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定力理论

2024-04-18

公定力理论(精选6篇)

篇1:公定力理论

行政行为公定力与妨害公务

———兼论公定力理论研究之发展进路 沈 岿

内容提要 几近二十年发展,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始终未脱离国内行政法学者视野。然对于这个舶来

品,学界一直有两种倾向:一是在理论移植和自构的关系上倚重移植,二是在原理和技术的关系上偏于原理叙

述。其实,该理论不仅可以得到重解,在价值规范上与民主政制达成契合,而且,其主张的“违抗具有假定效力 的行政行为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的观点,也可以在技术规范上得到刑法学妨害公务行为构成要件学说的支持。

因此,如何摆脱对移植的倚重、对技术规范的轻忽,是该理论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甚至也是决定该理论是否

应当摈弃之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行政行为 公定力 妨害公务 移植与自构

一、引 言

大多数普通民众可能都有一种意识:对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也许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后 果。关于这种意识的来源以及为何形成,是一个复杂的、不拟在此讨论的问题。比较确定的是,生活在

现代国家治理环境中的人,基于直接或间接的经验,都能从制度运作的实例中,感知此意识的可验证性。

最为明显的实例,就是国家对此类对抗行为,往往会定性为“妨害公务”的违法乃至犯罪行为,并给予相 应的制裁。

宣示以民主为政制合法性基础的国家,无论以什么复杂的形式表现和践行民主合法性,无论表现和

践行的实际范围与程度是否可配得上民主政制的称号,至少其必须也经常试图以一种合乎理性的方式, 去说服多数民众接受其制度安排与民主的契合性。因此,对于“不能抗拒国家公务行为,否则将招致不

利制裁”的制度,需要一种与民主国家相适的正当化理论,而不能简单地奉行因为事实如此遂迁就于该 事实的逻辑。

笔者以为,在国家公务行为限定于行政领域的范围内,行政法学既有的“公定力理论”,具备为上述

制度安排进行正当化的功能。为论证此观点的成立,本文拟在价值规范和技术规范两个层面上予以分

析。首先,公定力理论如何解说前述制度,其在民主国家中的价值依据是什么?其次,“妨害公务”的技

术规范是什么,其是否与公定力理论一致,以实现此价值?最后,本文将利用并超越“公定力与妨害公 务”这一主要论题,借题发挥,回顾一下当前国内公定力理论研究的缺憾,以表明笔者对该理论如何在移 植与自构之间、原理与技术之间关系上妥善处理以获得新生的浅见。

二、公定力:民主国家的安定秩序

我国行政法学上,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迄今为止仍然较为通行,多数教材和论著还采纳之,虽然近70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年来关于该理论应彻底摈弃的观点渐趋增多。①它的主要教义是,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②除非自始

无效的情形,③即应当推定合法有效;在未经法律上有权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和方式否却其效力之前,个 人、组织以及其他国家机关,皆需尊重之;即便民众认定该行为不合法或不正当,也惟有寻求法律允许的

异议和救济过程;若直接违抗,会招致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可能因为构成法律上定名为“妨害公务”的

违法或犯罪行为而受到制裁。④

要义的简单陈述,已经折射出,公定力理论通过其核心的行政行为推定合法有效的观念,为本文开

篇所述制度安排进行了初步的正当化证明。但是,很显然,这一推定有效的力量,并非具体的行政决策

或措施所固有,而是人为赋予的。这种人为赋予又如何在民主国家获得其正当性呢?应当承认,公定力

理论像其他理论一样,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学者那里都存在多样的变化性。阐发者对

该理论的正当性基础、所适用的范围以及适用的具体要求,存在不少歧见。不过,关于正当性基础的诠

释,尽管众说纷纭,然仔细审察,大致可归入两个看似对立却可在民主理论中融通的维度。一个维度是立足于国家的,认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源于国家意思的优越效力、源于国家的权威性, 因为行政行为乃国家意思或权威的表明,故应当得到尊重;⑤另一个维度则是立足于社会的,认为行政

行为之所以具有公定力,盖因需要保护普通民众对行政行为的信赖,或者需要保护安定的社会关系或法

律秩序,否则,社会将陷于纷乱无序之中。⑥虽然国家威权的维度被一些学者认为与民主主义原理相

左,而屡遭诟病,甚至成为公定力概念应受摈弃的理由,⑦虽然社会的维度尤其是法律秩序之安定,似

乎更易在民主国家框架内得到认可,然而,在现代民主国家的理论视野中,两个维度却有一种融通。

依民主主义原理,民主国家的权威并非国家自身固有,而是人民委托相授,相授的目的包括(但不限

于)维系社会秩序的安定。由是,抛开国家维度公定力理论的原初阐发,仅就该维度本身而言,其与民主

理论在逻辑上并非水火不容,与社会维度则可以并容于民主理论之中。因为,对国家权威的尊重,实是

对人民集体的委托代理人的尊重,其隐含对人民关于安定生活秩序的集体性向往的维护与实现。更进

一步,如果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假定,即每个个体若都可以直接对抗国家权威会使社会滑向无政府状

态,那么,对安定生活秩序的集体性向往也隐含着人人自安而非人人自危的个体主义欲求。因为,集体 的安定秩序可以为每个个体所享用。⑧

自然,当代民主主义是自由民主理论,它并不因为国家权威来自人民相授,而劝使每个人给予其绝

对的尊重。在原则上,个体仍享保留的基本权利,不受国家权威及其源头人民集体意志的任意侵犯。⑨

在经验上,有两种常见的个体基本权利遭遇侵害的可能性。一是,所谓的人民集体意志及其衍生的国家

权威,可能是多数人而非所有人合意的决策,或者更经常地,可能是少数掌权者的决策,以至于会有侵害

少数个体或者“名为主权者实为沉默者”的大多数个体的情形;二是,民主理论建构的、将国家权威牵于 71 行政行为公定力与妨害公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现代民主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它保护作为一个人的个人的自由。这种自由不能委托给他人,正如贡斯当所说,不能‘让个人屈从于 整体的权力。’”[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物品和服务,如国防和治安,以及法律和规则系统,实际上是服务于国家中的每个人的。”[美]奥尔森:《集体行

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参见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增订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的注110。

这个维度的代表者有德国的弗雷纳、乌勒、日本的杉村敏正等。参见前引③,第71-74页。这个维度的代表者有日本的美浓部达吉、德国的梅耶尔、福斯多夫等。参见[日]美浓部达吉:《公法与私法》,黄冯明译,商务印书馆

1937年版,第112页以下;前引③,第69-70页。

“更为重要的是,因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故对行政行为的抵抗,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前引③,第94页。

“除非自始无效的情形”这一限定是否需要,涉及“有限公定力理论”和“完全公定力理论”的分歧,详见叶必丰:《行政行为的效力研

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以下。本文所用“行政行为”一词皆指向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例见,刘东亮:《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之检讨》,载《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柳砚涛:《行政行为公定力质疑》,载《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人民手中的“授权铁链”,在现实中是极其脆弱的,相对独立存在和运行于社会之上的国家权威,有能力

轻易地摆脱这一铁链的束缚,成为异化于人民集体意志的、侵害个体正当权利的力量。自由民主论当然不会忽略这样的现实,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其一直努力在“个体-社会-国

家”之间探索各种形式的机制,以维护处于国家权威威胁之中的个体。其中,把国家权威分解为若干权

力形式,在这些权力形式之间、在这些权力形式和社会以及个体之间,建立强有力的复合的互相制约,始

终被认为是重要而有效的机制。遭受国家权威侵害的个体,在这样的机制中获得异议渠道和救济归宿, 不免有“通过国家制约国家”的吊诡之处,不免因为如此的吊诡而在现实中总是出现与理论构想之间的

沟壑。但是,相比“人人皆可直接违抗国家”的观念及其可怖后果,这样的吊诡与沟壑或许是更可以容忍 和接受的。自由民主论选择的是有序的尽管可能是有局限的方法来制约国家、维护个体,而不是无序 的、可能对每个个体都构成危害的方法。

由此,在理论上,民主国家(而非专制国家、极权国家)的安定秩序,与对个体基本权利的尊重,是可

以融为一体的;更为准确地说,民主国家的安定秩序,应当也可以是“个体权利基础上的安定秩序”;尽管

在现实中,安定秩序与个体权利间会在二者具体的边界问题上发生紧张和冲突。而行政行为公定力理

论,即便其最初的阐发者不见得一定是以自由民主论为基础的,但是,它的合法有效推定之说,以及鼓励

个体诉诸法定异议和救济过程的建议,是可以在自由民主论的框架内获得重新解说的,是可以将民主国

家安定秩序的价值作为其正当性基础的。甚至,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的一个分支,即“有限公定力”之说,看起来更能与自由民主论相契合。

因为,通过把“无效行政行为”排除在合法有效推定所适用的范围之外,通过允许个体基于理智和良知对

此类行为的不服从和抵抗,“有限公定力”之说实质上与自由民主论尊重个体基本权利的立场是一致的, 并且至少于理论上建构出个体在行政领域行使良知自由的空间。○10虽然依照该说,个体对无效行政行

为的不服从和抵抗是否恰当,仍然要通过国家有权机关的确认,但这也正是在赋予个体直接违抗无效行

政行为的权利的同时,对民主国家安定秩序的再一次考虑,是对“个体权利基础上的安定秩序”的又一反 映。确实,由于个体对行政行为无效性的判断会冒不被追认的风险,所以,该说的支持者奉劝公众慎用

不服从和抵抗权利。然而,勿庸置疑,权利不能因为很少应用而被彻底否认。

三、妨害公务:技术规范的分析

从价值规范的角度,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及其所诠释的“不能抗拒国家公务行为,否则将招致不利

制裁”的制度,在民主国家可以获得正当性。然而,以如此简单语言表述的,与其说是制度,不如说是制

度的原则。为实现制度的原则及其内在的价值,仍然需要通过细致、复杂的技术规范。公定力理论的支持者认为,直接违抗推定有效的行政行为,可能会被定性为“妨害公务”的违法乃至

犯罪行为,即便推定有效的行政行为实质上是违法的。而质疑公定力理论的学者则以“妨害公务罪之成

立必须以公务人员的职务行为合法为要件”,驳斥“完全公定力”之说不顾违法行政行为的轻重程度,会

导致“对无效行政行为也将以妨害公务罪处置”的、否定人民抵抗暴政的宪法权利的谬论。○11尽管“有限

公定力”之说可以回应这样的驳斥,但“妨害公务以职务行为合法为要件”的论点,在表面上看起来,甚至 也否定了“有限公定力”之说。因为,如果从字面去理解该论点,那么,但凡职务行为确实违法,就不存在

妨害公务的情形了,“有限公定力”之说所主张的一般违法行为仍具推定有效性、直接抗拒此类行为有可

能构成妨害公务的观点,也就难以成立了。进而,“人人皆可直接抗拒国家公务行为,只要该公务行为确

实违法”,可以合乎逻辑地被视为上述论点的隐含之意。民主国家安定秩序的价值,似乎岌岌可危? 因此,为澄清个中的疑惑,判断符合价值规范的公定力理论(更准确地说是有限公定力理论)是否有 72 ○10 ○11参见前引①刘东亮文。

参见沈岿:《法治和良知自由:行政行为无效理论及其实践之探索》,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4期。

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相应的技术规范予以支持,必需对何谓“妨害公务”进行考察。在当前国内立法层面上,有关妨害公务的

违法或犯罪行为的规定,一般都表现为“阻碍„„依法„„”的法律语言。○12简约的措辞,涵义却并不像

字面上显示的那么简单。刑法学界关于“妨害公务罪”构成要件的学说,反映出简约立法在适用方面的 复杂性。鉴于一般的妨害公务违法行为和妨害公务罪之间,主要是违法情节或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于

其它构成要件上大体一致,○13故回顾刑法学妨害公务罪构成要件学说,应有助于此处所涉问题的解答。妨害公务罪的构成是复杂的,○14然与本文直接相关的,乃该罪客观特征中的“职务行为适法性”要

件。关于此要件,刑法学通常认为需在以下三个层面予以解析: 其一,妨害公务罪是否以职务行为的适法性(即合法性)为前提条件?对此,域外有三种主要的学

说:积极说,妨害公务罪的成立应以公务人员职务行为合法为必要;消极说,本罪的成立不必以适法性为

要件,认为只要公务人员的行为依照“社会通念”可以视为职务行为即可;折衷说,本罪的成立原则上以

公务人员职务行为适法为必要,但不能严格地解释适法性,除职务行为有明显重大瑕疵,欠缺适法性以

外,如果仅仅是在执行方式上有微小瑕疵或并未违背法律的严格规定,应解释为适法。而积极说被认为

是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的立法例、刑法学说所肯定的。○15 依笔者之见,上述三种主张不妨归为两类:“公务适法说”与“公务表见说”。积极说和折衷说的区别

仅仅在于如何解释适法,而与之不同,消极说并不努力去解释适法性,而是判断公务人员的行为是否按

照一般人的观点可以视为职务行为,类似于民法学中的“表见代理”理论。由于“公务表见说”被普遍认

为忽视了个体对“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专横跋扈”等违法职务行为的“依法抵制、斗争的权利”,是国家本

位主义的观点,○16故“公务适法说”遂成为通行之论。然而,积极说和折衷说的差异,并不能简单地以积

极说得到肯定为由而轻视之,因为这触及下一个层面的“适法性”解释问题。

其二,职务行为必须具备哪些要件才称得上是适法的?对此,亦有三种学说:实质说,只要职务行为

在公务人员抽象权限之内,并且具备执行职务所需的一般形式,即为适法;形式说,适法的职务行为应符

合法律要求的必备形式,而不必判断职务行为的实质正确性;实质加形式说,职务行为在内容和形式上、在实体和程序上都应合法,具体而言,必须同时符合三个要素:一是职务行为必须是在公务人员抽象的

或一般的权限之内;二是公务人员必须具有实施该职务行为的具体职务权限;三是职务行为必须具备法 73 行政行为公定力与妨害公务 ○12 ○13 ○14 ○15 ○16参见马克昌等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65页;前引○14赵秉志书,第30页;鲜铁可、周玉华:《论妨

害公务罪》,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6期;杨彩霞:《妨害公务罪客观方面若干疑难问题探讨》,载《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第3期;董邦俊、龙朝双:《公务行为合法性研究》,载《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11期。参见前引○14,赵秉志书,第29-31页。

在此范畴之下需要探索的方面有:妨害公务罪的客体特征(包括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客观特征(包括行为侵犯的对象、行为的内 容、行为发生的时间场合、行为的手段)、主体特征以及主观特征(即故意)。例见赵秉志主编:《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1页;陈兴良主编:《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06-610页。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不过,前

引○12所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第1款第1项、第3项、第4项的妨害公务行为,是否有严重违法情节(以暴力、威胁方法)或严重

后果,以至于构成刑法上妨害公务罪,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1997年的《刑法》第27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

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

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

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2005年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50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三)阻碍执行紧

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 行职务的,从重处罚。”其中,《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第1款第3项、第4项没有明确“依法”字样,第1项、第4项并不以“阻碍”为

行为特征。律规定的必备的重要条件、方式和程序。○17 实质说和形式说皆被认为偏执于职务行为实质要求或形式要求一端而失于另一端,故实质加形式

说在日本、台湾地区成为通说,也为大陆地区学者普遍认同。从对适法性要求的解释来看,实质加形式

说无疑是较为严格的。然而,这一通说也并非完全严格地解释适法性,因为,职务行为若在条件、方式和

程序上,存在违反法律任意性规定而非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以及存在轻微而非重大瑕疵的情形,都不影

响该行为的适法性。○18换言之,在判断妨害公务罪是否成立时,这些“轻微违法行为”(为简练起见而采

取的一个笼统表述,但显然是不精确的)仍然被视为适法的职务行为。对其进行阻碍的行为,如满足其

它要件,也将被认定构成妨害公务罪。由此,这里所谓的实质加形式说,对适法性的解释结论,实与在第

一个层面上的折衷说几无二致。其三,职务行为适法性依照谁的认识、以什么为基准进行判断?在这个层面,同样存在三种学说:主

观说,公务人员确信其行为合法,便具有适法性;一般人标准说,以社会上一般人见解,作为适法性的判

断标准;客观说,法院通过对法律进行解释,对适法性作出客观判断。由于主观说不啻于允许公务人员

独断专行、恣意妄为,而一般人标准说则面临何谓“一般人”、何谓“一般人见解”的难题,故客观说被认为

比较合理,因为其具备“客观、确定等特征”,而且,法院又拥有解释法律、进行评价的资格、能力和最高权 威性。

不过,客观说又主张,在实践中,法院的判断必须以公务人员执行职务时的客观情况为基准(即“行

为时标准”),而不能以事后之纯客观事实为基准(即“裁判时标准”)。例如,公务员针对当时具体情状, 依职权作出事实判断,对嫌疑人进行逮捕,嫌疑人则对该公务员实施了暴力抵抗。但后来事实证明,该

嫌疑人并非犯罪人。虽然依行为时标准,嫌疑人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可能有失公平,但是,从保障公

务活动顺利进行的立法宗旨看,行为时标准更为合理。○19 综合刑法学对“职务行为适法性”的三个层面剖析,可以发现目前的通说大致是:妨害公务所针对的

职务行为应当是适法的,即符合法律对职务活动的实质和形式要求,但适法性应作相对宽松而非严格的

解释,轻微违法一般不影响适法性;并且,职务是否适法得由法院根据职务行为发生时的情况、结合法律

解释进行认定,而不能完全以事后纯客观判断为准,换言之,这就预留了职务行为虽在事后判断属于违

法、但在事中仍被视为合法的空间。

回归本文主旨,职务行为适法性的刑法学教义,虽然未像行政法学公定力理论那样建构起合法有效 的推定,但其与有限公定力之说,具有功能上的“不完全重叠性勾通”。二者相通之处在于:(1)原则上, 重大明显的违法行政行为不具适法性或不具合法有效的推定,对此类行为的不服从,无论采取何种形

式,都不构成妨害公务的违法或犯罪行为;○20(2)对于“某些”事后判断应属违法的行政行为,但在行政

行为发生时可以视为适法或具备合法有效的推定,对这些行为的违抗和阻碍,构成妨害公务的违法或犯 74 ○17 ○18 ○19 ○20至于何谓“重大明显的违法行政行为”,有限公定力之说和职务行为适法性学说都只是给出了原则性判断基准。采有限公定力之说 的西方某些国家,也只是提供了原则性的立法。例如,德国《行政程序法》第44条第1款规定,“行政行为具有严重瑕疵,该瑕疵按所

考虑的一切情况明智判断属明显者,行政行为无效。”参见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 页。

参见前引○14赵秉志书,第35-36页;前引○16杨彩霞文;前引○17钊作俊文,第380-381页。参见前引○14赵秉志书,第33页。

参见前引○14赵秉志书,第31-34页;前引○16董邦俊、龙朝双文。但是,首先,关于“实质说”,还有一种不同的表述,即“根据人们的常

识和对法律的了解来判定执行职务的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只要执行职务具有法律上的实质根据,至于形式上是否合法,在所不 问。”参见钊作俊:《妨害公务罪比较研究》,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77页。此种表述的

“实质说”与本文正文所引“实质说”,存在些微的差别。因为,后者仅仅强调职务行为在实质上是否属于抽象权限之内,而前者的“实

质合法性”或“实质法律根据”概念的涵义似乎更为丰富。其次,关于“实质加形式说”,也有一种不同的表述,即除了符合抽象和具体

权限以及重要条件、方式和程序外,职务行为还需出于“正当目的,并且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假公济私、挟私

报复、强令执行对象实施不合理的行为”,就不具适法性。参见前引○16杨彩霞文。

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罪行为。二者可能的差异出现在对以下问题的解答上:究竟哪些确实违法的行政行为,可以认定在行为

发生时适法或具有效力?有限公定力之说认为无效行政行为是自始不发生效力的,而无效行政行为除

了重大明显违法的情形外,还包括其它一些法定的情形。○21除了无效行政行为之外,其它违法的行政行

为就从成立时即具有推定的效力。与之相较,职务行为适法性学说或许是兼顾所有国家公务行为,故未

对不具适法性的行政行为进行详细阐述,而是让法院根据行为时的具体情况,对职务行为是否符合抽象

权限、具体权限以及重要的条件、方式和程序,作个案的判断。可以想像,在对待具体问题时,两种学说 的适用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22 也许,两种学说需要交流和一定形式的统一,以便于执法者在判断妨害公务是否构成方面有相对统一的衡量。然而,这个任务并非本文的主旨所在,对二者进行比较的目的,还是在于揭示,行政行为公定

力理论及其诠释的“不能抗拒国家公务行为,否则将招致不利制裁”的制度原则,不仅符合自由民主国家 “个体权利基础上的安定秩序”价值,更有关于“妨害公务”的技术规范予以支持。职务行为适法性学说 对“适法性”的解释,在技术上保证了国家权威及安定秩序和个体抵抗之间的一种平衡。甚至,从职务行

为适法性学说的现状看,其对公务行为的“适法性”要求似乎更为严格,给个体抵抗的空间似乎更大一 些。

四、新生:移植与自构、原理与技术

熟悉我国行政法学公定力理论的人也许可以发现,本文选择的主题,是该理论屡屡提及但尚未充分

展开的一个细小问题。就此而言,本文所努力的,仅仅是一项缝补的工作,成效如何还有待方家指正。

只是,笔者仍然希望藉此进一步对当前公定力理论研究中的两个主要缺憾,提出一己之浅见。由于我国行政法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复兴,主要归功于理论移植,故公定力理论也与其它行政

法学理论一样,基本上属于舶来品。自从引进以来,该理论就一直占据着主导的位置。然而,正如公定

力理论的质疑者所指出的那样,“在行政行为效力问题上,许多行政法教科书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

未作深层次的探讨”,只是最近,这方面的著述才不断涌现。○23叶必丰教授于2002年出版的《行政行为的

效力研究》一书,可谓个中最系统最富卓见的专著,未来数年内恐无出其右者。不过,笔者以为,就目前状况而言,公定力理论的研究沿袭了两个互有关联的缺憾。一是在理论移

植和自构的关系上仍然有倚重移植的倾向,二是在原理和技术的关系上仍然有偏于原理叙述的倾向。

前者的突出表现就在于,以域外有些学者关于公定力理论乃威权国家产物、与民主法治国家理念相悖的

批判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内公定力理论在技术层面上的诸多矛盾不足之处,径直提出该理论应遭否弃的

主张。追溯公定力理论之历史源头,清醒意识其在域外发生发展的背景,当无可厚非。但该理论在移植

国内的过程中,始终未见移植者充分论述其正当性基础在于国家威权主义或国家本位主义。无论移植

者是明白认识此点已不符民主国家原则而有意放弃,还是因研究不足而有所疏漏,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正

当性基础论证的缺失。这个缺失或许是理论未尽成熟的体现,然它造就了与该理论的域外源头割裂的 75 行政行为公定力与妨害公务 ○21 ○22 ○23前引①刘东亮文。

例如,警察收税明显超越警察的抽象或一般职权范围,无论依有限公定力之说还是依职务行为适法性学说,都可得出对其违抗不会 构成妨害公务的结论。而交警处理了非其管片上发生的交通违章事件,依有限公定力之说可能不属于无效情形,对其违抗会构成妨

害公务,依职务行为适法性学说则可能属于不具适法性的情形,对其违抗不构成妨害公务。我国行政法学虽然以有限公定力之说为通说,但对“无效行政行为”未作统一立法。只是在个别立法例上有所体现。例如,《行政处 罚法》第49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而有些国家对无效行政行为进行了统一立法。例如,德国《行

政程序法》除概括规定重大明显违法为无效以外,还规定了以下无效情形:书面作出的行政行为没有表明作出机关的、依法需交付文

书而未交付的、行政机关超越权限且未得到授权的(超越地方管辖权的除外)、基于事实理由不能实施的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完成

以违法行为为要件的以及违反善良风俗的。参见前引○20应松年书。本土理论情境,在一定意义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理论自构。

当前国内公定力理论在技术层面上的论述不足,的确使其有诸多不能自圆其说之处。但遭遇此困

境后,不思如何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挖掘可能的理论自构之资源,而直接移植域外批判原理论的学说, 不仅偏离了原理论移植后已经形成的本土情境,更可能冒总是追随他人的亦步亦趋之风险。自然,在此

并非完全否定理论移植的作用,自构过程不可能是封闭的,移植与自构永远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然唯有

移植后如何完成自构,才是真正需要偏重的、虽然更多艰难的任务。“学而时习之”的真髓还是在于

“习”,即不断地陶炼内化。○24 由此观之,公定力摈弃论的贡献与其说是其站在公定力理论的源头发起的批判,倒不如说是其揭示

了当前公定力理论研究存在的另一个缺憾,即偏原理叙述而轻技术规范上的系统整合。这个缺憾甚至

可以说是前个缺憾的副产品,因为,仓促的理论移植而疏于自构,造成了更多的原理叙述(或重复叙述), 相应的与之配套的技术规范仍然较少论及。虽然近年来一些著述已开始进行深入挖掘,但效果似乎未

达显著的成功。公定力论者尚需致力解决的问题集主要包括:既然除无效行政行为外,其它的行政行为

自成立始即推定有效,那么,(1)对推定有效的行政行为的抵抗或不服从,是否真的会带来不利后果,以及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

不利后果?这个问题涉及到“抵抗或不服从”的多种形式和不同形式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妨害公务的

定性只是其中一种可能)。

(2)公定力与复议或起诉不停止执行?主导的观点一直认为,不停止执行原则的依据是行政行为的 公定力。○25这个论点看似合乎逻辑,但在同样采纳公定力理论的日本和德国,却分别确立了起诉不停止

执行和起诉停止执行的原则。○26就此而言,复议或起诉是否停止执行与公定力并无必然联系。○27二者之

间的关系应如何解说,公定力论者不能回避。

(3)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配置。尽管有日本学者指出公定力并不能左右举

证责任的配置,○28但国内公定力摈弃论者仍然提出质疑,并以证据法上的“推定”规则,指出行政行为既

然推定合法有效,负举证责任的就应是对推定表示异议的一方(即行政诉讼原告)而不是行政机关一方。

这就与行政诉讼实践不相吻合。○29因此,公定力理论必须回应,其所主张的推定有效,与证据法上的“推

定”,是否属于同一范畴?公定力是否与举证责任的配置有必然的联系?(4)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与行政主体间的尊重。公定力论者认为,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

当尊重其他行政主体已作的有关行政行为,既不能重复处理,也不能任意予以否定或置该行政行为于不

顾;即使该行政行为具有违法情形,也应提请有权机关处理。○30然而,行政主体间的尊重规则是否绝对? 76 ○24 ○25 ○26 ○27 ○28 ○29 ○30参见前引③叶必丰书,第89页。参见前引①刘东亮引文。参见[日]室井力主编:《日本现代行政法》,吴微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公定力理论也不应成为改革不停止执行制度的障碍。关于此理论已经形成的障碍,参见前引○25马怀德书,第308页。是否改革应视

关于不停止执行制度运作之利弊得失的实证研究结论及替代的、设计周全的停止执行制度之可行性研究结论而定。日本学者盐野宏指出,“作出行政行为后,对此提起诉讼的情况下,该行政行为的效果应如何处理的问题,并不是从逻辑上自然决定 的事项。并不是说因为行政行为有公定力,在逻辑上就必然要求一定的制度。”“在德国,对起诉采取了停止执行原则„„虽然根据

原则和例外的具体状况,并不能立即作出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私人的利益保护的结论,但是从思考方法的路子来看,可以说我国的制 度将重点置于行政行为的效果保护上。”参见[日]盐野宏:《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88-389页,第389页的脚

注①。德国学者胡芬也表明,“暂时法律保护的宪法上阶位也仅仅要求,在实施法律救济时,行政行为不得执行;但却并没有说,行政 行为本身是(暂时)没有效力的。”参见[德]胡芬:《行政诉讼法》(第5版),莫光华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94页及以下。

例见,张尚主编:《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0页;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全

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学用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马怀德主编:《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借鉴费孝通先生对“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解释,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当某个行政主体拟作的决定与先前存在的另一个行政主体作出的决定在内容上有冲突时,公定力是否

意味着必须先行由有权机关撤销既在的决定或确认其违法,而后才能作出新的决定呢?实践中常见的

情形是,行政主体间的决定发生冲突后,才由有权的上级机关或法院进行裁断。后作的行政行为是否因

为没有尊重前作的行政行为而有瑕疵呢?(5)公定力与涉及行政行为的刑事问题处理。公定力论者主张,公定力意味着相关行政行为的存在

可以决定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构成与否及刑罚的适用与否。○31例如,在交通肇事案

中,法院应尊重行政机关所作的责任事故认定行为,即使认为该行为确有违法也应告知当事人就该认定

提起行政诉讼,并中止正在审理的刑事案件。○32不过,《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

件有关问题的通知》(1992年,现行有效)第4条明确指出:“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

责任认定和伤残评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人民法院

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任认定、伤残评定确属不妥,则不

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33由此引发出的问题是:哪些刑事案件的

处理可能涉及哪些不同的行政行为?在是否中止刑事案件的审理方面,公定力有着绝对的意义吗?还

是应当针对不同的案件、不同的行政行为予以分别对待?换言之,公定力不能必然地左右刑事诉讼程序 的进行?(6)公定力与涉及行政行为的民事纠纷的处理。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因为现实中涉及行政行

为的民事纠纷有多种情形。大致上分类包括:行政行为直接介入的情形,即平等主体间民事纠纷发生

后,行政主体依法居间解决纠纷的,典型的如行政裁决、行政仲裁;行政行为间接介入的情形,即行政机 关作出行政行为后,由于该行为间接地影响到私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而导致或激化民事纠纷,行政

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命令、行政处罚等都可能具有如此效果。○34在处理这些涉及行政行为的民事纠纷

时,是否因为公定力的存在,而一律要求诉讼中的“先行政、后民事”的解决模式吗? 实务中,对于不同的情形,法院已经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应对。例如,对行政裁决,法院往往要求当事

人先行解决行政裁决的合法性问题,再行处理民事纠纷,或者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

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释(2000)8号”)第61条,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一并审

理行政裁决和相关民事纠纷。而对行政仲裁,法释(2000)8号第1条第2款第(3)项已经明确排除了行

政诉讼的可能性,当事人应依法直接提起民事诉讼。○35再如,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医疗事故鉴定,当事

人不得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但在对行政机关依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医疗事故鉴定作出的行政处罚提起的

行政诉讼中,或者在就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问题提起的民事诉讼中,法院可以其审理认定的 77 行政行为公定力与妨害公务 ○31 ○32 ○33 ○34 ○35相关的司法解释,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8条,“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经仲

裁机构仲裁或者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事人不服仲裁或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批复》(法释(1998)24号), “劳动争议案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 的决定,当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可 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行政许可,如建筑许可影响相邻权、规划许可涉及房产开发商与业主间的权利义务等;行政确认,如房产登记、专利权确认等影响权 利归属,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火灾原因鉴定或认定及事故责任认定、医疗事故鉴定等影响责任分配;行政命令,如公安局命令某宾馆

安装其指定的电子门锁影响了宾馆与某公司早先签订的安装门锁协议的履行;行政处罚,如责令停产停业影响合同的履行。

法院拒绝审理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例,例见,河南省卫辉市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04)卫行初字第12号,“熊世 军诉卫辉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案”。参见前引③叶必丰书,第95-96页。

参见韦忠语:《论行政行为公定力的效用》,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相同观点参见前引③叶必丰书,第93页。案件事实作为定案根据。○36而同样是行政确认,房产登记引发的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交织的问题,似乎

还未形成较为一致的处理方法,以至于弊病频生。○37如此多样化的方法,公定力理论又作何解释呢? 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面对的挑战恐怕不止这些,以上清单并未穷尽所有的问题。毫无疑问的是,唯

有在技术规范层面上进行一种系统的整合,才可使公定力理论的原理得到充分的支持。否则,公定力摈

弃论仍然会有潜在的市场且很可能越来越大。由于篇幅和研究力度所限,笔者不可能也无意在此对相

关问题一一予以解说,但还是想利用有限的空间简单阐明一个总体进路。

此处提议的所谓“技术规范的系统整合”,并不是要将公定力理论作为唯一的一把标尺,去衡量相关 的技术规范是否符合它,若不符合,就要整改这些技术规范。如果是这样的话,公定力理论将成为“削足

适履”的教条主义大砍刀。其实,从公定力理论的基本价值依据着眼,它无非是要维护和实现民主国家 的安定秩序,而不是要为行政行为及其背后的行政权确立绝对受尊重的地位。在权衡具体技术规范的

合理性时,它的行政行为合法有效性推定、行政行为应受尊重的观念,最多只是在天平上提供了需要考

量的重要砝码,而不是绝对至上的砝码。无论是立法者还是在遇到疑难案件时不得不像立法者那样思

考的法院,在设计具体规范时需要考量与权衡众多可能彼此竞争的价值和事实因素。例如,在处理行政

与民事争议交织问题时,就要考虑纠纷解决的效率、行政和司法在解决相关问题时的职责和能力、司法

对行政尊重的范围和限度以及各种相关机制的协调等等。显然,公定力理论不应也不可能完全束缚技

术规范设计者的思考。更何况,如果与行政行为效力相关的具体技术规范,经过实践的验证被认为是有

效合理的,例如,复议或起诉停止执行原则或许能更好地在行政效率与个体权利保护方面达成平衡,那

么,无论其是偏向于尊重行政多一点还是少一点,都可以被诠释为“行政行为暂时的合法有效性是经法

定的程序或方式被否定的”。在此意义上,技术规范的系统整合,首先在于公定力理论自身原理的合理

定位,而后是系统诠释各类相关的技术规范在何种意义上保持和它的契合性。

在移植的基础上着重于自构,兼顾原理叙述和对技术规范契合性的诠释,这应该是公定力理论获得

新生的良好进路。

Abstract:The theory for presumed validity of administrative action has never deviated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law scholars’vision field during the past twenty years’development·However, as regards this imported theory, there have always been two trends among the academics·One is reliance on transplantation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lantation and self-construction·The other is emphasis on principles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Actually, on the value norm, this theory could be renarrated to fit the democratic polity·Onthe technical norm, its claimthat to defy the administrative action with presumed validity may commit the interference with public function could also be supported by the element theory of the action of interference with public function in the criminal law·Therefore, to get rid of the reliance on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negligence of technical norms is not only an inevitable road for the rebirth of this theory, but also a direction of further efforts even if we decide to abandon this theory·(责任编辑:吴 雷)78 ○36 ○37参见王贵松主编:《行政与民事争议交织的难题———焦作房产纠纷案的反思与展开》,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医疗事故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

受理的复函》(1989年10月10日,法(行)函〔1989〕63号)。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篇2:公定力理论

——兼论公定力理论研究之发展进路

岿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上传时间:2006-12-5

关键词: 行政行为/公定力/妨害公务/移植与自构

内容提要: 几近二十年发展,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始终未脱离国内行政法学者视野。然对于这个舶来品,学界一直有两种倾向:一是在理论移植和自构的关系上倚重移植,二是在原理和技术的关系上偏于原理叙述。其实,该理论不仅可以得到重解,在价值规范上与民主政制达成契合,而且,其主张的“违抗具有假定效力的行政行为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的观点,也可以在技术规范上得到刑法学妨害公务行为构成要件学说的支持。因此,如何摆脱对移植的倚重、对技术规范的轻忽,是该理论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甚至也是决定该理论是否应当摈弃之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引言

大多数普通民众可能都有一种意识:对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也许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后果。关于这种意识的来源以及为何形成,是一个复杂的、不拟在此讨论的问题。比较确定的是,生活在现代国家治理环境中的人,基于直接或间接的经验,都能从制度运作的实例中,感知此意识的可验证性。最为明显的实例,就是国家对此类对抗行为,往往会定性为“妨害公务”的违法乃至犯罪行为,并给予相应的制裁。

宣示以民主为政制合法性基础的国家,无论以什么复杂的形式表现和践行民主合法性,无论表现和践行的实际范围与程度是否可配得上民主政制的称号,至少其必须也经常试图以一种合乎理性的方式,去说服多数民众接受其制度安排与民主的契合性。因此,对于“不能抗拒国家公务行为,否则将招致不利制裁”的制度,需要一种与民主国家相适的正当化理论,而不能简单地奉行因为事实如此遂迁就于该事实的逻辑。

笔者以为,在国家公务行为限定于行政领域的范围内,行政法学既有的“公定力理论”,具备为上述制度安排进行正当化的功能。为论证此观点的成立,本文拟在价值规范和技术规范两个层面上予以分析。首先,公定力理论如何解说前述制度,其在民主国家中的价值依据是什么?其次,“妨害公务”的技术规范是什么,其是否与公定力理论一致,以实现此价值? 最后,本文将利用并超越“公定力与妨害公务”这一主要论题,借题发挥,回顾一下当前国内公定力理论研究的缺憾,以表明笔者对该理论如何在移植与自构之间、原理与技术之间关系上妥善处理以获得新生的浅见。

二、公定力:民主国家的安定秩序

我国行政法学上,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迄今为止仍然较为通行,多数教材和论著还采纳之,虽然近年来关于该理论应彻底摈弃的观点渐趋增多。[1]它的主要教义是,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2]除非自始无效的情形,[3]即应当推定合法有效;在未经法律上有权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和方式否却其效力之前,个人、组织以及其他国家机关,皆需尊重之;即便民众认定该行为不合法或不正当,也惟有寻求法律允许的异议和救济过程;若直接违抗,会招致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可能因为构成法律上定名为“妨害公务”的违法或犯罪行为而受到制 1 裁。[4] 要义的简单陈述,已经折射出,公定力理论通过其核心的行政行为推定合法有效的观念,为本文开篇所述制度安排进行了初步的正当化证明。但是,很显然,这一推定有效的力量,并非具体的行政决策或措施所固有,而是人为赋予的。这种人为赋予又如何在民主国家获得其正当性呢?应当承认,公定力理论像其他理论一样,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学者那里都存在多样的变化性。阐发者对该理论的正当性基础、所适用的范围以及适用的具体要求,存在不少歧见。不过,关于正当性基础的诠释,尽管众说纷纭,然仔细审察,大致可归入两个看似对立却可在民主理论中融通的维度。

一个维度是立足于国家的,认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源于国家意思的优越效力、源于国家的权威性,因为行政行为乃国家意思或权威的表明,故应当得到尊重;[5]另一个维度则是立足于社会的,认为行政行为之所以具有公定力,盖因需要保护普通民众对行政行为的信赖,或者需要保护安定的社会关系或法律秩序,否则,社会将陷于纷乱无序之中。[6]虽然国家威权的维度被一些学者认为与民主主义原理相左,而屡遭诟病,甚至成为公定力概念应受摈弃的理由,[7]虽然社会的维度尤其是法律秩序之安定,似乎更易在民主国家框架内得到认可,然而,在现代民主国家的理论视野中,两个维度却有一种融通。

依民主主义原理,民主国家的权威并非国家自身固有,而是人民委托相授,相授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维系社会秩序的安定。由是,抛开国家维度公定力理论的原初阐发,仅就该维度本身而言,其与民主理论在逻辑上并非水火不容,与社会维度则可以并容于民主理论之中。因为,对国家权威的尊重,实是对人民集体的委托代理人的尊重,其隐含对人民关于安定生活秩序的集体性向往的维护与实现。更进一步,如果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假定,即每个个体若都可以直接对抗国家权威会使社会滑向无政府状态,那么,对安定生活秩序的集体性向往也隐含着人人自安而非人人自危的个体主义欲求。因为,集体的安定秩序可以为每个个体所享用。[8] 自然,当代民主主义是自由民主理论,它并不因为国家权威来自人民相授,而劝使每个人给予其绝对的尊重。在原则上,个体仍享保留的基本权利,不受国家权威及其源头人民集体意志的任意侵犯。[9]在经验上,有两种常见的个体基本权利遭遇侵害的可能性。一是,所谓的人民集体意志及其衍生的国家权威,可能是多数人而非所有人合意的决策,或者更经常地,可能是少数掌权者的决策,以至于会有侵害少数个体或者“名为主权者实为沉默者”的大多数个体的情形;二是,民主理论建构的、将国家权威牵于人民手中的“授权铁链”,在现实中是极其脆弱的,相对独立存在和运行于社会之上的国家权威,有能力轻易地摆脱这一铁链的束缚,成为异化于人民集体意志的、侵害个体正当权利的力量。

自由民主论当然不会忽略这样的现实,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其一直努力在“个体-社会-国家”之间探索各种形式的机制,以维护处于国家权威威胁之中的个体。其中,把国家权威分解为若干权力形式,在这些权力形式之间、在这些权力形式和社会以及个体之间,建立强有力的复合的互相制约,始终被认为是重要而有效的机制。遭受国家权威侵害的个体,在这样的机制中获得异议渠道和救济归宿,不免有“通过国家制约国家”的吊诡之处,不免因为如此的吊诡而在现实中总是出现与理论构想之间的沟壑。但是,相比“人人皆可直接违抗国家”的观念及其可怖后果,这样的吊诡与沟壑或许是更可以容忍和接受的。自由民主论 2 选择的是有序的尽管可能是有局限的方法来制约国家、维护个体,而不是无序的、可能对每个个体都构成危害的方法。

由此,在理论上,民主国家(而非专制国家、极权国家)的安定秩序,与对个体基本权利的尊重,是可以融为一体的;更为准确地说,民主国家的安定秩序,应当也可以是“个体权利基础上的安定秩序”;尽管在现实中,安定秩序与个体权利间会在二者具体的边界问题上发生紧张和冲突。而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即便其最初的阐发者不见得一定是以自由民主论为基础的,但是,它的合法有效推定之说,以及鼓励个体诉诸法定异议和救济过程的建议,是可以在自由民主论的框架内获得重新解说的,是可以将民主国家安定秩序的价值作为其正当性基础的。

甚至,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的一个分支,即“有限公定力”之说,看起来更能与自由民主论相契合。因为,通过把“无效行政行为”排除在合法有效推定所适用的范围之外,通过允许个体基于理智和良知对此类行为的不服从和抵抗,“有限公定力”之说实质上与自由民主论尊重个体基本权利的立场是一致的,并且至少于理论上建构出个体在行政领域行使良知自由的空间。[10]虽然依照该说,个体对无效行政行为的不服从和抵抗是否恰当,仍然要通过国家有权机关的确认,但这也正是在赋予个体直接违抗无效行政行为的权利的同时,对民主国家安定秩序的再一次考虑,是对“个体权利基础上的安定秩序”的又一反映。确实,由于个体对行政行为无效性的判断会冒不被追认的风险,所以,该说的支持者奉劝公众慎用不服从和抵抗权利。然而,勿庸置疑,权利不能因为很少应用而被彻底否认。

三、妨害公务:技术规范的分析

从价值规范的角度,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及其所诠释的“不能抗拒国家公务行为,否则将招致不利制裁”的制度,在民主国家可以获得正当性。然而,以如此简单语言表述的,与其说是制度,不如说是制度的原则。为实现制度的原则及其内在的价值,仍然需要通过细致、复杂的技术规范。

公定力理论的支持者认为,直接违抗推定有效的行政行为,可能会被定性为“妨害公务”的违法乃至犯罪行为,即便推定有效的行政行为实质上是违法的。而质疑公定力理论的学者则以“妨害公务罪之成立必须以公务人员的职务行为合法为要件”,驳斥“完全公定力”之说不顾违法行政行为的轻重程度,会导致“对无效行政行为也将以妨害公务罪处置”的、否定人民抵抗暴政的宪法权利的谬论。[11]尽管“有限公定力”之说可以回应这样的驳斥,但“妨害公务以职务行为合法为要件”的论点,在表面上看起来,甚至也否定了“有限公定力”之说。因为,如果从字面去理解该论点,那么,但凡职务行为确实违法,就不存在妨害公务的情形了,“有限公定力”之说所主张的一般违法行为仍具推定有效性、直接抗拒此类行为有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的观点,也就难以成立了。进而,“人人皆可直接抗拒国家公务行为,只要该公务行为确实违法”,可以合乎逻辑地被视为上述论点的隐含之意。民主国家安定秩序的价值,似乎岌岌可危?

因此,为澄清个中的疑惑,判断符合价值规范的公定力理论(更准确地说是有限公定力理论)是否有相应的技术规范予以支持,必需对何谓“妨害公务”进行考察。在当前国内立法层面上,有关妨害公务的违法或犯罪行为的规定,一般都表现为“阻碍„„依法„„”的法律语言。[12]简约的措辞,涵义却并不像字面上显示的那么简单。刑法学界关于“妨害公 3 务罪”构成要件的学说,反映出简约立法在适用方面的复杂性。鉴于一般的妨害公务违法行为和妨害公务罪之间,主要是违法情节或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于其它构成要件上大体一致,[13]故回顾刑法学妨害公务罪构成要件学说,应有助于此处所涉问题的解答。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是复杂的,[14]然与本文直接相关的,乃该罪客观特征中的“职务行为适法性”要件。关于此要件,刑法学通常认为需在以下三个层面予以解析:

其一,妨害公务罪是否以职务行为的适法性(即合法性)为前提条件?对此,域外有三种主要的学说:积极说,妨害公务罪的成立应以公务人员职务行为合法为必要;消极说,本罪的成立不必以适法性为要件,认为只要公务人员的行为依照“社会通念”可以视为职务行为即可;折衷说,本罪的成立原则上以公务人员职务行为适法为必要,但不能严格地解释适法性,除职务行为有明显重大瑕疵,欠缺适法性以外,如果仅仅是在执行方式上有微小瑕疵或并未违背法律的严格规定,应解释为适法。而积极说被认为是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的立法例、刑法学说所肯定的。[15] 依笔者之见,上述三种主张不妨归为两类:“公务适法说”与“公务表见说”。积极说和折衷说的区别仅仅在于如何解释适法,而与之不同,消极说并不努力去解释适法性,而是判断公务人员的行为是否按照一般人的观点可以视为职务行为,类似于民法学中的“表见代理”理论。由于“公务表见说”被普遍认为忽视了个体对“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专横跋扈”等违法职务行为的“依法抵制、斗争的权利”,是国家本位主义的观点,[16]故“公务适法说”遂成为通行之论。然而,积极说和折衷说的差异,并不能简单地以积极说得到肯定为由而轻视之,因为这触及下一个层面的“适法性”解释问题。

其二,职务行为必须具备哪些要件才称得上是适法的?对此,亦有三种学说:实质说,只要职务行为在公务人员抽象权限之内,并且具备执行职务所需的一般形式,即为适法;形式说,适法的职务行为应符合法律要求的必备形式,而不必判断职务行为的实质正确性;实质加形式说,职务行为在内容和形式上、在实体和程序上都应合法,具体而言,必须同时符合三个要素:一是职务行为必须是在公务人员抽象的或一般的权限之内;二是公务人员必须具有实施该职务行为的具体职务权限;三是职务行为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必备的重要条件、方式和程序。[17] 实质说和形式说皆被认为偏执于职务行为实质要求或形式要求一端而失于另一端,故实质加形式说在日本、台湾地区成为通说,也为大陆地区学者普遍认同。从对适法性要求的解释来看,实质加形式说无疑是较为严格的。然而,这一通说也并非完全严格地解释适法性,因为,职务行为若在条件、方式和程序上,存在违反法律任意性规定而非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以及存在轻微而非重大瑕疵的情形,都不影响该行为的适法性。[18]换言之,在判断妨害公务罪是否成立时,这些“轻微违法行为”(为简练起见而采取的一个笼统表述,但显然是不精确的)仍然被视为适法的职务行为。对其进行阻碍的行为,如满足其它要件,也将被认定构成妨害公务罪。由此,这里所谓的实质加形式说,对适法性的解释结论,实与在第一个层面上的折衷说几无二致。

其三,职务行为适法性依照谁的认识、以什么为基准进行判断?在这个层面,同样存在三种学说:主观说,公务人员确信其行为合法,便具有适法性;一般人标准说,以社会上一般人见解,作为适法性的判断标准;客观说,法院通过对法律进行解释,对适法性作出客观 4 判断。由于主观说不啻于允许公务人员独断专行、恣意妄为,而一般人标准说则面临何谓“一般人”、何谓“一般人见解”的难题,故客观说被认为比较合理,因为其具备“客观、确定等特征”,而且,法院又拥有解释法律、进行评价的资格、能力和最高权威性。

不过,客观说又主张,在实践中,法院的判断必须以公务人员执行职务时的客观情况为基准(即“行为时标准”),而不能以事后之纯客观事实为基准(即“裁判时标准”)。例如,公务员针对当时具体情状,依职权作出事实判断,对嫌疑人进行逮捕,嫌疑人则对该公务员实施了暴力抵抗。但后来事实证明,该嫌疑人并非犯罪人。虽然依行为时标准,嫌疑人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可能有失公平,但是,从保障公务活动顺利进行的立法宗旨看,行为时标准更为合理。[19] 综合刑法学对“职务行为适法性”的三个层面剖析,可以发现目前的通说大致是:妨害公务所针对的职务行为应当是适法的,即符合法律对职务活动的实质和形式要求,但适法性应作相对宽松而非严格的解释,轻微违法一般不影响适法性;并且,职务是否适法得由法院根据职务行为发生时的情况、结合法律解释进行认定,而不能完全以事后纯客观判断为准,换言之,这就预留了职务行为虽在事后判断属于违法、但在事中仍被视为合法的空间。

回归本文主旨,职务行为适法性的刑法学教义,虽然未像行政法学公定力理论那样建构起合法有效的推定,但其与有限公定力之说,具有功能上的“不完全重叠性勾通”。二者相通之处在于:(1)原则上,重大明显的违法行政行为不具适法性或不具合法有效的推定,对此类行为的不服从,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不构成妨害公务的违法或犯罪行为;[20](2)对于“某些”事后判断应属违法的行政行为,但在行政行为发生时可以视为适法或具备合法有效的推定,对这些行为的违抗和阻碍,构成妨害公务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二者可能的差异出现在对以下问题的解答上:究竟哪些确实违法的行政行为,可以认定在行为发生时适法或具有效力?有限公定力之说认为无效行政行为是自始不发生效力的,而无效行政行为除了重大明显违法的情形外,还包括其它一些法定的情形。[21]除了无效行政行为之外,其它违法的行政行为就从成立时即具有推定的效力。与之相较,职务行为适法性学说或许是兼顾所有国家公务行为,故未对不具适法性的行政行为进行详细阐述,而是让法院根据行为时的具体情况,对职务行为是否符合抽象权限、具体权限以及重要的条件、方式和程序,作个案的判断。可以想像,在对待具体问题时,两种学说的适用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22] 也许,两种学说需要交流和一定形式的统一,以便于执法者在判断妨害公务是否构成方面有相对统一的衡量。然而,这个任务并非本文的主旨所在,对二者进行比较的目的,还是在于揭示,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及其诠释的“不能抗拒国家公务行为,否则将招致不利制裁”的制度原则,不仅符合自由民主国家“个体权利基础上的安定秩序”价值,更有关于“妨害公务”的技术规范予以支持。职务行为适法性学说对“适法性”的解释,在技术上保证了国家权威及安定秩序和个体抵抗之间的一种平衡。甚至,从职务行为适法性学说的现状看,其对公务行为的“适法性”要求似乎更为严格,给个体抵抗的空间似乎更大一些。

四、新生:移植与自构、原理与技术

熟悉我国行政法学公定力理论的人也许可以发现,本文选择的主题,是该理论屡屡提及但尚未充分展开的一个细小问题。就此而言,本文所努力的,仅仅是一项缝补的工作,成效如何还有待方家指正。只是,笔者仍然希望藉此进一步对当前公定力理论研究中的两个主要 5 缺憾,提出一己之浅见。

由于我国行政法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复兴,主要归功于理论移植,故公定力理论也与其它行政法学理论一样,基本上属于舶来品。自从引进以来,该理论就一直占据着主导的位置。然而,正如公定力理论的质疑者所指出的那样,“在行政行为效力问题上,许多行政法教科书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未作深层次的探讨”,只是最近,这方面的著述才不断涌现。[23]叶必丰教授于2002年出版的《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一书,可谓个中最系统最富卓见的专著,未来数年内恐无出其右者。

不过,笔者以为,就目前状况而言,公定力理论的研究沿袭了两个互有关联的缺憾。一是在理论移植和自构的关系上仍然有倚重移植的倾向,二是在原理和技术的关系上仍然有偏于原理叙述的倾向。前者的突出表现就在于,以域外有些学者关于公定力理论乃威权国家产物、与民主法治国家理念相悖的批判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内公定力理论在技术层面上的诸多矛盾不足之处,径直提出该理论应遭否弃的主张。追溯公定力理论之历史源头,清醒意识其在域外发生发展的背景,当无可厚非。但该理论在移植国内的过程中,始终未见移植者充分论述其正当性基础在于国家威权主义或国家本位主义。无论移植者是明白认识此点已不符民主国家原则而有意放弃,还是因研究不足而有所疏漏,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正当性基础论证的缺失。这个缺失或许是理论未尽成熟的体现,然它造就了与该理论的域外源头割裂的本土理论情境,在一定意义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理论自构。

当前国内公定力理论在技术层面上的论述不足,的确使其有诸多不能自圆其说之处。但遭遇此困境后,不思如何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挖掘可能的理论自构之资源,而直接移植域外批判原理论的学说,不仅偏离了原理论移植后已经形成的本土情境,更可能冒总是追随他人的亦步亦趋之风险。自然,在此并非完全否定理论移植的作用,自构过程不可能是封闭的,移植与自构永远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然唯有移植后如何完成自构,才是真正需要偏重的、虽然更多艰难的任务。“学而时习之”的真髓还是在于“习”,即不断地陶炼内化。[24] 由此观之,公定力摈弃论的贡献与其说是其站在公定力理论的源头发起的批判,倒不如说是其揭示了当前公定力理论研究存在的另一个缺憾,即偏原理叙述而轻技术规范上的系统整合。这个缺憾甚至可以说是前个缺憾的副产品,因为,仓促的理论移植而疏于自构,造成了更多的原理叙述(或重复叙述),相应的与之配套的技术规范仍然较少论及。虽然近年来一些著述已开始进行深入挖掘,但效果似乎未达显著的成功。公定力论者尚需致力解决的问题集主要包括:既然除无效行政行为外,其它的行政行为自成立始即推定有效,那么,(1)对推定有效的行政行为的抵抗或不服从,是否真地会带来不利后果,以及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后果?这个问题涉及到“抵抗或不服从”的多种形式和不同形式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妨害公务的定性只是其中一种可能)。

(2)公定力与复议或起诉不停止执行?主导的观点一直认为,不停止执行原则的依据是行政行为的公定力。[25]这个论点看似合乎逻辑,但在同样采纳公定力理论的日本和德国,却分别确立了起诉不停止执行和起诉停止执行的原则。[26]就此而言,复议或起诉是否停止执行与公定力并无必然联系。[27]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如何解说,公定力论者不能回避。

(3)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配置?尽管有日本学者指出公定力并不能左右举证责任的配置,[28]但国内公定力摈弃论者仍然提出质疑,并以证据法上的“推 6 定”规则,指出行政行为既然推定合法有效,负举证责任的就应是对推定表示异议的一方(即行政诉讼原告)而不是行政机关一方。这就与行政诉讼实践不相吻合。[29]因此,公定力理论必须回应,其所主张的推定有效,与证据法上的“推定”,是否属于同一范畴?公定力是否与举证责任的配置有必然的联系?

(4)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与行政主体间的尊重?公定力论者认为,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当尊重其他行政主体已作的有关行政行为,既不能重复处理,也不能任意予以否定或置该行政行为于不顾;即使该行政行为具有违法情形,也应提请有权机关处理。[30]然而,行政主体间的尊重规则是否绝对?当某个行政主体拟作的决定与先前存在的另一个行政主体作出的决定在内容上有冲突时,公定力是否意味着必须先行由有权机关撤销既在的决定或确认其违法,而后才能作出新的决定呢?实践中常见的情形是,行政主体间的决定发生冲突后,才由有权的上级机关或法院进行裁断。后作的行政行为是否因为没有尊重前作的行政行为而有瑕疵呢?

(5)公定力与涉及行政行为的刑事问题处理?公定力论者主张,公定力意味着相关行政行为的存在可以决定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构成与否及刑罚的适用与否。[31]例如,在交通肇事案中,法院应尊重行政机关所作的责任事故认定行为,即使认为该行为确有违法也应告知当事人就该认定提起行政诉讼,并中止正在审理的刑事案件。[32]不过,《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1992年,现行有效)第4条明确指出:“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伤残评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任认定、伤残评定确属不妥,则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33]由此引发出的问题是:哪些刑事案件的处理可能涉及哪些不同的行政行为?在是否中止刑事案件的审理方面,公定力有着绝对的意义吗?还是应当针对不同的案件、不同的行政行为予以分别对待?换言之,公定力不能必然地左右刑事诉讼程序的进行?

(6)公定力与涉及行政行为的民事纠纷处理?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因为现实中涉及行政行为的民事纠纷有多种情形。大致上分类包括:行政行为直接介入的情形,即平等主体间民事纠纷发生后,行政主体依法居间解决纠纷的,典型的如行政裁决、行政仲裁;行政行为间接介入的情形,即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后,由于该行为间接地影响到私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而导致或激化民事纠纷,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命令、行政处罚等都可能具有如此效果。[34]在处理这些涉及行政行为的民事纠纷时,是否因为公定力的存在,而一律要求诉讼中的“先行政、后民事”的解决模式吗?

实务中,对于不同的情形,法院已经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应对。例如,对行政裁决,法院往往要求当事人先行解决行政裁决的合法性问题,再行处理民事纠纷,或者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释(2000)8号”)第61条,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一并审理行政裁决和相关民事纠纷。而对行政仲裁,法释(2000)8号第1条第2款第(3)项已经明确排除了行政诉讼的可能性,当事人应依法直接提起民事诉讼。[35]再如,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医疗事故鉴定,当事人不得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但在对行政机关依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医疗事故鉴定作出的行政处罚提起的行政诉 7 讼中,或者在就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问题提起的民事诉讼中,法院可以其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为定案根据。[36]而同样是行政确认,房产登记引发的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交织的问题,似乎还未形成较为一致的处理方法,以至于弊病频生。[37]如此多样化的方法,公定力理论又作何解释呢?

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面对的挑战恐怕不止这些,以上清单并未穷尽所有的问题。毫无疑问的是,唯有在技术规范层面上进行一种系统的整合,才可使公定力理论的原理得到充分的支持。否则,公定力摈弃论仍然会有潜在的市场且很可能越来越大。由于篇幅和研究力度所限,笔者不可能也无意在此对相关问题一一予以解说,但还是想利用有限的空间简单阐明一个总体进路。

此处提议的所谓“技术规范的系统整合”,并不是要将公定力理论作为唯一的一把标尺,去衡量相关的技术规范是否符合它,若不符合,就要整改这些技术规范。如果是这样的话,公定力理论将成为“削足适履”的教条主义大砍刀。其实,从公定力理论的基本价值依据着眼,它无非是要维护和实现民主国家的安定秩序,而不是要为行政行为及其背后的行政权确立绝对受尊重的地位。在权衡具体技术规范的合理性时,它的行政行为合法有效性推定、行政行为应受尊重的观念,最多只是在天平上提供了需要考量的重要砝码,而不是绝对至上的砝码。无论是立法者还是在遇到疑难案件时不得不像立法者那样思考的法院,在设计具体规范时需要考量与权衡众多可能彼此竞争的价值和事实因素。例如,在处理行政与民事争议交织问题时,就要考虑纠纷解决的效率、行政和司法在解决相关问题时的职责和能力、司法对行政尊重的范围和限度以及各种相关机制的协调等等。显然,公定力理论不应也不可能完全束缚技术规范设计者的思考。更何况,如果与行政行为效力相关的具体技术规范,经过实践的验证被认为是有效合理的,例如,复议或起诉停止执行原则或许能更好地在行政效率与个体权利保护方面达成平衡,那么,无论其是偏向于尊重行政多一点还是少一点,都可以被诠释为“行政行为暂时的合法有效性是经法定的程序或方式被否定的”。在此意义上,技术规范的系统整合,首先在于公定力理论自身原理的合理定位,而后是系统诠释各类相关的技术规范在何种意义上保持和它的契合性。

在移植的基础上着重于自构,兼顾原理叙述和对技术规范契合性的诠释,这应该是公定力理论获得新生的良好进路。

注释: [1] 例见,刘东亮:“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之检讨”,载《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柳砚涛:“行政行为公定力质疑”,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 本文所用“行政行为”一词皆指向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3] “除非自始无效的情形”这一限定是否需要,涉及“有限公定力理论”和“完全公定力理论”的分歧,详见叶必丰,《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76以下。

[4] “更为重要的是,因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故对行政行为的抵抗,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叶必丰,同上,页94。

[5] 这个维度的代表者有日本的美浓部达吉、德国的梅耶尔、福斯多夫等。参见美浓部 8 达吉:《公法与私法》,黄冯明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页112以下;叶必丰:同上,页69-70。

[6] 这个维度的代表者有德国的弗雷纳、乌勒、日本的杉村敏正等。参见叶必丰:同上,页71-74。

[7] 参见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增订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页236,注110。

[8] “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物品和服务,如国防和治安,以及法律和规则系统,实际上是服务于国家中的每个人的。”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12。

[9] “现代民主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它保护作为一个人的个人的自由。这种自由不能委托给他人,正如贡斯当所说,不能‘让个人屈从于整体的权力。’”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页291。

[10] 参见沈岿:“法治和良知自由:行政行为无效理论及其实践之探索”,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4期。

[11] 参见刘东亮:前注1引文。

[12] 《刑法》(1997)第27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2005)第50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其中,《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第1款第3项、第4项没有明确“依法”字样,第1项、第4项并不以“阻碍”为行为特征。

[13]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不过,前注12所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第1款第1项、第3项、第4项的妨害公务行为,是否有严重违法情节(以暴力、威胁方法)或严重后果,以至于构成刑法上妨害公务罪,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14] 在此范畴之下需要探索的方面有:妨害公务罪的客体特征(包括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客观特征(包括行为侵犯的对象、行为的内容、行为发生的时间场合、行为的手段)、主体特征以及主观特征(即故意)。例见赵秉志主编:《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20-51;陈兴良主编:《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606-610。

[15] 参见赵秉志:同上,页29-31。

[16] 参见马克昌等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页365;赵 9 秉志:同上,页30;鲜铁可、周玉华:“论妨害公务罪”,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6期;杨彩霞:“妨害公务罪客观方面若干疑难问题探讨”,载《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董邦俊、龙朝双:“公务行为合法性研究”,载《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11期。

[17] 参见赵秉志:同上,页31-34;董邦俊、龙朝双:同上。但是,首先,关于“实质说”,还有一种不同的表述,即“根据人们的常识和对法律的了解来判定执行职务的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只要执行职务具有法律上的实质根据,至于形式上是否合法,在所不问。”参见钊作俊:“妨害公务罪比较研究”,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页377。此种表述的“实质说”与本文正文所引“实质说”,存在些微的差别。因为,后者仅仅强调职务行为在实质上是否属于抽象权限之内,而前者的“实质合法性”或“实质法律根据”概念的涵义似乎更为丰富。其次,关于“实质加形式说”,也有一种不同的表述,即除了符合抽象和具体权限以及重要条件、方式和程序外,职务行为还需出于“正当目的,并且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假公济私、挟私报复、强令执行对象实施不合理的行为”,就不具适法性。参见杨彩霞:同上。

[18] 参见赵秉志:同上,页33。

[19] 参见赵秉志:同上,页35-36;杨彩霞:前注16引文;钊作俊:前注17引文,页380-381。

[20] 至于何谓“重大明显的违法行政行为”,有限公定力之说和职务行为适法性学说都只是给出了原则性判断基准。采有限公定力之说的西方有些国家,也只是提供了原则性的立法。例如,德国《行政程序法》第44条第1款规定,“行政行为具有严重瑕疵,该瑕疵按所考虑的一切情况明智判断属明显者,行政行为无效。”参见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页180。

[21] 我国行政法学虽然以有限公定力之说为通说,但对“无效行政行为”未作统一立法。只是在个别立法例上有所体现。例如,《行政处罚法》第49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而有些国家对无效行政行为进行了统一立法。例如,德国《行政程序法》除概括规定重大明显违法为无效以外,还规定了以下无效情形:书面作出的行政行为没有表明作出机关的、依法需交付文书而未交付的、行政机关超越权限且未得到授权的(超越地方管辖权的除外)、基于事实理由不能实施的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完成以违法行为为要件的以及违反善良风俗的。参见应松年:同上。

[22] 例如,警察收税明显超越警察的抽象或一般职权范围,无论依有限公定力之说还是依职务行为适法性学说,都可得出对其违抗不会构成妨害公务的结论。而交警处理了非其管片上发生的交通违章事件,依有限公定力之说可能不属于无效情形,对其违抗会构成妨害公务,依职务行为适法性学说则可能属于不具适法性的情形,对其违抗不构成妨害公务。

[23] 刘东亮:前注1引文。

[24] 借鉴费孝通先生对“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解释,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页10。

[25] 例见,张尚鷟主编:《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10 页360;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学用书),法律出版社2003年,页110;马怀德主编:《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308。

[26] 日本学者盐野宏指出,“作出行政行为后,对此提起诉讼的情况下,该行政行为的效果应如何处理的问题,并不是从逻辑上自然决定的事项。并不是说因为行政行为有公定力,在逻辑上就必然要求一定的制度。”“在德国,对起诉采取了停止执行原则„„虽然根据原则和例外的具体状况,并不能立即作出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私人的利益保护的结论,但是从思考方法的路子来看,可以说我国的制度将重点置于行政行为的效果保护上。”参见盐野宏:《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页388-389,页389的脚注①。德国学者胡芬也表明,“暂时法律保护的宪法上阶位也仅仅要求,在实施法律救济时,行政行为不得执行;但却并没有说,行政行为本身是(暂时)没有效力的。”参见胡芬:《行政诉讼法》(第5版),莫光华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页494及以下。

[27] 公定力理论也不应成为改革不停止执行制度的障碍。关于此理论已经形成的障碍,参见马怀德:前注25引书,页308。是否改革应视关于不停止执行制度运作之利弊得失的实证研究结论及替代的、设计周全的停止执行制度之可行性研究结论而定。

[28] 参见室井力主编:《日本现代行政法》,吴微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页95。

[29] 参见刘东亮:前注1引文。

[30] 参见叶必丰:前注3引书,页89。

[31] 参见韦忠语:“论行政行为公定力的效用”,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相同观点参见叶必丰:同上,页93。

[32] 参见叶必丰:同上,页95-96。

[33] 法院拒绝审理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例,例见,河南省卫辉市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04)卫行初字第12号,“熊世军诉卫辉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引

网,http://law1.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fnl&Gid=117450267。

[34] 行政许可,如建筑许可影响相邻权、规划许可涉及房产开发商与业主间的权利义务等;行政确认,如房产登记、专利权确认等影响权利归属,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火灾原因鉴定或认定及事故责任认定、医疗事故鉴定等影响责任分配;行政命令,如公安局命令某宾馆安装其指定的电子门锁影响了宾馆与某公司早先签订的安装门锁协议的履行;行政处罚,如责令停产停业影响合同的履行。

[35] 相关的司法解释,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8条,“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经仲裁机构仲裁或者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事人不服仲裁或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批复》(法释(1998)24号),“劳动争议案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当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 11 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6]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医疗事故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复函》(1989年10月10日,法(行)函〔1989〕63号)。

篇3:公定力理论

1 微信公众平台的概述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五个类别的内容。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支持PC端网页、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登录,并可以绑定私人帐号进行群发信息。

2 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现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8条指出: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曾吉等人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认为:(1)体育理论课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以及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等有重要的意义。(2)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存在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内容选择有片面性、教材使用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体育态度消极等问题。

陆惠珠谈到我国体育理论教学的现状说,就体育理论教学内容而言,各省、市相继编写了教材。但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性很大,各取所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至今还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由此反映出高校体育(健身)理论知识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不但多数学校达不到规定的教学时数,且教学内容也不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杨桢提到目前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课时少、内容繁多、概念抽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等问题,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需要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王丽娟对上海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上海市高校体育理论教学存在课时落实不力、授课组织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综上所述,笔者根据自己工作的学校以及体育理论授课的实际情况,都存在授课内容随意、一学期授课课时为2课时、体育理论课考试随意性大,甚至无考试,由任课老师自由安排。

3 微信公众平台对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应用及展望

3.1 高校体育理论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

先注册高校体育理论微信公众平台,经历激活、审核后,通过体育教育部老师在体育课堂进行推广,体育老师把微信公众号或者二维码告知学生,学生添加关注以实现消息互动。针对推广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利用学校官网、校报等学校特定媒介多曝光微信公众号以及二维码,另外也可以对参与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以及讨论的学生综合表现,给予公共体育理论考试免考的待遇。

3.2 高校体育理论微信公众平台基本内容的确定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定主要内容为:体育的基本原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常见运动损伤与防治;体育竞赛规则与裁判;体质健康测试讲坛;体育的发展史;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和功能;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学校体育快讯等等。以每天轮流2-3个内容,覆盖整个大学体育阶段的学习,每个内容发布的字数不宜长篇大论,以方便学生快速浏览,快速消化为主。

3.3 高校体育理论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

3.3.1 学生的使用

学生用户通过添加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后,每天可以通过浏览微信公众平台消息,可以做到每天学习一些体育理论知识,并通过互动功能留言,既可以谈对浏览体育知识的一些看法,也可以对自己所需的体育知识向老师直接留言建议。

3.3.2 老师的使用

对于老师而言,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前,应组织一个体育理论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团队,每个老师按规定编辑体育理论知识内容,轮流每天发布微信内容,完善体育理论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外,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功能:

即时消息:老师需要对每天学生的留言、评论、建议及时回复,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用户管理:老师对新加入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学生用户进行姓名、专业、班级备注,并进行分组以便于管理。

群发消息:对于某些通知或者特定事件,可以通过群发消息告知学生,虽然受平台的条件限制,每天只能群发一条消息,但可以通过图片、语音、视频等发送多条消息,在需要的情况下。

3.4 体育理论微信公众平台对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促进

95后学生即将成为高校教学工作中主要面对的对象,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这个群体具有对新生事物,新技术的引领潮流的群体,是最先使用者和推广者。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的特性符合95后学生群体的生活理念、消费习惯以及人际交往关系。而高校体育教师也大多具有高学历、善于学习、接受新生事物能力也比较强的特点,这些点的结合,为体育理论微信公众平台在老师和学生中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具有以下潜力:

3.4.1 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

高校上课比较特殊,老师上完课就走人,老师和学生在下课后交流不多,微信公众平台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一对一的交流,可以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也可以给老师提供一个发挥自己专业水平的平台。

3.4.2 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支持移动学习

微信公众平台是建立在移动网络终端的基础上,因此,学生通过老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的体育理论知识,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学习。学生在不知不觉接受体育理论知识,一连串的碎片体育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目标。

3.4.3 传递学校体育资讯,增加信息的公开度

在学校运动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生组织的体育活动期间,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传递学校体育资讯,让每个在校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知晓学校的体育活动的发生,在这种氛围中,学生通过知识的获取,自然的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从而达到全校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氛围。

4 教师和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1 面临的机遇

在信息迅速传播的网络时代,学生获取体育资讯的速度不亚于老师。因此,对于一些体育热点信息,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挖掘整理,面向全校师生推送。比如,2014年的世界杯赛事,NBA实况赛事,恒大足球的资讯等等,资讯的及时推送,可以在校园体育文化多样化,也可以带动项目的多样化,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关注。

4.2 面临的挑战

教师面临的挑战就是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库,逼迫教师不断学习,才能在公众平台面对学生的疑问,给出学生满意的答案。而学生需要做的是对推送的资讯需要有针对性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资讯,并利用资讯为自己的体质健康作出恰当的评估,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进行有效锻炼。

微信公众平台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一条新的内容推送渠道,更是一次发掘学生学习的欲望价值,将传统体育理论课教学优势向新媒体领域延伸拓展的难得机遇。

5 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虽受公司的条件使用限制,学生顾虑流量少,但是作为体育理论课的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可以拓展体育理论教学的空间。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一些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流于形式的状况下,是一个很好的补救举措。

摘要:高校公共体育理论知识是公共体育教学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体育认知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特性以及高校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现状,针对高校体育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特性,探讨了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对以后进一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促进教学提出期望。

篇4:对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的探析

[关键词]公定力;程序性公定力;公定力理论基础

一、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溯源及其理论基础

(一)理论溯源

行政行为公定力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形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日本。德国行政法的开山鼻祖奥托·梅耶在其巨著《德国行政法》中,将行政处分提到与司法判决等量齐观的高度,认为二者均属于国家权威的宣示。日本学者美浓部达吉在翻译前者巨著中也萌生了“公定力”概念这一设想,并于其所著《日本行政法》中首次提出了“公定力”这一行政法理论上的重要概念。此后,另外一位日本学者田中二郎又对其作了发挥,指出:“行政行为最重要的特色在于,尽管是有瑕疵的行为,但这种行为也具有公定力,对方仍有服从的义务。”这一基本观念同时为我国学界所接受,并成为传统行政法学的经典课题之一。即便在英美国家,出于利益权衡的考虑,事实上也普遍接受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

(二)行政行为公定力之理论基础

目前,学界对“行政行为获得公定力的根据或者说行政行为公定力的理论基础”有不同的学说,笔者在下文对此作一概述。

1.自我确信说

这是德国行政法巨匠奥托·梅耶首先提出的,其后广泛为日本及我国部分学者所接受。该说认为,有争议的行政行为之所以具有法律效力,是因为做出该行为的行政主体在做出时自己是确信该行为符合法律的,行政主体享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确信自己的意思表示为合法的权力。

2.社会信任说

此说为我国学者叶必丰教授所持,他认为,行政行为是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适用的一种权威性宣告,每一个人都必须承认这种宣告的可靠性,以维护法律的确定性。但该说在对社会和行政主体关系的认识上却有所偏颇。

3.国家权威说

该说认为,行政处分不论是适法或有瑕疵,在任何场合均系表明国家之权威,并要求此一国家权威应受尊重,法律应保护信赖行政处分之有效性者。持此说的学者有德国学者福斯特霍夫以及日本学者美浓部达吉、田中二郎、田上穰治等。

4.实体法承认说

我国部分学者持此说,如陈秀美即认为,行政处分之公定力存在与否,应视实体法是否承认行政权赋予人民以义务,同时为确保该义务内容之履行而赋予自力强制执行之力而定。

二、回应学界对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的质疑

(一) 程序性公定力概念

我国对公定力的通说性理解并不是唯一的公定力理论。我们可以把通说性理解归结为实体性公定力概念,而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程序性公定力概念。日本今村成和认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使行政行为作为有效的行为得到通用,但并不使其作为合法的行为得到通用。今村成和认为,如果行政行为只要存在违法,不论其程度如何,相对人都可以拒绝该行政行为的拘束,那么“行政可能完全陷于停滞,所以行政行为要有公定力。由于这种基于撤销程序排他性的公定力只具有程序法上的意义,不涉及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评价,所以,可以称之为“程序性公定力概念”。

(二)学界对公定力理论的质疑——公定力与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关系究竟如何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日本的战前的《行政执行法》在战后被《行政代执行法》所取代来说明。明治宪法下的《行政执行法》第5条第1款和第3款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法令或者行政处分对行政相对人所课予的所有义务,都可以通过行政强制执行来实现。这种强制执行制度是对普鲁士法制和法律思想进行继承所形成的。而在现行日本宪法下,《行政代执行法》将行政强制执行规定为法律事项(第1条),认定强制执行权并非行政命令权的当然属性,它是实定法规所赋予的权限,所以,强制执行乃至行政行为的执行力仅仅存在于实定法所认可的情形和限度。要言之,《行政代执行法》取代《行政执行法》,意味着日本法在行政行为执行力问题上彻底告别了普鲁士法制思想。在现行日本宪法下,并非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有执行力。由此,《行政代执行法》取代《行政执行法》这一制度变迁要求在理论上将公定力概念和执行力剥离开来。所以说公定力与行政行为的执行力无关。

三、结语

把公定力理解为程序法意义上的概念来取代传统行政法学对公定力的实体性的认识,基本上就是一个公权力的优越性因素被逐步剔除的过程。撤销程序的排他性是程序性公定力概念的实定法基础,又是它的内核,二者互为表里。这种理论变革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以保证行政行为理论的自洽性及其与我国实定法乃至实质法治主义之间的整合性,还可以提高公定力概念对相关制度或者規则的说明力,甚至还可能对相关制度或者规则(特别是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衔接)的形成发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法律出版社,2003.

[2]陈秀美.行政诉讼上有关行政处分之研究[M].司法周刊社,1994.

[3]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叶必丰.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J].法学研究,1997,(5).

[6]胡建淼.行政违法问题探究[M].法律出版社,2001.

[7]刘莘.具体行政行为效力初探[M].中国法学,1998,(5).

[8]王天华.行政行为公定力概念的源流——兼议我国公定力理论的发展进路[J].当代法学,2010,(3).

[9]沈岿.行政行为公定力与妨害公务——兼论公定力理论研究之发展进路[J].中国法学,2005,(5).

[作者简介]张晔(1988—),女,山东郓城人,内蒙古大学2009级研究生,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

篇5: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公需考试

第一讲 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第二讲 创新型企业 第三讲 创新的内涵 第四讲 创新的类型 第五讲 创新的过程

第六讲 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第七讲 创新管理的框架

第八讲 创意产生阶段的创新过程管理 第九讲 新产品开发阶段的创新过程管理 第十讲 研究与开发的创新过程管理 第十一讲 创新的界面管理 第十二讲 创新型组织

第十三讲 创新的资金管理

第十四讲 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五讲 创新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第十六讲 创新的社会资源管理 第十七讲 创新战略概述 第十八讲 提高创新能力 第十九讲 开放式创新 第二十讲 创新绩效评价

第二十一讲 典型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

第一讲 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一、创新能力与国家、区域竞争力 

(一)创新能力与国家竞争力

创新即原始性的科学发现和原始性的技术发明,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前人所没有的发现或发明。创新是国际竞争力的源头。

1、国家竞争力的内涵

国家竞争力是指国家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国家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

2、综合国力与国家竞争力 (1)综合国力的定义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综合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资源、民族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2)综合国力的分类

综合国力有潜在综合国力与现实综合国力之分。现实综合国力是指构成综合国力各要素已经具备的实力和各要素之间有机组合所显示出的整体实力。

潜在综合国力是指随着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由于某些要素实力增长,非物质要素水平与状况改善以及系统结构的变化致使整个要素系统组合功能增强的潜在能力。

(3)综合国力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

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条件往往突出地表现在国家竞争力上。

国家竞争力不仅包括综合实力,还包括实现综合实力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和运行整体的竞争力,以及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的成长能力。

从根本上说,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区别在于,经济价值究竟发生在社会的哪个地方。

3、技术创新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 (1)技术创新提高国家竞争力

(2)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技术创新

(二)创新能力与区域竞争力 

1、什么是区域竞争力

区域竞争力就是能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即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为其自身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设施、科技等基础性要素产生的竞争力。

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亦即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的产业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强弱的程度。区域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辐射与聚集能力的大小。

2、如何理解区域竞争力

区域竞争力内涵应注意突出以下要点:

①竞争主体是具有相对独立发展能力的一国内的经济区域;

②区域竞争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式、国际化竞争,特定区域的竞争对手并不限于国内,还包括所有基于特定资源、要素或有利条件形成竞争关系的国外区域。

③区域竞争力的强弱直接表现为区域内产业(或企业)相对于其他区域内产业(或企业)创造财富、争夺国内外市场能力的强弱,其根本目标在于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与强化则主要得益于该区域对全球资源的吸引、整合和有效配置。

3、创新能力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

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

区域创新能力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力 

(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技术创新能力拥有以下几个特征,使得它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1、价值创造性 

2、可扩展性 

3、难以模仿性

(二)企业获得创新优势的可能途径 

1、新产品或新服务

2、新工艺

3、复杂型创新

4、对知识产权进行法律保护

5、增加开拓竞争性因素

6、时限因素

7、稳健的设计

8、规则重塑

9、将各个部分重新组合

10、其他

(三)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每一项技术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具体可分为:①科研、②试验、③推广、④普及应用、⑤老化,这五个阶段。

原有的技术和产品由于下述原因而被逐渐淘汰:①使用新技术可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②出现了效率更高、经济效果更好的替代技术;③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原有产品的设计、结构、功能等,已不能适应生产、生活的要求。

第二讲 创新型企业

创新型企业是伴随着西方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和全球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而出现的新的企业形态。

高效、高质量、高度灵活是创新型企业的基础。

(一)什么是创新型企业

创新型企业是一种创新型组织。指在制度、管理、知识、技术、文化等方面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具有本行业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优势、能够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灵敏反应的企业。

(二)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特征

创新型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关注的焦点,企业通过整合包括全体员工在内的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全时空范围内实现技术及战略、文化、制度、市场、组织与流程等方面的协同创新,产生创新效益,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二)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有: 

企业内部实现研究与开发的制度化;

 研究与开发成为企业的核心职能之一;

 集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

 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三者互动的健全机制;

 能通过不断的持续的创新,获得持续性的收益。持续创新是其本质特征。

(三)创新型企业的信念

创新型企业的共同信念:企业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创新组织同时也是学习型组织。

(四)构建创新型企业的有效途径 

1、创新要在管理上注重细节

2、创新要在技术上突破重点 

3、创新要在营销上快速响应 

4、创新要在机制上建立保障

第三讲 创新的内涵

一、创新的基本概念与本质 

(一)什么是创新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一、创新的基本概念与本质

定义中提到的新组合包含以下内容:

1、引入新产品,既刚生产上市为消费者不熟悉的产品; 

2、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新市场,使产品进入不曾进入的市场; 

4、获得一种原料的新的供给来源; 

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形式;

一、创新的基本概念与本质

创新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

狭义的创新概念: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可见狭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

广义的创新的概念: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等)的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结点都有可能成为创新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的行为因而可以表现在技术、制度或管理等不同的侧面。

(二)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

1、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

创新的本质是不做复制者

创新的本质就是“有无相生”。

2、技术创新概念的本质

(1)技术创新强调的是要素组合的市场化行为。(2)技术创新强调技术与市场的整合。

(3)技术创新强调研发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的有效整合。

二、技术的价值多维性 

(一)技术的性质

技术在本质上反映了人对自然和人对社会的能动关系,技术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媒介”,是自然的人工化,也是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

技术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特性。

(二)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技术与经济、技术与社会构成互动关系。

技术是决定经济活动的主导因素,是促进经济基础变化的动力; 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的变革,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经济活动是技术发展的动力,经济实力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关系制约着技术的发展。

(二)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技术推动了社会文明与进步;

技术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技术提供了管理社会的手段,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上层建筑对技术发展起干预和控制作用 政策、法律制约和影响技术的发展 军事战争对技术起刺激和破坏作用 教育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三)技术评价的内容

从企业角度评价技术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

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

2、经济效果,包括近期效果和长远效果;

3、社会效果,包括就业、环境、资源利用,技术扩散等; 

4、风险性及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第四讲 创新的类型

(一)创新的基本类型 

1、产品创新

它是指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商品化。按照技术变化量的大小,产品创新可以分成重大产品创新和渐进的产品创新。

产品用途及其技术原理有显著变化者可以称为重大产品创新。

渐进的产品创新是产品的技术原理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只是由于市场的需要,要求对现有的产品在功能上做扩展和在技术上做改进。

2、过程创新 过程创新也称工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流程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新工艺的应用,新装备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流程的应用。按照其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重大的过程创新和渐进性的过程创新。

3、商业模式创新

所谓商业模式创新,是指对目前行业内通用的顾客创造价值的方式提出挑战,力求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要求,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吸引新的客户群。

3、商业模式创新

(1)商业模式的起源 (2)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3)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

第一,商业模式创新更注重从客户的角度,从根本上思考设计企业的行为,视角更为外向和开放,更多注重和涉及企业经济方面的因素。

第二,商业模式创新表现的更为系统和根本,它不是单一因素的变化。

第三,从绩效表现看,商业模式创新如果提供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二)创新的层次类型

1、根据创新的影响程度划分 (1)渐进性创新 (2)根本性创新 (3)技术系统的变革

(4)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

2、按照创新过程的开放程度划分 (1)开放式创新

(2)封闭式创新

3、按技术创新的来源划分 (1)自主型技术创新 (2)模仿型技术创新 (3)引进型技术创新

4、按照创新的连续性和面向市场划分 (1)维持性创新 (2)间断性创新

(三)创新的模式 

(一)自主创新模式 

(二)模仿创新模式 

(三)合作创新模式

(四)集成创新

1、集成创新的发展历程 

2、集成创新的特点 用户至上的思想 创新内容的多元化

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及其能动性 创新过程与组织的网络化

(三)集成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五)破坏性创新

1、什么是破坏性创新

2、破坏创新的实现条件

 是否由于新技术发展,使得应用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变得更加简便?

 是否存在一些人愿意以较低价格获得质量较差但尚能接受的产品和服务?

 该项创新是否对市场现存者都有破坏性

(五)破坏性创新 破坏性创新的特征

 非竞争性

 低端性和简便性

 顾客价值导向性

 产业竞争规则的颠覆性

(六)其他类型的创新

资本节约型创新和劳动节约型创新

首次创新和再次创新

企业层次创新和产业层次创新

结构创新和成分创新 无形创新

第五讲 创新的过程

一、技术创新的基本过程 

(一)线性模型 

1、技术推动模型

2、市场需求拉引模型

3、技术引进型模型

技术引进型模型(二次创新模型)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实现本国或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引进型模型(二次创新模型)具有如下优点:

(1)可以节省技术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时间和费用; (2)可以实现跳跃式技术进步,技术升级快;

(3)可增强本国技术体系与国外技术体系之间的联系.使本国产品国际标准化,有利于参与国际贸易竞争。

4、技术拉动-市场拉引综合作用模型 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引都无法单方面的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提出完整的解释,技术和需求常常表现为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而存在,往往是在技术的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引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技术创新,因此,形成了技术推动-市场拉引综合作用模型。

(二)交互作用模型

该模型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和市场共同作用引发的,强调了创新技术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同时,创新过程中各环节之间及创新与市场需求和技术进展之间还存在交互作用的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交互作用模型是技术推动-市场拉引综合作用模型的深化,而单一的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引模型是交互作用模型的特殊情况。

(三)链环-回路模型

克莱因和罗森伯格于1986年提出链环—回路(简称链环)模型,这一模型是分析技术创新过程的较为全面、富有启发性的模型,这一模型侧重于创新过程的描述。它将技术创新活动与现有知识存量和基础性研究联系起来,同时又将创新各环节之间的多重反馈关系表达出来,是对创新过程较为合理、较为详尽的解释。该模型由潜在市场、发明或设计、详细设计和试验、再设计和生产、市场营销等5个环节构成链环回路,研究和知识是各环节都需要的东西。

(四)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

这种模型也叫并行模型,它不是把技术创新过程看做是从前一个环节到后一个环节的序列推进过程,而是将创新过程看做是从一个同时涉及创新构思的产生、R&D、设计制造和市场营销的并行过程,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强调技术创新相关职能部门与供应商、用户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二、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

根本性创新后渐进性创新的分布,是技术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根本性的产品或工艺创新出现之后,还会有后继的渐进性创新并形成创业群,从而引起新产业的成长和老产业的再生或衰亡,这一过程称为持续创新过程。

事件证明,根本性创新固然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但是随后的持续创新往往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

(一)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模型

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是相互关联的,在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对两者的则重有所不同,企业的创新频率和创新类型取决于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并把产业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不稳定阶段、过渡阶段、特定阶段。

1、不稳定阶段

在这个阶段,技术与产品的变化非常快,产品创新同时面临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2、过渡阶段

消费者对创新的产品已有清晰地理解,市场接受创新产品,市场的需求稳定,大规模生产使得制造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由此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大量生产创新产品,管理和控制显得更为重要,竞争的焦点是产品是产品的质量与价格。

3、稳定阶段 产品和工艺技术都已成熟,市场需求稳定,生产过程和企业组织日趋专业化,组织控制强调目标、结构和规章制度,操作是程序化的,组织有机械化的特点。

这种在稳定阶段下为了提高效率而采取的刚性高自动化设备,同技术创新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二次创新的动态过程模型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整个创新过程中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先后关系与A-U模型恰恰相反,发展中国家的做法一般是先集中于工艺创新,后集中于产品创新。

三、产品、技术生命周期 

(一)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1、第一阶段:介绍(引入)期

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

2、第二阶段:成长期

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

3、第三阶段:成熟期

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

4、第四阶段:衰退期

是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生命周期曲线的特点:在产品开发期间该产品销售额为零,公司投资不断增加;在引进期,销售缓慢,初期通常利润偏低或为负数;在成长期销售快速增长,利润也显著增加;在成熟期利润在达到顶点后逐渐走下坡路;在衰退期间产品销售量显著衰退,利润也大幅度滑落。

(三)特殊的产品生命周期

风格(style):是一种在人类生活基本但特点突出的表现方式。风格一旦产生,可能会延续数代,根据人们对它的兴趣而呈现出一种循环再循环的模式,时而流行,时而又可能并不流行。

时尚(fashion):是指在某一领域里,目前为大家所接受且欢迎的风格。

热潮(fad):是一种来势汹汹且很快就吸引大众注意的时尚,俗称时髦。

扇贝型产品生命周期主要指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地延伸再延伸,这往往是因为产品创新或不时发现新的用途。

第六讲 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现代经济增长也就不可能真正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但是,技术创新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与风险,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一)技术创新的两个不确定性

任何新技术在其诞生之初都面临着两个不确定性,即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这是由新技术产业化这一行为的固有特性决定的。

这两种不确定性事实上是任何新技术的固有特性。能否尽快克服这两种不确定性就成为决定发明—创新时滞长短的关键因素。

(二)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各国政府,尤其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本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采取措施加快本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以抢占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制高点。

中国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尚不理想,许多技术市场出现买卖两难的局面。这种情况显然将对技术创新时滞产生巨大影响。

(三)创新风险的基本特征

1、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的投机风险

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如火灾、地震等。其后果只有两种可能,即有损失或无损失。

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其后果有三种可能:盈利、损失、不盈不亏。

(1)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

创新主体希望通过成功的技术创新获取期望的利益。但是技术创新系统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创新活动最终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一是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二是技术创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仅使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风险类型上,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

三是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回收前期投入的资金。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有其复杂性

即由技术创新系统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变动,如经济、社会、技术、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变动,研究开发、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均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

(3)创新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

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管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使受控的技术创新活动向预期目标发展。

(4)技术创新风险导致的失败结果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 (5)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风险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个理性过程中的风险 3、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步递减

(四)创新风险的种类

从创新主体企业的角度看,技术创新风险至少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政策风险、生产风险和管理风险。

第七讲 创新管理的框架

(一)技术创新管理整合框架

为了完成从创意到市场价值的转化,创新管理需要从战略、组织、资源、制度(文化)四个方面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得以解构为主的“创造性破坏”和以建构为主的“组织重建、规程复构”管理活动合理地互动,持续地推动企业的进化。

1、创新战略

创新需要企业的战略领导。从学科的逻辑结构与思想方式看,创新与战略几乎相同。

企业自主创新,首先要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从基于引进与简单制造的经营模式,到整合国外新兴、突破性科学技术和商业资源,创造更高附加值、更环保的产品或服务的经营模式的转变。

增强战略管理能力和战略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战略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是实施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

2、创新组织

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要重视创新组织结构的优化。

现代创新型企业必须彻底改变组织结构,使之成为面向顾客的流程化组织,以便更快、更有效地将创意孵化成可制造、有商业价值的产品。

企业应该不断加强组织变革与创新,为新思想变成新价值搭建卓越的流程平台,减少官僚控制,增强组织的服务功能。

3、创新资源

就是创造性地实现资源的重新组合,这些资源包括信息、资金、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有形与无形的资源。

在开放式创新体系下,企业不能仅仅依靠内部有限的资源实现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创新资源多元化整合的过程,也是企业创新网络建立的过程,创新资源和创新网络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企业创新。

4、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的有效展开具有重要作用,与信息、资金和组织结构相比,创新文化被称为“技术创新硬币的另一面”。

价值观、制度体系、行为规范、实物载体是创新文化的四个维度,我国企业推动创新必须高度重视这四个方面。

创新文化应该是一种独特的二元文化,在保持统一性、协调性的基础上,略微增加个性化、容忍失败的内涵。

(二)技术创新管理的影响因素

1、技术创新管理的复杂性来源于技术创新种类的复杂性

2、技术创新管理的复杂性来源于技术发展的难以预测性 

3、市场环境的高度变动性

4、以政策法规、社会文化、政治力量等为代表的宏观环境对技术创新管理产生影响

5、以供应商、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商、分销商、潜在进入者为主题的竞争环境会对技术创新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

6、由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薪酬与激励形式、信息技术基础结构等构成的组织内部环境是技术创新管理重要影响因素

(三)技术创新过程

1、审视和调查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找到潜在的创新信息。

2、对潜在的创新刺激进行战略选择,并将企业的资源投入到有战略意义的创新项目中。

3、提供企业战略选择所需的资源,也就是为企业的创新提供知识资源。

4、实施创新活动

5、第五阶段为任选阶段。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前几个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反思。该阶段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改进创新管理的方式,并获取相关知识。

(四)全面创新管理

1、全面创新管理的内涵

全面创新管理是以培训核心能力、提高持续竞争力为导向,以创造价值或增加价值为最终目标,以各种创新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战略、管理、文化、制度等)的有机组合与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图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

全面创新管理的内涵是“三全一协同”,即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全员创新和全面协同。全要素创新 全员创新 全时空创新 即兴创新 即时创新 持续创新

全面协同

2、全面创新管理的特征

战略性 整体性

广泛性

主导性

3、全面创新的维度

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

要素维度

类型维度 程度维度

方式维度

主题维度

上述创新要素的有机全面协同

4、全面创新管理与传统创新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第八讲 创意产生阶段的创新过程管理

创新可以帮助企业长久发展,而创意是企业创新的养料。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应该考虑如何促进创意的产生,同时通过各种努力来推动创新过程。

(一)模糊前端的界定和特征

产品创新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模糊前端阶段、新产品开发阶段和商业化阶段 定义:产品创新过程中,在正式的和结构化的新产品开发过程之前的活动。

在模糊前端阶段,组织形成产品概念并决定是否投入资源来开发它。产品战略开始形成并在业务单元内展开交流,机会得以识别和评估,并进行概念生成、产品定义、项目计划和最初的执行研究。

模糊前端阶段的特征

1、具有高获利性的构想来源并不明确。有事实基础的个案研究较少,构想形成的环境不能确定。

2、缺乏获利性的构想。不凡的构想才能填补营收差距,更有效的阶段分界可以增加产能。

3、前置作业的难解谜团。责任归属于职权界定不清晰,阶段分界的流程导向不清楚。

4、成功率低。许多好机会被扼杀,有害无益的机会却保留。

(二)管理模糊前端的目的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创意的产生是新产品开发的最初动力,而模糊前端以创意产生为标志。

模糊前端的执行效果成为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分水岭。它的有效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新产品开发的绩效,而且能够节省30%的新产品开发时间。

模糊前端是可以带来时间节约的一种未被使用的资源。

(1)压缩模糊前端的时间可以赢得速度

(2)压缩模糊前端的时间,可以加快新产品开发的速度。

(三)模糊前端的基本要素 模糊前端包括:  机会识别

 机会分析

 创意的产生和丰富

 创意的选择

 概念和技术发展

第九讲 新产品开发阶段的创新过程管理

(一)阶段门方法简介

阶段门流程由Robert G.Cooper提出,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新产品开发工具之一。

阶段门方法是一张新产品开发的路线图,指导一个新产品项目从创意的产生到产品上市的全过程,它是一张管理新产品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与效力的蓝图。它将创新过程划分为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一系列预先设定的、并行的跨部门活动。在获得批准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前,负责该阶段的团队必须成功地完成该阶段内预定的所有相关活动。

阶段门方法主要有以下特征:

1、方法的跨部门性

2、市场营销和制造是产品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3、决策或门的跨部门性

4、阶段门方法具有全面性,且其产出是市场导向的(二)阶段门方法的基本要素

阶段与门是阶段门方法的基本构成要素。

1、阶段

阶段是各项活动发生的地方。

在每个阶段,项目团队通过完成关键任务搜集必要的信息,推动项目进入下一决策点(门),每一个阶段都是跨职能部门的,没有纯粹的研发阶段或市场营销阶段,每一阶段的一系列活动均在项目领导者的带领下由各部门员工一起共同完成。

(1)范围界定。快速调研与项目概述。

(2)构建业务项目。通过预先调查,构建业务项目,包括一个定义好的产品、一份业务的合理性证明以及下一阶段工作的详细计划。

(3)开发。开发是指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还包括制造(或实施)过程的确定,以及市场投放及运作计划、下一阶段测试计划的制定。

(4)测试与验证。新产品的检验,包括新产品的市场情况与生产情况。(5)投产。产品的完全商业化——开始全面生产、商业化投放及销售。

2、门

在每个阶段之前关于项目继续/终止的决策点就是门。有效的决策点是新产品流程成功的关键。

(1)门是一个质量控制点:项目是否按质实施? (2)门还是一个继续/终止以及优先次序的决策点。

(3)门是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必经之路,是自愿分配的地方。来自不同部门的高层领导举行门会议决定项目团队必须的资源如何分配,他们被称为“守门员”。每一道门都有通用的形式

(1)应交付成果。这是门评审过程的输入——是项目领导和团队交付给评审会议的东西。它们是前一阶段活动的成果,按照每一个阶段应交付成果的标准列表准备。(2)标准。为做出继续或终止决策和优先次序决策,在进行项目评审时所问的问题和衡量标准。(3)输出。门评审的结果——一个决策(继续/终止/重新开始)。

第十讲 研究与开发的创新过程管理

研究与开发的演进代表着技术创新对企业经营所起的重大作用。研发管理的目的是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并实现研发的经济效益,它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第一代研发(直觉型)

第一代研发管理没有明显的战略目的,研发与当前业务没有直接的关系,研发活动主要由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主导,企业高层不参与研发的相关决策。

此阶段的研发对于企业无关紧要,企业对研发支出采取成本控制方式,因此研发部门必须每年主动向企业争取部门预算。

第一代研发管理是一种初级的管理活动,还属于组织内的特殊活动,是一种额外性的尝试行为,但是有时这种不受体制内限制的研发活动也能产生惊人的成果。

(二)第二代研发(系统型)

这一阶段中,研发与业务逐渐联结起来,但研发部门只是被动地配合业务部门的需求。组织分工仍为职能性的,但是与业务目标相关的研发项目开始采用矩阵式管理方式。

企业已经将研发纳入营运活动,但是研发活动仍以配合公司经营方针为主,研发成果也没有成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因而研发部门仍是组织内的职能部门。

(三)第三代研发(战略与目标型)

研发活动被纳入组织的整体战略架构中,因此,研发活动有比较明确的战略目的,研发与企业发展开始密切相关。技术创新成为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采取跨部门的矩阵式组织来从事创新活动。

研发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关系密切,技术创新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研发部门地位与日俱增,对研发的投入加大,研发成果的绩效评估也更加重视。

企业的营运仍然是市场导向和竞争导向,研发投入需要根据项目的经济效益、潜在风险等因素决定。在这一阶段,研发、生产、营销等部门地位平等,根据它们各自对组织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来实现企业内有限资源的配置。

(四)第四代研发(创新型)

将技术创新视为创造战略性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并将研发管理提升到经营战略的核心层次是第四代研发管理的基本精神。

在管理方面,它仍大部分沿袭第三代研发管理的做法,但是它们在对待技术创新战略的态度上有明显差别。

第四代研发管理更加关注未来市场发展所需的技术,而且具有不连续创新的性质。提升未来市场与未来技术的清晰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战略,建构创新导向的组织制度,以降低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是第四代研发管理的重要目标。

第四代研发管理的特色可以归纳如下: 

1、创新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议题。

2、技术创新主导企业的经营战略方向。

3、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投资被视为战略性的知识资产。

4、以破坏性创新改变竞争方式与经营模式。

5、以战略联盟来推动技术创新。

6、建构全球研发网络。

第十一讲 创新的界面管理

关于创新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问题(即界面管理问题)逐渐成为近年来创新管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一)创新过程中各部门的互动和协同

如果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只重视互动(如各种会议、文档化的信息交流、相互抄送报表等),而不重视相互间的合作关系,往往无法获得较好的创新绩效。

创新过程中各部门互动与合作的异同

互动

合作 

关系

交易

持续性的

结构

正式的 非正式的 

部门

独立的 相互依赖的

环境

竞争性的 合作性的 

机制

沟通

共享愿景

衡量尺度

单位交易成本

机会获取 跨职能协同的三种类型 

互动

合作

跨职能协调 

正式会议

共同的目标

跨职能团队响应顾客需求 备忘录

协同工作

实现跨职能整合 交流报告

相同的愿景

所有职能都为了实现顾客价值 抄送报表

相互的理解

所有职能部门共享资源 

共享信息

公司信息在各职能部门间共享 

共享资源

(二)技术创新的界面管理

近年来,我国大量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商业化周期过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科研与生产、技术开发与市场化之间严重脱节。而这种脱节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企业在研发、市场营销、生产制造、工艺设计等环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界面障碍,不同职能部门间缺乏交流沟通,进而产生冲突,导致新产品开发活动、产品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信息流通不畅。

当研发/市场营销界面上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时,68%的研发项目在商业上完全失败,21%部分失败。

(1)企业间的界面管理问题。

它主要讨论集团公司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宏观层次上的界面管理问题,研究如何有效地联系组织结构以便取得更好的合作效果,一般不涉及界面双方的行为特性与感觉信息。

(2)项目间的界面管理问题。

它属于微观层次,主要讨论界面双方在项目等级上的界面问题,研究界面双方对彼此项目的行为感觉、激励方式、动机和意图等,以便找到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3)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界面管理问题。

它并不关心项目本身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而是关心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和联系方式。

由于研发管理在科研成果的转化上起到了关键作用,着重探讨研发/市场营销及研发/生产界面的管理问题。

1、研发/生产界面管理

在研发/生产部门之间存在界面问题的原因如下:

(1)部门经理部了解研发部门的目标或对其缺乏足够的信任;

(2)新工艺和新产品试验会影响生产部门的正常生产,从而导致生产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抵触情绪;

(3)研发部门对生产部门的需要和能力缺乏足够的了解; (4)研发目标脱离现实,过于追求“高”、“新”;

(5)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系统;

(6)两部门中存在不同等级的专家,低等级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往往被高等级的权威专家忽视。

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系统是最主要的原因。此外,部门间的界面因素也受到企业技术等级的影响。

处理研发/生产部门之间存在界面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生产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参与研发计划的制定; (2)生产部门组队参与完成项目目标; (3)建立综合委员会来协调两部门的工作; (4)选择具有生产经验的人员参与研发活动; (5)选择具有研发经验的人员参与生产活动;

(6)帮助生产部门了解研发部门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研发/市场营销界面管理

这一界面中两部门的相关问题如下: (1)缺乏交互作用。两部门间几乎没有正式或不正式的新产品开发的决策会议,没有参加对方工作例会,工作文件也很少交换。双方都只关注自己的专长,很少相互学习。

(2)缺乏实质沟通。有意保持距离,不愿进行对话,沟通深度不够。(3)过于友好。为了避免冲突,双方都不原意对对方的观点提出质疑。(4)缺乏对对方积极的评价。(5)彼此缺乏信任。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4种:

双方关键人员共同参与新产品开发计划的制定,共同介入项目的早期开发工作。建立新产品开发委员会。

对两部门人员采取工作轮换制度,来促进部门间的沟通合作。明确权责和决策权限,避免过于友好以及推卸责任等行为的出现。

3、研发/发展界面管理

研发/发展部门的界面有以下3个职能: (1)确保提出正确的问题(项目创造)。(2)确保筛选正确的方法(过滤机制)。(3)确保正确执行想法(转换)。管理研究/发展界面的方法主要有3种:

(1)转移直接参与的人是转移知识的最好方法; (2)项目各阶段间的联系可以保证稳定的技术转移;

(3)研究位置与发展位置明确分开,伴有加以管理的面对面接触,这样可以大大改进技术转移,并保持研究和发展所需的距离。

第十二讲 创新型组织

一、创新组织概述

(一)创新型组织的内涵

创新型组织是相对于以前的效率型组织、质量型组织、灵活型组织等而言的一种新型组织,它具有3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创新成为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关注的重点,二是组织通过整合包括员工在内的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全时空范围内实现技术及战略、文化、制度、市场、组织与流程等方面的全方位创新。

(二)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组织的特征 

1、边界的逐渐模糊化

2、结构日趋扁平化

3、用户参与度日益增加

4、组织学习成为技术创新组织的关键能力 

5、以知识共享为提高创新绩效的基本途径 

6、结构逐渐社区化

二、创新组织设计 一个组织的结构及其运作程序、控制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创新的可能性、创新项目的有效性以及新产品开发的速度。

(一)创新组织形式选择

1、是否设立专门的创新组织机构

企业为创新任务的实施设立专门组织机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好处:

(1)设立专门创新组织机构,便于明确决策的权限与责任,避免因权责不清而造成的效率损失。

(2)专门的创新组织机构目标和责任明确,会全力推动技术创新,可以加速新技术的市场实现。

(3)专门的创新组织内部有明确的分工,如概念开发、原型研制、样品完善、中试生产、市场分析、财务分析乃至包装运输及法律问题等等都有专人负责,较好地解决了创新过程各个阶段的不确定性问题。

(4)设立各种形式的创新组织机构可以在不同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次上丰富企业的创新实践,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组织学习,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5)创新组织机构的设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组织创新,是技术创新推动组织创新的表现。

2、集权与分权

创新过程中的集权是指在创新过程中把较多的决策权集中到项目高层主管人员手中;分权则是把决策权更多地下放给创新项目的基层工作人员,高层主管人员只保留对少数重要问题的决策权。

集权的优点主要有:保证创新活动的整体协调和统一,使创新活动始终朝着总体目标而不是阶段目标推进;能够有效地避免创新各阶段工作之间的重复,提高创新效率;此外,可保持对创新费用和风险的直接控制,避免产生重大失误和起源浪费。

分权的优点主要有:创新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有利于针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反应,还有助于创新人员间的学习和交流。影响企业选择集权还是分权的因素

(1)技术变化程度。根本性创新中,我们选择更大程度上的集权,主要是由于它所面临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风险大。而渐进性创新则分权的程度更大。(2)创新产品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市场快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选择更大程度上的分权,主要是由于顾客的要求应及时反映到创新决策中,需要灵活处置的决策可以更多的由基层人员去完成。市场环境比较稳定,则集权程度可大一些。

(3)创新人员的素质。创新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则分权程度更大,反之,集权程度更大。(4)创新项目的规模。

3、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些是由正式的创新组织实现的,有些由非正式组织实现。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组织是指创新组织受企业内部的制度及各种行为关系准则制约的程度,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受企业内部的制度及各种行为关系准则制约的程度越小,非正式程度就越高,反之非正式程度就越低。创新组织的非正式程度可以从组织的专业化程度、规范化程度、标准化程度、集中化程度和层次化程度等5个方面加以描述。

(二)创新组织中的关键角色 

1、信息守门人

从事创新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创新组织中需要被称之为“守门人”的角色。这些人往往是科学家、工程师,也可能是具有技术背景,注视相关市场信息并能够有效地与从事技术工作的同伴进行沟通的营销人员。

2、创新倡导者

创新组织中另一种关键角色就是创新倡导者。他通常是一个比较有经验的、较年长的项目领导者或以前的企业家。他具有创新精神,兴趣和活动范围广泛,积极倡导创新,善于将创新构思向他人宣传并使之接受。

3、创新构思生产者

创新构思生产者通常是富于创造性的科学家或工程师。这种人具有创新精神,受过良好的技术教育,喜欢解决前沿问题。他们能够在综合分析有关的市场、技术、生产等方面信息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挑战性技术难题的新方法或新产品构思。

4、技术难题解决者

要使创新工作向前推进,必须解决大量的技术难题。因此,创新组织中离不开技术难题解决者这样一种角色。这种角色不一定是“创新型”的,但必须有较高的专业修养和技术能力。

5、项目管理者

项目管理者的职能是对创新组织内的创新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协调。项目管理者应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对创新项目本身有深刻的了解,能够全面把握创新项目的整体运行状况,随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的新情况,对创新项目的费用和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并有能力在关键技术环节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创新组织规模

要想构建新产品开发团队,企业必须考虑到组成和规模对开发团队技能组合、获取资源的能力以及团队内部沟通和协调有效性的影响。团队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三、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管理 

(一)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管理

要使新产品开发团队有效地运作,它的领导和管理机制必须同团队的结构和需求相一致。为了保证团队成员有清晰的目标并能够积极投入到开发项目中,很多企业要求新事业发展部和技术中心有自己的合同文本和项目宪章。

(二)虚拟团队的管理

近期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虚拟团队。虚拟团队是指所有团队成员都距离很远,但是他们能够通过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紧密的合作,比如电视会议、群件、电子邮件和互联网聊天室等。虚拟团队可以使不在 同一地点的专家为同一个项目共同工作。通过虚拟会议,远距离的队员可以不用出差和打乱原来的生活来进行沟通。

第十三讲 创新的资金管理

(一)创新资金的构成

在企业内部用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投入,除了研发投入外还包括非研发投入,非研发投入具体包括新产品的生产性准备投入、新产品试销费和员工的技术学习费用。

研发投入是指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支出。

外部知识投入是指在企业外部用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投入,具体包括用户参与创新费用、供应商参与费用、种子资金和风险资金发生额、知识产权的支付经费、技术购并经费等。企业内部研发投入、非研发投入和企业外部知识投入构成了企业的全面创新投入。

(二)创新资金的分配

研发资金的分配要服从企业的经营战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1、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比例关系

2、短期、中期、长期项目间的比例关系 

3、公司总部和分公司之间的比例关系 

4、三类研发活动的比例关系 

5、防卫型与进攻型项目间的比例 

6、产品研发与工艺研发的比例

7、不同行业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差异性

第十四讲 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创新所需的人才及其激励

要保证一个创新项目的顺利完成,大概需要以下人才: 

1、创新的领导者 

2、创新的支持者 

3、创新的专业人才

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创造性、自主独立性、追逐前沿知识不断学习与最新知识保持同步、成就意识强、蔑视权威、需求个性化、流动意愿强、有开拓精神、有好奇心能拼搏等特征。

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要综合考虑他们的性格特征和需求,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

1、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

2、安排难度适中的工作。

3、营造一种自由自在、包容性强的文化氛围。

4、构建一个畅通的交流渠道。

5、给予最多的理解和宽容。

6、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打造利益共同体。

(二)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创新的动力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本质上是企业家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追求成功的强烈欲望。

敢于承担风险、开拓创新、诚信、敬业是企业家区别于一般经理人的本质特征。对于创新型企业家的激励主要有报酬激励机制、控制权激励机制、声誉激励机制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四种类型。

第十五讲 创新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一)创新的源泉

需求是保证创新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市场与生产需求的推动力大大超过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推动力。

创新者是否具有较强的洞察力,能否提前掌握市场与用户的潜在需求,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

产品创新始于构思,也就是系统化的搜寻新产品创意。

创新的来源不仅与企业自身相关,还涉及外部环境中教育与培训系统、公共科技设施、研发机构的作用等因素。

(二)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构建新的管理机制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与工具。

知识管理体系总体上分为知识管理理念和知识管理的软硬件两大部分,其中知识管理理念分为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包括确立企业的知识资产和制定员工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共享文化、团队文化和学习文化。

知识管理的硬件对应的是知识管理平台,它是一个支撑企业知识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内部网、外部网和知识门户等技术工具将知识和应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知识管理的软件对应知识管理系统,它是一个建立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实现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和应用的综合系统,通过文件管理系统、群件技术、搜索引擎、专家系统和知识库等技术工具,使企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得到相互转化。

(三)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

技术在产权安排上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公共产权,如公开发表的论文等;二是非公共产权,如专利技术等。

广义的知识产权是指人类对自己通过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 创造性成果权利

 识别性标记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仅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 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制止不正当竞争权。工业产权是指设计人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等依法享有的有关制造、使用、销售和获利等方面的独占权;

版权是指作者对文学、艺术、科学、软件等作品依法享有的署名、出版、转让、获得报酬等方面的专用权。

知识产权是一项资产,是投资回报的一部分,因而,企业应该制定为企业获得并保持市场优势,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和手段——知识产权战略。

第十六讲 创新的社会资源管理

(一)用户、领先用户与创新

用户创新(user innovation)是指用户对其所使用的产品或工艺的创新,包括为自己的使用目的而提出的新创意、新设想和实施创新的设备、工具、材料、工艺等,以及为制造商提供的产品或工艺的改进。

用户创新的经济动因在于供应商、制造商和用户的链条中,创新的目的最终在于满足用户的需求。

领先用户面临市场上即将普及的新产品或服务需求,但比其他用户早几个月或几年意识到这种需求,领先用户通过寻找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方案而受益匪浅。为了能够充分的搜集利用用户和领先用户创新资源,许多公司开始提为用户提供工具,将与需求相关的关键创新任务外包给用户,让他们设计和开发自己所需的产品,为用户提供真正自由的创新空间,允许他们经过反复的试错,开发出自己所需的产品。

用户能够创建一个初步的设计方案,进行计算机模拟和构建产品原型,并在自己的使用环境里评价产品的功能,然后反复改进,直到满意为止。这些界面友好的工具组成一个工具包,我们称之为用户创新工具箱。

用户创新工具箱能够引导用户确保他们所完成的设计不需要改变就可以在指定的生产系统中制造出来。它还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价值创造的新途径,能为制造商创造竞争优势。

(二)全员创新

在全员创新模式下,创新不再是某个部门或员工(如企业领导、技术部门或技术人员)的事,而是公司所有员工(从高层到基层)的事。

全员创新过程中,企业从专家创新向人人创新转变,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从着眼于组织发展的创新向着眼于组织与员工发展相结合的创新转变,从员工分散创新向全员协同创新转变,从局限于职务创新向与跨职务创新相结合转变。

(三)供应商参与创新

供应商参与创新一方面是由于技术变革和国家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制造商力图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综合利用供应商和制造商互补的技术知识和能力以及在开发的早期阶段对多种思想进行评估,能够减少开发时间,缩短产品交付周期。同时,还可以降低新产品开发的后期阶段如试制阶段由于出现失误而需要重新设计的风险,节省开发成本。通过与拥有先进技术诀窍的供应商共享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以降低市场风险。

(四)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它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企业之间的合作通常是技术上的能力互补,通过研发合作获得互补的技术资源,这也是研发合作的最主要动机。

企业间的合作创新重要有合同、技术许可证、联合研究、战略联盟、合资、创新网络等六种形式。它们各有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最佳形式。

(五)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的动机主要来源于企业和大学之间的能力异质性、节省交易成本、独占知识技术三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可以获得研究专家的技术支持,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大学为企业提供了接近共性技术和新兴技术的窗口。企业把公共的科学技术知识作为快速获取新知识、增强工程师对科学发展理解力的一种重要外部资源。大学不是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直接竞争者,企业与大学的合作不存在对新技术产品的利益独占性等问题,所以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获取前沿科技知识的有效途径。

公司规模和研发强度与产学研合作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大公司更有可能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公司内部的研发投入能够显著地促进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主要有合作企业、直接合同、技术许可、制造或市场协议、研究人员交换与转移等形式。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模式有技术转让型、委托研究型、联合开发型和共建实体型四类。

第十七讲 创新战略概述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则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内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在全球化环境中,传统的竞争为科技竞争所取代,幸存者必须依靠它们的创新能力并对创新战略的重要性和优先性给予高度重视。企业如何制定有效的技术战略,也就成为面对动态的外部环境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一、创新的战略的框架 

(一)技术战略的含义

一般认为,技术战略是企业技术选择的表现形式,包括为获取、维持、利用和放弃技术能力而投入的资源,这些技术选择决定了企业基本技术能力的特征和程度,以及可用的产品和过程平台。

企业的技术战略是其获利能力的基础和驱动器。技术战略概念包含四个重要的特点:

1、企业战略性的技术选择是技术战略的重点。

2、技术战略的核心是企业如何构建和提升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

3、企业获取何种竞争优势由技术战略来决定。

4、技术战略的广度和深度。

技术战略的广度是指企业何种姿态进入市场和领域的开拓,是创造全新的业务和竞争领域、改变现有的竞争领域的竞争规则,还是支持现有的业务。技术战略的深度是指企业目前的资源的投入规模和技术存量。

(二)企业技术战略的特征

①全局性 ②长期性 ③风险性

(三)技术战略的主要内容

技术战略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

①企业目前技术资源的状况和技术能力的水平;

②在企业的产品-市场战略中配置技术,在差异化和成本中找准技术的定位,即核心技术的选择;

③研究开发的投入强度以及对各个技术领域的资源投入; ④技术资源的获取模式和技术应用的相关资源;

⑤在企业的价值链包含的各种活动中广泛的运用技术; ⑥何时、以何方式将新技术推向市场;

⑦企业运用组织设计和管理方法来管理技术职能。

(四)技术战略的类别

1、技术领先战略或“领先者”战略 

2、技术跟随战略 

3、模仿创新战略

4、市场隙缝战略或细分市场战略

5、合作创新战略

二、创新战略的层次与演化

(一)技术战略与公司战略的匹配

(二)技术创新战略与公司战略要一致

三、研发战略

(一)进攻型战略

(二)防卫型战略

(三)模仿型战略

(四)争取科技人才的战略 

(五)部分市场策略

四、技术能力与核心能力 

(一)技术能力的含义

弗里曼认为,技术能力包含这几种要素:

1、寻找可靠的可选择技术,并决定最适合的引进技术能力; 

2、对引进技术实现从投入到产出的转换能力; 

3、改进以适应地生产条件的能力; 

4、实现局部的创新的能力;

5、开发适当地R&D设备的能力;

6、制定基础研究计划并进一步提高改进技术的能力。

(二)技术能力的特点

1、技术能力是积累的、渐进的和有差别的 

2、技术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

(三)技术能力的分类 

1、技术监测能力 

2、技术引进能力 

3、技术吸收能力 

4、技术创新能力 

5、技术核心能力

第十八讲 提高创新能力

一、创新能力的形成基础

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创新能力是组织在技术和组织方面的知识和总和,它体现在组织中的技术体统、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组织管理中。技术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

二、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

(一)企业的学习能力

通过学习,企业可以获得以下优势: 

1、强化企业的奋斗目标。

2、有利于打破部门本位主义,加强整个公司的沟通。

3、有利于员工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加快企业知识更新的速度,进而提升组织的能力。

(二)企业学习对企业创新竞争优势的影响

经营者个人综合学习能力和组织综合学习能力对企业综合创新成效、综合竞争优势、财务、运作、客户和员工方面的竞争优势都有显著和正面的影响。

企业要重视学习,要在提升企业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尤其要提升企业整体的组织学习能力,企业经营者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将个人学习能力转化为组织的学习能力,促进企业经营者和企业的共同成长。

三、技术能力的积累途径

企业的技术积累有内生型技术积累和引进型技术积累两种模式。

(一)内生型技术积累 内生型积累是指企业在生产技术活动实践中,通过独立的探索,特别是通过自主创新过程中发现、掌握或创造新的技术知识,提高自身技术能力的一种自我积累模式。

内生型积累也叫内部研发,其特点在于独特性、探索性和超前性。它对企业具有以下作用:

1、重大的创新或者是渐进性的创新可以不断完善现有的技术体系,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

2、如果产生重大的创新,可以是企业成为新的技术体系的开创者。

3、在创新过程中,可能会使企业进入另外一个新的领域,为企业开拓市场。

4、对引进技术进行模仿或改进性的研究开发,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内生型积累也有以下缺陷:

1、成本通常很高。

2、受到外部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这两种因素可能会限制企业的投资路径。

3、受到商业组织内部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可能会制约企业在某些领域中发展其技术能力。

4、内部研发是可能出现全新的能力,从而分散企业现存能力的投资。

(二)引进型技术积累

引进型技术积累是指在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后进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先进企业的经验,引进、消化、吸收先进企业的开放的技术,实现技术积累的一种模式。

这种技术积累模式比较适合于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第十九讲 开放式创新

一、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与其特点 

(一)开放式创新的概念

开放式创新是各种创新要素互动、整合、协同的动态过程,这要求企业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以实现创新要素在不同企业、个体之间的共享,构建创新要素整合、共享和创新的网络体系。

该模式认为企业的边界是可以渗透的,改变了“非此地发明”的思维,企业能够而且应该利用内部和外部的创新思想、内部和外部的市场途径。

(二)开放式创新的特点

与封闭式创新相比,Chesbrough 教授描述了开放式创新的具有以下特点: 

1、通过合作,让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的聪明人都为我们工作; 

2、外部研发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我们应当分享; 

3、我们并非仅仅依靠自己的研究,才能获利;

4、建立一种能利用一切研究成果的模式比仅仅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更重要; 

5、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所有好的创意,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二、开放式创新与其他各种创新模式的比较 

(一)封闭式创新

封闭式创新是指,在与外界没有合作的基础上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资源进行创新。

该观念指出,成功的创新需要企业强有力的控制,企业必须自己研发技术并生产、销售产品,企业还必须提供售后服务、财务支持。

(二)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新兴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常常采用合作创新的模式

(三)元器件创新与构架创新

元器件创新是指如果创新导致一个或多个元器件发生变化,但是并不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结构。

构架创新是指创新导致整个系统结构或者组件之间作用方式的变化。大部分的构架创新不只是改变了组件的互联方式,还改变了组件本身,从整体设计上改变了系统。构架创新常常对产业内竞争者和技术用户产生深远和复杂的影响。

第二十讲 创新绩效评价

一、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施的结果通过技术创新绩效来衡量。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能够充分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且互为补充的指标全体。

指标体系的设立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关系到企业创新能力的构建与创新机制的完善。

技术创新活动的阶段性、多样性以及创新活动间的层次性,决定了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性。

创新产出(如产品、专利等)虽然暂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它是为了创新收益的源泉,反映了发展的后劲。

既要评价创新的直接效益,又要评价技术创新管理的产出和过程,因为长远来讲,好的管理过程是好的产出的重要保证,因而管理的任务时找到产生良好业绩的原因。

另外一方面创新收益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少则1-2年,多则5-7年),也就是说当前的创新显性效益一般是过去一段时间的创新过程管理的结果。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决定了企业为了一段时间技术创新的效益水平,并直接影响发展后劲。因此,只有从创新过程和创新绩效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才能科学、准确地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

(1)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2)新产品开发所带来的销售百分比 (3)新产品开发的盈利能力 (4)技术成功率

(5)技术创新对销售收入的影响

(6)技术创新对企业总利润的影响 (7)完成销售目标的能力 (8)完成利润目标的能力 (9)相对盈利能力 (10)总体成功的程度

(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产品创新)

(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工艺创新)

(三)团队绩效评价

1、团队整体绩效考核维度的确定

团队整体绩效考核的维度从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确定,根据不同的团队目标和团队类型来确定。团队行为绩效主要考核内部团队动力,具体考核会议有效性、群体沟通、一致决策等。团队结果绩效主要考核团队工作结果或产出,具体考核团队完成任务数量、产品客户满意度、工作完成时效性等

2、各种绩效考核维度的权重的确定

第一步,在团队整体绩效考核维度内对所有团队整体权重进行分配。

第二步,分配权重时,注意关键的维度分配的权重高,权重通常以5%为增量。第三步,权重分配完后应重新回顾,确保能够反映团队对各项考核维度相对重要性的看法。

3、团队绩效KPI的选择

KPI主要有数量、质量、成本和时限四种类型。在建立团队绩效考核KPI时,可以先回答以下问题: (1)在考核团队绩效时,什么才是团队应当关心的?数量、质量、成本还是时限? (2)如何才能测量数量、质量、成本和时限?

(3)能否对一个数字或百分比实施追踪?如果某项绩效不能用数字表示,只能由人来进行评判,那么,谁能对该绩效是否令人满意做出判断?做出判断的人需要了解哪些因素?

然后把具体的指标写下来,如果该指标是定量的,就应列出要跟踪的数量单位,如果该指标是定性的,就应明确由谁来做评判以及要评估的指标。

第二十一讲

典型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

(一)内企业与内企业家

1、内企业与内企业家的内涵 企业为了鼓励创新,允许员工在一定限度的时间内离开本岗位工作,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创新活动,并且可以利用企业现有的条件,如资金、设备等。这些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企业家的特征,但是创新风险和收益都在员工所长的企业内,所以称这些从事创新活动的员工为内企业家,由内企业家创建的企业成为内企业。

2、内企业的特点

内企业大多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组成,他们基本上没有分工,也没有集权或分权,很少受部门或企业整体战略决策的影响,但是公司的内部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使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或引导,内企业家的运作方式一般是非正式的,因而它是结构最为简单,行动最灵活的创新组织形式。

(二)技术创新小组

1、技术创新小组的内涵

创新小组是指为完成某一项创新项目而成立的一种创新组织。它可以是常设的,也可以是临时的,小组成员可能是专职的,也可能是兼职的。其成员大多自愿参加,但是一些重大创新项目的成员则需要挑选。

2、创新小组的特点

创新小组具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任务,企业高层主管对创新小组充分授权,完全由创新小组成员自主决定工作方式。创新小组的职能一般比较完备,在创新过程中有较高的效率。如日本的本田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成立了由销售部门(sale)、工程部门(engineering)、技术开发部门(technology)的人员组成的SET创新小组,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既分工又协作,大大减少了创新活动中跨越边界(boundary spanning)导致的效率损失。

3、创新小组的组织结构

创新小组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在原有总体组织结构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新设的组织单元,是企业既要促进技术创新又要保持原有业务活动秩序不被打扰的合乎逻辑的选择。

创新小组结构与以往组织结构的区别在于,一是它进一步淡化了纵向和横向的直线权利制;二是它把由个人决策变为由小组成员共同决策,因此小组结构是组织的进一步分权化。这种把有关任务的承担者组合为一个“部门”或小组的做法,既可减少由信息交流所产生的等级障碍,又可以减少因为横向信息交流障碍导致的在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

(三)新事业发展部

1、新事业发展部的内涵

新事业发展部是大企业为了开创全新事业而单独设立的组织形式,全新事业包括重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开创全新事业在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上可能与原有事业的运行有本质的区别,由于重大的技术创新伴有很大的风险,因此这种创新组织又称为风险事业部。

2、新事业发展部的特点

新事业发展部也就是风险事业部拥有很大的决策权,只接受企业最高主管的领导,它是永久性地,而且独立于现有运行体系之外的分权组织,是企业进入新的技术领域和产业领域的重要方式之一。风险事业部的设立为重大创新提供了合适的环境。

(四)技术中心

1、技术中心的内涵

技术中心是大的企业集团中从事重大关键技术和新一代产品研究开发活动的专门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中心是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服务的,是企业进行技术储备、增强发展后劲和形成新增长点的重要依托。技术中心通常有较完备的研发条件,有知识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技术力量。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项目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超前性和综合性。

2、企业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能

(1)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通过对重大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的工程化研究、对已有技术的综合集成和二次开发以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并围绕产品开发进行相关工艺技术、材料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2)参与企业技术发展战略的制定和重大技术引进及技术改造项目的论证,为企业产品和技术决策提供咨询。

(3)与有关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以及国内外同行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4)以较好的工作条件吸引国内外科技人才以各种形式来企业工作,通过“干中学”为企业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5)对企业内其他技术机构的工作提供系统的指导、咨询和服务,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经济评估,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内外的推广应用。

3、国外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项目的分类

国外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项目大体分为三类:核心技术研究,进攻型研究与防御性研究。

(1)核心技术研究主要针对企业多种产品共用的核心技术,着眼于建立与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防御性研究主要是跟随踪技术发展动向,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3)进攻型研究主要是针对市场需要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着眼于占领市场,获取现实的创新收益。

4、技术中心的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

企业技术中心采取矩阵式组织结构。技术中心的大部分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组织由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跨部门的课题组。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课题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为了保证研究开发成果最终实现向生产部门转移,在项目的研究开发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工艺、装备和生产条件。北京第一机床厂技术中心在产品开发活动中组织“包乘组”,对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技术准备和试生产一包到底,有效地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效率。(2)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3)研发计划安排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与管理

(五)动态联盟

动态联盟是企业组织创新方面的一个新动向,动态联盟(virtual organization)又译作虚拟组织,指为响应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市场机会而组成的公司或集团联合体。

1、动态联盟的产生背景

动态联盟的出现,是企业组织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而演变的必然结果。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新品层出不穷,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所处的商务环境的变化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企业组织的跟随与调整能力。一方面,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企业有迅速响应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意味着新产品开发风险的增大,要求企业有较强的风险承受力,响应变化则稍显迟缓。动态联盟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一个矛盾。

2、动态联盟的特征

动态联盟的特征主要如下:

(1)它是基于对市场机会的响应而形成的企业核心能力的互补性联合。(2)它是一种无确定边界的动态性网络组织。

(3)它是建立在各成员企业间相互信任、密切合作基础之上的互利互惠组织,成员企业有共同的目标,成员企业之间要充分沟通和协调工作。

3、动态联盟的优势

(1)通过成员企业能力和资源的集成,可以使加盟企业获得更多的进入市场和分享市场份额的机会,实现单一企业所不能实现的目标。

(2)充分利用成员企业的各种资源存量,可以减少用于新项目建设和研究开发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

(3)可以非常迅速地配置资源对市场机遇做出敏捷的反应。

(4)企业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扩大其经营规模,改善企业形象,提高融资能力。(5)成员企业的合作创新有助于成员企业间相互学习,加速技术积累,进一步增强各个成员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

重庆市 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 公需考试 第一套

一、判断题(每题1分)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发展、造福人类,必须注重自主创新.正确

错误

2.创新的本质是不做复制者。

正确

错误

3.经济活动是技术发展的动力,经济实力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关系制约着技术的发展。

正确

错误

4.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是技术创新研究的始点。

正确

错误

5.精于管理、有着很强的创新能力的大公司在面对某些类型的市场和技术上的变化时,无法保持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正确

错误

6.技术创新风险是一种静态风险,比较单一。

正确

错误

7.能否尽快克服技术和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是决定发明—创新时滞长短的关键因素

正确

错误

8.技术创新风险可以管理,但是不可以完全灭除。

正确

错误

9.创新资源就是就是创造性地实现资源的重新组合。

正确

错误

10.技术创新的过程主要包括6个阶段。

正确 错误

11.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必须是正式的和常设的。

正确

错误

12.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和企业外部知识投入构成了企业的全面创新投入。

正确

错误

13.为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支持基础研究,根据企业中长期战略基础结构,形成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

正确

错误

14.企业技术战略有如下特征:全局性、短期性、风险性。

正确

错误

15.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能够充分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且互为补充的指标全体。

正确

错误

16.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步递增。

正确

错误

17.增强战略管理能力和战略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战略和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是实施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

正确

错误

18.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经考核合格,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方能延续注册。

正确

错误

19.《继续教育证书》不得擅自涂改、伪造。

正确

错误

20.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未参加培训者可直接参加考试。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21.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

产品创新 服务创新 技术创新

理念创新

22.()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区域制造能力 区域市场能力 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物流能力

23.()是产品的技术原理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只是由于市场的需要,要求对现有的产品在功能上做扩展和在技术上做改进。

渐进的产品创新 重大产品创新 局部产品创新

突跃式产品创新

24.商业模式创新,是指对目前行业内通用的()的方式提出挑战,力求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要求,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吸引新的客户群。

企业创造价值 市场创造价值 顾客创造价值

技术创造价值

25.引进型技术创新是指企业通过()等手段,对引进的技术和产品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

逆向工程 正向工程 反向工程

顺向工程

26.根据技术创新动力源的不同,人们将其分为技术推动模式、()以及两者的组合

自主创新模式 模仿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

27.在当今企业创新管理中,构建()、流程和创新型文化以快速响应环境的变化,更利于集成创新。

刚性的组织结构 柔性的组织结构 扁平的组织结构

松散的组织结构

28.企业集成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特征是()

需要用户参与

将用户需求信息作为产品创新的基本依据 强调用户在创新活动中的参与和互动

强调的是企业产品开发环境与市场用户信息之间的相互匹配 29.资本节约型创新和劳动节约型创新以()为研究目标。

新产品开发 新技术的产生

成产单位产品的资金投入量和劳动投入量减少为研究目标 生产效率的提高

30.交互作用模型认为技术创新是由()和市场共同作用引发的。

政府 技术 企业

高校

31.交互作用模型是()的深化。

技术引进型模型 市场需求拉引模型

技术推动-市场拉引综合作用模型

技术推动模型

32.克莱因和罗森伯格于()年提出链环—回路模型

1952 1985 1986 1995 33.链环-回路模型中第4条路径用箭头D表示,表示科学导致根本性创新,也就是纯粹()所描述的情况。

技术推动模型 交互作用模型 需求拉动模型

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

34.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也叫()。

交互作用模型 线性模型平行模型

并行模型

35.在过渡阶段,产品的市场需求迅速上升,对应于产品生命周期的()。

介绍(投入)期 成熟期 成长期

衰退期

36.稳定阶段组织有()的特点。

扁平化 程序化 机械化

正规化

37.对于()来说,在整个创新过程中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先后关系与A-U模型恰恰相反,发展中国家的做法一般是先集中于工艺创新,后集中于产品创新

发达国家 拉美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3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产品生命周期建模与管理》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9.时尚型产品生命周期包括独特阶段、()、大量流行阶段和衰退阶段。

引领 模仿阶段 跟随

成长

40.企业外部用于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投入,称为()。

内部创新投入 综合投入 外部研发投入

外部知识投入

41.技术、营销、生产等各部门人员创新,以及包括用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全员创新是从()维度对全面创新进行分类的。

程度 类型 主题

空间

42.()以价值增加(提高经营绩效)为目标,主动创新

封闭式创新体系 开放式创新体系 传统创新管理

全面创新管理

43.防御性研究主要是跟随踪技术发展动向,着眼于()。

建立与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 占领市场

获取现实的创新收益。

44.模糊前端的()是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分水岭。

执行 完成 执行效果

出现

45.模糊前端包括机会识别、()、创意的产生和丰富、创意的选择以及概念和技术发展等五个环节。

机会获取 机会分析 机会把握 机会辨别

46.()是一张新产品开发的路线图,指导一个新产品项目从创意的产生到产品上市的全过程,它是一张管理新产品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与效力的蓝图。

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方法 阶段门方法

技术创新方针

47.从目前战略管理的新的发展来看,()已成为企业总体战略的核心。

技术战略 管理战略 经营战略

发展战略

48.学习时间按(),也可转换成学分记载。

学习课程 学时记载 学习内容

学习成绩

49.对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学习任务的,考核不能评为()。

合格 优秀 良好

不合格

50.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且拒不改正的可()。

警告 记大过 开除

解聘其专业技术职务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51.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为其自身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吸引资源 争夺资源 拥有、控制资源 转化资源 52.技术创新能力有以下功能()。一是能够创造充分的的顾客价值,即给顾客带来根本性的效用与好处;二是能够创造充分的企业价值

能够创造产品

能够创造充分的的顾客价值,即给顾客带来根本性的效用与好处;二是能够创造充分的企业价值

能够创造充分的企业价值 能够创造政府价值

53.稳定阶段创新的重点是()。

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管理理念转变

为细分市场提供某些产品功能的渐进性创新

54.除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外,还有()等产品生命周期。

时尚型 风格型 热潮型

扇贝型

55.产品生命周期只考虑()两个变数,简单易懂。

市场 销售 利润

时间

56.任何新技术在其诞生之初都面临着()这两个不确定性,这是由新技术产业化这一行为的固有特性决定的。

风险的不确定性 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 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

投资的不确定性

57.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凡考试考核合格,按每门课程规定学时数认定。

学历教育 攻读学位 自修课程

课程进修

58.外部知识投入具体包括用户参与创新费用、供应商参与费用、()。种子资金 风险资金发生额 知识产权的支付经费

技术购并经费

59.全时创新是()几种基本模式的有机结合。

即兴创新 即时创新 持续创新

全空间创新

60.门的通用形式包括()。

应交付成果 标准 输出 输入

一、判断题(每题1分)1.创新在理论上的超前性决定了它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导力量。

正确

错误

2.创新就是国家竞争力

正确

错误

3.在经济社会竞争力是个人或集团等竞争主体争夺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它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格局和效率。

正确

错误

4.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条件与国家竞争力无关。

正确

错误

5.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在于持续改善生产工具。

正确

错误

6.技术提供了管理社会的手段,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正确 错误

7.自主创新模式更多的为少数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所采用。

正确

错误

8.按技术创新活动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企业层次创新和产业层次创新。

正确

错误

9.技术引进型模型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实现本国或企业的技术创新。

正确

错误

10.研究和知识是链环—回路模型中各环节都需要的东西。

正确

错误

11.精于管理、有着很强的创新能力的大公司在面对某些类型的市场和技术上的变化时,无法保持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正确

错误

12.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在成长期达到。

正确

错误

13.产品生命周期和企业制定产品策略以及营销策略有着直接的联系。

正确

错误

14.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必须是正式的和常设的。

正确

错误

15.创新空间指的是一个创新行为主体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正确

错误

16.企业的技术积累有内生型技术积累和引进型技术积累两种模式。

正确

错误

17.引进型积累的特点在于独特性、探索性和超前性。

正确 错误 18.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决定了企业为了一段时间技术创新的效益水平,但不影响发展后劲。

正确

错误

19.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学习成为技术创新组织的关键能力。

正确

错误

20.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国家级课题(项目),按主课题(项目)组人员,前5名每年分别认定100、80、60、40、35学时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21.企业竞争力是基于企业一系列特殊资源而形成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表现为()。

技术竞争力 经济实力

特定产品的竞争力

生产能力

22.产品用途及其技术原理有显著变化者可以称为()。

全面产品创新 重大产品创新 局部产品创新

突跃式产品创新

23.引进型技术创新是指企业通过()等手段,对引进的技术和产品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

逆向工程 正向工程 反向工程

顺向工程

24.间断性创新是指脱离原有的连续性的技术轨迹的创新,包括突破性创新、()等。

维持性创新 间断性创新 破坏性创新 跳跃式创新 25.根据技术创新动力源的不同,人们将其分为技术推动模式、()以及两者的组合

自主创新模式 模仿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

26.()以整个产业结构作为创新对象进行研究

产业层次创新 企业层次创新 资本节约型创新

劳动节约型创新

27.交互作用模型认为技术创新是由()和市场共同作用引发的。

政府 技术 企业

高校

28.克莱因和罗森伯格于()年提出链环—回路模型

1952 1985 1986 1995 29.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也叫()。

交互作用模型 线性模型平行模型

并行模型

30.在过渡阶段,产品的市场需求迅速上升,对应于产品生命周期的()。

介绍(投入)期 成熟期 成长期

衰退期

31.对于()来说,在整个创新过程中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先后关系与A-U模型恰恰相反,发展中国家的做法一般是先集中于工艺创新,后集中于产品创新

发达国家 拉美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32.热潮是一种来势汹汹且很快就吸引大众注意的时尚,俗称()。

时尚 时髦 潮流

流行

33.传统创新管理的战略性不明显,而全面创新管理()。

只以战略为导向 只注意创新与战略的互动

既以战略为导向,又注意创新与战略的互动

以上均正确

34.新事业发展部只接受企业最高主管的领导,它是(),而且独立于现有运行体系之外的分权组织,是企业进入新领域的重要方式之一。

暂时性的 永久性的 非正式的

正式的

35.防御性研究主要是跟随踪技术发展动向,着眼于()。

建立与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 占领市场

获取现实的创新收益。

36.1867年,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为了开发染料技术,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企业专属的()。

项目管理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 销售部门

研发部门

37.知识经济时代,在企业的营运管理活动中,知识与技术的研发创新逐渐成为()的核心部分。

管理 经营 销售

研发

38.以下哪种情况属于互动()。

正式会议 协同工作

所有职能部门共享资源

拥有共同的目标

39.研发/发展界面管理有项目创造、过滤机制和()等3个职能。

项目实施 决策树 转换

承接

40.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以()为提高创新绩效的基本途径。

组织学习知识共享

结构扁平化、社区化

边界模糊化

41.创新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有利于针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反应,以及有助于创新人员间的学习和交流是()的优点。

集权 分权

组织结构扁平化

组织规模变大

42.基础研究属于(),创新资金投入后需要30到50年才能发挥作用。

中长期研究 短期研究 中期研究

长期研究

43.企业如何构建和提升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是()。

技术战略的重点 技术战略的关键 技术战略的基础

技术战略的核心

44.技术()以赶在所有竞争者之前,率先采用新技术并使新产品最早进入市场,争取创名牌产品,获取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为目的。

领先战略 跟随战略 模仿战略

合作 创新战略

45.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学术会议认定()学时,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5学时 7 8 9 46.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继续教育规定课时后,凭施教机构出具的有关(),向所在单位或代理其人事档案的人才交流机构申请记载、签证。

证书或证明文件 介绍信 试卷

推荐信

47.学习时间按(),也可转换成学分记载。

学习课程 学时记载 学习内容

学习成绩

48.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且拒不改正的可()。

警告 记大过 开除

解聘其专业技术职务

49.《继续教育证书》由专业技术人员本人保管,每年由()统一收取,验证后退还本人。

市人事部门 行业主管 单位

培训机构

50.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调动,《继续教育证书》(),证书编号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变更。

可继续使用 应另行换证 重新办理

废止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51.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里提到的新组合包含以下内容()。

引入新产品 引进新技术 开辟新市场

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形式

52.过程创新也称工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新工艺的应用,新装备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流程的应用。

生产方式 生产手段 流程

产品

53.动态过程模型把产业划分为()等不同的阶段。

不稳定阶段 起步阶段 过渡阶段

特定阶段

54.成熟期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之间不得不加大在()等方面的投入,因而成本增加。

产品质量 花色 规格

包装服务

55.非研发投入具体包括()。

管理费用

新产品的生产性准备投入 新产品试销费

员工的技术学习费用

56.()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继续教育施教机构的审批、监督、检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负责本行业系统内继续教育施教机构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协调。

行业主管 教育

人事行政主管部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57.继续教育施教机构的师资,按照()原则,聘请业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授课。

以兼职为主 专兼结合的 因地制宜

以才施教

58.技术创新管理主要受到技术创新层次、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环境 宏观环境 竞争环境

组织内环境

59.典型的阶段门模型,它由()这几个阶段组成

范围界定 构建业务项目 开发

测试与验证及投产

60.研发职能地位的演进历程可以分为()这几代。

直觉型研发 系统型研发 战略与目标型研发 创新型研发

一、判断题(每题1分)1.在经济社会竞争力是个人或集团等竞争主体争夺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它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格局和效率。

正确

错误

2.技术的自然性表现为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都要造成一定的自然后果。正确

错误

3.技术提供了管理社会的手段,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正确

错误

4.重大的产品创新往往与技术上的一般突破有密切的关系。

正确

错误

5.渐进性创新又称改进型创新是指对现有的技术的改进引起的渐进的、间断的创新。

正确

错误

6.技术引进型容易造成忽视本国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对国外依赖性增大的现象。

正确

错误

7.特殊的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通常也是S型。

正确

错误

8.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中心应该定期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正确

错误

9.Kahn将部门间的跨职能协同整合区分为互动、合作和跨职能协调三种类型。

正确

错误

10.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和企业外部知识投入构成了企业的全面创新投入。

正确

错误

11.为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支持基础研究,根据企业中长期战略基础结构,形成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

正确

错误

12.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界面管理问题可分为企业间的界面管理问题、项目间的界面管理问题和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界面管理问题三个层次。

篇6:公定力理论

继Halliday之后, 很多文体学家采用及物性模式对文本的语义层面进行了分析, 使之成为功能文体学分析中最突出的模式, 实用性较强。但以往的相关文体学论著皆大同小异, 均以Halliday为榜样, 聚焦于对抗双方的力量关系, 而很少分析人物心理。《雨中的猫》 (Cat in the Rain) 是Ernest Hemingway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 本研究采用及物性理论, 通过对六大过程小句的统计分析以揭示故事女主人公微妙的心理活动。

二、从六大及物性过程对女主人公心理的分析

全文共196个小句, 其中女主人公的及物性过程小句多达86个, 约占43.4%, 各类及物性过程小句的分布情况统计如下:

从上表可看出, 女主人公的六大类及物性过程中, 心理过程最多, 物质过程其次, 行为、言语和关系过程数量相当, 都比物质和心理过程少一半左右的数量, 存在过程最少, 只有1个。

1. 心理过程:

女主人公的心理过程小句占33.7%, 共29个, 相关过程动词有:“like (7) ”, “want (16) ”, “know (2) ”, “suppose”和“feel (3) ”, 可见小说作者多用重复手段, 在数量上构成及物性结构失衡突出 (张德禄2005:117) , 来增强语义表达效果。这些小句都是“感觉者”“I”充当主语, 凸显了女主人公的主体意识, 让读者更有效地感受到女主人公内心渴求的强烈。

2. 物质过程:

有关女主人公的物质过程数量仅次于心理过程, 占30.2%, 共26个, 其中15个小句的过程动词为不及物动词, 这些过程没有受动者, 体现出女主人公没有丈夫关爱陪伴的孤独处境, 特别是两次出现的“stand”, 是静态不及物动词, 更能体现女主人公寂寞孤单的心境。

3. 行为过程:

女主人公的行为过程小句占12.8%, 共有11个, 行为动词“sit”“look at”和“study (2) ”集中出现在一段话中, 表达女主人公在回到旅馆后照镜子的一连串行为过程, 构成了及物性结构失衡突出。联系情景语境, 上文女主人公在捉猫的去途与归途中两次遇到旅店老板, 后者对她殷勤关切, 因此她从旅店老板那里得到了被保护的满足, 心理过程一连串“like”直接揭示了内心对旅店老板的好感;而接下来这4个行为过程则间接地表露了自己的内心情感, 集中描述了她用镜子仔细打量自己的行为, 表明她开始关注自己的女性特征, 间接反映了旅店老板的关切给她带来的满足与愉悦之情。

4. 言语过程:

有明确言语过程动词的言语过程占11.6%, 共10个, 通过直接引语的形式向读者直接呈现女主人公的内心想法, 如女主人公和丈夫的对话:“I wanted it so much, ”she said.“I don’know why I wanted it so much.I wanted that poor kitty.It isn’t any fun to be a poor kitty out in the rain.”这个言语过程中的说话内容包括4个心理过程动词“want (3) ”和“know”直接传达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和态度, 这里是对猫的渴求之情和对雨中之猫的同情态度。

5. 关系过程:

小说中涉及女主人公的关系过程占10.5%, 共9个, 过程动词为“be (3) ”, “get (2) ”和“have (4) ”。其中小句“She had a momentary feeling of being of supreme importance.”出现在女主人公寻猫未果失望而返的途中再次遇到旅店老板, 后者向她鞠躬之后, 女主人公 (“载体”“she”) 终于作了主语, “极其重要 (being of supreme importance) ”的形象得到突出;另外这里还使用了语法隐喻:

隐喻式:She (载体) had (关系过程) a momentary feeling of being of supreme importance (属性) .

一般式:She (感觉者) felt (心理过程) momentarily that she was (关系过程) extremely important.

此小句为跨类式结构隐喻, 由心理过程转为关系过程, 感觉动词“feel”被名物化为“feeling”, 关系过程动词“was”名物化为“being”。一般式突出心理感受的动作, 而隐喻式这个占有型归属过程则突出了感觉者“she”对感觉的占有, 因而凸显了参与者“she”, 即女主人公“极其重要”的主体形象。

6. 存在过程:

涉及到女主人公的存在过程只有“There were only two Americans stopping at the hotel.”这一句, 比例只占1.2%, 是对女主人公和她的丈夫的出场介绍, 由于是作者的客观全知视角描述, 也就无从探求女主人公的心理世界。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本研究以及物性模式为理论基础, 通过对六大过程类型内部的详尽解析可得出, 从女主人公视角出发的六大及物性过程都直接或间接地表征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具体表现为女主人公对雨中之猫的同情和渴求、对自身得到关爱的渴望、对乏味的婚姻和生活现状的厌倦之情、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向往等;相关文体效应多通过及物性结构失衡突出、及物性结构隐喻、过程动词及物性、语态等手段得以实现。本研究不仅为这部作品本身的研究做出了新贡献, 同时也再一次证明了及物性系统对文学文本的强大阐释力。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d Matthiessen, C.M.I.M.An Introduction toFunctional Grammar (third edition)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London:Hodder Arnold, 2008.

[2]、Thompson, Geoff.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London:HodderArnold, 2011.

[3]、Yinlin, Ji and Den, Shen.Transitivity and Mental Transformation:Sheila Watson’s The Double Hook[J].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004 (4) .

[4]、邓绪新.《英语文学概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5]、申丹.《西方文体学的新发展》[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小学圣诞活动主持词下一篇:生活中谁给你留下印象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