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2024-05-04

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精选12篇)

篇1: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作者:黄泰岩 《光明日报》(2016年04月27日 15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的。为了达到共享的目的,中央提出“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这一重大战略是我们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如何实现全面小康认识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补短板的经济性质

补短板,从理论上讲,通常直接想到的基本原理就是木桶定律或短板效应,即木桶盛水量的多少是由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按此原理,补短板改变的是水的数量,并不改变水的性质,以此来解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补短板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补短板不仅要增加经济总量,而且还要经济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这就意味着补短板是我国经济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是经济社会质的根本性变化:

第一,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来看,我国要实现的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是共同走向富裕的小康,但2015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仍高达0.46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73倍,东部人均GDP是中西部人均GDP的1.7~1.8倍,按我国现行标准,至2014年底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因此,补低收入群体的短板,补农民收入的短板,特别是补贫困人口脱贫的短板,确保到2020年全体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转型。

第二,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来看,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世界先后有101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到2008年为止,只有13个经济体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根据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典型经济体的发展经验,要实现成功跨越,必须使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从低端迈上中高端。补技术创新的短板,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短板,补服务业的短板,将是我国从中高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的根本转型。

第三,从全面深化改革来看,到2020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容易改的已经改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补短板应该是补重点领域改革的短板,补关键环节改革的短板。

综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补短板,表现出两大基本特征:

一是通过补短板推进经济转型和体制转型,实现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历史跨越,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并为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把补短板提高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

二是补短板是补经济转型和体制转型的短板。因此,对什么是我国经济要补的短板,必须置于国家宏观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层面加以认识和认定。否则,从各省市各地区各自局部层面认定的短板,可能不是真正的短板;各省市各地区各补各的短板,就会出现新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二、补短板的理论逻辑

为什么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补短板?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弄清补短板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依据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组合会依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平与效率的制度安排上经历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提高效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阶段性演进。

纵观公平与效率关系组合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主要是强调通过拉开收入差距来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二是进入新世纪后,开始转向逐步强调更加注重公平,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近几年,随着我国强调更加注重公平,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然而基尼系数虽然到2015年下降到0.462,但仍是世界上偏高的国家。这不仅会阻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而且还不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今天我国强调补短板,就是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更加注重公平,重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组合。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将主要依靠增进公平激发全体人民的创新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的主体是人民,这就需要增进机会公平与分配公平,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格局;二是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来自人民的支持和参与,这就需要增进公平,使 3 全体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三是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主要依靠消费拉动,而消费的增长来自于全体人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和安全感的获得,这就需要增进公平,不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和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因此,在新旧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阶段,补短板的核心或关键是补公平的短板。

三、补短板的体制设计

体制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而言,就是必须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一基本原则下,对具体领域的市场与政府组合关系,要依据具体领域的具体情况进行配置。

要设计补短板领域市场与政府的组合关系,首先需要弄清楚短板形成的原因。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改革的推进过程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和强化的过程,虽然目前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以增强市场的作用,但就经济体制的整体而言,市场已经在对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了。经过3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短板,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应该属于市场做不了或市场做不好的领域。因此,补短板的体制设计就总体而言,需要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补短板中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重点就是解决政府的缺位和不到位问题。解决政府作用的缺位,一是要补提供公共服务的位,不仅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量,而且还要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二是要补提供社会保障的位,织密织牢社会安全网。

解决政府作用不到位,一是要强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约束性,如在“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凡是约束性的指标都是需要补短板的指标,比如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和资源环境的各项指标;二是要强化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度,如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扶贫脱贫任务,各级政府都立下了军令状,不惜用行政手段强化执行。

四、补短板的思路转换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为了提高经济效率,通常应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分工或构建分工协作网络规避各自的比较劣势,推进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理应遵循比较优势原理扬长避短,但为什么不“避短”而要“补短”呢?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依据资源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可以将短板分为两类:可置换的短板和不可置换的短板。对这两类不同的短板,补的途径和方式也不同。

可置换的短板,就是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通常情况下这类短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自动解决,无须专门强调补短板:一是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用别人的长板置换自己的短板,如通过收购世界矿山资源补我国的资源短板;通过进口粮食补土地和水资源短板等;二是通过合资合作形成强强联合,如组建中外合资公司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

不可置换的短板,就是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不可能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补这类短板,比较优势理论是失效的,只能依靠自力更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了经济发展面临的资金、管理、技术、资源、市场等一系列短板,实现了30多年近10%的快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但随着经济总量的 快速提升,一方面我国整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所要实现的全面小康、经济转型和体制转型必须依靠自己来解决。因此,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短板,主要是不可置换的短板,补短板的思路需要适时地从以往发挥比较优势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转向主要依靠自力更生补短板。

依据上述思路补短板,就需要:一是创新宏观调控体制机制,从大水漫灌转向定向调控、精准调控,切实补低收入群体的短板,特别是补贫困人口脱贫的短板,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二是创新技术进步的路径,一方面走以我为主,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发挥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整合产官学研用等各方力量进行协同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是创新经济体制改革方式,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在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成熟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

篇2: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聚焦三农 补短板: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重大背景简释】

材料一

关注农业供给侧改革

多部委发文支持农村电商

国务院11月23日公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大幅降低农村流通成本,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意见表示,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结合。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辐射农村的作用,提升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商品和要素集散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特色小镇。

材料二

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带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11月17日,财政部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材料三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到,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6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材料四 破难题 补短板,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习近平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时政术语提炼】

1.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2.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3.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4.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热点题目回顾】

1.随着16个市数千家龙头企业和示范性农民合作社集体入驻邮乐农品电商平台,安徽省农产品开启了"e网”时代。作为家庭农场负责人,小李在发展农产品电商前请教有关专家。专家建议:涉电农商必须根据当地特点,把握市场动向,找准了“点”再去做,不能一哄而上。在发展农产品电商过程中,小李通过调查发现:生鲜农产品保鲜技术滞后、“触网”农民缺乏专业电子商务知识和经营管理技能、部分“触网”农民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1.①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特点,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要把握市场动向,体现了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要找准“点”去做,不能一哄而上,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2015年11月以来,有关扶持农村电商的政策文件已密集出台。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17日,财政部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11月23日,国务院公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表示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结合。此外,科技部农村司近日也就“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规划编制举行专门的座谈会。

材料二 中央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以来,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就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农业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早谋划、早动手、早准备,研究制定了“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计划。2015年5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编制高层专家座谈会,邀请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分析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听取对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现代农业发展支招。(2)简要说明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2.(1)①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利用信息化发展现代农业。

③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④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对国家进行政治领导。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政府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农业部贯彻落实党的要求,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规划的制定。

③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农业部编制规划前,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

材料一 文件指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需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一是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二是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的上述要求为什么能促进农民增收。

材料二 文件强调,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结合材料,运用“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实现中央一号文件的上述要求。

3.(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展特色小镇、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森林景区,既可以提高旅游质量,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务。有规划地开发休闲村庄等乡村度假产品,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篇3: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补生态环境的短板

一座城市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环境综合整治短板能否补齐补好;解决城乡补齐短板,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解决好城乡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中耕地质量下降和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城乡的农村环境是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短板,城乡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短板,

(一)实施五气共治计划

加快制订全面治理违法建筑、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治理措施,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争创绿色发展新优势。要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全面建设生态宜居、山湖宜游之城,在环境治理中,治五气是重头戏。全面整治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层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加大处罚额度、处罚范围,严格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检测标准,深入推进城市的工业废气、车船尾气、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焚烧“五气共治”计划,使城乡的山湖迎更多“碧海蓝天”。

(二)落实五水共治行动

水是生命之源,落实五水共治行动,实施劣V类水质削减行动计划、推进河湖清污、污泥处置利用和污水截污纳管、重点防治近太湖水域和湖湾污染,实现城乡与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三)强化两山建设思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补环境短板,需要强化“两山”思想,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之中,大力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围绕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底气,应把目光放在发展新兴工业和生态工业,引导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上,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让美丽乡村留住更多乡愁,建设美丽的大景区,既要提高城市颜值,又要美化农村容貌,通过实施农村“安居宜居美居”专项行动、改造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等全域化整治。

(四)完美环境预防措施

预防为主是环境保护的首要原则,一是划定城市生态红线,为未来的发展安全、为子孙后代留下资源、留下空间;二是开展战略和规划环评,规划城市发展的同时规划环境约束;三是在审批工业项目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项目环评;四是用标准来引导产业发展,严格环境准入机制;五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避免产业结构偏重、粗放、低端带来的环境问题。

(五)探索生态补偿制度

资源有限,但是环境无价,如何运用生态补偿这个经济手段实现生态和致富双赢,就是建立市级层面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依靠经济手段推动“绿色城乡”建设;就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和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一是建立一套自下而上探索、自上而下推动和上下互动的生态补偿机制,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实行生态补偿,比大区域更容易操作,通过自下而上的生态补偿探索,夯实“绿色城乡”生态建设的基础;二是从依赖公共财政到多渠道筹集资金,在提高生态效益补偿金额,逐步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在生态补偿中的激励和引导作用的同时,通过建立与出境水质和森林覆盖率挂钩的生态补偿机制、与区域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奖惩机制、与当地工业税收保基数保增长挂钩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财力支持。三是把生态价值纳入经济核算体系,激励生态保护、生态投资的服务供给,能够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双赢,例如通过排污权制度改革,可以低成本保护环境。

二、补金融改革的短板

区域金融改革旨在补短板和防风险,应在区域金融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区域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金融风险加速爆发,坚定地抓不良资产处置,深抓地方金融改革。金融改革补短板,一是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二是在金融风险暴露的时候如何建立社会对金融业的信心;三是适应新常态,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四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解决困难和需求,很难集中加以解决,必须由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去摸索。

在“十三五”时期城市需要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等服务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金融供给与融资需求不够匹配等短板,建立“政府引领、市场主导、多方合力、共生共赢”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为小微企业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支持。城市在金融供给与融资需求供给方面,一是解决提升融资便利,降低融资成本,改善投融资环境等问题;二是发挥逆周期金融救助功能,帮助实体企业脱困,通过债务展期和重组等方式,最大限度帮助实体企业客户缓解流动性困难,实现近期解危、远期解困;三是打造“基金引导+财金互动”双引擎,助力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双引擎体系可以转变政府职能,破解政府支持产业发展传统方式弊端,实现财政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改变了资金行政性分配的方式,有助于减少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政直接干预,通过双引擎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金融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和急需的领域,同时,资金流向的改变将有效带动技术、人才等其他生产要素的聚集整合,从而在供给侧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三、补多层次健康养老体系的短板

我国大多数城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的行列,如何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探讨多层次健康养老体系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危机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构建多层次健康养老体系方面,一是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精准施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城乡居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二是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城乡的老年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三是养老体系的需求多样化、投入多样化、要素多样化;四是多层次健康养老体系需要社会力量、多种方式甚至多元主体的共同建设。

(一)补老年工作的短板

一是补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的短板,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村老年人的覆盖范围,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人活动设施建设力度,把农村贫困老年人脱贫纳入国家脱贫攻坚工程,切实保障好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援“老少边穷”地区老龄事业发展。二是补老年人精神关爱的短板,积极发展专业老年社会工作,建立老年人精神关爱、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的服务网络,重点开展针对独居、留守、失独、失能等特殊老年人群的专业服务和志愿服务;三是补居家养老支持政策的短板,建立完善居家养老的支持政策,大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和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互联网+养老服务”行动,大力推动社区服务向家庭延伸,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对居家养老的支持功能;四是补社会力量参与的短板,贯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政策,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老龄事业和产业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探索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形成各方面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补养老服务的短板

城乡应建立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助力养老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支持面向失能老年人的老年养护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建设;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特别是在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到体贴的餐饮、住宿、休闲、康复保健等多种服务,城市中老龄化与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四化’并发,使养老保障压力持续增加,加之人口多、发展差异大的情况,使城市养老问题更为复杂,解决的困难也更大,如何构建以智能养老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为特殊家庭提供老有所养,同时使之能够享受到城市三甲医院专家预约和住院预约绿色通道服务,解决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城市养老难题的症结所在,解决思路就是通过市场与政府调控手段,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形成全社会合力,解决这项庞大的民生工程,必须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即在巩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基础上,构建“9082”计划,努力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90%以上),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98%以上的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能够获得便利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为补充(2%的老年人可以住进专业机构养老)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三)补资本准入的短板

在城乡“未富先老”的情形下,发挥市场机制是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的重要补充。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从2014年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养老产业潜在市场需求庞大,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准入,将大大改善养老供给体系和服务水平。

(三)补医养融合的短板

一是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可作为医院康复护理场所,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老年病、康复、中医医院和临终关怀机构等,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签约医疗服务,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机构,三是强化投融资、用地等支持,扩大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创新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等。

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多补民生短板,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是坚持为政之道,民生为本理念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任务之一,“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老龄化、城镇化速度加快的时期,民生保障更需要全面和细化,供给侧改革补民生短板,这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更深入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吴中区人民政府.城乡市吴中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年)[R].2013

[2]刘珍,刘小雨.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5(4)

[3]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社会研究所.完善扶持政策、力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J].社会福利,2012(3)

篇4:补短板 奔小康

近年来,湘乡市以建设“实力湘乡、美丽湘乡、文化湘乡、幸福湘乡”为总目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抓手,坚定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兴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湘乡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实现程度为85.1%,较之2013年的75.3%提升了9.8个百分点,全省排名从第27名上升到了第15名,成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考评“经济十强县”。

补短板,破难题,是湘乡市2014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湘乡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小康推进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明确短板指标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由领导带头抓重点,谋良策。同时,进行分类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鞭策各单位认真抓落实,谋突破。团结一心补齐短板,破解难题,力争各指标均衡发展,特别是实现程度在60%以下的短板指标挖潜力、提速度,成效显著。与2013年相比,实现程度在70%以下的指标由17项减少到4项,特别是生态文明实现程度大幅提升了19.5个百分点,有城镇化率等8项指标提升幅度位居二类县市区前4位,总体态势由“一强两平两弱”优化为“两强两平一弱”。

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补齐经济发展短板

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是湘乡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更是重点、难点。为提高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湘乡市大力加强财源建设,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入推进税负公开,整顿规范财税征管秩序,同时全力开展财税专项清查。经过一年的努力,湘乡市税收收入从2013年的9.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1亿元,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61.7%增加到了62.5%。

2013年湘乡市城镇化率监测数值为34%,实现程度为43.7%,在47个二类县市区中排名第43名。湘乡通过启动经开区调区扩区工作,扩充了城镇人口2万人。小城镇建设项目完善了基础设施、拉通了道路骨架,农贸市场与商住楼开发、垃圾场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林水电建设等也日趋完善。东山新城区的发展,也加快了湘乡城镇化的步伐。2014年,湘乡市城镇化率为36.4%,实现程度为60.6%,提升幅度排到了全省二类县市区第3名。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也是2014年湘乡提升幅度较大的短板指标。湘乡经开区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与重点产业相关的外资企业、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并成功申报了依微迪和金龟金刚石两家企业,新增了规上企业10家。去年,湘乡市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4.2%,实现程度为77.5%,比前年提高了33.8个百分点。

大力办实事,惠民生,补齐社会发展短板 2013年,湘乡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仅3.09张,离目标值还有一定的差距。湘乡市通过市人民医院旧住院大楼改扩建工程、市中医院医技综合楼改扩建项目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三个市重点项目,增加了床位数。同时,按照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服务能力、服务人口和辐射范围,重新核定了床位编制,并根据市直医疗机构发展的情况,向湘潭市卫生局递交了增加床位编制的申请。仅一年的时间,全市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提升到了4.4张,比上年提高22.7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了2017年的目标值。

去年,湘乡市图书馆荣获了“国家一级图书馆”的称号,人民广场和火车站广场项目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建成了8个乡镇文化广场,完成了100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和67个农民建设工程点的建设,下发了价值140多万元的体育健身器材,为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2014年,全市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为1.9平方米,考评实现程度为94.6%,比上年提高34.1个百分点。

全力治污染,护生态,补齐生态文明短板

湘乡市不断加大节能资金投入,积极实施湘碱、五矿湖铁、燕京啤酒、湖南韶峰水泥厂等高耗能企业节能项目改造,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农业和农村节能等各行业节能降耗。2014年,湘乡单位GDP能耗为0.966吨标准煤/万元(2010年不变价),实现程度为64.2%,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湘乡市城镇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于2013年6月动工,投资5970万元,按计划完成出水水质提标及污泥深度处理任务,去年年初完成并投入运营,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已全面铺开。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管,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目前出水水质均达到了国家一级A标。2014年,城镇污水处理率为76.9%,实现程度均为100%,比上年提高22.1个百分点。

通过强化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黑烟囱”专项整治、严格落实部门联防联治机制等措施,湘乡市空气质量状况明显好转。2014年,湘乡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7.5%,实现程度为92.1%,比2013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

关于农村垃圾的处理,湘乡市制定了城乡同治工作考核细则和奖惩制度,强化检查评比,要求镇、村将垃圾分类减量集中处理,同时,加大投入完善设施。2014年,湘乡市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为95.2%,实现程度为100%,比上年提高66.1个百分点。

篇5:补短板需要大智慧

柴俊勇

《 人民日报 》(2016年11月01日

05 版)

补短板,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一起,构成了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而“补短板”这个说法,由于其广阔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常被应用在各个领域。短板一词源于木桶效应理论,是指木桶能储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而取决于最短那块木板。从这个角度讲,中央站在全局角度要求“补短板”,寓意深刻。

然而,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戴上短板这顶“帽子”。补短板,不是不加区分,更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只有那些事关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以往又做得不够的工作,才能归入“补短板”的范畴。因此,补短板需要抓主要矛盾、看主要方面。比如,面对经济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短板,因此要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是短板,因此要加强精准扶贫;面对平安中国建设,网络安全存在短板,因此要提高安全意识、开展专项整治。

对待短板,还应坚持辩证的眼光。一方面,短板尽管不能包罗万象,却又无处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都存在短板,不同地区也各有其短板,经济发达地区亦无法避免。比如“北上广深”正经历大城市病,暴露出的短板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尽管短板意味着“落后”“不足”,但又常常积蓄着“后发优势”。只要抓住主要矛盾,精准发力,也可弯道超车。比如20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一度落后,但通过培育创新理念,并以航空等重大领域的技术突破为支点,科技领域的超越似乎已在眼前。

正确认识短板,是为了补齐短板。首先,要用科学的态度定标和对标。这个标准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更要从各地实际出发,讲究高质量、均衡性。高质量包括经济结构高质量、社会治理高质量、自然环境高质量、政治生态高质量。而均衡性,则指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同时,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查补工作中的短板,更要增强补短板意识,主动查找问题,积极提供方案,避免新官不理旧账,杜绝将问题抛给过去。

除此之外,在补短板的过程中,还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要有一切从大局出发的意识,有服务全局的责任担当,敢于攻坚克难,齐心协力。同时,必须要有闯劲,敢啃硬骨头,敢涉深水区;要有韧劲,一抓到底,持之以恒。

“补短板”是一项工作任务,也是一套治国理政的哲学,更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智慧。我们既不能把补短板看作涵盖一切的口号,也不能忽视短板背后潜在的机遇,更不能无视查补短板的科学方法和规律。只有抓住主要矛盾、运用辩证思维、坚持统筹兼顾,方能补齐短板,牢牢抓住未来。

篇6:找问题 补短板 促质量

补短板

促质量

——马永祥

●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太明确,导致学习无动力。两极分化严重;

2、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低、学习成绩不理想;

3、学习缺乏自觉性,作业马虎、或拖拖拉拉,不及时完成;

4、个别学生太懒散,有的缺乏自信心,有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5、自主学习能力不够;

6、周末在家不学习,看电视、玩手机多,作业做得非常不好;

7、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班的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监督不到位;●解决措施

提高质量

1、家校联系,用心感化。做好学生的身心辅导。

2、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使学校的规章制度,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班风。

3、学校所有老师都要重视毕业班的工作,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我们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的重点工作。学校各部门都为毕业班的工作开绿灯,做好一切服务。

4、做好学生平时质量监测和分析工作。老师在每次测试后,都要对成绩进行认真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篇7: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领导干部,要经常躬身自省,正确评估自身的素质能力、正确评价过往的工作成效、正确理解承担的使命任务,不断查找短板、查漏补缺,改造主观世界,提高素质能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进而为公司发展贡献更大价值。

一、找短板的意义

领导干部在公司的战略决策、企业治理、文化建设等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制约着公司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因此,领导干部找短板不只是个人修为和能力锻造,本质上是一种企业行为和组织行为。

(一)保证战略落地。领导干部找短板的过程就是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提升格局,与集团保持思想统一、战略同步的过程,有助于形成集团上下协同、步调一致的战略制定及执行体系。

(二)提升企业治理。领导干部找短板的过程就是调整经营思路、反思管理得失、增强公司执行力的过程,有助于企业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治理体系、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

(三)引领文化建设。领导干部肩负着引导思想、凝聚人心、汇集改革发展正能量的重大责任,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交流互鉴,进行自我革新,才能为公司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二、找短板的方法与路径

(一)端正学习态度,系统学习理论。要放下包袱和面具,以空杯心态反思和审视自身,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和追求,沉下心来学习理论。要学哲学、用哲学,用《系统论》的思想看待问题、用《矛盾论》的思想分析问题、用《实践论》的思想解决问题,通过学习不断修正方法论,提升思维能力。

(二)对标七种能力,明确修炼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年轻干部提出的七种能力要求(包括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是领导干部修炼的方向和目标,是普遍适用的参照系。不同的岗位,对各项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一个优秀的干部特别是领导人员,各个方面不能有太明显的短板。

(三)领悟岗位职责,勇担使命任务。当前,集团发展正处在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各级干部要积极承担兴企强企的使命和任务,对照“治企有方、兴企有为”等国企领导人员标准,认真分析岗位需求,查找自身不足,确定影响履职的关键因素,分清轻重缓急,有针对性地加强世界观、方法论、执行力建设。

三、补短板的主要措施

找短板的过程本身就是补短板的过程。短板找准了,补短板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一)修炼格局境界,解决世界观问题。眼光有多远,心胸就有多宽;理想有多高,格局就有多大。金融单位的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功底,增强战略定力。要真正认清自己的责任,修正价值观、业绩观,遵循正确的政治立场。要始终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忘兴企强企的使命和责任。

(二)加强实践锻炼,解决方法论问题。领导干部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敢于创新。要明确战略思路和发展方向,理顺管理体制机制。要制定程序规则,平衡责权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带好团队、掌控局面。要站在集团整体发展的高度,善于从宏观层面上研判形势、发现问题、系统分析,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关键问题。要理论联系实际,多做调查研究,凭事实和数据说话,以工匠和钉钉子的精神抓实抓精细,克服作风漂浮、工作草率。

(三)落实工作要求,解决执行力问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上级战略部署和管控要求的自觉性主动性,结合实际做好上级各项工作要求的落地工作,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经营发展质效。

篇8:对指标 找差距 补短板 上台阶

对指标 找差距 补短板 上台阶

本报讯(记者 杨森)7月22日,公司召开“任务、责任、实践”三台阶考核考评委会议。受考评委主任李安喜总经理的委托,考评委副主任、副总经理吴耘主持会议,对上半年三台阶考核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半年工作提出要求:各部门从7月份起,要“对照指标、找准差距、补上短板、真上台阶”,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奖罚分明,真正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

会上,公司领导王洪亮、翟丕沐、张绍光、孟祥德、宫武、孙振光、韩峰等出席会议并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对三台阶考核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三台阶考评委成员部门发言。考评委办公室企业管理处对上半年三台阶考核情况进行分析通报:12个重点考核单位中,腈纶厂、热电厂、销运部月度考核得分累计平均分位列前三名;8个重点考核部门中,安全环保处、设备管理处、动力管理处位列前三名。

吴耘对上半年三台阶考核工作进行总体评价:一是考核体系更加完善。三台阶考核是李总最早提出,在茂名得到发展,镇海炼化在学茂名的基础上有创新,三年来三台阶考核在齐鲁生根、开花、结果,得以不断发展完善。二是考核指标更加准确。三是考核过程更具约束和激励作用。四是考核结果总体较好。表现在:一是考核指标确定准确率都在合理区间内,上半年考核达到或优于确保指标的占92.56%,达到或优于力争指标的占55.79%;达到或优于奋斗指标的占19.42%,这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三台阶考核指标设定是合理、科学的。二是专业考核发挥作用,实现了安全环保质量无事故和装置稳定运行。三是专业考核认真度提高了,24个专业部门杜绝了零考核。四是月度基本奖金发放在合理区间之内。

上半年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公司内部考核指标中,由于受“3.9”停电事故、胜利高含氯原油进厂、大检修、因市场形势部分装置停工等因素影响,有18项没有达到确保指标;二是总部在6月9日下达了2013考核指标,与上相比做了大幅度调整,更加突出利润和成本费用指标考核,对像齐鲁石化这样人员多、负担重、规模小、资产盈利能力差的老企业非常不利,给完成全年各项考核任务、实现保“A”目标带来很大挑战。

针对下半年三台阶考核工作,吴耘强调:一是要对照指标、找准差距、补上短板、真上台阶。从七月份开始,公司各项硬件装备、员工精神状态均进入最佳状态,各单位各部门要铆足劲、奋起直追,按照李总“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赶镇海”的工作要求,实现真正上台阶。二是落实责任、逐月通报、挂钩联动、奖惩兑现。对总部下达的指标加大考核力度,不放弃、不放松,力保实现连续三年保持“A”类企业目标。

篇9: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组数学阶段性诊测教学研讨会

2017年 4月18日在乐学楼四年级办公室,四年级数学备课组的老师们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考查情况,对开学以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了教学中的得与失,查找不足。大家表示,组织有效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是复习的重要一环。在复习中,教师要抓住复习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或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精练,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备课时一定要备题)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重视基础性,复习中要抓住重点和关键,进行基本练习;2.突出针对性,复习中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对一些易混、易错的知识应设计对比性练习,让学生从比较中区分掌握知识;3.强调综合性,复习中使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灵活解题的能力,是复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既要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题和稍作变化的习题,又要有一些综合性练习题和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做到有层次,有坡度,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查漏补缺也是复习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复习前摸清学生中“漏”和“缺”非常重要,在复习课中应十分重视补缺漏和纠错误。摸清“缺漏”和常见的错误,平时摘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在复习课之前先根据相关内容和教学要求作摸底调查也非常必要。需要注意的是调查题应以母题考察为主,不出偏题怪题,题量也应适中。然后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易错、常错以及容易混淆的问题多变题型,让学生反复练习,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掌握和巩固。总之,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变式练习和深化练习,找到学生知识的生长点。

总之,复习课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弥补以往学习知识的不足。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讨论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得以发挥的自由空间,进而达到提升知识、发展学生技能,并在阶段性诊测中取得佳绩的目的。

篇10:沈燕的找问题 补短板 促质量

西定乡中心小学沈燕

一、班级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西定乡中心小学三年级共有三个班,共有121个学生,大部分学生是少数民族,只有个别的学生是汉族,绝大部分学生是住校生,都来自农村,个性淳朴、天真、善良,喜欢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强,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班级集体主义强,有上进心,爱表现,学生比较积极向上,所以课堂气氛都比较好。三(1)班自制力差,三(2)和三(3)班自制能力相对要好一点,学生记忆差,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学生学习情况: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文明守纪,思想健康,积极进步。女生比较喜欢动脑筋,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作业完成较好,而男生,有部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而且容易把新旧知识混淆,总有学生忘带作业或质量极差,特别是走读生,走读生背书进度也跟不上,说了也屡屡没有改进,部分走读生学习成绩也没有住校生好。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也有部分学生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会倾听,有部分学生管不住自己,自控能力较差。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本班问题

1、有部分学生出力不少但效果不佳。许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

2、学习主动性还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同学把学习当作任务来 完成,因此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部分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有抄袭现象。

3、部分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掌握上,还是在能力运用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只会人单词,不会认句子。

4、走读生较贪玩,每天不能按时完成课后作业,所以学习跟不上。

5、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家长不够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业,有的家长过度弱爱孩子,不能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

(二)、自身问题

1、课堂教学交给学生的时间还有些不够,分层教学不彻底,导致有些学生掉队。

2、限时训练少,学生应试能力不足,指导得不到位。

3、平时答疑没时间,直接面对面交流的少。多与学生交流,把自己的意图、计划告诉学生,把学生的反馈落到实处。

三、补短板

1、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现象,对“症”下“药”。加大课堂学生讲评,提问,不断强化“反复复习,小题大做”的复习策略。

2、加强后进生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发展情况。

3、加强对互助小组的关心,多指导,多鼓励,并且要单独鼓励,不断发现学生的进步、长处。多打气,少放弃。让每一名学生都喜欢 英语,都有进步和收获。

4、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使之能独立思考,比并且要学会合作学习。

四、促质量

1、及时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点难点上下工夫,以促进成绩的平稳、扎实地上升。

2、以人为本,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智慧,健康的人,所以我经常和学生做朋友,和他们谈心,开玩笑,让他们与我亲近,以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

3、每天下午要求学生6点30分进教室,7点让学生休息,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抓重点。所以我也坚持每天6点20分在教室等学生,对所有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书写字母的指导,并且每天晚上给学生任务,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1:补短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打造“中国制造2025”须先补短板

本报记者 潘圆 《 中国青年报 》(2015年03月22日

03 版)

作为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规划,“中国制造2025”即将上报国务院。

自从这一规划被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与之相关的话题也越来越热。

很多人将这一规划与德国工业4.0计划相比较,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两会期间表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在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德国工业总体上处在从3.0向4.0发展中,“我们的工业企业可能有些还要补上2.0、3.0的课,才能向4.0发展。”

那么,这个课指的是什么,到底要怎么补?

对此,中工联创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2014装备工业蓝皮书作者邓继跃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而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很多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领域甚至连工业2.0都达不到,有的在1.5的阶段。这些短板如果不加紧补齐,所谓中国工业4.0将成为空中楼阁。”

最新信息显示,“中国制造2025”将包括大力支持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必争产业优先发展;选择与国际先进水平已较为接近的航天装备、通信网络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进行重点突破。

其中多项内容涉及装备制造业。众所周知,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目前正处在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

“我国多数装备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2014年在一次论坛上给出了一组数据,2013年发电设备产量1.2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4534万载重吨,占全球比重41%;汽车产量2211.7万辆,占全球比重25%;机床产量95.9万台,占全球比重38%。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1/3,稳居世界首位。

虽然有多项第一,但从整体来看,装备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特别是在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领域和制造业强国相比,差距甚远。

邓继跃表示,在一些领域,由于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的缺乏,我们的装备制造业采取的还是代工模式。由此导致利润的7成被拥有核心技术、能生产核心零部件的外国企业拿走。

“比如,大飞机的发动机全部要靠进口,汽车的发动机、高端机床的数控系统全部要靠进口。现在自主品牌的汽车有不少,但发动机、变速箱全是外国产的。”

他说,“挖掘机的产值在土方机械领域中排第一。但一线品牌挖掘机的液压件、控制系统都是进口产品,以致这些品牌挖掘机利润的7成都被外国企业拿走了。我们赚的只是加工费、组装费。”

在邓继跃看来,目前互联网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主要还在产业的下游,如果在核心技术领域不取得根本性突破,所谓的工业4.0将成无本之木。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后,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更是格外迫切。

近几年装备制造业遭遇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发展日益艰难。邓继跃说,目前行业利润普遍仅有2%-3%,好的7%-8%,这样低的利润率,让许多企业在科技研发投入上有心无力。

客观分析,多年来,国家863计划等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小,投入了大量资金,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因为体制机制等原因,不少项目投了钱却见不到有价值的科技成果。邓继跃说,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一些企业挪用科研经费现象严重,企业流动经费不足、亏损甚至给员工发福利,都在打科研经费的主意。

为此,他建议,尽快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引入专家团队等非利益相关方,对科研项目进行评估,对没有达到预期的项目要有问责机制。“现在装备制造业基本上都是国家队,民营企业想拿到科研经费很难。而一些国企拿到经费又没有完全用到科研上,这造成了公共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对这些企业一经查实,就应该取消其再获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资格。”

中国制造2025的推出与落实是个系统工程,不只涉及到科技体制改革,也涉及到国企改革。如果改革不到位,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制定得再好,也很难落地。

篇12:放眼发展破瓶颈,立足现实补短板

吉家庄中学校史简介

吉家庄中学是1956年建校的一所国办初级中学,从1979年首届择优录取初中新生,到1997年开始划片招生,历时近二十年。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按照教育局的布署和安排,我校先后完成了对王庄子乡中、常宁林中、黄梅乡中和吉家庄镇中的合并。二〇〇七年吉中与吉家庄镇中合并,我带着教育局的重托,带着全镇百姓的厚望到吉中担任校长。虽在一个镇内,但对很多情况知之甚少,了解不深,为此,利用暑假我带领新组建的一班人深入周边群众中进行调研,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倾听退休老教师的教导,结合我镇和我校的实情,从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群众满意度以及学校文化几个方面进行教育诊断,通过诊断,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解难题,破瓶颈,率先打造文化引领阵地

一所学校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一个领导班子的文化,取决于一个领导班子的治校理念和发展眼光。我校情况特殊,五校合并,人员复杂,诸多因素制约着学校发展。原来积淀的文化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为此,必须创建一种健康向上,开拓实干的文化氛围,从而引领各项工作在良好的轨道上运行。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带着任务组织班子全体成员和部分骨干教师先后到承德市黄土梁中学、北京市牛栏山中学和市内几所学校进行了考察和学习,现场交流了办学经验和发展之路。回校后,开展了“吉中的现在和将来”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找到了差距,形成了共识

第一,我们重新确立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训,并对其进行了解读:“自强不息”是论有作为的人,应该向自然一样,自我追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追求卓越”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的境界追求,卓越之道在于超越过去,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超越意识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创新精神。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训,是让吉中人明白:从中读出的应是一种出之有神,服之有威的圣道和人道;悟出的应是一份鲲鹏振翼扶摇万里的气魄和高远,是一种敢于作脊梁的恢宏志向,是一种绝云气,负青天的超越勇气,更是一种谋发展,树品牌的非凡智慧

为更好的将校训让每位吉中人铭记心中,我们将校训编入校歌中,让每位吉中人在学唱校歌中理解校训内涵。让大家在学唱校歌中受到启示,得到鼓舞。

第二、积极营造转作风,讲奉献,谋发展的氛围。

二〇〇七年合校后,遵循领导干部举着旗子向前走的工作思路,要求领导干部发挥自己的特长深入一线听课,兼课。副校长及两处人员担任语文、数学、化学、历史等学科的教学。“校本课程”----礼仪,都由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不计报酬,保持各项措施的落实,无论是日常教学的常规检查,还是周末的教学质量检测,领导干部全程参与,认真对待,确保各项工作的时间性和实效性。通过几年的真抓实干,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已得到了师生的赞许。

第三,改变评价体系,敦促良好教风的形成。

为形成良好的教风,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我们实行了“4、3、2、1”的评价体系。即:每学期从师德和教学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评价。4为学生评价,教导处和政教处设计相关内容采用问卷形式以班组为单位对每位教师进行评价,权重为40%。3为教研组长、年级主任以上的领导干部对教师从上述两方面进行评价,权重为30%。2为互评,每个班组教师从以上两方面进行互评,权重为20%。1为自我评价,要求写出反思,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权重为10%.这样的评价方式在不断实践中不断改进,对形成健康向上,服务于学生的良好校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抓好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学风

几年来,我们认为,学生管理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为此,从新生入学开始,从养成教育抓起,开展多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终生受益的奠基教育,始终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群主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紧紧围绕养成教育开展以军训为主的入学教育,开展“全员导师制”、“班主任寄语”、“每日宣誓”等系列教育活动。除此而外,注重日常的点滴教育,坚持上好校本课程,初一重点是礼仪教育,初二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第五,让人性化的管理,成为教师心中的暖风

为让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心情和心态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从二〇〇七年始,老师因病因事,我们不仅没有扣除工资,相反,组织相关人员尽其力进行帮助和慰问,暖了教师心,激发了教学情,无论是临近退休的一线教师,还是刚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我们一视同仁,人性化管理在学校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的教师周转房建成后,可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前些年,我们只注重了妇女教师的身体状况,忽略了男教师,从去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为男教职工体检一次,让教师的体检常态化。

二、重现实,补短板,培养青年教师。

我校地理位置偏僻,距县城较远,近年家住县城到我校任教的教师较多,教师流动较大,培养青年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几年到我校任教的特岗教师近40人,从小学调入的9人,教学一线的教师大部分为年轻教师。我们从实际出发,克服重重困难,竭力想法培养他们,使其在专业水平上尽快提高,尽快成为教师中的骨干。为此,我们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制定了“一、二、三、四”培养计划,即:让每位青年教师明确发展目标,一年成型,二年成,三年成才,四年成名。

2、承包到人,到组,建立帮扶制度。从备课,上课,辅导等各个环节均有教师或领导帮助指导。

3、经常反思,不断交流,要求青年教师落实四个环节:跟踪听课,对比写出教学反思,征求帮扶意见,课堂教学再实践。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不少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中的学科带头人,有的在县内或市内已崭露头角。

4、开展各种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坚持围绕专业发展这一主旨,利用日常的教研时间,集体备课时间和寒暑假教师培训学习时间,开展了“阳光课堂点滴体会”,“我的教学心得”,“我的教育故事”等活动。

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推广“阳光课堂”,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由于地域原因,我校成熟教师流动频繁,三年来,我校进入特岗老师39人,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如何使他们尽快成长,成了制约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走传统“传、帮、带”的老路,已是时不我待。为此,我们下决心走出了一条课程改革之路。

三年多来,我们始终把课堂教学改革做为全校教学研究的目标,既有整体的宏观要求,也有个体的主体发挥。在教学研究中,我们澄清了关于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以及“以生为本”与“教师教学中心”之间的关系等,有效地推动着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不同教学资源、不同教师在理解应用中,用唯一的教学模式有僵化的感觉,因而我们允许老师们在操作中在坚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三个基本课堂形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个性风格。到2011年冬,我们把“三个基本形态+个性教学风格”做为我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定名为“阳光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是阳光课堂的核心价值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齐步走”,但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向前进”。通过阳光课堂的实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合作交流的现代意识,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其要义就是“三个基本形态+个性教学风格”。

“三个基本形态”是指构成课堂的三种基本要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而不是指教学活动的三个环节。它们可以交互穿插、合理运用,三种形态可以存在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其实这三种形态体现的是三个教学基本理念,即“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自然延续”、“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个性风格”,是相对于构成课堂的三种基本形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学科,不同教学资源、不同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教学风格。

三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其成效已在我校得到了显现。

1、教学质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课堂教学的改革,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效率、效果、效益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意志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教育教学效果都会得到提升。近年来,吉家庄中学中考优秀率逐年提高,中考优秀学生从2009年起分别为35人、41人、58人、73人。非毕业年级标准化质量分析绝大多数科目在向上发展。从全县同类学校的后列进入了第一梯队。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我校被评为“蔚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评为市级“蔚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今年高中提前班招生又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可以说是课堂教学改革使吉家庄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在校学生巩固率逐年提升

这种“以生为本” 的教学思想,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学生学习的显在能力和潜在能力,尤其是“我能学”和“我要学”的的心理变化,使学生的厌学情绪得到了抑制,在校学生巩固率得以逐年提升。

3、教师专业发展得到长足进步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78人,其中2008年后调入21人,特岗教师28人,占三分之二强。三年来,青年教师尤其是特岗教师,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全新的课程之路。目前我校已有大批青年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毕业年级青年教师从超过半数。在一年多来的四次片际教学教学竞赛中我校参赛青年教师获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去年冬天,只有三年教龄的贺俊春老师代表蔚县参加市数学教学竞赛获一等奖,其教学方式得到市数学教研员王春丽老师的高度评价。

4、社会效益日益明显,学校办学效果得到了周边群众的认可。今年5月10日,“蔚县初中高效课堂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学校的好评。

四、破解难题,今年实现学校顺利搬迁 新建吉家庄中学2007年开始征地建设,2008年建楼,到2010年各种手续完成不到20%,做为“半拉子”工程被教育部通报、讪纪委督办。2011年开春,我接管工程,当时真是困难丛丛,几次想打退堂鼓,但温局长总给我以鼓励和支持。

在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2011年完成了教学楼的内外装修及部分水、暧、电安装工程,完成了餐厅伙房工程,锅炉暖气管道安装工程,上下水、强弱电配套工程,门房及校园与公路连接工程。其中大部分为工程队先干活,今年才拨付工程款,补办工程手续。其工作难度只有经历者才能体会个中甘苦。

2012年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和帮助下,得到了国士局、发改局、住建局、县计委的大力支持,补办了现已开工和完工项目的各种手续。经有关部门对工程手续的检查得到了好评。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积极谋划准备各种教学设备,陆续采购学生课桌橙1400套、办公桌椅95套、学生双层床560套、学生衣柜120节,56座理化生实验台4套.,可放4万余册图书的图书架36组以及可供1000人就餐的学生餐桌,使我校的各种设施焕然一新。

经领导的关心和与各方协商,今年4月1日,我校实现初步搬迁,新学年开始全部入住新校区。最近,县政协领导在局领导的陪同下到我校视察工作,给予了训诫的评价。市教育局李满山工到我校视察时说“市督办工程成了放心工程”,并鼓励我们力争进入全市城外三甲行列。

艰辛的探索,不懈的努力,终于换回了较满意的回报;教学成绩连续五年走在了全县的前列。高中预科班人数逐年增加且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报到入学,中考升入西合营中学的人数年年有升,为我县的高中教育做出了吉中应做的一点贡献。县教育局2009年年终考核学校领导班子,在教职工大会上教育局毕局长,肯定了我们的成绩。镇政府为我们开了庆功会并颁发了1万元奖金。

七、八年级教学成绩位居全县前列,二〇一二年荣获张家口市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双项奖。

上一篇:第十一课 什么是宏观社会工作下一篇:用照猫画虎一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