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会播放经典的段子给学生欣赏,比如《三岔口》、《闹天宫》,在欣赏前,用激情的语言讲述这两出戏的精妙之处,让学生有目的地观看。学生在欣赏时让学生从视听上感受戏曲的.一些形式美,结合学生平常对戏曲的了解,让学生讨论,分析出戏曲人物的独特美,包括化妆、服饰、道具、动作造型等,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创作欲望。

第三个环节:分析回顾,示范指导

接着,在分析回顾的环节中,以一组画家的戏曲人物作品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用笔用墨技法,回忆以前学过的一些国画技法,比如说运笔、浓淡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国画基本技法在具体绘画创作中的运用。(小.学.教.学.设.计.网)

在对绘画步骤的示范中,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不仅掌握水墨人物画的一般方法、步骤,还注意到表现画戏曲人物时所运用到的绘画技巧,比如夸张、装饰手法的应用,线条的流畅、变化,上色时的干、湿控制等。

第四个环节:欣赏评述,提高审美

让学生欣赏一组画家和学生的作品,在欣赏中特别强调对戏曲人物神态、动作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稚拙、天真地加以造型表现,这样可增添戏曲人物的艺术光彩这一环节还可让学生领会到“画有法,而无定法”,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大胆创新,画出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作品。为本课的的重难点的突破做好铺垫。

第五个环节:大胆创作,点拨引导

出示学生作业: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帮助解决诸如构图、用墨等问题,教师适当引导突破。

第六个环节:展示评价,交流经验

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评价后有所收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而我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来肯定学生。

第七个环节: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一些用不同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的作品,引导学生以后要多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美术在现代教育中同样肩负着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责任和义务。适当的进行拓展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极为深远,同时也使美术创意发挥更大的空间,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最后,我来说说第五大板块:板书。

我这课的板书是这样的:这个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理解教材的难点,便于学生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中能看到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的动态过程。教学中,我能随时根据学生的生成调者整课堂教学环节,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学有所得。

篇3: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戏曲人物

教材分析:塔是文化的象征,是一种别致、美观的建筑,以千姿百态、雄伟挺拔的形象屹立在世界各地,点缀着山河,为各地名胜增添风采神韵,闪烁着建筑艺术地褶褶光辉。

塔最早起源于佛塔,来自印度,而中国古塔自东汉以来,随着佛教、伊斯兰教相继传入而建造。当时,塔是宗教的象征,大多是为宝藏经书、保存高僧或纪念佛祖而建,如少林寺的塔林等。如今,塔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具有宗教意义的传统建筑,很多塔都成了各地的标志象征,甚至赋予了多种功能,可以登高远眺,可以指明导航等等……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

2、通过对塔的材料的分析、塔的造型的观察,能用绘画的手法比较准确地创造出有塔的特征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3、通过对塔的背景、起源等初步了解,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塔文化、感受各种不同造型的塔、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塔

难点:能创造出有个性的具有塔的建筑特色的绘画作品

教具以及学具的准备:

(教师)勾线笔、蜡笔、彩色笔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勾线笔、蜡笔或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

我们先来玩个猜谜游戏,老师在黑板上画两条线,谁能猜出老师画的是什么?

预设生:树、塔(再添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板书:《塔》

塔是世界上一种历史悠久的而且非常有特点的建筑。它最早起源于佛塔,古塔主要用来放佛祖和佛僧的舍利、经文和法物。

塔有佛塔、钟塔、灯塔、水塔、 了望 塔、跳伞塔、电视塔、气象塔、太阳塔、冷却塔等。

了解了一些塔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我们的“寻塔之旅”吧!

二、介绍名塔

1、介绍世界名塔(板书:世界寻塔之旅)

①法国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现代塔的鼻祖

②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的双塔——世界上最别致的桥塔之一

③伊朗德黑兰自由广场纪念塔——杰出的艺术品

④英国伦敦大本钟塔——塔的一种延伸

⑤科威特球塔——水塔

⑥了望塔

这些塔外观奇特、多姿多彩,是全世界各民族文化结晶,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除了这些塔外,中国也有许多古塔:

2、介绍中国名塔

应县木塔——中国古塔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大体可以分为:木塔、砖塔、石塔、金属塔、琉璃塔等几种。

我考考大家,如果在中间画一条线,这条线的两边是……

塔的外形:平面一般都是左右对称的,(板书)以方形、八角形为多,也有六角形、十二角形、圆形等形状。

香山琉璃塔——塔的特点:层数一般为单数,形状基本上都是偶数。(板书)

东方明珠塔——塔的结构:塔刹、塔身、塔基(塔顶:尖尖、塔身:上小下大、塔基:宽大)

3、介绍温州名塔

同学们知不知道温州有哪些古塔?

我们先来看看温州的四大古塔:

温州江心屿西塔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该塔主体完整,每层台门供佛像一尊,至今还保存着宋刻像15尊。东塔六面七层,砖木结构,历朝历代均作为船舶航行灯塔。温州江心屿东西双塔已被列入世界百座历史文物灯塔,这类古塔在中国仅有五座。

巽山塔(雁塔):设计为明式砖塔,系仿木楼阁砖塔,曾悬挂着铜铃42个,平面呈六边型,起到区域地标的作用。

净光塔:在温州市的松台山上。净光塔始建于唐元和中期,平面呈六边形,目的是为“立松台山峰前,镇三溪之水,为一城之表”。

我们温州大地上还有许多古塔,每座塔的背后都有着他们动人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课后再去详细了解。

三、拓展思维

塔不仅在文化传承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还有许多功能:可以登高远眺,可以指明导航……我们已经欣赏了国内外的名古塔,对塔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寻找未来之塔,未来之塔就要出自在坐的各位同学之手。

1、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2、说说自己心中想画的塔

四、学生创作

要求:根据塔的特点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心中的塔

五、评价展示

1、自我评价

2、师评、互评

六、拓展延伸

用其他方式表现塔

七、总结

我们今天的“寻塔之旅”马上要结束了,对塔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继续去了解塔、欣赏塔,我们身边还有很美好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教学反思:

“线条”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熟悉的,以两条线画的塔为切入点,既重新让学生回想了《线条的魅力》,也引出了本课的课题《塔》。在寻塔之旅中,我结合世界名塔、中国名塔、温州名塔,让我们的孩子在欣赏、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塔的基本特征,创作出更多奇特的塔;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伟大的成就。

篇4: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水资源

字号:大 中 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宝贵的、有限的资源,教材力图让学生了解水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透过水资源现状——紧缺、污染严重,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对水资源的危机感,唤起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本课是“综合·探索”类的美术课程,目的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收集水的各方面资料,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指导学生利用小组的集体力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在班级大集体中交流学习探讨,萌发关心社会问题的意识,以此来激发美术创作的强烈欲望。在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画个有创意的图标或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难度并不大,但是要利用一个简洁的画面来传递一个主题思想、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警示,那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因此生活中有关水的现象这一素材的选取与处理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广泛的水的相关知识、大量的水资源现状及现象,以此来储备创作之源泉,同时向学生展示各类利用不同手法来表现的招贴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招贴画写实、装饰、抽象、漫画的艺术风格以及夸张、拟人、想象的手法,通过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同时,启发学生广泛的创作思路。

教学建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还可以进行以下的课外拓展:通过对家乡水资源现状的调查,结合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3月28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使学生感受艺术魅力之所在,领会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带齐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

(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出课题。2.观察感受。

(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江河之水、湖泊之水、瀑布之水等等),描绘水的画面。

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

(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比较他们作品中的异同)

(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

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4.表现与创新。布置作业

(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

(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5.展示与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第二课时 1.导入。出示一招贴画:

(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

(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

(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2.欣赏分析。

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 引导了解:

(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

(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浪费水的现象

(2)小组交流:生活中 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 缺乏水的结果 片加以说明)

(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

(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

(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

(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

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方案二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水资源有关资料,小组一块海报板,彩色纸、绘画工具、剪刀、固体胶等。(教师)水资源破坏相关资料,宣传板报范例,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各种创作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 1.引入。(1)板画象形文字“水”,猜是什么字?为什么?(2)引入新课。2.艺术作品的欣赏。

展示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图片、生活用品上的花纹等),学生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讨论:水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3.综合探索实践。

(1)出示图标:猜猜这是什么标志?(认识中国国家节水标志)(2)节水,有必要吗,教师叙述一组数据和出示一组图片: 全球用水短缺达12亿人。

每年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人数为300万——400万人。

预计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约35亿人为水所困。全世界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没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节水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一起来策划一次宣传活动,学习制作板报:出示一板报范例,观察发现板报的内容是怎样安排的?怎样突出主题?用了哪些不同的形式?(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制订宣传方案,合理分工:有目的地筛选已有的资料,有主题的补充制作添加资料,共同解决以下问题:

①选择哪些关于水资源的资料?②采用那些形式?③怎样使宣传板报更美观?④利用什么美术材料工具来制作?⑤制作时注意什么?

(5)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各组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4.宣传与展示,评价总结。

篇5:浙美版四年级第四课戏曲人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

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

三、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水墨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越剧红楼梦乐曲进场。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一段是普通的歌曲吗?(不是)那是什么?(戏曲,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戏曲,可能同学们包括像老师一代人都很少接触,其实啊,戏曲是一门底蕴非常深厚的艺术,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接触一下戏曲,好吗?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好,首先许老师想看大家的课前预习情况,考考你?

1、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你知道有哪些剧种吗? a、京剧:中国的国粹,最有代表性的一种。b、越剧:浙江,上海,江苏 c、豫剧:河南一带

d、黄梅戏:发源于安徽,非常具有乡土气息。e、粤剧:广东一代

f、川剧:流行于四川一带,g、皮影戏

2、你知道中国的戏曲有哪些角色吗?(生、旦、净、丑)

3、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有谁?(梅兰芳)

(三)、欣赏戏曲表演片段。

好,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来近距离地接触一下戏曲吧!我们来看一个戏曲表演片段。(播放视频)

1、你觉得戏曲中的人物造型怎样,和我们现代人有什么不同?(脸部,眼神,头饰、服饰)

2、他们的动作怎样?(具有舞蹈性,夸张,具有节奏感)

(四)作品欣赏

1、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润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体会水墨语言的大

胆运用)

2、欣赏儿童水墨画作品与戏曲人物图片比较,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

(五)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六)评价延趣。

(1)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2)教师小结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篇6: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戏曲人物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画家林风眠生平,以及画家笔下戏剧人物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

2.通过对林风眠戏剧人物作品的探索,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体会画家为中西融合改革做出的努力,对艺术执着的追求。

3.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艺术。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画家林风眠生平,以及画家笔下戏剧人物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画家对艺术终身的执着追求,学习画家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人物背景介绍

1.初识林风眠

(1)出示图片感知:你认识这位老人吗?

(2)视频:看了这段视频以后你就认识了!

揭题:这位老人就是《画家林风眠》今天我们就走进林风眠的人生,感受他的艺术魅力。

(3)

看了刚才的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动的地方吗?

2.了解林风眠的生平

(1)出示人生简历:出生

勤工俭学

游学

做校长

隐居

入狱

移居。如果请你用一条线来表现林风眠的一生你会用怎样的一条线?

请你画一画。

(2)你为什么这样画?

(3)这样的一生,你猜想一下林风眠具有怎样的艺术思想?

(坚韧不拔,游学对他的影响

坎坷的经历对人生的看法不同,绘画有深度。)

出示课题《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想问的吗?

师:要想知道他的作品,首先要对林风眠的生平背景有一定了解。

出示林风眠简介

他1900年出生在广东梅县;6岁亲眼目睹母亲被族人迫害;19岁去法国勤工俭学;22岁妻子难产去世,孩子夭折;23岁德国学习;26岁任北京国立校长;28岁来到杭州创办国立艺术学院;37岁逃难重庆,5年隐居;50多岁来到上海,画画、谋生;60多岁文革被迫害入狱,画作全毁;70岁离开祖国来到香港;91岁去世。

师:请你自己先想一想,这样的人生,会造就他怎样的艺术思想?

生交流回答

生1:坚忍不拔的艺术思想;

生2:东西方精髓融为一体;

生3:对人生看法不同,画也不同。

小结:外出游学,丧母、丧妻、丧子,被打压、批判等,造就了他坚忍不拔的艺术思想,你们的认识非常有深度!他的一生坎坷,有过辉煌有过失意,但是无论是哪个时期,他都没有放弃过将中西方艺术进行融合,称为中西融合第一人,但这注定将是条不平坦的路。

二、戏剧人物赏析

1.画风探索,初步感知。

师:50多岁的时候,当时的社会强调革命现实主义,认为林先生的画不写实,不实在,有的人甚至要求他当场画石膏像写生,林先生遭到排斥,有学生见他走来,便离得很远,“把身子贴到墙边,就像我带着瘟疫病菌”林风眠黯然神伤,托病回到上海,这段时间因为没有工作,生活很清苦,好朋友关良,经常请他去看戏剧,从这时候起,他开始了戏剧的创作。

师:他的好朋友关良擅长画传统的水墨画。

出示关良戏剧作品,林风眠戏剧人物作品

师:林在刚开始画的时候,受关良画作影响,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但他跟完全画中国画的人不太一样,因为他在外国学习,接受西方的东西比东方还多,他有中国的技巧底子,又深受国外艺术形式的影响。他一辈子都在尝试将中西方的艺术进行融合。

师:同样是戏剧人物,林做了哪些艺术创新?

小结:在造型、色彩上,林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中国水墨进行创新,尝试进行艺术的改革。

板:造型 色彩

2.中西融合,型色创新。

(1)造型

师:接下来我们再重点来看看,林风眠对戏剧人物造型的创新。

出示多张林风眠戏剧人物图片

师:我们一直在说中西融合,他到底是怎样融合的呢?

出示毕加索、皮影戏、剪纸作品比较

师:这些是什么你认识吗?

师:林风眠在造型上有哪些借鉴?有什么相同点?

林风眠戏剧人物的造型基本格式为:生、旦、净、丑角的脸型,凡正面者几乎一律为梯形;旦角脸形一律为倒三角形。侧面脸形不分角色,全为半月形。

小结:(1)林风眠画人物与皮影造型最为相似之处,则莫过于体型和动作。用最简单的形体概括出体型,从肩部到腿部皆成通贯而下的长楔形;上下臂,则为以关节作连接点的上下两个三角形;而颈项则成为小小的三角形,看上去像插在衣领中一般。

(2)画面中不同的场景切割,好似将不同的空间、时间叠加在一起,又是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所追求的。

相同点:概括、块面组合、抽象几何形,多个三角形

多媒体出示:概括、块面组合小练笔:师演示人物几何线条构成。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种几何形,画一画。

生对照大师作品,模一模戏剧人物的造型。

师:这样的几何形,给你什么感觉?和京剧有什么关联?

(在动作上,林风眠吸收了皮影的“偶味”,正是这种机械动作,使林的戏剧人物平添了耐人寻味的朴拙之趣。楔形造型与机械性动作的奇妙组合,产生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反而倒能够在超越形似的层次上,与京剧表演中那铿锵有力的舞步节奏以及亮相式夸张的造型样式共臻于神韵上的相似性。)

(2)色彩

师:还有哪方面他进行了创新?

师:他画中的色彩和传统水墨画有什么区别?

(色彩更丰富、更有层次感)

小结:林风眠早年曾叹息说:“墨是很难与色彩融合在一起的。”墨是中国传统文人画最主要的“色彩”,是素雅的,而色彩是热闹的。经过长期的探索实验,林成功的解决了色与墨的矛盾冲突,他将墨作为色彩来使用,还将少许墨调入色彩中,使色彩显得更深沉、稳重。彩墨画是以水墨画为基底,在上面设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为丰富、明快、鲜亮。彩墨画具有气韵生动、色彩亮丽的效果,是一种丰富多彩、奇妙新颖的绘画方法。

林风眠整合中西开创性的实践,对中国画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中西画家对“色”的理解和运用是不同的,但都是通过主观性用“色”来传达画家的精神,这一方面却是相同的。

师:这样的融合给你什么感觉?

兼收中西绘画之长的林风眠,将中国的水墨与西画的水彩和水粉颜料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使画面的层次变得丰富。

3.情感表达

师:一幅画无论如何变,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依托,寄予象征来表达他的人生感悟。

出示风眠体戏剧作品《宝莲灯》、《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南天门》《戏如人生》

师简单介绍戏剧情节

师:你能从他的画中读懂他吗?

《宝莲灯》:橘色的宝莲灯为画面增添了唯一的暖色,打破了四周的黑暗与恐怖,与母子俩坚韧的形成呼应,引人联想到林风眠对母亲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画家有意选取了孙悟空被玉皇大帝派来的天兵天将擒拿的场面,手持金箍棒被紧紧包围在中间,画家没有突出孙悟空高超武功和非凡能力,而是刻画一脸无助的表情。表达林常期受到打压,空有一身武艺却无法施展,郁郁不得志的无奈。

《南天门》:吏部尚书曹正邦因秉公执法,触怒了“一手遮天”的魏忠贤,被贬还乡,魏忠贤为了斩草除根,在下着鹅毛大雪的夜晚,魏派自己的心腹埋伏中途,暗杀全家。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林风眠,这与他经历的文革迫害密切相关,江青批判林风眠的绘画“阴暗”,当时他将所有画作放进浴缸里捣成浆,一勺一勺的倒入抽水马桶里,遭诬陷被捕入狱,在监狱中度过了漫长而艰难的五年时间,受到非人的折磨与虐待。

《戏如人生》画的是没有故事情节的戏剧人物,他们穿着戏装,画着脸谱,扮演着各种角色,仿佛戏台就是人生的平台,每个人都是戏里的一个角色,不管是英雄,还是小人,都要匆匆过场,真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林的一生,大起大落,就如他自己开玩笑时常说“老虎、神仙、狗”的生涯,都经历过了。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透彻领悟。

结合人物背景讲一讲。(世道不公,母亲的怀念等)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此乃老生常谈,了无新意。看戏的,既置身事外,又置身剧中,既是静坐一旁的冷眼批判者,又是围座剧中热眼参予者。

小结:这样一位伟大的画家,一生为艺术事业而奋斗,看尽人世变迁,中西融合之路受尽坎坷,为世人所不理解,前无古人,知音廖廖,他走在了世纪的前列,最后只能在香港度过余生,留给世界最后一句话是:“我要回家!”

三、课外拓展

欣赏各类作品

师:他不仅擅长戏剧人物,对各类题材都有所研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的成就。

毕加索、塞尚  变形的人体、浓郁的色彩 变形的张扬

前无古林氏的戏曲画,以刚阳爽利的线条,大胆明丽的色彩,立体派式的结构著称;关氏的戏曲画,则以古拙温厚的线条,含蓄丰润的墨色,漫画式的感性结构有名。

人,知间廖廖

上一篇:黄庄村开展创建“无邪教村”工作的实施方案下一篇:店长团队组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