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骆峪九年制学校

2023-06-01

第一篇:周至县骆峪九年制学校

麻山乡九年制学校学校

简 介

麻山九年制学校位于望谟县东北角,距望谟县城57公里,学校住在麻山乡政府所在地的麻山乡和平村。学校服务半径覆盖全乡12个村,另加周边其他四个乡镇的5个村,覆盖半径内村组属喀斯特地貌,苗族同胞占覆盖半径内人口的68.45%。麻山乡是国家级贫困乡,历来有“山乱密麻,土似珍珠,水贵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的传谣。

麻山九年制学校始建于1945年,当时只有1位教师(是从桑郎用人力背来的残疾瘸腿教师),3名学生。到1954年发展到1位教师8名学生。到了1956年麻山海孟坝闹土皇帝,导致学校停办。直到1968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才得到重新恢复,当时只有一间50㎡的茅草房,1名教师教了8名学生。从那以后,就不断得到发展,至1986年已办成完全小学,当年新修了一间6间教室的教学楼。随着改革开放,上级党政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学生人数成直线上升,教师的配备不断增加,校园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得到逐渐扩大。

1992年撤乡并镇,成立麻山镇,镇政府设在在纳夜,麻山九年制学校也相应的设在纳夜。因麻山贫困程度深,党和政府为了加大对麻山的扶贫力度,1996年将麻山乡从麻山镇中分离出来,治穷先治愚,提高麻山人口文化素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关键,在上级高度重视麻山教育的情况下,于2004年9月始办初中部,当年七年级有学生84人,2005年9月办到八年级,共有在初中部校学生345人,于当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将麻山小学变更为麻山九年制学校。现在麻山九年制学校占地面积为7145 ㎡,校舍建筑面积3328㎡ ,校园内有两个篮球场,学校有升旗台、围墙、校门、文化栏,有学生宿舍、学生食堂,

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各一个。学校现有仪器7679件,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各一个,理、化、生科学仪器保管室各一间。图书室一间,图书20541册,初中生均36.13册,小学生均11.9册。学校有厕所一个,男厕所10个蹲位,女厕所8个蹲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所需。

2010年春季学期麻山九年制学校共有在校生858人,其中小学部10个班,有学生432人,女生205人,少数民族362人;初中部9个班426学生,女生186人,少数民族生254人。少数民族生占全校学生71.9﹪。

全校共有教职工52人,女13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5人(3人脱产学习),初中专任教师24人,正副校长3人。学校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小学毕业生有1人考上州重点中学,初中毕业生2人考上县高中重点班。中考总成绩居全县中上成绩;2008年中考400分以上达8人,居全县第4名,初中非毕业班,好几科及格率、均分、按学校比居全县前三名内。虽然这里的学生家庭贫困,但是具有麻山“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奋斗、拼搏精神。

因学校建立晚,各项建设,及设备设施滞后,学校正在困难中成长。但是有党和国家惠民政策作契机,我们将竭尽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争取上级党政、社会单位、人士对学校和学生的资助,我们相信一定能实现麻山教育的跨越发展。

麻山乡九年制学校

2010年9月5日

第二篇:站儿巷九年制学校创建绿色学校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关于不断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有关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提高我校学生的现代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拟订《站儿巷九年制学校创建绿色学校计划》,进一步对学校2014—2015年的环境教育与环境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以保证实施与此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使环境教育与环境建设成为学校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以“绿色学校”为载体,遵循生态教育的内在规律,从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强化生态道德、环境伦理教育,努力把青少年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进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含环境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奋斗目标:

在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具体目标如下:

(一)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二)教育工作优质化。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三)创建活动多样化,实效化。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

三、总体要求:

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教务处和教研组负责“绿色课程”的落实,德育处与级部主任负责“绿色队伍”的建设,校办与德育处负责“绿色活动”的实施与宣传,并建立和完善了与此相一致的学习制度和开展环境教育的奖励制度。总务处负责“绿色校园”创建的后勤保障。努力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规范学生的环保行为,多方位地营造浓厚的环保教育氛围,让环保意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心中,并向社会广泛传播。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专设环境教育工作组,并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学校团委及学生会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学校争创市级“绿色学校”机构名单:

⑴领导小组:

组长:王屹

副组长:李春凯

组员: 冯万平刘剑锋李山洪朱剑王飞苏金琴何慧李欣欣张斌

⑵工作小组:

组长:李春凯

组员:各班班主任

2、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推动校环保工作开展、教育活动。

(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三)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坚持高品位、高质量、精品化原则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努力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强学校校园改造,努力使校园教育设施建设合理,力求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凸显办校办学特色。

1、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坚持进行“无土不绿,无处不净,无处不美”的绿化净化美化建设,计划在校内加植各类树木,并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布局进行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合理,使学校可以绿化的校园面积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美术作品.增设环保宣传栏,学校宣传媒体定期刊出或播放环保内容的文稿,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3、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划分卫生责任区,实行责任到班,责任到人,开展评比,使校园空气清新,卫生清洁,做到校园净化,课室整洁,宿舍卫生,厕所清洁,饭堂卫生符合标准。

4、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加强“生态校园”建设,完善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建设等。

(四)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

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都要将环境教育列入科组计划,要有措施,有总结,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例如,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教师应从教中导思,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环境教育的重任。

要求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如语文、英语教师应经常借助大量描述美好环境的文章,从审美入境,激发学生的环保审美情趣;历史教师要善于从古人“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行,万物与我唯一”的思想中进行环境伦理道德教育;政治教师要常常应用生态观点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赋予某些传统的哲学观点和政治理论以许多新的内涵,并特别重视环境法制教育;数学教师要应用一些关于植树造林、节约资源、合理用地、兴修水利、计划生育等问题的案例,找到了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切入点;音乐教师则应时常运用教材

中许多寻求自然界中天地人和谐美的欣赏曲目,让学生感受环境美、鉴赏环境美;体育教师在学生参加各种户外体育活动中,使其感受日光、空气和水等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美术、劳技等学科的教师则应尝试用艺术手段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自然、环境、生命科学等内容进行艺术创造和表现,以达到环保意识的内化。

2、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设立宣传栏,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闭路电视系统介绍、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3、发动学生,组织“绿色卫队”,自编节目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环保活动。

4、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环保调研和社区环保实践活动。各部门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到三峡、两当县青少年基地等地参观学习,进行环保教育与体验;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增强环保意识;学校常年组织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参加社区环保行动;学校坚持每学期至少开设2次以上的环保专项讲座,请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师开设讲座,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五)做好环保教育工作总结,注重实效和档案管理

1、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总结交流。在校园网、校刊、校报开辟“绿色教育”专栏,宣传各级政府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介绍交流学校和各部门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和经验。

2、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工作,学校档案室和各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对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录像、照片等资料要妥善管理。

总之,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活动,使全校师生员工树立绿色理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提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清洁优美,争创一个文明健康,清新宜人,绿意融融的“绿色学校”。

站儿巷九年制学校

2014年4月

第三篇:沙峁九年制学校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2011--2012第一学期

沙峁九年制学校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家长学校工作在县教育局、关工委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优质作用,利用学校主阵地和主课堂,努力开创家庭教育新局面。我校坚持“学校工作以人为本,学生教育以德为准,家庭教育以同向为目标”的原则。在家长学校工作中,摒弃“封闭、保守、灌输、强制”的说教式,采取“开放、民主、主体、创新、生活化、个性化”的新模式。在目标上尊重个体差异,内容上重视民主法制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环境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构建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尊重学生家长,着重培养家长的育人能力。从目标、内容、途径、方法上加大改革的力度,构建“抓自主教育、促尊重教育、突体验教育” 的整体的家庭教育体系,教家长学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健全的个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尊重和信任孩子,同时还经常开展家庭教育的体验活动,使家长、学生愉悦地获取知识,并通过角色体验,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激发其内在潜能,促进家庭教育不断发展。

一、培育价值观念,把握家长学校工作的方向

坚持家长学校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1、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家长学校的主方向,注重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升华情感。精心设计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从爱亲人、爱集体、爱家乡做起,不断升华教育目标。

2、挖掘文化历史资源,开展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学校抓住重大节庆纪念日普遍开展回顾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的教育,结合各种活动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组织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各种纪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优良中华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家长和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学习动力。

二、多种要素有机结合,构建家庭教育网络

“低重心、强基础、重实效”是我校家长学校的教育方针。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不断

深入领会、提高认识。由年级目标、班级目标和个体目标组成的家庭教育目标体系,对于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性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实施方面,我们坚持专家讲座和课堂教学为主,多种形式并举,努力做到“六个结合”。

1、家庭教育与课堂文化教育相结合。把家庭教育内容列入学校教育计划,作为家长必修课内容。每月上一次家教知识课,同时将家庭教育内容渗透到常规的家长会中,真正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努力使家庭教育工作更加规范、更加系统、更具效果。

2、家庭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把法制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使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接受法制教育。另一方面,聘请法律专家为家长和学生上法制课,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开展法制专题讲座。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到法律的轨道上来。

3、家庭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充分运用学校家庭教育园地、健康教育园地、班级宣传角、橱窗、墙报、标语、主题班会,另一方面,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知识讲座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家长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了“处处有标语、事事有制度、项项有活动”的家庭教育新格局,营造了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几年来,开展的活动达几十场次。

4、家庭教育与师德教育相结合。加强师风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特别是教师的育人素质,是加强家庭工作的前提。为此,我们在教师中努力创新家教理念,创建家教机制,营造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氛围,建立学习网络。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育人能力。我们对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跟踪考核随时掌握教师水平、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产生的思想问题,用共同的事业召唤人、凝聚人、稳定人,用优良传统教育人、团结人、激励人。

5、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有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课堂讲授与个别咨询结合起来,同时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每学期不少于2次。政教处定期组织家长、学生观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视专题片,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心

理健康测试,切实解决了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使家长学到了心理健康知识。

6、家庭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现代家庭教育的范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的新的内容。每年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和世界无烟日开展活动,创设家庭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植树节,我们组织家长、学生参加各种树木的种植活动。世界环境日,我们请环保部门的专家到校作报告、观看环境教育录像片,并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调查,特别是家庭教育环境的调查,增强家长、学生的环境意识。世界无烟日,我们召开“吸烟有害健康”主题班会,组织演讲、小品、知识擂台赛等生动多样的节目,使学生认识吸烟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我们经常开展环境手抄报、插花、手工艺品制作等比赛,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一步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家长的监督、督促作用。创设好的家庭教育情景,营造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熏陶。

三、拓宽家庭教育途径,推动家庭教育的多层次延伸

家庭教育社会化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的家庭教育网络,让学生全方位接受到家庭教育和熏陶,对于提高育人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甚至关系到育人的成败。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努力拓宽家庭教育新途径,使家庭教育工作向外、社会延伸。

1、专题讲座教育向外延伸。为了充分发挥各渠道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感恩节”家长、学生互动表演活动,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家庭教育向社会延伸。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协助和支持学校家庭教育。我们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到学校坐诊,协助学校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完善管理制度,指导家庭教育活动。

四、尊重学生个性,改善家庭教育的过程和方法

尊重是一种重要的塑造力量,体现在家庭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注重它的生活性、开放性和践行性。

1、发挥育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现代育人观认为,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自我

建构的过程,因此特别强调发挥家庭教育中孩子的主体作用。在行为规范管理中,学校实行“校级领导包年级、中层干部包班级、党员包学困生”的活动,班级管理实行《学生值周制度》和《民主监督岗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教育创设了舞台。并为家长每月提供一次做义工的机会。

2、探索培养学生选择能力的途径。现代家庭教育的开放性表现在不能划一标准压制孩子,允许孩子作出自我选择。一方面,针对社会价值观多元的复杂背景,学校改变灌输说教的家庭教育方式,通过讨论、体验、实践等方法,是家庭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在家长、学生中引起很好的反响,深受家长、学生的广泛欢迎。

3、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人际关系。学生人格的形成受到父、母、孩子关系的极大影响,构建民主平等的家庭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给学生以人文关怀,是现代家庭教育的要求。学校提出“将微笑带进家庭、将激情带进家庭、将兴趣带进家庭”,让微笑、激情和兴趣成为家庭教育的快速通道。坚持正面教育,坚持教育人情化,摒弃不良情绪支配下的家庭教育行为,为孩子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努力构建起民主和谐的父、母和孩子关系。以爱心语言唤起学生的自信。开展“每日一言”和“日行一善”活动,拉近了学生、家长的心理距离,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前进动力和保证。在多元化、信息化、社会化、人性化趋势日益增强的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探索创新,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其内容,革新其形式,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人才。要发展、要改革、要创新,只有走“重家教、促智育、出成效”的道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2011-12-12

第四篇:洋县茅坪九年制学校简史

为贯彻落实“把学校办在家门口”,“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号召,茅坪公社六十年代在十一个村建教学点36个, 1969年在茅坪街开始办初中附带小学。1972年为了扩大办学规模,茅坪各村集资、投劳在茅坪村枣树坪修建了新的茅坪初中。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普及六年义务教育,1985年在茅坪乡人民政府领导下,各村集资、投劳在茅坪乡茅坪村黄坝修建了茅坪乡中心小学。1990年春天因山体滑坡开始计划将茅坪初中移址到茅坪黄坝。1992年3月初步完成教学楼修建,3月12日正式搬到新校舍进行教学。为了整合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共享,2008年3月,经洋县人民政府批准,茅坪初中、茅坪中心小学合为现在茅坪九年制学校,校址没变。

茅坪九年制学校位于洋县北部山区茅坪镇,距县城46公里,背靠巍巍黄家寨,濒临清清茅坪河,洋华公路由此经过,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宜人、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是一块教书育人的风水宝地。担负着茅坪镇、八里关镇21个行政村的初中阶段和茅坪镇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5506平方米,辖区人口11000人,服务半径40公里。现设15个教学班,610名学生(包括130名幼儿),314名住宿生,50名教职工,其中中专学历3人,大专学历10人,本科学历37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近年来,乘着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东风和学校的积极努力,学校的硬件设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校舍面貌焕然一新,建立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十室”“一部”。学校现有教学楼2栋,学生宿舍楼2栋,教师宿办楼3栋,图书实验楼1栋,藏书6285册,师生餐厅1个。学校有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部室,电子监控系统2套。同时建有团队部、卫生保健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音美教室等服务部室。学校还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新安装电子白板7个,20兆光纤接入校园,达到了天网和地网的结合,优质资源共享。校园硬化2200多平米,修花坛7个,基本形成了花园式学校,为师生创造了优雅的工作、学习环境。

全校师生求真务实、勤奋钻研,其中中青年教师40人,占教师总数的75%,他们精力充沛,知识丰富、思维活跃、谈吐儒雅、师德高尚、教学认真、方法新颍、理念超前。老年教师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扎实、一丝不苟。学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作风过硬,一身作则,率先垂范、是一支战斗力和凝聚力极强的集体团队。至今已有30多名教师的50多篇教学教育论文,先后在县、市、省、国家级的刊物上发表,十多名教师荣获优秀教师称号。 1969年1月-1971年12月,柳正科任校长,学校在茅坪街,设一-五年级,初

一、初二七个教学班,学生210人,教职工15人。各村教学点36个,学生560人,代课教师48人。1971年开始,茅坪乡11个村投资投劳在枣树坪修建教室4个(12间),学生宿舍4个(12间)教师办公房16间,师生厨房4间。1973年2月开始招生。 1972年1月-1978年12月,叶纯明任校长,王继武任教导主任,4个教学班(初

一、二各两班)学生140人,教职工15人。代管茅坪11个村教学工作,各村共37各教学点,一-五年级学生610人,代课教师48人。

1979年1月-1982年7月,赵俊西任校长,张居鄞、宋善灵分别任教导主任和负责教务工作,教师21人 ,初一-初三六个教学班,学生210人。代管茅坪11个村教学工作,各村共37个教学点,一-六年级学生680人,代课教师50人。

1983年8月-1987年8月,杨福存任校长,在校园内修建教室2个(6间),同时修建了大门、围墙。1983年8月-1984年8月孟生华任教导主任,1985年-1987年7月白树明任教导主任,教师23人。初一-初三六个教学班,学生190人。期间1985年接通了黄坝至学校的照明电路(其实电压很低,不能正常照明,经常用煤油灯)。1983年-1984年代管辅导区学校,各村共37各教学点,一-六年级学生660人,代课教师50人。

话说两头。1985年8月起,茅坪中心小学开始管理辅导区教育教学工作。茅坪初中负责管理本校教育教学工作。

1985年茅坪中心小学由茅坪11个村投资投劳在黄坝修建结束,正式招生。1985年-1989年12月杨茂礼任校长,周国华任教导主任,8名教师。设四-五年级五个教学班,学生185人。1985年起由中心小学管理辅导区教学工作,各村共37各教学点,一-六年级学生480人,代课教师45人。

1990年3月-1993年8月,刘新民任茅坪中心小学校长,赵雄鹰任教导主任兼工会主席,在此期间,正值“普六”回头望阶段,学校新增四年级班1个,从此,四-六年级6个教学班,学生220人,教职工13人。辅导区有30个教学点,代课教师54人,学生390人。学校安装了程控电话。

1993年9月-1993年12月柳学敏任茅坪中心小学校长,12月因病去世。高雪松任教导主任。

1994年4月-2008年3月高雪松任茅坪中心小学校长,叶军文任支部书记,王宝强任教导主任兼工会主席,易晓成任总务主任,教职工20人。2005年5月开始王宝强任副校长,张涛任教导主任,王小林任总务主任,马骏任政教主任。1997年修2层9间教学楼一栋,开始设一-六年级共9个班,学生320人。2002年修建2层7间学生宿舍楼1栋。2006年修建2层7间教师宿办楼1栋。2008年修建了学校围墙。1998年被汉中市教育局和陕西省教育厅分别授予“复式教学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翟翠萍同志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 1987年9月-1989年7月,王凤超任茅坪初中校长,刘新民担任出纳,叶军文任工会主席,教职工19人。初一-初三六个教学班,学生180人。1989年初三学生毕业,学生 杨素琼首个考入城固师范,从此,结束了中专学校“0”的历史。1988年8月学校安装了第一部手摇电话。

1989年8月-1990年3月,叶军文负责学校工作。朱永革担任出纳。1990年3月-2004年9月刘怀儒任茅坪初中校长,孟颜曾任支部书记,白树明任副校长,周长明任教导主任,叶军文曾任工会主席,靳仕刚曾任会计,教职工19人。初一-初三六个教学班,学生185人。1990年枣树坪校舍因山体滑坡,在教育局指导下,选新校址于中心小学以东的黄坝,1991开始修建9间2层教学楼一栋,1991年-1992年又陆续修建了教师宿办楼和学生宿舍楼各一栋,2012年3月学校由枣树坪搬迁到新校址,从此师生结束了山高路滑、肩挑背扛的艰难路程。乘着“普九”的东风,1997年又修建了3层实验楼一栋,修建了学校大门及围墙。这一阶段,老师干劲十足,学生学习刻苦,教风正,学风浓,考入中专、师范学校25人,升入高中20多人。1993年校长刘怀儒被洋县教育工会评为首届“十佳教工”之一,被汉中地区教育局授予“先进教师”,1994年被汉中地区教研室评为“教研先进个人”。1995年学校被汉中地区教育局授予“农村示范性初中”称号,1996年被评为洋县“卫生先进单位”和洋县“卫生标兵单位”,1997年被评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市级“卫生标兵单位”,1998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998年靳仕廉同志被陕西省优秀教师基金会表彰奖励。 2004年9月-2008年2月,张怀囵任校长,刘怀儒任支书,周长明任副校长,程如国任教导主任,杨新强任政教副主任,叶会波任团总支书记,李黎负责总务工作。教职工23人。六个教学班,学生260人 。2003年8月撤八里关学校初中部并入茅坪初中,从此茅坪初中承担起茅坪镇、八里关镇初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

2008年3月在洋县人民政府及教体局的领导下,为了整合教育资源,茅坪初中和茅坪中心小学合并,洋县第一所九年制学校诞生了,开创了洋县九年制教学的先河。高雪松任校长,张怀囵曾任支书,叶军文任副支书,王宝强任副校长,程如国任教导主任,杨新强任政教主任,王小林任总务主任,张涛任教导副主任,马骏任政教副主任,严国栋任团总支书记,李黎负责工会工作。教职工58人,教学班18个,学生753人。八个村小学校,15名教师,130名学生。2008年冬天硬化了黄坝到学校道路。

2009年7月-2012年4月,赵洋洲任校长、支书,叶军文任副支书,程如国、叶会波任副校长,杨新强任工会主席,马骏任政教主任,王小林任总务主任,严国栋任团总支书记,张涛任教导副主任,刘莹任少先队辅导员。教职工57人。15个教学班,学生657人。2010年6月剩余的7个村小因安全无保障,全部撤并归茅坪九年制学校,至此,茅坪镇范围内再没有其他学校。2009年8月开始修建女生宿舍楼和餐厅,2010年9月开学正式投入使用。 2012年5月-2014年11月,袁宝森任校长,叶军文任副支书,程如国、程普学任副校长,杨新强任工会主席,王小林任总务主任,张涛任教导副主任,全莎负责团队工作。教职工56人 17个教学班(包括幼儿园3个班),学生648人(包括幼儿园138人)。2012年9月动工拆除原教学楼,开始修建10间3层教学楼,同时修建了水冲式厕所,2013年6月竣工,2013年9月正式启用。2013年8月开始改造原小学教学楼,2014年1月基本竣工,2014年2月学校经过添置内部设施,成立了茅坪镇中心幼儿园,3月开始招收3-5岁幼儿,设立3个教学班,学生138名,学校聘用6名幼儿教师。本届领导注重学校环境建设,硬化校园300多平米,修建花坛7个,为师生创建了优雅的学习工作环境。改造了不规范的照明线路,刷新了校园标语,提出:奋斗目标(建和谐校园、创优质管理、铸过硬队伍、育优秀人才、求一流业。)、校训(尚德、博学、明志、笃行)、校风(尊师、诚信、文明、进取)、教风(敬业、乐业、精业、强业)、学风(勤学、会学、乐学、博学)和管理思想(以情感凝聚人心、以目标激励人气、以制度规范人行)。2013年段涛同志获汉中市教学能手称号。

2014年11月至今,袁宝森任校长,王清任支书,叶军文任副支书,程如国,杨新强任副校长,李黎任工会主席,王小林任总务主任,张涛、王雄任教导副主任,吴娟任少先队辅导员兼共青团工作。教职工61人,一-九年级12个班,481名学生,幼儿园3个班,130名学生。 近年来,学校新增添图书6000多册(还有5000多册正在计划购买中),争取了6万元建立了学生活动室,连接了10兆光纤网络系统,安装了7个电子白板,修建篮球场一个,购置乒乓球台8张,购置办公桌椅50套,电脑7台,学生宿舍储物柜38个,改造了男生宿舍,学生宿舍市级标准化验收通过,师生餐厅为县级标准化食堂。2013年被评为市级“依法治校先进学校”,2014年被评为市级安全维稳先进学校。

学校始终以质量为立校之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改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各部室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为催生素,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人为本,创设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目前茅坪九年制学校,校风正、教风诚、学风浓,我们相信在很短的时间,茅坪九年制学校必将成为茅坪河畔、洋县教育战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五篇:月明九年制学校发展纪实

甘肃省德育示范校正宁县月明九年制学校发展纪实

作者: 稿源: 甘肃经济日报2014-05-14 15:27

崇德厚学育桃李励志笃行创名校

——甘肃省德育示范校正宁县月明九年制学校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白晶莹

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人文底蕴浓厚的子午岭山麓的一所山区九年制学校,凭借其科学、制度、人文化的管理,九年级毕业会考连续五年居全县第一,高中录取率已达96%以上,承担了全县基层党组织观摩、市委组织部及各县组织部长观摩、兄弟学校参观等活动,多次获得了县、市、省级奖励,以其科学的育人理念、强劲的质量优势树起了全县教育的一面旗帜。这所九年制学校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在正宁县子午岭山麓熠熠生辉,她就是——正宁县月明九年制学校。

近年来,正宁县月明九年制学校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县体育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办山区特色学校,办群众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德育为先、管理强校、教研兴校、文体活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服务留人、质量引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思路,坚持把“育人为本、控辍保学、优化服务、狠抓管理、提高质量、依法治校、平安和谐”贯穿到各项工作中,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围绕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条自己的办学思路。九年级毕业会考从原来的全县后进学校逐步提高至2007年全县第八,2008年全县第五,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四年获全县第一。2013年更以参考五科,四科第一,一科第二的强劲质量优势,再一次获全县第一名。学校先后获“正宁县质量检测先进集体”、“正宁县素质教育先进集体”、“正宁县六星级学校”、“正宁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正宁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庆阳市绿色学校”、“庆阳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4年获“甘肃省德育示范校”荣誉称号。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徐大明先后被评为“正宁县优秀教育工作者”,2008年、2010年、2011年三年被中共正宁县委、县政府授予“模范校长”荣誉称号, 2012年被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再次授予“模范校长”荣誉称号,2014年获“陇原优秀乡村校长”称号。崇德厚学加强德育教育工作

月明九年制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对师生的文明礼仪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德育为先、狠抓质量。学校在全员德育、全方位德育、全程德育的思想指导下,加强了对德育的常规管理,建立了一整套德育活动体系。并将这一思想贯穿到各项活动之中。班主任、学科任课教师、团支部、少先队、学生自管会、品德课教师、后勤、行政形成了集体德育教育合力。学校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学校、家庭紧密结合,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管理网络,突出德育合力实效性。同时学校注重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开放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规律,形成了构建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适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的分阶段、分层次的德育目标体系;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在行为训练的德育实践中规范行为。以召开“心理健康教

育”专题报告大会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开展“诚信教育”为常规,每年开学初自小学中高年级起,由学生自拟“自我发展承诺书”,对自己日常行为习惯及学习活动确立目标和方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照承诺反思自己,并在班会上开展自我批评,同时得到“言出必行”的诚信教育,让学生在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下健康成长,使德育教育付诸于各项教育之中。

培养吃苦精神,塑造学生顽强的人格也是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一大举措。学校利用身处边远山区的条件,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上要有感恩的思想、勇于吃苦的精神。学校学生情况较为复杂,转入150多名学生多为纪律观念淡薄,态度不端正,学习意识不强,但大多数是家庭条件优越,缺少生活体验,缺乏吃苦精神和感恩思想的学生。本地学生由于受当地经济条件的限制,父母外出打工,多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教育难度很大。为此,学校组织了“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月明柴桥子五顷塬自然村,地处月明最北端林区,全村20多口人,且多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生活、经济条件极差。学校组织转入学生150多人分批前往进入家庭体验感受生活。学生准备好干粮及饮用水,步行至五顷塬,进入农户,了解农户家庭及生活状况,帮助打扫卫生、洗衣服及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中午不得返校,就地用餐,谈自己的体悟感受,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及人生目标。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生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很有感悟,部分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时流下了一行行热泪,表明自己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感恩父母,报答社会。班主任利用教室电子白板、网络,进行爱国教育、感恩教育、情感教育,使学生从道理上明白自己该怎么学习,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明确了学习不是为父母、不是为老师,而是为自己将来的美好人生奠基而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道德意识、人性意识及自觉性,培养了吃苦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已经内化为学生性格中的一种坚韧,学习生活中的一种顽强,也让学校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灵魂。

励志笃行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为了促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师生角色转型,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理念和课堂讨论的习惯,该校审时度势,注重打造“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工作型、服务型、廉洁型”的教师队伍,全校35名教师几乎都出去培训进修过,几乎都获过县级奖励。在平时的工作中,班子成员紧抓“领导模范参与,教师专业合作、竞争、发展”这一根本,“学生享受学习、教师乐于奉献、家长满意”的管理模式造就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赢得了上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也为正宁县布局调整后相继成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模式树立了榜样。

为了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和了解,全面展示学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良好育人形象,潜心教书,精心育人。学校还举行了以“展现校园风貌,彰显育人理念;促进课程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管理开放周”活动。开放日期间共接待县局领导、正宁一中、正宁三中、正宁四中及全县各初中、学区参观人员600多人次,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助推力强。截至目前,已有152名学生慕名转入该校学习,入校以后,通过环境影响、德育教育,他们重新燃起了理想的信心,不论是做人还是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转入学生基本都进入了高中学习。学生可喜的成绩,使得家长更加认同学校,这也正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成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绩属于过去,面对蓬勃开展的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正宁县月明九年制学校将抢抓历史机遇,立足今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谱写德育工作新篇章。

上一篇:争做四有教师学习心得下一篇:种植蔬菜的技术和方法