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经验

2024-04-30

黔江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经验(共7篇)

篇1:黔江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经验

第期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2007年8月28日

因势利导发展猕猴桃产业

黔江区地处渝东南边区、武陵山腹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的特点。发展猕猴桃发展是我区一部份农村发展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产业支撑,提升发展猕猴桃产业是区委、区政府的正确决策。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各单位的通力配合下,以发展猕猴桃精品、珍品为重点,把猕猴桃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来抓,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猕猴桃产业已初具规模。几年来,主要在金溪河流域区域内,以黔(江)石(家)公路为轴心,从水田龙桥至石家关口,已成功种植1.1万亩,产量300吨,产值120万元。猕猴桃产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2002年,我区开始引种至金溪镇金溪、长春居委种植,当年种植面积1250亩;2003年又在金溪的7个村(居委)发展1309亩;2004年开始在 金溪河流域的金溪、太极、水田、正阳、新华5个镇乡,12个村(居委)发展,种植面积3370亩;2005年又在石家镇发展。至2006年底,猕猴桃种植乡镇6个,村(居委)23个,全区面积11763.3亩(在地面积),种植农户达2850户,户均规模为4.1亩。其中金溪镇4814.4亩,分布在7个村;太极乡1993亩,分布在6个村;石家镇1721亩,分布在3个村;新华乡1785.6亩,分布在2个村;水田乡668.3亩,分布在2个村;正阳镇,781亩,分布在3个村。

二、基本经验

(一)科学选择发展模式是前提

在猕猴桃发展初期,我区就确立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以大户承包和业主带动,走“公司(业主)+基地+专业协会+农户”的路子。实践证明,这一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功。目前,参与猕猴桃开发的业主3家,面积1450亩,占基地面积的12.3%。即重庆市红阳猕猴桃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侯志鹏)在金溪镇望岭村、石家镇火石垭村栽植面积600亩;黔江志诚药业有限公司(法人:李志成)在城东街道办事处高简村、新华乡大田村栽植400亩;重庆黔江宏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周彬)在石家镇石家居委栽植450亩。种植30亩以上的大户(不含业主)达到34户,1590亩,占总面积的13.5%。

(二)组织领导是保障。

猕猴桃产业建设涉及面广,为确保其顺利进行,一是区政府成立了猕猴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财政、农业、林业、科委、农综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从相关部门抽调了6名同志成立了产业办公室在农综办办公。二是将猕猴桃产业发展纳入基地镇乡的综合考核,有力地推动了猕猴桃产业的顺利发展。

(三)政策扶持是推手。

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意见》,从基础设施建设、种苗补贴、贷款贴息、鼓励业主和大户承包发展猕猴桃产业、扶持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加大培育龙头企业力度等六个方面每年安排了一定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猕猴桃产业发展。

(四)科学种植是关键。

一是深入开展技术培训,两年来利用群众会、现场会培训果农1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余份,使果农基本掌握了猕猴桃的栽培管理技术;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区猕猴桃产业办技术人员分乡负责,各镇乡的专职干部分村负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果农服好务;三是加强猕猴桃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由重庆红阳猕猴桃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租地400亩,在金溪镇望岭村建起了在渝东南具有先进管理水平的示范园,对全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典型引导的作用;四是加强种植管理规范化建设,改原来的打窝定植为全园深翻提厢栽植,已在基地镇乡得到广泛推广,走出了规范化管理的第一步。

(五)基础设施配套是促进。

几年来,猕猴桃基地大力开展以修建蓄水池为重点的基础设 施建设,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在猕猴桃基地修建蓄水池105口,总蓄积量达到4190立方米,修建耕作路57条,总长13200米。猕猴桃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建设就跟到那里,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产业发展和猕猴桃的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认识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主要是对猕猴桃发展的方向、趋势认识不清;二是对猕猴桃不了解、不认识、小看猕猴桃的经济价值和产业潜力;三是对发展猕猴桃产业缺乏信心,持怀疑态度,对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阻力和困难有较大的畏难情绪,不敢“摸着石头过河”;四是认识不统一,形不成合力,进而等待观望。

(二)管理问题

一是我区猕猴桃产业发展速度迟缓,管理不规范,基础工作不扎实、效益不高。二是现实猕猴桃生产中已出现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一时难以得到解决(主要是病害)。三是产业宣传和产业管理、产业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技术问题

猕猴桃的栽培管理技术缺乏是目前生产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一是虽然各基地镇乡有专职的人员,但到位率低;二是规范技术不能得到落实;三是技术指导不及时。

(四)投入问题 猕猴桃种植前期资金投入较大。我区农村较贫困,资金投入是目前存在的较大困难。按最低要求,栽种1亩猕猴桃第一、二年的净现金投入约1500元,目前区政府的直接补贴是约250元/亩,并另有贴息贷款扶持,有的种植户还同时享受退耕还林政策,只就种植而言,这样的政府扶持不算低。但客观地讲,在我区农民现实的收入水平下,让他们承担这样的投入还确有困难。现在由于投入不足,主要是施肥水平和果园管理投入不到位,造成应当有种植收益的被延迟,应当有较大收益的而减少。

四、因势利导,提升猕猴桃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我区猕猴桃产业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科技为支撑,以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为中心,坚持既定目标不放松,到2010年建成3万亩的优质猕猴桃基地,到全部进入盛产时,产量2万吨,产值8000万元。

(一)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扶持

鼓励企业、业主、大户、机关干部承包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政策不变;种植猕猴桃3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由区政府给予奖励;在2008年前,对新种植猕猴桃所需的种苗资金,由种植户自筹一点,政府补贴一点加以解决;对于10亩以上大户(含业主、企业)搭架投入,业主开发和30亩以上的猕猴桃种植大户新建蓄水池的投入,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补助。

(二)切实解决猕猴桃产业发展“缺位”问题

1、积极组建猕猴桃产业专业合作社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主导、农民为主体”的原则,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组建。在猕猴桃基地300亩以上的村(居委)或集中成片区域组建的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生产经营服务合同。区农综办和镇乡政府要大力宣传发动,提高对组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公司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负责落实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果农根据合作社章程提出申请,经合作社批准,登记后成为专业合作社社员,社员选举合作社社长。

2、加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区农综办负责乡镇的技术指导,重点对乡镇技术员进行培训和做好产业发展的服务工作。基地乡镇政府要指定1-2名专业人员作为专、兼职技术员,负责对本辖区内基地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员进行业务指导。镇乡猕猴桃产业办要加强对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检查督促,并做好生产发展的服务保障工作。村级(专业合作社)根据猕猴桃种植面积成片较集中的每500亩聘请1名技术员,较分散的每300亩聘请1名技术员。公司要加强技术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指导和服务能力,要制定管理办法,实行绩效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兑现技术员工资。

3、互利共赢求发展

公司或业主与果农必须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共同承担种植风险、市场风险,消除果农的后顾之忧,由公司承诺果园投产后实行保护价收购。公司负责起草基地建设和猕猴桃产销合同文本,送区政府办公室审核,区政府审定后,由果农与合作社签订基地建设和果园投产后的猕猴桃产销合同,合作社与公司签订猕猴桃产销合同,降低果农市场风险,提高果农生产积极性。

(三)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确保果品优质高产

1、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农综办要建设相对稳定的100亩以上的猕猴桃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各猕猴桃种植镇乡要按照“品种优良、种植规范、管理一流、基础设施完善”的要求,集中抓好200亩以上的示范片建设。

2、推行“两化”和“三大”技术

公司要根据猕猴桃生长季节,大力开展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按照《红阳猕猴桃栽培技术》和《红阳猕猴桃生产发展指导手册》进行栽培管理,做到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着力推广提厢栽培技术和疏花疏果套袋技术,提高优质果率,力争优质果率达到45%以上,出口实现150吨。同时要抓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公司要在全区建立5个以上病虫观测点,及时进行观察记载,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各基地村专业合作社负责组建病虫防治专业队,实行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防治。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区农综办作为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管部门,负责我区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执行、督促检查等工作,要完善目标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工作干劲;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一名 领导专门负责发展猕猴桃产业。

各猕猴桃产业街道镇乡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明确专职领导和工作人员主抓产业发展,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区农综办、有关镇乡和重庆市红阳猕猴桃有限责任公司等必须加强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做好猕猴桃果园管理、种苗培育等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抄报: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领导; 抄送:区级相关部门。

(共印 份)

篇2:黔江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经验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关系到一个学校,一个地区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教育的良好形象在当地的形成。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工资制度的改革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对教师心理产生了很大冲击。针对这些情况,我区通过学习、开展活动、树典型、表彰优秀、惩治问题等形式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使我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几次工资改革和一些重大事情面前,我区5000余名教师基本经受住了考验、保持了稳定,还涌现出了重庆市“十大感动人物”和勇救落水学生等事迹。现将我区的一些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科室协作、责任到片、齐抓共管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一)我区一直以来都成立了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教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副主任任副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抓全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各学校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抓本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二)由组织人事科主动与教育工委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政策、法规保卫科等配合,把各类活动融入到师德师风建设中。如在教育系统开展“读一流好书,创一流业绩”活动,要求教师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读后感,并开展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誓为黔江教育作贡献”的演讲比赛,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针对社会上赌博成风的问题,我区于2007年3月在全教育系统开展了禁赌活动,召开了教育系统禁赌专题会,并向广大教职工印发了“禁赌”倡仪书,杜绝了教育系统的赌博风;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1《未成年人保护法》、《重庆市教师“十不准”》等法规知识和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知识讲座,让广大教职工做到依法从教、爱岗敬业,无违规补课和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

(三)由区教委各科室分别联系几个学校,随时督促相关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抓到手上,保证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做到入耳、入脑、入心,真正发挥作用。

二、借助上级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近几年,我们以“向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学习”、“向徐精彩、孟二冬同志学习”、“向向林强、李明素、阿木冬.吐鲁甫同志学习”等活动为契机,在我区广泛开展了“向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学习、深入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向先进模范人物徐精彩、孟二冬同志学习,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等。并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大讨论活动和“我为教育添光彩”演讲活动,并对每次活动有安排、有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为我区抓师德师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几次活动中我区分别涌现出了自觉资助贫困生,利用假期护校、维修学校、自愿承担留守儿童临时父母的感人事迹。

三、严格考核制度,促使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常抓不懈 每一次活动只能推动一次高潮,而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目标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考核。通过查活动、查记录以及有无教师违返师德师风建设有关规定进行认真考该,并通过考核,发现闪光点,总结不足之处,促使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常抓不懈。

四、树立典型、奖罚分明,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我们注重抓亮点,树典型,对有

违师德师风的行为决不姑息迁就,严肃惩处,以达到好有所学,坏有警示的效果。我们对长期默默耕耘在我区边远村小20余年的刘红廷、高玄书夫妇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事迹在全教育系统进行了报到,让全体教职工学习他们坚守岗位、爱岗敬业的精神。该夫妇被评为重庆市十大感动人物,在重庆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在黔江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也为我区教育添了光彩。舟白镇县坝完小教师李清达2007年11月5日在放学途中不顾自身安危在20余米深的阿蓬江中勇救落水学生事迹,我们在全区教育系统进行了通报表彰,并要求全区教职工学习他的模范事迹,2006年12月区教委组织2006区政府以上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0余人到云南考察学习,给全体教师建立了一个激励机制。

对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出一个抓一个。2006年、2007年分别在全教育系统通报批评了2个体罚学生的教师,给予当事教师行政警告处分、扣除当年全部奖金、3年内不得晋升技术职务并对所涉及学校当年的全面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校长当年评优评选资格和综合治理安全奖;对一名利用当初中班主任查女生宿舍有猥锁女生动机的男教师经调查属实,给予了行政警告处分、留党察看一年,将该同志调到边远学校任教,取消其所在学校及校长当年的评优评选资格,并在全区进行通报批评;对一因与别人合伙开麻将馆引起不良影响的教师责令其停开,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在全区教育系统通报批评,所有这些事例对广大教职工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敲响了警钟,有效地控制了不良行为的出现。

五、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树立教师主人翁意识

我们在抓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注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区委、区政府、区教委领导敢于树立正气,确保教师合法权益不受侵害。2007年9月10日,一社会青年到黔江中学闹事,黔中一教师正当制止,被闹事青年在公安系统工作的父亲无端欧打住院,这一事件发生后引起区教委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当即召开会议对此事进行调查了解并随同教委领导到医院看望被欧打的教师。经查证后明确了处理决定:

1、要求肇事者到黔江中学当面向被欧打教师及黔中全体教师口头检讨和书面检讨,赔偿一切医疗费用;

2、肇事者调离公安系统;

3、其所在派出所负责人负连带责任给予处分。这给教师鼓了势气,也让教师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作为黔江的一名教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做好本职工作,还有什么理由不树立起自己的主人翁意识,为黔江教育作贡献呢?

总之,由于我区各级领导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区教师都有一股不断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大事大非面前能保持清醒头脑,体现出教师应有的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进一步思考、积极探索做好我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认真贯彻执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的通知》(渝教师[2007]32号),召开专题会议,并将各项考核内容融入各项活动中,确保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篇3:黔江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经验

1 产业优势

1.1 自然优势

黔江区地处渝东南边陲武陵山腹心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立体气候明显的,年降雨量1200mm,年日照1200~1500 h,年平均气温为12~18℃,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马铃薯种植。

1.2 产品优势

生产的马铃薯薯块大,品质口感好,商品薯比例高,畸形薯、小薯和烂薯较少,耐贮藏。相同品种在黔江区种植,淀粉含量比其它地区提高1~2个百分点,有利于加工生产相关产品。

1.3 科技队伍

现有农业研究员2名,高级农(经)艺师20名,农艺(经)师38名,中级以下职称30多名,这支队伍具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和热爱事业的奉献精神,是发展薯类种植基地的队伍保障和技术保障。

1.4 群众基础

黔江高山和半高山地区农民普遍有种植马铃薯习惯。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和科技示范推广,农民基本上掌握了科学种植技术,具有大规模发展马铃薯的群众基础优势。

1.5 市场前景

黔江马铃薯在鲜贮、鲜运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贸易区位优势;黔江马铃薯收获季节正是北方淡季或调运困难时期,在供应季节上具有很强的互补优势;随着博龙公司和鑫渝公司等食品加工企业的入驻和投产,对马铃薯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雨润集团等大型畜牧产品加工企业进入黔江并在每年要发展200万头生猪,加在了对马铃薯饲料粮的需求缺口。

2 发展现状

2.1 种植概况

全区常年种植马铃薯1.33万hm2以上,平均单产15t/hm2左右,常年产量在20万t以上。马铃薯一年两季(春季、秋季),每年鲜薯上市时间可达10个月之久,这为马铃薯深加工提供了条件。

2.2 加工率和商品率较低

据统计,50%的马铃薯用作饮料喂猪,30%左右的马铃薯作蔬菜和粮食鲜食,10%左右留作种用,用于外销和加工的仅10%左右;在低山平地零星种植地区,马铃薯几乎全部作为蔬菜鲜食。

2.3 推广脱毒马铃薯

黔江从2004年开始推广脱毒马铃薯,先后投入资金30万元,进行基地建设,建立了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每年可为各地提供约50万kg以上的种薯及10000 t以上的商品薯。农业植保部门在新品种引进、高产栽培技术、脱毒种薯生产、芽栽繁种、复种留种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存在问题

3.1 品种多乱杂

主要有鄂薯系列、米拉系列、白花系列等,品种之间混杂严重,造成病害交叉感染传播、品种退化加快、适宜种植时间缩短、品质下降快、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很难形成当地的主栽品种,不能满足产业化、商品化生产的需要。

3.2 病害严重

黔江多年来马铃薯品种未得到更新换代,导致品种严重退化,造成马铃薯晚疫病、病毒病等病害发生严重,产量越来越低。

3.3 制约因素

(1)高山主产区域交通不便,技术推广和销售困难;(2)劳动力素质不高,观念落后;(3)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田水利设施老化,还有1.33万hm2低产田需要改造;(4)农产品加工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足以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4 发展对策

4.1 建立完善优质种薯繁殖基地

继续按照引种观察,繁殖、示范、推广的做法,不断引进优新良种,逐步形成引、繁、育、推一体化的良性循环。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区良种覆盖率达60%以上,在2008—2010年力争达到6670 hm2优质脱毒马铃薯商品基地建设。

4.2 推行标准化生产

严格制定和推行马铃薯质量标准,确保从种植模式、整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获、贮藏严格按规范化操作,提高生产水平;严格按照不同品质用途和加工要求组织标准化生产,确保马铃薯产品的商品性;严格按照品种、生产、加工等技术标准积极组织标准化无公害生产。

4.3 实行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

因地制宜,在邻鄂、水市、黄溪、中塘等不同气候条件优越的马铃薯主产区实施连片开发,做到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措施统一,进行规模化生产,并以点带面,促进全区马铃薯的产业化生产。目前,脱毒马铃薯商品基地推广面积已达5330 hm2,主要品种有鄂薯三号、川芋四号、大西洋、南中552等。

4.4 提高劳动力素质

(1)以基地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培训工作,结合薯类基地建设要求和生产实际,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2)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田间学校,开展种植技术培训。

4.5 扶持龙头企业

按“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逐步形成基地生产、企业加工、市场营销三个环节完备的产业化格局。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区类企业的发展,解决这些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尽量给予他们最大的优惠政策,培育壮大成为我区农产品及畜牧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以推动我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4.6 完善服务体系

涉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做好生产物资准备、技术指导工作的同时,积极捕捉、分析好各种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并建立健全产销合同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前后全程化、系列化的各种服务,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从根本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4.7 依靠政府扶持和财政支持

篇4:小小猕猴桃做成大产业经验

1 起步早,声誉好

奉新县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65%的山区有分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野生果蕴藏量超250万kg。1975年县里高度重视野生资源开发利用,挑选专门人才成立猕猴桃研究所,全面开展资源普查、野生驯化栽培试验、品种选育等研究。同时与省园艺所合作,联合攻关,突破良种选育关,通过组织群众报优,共获得优良株系20余个,经近10年的不断筛选,共选育出了“魁蜜”“金丰”“早鲜”3个丰产、优质中华猕猴桃品种并通过省级鉴定。这3个品种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参加全国新优品种评比,多次获得金、银奖,这在当时全国实属罕见,是全国仅有的20多个品种中的佼佼者。上述3个品种曾被大江南北许多栽培者引种,一度成为江南主栽品种。期间,还进行了猕猴桃果脯、果原汁、果酒、果饮料等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均获成功,并进行了小规模生产。在驯化栽培上,采用多层、多点布局,开展小规模栽培,也获得了成功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奉新开发猕猴桃是全国3个最早的县(市)之一,取得的成绩被众人盛赞。

2 重质量、求效益,惠及千户农民

1994年,全县上下对之前发展情况进行了反思,认为要将猕猴桃发展成产业经济,必须特别重视高标准和适度规模建园,并采取了以下得力措施:①过去无美味猕猴桃商业栽培,为替换已过时的软毛猕猴桃,着力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了以金魁为主的丰产优质新品种,迎来了大发展的艳阳天。②成立果业局,主抓以猕猴桃新品种推广等在内的果业开发,大搞科学试验。③争取到“江西省猕猴桃新品种选(引)育”项目,为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筛选等打下了财力和技术的基础。④只选生态良好、交通和水源等有保证的丘陵和低山缓坡地作为果园,面积适度集中,以利于保护生态。建园要高标准,一律要求撩壕、重施有机肥和搭钢筋水泥棚架等。⑤果园全县统一规划,通路、通电、通水、机耕道、排灌沟等由县筹措资金建设,农户不出分文。⑥谁的土地谁优先栽培,每户限栽1 hm2左右,超过部分和无力开发的农户,其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到有能力的开发者。⑦各级政府千方百计解决农户的资金问题,凡贷款者政府补贴3~5年的利息。⑧新开园全部栽培金魁等特优品种,老园进行高接换优。⑨每年举办3~4期免费培训班,相关部门为每户制订栽培指南,技术员随叫随到。⑩限用化肥,全力推进有机生态栽培,迅速提高产品档次和售价。B11狠抓人工授粉和疏花疏果,大幅提高商品果率。

篇5:黔江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经验

一、果园基本情况

该园位于陈仓区钓渭镇东阳村,地处秦岭北麓台塬坡地,坐西朝东,属南北走向的台田(西边有2米高的土崖,东边有1米高的土坎),土层深厚,灌溉方便。2003年秋季用红阳猕猴桃成品苗建园0.8亩,2006春季在原园址附近又新栽红阳猕猴桃2.4亩,累计建园面积3.2亩。栽植密度统一为3米(行距)×2米(株距),亩栽110株,共计350株。其中雄株44株,雌雄株搭配比例为7∶1,雄树按此搭配比例在果园中间行内栽植。2007年挂果以来,果园产量、效益连年飙升,尤其是近3年全园进入盛果期后,保持了连年高产稳产高效水平,其中2010年生产商品果3800千克,售价15.6元/千克,收入近6万元;2011年生产商品果7200千克,售价18.0元/千克,收入近13万元;2012年生产商品果8670千克,售价16.6元/千克,收入约14.4万元。

二、主要栽培管理经验

1. 高标准建园 采取秋挖坑、春栽植,于建园前一年秋季开挖宽80厘米、深60厘米的定植沟,沟内填埋作物秸秆、杂草等,亩施优质有机肥4000~5000千克,并混施碳酸氢铵、磷肥各100千克,然后浇水塌实,待春季解冻后栽植。栽后及时覆膜,并留足1米以上宽营养带。

2. 连年深翻改土 栽植当年秋季,从定植沟处向外挖宽50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施肥沟,结合深翻继续填埋腐熟有机肥、秸秆、杂草等,并适量混施三元复合肥。连续深翻3年直至将全园翻1遍,这样既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有机质含量,又有利于树体根系扩展,促进了地上部分生长健壮。

3. 科学配方施肥 重施有机肥、巧施化肥是促进树体健壮生长的最关键、最根本措施。成龄树每年秋季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65千克,每株树再配合施沼液50千克。全年施追肥3次:以三元复合肥为主,交替采用放射状沟施和多点穴施法施入,施肥深度为20厘米,萌芽前(3月上中旬)亩施165千克,果实膨大前(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亩施110千克并每株混施沼液50千克,果实生长后期(7月中下旬)亩施110千克。生长季节结合树上喷药,每次都要添加叶面肥或营养肥,主要有尿素、生命素、碧护、绿美滋、钙镁肥、深海鱼油等。

4. 适时合理灌溉 将全园修成畦子,进行短行畦灌。一般全年灌水3次,即封冻水、萌芽水、膨大水,最多不超过4次。

5. 高光效整形修剪 采取单主干多蔓整形,中长梢修剪,保持合理的树体结构。冬季修剪后,每平方米架面留2.6~2.8个结果母枝,即单株保留17个结果母枝(均为中长果枝),每个果枝保留12~15个有效芽,单株留芽量为204~224个,折合每亩留中长果枝量为1632个,留芽量为19584~20563个。春季抹芽定梢后每个结果母枝保留5~6个结果枝,抽生的每个结果枝经过疏花疏果后保留4~5个果实(一般结果枝留4个果实,最外边的结果枝多数留5个)。

春季当新梢长到5~10厘米长时,抹芽、定梢一次进行。预备枝于80厘米处摘心,结果枝于果前4~5片叶处摘心。到7月份,单株留果量平均为272个,单株平均保留有效叶片843片,叶果比为3.1∶1,果园地面光斑为20%~30%。

6. 重视人工授粉 除采取花期园内放蜂提高坐果率外,应重视人工授粉。花期采取对花授粉或提前采集雄花苞,待花粉散出时收集花粉,雌花期分两批授粉。用毛笔或橡皮头将花粉涂到雌花柱头上,或用喷雾器将配制好的花粉液均匀喷到雌花柱头上,反复进行2~3次。

7. 抓好病虫害防治 由于重视病虫害预防工作,在周边红阳猕猴桃园溃疡病频发的情况下,该园仅于2012年春季在两株树的2个结果母枝上发现有溃疡病感染。尚虎熊的具体做法是:主要针对猕猴桃溃疡病、早期落叶病以及斑衣蜡蝉、介壳虫等病虫为害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治。每年从3月份开始至10月底,每隔15天左右打1次药。全年树上喷药12次,树干涂药2~3次。杀菌剂主要选用辛菌胺、噻唑锌、过氧乙酸、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噻霉酮、噻菌铜、喹啉铜等,杀虫剂主要选用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作者联系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桑果工作站 邮编:721300)

篇6:黔江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经验

摘 要 在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普遍升高的新形势下,人民更倾向于将植物油作为食用油,然而国内在植物油的生产方面一直是相对滞后的,因此供不应求。我国的油料产业有待进一步的开拓和提升,尤其是油菜方面。在众多农作物中,能榨取油脂生产成为食用油的油菜,是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类油料作物,而油菜的种植和加工正是重庆市黔江区的主要产业。此产业将会带动黔江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潜力很大。在分析黔江区气候,资源等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当地油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最后给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油菜产业;现状分析;发展前景;重庆市黔江区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55

黔江区是重庆市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贫穷山区,关于其油菜产业的发展,现做出如下分析。首先,地理位置方面。该地位于重庆市偏东南方向,与三峡水库等地接壤,地处湖南、湖北、贵州、重庆交汇处,具有非常有利的地理位置。其次,在气候方面。查阅文献得知,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偏湿润,每年的降雨量约1 000 mm,降雨量充足,每年的日照时长最高可达到约1 500 h,供热量绝对充分,且不会出现春夏秋冬区分不大的情况,气候特征非常显著,对于油菜的种植很有很大的帮助[1]。最后,水土资源方面。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得知,该地矿子黄泥分布广泛,土壤质地黏重,盛产油菜、玉米、黄豆等。总之,黔江区各个方面都很适合发展油菜产业,而且作为贫困地区,能够通过将油菜产业链发展为当地特色来带动经济发展,确定了固定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其发展有很大的益处。

1 黔江区油菜产业现状概述

据调查,该地是整个重庆市所有种植油料作物的县城中,生产的植物油产量最多的县城之一。黔江区主要靠种植油料作物为生,其中以油菜为主,其种植面积约

6 666.67 hm2。

近年来,通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争取到了多个相关的大量生产植物油的项目,调动了当地以种植油菜为主要工作的居民的生产热情,带动了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2];同时,越来越多的当地人选择靠种植油菜来致富,因此该地区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也逐步上升,使该地的油菜种植产业逐渐进步。

1.1 关于资金

由于黔江区的油菜产业在重庆市整个油菜产业中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爭取到了更多的项目支持。据调查,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市政府都大力支持该地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近几年拨给黔江区用于支持油菜产业发展的资金不断增多。

1.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方面。近几年,国外对于植物油的逐渐开始垄断资源,不少植物油都从国外进口,尤其是大豆油。这种情况使油菜的市场范围缩小,价格也随之下降。二是技术方面。目前,国内用于种植和收割方向的机械产品比较落后,且价格过高,提高了种植的成本。三是政策方面。由于政府对于种植某些农作物的农户给予各项补贴,因此当油菜市场不好而政府对此又没有任何补贴政策时,部分农户选择转而种植其他农作物,导致当地的油菜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1.3 创新发展模式

在确定了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后,要想实现持续黔江区油菜产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新思想。

一是采取免耕新技术[3]。通过不断地研究、实践、探索,终于在2012年,使用免耕技术成功种植油菜百余公顷,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劳动力稀缺的问题,还为农民节约了成本,使其收益更高。二是采用油蔬两用的栽培技术。为了使种植户获得更大的收益,采用油料作物与蔬菜结合的种植方式,不仅能通过产油获得收益,还会得到不同的蔬菜。该技术于前几年在黔江区试验成功,推广使用,这种油蔬结合的高效栽培技术在当地立刻受到采纳,投入使用,为居民提供了更便利的生活方式,也给他们带来了更高的收益。

2 黔江区油菜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2.1 黔江区油菜加工业的发展

近几年,该地区的某家代表公司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作坊,慢慢发展成为了年加工百万吨的大型加工厂,这多亏了政府的资金支持。而该地区大型加工厂只有少数,大部分都是年产几万吨的小型工厂,且主要工作时间只有收获季节。由此可知,该地区的小型加工厂工作时期与季节有关,且收入颇低。这些加工厂产量、质量等细节都不够完善,设备设施之类也比较落后,因此效益较低,无法壮大规模,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黔江区的油菜加工小作坊主要以季节加工为主,赚取的只是少量的加工费,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4]。综上,黔江区的油菜产业链受到加工环节的约束,严重阻碍了其发展。

鉴于此种情况,在大豆油被国外企业逐步垄断的形势下,国家对油菜产业更加重视,因此应该利用当前形势,大力发展该地的油菜产业链。在此提出建议:首先,对于现有的小型工厂,应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培训,让他们通过技术来帮助自身更好的发展;其次,大力培养几个年产几千吨的特大型加工厂,通过与当地农民协商签约,获得固定油菜籽来源,形成流水线式产销一条龙化发展方式。

2.2 黔江区油菜关联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在政府和国家的帮助下,不仅产油产业得到了提升,还使该地区发展了不少副业,如旅游业、蜜蜂养殖业等,且收益很好。黔江区相关部门利用此次机会,大力发展旅游业,多次开展旅游节、乡村游等活动,特别是在油菜花期,大力宣传下,吸引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收益近千万元。此外,由于该地不断地开垦荒地种植油菜,也使当地涌现了大批的蜜蜂养殖者,他们看准商机,发展迅速,如今养殖户越来越多,蜂箱不断增加,养蜂业也收益不菲。

3 黔江区油菜产业发展建议

3.1 认清当前形势,与时俱进

如今,在生物柴油发展步入正轨的形势下,抓住机会,在种植生产食用油的基础上,利用自身资源,推广能源油产业,将二者统筹兼顾,发展生物柴油。开垦荒地、闲置农田等,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的能源与油菜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3.2 努力争取政府补贴,提高种植的积极性

为了使更多农户种植油菜而非转为种植其他农作物,应该积极争取政府的各类补贴,及各种保护政策。保障种植户的收入的同时,还要使他们更加积极地种植油菜。要通过政府的帮助和支持,消除农民的各种担心,保障他们的生活和经济收益,提高他们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发展油菜产业链。

3.3 积极引进新的技术

在知识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用在农业生产上,“科技务农”并非空想[5]。因此,要积极引进新的生产或者收割技术,使农户的种植、加工等环节变得更加便利,节约劳动成本和劳动时间,提升生产效率和最终收益。

3.4 积极发展副业

在全力發展油菜种植、加工、生产产业链的同时,还要重视由主业带动起来的副业,如旅游业、蜜蜂养殖业等。

4 结语

本文首先对黔江区的地理、气候、土质等进行分析,确定了该地非常适合种植油菜;其次,对该地油菜产业的现阶段发展情况作了综述,并找出其中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再次,在此基础上对黔江区油菜产业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发展优势及弊端;最后,针对以前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对黔江区油菜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殷艳,王汉中.我国油菜产业发展成就、问题与科技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4):1-7.

[2]周长庚,欧应培,邓奇志,等.沅江市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4(6):64-66.

[3]张洁夫,戚存扣.江苏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J].江苏农业学报,2013(6):1236-1240.

[4]熊秋芳,文静,沈金雄.依托科技创新推进我国油菜产业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3(1):86-91.

[5]王欣,张仲珍,刘曙光.2012年湖南省油菜产业损害监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97-298.

篇7:西峡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思考

关键词:猕猴桃;产业发展问题;前景;建议

猕猴桃产业是西峡县因地制宜、发展优势、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一个主导产业。猕猴桃产业发展在西峡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但是,面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栽植面积和产量成倍增长,市场销售价格下降,生产效益下滑这一发展趋势,西峡县猕猴桃这一主导产业的前景到底如何,下一步该怎样走?是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1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发展现状

近40年来,西峡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猕猴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放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猕猴桃人工基地0.67万hm2(2),挂果面积达到2.4万hm2(2),产量3600万kg,其中畅销世界的海沃德面积达到了3.4万hm2(2),占全国海沃德基地总面积的40%。成为全国猕猴桃生产的重要大县之一。近年来,西峡依托优良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在大力发展人工猕猴桃基地和开发利用好2.7万hm2(2)野生资源的同时,致力于猕猴桃贮藏和深加工同步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保鲜库75座,贮藏量8500,建成了西峡华邦公司、福莱尔南方航空食品公司和哪吒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2万。产品主要有果汁、果片、果酱、果酒、罐头等5大系列20多个品种.与新郑枣业集团、新西兰安发集团、广大健力宝集团和台湾佳美集团等国内外大型加工企业接洽协商,共同对西峡猕猴桃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据了解,全县猕猴桃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8亿元,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为“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荣誉称号。

随着猕猴桃产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产业不断延伸,并且带动了包装、运输、信息咨询服务等一大批关联产业的蓬勃兴起。猕猴桃产业以其巨大的张力有效地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构成了西峡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主体,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发展格局,使西峡农业初步呈现出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新趋势。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猕猴桃产业给西峡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并逐步形成了振兴县域经济的立县产业。但是,随着国家农产品日渐丰富,逐步迈向相对富裕,基本实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由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的转变,西峡猕猴桃产业化经营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品种结构调整不到位,后续产品开发不足,结构布局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据统计,西峡猕猴桃面积虽然不小,但是品种过于单二.属于晚熟品种的“海沃德”、徐香”就占到面积的80%以上,而早、中熟的“米良”、“华美2号”、“豫皇1号”、“红阳”等品种不足20%。

二是果品质量亟待提高,标准化管理技术普及率低,滥用猕猴桃膨大剂和早采、早卖鲜果等短期行为屡禁不止。由于市场认“大”不认“小”,以及部分果农只追求产量而不追求质量的盲目心理,造成果实膨大剂的泛滥,致使猕猴桃质量下降;其次是由于品种结构不到位,早熟品种太少,导致早采、早卖鲜果时有发生,对西峡猕猴桃在市场上的声誉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是对猕猴桃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很好地利用开发现有的“西峡猕猴桃”、“华美2号”、“海沃德”、“徐香”、“豫皇1号”等商标工作,缺乏具有竞争实力的品牌形象,西峡猕猴桃在市场的占据份额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2发展优势和前景

2.1优越的地理位置

西峡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年均气温15.2℃,年均降雨量在900mm.相对湿度75%,无霜期236d,年均日照时数2049,森林覆盖率76.8%.优良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使西峡成为猕猴桃最佳适生区之一。表现为种质资源丰富·分布面积广.适合人工栽培,抗冻害、日灼和病虫害能力强.内在晶质优良.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高。

2.2技术人才优势明显

在猕猴桃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级政府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建立果农专业合作社等手段.向广大果农传授科学管理知识.以及广大果农在生产一线的长期实践.现在我县猕猴桃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果农对果园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都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技术,和其他地区相比.西峡县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

2.3冷库贮藏群体初具规模

根据猕猴桃在常温下不易贮藏的特点.西峡县委、县政府一开始就注意抓各类贮藏冷库的建设工作·从最初的争取国家投资建设,到后来的集体、联户、家庭个体等多轮驱动.截止目前.全县巳建成保鲜库75座.贮藏量约8500,使全县猕猴桃业具备了一定的贮藏优势.不仅延长了鲜果的上市周期+而且解决了广大果农的后顾之忧。

2.4市场销售网络日趋成熟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狠抓了猕猴桃产业的销售环节.采取了举办西峡猕猴桃商贸洽谈及订货会.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营销窗口.支持基层干部和果农走出家门搞促销等一系列举措.到现在,各种形式的销售网络已自成体系.渗透到县城、乡镇、村庄。据调查统计,果农自己创立的各类信息服务部、销售中心、销售联络点已有180多家,从事市场营销的人员3000多人,将销售业务已伸向了全国20多个省区。2.5联想集团的入驻及西峡县猕猴桃成功上市为全县猕猴桃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拟投资1.5亿元,3年内在西峡县建设2万产能的物流中心、冷库、包装车间、办公大楼、猕猴桃科研中心和猕猴桃种植示范园.通过专利品种授权种植带动(0.13万hm)(2)猕猴桃种植园区产业升级及西峡猕猴桃在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ccbot)成功上市.进行现货流通交易,这为我县猕猴桃产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

3思考及建议

1充分认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优势.狠抓果园管理.提高果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量西峡发展猕猴桃产业.不仅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有着大批的技术人才,联想集团的入驻及西峡县猕猴桃成功上市又给西峡猕猴桃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可见西峡猕猴桃产业前景一片光明。要继续加强宣传力度.发挥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重点抓示范园建设.坚决禁用果实膨大剂,杜绝早采、早卖鲜果出境.确保西峡猕猴桃在市场上的良好声誉。

3.2顺应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

上一篇:缅怀革命先烈讲故事朗诵比赛活动方案下一篇:江行无题·其十二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