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猕猴桃合作社简介

2024-05-08

周至猕猴桃合作社简介(精选2篇)

篇1:周至猕猴桃合作社简介

周建民副总经理应邀参加周至投资合作交流活动

本报讯:2014年5月21日,第18届西洽会暨丝博会即将开幕之际,周至县投资合作交流暨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秦岭脚下的楼观印象酒店进行。当日,我公司周建民副总经理在爱思特农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小军、项目部罗伟部长的陪同下参加了签约仪式,代表幸福制药与周至县政府签约建设幸福医药产业园项目,西安市政府副市长韩松、副秘书长陈松林、周至县委书记王碧辉、县长杨向喜等领导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这标志着幸福制药医药产业发展迈入高速扩张发展之路。

篇2:周至猕猴桃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猕猴桃产业是陕西周至的支柱性产业,是陕西省的重点发展项目。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周至县就将猕猴桃种植作为优势农业发展,并在品种的改良工作中取得突破,曾先后培育出秦美、亚特等优良品种。截至2012 年,周至全县在猕猴桃产业累计投资超过14 亿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和储藏基地,并被评为全国唯一的猕猴桃生产标准化管理示范县,得名“猕猴桃之乡”。从历史沿革来看,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十年的跳跃式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5—1994):个别农户种植到规模经营。陕西周至位于秦岭北麓,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原生区和最佳适生区。20 世纪80 年代,周至县委、县政府把猕猴桃作为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着重提出“户均一亩园”的目标,短短几年内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人工栽植面积超过十万亩,占全国猕猴桃栽植总面积30%以上。作为国内连片种植规模最大的猕猴桃商品生产基地,周至猕猴桃产业在品种选育、技术管理、贮藏加工、社会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居全国之首,成为全国唯一的“猕猴桃之乡”及唯一的猕猴桃产业标准化管理示范县。

第二阶段(1995—2004 年):传统种植向有机种植转变。早在2003 年,陕西省周至县在司竹和楼观地区建立了两个大面积猕猴桃园,形成“西安万亩绿色猕猴桃示范园”,在哑柏、青化等乡镇各建高标准有机示范园13 000 亩,大力推广猕猴桃“单枝上架、配方施肥、定量挂果、生物防治”四大技术,真正实现了猕猴桃的绿色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管理,促进了猕猴桃产业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的发展模式转变。

第三阶段(2005 年至今):从种植销售到综合开发。通过建设兴县富民支柱工程,陕西周至猕猴桃种植总面积目前已达14.8 万亩,猕猴桃年产量接近20 万吨,总产量超过全国的60%,猕猴桃年产值超过两亿元,全县猕猴桃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超过15 万。为了把猕猴桃产业真正建设成兴县富民的支柱工程,周至县积极鼓励和吸引外来客商,以资本参与、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结为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果农急需的生产、科技、流通和产品加工服务型合作经济组织,在规模结构和产业链完善上下功夫,从而提高了周至猕猴桃产业化程度。目前,全县猕猴桃贮藏冷库超过千座,总库容达十万吨,司竹、楼观、哑柏、马召四大基地乡镇果树面积与冷库建设同步发展,周至全县猕猴桃深加工企业三十余家,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分布集群。

二、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面临瓶颈

近年来,陕西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产量、投资额、冷库储藏量均处于历史最高峰,但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周至猕猴桃产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猕猴桃生产加工技术水平有待提升;产品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有待完善;猕猴桃产品的品牌影响不足,市场价值偏低。与此同时,进口猕猴桃逐渐对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带来了威胁和挑战。

(一)生产组织形式落后

猕猴桃产业化的实质,是把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广大果农和广阔的大市场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连接起来,把果品销售出去,以实现其商品价值。目前来看,周至猕猴桃销售主要靠产地和销地的果品经销商上门收购,简单包装后运到销地批发市场卖出。这种猕猴桃产业组织形式发展初期,由于卖方市场的特定优势,对推动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从而得以实现果农和销售市场间接简单流通体系。但在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市场经济趋势下,猕猴桃生产规模逐步扩张,由此带来市场销售风险加大,买方承担市场风险能力有限,由此可能造成猕猴桃产业产销体系不畅。

(二)产后加工服务水平偏低

周至猕猴桃产后的商品化加工处理水平偏低。多年以来,周至猕猴产业环节中,重生产,轻销售的现象十分明显,果农往往对生产环节的投入积极性较高。但在售后加工环节,包括包装、贮藏、加工、运输等环节的投资十分有限,产后加工设施较为落后,猕猴桃果品多以初级产品出售,包装简陋,缺乏市场宣传,制约了猕猴桃产品的市场价值。

(三)产业升级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周至县猕猴桃加工业虽然由来已久,但多为分散的小规模加工企业,难以在猕猴桃产业化中发挥作用。近年来新建的猕猴桃果脯加工流水线,对促进猕猴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是孤掌难鸣,难以带动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化发展。相反果脯厂为低质果提供了销路,导致一些果农在提高猕猴桃质量的艰难步履中退缩了,干脆不用管,收了交果脯厂,这就大大降低了猕猴桃的经济效益。

(四)营销体系有待完善

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几十年以来,由于销售人才的缺乏和营销观念较为落后,猕猴桃产业市场销售体系不健全,销售网络不足,营销机构实力有限,导致周至猕猴桃的销售市场开拓能力不足,与国际国内同行相比差距较为明显。目前,周至猕猴桃产业的营销体系依然停留在承包户—小商贩—市场—摊贩零售—消费者的传统简单销售模式,或是由农户在家等待外地果商上门收购等被动方式,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产品销售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严重阻碍了周至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

(五)品牌效应不足

与国外竞争对手比,周至猕猴桃虽然品质好,口味佳,但没有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国际上知名度低,因而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同类产品。国外品牌一般采用统一制定产品标准和市场规范,其水果品牌产业实行一体化发展模式和营销思路,品牌创建规范,其形象鲜明,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周至猕猴桃产业长年以来发展均缺乏统筹管理,各家栽培品种良莠不齐,名优品种集中度有限,甚至出现农户间的恶性竞争,没有建立统一有效的品牌管理,造成了市场销售混乱,品牌效应不足的情况。

各种障碍给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农业市场化趋势下,周至猕猴桃产业既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存在挑战。由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从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品牌创建、技术研发和营销体系构建等方面寻找突破,实施猕猴桃产业创新发展战略,有助于推动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和发展模式转型。

三、猕猴桃产业品牌创新

目前,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和升级压力,致力于把猕猴桃产业打造成陕西乃至全国“一大产业、一个品牌、一道亮丽生态景观”。树立品牌形象是周至猕猴产业当前的首要任务,这不仅代表地方对发展猕猴桃产业的重视,也是自身提升周至猕猴桃产品附加值的最佳途径,更是猕猴桃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因此,周至猕猴桃产业必须建立起一套品牌规划、品牌推广、品牌营销的一些系列的发展战略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品牌策略,做到把猕猴桃产业品牌更加响亮、知名度更高,在猕猴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

(一)构建完善的猕猴桃品牌推广体系

品牌是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无形资产,拥有了著名的品牌,就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猕猴桃品牌的推广是周至县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品牌,就谈不上长远的产业发展。品牌的推广就是要紧紧抓住周至县优质猕猴桃这一特色产品,多做文章、亲下功夫,积极构思营销理念,争取做到品牌的推广有一个科学并且行之有效体系,在这种品牌推广体系下,才能够使企业抓住问题的要害,解决品牌知名度较低的问题。一般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品牌创新工作,产品品牌的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只有做好品牌的创新工作,才能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树立了旗帜,提供了指导方向。

第二,做好品牌维护的工作,维护一个品牌的良好形象比创立一个品牌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能否维护好企业的品牌不仅直接关系着公司的声誉和形象的好坏,而且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

第三,做好企业品牌的管理工作,品牌的管理是一个新的概念,与以上二者不同,它提出的是一种管理的理念,管理是各项措施得到落实的保障,必须做到管理到位,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好公司品牌也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加强品牌营销策略管理

对猕猴桃品牌的营销策略的选择直接关系着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前景,选择不同的品牌营销策略,会导致不同的销售结果。因此,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在选择品牌营销过程中应该首先要树立产品质量优先的理念。在强化品牌意识的同时,必须优先保证猕猴桃品种适销和商品质量,因为没有高的产品质量,即使品牌做得再好,也只是昙花一现成不了大的气候。所以说,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品牌营销的成功与否。同时在品牌营销时要讲究策略。品牌营销是属于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它是产品营销的先行步骤,品牌营销的成功将会直接关系着产品的营销的好坏,因此,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在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应该寻求不断变化的营销策略,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四、猕猴桃产业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创新

在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分散的种植户势单力薄,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而合作组织作为产业化经营的载体,可以代表猕猴桃种植户的利益进行谈判协调猕猴桃进入市场的数量、价格等问题,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减少贸易纠纷、将猕猴桃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猕猴桃种植户提供服务,提高猕猴桃产业化经营水平。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政府继续扶持和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猕猴桃种植户合作经济组织是猕猴桃产品进人市场,解决产品加工、储运、销售问题的需要。陕西省的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强引导。除了财政支持,还要通过舆论引导的手段,为猕猴桃种植户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猕猴桃种植户的合作组织要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抓好典型示范、搞好培训工作,引导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二)加强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由种植行业协会按照经济规律协调种植户、龙头企业和政府的关系,通过行业协会对猕猴桃种植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行业协会还可以采用合作经营方式,组织广大农户进行猕猴桃深层次生产。猕猴桃种植户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按合作组织的章程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三)合作组织要为种植户提供各方面的服务

猕猴桃种植户合作组织要代替单个种植户进行营销活动,提供市场信息,帮助猕猴桃种植户搞好生产结构调整,进行种植技术服务和技术人才的培训。还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合作组织的自身改革和发展。合作组织要不断地寻求为种植户服务的新途径,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五、猕猴桃产业研发能力提升

在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转型阶段,技术创新战略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是猕猴桃产业从单纯的农业加工向集成农产品加工、生产、营销一体化的现代化果品产业转变的主要推动推动因素。要加大猕猴桃产业相关技术创新强度,以技术创新提升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不断提升猕猴桃产业技术研发水平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研发,只有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够不断促进产业发展向着更高的层次进步。因此,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应该从以下几个点来提升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首先,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利用现有资金引进新技术,改进猕猴桃种植方式,寻求质量更高、收益更大的新产品;其次,积极与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借助科教资源。周至县猕猴桃产业一直保持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密切联系,要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为企业科技开发研究提供更大的便利。

(二)加大猕猴桃产业科研资金的投入

近年来,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各个地方加大了猕猴桃果品的相关研发投入。周至猕猴桃产品研发中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资金,远远达不到猕猴桃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需求。要加大猕猴桃产业研发的资金投入,拓宽猕猴桃产业研发资金的融资渠道,提高猕猴桃果品开发力度,提升周至猕猴桃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重视猕猴桃产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针对周至猕猴桃产业创新发展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情况,一方面要从业人员自身素质提升,重视人才的个人诉求,挖掘各类人才培养潜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从业者的从业信心,培养从业者了解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和长远规划,让他们有信心致力于周至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此外,应建立良好的从业人员技能培训,鼓励当地技术能手与从业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更要引进国内外猕猴桃专家为周至猕猴桃尽力献策,激发周至猕猴桃产业研发热情,推动周至猕猴桃产业创新发展。

六、加强猕猴桃产业销售体系创新

周至猕猴产业发展到了转变发展思路,寻求创新路径的关键节点。周至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和高效的销售渠道,为了做好这点,周至县的猕猴桃产业首先要引导农民,农民能够从市场直接获得产品供求信息,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有利于生产技术提升和绿色无公害水果的推广。二是协助农民开拓销售市场。近年来批发市场通过与各地农业管理部门的合作,逐步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猕猴桃购销网络。三是促进农民收入水平。在“农户+基地+市场”的种植销售模式下,由示范基地引进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猕猴桃品种,进行试种后才向农民推广,降低了农民种植新品种所承担的风险。这种模式克服了原有零散、自发种植中存在的品种落后和不适应市场的问题,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证。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只有建立风险共担的组织体系,才能被买卖双方所接受,才能实现猕猴桃种植农户和市场的连接,才是产业化所要求的组织形式。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周至实际情况,对“加工猕猴桃”采取“公司+ 农户”形式;对“商品猕猴桃”采取专业性合作组织的形式比较好。借鉴新西兰奇异果业国际贸易公司的经验,公司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依靠大型公司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闯市场;借鉴日本专业果协会的经验,把果农组织起来,成立果业协会,以果业协会为依托,实施贮藏工程、销售工程和信息工程,促进周至猕猴桃产业集约化发展。不论哪种组织形式,都应借鉴吸收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经验,学习现代企业的运营方式,完善组织运行机制,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

七、小结

上一篇:优秀全科医师团队汇报下一篇:分公司年中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